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03-16T11:43:40.23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2月上作者:陶小中[导读] 探究式教学是倍受教师关注和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

摘要:《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新课改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涌现,而探究式教学是倍受教师关注和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地理教学;应用研究一、备好课,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

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前,首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新课的备课工作,熟读教材,了解课堂教学的目标,掌握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教学的重难点,以教材为依据设计相应的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采用直接讲述知识的教学方式去引入新课,这种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锻炼。以教材为依据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不但能够很好地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氛围,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在新课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教学时,可以结合这一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所带来的昼夜长短变化的全球分布规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全球分布规律”来设计相应的探究性问题,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给地球自然环境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从而导入新课。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情境

许多学生在进行高中地理学习时,往往会认为高中地理知识点过多,而且许多知识记忆性较强,离自己的生活实际较远,导致许多学生对于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畏惧感,缺乏高中地理学习的兴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缺乏趣味性,高中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较远,产生了知识与应用的脱节。所以大部分学生在进行高中地理学习时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点记忆不强,常常出现记不清、记不全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效率,不利于学生高中地理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将高中地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资料,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主动理解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理解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主动性,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资料是一个不错的选取。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地球形状”时,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用心性,能够让学生在课前用纸折一个帆船,准备一个球,模拟船在球体上航行,平视球面上远航归来和去远航时船的桅杆、船身先后看见的顺序,然后再作一个比较,平视放在桌子上平移的纸船,看看二者的区别。教师还要让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好认真记录,根据观察到的事实状况得出地球是球体的结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潜力、分析潜力、思维潜力以及沟通潜力,还使学生切身地体会到了发现知识的过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快速地学习地理知识,还能够加深对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学生的知识。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中“活动”的资料,将这部分资料作为教学素材,既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同时也高效地完成了课后练习任务。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有助于教授学生基础的地理知识,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潜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果和水平的目的。

四、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课堂互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要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能力为核心。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采取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针对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精神以及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取长补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置探究性问题———“人口增长对资源有哪些影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森林资源等资源的影响,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五、发挥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探究式教学过程的学习主体是学生,然而学生由于其知识水平有限,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在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缺乏方向性,缺乏目标性,导致探究式学习过于盲目,效率过低,这一问题也是许多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往往会过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时,一定要加强教师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以“湿地资源的开发保护”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梯度设问的方式去逐步引导学生,例如,“什么叫做湿地?”“根据湿地的形成原因可以将湿地分为哪几类?”“我国湿地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其分布与哪个气候要素密切相关?”“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你赞成这种说法吗?”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让学生主动、积极、开心地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 730699)

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究

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究 【摘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和对新课程理论的认识,从新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和困惑三个方面阐述我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地理教学 New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within course reform investigation Wu Lan Qi Qi-ge 【Abstract】Combine the teaching of oneself fulfillment activity and rightness new course theories of understand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method of Protestantism material and perplexity 3 elaborate my rightness new course reform descend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of some viewpoint and understanding. 【Key words】The new lesson change;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在我校已实施三年多,通过三年来的教学实践、摸索,无论是对新教材的 认识,还是在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及学习评价方面都有很深的感受,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自己一些体会。 1.新教材的特点 新教材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其特点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重视“读图启发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据统计,七年级地理上册有各类图表135幅。通过大量的图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和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 与规律,形成地理知识学习的技能,如教材中关于经纬度的定义、特点、规律的学习,就要 求学生通过读图活动,自己归纳总结来完成。而旧地理教材是将定义、特点和盘托出,再配 上一些图。这就让一些不爱动脑筋的学生忽视了读图思考,而只是死记硬背各个知识点。新 教材的内容组织方式完全有利于学生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1.2较好地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2.1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例如:时差、方向判别、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从交通图上选择最合理的路线、天气预报、绘 制各种图表、人口资源地理调查等。学生无论是在现在的思维训练、意识培养,还是在今后 的日常生活旅游观光、野外考察、工程建设、统计等方面,都可以终身受益。 1.2.2体现了“新的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的理念。 教材采用先进的结构模式(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是对以往的注入式、 自学式、启发式、人物式、讨论式、探究式等诸多模式的优化组合,并十分突出了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自主学习,充分发展其想象能力、创新意 识和动手能力。如教材设计了让学生补充地理资料,对地理现象的片断描写,动手制作各种 模型,搜集各方面的地理事实材料等内容,教师可通过分组讨论、辩论、游戏、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自由思维,给教学保留足够的思维和创作空间。

