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就首先提出了社会间接资本的概念,强调“在一般的产业投资之前,一个社会应具备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当时,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工业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劳动生产率低下和收入水平低下等问题。罗森斯坦·罗丹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全面地、大规模地在各个工业部门(尤其是基础设施部门)投入资本,通过这种投资的“大推进”来冲破经济停滞和贫困落后的困境与束缚,“推进”整个工业部门全面迅猛地发展。后来,罗森斯坦·罗丹又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思想。他(1966)认为,社会间接资本包括电力、运输和通信等在内的所有基础产业,它的服务具有间接的生产性,其最重要的产品是在其他产业中被创造出来的投资机会,“它们构成国民经济基础结构以及作为国民经济整体的分摊成本。”

美国经济学家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为了分析和论证他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提出了“部门分析方法”。罗斯托为了强调他对基础设施的理解,使用了“社会先行资本”的概念。他指出:“各国在起飞前和起飞年代中,社会先行资本(主要是交通)所需的投资水平不同。”他还认为,“社会基础资本的先行建设……是起飞的一个必要但不是充分的条件。”“在起飞可能出现之前,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必须要有最低限度的先行社会基础资本

建设。这种先行的、最低限度的建设规模因各国经济状况不同而不同,取决于以前的历史、地理和自然资源等情况。历史(1914年以前的俄国)和当代的情况(1958年后的中国)都表明:在没有相应的前提性资本准备的情况下开始起飞的国家,它们在结构上的缺陷会导致起飞年代中的严重问题。”“社会先行资本的建立,在时间上具有确定无疑的优先性。”不过,罗斯托的“社会先行资本”概念有时又包括农业、教育等部门,显得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随意性。

Mschauer D.于1989年对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水和能源供应,对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20世纪70年代早期至80年代末美国经济生活中生产率的下降,能从同时期公共资本量的恶化状况中得到解释。而Munnell A.在1990年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证实了这些结论。Hiehl D.于1986年在给欧共体的一份报告中表明: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还有学者对墨西哥、日本、西班牙等的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作过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总之,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有一条共同的结论,那便是:基础设施的投资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日本经济学家南亮进也研究了基础设施问题,他认为基础设施可以称为社会间接资本,一般以运输和通信为代表,它们是经济增长所不可缺少的初期条件。

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在《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以“为

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为题,考察了基础设施与发展的联系,探讨了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及其质量的方式。该报告集中讨论的是经济基础设施,它包括以下方面的服务:公共设施—电力、电信、自来水、卫生设施与排污、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及管道煤气。公共工程—公路、大坝和灌溉及排水用的渠道工程。其他交通部门—城市和城市间铁路、城市交通、港口和水路,以及机场。

世界银行的报告认为,基础设施完备与否决定一国的成功和失败,无论是在使生产多样化、扩大贸易、解决人口增长问题方面,还是在减轻贫困及改善环境条件方面,都是如此。

综上所述,在国外对基础设施的研究,大多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经济性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通讯、电力、供排水等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等。广义的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包括教育、卫生、法律以及行政管理等部门。

(二)国内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中国国内学者对基础设施的理论研究是零星、分散、浅显的。从20世纪80年代后,基础设施问题的研究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基础设施的研究成为热点问题。但至今国内学者对基础设施的具体含义和范围的理解仍然存在差异。

1983年,刘景林发表《论基础结构》一文,就基础设施概念作了较全面的研究。’“他认为,“基础设施是为发展生产和保证生活供应创造共同条件而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和机构的

总体”。他还从基础设施的职能角度,把基础设施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三类,并指出各自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杨治教授在其著作《产业经济学导论》也分析了基础设施概念。”他认为基础设施是社会性资本投资形成的资产。社会性资本投资一般由政府拨款,或由国家机关及国有企业通过种种办法筹措资金来实现。这种投资又称为公共投资。他还认为生产的发展同基础设施的发展必须保持均衡。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王建国研究员进行了“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与发展研究”,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更加强烈的针对性。他首先对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进行横向客观分析,提出了河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提出了加快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六点政策建议。

2002年8月,上海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发展研究部主任肯和生同志在《上海城市发展》第四期发表了题为“国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特点”一文。把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与世界知名城市进行比较,析出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三个缺陷。并对巴黎城市快速交通布局、伦敦太晤士的水务管理、莫斯科城市的现代化环保手段以及新加坡闹市区的道路通行时间收费系统等进行了全面介绍,给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文章还着重对国外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政府职能进行了有益分析,认为政府应该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主体作用。

