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措施

公路常见病害——翻浆、松散、坑槽、裂缝、泛油和波浪产生的原因及其处治措施翻浆是指路面出现弹簧、破裂、冒浆的现象。我国北方季节性冰冻地区,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表排水不良情况下,冬季路基开始结冻,不断向深处发展,上下层形成了温度坡差,由于气候的变化,零度等温线不断下移,形成一层、两层或多层聚冰层。土基中水分冻结后体积膨胀,由于土质不均匀,使路面冻死或冻胀隆起。春季气温回升,由于路面导热性大,路中的溶解速度较两侧快,水分不易向下及两侧排泄。土基土层便呈现过湿状态,当容解到聚冰层时,土层的湿度有时会超过液限。土基承载力极低,在车辆通过时,稀软的泥浆会沿着汗裂的路面裂缝挤出或形成较深的车辙和鼓包,形成翻浆。翻浆-防护和治理措施公路翻浆病害公路翻浆病害影响路基路面的水的类型治理翻浆的基本途径是:防止地面水、地下水或其他水分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进入路基上部。基本施工步骤:场地排水——场地清理——翻浆土挖除——分层摊铺——洒水并碾压。提高路基加强排水根据实际情况加高路基,使路基上部土层远离地下或地表水面。路基加高的数值,应根据当地冻土深度,路基土质和水文情况,以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及临界高度确定,一般应保证路基处于干燥状态。良好的路面路基排水可防止地面水或地下水侵入路基,使路基土体保持干燥,从而减轻冻结时水分聚流的来源,这是预防和处理翻浆的重要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设置渗沟。在翻浆路段的中心和边缘,每隔 4,6m 挖

30,40cm、深至聚冰层以下 10cm左右的小坑,定期将坑中水分掏出。如在未摸清翻浆情况前可在 100m 左右先开挖试验坑。翻浆消失后再用原来土壤或掺拌石灰土回填,回填时不要用砂砾回填,防止形成“水囊”和翻浆传染。路肩盲沟。盲沟应用渗水性良好的碎砾石填充,沟底宜做成 4至 5的坡度。在翻浆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 4,10m 开挖横向明沟,宽 30,40cm,深根据冻融情况逐渐加深,保持在化

冻层下 5,15cm,待化冻到最大深度的一半就不再往下挖了。明沟用完后可以用砂砾料回填,做成路肩盲沟。回填时须注意,防止以后的不均匀冻胀和沉陷,出现搓板或者波浪影响行车。铺设隔离层当地下水位或地面积水位较高,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且又不宜提高路基时,可铺设隔离层。隔离层铺设在路基顶面以下0.5 至 0.8m 处,目的在于隔断毛细管水上升进入路基上部,防止在负温差时的水分积聚,以保持路基上部处于干燥状态。隔离层按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透水和不透水两种。透水的隔离层是采用碎石、砾石、粗砂、无纺布等材料铺、喷洒沥青材料成的,厚度为 0.1 至 0.2m。不透水的隔离层可用沥青土(厚 2.5 至

3.0cm)(2 至 5mm)或者铺油毛毯、塑料薄膜等做成。改善路面结构铺设砂砾垫层。砂砾垫层采用砂砾、粗砂或中砂铺成,具有较大的空隙,能隔断毛细管水的上升;化冻时能蓄水,排水;冻融过程中体积变化小,可减小路面的冻胀和沉陷;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将荷载进一步扩散,从面减小路基的应力和应变。铺设石灰土、煤渣石灰土垫层。石灰土的水稳性和冻稳性较好,能减轻路基的冻胀和翻浆。但在重冰冻地区潮湿路段不宜直接采用,须与其它措施配合应用,如石灰土下铺设砂垫层。煤渣石灰土防治路基翻浆的作用与石灰土大致相同。修隔温层在路面下铺一层炉渣、矿渣、碎砖等材料。因其孔隙多,传热能力小,可使下面的土层不冻结或减小冻结深度,起到预防翻浆的作用。隔温层的厚度一般为 20 至 50cm,其宽度要比路面每边多 30 至 50cm。翻浆-推荐方案土壤固化剂应用于通丹高速公路土壤固化剂土壤固化剂是一种新型的土壤加固材料,其固化原理是:土壤固化剂与含有一定水分的土壤混合后,使胶质电

离失去表面阳性,并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溶液中的高价离子可以改变土壤颗粒表面电荷的特征,降低土壤颗粒间的排斥力,破坏土壤颗粒间的吸附力,使之无法更多余地吸收水份,而且这种电反应是恒久的,不可逆转的,从而使土壤中的含水量达到稳定平衡,同时形成结晶盐,以致处理后的路基固化土永远不会比未

经土固精处理的土壤更干燥或更潮湿,因此固化土一旦被压实稳固,将不再发生湿涨和塑化。产品本身无毒、无害、无污染。土壤固化剂使土壤由亲水性变为斥水性,提高了土壤的耐水性和抗压强度,因此它对土壤的强化是永久性的。经过土壤固化剂处理过的土壤,其强度、密实度、回弹模量、弯沉值、CBR、剪切强度等都得到很大提高,从而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节省了工程维修成本,经济效益俱佳,是当前理想筑路材料选。土壤固化剂的施工方案为:摊铺石灰土混合料——排压——摆放水泥并摊铺开——设备拌和并排压——喷洒土壤固化剂——拌和——排压——刮平整形——碾压——养生。混合料配比参考:下层 4石灰、96土、外掺土壤固化剂 0.014;中层 5石灰、95土、外掺土壤固化剂 0.014;上层 2水泥、3石灰、95土、外掺土壤固剂 0.014。目前,取得一定市场效应的土壤固化剂有美国路邦 EN-1 土壤固化剂、湖南路捷能源公司“土固精”固化剂、中路 ZL-1 土质固化剂等。松散是指路面材料(集料和沥青)逐渐从路面脱开并散失。春季很容易发生路面松散病害:其一、春融季节,当基层有较多细粒土及孔隙时,冬季的毛细水积聚导致春融时的过饱和,水分或泥浆进入到基层相接触的沥青混合料空隙,再加上荷载的反复作用产生剥离现象,所以松散破坏是从下面开始的;其二、春季惊蛰节气后,会进入多雨期,尤其是表面粗糙的开级配沥青混凝土大空隙路面长期被水浸泡,在水的作用下,路面剥离首先从表面车轮轨迹带上发生,此时破坏是从上面开始的,另外受冬季冰雪融水的影响,融水侵入沥青混合料内部,在荷载和冻融循环的反复作用下,造成剥离破坏。水分逐渐渗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使沥青粘附性降低病逐渐丧失粘结力,沥青膜从集料表面脱落,沥青混合料出现掉粒、松散。松散-防护和治理措施公路松散病害广珠高速公路路面松散病害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来自沥青的黏结力、集料之间的嵌锁作用和内摩擦力以及沥青与集料的黏附作用,失去了黏附力,混合料也就失去了强度。因此,提高抗剥离性、增加黏结力是预防路面松散的有效措施。改善路面结构在土基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控制好土基的压

