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讲稿4第三节异常心电图:心律失常

讲稿4第三节异常心电图:心律失常

讲稿4第三节异常心电图:心律失常
讲稿4第三节异常心电图:心律失常

一扑动与颤动

若发生在心房或心室的主动性异位心律的频率较异位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频率更为快速时,便形成扑动或颤动。扑动波快而规则,颤动波更快,但不规则。起源于心房者称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起源于心室者称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扑动与颤动的主要电生理基础为心肌兴奋性增高,不应期缩短,并存在一定传导障碍,形成环形激动与多发折返激动。

(一)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可以是持续性的,多为阵发性,如持续1周以上,则常转变为心房颤动。

【心电图特点】

(1)P波消失,代以间距均齐、波形一致、连续呈锯齿状的心房扑动波(F波),F波间无等电位线,频率为250~350次/分,II、III、aVF导联明显。

(2)以固定房室传导比例(2:1或4:1)下传,心室律规则。如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心室律可不规则。

(3)QRS波群形态和时限正常,如伴室内差异性传导QRS 波群可增宽、畸形。

如F波的大小不等、间距不均齐、频率>350次/次,称不纯性心房扑动。

(二)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可以是阵发性或持续性的。

【心电图特点】

(1)P波消失,代以大小不等,形态不同、间距不均齐,频率为350~600次/分的心房颤动波(f波)。f波在V1导联最清楚,其次为V3R、II、III、aVF导联。

(2)心室律绝对不规则。

(3)QRS波群与窦性QRS波群相同,如伴有室内差异传导,则QRS波群增宽、畸形。

(三)心室扑动

心室扑动是室性快速异位心律,一般不是恢复窦性心律,就是转为室颤。

【心电图特点】

QRS-T波群完全消失,代以大小相等、规则的正弦波,频率为200~250次/分。

(四)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是室性快速异位心律的最严重最后的状态,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

【心电图特点】

QRS-T波群完全消失,代以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极不规则的心室颤动波,频率为250~500次/分。

四、房室传导阻滞

房屋传导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个部位的心肌不应期延长所引起的激动传导延缓,或部分甚至全部激动不能下传的现象。根据阻滞程度分为I度(仅传导延缓)、II度(不完全性)和III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一)I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交界区的相对不应期延长,引起房室传导的时间延长,每个心房激动能传入心室。

【心电图特点】

(1)窦性P波之后均伴有QRS波群。

(2)P-R间期延长P-R间期≥0.21S(儿童为≥0.18S,老年人≥0.22S,)P-R间期超过相应心率的最高值;或在心率

未变的情况下,P-R间期较原来延长0.04S以上。

(二)II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交界区的不应期延长,使心房激动的一部分落在不应期内而不能传入心室,致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通常分为两型:I型又称莫氏(Mobits)I型或文氏型,阻滞部位发生于房室结,是相对不应期逐渐延长所致。II型又称莫氏II型,阻滞部位在房室束或双侧束支,是绝对不应期逐渐延长所致,可发展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点】

1、II度I型又称莫氏I型或文氏型

(1)P波规律地出现。

(2)P-R间期逐渐延长(R-R间期逐渐缩短),直到P波不能下传,脱漏一个QRS波群。其后P-R间期又从短到长,直至出现心室漏搏。上述现象因而复始的出现称为文氏现象。。

(3)P-R间期的“递增量”逐渐减少。

(4)心室漏搏所致的长R-R间歇短于任何两个最短的R-R 间距之和。⑤房室传导比例为3:2、4:3、5:4等。

2、II度II型又称莫氏II型

(1)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

(2)QRS波群成比例地脱漏,形态一般正常或畸形。

(3)房室传导比例为2:1、3:2、4:3等。

固定的2:1房室传导阻滞是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一个特殊类型,无法根据P-R间期的变化束区分I型或II型。

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中,凡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QRS波群脱漏者,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比例为4:1、6:1、8:1多见,3:1、5:1、7:1少见。

(三)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当心房激动由于房室交界区或双侧束支的绝对不应期的极度延长,都落在绝对不应期内不能下传心室,称为完全性(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点】

1、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而各有其固定的规律性,P-P间距相等,R-R间距相等。

