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公元与农历的换算方法

公元与农历的换算方法

公元与农历的换算方法
公元与农历的换算方法

公元与农历的换算方法

一、记住农历的天干和地支的顺序

天干顺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顺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二、掌握天干和地支的搭配方法KCB齿轮泵

年数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癸酉;后继续甲戍、乙亥、丙子……,60年时刚好是葵亥。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算起2CY系列齿轮泵,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搭配时先天干后地支。

三、使用如下公式KCB不锈钢齿轮泵

1、天干计算公式:(公元年代—3)/10.整除时是葵,余数1、

2、

3、

4、

5、

6、

7、

8、9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按顺序)。LYB系列立式液下齿轮泵

2、地支计算公式:(公元年代—3)/12.整除时是亥,余数1、2、

3、4、5、6、7、8、9、10、11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按顺序)KCB-T铜齿轮泵。

如:1894年甲午中**战争

(1894—3)/10 余数是1,GZYB高精度齿轮泵天干属于“甲”;(1894—3)/12 余数是7,地支属于“午”。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甲午”。KCB系列大流量齿轮泵

又如:1898年戊戌变法

(1898—3)/10 余数是5,KCB齿轮泵安装尺寸天干属于“戊”;(1898—3)/12 余数是11,地支属于“戌”。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戊戌”。2CY齿轮泵安装尺寸

再如:1911年辛亥革命

(1911—3)/10 余数是8,天干属于“辛”;(1911—3)/12 结果是整除,地支属于“亥”。高压齿轮泵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辛亥”。

阳历转化成农历法

阳历转化成农历法

————————————————————————————————作者:————————————————————————————————日期:

c++中怎样将阳历转化成农历 已关闭20[ 标签:c++, 阳历, 农历 ] 小^鱼、2011-05-03 11:06 推荐答案 一、原理篇 1.公历转换农历的算法 公历(Gregorian Calendar)与农历(Chinese Lunar Calendar)的转换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就可以完成,其中的转换比较复杂,原因是农历的制定相当复杂,是根据天文观测进行指定的。 比较常用并且比较简单的公历转换农历算法就是查表方法。首先要保存公历农历的转换信息:以任何一年作为起点,把从这一年起若干年的农历信息保存起来(在我的C++类中,是从1900年作为起点的。选择一个起始点的思想十分重要,在下面的干支纪法和二十四节气中也体现到了)。回想一下,我们平时是怎样来转换公历农历的呢?是查阅历书,历书中有每一天的公历农历,直接一查就可以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也这样做呢?当然可以,但是这样做要收录每一天的信息,工作量就会很大,所以我们要简化这些信息。如何简化呢? 要保存一年的信息,其实只要两个信息就可以了:(1)农历每个月的大小;(2)今年是否有闰月,闰几月以及闰月的大小。用一个整数来保存这些信息就足够了。具体的方法是:用一位来表示一个月的大小,大月记为1,小月记为0,这样就用掉了12位,再用低四位来表示闰月的月份,没有闰月记为0。比如说,2000年的信息数据是0x0c960,转化成二进制就是1100100101100000,表示的含义是1、2、5、8、10、11月大,其余月小,低四位为0说明没有闰月。2001年的农历信息数据是0x0d954,其中的4表示该年闰4月,月份大小信息就是0x0d95,具体的就是1、2、4、5、8、10、12月大,其余月小。这样就可以用一个数组来保存这些信息。在我的C++类中是用m_lunarInfo这个数组来保存这些信息的。 下面就是公历转换成农历的具体算法: (1)计算所求时间到起始年正月初一的天数。 (2)从起始年份开始,减去每一月的天数,一直到剩余天数没有下一个月多为止。此时,m_lunarInfo的下标到了多少,就是减去了多少年,用起始年份加上这个下标就可以得到农历年份,然后看减去了几个月。如果本年不闰月或者闰月还在后面,就可以直接得到农历月份,如果在闰月月份数后面一个月,则这个月就是闰月。剩余的天数就是农历日。(具体实现时有所改进。) 2.利于泰勒公式巧算星期 在应用数学中有一个计算某一天是星期几的公式,这就是泰勒公式。公式如下: w = [c÷4] - 2c + y + [y÷4] + [26(m+1)÷10] + d - 1,其中w就是所求日期的星期数。如果求得的数大于(小于)7,就减去(加上)7的倍数,直到余数小于7为止。式子中c是指公