实度到达 96以上,含水率为 17。为路面结构提供有效的排水,在靠近路基的路肩外侧,沿路中线方向挖设排水沟以便排除雨水。如果将自由水很快从沥青混合料中排除,乳化、置换或薄膜破裂及水力侵蚀而引起的剥落就会避免。水的来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毛细水,要针对水的来源采取措施将水与沥青面层隔开,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在沥青混凝土的下层采用不小于 2cm 的沥青含量高的沥青砂作为下封层,在沥青混凝土的下面层采用空隙率较大、集料相互嵌挤作用好的沥青碎石作为结构层。改变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用密集配的沥青混合料铺筑路面基层或中间层可有效地防止自由水的侵入;最好要采用抗剥落的集料,如果不可避免采用亲水性集料时,可掺入熟石灰,如果熟石灰不合适时,可采用抗剥落的外掺沥青胶结料。采用 SBS 改性沥青提高沥青和集料的黏结程度也可改善混合料的抗剥离性能。目前最常用的就是 SBS 改性沥青。SBS 改性沥青比普通沥青混凝土在抗低温、抗高温、抗断裂、抗老化、弹性复原性、抗疲劳和水稳定性方面的性能都有显著的提高。水稳性能的提高可以更好地提高沥青和集料之间的黏结程度,减少水的侵入,从而更好地提高

沥青路面的抗剥离。松散-推荐方案西安中交万里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抗滑型雾封层应用于公路养护抗滑型雾封层技术抗滑型雾封层技术是西安中交万里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针对路面裂缝、松散等早期病害的预防性养护材料。它与传统雾封层技术最大的区别是抗滑型雾封层材料中含有一种高耐磨性的微粒,能大幅增加雾封层施工后路面的抗滑性能,弥补了一般雾封层抗滑性能不佳的缺点,保证了行车安全。抗滑型雾封层材料是在常温下将一种液体养护材料以雾状形式喷洒在路面上,形成一层很薄的路面保护层,这层保护层具有以下功能:密封路面出现的早期微裂缝,防止雨水下渗而引起的水损坏;修补路表面集料沥青的剥落;及时固结路面的轻微松散,阻止粒料大面积松散;对路表面的沥青具有一定的再生功能,恢复表面沥青的流变性,减小沥青老化引起的脆裂,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显著改善路

面外观和通行者的视觉舒适感。其施工工艺与传统雾封层施工工艺一样,使用人工涂刷或机械洒布的方式将配备好的材料喷洒在清扫干净的路面上,待雾封层完全干燥后即可开放交通。坑槽是指路面中出现碗状坑洞。沥青路面发生坑槽病害的原因多样,

恋目紫吨校诖罅与春季有关的是水损害。雨水或融冰雪水进入并滞留?诹で嗷炷

靠焖傩谐档淖饔孟拢锤炊啻尾亩沽Γ 紫端沽Γ?沽で啻铀槭砻剥落下来,局部沥青混凝土变得松散,碎石被车轮甩出,路面产生坑槽。如水透过沥青面层滞留在基层顶面,在大量快速行车作用下,自由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并冲刷基层混合料表层的细料,形成灰白色浆,灰浆被行车压唧到路表面。在灰浆数量大的情况下,不久就会产生坑槽。坑槽-防护和治理措施路面坑槽病害路面坑槽病害坑槽修补的关键技术是排干积水和确保坑槽干燥、确保坑壁坑底无沉泥无松散、保证坑壁坑底与新沥青材料的粘结密实牢固、确保有合适的施工温度和修补材料的压实等。冷料冷补热料冷补【操作流程】清理穴坑——填满穴坑——压实。【优点】修补方便快速,可长期存放;【缺点】成本高、寿命短。由于施工过程中没有消除坑壁坑底的沉泥与松散,只是简单地填满坑槽,坑壁坑底与新的沥青冷补材料无法进行密实粘结,很容易进水和积水,且材料价格偏高,不适宜作为全线的日常修补使用。【操作流程】挖除旧料——添加新料——整平压实。【优点】施工成本较低,工作效率高,不受气候限制,可用于高温季节大面积修补。【缺点】在坑槽切割凿边及压实过程中,坑槽四周容易产生松散和崩缝,同时坑壁为冷热接缝,导致不同的沥青板块在外力作用下弱接缝会开裂,雨水会顺着裂缝缝壁渗透到面层下,从而产生坑槽再破坏。热料热补喷补工艺【操作流程】A 面层损坏清理病害区——加热病害区——耙松——添加新料(冷混合料)——软化新料——整平压实。

B 基层损坏切割机、动力镐挖除面层混合料——基层进行处理——加热板对坑槽

周围进行加热,并添加新料——喷洒乳化沥青——压路机压实。【优点】解决了传统坑槽修补的弱接缝问题;修补成本低、济效益好;环保、节能、方便。喷补工艺是一种新型的路面坑槽及网裂的处理工艺。【操作流程】启动“喷补王”,通过高压空气将坑槽的污物吹净——将改性乳化沥青喷至坑槽表面形成粘层——将改性乳化沥青及骨料分层高压喷射到坑槽——用小型压路机对混合料进行碾压后开放交通。【优点】优质、高效、快速、低成本。坑槽-推荐方案高远圣工坑槽冷补车高远圣工坑槽冷补车高远圣工 HGY5120DYH MOH 坑槽冷补车主要用于处理路面坑槽病害,改善路面平整度,提高道路行车安全系数,能够实现在低温、常温、潮湿条件下对路面进行快速修补。设备基本参数产品型号 HGY5120DYH 底盘型号

ZZ1124G4215D1 发动

机功率 140KW 骨料仓容积 5m3 乳液灌容积 1.2m3 水灌容积 1.2m3 水泥箱容积 0.5m3 拌和最大出料量 1000kg/min 外形尺寸505024102700mm 设备适用于春季、冬季(雨后)等施工不利季节抢救性修复,应急处理突发性坑槽破坏。维修时间短,受气候影响小,延长施工季节;设备智能化,只需 3 人即可完成机车全部操作,施工完成后即可开放交通,保证通车顺畅。比例供料系统,可实现连续供料功能。双轴强制搅拌、特制高耐磨搅拌叶片更换方便快捷。主车全功率取力,各系统独立控制,动力性能稳定可靠。 MOH 材料是一种新型的路面复合材料,由水泥和沥青共同形成强度,克服了沥青混凝土在热稳定性和水泥混凝土在脆硬性方面的缺陷,摆脱了沥青软化点指标对于材料热稳定性的限制。材料密实、耐磨、抗剥落,适用于各种温度下的施工,材料无需加热,施工简捷,养生期短,施工完成后 2 个小时即可开放交通;相比其他坑槽修补工艺成本较低。设备已成功应用于河南许平南高速公路、浙江金丽温高速公路等的维养工程。泛油是指路面混合料中的沥青向上迁移到路表面,形成一层有光泽的沥青膜。低温季节施工,会导致沥青与集料分离,局部沥青用料过多,沥青路面的嵌缝

料散失过多,气温转暖后,在行车作用下多余沥青溢至表面而形成泛油。此外,在降雨量大的地区,路面积水一旦渗入路面结构中,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和动压水的冲刷下,集料表面的沥青膜剥落形成自由沥青,并在水的作用下被迫向上迁移,从而使面层上部泛油。此类泛油病害的发生一般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多雨、路面孔隙率较大、路面压实度偏低、沥青混合料油石比偏大。泛油-防护和治理措施路面泛油病害轻微泛油撒 3——5mm 粒径的石屑或粗砂,压路机压平。较重泛油先撒5,10mm 粒径碎石,用压路机碾压。稳定后,再撒 3,5mm 粒径的石屑或粗砂,压平。大面积泛油先撒一层 10,15mm 粒径碎石,用压路机压平,稳定后,再分次撒上 5,10mm 粒径的碎石,并压平。对于含油量过高的软层铣刨清除后,重做面层。但铣刨的旧沥青混合料会造成浪费。泛油-推荐方案辛美来亚沥青路面热补车辛美来亚沥青路面热补车辛美来亚 CLYB-1500 型沥青路面热补车是一款综合沥青道路热再生修复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热能把冷却的沥青拌和料进行再生与加热。具有给沥青混合料加热保温、乳化沥青喷洒、沥青路面加热修补等多项功能,能方便、快速、一次性的完成路面常见病害的修补作业。设备基本参数产品型号CLYB-1500 料箱容积 1500L(1.5 立方)整机重量 3000 kg 料仓加热方式液化气加热和电加热外形尺寸 450021252000mm 使用该设备处理路面泛油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加热路面——耙松路面——喷洒乳化沥青——料箱出料、添加新料——整平压实。设备采用液化气和电为能源,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和保温,配备的可自动升降路面加热板为沥青路面维修提供了充足的热沥青混合料,可以快速对沥青路面坑槽、网裂、壅包、井盖边缘破损、泛油等进行修补,避免弱接缝的出现。波浪是指路表面有规律的纵向起伏。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水稳定不好(基层强度应小于,使基层容易造成松软而导致路面病害。层铺法施工洒油不均、用油量过大或是拌合法95) ,沥青多处石料厚,沥青少处石料薄。施工摊铺时细料集中、局部油量大(油石比超过 6)当路拱过大或平整度差,则在春季气温回升时,油料会向低

