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日动画对比

中日动画对比

中日动画对比
中日动画对比

众所周知,中国动画在80年代末、尤其是88~90年的黄金时期内,中国动画可以说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今年来,在众多国外引进的动画,尤其是日本动画的冲击下,中国国产动画正在逐渐衰弱。

那么为什么今年来日本动画会如此受青睐而国产动画却遭冷落呢?我就对以下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1.发展概况

中国动画:

新中国美术电影于1947年开始摄制,为新中国美术电影的发展揭开序幕。

五十年代前期(1950-1956)是它的成长阶段,艺术人员的增加,带来创作的发展。

1957-1966是美术电影鼎盛时期,百花齐放,形式多样,美术片的艺术特点得到充分发挥,民族风格更为成熟和完美。

1958年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剪纸片。1960年创造了水墨动画片。

1961年至1964年拍摄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是这一时期重大作品之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1966-1976),美术电影遭受严重破坏,极大地影响了这一事业前进的速度。

1977年开始恢复了创作生产。

1979年为庆祝建国三十年而摄制的《哪吒闹海》,是一部宽银幕动画长片,这部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象丰富”的作品,在国外深受欢迎。

80年代前,中国动画还只是被称为“美术电影”,80年代后才真正的被称为“动画”。

之后就是各种的探索阶段, 1988-1990可算是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既有《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等的积累,又有《黑猫警长》、《葫芦兄弟》这样有所创新的动画片,中国的动画事业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90年代后,中国动画却出现了大的倒退,“动画片”显然成了“儿童片”,无创新的体裁却刻意模仿国外动画,失去了大片的市场。

日本动画:

战前草创期——1917~1945年。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而后期则由于日本军主义猖獗,因此动画题材不离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

战后探索期——1945~1974年。这个期间许多人常识不同的动画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俗的,应有尽有。

题材确定期——1974~1982年。其开端是《宇宙战舰》的上演,引起了日本第一次动画热。

画技突破期——1982~1987年。起开端是《超时空要塞》上演(此部动画也在中国引进播放过),由于该时期人们追求视觉享受,画技大有突破。

路线划分期——1987~1993。日本动画进入成熟期。

风格创新期——1993至今。在画技、制作手法、构思即使方面都日趋成熟时,日本大会试图突破原由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和构思,带给观众新的感官冲击。②

新中国动画和日本战后动画起步时间相差无几,中国动画只是在一些基本的技术上进行变化,而日本动画却在构思等方面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可见两者发展至今出现的差距从何而来。

2.意识观念和题材内容

中国动画无法创新突破的最大原因就是国人们对于动画的观念还只是停留在70、80年代,认为动画只适合于10岁以下的小孩,把动画片归为“儿童节目”一类,而且中国动画的根本目的都是“教育性”,于是今年来的动画片出现了逐渐幼稚化的趋向,根本无法适应更大的观众群。

日本动画将其市场定位于12~20岁的青少年群。

意识观念的截然不同导致了题材内容的风格炯异。日本最为著名的动画之一《EVA》可以说就是完全面对高年龄层次的观众的,因为其内容对于15岁以下的青少年仍然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中国动画似乎从来都没有绕出过古老神话、传说的圈子,最好的例子就是最新的两部投资巨大的《宝莲灯》和《封神榜》;其他就是一些极其无聊、幼稚的内容,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从《宝莲灯》中其实可以看出中国动画的最大弊病:“好人”打败“坏人”的固定模式。本来宣扬“邪不胜正”无可厚非,然而在《宝莲灯》中,为什么不放过沉香及其母亲,他的内心世界是如何的,这么做对他有何益处,他究竟为何是“坏人”,整部动画却毫无交代。

日本动画却不断在题材内容上进行创新,由于面对的是青少年群,其内容必须符合不断改变着的年轻人的口味,于是新的内容层出不穷,而且意义深刻,在表面的故事背后都藏着动画的主题,发人深省。而且还出现了很多适合学生心理的动画,《灌篮高手》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灌》一片在中国各地所引起的轰动绝对是有目共睹的,可见并不是动画片在中国无市场,而是要看面向的是哪种市场。

3.教育性、商业性和艺术性

中国动画是完全的教育性,大多出自“××美术制片厂”或“××电视台美术部”的制作,由于是国家资金资助,社会效应自然排在经济效应之前,成了“幼儿公益广告”,很难赢得青少年观众群。

相比中国的“教育性”,日本更注重的是“商业性”,日本动画基本上都是又各个动画制作公司自行拍摄制作的,所以排在首位的当然是经济效应,于是便要求抓住观众群的心理,提高收视率,必然要求自己的动画有所创新。于是,

日本动画就产生了其艺术性。

动画也是一门艺术,而作为一个动画人,首先应该具有的是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的自觉。教育不等于讲大道理或是灌输常识,通过艺术来让孩子自己体会到真理不更有教育性吗?