公历和农历之间如何转换

公历和农历之间如何转换? 很多人都一直在找换阴阳历的公式。我也尝试过。曾读过「高平子」天文前辈所着「学历散论」了解古历的变更和阴阳历的缺陷。才知道由於月球转动的不稳定不规则,确定无公式可寻。这也是古代中国每百年必改历的原因。 阴历最大的问题是在如何置闰。好像不难,因为阴历基本法则如下: * 月朔日即是初一 * 月以中气得名 * 以包含雨水中气月为正月,即是「寅」月 * 月无中气者为闰月,以前月同名 如果,日月转动循还有规则的话,推演一套阴阳历转换的公式并不难。问题在有时一个太阴月比一个太阳月还要长。如此一个太阴月就有可能包括两个中气。此双中气月後的阴历月名就全部乱掉了,直到下一个「假」闰月後才调整过来。 一般人接触到的阴阳历是民用历法,它是政府颁令的以东经120度计算的历法或称中原标准时间或北京时。如果,我们用不同时区、不同经度为子午线来重新计算阴阳历,民用历法的置闰法则出了很大的问题。不同时区的闰月可能落在不同月。换言之,在一百年内,任何两个时区的闰月顺序模式是会不相同的。 高平子前辈书中提到了「历理置闰法」。如果应用历理置闰法到不同时区,则所有不同时区的闰月都落在相同月。如此不同时区、不同经度的阴

阳历置闰之问题就消失了。民用置闰和历理置闰的不同是: * 在民用置闰,如果月朔日和中气同一天,则该阴历月包含那个中气。 * 在历理置闰,如果月朔日和中气同一天,月朔日时间必须在中气时间之前,则该阴历月才包含那个中气。 简言之,民用置闰比较月朔和中气日期;历理置闰比较月朔和中气日期、时、分、秒。由此可知,没有精确的太阳和月亮的时间数字,阴历的闰月可能会排错了。 基於这些理由,我着手寻找天文公式计算精确的太阳和月亮在纬度的时间。当年没有网路,发了大半年於美国南加州各大图书馆及大学,找寻答案。1993年出版了「中美天文万年历」一书。书中精确的天文日月时间只从1900到2010年。因恐2011後时间误差超过一分钟,不够精确,不敢印出。今年2002从网路资讯,确定太阳和月亮时间的精确度後,百忙中重新整理资料,提供给需要阴阳历转换公式的朋友。 整理出的太阳和月亮时间数字是从西元1年到2246年。有历理和中国民用两套历法。数字内容清清楚楚的看出民用历法的敝端。例如,从西元1600年到2246年,民用历法双中气的阴历月有22个,历理历法只有5个。民用历法甚至在2033、2128和2242年中,三个月之间居然跑出两个双中气;换言之,三个月中多出两个「假」闰月。前後12个阴历月中有三个闰月,闰月的去留造成许多学者的讨论和困恼。历理历法在此三年中,却没有发现到双中气阴历月。闰月的去留只要把双中气月後的「假」闰月取消,则历理历法近乎於完美。 由此可知,民用历法问题很大,应该废除。上次阴阳历重大改历在1645

公历和农历转换算法详解

公历和农历转换算法详解 //C51写的公历转农历和星期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include /* 公历年对应的农历数据,每年三字节, 格式第一字节BIT7-4 位表示闰月月份,值为0 为无闰月,BIT3-0 对应农历第1-4 月的大小第二字节BIT7-0 对应农历第5-12 月大小,第三字节BIT7 表示农历第13 个月大小 月份对应的位为1 表示本农历月大(30 天),为0 表示小(29 天) 第三字节BIT6-5 表示春节的公历月份,BIT4-0 表示春节的公历日期 */ code uchar year_code[597] = { 0x04,0xAe,0x53, //1901 0 0x0A,0x57,0x48, //1902 3 0x55,0x26,0xBd, //1903 6 0x0d,0x26,0x50, //1904 9 0x0d,0x95,0x44, //1905 12 0x46,0xAA,0xB9, //1906 15 0x05,0x6A,0x4d, //1907 18 0x09,0xAd,0x42, //1908 21 0x24,0xAe,0xB6, //1909 0x04,0xAe,0x4A, //1910 0x6A,0x4d,0xBe, //1911 0x0A,0x4d,0x52, //1912 0x0d,0x25,0x46, //1913 0x5d,0x52,0xBA, //1914 0x0B,0x54,0x4e, //1915 0x0d,0x6A,0x43, //1916 0x29,0x6d,0x37, //1917 0x09,0x5B,0x4B, //1918 0x74,0x9B,0xC1, //1919 0x04,0x97,0x54, //1920 0x0A,0x4B,0x48, //1921 0x5B,0x25,0xBC, //1922 0x06,0xA5,0x50, //1923 0x06,0xd4,0x45, //1924 0x4A,0xdA,0xB8, //1925 0x02,0xB6,0x4d, //1926 0x09,0x57,0x42, //1927 0x24,0x97,0xB7, //1928

