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红楼梦》第三回两个译本(杨译和霍译)看文化差异在翻译中影响

从《红楼梦》第三回两个译本(杨译和霍译)看文化差异在翻译中影响

从《红楼梦》第三回两个译本(杨译和霍译)看文化差异在翻译中影响
从《红楼梦》第三回两个译本(杨译和霍译)看文化差异在翻译中影响

从《红楼梦》第三回的两个译本(杨译和霍译)看文化差异在翻

译中的影响

摘要: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为出发点,以《红楼梦》两个英语全

译本中的第三回为范例,主要从译者的文化背景、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等方面阐述文化差异在翻译中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指出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译文是不可避免的,是一种文化现象。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思维;红楼梦

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绽放了无数的奇葩。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的《红楼梦》便是其中一朵。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红

楼梦》已被译为多国文字,其中最有影响的两个版本当属20世纪70年代由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以下简称杨译本)和大卫·霍克斯和约翰·闵福德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以下简称霍译本)。

两个译本都显示了译者雄厚的翻译实力,无愧于原文的伟大,

本文仅以《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弃父

进京都”的原文以及两个译本为材料进行浅度的分析与鉴赏,说明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西方民族是分析型思维方式,而东方民族是综合型思维方式。比较两位译者的译本可以发现这些区别。且看下面的例子。

下面再来看对林黛玉描写的翻译:“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

胜三分。”

红楼梦经典语句英译

《红楼梦》熟语英译三十例 1. 至午后,金桂故意出去,让个空与他二人,薛蟠便拉拉扯扯起来。宝蝉心里也知八九了,也就半推半就。 译文:After lunch, Chin-kuei deliberately went out to clear the coast for them both, and Hsueh Pan started making advances to Pao-chan. Well aware of that he wanted, she only made a show of resisting. 2. 咱们家没人,俗话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晓华(六十七回) 译文:Our family’s short-handed and, as the proverb says, “A slow sparrow should make an early start.”We don’t want to find, when the time comes, that we’ve forgotten this, that and the other, so that people laugh at us. 3. 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义新奇,别开生面了。(六十四回) 译文:And these five Cousin Lin has written today can also be considered as fresh and original, but goes as slowly as unraveling a concoon?” 4.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译文:Haven’t you heard the saying:“Illness comes as fast as a wall falling down, but goes as slowly as unraveling a concoon?” 5. 姐姐博古通今,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儿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一套。这叫做“负荆请罪”。(三十四) 译文:Why, cousin, surely you are sufficiently well versed in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to know the title of that opera. Why do you have to describe it? It ‘s called “Abject Apologies”. 5. 虽才干优长,未免贪酷,且侍才侮上,那同寅皆侧目而视。(十五回) 译文:But although his intelligence and ability were outstanding, these qualities were unfortunately offset by a certain cupidity and harshness and a tendency to use his intelligence in order to outwit his superiors; all of which caused his fellow officials to cast envious glances in his direction. 7. 说着,就自己举手,左右开弓,自己打了一顿嘴巴子。(六十八回) 译文:He raised his hands and slapped himself on both cheeks. 8. 我们没事评论起来,你们这几个,都是百里跳不出一个来的。妙在个人有个人的好处。