处积聚,形成壅包。波浪、壅包-防护和治理措施路面壅包病害轻微波浪可在波谷喷洒沥青,并均匀撒上适当粒径的的矿料,摊平压实。波浪比较轻微的路段宜利用雨后(或晴天洒水)使磨耗层处于湿润状态,然后用镐、路刮或拉毛器把高凸部分刮松、刮去,凹陷处拉毛、整平,刮出的粒料如粘性不足,可以添加适当粘土拌和或筛除过多的细料,添加适当粗料铺平,及时碾压密实。较重波浪波浪的波峰或波谷高差起伏较大时,应顺行车方向将凸出部分铣刨削平,并低于路表面约

10mm。削除部分喷洒热沥青,再均匀撒上粒径不大于 10mm 的矿料,扫匀并摊平压实。大面积波浪应将面层全部挖除,然后重铺面层。其间,宜采用较高塑性指数的粘土,被铲除的材料可重复利用。若面层与基层之间存在不稳定的夹层,面层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推移变形而形成波浪,则应挖除面层,清楚不稳定的夹层后,再喷洒粘结沥青,重铺面层。若因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稳定性较差导致的波浪病害,则应先对基层进行处治,再重作面层。波浪、壅包-推荐方案维特根 W2000 铣刨机正在作业维特根 W2000 冷铣刨机设备基本参数型号 W 2000 铣刨深度 0 - 320 mm 铣刨宽度 2000 mm 发动机功率 433 kW / 589 PS 工作质量 CE30000 kg 维特根W2000 冷铣刨机是强劲、紧凑的履带式铣刨机,适于路面分层铣刨或一次性

32cm 厚的全车道结构层铣刨。装备大功率发动机和宽大的两级前输料皮带,确保了该机的大产量。

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方案

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方案 (一)、施工准备工作 1、主要人员、机械配置 工程师1人,施工员1人,技术员1人,普通工20人。 切割机4、破碎机2、钻孔机4台,压浆机1台,灰浆搅拌机1台,75KW发电机1台,洒水车1台。 2、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调查,确定需进行处理砼板块,分类做好标记。仔细检查板块上裂纹、破损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保留图片资料,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备案。 (二)、施工方法: 1、水泥路面接缝处理 水泥混凝土沥青路面加铺沥青层之前,应将水泥板间纵横向接缝处杂物清理干净,并采用沥青玛碲酯进行灌缝,之后喷洒粘层油,加铺聚酯玻纤布,最后加铺沥青层。 2、水泥砼板裂缝修补 A、宽度小于3mm轻微裂缝 采用扩缝灌浆法,方法如下: (1)顺着裂缝扩建成1.5-2.0mm的沟槽,槽深可根据裂缝的宽度确定,最深不超过2/3板厚; (2)清除砼碎屑,吹净尘土,用0.3-0.6的清洁石屑回填; (3)采用热沥青灌缝,待固化达到强度后,即可进行统一沥青罩面。 B、贯穿全厚的大于3mm小于15mm的中等裂缝

采取条带进行补缝,方法如下: (1)在裂缝两侧切缝时,应平行于缩缝,且裂缝距离不小于150mm; (2)凿除横缝内混凝土的深度70mm; (3)每隔500mm打一对耙钉孔,耙钉孔的大小应略大于耙钉直径2-4mm,并在两耙钉孔之间打一对耙钉孔直径相一致的耙钉槽; (4)耙钉宜采用φ16螺纹钢筋,使用前予以除锈处理,耙钉长度不小于200mm,弯钩长度为70mm; (5)耙钉孔可采用环氧砂浆填充,必须满填砂浆,方可将耙钉插入孔内安装;(6)切割的缝内壁应凿毛,并清除松动的混凝土碎块及表面尘土、裸石;(7)浇筑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抹平,并喷洒养护剂; (8)修补面板两侧,应加深缩缝,并灌注填缝料; (9)待灌缝材料达到强度后,即可进行统一沥青罩面。 3、水泥混泥土面板断角处置 对于水泥砼路面板断角病害,为了保证加铺后复合路面的整体强度,应将断面角处破除重新现浇混凝土板,并在相邻板块间增设Ф25拉杆。 4、水泥混凝土面板错台处置 错台高差小于10mm,则磨平错台后即可按照设计要求加铺沥青层;若错台高差大于10mm,应采用C15细石混凝土填补错台位置,然后在加铺沥青层。 5、水泥混凝土板断板、破碎处治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断板、破碎病害,为保证加铺后复合路面的整体强度,应破除碎的板块,在槽壁上均匀涂抹改性乳化沥青层,之后重新浇筑混凝土板,并在相邻板块之间增设传立杆或拉杆。

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一)、基本情况 2 (二)、既有路面及路基病害处理方式 2 二、编制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准 3 三、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3 (一)、人员配备 3 (二)、机械情况 3 (三)、材料准备 4 (四)、施工方案 4 四、质量保证措施 6 五、安全保证措施 6 六、环境保护措施 8 七、工期保证措施 9 ++++++工程(+++旧路改造工程) 原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基本情况 +++旧路改造工程,路线起点位于海景大酒店原+++,起点沿东展线,然后沿北方向展线,沿线经下山村、妈祖文化影视城、东海卧佛园,然后沿东方向展线,终点位于湄洲镇植树示范基地附近,接上新建环岛东路。 本次++++++旧路改造段落为K9+020~K11+544.864,全长2.524864km。其中 K9+520~K10+710段(长1.19km)保留旧的混凝土路面,只在旧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完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以改善行车条件。 (二)、既有路面及路基病害处理方式 1、原混凝土路面缩缝、胀缝和施工缝处理前,应清除缝内一切杂物,然后用道路专用填缝料进行填缝。 2、当混凝土面板只有一般的小裂缝时,清除缝内一切杂物,然后用环氧砂浆进行灌缝。 3、当混凝土面板内只有一条贯穿裂缝,或一个角破损,且破损板角的面积小于四分之一块板的面积时,只进行板块的局部更换。 4、当混凝土板块内有两条以上的裂缝或该板块有两个以上的角损坏,或者一个角的损坏面积大于四分之一板块,但基层完好,按基层完好进行换板。 5、当混凝土板块内有两条以上的裂缝或该板块有两个以上的角损坏,或者一个角的损坏面积大于四分之一板块,同时出现了错台或沉陷,或混凝土板破损后基层已损坏,针对这几种情况,先对基层进行处理和恢复标高,在进行换板处理,用C15混凝土修补基层。 6、当混凝土板弯沉测试不合格时,视为脱空,应对混凝土板进行灌浆处理。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

