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心率控制在哪个范围内比较正常

心率控制在哪个范围内比较正常

心率控制在哪个范围内比较正常

人体心跳速度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是不是正常的评判标准,如果出现心跳的速度比较快,是很容易患上心脏类疾病,危害身体健康,但是心率如果太慢,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心率是不是正常是有一个标准的范围,如果心率处于这个正常的范围内,一般对身体健康是没有什么危害,在慢走的时候心率是120正常吗?

慢走心率120正常吗

如果患者在慢走的时候,心率为120次/分,这种情况不正常,属于交感神经比较兴奋,或者患者存在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是由于心力衰竭所导致。像以上这些疾病,就容易出现运动后或者活动后心慌、心跳加速的情况。

当患者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最好进一步检查血常规、BNP、心脏彩超以及甲状腺的功能,有助于进一步评估目前导致心率快的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建议患者还可以做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因为有助于评估患者24小时整体的平均心率怎么样,可以根据相应的检查结果,制定最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慢走心率120正常吗

心率高的危害有哪些?

正常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过快心率往往属于一种不正常状态。可能因贫血、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引起。若心率过快,心脏过度做功,增加心肌耗氧量,从而加重心脏负荷。长时间的心动过速可导致心功能不全,产生耐力下降、心慌、气短、失眠等症状,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故当感觉有心悸、心慌等不适时,应就地休息,症状仍未缓解情况下,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给予相应治疗。

如何控制心率

合理膳食

要坚持限盐限酒少吃快餐等健康规律生活,进食时尽量细嚼慢咽。

慢走心率120正常吗

规律性的体育活动

坚持做各种有氧运动,通常坚持3个月左右,就能使心率下降4~5次/分。

控制脾气

人处于低潮或者焦躁的时候,感觉心脏猛跳,最好赶紧离开现场,转移注意力。面对问题,不要总想着如何再让它变为虚无,尝试着去接受,去面对现实。

其中运动根据情况的不同也分为剧烈运动和节奏较慢的运动其中慢走就

是一种较为缓慢的运动,也正因为如此其实慢走在生活中适合几乎所有人群,无论是哪一个年龄段哪一种身体状况的人们,都是十分适合做慢走这项有氧运动的。

心率区间

目标运动心率也叫靶心率,是指运动中需要达到的目标心率,通常作为判断有氧运动效果的重要依据。运动时使心率维持在这一区域,并延续一定的时间,就会获得最大程度的健康和脂肪燃烧。 ============================================ 找到有利于心脏健康的运动并不难,难的是怎样掌握好运动的“度”。三高人群锻炼中尤为重要的是运动心率,如果心率过高,会对身体健康不利,导致恶心、头晕、胸闷,糖尿病患者则会使血糖急剧降低,而且减脂效果也不好,心率低对身体没有危害,但是锻炼效果不好。当你开始运动之前,最好为心脏健康做个“运动设计”.不管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都有一个合适的心率才能达到较佳的运动效果,即确定下你的目标心率。 个人觉得,运动最高心率和静止心率来计算目标心率的方法比较科学,目前最流行的观点是,有氧煅练的最适宜心率区间为最大心率的60~80%公式是:: 最适宜运动心率=心率储备X(60%-80%)+静止心率. *心率储备=最大心率FCmax-静止心率FCrepose *最高心率=220-年龄(最高心率的计算只是一个基准值,实际上各人因为身体的个体差异和运动水平发展不一样,单纯根据年龄来计算的最高心率其实有不小的误差,其实相关的计算公式还有很多,但是基本都是以年龄为变量来计算的,计算结果的也都比上面那个公式的结果有+/-10次/分钟左右的误差。) *静止心率=只要早上刚起床或者完全安静的时候量一下就知道了 *运动强度: 90-100%是最大摄氧量的最高强度运动 80-90%是无氧运动,训练目标是体能,速度和力量等