刍议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好地图

刍议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好地图 摘要: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直观教具,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本文论述了在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运用地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四方面较详细阐述了地图与地理教学间的融合关系。 关键词:初中地理运用地图学习兴趣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信息源泉,是表达地理思想的重要手段。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随着今后地理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地图技能培养的重视将会与日俱增,地图的优势必将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此,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融地图技能培养于知识教学之中。 一、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可采用地球仪、景观图,示意图等趣味较强的地图导入新课,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适当制造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在经纬线地理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手中的小型地球仪,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以下问题:经线和纬线的指示方向是什么?经线的长度是否都相等,呈什么形状分布?纬线的长度是否都相等,呈什么形状分布?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通过系列设问激发学生发现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乐趣。在乡土地理教学中,我通过展示江西省地形图的教学挂图,多媒体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图,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读图分析我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类型及分布特征,说出我省的气候类型和特征,归纳出我省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并深入思考我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通过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构建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学习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好奇心。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乐趣,有助于教师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轻松掌握地理知识。 二、学会分析地图,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和地理现象发生的规律 地图揭示的是连贯的地理信息,所以我们不仅仅要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地图的技巧,还要指导他们结合地图进行分析。多加思考是有效提升识图能力的途径,教师对学生进行看图引导时要形成积极思维,判别出地理现象的源起与过程。比如,学习“气象万千”一课时,引导学生仔细查看世界各地气候的分布和特点,观察并理解世界不同气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运用地图典型气候进行区域性总结和概括,以此培养他们的识图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这样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才能让同学们系统地了解地理现象,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和地理现象发生的规律。 三、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地理教学中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各种地理事物是用各种地图符号体现出来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形象化。在我国地势特征的教学中,我运用中国的地形图和中国地势特征示意图,让学生分析思考“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征对我国的河流,气候,交通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我提示学生结合所学气候、地形等知识分析归纳得出:①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②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③在阶梯内部,由于降水丰富,水能资源巨大。根据学生思考的问题我提出假设:假如我国地势特征是东高西低,那么我国还会不会有大部分河流东流现象,我国东部降水是否丰富,我国会不会有巨大的水能资源?通过这些假设学生能很快得出不可能的结论,从而加深学生对我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影响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注重读图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读图效率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周河九年制学校杨景瑞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地图在地理学习和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看,是先有地图然后才有系统的地理学理论知识。而纵观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其试题具有“有图析图,无图考图”的一大特点,整张试卷地理图像的图幅数量最多,地理试题大有“无图不成题”之势。因此,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是提高地理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学生在中学地理课程的学习中,无时不刻都在与地图打交道。然而,在我所教的几届学生中,大部分对读图都感到惧怕,考试中主要失分就是读图题。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向我反映“为什么地理课本中地图这么多,看也看不懂,少一些地图多好啊!”。原本教材编写者编这么多地图是为了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地理知识的,没想到却事与愿违。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我深深感到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通过对教学的反思,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方面也作了一些思考,形成了自己的一点肤浅的想法,说出来与同行们交流交流。 一、让学生熟练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包含的内容很多,它不仅有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形态、地理名称、数据、景观等等,而让学生去认识这些东西,就必须使他们掌握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如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比例尺、方向、

图例和注记,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地面高低起伏的知识等。正确牢固的掌握这些知识,对每一个学生的读图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对地图基本知识的教学应该强化,并贯彻到以后的教学中,并且应该讲得更加详细,而不仅仅的是简单的一代而过,因为它是读图的前提条件。其中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地面高低起伏这个知识点,学生较难理解。主要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所见的地表形态都是立体的,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表的起伏都是通过平面内的等高线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把立体空间转化为平面,牵涉到作图、透视等方面的知识,我认为这些知识应该适当做一些简单补充,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解。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应该多拿实际地形跟地图做比较,或者用塑料泡沫做一些地形的模型,让学生自己对着模型作出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 二、让学生明确中学地理地图的主题和种类 不同主题和种类的地图有着不同的用途,初学地图往往对此比较模糊,解决问题时常使用不正确主题或种类的地图,例如学生在行政区图上解决地形的问题,无法找到答案,失去学习和使用地图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地图的主题、种类。中学地理学习中地图的主要种类有以下几种: 1、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的灵魂,是最重要的教学用图。主要主题如地形图、政区图、山河与气候等自然地理分布图、资源、能源、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分布图。