中修工程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初稿) 一、横、纵向裂缝 1、横、纵向裂缝现象的原理: 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收缩引起的裂缝的主要原因。横向裂缝是 2、对横向裂缝的处理方法: 针对上述裂缝现象,如裂缝宽度在5mm以下,可不进行处理,直接封层罩面;如缝宽在5mm—10 mm,采用乳化沥青灌缝处理;对于大于10 mm的裂缝,采取开V型槽,用乳化沥青灌缝后填补沥青砂处理。 3、灌缝技术要求 灌缝适用于土基、基层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并无下陷,且无路基翻浆的纵、横向裂缝等病害。 (1)10mm以下裂缝的灌缝施工要点 1)根据路况调查情况,在图纸上确定灌缝范围(里程桩号)。 2)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规定和交 通组织设计方案要求,设置安全标志,专人指挥交通,并根 据实际进度随时移动标志牌,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清扫灌缝区内的路面,避免扬尘污染,影响灌缝质量。 4)清理缝内杂物及尘土,以免影响沥青与缝壁黏结或灌缝不密 实,出现渗漏水现象。 5)由于缝隙较小,应选用稠度较低的沥青,灌缝应从一端开始,

由低到高、缓慢地向前灌缝,以使灌缝饱满均匀。 6)采用沥青灌缝时,冷却后开放交通;采用乳化沥青灌缝时, 完全破乳后开放交通。 (2)宽深裂缝的灌缝 1)根据路况调查结果,在图纸上确定灌缝范围(里程桩号)。 2)根据路面裂缝的具体情况,确定裂缝填封的方案。 3)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规定设置安全标志,专人指挥交通,并根据工程进度随时移动标志牌,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4)清扫灌缝区内的路面,避免扬尘污染,影响灌缝质量。 5)缝宽在5mm以内的裂缝,由于尚未发生结构性损坏,通常不对裂缝作更多的处理,可用不同性质的沥青灌缝,目的是防止由于雨水、冰雪通过裂缝向下渗入而继续扩大,属于预防性养护的范畴。 a、机械设备准备。灌缝机、清缝设备,并应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技术状况良好。 b、材料准备。稠度较低的热沥青、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密封胶、石屑或粗砂等。密封胶应边搅拌,边加热,加热至193℃,不宜超过204℃。 c、先用高压气泵对着裂缝处从一端开始,慢慢吹至另一端,直至缝内无杂物及尘土,并清扫干净。 d、用灌缝机自带的具有刮平装置的压力机喷头将密封胶、稠度较低的热沥青、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均匀灌入缝内。密封胶灌入深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沥青路面的增多,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通过多年对高速公路养护维修施工的实践经验,现对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成因及防治作简单叙述。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防治 一.横向裂缝 1.现象 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有贯穿整个路幅的,也有部分路幅的。 2.原因分析 (1)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紧密,结合不良。 (2)沥青未达到适合于本地区气候条件和使用要求的质量标准,致使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应变)大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应变)。 (3)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发射缝。 (4)桥梁、涵洞或通道二侧的填土产生固结或地基沉降。 3.预防措施 (1)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连续进行,减少冷接缝。冷接缝的处理,应先将已摊铺带边缘切割整齐、清除碎料,然后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其预热软化;铲除敷贴料,对缝壁涂刷0.3-0.6kg/m2改性粘结材料(XJB、克莱孚等),再铺筑新混合料。 (2)充分压实横向裂缝。碾压时,压路机在已压实的横幅上,钢轮伸入新铺层15cm,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3)根据《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要求,按本地区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取适用的沥青类型,以减少或消除沥青面层温度收缩裂缝。采用优质沥青更有效。 (4)桥涵两侧填土充分压实或进行加固处理;工后沉降严重地段事前应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和合理的路基施工组织。 4.治理方法 (1)为防止雨水由裂缝渗透至路面结构,对于细裂缝(2-5mm)可用改性粘结材料灌缝,对大于5mm的粗裂缝,可用改性沥青粘结材料灌缝,灌缝前,须清除缝内、缝边碎粒料、垃圾,并使缝内干燥,灌缝后,表面撒上粗砂或3-5mm石屑。 二.纵向裂缝 1.现象 裂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 2.原因分析 (1)前后摊铺幅相接处的冷接缝未按有关规范要求认真处理,结合不紧密而脱开。 (2)纵向沟槽回填土压实质量差而发生沉陷。 (3)拓宽路段的新老路面交界处沉降不一。 3.预防措施 (1)采用全路幅一次摊铺,如分幅摊铺时,前后幅应紧跟,避免前摊铺幅混合料冷却后才摊铺后半幅,确保热接缝。 (2)如无条件全路幅摊铺时,上、下层的施工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前后幅相接处为冷接缝时,应先将已施工压实完的边缘斜部分切除,切线须顺直,侧壁要垂直,清除碎料后,宜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之预热软化,然后铲除敷贴料,并对侧壁涂刷0.3-0.6kg/m2粘层沥青,再摊铺相邻路幅。摊铺时控制好松铺系数,使压实后的接缝结合紧密、平整。

公路病害处理方案

路面大中修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对施工工作人员的教育与管理 对现场作业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工人掌握本工种的技术要点、作业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提高其自身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同时做好作业人员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作业现场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禁止各类违规作业、违章指挥事件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新员工工作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后方可安排施工作业。 2、不因为工期紧,环境特殊,省略工前、工中、工后安全教育。 3、狠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由安全科负责人负责管理监督现场安全员、现场协管员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明确安全作业责任人。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进行严格和细致的分项工作安全技术交底,在未交底的情况下不得作业。 6、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工作服,未按要求做的,责其改正。当场不能改正的,令其退出作业现场。 7、遇上级检查工作或外来人员参观作业现场,由接待部门负责,准备好相关的安全设施,各项安全防护用品配戴整齐并在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说明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后方可进入现场。

二、路面大中修专项施工方案 在取得高速交警、路政和业主的施工审批后,项目部将进行不改变交通流方向的单车道封闭交通施工。封闭交通后,人员、机械设备按序进场,开始路面大中修施工。路面大中修施工的范围、深度、处理方法将严格按照业主代表及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并符合《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病害部位先实地标出,经监理工程师检验确认后,进行分层铣刨或开挖后,每次铣刨后由监理工程师根据下承层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加深和扩大处理范围,并确定处治方案。进行规范开槽,槽壁、槽底垂直平整,槽内任何松散物及废料将清除干净。对铣刨层的清扫是路面路面大中修施工的重要环节,铣刨层是否清扫干净,直接影响路面大中修施工质量。为此专门配备美国产山猫多功能清扫车和大容量空压机,铣刨后先用山猫多功能清扫车将铣刨层清扫干净,再用大容量空压机把铣刨层角落的零星浮土、灰尘及松散石子全部吹净,确保坑槽内无任何松散物及废料。再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并丈量了病害坑洞的尺寸以后,立即洒布改性乳化沥青,并按规定分层回填沥青混凝土。施工结束后,打扫清理现场,组织人员、机械设备撤离现场。待沥青路面摊铺层自然冷却,混凝土表面温度低于50o C后,方可恢复交通。 三、路面大中修施工基本原则 1、少刨多加,经局部病害处治后的路段为提高路况等级时可实施周期性全幅罩面的原则。 2、坚持封(堵)排结合,以封(堵)路面水为主的原则, 3、修补部分的路面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组成设计原则上与原路

