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开发区如何实现产城融合79分答案

开发区如何实现产城融合79分答案

开发区如何实现产城融合79分答案
开发区如何实现产城融合79分答案

开发区如何实现产城融合79分答案

1.根据本讲,广州开发区是如何实现产城融合的()。(3.0分)

A.智造融城

B.技术融城

C.向综合新城转型

D.远郊区产城融合

2.本讲提到,目前我国有多少个产城融合示范区()。(

3.0分)

A.58个

B.59个

C.60个

D.61个

3.根据本讲,产城融合的价值链不包括以下哪一环()。(3.0分)

A.产业链

B.投资链

C.消费链

D.服务链

4.根据本讲,开发区产城融合下一步的方向是()。(3.0分)

A.城市功能升级

B.城市更新

C.创新人才聚集

D.宜居环境建设

5.根据本讲,我国正在走向产城融合的开发区比例为()。(3.0分)

A.10%

B.50%

C.20%

D.70%

6.根据本讲,关于开发区产城融合之路,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3.0分)

A.政府引导

B.市场主导

C.政府主体

D.全社会参与

7.“一带一路”战略是从哪个角度看待开发区产城融合的格局()。(3.0分)

B.区域创新平台

C.供给侧改革

D.国际视野

8.根据本讲,以下属于智能融城的典型代表是()。(3.0分)

A.乌镇

B.亚布力

C.海南

D.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

9.根据本讲,只具备居住功能而没有相应的产业导入,属于哪一种产城关系()。(3.0分)

A.有产无城

B.有城无产

C.产城低水平融合

D.产城高水平融合

10.根据本讲,中部地区产城融合应该侧重()。(3.0分)

A.城市升级

C.类特色小镇的打造和开发

D.城市功能创新

1.本讲提到的“四规合一”具体是指()。(4.0分))

A.战略

B.产业

C.文化

D.空间

E.投融资

2.根据本讲,“五+”生态圈具体是指()。(4.0分))

A.科技+

B.绿色+

C.金融+

D.互联+

E.文创+

3.根据本讲,开发区有哪些具体特征()。(

4.0分))

A.开发区成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B.开发区逐渐形成外向型经济和产品出口地

C.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D.开发区具有生产及生活的双重功能

E.以上都不对

4.本讲提到的“四位一体”具体是指()。(4.0分))

A.生态

B.产业

C.城市

D.人居

E.文化

5.根据本讲,广泛意义上的开发区包含以下哪些区域()。(4.0分))

A.经济特区

B.高新技术开发区

C.国家旅游度假区

D.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E.以上都不对

6.本讲对如何为开发区产城融合进行生态把脉,有哪些重要观点()。(4.0分))

A.产业即配套,配套即产业

B.人文即环境,环境即人文

C.投资即消费,消费即投资

D.生态即创新,创新即生态

E.城市即功能,功能即城市

7.根据本讲,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有哪些主要任务()。(4.0分))

A.优化空间发展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B.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D.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E.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8.根据本讲,“三生三融”具体是指()。(4.0分))

A.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

B.社区、景区、厂区的融合

C.产业、城镇、文化的融合

D.产业、城镇、资本的融合

E.以上都不对

9.根据本讲,如何理解产城融合的背景()。(4.0分))

A.自贸区掀开红盖头

B.新型城镇化是载体

C.开发区是窗口

D.自主创新搭平台

E.生态文明是引领

10.根据本讲,开发区的内涵发展有哪些空间层次()。(4.0分))

A.土地环境与生态

B.建设建筑与楼宇

C.入驻机构与人群

D.输出产品与服务

E.客户与用户消费

1.我国开发区的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和产业的功能,也十分重视人文居住的功能。(3.0分)

2.开发区产城融合,最重要的是产业和人居和谐共生。(

3.0分)

3.处理好产业和人、产业和城市、人和城市的关系,是开发区产城融合的重要方面。(3.0分)

4.开发区和产城融合都是开放的生态体系。(3.0分)

5.产城融合是产业和城市的融合发展,经济和社会互为支撑的一种持续发展模式。(3.0分)

6.开发区要做好产城融合,不仅要有格局,更要有情怀。(3.0分)

7.开发区的产城融合之路,主要是构建“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生态体系。(3.0分)

8.产城融合既有产、又有城,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渠道。(3.0分)

9.产城融合是开发区顺应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3.0分)

10.借助高端活动平台打造区域品牌融合,是产业和城市融合的一种创新思路。(3.0分)

产城融合解读(下)

关于“产城融合”的解读(下)上期我们对产城融合的背景、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解读,本期将会就产城融合的产业导入、空间布局、服务设施、生态景观、道路交通等方面进行介绍,使读者对产城融合有更为完整的了解。 导言 现有的产业园区规划一般分为产业规划、园区总体规划、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四个层次,四个规划层次围绕产业规划依次承接,核心目标是将产业落地,缺乏对城市功能培育的考虑;工业园区规划和母城规划分别独立编制,空间形态和主要功能各不相同,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导致园区的建设先天不足。 随着产业园区向产城融合发展转型,现有的层层衔接的规划逻辑已经难以指导产业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应当针对产业园区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介入相关城市功能,在产业发展规划和新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产城融合规划。城市化与技术革命是园区转型和升级的两大推手,城市涉及工作、居住、交通和游憩四大类功能空间,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三大类产业园区在不同发展阶段亦有不同的空间需求。 本文围绕产业与城市对空间功能的升级需求,构建网络化的空间引导单元,分四个阶段进行详细说明。 一、产业升级——以研发创新为导向 产城融合的前提是产业等级提升引发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产业的集聚发展实现人口集中,为城镇化提供基础支持;城镇的服务功能为

