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起点与终点

起点与终点

起点与终点

起点与终点

有人问我:“起点与终点你觉得哪个重要?”欲言又止,霎时间不知该怎么回答了。

当你站在一个起点的时候,最渴望的不就是终点了吗?但是,如果你得知这个起点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起点,你还会去选择它吗?

我低下头,想想:自己每时每刻其实都在起点上,只不过有时错过了许多出发的机会;一旦有人在自己发觉前就出发了,便就觉得自己这时再去追赶没了什么意义,故就此放弃。起点本身是公平的,决定谁先到终点的根本,就是你那份是否在乎。

有人说:“我是环绕着一个圆圈而行的,越接近终点也就越接近起点。”实际上,每一个终点都又是一个起点——鲜花落下,却化为春泥滋养来年的美丽鲜花;果子从果树上落下,里面的种子随时准备入土生长;蝴蝶在生命最后产下卵,其中又会孕育新的美丽生命……

我会有一个怎样的起点?它的终点又是如何?每天懒懒散散地上完一天的课,匆匆忙忙地写完作业便就洗洗睡去,平淡的一天重复着,我貌似失去了方向。当我在意到了:我需要一个给我动力的起点,我便要朝着那终点奔去,而这个起点就是对现在漫无目的行为作出改变,那个终点便是充实自己的现在;于是,当我接近终点后,我又会有一个新的终点。

野菊花遍地都在开,向日葵始终望向光明,芦苇丛在夕阳下随着微风轻轻飘荡。我也希望能不择环境,明白正确,被人欣赏……记得小时候,依偎在母亲身边,温馨的手抚摸着我的头,总是那么温暖,而现在自然不会再这样,有时候遇到烦心事,也不愿告诉父母亲,只在心里暗暗忧郁。在跑出起点时,随时随刻都是累的,但要学会享受这份苦累,那将是在你跑到终点后,看向起点时的欣慰。

一个起点只在于你的心,去吧,即使是一个简单不能再简单的理由,也要去实现,也要去享受。就算过程是苦累的,但苦累又何尝不是美丽的?

起点与终点议论文素材

起点与终点议论文素材 对于输在起点的人,锲而不舍才是他们的信条,只要不懈地努力,就会赢在终点.语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起点与终点议论文素材,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人生的奋斗没有终点 终点是下一个目标的起点 起点之美在于充满希望和未知,终点之美在于满载收获与回忆 人生的每一刻都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到达终点要经过艰苦的跋涉 无论希望与否,终点总会到来 终点也可能就是原来的起点 应该使终点成为最辉煌的一刻 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我会永远用自己的真情和奉献同大家一起走向明天!——李素丽 我每看到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鲁迅生活是一辆永无终点的公共车,当你买票上车后,很难说你会遇见什么样的旅伴。——爱默生 人不管被生活的浪涛冲到什么位置,都不能看作是自己的终点,而应该把这个位置当作向更远大的目标奋进的起点。——魏书生 能把自己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连接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歌德 我是环绕着一个圆圈而行的,越接近终点也就越接近起点。——狄更斯 人只有在不断追求中才能得到满足。像爱情一样,诗、哲学、科学的真正精神恰恰就是不断的追求,永远站在起跑线上。——赵鑫珊 人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羞愧,这是第一阶段,待到终点,他也要为自己的道德行为羞愧。——尼采 我的祖国不是派我来听发令枪声的,他们是要我来冲过终点的。——艾哈瓦里 人总是要生存、要进步的,人类必将走向更伟大、更广阔、更丰满的生活。对于这一真理丧失信心才是真正的死亡。要知道伟大的终点来得很慢,因为时间是漫长的。——杜波依斯 探索者从希望开始。希望是探索者一直到达终点的全过程中始终不渝的阶梯。——达宁 法律的终点便是暴政的起点。——洛克 每一个终点就是一个起点,当玛雅人神秘消失的时候,这个奇特的玛雅在后世人心中刻下烙印。——斯蒂芬斯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古训 像旅人那样走向目的地;世界是客栈,死亡是旅行的终点。——约·德莱顿 起点处有许多人,但只有少数人才能到达终点。—— 名牌对于愚者来说,已大功告成,是终点;对于智者来说,才刚刚开始,是暂时领先。—— 路再长也有终点,夜再长也有尽头。——民谚 也许,最初飘然而下的,只是一两只断了翅膀的残蝶,在融融秋意的滋润下,却变成了一阵枯黄的雨,黄得萧瑟,黄得沉寂。