《红楼梦》翻译研究综述

摘要:《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已经被翻译成了英、法、德、日、韩、俄、泰、西班牙等多种译本。随着外语研究及翻译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对《红楼梦》各种版本的语言翻译、文化翻译、译本对比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对目前国内《红楼梦》翻译研究做了大体回顾,从语用学、修辞学、文化等方面对翻译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指出了目前《红楼梦》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红楼梦》翻译研究可能的领域与途径。 关键词:《红楼梦》翻译语用学修辞学文化 《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已经被翻译成了英、法、德、日、韩、俄、泰、西班牙等多种译本。海外的《红楼梦》译本有摘译、节译、全译三种形式。虽然《红楼梦》已有多种语言的全译本,但是从目前国内的翻译研究来看,却只涉及到三种语言的版本。英译本的研究最多,占所有研究的90%以上,俄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版本的研究虽有涉及,但都总计不过十余篇。主要有成蕾的《“潇湘馆”里的“潇湘妃子”――〈红楼梦〉两个法译本中建筑专名的语义层级分析及其翻译策略选择》(《译林(学术版)》2011年第3期);郭玉梅的《〈红楼梦〉法译本传统文化内涵的翻译策略》(《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5月)、《从〈红楼梦〉法译本看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法语学习》2011年第3 期);森中美树的《简述日译〈红楼梦〉之难点――以平冈龙城〈国译红楼梦〉为例》(《红楼梦学刊》2011年第3辑);苏德昌的《从红楼梦的日译看“そんな”的感叹词性用法》(《日语学习与研究》1993年第3期);史华慈与姚军玲的《〈红楼梦〉德译书名推敲》(《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6辑)等。 一、《红楼梦》翻译研究现状评述 (一)《红楼梦》翻译研究总体概述 在进行《红楼梦》翻译研究的内容前,有必要从数量和质量上对其研究的总体状况进行宏观概述,为下面研究内容的归纳和分析提供相关数据。笔者通过CNKI中国知网,输入“红楼梦”及“译”两个关键字,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选择“题名”检索条件,进行模糊检索,得到以下数据。 表1 ■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红楼梦》翻译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更多的相关博士论文及专著的出版,《红楼梦》翻译的研究的范围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二)《红楼梦》翻译研究状况 1.语用学视觉下的《红楼梦》翻译研究李蓓在《〈红楼梦〉语言学研究综述》(《红楼梦学刊》2011年第4辑)中认为汉语版《红楼梦》中语言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的性质、构成、词汇、词汇系统及对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熟语方面的研究。而目前的翻译研究来看还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涉及到词汇、委婉语、习语、典故等方面。《红楼梦》中词汇的翻译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词汇的翻译研究主要涉及某一类词的翻译。 (1)人名的翻译。王静在《〈红楼梦〉姓名翻译与注释译法》(《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4月)中分析了杨、霍两英译本《红楼梦》的人物命名艺术,提出要忠实地再现《红楼梦》的文化内涵,就必须利用音译法和意译法、运用双关语法和借用法语、拉丁语等方法译出其中姓名的含义。赵丽娟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人物姓名的英译本解读――浅谈霍克斯〈红楼梦〉版本主要人物命名》(《语文建设》2013年第6期)中以霍克斯对《红楼梦》译本中人名的翻译为蓝本,以金陵十二钗判词中所暗含的人名含义为研究对象进行阐

红楼梦 英译本研究

红楼梦》英译本简介 《红楼梦》不仅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大放异彩,也在世界文坛中获得了极高的赞誉。《红楼梦》先后被译成了英、日、德、意、俄、蒙、朝以及越南等十几种文字,近20年来,各种译本仍有增加。 《红楼梦》最早的外文译本是英译本,由英国人John Davis于1830年翻译,题为Chinese Poetry,作者仅翻译了第三回片段。在1830年至1892年间,《红楼梦》英文译本(节/选译本)陆续面世,包括1842年Karl Gutzlofe所写的Dreams In The Red Chamber (介绍《红楼梦》的摘译文章)、1846年Robert Tom翻译的Dream of Red Chamber (第6回片段)、1868—1869年E.C. Bowra所译的The Dreames of The Red Chamber(前8回)以及1892—1893年Bencraft Joly翻译的Dream of Red Chamber (前56回)。 进入20世纪后,《红楼梦》又陆续出现了3种英文译本,其中一个译本由《红楼梦》德文版转译。直到1973年,世界首部《红楼梦》英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终于面世,该译本由英国学者David Hawkes翻译,于1973年起陆续出版,最为西方读者所熟悉。1978年,由我国学者杨宪益和夫人戴乃迭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由外文出版社分三卷出版。 据不完全统计,除霍克斯、杨宪益夫妇的英文全译本外,国外出版的《红楼梦》外译本共约22种。其中英译本7种、德译本6种、匈译本3种、法译本2种、俄、意、荷、罗译本各1种。 《红楼梦》人物别号英文译名 怡红公子:Green Boy(字面含义即“绿公子”) 潇湘妃子:River Queen(字面含义即“江河女王”) 枕霞旧友:Cloud Maiden(字面含义即“云少女”) 蕉下客:Plantain Lover(字面含义即“爱蕉客”) 藕榭:Lotus Dweller(字面含义即“莲花居士”) (摘自《莎士比亚眼中的林黛玉》)