产业发展及人口集中创造了条件,产业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城市功能配套的需求。 (一)产业序列升级:前向、后向、侧向关联产业依序增长 根据园区发展的四个阶段,主导产业的发展必然经过单一产业要素集聚—前后向关联产业集聚—侧向关联产业集聚—创新突破的过程。其中,前向关联产业是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产业,后向关联产业是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侧向关联产业则是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及其他服务的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和前后关联、旁侧关联大的企业引导了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的产业综合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协调发展,为整个企业运营链“护航”,生活性服务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产业化平台建设:满足R&D 产业化的空间需求 根据筑波科学城、硅谷和班加罗尔等国外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域的发展经验,在产城融合的最终阶段,产业发展的理想化状态是以科研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产业平台的构建最终是围绕R&D( 科研与开发) 产业化的平台建设来进行。因此,在要素集聚阶段,要围绕主导产业和园区的核心能力构建产业平台,这就要求在规划之初着重分析和判定产业平台构建的空间需求,自主创新、科技研发、高端服务、生态宜居和休闲旅游等职能应成为产城融合功能空间拓展的方向。

南京市产城融合模式研究

产城融合模式研究

内容 产城融合发展的背景y y 产城融合的现状y 国内外产城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y 推进产城融合创新发展的模式和思路y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和示范方向y 高水平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重点

产城融合发展的背景 y 产城融合的内涵 ?产城融合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其基本内涵是产业与城市在功能、空间、结构、组织和政策等方面的相互匹配、有机互动、共同演进、螺旋上升的状态和过程,其目的是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城市空间载体的动态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城市服务功能的配套完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持升级城市服务功能的配套完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城市组织结构的完整高效、城市政策体系的整合统一、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城市人口素质的持续提升,其本质是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持续发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城融合至少应包括功能融合、空间融合、结构融合、身份融合、组织融合等六个方面的内容。身份融合织融合和政策融合等个方面的内容

产城融合发展的背景 y 南京产城融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x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南京市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创造了难得契机 x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南京市加快产城融合发展示范了有利的体制机制环境 x 全国技术创新中心城市建设为南京市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 x 智慧城市建设热潮的出现为南京市加强产城融合发展明确了发展理念 x 低碳环保理念的凸显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挑战 x 新常态的出现增加了南京市产城融合发展的难度 x 第三次产业革命将带来城市产业和居住空间的再调整x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树立在纠正原来以经济职能为本的城市发展观念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城融合发展的资金压力 x “社会力”的崛起将使产城融合发展中面临社会治理模式变化带来的挑战

024从产城分离到产城融合——上海青浦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研究

从产城分离到产城融合 ——上海青浦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研究 杜宁 【摘要】产城分离是产业园区发展的初级形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产城融合发展体现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在需求,应推动产业园区从产城分离走向产城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同时对产业、空间两类目标对象进行引导,针对产业,要通过设定门槛、搭建平台的方式,积极促进产业能级提升。针对空间,要审慎选择发力点,集聚人气,一方面,通过结构性调整,强调通过政府力量集中进行自上而下的优化改善,另一方面,借助市场的力量和政策的手段,自下而上的进行长期的、系统性的完善,并最终形成宜居宜业的城市地区。 【关键词】产城融合;能级提升;结构性调整;系统性优化 产业园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同时也是城市空间的重要增长极。产业园区发展初期以产业用地的集聚扩张为发展重心,随着园区发展的深入,园区与周边地区空间结构的整合以及园区整体功能完善的需求逐渐显现。众多案例表明,产业园区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基本都会经历从“纯工业片区”到“具有一定配套的工业区”再到“综合性新城”的发展过程。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园区纷纷面临转型语境。虽然产业园区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较为显著,但是其发展升级往往难以依靠自发转型实现,产业园区在经济增长、资源约束、规划调控的多重要求下遭遇发展瓶颈,并最终形成产城分离的发展模式。 探索促进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协同发展的规划技术手段,推动产业园区由单一的产业片区向产业新城转变,促进产城融合,对产业园区转型规划的编制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产城分离带来的问题 “产城分离”指在一个完整的空间单元内部,工业功能片区与城市生活功能片区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分野,相对独立布局的空间布局模式。产城分离是工业化初期极易产生的空间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3510772738.html,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刘怀生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16期 摘要:本文基于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理论研究,通过分析北京市丰台河西地区基本特征和突出优势,提出台河西产城融合示范区总体空间布局和建设构想。 关键词:产城融合;丰台河西;空间布局;建设构想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城市发展相对落后,“城市病”日益突出。尤其是特大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亟需尽快解决。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标志着新一轮城镇化拉开序幕。“产城融合”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对疏解中心城市人口、缓解交通拥堵、合理配置资源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路径。 一、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理论研究 (一)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 新型城镇化绝不仅是城镇范围扩大、“只见物,不见人”的城镇化,其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让居民生活的更加舒适、便捷,可以享有现代城市特征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重点是居住、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居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现代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新型城镇为载体,通过产业聚集人,产业服务人,提升土地、农民等要素生产率,保证农民在不丧失土地的前提下持续分享产业化收益,实现人的全面城镇化。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它将居民的居住、工作、生活聚集在一个空间范围内,减少奔波过程中的时间消耗,对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结合部发展、解决大城市病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是的将城市建设成人们居住、工作、生活的载体,培育现代产业体系,解决居民就业问题,为农民生活、居住市民化提供支撑;完善现代城镇功能,重点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生活保障体系,实现居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城镇化。其核心内容是实现三个“三位一体”:

从城到人 产城融合成标杆

从城到人产城融合成标杆 作者:李正豪 | 发表时间:2014.03.03 刊发于总2049期《中国经营报》[2014年全国两会专题报道]版2014年被定义为新型城镇化启动元年。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是什么?尤其是县域经济的城镇化实践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在2月22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透露,新型城镇化纲领性文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马上就要发布”。而在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也成为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之一。 岁末年初的地方两会上,新型城镇化也是重点议题。尽管受到空前关注,但新型城镇化到底应该如何破局?《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在整个环渤海区域,特别是在河北,已经探索了十多年的“固安模式”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关注。固安县一位官员表示,最近到该县的地方政府考察团越来越多。而“固安模式”如何能让一个落后的小县城变成环首都经济圈“明星之城”?奥妙尽在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以产促城良性循环 河北廊坊市位于京津两座特大城市的中间位置,而廊坊市固安县的区位优势更加引人注目,这里是北京、天津、保定三市的中心位置。 固安是距北京最近的县城,古代就有“天子脚下、京南第一城”的美称;固安隔着永定河与北京大兴区相望,如今以“天安门正南50公里”闻名于世;随着首都新机场落地大兴区、廊坊市、固安县、永清县的交界地带,这里更成为首都经济圈南部区域的核心地带。 沿着大(庆)广(州)高速,由北向南从北京大兴区经过固安收费站,首先进入视野的就是固安县的航空航天产业园。虽然是料峭春寒,但依然挡不住建设者的热火朝天。 或许很难想象,这个已然初具规模的产业新城,在2002年之前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不足35亿元,全县年财政收入不足亿元,发展水平位列廊坊市十个县(市、区)中的后两名。2002年6月28日,固安工业园区奠基,引入了华夏幸福基业这一市场力量,拉开了固安快速发展的序幕。 华夏幸福基业通过与国内外顶级战略发展与规划设计公司进行合作,为固安量身定制发展方案,将区域的产业发展、城市功能、生态环境进行统筹规划。 在产业升级方面,固安一方面提高传统产业的资本效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培育新兴产业,使固安县由过去的钓具、滤芯、塑料、肠衣等传统产业,改写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和现代制造。另外,还吸引了国内液晶面板龙头京东方、物联网企业东方信联、国内最大的车轮制造企业正兴车轮和参与“神八”与“天宫”系列航天器零件研制生产的航天振邦等龙头企业入驻。 在规划产业的同时,固安还着力打造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和产业承载能力。 截至2013年12月底,华夏幸福基业为园区累计投资220亿元,在规划范围内实现了“十通一平”:完成全长125公里、97条(段)道路建设,完成4座供水站、3座热力站、4座变电站以及123公里供热、供气、供电、通信管网、污水管网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此外还实施了影剧院、福朋酒店、创业大厦、固安新一中、幸福中学、中医院、商业综合体等180多项重点工程,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在产业与城市的相互促进之下,固安的经济总量实现约30倍的几何式增长。截止到2013年12月底,固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财政收入完成近3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不仅是廊坊市的排头兵,同时也高居河北全省前列。

产城融合案例

(一)产城融合 1.产城融合的内涵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没有活力。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且产城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 因此,“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以产业为保障,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健康、可持续、有活力的发展模式。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和产业共生、共利。具体意义体现在: 1、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化,扩大产业空间加速产业聚集; 2、有利于增加就业人口,规避盲目城市化带来的空城现象; 3、有利于构建城市产业生态体系,增强产业自我更新能力; 4、有利于城镇化有序推进,促进城市一体化建设。 2.产城融合的方式 有产城融合发展需求的区域可归纳为两大类: (1)有产无“城” 有很好的产业基础,例如较为成熟的产业园、开发区等原以生产

为主导的区域,这类区域受制于土地成本和交通需求,一般处于交通较为便利的城市边缘。因前期多以通过链家的土地和劳动成本吸引企业入驻,土地利用方式粗放,规划缺少教育、医疗、商业、文化等配套设施,功能相对单一。但由于多年的发展也具备一定的人口基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居住生活品质的情况下,单一的居住功能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导致职住严重失衡,潮汐交通压力大,交通拥堵也在无形中增加了通勤的时间距离,并将导致更多的环境污染。 这类区域发展的迫切需求为:在产业、居住功能的基础上,完善教育、医疗、商业、文化等配套设施;难点在于人口基数有限,规模效益难以实现,使得配套设施的健康运行面临挑战。 图:潮汐交通 (2)有城无“产” 城市在过去依托某种大型产业已发展成熟,但过去的产业(例如炼钢厂、纺织厂、废弃铁路站场等)模式已被产业链淘汰或者面临严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公布《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经济研究人员通过对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构建评价体系,将对以后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框架构建 经济研究人员从特色小镇的内涵出发,将其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分为4个维度,分别为产业维度、功能维度、形态维度和制度维度;将发展理念和内涵进行交叉构建,得到评估框架。 1.产业维度,特色小镇的产业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特色性,并且能和周边产业或者自身形成一定长度的产业链,发展绿色低碳型产业,产业的经济开放性和生产效率较高。 2.功能维度,特色小镇的功能应具有一定的集聚度及和谐度,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功能之间协调发展,功能结构合理,公共服务功能均等化程度较高。 3.形态维度,特色小镇就是要全面体现“特色”,除了特色产业以外,在空间上也要体现明显的特色,建筑、开放空间、街道、绿化景观和整体环境都要体现相应的特色,具有较为统一和鲜明的风貌特征,城乡空间形态和环境质量协调发展,投资的空间环境品质较好。 4.制度维度,特色小镇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特殊政策区,应围绕特色小镇的发展目标,建立起与其发展相适应,设计能激励相应产业、资金和人才进驻的制度,以及保障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治理和收益共享的机制。

