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经济学院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系简介

经济学院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系简介

经济学院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系简介
经济学院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系简介

经济学院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系简介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Resource & Economic Development

“资源环境与发展经济学系”是经济学院新设专业,侧重于环境、资源与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该专业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高校中最早设立的以实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为使命,既招收本科生又培养研究生的教学、科研机构。

课程设置:经济学院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系以培养研究发展问题及从事与发展相关的实务工作的优秀人才为己任,在环发系,学生除了受到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训练外,还接受大量的与发展相关的专业课程训练,这些专业课程主要包括:

1.发展经济学

2.经济增长理论

3.人口健康经济学

4.农业经济学

5.资源环境经济学

6.区域经济学

其他一系列相关选修课程

研究方向:经济学院环境发展系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利用现代经济学方法、为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而展开。本系教员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人口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问题,规制与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等等。此外,环境发展学系还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CHEDS),“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CCRC)两个平台,推动中国社会和人类发展研究,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促进国际国内在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师资力量:发展经济学系现有教师7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

刘民权教授: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发展经济学系主任,兼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CHEDS)主任。研究领域:中国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村金融问题)、外国直接投资、与人类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尤其关注健康、教育、环境等社会领域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讲授课程:人口健康经济学、人类发展理论、社会企业家精神培养实验。

曹和平教授: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前副院长,云南大学前副校长。研究领域:经济数据处理,中国宏观与碳经济,信息经济学,激励与合约理论,金融与期货理论等。讲授课程:激励与合约理论,高级信息经济学,激励与合约理论,金融发展趋势等

章政教授: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兼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CCRC)主任。研究领域:经济政策与产业组织理论、环境经济与农业合作理论、东亚经济与日本经济制度、企业战略与企业信用理论。讲授课程:农业经济学, 环境核算与环境会计, 合作经济学,世界农业政策比较研究,企业发展战略。

张博教授:莫斯科大学数学博士,北京大学概率统计系博士后。研究领域: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保险精算学、中国产权市场。讲授课程:资源环境经济学、动态优化。

李虹副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规制经济学、反垄断经济学、能源经济学。讲授课程:发展经济学、人力资本与职业发展。

张辉副教授: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理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发展经济学。讲授课程:区域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生态经济学。

张鹏飞讲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发展经济学博士后。研究领域:经济增长、数理经济学、激励理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讲授课程:经济增长与发展、激励理论与经济发展。

国际交流与合作:所谓发展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诺贝尔经济奖得主Robert E. Lucas, Jr.在其代表作《关于经济发展的机制》中强调“一旦人们开始思考这些(发展)问题,那么他们就很难再去思考其他问题了”。正是由于发展问题的重要性,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名校中诸如牛津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的经济系和国际发展系都云集了当今世界最为顶尖的发展经济学教授并在研究生和本科生中开设与发展相关的课程。目前与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系有交流的海外学术机构有牛津大学非洲研究中心(CSAE)、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Economic Growth Center)、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中心(SCID)、加州伯克利大学国际与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CIDER)、杜克大学国际发展中心(DCID)等等。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上继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则收获甚微,其国民则深陷贫困之扰,仅有少数几个东亚经济体属于例外。全球可持续减贫、缩小穷国与富国之间的经济差距及提高落后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一直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IMF)等国际组织所追求的目标。世界银行也是发展专业人员最为云集的地方,共有10000名左右来自世界各国的发展专业人员就职于世界银行华盛顿特区总部或世行驻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处。我们将通过邀请包括上述机构在内的研究发展问题的知名教授或专家来发展经济学系讲学和访问,以及通过派出教员和学生到国外著名大学及国际机构进行讲学、访问或实习等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形式,进一步提升本系教师的学术与研究水平并拓宽本系学生留学国际名校的道路。

毕业生去向:由于经济学院环境与发展经济学系的课程设置及研究领域与英、美名校中的经济系发展经济学专业、国际发展系及(国际)发展研究中心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本系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到国外名校继续深造,从而着力将自己打造成下一代的从事发展研究的领军人物。