2、心房率>心室率,即P波频率高于QRS波群频率。

3、QRS波群形态可正常或宽大畸形,取决于心室异位起搏点位置的高低。起搏点位于房室束分支以上,QRS波群形态正常,心室率40~60次/分(交界性逸搏心律);起搏点位于房室束分支以下,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常在40次/分以下(室性逸搏心律。)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 心电传导过程: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 P波:代表左右心房的激动 QRS波:代表心室肌的除极过程 T波:代表心室肌的复极过程 一、正常心电图特征:1、P波为窦性(ⅠⅡ avL导联为直立,avR导联倒立) 2、P-R间期在 3、心率每分钟60-100次 4、P-P间距相差不超过 二、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 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 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0次/分 共同点:1)P波有规律的发生 2)P-R间期> 3)每个P波后有QRS波群 2、房性早搏:1)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P波不同 2)QRS波群正常 3)代偿间歇不完全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个或3个以上连续出现迅速的QRS波群,QRS波形态基本正常 4、心房扑动:1)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的锯齿状的F波(扑动波) 2)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不能全部下传,常以2:1或4:1下传,故心室律 规则 3)QRS波一般不增宽 5心房颤动: 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f波(纤颤波) 2)心室律(R-R间期)绝对不规则 3)QRS波一般不增宽 6、室性早搏: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 2)T波方向与主波相反 3)代偿间歇完全 7、室性心动过速:连续3次以上快速的室性早搏,QRS波群宽大畸形 8、心室颤动:P-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均匀的颤动波 9、房室传导阻滞︰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仅表现为P-R间期延长,>,但无QRS波脱落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型 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QRS波群,周而复始,称文氏现象 Ⅱ型 QRS有规律或不定时的脱落,能传下的P-R间期固定不变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P波与QRS波群毫无相关性,各有各的节律 2)P波频率明显高于QRS波频率 3)QRS波群形态不定,可以正常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讲解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 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 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正常心电图应与窦缓窦速区别:当看见QRS波还有P波,T 波都正常的时候不要立即确定是正常心电图,要注意看相邻P 波之间的距离,如果>0.20S诊断窦缓;如果<0.12S诊断窦速。 2,左心室肥大:先看整个心电图有没有1/2 字样,要光有这个就能确诊左室肥厚,要是没有就看V5的R波>2.5MV 或伴有ST-T改变,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左偏 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 大于2 格,是上下纵的2格+右偏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看V1,R 波是不是不匀称,绝对不等,无P 波,QRS波正常。心室颤动:室颤就不用说了很典型,谁也能认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有些考官比较缺德给你出一个里面即有室速也有室扑还有室颤,遇到这样的,你一定要答室颤。(要答严重的) 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 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 个格(是左右的格),与阵发性室上速相比有P 波 7,房性期前收缩: 看P 波是否都一样,PP间距逐渐缩短,然后又突然较长,再次逐渐缩短。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 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但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v1呈M型波,QRS也可以增宽,接下去又是正常

的波有 P'(大多代偿不完全) 8,室性期前收缩: 总体看起来比较凌乱,层次不齐,无P 波。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 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T与主波相反(大多代偿完全) 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上抬:v12>0.3mv v3>0.5mv v45>0.1mv,记住ST-T 下移或T 波倒置(人低着头或者倒着走路) 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 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 V123456;前壁看V456;下壁看Ⅱ,Ⅲ,aVF 侧壁,Ⅰ,v56,aVL红旗飘飘(人抬起头走路) 11.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看整个心电图均有QRS增宽,ST-T 改变。 V1、V2S波加深。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就看V1 多了一个大的R 波 (畸形),伴有ST-T 改变。 12.室速:有P波,QRS畸形增宽。阵发性室上速:每个心动周期都 小于2个格,节律规则,QRS正常,无P,T (需要与窦速鉴别)13.房室传导阻滞: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RR 间期>0.20S,其余正常;需与窦缓鉴别Ⅱ度Ⅰ型传导阻滞(莫氏型):PR间期逐渐延长,有QRS 波脱落;Ⅱ度Ⅱ型传导阻滞(固定性):PR间期固定不变,有QRS脱落,PP间期固定;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房走房,室走室,P波与QRS波没有任何关系,P 波次数>QRS 波,P-P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 (1)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50次/分钟以下), (2)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3)窦房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同时并存; (4)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5)在没有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下,心房颤动的心室率缓慢,或其发作前后有窦性心动过缓和(或)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6)房室交界性逸搏或逸搏性心律。病人可在不同时间出现一种以上的心律失常。 2.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 (1)窦性心律: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v4-v6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2)窦性心律频率>100次/分。 (3)PR间期及QT时限都相应缩短。 (4)可伴有继发性ST段压低和T波振幅偏低。 3.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电图特点 (1)窦性心律: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2)窦性心律频率<60次/分。 (3)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秒。 4.房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点 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如发生在舒张早期,适逢房室结尚未脱离前次搏动的不应期,可产生传导中断(称为被阻滞的或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或缓慢传导(下传的PR间期延长)现象。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房性期前收缩下传的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亦可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称为室内差异性传导。 5.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心电图特点 (1)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间距绝对不规则的房颤波(f波),频率约350~600次/min; (2)心室律绝对不规则。未接受药物治疗、房室传导正常者,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min之间。宽QRS波群伴极快速的心室率(大于200次/min)提示存在房室旁道。儿茶酚胺类药物、运动、发热、甲亢等均可缩短房室结不应期,使心室率加速;相反,洋地黄延长房室不应期,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 (3)QRS波群通常形态正常,但振幅并不一致;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QRS波群增宽、畸形。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 (1)心率150~250次/分钟,节律规则; (2)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原有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QRS波形可不正常; (3)P波为逆行性(Ⅱ、Ⅲ、aVF导联倒置),并与QRS波保持恒定关系; (4)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其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引起心动过速发作。 7.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点 (1)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宽大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2)室性期前收缩与其前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称为配对间期)恒定。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一)异位心搏和异常传导的基本特点 房性异位搏动:搏动的P波是与窦性P波不同的P‘波,P’-R 间期≥0.12秒,QRS波基本正常。 交界性异位搏动:搏动的P波是与窦性P波相反的P-波,位于QRS波前或后,前部的P——R间期<0.12秒,QRS波基本正常。 室性异位搏动:搏动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畸形,其前无相关P波,其后T波相反。 异常传导:主要指激动沿正常途径下传中发生传导延迟或中断, 心电图在相应的部位会出现传导时间的延长或后续传导波形的缺失。 异常通路传导:主要位于房室间,在QRS波起始部出现P-R间期变化。 (二)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符合窦性心律特点,频率>100次/分