谈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教学

谈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工具。经常运用 地图可以加强地理课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对于提高地理课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 握知识、巩固记忆、培养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1 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首先,看图的标题。地图标题注明了地图的属性,这是阅读地图的前提。新教材突出了利用 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图片大量增加,分散到各章节中,所以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准地图,了解不同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地图。 其次,看地图图例,地图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懂地图的基础,许多学生填注地图时,不是 寻找代表地理事物的图例,而是强记填注内容在图中的位置,既增加了学生记忆的难度,又 常常出现将海洋名称填注在陆地上,把国界线当成了河流等张冠李戴的笑话。 最后,看地图内容。教师要紧扣地图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地图标题、图例进行思考,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然后,教师再归纳、总结,并适时板书,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让学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我在讲东南亚一节,指引学生看《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时, 首先告诉学生这是一张地形图,通过学习我们要了解掌握的是中南半岛地形的分布特点以及 对河流、城市分布的影响,并提出问题。其次,指导学生先看分层设色地形图图例,了解不 同的颜色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说出中南半岛各地区的不同海拔高度及 范围,并回答我提出问题。学生们非常热情地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很顺利地总结得出 北高南低的地势导致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并根据河流上、下游的相对高度推断出上 游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2 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 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方能引 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 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老师要引导他们,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为此,老 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同学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如在绪言课上让同学看地图册找出:亚 洲在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中国在亚洲的哪一部分,河南省在中国的什么位置。有时结合 时事提出问题:香港刚回归不久,让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香港的位置;京九铁路刚通车时,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京九铁路的位置,以引起同学们阅读地图的兴趣。在讲地图时我注意先 让同学们利用已有的读图知识讨论如何看地图,同学们发言很积极,各抒己见。在同学们发 言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注意让其区分地图和一般的图画有何不同,适时提出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三个基本要素的问题。并逐一认真讲解,打好基础。然后要求同学们 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同学们从兰州乘火车去北京旅游可以走哪 些路线,经过哪些省,大概有多远。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地图的兴趣,也提高了阅读地图 的能力,巩固了地图三要素的知识。此外,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郊游,观察山川地貌取得感 性认识,促使学生把地理事物和地图描述联系起来。使同学们感到地图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 有用的,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 3 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 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 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03-16T11:43:40.23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2月上作者:陶小中[导读] 探究式教学是倍受教师关注和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 摘要:《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新课改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涌现,而探究式教学是倍受教师关注和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地理教学;应用研究一、备好课,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 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前,首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新课的备课工作,熟读教材,了解课堂教学的目标,掌握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教学的重难点,以教材为依据设计相应的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采用直接讲述知识的教学方式去引入新课,这种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锻炼。以教材为依据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不但能够很好地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氛围,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在新课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教学时,可以结合这一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所带来的昼夜长短变化的全球分布规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全球分布规律”来设计相应的探究性问题,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给地球自然环境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从而导入新课。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情境 许多学生在进行高中地理学习时,往往会认为高中地理知识点过多,而且许多知识记忆性较强,离自己的生活实际较远,导致许多学生对于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畏惧感,缺乏高中地理学习的兴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缺乏趣味性,高中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较远,产生了知识与应用的脱节。所以大部分学生在进行高中地理学习时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点记忆不强,常常出现记不清、记不全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效率,不利于学生高中地理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将高中地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资料,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主动理解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理解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主动性,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资料是一个不错的选取。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地球形状”时,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用心性,能够让学生在课前用纸折一个帆船,准备一个球,模拟船在球体上航行,平视球面上远航归来和去远航时船的桅杆、船身先后看见的顺序,然后再作一个比较,平视放在桌子上平移的纸船,看看二者的区别。教师还要让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好认真记录,根据观察到的事实状况得出地球是球体的结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潜力、分析潜力、思维潜力以及沟通潜力,还使学生切身地体会到了发现知识的过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快速地学习地理知识,还能够加深对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学生的知识。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中“活动”的资料,将这部分资料作为教学素材,既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同时也高效地完成了课后练习任务。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有助于教授学生基础的地理知识,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潜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果和水平的目的。 四、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课堂互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要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能力为核心。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采取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针对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精神以及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取长补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置探究性问题———“人口增长对资源有哪些影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森林资源等资源的影响,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五、发挥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探究式教学过程的学习主体是学生,然而学生由于其知识水平有限,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在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缺乏方向性,缺乏目标性,导致探究式学习过于盲目,效率过低,这一问题也是许多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往往会过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时,一定要加强教师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以“湿地资源的开发保护”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梯度设问的方式去逐步引导学生,例如,“什么叫做湿地?”“根据湿地的形成原因可以将湿地分为哪几类?”“我国湿地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其分布与哪个气候要素密切相关?”“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你赞成这种说法吗?”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让学生主动、积极、开心地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 730699)