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功底加上深厚的发展经济学背景,使得我们的毕业生可以胜任在与发展相关的国际组织、非政府机构工作,以及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的工作。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学分: 2 总学时: 36 实验(上机)学时: 无 开课专业: 经济学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限定修课程之一。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之中,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形势日益严峻。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突出强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资源与环境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教学,树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分析与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节约资源、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经济政策。 二、预修课程:微观经济学 三、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导论2课时第一节复活节岛的兴衰 第二节对几个传统概念的再认识 消费。稀缺。市场。 第三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建立 第四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价值评估及其作用。管理环境的经济

手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环境问题。 第五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的发展趋势 第六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拓展 对资源稀缺性的重新认识。对经济系统的扩展。经济增长模式的重新选 择。效率、最优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指导思想。配置效率目标的选择。 第八节怎样学习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重视经济学与环境科学的融合。重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双重属 性。重视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研究。 第二章微观经济学基础3课时第一节竞争市场与效率 市场。市场结构。帕托最优。效率。 第二节需求、供给和均衡 需求。供给。均衡。 第三节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 第四节个别需求和总需求 个别需求。总需求。 第五节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私人物品。公共物品。 第六节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 市场失灵。政策失效。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4课时第一节外部性的定义 外部性。正外部性。负外部性。 第二节外部性的类型 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可转移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 第三节外部性理论的应用

_“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

收稿日期:2015-02-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功能提升的模式与路径研究”(13AJL014)作者简介:安树伟(1969—),男,山西沁县人, 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 安树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70) 摘 要:“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东快西慢格局仍然未变;受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 和国际经济周期性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区域格局的总体态势将是东西两翼带动中部崛起,从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区域格局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 (2015)04-0001-04 “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 对均衡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效显著。2010 2013年,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52.1%下降到49.2%;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由20.5%和18.5%上升到21.6%和20.3%,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现出缩小的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格局仍未有改观;与此同时,由于受传统增长方式的制约和传统出口市场不景气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 为了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并有效熨平传统出口市场的波动,中国在深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世界市场。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就是要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在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的同时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在实现东西互动过程中促进中部心脏地带的崛起,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高虎城,2014)。 一、“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中国经济所处的转型升级阶段来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恰逢其时,在短期内 ,“一带一路”可以帮助中国消化过剩产能,其中1单位的基建投资将拉动上游相关产业1.89单位的生产扩张;在较 长时期内,“一带一路”则有助于我国外储投资方向多元化,并会助力亚太经济一体化(俞平康,2014),从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更趋平衡和中国在亚太地区 的影响力更加深入。为此, 中国发起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以及国内 相关区域的基建、能源和金融合作等提供融资支持。 (一)东部地区体制机制将更加开放 “十二五”以来,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以当年价格计算,以下同),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地区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依赖明显下降;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在工业向其他地区转移的同时,服务业不断向东部地区集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了2.6个百分点,成为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原动力。 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加强了与东盟的 经贸往来,并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 DOI:10.16011/https://www.sodocs.net/doc/329761334.html,ki.jjwt.2015.04.001

论述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题目: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辩证关系 姓名王斌 学号 指导教师 年级与专业 所在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以及现实意义 [摘要]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自然生态环境正在由于人们经济的发展 而向不利于人们生存的方向发展,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明确这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辩证关系,对我们如何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将会有极大帮助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治理辩证关系矛盾共同发展 [正文] 众所周知,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14年的GDP总额仅少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但是高速的经济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让我们看一组数据:北京,空气污染天数175天;天津,空气污染天数197天;沈阳,空气污染天数152天.;成都,空气污染天数125天。[1]于是,我们知道了,高速的经济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污染,带来了难以消散的雾霾。那么,经济发展能不能和环境治理共同发展呢?难道为了发展经济,就一定要破坏环境吗?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2] 这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所以,我们要看到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就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一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对矛盾也逐渐的凸显了出来。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正是要认清这个矛盾的本质,去分析这对矛盾,寻找方法解决矛盾。 列宁曾经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一季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否定之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所以,很显然,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3]而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制约同时又相辅相成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告诉我们:矛盾的同一性指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4] 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正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同时又相互吸引、相互联结,一方面相互依赖;另一方面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所以,我么要把握这一层关系,对这对矛盾进行深入分析,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找出使矛盾双方共同发展的方法。 那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是一对矛盾,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的中国社会,这对矛盾更加突出,更加尖锐。经济活动是人们能动的改造

