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回顾这一历程,当代中国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我们可以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中把握当代青年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脉搏。

众所周知,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79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前,中国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社会。在那个政经合一的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基本上是一致的,并且也与社会总体价值观一致。其人生价值的指向是“无我”和“忘我”——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这种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变异而且带有强烈的绝对的排他性。极“左”思潮在给我们造成灾难性的经济建设恶果的同时,也扭曲了人的灵魂,塑造了一种远离现实生活的“圣人”价值观。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一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革命。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政企分开到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的确认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20年来巨大的社会变革,折射出当代中国青年对人生思考的光芒。

如果我们把青年人生观的变化作全过程的分析,便会发现有不同的阶段。一种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发展有四个基本阶段:(1)1980年,主要特征是以潘晓的“人生观”讨论为主题;(2)1981年至1985年,主要特点是开始以一种多取向的、积极的方式和态度寻求新的价值观念;(3)1985年至1989年,主要特征是价值观的高期望值与低评价率之间发生冲突;(4)1989年至今,主要特点是人生价值观趋于现实(谢和,1993)。另一种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嬗变轨迹经历了五个时期:(1)70年代末,价值观的解冻、复苏期;(2)80年代初,价值观的批判、讨论期;(3)80年代中期,价值观的裂变、探索期;(4)80年代末,价值观的冲突、分化期;(5)90年代中期,价值观的筛选、重建期。

上述见解对当代中国青年人生观的发展作了细致而深刻的研究,但事实上各阶段或各时期之间往往很难作出如此细致的科学界定。特别是社会发生的变化与人生价值观变化之间的那种必然联系、那种标志性的相互作用体现得不够清晰。笔者的意见是分成两个阶段:(1)80年代,青年思考的主旋律“人为什么活着”;(2)90年代,青年思考的主旋律是“人怎样活得更好”。这样的划分似乎是以时间坐标为出发点,其实不然,笔者的意见恰恰基于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中国社会所发生的重大变革。

80年代,正是中国在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进入一个从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90年代,正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后,中国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在这鲜明的时代背景下,相应地在青年中间发生了有关人生价值观的两场重大的讨论。

第一场重大讨论发生在1980年4月。北京两位化名“潘晓”的青工写信给《中国青年》杂志,发出了“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感慨。信发表后,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关于人生的大讨论。短短一个月内,编辑部和作者潘晓收到的稿(信)件达2.5万多件。同年7月《中国青年报》也应读者要求,以“怎样认识人生的意义、怎样找到前进的路标”为题展开深入的讨论。讨论的背后蕴藏着“人为什么活着”这样一个哲学命题。由此形成80年代青年人生价值观变化的开端。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展示了他们思考人生意义的心路历程:关于影片《沙鸥》中的沙鸥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的讨论(1981年)、关于美国电影《冰峰抢险队》中麦克唐纳是否等于雷锋的讨论(1982年)、关于当代中国青年学习的榜样张海迪是否幸福的讨论(1983年)、关于故事片《人生》放映后对“人生”认识的讨论(1984年)、关于香港电视连续剧《上海滩》中的许文强是否值得学习的讨论(1985年)、关于长江漂流那种冒险精神的讨论(1986年)、关于希尔顿饭店招聘员工事件的讨论(1987年)、关于大学生毕业分配问题的讨论(1988年)等等。

80年代中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济体制的改革自然而然地引发观念的变革。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控制和引导手段,旧的价值体系的动摇并没有导致一种较为成熟的新的价值体系的出现”(陆建华,1991)。新旧观念并存的复杂局面引起人们包括广大青年的思想混乱,理想的人生之梦与现实的生活之路充满矛盾和冲突。广大青年感到不解的是,他们的思想长河起于无私的源头,而最终以自我为归宿。以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许多青年认为人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从思想的苦闷、徘徊到孜孜追求一道道有关“形而上”的人生难题的答案,这种不断的探索伴随着改革的深化而逐步提高。当代中国青年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通过矛盾和冲突而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

第二场重大讨论发生在1991年12月。上海一位化名“梅晓”的大学生写信给《青年报》,就“我该怎样选择生活”提出一系列非常实在的有关“形而下”的人生问题。这封来信坦然地表达了当代青年自我选择生活的新的困惑:现代人注定要捧着灵魂生活,既不愿把它交给天使,因为这太吃亏;也不愿把它交给撤旦,因为这太卑鄙。有没有既不吃亏又不卑鄙,既完善人格又不碰得头破血流,既有价值又不失感官生活快乐的道路可走?《青年报》就此发起一场新的有关人生观问题的大讨论。虽然这场讨论的影响波及面小得多,但它揭示了新的哲学命题:“人怎样活得更好”,标志着90年代青年人生价值观的新发展。按不完全统计,《中国青年》杂志

从1991年以来所组织的与上述命题相关的热门话题就有:关于“‘没活干’,还该不该拼命干”的讨论;关于“从自身做起顶用吗”的讨论;关于在企业里“一个主人的困惑”的讨论;关于“我的用武之地在哪里”的讨论;关于“我们怎样看待中国新富豪”的讨论等等。

进入90年代,中国的政治趋于稳定,经济快速增长,两种经济体制并存的格局开始走向单一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不同于80年代的相当显著的特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对不断涌现的现代生活方式和观念,青年如何学会选择便成了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课题。我们不难看出,青年关于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少了些坐而论道的东西,多了些“俗”而实在的内容。从宏观思考向微观思考转变,从追求理念到强调操作性,在本质上是宏观思考的深化。因此,思考“人怎样活得更好”并不意味着不再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只不过中国青年在今天更多地思考前者而非后者,只不过在思考生命的形而上的本质意义时更加现实而非浪漫。某种程度上,学会了生活选择,就等于拓展了人生道路。当代中国青年的人生价值观经历了新的矛盾和困惑而趋于现实和成熟。

在这改革开放20年中,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顺应着人类社会发展潮流。我们已经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并且正从现代工业社会向后现代工业社会迈步。上述不同社会形态相应地塑造不同的人的社会性格:传统的、自我的、他人的(里斯曼,1950)。其实质就是三种不同的价值指向。我们发现,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演变就经历了从传统(这里的传统不仅是指农业社会给我们所留下的某些封建传统,而且还包括受“左”的影响则形成的意识形态传统)的没有选择余地的单一价值观向自我的多元化的价值观转变,并且正在呈现出为适应社会发展而选择的环境、时尚决定自己行为的他人导向的价值观。可以说,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演变与世界范围内的人生价值观演变在方向上是吻合的,在进程上则是因为中国社会急剧的巨大的变迁而表现出浓缩性的特征。