手绘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手绘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第二语言,它的直观性决定了它比任何语言的描述都更有利于学生接受。但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还与教师如何借助地图去教学直接相关。作为教师,怎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地图在学生学习地理过程中的作用呢?最主要的是在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逐步提高他们运用地图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对比和推理的能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脑、手、眼、口等并用,以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对此,通过自己的经验发现,教师的手绘地图,往往能在教学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手绘地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事实上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地理教具,都可以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地球仪、课本地图、地理教学挂图、地理模型图以及多媒体地图等等。但是,每种教学效果确是不同的。而利用教师熟练地手绘地图,可以起到其他教学工具不可取代的效果,也许更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教师熟练的画图基本功,就是学生激起学习地理学科兴趣的原因。所以,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一个因素。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二、手绘地图更能够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形态 地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能够直观地展示出地理事物的形

状,而这方面手绘地图表现得更明显。它在地理教学中也可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大小、方向等。象地球各个大洲的轮廓及大小,世界主要国家的大小与形状,世界主要河流的流向及注入海洋,世界主要山脉的位置及走向等等。学生看起来更能接受。例如,在我们的区域地理中主要讲了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中国等国家,亚洲、欧洲、非洲、南极洲等达州的学习中都可以用自画图的形式展现出来,与其他的各种地图比较起来,更直观、更清楚,学生更容易掌握、识别。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三、手绘地图更能够让学生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 地图的直观性还可以反映出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而手绘地图由于直接反映教学的重点,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学生接受起来更直观易懂,更能准确地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例如,在讲《日本》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就可以按如下思路进行学习: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日本的岛国轮廓图,教师在画的过程中,学生就很容易的得出日本是个岛国。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本《日本地形》地图,得出日本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以及领土组成,教师依次把内容填在黑板上地图。3、然后,在上面的基础上,继续确定日本的主要地形区、河流、山脉和城市。4、而地理位置对一个国家(地区)的地理特征影响很大。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

如何运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

如何运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各种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空间结构和空间分布等,都要用地图加以显示。离开了地图,教师就不易讲清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联系,学生就无法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获得真正的地理知识。所以,“指导学生经常运用地图”,“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初步技能”是中学地理的教学任务之一,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我在地理教学中,在运用地图方面作了如下探索。 一、合理利用教学挂图 地理教学挂图是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形象教材和直观教具,所以在教学中要做到合理而充分地利用。首先,教师要结合每节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教学挂图。因为使用什么地图和如何使用地图,都要考虑地图语言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协调,每节课不要过多地使用挂图,如果不适当地使用挂图,摘摘挂挂,不但会使教师手忙脚乱,还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要精心选择挂图,而且对挂图应象语文一样熟悉,做到既挂必用,指图必准。 其次,使用教学挂图,还要特别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地图册上对照查找。因为教学挂图受图幅的限制图例和注记都

