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原发性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主要有老年人患病,表现痴呆,并具有进行性和致命,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幅下降,极大添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具有极大威胁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是当前医学亟待攻克的难题,科学家们正在探索AD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治愈的、进行性的、致命的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以、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尚未明确。AD会使得神经细胞大量死亡,脑组织明显萎缩、重量变轻,破坏人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阿尔茨海默病可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种。早发性AD比较少见,主要是遗传因素导致的。大多数患者属晚发性,直接致病因子尚不清楚,随着人体衰老和环境影响会导致患病。临床上,AD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晚期。早期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中期性格恶化,行为异常;到晚期病人生活已不能自理,无法正常活动[1]。

据统计,全世界65岁以上人口中有500多万患有AD。目前,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地区之一,2010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就达到了569万,而只有21%的患者得到了规范诊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比重将不断增长[2]。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我国老年人口基数日益庞大,对AD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阿尔茨海默病的脑病理

AD患者脑的宏观和微观均有明显形态改变,主要是脑萎缩,患者的脑回变窄、脑沟增宽、脑室变大。脑萎缩始于内嗅皮层,随病情进展逐渐扩展至海马、内测颞叶、额顶区,而初级感觉和运动皮层(枕叶视皮层、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相对保留[3]。

但脑萎缩的病人不一定就是AD。阿尔茨海默病的特性是在显微镜下可见淀粉样蛋白斑(又称老年斑,是AD的主要病变之一)、神经元纤维缠结、神经元减少、脑淀粉样血管病等主要病理改变。

1、老年斑

神经炎性斑又称老年斑,是AD的主要病变之一。老年斑是一种细胞外的病变,共有四种类型[4]:弥散斑,也称前淀粉样沉积,这种不含淀粉样蛋白纤丝的沉积是老年斑的初始阶段;原始斑,这种夹在正常与异常神经细胞间的聚合物由少量淀粉样蛋白组成边界不清楚,大小差别较大,斑内可见少量神经细胞;最后淀粉样蛋白则完全由淀粉样蛋白物质组成。这些淀粉样沉积物在脑组织及脑膜的微血管上可见,又称血管淀粉样变[5]。

2、神经元纤维缠结

神经元纤维缠结是阿尔茨海默病三种神经元纤维变性的一种,也是最主要的表现。神经元纤维缠结的一般特征是胞体内原纤维变粗、扭曲、不规则排列,甚至成一种绒球状,占据了胞质的大部分,将细胞器及细胞核挤在一起,乃至将其取代。末期阶段神经

元纤维缠结是神经细胞解体后,由于此结构能抗拒酶水解从而遗留下来。神经元纤维缠结的结构基础是双螺旋纤维,它们是成熟密集排列的结构,即使在强的变性剂中也很难溶解。

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是导致痴呆的两个主要病因。老年斑广泛分布于整个大脑皮层,海马和海马周围则较少。随着痴呆的加重,原始的弥散斑终成为淀粉样蛋白核心的成熟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数量与密度将不断增加,在杏仁核、前脑基液核和脑干蓝斑和中缝大核也会逐步出现。

二、阿尔兹海默病的分子病理学

1、β淀粉样蛋白与老年斑

老年斑主要成分是淀粉样物质,它由一种淀粉样蛋白(Aβ)的多肽构成[5]。Aβ是这些年来研究阿尔兹海默病的焦点,它来源于前体蛋白APP。APP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分布,尤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最高。APP受分泌酶的切割生成Aβ多肽。

APP有三个酶切位点[6],可能有两条剪切途径。一个是非Aβ途径,生成的多肽对神经元的损伤有保护作用;另一个Aβ途径,Aβ具有神经毒性,它可导致细胞内钙平衡失调,降低酶的活性,抑制磷酸化过程并减少ATP形成,最终可使细胞死亡[7]。

2、神经元纤维缠结的组成

神经元纤维缠结是由PHF组成,主要成分是高度磷酸化的tau蛋白。Tau蛋白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是一种与微小管结合的蛋白。Tau蛋白存在6种同源异构体,源于mRNA选择性剪切造成。PHF的tau蛋白磷酸化程度高于正常的几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tau蛋白除了高度磷酸化外,还被异常糖化和糖基化。这些因素使得PHF缠绕螺旋在一起。

三、影响AD发病的其他因素[8]

1、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家族中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子孙患病的几率大大增高。部分AD病例呈遗传性,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已知道4个遗传位点,在第1、14、19、21号染色体上。

Aβ的前体蛋白基因突变导致患病是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一大原因。APP的基因在21号染色体上,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这些突变利于Aβ产生,有人认为突变使mRNA不稳定,破坏了翻译调节机制,进而使Aβ过量。

2、炎症作用

在老年斑内,除了Aβ蛋白外,还可以找到40多种特异蛋白,其中大多种是与炎症有关的蛋白质。有人提出炎症反应如果超过一定的程度,将对神经细胞产生毒性,形成毒性循环。

以前,阿尔茨海默病的胆碱能说一直占着重要地位,特别是Meynort基底核等一些前脑底部细胞群向大脑皮质与海马投射的胆碱能系统。前脑底部病变能降低大脑皮质层的乙碱胆碱,引起记忆障碍。

3、铝中毒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饮用水中铝含量的高低与痴呆死亡率呈正相关。相关研究发现AD患者脑组织中的铝水平较高,铝可导致脑组织NFT和老年斑的形成。

展望:

目前在临床上,阿尔兹海默病很难治愈,常见药物包括胆碱能药物、改善脑循环或脑代谢的药物、神经保护药物、抗氧化剂、中药等[9]。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正处于探索积累阶段。对阿尔兹海默病的治疗是很艰难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科技工作者正不断努力,以求最早解决这一难题。

参考文献:

[1]宋昕,洪羽蓉,胡秋莹. 阿尔兹海默病发病原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0):871-873.

[2]李润辉. 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现状[J]. 沈阳医学院学报,2013,(03):129-133.

[3]张若辰,许艳萍. 阿尔兹海默病相关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工

程,2014,(07):191+193.