_红楼梦_诗词曲赋两种英译文的对比和赏折

《红楼梦》诗词曲赋两种 英译文的对比和赏折 朱 晓 茜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是我国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的传世之作,曹雪芹把复杂的生活现象成功地描绘下来,组成了一幅广阔的时代画卷。《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来,在我国广为流传,在世界文坛上也颇受瞩目。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四种文字的53种不同译文在世界各地发行。仅英文就有两种全译本,一种是英国大卫?霍克思(译前八十回)和其婿明菲尔德(译后四十回)的T he Story of the Stone;另一种是我国杨宪益及夫人戴乃迭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 ansions。 霍克思在译《红楼梦》之前曾译有屈原、杜甫等人的作品。他的中文修养相当好,不但能用中文写文章,而且还能写中国旧体诗。为了潜心翻译《红楼梦》,他辞去了牛津大学讲座教授的职务,并且仔细研读过许多红学专家如俞平伯、吴世昌和赵冈等的著述。 杨宪益夫妇是我们所熟悉的老翻译家,他们学贯中西,几十年如一日,密切合作,辛勤劳动。除《红楼梦》外,还翻译过《阿Q正传》、《老残游记》等著作,共有上千万字的译著。 因此,霍克思、杨宪益这两个译坛高手的《红楼梦》英译本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兴趣和重视,并且受到一致称赞。他们的译文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本文拟从两位译者对《红楼梦》

红楼梦学刊?一九九七年第三辑 经验与教训,供翻译工作者参考。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他小说也有把诗词组织在故事情节中的,比如小说中某人物所写的与某事件有关的诗等等,但在多数情况下,则是可有可无的闲文。这些无关紧要的附加文字,删去后并不影响内容的表达,有时倒反而使小说文字更加紧凑、干净。有些夹入小说的诗词曲赋,虽然在形容人物、景象、事件和渲染环境气氛上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总不如正文重要,有些读者不耐烦看,碰到就跳过去,似乎也没有多大影响。《红楼梦》则不然。它的绝大多数诗词曲赋都是融合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的。如果略去不看,常常不能把前后文意弄明白,或者等于没有看到那部分的情节。以《十二钗图册判词》为例,判词中作者预先隐写了小说人物的未来命运,暗中预示了一些故事情节并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态度。如果我们跳过去不看,那么我们顶多知道宝玉做了一个荒唐的梦,甚至自己亦如置身梦中。《红楼梦》判词的这一特点,要求译者将原文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译文读者。我们来看霍克思和杨宪益的翻译。 例一 副册判词之一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第五回) 霍译:Seldom the moo n shines in a cloudless sky, And days o f brig htness all too soon pass by. A no ble and aspir ing mind, In a base-born frame confined, Your charm and w it did only hatred gain, And in the end you w ere by slanders slain,