不可能很大,也就不易使全体学生看清楚。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使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教师应该在图上指出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后,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让他们去综合分析各种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讲美国地形时,让学生观察完《美国地形图》后,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美国的地形特点和山脉走向对气候有什么样的影响,并引导学生分析:尽管美国大部分位于西风带内,但由于西部高大山脉的阻挡,西风不能深入内地,南北走向的山脉,可使来自南北方的气流畅行无阻,造成冬季普遍寒冷,夏季普遍高温,冬夏温差大的气候特征。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充分运用课本插图 课本插图精要、直观地概括和补充了教材内容,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准确灵活运用课本插图进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科学的理论形象化,同时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装的思维。我在地理教学中常常指导学生精读每一幅插图,并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程序启发性提问,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判断、分析比较,得出正确结论。例如,在讲亚洲气候时,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插图《亚洲气候图》,学生会一目了然得出亚洲的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状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亚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从而得出复杂的地形影响,其气候的复杂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3-09-22T16:12:12.4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12月总第156期供稿作者:韩龙堂 [导读] 首先地图作为一种直观教具,本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而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 韩龙堂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734500 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结构、相互联系、空间的分布规律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地图作为地理信息传递的载体,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具有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表现,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是图文结合,地图是地表图形的描绘,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需要用地图来表达地物和现象的分布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这层意义上说,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因为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手段,对它运用得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因为地图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地图作为一种直观教具,本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而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利用地图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与兴趣,并且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 其次利用地图可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如讲课时利用几幅地图进行分对比,让学生综合分析得出规律,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再次利用地图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在讲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在宇宙空间中自转和公转的场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最后当教师挂出地图时,可以地图为主体,从中提出许多问题。如引导学生观察沿黄河分布的水电站位置图时,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某些地方水电站特别密集?从而引发学生从地形等方面去思考,有助于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之广,作用之大,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运用地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这一节内容时,首先向学生展示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景观图、撒哈拉大沙漠景观,通过这两幅实物地图的展示,给学生以视觉冲击,从而在头脑中留下直观而又深刻印象,学生不禁疑惑道:为什么同在一个地球,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过学生自己思考与我的点拨:那是因为降水量的差异。然后提出问题:世界上的降水有什么分布规律呢?请同学们在课外翻阅有关资料或在网上查阅相关信息,找找答案,把你查找的信息在下节课跟我们大家共享好吗? 2.在讲授新课时,灵活运用地图 (1)将课本插图与地图紧密联系起来。例如讲《世界的气候》先让学生看教材中三幅不同气候类型控制下景观图,告诉他们所属气候的名称,然后挂出世界气候类型图,让学生找出其分布位置。再如讲《地势和地形》时,我首先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和丘陵、山地、盆地的名称和位置,接着指导学生参看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和图下面的文字说明,在学生获得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弄清高原与平原、山地和丘陵之间的区别。 (2)灵活运用不同种类的地图进行教学。地图的种类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地图进行教学,而不应一成不变的运用一种地图。我在教学中就运用了多种地图,如地球仪、世界语音地图、世界政治地图、世界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图、中国地形图等等。 (3)运用地图巩固新课。如在讲中国的地形时,介绍完中国的山脉、盆地、高原、丘陵、平原后,我在黑板上绘制了一幅中国轮廓图,与学生一起在适当的位置填好主要山脉,然后把山脉连线形成一个个网格,在每个网格中填上相应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丘陵。这样不仅起到了小节的作用,还为学生做了绘图的表率,学生也跟着模仿,培养了学生的绘图能力。 三、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地图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有助于教学的实施,另一方面主要培养学生自己读图,看图能力,从而学会形成独立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一是教师多在黑板上画图,引起学生模仿的冲动与兴趣;二是建立竞争机制,多从地图上提出问题(如比赛找某个国家、山脉、河流等等);三是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填充图册,勤练习。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地图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不断探索与总结,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地努力探索与挖掘。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教学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教学 甘棠中学:罗甫坤 【摘要】通过阅读、使用、绘制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地图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工具。经常运用地图,可以加强地理课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对于提高地理课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巩固记忆、培养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1.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怎样阅读地图呢?七年级学生还很小,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教师应该了解学生,耐心细致、有步骤地都会学生阅读地图。 首先,看图的标题。地图标题注明了地图的属性,这是阅读地图的前提。新教材突出了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图片大量增加,分散到各章节中,所以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准地图,了解不同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地图。 其次,看地图图例,地图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懂地图的基础,许多学生填注地图时,不是寻找代表地理事物的图例,而是强记填注内容在图中的位置,既增加了学生记忆的难度,又常常出现将海洋名