70-80%是有氧运动,训练目标是心肺功能和耐力 60-70%是体重控制运动,训练目标是一般的健身和燃烧脂肪50-60%是轻微活动,其作用只是保持身材或者运动前的热身 关于各个心率区间的状态和效果详解如下: 50%~60%: 运动出力状态:放松的简单慢跑,有规律的呼吸 效果:初始阶段的有氧训练;减轻压力. 消耗:脂肪和糖份消耗量均比较小. 典型运动:适量运动:简单慢跑,步行 60%~70%: 运动出力状态:舒服的速度;有点加深的呼吸,可以说话。 效果:心血管健康的基本训练;很好的恢复速度,体重控制。消耗:脂肪消耗最大, 糖份消耗一般 典型运动:跑步, 滑轮 70%~80%: 运动出力状态:中等的速度;说活有些困难了。 效果:提高有氧运动能力;最理想的心血管健康训练。 消耗:脂肪消耗一般, 糖份消耗较大 典型运动: 耐力训练, 万米 80%~90%: 运动出力状态:很快的速度并有一些不舒服;用力呼吸。 效果:提高无氧运动能力和极限;提高速度。 消耗:脂肪消耗很小, 糖份消耗最大

倍他乐克在控制心率中的用法

倍他乐克在控制心率中的用法 心率低于60次/分,直接检查; 心率超过60次/分,建议使用倍他乐克; 心率超过65次/分,必须使用倍他乐克; 按患者体重给药,不应少于每公斤体重1mg; 足量一次性给药 心率60次/分,建议50mg 心率65次/分,建议50mg-100mg 心率70次/分,建议100mg-150mg 心率75次/分,建议150mg-200mg 最大剂量不应超过每日300mg~400mg 对倍他乐克不敏感的病人(服药后心率无明显变化)第二天晚上按每公斤体重1ml吃药,第三天晚上按每公斤体重1ml吃药,第四天早上检查前服药。 为什么一次性给药: 药代动力学,倍他乐克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大于95%),生物利用度约为50%。吸收后迅速进入细胞外组织,并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及胎盘屏障。蛋白结合率低,约10%。 口服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最大作用时间约为1~2小时。 血压的降低与血药浓度不平行,而心率的的降低则与血药浓度呈直线关系。 t1/2为3~5小时,肾功能不全时无明显改变。在肝内代谢,经肾排泄,尿内以代谢物为主,仅少量(3%-10%)为原形物 禁忌: II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失代偿性心衰(肺水肿、低灌注或低血压),持续的或间歇性地接受β受体激动剂的变力性治疗的患者;有临床意义的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源性休克;末梢循环灌注不良、严重的周围血管疾病。不可用于那些患有怀疑的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心率小于45次/分钟,P-Q间期小于秒或收缩压小于100mmHg的患者。 心率低于60BPM,收缩压小于100mmHg;有先心病、心肌病、风心病等器质性病变者;有哮喘的患者。

心力衰竭患者心率控制的药物选择策略

心力衰竭患者心率控制的药物选择策略 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是全球慢性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内容。2018年美国的心脏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心衰占心血管疾病主要死亡原因的第三位(9.0%)。我国心衰患者的注册登记研究(China-HF)对2012年-2014年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住院心衰患者的病死率为5.3%。如何降低心衰患者的病死率将是全球心血管界重要的攻坚部分。 Framingham研究,对心率增加导致的心血管风险首次报道。该队列人群长期随访研究显示,心率每增加10次/分,全因死亡率增加14%。心衰时,静息心率超过80次/分可导致心功能障碍进一步恶化。心率变化目前被认为是判断心衰是否控制的指标,病理性心率加快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已经成为慢性心衰治疗的重要指标。 一.心衰合并窦性心律的药物选择 对于窦性心律的患者,近几年欧美及中国心衰诊断与管理指南均建议总体目标静息心率维持在55-60次/min为宜,未强调心率的进一步降低。 1)β受体阻滞剂

所有有症状(NYHAⅡ-Ⅳ级)的慢性收缩性心衰,除非有禁忌或不能耐受外,均需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I,A)。心衰患者应尽早达到β受体阻滞剂能耐受的最大剂量,降低静息心率,使其最大获益。但是,需要注意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使用中仍存在障碍,主要是一些患者达不到目标剂量,部分心率难控制的患者可能存在β受体阻滞剂抵抗的可能。因此,对于心衰合并窦性心律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心率控制不理想的患者需要考虑联合药物治疗。 2)伊伐布雷定 伊伐布雷定是一种选择性窦房结细胞起搏离子流(If)通道的阻滞剂,通过抑制起搏电流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从而起到减慢窦性心率的作用。基于SHIFT研究结果,《2016年ESC心衰指南》建议已使用目标剂量或最大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和醛固酮拮抗剂充分治疗后仍有症状的LVEF≤35%,且窦性心率仍≥70 次/分,考虑应用伊伐布雷定降低心衰住院和心血管死亡风险(Ⅱa,B)。对于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或存在禁忌证的有症状且LVEF≤35%、窦性心率≥70 次/分应考虑接受伊伐布雷定治疗(Ⅱb,B)。 二.慢性心衰合并心房颤动的药物选择