[4]孙磊,杨莹,窦彩艳. 阿尔兹海默病治疗的研究进展[J]. 医学信息(中旬

刊),2010,(07):1969-1970.

[5]刘冲. 阿尔兹海默病相关蛋白Aβ抑制剂的合成与评价[D].清华大学,2010.

[6]闫蓉,常翔,杨从,苏如玉,侯雪芹,张磊,张春霞,方淑环,陈云波,王奇. 阿尔兹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形成和沉积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的可能途径[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3,(06):629-632.

[7]程书珍,苏安英,高丽萍,柴锡庆. 阿尔兹海默病中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进展[J].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5):487-489.

[8]洪霞. 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

[9]刘鹏,赵玉芬,李艳梅. Tau蛋白介导阿尔兹海默病的机理及相关药物[J]. 中国科学:化学,2010,(07):906-913.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进展 卫生部北京医院彭丹涛 一、临床诊断标准 (一) NINCDS — ADRDA 临床诊断标准 1.I 很可能( probable) 诊断标准: 临床检查和神经心理检查认为痴呆;两种及以上认知领域缺陷;记忆和其它认知障碍进行性加重;无意识障碍; 40-90 岁起病,常在 65 岁以后,且非其它全身系统性疾病及脑部疾病所致认知障碍。 2.II 支持很可能( probable) 诊断标准: 特殊认知功能的进行性衰退(如:失语、失用、失认);日常生活能力损害及行为改变;家族中有类似病人,尤其有神经病理证实者;实验室检查结果:腰穿脑脊液压力正常;脑电图正常或无特异性改变,如慢波增加; CT 检查证实有脑萎缩,且随病程进行性加重。这是1984 年制订的标准。被称为 AD 病人诊断的“金”标准。其诊断准确率达 80 %一 100 %,敏感性达 81 %一 88 %,特异性达 90 %。在应用中发现,该诊断标准在应用中存在局限性, 2007 年对其进行了重新修订。 (二)修订 NINCDS — ADRDA 诊断标准 1. 可能为 AD : A+B 、 C 、 D 或 E 中至少一个核心症状: A. 早期、显著的情景记忆障碍,包括以下特点: 逐渐出现的进行性的记忆功能下降,超过 6 个月;客观检查发现显著的情景记忆损害,主要为回忆障碍,在提示或再认试验中不能显著改善或恢复正常;情景记忆障碍可在起病或病程中单独出现,或与其它认知改变一起出现。

2. 支持特征: B. 存在内颞叶萎缩 MRI 定性或定量测量发现海马结构、内嗅皮层、杏仁核体积缩小(参考同年龄人群的常模)。 C. 脑脊液生物标记异常 A β 1-42 降低、总 tau(t-tau) 或磷酸化 tau(p-tau) 增高,或三者同时存在。 D. PET 的特殊表现:双侧颞叶糖代谢减低;其它有效的配体,如 FDDNP 预见 AD 病理的改变。 E. 直系亲属中有已证实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突变导致的 AD 。 该诊断标准出台后,对临床和科研有很大的帮助。 二、欧盟针对 AD 的诊治的建议(一) 2010 年,欧盟针对 AD 的诊治提出了建议: 应由知情者补充临床病史( A ),知情者问卷,如有可能应使用(最佳实践建议)。 认知功能下降导致的生活功能独立性受损在痴呆的诊断标准中是一项关键内容,需在诊断评价中进行测试( A );对所有痴呆患者都应进行神经系统和躯体检查(最佳实践建议);对所有患者都应进行认知功能评估( A ),疑似或极早期的 AD 患者应进行定量神经心理学测试( B );认知功能评估应包括主要认知域(尤其是延迟回忆)及一般认知评估( A )。对于中度记忆障碍者,线索回忆比自由回忆更为合适( B );所有患者都应进行 BPSD 评估( A ),适当的评分量表从知情者处获取信息(最佳实践建议),对 AD 患者伴随疾病的评估。 (一)记忆 建议采用加州言语学习测验 (CVLT) Buschke 自由回忆和线索选择性提醒回忆测验——可鉴定是否为早期 AD 。 Rey 听觉言语学习试验( The Rey 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 , RAVLT ) 可以区分出 AD 患者和非痴呆患者,或将 AD 和其他类型的痴呆患者予以

阿尔兹海默症是什么病

阿尔兹海默症是什么病?阿尔兹海默病症状有哪些?早知道早预防W阿尔兹海默症是什么病?阿尔兹海默病症状有哪些?不了解这个病的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人由于RSHWHO渡氧脑细胞平衡营养不充足,无法自我修复缓解退化的脑细胞,导致会突然忘记了家人的电话号码,忘记了回家的路,忘记了自己做过的事,说过的话。这样的状态对于一个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一生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所以,小编认为认识阿尔兹海默症是什么病,了解阿尔兹海默病症状有哪些很有必要。 369*246 一、阿尔兹海默症是什么病?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disease,简称AD),它还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称——老年痴呆。说到老年痴呆很多人就知道了,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它是一种隐匿发生的,进行性发展、神经系统功能退化的疾病。因为隐匿发生进行发展,在疾病早期可能并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但等到已经严重时,已经为时已晚。大家对老年痴呆的最直观的印象,应该是“返老还童”,当然这不是指的机体变得年轻,而是患者本人,慢慢丧失掉后天习得的一切习惯、并丧失记忆、丧失语言能力、丧失生活的自理能力等等。

2018年数据显示全球老年性痴呆患者已达5000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已上升为常见死亡原因的第3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老年痴呆症在我国也逐渐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顽症。RSHWHO渡氧脑细胞平衡营养是最先提出大脑保护补剂平衡营养学说:针对“脑细胞老化、脑损伤成立专项脑细胞康复工程,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RSHWHO渡氧脑细胞平衡营养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锁定了引起老年痴呆的核心要素。 二、阿尔兹海默病症状有哪些 1、敏感多疑,认为亲人对自己不好,子女不孝。怀疑自己的东西被家人或