图一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框架图 特色小镇评价体系 特色小镇评价体系总的设计思路是紧紧围绕国家关于特色小镇的政策文件精神,把握特色小镇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定位,采用产业+(加文化、旅游)模式设计统计监测指标,突出“产业”,兼顾“文化”、“旅游”。经济研究人员在具体设计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原则: 1. 先易后难、先粗后细原则。可根据小镇规划建设创建期、成形期、成熟期来不断加以完善。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初期,指标数量不宜过多,否则有些指标数据很难收集,甚至个别小镇无法提供。 2. 进程和结果并重原则。既要反映建设进度,又要反映发展成效和成果。 3. 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原则。既包含共性指标,具有可比性,便于指标比较,又包括个性(特色)指标,可以反映“特色”建设进展和成效。 4. 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原则。既要满足考核评价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考虑数据统计的可能性。对制度所涉指标必须要有清晰的指标定义,数据可获取。 5. 数出有据便于检查的原则。为保障统计数字质量,防止虚报统计数字,在相应的统

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经济机理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城市经济学大作业 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经济机理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种发展思路。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研究基于产城分离的矛盾及对其根源的透视,得出产城融合的发展主要经历 “产城分离——产城规划——产业变革——产城融合”等路径,然后进一步精炼出区 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经历了“以产兴城”、“产转城升与产城共荣”两个阶段。并结合苏州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规划实践,验证了其所构建的发展路径与规划方法的 合理性。 大作业评阅评分表 班级:城规1211 姓名:罗嘉诚学号:1220102107

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经济机理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城市规划、城规1211、罗嘉诚、1220102107) 摘要: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要 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研究基于 产城分离的矛盾及对其根源的透视,得出产城融合的发展主要经历“产城分离——产 城规划——产业变革——产城融合”等路径,然后进一步精炼出区产城融合的新型城 镇化道路经历了“以产兴城”、“产转城升与产城共荣”两个阶段。并结合苏州工业 园区产城融合的规划实践,验证了其所构建的发展路径与规划方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工业园区 1 引言(Introduction)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提出“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这是“产城 融合发展”首次写入中央文件的正式表述,足见其重要性。产城融合发展是我国推进 新型城镇化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问题,也是我国新区、产业园区和小城镇等各类载体 健康发展的核心理念。因此为了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坚 持因地制宜、分类引导、市场化运作、分步实施、利益共享和包容发展的思路,引 导各地开展产城融合实践,探索出适合地方特点的产城融合模式。 而苏州工业园区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各地兴起的开发区、园区建设大潮中脱颖而出,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与城市功能升级优化协调并进的高水平城镇 化发展道路,为我国改革新阶段新型城镇化国家战略的推进,为城镇化发展的后进地 区审慎避开“产城分离”的窘境,为新城区和开发区的建设者们反思、破解并走出新 区建设经常出现的“生活空间发展落后于生产空间发展,城市功能建设滞后于产业功 能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发展”的低水平城镇化困局,提供了极为有益 的参考和弥足珍贵的先行经验。 2 相关研究综述(Literature Review) 对于产城融合这个概念来说,业界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都是寻求产业和城市的共同发展。张道刚(2011)认为,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相应的匹 配度,不能一快一慢,并提出将产业园区作为城镇社区加以打造,实现产业社区向城 市功能区转变,推动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多功能的城市型经济转型[1]。李文彬等(2012)较为全面地解读了“产城融合”的内涵,并认为产城融合发展并不能一蹴而

丁兰智慧小镇:打造“美丽杭州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丁兰智慧小镇:打造“美丽杭州·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谈起丁兰,老底子杭州人记忆中浮现出遍布印染、机械加工等传统工业,然而,如今这里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身丁兰智慧小镇。本期,我们对话江干区副区长、丁兰智慧小镇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欣浩,带领大家来领略丁兰魅力。1.问:丁兰智慧小镇作为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唯一的街镇级试点,丁兰也有自己的目标,要形成“小镇大产业、小镇大景区、小镇大服务”的发展新局面。对于这样的定位,丁兰有什么样的优势呢?答:丁兰智慧小镇是浙江省首批37家省级特色小镇之一,也是江干区唯一一家。小镇内有国家级4A皋亭山景区,环境优美、“孝”文化历史人文底蕴丰富。交通条件完善:亚洲最大的高铁枢纽杭州火车东站、杭州北高速口、秋石高架比邻,贯穿小镇的地铁3号线明年开建。同时,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截至目前,丁兰街道规划的教育机构有39所,涉及中学、小学及幼儿园等:生活配套逐渐成熟。丁兰弘通广场、新城广场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容纳超市、影院、宾馆、餐饮、娱乐等设施;基础设施不断优化:杭州中医院丁桥分院(三甲)、城北文体中心等近两年建成。充足的土地资源:主城区少有的土地存量,有利于整体项目规划和建设。2.问:丁兰智慧小镇走的是一条充满智慧的创新之路——坚持产业、社区、文化、