起点和终点教案

第 2 课起点和终点 【科学概念目标】 1.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2.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3.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科学探究目标】 1.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 2.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3.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4.认同客观地记录纸蛙跳远距离比获得比赛胜利更重要。【科学、技术、社会 与环境目标】 1.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2. 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人一只纸蛙、一条纸带、一支彩笔, 胶水、剪刀、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 游戏导入。请一位高个子和一位矮个子学生上台比赛跳远,其他学生观 察。 2. 问题聚焦。教师提问:“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更远呢?” 根据回答, 让学 生重新比赛, 画起跳线和落脚线。 二、探索:纸蛙跳远比赛 1.体验纸蛙跳远。 发纸蛙,每人一个, 让学生体验纸蛙跳远的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让纸蛙跳跃一段距离。 提问:“你怎么知道纸蛙跳了多远?” 引导学生说出,在纸蛙起跳点画一条线表示起点,在纸蛙落地点画一条线表示终点,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可以表示纸蛙跳了多远。

2.确定纸蛙跳远的公平比赛规则。 教师需要指出,我们通过在地上画线的方式记录了纸蛙跳远的距离,但是无法方便地与别人纸蛙跳远的距离进行比较。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在纸带上记录纸蛙跳远的距离,然后剪下来和别人的进行比较。 可以用课件展示一条起跳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看清纸蛙的头要对齐起跳线再展示一条终点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注意纸蛙的尾部要对齐终点线。全班要统一标准。 3.纸蛙跳远比赛。 发材料。分小组活动。 教师需关注并指导学生对起点线和终点线的确定提醒他们在纸带上写上姓名及日期,养成记录的好习惯。 4.谁的纸蛙跳得最远。 比较自己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确定最远的一次作为自己纸蛙的跳远距离。 比较小组成员的纸蛙,确定“哪只纸蛙跳得最远”。要求对齐起点,然后比较终点。张贴各小组的纸带,让学生观察、比较“谁的纸蛙跳得最远”,评出全班跳得最远的纸蛙。 三、研讨 教师可以提问:“在小组中,谁的纸蛙跳得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基于实验的关键步骤,有根据地说出自己的结论。 接着可以提问:“观察张贴在黑板上的纸带,它为你提供了有关纸蛙跳远的什么信息?”“你的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相同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有其他可以确定跳远距离的方法吗?”教师在比较中需反复提醒:①对齐起点②确定终点。 四、贴纸带 让学生把纸带粘贴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在第1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有了初步确定起点与终点的意识。学生把恐龙模型的头对齐就是在确定起点,然后比较恐龙模型尾部长短就是在确定终点。 为了公平比较与准确测量,我们必须给每一次比较与测量确定起点和终点。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有一些确定起点和终点的经历,比如体育活动中的跳高、跳远、赛跑等。本课将通过青蛙跳远比赛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学会确定起点与终点,通过研讨让学生理解确定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性。 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用在纸带上做标记来表征青蛙跳远的距离,这是一个巧妙的设计。学生将在纸带的一端画青蛙的起跳点,再根据青蛙跳跃的位移在纸带上画出终点的标记,完成表征起点与终点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思考:终点究竟是在青蛙的头部画线,还是在尾部画线甚至有学生可能会要求其他同学与自己的标记方法一致,这些都指向比较与测量中的公平与准确问题。另外,用纸带表征青蛙跳远的距离,可以很好地呈现青蛙三次跳远的结果,便于展示、交流。在研讨中,学生将认识到纸带的长度就代表青蛙跳跃的距离,或者说是它移动的距离。教师要鼓励学生改变他们有关长度的表述,从而帮助他们完成从长度到距离的概念转变。例如,如果一个学生说他(或她)的纸带比另一个学生的长,可鼓励这个学生使用“距离”一词,即可以说:“我的纸带更长,表明我的青蛙跳的距离更远。”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建立比较长度的意识,本次课比较青蛙跳远的距离,不再是一个物体的首尾长度,而是一个物体位移的距离。已有认知物体的长度或高度不变,而现在物体的位移每一次都可能不同。学生活动时,反复运用起点和终点,这个“点”演变成“线”,起点是共同的起始线,终点是标记的终止线。因为跳跃的距离没有留下痕迹,当自己的青蛙多次跳跃的距离相互比较,或是与同伴的青蛙跳跃的距离比较或是与小组其他成员比较不便时,表征距离的纸带应运而生。“比较”进阶到“比量”,为“测量”做准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而比较与准确测量的前提是公平,我们必须给每一次比较与测量确定起点和终点。本课以纸蛙跳远的比赛活动引导学生意识到比较中的公平原则,从比赛需要确定起点和终点中学生会深刻地认识到相同的起点是公平比较的基础,不同的终点是公平比赛的不同结果。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或许有了初步的确定起点与终点的意识。学生把恐龙的头对齐就是在确定起点,然后比较尾部长短就是在确定终点。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有一些确定起点和终点的经历,比如体育活动中的跳高、跳远、跑步比赛等。本课将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确定起点与终点,通过研讨让学生理解确定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比赛要公平,要站在同一起点上进行比较。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确定起点后,还要标记终点来进行比较。 3.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点和终点来标识。 科学探究: 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学习标记起点与终点的方法;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能有序地把跳远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进行科学的比较。 科学态度: 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小组间能团结协作,互相配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知道比较和测量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点和终点来标识。 四、教学准备 教师:PPT(含视频资料)、大纸蛙两只、大纸带一条 学生:每人一只纸蛙、一条纸带、一支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3分钟):老师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参加过跑步比赛啊。 老师想请两个小朋友来比一下(选两个小朋友,一个站在1号位,一个站在2号位,事先在地上粘两条线),其他小朋友做裁判,谁先跑到老师这儿,谁就赢。(师发令:预备,开始!)(看学生反应) 根据孩子反应,借孩子之口说出比赛的不公平。 设问:“要怎么比才公平?”

