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学前教育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北华大学

项目名称:学前教育研究

负责人:王腾云

班级:师范一班

学号:15

完成日期:2012-10-11

学前教育研究综述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还是比较相对落后的。就学前教育发展史来看来说,从以前单纯的幼儿园到现在双语幼儿园的普遍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相比国外学前教育发展还是很缓慢的而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学前教育存在幼儿培养片面化; 学前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等。

崔方方;洪秀敏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区域不均衡:现状、原因与建议》提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存在区域不均衡状况,表现为中西部地区毛入园率低、幼儿教师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等。因此,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应当加大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提升幼儿教师的待遇和准入门槛,加大政府政策及财政支持力度并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东北师范大学的汪冬梅《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体现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发展整个教育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的姚国辉在《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史系统分析研究》也谈到中国学前教育变革的历史就是中国学前教育政策不断调整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历史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既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需要,也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他把学前

教育划分为三个大时期,分别为: 解放前、解放初至“文革前”和改革开放至今.针对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分析学前教育政策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从他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时期对学前教育发展状况来指导现在的学前教育发展。

司富春在《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给出了最详细的做法就是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并制定学前教育法,规范全国的学前教育活动。并指出以法律的形式约束学前教育活动,是解决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诸多突出问题,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障。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现在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既然,学前教育这么重要,为什么不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呢?

李玉峰在《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对我国学前教育规划实施的启示》通过对比国外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特出在这样一个启示:提高幼儿入园率,努力普及学前教育;积极发展公

立幼儿园;建设高素质幼教师资队伍;逐年增加政府幼教经费投入;尽早出台学前教育法,保障各项基础工作顺利实。

吴琼; 林筱彬在《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我国与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相比,远远落后于美国和发达国家。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从美国发展学前教育的制定政策和法规、持续投入资金、提供适宜的教育服务等方面经验看,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向应是:政府应加强投入

和管理,承担起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加快学前教育立法,以立法保障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关注处境不利的儿童,推进我国学前教育公平。

西北大学的王亚新在《我国学前教育的政府职能分析》主要分析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还相对缓慢,还存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还很不到位。本论文主要立足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以陕西的

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为主要分析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进行了客观描述和理论分析。通过作者的进一步分析,可见政府对于学前教育的职能也很重要,我国现在学前教育的发展跟政府有很大一部分关系。

刘炎在《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路》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即学前教育事业的性质是什么、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中应承担什么责任、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应如何确定、有限的学前教育公共财政资源应如何分配。在深入探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建议,给我们对于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确定了思路。

我们通过研究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给我们的启示以及对未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思路。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过去,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现在、预见未来,更好地认识学前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的时机。时代变了.我们今天的国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的学前教育实际也已经发展到新的水平。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开始关注学前教育这一块领域,使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逐步向着全面化,系统化进行。

参考文献:

1.崔方方;洪秀敏《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区域不均衡:现状、原因与建议》教育

发展研究期刊2010-12-25

2.汪冬梅《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6-05-10

3.姚国辉《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史系统分析研究》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5-1

4.司富春.《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中国政协2012第七期

5.李玉峰.《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对我国学前教育规划实施的启示》现代教

育管理.期刊。2010-07-15

6.吴琼; 林筱彬.《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教育探索期刊

2010-11-15

7.王亚新.《我国学前教育的政府职能分析》西北大学. 2008-06-30

8.刘焱.《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

展思路》.教育发展研究.期刊 2009-04-25

9.庞丽娟; 胡娟; 洪秀敏.论学前教育的价值. 2003-01-25

10.侯莉敏. 我国幼儿园课程标准的演变及其启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

11. 张春霞. 陈鹤琴的课程思想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兼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教育理念[J]. 学前教育研究. 2002(06)

12. 曹能秀.全人发展的幼儿教育——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学前教育研究2008-03-15

13.卓玛巴毛. 关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J]. 成功(教育)2012-02-23

14. 庞丽娟; 胡娟; 洪秀敏.论学前教育的价值. 2003-01-25

15.彭俊英; 高群; 肖杰. 西部农村幼儿园教育效益分析与政策建议. 学前教育研究2011-07-01

16. 王回澜.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1-30

17.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8.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19.幼儿园教育课程指导丛书·社会.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0.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社会.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关于早期教育的文献综述