旅游“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在智慧园区、智慧景区、智慧社区上,小镇又是如何打造的呢?答:根据规划,丁兰智慧小镇位于杭州江干北部,核心约3.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约2682亩,规划建筑体量达100万平方米。小镇将围绕江干区产业发展导向,重点引进和扶持信息服务业、金融产业、文创产业、休闲旅游业,提出“一带三园三联动”的发展规划。“一带”:即一条临丁路沿线的配套服务产业带。“三园”:智慧园区。即一条临丁路沿线的配套服务产业带,坚持“三核(杭锅智慧产业园、智慧企业总部园及长睦产业园)+多点”智慧经济空间布局。智慧景区。以智慧景区管理、智慧旅游产品、智慧旅游营销为支撑的“北游模式”基本形成。智慧社区。包括智慧家庭、智慧楼道、智慧社工管理和智慧小区。“三联动”:三块联动区域(城北商业区、皋亭山景区、智慧居住区),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文创产业、大健康产业,推动生产、生活及生态“三生融合”发展。 3.问:小镇筑巢引凤,让智慧产业聚集,目前小镇有腾讯、华数、西子联合、东部软件园等龙头企业,到底是什么让企业愿意在丁兰落地生根?答:江干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小镇的发展,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截至目前,丁兰小镇已经吸引700家企业集聚并在不断增加。小镇出台系列企业、楼宇、人才创新等优惠政策,吸引鼓励地区企业和人才的创新发展。同时小镇不断推进科技创业创新平台的建设,优化服

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情况的报告

朝阳柳城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 情况的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2015年初,按照朝阳市委、市政府“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战略部署,朝阳县依托二十家子镇和有色金属产业园区成立朝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提出了开发区与新市镇同步发展、融合发展的规划设想,编制了《朝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4月,开发区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朝阳柳城经济开发区。下面将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情况。 一是科学编制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体现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委托辽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朝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30)》,开发区按照区域协调、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构建“三支柱、双培育”的产业发展“3+2”模式,产业发展将经历以下两个阶段,全面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产城融合新局面。第一阶段(2015--2020年)开发区逐渐投入到更大面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完善过程中产生对生产性服务业及消费性服务业的内在需求,也会促进产业升级和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就业人群构成逐渐丰富,各类服务设施逐渐完善,建设职业学校、人才公寓、酒店、产

业服务平台等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设施。第二阶段(2020--2030年)开发区由产业功能主导区逐渐转变为新型工业示范基地和产城融合发展新城区,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通过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同步进行,工业新区和二十家子镇区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就业人群和居住人群结构匹配、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联系紧密的产城融合新局面。工业与贸易的双轮驱动,二十家子新市镇社会经济达到全县一流水平,成功打造为朝阳县副中心。 二是明确产业定位,产业发展体现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开发区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这一核心命脉,依托“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三基地一园区”,具体为:利用温甬台地区汽车零部件企业转移契机,依托标准化厂房和张世新能源汽车这个龙头,打造北方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基地;利用县域内丰富的钒钛资源,依托中科院过程所辽西钒钛湿法冶炼新工艺,打造钒钛产业基地;利用化工产业园优势,依托南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先进技术,打造辽西地区精细化工科研成果转化承接地;利用开发区距离锦州港仅有65公里的区位优势,依托国电投锦赤货运专线东大屯车站,打造国电投朝阳(保税)物流产业园区。 截至5月中旬,现已在开发区注册的企业有64家。其中,装备制造企业21家,包括张世新能源汽车、辽宁精锐、

产城综合体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产城综合体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一、产城综合体的内涵及意义 1、产城综合体的内涵 “产城综合体”是指通过产业区与城镇区在空间、结构和功能上的协同支撑和有机融合,以实现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空间结构优化、城乡一体化、社会人文生态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在城市核心中心较远地区,以产业结合城市的模式打造区域产业集群。产城综合体的具体表现形态可以用新型厂房+科研办公+企业会所+生活公寓+生活商务五大业态+五星级的物业管理服务来表示。新型厂房、科研办公楼,可以满足企业生产和办公的需要,公寓和住宅可以解决企业员工的住宿问题,提高员工稳定性;而园区配备的食堂、超市、宾馆等组成生活商业街,满足员工日常需求;企业会所,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最前沿信息、资源、技术交流及共享平台,五星级的物业管理服务和优惠政策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后顾之忧,为入驻企业提供一个安心的家。 2、建设产城综合体的意义 产城综合体是集工作、生活、购物、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将城市服务功能渗入产业区内,以产业链相连系的厂房综合体使得生产区与生活区融合、生产区与公共游憩区融合、生产区与配套服务区融合。园区内的产业工人忙碌了一天,下班后只需要走几分钟就到家,周边超市、购物街区、公园等就在家的附近,购物、娱乐近在咫尺。从而有效地打破过去工业区功能