起点与终点

起点与终点 有人问我:“起点与终点你觉得哪个重要?”欲言又止,霎时间不知该怎么回答了。 当你站在一个起点的时候,最渴望的不就是终点了吗?但是,如果你得知这个起点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起点,你还会去选择它吗? 我低下头,想想:自己每时每刻其实都在起点上,只不过有时错过了许多出发的机会;一旦有人在自己发觉前就出发了,便就觉得自己这时再去追赶没了什么意义,故就此放弃。起点本身是公平的,决定谁先到终点的根本,就是你那份是否在乎。 有人说:“我是环绕着一个圆圈而行的,越接近终点也就越接近起点。”实际上,每一个终点都又是一个起点——鲜花落下,却化为春泥滋养来年的美丽鲜花;果子从果树上落下,里面的种子随时准备入土生长;蝴蝶在生命最后产下卵,其中又会孕育新的美丽生命…… 我会有一个怎样的起点?它的终点又是如何?每天懒懒散散地上完一天的课,匆匆忙忙地写完作业便就洗洗睡去,平淡的一天重复着,我貌似失去了方向。当我在意到了:我需要一个给我动力的起点,我便要朝着那终点奔去,而这个起点就是对现在漫无目的行为作出改变,那个终点便是充实自己的现在;于是,当我接近终点后,我又会有一个新的终点。 野菊花遍地都在开,向日葵始终望向光明,芦苇丛在夕阳下随着微风轻轻飘荡。我也希望能不择环境,明白正确,被人欣赏……记得小时候,依偎在母亲身边,温馨的手抚摸着我的头,总是那么温暖,而现在自然不会再这样,有时候遇到烦心事,也不愿告诉父母亲,只在心里暗暗忧郁。在跑出起点时,随时随刻都是累的,但要学会享受这份苦累,那将是在你跑到终点后,看向起点时的欣慰。 一个起点只在于你的心,去吧,即使是一个简单不能再简单的理由,也要去实现,也要去享受。就算过程是苦累的,但苦累又何尝不是美丽的?

8起点和终点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比赛要公平,要站在同一起点上进行比较。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确定起点后,还要标记终点来进行比较。 3.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点和终点来标识。 科学探究: 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学习标记起点与终点的方法;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能有序地把跳远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进行科学的比较。 科学态度: 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小组间能团结协作,互相配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知道比较和测量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点和终点来标识。 三、教学准备 教师:PPT(含视频资料)、大纸蛙两只、大纸带一条 学生:每人一只纸蛙、一条纸带、一支彩笔、剪刀 四、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3分钟):老师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参加过跑步比赛啊。 老师想请两个小朋友来比一下(选两个小朋友,一个站在1号位,一个站在2号位,事先在地上粘两条线),其他小朋友做裁判,谁先跑到老师这儿,谁就赢。(师发令:预备,开始!)(看学生反应) 根据孩子反应,借孩子之口说出比赛的不公平。 设问:“要怎么比才公平?” 再次比赛: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跑步结束后,两个孩子各奖励一只小青蛙。 (设计意图:通过孩子熟悉的跑步比赛,调动气氛,同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跑也为后面的青蛙跳远比赛的公平性奠定了基础。) (一)聚焦(5分钟) 1、故事导入 老师先来给大家讲个故事。秋天到了,森林里动物们准备举办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小青蛙看见了,它好羡慕啊,自己都没参加过运动会呢,然后它赶紧把这个消息去告诉了它的伙伴们。 小青蛙围在一起讨论,一只小青蛙说道:“我们青蛙弹跳能力可好了呢,要不我们先挑选一个跳得最远的去参加比赛,肯定能得冠军呢!”“派我去,派我去,我跳得可远了!”一只小青蛙急切得说道。另一只小青蛙不服气了,说道:“哼,我跳得更远呢,应该派我去!”然后这只也想去,那只也想去,大家都想去。 2、问题聚焦