心率控制在哪个范围内比较正常

人体心跳速度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是不是正常的评判标准,如果出现心跳的速度比较快,是很容易患上心脏类疾病,危害身体健康,但是心率如果太慢,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心率是不是正常是有一个标准的范围,如果心率处于这个正常的范围内,一般对身体健康是没有什么危害,在慢走的时候心率是120正常吗? 慢走心率120正常吗 如果患者在慢走的时候,心率为120次/分,这种情况不正常,属于交感神经比较兴奋,或者患者存在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是由于心力衰竭所导致。像以上这些疾病,就容易出现运动后或者活动后心慌、心跳加速的情况。 当患者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最好进一步检查血常规、BNP、心脏彩超以及甲状腺的功能,有助于进一步评估目前导致心率快的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建议患者还可以做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因为有助于评估患者24小时整体的平均心率怎么样,可以根据相应的检查结果,制定最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慢走心率120正常吗 心率高的危害有哪些? 正常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过快心率往往属于一种不正常状态。可能因贫血、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引起。若心率过快,心脏过度做功,增加心肌耗氧量,从而加重心脏负荷。长时间的心动过速可导致心功能不全,产生耐力下降、心慌、气短、失眠等症状,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故当感觉有心悸、心慌等不适时,应就地休息,症状仍未缓解情况下,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给予相应治疗。 如何控制心率 合理膳食 要坚持限盐限酒少吃快餐等健康规律生活,进食时尽量细嚼慢咽。 慢走心率120正常吗 规律性的体育活动 坚持做各种有氧运动,通常坚持3个月左右,就能使心率下降4~5次/分。 控制脾气 人处于低潮或者焦躁的时候,感觉心脏猛跳,最好赶紧离开现场,转移注意力。面对问题,不要总想着如何再让它变为虚无,尝试着去接受,去面对现实。 其中运动根据情况的不同也分为剧烈运动和节奏较慢的运动其中慢走就 是一种较为缓慢的运动,也正因为如此其实慢走在生活中适合几乎所有人群,无论是哪一个年龄段哪一种身体状况的人们,都是十分适合做慢走这项有氧运动的。

如何管理心衰患者的心率,你知道吗

如何管理心衰患者的心率,你知道吗? CHARM和SHIFT等研究表明,心率增快是心衰患者事件增加的风险因子。心率每分钟加快1次,心血管死亡和再住院风险将增加3%;心率每分钟加快5次,心血管死亡和再住院风险将增加16%。那么,心衰患者的心率应该如何管理呢?3月16日,在2018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CIHFC)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张庆教授对此进行了解答。HFrEF窦性心律患者的心率管理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窦性心律患者心率与预后的高度相关性已被证实,减慢心率作为HFrEF的治疗靶点之一已被多个指南推荐,目标静息心率为55~60 次/min。其中,β受体阻滞剂是HFrEF患者治疗的基石,伊伐布雷定可进一步降低心率,改善预后。图1 慢性HFrEF (NYHA II-IV级)药物治疗流程图2 β阻滞剂滴定的临床策略HFrEF房颤患者的心率管理HFrEF房颤患者的节律控制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并未证实优于心率控制。心率与预后的相关性弱,目前指南推荐宽松的心率控制(静息心率60~110 次/min,运动后心率110 次/min)是可接受的。β受体阻滞剂是一线治疗药物,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效果不佳或使用有禁忌时,可使用地高辛。一项纳入11项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β阻滞剂可以降低窦性心律心衰患者的全