阿尔兹海默症的表现

阿尔兹海默症的表现,MNM是什么 阿尔兹海默症的表现,早期阿尔兹海默症的症状最明显的一点便是记忆力下滑,人很爱发呆。阿尔兹海默症的表现,主要会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下降、重复提问、语言障碍等,这时候就要引起重视,尽早治疗。临床证明RSHWHO渡氧脑健康营养也是脑代谢增强剂,主要与老年人葡萄塘代谢有关。有报道用于35名老年痴呆患者能明显改善记忆作用]对记忆障碍有治疗作用,减少脑内脂褐素的沉积。 阿尔兹海默症这些危害出现了,我们可要警惕起来了 1、脑细胞数量减少 脑电波是大量脑细胞同时有节奏地放电的结果,它们的功能大多还不清楚,但是通过头皮电极测量的脑电波频率可以反映我们的清醒度和警觉度。脑电波在深度睡眠的时候是最慢的,在人清醒放松的时候则会加快。最快的脑电波被称为伽马波,频率为40赫兹(1秒40个周期),当我们集中注意力、做决定或者使用记忆时以这种脑电波为主。阿尔兹海默患者通常会产生较少的伽马波,这促使研究人员尝试诱导这种类型的波。如果将小鼠暴露在一个频率为40赫兹的闪光下,会诱发大脑视觉皮层产生伽马波。当他们对小鼠进行每天光照1小时的疗法后,研究人员发现其脑部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沉积减少,而这两种蛋白是阿尔兹海默症的关键特征。 脑细胞减少严重影响运动机能、视听等主要感觉和学习、记忆、语言、睡眠障碍、快波睡眠(异相或REM睡眠)减少、智能活动喊退等。 RSHWHO渡氧能抑制短暂脑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在谷氨酸过多的情况下会出现细胞死,这通常是老年痴呆等症的病因。用于对谷氨酸引起的脑障碍,如脑栓塞、脑出血等脑中风,以及脑手术或脑损伤时出现的虚血和老年痴呆等疾病的治疗及预防。

阿尔兹海默病临床进展

阿尔兹海默病(AD)是在老年人中引起痴呆的最常见的病因,是一种常见的、伴有渐进性记忆力衰退的神经变性疾病。生物标志物是一种可靠的AD诊断和鉴别其他疾病的指标。通过本课程学习,您将能明确什么是生物标记物,以及各种生物标记物在诊断AD中的作用。 一、阿尔兹海默病概述 世界上报道的第一例AD 患者,其临床表现以进行性、退行性大脑认知 、识别功能障碍为特征,记忆力减退并伴随个性和行为的改变,最终发展为痴呆。 研究发现阿尔兹海默病的大脑具有主要病理特征有,一是在大脑皮质和海马的细胞外形成大量的不溶性的淀粉样蛋白(?-amyloid ,A?)沉积 , 成为老年斑主要成份( senile plaques , SP );二是在大脑皮质和海马的神经元细胞内形成以 tau 蛋白( tau proteins )为主要成份的神经原纤维缠结( neurofibrillary tangle ,NFT )。另外,还可以看到神经突触的丢失和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神经元的死亡也相继发生。尸检可见大脑明显萎缩、脑室扩大和大脑重量减轻。 该病发病的真正原因至今仍不完全明了,发病机理的理论有很多假说。对其相关发病高风险因子的研究也有很多报道。临床诊断基本是依据国外一些通用指标、相关量表、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但 AD 诊断的金标准是尸检。 该病给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和社会健康管理系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虽然整个社会和制药公司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努力,但是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很少得到患者和医院的认可。临床上面临的问题是:一般较长时间不能确诊,而一旦诊断明确之后患者的认知状况已

经严重受损,确诊后的治疗效果有限,药物逆转的可能性很小;治疗进程缓慢而且缺乏明确的评价指标,而且患者到医院诊治的愿望和治疗的依从性很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临床上没有针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另外对疾病的进程和药物干预效应的评价指标不清晰,而且由于这种检测远远落后于患者病理上的发生和发展,还严重地影响了药物的开发。临床实践表明,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才是提高临床治疗的关键因素,而生物标志物作为早期诊断的工具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研究领域之一。 二、什么是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是供临床上使用的、能测定现有阿尔兹海默病状态及其变化的生物学的指标。目前用于阿尔兹海默病早期诊断的生物指标包括用生化学方法来检测体液的或大脑活动的测量,或用 MRI 、 PET 测定大脑相关区域体积或代谢变化。 (一)化学生物标志物 可以分为三类: 1. 遗传学标志物:例如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 、早老蛋白 presenilin-1, and presenilin-2 突变的类型等。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 10 版 ICD-10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0th revision) ,可以将 AD 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类, 65 岁以前发病者称为早发型 AD (或常常是家族性 AD ), 65 岁以后发病者为晚发型 AD (或散发性 AD ),当然也有例外。这两类都与年龄、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有关。有临床资料表明,早发型 AD 是阿尔兹海默病中较少见类型,占总发病人数比例小于 10 %。用检测突变基因来预测疾病在罕见的家族型阿尔兹海默病很有价值,但是对于追踪疾病进程或评价药物治疗的干预效果方面基本没有什么用处;遗传学标志物对于最常见的散发性的疾病类型的评价基本也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2. 遗传易感因子:载脂蛋白 e4 等位基因 (APOE) 载脂蛋白( apolipoproteins )是一组脂质结合蛋白,在多个器官中都有合成。载脂蛋白 E( ApoE )基因是多态性基因,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有三个主要基因亚型, ApoE2 ,ApoE3 ,ApoE4 。通过限制性酶切多肽酶分析的方法,可以确定每一个体的基因型。对阿尔