起点和终点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 科学探究目标: 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 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认同客观地记录纸蛙跳远距离比获得比赛胜利更重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学习用纸带测量。 教学难点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人一只纸蛙、一条纸带、一支彩笔,胶水、剪刀、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游戏导入 请一位高个子和一位矮个子学生上台比赛跳远,其他学生观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游戏。 二、问题聚焦 1.提问:“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更远呢?” 2.根据回答,让学生重新比赛,画起跳线和落脚线。 3.揭示课题:起点和终点。 1.举手回答问题。 2.重新比赛,画起跳线和落脚线。 三、活动探索:纸蛙跳远比赛 1.体验纸蛙跳远。 (1)发纸蛙,每人一个,让学生体验纸蛙跳远的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让纸蛙跳跃一段距离。 (2)提问:“你怎么知道纸蛙跳了多远?” (3)引导学生说出,在纸蛙起跳点画一条线表示起点,在纸蛙落地点画一条线表示终点,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可以表示纸蛙跳了多远。 2.确定纸蛙跳远的公平比赛规则。 (1)需要指出,我们通过在地上画线的方式记录了纸蛙跳远的距离,但是无法方便地与别人纸蛙跳远的距离进行比较。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在纸带上记录纸蛙跳远的距离, 然后剪下来和别人的进行比较。 (2)老师展示一条起跳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看清纸蛙的头要对齐起跳线,再展示一条终点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注意纸蛙的尾部要对齐终点线。 3.纸蛙跳远比赛。

起点和终点教学教学实录完整版

起点和终点教学教学实 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起点和终点》教学实录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什么是起点和终点。 2、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科学探究目标: 1、我知道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 2、我尝试记录相关实验信息。 学习重点: 1、我知道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 2、 3、我知道怎样标记起点和终点。 学习材料准备:每为同学一只纸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纸蛙)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位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小青蛙 师: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今天老师就来你们来到青蛙王国。(PPT 出示青蛙图)青蛙王国里有很小青蛙,青蛙国王希望你们能成为好朋友,你们能教小青蛙跳远吗? 生:好啊。 二、问题猜想 师:那好,现在请小组长出来,把小青蛙带回自己的小组,分给组内的同学,让他们教小青蛙跳远吧。 (给每个小组每个同学发一只纸蛙,感受纸蛙跳远得方法,让学生都能让纸蛙跳一段距离,约3—5分钟)(感受后,收回小青蛙)师:请小组长把组内的小青蛙收回盒子拿上讲台。(组长收回青蛙) 你教会小青蛙跳远了吗 生:我会了,我会了。 师:好,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看他是不是教会小青蛙跳远了。(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你真棒,小青蛙会跳远了,那你想知道你的小青蛙能跳多远吗? 生:想!

师:你们有什么方法知道他们跳得多远呢? 生1:我在青蛙前面画一条线,让青蛙在这条线上跳,小青蛙停下来的地方再画一条线,就知道小青蛙跳多远了。 生2:我让小青蛙跳,它往前跳,我就在前面停的地方画线,它左跳,我就在左面停的地方画线。 师:两个同学的想法都不错,那如果老师给你们一条跑道,你能记录小青蛙跳得多远吗( 分别请生1和生2上投影演示) (生1展示) 师:这位同学,你能解释一下你的标注吗? 生1:(指着第一条线)这是小青蛙起跳的地方,(指着第二条线)这是小青蛙停下的地方。 师:你刚才画小青蛙停下来的线的位置刚好是小青蛙的嘴,那么我们一会画小青蛙停下来的地方就以小青蛙的嘴巴为准吧,好不好。生:好 师:好,我们看第二位同学的标注。 (第二位学生展示,该生只在小青蛙停下的地方画线) 师:(故意指着该生青蛙起跳的地方前几厘米的地方和小青蛙停下的地方)你的小青蛙就跳这么远吗? 生2:不是,我的小青蛙是在这里跳的。(指着青蛙起跳的地方)