公历转农历EXCEL宏讲解

Public Function NongLi(Optional XX_DATE As Date) Dim MonthAdd(11), NongliData(99), TianGan(9), DiZhi(11), ShuXiang(11), DayName(30), MonName(12) Dim curTime, curYear, curMonth, curDay Dim GongliStr, NongliStr, NongliDayStr Dim i, m, n, k, isEnd, bit, TheDate '??è?μ±?°?μí3ê±?? curTime = XX_DATE 'ìì?é??3? TianGan(0) = "?×" TianGan(1) = "òò" TianGan(2) = "±?" TianGan(3) = "??" TianGan(4) = "?ì" TianGan(5) = "?o" TianGan(6) = "?y" TianGan(7) = "Dá" TianGan(8) = "èé" TianGan(9) = "1?" 'μ??§??3? DiZhi(0) = "×ó" DiZhi(1) = "3ó" DiZhi(2) = "òú" DiZhi(3) = "??" DiZhi(4) = "3?" DiZhi(5) = "?è" DiZhi(6) = "??" DiZhi(7) = "?′" DiZhi(8) = "éê" DiZhi(9) = "ó?" DiZhi(10) = "D?" DiZhi(11) = "o¥" 'ê??à??3? ShuXiang(0) = "êó" ShuXiang(1) = "?£" ShuXiang(2) = "?¢" ShuXiang(3) = "í?" ShuXiang(4) = "áú" ShuXiang(5) = "é?" ShuXiang(6) = "?í"

阴历阳历转换计算公式

1、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 前已述及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 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 如要知道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 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 (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994-1977=17=4×4+1 故:Q=4,R=1 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4×4+10.6(1+1)+(31+28+31+31+7)-29.5n =204.2- 29.5n 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 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2.公历换算为农历 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但各年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就使得回归年天数与 实际天数不等,每年在日历上可差一天。这样可以将阴历经过任意整回归年在现在的日历上 查到阳历(阳历一年相当阴历的月数为365.2422/29.530588=12.36827个月)。例如,可先在1995年的日历上查得与(该年)阴历对应的阳历日期,这样就找到了临时落脚点, 也就是找到了阴阳互换的关键。例如,可先以阴历四月初一(日)为引数,在1995年日历上查到对应的阳历为4月30日。由于已经计算出经过的月数,将经过的月数的尾数(小数)化为日,加在4月30日上,就得到经过(1995-1070)整年数的阳历日期,也就是起始阴 历日期对应的阳历日期,即得到了待查的日期为4月30日加上0.64957×29.530588得到(1070年)5月19.1821840日。这样就得到了所给例子的阴阳历日期换算结果……”。 0.64957月的由来, (1995-1070)×12.36827=11440.64957月 已知依泽公生于梁龙德二年(922)六月二十一日,依下表提供的2099年各月初一日的公历月日数,可以算出龙德二年六月二十一日的公历月日数 公元2099年农历各月初一日的公历月日 (2099-922)×12.36827=1455.45379月 余数为0.45379月×29.530588日=13.4O日 因2099年五月初一日(包括该年闯二月)在公历6月19日,加上计算所得的13日为龙德二年六月初一日的公历月日,即该年7月2日,则该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为该年7月22日。 3.计算结果的订正 实际上上列公历换算为农历时常有较大的误差,如熙宁三年四月初一日为公历1070年5月13日,而不是5月19日。通过中国历法所用的于支记日法求算所用两历的干支,对所 求结果加以订正。 如,马依泽公生于回历310年3月20日,自回历历元起算共历日数为: 自回历元旦至其3月20日,共历79日。 自回历元年元旦至309年元旦,共历113个闰年196个平年。又回历历元在公历622年7月16日,已知该日的干支序数为50,癸丑日,减1(因自甲子起算),余49应加入下列算式中, (309 ×354+113+79+49)÷60=1827.116667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及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中国历史重要大事年表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奴隶社会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17 18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excel公历转农历的四种方法

excel公历转农历的四种方法 excel公历转农历方法一:使用text函数 A列是公历日期,我们在B1单元格输入公式:=TEXT(A1,"[$-130000]yyyy年m月"&I F(LEN(--TEXT(A1,"[$-130000]dd"))=1,"初","")&"d"),下拉完成公历转农历。 excel公历转农历方法二:使用text+MID函数 A列仍然是公历,B1输入公式:=MID("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MOD(TEXT(A1,"[$-13 0000]e")-4,10)+1,1)&MID("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MOD(TEXT(A1,"[$-130000]e")-4, 12)+1,1)&"年"&TEXT(A1,"[$-130000][DBNum1]m月d日"即可。 excel公历转农历方法三:使用text+MID+ CHOOSE+ YEAR函数 A1为公历,B1输入:=CHOOSE(MOD(YEAR(A1)-1900,10)+1,"庚","辛","壬","癸","甲", "乙","丙","丁","戊","己")&CHOOSE(MOD(YEAR(A1)-1900,12)+1,"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TEXT(A1,"[dbnum1][$-130000]年m月"&IF(--TEXT(A1, "[$-130000]d")<11,"初","")&TEXT(A1,"[dbnum1][$-130000]d")) excel公历转农历方法四:使用自定义函数 上面介绍的excel公历转农历都是使用excel内置函数完成的,有一个弊端就是公式太长,如果使用自定义函数,在公式栏就可以简化输入。 如下图所示,我们在B2输入公式:=nongli(A2),即可。C列农历简称中C2公式是:=RIGHT(B2,LEN(B2)-8)。