关于早期教育的文献综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关于中国早期教育研究述评 文献综述提纲 一、绪言 二、早期教育研究的发展 (一)早期教育研究的兴起 (二)相关代表作品 三、早期教育研究现状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类型 (二)研究方法 (三)当前早期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早期教育的适当年龄进行研究 2.对早期教育的主要功能进行研究 3.对早期教育正确实施的方法的研究 4.对早期教育的环境的影响的研究 四、早期教育研究的评析与建议 (一)前期研究存在问题评析 1、研究方法单一 2、研究的对象范围狭窄 3、研究在广度上发展的同时,对研究的深度还不够 4、征对特殊群体的研究或特别地区的研究较少 5、研究目的单一没有与实际完全联系起来 (二)对我国早期教育研究的展望 1.扩展研究对象的地理范围,真正做到全国性的全面研究。 2.增加研究深度,真正掌握早期教育的正确年龄阶段以及该阶段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3.能校正错误的早期教育的观念,使孩子能真正得到发展,

达到优生优育的目标。 4.编制科学的测量工具,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5.注重文化,环境各种因素对早期教育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彩红.早期教育对幼儿体格和智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34期:5029-5030. [2]杨宁.儿童游戏:行为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之间的桥梁——三论进化、发展和儿童早期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11期:3-11. [3]程沿彤.走出早教误区学会读懂孩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6期:227. [4]吴小姝.121例婴幼儿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40-41. [5]刘颖.医院内对弃婴进行早期教育初探[J].山西护理杂志,1993年04期:29-30. [6]郭映红.家长参与对早期教育的影响——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J].市场论坛,2010年11期:103-104. [7]王建春.浅谈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智力开发的关系[J].黑河学刊,2010年12期:172-175. [8]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博),2001. [9]裴小倩.全球化背景下有关中国学前教育的地域文化研究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2010. [10]傅敏敏.关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2005. [11]卜维勤.绘画·成才:早期艺术教育对话[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0年01月第1版. [12]陈汉生.教子成才的奥秘[M].郑州:中原农民主板社,1992年03月第1版.

学前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书

学前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书 喜欢当幼师的同学注意啦,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学前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学前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书一 关于职业规划我从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没有目标人生不会精彩,没有方向的船 只只能沉没。 一、自我分析 1、我的性格,兴趣 我的性格开朗,积极向上。可能是喜欢看推理小说的原因,遇事我更喜欢先分析在行动,所以有时不免给人造成一种行动“慢一拍”的印象。可能是性格不喜急,我做事总是慢 悠悠的,喜欢计划好之后再进行。自我认为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对于事情是否成功在心里还是有些计较的,但更多的,在失败之后我不会怨天尤人,而是静下心来分析事情的因果,吸取教训。我不是个非常有恒心的人,有些事一开始是出于兴趣,后来则是习惯,最后会变成一种负担。 我喜欢听轻音乐,最喜欢的是班得瑞,因为我觉得他们的曲子非常干净、纯粹,而这种干净、纯粹是我在现在的流行音乐中很难找到的。我喜欢看书,尤其是推理、古典诗词类的。推理方面尤其喜欢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而古典诗词则最喜欢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我不太擅长人际交往,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所以这方面就比较随遇而安一些,但是幸运的是,我总能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我的交往准则。更多的 时候我喜欢单独行动,因为我觉得这样非常节省时间也很快捷。 2、我希望在校期间能够培养的能力 钢琴:因为喜欢音乐,也尤其喜欢钢琴。小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我不能这一美妙的乐器,但是现在终于有机会了。我希望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好好利用,在课余时间利用学校提供的琴房资源勤奋练习,能让我在毕业的时候弹得一手好钢琴。美术:我最喜欢素描。但我知道,作为一个将来的幼儿教师,只会这一种也是决然不够的。要广泛学习各种各样老 师教授给我们的知识,不管是简笔画还是色彩、手工,都要认真学习。心灵且手巧,这是一个幼儿教师所必备的。

学前教育论文(优秀范文推荐6篇)