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原文地址:https://www.sodocs.net/doc/348434733.html,/Item/Show.asp?m=1&d=1213 阿尔兹海默症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老年痴呆症,因德国医生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最先对其进行描述而得名。该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衰退、抽象思维和计算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1年的公布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有约3650万人患有痴呆症,每七秒就有一个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只有5.9年,是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 阿尔兹海默症常常在一个人50岁以后产生,开始不容易被发现,发展缓慢,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最终导致无力进行日常生活和人格的持续变化。按照病情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称健忘期 这期的表现是记忆、定向、感知、语言、计算、思维分析、判断和完成复杂步骤等能力的减退,在个人爱好、读书、参与社会活动上花费的时间减少、易疲劳、眩晕、心悸、食欲减退、兴趣及主动性下降、情绪不稳、淡漠或抑郁等。但尚且还可以保持过去熟悉的工作或技能,保持独立的生活能力,常被误认为神经症或正常的老化而忽视治疗。 第二阶段也称混乱期: 这个时期,第一阶段的症状明显加重,突出的表现是视空间辨认障碍明显加重,很容易迷路;穿衣变得很困难,甚至把裤子当衣服穿;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也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不能和别人交谈。甚至出现行为和人格的改变,如原来一丝不苟、谨慎细心的人变得不修边幅、缺乏耻辱和道德感、自私并常做些反常的举动。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不注意卫生。常常抑郁焦虑、嫉妒妄想,性格孤僻,激动易怒等。 第三阶段也称极度痴呆期: 病人身体大多数功能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便尿失禁。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别人照顾,病程维持5~10年左右而死亡。 目前,对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且病人住院时间短, 大部分时间需在家中疗养,因此患者的护理及提高照料者的护理水平至关重要。需要通过良好的护理,来减轻阿尔兹海默症状及并发症, 提高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阿尔茨海默症康复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康复治疗 辛苦劳碌大半辈子,原应安享晚年,但是,由于被疾病困扰,很多老人在晚年时过得很不好。一方面,老人受到疾病折磨,痛苦不堪;另一方面,又觉得给子女造成了麻烦,心理负担重。在众多疾病中,阿尔茨海默病又是其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疾病。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您说说阿尔茨海默病康复治疗。 自2017年1月1日起,青岛市率先试点将重度失智老人纳入制度保障,试行“失智专区”管理,这也是岛城继身体失能老人享受护理保障待遇之后又一全国首创。为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近期,青岛市社保局在原来6家试点护理机构的基础上新增5家护理机构,并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开展业务,而新增设的单位中,青岛颐佳医养医疗管理有限公司市南颐佳诊所(颐佳老年公寓)是市南区一家试点单位。青岛户籍的重度失智老人入住颐佳“失智专区”可以享受医保报销了,这无疑对失智老人和家属来说是一个特大好消息。

省钱!市南区!入住老人可享医保报销 青岛市人社局、财政局去年联合出台了《关于将重度失智老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并实行“失智专区”管理的试点意见》,决定将入住机构照护的重度失智老人试点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针对失智老人的精准护理保障制度。凡参加青岛市社会医疗保险,年满60周岁的参保职工和一档缴费成年居民,经社保经办机构确定的失智诊断评估机构特约专家明确诊断,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费用,由护理保险资金按规定支付。符合条件的失智老人在护理保险“失智专区”接受照护服务期间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护理费,参保职工报销90%,一档缴费成年居民报销80%。“颐佳是市南区家享受此类医保报销的养老机构,入住颐佳的失智老人达到要求的可以每个月享受近千元的报销比例,这将为失智老人家庭减轻很大的经济压力”,颐佳集团董事长王平表示。 省力!家属负担被减轻 曲大爷的老伴今年61岁,“从她50岁退休开始,她就慢慢出现忘东西的症状,