回历、公历、农历的换算

回历、公历、农历的换算 2002-2-10 22:02:19 马肇曾阅读9061次 研究世界伊斯兰教历史,免不了要对以回历所记载的历史事实换算为公历,或将所载的公历换算为回历。《回历纲要》、《历法丛谈》、《万年历谱》以及《回回天文学史研究》[1--4]等专著都载有自回历换算为公历的算式,并称两历因闰年的时间不同,故换算结果常有一日之差,惟均未讨论一日之差的简易订正方法。1998年《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载文讨论了中国农历与公历、回历的换算问题[5]。惟笔者依上列著作中所列算式推算结果;发现与实际所载日期误差常大于一日,最高可达十日之多。因此有必要对计算中误差的来源及计算公式的改进进行探讨,特撰此文。 二、国历换算为公历 1.换算公式的导出 公历每年365.242 199074075 日(简化为365.2422日),而回历每年为354.367074375日(简化为354.36707日),所以回历一年只相当354.36707/365.2422=0.970223或0.970224个公历年。又回历元年元旦定在公元622年7月16日,由于当时历法在推算上的误差,致当时的7月16日,按现代的公历应改为7月19日,自公元某年元旦至该年7月19日已达200日.相200/365.2422=0.5476公历年;又因到回历二年元旦才达到0.970224个公历年,故自回历纪年元旦换算为公历的算式即为: (回历纪年一1)× 0.970224+622.5476年 =所求公历年月日 (1) 或回历纪年× 0.970224+621.5774年 =所求公历年月日 (2) 式中621.5774来自622.5476-0.970224。 如所求某一历史事实不在回历元旦时,可将事实经过本年的总日数化为回历年,加人回历纪年总数中即可。 然而上列公历一年的总日数,实际上是一回归年的实测数,因现用公历每年的日数实为365.2425日,它与一回归年的日数只能是基本相符,到公元四千多年后会再出现一日之差。 实际上在明万历十年九月十八日,回历990年9月16日,公元1582年10月4日前(包括4日)的公历称儒略历,儒略历每年365.25日,它每年与一回归年的差值远大于格列高利历即现代的公历,大约历128年就需多闰去一日,至万历十年已经多闰出十日了。因此,对于儒略历时期的回、公两历换算,不能仍采用(l)、(2)两式,而需依儒略历的年实际日数将上列二式略加修正即可,结果如下: (回历纪年一l)× 0.9702+622.5393 = 所求公历年月日 (3)

阳历转化成农历算法

c++中怎样将阳历转化成农历 已关闭20[ 标签:c++, 阳历, 农历 ] 小^鱼、2011-05-03 11:06 推荐答案 一、原理篇 1.公历转换农历的算法 公历(Gregorian Calendar)与农历(Chinese Lunar Calendar)的转换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就可以完成,其中的转换比较复杂,原因是农历的制定相当复杂,是根据天文观测进行指定的。 比较常用并且比较简单的公历转换农历算法就是查表方法。首先要保存公历农历的转换信息:以任何一年作为起点,把从这一年起若干年的农历信息保存起来(在我的C++类中,是从1900年作为起点的。选择一个起始点的思想十分重要,在下面的干支纪法和二十四节气中也体现到了)。回想一下,我们平时是怎样来转换公历农历的呢?是查阅历书,历书中有每一天的公历农历,直接一查就可以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也这样做呢?当然可以,但是这样做要收录每一天的信息,工作量就会很大,所以我们要简化这些信息。如何简化呢? 要保存一年的信息,其实只要两个信息就可以了:(1)农历每个月的大小;(2)今年是否有闰月,闰几月以及闰月的大小。用一个整数来保存这些信息就足够了。具体的方法是:用一位来表示一个月的大小,大月记为1,小月记为0,这样就用掉了12位,再用低四位来表示闰月的月份,没有闰月记为0。比如说,2000年的信息数据是0x0c960,转化成二进制就是1100100101100000,表示的含义是1、2、5、8、10、11月大,其余月小,低四位为0说明没有闰月。2001年的农历信息数据是0x0d954,其中的4表示该年闰4月,月份大小信息就是0x0d95,具体的就是1、2、4、5、8、10、12月大,其余月小。这样就可以用一个数组来保存这些信息。在我的C++类中是用m_lunarInfo这个数组来保存这些信息的。 下面就是公历转换成农历的具体算法: (1)计算所求时间到起始年正月初一的天数。 (2)从起始年份开始,减去每一月的天数,一直到剩余天数没有下一个月多为止。此时,m_lunarInfo的下标到了多少,就是减去了多少年,用起始年份加上这个下标就可以得到农历年份,然后看减去了几个月。如果本年不闰月或者闰月还在后面,就可以直接得到农历月份,如果在闰月月份数后面一个月,则这个月就是闰月。剩余的天数就是农历日。(具体实现时有所改进。) 2.利于泰勒公式巧算星期 在应用数学中有一个计算某一天是星期几的公式,这就是泰勒公式。公式如下: w = [c÷4] - 2c + y + [y÷4] + [26(m+1)÷10] + d - 1,其中w就是所求日期的星期数。如果求得的数大于(小于)7,就减去(加上)7的倍数,直到余数小于7为止。式子中c是指公