dy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现状(整理)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中国经济“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 1、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 2 、陕西关中地区。重点考虑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是接纳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理想地区。 1 3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在接纳东部地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转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是东部地区石油加工、轻纺工业向西转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1 5 、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发展能源、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化肥工业。 1 6 、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主要开发水电,发展磷肥、炼铝工业。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 当前,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进程中,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经济与环境的辨证关系 1.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首先,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它通过一系列的劳动加工,从自然界获取自然资源,转化为生产和生活资料,经过分配、流通以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生产模式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扩大再生产较之简单再生产要求较多的把自然资源转化为生产和生活资料。无论是扩大再生产还是简单再生产,都是把环境作为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没有环境资源这个基础,无论是哪一种生产都将无法进行。保护好环境资源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遭受污染与破坏的环境必定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其次,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总有一定数量的废物排入环境,而环境具有扩散、贮存、同化废物的机能,利用环境这种机能可以减少人工处理设施的投资与费用。如果保持环境的这种机能,就要危害人类健康,要付出昂贵的处理废物和恢复环境机能的费用,影响经济的发展。 因此,不论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获取资源,进行经济再生产,还

是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向环境排放废物,都说明经济发展以环境资料为条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发展对环境的主导作用 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牧童式”的方式生活,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自然界有丰富的资源,人类可以享用,因此,他们对周围的资源索取要求不高,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不大。 当人类逐渐学会经营畜牧业及种植业后,生产方式由游牧生活过渡到耕种土地,实行定居生活时,人类通过各种劳动增加生活资源。这种农业生产活动实际上是在自然再生产遵循环境的生态规律,不但可以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能够使自然再生产实现永续的良性循环,保证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我国黄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由于人为的长期活动,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使当今的农业生产处于恶性循环中。 工业生产的发展,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采掘工业直接面对自然资源;原料工业是分解和富集自然资源;加工工业是按照社会需要改变自然资源的用途,这些都离不开资源。所以工业生产也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但是,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向自然环境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容量,出现了目前的第二类环境问题,即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要解决这两类环境问题,一是合理开发资源,提高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将其转化为产品;二是废物再生资源化,既可以增加资源,又可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论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势不两立抑或比翼双飞? ——论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作者:武林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日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她在为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过程中,也遭受着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反作用力。如何处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并使其共生,是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发达国家所面临的课题,而且也是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所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和妥善解决的课题,对我国而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生展开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将是荒漠。”马克思的这句名言精辟地揭示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要生存,社会

要发展,就要发展生产力。而生产的实质是人类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物质,创造财富。当这种索取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超过了自然资源的极限,就会引起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森林锐减、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无一不是人类无节制地索取带来的环境问题。在环境问题出现的过程中,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和反作用日益突出,资源枯竭和能源危机等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又是统一的整体。所谓统一, 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与发展,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环境是发展的基础,离开环境资源,人类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发展是环境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就失去了根本保障,失去了经济发展,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 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环境保护得好,环境资源的利用就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优美良好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市场经济资源,是一种社会经济产业。人类社会随着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改变,环境产业必然会兴起并向纵深发展,人们的消费由解决温饱问题到物质满足进而追求环境舒适,一股绿色消费的浪潮正席卷而来,环境文明已成为人们物质、文化和生活消费的新追求,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不仅是相互依存的,而且是可以相互促进发展的。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障碍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已经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采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探析》 目录 总概论 一、生态示范区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现实选择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2.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1)复合生态理论 (2)可持续发展理论 (3)城市生态位理论 二、德化县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现状分析 1.德化县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成效显著 (1)整体规划科学 (2)综合效益明显 (3)环保措施有效 (4)生态建设有力 2.德化县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问题仍然存在 (2)经济结构不够合理 (3)农村环境问题突出 3.德化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的潜在优势分析 (1)区位交通优势 (2)水土资源优势 (3)生态资源优势 (4)旅游资源优势 三、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 1.加强政策引导,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1)鼓励绿色消费制度 (2)推进区域环境合作 (3)实施环保限批制度 2.依靠经济手段,构建良好的经济环境 (1)加强环保投入力度 (2)加快建立环保法律约束补偿机制 (3)加大环保信贷控制力度 (4)加大价格调控力度 (5)加高市场准入壁垒 3.强化法律监督,构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1)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2)加大执法力度 (3)强化问责机制 4.倡导生态伦理,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 (1)树立生态伦理理念 (2)倡导生态伦理价值观