《起点和终点》教学教案

《起点和终点》教案 【教材简析】 在第1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有了初步确定起点与终点的意识。学生把恐龙模型的头对齐就是在确定起点,然后比较恐龙模型尾部长短就是在确定终点。 为了公平比较与准确测量,我们必须给每一次比较与测量确定起点和终点。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有一些确定起点和终点的经历,比如体育活动中的跳高、跳远、赛跑等。本课将通过青蛙跳远比赛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学会确定起点与终点,通过研讨让学生理解确定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性。 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用在纸带上做标记来表征青蛙跳远的距离,这是一个巧妙的设计。学生将在纸带的一端画青蛙的起跳点,再根据青蛙跳跃的位移在纸带上画出终点的标记,完成表征起点与终点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思考:终点究竟是在青蛙的头部画线,还是在尾部画线?甚至有学生可能会要求其他同学与自己的标记方法一致,这些都指向比较与测量中的公平与准确问题。另外,用纸带表征青蛙跳远的距离,可以很好地呈现青蛙三次跳远的结果,便于展示、交流。在研讨中,学生将认识到纸带的长度就代表青蛙跳跃的距离,或者说是它移动的距离。教师要鼓励学生改变他们有关长度的表述,从而帮助他们完成从长度到距离的概念转变。例如,如果一个学生说他(或她)的纸带比另一个学生的长,可鼓励这个学生使用“距离”一词,即可以说:“我的纸带更长,表明我的青蛙跳的距离更远。”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建立比较长度的意识,本次课比较青蛙跳远的距离,不再是一个物体的首尾长度,而是一个物体位移的距离。已有认知物体的长度或高度不变,而现在物体的位移每一次都可能不同。学生活动时,反复运用起点和终点,这个“点”演变成“线”,起点是共同的起始线,终点是标记的终止线。因为跳跃的距离没有留下痕迹,当自己的青蛙多次跳跃的距离相互比较,或是与同伴的青蛙跳跃的距离比较或是与小组其他成员比较不便时,表征距离的纸带应运而生。“比较”进阶到“比量”,为“测量”做准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起点和终点》教学教学实录

起点和终点》教学实录 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什么是起点和终点。2、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科学探究目标:1、我知道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2、我尝试记录相关实验信息。 学习重点: 1、我知道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 2、我知道怎样标记起点和终点。学习材料准备:每为同学一只纸蛙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出示纸蛙)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位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生:小青蛙师: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今天老师就来你们来到青蛙王国。(PPT 出示青蛙图)青蛙王国里有很小青蛙,青蛙国王希望你们能成为好朋友,你们能教小青蛙跳远吗? 生:好啊。 二、问题猜想师:那好,现在请小组长出来,把小青蛙带回自己的小组,分给组内的同学,让他们教小青蛙跳远吧。 (给每个小组每个同学发一只纸蛙,感受纸蛙跳远得方法,让学生都能让纸蛙跳一段距离,约3—5 分钟)(感受后,收回小青蛙)师:请小组长把组内的小青蛙收回盒子拿上讲台。(组长收回青蛙)你教会小青蛙跳远了吗?生:我会了,我会了。师:好,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看他是不是教会小青蛙跳远了。(请学生上台演示)师:你真棒,小青蛙会跳远了,那你想知道你的小青蛙能跳多远吗?生:想!师:你们有什么方法知道他们跳得多远呢? 生1:我在青蛙前面画一条线,让青蛙在这条线上跳,小青蛙停下来的地方再画一条线,就知道小青蛙跳多远了。 生2:我让小青蛙跳,它往前跳,我就在前面停的地方画线,它左跳,我就在左面停的地方画线。 师:两个同学的想法都不错,那如果老师给你们一条跑道,你能记录 小青蛙跳得多远吗?(分别请生1和生2上投影演示) (生1展示) 师:这位同学,你能解释一下你的标注吗? 生1:(指着第一条线)这是小青蛙起跳的地方,(指着第二条线)这是小青蛙停下的地方。 师:你刚才画小青蛙停下来的线的位置刚好是小青蛙的嘴,那么我们 一会画小青蛙停下来的地方就以小青蛙的嘴巴为准吧,好不好。 生:好 师:好,我们看第二位同学的标注。 (第二位学生展示,该生只在小青蛙停下的地方画线)