城市基础设施通常是指为发展生产、保证生活供应和保护生态环境而创造共同条件、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总称。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越发达,其经济运行越顺畅、越有效,人们生活越便利,生活质量越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涵义,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城市基础设施是指经济性基础设施,指直接为提高生产效率、深化劳动分工、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增加社会福利的物质与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电力、电信、自来水、卫生设施与排污、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管道煤气;公路、大坝、灌溉及排水用的渠道工程;铁路,城市交通、港口、水路以及机场等。广义的基础设施除了经济性的基础设施外,还包括社会性的基础设施。社会性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向社会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部门,它们对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主要起间接的推动作用。包括:科学研究、教育、文化、卫生保健和社会福利等部门。

从上述国内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是依据国外的理论与经验并结合国内实际,侧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经营与管理体制以及基础设施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并且大多数是单纯以城市的角度或区域的角度来探讨基础设施相关的问题,而很少有人从融合城市发展的角度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系统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1.了解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2.通过分析研究, 了解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增长、环境

保护、空间布局、城市品牌树立等之间的关系,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

3.通过分析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提出有效对策,帮助更多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实现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研究意义

1.经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国内学者对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研究己经有了一些成果,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文章并不是很多,并且没有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进行研究。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来弥补这些不足,使文章达到应有的水平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就是实现城市发展的过程,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城市经济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是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变革的决定因素,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不断促进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3.基础设施是实现城市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必要条件,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当前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弊病,进而探讨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增长、空间布局、环境优化以及品牌树立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从基础设施建设改革的视角,研究内生力量是如何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阐述了实现城市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作用。

第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的有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

(一)基础设施建设

(二)城市发展

二、理论依据

(一)自然垄断理论。(自然垄断理论的演进与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萌芽阶段、早期自然垄断理论阶段、比较成熟的现代自然垄断理论阶段和当代自然垄断理论最新发展阶段共四个阶段。)

(二)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的生产与私人物品是完全一样的,主要体现的是投入产出率等技术属性。消费中的非竞争性(non-rival)和技术上的非排他性(non-exclusion )是公共物品最基本的特性。纯粹的公共物品在消费上是非竞争的,同时在技术上是非排他的,或者排他是不经济的。)

三、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有助于加快城市经济的增长、空间布局、环境优化以及品牌树立等

(三)有助于促进城市快速、健康的发展

第二部分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之间关系分析

一、基础设施概述

二、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之间关系

(一)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关系

(二)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布局之间关系

(三)基础设施与城市环境保护之间关系

(四)基础设施与城市品牌树立之间关系

第三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增长分析

一、城市经济增长的内涵

二、基础设施作用城市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第四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空间布局分析

一、城市空间布局的内涵

二、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布局关系分析

三、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空间布局

第五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分析

一、城市环境保护的内涵

二、基础设施与城市环境保护关系分析

三、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

第六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品牌树立分析

一、城市品牌树立的内涵

二、基础设施与城市品牌树立关系分析

三、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品牌树立

第七部分促进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基础设施建设思想认识

二、正确认识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关系

三、明确目标,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四、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体制

五、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化、现代化步伐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就首先提出了社会间接资本的概念,强调“在一般的产业投资之前,一个社会应具备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当时,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工业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劳动生产率低下和收入水平低下等问题。罗森斯坦·罗丹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全面地、大规模地在各个工业部门(尤其是基础设施部门)投入资本,通过这种投资的“大推进”来冲破经济停滞和贫困落后的困境与束缚,“推进”整个工业部门全面迅猛地发展。后来,罗森斯坦·罗丹又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思想。他(1966)认为,社会间接资本包括电力、运输和通信等在内的所有基础产业,它的服务具有间接的生产性,其最重要的产品是在其他产业中被创造出来的投资机会,“它们构成国民经济基础结构以及作为国民经济整体的分摊成本。” 美国经济学家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为了分析和论证他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提出了“部门分析方法”。罗斯托为了强调他对基础设施的理解,使用了“社会先行资本”的概念。他指出:“各国在起飞前和起飞年代中,社会先行资本(主要是交通)所需的投资水平不同。”他还认为,“社会基础资本的先行建设……是起飞的一个必要但不是充分的条件。”“在起飞可能出现之前,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必须要有最低限度的先行社会基础资本