称填注在陆地上,把国界线当成了河流等张冠李戴的笑话。 最后,看地图内容。教师要紧扣地图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地图标题、图例进行思考,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然后,教师再归纳总结,并适时板书,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让学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例如,我在讲东南亚一节,指引学生看《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时,首先告诉学生这是一张地形图,通过学习我们要了解掌握的是中南半岛地形的分布特点以及对河流、城市分布的影响,并提出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先看分层设色地形图图例,了解不同的颜色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说出中南半岛各地区的不同海拔高度及范围,并回答我提出问题。学生们非常热情地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很顺利地总结得出北高南低的地势导致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并根据河流上、下游的相对高度推断出上游水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正如一位同学所说,以前看到彩色地图只当是为了好看,而今天看来,它变成雄伟壮观的画面。 2.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方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关于初中中学地理教学论文如何进行地图教学

关于初中中学地理教学论 文如何进行地图教学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如何进行地图教学》 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它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具。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得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地图教学,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地图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地图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在学习地理课以前,学生对地图有一些的认识和了解。七年级学生对地图很好奇,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很快消失了。老师要引导他们,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因此老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在讲地图时老师注意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读图知识讨论如何看地图,学生发言很积极,各抒己见;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指出不足,讲解地图和一般图画的区别,适时提出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注记三个基本要素,并逐一讲解,打好基础。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郊游,促使学生把地图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地图对我们生活的实用性,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把地图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也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应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没有成就感的兴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 二.教会学生读地图的方法,会读不同类型的地图 学生面对一幅地图,到底怎样去读首先要使学生熟悉地图的图例。地图图例是千变万化的地理事物的图形符号,它表示的是各种地理事物。学生只有掌握了图例符号,才能识别各种地理事物。图例符号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界线符号(如洲界、国界、未定国界、地区界、省界等)、自然地理要素符号(如河流、湖泊、山峰等)、人文地理要素符号(如公路、铁路、航线、水库等)、矿产符号、专题地图的符号(如工业图、农业图等图上的符号)、常见天气符号等。因此应教会学生养成读图先读图例的习惯。其次读图时要注意地图的图名,从而确定地图的类型。根据地图的类型,对地理图像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取相关的地理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图,阅读方法和技巧是有区别的。常见地图的类型大致分为: 1.地理图表

地理教学中新型教学探究

地理教学中新型教学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秘决。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直接受学生学习兴 趣的制约。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课堂教学力求形象直观,把兴趣培养贯穿始终 青年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抓住青少年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学习的 开始就使他们产生兴趣。高中地理第一章的内容正是容易培养兴趣的开篇。学生对于宇宙的 奥秘,自然奇观,如极昼、极夜、昼夜交替、四季交替等问题,似乎知道点,但又说不清楚,教师用形象、直观的三球运行仪、幻灯、模型、图片及手势等多种方法进行演示、讲解,从 理论上加以说明,再适当补充一些数据、资料,把这些看得见、又看不见的抽象的地理事物 和地理现象具体化,学生很感兴趣。有的教材内容,不太好理解,或是难记易忘,学生往往 没有兴趣。教学中,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把势均力敌的两种气团相遇形成的准静止锋比喻成两个手劲差不多的同学掰腕子,手 势将保持不变,以此说明锋面较长时间停留在某地区,从而影响该地区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讲我国占世界首位的八种矿产资源时,学生记起来往往丢三落四,采用谐音让学生记忆, 并形象地描述为,我的心太烦,烦得鼻涕眼泪一起往下流。谐音为:吾(钨)心(锌)太(钛)烦(钒),目(钼)泣(锡)稀(稀土)涕(锑)。学生就能很快掌握这八种矿产资源。有的内容,编成顺口溜,也可增加学生的兴趣。 二、结合身边的科学现象进行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地理学是在前人不断探险、考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既然是科学,就不 是光背背矿产、山河等。对学生来说,掌握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弄清其发展演变规 律是比较困难的,也容易由此产生不愿学的想法。教学中,应尽量结合实际,使学生感到身 边有很多地理现象,孕育着地理原理。如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提出学生们熟悉的,但又解释不清的现象进行分析,如:晴朗时天空呈蓝色,阴天为什么呈乳白色?日出日 落时又为什么呈红色?指出这是由于大气对波长不同的太阳七色光散射,吸收状况不同而造 成的。波长较长的红、橙色光,不易被散射,能够传播较远的距离。这也正是红、橙色光作 为停车信号的道理,它使人们在较远处就可看见,以减少交通事故。在讲第二章气旋、反气旋,气团和锋面活动时,在讲清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观云看天的谚语 和天气预报及当地的天气变化,叫学生观察、分析,用所学知识解释,得出结论。这些身边 的地理现象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的必要,同时结合这些实际,学起来会觉得并不难学,从而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学好地理的信心。 三、引用资料,适当补充,在兴趣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是以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为基础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取 决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明白得越多,知识掌握越好,兴趣也就越浓。在课堂上如果 适当引用一些平时搜集的资料,就会促进知识的理解,提高趣味性。 如讲地球大小及在宇宙中的位置时,引用以下一些数据:若把银河系缩小一万亿倍,那时太 阳半径仅0.7毫米,地球半径则为0.0064毫米,日地距离仅15厘米,整个太阳系直径也只 有12米,但银河系的直径仍有100千米之大;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仅观测到 的就在十亿个以上。地球在银河系,以至在整个宇宙中的位置和大小就可想而知了。但地球 对我们人类来说,又是极其重要的星球。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也并非唯一人类 居住的星球。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紧锣密鼓地向月球进军,不久,人类可望移居月球。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计划分六步将火星改造成人类生存的又一故乡。补充这些资 料不仅能提高兴趣,还能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探索宇宙奥秘,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欲望。 在讲第五章生态平衡时,引用三类事实资料,一类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体数量变化引起生态 平衡失调的实例,如棉花、蚜虫、蜻蜓与瓢虫的关系;第二类是在一定限度内,建立适合人