阿尔兹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阿尔兹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9-08-22T15:56:11.79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6期作者:李慧丹[导读] 阿尔茨海默病是当前医学亟待攻克的难题,科学家们正在探索A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李慧丹(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1600)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原发性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主要由老年人患病,表现痴呆,并具有进行性和致命性,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幅下降,极大添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具有极大威胁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是当前医学亟待攻克的难题,科学家们正在探索A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发病机制;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015-0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发病具有进行性隐匿性特征。临床上会出现记忆能力降低、计算力降低、失语、失用、执行能力降低等行为的改变,甚至会出现抑郁、幻觉、激越等精神和人格改变[1]。AD是所有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且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AD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且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认识AD的发病机制,使其能知道临床治疗。本文主要就AD的发病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一、Aβ假说 由于主要由Aβ构成的老年斑是所有AD患者脑内最为突出的病理特征、寡聚Aβ呈现显著的神经毒性作用,目前居于学术主流地位的AD病理损害机制依然是Aβ假设。该假设认为经α通路降解可不形成Aβ,APP表达后经由β唱分泌酶和γ唱分泌酶剪切形成Aβ(β通路),Aβ形成或代谢通路的异常,导致Aβ寡聚体形成、沉积和老年斑形成,触发多元(如NMDA受体、Aβ朊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以及细胞钙离子稳态失衡等)的神经损害机制发生,从而导致突触抑制、轴索变性和神经细胞死亡,促使AD发病。然而,新近的研究业已对这个假设提出了强烈的质疑。首先,临床病理研究发现部分脑内老年斑广泛存在的患者并无痴呆表现[6];其次,与老年斑相比,脑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程度与患者临床痴呆程度有更好的相关性[7];此外,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基于Aβ假设的治疗方案均被临床研究否决,而未能形成有效的治疗手段。例如,人源化的Aβ单克隆抗体(Bapineuzumab)和Aβ疫苗虽然能直接攻击和清除脑内Aβ和老年斑,但并不能阻止痴呆发展[8];一种能直接与Aβ结合、抑制老年斑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tramiprosate)和一种能抑制γ唱分泌酶活性、减少Aβ形成的药物(tarenflurbil)也呈现出令人失望的临床研究结果。 残酷的现实不得不让我们怀疑Aβ假设的局限性。在这个假设中,Aβ的作用可能被过分强调而忽视了来源于APP的其他组分(如NAPP 激活死亡受体)[9]、tau蛋白过磷酸化、慢性炎症、氧化应激(oxidativestress)、线粒体与能量代谢障碍等损害机制的作用[10]。甚至有学者提出,Aβ沉积和老年斑并不是AD病理损害的初始和主要损害机制,而仅仅是AD病理损害过程中伴发的病理标志,虽然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过来加重AD的病理损害。 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导致神经元纤维缠结 蛋白质的可逆性磷酸化是细胞信号转导等正常生理功能得以维系之不可或缺的调节机制,由具有磷酸转移酶作用的蛋白激酶完成。这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一旦蛋白质磷酸化过度或转变为不可逆性,正常蛋白质的功能、结构和清除代谢就会发生异常,从而触发细胞和组织病理损害机制,导致蛋白质异常沉积和铰链等病理现象发生。所谓AD患者脑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就是过磷酸化的tau蛋白在脑细胞内异常沉积而形成的。寻找低毒、高效的Akt/GSK-3抑制剂已经成为AD治疗新的研究靶目标之一。 三、Aβ与tau蛋白的双通道假说 自Aβ假说提出后,关于Aβ与tau蛋白磷酸化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认为:Aβ过度沉积导致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及AD的其他病理特征,另一种理论认为是Aβ与tau蛋白平行共同作用的双通道机制[2]。 双通道假说认为有某种分子机制可以共同导致Aβ的增多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进一步导致AD的各种病理损害。已有研究证实APOE基因变异与早发性AD有关,而最近关于晚发性AD的病理机制研究证实APOE基因型也与其有关。APOE编码3种基因型:APOE2、APOE 3、APOE4,自从1993年,Corder和Saunders研究证实APOE4比其他变异型与晚发性AD 的关系更加密切以来,关于APOE基因与AD发生机制的研究层出不穷。但近年的研究发现,APOE4可能与Aβ异常沉积及tau异常磷酸化有关,其可能为这两条通路的共同上游通路。有研究发现APOE可以增加GSK-3的活性,而GSK-3则可导致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和海马功能下降,这进一步证实了双通道假说的可行性。 四、能量代谢障碍假说 脑细胞葡萄糖和能量代谢障碍是AD患者非常突出的早期现象,甚至在AD临床症候和特征性病理损害形成之前的数十年即已出现。此外,糖尿病是AD的独立危险因素,反之AD患者也容易罹患糖尿病。因而,有学者称AD为“脑胰岛素抵抗”或“3型糖尿病”[3],胰岛素相关的信号通路在AD病理机制和干预研究中备受关注。糖代谢紊乱产生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等也可诱发蛋白质异常糖基化,从而导致蛋白质异常沉积和铰链,诱发AD等神经变形性疾病发生,抑制AGEs产生及其受体功能也已经成为AD 治疗研究的另一个靶目标。 总之,AD的发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探明其确切的病理损害机制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寻找可早期诊断的疾病标志(特别是临床症候和病理损害发生前的生物学标志,如糖、胆固醇和能量代谢障碍的生物学标志等)和AD病理损害的最终共同通路可能是预防和治疗AD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Cash DM,Rohrer JD,Ryan NS,et al. Imaging endpoints for clinical trials in Alzheimer’s disease[J]. Alzheimers Res Ther,2014 ,6(9):87. [2]Small SA,Duff K.Linking Abeta and tau in 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a dual pathway hypothesis[J].Neuron,2008,60(4):534-542.

阿尔兹海默症

β-淀粉样蛋白------Aβ 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 乙酰胆碱------Ach 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 乙酰胆碱酯酶------AchE 高度磷酸化Tau蛋白------PHF-Tau 甲肾上腺素------NE 5-羟色胺------5-HT 老年斑------SP 神经生长因子------NFG 神经纤维缠结------NFTs CaMK-Ⅱ 活性氧类------ROS ApoE 长时程突触增强效应------LTD N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 环氧合酶-2抑制剂-----COX-2Is 环氧合酶------COX 因德国医生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最先描述而得名 罗纳德·里根的案例 美国第49、50届总统, 曾经是好莱坞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的著名演员。 有传言说里根需要依靠提示卡片才能完成演讲,会在白宫会议中打瞌睡。 记者招待会上的含糊不清的回答。 有几次都无法认出某些自己的家庭成员。 里根总统的病因分析 遗传——里根总统的母亲死于AD。 个人应激模式 里根总统在一个酗酒和经济窘迫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巨大的工作压力; 经历了许多躯体创伤。 里根两大贡献 一是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这种病的认识; 二是使人们敢于公开谈论这种疾病。 妇女患病率约3 倍于男性。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约有1500 万人罹 患AD,65 岁以上老年人中AD 发病率以每年0.5%的速度稳定增加,85 岁以上老年人则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 美国每年用于AD 的财政花费竟高达600 亿美元。 家族性Alzheimer 病(FAD)约占AD 患者的1%以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阿尔茨海默病 一、概述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袭、呈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为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社会生活功能减退。一般在 65 岁以前发病为早发型,65 岁以后发病为晚发型,有家族发病倾向被称为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家族发病倾向被称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约有5000 万人患有痴呆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类型。阿尔茨海默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增龄、女性、低教育水平、吸烟、中年高血压与肥胖、听力损害、脑外伤、缺乏锻炼、社交孤独、糖尿病及抑郁障碍等。 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的病理改变呈弥漫性脑萎缩,镜下病理改变以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和神经元减少为主要特征。SP 中心是β淀粉样蛋白 (β-amyloid p rotein,Aβ),NFT 的主要组分是高度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即tau 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遗传是主要的因素之一。目前确定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基因有4 种,分别为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 rotein,APP)基因、早老素1(presenilin 1, PSEN1)基因、早老素 2(presenilin 2,PSEN2)基因和载脂蛋白 E (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其中,前3 种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