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学前教育是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孩童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而学前教育论文就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所发表的,下面我们就为大家推荐几篇学前教育论文,大家可以参考阅读一下, 学前教育论文优秀 8篇之第一篇:农村儿童学前教育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实施,农村学前教育逐渐成为研究关注热点。笔者以"农村儿童学前教育"为主题词在中国知搜索到了67篇中文文献,本文将从农村儿童学前教育需求、现状与对策三个角度对所搜集文献进行综述。 关键词:农村;儿童;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但长期以来,学前教育未受到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相较城市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经过文献分析,笔者发现,国内有关"学前教育"的研究不是很多,而"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的研究则较之更少,在中国知所查阅到的67篇文献皆是在 8年以后相继发表,其中与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相关的文献有24篇。可见,学者们的研究对象偏重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而缺乏对学前教育儿童的足够关注。迄今,学界关于农村学前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儿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0-6岁这个阶段,儿童的行为习惯、情感等逐渐开始形成,而且其发展状况对于儿童日后人格品质的养成也将产生持续性影响。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制体系的初端,基本任务是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利长远发展。1研究表明,接受至少2年早期教育的儿童在15岁时的平均学业水平比其他儿童更好,有利于改善代际间的社会流动;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农村儿童在小学成绩、社会交往等表现均优于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儿童。2 普及和发展优质学前教育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3农村学前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最为基础和薄弱的领域,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的重要一环。4 当前,国际社会极大关注儿童的早期发展。科学研究和国际实验表明:儿童早期发展至关重要,普惠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是消除贫困、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社会干预手段。各国政府都为此做出积极的努力,如美国的"开端计划"、英国的"确保开端计划"、澳大利亚的"学前教育普及计划"和古巴的"教育你的孩子计划",等等。 二、农村儿童学前教育需求研究 根据近几年有关文献的研究和报刊的报道,可以发现我国公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有五个特点;一是总量需求大,二是质量要求高,三是要求合理布局,四是要求均衡发展,五是希望加大对困难家庭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帮扶。5 杨莉君,胡洁琼在《农村儿童家庭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及对策研究》中,将

学前教育系本科专业必读书100本

学前教育系推荐本科学生必读图书100本 我系兼职秘书 序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备注 1 《诗经译注》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 2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注中华书局 3 《论语别裁》南怀瑾复旦大学出版社 4 《老子他说》南怀瑾复旦大学出版社 5 《乐府诗选》余冠英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6 《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7 《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8 《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9 《古文观止新编》钱伯城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著,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 11 《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 学教研组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2 《杜甫诗选》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3 《辛弃疾词选》朱德才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4 《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6 《西厢记》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7 《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8 《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 《水浒传》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 《西游记》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1 《儒林外史》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2 《聊斋志异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3 《老残游记》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4 《三言》冯梦龙岳麓书社 25 《牡丹亭》汤显祖人民文学出版社 26 《长生殿》洪昇人民文学出版社 27 《桃花扇》孔尚任人民文学出版社 28 《鲁迅全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 29 《毛泽东诗词》毛泽东人民文学出版社 30 《子夜》茅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31 《家》巴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32 《沈从文小说选集》沈从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33 《骆驼祥子》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34 《曹禺选集》曹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35 《艾青诗选》艾青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36 《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献综述范文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基于地域文化的上海城市公园休闲空间 设计研究——以徐家汇公园为例 学院: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姓名:王玉__ 学号:090760211 指导教师:潘文焰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时间明显增加,这对原有城市公共空间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面临的人们闲暇的需求与设施的供给矛盾日益突出,游憩场地的数量不足和休闲空间质量不高比较明显。如何在有限的城市公园范围内创造出与需求相适应、高质量的城市休闲空间环境是景观设计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承载城市文化、文明的重要场所。城市公园作为一种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文化载体,是表达地域文化的重要场所。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植根于地域文化的公园设计概念是十分必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植根于城市文化的沃土中,公园才可能具有“此区别于彼”的独特面貌;只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城市景观才会有生命力。但是面对全球化的冲击,一些城市公园盲目追求“现代化”、“国际化”,相继出现了一批缺乏本国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公园。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使城市公园失去了持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城市公园,地域文化,休闲,公共空间,设计表达

城市公园的研究及现状 1.1.城市公园的研究及现状 1.1国外的相关研究 公园规划的内容早已包含在了最早的现代城市规划之中,最早的公园规划案例要数英国利物浦的博肯海德公园和法国的奥斯曼改造计划。从那时起,人们已经认识到城市公园有着改善城市卫生、健康环境、美化城市、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地产升值等多个方面的作用。随着城市规划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休闲权益,而关于城市公园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20世纪70、80年代,西方研究公园与休闲、公园设计的代表人物——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公园与休闲和公园设计方面的著作,其中《大众行为和公园设计》一书在1990年被翻译成中文,对我国公园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该书从行为学的角度,认为人的行为习惯是城市公园设计中最核心的要素,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评价标准、观察与调查方法以及规划程序。 此外,Alexander Adrew von Kursell、Sassan Seyed Kalal、Anne Farrell Peterson、Dana H.Taplin等人也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案例,研究了城市公园再造的因素、政治和社会机制对城市公园分布和城市景观塑造的影响、城市公园的景观价值、公园在城市和社区生活中的角色、不同阶层居民对公园的使用要求、公园在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对于城市公园的上述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多为问卷调查、访谈法、现场观察等。 1.2国内的相关研究 我国关于城市公园的研究出现在1979年以后,研究的内容包括城市公园发展、功能分析、景观设计、规划设计、生态研究、休闲游憩行为研究、公园容量研究等多个方面。国内关于城市公园的研究方法与国外类似,也多采用案例分析法,国内研究城市公园的学者们大都从研究单个或多个公园入手,进而总结出普遍经验。总结国外研究经验并因地制宜运用到国内城市公园中也是学者们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目前针对公园系统的研究主要有:石金莲等(2005)运用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的研究方法,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研究对象,得到了POE评价分析