对青年人生价值观演变阶段的分析,虽然离不开社会变迁的历史背景,我们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基本的条件,但是从价值观演变的动力角度来看,还有着主观与客观方面相当复杂的因素。

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处于一个自我价值导向和他人价值导向并存、以自我价值导向为主的时期。

80年代以来,青年中的自我价值导向已经出现并且不断强化。一方面因为青年期是自我意识形成的人生阶段,另一方面因为社会变革大大促进了社会成员自我意识的发展,这样,青年对自我价值评价的肯定,在其人生面前以及在社会面前凸现出来。许多权威性的研究成果就证明了这一现状。

1986-1987年实施的一项有关北京市大学生人生观的大型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对人生“自我设计”的态度,持“赞成’意见的占79.4%,“不感兴趣”的占11.7%,认为“提法不妥”的占5.4%,表示“反对”的仅占2.3%。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青年对自我的看法和评价:力求把握自己的命运,不愿受外部事物和他人的摆布与约束的一种人生价值意愿(谢维和,199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表的《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6)》,也用“自我实现”来概括当代青年中人生价值观的特征。在该项研究的问卷中,有“您认为人生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被调查者的回答如下:“实现自我价值”为77.5%,“无私奉献”为10.7%,“发大财”为9.4%,“有很大权力”为2.5%。与人生目的相关的另一问题是,“您努力工作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结果选择“实现自我价值”的为50.3%,“多赚一些钱”的为29.3%,“为国家集体多做一些贡献”的为14.3%。这表明大部分青年人把“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人生的目标,这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价值观念的主体。1996年在笔者主持的一项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例研究为背景的全国性的调查中,我们同样发现被调查者对“实现自我价值”有着相当大的认定强度。我们要求青年对问卷所提供的各种生活需要进行判断,评判分为“非常需要、需要、比较需要、说不清、不需要”五个等级。结果对“实现个人价值、发挥个人才干”选择“非常需要”的占了40.24%;以下依次为“拼搏一场,为国为民干番事业”(27.30%)、“为公益服务、为社会尽责”(9.84%)、“为周围的人做好事、善事” (19.20%)。即便把“非常重要”和“需要”的值相加后再作排序分析,对“实现个人价值”的选择依然排在首位,并且要高出次位选项12个百分点。可见,从改革开放至今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第一指向便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有着统计意义的其他选项则说明了青年人生价值观存在的多元化特征。

如前所述,当代中国青年人生观在9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从自我价值向他人价值导向转变的趋势。这种趋势不是后者对前者的简单替代,则是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新变化。按有些学者的意见,受环境、时尚等决定自己行为的他人价值导向而某些方面存在他人价值导向的“矛盾”现象。按有些学者的意见,受环境、时尚等决定自己行为的他人价值导向,是作为后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的大众文化的本质体现,它造成了一个人的价值主体地位的消失。因此大众文化(他人价值导向)具有消费至上、愉悦至上;整体性消失;深度感消失;广告效应等一系列特征(许纪霖,1992)。那么有哪些具体的动态的变化可以作为论证他人价值导向趋势的判据呢?我们知道,人生观是个大题目,它包含一个人对苦乐、荣辱、生死、幸福、事业、爱情、婚姻、友谊等众多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这里,笔者只能选取有代表性的某些内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一,当代中国青年在苦乐观上出现重物质待遇的倾向。80年代在部分青年中已出现重物质待遇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在90年代有较大的发展。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承担的“十年来中国青年价值观取向的演变”的课题研究(下面引证80年代的资料,出处相同),向我们提供了80年代青年对理想与物质的追求在总体上倾向于精神追求的结论,虽然那时理想主义已经淡化,而物欲正在抬头。据其调查,有超过3/4的青年对“理想的追求高于金钱”的说法持赞同态度,其中45.92%的人持“赞成”态度,“有点赞成”的占30.05%,持“反对”态度的仅占6.38%,15.0%的青年“不太赞成”。1990年对这一说法再度调查,发现赞同的比例下降(仍高达63.82%),反对的比例上升了一倍(陆建华,1992)。而1996年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青年对物质的追求已经强于对精神的追求,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被调查者对“拼搏一场,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的生活需求与“工资高、待遇好”的择业标准作出评价,结果对后者的肯定比前者高出14%。中国青年对物质待遇的态度经历了从排斥到接受到看重的转变过程。

在吃苦与享乐的关系上,过去我们虽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正确理解,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机械地把它们当作精神与物质的代名词。似乎吃苦就是对精神的追求,享乐就是对物质的膜拜。于是,今天青年中出现重物质待遇的倾向,用老眼光来看无异于对理想与精神的背弃。其实,重物质待遇倾向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的改革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富裕起来,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其次,我们纠正了“重物质待遇等于享乐主义”的错误观点;再者,市场经济在中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生活条件等等,这一切使青年的物质追求成为现实。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后工业社会的工具理性取代了过去的乌托邦式的个人审美理性;工具理性使人们的认识不为思辨或形而上学的目的,而为达到成功而展开。工具理性正在我们的社会出现并将成为社会的大众文化。因此重物质待遇的倾向包含了一种现实的精神追求,这是一种由社会大众文化决定个人行为、以他人价值为导向的新人生观雏形。当然,对重物质待遇的倾向要加以引导,让青年懂得不能“唯物质待遇”,懂得苦干是创造物质待遇的前提,从而真正树立健康、正确的苦乐观。

第二,当代中国青年在幸福观上出现重时尚消费的倾向。传统的幸福含义虽然与禁欲主义的幸福论有极大的差别,但它确实强调人在精神上的满足。这一概念在今天青年人的词典里则被界定为对实际生活条件的体验,并且偏重于对时尚的消费的享受。

1988年对全国城镇青年的调查表明,70%的人赞成“知足常乐,,的说法,而反对者仅占11.52%,不太赞成的为13.56%。分析资料显示,各类城镇青年对“知足常乐”的说法的第一态度倾向是“赞成”,没有任何差异。这说明认同程度是相当高的。1996年我们的调查发现“知足常乐”的伦理魅力正在隐去,青年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足感在增强关于这一点,我们通过相关的指标来解释。我们在调查中询问:“您对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是否满意?”结果表示“很满意”

