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力的分解-“衡水赛”一等奖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力的分解-“衡水赛”一等奖

一、情境分析

展示一张人擦地的图片,如图1所示。

师:人的拉力有什么作用效果引出分力的概念。

学生讨论回答:1.使墩布水平前进的效果;2.使墩布向下压地的效果。

师:这两个效果相当于两个分力产生。

1.分力:几个力,如果它们产生的效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

注意:几个分力与原来那个力是等效的,它们可以互相代替,并非同时并存。

2.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3.力的分解法则

师:分力F1、F2的合力是什么用什么法则

学生回答:是F,平行四边形定则。

师:可见,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F1、F2。如图2所示。

师:将一个力分解,如果没有条件限制,情形如何

通过作图,对于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如图3所示,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力。

那么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将一个力进行分解呢

二、情境引入实例应用

实验探究:

1、观察在斜面上的小车,其重力产生的效果。

步骤一:倾角不变情况下,在小车上一大钩码,待稳定后引导学生观察。

步骤二:在小车重力不变情况下,改变倾斜角,引导学生观察。

设计意图:用软的塑料直尺做斜面是使小车重力压斜面的效果更加的明显;用橡皮筋是让学生更容易观察小车重力产生沿着斜面向下滑的作用效果。

注意:

a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仅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不能认为在这两个分力方向上有两个施力者。也不能错误地认为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F2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对物体进行某个力的分解以后,物体实际的受力个数没有发生变化。

2、自制实验猜测并进行实验

探究

学生亲身体验,

并根据体验结果

分析力的分解方

10

3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让学生改变力的方向

体验作用效果并画力的分

解图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加

深理解

3、针对训练:

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力的分解时,应先弄清该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然后再分解这个力,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中,均匀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光滑为了讨论各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应该怎样对重力进行分解若球的质量为m,将重力分解后,它的两个分力分别为多大(已知斜面倾角为α)

4、作业评价:

针对学生作图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并展示优秀作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5、规律总结:

a.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b.力的分解的一般步骤: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

向;

根据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方向作平行四

边形;

根据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知识确定分力

的大小和方向.

学习新知

6、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案例一:公园的滑梯倾角为什么比较大

案例二:为什么高大的立交桥要建有很

长的引桥

案例三:两个学生提一桶水,怎样提才

更加省力呢夹角越小越省力还是夹角越大越

省力

设计意图:为了贯彻“从物理走向社

会’’的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引用学

生熟悉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

欲,让学生意识到物理既源于生活而又走向

生活。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

最后呼应课题引入部分拔河比赛的谜。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知识储备可

以自行揭开。

五、小结与作业

小结:

1.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力的分解的一般步骤: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

向;

●根据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方向作平行

四边形;

●根据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知识确定分

力的大小和方向.

作业:

怎样把陷入泥坑的拖拉机拖出来

自我反思,有则

改之无则加勉

2

3

3

板书设计

力的分解

概念:求一个力分力的过程。

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步骤:

1、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2、作平行四边形;

3、确定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F

G

3.4 力的合成与分解—【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讲义

物理概念和规律: 一、力的合成 1.定义:如果一个力的 与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如果几个力的 与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 ,这几个力叫做那个力的分力. 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 叫做力的合成. (1)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 ,作平行四边形,这两邻边所夹的 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方法叫平行四边形定则.所有矢量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三角形定则 把两个矢量 ,从第一个矢量的始端指向第二个矢量的末端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 .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样的 (3)两分力等大,夹角为θ时,,大小:F = , 方向:F 与F 1夹角为θ 2 。 3.共点力:作用于物体上 ,或者力的 相交于同一点的几个 力称为共点力. 4.合力与分力的三性 5.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合力与分力是作用效果上的一种 关系 (1)两个力的合成 当两分力F 1、F 2大小一定时, ①最大值:两力 时合力最大,F =F 1+F 2,方向与两力同向; ②最小值:两力方向相反时,合力 ,F =|F 1-F 2|,方向与两力中较大的力同向; ③合力范围:两分力的夹角θ(0°≤θ≤180°)不确定时,合力大小随夹角θ的增大而 ,所以合力大小的范围是: (2)三个力的合成 三个力进行合成时,若先将其中两个力F 1、F 2进行合成,则这两个力的合力F 12的范围为|F 1-F 2|≤F 12≤F 1+F 2.再将F 12与第三个力F 3合成,则合力F 的范围为 ,对F 的范围进行讨论:

①最大值:当三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为F max=F1+F2+F3.②最小值:若F3的大小介于F1、F2的和与差之间,F12可以与F3等大小,即|F12-F3|可以等于零,此时三个力合力的就是零;若F3不在F1、F2的和与差之间,合力的最小值等于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较小的力的和的绝对值.③合力范围:F min≤F≤F max. 6. 计算法求合力时常用到的几何知识 (1)应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求解,用于平行四边形的两边垂直,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垂直的情况. (2)应用等边三角形的特点求解. (3)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求解,用于矢量三角形与实际三角形相似的情况. 二、力的分解 1.定义:一个力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来等效替代,这几个力称为那一个力的分力.求一个已知力的的过程,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分解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把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F1和F2. 3.分解依据 通常依据力的进行分解. (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时,有. 甲乙 (2)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时,有唯一解. 丙丁 (3)已知合力以及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时,有下面几种可能: a b c d ①当F sinθ<F2<F时,有. ②当F2=时,有唯一解. ③当F2<F sin θ时,. ④当F2>F时,有唯一解.

高中物理精品教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优秀教案--3.5《力的分解》精品教案

必修一 3.5 力的分解(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一的重点,是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具体应用,是研究力的平衡的基础,也是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力的分解、矢量、标量等概念,以及矢量相加的法则。 本节课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二是一个已知力究竟分解到哪两个方向上去,要根据实际情况,由力的效果来决定。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分力及力的分解的含义。 2、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会用三角形知识求分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培养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力的分解 四、学情分析 下作用,这个力有两个效果:沿两弹簧伸长的方向分别对弹簧Ⅰ和Ⅱ施加拉力F1和F2,且F1和F2分别使它们产生拉伸形变,可见力F可以用两个力F1和F2代替. 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如何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把一个力(合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然后依据力的效果画出两个分力的方向,进而作出平行四边形,就可得到两个分力F1和F2.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力、速度是矢量;长度、质量、时间、温度、能量、电流强度等物理量是标量.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参考导学案) 力的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作用效果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作业:课本P66 1、2、3 九、板书设计 一、概念:力的分解 二、怎样分解一个力 1、无数对 2、唯一性的条件 结论:一个已知力究竟分解到哪两个方向上去,要根据实际情况,由力的效果来决定。 例1、

高一物理必修1力的分解

高一物理必修1力的分解 知识点1:力的分解以及分解法那么 1.力的分解:一个力求它的分力的过程. 2.分解法那么: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那么. 3.分解依据:通常依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名师指津】 1.画矢量图是解决力的分解问题的有效途径; 2.涉及“最大〞、“最小〞等极值问题时,可多画几种不同情形的图,通过比拟鉴别正确情景. 知识点2:矢量相加的法那么及力的效果分解法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那么(或三角形定那么)的物理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那么相加的物理量. 3.三角形定那么: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其第三边就是合矢量. 【核心点击】按实际效果分解的几个实例 知识点3:力的正交分解法 1.定义 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的方法. 2.坐标轴的选取 原那么上,坐标轴的选取是任意的,为使问题简化,坐标轴的选取一般有以下两个原那么: (1)使尽量多的力处在坐标轴上. (2)尽量使某一轴上各分力的合力为零. 3.正交分解法的适用情况 适用于计算物体受三个或三个以上共点力的合力情况. 【名师指津】坐标轴方向的选取技巧