单一的状态,避免其一到晚上就毫无生气的状况。因此,产城综合体一方面带给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建立起产业平台和产业要素。实践证明,建设“产城综合体”是实现产业升级和加快形成产业集群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等具有极大的放大效应。章贡区应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按照“3+2”模式,打造产城综合体,在赣州市率先建成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3+2”是在现有的沙河工业园和水西工业基地两个园区的基础上,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应用产业、生物制药3个产业分别打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产城综合体”。 二、传统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缺陷 1、对园区内就业者生活空间的忽视 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工业园区的空间形式主要以生产要素和经济要素为主,而生活空间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其严重滞后于产业空间的发展,土地利用仍然着眼于“工业区建设”的思路,造成了城市化功能不足的诸多问题。如大多数工业园区生活性公共设施建设的严重不足、环境条件的恶化使大量人口仍然愿意居住于市区,“职住分离”情况严重,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职住交通压力;同时,园区内生产性服务设施(如科研机构、商务洽谈等)的缺乏,造成园区内建设基础支撑不足,产业结构升级困难。园区内职工作为城市经济的建设者,他们在为国家建设奉献的同时,其生活空间不能被忽视,生活空间的重视对园区未来的发展及城市相关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

港口发展指标体系

附件 港口发展指标体系 类别序 号 指标名称指标内涵评价说明 安全便捷1 风险分级管控 与隐患排查治 理双重预防体 系建设水平 反映港口安全生产 管理水平。 对港口风险分级管控和隐 患排查治理的相关管理制 度、人员配置等情况进行 综合评价。 2 百万吨吞吐量 死亡率及经济 损失 反映港口安全生产 的最终结果。 由港口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经济损失)与港口货物 吞吐量的比值确定。 3 运输便利化程 度 反映港口运输服务 水平、口岸监管环 节简化程度和流程 优化程度。 对作业单证电子化率、服 务项目在线化率,以及单 证合规和边境合规时间等 情况综合评价。 智慧绿色4 码头新技术应 用及自主可控 水平 反映码头自动化程 度和5G、北斗、区 块链等新技术在港 口设计、建设、运 营中的应用水平及 相关核心技术自主 可控程度。 对码头设计、建设、运营 领域新技术应用程度、自 动化设备设施数量和比 例、设施设备在线实时监 控数量和比例,以及相关 技术自主可控程度等情况 综合评价。 5 港口物流智能 化程度 反映港口仓储、集 疏运系统自动化、 数字化、智能化水 平。 对港口仓储控制、管理系 统的智能化程度,以及智 能闸口、无人驾驶集疏运 车辆应用、智能化集疏运 调度等情况综合评价。

别号 指标名称指标内涵评价说明 6 港口铁路、水 路、管道集疏 运比重 反映港口集疏运体 系通过结构化减排 实现绿色发展的水 平。 由铁路、水路、管道集疏 运量占港口集疏运总量的 比重确定。 7 港口污染防治 水平 反映港口大气、水 等污染防治水平和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成效。 由港口单位货物吞吐量所 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和新能源、清洁能源消耗 量占港口综合能源消耗总 量的比重确定。 经济高效8 口岸综合成本 反映单证合规成 本、边境合规成本、 其他口岸收费等口 岸综合成本。 对口岸收费项目透明化程 度、收费标准、单证合规 和边境合规成本等情况综 合评价。 9 港口作业效率 反映码头装卸效率 和船舶在港平均停 留时间。 对码头单机效率、单船效 率、旅客上下船效率,以 及船舶进出港平均停时等 情况综合评价。 10 泊位专业化率 反映煤、油、矿、 集装箱四大货类专 业化泊位比重。 按照煤、油、矿、集装箱 四大货类分别计算,由各 货类专业化泊位数与用于 各货类装卸的泊位总数的 比值确定。 支 撑有力11 港口能力与功 能适应性 反映码头、航道、 锚地等设施能力对 腹地货物运输需求 的保障程度,以及 对客货运码头能力、航道 等级、锚泊时间,以及各 类港口服务、危险货物作 业功能完备性等情况综合

产城融合解读

关于“产城融合”的解读(上) 产城融合是在开发区升级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园区城市化与城市产城一体化的双向发展导致的共同需求,是产业园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本文将对产城融合的背景、内涵以及构成要素进行解读,以达到对产城融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背景解读 (一)在国外,“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 20 世纪40 年代,英国开始建设卫星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有意识地在特大城市周围培育生活和工作平衡的独立新兴城市,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雏形,如日本筑波科学城和法国索非亚·安蒂波里斯科学城等从产业园区开始培育功能完善的产业新城,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市的人口、交通压力,形成了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 (日本筑波科学城是世界范围内产业新城的典型案例之一,坐落在离日本东京东北约60公里的筑波山麓,距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约40公里,总面积284.0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20万,区域包括两个部分:研究学院地区和周边开发地区,研究学院地区包括国家研究与教育机构区、都市商务区、住宅区、公园等功能区。周边开发区主要用于设立私人研究机构。)

(二)在国内,产业园“孤岛经济“催生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规划 2005年后,我国产业园区发展带动了新城、新区和大学城等多种新型城市空间的出现,逐步在地区发展中承担起经济推动器的作用。然而,产业园区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形成“孤岛经济”,制约了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与周边城市的融合。 随着全球产业升级及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传统以制造业为主、强调对外出口、以外资为导向的产业园区发展策略逐渐被以产业集群为单位、规模化发展、高新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发展理念所取代;与产业园区密切相关的城区面临区域化发展的趋势,城乡地域空间结构开始向一体化协调发展,“大都市区”概念逐步形成,对产业园区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2014 年3 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