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高二地理课题组执笔人:郭爱萍 【摘要】目前,高中地理教学尤其是人文地理教学中严重存在学生问题意识淡漠,常规教学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这使得地理教学只是流于表层和形式,学生兴趣低下,教学效果不高。鉴于此,我们认为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已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就从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通过激发问题、激励提问、相互解疑、合作学习、合理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引言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是说思维的培养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深入学习的起点,创造始于问题。目前人文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2011年3月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只有12%学生对地理感兴趣;问题意识淡薄,只有19%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至于说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学生少之又少(9.2%)。实际调查中发现教师的问题设计意识也不容乐观:45%的教师不注重教学问题设计,33.8%的老师提倡学生主动生成问题。究其原因:首先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是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和讨论,学生只能被动地回答,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再次教学过程已变成教师自编、自导、自演的教案剧,课堂上很少见到学生主动、大胆地对教材或教师的讲课内容提出疑问,致使学生始终处于被问题牵着走的学习状态。 (二)研究问题 课题组提出《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旨在突破课堂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地理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通过查询大量资料,我们发现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曾进行过“问题式教学法”的研究,他的“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

关于初中中学地理教学论文《如何进行地图教学》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如何进行地图教学》 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它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具。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得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地图教学?,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地图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地图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在学习地理课以前,学生对地图有一些的认识和了解。七年级学生对地图很好奇,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很快消失了。老师要引导他们,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因此老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在讲地图时老师注意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读图知识讨论如何看地图,学生发言很积极,各抒己见;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指出不足,讲解地图和一般图画的区别,适时提出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注记三个基本要素,并逐一讲解,打好基础。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郊游,促使学生把地图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地图对我们生活的实用性,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把地图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也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应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没有成就感的兴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 二.教会学生读地图的方法,会读不同类型的地图 学生面对一幅地图,到底怎样去读?首先要使学生熟悉地图的图例。地图图例是千变万化的地理事物的图形符号,它表示的是各种地理事物。学生只有掌握了图例符号,才能识别各种地理事物。图例符号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界线符号(如洲界、国界、未定国界、地区界、省界等)、自然地理要素符号(如河流、湖泊、山峰等)、人文地理要素符号(如公路、铁路、航线、水库等)、矿产符号、专题地图的符号(如工业图、农业图等图上的符号)、常见天气符号等。因此应教会学生养成读图先读图例的习惯。其次读图时要注意地图的图名,从而确定地图的类型。根据地图的类型,对地理图像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取相关的地理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图,阅读方法和技巧是有区别的。常见地图的类型大致分为: 1.地理图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