应用正交分解法时,常按以下方法建立坐标轴: 1.研究水平面上的物体时,通常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轴. 2.研究斜面上的物体时,通常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建立坐标轴. 3.研究物体在杆或绳的作用下转动时,通常沿杆(或绳)方向和垂直杆(或绳)的方向建立坐标轴. 高一物理学习提高效率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新的知识有所了解,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拟、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能开小差。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假设能做到这“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保证听课过程中能全神贯注,不开小差。上课前必须注意课间十分钟的休息,不应做过于剧烈的体育运动或剧烈争论或看小说或做作业等,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嘘嘘,想入非非,而不能平静下来,甚至大脑开始休眠。所以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3、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根底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重点,难点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以便复习,消化。 5、要认真审题,理解物理情境、物理过程,注重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迁移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整理就到这里啦,祝大家在考试中能金榜题名!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同步学习 第3章 4 力的合成和分解

4力的合成和分解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生活实例,体会等效替代物理思想.(重点)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求合力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重点) 3.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与分解.(难点) 4.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一、合力和分力 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这几个力就叫作那个力的分力.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 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分解. 2.平行四边形定则:在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分解法则: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F1和F2. 4.分解依据 (1)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如果没有限制,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2)实际问题中,要依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或需要分解.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相加时遵从算术法则的物理量. 3.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第一个矢量的始端指向第二个矢量的末端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样的.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合力与分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2)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可能小于分力.(√) (3)把已知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F1与F2,此时物体受到F、F1、F2三个力的作用.(×) (4)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 (5)矢量与标量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运算方法不同.(√) 2.(多选)将力F分解为F1、F2两个分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和F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B.由F求F1或F2叫作力的分解 C.由F1、F2求F叫作力的合成 D.力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BCD[分力和合力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同时作用在物体上,A错;由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可知B、C 正确.力的合成和分解都是矢量运算,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D正确.] 3.(多选)关于几个力与其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那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合力与原来那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C.合力的作用可以替代原来那几个力的作用 D.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ACD[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即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分力共同作用时的效果相同,合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这几个分力的作用效果,不能认为合力与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所以A、C正确,B

《力的分解——三角支架悬物拉力的分解》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力的分解——三角支架悬物拉力的分解》说课稿 一、使用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 二、实验教学内容 力的分解的一个难点问题——三角支架悬物拉力的分解。其问题情境如下:如图1所示,轻杆的一端C用铰链与竖直墙壁连接,它的另一端 O用绳子连接到墙的B点,使轻杆保持水平,绳与轻杆的夹角为θ.在 OA绳上悬挂一个重物,使其产生一个向下的拉力F:(1)拉力F 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2)两分力大小分别是多少? 图1 三、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 教材中没有实验,在这却需要实验。这是因为三角支架悬物拉力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不算真正掌握了力的分解,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但对教学有帮助,而且还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塔吊、斜拉桥、路灯都有类似的构造。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 斜绳和水平轻杆受力后都会发生形变,但是不明显。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案解决这一难点问题。

1. 将绳和杆换成容易形变的物体(如橡皮筋、海绵、注射器等),放大力的作用效果。 2.在绳和杆的固定处加装拉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并配合使用Arduino 板进行程序控制,精确地显示力的作用效果。 五、实验器材 创新实验1和创新实验2:海绵、注射器、橡皮绳、木板等。 创新实验3:Arduino板、拉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显示器、细绳、金属杆、金属架等。 六、实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支架悬物拉力的作用效果,深入体会将力按效果分解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三角支架悬物拉力的作用效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动手动脑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核心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完成探究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增进对物理和现代科技的兴趣。 七、实验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将要探究的问题,作为一个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设计实验方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老师的指导,课前共制作了3件比较有意思的产品。 加强实验方法指导。

高中物理_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第4节力的合成和分解 一、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物理观念:从感性认识着手,建立物理知识和实践情景的联系,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2.科学思维:在物理实验中观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解释数据特点。理解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3.科学探究:通过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了解物理学方法——等效替代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好的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合成和分解遵从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2)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力的合成。 教学难点: (1)由实验数据猜想、推理,获得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规律。三、教学方法 问题引领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归纳分析法 四、教具 PPT、视频、实物投影仪、探究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 【引入】 公司年会上,常做多人趣味拔河游戏,去增进员工间的合作交流。先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注意观察,被四条弹性绳拉着的绳扣会向哪个方向移动?(播放视频)请。同学们回答,(学生回答:向力大的方向移动,或答不知道)。绳扣到底向那个方向移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力的合成和分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请大家看一下这节课的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一、合力和分力 知识储备: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展示苹果被两细线吊起,两位女同学提起水桶,通过分析水