建设。这种先行的、最低限度的建设规模因各国经济状况不同而不同,取决于以前的历史、地理和自然资源等情况。历史(1914年以前的俄国)和当代的情况(1958年后的中国)都表明:在没有相应的前提性资本准备的情况下开始起飞的国家,它们在结构上的缺陷会导致起飞年代中的严重问题。”“社会先行资本的建立,在时间上具有确定无疑的优先性。”不过,罗斯托的“社会先行资本”概念有时又包括农业、教育等部门,显得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随意性。 Mschauer D.于1989年对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水和能源供应,对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20世纪70年代早期至80年代末美国经济生活中生产率的下降,能从同时期公共资本量的恶化状况中得到解释。而Munnell A.在1990年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证实了这些结论。Hiehl D.于1986年在给欧共体的一份报告中表明: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还有学者对墨西哥、日本、西班牙等的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作过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总之,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有一条共同的结论,那便是:基础设施的投资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日本经济学家南亮进也研究了基础设施问题,他认为基础设施可以称为社会间接资本,一般以运输和通信为代表,它们是经济增长所不可缺少的初期条件。 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在《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以“为

城市发展研究投稿须知

(3)为住房非营利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提供适当支持。住房非营利组织并非是一个空壳,而是由土地、资金和住房等配套制度组成。英国和德国的住房非营利组织得到了政府在土地、税收和贷款方面的有力支持,特别是在发展初期。因此,在我国如果成立住房非营利组织,必须在资金和土地上给予相应的适度支持,特别是土地。 当然,对目前已经存在的事业单位性质的住房保障中心,可以在其组织架构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其人力和资金等要素获得方式,促使其从“影子政府”的角色逐步过渡成真正的非营利组织,强化其非营利性和草根性。 (4)鼓励地方成立多种形式的住房非营利组织,展开竞争。鼓励地方成立多种形式的住房非营利组织,例如住房合作社、住房保障中心、住房慈善基金会,等等,让住房非营利组织之间展开竞争,确保其独立性和可持续性。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青年农民工城市安居支持模式研究:现状、路径与政策”(13YJA790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人口空间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12CJL058)。 【参考文献】 [1] Bebbington, A. J., S. Hickey and D. Mitlin. Introduction: Can NGOs Make a Difference? The Challenge of Development Alternative[M]. 2008, London: Zed Books. [2] Drabek, A. G.. Development Alternatives: the Challenge for NGOs –An Overview of the Issues[J]. World Development, 1987, (15): 15-27. [3] Lewis, D., and N. Kanji.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Development[M]. 2009, Abingdon, UK: Routledge. [4] Power, G., M. Maury, and S. Maury. Operationalising Bottom-up Learning in International NGOs: Barriers and Alternatives[J].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2002, (12 ): 272-284. [5] Brass, J. N.. Why Do NGOs Go Where They Go? Evidence from Kenya[J]. World Development, 2012, (402): 387-401. [6] Nicola Banks & David Hulme. The Role of NGOs and Civil Society in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M]. 2012,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7] 徐湘林. 政治特性、效率误区与发展空间[J]. 公共管理学报. 2005, (8): 7—22. [8] 刘鹏. 从分类控制走向嵌入型监管: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管理政策创新[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1, (5): 91—99. 【作者简介】 任媛(1981—),女,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住房政策、人口与区域发展问题。 《城市发展研究》投稿须知 《城市发展研究》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的刊发探讨如何应对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挑战的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刊物,刊载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城市经济、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文章,基本栏目包括:城镇化、区域与城市、城市规划、低碳生态城市、城市安全、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社会、城市文化、名城保护等。本刊来稿的取舍以学术质量为标准,均一视同仁。 1.篇幅与格式论著、综述等文稿,包括图、表在内,字符数一般不超过10000字,字数以6000~8000字为宜。论著一般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名称、单位所在省份和城市、邮编)、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产生论文的研究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正文、图表、注释、参考文献、投稿日期、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职称职务和研究方向)和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姓名、职称职务、电话和E-mail地址),以及英文版的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和关键词。 2. 题目应简明、确切,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中文题目中不得出现英文。 3. 署名应只限于选定研究方案,直接参与全部或部分研究工作和撰写论文,并对该论文有答辩能力的人员,按贡献大小排列。最多署5位作者姓名.英文摘要中,作者姓名的中文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的字母全部大写,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双名者中间无连字号。 4. 摘要论著应有中英文摘要,中文字数控制在300-400字之间。 5. 关键词一般3~6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写在摘要的下方。 6. 中图分类号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标明文章的中图分类号。 7. 正文层次序号不宜过多,一般为3级,最多不超过5级。各层次一般应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2.1”、“3.1.1”等。 8. 数字的用法以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为准。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9. 计量单位以GB 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为准。 10 . 缩略词凡已被公认的缩略词可不加说明而直接引用。例如:CBD、GIS等。不常用的、新兴学科的缩略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附原词。 11. 表格与插图均应少而精,设计正确,使人容易看懂,并按顺序附在正文内。表格应按统计学制表原则,采用三线表,标明序号和表题,表中同一项目保留小数的位数应一致,上下行位数要对齐。线条图要求图面清洁、线条清晰、粗细均匀、比例得当。照片图应提供原始照片,清晰明确,标注好图号。表格与插图的题目需用中文表达。 12. 参考文献论著、综述列出的文献仅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章,且以引用近期发表的论著为主,未公开发表的不宜引用(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已肯定将被公开刊物采用者可注明“待发表”。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先后编号,附于文末,并在文中引用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注明。文献书写格式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标注。所有参考文献均需标明起止页码。 13. 其他来稿不得一稿多投。本刊对稿件有权删改。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均同时在上述载体发表。作者若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 ol.22 No.3 2015·C18·