的占10.95%,“比较满意”的占25.06%,认为“一般”的占25.84%,选择“不满意”的占15.61%,“很不满意”的占3.0%,未填的占19.16%。在五个等级中,认为经济状况“一般”的比例最高。这里的“一般”明显地透露出一种不满足感。如果加上“不满意”的部分,那么不满足现有经济状况的青年的比例(44.45%)就高于那些“知足常乐”者(36.0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与提高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人们追求幸福、希望过美好日子的欲望却越来越强烈。从当代青年消费项目的支出来看,他们的这种欲望是把幸福更多地理解为时尚消费。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青年消费项目除日常衣食开支外,首选项目是“朋友聚会”,加上选择“社交礼仪”、“看电影或戏剧”、“穿名牌或上饭馆”、“进高级娱乐场所”等项目,其比例高达41.35%。上述数据既反映了当代青年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们追求眼下最时髦、最流行消费方式的倾向。

时尚消费倾向的出现与市场经济有密切的联系。铺天盖地而来的广告,为青年追求时尚推波助澜。原来颇具个性的消费行为,在广告效应的刺激下,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随波逐流,最终沦为时尚的奴隶。所以有人说,时尚消费体现的他人价值导向实质上是一种市场导向,一点也不为过。时尚消费倾向的出现与后工业社会更有密切的联系。文化因成为“工业”产品而具备大众性。卡拉OK、激光CD、卡通文具、时装演出等等,这种大众性消费文化广泛传播,进人生活的各个角落,左右青年的消费情趣和消费观念,满足了青年的享受欲望。可以认为,重时尚消费已是当代青年幸福观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三,当代中国青年在友谊观上出现重互利互惠的倾向。80年代青年择友、交友活动已不再被贴上“同志加兄弟”、“革命加友谊”之类的政治标签,而强调互利和人际间的真诚与信任。今天这种交友指向依然保持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即结交朋友时互利互惠的原则更为广大青年所接受。

1988年对全国城镇青年调查的资料表明,青年人最认可的朋友类型有三种:一是“能互相帮助的”,二是“品质高尚的”,三是“有共同兴趣的”(选择的比例分别为38.12%,33.93%,21.63%)。对另两种类型“容貌漂亮”和“为人热情”,给予认可的青年微乎其微。上述结果是当时青年交友深度的一把标尺:交友必须重人品和志趣而绝无功利可言;“相互帮助”虽指在特定事务中帮助对方解决实际问题困难,但更指交往过程中的相互理解与沟通。1996年我们也对青年交友动机作了调查。其认可强度排序如下:“与同事(同学)相处贵在真诚”(90.69%);“搞好同事(同学)关系有利于相互协作”(86.32%);“交朋友,性别不是主要的,关键在于互补”(81.27%);“工作学习上可以相互切磋”(76.11%);“出门办事多个朋友多条路”(60.33%);“精神上得到安慰和寄托”(58.05%);“生活上得到照顾和帮助”(48.39%);“交友不一定

投缘,对自己有帮助就行”(39.43%)。这个排序给了我们三点启示:(1)真诚作为交友基本前提不可动摇;(2)交友的互利互惠原则得到较充分的肯定;(3)功利主义的交友动机评价不高。

如何认识当代青年在友谊观上出现的重互利互惠的倾向?首先,互利互惠是维系友谊、发展友谊的重要因素。友谊作为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固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建筑在彼此信任、相互帮助、相互依恋的基础之上。互利互惠完全符合这种“相互性”,从而使友谊持久与稳固。其次,互利互惠原则强化了友谊的社会意义。中国历来有句古语,叫做“君子言义不言利”。朋友交往一旦涉及“利”,就谈不上真正的友谊了。其实,友谊的社会意义正是由其活动的社会目的性和利益决定的,因为利益能促使主体自愿地确立有利于他们和社会的关系。再者,互利互惠原则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随着“工商社会”在城市中逐渐生长发育,一种公平竞争、平等公正的全新的经济观念和社会文化观念正在形成。新的时代条件使互利互惠的交友原则应运而生。最后,互利互惠原则把自我价值导向与他人价值导向有机地融合。80年代巧妙地避免了被指责为极端个人主义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说法,出发点毕竟是主观和自己,消极成分客观存在。而互利互惠原则兼顾了主观与客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使青年找到了一种既适应社会发展又实现个人发展的人际交往的模式。问题是,有部分青年认同功利主义,认为结交朋友仅仅为了对自己有好处。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教育,因为如果承认这种观点的合理性,那么人世间无所谓有真善美的友谊了。

当代中国青年的人生观向他人价值导向转变的趋势,在爱情观、事业观上也有所反映(如重感觉体验的爱情观、重市场需要的事业观等),限于篇幅,本文不展开论述。

论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观

从传统向自我向他人价值导向的转变——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演变青年的人生价值观,指的是青年对人生目的、意义、态度、生活准则等与人生终极 目标、理想相关的现象作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它是青年的价值观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 部分。本文将对青年人生观的历史与现实进行考察,来展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及 其特征。 (一)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回顾这一历程,当代中国青年的人生价值观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我们可以从当代中 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中把握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发展的脉膊。 众所周知,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79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前,中国是一个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的社会。在那个政经合一的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基本上是一致的, 并且也与社会总体价值观一致。其人生价值的指向是“无我”和“忘我”——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这种人生价值观发生变 异而带有强烈的绝对的排他性。极左思潮在给我们造成灾难性的经济建设恶果的同时, 也扭曲了人的灵魂,塑造了一种远离现实生活的“圣人”价值观。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一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革命 。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政企分开到多种 经济成份的发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的确认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 并进……20年来巨大的社会变革,折射出当代中国青年对人生思考的光芒。 如果我们把青年人生观的变化作全过程的分析,便会发现有不同的阶段。一种代表 性的意见认为,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发展有四个基本阶段:(1)1980年,主要特征是以潘晓的“人生观”讨论为主题;(2)1981年至1985年,主要特点是开始以一种多取向的、积极的方式和态度寻求新的价值观念;(3)1985年至1989年,主要特征是价值观的高期望值与低评价率之间发生冲突;(4)1989年至今,主要特点是人生价值观趋于现实(谢维和,1993)。另一种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嬗变轨迹经历五个 时期:(1)70年代末,价值观的解冻、复苏期;(2)80年代初,价值观的批判,讨论期;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报告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报告 ——人民网调查专栏“态度”第三期 为全面了解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现状,人民网强国社区调查专栏《态度》联合国内专业民意调查机构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青年人的职业观、婚恋观和亲情观。在调查实施中,除了对青年群体(15~34周岁的人群)进行调查外,也对非青年(35周岁及以上的人群)群体关于青年人的看法进行了调查,线上线下调查同步进行,时间为2013年4月12日至4月23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关于“青年”年龄范围的定义在世界各地因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情况的不同而有差异,本次调查使用我国国家统计局对“青年”的定义,即:15至34周岁的人群,为青年。调查结果如下: 一、职业观 当代青年择业不惧压力,看重工作发展前景;工作中有较强的上进心,虽然压力偏大,但对工作基本满意;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基本了解,在实际工作中明确职业理想,并为此作出努力。 (一) 青年择业最看重的三个条件:发展前景、稳定性和薪酬福利 调查结果显示,青年择业最看重的三个条件是发展前景 (70.5%)、稳定性(67.3%)以及薪酬福利(60.0%),而工作压力小(27.2%)对青年择业的影响较小。

