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幼师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

幼师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

幼师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
幼师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

幼师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对于培养幼儿教师的高等专科学校,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因为一个品德高尚、热爱幼儿、充满责任心的毕业生才有资格走向幼教工作岗位。幼师生物教学的内容涉及广泛,适于渗透德育教育。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但要深刻挖掘教材内容,更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人生体验和以后的幼儿园工作实际等,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教育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13-01不久前网上发布的一则幼儿园教师虐童视频和图片将幼教工作者推向风口浪尖,虽然这只是个例,但是给全国的幼儿教师敲响了警钟,也给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学校一个极大的震撼和反思:德育教育有待于加强,任重而道远。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笔者结合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前我校使用的生物教材作以下粗浅阐述:

1.深挖教材,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教学中,生物教材不仅为学生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还介绍了我国在生物研究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为生物研究孜孜不倦的生物学家,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不仅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美术德育论文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素质、陶冶情操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具有定向和动力作用,是整个素质结构的核心和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美术教学中,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切实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校德育建设起重要辅助作用。 美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科目,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品德,生活习惯。它与许多学科有着密切联系。 平常人看来上小学美术课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教师不用多想、不用多钻研,上课出示示范作品,学生照着画就是了,教师在教室里走一走、看一看,没事可做,要说的也少,也就是说上美术课是重复的机械运动,每节课都是一样,老师少说一点,然后示范,学生跟着画,没有太大的意义,没有创新,这些都是不成熟片面的观点。我认为上好一节美术课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美术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要以提高学生总体素质为目标,不能单纯地认为美术课仅仅是教学生绘画,教学生依葫芦画瓢,具体地说,美术课上,也要教书育人,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 儿童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

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截然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都要用心去感悟,从基础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学生们的身心技能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下面我谈谈我在美术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注重身教育人 “身教胜于言传。”教师是培养人的特殊职业者,教师形象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长。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形象的教育作用,用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的师德,严谨求实的师风去影响教育学生。 1 、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随时随地给学生作榜样。例如我们艺术教师大都喜欢穿奇装异服、留长发(也有光头的)、蓄胡须,这些都是校规校矩所不容的,所以我们要坚决制止。 2 、加强师德修养,养成良好习惯。美术教师要有对事业执着追求、顽强的进取精神,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学生随时都在学习模仿、评价老师,小到语言说话,衣着头饰,大到思想观念、性格气质。 3 、提高教学水平,讲究教学效果。教学能力强,水平高、效果好的美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高,有信任感,说话学生愿意听,德育教学的效果自然就好,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当然这更要求我们美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学教育中,教书与育人是分不开的。中学生物教学的内容广泛,适于渗透德育教育。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但要深刻挖掘教材内容,更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人生体验等,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教育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3-9795(2012)08(c)-0231-01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性,采取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把政治思想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耳染目濡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较高的道德教育。 1 采取爱国主义的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被视为最重要的内容,它的核心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1.1 颂扬古今生物科学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国古代就有《山海经》、《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等光辉论著;我国远在四五千年就建立了农业,三千年前就有了室内养蚕和驯养家畜等;1965年我国又在生命起源问题上获得突破,即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我国又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本人还随时收集和积累了富有教育意义的我

国生物学所取得的现代成就和动态来点燃学生的爱国主义心灵花火。 1.2 叙说丰富的生物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如我国有恐龙时代的蕨类化石沙椤;我国的裸子植物资源居全世 界首位,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而且水杉、银杉、银杏等是闻名世界的珍稀裸子植物;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有 许多的珍贵特产的种类,如褐马鸡、丹顶鹤、白鹇等;另外,娃娃鱼、白鳍豚、扬子鳄、大熊猫等也都名扬海内外,享誉世界。然而,中国的悬铃木被冠之以“法国梧桐”,麋鹿的故乡却要从外国引种麋鹿……,残酷的史实告诫我们,只有祖国的发达强盛才能保护自己 的丰富资源,发展自己的丰富资源,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1.3 坦诚国情,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口众多,国力薄弱和自然资源的贫乏,这就是中国的国情。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已达13亿多,而每年出生人数仍保持在两千多万,比澳大利亚的人口总数还多。虽然我国有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但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以前人们对于野生生物资源的有限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一段时间以来,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乱捕滥杀,而使大量的草原和森林被毁,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使不少动植物资源濒临绝种或已经绝种。尽管我国有许多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占优势,然而按人均量计算则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又 属于资源贫乏之列。例如我国森林覆盖总量名列世界第6位,而人