因死亡率,但不能改善房颤心衰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另有一项研究显示,HFrEF房颤患者静息心率增加超过100 次/min,死亡风险将增加。HEpEF患者的心率管理射血分数保留的 心衰(HEpEF)窦性心律患者,虽然心率增加与不良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尚无研究证实减慢心率能改善HEpEF患 者预后,减慢心率能否改善运动耐量、心室舒张压、峰值耗氧量等存在争议。指南建议β受体阻滞剂可作为HEpEF患者的治疗,但非必须。HEpEF房颤患者的心率与不良预后 之间没有相关性,减慢心率能否改善预后尚不可知。 I-Perserve研究显示,HEpEF窦性心律患者心率与预后不良有相关性;HEpEF房颤患者心率与预后无相关性。OPTIMIZE-HF研究显示,心率<70 次/min的患者较心率 ≥70 次/min的患者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更低(HR=0.90,P<0.002)。一项纳入6项HEpEF患者中心率与预后相关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HEpEF窦性 心律患者,心率每增加10 次/min与全因死亡(HR=1.04,P<0.05)、心血管死亡和再入院风险增加相关(HR=1.06,P<0.05);HEpEF房颤患者,心率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无相 关性。急性心衰患者的心率管理心衰患者的院内和院外管理侧重点不同,其中院内治疗多为急性期治疗,还包括部分过渡期治疗,院外治疗则包括过渡期治疗和稳定期治疗。急性期治疗主要是启动静脉血管活性药物,强化利尿治疗;过渡

人体安静与运动中、运动后心率的测定(精)

实验人体安静与运动时心率的测定 [实验目的 ]: 掌握人体安静时心率的测定方法,观察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 ]: 心率测定的方法有心音听诊法、指触法和心率遥测法。 心脏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音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 用听诊器在胸壁特定部位听诊能测量出心率,此为心率直接测量法。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 心脏的舒缩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产生周期性波动, 导致管壁发生搏动, 并能以波的形式沿管壁向外周传播, 且以心脏活动的周期一致。故用手指触摸到的身体浅表部位动脉搏动速率,通常可以间接代表心率,此为心率的间接测量法。 心率遥测法则是根据心脏活动时的电变化而采集心率的。心脏兴奋时的电变化传至体表,表面电极将心电信号接收后送入发射机,经接收机接收后显示。 [实验器材 ]: 听诊器、秒表、节拍器、 POLAR 心率遥测系统。 [实验内容 ] 1、安静时心率及脉搏测量 受试者静坐 5 min。采用心前区听诊法直接测量心率。指触法测量脉搏时, 通常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受试者一侧手腕桡动脉搏动处。脉搏测量时先以 10s 为单位,连续测量 3个 10s ,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 1次时,即认为是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后继续测量,直至符合要求。然后,再测量 30s 脉搏乘于2,即为心率。

2、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脉搏的测量 令受试者按节拍器节律 (30次 /min 以 2秒 1次的速度连续做蹲起运动 3min , 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 2min 、 4min 和 6min 的脉搏。 3、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 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现常采用 POLAR 心率遥测法。首先,将带有传感发射器的胸带固定在胸前, 松紧适度。再将手表遥测仪戴在手腕上, 使“选择” 键处于“测试” 状态, 按“使处于状态 /起动 -停止” 键开始测定相对安静状态和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测试完毕, 再按“使处于状态 /起动 -停止”键,手表遥测仪停止记录。最后,按“回忆、回收”键,手控提取记录数据或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4、基础心率、最大心率、心率贮备、靶心率和靶心率范围的测定 基础心率通常是早晨刚刚醒来尚未起床活动时的心率。 运动时运动强度与心率成正变关系,当人体进行大强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时,心率增加到极限水平, 这就是最大心率。最大心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小, 一般用 220减去年龄来估算最大心率,或者 HRmax=208-0.7×年龄。 最大心率与安静心率之差称心率贮备。如靶心率是运动训练或体育课,体育锻炼中欲达到的心率, 如要跑 10000m 的心率控制在 150次 /分, 则 HR=150次 /分即为靶心率, 但靶心率控制十分困难,故体育实践中,常用靶心率的范围。有氧运动的靶心率范围是:安静心率 + (最大心率 -安静心率×60% ~安静心率 +(最大心率 -安静心率×80%。