此外,男青年与女青年在择业观上存在显著差别。男青年认为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工作的发展前景,而女青年则认为工作的稳定性才是影响择业的最重要因素。 (二) 工作状态 1. 当代青年具有较强的上进心,但工作态度需要端正

数据显示,78%的被访青年认为当代青年在工作中有上进心是主流现象,六成以上被访青年认为多数青年能够在工作中做到“脚踏实地,踏实肯干”。 然而,非青年(注:指35周岁及以上的人群)认为“工作态度不认真,混日子”是当代青年在工作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2. 当代青年工作压力偏大 调查发现,青年人的工作压力得分为61.8分(注:百分制,下同),属于中等偏高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在对比不同性别的青年对于工作压力的感受时,男青年比女青年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当代青年价值观变化现状及原因的几点思考

当代青年价值观变化现状及原因的几点思考 近十年来,中国的巨变为世人所瞩目,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然而,就是随着这种经济步伐的加快,同时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其中尤其对我们的当代青年的思想影响较为严重,“关注青年就是关注未来,拥有青年也就拥有未来”,这已是社会的共识。加强对青年价值观念问题的研究,正成为转型变革时期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几年随着部队院校、医院非现役人员、聘用人员的逐年增多,他们已渐渐成为基层一线的主体,特别是他们年龄都不大,绝大部分都是80后出生,他们出生于改革开放初期,成长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他们耳闻目染了社会变革的方方面面,承受的各种诱惑也很多,所以他们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定位也呈现出多样化,部分青年人中对成功的理解存在偏颇,对人生定位存在错误的现象。今天着重谈谈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对目前青年人价值观的影响。 发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1、社会体制、经济体制转型以及教育观念、教育方式转变对青年价值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得青年思想观念中所形成的平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效益竞争意识打破了青年安于现状、追求中庸的传统状态。在这种状况下,青年能站在社会价值的起点上重新审视个人价值,正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形成当代青年求实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但是市场经济中特别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市场双方利己行为又使得当代青年对自己从小所受到的利他行为为出发点的价值观教育与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相左,从而产生困惑不解、心理失去平衡等。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他们很快吸收各种各样的新思维、新观念,由此使得当代青年价值观出现多元矛盾,摇摆不定的状况。另一方面,国家正在加大的各种体制改革力度,打破了原有的旧的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体制,使在各种体制转型期的青年一时没能适应,从而产生价值观念的不稳定。如教育方面,高等学校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中建立的收费制度、自主择业制度。原本“双轨”——国家包培养、包分配变为“双自”——学生自己承担部份培养费用,自主择业。教育体制的改革一方面鼓励青年学生更加关注自我,自觉增强学习动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迎接社会的挑选。另一方面,也更直接地影响和冲击着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心态,从生存角度出发,更注重实惠倾向。在校期间他们所从事的勤工助学活动,以弥补必要开支,毕业后把经济收入作为择业重要考虑依据在所难免。又如用工人事改革,这一改革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大趋势。一方面改革打破青年思想上既已形成的“铁饭碗”的观念,对其自身存在着危机感,因此,他们更加注重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以期能在改革大潮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更大发展。另一方面,就来难成为青年最为关注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下岗失业所造成的压力超过其他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青年除了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锻炼提高自身生存竞争能力外,他们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谋生的出路,一些青年在工作之余搞第二职业、做小本生意等等现象也就出现。 2、西方腐朽思潮还在影响当代的青年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

青年人的价值观作文.doc

青年人的价值观作文 青少年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什么?在我们这个年代,有很多新鲜事,并不去了解生活当中常见的让痤,大声喧哗,吐痰的事情。所以我认为这是青少年对价值观的一种模糊。这件事情有分岐的原因是,问题根本不在于青少年甚至有人认为这才足以证明青少年的价值观是健康的阳光的,难以平定也就是没法去解决评论。青少年遇到情况心里想法基本分为两种 一、明知道这是一件不应该做的事情,但还是做了。 二、这是社区上的问题,我还没有真正的弄明白,现在我的想法可能不全面等等。生活当中我们可能觉得这件事情不可以做,但如果这件事就在你面前出现你呢? 会"犯下错"有些人犯下错这后会不济于事,而有些就会为自己刚才做的事感到惭愧不安,这又涉及到了我们在今后在工作上的道德观,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经理,当你看到你的公司职员把顾客推倒,而且这个顾客刚把本公司的产口弄坏,你会视而不见或者帮助公司职员一起讨回公司产口吗?如果你做到我上述的其中一点,我敢肯定不久你的老板就会把你抄鱿鱼,因为你把公司看得太重了,重于你的人格,从这件事中看出你还不知道社会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从我们现在做起,如果你轻视了你的价值观,那你就错了,而你现在要多体会生活,只有多体会生活才会融入

到社会,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 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小中见大,就像演戏一样,主角会认为自己地位很高,不管演的好坏都会被别人重视,而他错了,因为即使是台上的一朵默默无闻的小花,他努力去做好,那他才是生活中的主角. 一个人要想成为"主角"就必须要遵守生活中的规律,更不要轻视自己的价值观,否则你就会陷入崖底,很难自拔! 青年人的价值观 《做最好的自己》一书是李开复博士结合自己人生的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写给中国的青少年,是帮助他们实现成功的方向指引。书中运用很多的例子阐述了"成功同心圆"的理念,为中国的青少年指明了成功的方向。真正的成功人士并不是仅仅靠知识、创意等外在素质赢得成功,他们成功的经验在于,他们具备了某些最根本的、最有价值的素质或品格,他们获得成功的内因几乎都可以用"成功同心圆"来解释。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先要学会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指导所有态度和行为的根本因素。《大学》中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与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段话点明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为人处事乃至建功立业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不正确,无论他怎样努力,都会像南辕北辙的赶车人那