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其特点是寓教于体育活动中,同其他学科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体育学科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学科中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中都接受体育教育,通过体育教学,保证了学生从幼儿园直到大学,连续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而体育与健康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时机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时机是很多的。 1.教师言行中的教育时机 ⑴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能从教师形象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有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⑵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白石中学梁国强 【摘要】美术课程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其注重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又是一门集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突出审美目标的综合性课程。 【关键词】美术;教学;德育教育 引言 美术教学可以通过美好的艺术形象,向学生展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示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一定的社会思想,社会道德人生价值与追求、理想,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说德育重在晓之以理,那么美育则重在动之以情,有情达理,导之以行,方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正是由于德育与美育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得到和谐、完善、全面的发展。 一、改变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传统的美术教学把传授技能作为教育目的,忽视了把德育教育作为教育根基的这一理念。教师在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知识与技能传授时,忽略了德育的渗透和孩子对美好事物感知的启发,致使学生在呆板的复制过程中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不利于德育教育。因而教师应在教学形式上转变观念,还学生一个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思考,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如在讲到第14册第六单元“发现与创造”---“化腐朽为神奇”一课时,和学生一起欣赏学生作品,如用易拉罐制作的蝙蝠侠,彩色吸管制作的五彩孔雀和废旧电线制作的环保笔插等。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和同学们互相合作制作工艺品,并借此举办工艺品制作展览。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接受到低碳环保理念教育,也体验到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而且获得了“我能行”、“我最棒”的自信。 二、抓住教学契机,培养学生的审美热情 美术教学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若在这一过程中缺乏了审美热情和对美的感知,那么美术教学就失去了它内在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而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确立自身的社会道德、信念和价值。这个过程是有挑战性的,因为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教师,还要求教师要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和敏感的洞察力,这样才能进行很好的德育教育,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美术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位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利用美术教学资源,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特点,通过美术教学中欣赏课和技法课两个主要教学过程,开展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3.1.爱国主义教育和欣赏课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学科 思想特点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学科思想特点 2016-6-30 初中生物学科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任务。生物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重视生物课的德育功能,掌握生物学科思想教育的特点和方法,才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我认为初中物学科思想教育有如下特点。 一、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初中生物学科思想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是由生物的多样性、分布的广袤性和知识的跨界性所决定的。由于生物跟人类社会关系密切,人类社会不仅对人类自身,还必然会对生态系统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按照社会规范的思想标准和道德观念就会更多地渗透在生物教科书中来,使生物学科比之其他自然学科思想教育内容更为丰富。生物学科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介绍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珍贵的动植物种类;介绍我国栽培作物的悠久历史,讲授祖国古代生物科学成就,使学生热爱祖国,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介绍我国现代生物科学成就,利用新旧社会对比,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共产党。 ,2,国情教育。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偏低。例如,耕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草原为三分之一,林地为四分之一。这些知识可结合在自然保护及其他相关内容中讲授,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耕地面积的紧迫性;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重要性;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生物学中包涵着自然辩证法思想。主要是:生命的物质性;运动性;生物的进化;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观点;生物体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观点等。这些都是很多教师应用得比较熟悉的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也是唯物的、辩证的观点。生物学也证明了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即: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4,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的教育。生物学实践性强,生物课有很多实践活动。例如:实验、实习、参观访问、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通过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可引导学生学习当地群众的实践经验。组织学生参观果园、农场、科学站、高产田、饲养场等,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中的新情况、新技术、新经验。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关心家乡的农业生产,认识科学的社会价值,促使其立志为家乡经济建设作贡献。

(完整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 。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例如,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或跨栏跑中,常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其他同学也会深受鼓舞和感动,对培养学生道德自育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班级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又如,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并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 处理好德育教育中“形”与“质”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摒弃理论空话与教条,认清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基本问题,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体育教师的道德人格问题,因为它决定着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 ,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为 的文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态度的积极、思想的进步和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 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育” 。最后,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 ,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 2 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浅谈 摘要: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

二年级美术德育渗透计划

二年级美术德育渗透计划 一、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 欣赏在教材中主要集中在欣赏课中。但是,其它的课中也含有一定比例的欣赏成分。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儿童的艺术情趣,使儿童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其中的德育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1)从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中陶冶爱国主义情操。(2)从我国现代的优秀美术作品中了解我国革命战争期间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所反映出的优良革命传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特别是反映历史上和当代的爱国主义人物、民族英雄和无私奉献的劳动者的作品是十分好的教育素材。 (3)理解只有劳动和实践才能产生美。通过民间艺术和工艺欣赏课的教学,展示一些优秀的手工艺术品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产生智慧,人只有靠双手不断的实践才有收获,劳动人民就是以自己的实践和智慧创造出精美的艺术品。从而培养了儿童精益求精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美术创作习惯,健康的审美情趣,也提高了对美的感受力。 (4)从反映儿童题材和动物、花卉题材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中