静息心率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静息心率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10-26T15:59:21.273Z 来源:《名医》(学术版)2016年4期作者:邓卓锋 [导读] 静息心率(RHR)也成为安息心率,主要指的是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2]。 广西梧州市岑溪中医院广西岑溪 5432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提高,当前临床学者对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也越来越重视。随着静息心率和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静息心率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一观点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同时,也有学者研究发现,静息心率在心血管疾病死亡中具有预测作用,使得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再次升温[1]。本文就静息心率和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对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静息心率;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静息心率(RHR)也成为安息心率,主要指的是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2]。心率指标也是人体最重要和有效的生命指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病也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成为了我国人民死亡的第二大原因[3]。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静息心率不但是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顽强预测因子[3]。本文就静息心率和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β受体剂与以往不同的保护机制。 1. 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关系分析 关于静息心率与高血压疾病关系的研究,也是当前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有研究显示,静息心率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超过84次,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就越高;静息心率对全因病死率的预测与收缩压和吸烟等同,静息心率过快也是也是高血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4]。每分钟静息心率跳动增加10次,就会增加20%的全病因死亡率和14%的心血管死亡,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每分钟跳动次数增加40次,其死亡率也就增加2倍[4]。针对这一研究结论,有学者对其原因进行了研究,无论在高血压患者早期还是晚期,都能看到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并直接参与和促进和高血压和靶器官的损害,并且静息心率增高和高血压和靶器官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后,会导致患者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5]。 静息心率和高血压的关系还表现在静息心率可以预测日后高血压发生作用[5]。有研究指出,无论男女,静息心率和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对于静息心率较快者,10年后并发高血压发生率高,且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6]。 静息心率在预测高血压并发症上也具有重要作用。有学者发现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在高血压肾功能早期损害中最敏感的指标为尿微量白蛋白,尤其是24小时候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6]。 2. 静息心率与冠心病关系分析 关于有学者发现与冠心病的关系,早在上世纪末期就有学者研究发现静息心率与心肌梗死死亡率有显著关系,但是这一项研究一直都没有受到重视[7]。直到本世纪初期,才有人提出了静息心率是舒张压的独立预测因子。有学者[7]研究发现,静息心率在每分钟90次以上,其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也就越高,并成为了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分钟静息心率跳动增加5次,发生冠脉事件的几率也就增加1.14倍[7]。这项研究揭示了静息心率加快患者容易合并冠心病的原因,提示静息心率对于冠心病的影响不仅是在血流动力学方面。我国很多学者经过大量研究,也证实了静息心率增快是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严重和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之一,也是心脏康复的重要指标[8]。有学者对276例冠心病患者和86例正常者进行比较,研究显示冠心病组患者的静息心率增快显著高于正常者,提示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加快,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可以将静息心率作为冠心病患者预后判断标准之一[9]。 3. 静息心率与扩张型心肌病关系分析 持续行动过快可能对心功能有损害,但是当前关于静息心率对心脏功能低下患者心功能作用还尚不明确。有学者将86例扩张型心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1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每分钟静息心率跳动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静息心率增加次数与患者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患者静息心率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相关,静息心率与心室舒张高峰充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提示静息心率可能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10]。 4、静息心率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分析 当前关于静息心率和心力衰竭的的研究还比较少OpdahlA等对此进行了动脉粥样硬化多民族研究,对基线静息心率和心力衰竭、全心功能不全或左心功能不全关系进行了研究[11]。在研究中,对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多民族研究的患者均测量了纳入调查时的静息心率,在平均7年的回访中,发现5000例患者有176例并发心力衰竭,有1056例患者实施了基线、第5年的射血分数、环向应变峰值改变检测,并将其作为评估全心或左心功能障碍的指标,研究结果发现,患者静息心率每分钟增加1次,心力衰竭事件校正后的相对风险也就会增加4%。在校正多元素的回归分析中,发现静息心率与第5年的射血分数、环向应变峰值下降因素有关,并呈正相关关系[11]。 5.总结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静息心率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其增长过快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因素。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可以通过采取控制静息心率的方式,且该种方式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11]。如患者无禁忌症,对于高血压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在控制患者血压的同时,还应该降低因交感神经张力增加的不良反应,减少患者每分钟静息心率跳动次数[12]。对冠心病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患者远期病死率[13]。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应该给予长期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射血分数,减少患者猝死率和住院次数。 【参考文献】 [1] 马斌,王瑞英.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27(z1):90-92. [2] 朱小刚,徐秀英.心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现状[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1,6(5):292-295. [3] 李巧元,柳景华.静息心率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0,29(5):433-435. [4] 辛苏宁,封颖璐.老年患者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6):460-463. [5] 张学颖,周霞,郑东晗等.中年人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6):665-668. [6] 李巧元,柳景华.药物降低静息心率治疗心血管疾病现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34):74-76.