中国当代青年价值观

组织行为学第二次作业—论当代中国年轻人的价值观 杨晓宇2013201633 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这个定义包含判断的成分,反映出个体对于正确和错误、好与坏、可取和不可取的看法与观念。 从总体上看,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宏观上的价值观。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观的分析看来,中国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的权利距离、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阳光气质和阴柔气质的得分和排名在被研究对象中处于居中位置,而不确定性规避得分较低,长期取向中国排名第一。这说明,我们国家整体的价值观念是传统与开放并存,重视集体,尊重一定程度上的等级,追求男女平等,注重节俭、持久与传统。但同时,一个集体中的个体价值观也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 当代中国的年轻人(这里主要指80后、90后)由于成长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来价值观的影响,变得更加多元和开放。所以,在新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下,相比于我们的父辈、祖辈,当代年轻人的思想和行为显得更加开放和灵活,当然有时候这种所谓的开放也是一种讽刺。 2014年3月28日,微博上的热门话题榜榜首是“文章姚笛偷情被拍”。文章是中国优秀的青年演员,通过《裸婚时代》、《蜗居》、《小爸爸》等电视剧塑造的新好男人形象被大众广泛接受和认可,现实生

活中他也与马伊琍演绎着幸福的生活,所以文章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新好男人的代表,很多人说“文章都出轨了,让我们还怎么相信爱情?”。姚笛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青年女演员,通过《裸婚时代》、《失恋33天》、《新恋爱时代》等作品塑造了一个开朗、阳光、自信、漂亮、直爽的都市白领的形象,被大众接受和喜欢。我们常常会混淆虚拟与现实,会因为一部剧而喜欢上一个人,就像我当年迷恋《裸婚时代》时也想象着如果他们两个真的在一起那该有多好,只是现实生活中文章已为人夫、为人父。当这件事情真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了,很多当年与我有一样想法的人都极力的反对,并放出“文章姚笛滚出娱乐圈”的狠话。我们的价值观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传统的操守观念让我们鄙夷破坏别人家庭的行为,唾弃对家庭不忠的行为。不过,微博上支持文章与姚笛在一起的也大有人在。有些网友说“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在爱面前无所谓对错”;有些人认为文章与姚笛很般配,本来就应该在一起;甚至有的网友认为马伊琍大文章7岁,早就成了黄脸婆,被抛弃是迟早的事;还有的网友比较可爱,认为这有可能是在为《裸婚时代2》作势宣传。当事人没有站出来澄清也没有发表任何言论,每天只有无数网友自说自话的猜测、愤怒或是坐等好戏上场。我们作为局外人对这件事情本身本没必要过分在意,但从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到态度背后价值观的差异。放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件事情应该很少有人会为他们说话,但在今天,年轻人追求所谓的自由,竟然会有那么多人持有“爱无所谓对错”的态度。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是多元的、开放的,但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仍

论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观

论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观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从传统向自我向他人价值导向的转变——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演变 青年的人生价值观,指的是青年对人生目的、意义、态度、生活准则等与人生终极 目标、理想相关的现象作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它是青年的价值观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 部分。本文将对青年人生观的历史与现实进行考察,来展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及 其特征。 (一)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回顾这一历程,当代中国青年的人生价值观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我们可以从当代中 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中把握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发展的脉膊。 众所周知,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79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前,中国是一个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的社会。在那个政经合一的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基本上是一致的, 并且也与社会总体价值观一致。其人生价值的指向是“无我”和“忘我”——国家的需 要就是我的需要,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这种人生价值观发生变

异而带有强烈的绝对的排他性。极左思潮在给我们造成灾难性的经济建设恶果的同时, 也扭曲了人的灵魂,塑造了一种远离现实生活的“圣人”价值观。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一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革命 。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政企分开到多种 经济成份的发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的确认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 并进……20年来巨大的社会变革,折射出当代中国青年对人生思考的光芒。 如果我们把青年人生观的变化作全过程的分析,便会发现有不同的阶段。一种代表 性的意见认为,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发展有四个基本阶段:(1)1980年,主要特征是 以潘晓的“人生观”讨论为主题;(2)1981年至1985年,主要特点是开始以一种多取向的 、积极的方式和态度寻求新的价值观念;(3)1985年至1989年,主要特征是价值观的高期 望值与低评价率之间发生冲突;(4)1989年至今,主要特点是人生价值观趋于现实(谢维 和,1993)。另一种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嬗变轨迹经历五个

2020年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价值观多元化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价值观多元化分析 【提要】“生活的最高成就,是想象力的成就。”(王开岭 《精神明亮的人》)伊格诺贝尔奖的目的正是西方鼓励各种有些并不 符合实际生活需要的奇思妙想。反观中国的科技奖励,多是经世致用,为现世社会做出直接贡献的发明。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对待想象力和 创造精神有不同的标准。这归根到底是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导致的,本文将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心态文化与行为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产 生差异的原因,并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中西文化价值观。 一、综艺节目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中国奇葩说与美国艾伦脱口秀的异同 《奇葩说》由马东主持,开播以来邀请到蔡康永、金星、罗振宇、张泉灵、高晓松担任导师。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 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辩论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备受争议的 话题,通过辩论给观众带来一定的思考。《艾伦秀》是美国由CBS电

视台推出的一档热门脱口秀,主持人艾伦以其轻松诙谐的主持风格备 受青睐,2003年9月3日首播,自开播以来,该节目结合了趣闻、名人、音乐嘉宾和人情故事,已获得33个日间艾美奖,成就显著。两档 节目都以轻松幽默作为节目的特点。下面从两档节目内容形式、主持 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异同点的对比,从此探索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首先是两档节目的相同点:1.内容形式。从内容上艾伦脱口秀和奇葩 说多选用趣闻、名人、音乐嘉宾和人情故事作为节目内容。艾伦脱口 秀邀请奥普拉?温弗瑞、贾斯汀和帕丽斯?希尔顿等名人。《奇葩说》 同样邀请在媒体领域比较有名的人物作为节目导师。《艾伦脱口秀》 和《奇葩说》每期的话题多是贴近生活,是当下热点,也是广大群众 所关心的问题,如“没钱要不要生孩子”“小朋友被欺负了是应该鼓 励打回去还是告老师”“伴侣的钱是不是我的钱”等,这些话题很容 易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将观众的真实生活以节目的方式呈现 并进行探讨,给观众一种很近的感觉,能抓住观众的心。摆脱了以往 节目以道理说教模式。而不是趾高气扬地在大谈阔谈在很高端的东西,开启说教模式。2.主持风格。主持人以其轻松诙谐的主持风格备受青睐,《艾伦秀》里的笑话和明星采访,几乎都是节目组的原创,加入 艾伦的个人生活。 《奇葩说》也一向因幽默而深受观众喜爱。这两个节目都把生 活中的问题拿到台面上辩论,是在幽默愉悦且大胆的辩论中将观点说出,从而起到道德引导等作用。3.商业宣传。《艾伦秀》,艾伦会在 节目中大篇幅做广告,但做得不叫人反感。艾伦不仅明目张胆地跟全 世界人做广告,而且她做得大家都想看。这无疑体现了西方的开放。 这与中国许多植入广告就有明显不同。在广告植入这一块奇葩 说也比其他节目做得好,为中国节目的广告植入开辟了一个先河,应