(3)建立生态伦理评判体系表格表示;

总概论 人类自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凭借其强大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取得了工业文明的伟大胜利,物质财富大大增加。但人类在创造经济空前大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生态与环境的极大破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严重影响与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生态示范区模式应运而生,生态示范区是指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示范性行政区域。 一、生态示范区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现实选择 环境问题产生于经济活动,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引起环境质量恶化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或灾害,甚至对人体健康带来有害影响的现象,因此保护好环境,就是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生态示范区很好的满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需要,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示范区建设是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有效途径,是探索环境与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 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在现代化建设中,要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进而实现良性循环,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建设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可避免的对环境发生影响,另一方面,保护和改善环境也需要物质上、经济上和技术上的支持,经济发展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足够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而良好的环境又能更好的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能量。那种认为经济发展是硬任务,首先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再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际上就是主张先污染、后治理,国外许多沉痛教训已经告诉我们,此路是行不通的;反之,过分强调环境保护,为了保护环境,拒绝和排斥经济发展,其极端代表就是“经济零增长”理论,这种观点也是不可取的。这两种观点都是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忽视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1)复合生态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马世骏等中国生态学家在总结了整体、协调、循环、自生为核心的生态控制论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人类社会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栖息劳作环境、物质生产环境及社会

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作用于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特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一、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整体。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自然环境创造了人,人又改变自然环境。人以其社会活动影响和改造自然环境。人类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信息交换,以维持其生命过程。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活动是一个引起生态系统变化强有力的因素。当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相协调时,人类的活动就可以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共同优化,反之,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不能协调时,将导致外界环境的恶化,而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近代大工业建立之前,环境对于人类作为一种自然界无偿提供的公共产品存在着,环境问题只是在大工业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才为人们认识。 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普遍性 从大多数国家现代化过程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环境问题。 19世纪80年代,美国第一次意识到自然界赋予的公共环境产品已相对稀缺。在城市中,饮用水也不能免费任意使用。1895年左右,工业废物的排放问题被提到了议会 。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出现并引起人们的关注。 日本、韩国也有类似的经历。在“开发的十年”的60年代,韩国的经济出现了腾飞。被称为“汉江奇迹”。但同时,以“汉江污染”为代表,韩国的环境、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日本于战后50年代中期,经过经济恢复之后,进入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平均增长9.8%。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偏重重化工业,这一时期的产业技术整体上具有“重、厚、长、大”和高资源能源投入的特征。巨大规模经济加上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60年代后半期,日本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害大国。 战后台湾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环境保护,在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后,被称为“富裕中的贫困地区”。 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近年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同样

浅析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浅析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其增长令世界瞩目。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属于粗放型经济。资源环境是制约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其主要是来自工业的排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巨大,废气、废水与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加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生产力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科学发展观追求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即在发展经济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实现自然资源持久利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可持续的绿色循环经济为基本模式,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考虑环境代价和资源承受能力,评价经济增长程度要用绿色GDP,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谐协调节约友好 正文: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目前,中国GDP已经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有人估计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 (一)我国从总量上是“地大物博”,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战略意义的土地、水、矿产和森林等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二)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少、优质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各种非农使用使良田大幅度减少,基本没有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目标; (三)水资源紧缺已影响到生产和生活。河流断流、泉水干涸、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污染更加剧了缺水危机。 (四)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用量矿产,如富铁矿、锰、铜、石油等,储量不足,供给愈来愈依赖于国际资源的利用;