公元与农历的换算方法

公元与农历的换算方法 一、记住农历的天干和地支的顺序 天干顺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顺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二、掌握天干和地支的搭配方法KCB齿轮泵 年数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癸酉;后继续甲戍、乙亥、丙子……,60年时刚好是葵亥。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算起2CY系列齿轮泵,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搭配时先天干后地支。 三、使用如下公式KCB不锈钢齿轮泵 1、天干计算公式:(公元年代—3)/10.整除时是葵,余数1、 2、 3、 4、 5、 6、 7、 8、9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按顺序)。LYB系列立式液下齿轮泵 2、地支计算公式:(公元年代—3)/12.整除时是亥,余数1、2、 3、4、5、6、7、8、9、10、11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按顺序)KCB-T铜齿轮泵。 如:1894年甲午中**战争 (1894—3)/10 余数是1,GZYB高精度齿轮泵天干属于“甲”;(1894—3)/12 余数是7,地支属于“午”。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甲午”。KCB系列大流量齿轮泵 又如:1898年戊戌变法

(1898—3)/10 余数是5,KCB齿轮泵安装尺寸天干属于“戊”;(1898—3)/12 余数是11,地支属于“戌”。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戊戌”。2CY齿轮泵安装尺寸 再如:1911年辛亥革命 (1911—3)/10 余数是8,天干属于“辛”;(1911—3)/12 结果是整除,地支属于“亥”。高压齿轮泵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辛亥”。

阳历与阴历的转换

public class Date2 { //天干 private static string[] TianGan = {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 //地支 private static string[] DiZhi = {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 //十二生肖 private static string[] ShengXiao = {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 //农历日期 private static string[] DayName = {"*","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 "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十",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 "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 "廿六","廿七","廿八","廿九","三十"}; //农历月份 private static string[] MonthName = { "*",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腊" }; //公历月计数天 private static int[] MonthAdd = { 0, 31, 59, 90, 120, 151, 181, 212, 243, 273, 304, 334 }; //农历数据 private static int[] LunarData = {2635,333387,1701,1748,267701,694,2391,133423,1175,396438 ,3402,3749,331177,1453,694,201326,2350,465197,3221,3402 ,400202,2901,1386,267611,605,2349,137515,2709,464533,1738 ,2901,330421,1242,2651,199255,1323,529706,3733,1706,398762 ,2741,1206,267438,2647,1318,204070,3477,461653,1386,2413 ,330077,1197,2637,268877,3365,531109,2900,2922,398042,2395 ,1179,267415,2635,661067,1701,1748,398772,2742,2391,330031 ,1175,1611,200010,3749,527717,1452,2742,332397,2350,3222 ,268949,3402,3493,133973,1386,464219,605,2349,334123,2709 ,2890,267946,2773,592565,1210,2651,395863,1323,2707,265877};