中国大城市发展研究的问题

中国大城市发展研究的问题 城市化和少数城市大型化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推动的必然结果,为了避免重蹈其他国家一些大城市曾经一度陷入困境的覆辙,迫切需要加强对我国大城市发展的研究。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基本问题尤为重要。 (一)、对城市本质的认识问题。 研究世界城市的各学科和各学派的学者都对城市下过不同的定义,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城市是一种与乡村不同的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一最基本也是最简单定义的意义在于,它规定了城市发展的本质要求:必须以人为本,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只见钱不见人。这就要求:1、在城市建设上,必须以适于人的居住、生活、休息为根本原则。要给人以正常自由活动的空间,确保市民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喝到洁净的水,吃到健康的食物。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结构调整和升级上,要注意提高市民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尽最大可能保证就业,让市民有谋生手段和谋生之处;3、在政治生活方面,要随着城市居民政治意识、民主意识及其对社会信息的掌握程度,不断为市民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提供更多的机会;4、在文化上,要随着大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文化混杂的特点,在建设主体文化的同时,发展多元文化,以满足不同市民的文化需求。 (二)、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问题。 90年代以来,全国先后有40多个城市提出了要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但据国家计委、建设部、中国科学院和南京大学众多专家、学者完成的建设部“九五”重点科研项目《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战略研究》认为,至本世纪中叶,最有可能进入国际性城市之列的城市只有三座:上海和依托天津的北京,加上回归后背靠深圳的香港。热情实践与冷静思考之间的矛盾在于对国际大都市内涵的不同认识,其中涉及到国际化城市和城市国际化两个概念。国际化城市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与世界存在密切交流并且能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城市。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而城市国际化,可以是城市某方面功能和结构的国际化,比如旅游国际化、宗教国际化、文化艺术国际化等,如日内瓦、维也那、海牙和威尼斯……客观地说,要在我国造就出40多个国际化大都市,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要使我国的大城市在结构和功能上具备一定的国际性,不仅是发展的需要,而且也不是遥不可及

青岛城市形成与发展研究

青岛城市形成与发展研究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差异研究 王琦琦 (地理与规划学院地理科学2011级本科20112613935) 摘要:青岛、烟台两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旨在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区位条件、城市发展史、领导政策等方向分析其差异所在,具体从工商业、交通、旅游、城市产业集群、市民的开放性、城市包容度等思考。确定城市的性质定位和功能分区,根据已有的城市规划发展战略,比较城市间各方面的差异和不足。 关键词: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史,发展战略, 青岛、烟台同处齐鲁大地,均为港口城市,是山东半岛对外开放的门户。但在城市发展上烟台的却不敌青岛,青岛有诸如海尔青啤等国际化大品牌,并形成产业集群;但烟台却没有,过分注重引进外资,缺乏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没有形成凝聚力。但烟台的农村城镇化做得很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我们要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各个方面对其城市发展差异进行研究。1 1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过程和现状概述 1.1 青岛、烟台的区位条件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千米,辖六区四市,人口766.36万。全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66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50种,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的64.1%;在经济方面,青岛逐步形成港口、开放、品牌、旅游、海洋科技和奥运城市的鲜明特色。近年来,积极推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我国城市地理研究集中在城市一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 1.城市—区域研究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范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赋予了新的内容。 2.城市规划 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3.城市化研究 南京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包括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乡村地区城市化研究和城市化特征研究 4.城镇体系研究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1)城镇体系理论研究: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到城镇体系的界定、理论框架的构建,各种不同层次(省域、市域、县域等)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 (2)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过去近20年中,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 (3)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南京大学地理系宋家泰、顾朝林等汲取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三个结构一个网络”的理论,为城市规划部门广泛接受并应用。地理学者又开始尝试探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三结构一网络”的一般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 5.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贯彻“以规模论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地理学家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对个别城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上。 6.城市空间结构研究: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