环境资源经济学 思考题

1、环境经济学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有何差异?生态经济学和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之间有何 差异?应如何看待这些差异? 箭头(a)代表进入生产和消费的原材料。自然界是经济系统原材料的供应者。 箭头(b)表示经济活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从原材料供应的角度研究自然界的学科被称为自然资源经济学。 废物的流动及其对自然界的影响是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环境经济学: 研究人的经济行为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各种联系,其本质是研究经济体系是如何产生破坏或保护环境的激励的,关键是要测定出环境质量改进的成本收益,特别是那些隐蔽的成本及收益。 **环境经济学旨在说明控制污染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步骤,它介绍了人们决策方式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人们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如何影响我们对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渴望程度,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是如何设计有效的政策来实现对环境质量的改进。 自然资源经济学:运用经济学原理来研究人类开采和利用可以进行商品性开发的自然资源的行为。 主要学科分支:矿物经济学\能源经济学\水资源经济学\森林经济学\农业经济 学\土地经济学\海洋经济学 **自然资源经济学最初涉及的是可以进行商品性开发的自然资源而不涉及无法 进行商品性开的的环境,随着研究进展,经济学家逐步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开发 对环境的影响,因而将表示这种影响的外部成本计入相应的资源产品价格中。 生态经济学 ?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显著特征是将经济系统看做是地球这个更大的 系统的子系统。 ?“宇宙飞船”经济学 ?可持续性是生态经济学的中心问题,其理论观点与分析方法更多地来自于生 态学 环境经济学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联系密切但在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都存在明显差异。 研究重点:自然资源经济学以进行商品性开发的自然资源为研究重点。 环境经济学以无法进行商品开发的、以外部性为主要特点的环境资源为研究重点。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要: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也离不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的建设、环境的治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经济运行与宏观控制中重视人口因素特别是其质量与素质因素,重视资源生态环境因素,对于不顾外部性问题的经济增长是一种制横、抑制。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简单分析 “环境污染”是指“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直接或间接地进入环境,导致对自然的有害影响,以至于危及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损害或者妨害舒适和环境的合法用途”。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必要的前提条件。生态环境问题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反作用于分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不良影响,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环境作为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一种资源,其具有资源的特性——稀缺性、自然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环境效益具有公共性,其收益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或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判断环境对经济发展是外部经济还是外部不经济的标准是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比较。 环境污染的具体表现 “环境污染”是指“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直接或间接地进入环境,导致对自然的有害影响,以至于危及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损害或者妨害舒适和环境的合法用途”。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据1991年环境报介绍,我国每年因大气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8亿元,水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377亿元,固体废弃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79亿元,农药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17亿元,自然资源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12 亿元,这五笔帐共计是800多亿元。可见,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忽视。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新常态下,需要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观,基于现状的反思及正确的行动指南。【关键词】对立与统一共识到共生现状与出路方法与措施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发展动力从要素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背景下,各类风险在不同国家和市场快速传递,交叉蔓延。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对立与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从哲学高度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而且在不同形势下对立与统一的结构是变化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和后期阶段,两者矛盾稍小一些,因为在早期阶段经济规模小、环境容量大,在后期阶段经济实力强、治理力度大,这两种情况下,环境与经济都容易相处,统一性大于对立性。而在这两个阶段之间的中间阶段,环境压力大而经济实力没有达到足够强,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最为突出,两者处在相持或双双受阻的困境之中,对立性大于统一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这种困境向后期过渡的阶段。中国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对资源环境的有限性与稀缺性认识严重不足。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定范围,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经济发展,轻资源环境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等思想依然顽固地存在于部分国人头脑中。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以GDP 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无疑加速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越发严重,环境破坏和污染的后果出现。 二、共识到共生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上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我国,近年来,包括中东部地区以及华南地区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 并呈现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趋势。这些都是长期以来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引发的灾难。 全球化的发展诱使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方面日益趋同,实施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因为每一个国家在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和领土安全方面必须以其它国家的安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它们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一种具有内在紧密关联、彼此具有相互构成性因素的理念——即相互依存的“共生”。共生是不同生物和人类的共生单元之间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彼此互惠、相互依赖的关系;共生双方或多方通过这种关系获得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带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带 在更加强调地区协调发展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背景下,21世纪初的中国正在形成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协作带,使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新的格局。 一、经济协作带的含义和一般特征 经济协作带是由跨区域的地理上相互连接的经济单元组成的具有共同利益基础和内在经济的经济区域。一般具有四个特征: (一)它是地理上相互连接的带状区域。不同区域在空间上具有多样性,由此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域,比如经济圈、经济带和经济区等。在地理上相互连接的带状区域既是各种经济带所具有的一般特征,也是经济带区别于经济圈和经济区的重要方面。(二)拥有相互的便利通道。经济带上的不同区域之间能否进行经济交流和,不但取决于是否具有交流和的内在要求,还取决于实现交流和的可能性及其成本。包括交通、通讯在内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跨区域交流的制度保证等,对于经济协作带的形成及其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带内地区之间具有垂直分工的现实和可能的基础。经济带不同区域之间具有不同的经济优势,并且在产业链上分居于不同的环节。垂直的产业分工也同时意味着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通常是有差异的。 (四)彼此之间以互补性经济结构和协作性经济为主。同质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通常是以竞争为主的,而异质区域之间则以协作为主。经济协作带的不同区域之间基本上属于异质区域,彼此之间以互补性经济结构和协作性经济为主。 二、中国正在形成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协作带 随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全国由南到北正在形成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线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这种以经济带建设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新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促进地区经济在更高的程度上协调发展。 (一)珠江经济带 珠江是中国南方连接东部和西部的天然纽带。珠江经济带是沿珠江干流形成的连接粤、港、澳、滇、黔、桂6省区的经济区域。珠江经济带将流域内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区、华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等有机地连为一体,对于加强粤港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存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共存的关系 进入二十世纪,人类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大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可以说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保护环境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 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作出取舍: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矛盾尤其尖锐。但是从长期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一方面21世纪所提倡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因而环境保护成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境保护,不只是单单的保护,或者是消极的防治,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要求人类倒退文明来保存自然的原始是荒谬可笑的。今天的环保不但不能要求经济停滞不前,还恰恰需要经济持续的力量为