桶、苹果受到的弹力,观察得出作用于同一点,或作用线交于同一点的几个力叫做(学生回答:共点力)。两位女生提水桶替换为一个男生提水桶,都能将水桶提起来,并且静止在空中。它们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这体现了什么物理方法?(学生回答:等效替代)。因此, 1.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例如提水桶,可以说F是F1和F2的合力,F1和F2是F的分力。合力和分力之间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2.在物理学中,我们把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合成,而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分解。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 合力和分力在作用效果上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大小和方向有什么关系,即力的合成遵循什么规律呢? 知识储备:同学们初中已经学过了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结合学案,请回答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如何求合力?(学生回答:同向时相加),补充力是矢量,提示让学生说方向。(学生回答:反向时相减,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补充两个力相减时,应取绝对值。生活中并不都是两个力合成时是在同一直线上的,例如刚才的两位女生提水桶。那么,如果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如何求合力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探究活动: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1.提出问题:如果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如何求合力呢? 2.猜想或假设:(学生回答:不是求和,求差,不知道,不知怎么描述等)。具体是怎样的呢? 那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应该怎样来检验啊?(学生回答:实验)。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探究不在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规律。 3.设计实验:我们以橡皮条代替水桶,来设计实验方案。橡皮条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就会拉长。如图所示,带领大家认识橡皮条、结点、细绳和细绳套。实验桌上给大家准备的实验仪器有:带有细线的橡皮条、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三角板套装、图钉。 根据实验器材,思考讨论这四个问题,一会请同学来说一下。 (1)如何保证分力与合力作用效果相同 (2)如何确定分力与合力的大小 (3)如何确定分力与合力的方向

2022-2022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学案与检测:3.8 力的分解 Word版含解析

学案8力的分解 [目标定位] 1.知道什么是力的分解,知道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2.理解力的分解原则,并会用作图法和计算法求分力.3.知道力的三角形定则,会区分矢量和标量.4.会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一、力的分解 [问题设计] 王昊同学假期里去旅游,他正拖着行李箱去检票,如图1所示.王昊对箱子有一个斜向上的拉力,这个力对箱子产生了什么效果? 图1 答案王昊对箱子斜向上的拉力产生了两个效果:水平方向使箱子前进,竖直方向将箱子向上提起. [要点提炼] 1.力的分解 (1)定义: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 (2)分解法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遵守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对一个已知力的分解可依据力的实际效果来确定: (1)依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2)依据两个分力的方向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 (3)利用数学学问解三角形,分析、计算分力的大小. 3.力的分解的争辩 (1)假如没有限制,一个力可分解为很多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2)有限制条件的力的分解 ①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时,有唯一解.(如图2所示)

图2 ②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如图3所示) 图3 (3)已知合力F以及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时,若F与F1的夹角为α,有下面几种可能: 图4 ①当F sin αF时,有唯一解,如图丁所示. 二、力的正交分解法 1.正交分解的目的:当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并且这几个力只共面不共线时,其合力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很不便利,为此先将各力正交分解,然后再合成. 2.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 (1)建立坐标系: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x轴和y轴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2)正交分解各力,即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x轴和y轴上,并求出各分力的大小,如图5所示. 图5 (3)分别求出x轴、y轴上各分力的矢量和,即: F x=F1x+F2x+F3x+…