老城区发展研究

二、老城区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城区在发展中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总是也日益凸显。 (一)经济方面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现代都市中心城的转移,老城区发展速度缓慢、日渐衰落,大多存在区内经济不平衡和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 老城区由各个不同系统组成,它们相互影响与制约,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任何一个子系统变动都会影响其他部分,从而出现发展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一是发展过度,二是发展滞后。发展过度即由于追求片面经济效益而进行的不合理大规模改造,老城区建设强度和人口总量超过基础设施的承载力,从而导致整体功能失调。而发展滞后则是由于老城系统内各部分变迁进程不一致,导致不和谐并出现滞后现象,如原有的物质空间形态结构与其容纳的逐渐变化发展的社会经济功能不相适应,而导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 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了产业的综合发展。如青岛西部老城区核心街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中山路商业购物比例过大,缺乏餐饮业、休闲文化产业,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后应逐步增大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比例。而火车站周围

商业功能单一、环境杂乱,区内有一家以传统百货经营为主的华联商场,缺少成规模的休闲娱乐场所,难以满足火车站流动人口的市场需求。随着东部新城区都市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以及理念未及时更新等多方面的原因,老城区商业中心的地位逐渐被新城区及其他商贸圈所代替,传统的商业中心日渐衰落,商业业态逐渐低化,客源不断流失,商铺租金递减,老城区的商业竞争力下降,对社会经济复兴产生很大影响。 (二)社会方面 老城区自身发展不平衡,功能衰退尤其是老城中心区空心化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由于中心城区的土地级差效应高,许多城市将市中心改造土地用来建设商贸设施,办公楼或豪华的高层公寓,以提高区位良好的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利用。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陆家嘴、成都的春熙路、重庆的解放碑。同时,国内一些中等城市、小城市也纷纷效仿。目前国内市中心老城改造的通用做法是更新为城市的中央商务区,通过吸引高营业额的产业来使土地增值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强调城市商务功能,将造成居住生活功能缺失,导致中心城区出现衰败现象。 国外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开始于1949年的美国城市重建,30年来美国的市中心改造从战后的居民区重建,