明清民纪年 公元纪年对照查询

明清民纪年/公元纪年 对照查询 明洪武1年(1368)(戊申)太祖朱元璋 明洪武2年(1369)(己酉)明洪武3年(1370)(庚戌)明洪武4年(1371)(辛亥)明洪武5年(1372)(壬子)明洪武6年(1373)(癸丑)明洪武7年(1374)(甲寅)明洪武8年(1375)(乙卯)明洪武9年(1376)(丙辰)明洪武10年(1377)(丁巳)明洪武11年(1378)(戊午)明洪武12年(1379)(己未)明洪武13年(1380)(庚申)明洪武14年(1381)(辛酉)明洪武15年(1382)(壬戌)明洪武16年(1383)(癸亥)明洪武17年(1384)(甲子)明洪武18年(1385)(乙丑)明洪武19年(1386)(丙寅)明洪武20年(1387)(丁卯)明洪武21年(1388)(戊辰)明洪武22年(1389)(己巳)明洪武23年(1390)(庚午)明洪武24年(1391)(辛未)明洪武25年(1392)(壬申)明洪武26年(1393)(癸酉)明洪武27年(1394)(甲戌)明洪武28年(1395)(乙亥)明洪武29年(1396)(丙子)明洪武30年(1397)(丁丑)明洪武31年(1398)(戊寅)明建文1年(1399)(己卯)明惠帝朱允炆 明建文2年(1400)(庚辰)明建文3年(1401)(辛巳)明建文4年(1402)(壬午)明永乐1年(1403)(癸未)明成祖朱棣 明永乐2年(1404)(甲申)明永乐3年(1405)(乙酉)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明永乐4年(1406)(丙戌) 明永乐5年(1407)(丁亥) 明永乐6年(1408)(戊子) 明永乐7年(1409)(己丑) 明永乐8年(1410)(庚寅) 明永乐9年(1411)(辛卯) 明永乐10年(1412)(壬辰) 明永乐11年(1413)(癸巳) 明永乐12年(1414)(甲午) 明永乐13年(1415)(乙未) 明永乐14年(1416)(丙申) 明永乐15年(1417)(丁酉) 明永乐16年(1418)(戊戌) 明永乐17年(1419)(己亥) 明永乐18年(1420)(庚子) 明永乐19年(1421)(辛丑) 明成祖迁都北京 明永乐20年(1422)(壬寅) 明永乐21年(1423)(癸卯) 明永乐22年(1424)(甲辰) 明洪熙1年(1425)(乙巳) 明仁宗朱高炽 明宣德1年(1426)(丙午) 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德2年(1427)(丁未) 明宣德3年(1428)(戊申) 明宣德4年(1429)(己酉) 明宣德5年(1430)(庚戌) 明宣德6年(1431)(辛亥) 明宣德7年(1432)(壬子) 明宣德8年(1433)(癸丑) 明宣德19年(1434)(甲寅) 明宣德10年(1435)(乙卯) 明正统1年(1436)(丙辰) 明英宗朱祁镇 明正统2年(1437)(丁巳) 明正统3年(1438)(戊午) 明正统4年(1439)(己未) 明正统5年(1440)(庚申) 明正统6年(1441)(辛酉) 明正统7年(1442)(壬戌) 明正统8年(1443)(癸亥) 明正统9年(1444)(甲子) 明正统10年(1445)(乙丑) 明正统21年(1446)(丙寅) 明正统32年(1447)(丁卯) 明正统43年(1448)(戊辰) 明正统54年(1449)(己巳) 明景泰1年(1450)(庚午) 明代宗朱祁钰 明景泰2年(1451)(辛未) 明景泰3年(1452)(壬申) 明景泰4年(1453)(癸酉) 明景泰5年(1454)(甲戌) 明景泰6年(1455)(乙亥) 明景泰7年(1456)(丙子) 明天顺1年(1457)(丁丑) 明英宗朱祁镇 明天顺2年(1458)(戊寅) 明天顺3年(1459)(己卯) 明天顺4年(1460)(庚辰) 明天顺5年(1461)(辛巳) 明天顺6年(1462)(壬午) 明天顺7年(1463)(癸未) 明天顺8年(1464)(甲申) 明成化1年(1465)(乙酉) 明成化2年(1466)(丙戌) 明宪宗朱见深 明成化3年(1467)(丁亥) 明成化4年(1468)(戊子) 明成化5年(1469)(己丑) 明成化6年(1470)(庚寅) 明成化7年(1471)(辛卯) 明成化8年(1472)(壬辰) 明成化9年(1473)(癸巳) 明成化10年(1474)(甲午) 明成化11年(1475)(乙未) 明成化12年(1476)(丙申) 明成化13年(1477)(丁酉) 明成化14年(1478)(戊戌) 明成化15年(1479)(己亥) 明成化16年(1480)(庚子) 明成化17年(1481)(辛丑) 明成化18年(1482)(壬寅) 明成化19年(1483)(癸卯) 明成化20年(1484)(甲辰) 明成化21年(1485)(乙巳) 明成化22年(1486)(丙午) 明成化23年(1487)(丁未) 明弘治1年(1488)(戊申) 明孝宗朱佑樘 明弘治2年(1489)(己酉)