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三章 拓展课 对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进一步讨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拓展课对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进一步讨论 核心要点多个分力的合成方法 [要点归纳] 1.合成技巧:求解多个分力的合力时,一般常见的合成技巧如下: (1)将共线的分力合成(方向相同或相反)。 (2)将相互垂直的分力合成。 (3)两分力大小相等且夹角为120°时,合力大小等于分力大小,方向沿它们夹角的角平分线方向。 2.三个力合力范围的确定 (1)最大值:三个力方向均相同时,三力合力最大,F m=F1+F2+F3。 (2)最小值 ①若一个力的大小在另外两个力大小的和与差之间,则它们的合力的最小值为零。 ②若一个力的大小不在另外两个力的大小的和与差之间,则它们的合力的最小值 等于三个力中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不一定为零 [试题案例] [例1] 5个力同时作用于某一质点,此5个力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和三条对角线,如图所示,这5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F1的( ) A.3倍 B.4倍 C.5倍 D.6倍 解析如图所示,以F1和F4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F3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F1与F4的合力为F 3),同理可知,F2与F5的合力也为F3,故5个力的合力等于3倍 的F3,又F3等于2倍的F1,则5个力的合力等于6倍的F1,D正确。 答案 D [针对训练1] 如图所示,在同一平面内,大小分别为1 N、2 N、3 N、4 N、5 N、6 N的六个力共同作用于一点,相邻力之间的夹角均 为60°,其合力大小为( )

A.0 B.1 N C.2 N D.3 N 解析先分别求1 N和4 N、2 N和5 N、3 N和6 N的合力,大小都为3 N,且三个合力互成120°角,如图所示。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图中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即题中所给六个力的 最终合力为零。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 A 核心要点力的效果分解法 [要点归纳] 1.力的分解的原则及基本思路 (1)分解原则: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然后再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 (2)基本思路 2.常见典型力的分解实例 实例分析 地面上物体受到斜向上的拉力F,拉力F一方面使物体沿水平地面 前进,另一方面向上提物体,因此拉力F可分解为水平向前的力 F1和竖直向上的力F2,F1=F cos θ,F2=F sin θ(θ为拉力F与水 平方向的夹角)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物体具有沿斜面下 滑的趋势;二是使物体压紧斜面;相当于分力F1、F2的作用,F1= mg sin α,F2=mg cos α(α为斜面倾角) 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而静止于斜面上时,其重力产 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球压紧挡板,相当于分力F1的作用;二是使球 压紧斜面,相当于分力F2的作用,F1=mg tan α,F2= mg cos α (α 为斜面倾角) A、B两点位于同一平面内,质量为m的物体被AO、BO两绳拉住, 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物体拉AO绳,相当于分力F1的作用; 二是使物体拉BO绳,相当于分力F2的作用,F1=F2= mg 2sin α

第三章 4. 力的合成和分解—2020-2021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讲义

4. 力的合成和分解 知识清单 一、合力与分力 1.概念: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单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作那个力的。 2.关系:合力与分力之间是一种关系。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 1.概念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作,把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作。 2.力的合成方法 平行四边形定则: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力的分解方法 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没有限制,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实际问题中,应把力按来分解。 三、矢量和标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作。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相加时遵从算术法则的物理量叫作。 课堂速练(限时10分钟)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B.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间一定构成封闭的三角形 C.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和时间都是矢量 D.力的合成和分解,都要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2.(多选)关于两个共点力F1,F2的夹角为θ,它们的合力为F,如图1所示,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角变大,合力就越小 B.若F1,F2大小分别为4N,7N,它们合力可以为12N C.若把F进行分解可以有多组分力,但每组只能有两个分力 D.质点除了受F1,F2作用,还受到F的作用

3.图2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跟两个分力的夹角 的关系图像,下面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F的取值范围是2N≤F≤10N B.F的取值范围是4N≤F≤14N C.两个分力分别是6N和8N D.两个分力分别是2N和10N 4.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A.1N,5N,10N B.5N,2N,3N C.5N,7N,8N D.10N,10N,10N 5.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1、F2、F3,关于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1+F2+F3 B.F至少比F1、F2、F3中的某一个大 C.若F1∶F2∶F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 D.若F1∶F2∶F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 6.如图3所示,有5个力作用于同一点O,表示这5个力的有向线段恰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F1=10N,求这5个力的合力大小() A.50N B.30N C.20N D.10N 7.(多选)在一个已知力的分解中,下列情况具有唯一解的是()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并且不在同一直线上 B.已知一个分力大小和方向