起点和终点

起点和终点 当看到这个题目之后我一直在想,何为起点?何为终点?生命有起点,人生中处处是起点。生命有终点,可人生有吗?如果有,那古人的思想对我们所起的深刻影响不正代表着一种生命力吗?我继而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何为人生?一本书上说,人生就是出生的喜悦不属于你,死去的悲伤也不属于你,只有活着的那一份艰辛属于你。一本书上又说,没有追求,没有作为的人生不能称之为人生。我们以相同的方式来到世上,经历了不同的人生经历之后相聚于此,我们,一定想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大家一定都编织着自己的梦想。可是大家有谁知道梦想的彼岸在何方?终点,和未来一样不可预知。这中间我们会怎样,总是充满神秘。 可请大家记住一句真理吧:青春,是一笔财富,我们拥有青春,这便是追求理想最宝贵的财富,没有梦想,没有追寻的青春怎么叫青春?没有彷徨,没有执著追求的青春怎么称为青春? 有信念,好样的!有追求,好样的!但是大家是否充分预见过这过程中的困难挫折呢?起点时固然有雄心壮志,终点处固然金光灿烂,但是当生活一步步将理想的锋芒磨平,那雄心壮志不照样会烟消云散吗?有一位伟人说过:“苦难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所以当你拥有了雄心壮志的时候,同时你也要张开双臂迎接苦难。 《丘吉尔传》读过吗?这位百年才能诞生一位的演讲天才经过的是怎样的人生经历!大家或许只记得他那十分惨烈的成绩单,却不知道他那孤独的,甚至几次几乎夭折的童年。大家或许只记得他当海军大臣的荣耀,却不知道他从一名普通的骑兵到屡立奇功的战地记者经历种种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大家或许只记得他那压倒众人,极富煽动性的演讲,却不知道在成长过程中他每每被人嘲笑,讥讽,侮辱的时刻。等等等等。正因为丘吉尔经历的起起伏伏的政坛,坎坎坷坷的人生才成就了他那句不朽的名言:“我能奉献的只有血和泪。”这句话确实充满了血和泪啊。它是由多少苦难积淀而成。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想成为丘吉尔那样的伟大人物,那也请记住吧:梦想的高度与苦难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所以在起点处就请准备迎接苦难吧。其实追求梦想就想长跑,苦难则是人的生理极限,遇到它只要咬咬呀坚持一会也便“守得云开月见明”了。可是却总会有人动摇。这些人站在起点时不也踌躇满志吗?着不正说明了我们要充分预见苦难,认清自我的重要性吗? 记住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吧:坚持就是胜利,相信付出就有收获,因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便是信念的力量。

南京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与终点

2015-2016-1《中国近代史纲要》作业 学院:光电工程学院 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参与者姓名:葛子轶黄亮亮黄佳诚崔郁璠温师汉 参与者学号: 任课老师:朱晓玲 2015年12月27日 南京——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与终点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说的便是南京这座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的古老都城。这里龙盘虎踞,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然而这座六朝古都,却在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百年近代史从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终结。它见证了一个黑暗时代的落幕,也目睹了一个红色政权的冉冉诞生。 1842年8月4日,弥漫着雾气的江面被一艘狰狞的庞然大物划开,古朴的金陵古城在这艘战争巨兽的炮口下如此渺小。《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不平等条约,同样也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南京,就以这样屈辱的方式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南京条约》的签订如一声晨钟,中国人暮然发现,中国,再也不是那个享受万国来朝的所谓天朝上国了。这个世界已然被列强瓜分,而中国,不过是列强砧板