沥青路面的病害形式、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形成及和处理方法 一常见沥青路面病害类型 沥青路面的病害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种类繁多,但主要表现为裂缝、车辙、沉陷、坑槽、泛油和油斑、路面推移等。 1.裂缝:①横向裂缝。横向裂缝是指垂直于路线方向的有规则的裂缝, ②纵向裂缝。纵向裂缝是指跟路线走向平行或基本平行的裂缝。 ③交叉裂缝。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交叉的裂缝称为交叉裂缝。 2.车辙:是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永久压痕。 3.沉陷:指的是路基压实度不够或构造物地基土质不良,在水、荷载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不均匀的竖向变形 4.坑槽:路面坑槽指的是在行车作用下,路面骨料局部脱落而产生的坑洼。 5.泛油和油斑:一般指因表面活性剂破乳后在织物表面沾附的油污,如消泡剂、柔软剂等含有有机硅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比较容易出现破乳的现象.去除的话需要专门的去硅剂. 6.路面推移:主要是指混合料在道路的纵向发生位移,它可能是在施工期间发生或者是在道路通车一段时间后产生,尤其在高温天气下。 二.病害形成的原因 1.裂缝:(1)横向裂缝: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贯穿部分路幅或整个路幅。裂缝一般比较规则,每隔一定的距离产生一道裂缝,裂缝间距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的气温和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2)纵向裂缝:裂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主要集中在行车道轮迹分布密集处,因为高速公路交通渠化分明,轮迹位臵及轮迹分布范围

较小,大车、慢车、重型车辆全部集中在行车道上,快车、小型车,轻型车行驶于超车道机会明显增多,超车道上荷载较小,交通量相对较小,纵向裂缝也较小,纵缝缝宽一般在5~10mm,靠近标线或位于车道中央,且绵延几十米,甚至数百米。常以单条裂缝形式出现。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情况是沥青面层分路幅摊铺时,两幅接茬处未处理好,在车辆荷载及大气因素作用下逐渐开裂;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或由于路基边缘受水侵蚀产生不均匀沉陷而引起。(3)网状裂缝:裂缝纵横交错,缝宽1mm以上,缝距40cm 以下,1m2以上。(4)反射裂缝:主要是因为软基路段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直接反射到沥青路面。另外,行车荷载的作用加速裂缝的发展。 2.车辙:车辙一般是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沥青面层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产生永久变形和塑性流动而逐渐形成。它通常是在伴随沥青面层压缩沉陷的同时,出现侧向隆起,二者组合起来构成的。路面的永久变形主要发生在沥青面层中。因此,为了延缓车辙的形成,主要应从提高沥青面层材料的高温稳定性来着手考虑。此外,车辙的严重程度与沥青面层的结构组成和配合比有极大关系,ⅱ型沥青混凝土路面自身的抗车辙能力比ⅰ型好的多。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沥青路面车辙病害也较普遍,大部分集中在公路交叉口,车辆来往多,高温天气路面下受碾压严重更容易出现车辙,修补更换新的沥青混凝土后,但未经严格保养就投入使用,在新的碾压下又会出现车辙,往往出现恶性循环。根据湿热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和养护的实践分析了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各种成因,提出了各种病害的处治方法,并对我国今后高速公路建设、设计、施工及管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沥青路面因具有地质条件适应性强、行车舒适、维护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通车后,因行车荷载作用、外界环境影响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措施 公路常见病害——翻浆、松散、坑槽、裂缝、泛油和波浪产生的原因及其处治措施翻浆是指路面出现弹簧、破裂、冒浆的现象。我国北方季节性冰冻地区,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表排水不良情况下,冬季路基开始结冻,不断向深处发展,上下层形成了温度坡差,由于气候的变化,零度等温线不断下移,形成一层、两层或多层聚冰层。土基中水分冻结后体积膨胀,由于土质不均匀,使路面冻死或冻胀隆起。春季气温回升,由于路面导热性大,路中的溶解速度较两侧快,水分不易向下及两侧排泄。土基土层便呈现过湿状态,当容解到聚冰层时,土层的湿度有时会超过液限。土基承载力极低,在车辆通过时,稀软的泥浆会沿着汗裂的路面裂缝挤出或形成较深的车辙和鼓包,形成翻浆。翻浆-防护和治理措施公路翻浆病害公路翻浆病害影响路基路面的水的类型治理翻浆的基本途径是:防止地面水、地下水或其他水分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进入路基上部。基本施工步骤:场地排水——场地清理——翻浆土挖除——分层摊铺——洒水并碾压。提高路基加强排水根据实际情况加高路基,使路基上部土层远离地下或地表水面。路基加高的数值,应根据当地冻土深度,路基土质和水文情况,以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及临界高度确定,一般应保证路基处于干燥状态。良好的路面路基排水可防止地面水或地下水侵入路基,使路基土体保持干燥,从而减轻冻结时水分聚流的来源,这是预防和处理翻浆的重要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设置渗沟。在翻浆路段的中心和边缘,每隔 4,6m 挖 30,40cm、深至聚冰层以下 10cm左右的小坑,定期将坑中水分掏出。如在未摸清翻浆情况前可在 100m 左右先开挖试验坑。翻浆消失后再用原来土壤或掺拌石灰土回填,回填时不要用砂砾回填,防止形成“水囊”和翻浆传染。路肩盲沟。盲沟应用渗水性良好的碎砾石填充,沟底宜做成 4至 5的坡度。在翻浆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 4,10m 开挖横向明沟,宽 30,40cm,深根据冻融情况逐渐加深,保持在化

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处理

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处理 M养护天地Al越ENA瓣Cg一"本栏目由高远路业集团独家协办 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处理 沥霎 而被广泛用于各等级公路.通车后,因行车荷载作用,外界环境影响以及设计,施工中存在的不足,沥青路面会逐步出现多种病害.主要有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龟裂),变形(车辙, 拥包沉陷),松散(推移,松散,脱 落,坑槽)等.一旦沥青路面出现病害.就应及时分析病害成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否则不仅会降低道路的使用性能,影响行车的安全,舒适,快捷,畅通,而且会因处理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导致道路结构性破坏.本文通过分析沥青路面病害成因,探讨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裂缝的表现形式及 原因分析 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一般发生在距路堤边缘 3,5m处.裂缝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纵向直线形,裂缝两端未延伸到路堤边缘;加一种为纵向弧形,裂缝两端延伸到路堤边缘.后一种裂缝可能会引起路堤滑动.危险性更大.纵向裂缝形成的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地基原因, 地基虽然不属软土地基.但地势低洼长期受水;中蚀,天然含水量较高.在设计时未发现或未作特别处理;在施工时也未作等载或超载预压;在高填土后地填土后,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纵向开列.?路基施工原因.路基施工时天气干燥,局部路堤填料粘土土 块粉碎不足,致使路基压实均匀;暗埋式构造物处因受构造物长度的限制使路 基边缘不能超宽碾压,致使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导致路基沉降不均匀. 横向裂缝