《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文化翻译比较.1999

读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说不完的莎士比亚,译不完的《红楼梦》。据胡文彬先生《红楼梦在国外》一书附录《(红楼梦)外文译本一览表》介绍,《红楼梦》摘译本有7种文字,17种版本;节译本12种文字,26种版本;全译本9种文字,19种版本。总共17种文字,62种版本。这还只是1991年前的统计,近十几年来新增加的《红楼梦》译本尚未包括在内,但仅此即可看出《红楼梦》不朽的魅力所在。由于《红楼梦》向来有中华古典文化的百科全书的美誉,翻译工作者们乐此不疲地重译这部不朽之作,对于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起了直接推动作用。 至于英译本,据统计,共有三个零星章节译本,三个节译本,一个前56回译本和两个全译本。这两个全译本,大家都比较熟悉。一个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和约翰·闵福德(John Minford)的分译合成本(ne Story of the Stone)(霍克斯译前八十回,闵福德译剩余部分,以下简称霍译本);另一个是中国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的合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以下简称杨译本)。前56回本由英国驻澳门副领事H.Bencraft Joly译成,书名为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以下简称Joly译本)。因手头有这三个译本,时常品读比较,倒也发现一些趣味。其中关于“乌龟”和“忘八”的翻译涉及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其翻译颇见功力。三个译本各有章法,足可借鉴。不敢独享,愿列出一二,与大家一起赏析。 一、《红楼梦》三个英译本中一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比较分析。 在《红楼梦》第28回中,有这样一段文字:1.薛蟠道:“我可要说了:女儿悲——”说了半日,不见说底下的。冯紫英笑道:“悲什么?快说来。”薛蟠登时急的眼睛铃铛一般,瞪了半日,才说道:“女儿悲——”又咳嗽了两声,说道:“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众人听了都大笑起来。薛蟠道:“笑什么,难道我说的不是?一个女儿嫁了汉子,要当忘八,他怎么不伤心呢?” 先看Joly译本: “A girl is sad.” he said, “When she marries a spouse who is a libertine.” This sentence so tickled the fancy of the company that they burst out into a loud fit of laughter."What amuses you so?”shouted Hsueh P’an.“is it likely that what I say is not correct? If a girl marries a man,who chooses to forget all virtue,how can she not feel sore at heart?’’ Joly译本没有理会原文里的文化专有项,而是自顾自地把乌龟译为a spouse who is a libertine。一个女儿家嫁给一个浪荡子肯定是一件不爽的事情,这样原文似乎不通的地方被译者弄“通”了。殊不知,这样却和下一句发生了矛盾。因为薛蟠这句话这样“通”的话,便不会把座中其他人逗乐乃至哄堂大笑。后面Joly译本仍然没有准确地把“忘八”译出,而把“要当忘八”译成chooses to forget all virtue。译者这样译,表明他对中国文化还是有一定研究的。他知道清朝人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八中对“王八”一词所做的解释:王八在明人小说中又谓忘八,即忘掉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这八个字,是无耻之徒。但根据上下文,薛蟠口中的“忘八”和“乌龟”应是同义词。而且“乌龟”放在那个位置一定是句非常可笑的话。回过头来分析原文,这是《红楼梦》中并不经典的一个场景。几个男人加上一个久经沙场的妓女喝酒、唱曲。这倒也和大观圃群芳夜宴中一堆女子另加一个多情男子喝酒、吟诗的场景相映成趣。在这个场合,薛蟠这一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个性刻画极为鲜明,这个花花大少自然比不得宝玉那样文雅,可是这样的场合一旦缺少这样的角色,热闹就会减少,文章也就缺

红楼梦精彩译文赏析

《红楼梦》精彩译文赏析 伦敦大学教授英译《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的旷世巨著,大陆、香港、台湾都曾改编拍成电影,家喻户晓。50年代大陆拍摄的《红楼梦》在香港创下了连映二百多天的纪录,至今仍未有一部电影可以打破该纪录。 五四运动后不少白话文作家都歌颂过《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小说。红学专家,风起云涌,人才辈出;红学佳作,淙淙汩汩,源源不绝。 五六十年代多位中外学者就曾经把《红楼梦》英译,介绍到西方国家去,但由于种种问题,都只是节译而已。 直至70年代有一位牛津大学的讲座教授霍克思(David Hawks),竟然不惜辞去职务,专心埋首于全部《红楼梦》的英译。他的译笔功力深邃,英文写得非常流畅。 请先欣赏霍克斯在《红楼梦》英译本自序中的最后一段感人的话: "My one abiding principle has been to translate everything-even puns. For although this is ,in the sense I have already indicated,an 'unfinished' novel,it was written (and written)by a great artist with his very life blood. I have therefore assumed that whatever I find in it is there for a purpose and must be dealt with somehow or other,I cannot pretend always to have done so successfully,but if I can convey to the reader even a fraction of the pleasure this Chinese novel given me ,I shall not have lived in vain." 中国曹雪芹英国霍克思 撰写《红楼梦》这部旷世巨著的曹雪芹,堪称中国文学史的奇才,数十年来无数作家学者都把这部经典名作奉为圭臬,推崇备至。 70年代著名学者胡菊人先生在其专栏里就写过这样一段话: “在技巧上我们可以说自清末至'五.四'直至今天,在中国而言,无人能与曹雪芹并肩。他的技巧,尤其在肌理上,细心研究,令人惊骇,以为是神鬼写下的文墨。” 曹雪芹如果九泉下有知,欣悉二百余年后西洋竟然出了另一位奇才,连大学教授的高职也辞去,在家中孜孜不倦十五载,把他的作品全部译成蟹形文字,介绍到西方国家,必定会含笑引为同调! 这位西洋奇才就是前英国伦敦大学的教授霍克思(David Hawks.) 这里介绍霍克思译红楼梦,是希望大学翻译系的同学能观摩汉英翻译的极品,同时更为望各位忠实读者能欣赏地道中文与地道英语的讲写之法,从而提高研习中英文的兴趣。 且看曹雪芹怎样写林黛玉细读《西厢记》的:

_红楼梦_杨译本_冷笑_翻译研究

doi :10.3969/j.issn.1673-6060.2011.05.015 《红楼梦》杨译本“冷笑”翻译研究 顾晓波 (常州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研究基于自建红楼梦语料库,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计算机统计手段,细致而深入 的探讨杨译本中“冷笑”一词的翻译,借以探求杨译本在“冷笑”翻译方面的特点。研究发现《红楼梦》原文中抽象、模糊、单调的“冷笑”,在杨译本中96%都得以译出,且更加具体、清晰、丰富。关键词:红楼梦;语料库;冷笑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060(2011)05-0064-03 收稿日期:2011-03-03 基金项目:常州工学院校级教育教学课题 “基于ILIAS 平台的导向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资源库建设研究”(J090937)作者简介:顾晓波(1979-),男,江苏盐城人,讲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研究。 《红楼梦》集中国古典小说与古代传统文化之 大成,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最高的荣誉和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中 也受到高度重视, 对研究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历史文化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国内外红学研究蓬勃发 展,甚至有“开谈不讲《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 据考证,从1830年至今,《红楼梦》的英译本共有十一种 ,“成为中国文学英译史上一道独特而灿烂的风景”[1] 。我国翻译界的泰斗、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及其英籍夫人戴乃迭于20世纪70年代末合作完成 翻译《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并取名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 ,由外文出版社分三卷分别于1978年及1980年出版发行。杨戴合译本(以下简称杨译本)是最早完整出版的《红楼梦》英译全译本。在促进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里,有关红楼梦经典英译本的研究业已成为翻译界和比较文学界关注的热点。国内学者对《红楼梦》的英译本从诗词、回目、警句、习语、书名、人名、文化内容、人物语言、修辞、翻译史等多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红楼梦》的笑貌描写翻译方面,叶常青利用 语义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杨译本前八十回中“笑道”的翻译做了统计分析,发现“笑”的语义范围最广,在英文里,没有一个词的语义及其语义范围与“笑”一样,所有表示如何笑的英文词都只是“笑”的下义词,都没有中文的笑那么抽象,更不能像笑那样包含 那么多隐含意义[2] 。而对于《红楼梦》中“笑”的下义词“冷笑”,在英译本中的翻译的专门研究目前仍为空白。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基于自建红楼梦语料库,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计算机统计手段,细致而深入的探讨杨译本中“冷笑”一词的翻译,借以 探求杨译本在“冷笑”翻译方面的特点。杨译本前八十回用的底本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上海 有正书局石印本《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 (又称戚序本、戚本或有正本)的影印本,后四十回底本是人民文 学出版社1959年根据程乙本 《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整理出版的《红楼梦》[3] ,并参照其它版本修订了抄本中的错误[4] 。因此,自建语料库中文文本来自有正本 (前八十回)与程乙本(后四十回)并参考了蔡义江校 注、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120回《红楼梦》。英译文本来自中国翻译家杨宪益及其英籍夫人戴乃 迭合译的120回 《红楼梦》。4 6第5期No.5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年5月May.2011