环保提供物质上、技术上的条件。由此看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发展经济的本质要求。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国发展经济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程度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普遍存在。保护环境包括保护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城市存在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工业对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在农村更是存在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发展过程中因破坏环境影响人民生活,违背了发展经济的本意。 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要在这里生活。我们发展经济破坏了环境,有些破坏是无法弥补的,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现在世界各国都已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大力发展绿色工业,无公害产业。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大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更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空间。 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自然规律的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损害,那么我们将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重大的洪涝灾害都是破坏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在抗洪救灾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务恐怕已超过了牺牲环境的经济发展成果。自然规律是无情的,谁侵犯了它谁将受到它的报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经济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辩

思路:无论正方、反方,都要论述清楚“先后关系”的原因,即为什么要“一方优先、另一方稍后”。以优先环境治理的观点为例,可以从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环境问题的危害)与优先保护环境的可行性(先环境治理的意义)两方面入手,同时要兼顾反向论证,即要强调为什么不能等经济发展好了再解决环境问题。反之亦然。 先保护环境,后发展经济 经济建设重点关乎人类的发展,环境问题关乎人类的生存,生存比发展重要,先谋生再论发展。当今时代,由于人类环保意识的淡薄,我们几乎把自己推向了生存的边缘,经济发展不仅迷失了自己本真的方向,而且已经深陷环境问题的囹圄。 ?环境问题导致人类生存危机 环境污染了固然可以尝试治理,生态破坏后的恢复则常常就是花了买西瓜的钱去换不来芝麻,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更就是覆水难收。 可以多举例子:全球变暖导致的南北极冰川融化,酸雨降临导致的土壤腐蚀,氟利昂在臭氧层上的杰作,水体污染带来的水生植物的种类锐减,乱砍乱伐导致的植物濒危。 ?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经济学家称,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瓶颈”,如果不能妥善解决,我国经济将几乎陷入停滞。广大城乡劳动者因环境污染导致了健康状况的下降,进而导致了劳动生产率下降与总产值的减少的例子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比比皆就是。同样的,因健康状况导致医疗费用支出增加,百姓生活负担加重,居民的消费水平就会下降,这与全球性的经济投资来刺激居民消费的做法背道而驰。更严重的就是,纵观全球的环保现状,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已经远远高于经济建设的收益。简单的水桶原理告诉我们,水桶的短板决定了水桶的水量,不解决当前的环境