目前,高等级公路广泛采用以二灰或二灰土等为底基层,二灰碎石为基层的半刚性沥青路面.据调查,在半刚性基层路面的沥青面层上产生横向裂缝的现象极为普遍.国内外许多学者甚至认为半刚性沥青路面产生横向裂缝是不可避免的. 基层反射裂缝 一 方面在基层成型过程中因 基层材料失水收缩而形成规则的横向裂缝,另一方面,基层材料因温度骤降而发生低温收缩开裂.这两种收缩变形使沥青面层底面承受拉力,当拉力超过沥青面层的抗拉强度时.沥青面层底部会被拉裂,并随着温湿循环变化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而导致沥青面层底面裂缝沿竖向向上扩展到路表,从而形成沥青路面横向裂缝.从现场取样看面层裂缝与基层裂缝上下贯通,且下宽上窄. 如沧黄(沧州一黄骅)高速公路二期大修工程等. 沥青砼的温缩裂缝 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粘弹性材料.温度下降时沥青混合料逐渐变硬变脆并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应力超过沥青砼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表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 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由于大多数的高速公路上面层采用进口优质沥青或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的自身低温抗裂性能较好,故此种横向裂缝相对较少. 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 在软土地基与非软土地基交界文/李岩 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变化处或构造物台背与路段交接处.因地基与构造物差异沉降导致基层武开裂.并反射到沥青面层.形成横向裂缝.这种裂缝类似于基层反射裂缝,但往往为路面横向全幅贯通. 路面沉陷与脱落等的原因 分析

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解决方法

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解决方法,不敢说很全,至少很实用! 路基路面是公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路养护的重点内容和部位,由于病害的经常发生,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功能,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处置约占养护费用的80%以上,而且往往效果甚微。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路基路面常见的一些病害以及相应的处置技术都有哪些吧! 一、公路路基路面病害处置的相关问题 公路路基路面处置的基本原则 准确分析病害成因 基于病害成因的路基路面处置方案的确定 ? 路基路面的病害处置,必须从病害成因入手,遵循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原则。 ? 路基路面病害处置是一个系列工程,往往具有综合治理的特点。在分析路面病害成因、制订处置方案时,要考虑有无路基因素;

要考虑路面各层次的影响。对于水损坏引起的病害,往往具有综合性病害的特点,必须采取彻底的防治水根治措施。 ? 确定病害处置方案,还应与病害处置者的资源配置相协调。 公路路基的基本要求 公路路基不满足上述任何一种要求,就可能产生路基病害。 公路路面的基本要求 路面不满足前述两项基本要求,则可能产生病害。对于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和提高,以提供给顾客安全、通畅、舒适的行车条件。 公路路面的结构型式与病害类型 ? 公路路面按结构型式,分为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两大类。沥青路面又称黑色路面,行车舒适性好 沥青路面病害(损坏)分为裂缝类、变形类、松散类、其他类四种。 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白色路面,行车舒适性不及沥青路面。其力学性能好、抗水破坏能力强,具有造价低、刚度大、强度高、使用耐久和养护工作量小的优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包括断板、脱空唧泥、表面裂缝、起皮、坑洞和平整度差等。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

一、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 1.变形类 车辙属变形类,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 1.5cm 以上。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车辙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产生车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不合理以及车辆严重超载导致的。影响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的主要因素是沥青路面结构和沥青混凝土本身的内在因素,以及气候和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等的外界因素。 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过大;(2)表面磨损过度;(3)雨水侵入沥青混凝土内部;(4)由于基层含不稳定夹层而导致路面横向推挤形成波形车辙。 2.裂缝类 裂缝主要有三种形式: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沥青路面建成后,都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的侵入,导致路面强度下降,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使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破坏。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裂缝从表现形式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品种和等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面层的厚度、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土基和气候条件等。 坑槽(裂缝类)是常见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指路面破坏成坑洼深度大于2cm,面积在0.04㎡以上。形成坑槽主要是车辆修理或机动车用油渗入路面,污染使沥青混合料松散,经行车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3.松散类 沥青路面的松散是指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0.1 ㎡以上。松散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病害,松散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表面。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但由于行车作用,一般在轮迹带比较严重。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局部路基和基层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破坏;(2)碎石中含有风化颗粒,水侵入后引起沥青剥离;(3)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沥青结合料本身的粘结性能降低,促使面层与轮胎接触部分的沥青磨耗,造成沥青含量减少,细集料散失;(4)机械损害或油污染。 脱皮(松散类)沥青路面脱皮是指路面面层层状脱落,面积0.1 ㎡以上。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处理方案

xxxx环路三期工程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延吉中环路三期工程主体已经通车,目前仅剩余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尾留工程。由于去年的工程工期短,任务重。在沥青面层施工时,已进入低温季节。 由于施工现场受温度影响,给沥青面层施工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 沥青面层在低温环境下施工后,很快进入了冬歇期。经过一个冻融期作用,使原本在低温环境下完成的沥青路面,出现了诸如裂缝、松散、坑槽等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现象。针对以上病害现象,项目部已成立了以项目总工为首的沥青路面病害处理小组,由专人负责沥青路面的善后处理工作。经过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特此制定了《延吉中环路三期工程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作为沥青路面病害处理的施工指导。 现场的沥青路面主要存在裂缝、松散、坑槽三种病害现象,下面分别对此三种病害的成因及处理方式做详细介绍。 一、横向裂缝 1、横向裂缝现象的成因: 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收缩引起的裂缝的主要原因。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材料。在去年沥青路面施工时,由于温度较低,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表面温度迅速下降,使沥青表面逐渐变硬变脆,并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表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 2、对横向裂缝的处理方法: (1)针对上述裂缝现象,如裂缝宽度在3mm以下,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热沥青封堵。如缝宽在3mm以上,则需沿横缝两侧各10cm范围开槽,挖除沥青上面层,然后沿裂缝加铺玻璃格栅,而后在其周围及底面上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使玻璃格栅能够黏贴在底层上。继而采用细粒式(AC-10)热拌沥青混合料填补,填补高度应略高于原有地面高度,以保证压实效果。填补后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并采用热沥青灌缝封口。

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一)、基本情况 (2) (二)、既有路面及路基病害处理方式 (2) 二、编制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准 (3) 三、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3) (一)、人员配备 (3) (二)、机械情况 (3) (三)、材料准备 (4) (四)、施工方案 (4) 四、质量保证措施 (6) 五、安全保证措施 (6) 六、环境保护措施 (8) 七、工期保证措施 (9)

++++++工程(+++旧路改造工程) 原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基本情况 +++旧路改造工程,路线起点位于海景大酒店原+++,起点沿东展线,然后沿北方向展线,沿线经下山村、妈祖文化影视城、东海卧佛园,然后沿东方向展线,终点位于湄洲镇植树示范基地附近,接上新建环岛东路。 本次++++++旧路改造段落为K9+020~K11+544.864,全长 2.524864km。其中K9+520~K10+710段(长1.19km)保留旧的混凝土路面,只在旧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完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以改善行车条件。 (二)、既有路面及路基病害处理方式 1、原混凝土路面缩缝、胀缝和施工缝处理前,应清除缝内一切杂物,然后用道路专用填缝料进行填缝。 2、当混凝土面板只有一般的小裂缝时,清除缝内一切杂物,然后用环氧砂浆进行灌缝。 3、当混凝土面板内只有一条贯穿裂缝,或一个角破损,且破损板角的面积小于四分之一块板的面积时,只进行板块的局部更换。 4、当混凝土板块内有两条以上的裂缝或该板块有两个以上的角损坏,或者一个角的损坏面积大于四分之一板块,但基层完好,按基层完好进行换板。 5、当混凝土板块内有两条以上的裂缝或该板块有两个以上的角损坏,或者一个角的损坏面积大于四分之一板块,同时出现了错台或沉陷,或混凝土板破损后基层已损坏,针对这几种情况,先对基层进行处理和恢复标高,在进行换板处理,用C15混凝土修补基层。 6、当混凝土板弯沉测试不合格时,视为脱空,应对混凝土板进行灌浆处理。