关于青年价值观

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在承袭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客观个人价值”,强调“个人奋斗”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发展。总体上来讲,当代青年虽然没有放弃“为社会做贡献”、“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等集体主义价值观倾向,但它在碰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发展”等个人主义价值观时,还是退居其次,他们不再推崇无条件的、绝对的“为社会、为他人服务”,而倾向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利与义并重。对于金钱、知识、权势、职位这些方面,比较突出的是金钱的位置。在理想与实用之间,开始向实用主义靠近。在调查价值观时,50%的青年选择公而不能忘私的价值观,选择先私而后公价值观,个人利益至上价值观、公而忘私价值观的分别占22%、23%、5%。在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上,57%的青年认为奉献的目的是为了索取,32%的青年认为是为了更好地奉献。在问到“人生最大幸福是什么”时,91%的青年认为是生活富裕、个人取得成绩、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吃喝玩乐等。只有6%的青年选择了“为社会做贡献”。在问及“现阶段考虑最多的问题”时,85%的青年选择了前途、经济状况、工作、住房、娱乐等,而选择人生的意义、学历、爱情等选项的人凤毛麟角。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他们认为造成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想对立的是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共产主义的到来,造成对立的物质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产关系都会自然消亡。 与他们相对立的是,施蒂纳从人性出发去认识人生过程及社会历史。他认为,自保、自爱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本性。一个人自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力图从混乱的世界中找出自己、获得自己、保卫自己。他把人生分成儿童、青年和成人三个阶段。施蒂纳认为:“儿童是现实主义的,拘泥于这一世界的事物,以后儿童才渐渐洞悉事物背后的情况;青年是理想主义的,为思想所鼓舞,以后他在工作中成长为成人,随心所欲地处理事物和思想并将他们的个人利益置于一切之上。”(注: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20页)可见,他的人生三阶段对应着三种处世态度,即儿童——现实主义、青年——理想主义、成人——利己主义。在此,现实主义的儿童缺乏理性,为事物世界所束缚。理想主义的青年拥有精神,却又在精神世界作茧自缚,把自己的思想作为行为准则而教条化地丧失了自我。只有利己主义的成人才是事物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真正主人。他把个人利益置于一切之上并以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则,达到了精神与肉体的统一。与人生过程相类似,社会历史也可分成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三阶段。施蒂纳指出,古代人是人类的儿童时期,近代人是人类的青年时期,而现代人则是人类的成人时期。人类历史的发展也经历了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利己主义的过程。所以,施蒂纳从抽象的人性出发,就得出了利己主义的成人(他的术语为唯一者)不仅是个人生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不管是个人利益,还是普遍利益,都与具体的人相联系。追求个人利益是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而个人总是离不开一定的集体,尽管集体可能是虚假的,集体所要求的普遍利益有时会损害个人利益,但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普遍利益仍是个人自我实现的途径,而且还是极为重要的途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都从否定的方面去说明了这个道理。 古代拉比犹太教《父辈语录》中的著名箴言“假如我不为自己,谁会为我,假若我只为自己,我是什么”,表达的是相同的道德精神,即:既承认个人关心自己是正当的、必要的,但又要超出这种关心使人性升华。 人生的痛苦和幸福全源于与他人的交往中。面对世纪之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教育“四大支柱”的理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因为越是趋于现代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在生活和工作方面的依存程度就会越高。这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共处”中,

青年人该有怎样的价值观

青年人该有怎样的价值观?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年人是国家希望之所在,责任之所在。青年人的价值观就是社会未来的价值观。那么,青年人到底该拥有怎样的价值观呢?我们该成为怎样的人才能对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呢?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句话不仅指明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给了我们问题的答案。我们作为社会新一代的接班人,应该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孙中山为解民疾出国学医,眼见中国人民任人宰割而从医人改为医国。他一生致力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直至生命垂危仍不忘告诫同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鲁迅弃医从文,以笔舌战。他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立自勉,最后以“我以我血荐轩辕”树立起民族当自强的大旗。 无数仁人志士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用自己的血肉谱写着对国家的情怀。而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更应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把爱国精神落实到生活中。我们应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掌握丰富的社会知识,激发自身的创造精神。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做口号,把将祖国建设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国家当做目标。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做准备。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袁隆平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以爱岗敬业的态度实践着真知,在攻关的前十年有七个春节是在海南岛度过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成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钟南山在2003年抗击SARS的战斗中,积极在本职岗位发挥着党员的先锋作用。他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较早的确定了广东的病原,并率领团队总结出了“三早三合理”的诊治原则,成为了抗击SARS 的领军人物。 敬业即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一座桥梁,若是没有每个石墩的坚守,便难以负载千车万人的流动:一个乐队,若是没有每个成员的努力,便不会有余音绕梁的乐章。我们当代青年更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勤勤恳恳,不断学习,精益求精,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和社会发展的希望所在。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蔡锷说:“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民间有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由此可见,诚信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经过漫长岁月淘沥而出的赤纯之金。 前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得褒姒一笑,最终失去诸侯信任。西夷犬戎大举攻周之时,任周幽王呼天抢地也无人来救。致使西周霸业凋零,生灵涂炭;后有商鞅“立木为信”赢得人心,最终得到人民支持。商鞅变法推行之时,人民群众踊跃参与。最终秦国强盛,一统中原。 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有鸿毛之轻,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诚信是人生立身之本,是国家立业之本。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举诚信的火炬,传承诚信精神,让诚信的火焰燃遍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 友善是人类千古流传的玉石,以其岁月凝聚的光泽,闪烁着亘古不变的色彩。“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青年时曾遇到一位在桥头的老人,老人故意将鞋踢到桥下让张良去捡。张良还是毕恭毕敬的将鞋捡了上来,并为老人穿好。并由此得到了一本传说是姜子牙兵法的兵书,继而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事家。张良心中怀有济苍生于乱世的善念,才能使其行善而受益终生。这份与人为善的德行,为他指点江山,运筹万里奠下了基石。 友善是一种风度,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海洋一般博大的胸怀。它把高尚与友情,忠实和勇敢融入到我们的生命中,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与人为善,乐善好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报告(DOC 29页)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报告(DOC 29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报告 ——人民网调查专栏“态度”第三期 2013年05月06日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为全面了解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现状,人民网强国社区调查专栏《态度》联合国内专业民意调查机构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青年人的职业观、婚恋观和亲情观。在调查实施中,除了对青年群体(15~34周岁的人群)进行调查外,也对非青年(35周岁及以上的人群)群体关于青年人的看法进行了调查,线上线下调查同步进行,时间为2013年4月12日至4月23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关于“青年”年龄范围的定义在世界各地因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情况的不同而有差异,本次调查使用我国国家统计局对“青年”的定义,即:15至34周岁的人群,为青年。调查结果如下: 一、职业观 当代青年择业不惧压力,看重工作发展前景;工作中有较强的上进心,虽然压力偏大,但对工作基本满意;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基本了解,在实际工作中明确职业理想,并为此作出努力。 (一)青年择业最看重的三个条件:发展前景、稳定性和薪酬福利