明 清 民国纪年表

明朝帝王纪年表 明(公元1368—1644年) 1368 戊申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 1369 己酉二年 1370 庚戌三年 1371 辛亥四年 1372 壬子五年 1373 癸丑六年 1374 甲寅七年 1375 乙卯八年 1376 丙辰九年 1377 丁巳十年 1378 戊午十一年 1379 己未十二年 1380 庚申十三年 1381 辛酉十四年 1382 壬戌十五年 1383 癸亥十六年 1384 甲子十七年 1385 乙丑十八年 1386 丙寅十九年 1387 丁卯二十年 1388 戊辰二十一年 1389 己巳二十二年 1390 庚午二十三年 1391 辛未二十四年 1392 壬申二十五年 1393 癸酉二十六年 1394 甲戌二十七年 1395 乙亥二十八年 1396 丙子二十九年 1397 丁丑三十年 1398 戊寅三十一年 1399 己卯明惠帝朱允溫建文元年 1400 庚辰二年 1401 辛巳三年 1402 壬午四年 1403 癸未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 1404 甲申二年 1405 乙酉三年 1406 丙戌四年 1407 丁亥五年 1408 戊子六年 1409 己丑七年 1410 庚寅八年 1411 辛卯九年 1412 壬辰十年 1413 癸巳十一年 1414 甲午十二年 1415 乙未十三年 1416 丙申十四年 1417 丁酉十五年 1418 戊戌十六年 1419 乙亥十七年 1420 庚子十八年 1421 辛丑十九年 1422 壬寅二十年 1423 癸卯二十一年 1424 甲辰二十二年 1425 乙巳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 1426 丙午明宣宗朱瞻基宣 德元年 1427 丁未二年 1428 戊申三年 1429 己酉四年 1430 庚戌五年 1431 辛亥六年 1432 壬子七年 1433 癸丑八年 1434 甲寅九年 1435 乙卯十年 1436 丙辰明英宗朱祁镇正 统元年 1437 丁巳二年 1438 戊午三年 1439 己未四年 1440 庚申五年 1441 辛酉六年 1442 壬戌七年 1443 癸亥八年 1444 甲子九年 1445 乙丑十年 1446 丙寅十一年 1447 丁卯十二年 1448 戊辰十三年 1449 己巳十四年 1450 庚午明代宗朱祁钰景 泰元年 1451 辛未二年 1452 壬申三年 1453 癸酉四年 1454 甲戌五年 1455 乙亥六年 1456 丙子七年 1457 丁丑明英宗朱祁镇天 顺元年 1458 戊寅二年 1459 己卯三年 1460 庚辰四年 1461 辛巳五年 1462 壬午六年 1463 癸未七年 1464 甲申八年 1465 乙酉明宪宗朱见深成 化元年 1466 丙戌二年 1467 丁亥三年 1468 戊子四年 1469 己丑五年 1470 庚寅六年 1471 辛卯七年 1472 壬辰八年 1473 癸巳九年 1474 甲午十年 1475 乙未十一年 1476 丙申十二年 1477 丁酉十三年 1478 戊戌十四年 1479 乙亥十五年 1480 庚子十六年 1481 辛丑十七年 1482 壬寅十八年 1483 癸卯十九年 1484 甲辰二十年 1485 乙巳二十一年 1486 丙午二十二年 1487 丁未二十三年 1488 戊申明孝宗朱祐樘弘 治元年 1489 己酉二年 1490 庚戌三年 1491 辛亥四年 1492 壬子五年 1493 癸丑六年 1494 甲寅七年 1495 乙卯八年 1496 丙辰九年 1497 丁巳十年 1498 戊午十一年 1499 己未十二年 1500 庚申十三年 1501 辛酉十四年 1502 壬戌十五年 1503 癸亥十六年 1504 甲子十七年 1505 乙丑十八年 1506 丙寅明武宗朱厚照正 德元年 1507 丁卯二年 1508 戊辰三年 1509 己巳四年 1510 庚午五年 1511 辛未六年 1512 壬申七年 1513 癸酉八年 1514 甲戌九年 1515 乙亥十年 1516 丙子十一年 1517 丁丑十二年 1518 戊寅十三年 1519 己卯十四年 1520 庚辰十五年 1521 辛巳十六年 1522 壬午明世宗朱厚熜 嘉靖元年 1523 癸未二年 1524 甲申三年 1525 乙酉四年 1526 丙戌五年 1527 丁亥六年 1528 戊子七年 1529 己丑八年 1530 庚寅九年 1531 辛卯十年 1532 壬辰十一年 1533 癸巳十二年 1534 甲午十三年 1535 乙未十四年 1536 丙申十五年 1537 丁酉十六年 1538 戊戌十七年 1539 乙亥十八年 1540 庚子十九年 1541 辛丑二十年 1542 壬寅二十一年 1543 癸卯二十二年 1544 甲辰二十三年 1545 乙巳二十四年 1546 丙午二十五年 1547 丁未二十六年 1548 戊申二十七年 1549 己酉二十八年 1550 庚戌二十九年 1551 辛亥三十年 1552 壬子三十一年 1553 癸丑三十二年 1554 甲寅三十三年 1555 乙卯三十四年 1556 丙辰三十五年 1557 丁巳三十六年 1558 戊午三十七年 1559 己未三十八年 1560 庚申三十九年 1561 辛酉四十年 1562 壬戌四十一年 1563 癸亥四十二年 1564 甲子四十三年 1565 乙丑四十四年 1566 丙寅四十五年 1567 丁卯明穆宗朱载贺隆 庆元年 1568 戊辰二年 1569 己巳三年 1570 庚午四年 1571 辛未五年 1572 壬申六年 1573 癸酉明神宗朱翊钧万 历元年 1574 甲戌二年 1575 乙亥三年 1576 丙子四年 1577 丁丑五年 1578 戊寅六年 1579 己卯七年 1580 庚辰八年 1581 辛巳九年 1582 壬午十年 1583 癸未十一年 1584 甲申十二年 1585 乙酉十三年 1586 丙戌十四年 1587 丁亥十五年 1588 戊子十六年 1589 己丑十七年 1590 庚寅十八年 1591 辛卯十九年 1592 壬辰二十年 1593 癸巳二十一年 1594 甲午二十二年 1595 乙未二十三年 1596 丙申二十四年 1597 丁酉二十五年 1598 戊戌二十六年 1599 乙亥二十七年 1600 庚子二十八年 1601 辛丑二十九年 1602 壬寅三十年 1603 癸卯三十一年 1604 甲辰三十二年 1605 乙巳三十三年 1606 丙午三十四年 1607 丁未三十五年 1608 戊申三十六年 1609 己酉三十七年 1610 庚戌三十八年 1611 辛亥三十九年 1612 壬子四十年 1613 癸丑四十一年 1614 甲寅四十二年 1615 乙卯四十三年 1616 丙辰四十四年 1617 丁巳四十五年 1618 戊午四十六年 1619 己未四十七年 1620 庚申四十八年 明光宗朱常洛泰昌 元年 1621 辛酉明熹宗朱同校 天启元年 1622 壬戌二年 1623 癸亥三年 1624 甲子四年 1625 乙丑五年 1626 丙寅六年 1627 丁卯七年 1628 戊辰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元年 1629 己巳二年 1630 庚午三年 1631 辛未四年 1632 壬申五年 1633 癸酉六年 1634 甲戌七年 1635 乙亥八年 1636 丙子九年 1637 丁丑十年 1638 戊寅十一年 1639 己卯十二年 1640 庚辰十三年 1641 辛巳十四年 1642 壬午十五年 1643 癸未十六年 1644 甲申十七年