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4 力的合成和分解》导学案

4.力的合成和分解 1.知道什么是共点力,知道什么是合力、分力,知道什么是力的合成和分解,体会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 2.了解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规律的方法,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力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和计算的方法求解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和多个共点力的合力;会用作图和计算的方法将力进行分解,求解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4.知道矢量和标量的概念,能区分矢量和标量,掌握矢量和标量相加的方法。 一、共点力、合力和分力 1.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01同一点,或者它们的□02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 2.合力: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03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04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 3.分力: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05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06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作那个力的分力。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 1.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作□01力的合成,把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作□02力的分解。 2.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力的合成,如果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03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04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多个共点力合成的方法: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05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 跟□06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4.分解法则:力的分解同样遵从□07平行四边形定则。把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08对角线,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09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 个分力。同一个力F可以分解为□10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01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作矢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相加时遵从□02算术法则的物理量叫作标量。如质量、路程、温度、功、电流等。 判一判 (1)合力与分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2)由作出的力的平行四边形可知,合力可能小于分力。() (3)作用于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只要作用线交于一点,就可以进行力的合成。() (4)一个力不可能分解出比它自身大的力。() (5)由于矢量的方向用正负表示,故具有正负值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 (6)矢量与标量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运算方法不同。() 提示:(1)×(2)√(3)×(4)× (5)×具有正负值的物理量不一定是矢量,如温度有正负值,但它是标量。 (6)√判断一个物理量是标量还是矢量,不是看它是否有方向或有正负值, 而是看它的运算采用什么法则。 想一想 (1)受力分析时合力和分力都要分析吗? 提示:合力和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受力分析时只能分析其中一种。 (2)如图所示,为了行车方便和安全,高大的桥往往有很长的引桥,在引桥上,汽车的重力有什么作用效果?从力的分解的角度分析,引桥很长有什么好处?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3.4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学设计

3.4 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材分析: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课程必修1模块中“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主题下的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为“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矢量和标量。”《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对该条目的解读为: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是指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学生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把两个已知力合成为一个合力或者把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就可以了,不要求用它来求解现实情境中复杂的受力问题。现实情境中的受力计算,应该是学习共点力平衡时解决的问题。把矢量的含义放在这里提出,旨在突出矢量加减的法则,让学生认识物理量的加减是否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判别矢量的重要标志。 教材结合提水桶、吊灯悬吊在天花板上等实例,根据等效思想提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接着提出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探究问题,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力的合成与分解所遵从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最后从物理运算的角度,提升对矢量和标量的认识。本节内容对后续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是物理知识体系中有方法、可迁移、应用广泛的内容。 学情分析: 合力与力的合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初步涉及。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概念,对“力”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前面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矢量的学习,对“矢量”有一定的了解,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知识储备。高中物理新接触的知识,“矢量运算”不是简单的代数加减,而是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学生难以想象;矢量运算涉及的几何和代数等数学方法,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给本节课的教学带来了困难。 本节课教学要注意规范性,不可操之过急,教学选择探究和验证相结合的模式,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注意把控教学的难度与深度.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体会等效替换的思想。 2.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合成与分解遵从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3.学生会利用作图和三角函数知识求解合力或者分力。 4.学生知道矢量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相加遵从算术法则。能区别矢量和标量。 教学重点:矢量相加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4力的合成和分解—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3.4力的合成和分解 〖详细教材分析〗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互为逆过程,我们研究的是力的等效关系,依据此思想总结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中应让学生体会运用“等效”思想研究问题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设计应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求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力的合力的方法,在第一章也已经接触到位移的矢量合成。本节内容进一步学习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能够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科学思维:理解平行四边形运算法则和特点,掌握平行四边形法则,知道它是矢量合成的普遍规律,知道矢量与标量运算法则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通过演示实验引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一—等效替代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学习,感受对立统一的观点在物理学中的意义;通过实验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应用。 难点: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验。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教学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法相结合,并辅以问题法、演示法、举例法等 〖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细绳、三角板、直尺、橡皮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蜘蛛织网。如果蜘蛛网上的一根丝断了,网会倒向哪边? 我们可以把蜘蛛网的受力图简化成,课本的图形式。即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某平面上受到5个力作用,你能判断它将向哪个方向运动吗?如果我们把F5去掉后,也就是蜘蛛网这根断了,我们很容易判断,它会向相反方向跑去。也就是说F5等于其他力的加。 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方法,即“用一个力的单独作用替代两个力的共同作用,而效果不变”,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你觉得这个力和被替代的两个力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教学设计说明:借助生活常识动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首先我们要先知道共点力的概念: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与一点。 二、新课教学 (一)合力和分力 先来明确几个概念,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 物体受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位置,如图刚才的蜘蛛网,或者作用线(延长)交与一点,这个和我们的挂灯很像,把它延长下来,三个力是相交的。这就是共点力的概念,下面我们先研究共点力的合成。 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事例:一个力的单独作用与两个或者更多力的共同作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提水动图。例如,两个小孩分别用力F1、F2共同提着一桶水,水桶静止;一个大人单独向上用力F也能提着这桶水,让水桶保持静止其效果相同。 由图观察到,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2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教案