中外城市规划发展研究

从中西文化谈中国21世纪中国城市规划的战略 纽约曼哈顿区驻中国代表、美国龙安集团总裁饶及人 这个我的主要报告内容分六个部分,一个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一个是美国规划的特点,另外一个是中国城市的规划的特点,还有我个人建议中国在21世纪城市的规划的要点战略。还有宜居城市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有2004年城市发展一个战略。我们首先谈一下这个中西文化的差异。 我在美国30几年了,中国文化是大部分。西方人说养而育女是义务,但是抚养父母不是责任。西方人说你如果你离不开他,就要帮助他。中国人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西方人说我们工作的时候要认真工作,人生苦短,一个人只活一次,要懂得及时行乐。西方人吃肉,中国人吃菜。中国人的说要“养儿防老”,中国人要“忠孝结合”,中国的父母为了下一代子女的幸福,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西方人爱用策略,中国人爱用“计”。西方人爱晒太阳,中国认为“一白遮百丑”。中国人喜欢谦虚,喜欢留一个迂回的空间。西方人喜欢显露,爱开放的一个大空间。中国人爱说“人有远虑,必有近忧”,所以中国人活的非常的痛苦。而且中国人的传统模式也非常的重。中西方的感激方式也不一样:中国人说哪一天我请你吃饭,所以中国的餐馆特别多,中国人的厨艺也特别好。西方人说哪天我请你喝一杯酒,所以老外的酒类特别多,北京他们的品种也特别多。同时外国人的啤酒也特别受欢迎。中外的使用空间也不同。中国人吃,但是非常不重视厨房的布局以及厕所的卫生。同时中国经过了100多年的战乱与穷困,所以随便一个空间大家可以一起使用,成为一个生活方式。因为中国才刚刚解决温饱,所以中国目前只有暴发户。欧美生活方式受到欧洲后代的影响,非常讲究卫生,讲究生活礼节,而且居住空间要大,要讲究人少空间多。所以他们基本上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使用。西方贵族在外餐摆放上要比中餐复杂多了。中外的旅客喜好也不一样:中国的旅客喜欢历史跟传说。所以中国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外国旅客喜欢原始与当地的风俗,所以他是白天看景,晚上卧坝。 他们规划的每一个城市也不一样:中国人规划城市呢,它的规划大局是由上而下,由上来的领导意思由下面来进行布局。纽约市的规划是全美第一个规划,在1916年开始就有一个规划卡,1964年全部实施,1990年我在那里的时候已经修改过,现在又在做最后的修订。纽约的规划基本上是由社区到区,到市。他的过程是“由下而上”。美国城市规划的特点,主要是从人民的意愿出发。尽可能高的来公平分配公正物品和服务一个过程。是为改善将来的生活质量提供一个过程。 规划的目的,在纽约我整理出来了四条:一个是提高全体居民的居住环境:第二就是城市秩序,有条例、有序的发展。一个城市里面不可能今天来了100多万个人口,后天又损失了30多万个人口,今天这个城市的规划没有一个人口的目标。第三个就是创造鲜明特色的城市形象。第四个很重要要保持稳定的城市用地价格与价值。这样城市的居民才能有持续的发展。

《城市发展研究》杂志

投稿须知: 第一,请按照本刊文本格式(见刊例)调整后,用word文档发送至本刊邮箱chengshifzyj@https://www.sodocs.net/doc/2e3943223.html,,一般稿件原则上不超过6000字,最多不得超过10000字。 第二,文章须有200-300字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有条件的作者请提供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译稿,供编辑参考。 第三,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编辑部保留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的权利,不同意改动者务请注明。 第四,请作者遵守学术伦理规范,坚持原创性,不得伪造、抄袭、一稿多投等。 第五,撰写稿件应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规,如关于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等。 第六,本刊采用尾注方式,除非直接引文较多,一般文章请用“参考文献”的方式标注于文末。引文出处注请遵照《<教育探索>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规定附后) 第七,本刊整体版权属城市发展研究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选编。城市发展研究杂志社有权于适当的时间在网站、电子杂志、出版物等发布的权利。本刊也有权授予第三方使用。 第八,凡向本刊投稿,如未注明非专有许可,视为专有许可。自投寄之日起一个月未接获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限于人力,恕来稿一律不退。 第九,稿件一经采用,出刊后即统一寄送样刊。 第十,如对以上规定有所保留或自订要求,请来稿时予以说明。 城市发展研究杂志刊例 一、文章的基本格式 ?文章题目 ?○作者 ?【摘要】(一般控制在200字内) ?【关键词】某某;某某;某某(3-5个)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学历,职称、单位及职务,研究方向。(某省某市邮编) ?【基金项目】仅限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市、自治区)社科基金。 ?正文 一、**** (一)**** 1.

关于我国设市标准的探讨(城市发展研究)

关于我国设市标准的探讨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型过程之中,从“十五”开始,国家已将实施城镇化战略作为中国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市标准,是完善我国的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城镇化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客观需要。① 一、现行设市标准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于1984年调整了建制镇的设置标准,分别于1986年和1993年先后调整了市镇设置的标准。1999年国家统计局又出台了新的城市划分标准,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试行。目前的城镇人口比重就是根据1984年的设镇标准和1993年的设市标准进行统计的。 1986年4月,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的报告》,规定“非农业人口6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经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同时对撤县设市条件也作了相应的规定。②新的设市标准颁布以后,我国的小城市数量迅速增加,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城市化的另一支重要力量。 1993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报告的通知》。这一次设市标准的最大特点是建立了一整套设市的指标体系,根据县的人口密度不同,分为人口密度大于400人/km2、101–400人/km2以及不足100人/km2三种情况,分别设置了14个关于县政府驻地和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达到这些指标则可以设立县级市。我们将这些指标整理后以表1列出。 表1 国务院1993年关于设立县级市的标准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科学制定设市、设镇标准,尽快形成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城镇化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载于朱镕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②转引自《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