关于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幼儿园游戏教学是将游戏的机制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不是游戏和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游戏与学习的连结点上,将游戏与教育统一起来。幼儿园游戏被纳入教学活动的范畴,以幼儿的主动学习和主体性发挥为主要特征,体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兴趣与能力并重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式教学活动范式。 一、游戏的概念 在我们国家很多的教育学书里。大家都比较认同《教育大辞典》第2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对于游戏的解释:“儿童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这个定义强调了两个方面:⑴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活动存在,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相连;⑵游戏是儿童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这是前苏联和我国学前教育理论观点的一个反映。 二、游戏与教学 一开始游戏没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仅作为教学活动后的一种放松手段,类似于拉察斯的松弛说。 随着认识的深人游戏和教学的内在联系得以揭示“习之以”的观念渐人人但游戏仅被视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用来帮助儿童理解教学内容。 不久,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游戏和教学混为一谈认为游戏就是教学教学就是游戏幼儿园教育不用提教学把所有教学变成游戏且把游戏简单化、程序化随着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者试图从理论上将游戏与教学作出区分,目的之一是为了纯化游戏使游戏显示出自身的价值和特点目的之二是教学在幼儿发 展中的地位。特别是朱家雄老师提出了“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结合”,从形式上分类,两者的结合大致可以分为,分离式。 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能解决哪些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围上进行和以什么方式进行,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游戏与教育 游戏和教学同属于教育关注的范围, 都是教育可利用的促进发展的手段。教学目标是外在的,教师可以通过控制、干预、引导等行为影响儿童的活动, 将活动内容活动规则纳入教学的框架, 并适当利用奖励、惩罚进行效果的反馈, 使儿童意识到学习的严肃认真性, 对生活进行积极主动的适应。由于教学不仅促进发展, 也依赖发展, 所以, 针对幼小儿童身心特点, 适当采取游戏的形式, 将发生更积积有效的学习。但这并不是要将教学变为游戏, 游戏的形式必须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衡量这种活动的标准不是看它带有多大的游戏性, 而是看它是否使儿童在外部规范之下积极主动学习并有着良好的把握, 游戏的形式是为教学的目标服务的,随儿童年龄增长, 应适当降低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成份, 增加理智成份, 促进工作和游戏的分化。而幼儿园中的游戏却有着双重目标。对于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来说, 游戏的目标是内在的, 为游戏而游戏, 而对于教育者来说, 游戏是儿童发手 段, 在他们将游戏纳入教育活动之时, 便为游戏设立了外在的目标? ?? 发展目标。游戏既是目的, 又成为手段。游戏能在多大程度上与教育和谐相融, 依赖于目的和手段的这种协调一致。要使游戏最大程度发挥它独特的教育性, 发挥其别的活动无可替代的功能, 那便要: 让游戏成为游戏。只有这样, 它才

学前教育专业阅读书目

学前教育专业推荐阅读书目经典着作: 1.柏拉图着,郭斌和,赵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美]夸美纽斯着,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英]约翰·洛克着,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瑞士]裴斯泰洛齐着,夏之莲等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着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陶行知着.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 6. 6.[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7.[美]约翰·杜威着,赵祥麟等译. 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8.[美]约翰·杜威着,王承绪译. 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法]卢梭着,李平沤译. 爱弥儿(上、下)[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10.[德]福禄贝尔着,孙祖复译. 人的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1.[意]玛丽亚·蒙台梭利着,任代文译. 蒙台梭利幼儿科学教育方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2.[意]玛丽亚·蒙台梭利着,马荣根译. 童年的秘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3.[意]亚米契斯着,夏丏尊译.爱的教育[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14.陈鹤琴. 家庭教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5.陈鹤琴. 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儿童心理[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6.陈鹤琴. 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活教育[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于早期教育的文献综述