感受人类对和平、友谊、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5)从同龄儿童的美术作品中感受健康的、积极的生活乐趣、陶冶美好情操。 二、观察,从德育的意义上看,应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审美态度来观察生活和自然。 对自然形态的观察。校园的美丽景色,蓝天白云草地等,也许简单的几笔,却能将人带进大自然的安静、甜美中,放飞自己的思绪,展开自己的想象,体会大自然之美。 对人物及其生活的观察。人物的题材在美术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儿童眼里看到的人物千姿百态。他们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巨大的作用。老师在人物题材类的教学中,也应注意抑恶扬善,让儿童知道哪里是真、善、美的事物,利用作品中的表现对象作为抒发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平台,表露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各种动、植物和其他物象的观察。着重培养儿童对大自然及周围事物的关心、爱护,而对于一些不良的破坏行为,要有进行劝导和坚决制止的勇气。 三、应用,也是美术德育的重要方面。 学生制作的小作品用来美化教室,美化居室,使学生感受到美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我们的一言一行,穿着打扮也都来源于美,来源于自己的双手。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德育是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有社 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 校美术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 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 水平。美术教育与品德教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通过 不同形式发挥教育因素,因势利导,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重要问题。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通 过不断摸索、实践、总结,我深深的体会到:美术教育是 通过对色彩、线条、肌理、构图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 行的视觉教育,学生大量、广泛的接触美术作品,能增进 他们对美术美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鉴赏和创造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从而使学生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使其情感升华、心灵净化。现代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美术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美术特有的形式、手段,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 和影响,达到陶冶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从而 培养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健全人格,高贵品质的优秀的人。美术教育对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潜在作用,如“凉水泡茶慢慢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灵魂得到洗涤,品质得到升华。针对 以上情况和美术课堂的特殊性,我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的具体做法是: 一、更新观念,德美并重。 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

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 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 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 如从《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谈谈对本画的欣赏体会,教师参与其中,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世界着 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如果不 坚持画鸡蛋,勤学苦练基本功,又怎么能创造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呢?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 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整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正确引导学生科学的利用网络,使学生既 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例如在美术教材中展示了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名 画的一个小局部,学生却很想了解这一长卷的全部。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网上的搜索引擎,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 的网站。在这里学生就可以欣赏到完整的《清明上河图》,更加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汴梁繁盛的景象。在欣赏外国 作品时,学生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和时代背景 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例如,教学欣赏西班牙画 家委拉斯凯兹《纺织女》这一作品时,我们让学生通过Google搜索引擎,输入作者的名字“委拉斯凯兹”,这样就可以查到大量与作者相关的文字资料和更多的作品。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谢玉燕湘潭市雨湖区江南中学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突显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要以知识的生成为主线,认为新知识是学生在原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构建起来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顺应学生学习过程的需要,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群体和个性特点(思维与情感特征)、学习类型,合理设计教学事件,用以支持各个阶段的学习,教学实践中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促进学习者自我“意义建构”和个性发展,营造学习者积极参与、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学习。本节教学设计将充分利用教材、媒体等课程资源,创设适于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景,促进不同层面和特征差异的学生在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有个性地发展。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必修模块2,第一章,孟德尔从个体性状出发,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和第二章的第一节,从细胞水平通过对蝗虫等生物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发现了染色体(遗传物质的载体)的传递情况,那么本节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萨顿的实验观察和类比推理以及摩尔根的实验论证,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即基因)与染色体联系起来,解决了基因在哪里的问题,是对遗传定律的进一步学习与强化,也为后续的伴性遗传以及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是什么)的学习作好了铺垫。本节栏目内容丰富,为教师设计学习环境提供重要素材。 学生情况:学生(高一下学期)通过初中和前面的学习,已经具有关于人类眼皮及豌豆等生物的性状遗传规律,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基本知识。学生的思维形式已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具有辨证思维特征,情感方面更趋向于独立和自主。本校学生由于生源较差,整体素质远远低于示范性中学的学生,而且同班学生表现出明显差异,但是班级人数较少。