上的鱼肉。对此,有人选择继续麻木不仁的生活,而真的猛士却选择了用头颅与鲜血来唤醒这头沉睡的东方雄狮。充满血泪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也由此展开。 满清政府以鸦片战争的失败告终,中国的大门被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个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方案。而南京,似乎总是作为这个变革漩涡的中心存在着。 农民阶级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主要的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长期以来,中国的广大农民在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下,过着及其水深火热的生活。特别是鸦片战争后,绝大部分的战争赔款是作为负担压在了广大农民的身上。空前的苛捐杂税,横征暴敛成为压垮满清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从1984到1950年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从未停止,清政府派兵镇压,但这智能成为更大规模反抗的导火索,太平天国运动便由此应运而生。 19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在广西省贵平县起义,封号太平天国。随后太平军一路北上,席卷6省。于1953年3月攻占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政务的成立。经过一系列北伐西政后,大清帝国的半壁江山已落入太平天国手中,南京作为这个新生政权的中心,与北方苟延残喘的满清政府对峙。 然而,太平天国却依旧暴露了它致命的弱点。在以小农阶级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分散的小生产基础上,虽然可以建立暂时的劳动者政权,但它最终还是会向封建专制政权演变。随身天京北湘军攻破,洪秀全身死,太平天国也宛如昙花一现,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唯一留下的,只有《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这两部代表了广大农民心愿的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也代表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激励了后面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投身于革命的浪潮,比如:中华民国之父孙中山。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在第1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有了初步确定起点与终点的意识。学生把恐龙模型的头对齐就是在确定起点,然后比较恐龙模型尾部长短就是在确定终点。 为了公平比较与准确测量,我们必须给每一次比较与测量确定起点和终点。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有一些确定起点和终点的经历,比如体育活动中的跳高、跳远、赛跑等。本课将通过青蛙跳远比赛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学会确定起点与终点,通过研讨让学生理解确定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性。 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用在纸带上做标记来表征青蛙跳远的距离,这是一个巧妙的设计。学生将在纸带的一端画青蛙的起跳点,再根据青蛙跳跃的位移在纸带上画出终点的标记,完成表征起点与终点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思考:终点究竟是在青蛙的头部画线,还是在尾部画线?甚至有学生可能会要求其他同学与自己的标记方法一致,这些都指向比较与测量中的公平与准确问题。另外,用纸带表征青蛙跳远的距离,可以很好地呈现青蛙三次跳远的结果,便于展示、交流。在研讨中,学生将认识到纸带的长度就代表青蛙跳跃的距离,或者说是它移动的距离。教师要鼓励学生改变他们有关长度的表述,从而帮助他们完成从长度到距离的概念转变。例如,如果一个学生说他(或她)的纸带比另一个学生的长,可鼓励这个学生使用“距离”一词,即可以说:“我的纸带更长,表明我的青蛙跳的距离更远。”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建立比较长度的意识,本次课比较青蛙跳远的距离,不再是一个物体的首尾长度,而是一个物体位移的距离。已有认知物体的长度或高度不变,而现在物体的位移每一次都可能不同。学生活动时,反复运用起点和终点,这个“点”演变成“线”,起点是共同的起始线,终点是标记的终止线。因为跳跃的距离没有留下痕迹,当自己的青蛙多次跳跃的距离相互比较,或是与同伴的青蛙跳跃的距离比较或是与小组其他成员比较不便时,表征距离的纸带应运而生。“比较”进阶到“比量”,为“测量”做准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教材简析】 在第1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有了初步确定起点与终点的意识。学生把恐龙模型的头对齐就是在确定起点,然后比较恐龙模型尾部长短就是在确定终点。 为了公平比较与准确测量,我们必须给每一次比较与测量确定起点和终点。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有一些确定起点和终点的经历,比如体育活动中的跳高、跳远、赛跑等。本课将通过青蛙跳远比赛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学会确定起点与终点,通过研讨让学生理解确定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性。 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用在纸带上做标记来表征青蛙跳远的距离,这是一个巧妙的设计。学生将在纸带的一端画青蛙的起跳点,再根据青蛙跳跃的位移在纸带上画出终点的标记,完成表征起点与终点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思考:终点究竟是在青蛙的头部画线,还是在尾部画线?甚至有学生可能会要求其他同学与自己的标记方法一致,这些都指向比较与测量中的公平与准确问题。另外,用纸带表征青蛙跳远的距离,可以很好地呈现青蛙三次跳远的结果,便于展示、交流。在研讨中,学生将认识到纸带的长度就代表青蛙跳跃的距离,或者说是它移动的距离。教师要鼓励学生改变他们有关长度的表述,从而帮助他们完成从长度到距离的概念转变。例如,如果一个学生说他(或她)的纸带比另一个学生的长,可鼓励这个学生使用“距离”一词,即可以说:“我的纸带更长,表明我的青蛙跳的距离更远。”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建立比较长度的意识,本次课比较青蛙跳远的距离,不再是一个物体的首尾长度,而是一个物体位移的距离。已有认知物体的长度或高度不变,而现在物体的位移每一次都可能不同。学生活动时,反复运用起点和终点,这个“点”演变成“线”,起点是共同的起始线,终点是标记的终止线。因为跳跃的距离没有留下痕迹,当自己的青蛙多次跳跃的距离相互比较,或是与同伴的青蛙跳跃的距离比较或是与小组其他成员比较不便时,表征距离的纸带应运而生。“比较”进阶到“比量”,为“测量”做准备。 【教学目标】