(整理)心律失常处理专家共识-版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2013 我国首部《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北京发布。有关专家在解读《共识》时表示,心律失常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不同场合和临床各科室,发病可急可慢,病情可轻可重,重者需紧急治疗,甚至就地抢救;紧急处理不仅涉及心血管或急诊专科医师,也与其他各科医师有关;《共识》将普及抢救知识,推动规范 治疗。 《共识》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联合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心律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编写。 中国心律学会主任委员郭继鸿教授指出:“心律失常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各种疾病多种因素均可引发心律失常,也能见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单纯心电活动紊乱。心律失常的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具有起病急、复杂多变、进展较快的特点,如不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及时处理,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急剧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心律失常的急性发作可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社区、基层医院以及临床各科室的医生都能遇到,急诊科更是首当其冲。虽然一般可请心血管科会诊,但因某些心律失常病情的紧迫性,不得不进行紧急抢救。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具有独特的特点,对基础疾病的处理、诱发因素的纠正以及针对心律失常本身的治疗都与常规处理有所不同。目前我国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缺少统一规范,各级医院在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中,都有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不正规现象。不同医生之间的处理水平差距也很大,治疗不到位和过度治疗的现象比较普遍。” “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外都没有专门的心律失常急诊处理指南。各类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内容分散在不同的指南中,较为集中的是心肺复苏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但这些指南出发点是心肺复苏或以缺血性疾病为主要背景。每个指南都不能涵盖所有急诊心律失常。即使是心律失常指南,内容也是将急诊和长期治疗放在一起,指南中的重点通常与急诊心律失常无关。此外,国际指南与我国临床实践有一定距离,没有针对我国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实用性较差,非心血管专科和基层医生使用不方便。此项专家共识填写了这一领域的指南空白,为临床医生心律失常紧急处理提供指导。”《共识》的执笔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朱俊教授如是说道。 基层医院是心律失常的首诊急症处理主战场,接诊医生经常为非心血管病医生,他们对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的知识参差不齐,更需要了解处理原则。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艳敏教授介绍了《共识》中对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 首先识别和纠正血液动力学障碍。 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时不应苛求完美的诊断流程,而应追求抢救治疗的效率。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者,根据临床症状,心律失常性质,选用适当治疗策略,必要时可观察。所选药物以安全为主,即使不起效,也不要加重病情或使病情复杂化。

想吃药控制心率,房颤患者应该了解这份药物清单

想吃药控制心率,房颤患者应该了解这份药物清单! β受体阻滞剂 临床中控制房颤心室率最常用的药物,该类药物可以有效的降低房颤患者的心率。 这一类药物对心脏有一定的抑制的作用,有时易导致支气管痉挛、运动耐量下降等,因此老年患者、慢性肺部疾患的患者、既往有Ⅱ度以上心脏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及常规剂量见下表,但具体剂量的调整患者需到房颤门诊咨询医生。 化学名商品名常规剂量用药次数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12.5~50mg 2次/天 比索洛尔康忻/博苏 2.5~10mg 1次/天 索他洛尔施太可80~160mg 2次/天 阿替洛尔氨酰心安12.5~50mg 3次/天 钙通道阻滞剂 常用药为地尔硫卓或维拉帕米(异搏定),前者短效剂型叫合心爽,常用剂量为30mg每次,3次/天,缓释剂型较合贝爽,90mg每次,1~2次/天,后者常用剂量为80~120mg,1次/8小时,此类药物为迅速控制心室率的一线药物。 地尔硫卓因心脏抑制作用小而应用较多,应该根据病情的急缓采用静脉或口服的给药方式。维拉帕米因为生物利用率低等原因,临床应用较少。 洋地黄类药物 常用的静脉制剂为西地兰针,口服制剂为地高辛(常用剂量0.125~0.25mg,1次/天)。该类药对控制活动时心室率不及前两类,常应用于伴有心功能欠佳的房颤患者。

注意事项: 药物控制心室率的目标是将心率控制在静息时80/分,中度活动后90-115/分。 由于这类药物都会减慢心率,尤其是几种一起服用时,更应当注意监测自己的心率变化,避免心动过缓。如有头晕、黑曚、胸闷等症状,或静息时心率不足50次/分,都应及时就医,调整药物剂量。 如服药后心室率控制不良,仍然偏快,也不应自己随意将药物剂量加倍,而应咨询医生,除外引起心动过速的其他因素,合理调整药物配伍及剂量。 还需要注意的是,房颤控制心室率是在房颤未能彻底治愈时的一种姑息治疗方法,房颤持续存在时患者血栓的风险并没有解除,所以控制心室率往往需要和抗凝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同时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