张素芝二年级美术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总结_

美术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单位:西龙虎峪中心小学 班级:二年级一、二班 姓名:张素芝 时间:2015.1

二年级上册美术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总结 张素芝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绘画知识,掌握绘画技能,还可以培养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包容性格,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的能力,克服困难,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共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这些对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中学美术教师应当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发掘教材中的道德教育因素,创设各种学习活动,寓道德教育于美术教学中,使之学会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养成和谐、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 美术教材内容丰富,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如:学校、环境、环保、和平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美术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加强情感教育,深化德育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它是神圣的,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课堂教学不但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

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 王杰小学王建梅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无形的体现在每一门学科的知识当中。在美术教育中,它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此同时,德育的培养,又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最终使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某种角度上讲,美术教育和德育应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呢我就个人的一些体会谈一点看法: 一、在新课导入中,生动形象地渗透德育。 教师授课,首先要抓好“导课”这一环节。在教学中,我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和富有感情的语言,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使他们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美术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美术课不是政治课、品德课,不是靠理论说教和标语口号式的教育,而是靠视觉艺术形象或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感染、熏陶,使学生等到启迪,领悟道理,受到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材中,每幅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如美术教材中画定州的宝塔、北京的长城、家乡的水果、我家一角、民间花灯、剪纸、工艺美术等等,都是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好内容;教材还通过《入队》、《我们爱劳动》、《植树》、《给母校画一张画》等命题创作,培养学生爱国旗、爱集体、爱劳动、爱学校、热爱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教育。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得当,就能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意志的教育。 三、抓住美术教育的情感调节功能,生动具体地渗透德育。 美术教育也属于情感教育,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 四、在美术技能训练中,自觉地渗透德育。 美术技能训练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技能素质、文化修养和个性特长的重要形式。在纯技法训练课上,我严格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美术创作,以培养锻炼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有时搞一次集体创作,还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使他们学会了顾全大局、团结合作,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 ~

生物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生物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这一学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高中新课 程改革的三维目标,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 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学期里, 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时时以一个中共党员的身份 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 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一学期来,我还积极参 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自己的 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 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二、教育教学方面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特别是初一年的学生自控力较差,更应该注意学生的信息 反馈,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 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 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 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 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学困生的转化上, 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

(完整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例如,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或跨栏跑中,常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其他同学也会深受鼓舞和感动,对培养学生道德自育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班级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又如,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并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 处理好德育教育中“形”与“质”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摒弃理论空话与教条,认清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基本问题,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体育教师的道德人格问题,因为它决定着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为的文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态度的积极、思想的进步和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育”。最后,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 2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浅谈 摘要: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四有人才,起到主导、决定性的作用。而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是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境界,陶冶情操,完善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注重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真正做到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美术学科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德育教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一、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养成非常重要 在小学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成绩的提高,也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来。因为,只注重孩子的知识与技能,对孩子的养成教育一无所传,会使孩子发展出现缺憾,对孩子将来的生存和发展都会带来危害。所以,小学阶段一定要注重孩子们的德育教育,使孩子

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德育教育能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小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是将人对生活的情感和认知融 入图画里,融入美术艺术中,美术教育教学能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审美,对生活充满信心,是将小学生的情感进行释放,小学美术教学是将小学生的情感自由放在第一位的学科。它重视小学生的自由观念和理念,而品德教育也注重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重视小学生对生活中美的认知。 (三)德育教育给美术课堂教学增添活力 小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尊重学生的认知,尊重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小学美术教育是很受小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融人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教学的成功,也是德育教育的成功,小学生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有兴趣和积极性,就能够对德育教育的知识有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品德教育就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对小学生的教育中,对小学生的教育产生良好的影响,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教学效果会更多姿多彩。因此,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美术教学中的德育内容 美术教学中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的认识和道德行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教育 [摘要] 中学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对青少年学生 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中学体育课是教育总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 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体育教学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德育教育,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体育教学的特点与任务 体育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同样需要做到教书育人。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就必须将学生的一切行为置于规范的制约之下,使学生乐意接受并自觉服从规范,让他们在严肃、公正、平等的竞技条件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一)体育教学是以“练”为主。这种“练”有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练习,行为关系复杂而频繁,思想与身体活动十分活跃。比如在排球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排球的“传”、“垫”、“发”三大基本技术,教师除了讲解基本技术原理和练习方法以外,采用最多的是练习方法 ,即组织同学互相对传、对垫、对发。在练习的初级阶段,由于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会出现过多的失误。对此 ,教师就要让同学们在练习中体会相互协作、尊重对方的重要性,使他们自觉地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在协作中以别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自己的技能。 (二)体育运动是激烈的对抗运动。这种对抗既是技术的、战术的,也是心理的。在2004年雅典澳运会上中国女排对俄罗斯女排决赛,中国在0比2落后的情况下,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中国女排们经过奋力拼搏,不负重望,最终已3比2赢得了冠军。这说明,我国运动员除了在技术、战术上胜人一筹外,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稳定心理素质、拼搏精神和顽强意志也是至关重要的。顽强拼搏到最后也不松懈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我们树立了极好的榜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不论能力大小都要积极地去“参与”去“竞争”。在参与和竞赛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畏强手,敢于竞争的斗志让学生在