关于早期教育的文献综 述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关于中国早期教育研究述评 文献综述提纲 一、绪言 二、早期教育研究的发展 (一)早期教育研究的兴起 (二)相关代表作品 三、早期教育研究现状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类型 (二)研究方法 (三)当前早期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早期教育的适当年龄进行研究 2.对早期教育的主要功能进行研究 3.对早期教育正确实施的方法的研究 4.对早期教育的环境的影响的研究 四、早期教育研究的评析与建议 (一)前期研究存在问题评析 1、研究方法单一 2、研究的对象范围狭窄 3、研究在广度上发展的同时,对研究的深度还不够 4、征对特殊群体的研究或特别地区的研究较少 5、研究目的单一没有与实际完全联系起来 (二)对我国早期教育研究的展望 1.扩展研究对象的地理范围,真正做到全国性的全面研究。 2.增加研究深度,真正掌握早期教育的正确年龄阶段以及该阶段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3.能校正错误的早期教育的观念,使孩子能真正得到发展,

达到优生优育的目标。 4.编制科学的测量工具,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5.注重文化,环境各种因素对早期教育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彩红.早期教育对幼儿体格和智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34期:5029-5030. [2]杨宁.儿童游戏:行为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之间的桥梁——三论进化、发展和儿童早期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11期:3-11. [3]程沿彤.走出早教误区学会读懂孩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6期:227. [4]吴小姝.121例婴幼儿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40-41. [5]刘颖.医院内对弃婴进行早期教育初探[J].山西护理杂志,1993年04期:29-30. [6]郭映红.家长参与对早期教育的影响——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J].市场论坛,2010年11期:103-104. [7]王建春.浅谈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智力开发的关系[J].黑河学刊,2010年12期:172-175. [8]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博),2001. [9]裴小倩.全球化背景下有关中国学前教育的地域文化研究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2010. [10]傅敏敏.关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2005. [11]卜维勤.绘画·成才:早期艺术教育对话[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0年01月第1版. [12]陈汉生.教子成才的奥秘[M].郑州:中原农民主板社,1992年03月第1版.

学前教育专业必读书目

一、专业必读书目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卢梭:《爱弥儿—论教育》,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福禄倍尔:《人的教育》,孙祖复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任代文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马荣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乘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毕淑芝、赵玮等译,见:《育人三部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陈鹤琴:《活教育是怎样实施的》,见:吕静、周谷平主编:《陈鹤琴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张雪门:《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见:戴自俺主编:《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下册),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版。 卡洛琳·爱德华兹等:《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罗雅芬等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劳拉·E.贝克:《儿童发展》,吴颖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霍力岩:《学前教育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唐淑、王雯:《学前教育思想史》,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张燕:《学前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朱家雄:《幼儿园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冯晓霞:《幼儿园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坚红:《学前教育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皮连生:《学前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林泳海:《幼儿教育心理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幼儿教育专业介绍

幼儿教育专业介绍 一、行业前景 幼儿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与其他专业和职业有其共同性,更有其特殊性,她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和学生。幼儿教师是培育幼苗的园丁,也是良好人格的启蒙者和塑造者。职业高尚,学生爱戴,社会尊重,工作安全,职业稳定,待遇较好。 ××同学您好!您报读我校幼师专业,经过琴、唱、书、画、舞等专业技能的系统训练,你的个性会更加完善,气质会更加端庄,举止更加高雅。且能掌握正确、科学的管护、培养和教育孩子的方法与技能,这对你将来成家立业,构建和谐家庭,培养孩子健康成才,都有极大的帮助。长期与幼儿相处,能使你永远拥有一颗快乐的童心,永葆青春与活力。报读幼师于国于家于己都十分有利。 二、专业的就业前景就业方向 随着经济的发展,每个家庭对孩子成长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他们对孩子在婴幼时的各项素质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高度重视,而这一重任就自然的落在幼儿教育的职能部门——各大、中、小型幼儿园身上。因此、幼儿教育事业将得到迅速的发展,也就需要要一大批懂得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现化幼儿教育理论的技能的专业教师。幼儿师范这一专业正是为适应这一发展形势而开设的,这一点从我校往

届幼师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可充分说明。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以下岗位就业或继续升学。 1、面向各类幼儿园从事幼儿教育和幼儿园管理工作。 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员工作。 3、可报考幼师类的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 4、面向音乐、舞蹈各类培训机构任教。 三、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正、专业技能精、业务能力强的幼儿教育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必须具备弹、跳、唱、画、说、写、玩等七项基本功,掌握现代幼儿教育理论及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懂得电脑操作、能运 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四、主要课程 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音乐、琴法、舞蹈、书法、美术、现代教育技术、电脑操作、写作等。五、获取证书: 中专学历证书、国家劳动局职业资格认证等相关专业技能证书。