与早发型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密切,ApoE 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密切。目前比较公认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认为Aβ的生成和清除失衡是神经元变性和痴呆发生的始动因素,其可诱导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炎症反应、神经元死亡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同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存在广泛的神经递质异常,包括乙酰胆碱系统、单胺系统、氨基酸类及神经肽等。 三、临床特征与评估 (一)临床特征 一般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症状分为“ABC”三大类。A (activity)是指生活功能改变: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近记忆 力下降,对患者的一般生活功能影响不大,但是从事高智力活动的患者会出现工作能力和效率下降。随着疾病的进展,工作能力的损害更加突出,同时个人生活能力受损的表现也越发明显。在疾病晚期,患者在包括个人卫生、吃饭、穿衣和洗漱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完全由他人照顾。 B(behavior)是指精神和行为症状:即使在疾病早期,患者也会出现精神和行为的改变,如患者变得主动性缺乏、活动减少、孤独、自私、对周围环境兴趣减少、对周围人较为冷淡,甚至对亲人也漠不关心,情绪不稳、易激惹。认知功能的进一步损害会使精神行为症状恶化,可出现片断的幻觉、妄想(多以被偷窃和嫉妒为主);无目的漫游或外走;睡眠节律紊乱,部分患者会出现昼夜颠倒情况;捡拾收藏废品;可表现为本能活动亢进,如性脱抑制、过度进食;有时可出现激越甚至攻击行为。 C(cognition)是指认知损害: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认知损害以遗忘为先导,随后会累及几乎所有的认知领域,包括计算、定向、视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原发性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主要有老年人患病,表现痴呆,并具有进行性和致命,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幅下降,极大添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具有极大威胁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是当前医学亟待攻克的难题,科学家们正在探索AD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治愈的、进行性的、致命的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以、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尚未明确。AD会使得神经细胞大量死亡,脑组织明显萎缩、重量变轻,破坏人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阿尔茨海默病可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种。早发性AD比较少见,主要是遗传因素导致的。大多数患者属晚发性,直接致病因子尚不清楚,随着人体衰老和环境影响会导致患病。临床上,AD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晚期。早期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中期性格恶化,行为异常;到晚期病人生活已不能自理,无法正常活动[1]。 据统计,全世界65岁以上人口中有500多万患有AD。目前,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地区之一,2010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就达到了569万,而只有21%的患者得到了规范诊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比重将不断增长[2]。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我国老年人口基数日益庞大,对AD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阿尔茨海默病的脑病理 AD患者脑的宏观和微观均有明显形态改变,主要是脑萎缩,患者的脑回变窄、脑沟增宽、脑室变大。脑萎缩始于内嗅皮层,随病情进展逐渐扩展至海马、内测颞叶、额顶区,而初级感觉和运动皮层(枕叶视皮层、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相对保留[3]。 但脑萎缩的病人不一定就是AD。阿尔茨海默病的特性是在显微镜下可见淀粉样蛋白斑(又称老年斑,是AD的主要病变之一)、神经元纤维缠结、神经元减少、脑淀粉样血管病等主要病理改变。 1、老年斑 神经炎性斑又称老年斑,是AD的主要病变之一。老年斑是一种细胞外的病变,共有四种类型[4]:弥散斑,也称前淀粉样沉积,这种不含淀粉样蛋白纤丝的沉积是老年斑的初始阶段;原始斑,这种夹在正常与异常神经细胞间的聚合物由少量淀粉样蛋白组成边界不清楚,大小差别较大,斑内可见少量神经细胞;最后淀粉样蛋白则完全由淀粉样蛋白物质组成。这些淀粉样沉积物在脑组织及脑膜的微血管上可见,又称血管淀粉样变[5]。 2、神经元纤维缠结 神经元纤维缠结是阿尔茨海默病三种神经元纤维变性的一种,也是最主要的表现。神经元纤维缠结的一般特征是胞体内原纤维变粗、扭曲、不规则排列,甚至成一种绒球状,占据了胞质的大部分,将细胞器及细胞核挤在一起,乃至将其取代。末期阶段神经

医学英语阅读:最新发现!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能彻底治愈吗

美联英语提供:医学英语: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能治愈吗 小编给你一个美联英语官方试听课申请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348434733.html,/?tid=16-73374-0 P.Murali Doraiswamy discusses recent breakthroughs in diagnosing Alzheimer’s disease and what everyone can do to postpone the onset of memory loss. P.Murali Doraiswamy is the head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 at Duke University and is a Senior Fellow at Duke’s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ging.He’s also the co-author of The Alzheimer’s Action Plan,a guide for patients and family members struggling with the disease.Mind Matters editor Jonah Lehrer chats with Doraiswamy about recent advances in Alzheimer’s research and what people can do to prevent memory loss. LEHRER: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biggest public misconceptions of Alzheimer’s disease? DORAISWAMY:The two biggest misconceptions are “It’s just aging”and “It’s untreatable,so we should just leave the person alone.”Both of these misconceptions are remnants of an outdated view that hinders families from getting the best diagnosis and best care.They were also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I wanted to write this book.