调查结果显示,青年择业最看重的三个条件是发展前景(70.5%)、稳定性(67.3%)以及薪酬福利(60.0%),而工作压力小(27.2%)对青年择业的影响较小。 此外,男青年与女青年在择业观上存在显著差别。男青年认为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工作的发展前景,而女青年则认为工作的稳定性才是影响择业的最重要因素。

(二)工作状态 1. 当代青年具有较强的上进心,但工作态度需要端正 数据显示,78%的被访青年认为当代青年在工作中有上进心是主流现象,六成以上被访青年认为多数青年能够在工作中做到“脚踏实地,踏实肯干”。 然而,非青年(注:指35周岁及以上的人群)认为“工作态度不认真,混日子”是当代青年在工作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2. 当代青年工作压力偏大 调查发现,青年人的工作压力得分为61.8分(注:百分制,下同),属于中等偏高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在对比不同性别的青年对于工作压力的感受时,男青年比女青年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3. 青年对目前工作单位的满意度接近55分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人生思考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人生思考 ——人生到底要什么 姓名: 专业: 学号:

一、人生意义的反思: 季羡林先生说过:“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我想,对这样的芸芸众生来说,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同样运用到我们今天的大学生,高兴时和同学聚聚会,不高兴时也和同学聚聚会,有人终日泡在知识的海洋中,有人陷入感情的深渊难以自拔,今日炫炫富,明日打打游戏,累了睡一觉,赖了就逃逃课。这就是当今一部分大学生们的生活现状。我认同季羡林先生的话,人们的确是没有想过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其实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从古至今就没有中断过,人们前赴后继,不断的思考着同一个问题——我们活着,为了什么?多年前听到有人这样说:“人活着,本来就没有意义,应该自己给自己一个意义。”其实细细品读这句话,可谓是用心良苦。回顾人类的历史,在放眼当今社会,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仅仅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简单地说,30年前的中国,在人们的思想价值里只有“建设祖国”这一概念;30年后,在人们的思想价值里出现了无数的概念。概括起来就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化。的确,多元化价值观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当今的现状,在这样的价值观体系里,应该说,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的视野开阔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正因如此,人们对人生的意义的追求也就越来越丰富,或者说越来越模糊,再或者说越来越没有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讨论人生的意义就是唤醒那些麻木的人们,抽出一点精力来思考自己,反思自己,从而认识到人生究竟要什么,这决定了我们所有行为的一切目的。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报告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报告 1 2020年5月29日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报告 ——人民网调查专栏”态度”第三期 05月06日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为全面了解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现状,人民网强国社区调查专栏<态度>联合国内专业民意调查机构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青年人的职业观、婚恋观和亲情观。在调查实施中,除了对青年群体(15~34周岁的人群)进行调查外,也对非青年(35周岁及以上的人群)群体关于青年人的看法进行了调查,线上线下调查同步进行,时间为4月12日至4月23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关于”青年”年龄范围的定义在世界各地因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情况的不同而有差异,本次调查使用中国国家统计局对”青年”的定义,即:15至34周岁的人群,为青年。调查结果如下: 一、职业观 当代青年择业不惧压力,看重工作发展前景;工作中有较强的上进心,虽然压力偏大,但对工作基本满意;对自己所从事 1 2020年5月29日

的行业有基本了解,在实际工作中明确职业理想,并为此作出努力。 (一)青年择业最看重的三个条件:发展前景、稳定性和薪酬福利 调查结果显示,青年择业最看重的三个条件是发展前景(70.5%)、稳定性(67.3%)以及薪酬福利(60.0%),而工作压力小(27.2%)对青年择业的影响较小。 另外,男青年与女青年在择业观上存在显著差别。男青年认为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工作的发展前景,而女青年则认为工作的稳定性才是影响择业的最重要因素。 2 2020年5月29日

(二) 工作状态 1. 当代青年具有较强的上进心,但工作态度需要端正 数据显示,78%的被访青年认为当代青年在工作中有上进心是主流现象,六成以上被访青年认为多数青年能够在工作中做到”脚踏实地,踏实肯干”。 然而,非青年(注:指35周岁及以上的人群)认为”工作态度不认真,混日子”是当代青年在工作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2. 当代青年工作压力偏大 调查发现,青年人的工作压力得分为61.8分(注:百分制,下同),属于中等偏高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感受到了越 3 2020年5月29日