开发区如何实现产城融合题目与答案(终审稿)

开发区如何实现产城融合题目与答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根据本讲,只具备居住功能而没有相应的产业导入,属于哪一种产城关系()。(3.0分) A.有产无 城 B.有城无 产 C.产城低 水平融合 D.产城高 水平融合 2.根据本讲,以下属于智能融城的典型代表是()。( 3.0分) A.乌镇 B.亚布力 C.海南 D.北京亦庄经 济开发区 3.根据本讲,我国正在走向产城融合的开发区比例为()。(3.0分) A.1 0% B.5 0% C.2 0% D.7 0% 4.根据本讲,广州开发区是如何实现产城融合的()。(3.0分) A.智造融

城 B.技术融 城 C.向综合 新城转型 D.远郊区 产城融合 5.根据本讲,特色小镇源于哪个省份()。(3.0分) A. 浙 江 B. 广 东 C. 山 东 D. 江 苏 6.“一带一路”战略是从哪个角度看待开发区产城融合的格局()。(3.0分) A.国家资 源 B.区域创 新平台 C.供给侧 改革 D.国际视 野

7.根据本讲,佛山新城通过与哪个国家的合作,打造出高端人才聚集区()。(3.0分) A. 美 国 B. 日 本 C. 德 国 D. 英 国 8.根据本讲,关于开发区产城融合之路,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3.0分) A.政府 引导 B.市场 主导 C.政府 主体 D.全社 会参与 9.本讲提到,目前我国有多少个产城融合示范区()。(3.0分) A.58 个 B.59 个 C.60

D.61 个 10.根据本讲,产城融合的价值链不包括以下哪一环()。(3.0分) A.产 业链 B.投 资链 C.消 费链 D.服 务链 1.根据本讲,开发区的内涵发展有哪些空间层次()。(4.0分)) A.土地环 境与生态 B.建设建 筑与楼宇 C.入驻机 构与人群 D.输出产 品与服务 E.客户与 用户消费 2.根据本讲,“五+”生态圈具体是指()。(4.0分)) A.科 技+ B.绿 色+ C.金

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的调研报告

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的调研报告 ——谋事要实之创新横店发展新方式产城融合是指以城市为基础,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活力,和谐发展的模式。我街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优环境、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积极创新工作机制,脚踏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大力弘扬勇于担当大责任,勇于发挥大作用,勇于作出大贡献的工作精神,不断努力把横店建设成为?空港经济的示范区、‘两城’崛起的领航区、产城融合的实验区、幸福美丽的先行区?。 一、横店街产城融合建设的现状 (一)经济发展大跨越 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国地税收入11215.4万元,增长19.3%,固定资产投资超过90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3亿元,增长34.3%,规模以上企业增加12家,内引外联资金14.3亿元,同比增长45.0%。2014年,横店街继续发扬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廉洁拆迁的成功做法,基本完成了20.9平方公里、17个自然湾的园区征地拆迁工作,再创新的?横店速度?。完成34万平方米还建房的收尾分配工作,空港花园二期18万平方米还建楼基本建成,

后湖人家34万平方米还建小区的征地和图审已完成。完成菜鸟项目一期、比亚迪一期、通用航空一期的征地场平工作,天河机场三期横店部分、范泗河改道工程、城际铁路项目有序推进。横店街机场三期的征地拆迁工作获得市委、市政府肯定,被评为?支持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跨越。横店工业园在发展目标上定位为市级千亩百亿园示范园区,现规模以上企业共有34家,6家正在申报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达34.3%。不断提升机械加工、制造等优势主导产业地位,打造了武汉华力铸造、正通传动等一批明星企业,释放产业集聚巨大潜能。同时,武汉英斯特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峰美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塑联新材料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武汉市丰盛城建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纳入了工业园发展规划,多元产业集聚齐头并进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工业集聚态势明显增强。 (二)现代农业大增效 加快培育种养大户、专业户和农民合作社,在浒铺村、光明村和同合村培养发展10余户农业科技示范户种植蔬菜,带动周边农户100余户。稳步发展同合村600亩荸荠基地。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完成无公害农产品样品快速检测60批次720余个样品,抽检合格率达99%。32个村的?网格化管理?建设已全部完成,建设7个生态村,栽树近3万株,对

开发区如何实现产城融合题目与答案优选稿

开发区如何实现产城融合题目与答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1.根据本讲,只具备居住功能而没有相应的产业导入,属于哪一种产城关系()。(3.0分) A.有产无 城 B.有城无 产 C.产城低 水平融合 D.产城高 水平融合 2.根据本讲,以下属于智能融城的典型代表是()。( 3.0分) A.乌镇 B.亚布力 C.海南 D.北京亦庄经 济开发区 3.根据本讲,我国正在走向产城融合的开发区比例为()。(3.0分) A.1 0% B.5 0% C.2 0% D.7 0% 4.根据本讲,广州开发区是如何实现产城融合的()。(3.0分) A.智造融