学前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学前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小编收集了学前教育文献综述范文,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文献综述范文【一】 概述, 学前智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智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 原则, 是对0岁至入小学前儿童实施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 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依据0岁,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前教育的原则可概括为, (1)从胎教开始适应各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教育; (2)促进学前儿童体、智、德、美的良好发展与个性的健康发展;

(3)成人对学前儿童的照管与教育相结合; (4)以兴趣诱发,在游戏中成长; (5)创设适宜的环境,发挥其教育的功能。 趋势, 简述 自80年代以来,加强学前教育成为世界未来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许多国家把学前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并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保健学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尝试新的改革,以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逐步被纳入义务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的目标、制度、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都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了解并研究这些新的动向,将有助于我们借鉴别国的经验,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将8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综述如下。 学前教育中心的转移 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目标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由”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发展方向转变。60年代,美、日、苏等国在冷战和“知识爆炸”等因素的压力下,都以高、新、难等原则 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逐级下放。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关于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观点,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加强早期智力开发成为美、苏、日、德等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倾向于把早期教育误解为早期智力开发,导致”智育中心”,忽视学前儿童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和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复归,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工作者都呼吁要纠偏。1985年6月在日本召开的”日、美、欧幼儿教育、保育会议”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求从”智育中心”转向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人们意识到,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和情感问题应被看成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4月,日本开始实

关于我国幼小衔接的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201207 关于我国幼小衔接研究的文献综述 小组成员:许义翠杨玲王静宜宋力萌 薛川王怡杨梦 2014/5/6

关于我国幼小衔接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针对我国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研究、分析近年来我国有关幼小衔接的研究文献,主要从幼小衔接的现状,存在问题,解决策略等几大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分析。 关键字:幼小衔接存在问题解决策略现状 前言: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突出,自2009年以来,对该方面的研究逐年增多。此外,幼小衔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问题,而且会影响他们今后的教育进程。同时,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中必须考虑和面对的问题,也应该是学前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1]因此,本文在回顾我国幼小衔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对幼小衔接研究现状的看法,希望能对幼小衔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所帮助。 一、概念界定 1.衔接:衔接是指两个邻近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工作上的相互衔接,它们应该 在教育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互相衔接。 2.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依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协助儿童顺利地从幼儿园 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由儿童身心 发展规律决定的,它主要包括外在学习环境的衔接和儿童内部精神的衔接。 幼儿园和小学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不同的文化,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2] 二、幼小衔接的现状 钱玲玲在《宏观视角下的幼小衔接工作浅述》中提出幼小衔接一般并不作为幼儿教育的显性内容存在于幼儿园的工作中,而且,一部分幼儿园仅是为了应付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因此幼小衔接工作有一定的被动性,不顾教学规律忽视幼儿成长特点,认为幼小衔接仅仅是幼儿园单方行为。[3]除此之外,王芳在《基于有效双向互动谈幼小衔接教育》中谈到,幼小衔接思想有共识,行动有偏差;知识内容衔接上缺乏系统性;衔接策略上不够务实;缺少系统的衔接操作方案。 三、幼小衔接存在问题 1)幼小衔接小学化现象严重 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倾向,这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栾萍萍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指出,幼小衔接工作存在小学化问题,过度强调智育。赵旭曼认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内容上,片面强调科学性知识的学习;教学组织形式上,严重出现去游戏的现象;教育评测上,偏重技能和知识。[4]刘东在《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再思考》中指出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表现存在盲目超前化,追求形式。张宏在《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中提到幼小衔接中小学化现象严重。 2)幼小衔接的单向性 栾萍萍、黄俏乐、刘东、钱玲玲等都认为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单向性问题,即在不少地