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 考点1 共点力的合成 1.作图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F1和F2的图示,再以F1和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过作用点的对角线,量出对角线的长度,计算出合力的大小,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力的夹角确定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2.计算法: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 1.如图所示,有五个力作用于同一点O,表示这五个力的有向线段恰好分别是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F3=10 N,求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

解析:解法1:根据正六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和三角形定则可知:F 2和F 5的合力等于 F 3;F 1和F 4的合力也等于F 3,所以这5个力的合力等于3F 3=30 N. 解法2:由对称性知,F 1和F 5的夹角为120°,它们的大小相等,合力在其夹角的平分线上,合力的大小等于其分力的大小,故力F 1和F 5的合力F 15=F 3 2 =5 N .如图甲所示.同理, F 2和F 4的合力也在其角平分线上,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F 24=F 3+F 1=15 N .故这五个力的合 力F =F 3+F 15+F 24=30 N. 解法3:利用正交分解法将力F 1、F 2、F 4、F 5沿F 3方向和垂直F 3的方向分解,如图乙所示.根据对称性知F y =0,合力F =F x =3F 3=30 N. 答案:30 N 2.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 1、F 2、F 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各小方格边长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F1+F2+F3,方向不确定 B.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3F3,方向与F3同向 C.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2F3,方向与F3同向 D.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出合力大小 解析:根据三力的图示,可知F1、F2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大小均为3个单位,方向相反,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分别为6个单位和2个单位,方向与F3方向相同.根据用正交分解法可得,三力的合力大小为12个单位,与F3的方向相同,即F合=3F3,选项B正确.考向2 计算法的应用 3.(2019·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D ) A.kL B.2kL C. 3 2 kL D. 15 2 kL 解析:发射弹丸瞬间,设两橡皮条间的夹角为2θ,则sinθ=L 2 2L = 1 4 ,cosθ=1-sin2θ =15 4 .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F合=2F cosθ,因F=kx=kL,故F合= 2kL·15 4 = 15 2 kL,D正确. 4.(2019·江西高安模拟)一物体受到1 N、2 N、3 N、4 N四个力作用而保持静止状态,如图,现保持1 N、3 N、4 N三个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变,而将2 N的力绕O点旋转90°, 此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大小为( B )

【新课标高中同步辅导】2022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课时作业15力的分解 Word版含答案