浅谈新形势下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

浅谈新形势下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梁启超就在《少年中国说》里面指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个性的形成,指导他们对生活中的价值评判和追逐取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一、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主观方面: 个人生活经验缺乏,社会阅历较浅。成长期的青少年,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缺乏必要的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缺乏必要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缺乏对世情国情、社情民意的深入了解和亲身感受,缺乏真实社会生活实践的磨练和对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思考。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对人与人不同的价值观,显得有些迷茫甚至手足无措。 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导致价值观不稳定,可塑性较强。青少年阶段大多数为在校学生,这是一批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思维情感变化较大的人群,因此价值观也存在很大的被动性和波动性。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青少年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心理负担和思想负担也越来越大。对于呈现在他们面前的事物,吸收快,效应强,可塑性较高。这和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经提出的“一打婴儿”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充分说明了可塑性对于一个人的重大影响。 客观方面: 主要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启蒙学校,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思想价值形成;而学校是他们获取知识启迪智慧的重要场地,师资力量、同学关系、校园文化等都直接关系着他们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塑造,以及观念的形成。这里我想重点说的是社会,尤其是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影响着青少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网络信息膨胀,势必会有些许封建迷信的歪理邪说、对党不满、崇尚西方的不良信息充斥在青少年眼前,这势必会淡化青少年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使他们的价值观发生倾斜,从而导致青少年价值观的困惑甚至异化。 二、当前青少年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成长期的迷茫性。成长都是伴随着阵痛——有多少突破和进步,就有多少汗水和艰辛。破茧成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论文摘要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的核心观念,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多元化态势。价值 多元化引发的是传统价值观的变迁甚或是重塑。价值多元化虽然能够给学生提供价值 多样性选择的空间,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到迷茫和困惑,所以在价值多元 化背景下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是尤为重要的。本文先就价值多元化进行了简单的 分析,其次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如何更好地引导大学 生价值观进行了探讨,包括将大学视为社会化的场所,正视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主体的 差异性和适当地调整大学生价值观评价标准等。 论文关键词多元化价值观引导 一、引言 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看作是一种行为动力,它对人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学生价值观实质上指的是: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认知以及在生 活中应该如何更好地去实现自身价值,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同时能够让其明白自己人生和事业中的追求是什么、动力是什么。有相关研究表明: 当代学生的价值观的主要呈现出积极、务实、健康、向上的态势,但是由于他们在生 活中的经历不多,同时涉世不深,导致他们有时会在分析和判断问题时,不能做出正 确的选择,可见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价值观的多元化 具有不同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其往往会具有不一样的价值观。随着一个人的不 断成长,其价值观也在不断的形成中,价值观的形成往往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的 影响。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其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所处的经济地位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价值观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同时也能够影响群体的行为以及整个组织 的行为。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各不同,则对于同一个事物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就目前 而言,可以将价值观大致地分为如下几种: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之研究

12级德育课 课题研讨论文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之研究 班级: 姓名: 2012年12月30日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之研究 摘要:价值观在人生的前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人生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价值观不同,人生的目标就不同。中国人的价值观是因他们所在的环境,文化内涵的不同所影响。 关键词:信念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其中包括人、事、物等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其中价值观对人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和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 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 而一个国家中社会能否健康的发展,其中人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关键是他或她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也因此对于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之研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转型时期的中国,人们迫切需要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进行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价值观是人们对待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是关于社会关系是非曲直的判断。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有怎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与其相适应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喊出的“认识你自己”,本质上已经包含着对人的价值的追问。而价值观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过程中都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生活中,贫富差距仍然存在,人们的价值观念冲突日益明显,使人们越来越感到不安、迷茫甚至恐惧。富士康员工的连续跳楼事件、大学生甚至博士由于生活、情感的压力采取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还有屡治不绝的矿难等社会问题时有发生。这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要求背道而驰。这更加促使人们关注自己的人生价值、关注生命的意义和自己所拥有的权利,迫使人们重新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和价值所在。因此,研究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呼唤人们审视人的价值观,促进价值观的实现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在中国人价值观的研究方面, 目前主要存在三个层面的研究: 第一是文化层面的研究,第二是社会层面的中国人价值观研究, 其中影响较大的研究多集中在青年群体的价值观讨论;第三是从个体层面对价值观进行的探讨, 这一层面的研究多关注对影响价值观形成的个体自身因素的分析, 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自我概念、认知风格、成长经历、教养方式、习惯、人格特质等, 也侧重探讨了价值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价值观研究中,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 对相应概念与理论也进行了本土化思考, 并结合实证研究去尝试建构有关中国人价值观的理论模型。 二、中国人价值观的构成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意义【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现行的普世价值观,并深深的影响着青年一代。而青少年的价值观念深刻影响到国家的发展。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切入点,浅论对青少年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青少年价值观;必要性;意义 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革新,网络等传播手段的普及,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空间,并深刻影响到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主导价值观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价值观念深刻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因此,加强青少年主导价值观的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马克思说过,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总是程度不等、形式不同地反映和揭示时代的各种矛盾,关注和回答时代提出的各种问题,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革自身的形态。哲学以一种批判的、革命的态度与时代的现实生活保持联系,并在回答时代的重大问题中获得发展的动力。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日趋完善的理论体系。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回顾这一历程,当代中国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我们可以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中把握当代青年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脉搏。 众所周知,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79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前,中国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社会。在那个政经合一的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基本上是一致的,并且也与社会总体价值观一致。其人生价值的指向是“无我”和“忘我”——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这种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变异而且带有强烈的绝对的排他性。极“左”思潮在给我们造成灾难性的经济建设恶果的同时,也扭曲了人的灵魂,塑造了一种远离现实生活的“圣人”价值观。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一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革命。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政企分开到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的确认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20年来巨大的社会变革,折射出当代中国青年对人生思考的光芒。 如果我们把青年人生观的变化作全过程的分析,便会发现有不同的阶段。一种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发展有四个基本阶段:(1)1980年,主要特征是以潘晓的“人生观”讨论为主题;(2)1981年至1985年,主要特点是开始以一种多取向的、积极的方式和态度寻求新的价值观念;(3)1985年至1989年,主要特征是价值观的高期望值与低评价率之间发生冲突;(4)1989年至今,主要特点是人生价值观趋于现实(谢和,1993)。另一种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嬗变轨迹经历了五个时期:(1)70年代末,价值观的解冻、复苏期;(2)80年代初,价值观的批判、讨论期;(3)80年代中期,价值观的裂变、探索期;(4)80年代末,价值观的冲突、分化期;(5)90年代中期,价值观的筛选、重建期。 上述见解对当代中国青年人生观的发展作了细致而深刻的研究,但事实上各阶段或各时期之间往往很难作出如此细致的科学界定。特别是社会发生的变化与人生价值观变化之间的那种必然联系、那种标志性的相互作用体现得不够清晰。笔者的意见是分成两个阶段:(1)80年代,青年思考的主旋律“人为什么活着”;(2)90年代,青年思考的主旋律是“人怎样活得更好”。这样的划分似乎是以时间坐标为出发点,其实不然,笔者的意见恰恰基于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中国社会所发生的重大变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