学前教育专业推荐阅读书目

学前教育专业推荐阅读书目 经典着作: 1.柏拉图着,郭斌和,赵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美]夸美纽斯着,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英]约翰·洛克着,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瑞士]裴斯泰洛齐着,夏之莲等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着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陶行知着.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 6. 6.[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7.[美]约翰·杜威着,赵祥麟等译.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8.[美]约翰·杜威着,王承绪译. 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法]卢梭着,李平沤译. 爱弥儿(上、下)[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10.[德]福禄贝尔着,孙祖复译. 人的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1.[意]玛丽亚·蒙台梭利着,任代文译. 蒙台梭利幼儿科学教育方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2.[意]玛丽亚·蒙台梭利着,马荣根译. 童年的秘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3.[意]亚米契斯着,夏丏尊译.爱的教育[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14.陈鹤琴. 家庭教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5.陈鹤琴. 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儿童心理[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6.陈鹤琴. 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活教育[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7.陈鹤琴. 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幼稚教育[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8.[日]黑柳彻子着.赵玉皎译.窗边的小豆豆[M].海口:南海出版社,2011. 儿童在我眼中 19.刘晓东着.儿童精神哲学[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0.熊秉真着.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M]. 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0. 21.陈映芳着.图像中的孩子:社会学的分析[M].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22.[美]卡洛琳爱德华兹、莱拉甘第尼、乔治福尔曼编着,罗雅芬、连英式、金乃琪译.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学前教育专业认知介绍复习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认知介绍 一、专业整体介绍: (一)就业岗位:企、事业单位的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幼儿园教师,家庭保教员,社区幼儿教育指导员,儿童读物编辑及儿童广播与电视节目编导,妇联、少年宫、少工委等各级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大众传媒、卫生保健等相关机构的学前教育工作人员。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三)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四)主要课程:音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保育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幼儿园见识、实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等 二、专业学习规划: 1.第一学年:认识学前教育专业,改变高中学习方式 首先:对于刚刚接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在这个之前也许有很多人告诉你:“学前教育就是跟孩子打交道”、“学前教育将来就是进入幼儿园”、甚至有人告诉你“学前教育毕业将来就是当幼儿园的保姆。”有许多人包括你身边的人,甚至于你的父母、亲朋好友都会对这样的一个专业抱有偏见,所以这个时候,你接触这个专业的时候会很迷茫。迷茫的阶段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时候你可以尝试去跟你的老师、你的学长学姐、网络等途径,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认识学前教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文献综述 (专业姓名学号) 摘要:文章主要以国内媒介素养研究状况为本体对象,试图厘清媒介素养由欧洲引入中国的历史脉络,媒介素养概念本土化的过程与成果,媒介素养研究内容的发展过程,媒介素养研究意义的探讨源流,国内媒介素养的五大研究主体的状况以及媒介素养研究的个案新趋向。通过文章初步认清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所处的地位与方位,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作一简单的回顾性综述。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大众传媒大学生传媒人农民公民 引言 媒介环境的不断解构与重组,使得21世纪的新媒体环境所成为了一个引导并决定着人们生活与思想观念的拟态环境。面对媒介声势浩大的舆论进攻,作为一个现代人,以何种方式、何种心态与何种角色接触、面对与探讨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并理性地厘清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区别,已经成为了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的全新素质,即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它与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一样式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人文素质。当代中国媒介素养的研究主体可以大体分为五类,即媒介从业人员、大学生、青少年、公民以及农民。不同的研究主体体现出不同的媒介素养要求,在学术研究领域也呈现出不同的话语构建型态。另外,一些针对事件本体的媒介素养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成为审视媒介素养的一类新的视角。

1.媒介素养概念与内涵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一个舶来词。而从中国语境来看,素质一词最早出现于古代汉语《尔雅·释鸟》一文:“伊洛而南,素质,五彩皆备,曰翠。”现代汉语所用素质一词,实际上来自于日语的“素质”(soshitsu),而日语的“素质”,则是意译了德语的Aulage一词,原意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素质,注重人的本性,素养是素质的同义词,不过素养一词更强调养成和培育,强调通过学习以后达到的知识积累、认识水平以及实践活动。[1]从大量文献资料来看,中国国内学者对“媒介素养”的概念并不存在很大的争议,意见比较一致。国内学者的概念推理一般都是立足于引进国外优秀概念的基础上的,因而关于媒介素养的概念应该首先从国外概念的介绍开始。 1859年,英国的教育科学部在将传媒素养纳入正式教学体系时,把传媒教育作了这样的定义:“媒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积极,更有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他们将媒介产品的更大范围和多样化并为此作出贡献。”;美国媒介素养研究的专门机构对传媒素养作了这样的定义:“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用这种能力来接触分析和评价大众媒介中锁传递的诸多复杂信息。”;美国着名传媒素养研究者詹姆斯·波特(James Poter)在其1995年出版的着作《媒介素养》一书中说:“媒介素养是一种观察方法,即当我们置身于媒介中时,为了解读我们所遇到的信息时主动采用的一种方法。”;传播学的鼻祖施拉姆也曾经特别指出:“……大众的基本责任,是运用一切可能性,使自己成为机警而又有鉴别力的阅听大众。……进一步的责任,乃是鼓励对媒体展开睿智的批评……最后,他们应学习如何来运用媒体。”[2]国内最早由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发表的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将媒介素养引入到中国传播学视野下[3];