课时作业(十五) [全员参与·基础练]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B.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这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应当与该力作用的效果相同C.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D.部分小于全体,分力肯定小于合力 【解析】力的合成是求几个力的合力,而力的分解是求一个力的分力,且都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A、C均正确;合力与分力有等效替代关系.所以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肯定相同,B正确,分力可以大于合力,如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合力为零,所以D错误. 【答案】ABC 2.(多选)(2022·扬州高一检测)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5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60N,则() 图3-5-18 A.F1的大小只有一个可能 B.F2的方向是唯一的 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F2可取任意方向 【解析】因F2>F,故F1的大小只有一个解,F2也只有一个解,方向是唯一的,故A、B正确. 【答案】AB 3.如图3-5-19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将重力G分解为垂直斜面对下的力F1和平行斜面对下的力F2,那么() 图3-5-19 A.F1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方向与F1方向相同,大小为G cos α C.F2就是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 D.物体受到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静摩擦力、F1和F2共五个力的作用 【解析】重力G是物体受的力,其两个分力F1和F2作用在物体上,故A项错误;F2与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等大反向,并不是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C项错误;F1、F2不能与物体的重力G同时作为物体受到的力,D项错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G的分力F1=G cos α,方向与F1方向相同,B项正确. 【答案】 B 4.下图中的四幅图呈现了某同学做引体向上运动前的四种抓杠姿势,其中手臂受力最小的是() A B C D 【解析】人体的重力可沿两手臂向下分解为使手臂张紧的两分力.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就越大,要省力的话,两臂需平行,故B正确.【答案】 B 5.(多选)将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斜向右上方的力F拉木块,如图3-5-20所示,则() 图3-5-20 A.力F的水平分力为F cos α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力的分解(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 4力的合成和分解 课时2力的分解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对力的分解的理解 1.一个力的大小为30N,将此力分解为两个分力,这两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A.10N、10N B.20N、40N C.200N、200N D.700N、720N 2.(多选)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分力F1、F2,以下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F1、F2与F都在同一直线上 B.F1、F2都小于F 2 C.F1或F2的大小等于F D.F1、F2的大小都与F相等 3.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10N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成30°夹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N,则在分解时() A.有无数组解 B.有两组解 C.有唯一解 D.无解 题组二按效果分解力 4.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光滑均匀球,用长度为r的细绳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则绳子的拉力F T和球对墙壁的压力F N的大小分别是() A.G,G 2 B.2G,G C.√3G,√3G 3D.2√3 3 G,√3G 3 5.如图所示,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和竖直墙上。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重物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 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6.如图所示,将绳子的一端系在汽车上,另一端系在等高的树干上,两端点间绳长为10m。用300N的拉力把水平绳子的中点往下拉离原位置0.5m,不考虑绳子的重力和绳子的伸长量,则绳子作用在汽车上的力的大小为() A.1500N B.6000N C.300N D.1500√3N 题组三力的分解的讨论 7.甲、乙两人用绳子拉船,使船沿OO'方向航行,甲用1000N的力拉绳子,方向如图所示,则乙的拉力最小值为() A.500√3N B.500N C.1000N D.400N 8.把一个已知力F分解,要求其中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而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2=√3 3 F,但方向未知,则F1的大小可能是() A.F 2B.√3 2 F C.2√3 3 F D.√3F 题组四力的正交分解法 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分别受到三个大小相同方向不同的作用力F,当它们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相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向心力-“衡水杯”一等奖

向心力(教学设计) 阿左旗高级中学高一物理备课组魏军 教材分析 本节先举例说明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有向心力的作用,然后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向心力的公式,并用圆锥摆实验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体会科学之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教材中的“做一做”通过质疑向心力是否只能改变速度的大小,进一步明确合力和向心力的特点和关系,运动形式也从匀速圆周运动推广到变速圆周运动,进而扩展到一般曲线运动。教材在这里将矢量的独立性原理应用于分析变速圆周运动(包括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力的独立性原理等)。 这是圆周运动中很重要的一节,教师要善于利用已有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推导向心力公式和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进而获取求向心力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不仅要学会从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物理量来求向心力,还要会从本质,(即从物体受力分析角度)求向心力的理解物体做一般曲线运动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公式及物理意义。 2.了解变速圆周运动的概念及受力特征。 3.了解研究一般圆周运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自觉地将牛顿第二定律运用于圆周运动。 2.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和力的独立性原理分析变速圆周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2.体会矢量独立性原理的应用,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难点 1重点:

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 2难点: 掌握有关向心力的课 通过复习上一节向心加速度的定义和公式:r T r r v a n 222 24πω===,引入向心力...的概念,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向心力的表达式。 一、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1.向心力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即:n F F = 2.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即始终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 3.大小:r T m r m r mv ma F F n 222 24πω===== 4.引导学生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1)创设匀速圆周运动的情境 (2)设计测量的计算方法 (设疑并思考)①如何求物体的向心力及其合力②如何测相关的物理量(实验器材、测量方法) (3)测量并计算物体所受的合力 θtan mg F =(其中h r = θtan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