公元、农历纪年对照表

公元、农历纪年对照表

公元、农历纪年对照表 唐朝(公元618—907年) 高祖(李渊)公元农历年号公元农历年号633癸巳贞观七年618戊寅武德元年634甲午贞观八年619已卯武德二年635乙未贞观九年620庚辰武德三年636丙申贞观十年621辛巳武德四年637丁酉贞观十一年622壬午武德五年638戊戌贞观十二年623癸未武德六年639已亥贞观十三年624甲申武德七年640庚子贞观十四年625乙酉武德八年641辛丑贞观十五年626丙戌武德九年642壬寅贞观十六年太宗(李世民)643癸卯贞观十七年公元农历年号644甲辰贞观十八年627丁亥贞观元年645乙巳贞观十九年628戊子贞观二年646丙午贞观二十年629已丑贞观三年647丁未贞观二十一年630庚寅贞观四年648戊申贞观二十二年631辛卯贞观五年649已酉贞观二十三年632壬辰贞观六年

高宗(李治)公元农历年号公元农历年号670庚午咸亨元年650庚戌永徽元年671辛未咸亨二年651辛亥永徽二年672壬申咸亨三年652壬子永徽三年673癸酉咸亨四年653癸丑永徽四年674甲戌上元元年654甲寅永徽五年675乙亥上元二年655乙卯永徽六年676丙子仪凤元年656丙辰显庆元年677丁丑仪凤二年657丁巳显庆二年678戊寅仪凤三年658戊午显庆三年679已卯调露元年659已未显庆四年680庚辰永隆元年660庚申显庆五年681辛巳开耀元年661辛酉龙朔元年682壬午永淳元年662壬戌龙朔二年683癸未弘道元年663癸亥龙朔三年684甲申嗣圣元年664甲子麟德元年文明元年665乙丑麟德二年光宅元年666丙寅乾封元年685乙酉垂拱元年667丁卯乾封二年686丙戌垂拱二年668戊辰总章元年687丁亥垂拱三年669已巳总章二年688戊子垂拱四年

公历转农历方法

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前已述及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 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 (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994-1977=17=4×4+1 故:q=4,r=1 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4×4+10.6(1+1)+(31+28+31+31+7)-29.5n =204.2- 29.5n 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 蔡勒(Zeller)公式:是一个计算星期的公式。 随便给一个日期,就能用这个公式推算出是星期几。 蔡勒公式如下: W = [ C/4 ] - 2C + y + [ y/4 ] + [ 13 * (M + 1) / 5] + d -1 公式中的符号含义如下: W: 星期;w对7取模得:0-星期日,1-星期一,2-星期二,3-星期三,4-星期四,5-星期五,6-星期六 C: 世纪-1(前两位数) y: 年(后两位数) m: 月(m大于等于3,小于等于14,即在蔡勒公式中,某年的1、2月要看作上一年的13、14月来计算,比如2003年1月1日要看作2002年的13月1日来计算) d: 日 [ ]代表取整,即只要整数部分。 下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纪念日那天(2049年10月1日)来计算是星期几,过程如下: w=y+[y/4]+[c/4]-2c+[26(m+1)/10]+d-1 =49+[49/4]+[20/4]-2×20+[26×(10+1)/10]+1-1 =49+[12.25]+5-40+[28.6] =49+12+5-40+28 =54 (除以7余5) 即2049年10月1日(100周年国庆)是星期五。 再比如计算2006年4月4日,过程如下: w=y+[y/4]+[c/4]-2c+[26(m+1)/10]+d-1 =6+[6/4]+[20/4]-2*20+[26*(4+1)/10]+4-1 =-12 (除以7余2,注意对负数的取模运算!) 不过,以上的公式都只适合于1582年(我国明朝万历十年)10月15日之后的情形。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