阿尔兹海默症研究现状

阿尔茨海默病,即所谓的老年痴呆症类型之一,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临床早期表现主要为患者记忆力的减退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最终导致发生进行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缺失、神经行为异常,出现精神状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完全丧失。其细胞外Aβ样子淀粉沉积物和老年斑的形成以及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绕和神经元细胞数目减少、神经胶质细胞的改变等是其典型的病例改变. AD的发病机制主要有Aβ毒性学说、微管相关蛋白突变学说、胰岛素学说、血管因素学说及基因学说,而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到多种学说,且这其中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Aβ的神经毒性在AD 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溶解的状态下Aβ能促进神经突生长,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保护神经元。而沉积状态下的Aβ对神经元呈毒性作用,引起AD 病理改变———神经突退缩和神经元变性。目前,大量临床及基础研究均针对Aβ毒性作用已经是AD 研究的热点,靶点研究主要针对Aβ整个代谢及作用过程,包括抑制生成、促进清除、抑制聚集和沉积及抑制其神经毒性作用。但就目前研究的结果看,由于A β在AD 发病进程中涉及面过于广泛,临床上很难找到其准确的切入点. 在药物治疗研究成果中,既有已具备循证医学证据而被医生和患者广泛接受的胆碱酯酶抑制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也有可能对提高AD 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疗效的药物,并已应用于临床,如抗氧化剂、抗炎症药物、改善脑代谢药物等,但目前暂无充分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还有一些处于探索阶段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尚待时日,但却为解除患者病痛拓展了新的思路,如某些针对分泌酶的药物。α-分泌酶为ADAM 蛋白家族的一员,其强化剂不仅可以上调其活性,减少Aβ生成,还可以增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sAPPα生成,具有潜在的AD 治疗作用;β-分泌酶属于天冬氨酸蛋白酶,其抑制剂可以间接减少Aβ的生成;γ-分泌酶是直接催化产生Aβ的关键酶,寻找高选择性的γ-分泌酶抑制剂或调节剂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然而,至今尚缺乏具有说服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来证明这类药物对AD 患者的实际效果. 尽管现在在AD的预防和治疗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至今还没有证明哪种药物可以终止或逆转AD 的进程,治疗水平仍然只是改善症状或延缓进展。所以,还需要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一起为之努力,以期给病痛折磨的患者及家属带来更多的福祉.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量表述评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量表述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其认知功能评定已经发展为一系列标准化的信度与效度俱佳的测验工具,我们评述10余种常见工具的优缺点,简介其应用。 Wechsler成人智力量表(W AIS)、Halstead-Reitan成套神经心理测验(HRB)、Luria-Nebraska 成套神经心理测验(LNNB)等常用测验工具极少用于AD认知功能改变的评估。一方面是由于耗时长、难度高、完成率低;另一方面是因为AD以记忆功能缺损为主,而上述工具中仅LNNB有记忆量表分测验(系11个分测验之一,对AD诊断敏感性不高)。 AD认知功能测量须兼顾以下原则:覆盖AD易受损的功能领域(如记忆和语言功能);对这些功能基本特征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可信性;可借以判断和衡量不同严重度;完成率高;完成所需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30min以内。 一、床边用认知筛查量表(briefbedsidecognitiveexamination) 要求敏感性高、假阴性率低、易操作、易携带、时间短(5~10min左右完成),分析指标为总分。 1.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1,2]:MMSE一直是国内外最普及、最常用的老年痴呆筛查量表,它包括时间与地点定向、语言(复述、命名、理解指令)、心算、即刻与短时听觉词语记忆、结构模仿等项目,满分30分,费时5~10min,重测信度0.80~0.99,施测者之间信度0.95~1.00,痴呆诊断的敏感性大多在80%~90%,特异性大多在70%~80%。 MMSE作为AD认知筛查工具,因其敏感性强、易操作、耗时少,在社区大样本调查及临床医生对可疑病例做初步检查时得到广泛应用,但其缺点亦不容忽视: (1)项目内容容易受到受试者受教育程度影响,对文化程度较高的老人有可能出现假阴性,即忽视了轻度认知损害(如Strain报道,MMSE识别轻度认知失调的敏感性仅为0.52),而对低教育及操方言者有可能出现假阳性; (2)注意(心算)、记忆、结构模仿等项目得分并不足以反映相应的认知领域表现,不能有效地绘制个体认知廓图; (3)强调语言功能,非言语项目偏少,对右半球功能失调和额叶功能障碍不够敏感;(4)记忆检查缺乏再认项目,命名项目过于简单; (5)没有时间限制; (6)对皮质性功能紊乱比对皮质下功能紊乱更敏感; (7)不能用于痴呆的鉴别诊断,作为认知功能减退的随访工具亦不够敏感(如Clark对82例AD患者随访4年,16%的患者MMSE得分没有显著下降)。故深入研究认知损害往往采用多个更特异的测验工具搭配使用。 中文版MMSE依据不同教育程度作出的划界分是:文盲组17分、小学组20分、中学或以上组24分,低于划界分为认知功能受损。5年随访表明,正常衰老MMSE减少约0.25分/年,病理衰老约4分/年。 2.长谷川痴呆量表(HDS)[3]:Hasegawa1974年编制,1991年修订。时间和地点定向、命名、心算、即刻和短时听觉词语记忆与MMSE相似,无“复述、理解指令、结构模仿”3项,有“倒背数字、类聚流畅性、实物回忆”3项,满分30分。在类聚流畅性测验(即在规定时间内就某一类别列举尽可能多的例子),AD患者从语义类别中列举例子比从词形、语音类别中列举例子更困难。由于汉语的音、形、义分离,同音字较多,方言繁杂,文盲和低教育老人较难完成听觉词语记忆,HDS修订版采用视觉实物记忆更易为国内受试者接受、更少受教育程度影响,缺点是不能作记忆策略和机制分析。另外,MMSE的上述缺点HDS-R 也同样存在。 3.画钟测验[4]可分2种,一种是要求受试者在空白的纸上画1幅几点几分的钟,反映执行功能;另一种是要求受试者模仿已画好的钟,反映结构能力;总分16分。在90例(轻