路面病害分析处理

路面病害分析处理 路面病害分析处理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沧州市公路交通建设与养护者在公路养护处理方面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在不同路段,不同的路面结构,不同的交通环境下公路路面及桥梁出现不同类型病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本地区在公路建设与养护工作中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路面病害的防治处理措施,为广大从事公路交通建设与养护者治理公路路面病害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素材。从而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为社会创造良好舒适的交通通行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公路路面;桥梁;路线交叉;刚柔路面衔接;病害;分析;处理 前言 在国民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公路交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大交通战线的建设者倾全力保障着公路的畅通,为社会营造着舒适畅通的公路交通环境。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交通量日渐增多,特种车辆层出不穷,加之气候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各种不同类型的公路路面病害也屡见不鲜,同时交通人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维护着公路的通行。下面就个人在公路病害治理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常见的公路路面病害有以下几种,下面就不同种类分别进行分析处理: 1.路面工程 1.1公路路面害现象 (1)沥青路面横向裂缝。 (2)沥青路面出现拥包。 (3)沥青路面出现车辙、平整度衰减。 (4)沥青路面脱落、推移、 (5)路面沉陷、 (6)沥青路面早期破坏

1.2病害原因分析 1.2.1关于路面横向裂缝问题 公路路面横向裂缝在公路建设与养护中是经常见到的,大都属于基层反射裂缝,一般缝距在20~50米不等。严重者在10米左右。从事公路建设与养护的工程技术人员曾从多个方面,多种情况进行分析补救,情况虽有所好转,但至今仍没有完全杜绝。究其原因,它与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材料(包括土质、粒料、水分)、养护条件、气候(空气的潮湿程度)等诸因素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杜绝裂缝或将裂缝减少到最低限度,是广大公路工程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造成路面裂缝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1施工用土质塑性指数高 施工用土质塑性指数一般在20~30之间。尤其是一级公路以下的公路工程,由于工程造价问题,公路施工用土只能在两侧就地取用,虽然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中考虑了这一问题,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般公路工程施工季节3~10月之间进行,其中很长一段时间在炎热的夏季,基层或底基层施工成型后,由于天气原因,水分流失过快,强度迅速提高,加之施工用土塑指过大,造成基层裂缝反射至面层。 1.2.1.2施工中各工序衔接过紧 由于工期所限,施工进度较快,在路面基层施工中,尤其是路基与灰土之间,灰土与灰土之间,一般在底层工序施工完后即刻封盖,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水分没有充分流失,灰土没有达到足够的强度,致使再经过一段时间(竣工后),达到了足够的强度,加之其他原因造成灰土开裂,反射至面层。 1997年在武港二级公路施工中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负责K150+000—K155+000路段的施工队伍,无论是技术力量还是机具设备在整条路线的施工队伍中是最强大的,因此,施工进度比较快,特别是在路基、灰土施工中,上一工序施工完成后,经检验合格,立即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其中间隔只有2~5天,从交接验收的情况来看,各项实测指标均达到了标准要求,而且表面质量平整良好,没有出现裂缝现象,但是在整个工程竣工一年后,发现路面

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原因和处治方案

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原因与处治方案 一、什么是车辙: 车辙是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永 久压痕。过去,人类广泛应用马车,在泥土路 上走,由于土路较软,车过后路面就有压痕, 雨后,路面有泥水压痕更深。古人云:“前面 有车,后面有辙。”车走多了,路上留下两条 平行的很深的车辙。现代路面车辙是路面周期 性评价及路面养护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路面车 辙深度直接反映了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及路面的 安全性和使用期限。路面车辙深度的检测能为 决策者提供重要的信息,使决策者能为路面的 维修、养护及翻修等作出优化决策。 二、沥青路面车辙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沥青路面的车辙分为磨耗磨损型车辙、结构性车辙、失稳型车辙、压密型车辙四种类型1、磨耗型车辙 产生原因:在交通车辆轮胎磨耗和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下,路面磨损,面层内集料颗粒逐渐脱落;在冬季路面铺撒防滑料(如:砂)时,磨损型车辙会加速发展。 2、结构型车辙 产生原因:这类车辙主要是基层等路面结构层或路基强度不足,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向下的永久变形,作用或反射于路面。 3、失稳型车辙 产生原因:绝大多数车辙是由于在交通荷载产生的剪切应力的作用下,路面层材料失稳,凹陷和横向位移形成的。此类车辙的外观特点是沿车辙两侧可见混合料失稳横向蠕变位移形成的凸缘。一般出现在车辆轮迹的区域内,当经碾压的路面材料的强度不足以抵抗交通荷载作用于它上面的应力、特别是重载车辆高频率通过,路面反复承受高频重载时,极易产生此类车辙。

此外,在高速公路的进、出口,交费站或一般公路的交叉路口等减速或缓行区,这类车辙也较为严重。因为这些地区车速较低,交通荷载对路面的作用时间较长,易于引起路面材料失稳,横向位移和永久变形。 4、压密型车辙 在施工中碾压不足,开放交通后被车辆压密而形成车辙。不过这类车辙如果是由于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不严造成的非正常病害,一般在讨论车辙时,多不考虑。 从车辙的形成过程来看,车辙主要是高温下沥青面层因沥青软化而进一步密实,以及沥青变软对矿质骨架的约束作用降低而使得骨架失稳,表明沥青对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十分重要。当然骨架的稳定性和细集料的多少也会影响车辙形成的进程。在道路的交叉口或变坡路段,此类高温变形更易发生,这主要与较大的水平荷载作用下抗剪强度相对不足有关。 三、影响沥青路面车辙形成及其深度的主要因素: 1、沥青混合料 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的主要依据指标是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其取决于混合料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受集料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粘结力又取决于沥青材料的化学结构、胶体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稠度、沥青膜的厚度、沥青矿料比、沥青与矿粉系的分散结构特征以及沥青与矿料的相互作用,增加内摩擦角和矿料等颗粒间的嵌挤作用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剪稳定性。 ①材料性质。沥青的粘度和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附性是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两个因素;沥青粘度越大,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附越好,那么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越好,因此要选用粘度大的沥青和非酸性矿料以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强度,以便产生较高的抗车辙能力;沥青改性是一种提高沥青高温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据佐治亚洲的加载车轮检测结果证明,改性沥青混合料同标准混合料相比车辙深度有明显减少。 ②矿物集料的表面纹理、料颗粒大小、形状、级配、颗粒相互位置、矿料数量、可以影响混合料的孔隙结构,即孔隙的大小、形状与连通闭合情况、沥青用量状况以及沥青的用量和沥青同集料的互相作用情况,因而可以对车辙的大小表现出不同的影响。采用洁净坚硬的碎石,硬度大、棱角尖锐的砂以及高质量的矿粉对于抵抗永久性变形十分有利。在整个矿料混合料中对沥青温度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是矿粉,用石灰岩和冶金矿渣制成的矿粉掺拌的沥青混合料有较高的高温稳定性能。 ③矿料级配。为探讨集料级配对车辙大小的影响,有关研究人员将集料分为过细级配组、细级配组和粗级配组三种,环道试验结果表明:热拌沥青混合料在最佳沥青含量、8%空隙率时粗级配有较大的车辙深度,过细级配次之,细级配组车辙深度最小。另有单轴荷载试验资料:在最佳沥青含量时中粒式沥青混合料车辙最小,细粒式次之,粗粒式大于细粒式,沥青碎石车辙最大。可见,单纯增大矿料粒径并不能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而良好的级配和最大的密实度因增加了矿料之间的嵌挤力,而提高了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 ④空隙率。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对空隙率的选择一般都是根据当地材料和经验进行的,当取值过高时,提高密实度可增加骨料间的接触压力,从而提高路面的抗车辙能力,相应地沥青和矿粉用量也要增加,从而又削弱其抗车辙能力。当空隙率小于某一临界值后,继续减小空隙率,使得混合料内部没有足够的空隙来吸收材料的流动部分,造成混合料外部的整体变形,由此而形成车辙。大量试验表明:各种级配的混合料在最佳沥青含量时,随空隙率的增大车辙有所增加。 2、路面结构组成 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除了受所用材料及其性能影响外,还与路基类型和路面厚度有关。沥青路面厚度与车辙的关系较为复杂,同样的材料在不同的路面结构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能,有关室内环道试验表明:当其路基为砂土材料时,面层厚度对车辙影响很大,面层沥青混合料较薄时车辙较深,而且较大部分来自路基的形变;而当面层较厚时,路基基本上不产生车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产生原因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产生原因 [摘要] 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在我区时有发生,只有对沥青路面病害进行分类以及对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处治措施,达到及时处治路面病害,确保公路通行安全和行车舒适的目的。 [关键词] 沥青路面病害原因 1.宁夏沥青路面破损种类 沥青混凝土面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耐久性以及行车舒适性,适合于各种车辆的通行,并具有坚实、耐久、平整、良好的抗滑、防渗、耐疲劳的性能和抗高温开裂的温度稳定性。但由于种种原因,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在我区时有发生,短时期内还无法杜绝,开展对沥青路面破损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宁夏是东西窄、南北长,面积不大。但沥青路面占干线公路的90%以上,南北环境、地理、气候也不相同,路面破损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以下就宁夏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上常见的一些破损进行研究,通过这些年各分局对沥青路面状况的调查,路面破损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属于路面表层的破损(功能性破损);二是属于路面结构层的破损(结构性破损)。在宁夏常见的沥青路面破损归纳起来有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其它类四种: 1.1裂缝类 裂缝类破损包括以下几种:不规则裂缝、网状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 1.2松散类 松散类破损包括以下几种:坑槽、松散、推移、啃边。 1.3变形类 变形类破损包括以下几种:沉陷、车辙、波浪、拥包、桥头跳车、翻浆。 1.4其它类 其它类破损包括以下几种:泛油、麻面、磨光、修补损坏。 2.沥青路面破损产生的原因 产生沥青路面破损的原因比较复杂,除受当地环境、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外,还将受到来自设计、施工质量方面的影响,特别是超载车辆的碾压对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影响尤为严重。 2.1裂缝类 2.1.1横向裂缝 (1)沥青面层在施工时,施工缝未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当,致使接缝不紧密,结合不好。 (2)沥青未达到适合于本地区气候条件和使用要求的质量标准,致使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大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 (3)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产生的反射裂缝。 (4)桥梁、涵洞两侧的台背填土产生固结或地基沉降。 (5)路面结构设计不当,施工质量差,车辆的严重超载。 2.1.2纵向裂缝 (1)沥青面层前后摊铺时,两幅之间的施工缝未按规范要求认真处理,结合不紧密在行车的作用下脱开。 (2)纵向沟槽回填土压实质量差而发生沉陷,路基压实度不均匀。 (3)加宽路段的新老路基未挖台阶,致使新老路基结合处沉降不一。