幼儿园“入园难”—文献综述

关于幼儿园“入园难”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自2007年起,“入园难”问题愈演愈烈,国内学前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大幅激化,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幼儿园入园呈现公办园“稀缺化”、优质资源“特权化”、收费“贵族化”的局面,投入严重不足、资源特别短缺、城乡发展极度失衡、学前教育市场管理无序混乱等问题长期制约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学前教育已经成为整个教育发展的短板。我们经过阅读相关文献,分析整理出了各方专家的观点,我们将在下文中将其一一呈现。 一、“入园难”的原因 我们经过整理各方观点,大致将社会各界对“入园难”问题的归因分为五类。 (一)财政投入类 1.著名幼教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燕认为,幼儿园“入园难”体现出的社 会不公,和财政投入的不公平有关。大量“天价幼儿园”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在公办园方面投入不足。 2.资深教育专家周大平认为,整体投入不足,有限经费投入不公是限制我国学 前教育发展的两大根本问题。 3.著名作家盛大林认为,有限的教育经费只投给部分公办园,而大部分幼儿园 只能由民间资金来投入。完全不平等的竞争态势下,民办园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以低收费维持低水平的运转,要么以超高的收费提供高水平的服务。由此便催生了公办幼儿园“入园难”,部分条件好的民办幼儿园“入园贵”的景象。 (二)教育改革类 专家认为,财政总体投入不足,有限经费分配不公这一问题并未使中国的学前教育矛盾有多么突出,真正在近几年使愈演愈烈的供需矛盾激化是来源于一次非理性的

学前教育体制改革。 1.资深教育专家周大平认为,进入21世纪,随着国有企业的逐步改制,公益性和福利性明显的学前教育体制被打破,幼儿园作为包袱从原有单位剥离出来,随即学前教育又以“优先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消减政府的财政支出”的理由,被冠以“体制创新”之名而“推向市场”,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实行成本核算制度,确立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此后,“平民”幼儿园遂被“高价”幼儿园取而代之,保育教育质量低劣,安全事故频发。 2.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刘焱说,将学前教育拱手让给市场,是政府放弃社会责任的表现,因此导致被来就投入不足的学前教育雪上加霜。 3.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政府过于强调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过于依赖社会力量办园,忽视了学前教育对人终身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性作用,没有真正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的范畴,是当前中低收入家庭幼儿未能“学有所教”的根本原因。 4.著名作家盛大林认为,入园难,入园贵等幼儿园入园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学前教育市场化,而在于市场化不彻底。 5.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晓霞认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企业剥离社会功能,事业单位精简机构,“公办”性质的幼儿园,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迅速被关、转、改,导致我国幼儿园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原先撑起我国幼儿教育大半壁江山的,以工人、普通公务员、服务行业职工等中低收入家庭子女为对象的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急速萎缩,取而代之的是完全靠家长付费且要从中盈利的民办园。这样的教育改革导致的办园结构已迫使幼儿教育事实上改变了公共服务的性质,偏离了公益性轨道。

华师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简介

学前教育学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0109020401004 课程名称:儿童发展与教育 课程英文名称:Chil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学分: 3 周学时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 Human Development: Facts or Theory? 探讨儿童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理论与事实的关系、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研究与应用(尤其是教育)的关系。 2 Historical Roots of Human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Theories 儿童发展关键性理论及概念,包括遗传决定和环境决定、连续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主动性和被动性、规律性和差异性、情境性和普遍性的历史渊源及变迁。 3 Philosophical Models of Development 有关发展的几个主要哲学模型的介绍及有关讨论。 4 The Nature–Nurture Controversy: Implications of the Question How? 集中探讨有关儿童发展遗传决定和环境决定的争议、哲学基础、教育思想及影响等。 5 The Continuity–Discontinuity Issue 集中探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的有关争议。 6 Preformationism, Locke, and Rousseau/ Gesell’s Maturational Theory 洛克与卢梭早期学说里的胚胎中预存说以及格塞尔的成熟理论。 7 Ethological Theories: Darwin, Lorenz and Tinbergen, and Bowlby and Ainsworth 达尔文、洛伦兹、亭柏根、包尔比和安斯沃思的动物行为学理论。 8 Learning Theory: Pavlov, Watson, and Skinner/ Bandura’s Social Learning Theory 巴夫洛夫、华生与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9 Nature Approaches to Human Development: Behavioral Genetics and Sociobiology 介绍行为基因学的有关思想背景及理论观点。通过社会生物学这一概念,介绍发展的遗传决定思想的近期发展。 10 Stage Theories of Development:Piaget’s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Kohlberg’s Stages of Moral Development 发展的阶段理论及观点的介绍: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1 The Differential Approach and Erick son’s Eight Stages of Life 发展的差异理论及观点的介绍,艾里克森之生命八个周期。 12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 and Jung’s Theory of Adulthoo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