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

第36卷2012年第1期 黑龙江医学 HEI LONG JIANG MEDICAL JOURNAL Vol.36,No.1 Jan.2012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 廖珏,廖新品 (泸州医学院病原生物中心,四川泸州646000) 关键词:综述;阿尔茨海默;病因;研究现状 doi:10.3969/j.issn.1004-5775.2012.01.006 学科分类代码:320.54中图分类号:R747.89文献标识码:A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原发性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以记忆、感觉能、判断、思维能力、运动能和情感反应能力等降低为主。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1]。本文将就近年来国内外AD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等方向的研究,作一综述。 1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 1.1遗传因素 AD具有家庭聚集性,患者有阳性家族史。AD 患者的一级亲属有极大的患病危险性,是一般人的4.3倍,呈染色体显性遗传及多基因遗传。目前,至少已发现4种基因的突变或多型性与AD有关,即:淀粉样蛋白前体(APP)基因、早老素1基因(PS-1)、早老素2基因(PS-2)和载脂蛋白(apoE)基因[2]。 1.2炎症作用 在AD患者脑中,Aβ肽可引起炎症反应而致神经元丧失和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证实,Aβ可激活胶质细胞而引起炎症反应。体外研究发现,激活的胶质细胞可通过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1(IL-1)、化学因子及神经毒物质,而引起的神经毒作用[3]。 1.3铝中毒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饮水铝含量与痴呆死亡率显著正相关。形态学研究发现:AD患者脑组织中铝水平较高,并发现铝可致脑组织神经纤维缠结(NF-T)和老年斑(SP)的形成[4]。 1.4雌激素水平 新近研究发现,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减低与AD发病密切相关[5]。雌激素水平减低可能影响了机体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从而导致了AD的发病。 2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2.1β淀粉样蛋白级联学说 1984年,首次从AD病人脑膜血管壁中纯化并测得了Ag氨基酸顺序,其基本结构中都含40或42个氨基酸多肽,统称为β淀粉样蛋白[6]。之后,与AD相关的一些基因变化被陆续报道。该学说认为,AD患者可能是由于APP和早老素(presenilin,PS)基因的突变改变了p和蛋白酶对APP酶切过程或酶活性,从而产生过多的AB或高积聚能力的Aβ1-42。因此,β淀粉样蛋白级联学说认为,Aβ异常分泌和产生过多会导致出现AD的其他病理变化,是AD发病的核心环节,减少AI3的形成、抑制AI3沉积,是预防和治疗AD的根本途径[7]。 2.2免疫功能突变 已在AD的神经病变中发现抗原提呈,人类组化相容性抗原(HLA)-DR阴性和其他免疫调节细胞,补体成分,炎性细胞因子(CK)和急性反应物,并且在AD患者的脑内存在抗胆碱能神经元等多种抗体。推测自身抗胆碱能神经元抗体可能是引起胆碱能神经元损伤的一个原因,与AD的病理学特征的形成存在一定关系,淀粉样变性作为“非自身”抗原,可激活补体系统并加速合成补体及各种抑制因子,造成广泛的神经原损伤和丧失[8]。 2.3细胞骨架的改变 微管是神经细胞中参与胞体与轴突营养输送的通道,是细胞骨架的重要成分,它由微管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MAP)组成,tau蛋白是MAP的主要成分。在AD脑内,异常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并聚集成双螺旋丝形式,丧失了促进微管组装的生物活性导致细胞骨架的结构异常和神经细胞的死亡[9]。 2.4Tau蛋白学说 该学说认为,Tau蛋白的异常积聚是AD发病的主要环节,细胞外Ag积聚只是AD病理过程中一个必然病理表现,并非是痴呆发病的根本原因[10]。如临床认知能力的下降虽与NPI's的严重程度有很高的相关性,而与SPs数目多少并无太大关系;在带有3个外源性基因APP、PS和Tau基因的转基因小鼠中,发现神经元突触的丢失出现在Ag斑块沉积形成之前;在某些AD病人脑内并无成熟的SPs,而仅发现有弥散斑[11]。 3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 AD临床表现以缓慢出现和逐渐进展的记忆障 61

阿尔兹海默病治疗指南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新标准和指南 2011-10-27 00:00来源:丁香园 字体大小: 2011年4月19日,以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和国立卫生院(NIH)的国家老年研究所(NIA)为先锋的三个专家工作组在芝加哥于27年内首次发布了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标准和指南。 工作组发行了随时可用的4项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和由于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轻度认知障碍(MCI)的临床诊断标准。提出的一项研究主题是关于临床前的阿尔茨海默病。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和由于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痴呆的生物标记物的使用问题仅作为一项研究议题被提出,此次未意图于其在临床中的使用。 总体而言,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指南-扩展阿尔茨海默病定义使其包括此病的两个新的阶段:临床症状前轻度的症状但尚处于痴呆前的阶段;由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失智症。这反映了当前的这样的观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记忆和思维症状出现以前的数十年里脑中可以先产生明显的可测量的变化。 阿尔茨海默病协会首席官员,哲学博士WilliamThies说:“我们希望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科学技术所取得的进步将有助于提高目前的诊断,带动这个领域的更早的检查和治疗,最终导致有效的病性改善疗法”,“这些条目的发展和出版是这个领域的重要的里程碑。也就是说,这些条目的发展和出版不是新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发展过程的结束,而是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国家健康协会的阿尔茨海默病中心项目的项目总监,哲学博士CreightonPhelps说“新的指南反映了时下关于脑中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病理变化和他们与轻度认知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失智症的临床体征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可以在临床症状出现前的阶段对这些病理改变进行检测,许多病人在此后很久才出现临床症状。如新指南中所述,随着关于生物标记物的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将最终可以预测哪些人具有发展为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的危险,以及哪些人可以从干预措施的发展中获益最多”。 所推荐的新的阿尔茨海默病指南今天由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主办杂志 Alzheimer’s&Dementia在线出版。纸质版已安排在此杂志的2011年的5月份出版。 阿尔茨海默病的三个分期 目前的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通常确定诊断依赖于当个人、家庭或是朋友注意到其在思考、学习和记忆方面的症状。但是研究告诉我们,阿尔茨海默病可能在患者出现症状前数年甚至是数十年已经开始发病。 新的条目涉及阿尔茨海默病随着时间推移发展的三个阶段: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可测量的生物标记物(譬如脑部影像学和脑脊液化学检测)的变化在外部的症状可见之前表明疾病最早阶段的征象。目前没有这个阶段的临床诊断标准,但是工作组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框架帮助研究者更好的定义阿尔茨海默病的这个阶段。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轻度认知障碍-在记忆和思考能力方面的轻微的变化,足以被注意和评估,但是损害还不至于影响日常活动和功能。 ●由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失智症-记忆、思考和行为症状损害到病人的日常生活的躯体功能。为了将来便于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症状前治疗,作者认为对疾病最早期的脑的改变进行定义是很重要的,不只是疾病可以看见的、有症状的阶段。作者提出在阿尔茨海默病开始阶段伴随着一个长时期的非症状的阶段,在此阶段脑中有害的变化在进展,具有这些变化的生物标记物证据的个体发展为认知和行为损害的风险及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的风险在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