2.窦性心动过缓:符合窦性心律特点,频率<60次/分 3.窦性停搏:符合窦性心律特点,较长时间内无窦性搏动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缓慢的窦性节律或缓慢的窦性节律基础上有快速室上性节律的发作 (三)房性心律失常 1.房性早搏:提早的房性搏动 2.房颤:P波消失代为f波,QRS室上型且节律不整 3.房扑:P波消失代为F波,QRS室上型且节律整或不整 (四)交界性心律失常 1. 交界性早搏:提早的交界性搏动 2.阵发性室上速:连续出现的快速房性或交界性搏动 (五)室性心律失常

1.室性早搏:提早的室性搏动 2.室性心动过速:连续出现的快速室性搏动 (六)心脏传导阻滞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延长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出现室上性搏动脱漏(P波后无QRS) 3.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搏动完全脱漏+缓慢的逸搏心律(七)预激综合征: 1.短P-R+δ波+宽QRS

最新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 图特点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一)异位心搏和异常传导的基本特点 房性异位搏动:搏动的P波是与窦性P波不同的P‘波,P’-R间期≥0.12秒,QRS波基本正常。 交界性异位搏动:搏动的P波是与窦性P波相反的P-波,位于QRS波前或后,前部的P——R间期<0.12秒,QRS波基本正常。 室性异位搏动:搏动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畸形,其前无相关P 波,其后T波相反。 异常传导:主要指激动沿正常途径下传中发生传导延迟或中断,心电图在相应的部位会出现传导时间的延长或后续传导波形的缺失。 异常通路传导:主要位于房室间,在QRS波起始部出现P-R间期变化。 (二)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符合窦性心律特点,频率>100次/分

2.窦性心动过缓:符合窦性心律特点,频率<60次/分 3.窦性停搏:符合窦性心律特点,较长时间内无窦性搏动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缓慢的窦性节律或缓慢的窦性节律基础上有快速室上性节律的发作 (三)房性心律失常 1.房性早搏:提早的房性搏动 2.房颤:P波消失代为f波,QRS室上型且节律不整 3.房扑:P波消失代为F波,QRS室上型且节律整或不整 (四)交界性心律失常 1. 交界性早搏:提早的交界性搏动 2.阵发性室上速:连续出现的快速房性或交界性搏动

(五)室性心律失常 1.室性早搏:提早的室性搏动 2.室性心动过速:连续出现的快速室性搏动 (六)心脏传导阻滞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延长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出现室上性搏动脱漏(P波后无QRS) 3.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搏动完全脱漏+缓慢的逸搏心律(七)预激综合征: 1.短P-R+δ波+宽QRS 2.常伴发宽QRS房室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心电图表现 [一]概念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二]心律失常的分类 按其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一、冲动形成异常 窦房结心律失常 正常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由窦房结冲动引起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其正常频率为60~100次/分。心电图示窦性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0.12~0.20s。 ⑴窦性心动过速 当窦性心律的心率超过10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健康人吸烟、饮茶、咖啡、酒、剧烈运动与情绪激动;某些病理状态,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休克、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以及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 ⑵窦性心动过缓 当窦性心律的心率低于6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睡眠状态。亦可见于颅内高压、甲状腺功能低下、阻塞性黄疸、服用洋地黄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器质性心脏病中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窦性心动过缓多无自觉症状,当心率过分缓慢,出现心排血量不足,病人可有胸闷、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 ⑶窦性停搏 窦性停搏或称窦性静止是指窦房结不能产生电冲动,心脏的电活动和机械活动由低位起搏点发放的冲动来控制。心电图特征:为比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时间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窦性停搏一般属病理性,各种病因所致的窦房结功能低下是其主要原因,除常见的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以外,还可见于药物中毒,如洋地黄、奎尼丁中毒,钾盐和β受体阻滞剂过量等。一旦窦性停搏时间过长而又不能及时出现逸搏时,病人常可发生头晕、晕厥甚至抽搐。 ⑷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