问题,就是不可能获得进一步的经济发展的。 ?很多环境问题难以治理,造成的损害不可逆转,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难以实现 资源耗尽不能弥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 生态破坏难以修复:物种缺失造成生态失衡,气候恶化难以捉摸。 信息系统的破坏。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靠信息联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与正常的繁衍。人为向环境中施放某种物质,干扰或破坏了生物间的信息联系,就有可能使生态平衡失调或遭受破坏。例如自然界中有许多雌性昆虫靠分泌释放性外激素引诱同种雄性成虫前来交尾,如果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能与之发生化学反应,则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诱雄虫的生理活性,结果势必影响昆虫交尾与繁殖,最后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 大气环境正在恶化。主要表现为:气候灾害增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相应升高,沿海低地受到海水淹没的威胁; 大气成分发生不利于人的变化,二氧化碳增加,缓解紫外线辐射的臭氧层浓度降低,地球两极上空臭氧层出现空洞并在加大,还有多种有害于人类的成分也在增加。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不会因为社会经济发展而得到缓解 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来自两个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物,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或破坏;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利用,譬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草原超载等,也在不断侵害着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人类的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会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产业能否顺利转移还取决于中西部地区投资软硬环境的改善,不能让交易成本吞噬了工资成本低廉所得的红利。 2.工业增长:中部凸起。就全国总体看,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普遍有所回落,不过各地区表现差异比较大,东部沿海地区增幅回落最大,而欠发达地区工业增加值增幅回落相对小一些。西部、东北地区仍与全国水平有一定差距,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引领经济增长的三大经济圈的工业增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城市群或大都市圈:经济集聚化程度提高,区域发展主导力量增强。由于集聚经济效益的驱使,我国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化程度还将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向城市群或大都市圈集中的趋势增强。这一方面会形成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促进了城市群和大都市圈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成为拉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成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增长极。新时期推进城镇化,将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核心,更好地带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同时,加强对发展城市群的研究和规划,引导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根据现有发展基础和“四大板块”发展规划,我国有条件加快发展的大都市圈或城市群(带)主要有:长三角城市圈、珠三角城市圈、京津冀城市圈、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带、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成渝城市圈、关中城市带、环北部湾城市群。这些大城市圈的形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加快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并主导区域甚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格局,更重要的是大城市圈将成为我国技术和制度创新的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的基地,并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本垒”。 4.对外贸易:东北、西部外贸比重略有提升。东、中、西部出口增幅均比较高,其中东北地区增幅最高,其次为西部,均高于全国水平,东部中部,增幅低于全国水平。从进口格局看,进口比东中西部均出现上升,中部进口增幅最高。从贸易顺差看,只有首都经济圈是逆差,其他区域均有比较大的顺差。东北、西部外贸比重略有提升。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显端倪,区域合作联动互进、共同发展 中央提出的“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以及“统筹区域发展”等指导思想,为制定区域合作政策、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以及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劳动力和资金两大要素基本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已开始在市场化过程中显现。同时,地方政府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希望区域合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从中央层面看,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把区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国家发改委决定先行启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两个地区的区域规划工作,目的是通过这两片区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促进这两个区域跨省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说明国家现在对于建设都市圈,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开始着手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从各地区情况看,区域合作意识增强、步伐加快。比如:北京和天津在北京举行的“2005城市流通京津国际论坛”上,北京市商务局和天津市商委负责人联合签署了《京津城市流通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将两地的合作范围扩充到商贸、物流和口岸建设三个领域。在北京发展的天津企业将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反之在天津发展的北京企业也一样受惠。由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山西等六省旅游部门联合发起的2005年中部地区旅游协作年会于同年10月在安庆召开,标志中部旅游走进合纵连横时代。2005年8月29日,东北区域IT市场联盟在沈阳成立,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大连等12个城市成为首批联盟单位,12城市达成了共识,并制订了重点发展品牌经济、总部经济的发展战略,以实现联动互进,共同发展的目的。泛珠合作“9+2”政府层面正式启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