红楼梦杨译本与霍译本比较

二、霍译《红楼梦》与杨译《红楼梦》之比较 霍氏译本与杨氏译本在历经了30多年的大量传阅之后,都被认为是传世之作。 (1)两个版本中的人物姓名的不同翻译 杨氏版《红楼梦》中的人名翻译采用的是威式拼法,大多数名字都是译音。如:贾政(Chia Cheng),宝玉(Pao-yu),黛玉(Tai-yu)等。威氏拼写法沿用的是英语拼写的规律,由于英语发音与拼写之间并无规律可循,因此常出现一种拼法多种读法的现象,如作品第十回中出现的金荣与秦钟二人被分别译为Chin Jung 和Chin Chung,两个不同姓氏的人居然变成了同一姓氏,不利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霍氏版《红楼梦》中的人名翻译采用译音法与译意法相结合的策略,且译音法使用的标准是《汉语拼音方案》。 对于作品中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物,霍克斯大多采用的是译音法进行翻译。如:贾政(Jia Zheng),宝玉(Bao-yu),黛玉(Dai-yu)等。借助汉语拼音可以使原著中人物名称做到一人一音,避免混淆。 霍克斯深谙中国文化,他对作品中的一些下层群体的人物名称还采用了译意法。这些汉语名有的反映出其主人的显赫地位,如:琥珀(Amber),珍珠(Pearl)等;有的则体现出主人的高雅情趣,如:袭人(Aroma),晴雯(Skybright)等。 不同的译名法在作品中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杨氏译本采用的译音法更为广大英语国家的读者熟悉,符合西方人取名发音的习惯,但在艺术气质的表现力上却有所欠缺,无法完全传达出曹雪芹原作中要表达的一些信息。霍氏译本把译音法与译意法相结合,虽然不为大多数西方读者所熟悉,但是具有一定的新意并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性。 (2)典故与双关的不同翻译 在文学作品中,典故和双关是两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更是被众多作家所采用,它们能够生动地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底蕴。而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典故与双关又是一个难点,既要让读者能够理解其含义,又不失作品原有的文化内涵。杨译本和霍译本就采取了不同方法来处理典故与双关的翻译。 典故实例作品中有贾母到清虚观看戏一回: (贾母)又问第三本(戏),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 贾母听了便不言语。 杨译本:― And what‘s the third?‖ ―The Dream o f the Southern Tributary State.‖ At this she made no comment. (V ol.1,431) Based on a Tang story in which a scholar had a dream of great wealth and splendor: then he woke up and found it was an empty dream. 霍译本?:What‘s the third one going to be ? ‘ ?The South Branch,‘said Cousin Zhen. Grandmother Jia was silent. She knew that The South Branch likes the world to an art-heap and tells a tale of power and glory which turns out in the end to have been a dream. (V ol.2,81) 贾母为何在听了贾珍话后便不言语了呢?杨译本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译出《南

《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一、石头记 原文:满纸荒唐语,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译文:满纸都是离经叛道的语言,浸透着一把把辛酸的眼泪; 都说作者是迷恋儿女之情,可作品的精髓谁又能理解? 注译:荒唐语:原为漫不着边际的话,引伸为乖廖之言,这里指《红楼梦》反封建孔孟之道的先进叛逆思想。都云句:痴,痴情,这里指与曹雪芹同时代的人把《红楼梦》主题理解为描写爱情。谁解句:味,滋味,喻事物的真实含意,其中味,这里边的深刻道理,这里指作品的主题。 二、好了歌 原文: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译文: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功名宝贵忘不了; 古往今来文臣将相现在何方?只剩一堆荒坟被野草湮没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想着那金银财宝忘不了; 一天到晚只怪搜刮的不够多,待到搜刮得多的时候却死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美丽妻子忘不了; 你活着她天天对你说恩情重,你一死她就跟着别人走掉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儿孙后代忘不了; 傻心眼爹妈自古以来就是多;可是孝顺的儿孙有谁见到了。 注译:荒冢:长满野草的坟。终朝:指天亮到早饭一段时间,这里是指一天到晚的意思。 三、好了歌解注 原文: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为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已归来丧?训有方,保不住后来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译文:那蔽陋的卧室和空荡荡的厅堂,当年却是象板笏堆满了牙床,那生满衰草和立着枯杨的地方,曾经做过演出轻歌曼舞的剧场,那画栋雕梁早被蜘蛛结