沥青路面病害分析与探讨

沥青路面病害分析与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接通各城市之间的公路也在不断地扩展壮大。同时,随着公路投资力度的加大,公路的建成病害的出现也逐渐引起业内人员的 高度关注。本文通过研究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简要的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总 结经验提出补救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分析;探讨 1 引言 我国公路网密集复杂,而交通运输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纽带与桥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路的养护也有了新的认识和需求,从传统的道路 维护修补外,渐渐意识到预防性养护公路的重要性。沥青路面因为养护时间短、 行车平稳舒适、适应性强、维修方便和适宜机械化施工等诸多优点,在各级公路 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某些路段由于车流量过大,车辆超载等原因,使路面不同 程度的出现病害现象。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早期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性 也是公路工程质量的通病,对新建公路的正常使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对公路养 护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对公路沥青路面破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通过 实例研究分析其路面破损的原因。 2 沥青路面破损的现状及破损原因 一方面,公路本身的破损状况。由于我国公路建设起步较晚,在一些技术方 面尚未成熟,所以在公路路面的结构上存在某些问题。我国的公路路面基本都是 沥青路面,此类路面通常结构是由沥青混凝土与半刚性材料复合而成的,也称半 刚性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破损主要分功能性破损和结构性破损。功能性破损, 通俗的讲就是公路的运输顺畅情况下降,比如路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状况,甚至出 现道路鼓包及碎坑。结构性破损,道路路面的结构由于承受不了路面的车载压力 而产生的结构破坏,比如出现各种纹路的裂缝等。 另一方面,外界因素的破坏。第一,人为破坏,像交通故事的发生以及维修 车辆故障时使用的千斤顶对路面的损坏;高速路上某些运输货物的长挂车,为了 个人经济利益而违规超载超重,时间久了导致公路的路面使用寿命减短。第二, 使用的材料技术指标不合格,沥青路面对沥青、集料、矿粉等材料的要求是非常 严格的,沥青宜优先选用进口的沥青,但有些施工方在承包时会因行业技巧而选 择偷工减料,导致沥青路面的技术指标下降,个别不合格。 3 沥青路面破损检测实例分析 以下是对某段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检测及病因分析 由于重载交通的情况,路面出现了几种破坏形式:基层强度不足、路面结构 层排水不畅造成唧浆坑槽等病害。下面对几种典型病害逐步进行分析: 3.1龟裂主要是由于路面的整体强度不足而引起的。其原因可能是路基路面压实度不足, 路面材料配合不当或未搅拌均匀,也可能是由于路面出现横向、纵向裂缝后未及时封填,致 使雨水渗入下部结构,加剧路面的破损。同时,沥青老化也是导致沥青面层形成网裂、龟裂 的原因之一。 3.2荷载性裂缝是由于路面设计不当、施工质量低劣或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 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断裂;在某些地方,还出现因为面层与基层间的 粘接不好而出现面层与基层的层间滑移裂缝。非荷载性裂缝主要有沥青面层温度裂缝和基层 反射性裂缝。温度裂缝在寒冷地区随着温度下降,沥青材料变硬收缩,表现为收缩裂缝;在 高温、温差大地区因太阳照射强烈,昼夜温差大,沥青面层中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这种应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

一、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 1.变形类 车辙属变形类,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1.5cm以上。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车辙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产生车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不合理以及车辆严重超载导致的。影响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的主要因素是沥青路面结构和沥青混凝土本身的内在因素,以及气候和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等的外界因素。 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过大;(2)表面磨损过度;(3)雨水侵入沥青混凝土内部;(4)由于基层含不稳定夹层而导致路面横向推挤形成波形车辙。 2.裂缝类 裂缝主要有三种形式: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沥青路面建成后,都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的侵入,导致路面强度下降,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使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破坏。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裂缝从表现形式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品种和等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面层的厚度、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土基和气候条件等。 坑槽(裂缝类)是常见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指路面破坏成坑洼深度大于2cm,面积在0.04㎡以上。形成坑槽主要是车辆修理或机动车用油渗入路面,污染使沥青混合料松散,经行车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3.松散类 沥青路面的松散是指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0.1 ㎡以上。松散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病害,松散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表面。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但由于行车作用,一般在轮迹带比较严重。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局部路基和基层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破坏;(2)碎石中含有风化颗粒,水侵入后引起沥青剥离;(3)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沥青结合料本身的粘结性能降低,促使面层与轮胎接触部分的沥青磨耗,造成沥青含量减少,细集料散失;(4)机械损害或油污染。 脱皮(松散类)沥青路面脱皮是指路面面层层状脱落,面积0.1 ㎡以上。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