起点和终点教案

第2课起点和终点 【科学概念目标】 1.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2.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3.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 2.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3.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4.认同客观地记录纸蛙跳远距离比获得比赛胜利更重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2.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人一只纸蛙、一条纸带、一支彩笔,胶水、剪刀、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游戏导入。 请一位高个子和一位矮个子学生上台比赛跳远,其他学生观察。 2.问题聚焦。 教师提问:“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更远呢?” 根据回答,让学生重新比赛,画起跳线和落脚线。 二、探索:纸蛙跳远比赛 1.体验纸蛙跳远。 发纸蛙,每人一个,让学生体验纸蛙跳远的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让纸蛙

跳跃一段距离。 提问:“你怎么知道纸蛙跳了多远?” 引导学生说出,在纸蛙起跳点画一条线表示起点,在纸蛙落地点画一条线表示终点,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可以表示纸蛙跳了多远。 2.确定纸蛙跳远的公平比赛规则。 教师需要指出,我们通过在地上画线的方式记录了纸蛙跳远的距离,但是无法方便地与别人纸蛙跳远的距离进行比较。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在纸带上记录纸蛙跳远的距离, 然后剪下来和别人的进行比较。 可以用课件展示一条起跳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看清纸蛙的头要对齐起跳线,再展示一条终点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注意纸蛙的尾部要对齐终点线。全班要统一标准。 3.纸蛙跳远比赛。 发材料。分小组活动。 教师需关注并指导学生对起点线和终点线的确定提醒他们在纸带上写上姓名及日期,养成记录的好习惯。 4.谁的纸蛙跳得最远。 比较自己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确定最远的一次作为自己纸蛙的跳远距离。 比较小组成员的纸蛙,确定“哪只纸蛙跳得最远”。要求对齐起点,然后比较终点。张贴各小组的纸带,让学生观察、比较“谁的纸蛙跳得最远”,评出全班跳得最远的纸蛙。 三、研讨 教师可以提问:“在小组中,谁的纸蛙跳得最远? 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基于实验的关键步骤,有根据地说出自己的结论。 接着可以提问:“观察张贴在黑板上的纸带,它为你提供了有关纸蛙跳远的什么信息?”“你的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相同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有其他可以确定跳远距离的方法吗?”教师在比较中需反复提醒:①对齐起点②确定终点。 四、贴纸带 让学生把纸带粘贴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起点和终点教学教学实录

《起点和终点》教学实录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什么是起点和终点。 2、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科学探究目标: 1、我知道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 2、我尝试记录相关实验信息。 学习重点: 1、我知道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 2、我知道怎样标记起点和终点。 学习材料准备:每为同学一只纸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纸蛙)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位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小青蛙 师: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今天老师就来你们来到青蛙王国。(PPT出示青蛙图)青蛙王国里有很小青蛙,青蛙国王希望你们能成为好朋友,你们能教小青蛙跳远吗 生:好啊。 二、问题猜想 师:那好,现在请小组长出来,把小青蛙带回自己的小组,分给组内的同学,让他们教小青蛙跳远吧。 (给每个小组每个同学发一只纸蛙,感受纸蛙跳远得方法,让学生都能让纸蛙跳一段距离,约3—5分钟)(感受后,收回小青蛙)

师:请小组长把组内的小青蛙收回盒子拿上讲台。(组长收回青蛙) 你教会小青蛙跳远了吗 生:我会了,我会了。 师:好,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看他是不是教会小青蛙跳远了。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你真棒,小青蛙会跳远了,那你想知道你的小青蛙能跳多远吗 生:想! 师:你们有什么方法知道他们跳得多远呢 生1:我在青蛙前面画一条线,让青蛙在这条线上跳,小青蛙停下来的地方再画一条线,就知道小青蛙跳多远了。 生2:我让小青蛙跳,它往前跳,我就在前面停的地方画线,它左跳,我就在左面停的地方画线。 师:两个同学的想法都不错,那如果老师给你们一条跑道,你能记录小青蛙跳得多远吗(分别请生1和生2上投影演示) (生1展示) 师:这位同学,你能解释一下你的标注吗 生1:(指着第一条线)这是小青蛙起跳的地方,(指着第二条线)这是小青蛙停下的地方。 师:你刚才画小青蛙停下来的线的位置刚好是小青蛙的嘴,那么我们一会画小青蛙停下来的地方就以小青蛙的嘴巴为准吧,好不好。 生:好 师:好,我们看第二位同学的标注。 (第二位学生展示,该生只在小青蛙停下的地方画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