生物教学与德育教育

生物教学与德育教育 记得曾经在《素质教育与人的发展》一文中看到:“促进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工具的发展,促进受教育者独立人格意识与生存能力的逐步形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要求。无论是‘建设者’还是‘接班人’,他们首先都是人,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动的任由教师去捏塑的泥巴。只有抓住学习者作为人的全面主动发展,才算是抓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这一席话道出了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按既定目标去培养人,那就要求教育者要设法激活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不足而自觉地去求足。教育人的艺术就是使教育者的意图由受教育者自己提出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首先,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最严密的、目的性计划性最强的交往。课堂教学是神圣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它是一个整体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其次,它所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这使得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真正领会并贯彻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刻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学科知识的规律性、严谨性,学习的氛围,都是隐性的教育因素。尤其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育者——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就生物教学中的德育而言,它不同于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它是与生物知识教学结合进行的,这门课不仅要求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能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而且能够对于生物界、生物科学、大自然和生态以及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资源开发、人口控制、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有正确科学的观点,形成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在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能够具有创新和合作进取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因此生物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及道德规范的教育。为此,我体会并得出以下几点: 一、钻研教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德育。 生物课程在德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教材内容归纳如下: 生命的物质性,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各种生命现象之间、生物个体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和普遍联系,等等,都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材料。 我国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生物科学的成就等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态伦理学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生物的关系、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生物工程的兴起和克隆技术的出现,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的伦理道德体系提出新的挑战。 生物科学史和科学探究活动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性质,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内容,能够帮助学丰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下面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如何在传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唯物辩证法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 1.基因——世界的物质性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由最基本的脱氧核苷酸组成,它是实在的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空间结构,并非虚无的、神秘的东西,使学生懂得正是这种物质性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事物的普遍联系 在细胞核中DNA通过“转录”形成mRNA,mRNA由核孔进入细胞质并与核糖体结合,再以mRNA为模板、tRNA为转运工具将氨基酸一个个联结起来,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使学生从中看出有关物质和结构是相互依赖才能发挥作用的,体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 3.细胞分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当细胞生长到一定阶段就分裂形成子细胞,子细胞又形成新的子细胞,在其过程中,还伴随着代谢、遗传、变异等生理活动,使学生明确只要生物体存在就必然表现出这些生理运动形式,体现了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 4.新陈代谢——对立统一规律

美术课堂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美术课堂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美术课堂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所以德育是当前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里考纳认为,各科教学对道德教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所以不利用各科教学进行价值与道德教育就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但从哪些角度中又怎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这是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困难的问题,其实课堂教学就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而美术课在这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可以给学生以积极的思想影响。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

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针对新时期青少年成长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地淡化德育痕迹,隐蔽自己的德育意图,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在“渗透”二字上下工夫,把德育“无痕”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春风化雨,文道合一。下面就我在工作中所捕捉到的一些角度,谈谈本人的点滴认识: 一、利用优秀的导入艺术 教师经精心设计的导入语言,可以营造情感氛围,将学生轻松诱入课堂氛围,从而增强其情感体念,达到“以美育人”的效果。因此可以利用此阶段将德育教育“无痕”地渗透进去,使美育和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例如在进行中国建筑赏析课的时候,可先展示“鸟巢”和“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建筑,将学生的思绪带回到08年的北京奥运,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由此导入新课,去欣赏其他的建筑作品。这样的设置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利用课堂中出现的美术作品 这种方法可在欣赏课中得到很好应用,因为欣赏课要用到大量的美术作品,通过对这些中外古今的各种优秀作品或有代表性的作品的介绍、赏析,使学生逐步获得审美的愉悦,同时受到教益和启迪,达到以美辅德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