B.技术融 城 C.向综合 新城转型 D.远郊区 产城融合 5.根据本讲,特色小镇源于哪个省份()。(3.0分) A. 浙 江 B. 广 东 C. 山 东 D. 江 苏 6.“一带一路”战略是从哪个角度看待开发区产城融合的格局()。(3.0分) A.国家资 源 B.区域创 新平台 C.供给侧 改革 D.国际视 野 7.根据本讲,佛山新城通过与哪个国家的合作,打造出高端人才聚集区()。(3.0分) A. 美

B. 日 本 C. 德 国 D. 英 国 8.根据本讲,关于开发区产城融合之路,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3.0分) A.政府 引导 B.市场 主导 C.政府 主体 D.全社 会参与 9.本讲提到,目前我国有多少个产城融合示范区()。(3.0分) A.58 个 B.59 个 C.60 个 D.61 个 10.根据本讲,产城融合的价值链不包括以下哪一环()。(3.0分) A.产

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绿色发展 --浅析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下的环保理念 为了学习工业园区发展新理念,寻找在发展新形势下传统工业园区发展的新出路,XX主任率领考察团一行人赴苏州工业园考察,我有幸成为其中一位。作为开发区环保分局局长,如何保持我区环境与经济友好发展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通过这次考察我获益良多,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中的环保理念对我启示很大。现在就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收获。 一、苏州工业园区环保理念 苏州工业园区在加快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立了以环境规划为龙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兼顾源头控制与全过程治理的环境保护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具体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规划先行,制定了科学的生态功能规划。苏州工业园融合新加坡与国际上先进的城市规划经验,合理布局了工业、商业、人口、交通、景观等各项城市功能,突出了科技发展,注重生活和环境质量,具有“体系完善、设计

超前、思路科学”的特点,并设定了依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不仅具有很强的执行性,同时也考虑到长远发展,留有余地。二是坚持适度超前,建立了一流的环保基础设施。例如:苏州园区规划要求污水100%截流,而当时“国家环保模范城”也只要求污水50%截流;规划要求商业区居于中心地带,其两侧向外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工业区运输量大,重型车辆多,就远离商业区而紧靠园区外围的交通干线,这样,去工业区和商业区的人流、车流自然分开,互不干扰;三是坚持环保优先,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苏州工业园区从建园开始始终坚持走集约节约发展之路,不仅树立了绿色招商理念,实行环保“提前介入”、“一票否决”,同时注重产业转型升级,重视科技创新,为产城融合提供有利产业条件,推动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四是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优美生态环境。园区注重生态建设,高标准建设了环金鸡湖中央公园、湖滨大道、文化水廊、红枫林等一批城市景观和娱乐休闲设施,建成绿地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过45%,区域环境保护指数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之首。五是坚持区镇联动,实现区域防治全覆盖。 二、我区工业园区环保现状及改善措施 (一)科学制定规划,加速优化产业结构 首先是制定科学合理且长远的城市规划。我区工业园区存在规划不够超前、功能定位不够清晰合理、区域功能较为

上海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上海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嘉定—上海产城融合的领先者 作为上海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嘉定是上海产城融合的领先者。一座新城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就会变成空城,要想有活力,就必须要“产城结合”。 嘉定已制定了南、北、西、中“四大板块”发展战略。南部是以生活服务、现代物流、专业性市场为主的“三产”综合发展板块;北部是以汽车零配件、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板块;西部是上海国际汽车城板块,将建成国家级汽车产业高地和极具特色的现代化的安亭新镇;中部是嘉定新城板块,是集文化教育、科研培训、运动休闲、旅游度假、生活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城区。 奉贤南桥----上海最生态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奉贤区委书记张立平讲述未来的南桥新城时曾说:“它既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化新城,也是一个适宜居住的新城,提倡‘产城融合’,真正做到生态、低碳、智慧、宜居。它将成为上海南郊的综合性服务型核心新城、服务长三角南翼及大浦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门户城市,也希望它能成为未来低碳建设的示范城区。” 青浦朱家角新城规划一城两翼推崇‘产城一体水城融合’

淀山湖新城将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内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以及具有“水乡文化”和“历史文化”内涵的生态宜居城市。至“十二五”期末,初步构筑“产城一体、水城融合”的淀山湖新城主体框架,形成六大发展片区。中片(西大盈港与同三国道之间部分),是青浦区区政府所在地,着力打造青浦城区行政、文化、商业等公共服务功能集聚区和居住区;东片(同三国道以东,油墩港以西部分),形成具有独特现代水乡风貌的、配套设施完善的居住区;西片(西大盈港与港周路之间地区),构建会议、会展、商贸、商务等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区,结合设置生态型和特色型的居住开发,积极营造“滨水城市”的特征,构建良好环境;滨湖(朱家角)片(港周路以西至淀山湖沿岸部分),建设旅游休闲和特色居住功能集聚区, 强调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保护,兼以旅游开发,营造传统水乡古镇风貌特色和滨湖景观特色;北片(上达河以北,外青松公路以西部分),推动工业产业转型,提升产业能级,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和创意产业功能集聚区;工业区片(上达河以北,油墩港以东部分),保留现状工业,着力进行环境改造和设施完善。同时,积极打造青浦老城商业中心、公园路公共服务中心、三分荡商务商业中心、朱家角旅游休闲中心和老西大盈港创意研发中心等五大功能中心,围绕大淀湖、三分荡、淀浦河构筑新的公共服务空间,推动“产城一体、水城融合”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