《红楼梦》译本研究浅析

《红楼梦》译本研究浅析 《红楼梦》是翻译史上的奇迹,在其诞生不过百多年的时间内,《红楼梦》的翻译已历经百余年,已有全译本外文译本二十多种。作为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较高的荣誉和地位,在世界文学中也受到高度重视。19世纪初海外就出现了一大批《红楼梦》摘译本。1842年,西人尔·汤姆用英文选译《红楼梦》,算是传播《红楼梦》的先驱。目前《红楼梦》的全译本有二十多种,涉及英、法、日、韩、俄、德等二十多种不同文字,其中,英、日、韩等文字译本居多。其英语翻译历史比较曲折 一、《红楼梦》的英译史 《红楼梦》的英译本从摘译、节译、到全译,一共花了一百四十多年的时间,其中共有三次较集中的译介活动。 第一次是1830—1893年:在1830年《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皇家亚洲学会会刊》(Translation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Ⅱ,1830)第二卷登载了约翰弗朗西斯(John Francis Davis)以《中国诗歌》(The Poetry of China)为题发表论文。他翻译了《红楼梦》(庚辰本)第三回的两首《西江月》。这是用英语翻译《红楼梦》的开端,1866年英国人波拉翻译了《红楼梦》前八回。1892年,英国驻澳门副领事克拉夫特·乔利(H·Bencraft Joly)翻译了《中国小说红楼梦》,由香港《中国邮报》出版第一册,由澳门上午印刷厂出版第二册,这是最早的单行本。这些人翻译的目的是为了给那些在中国人质的官员们学习汉语的机会。 第二次是1927---1958年,其中两位译者是在中国在美留学生------王良志和王际真(王际真有两个译本)。王际真的译本工三十九回。这一节译本是把《红楼梦》作为小说介绍给英语读者,前面富有阿瑟韦力(Arther Waley)写的序言。序言介绍了二十世纪以前的中国小说发展历史开矿,以及《红楼梦》的某些特点。当然,这些介绍和概括都是十分浅显的。 伺候《红楼梦》的英译工作沉寂了四十年左右,直至中国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全译本A Dream of Rea Mansions问世。杨的译本有背景外文出版社出版,共三大卷,一百二十回,出版时间分别为1978和1980.差不多同时,英国也出现了英译《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全译本。前八十回是有英国人大卫翻译的,后四十回则由他的女婿—澳大利亚的红学家闵福德译成英语。之所以要二人分霍克斯译是因为霍克斯认为《红楼梦》是两个人写成的,所以也应该由两个人翻译,这样前八十回和后八十回的译文风格乃至文笔也会不同,这是霍克斯一贯认真的体现。霍克斯译本共分五卷,由英国企鹅出版公司出版,出版时间依次为

红楼梦诗歌翻译

昨天看完了《红楼梦》英译本第二卷,决定把一些诗词翻译摘抄出来,我看英译本,无非就是在看情节。我这种英语水平是不可能看出其中翻译的奥妙来的,不过对于诗歌翻译,虽然不懂得精妙所在,但是对中文的爱好必然影响我,这些本就是在中文中我喜欢的诗词,索性摘抄下来,放在这里。最近怕是没有时间看其它卷了,只有先把这些搁在这里了。 Like drops of blood fall endless tears of longing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By painted pavilion grow willows and flowers untold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Sleepless at night when wind and rain lash gauze windows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She cannot forget her sorrows new and old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Choking on rice like jade and wine like gold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 She turns from her wan reflection in the glass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Nothing can smooth away her frown, 展不开的眉头 It seems that the long night will never pass; 捱不明的更漏 Like the shadow of peaks, her grief is never gone; 呀,恰便是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Like the green stream it flows for ever on.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Questioning the chrysanthemum问菊 My questions about autumn none can answer 欲讯秋情众莫知 Musing alone I stroll to the eastern fence 漫将幽意叩东篱 Proud recluse, with what hermit are you taking refuge? 孤标傲世偕谁隐 All flowers must bloom, what makes you bloom so late? 一样花开为底迟 So lonely in dewy gardens and frosty courts, 圃露庭霜何寂寞 When swans fly off, crickets chirp, does your heart ache? 鸿归蛩病可相思 Say not there is none in the world worth taking to? 休言举世无谈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