日本著名漫画家尾崎南在看自己画的《绝爱》所改编的动画时被感动得哭了;高桥留美子在看《福星小子》剧场版的时候也是一样。只要你做出的动画首先感动了自己,它就能感动别人。

一部优秀的动画,可以让一个坚强的男孩落泪,也可以让一个忧郁的女孩纵情欢笑,让一个失意的人走出沉沦重拾信心。然而中国迄今为止有这样的动画吗?至少我仍未有幸观赏到。

4.制作技术和人物设计

在制作技术上中国已经有了极大的突破,可以说和日本相差无几(当然比起DISNEY的《恐龙》的3D技术还是差的多的),然而在人物设计方面却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动画中的人物并没有自己极为鲜明的个性,尤其是人物的眼睛,许多时候人物的表情、眼神和性格、剧情完全脱节,而同一画面上的两个人物根本毫无交流,似乎只是独立存在着的,这个给观众的视觉效果绝对是大打折扣的。

日本动画在人物表情的处理上却是极其特别的,虽然并不能像《恐龙》中把每块面部肌肉都表现出来,但却能通过眉毛、眼角和嘴角的细微变化将人物的性格和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日本动画在人物设计上强调的是明暗对比分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当然,中国动画必须有自己的人物风格,在借鉴国外动画片的过程中,必须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5.前期配音和后期宣传

中国动画的配音实在不怎么样,有时声音和人物年龄完全不符,而且很少有能够很好体现出人物性格的配音。而日本却有专门的“声优”(即动画配音),虽然许多实际年龄要比人物大许多,但却能在性格和声音方面都做得与动画片中人物完全吻合,而且还有许多声优以配某个人物而出名的。

声音可以说是动画片中人物的灵魂,如何提高配音的素质是一大问题。

后期宣传在中国动画中几乎是看不见的,只有《宝莲灯》在制作结束后进行了“投资××千万元”的宣传,最多就是出现了一些笔记本和故事画册,CD 和VCD已经算是极大的突破了。但是日本动画的宣传就是多种多样的了,首先是电视中的新片预告,一般来说是45秒左右的短片,配以音乐和介绍,接下来街头便会出现海报,而动画要是稍有名气,就会出现一大堆的周边产品:人偶、模型、午餐盒、镜框、电话卡、日历、毛巾、手绢、钥匙扣、音乐钟、相册、衬衫、手提袋、徽章、信封、信纸、明信片、圆珠笔、瓷杯、纸巾、打火机……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就能为制作商带来丰厚的回报,而制作商也能把收回的资金投入下一部作品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何乐而不为呢?

就从以上的五个方面而言,中国动画与日本动画之间的差距还是存在的,但是中国动画片需要繁荣,中国动画也一定会繁荣。

只要在吸取国外一些动画的经验后创出自己的风格,中国动画总有一天会赶上并超出日本动画,到时候更多的人会守侯在电视机前等待国产动画的播出!

中日美动画对比剖析

中日美动画 一、美日中主要艺术特征 (1)美国主要艺术特征 迪斯尼风格的美国动画。迪斯尼对于动画的理解,决定了美国动画片作为大众娱乐工具的发展方向,建立了鲜明风格。迪斯尼动画的特点包括: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动作生动夸张,音乐优美动听,适合绝大数观众的审美口味。 (2)日本主要艺术特征 手冢治虫首创借用电影镜头语言来绘制漫画,在有限经费的情况下,一有限的资源,制造出无限的效果。手冢治虫作品强调“人性”,成为日本动画的奠基精神。作品中的角色多半具备复杂多面的性格,好人也有利欲熏心的时候,坏人也有动恻隐之心的时候。即使不用煽情的手法美化人性,故事也会表现了他对人性的信心与期待。 宫崎骏不参照迪斯尼模式,每一部电影都有不同的故事结构、发展节奏和基调。 宫崎骏带领其工作室试用质朴的镜头语言,制作出精致细腻的绘画风格。其作品富有深切的人文情怀、环保意识,是日本商业动画中的一股清泉。 (3)中国主要艺术特征 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来自于中国的传统艺术,而中国传统艺术深受中国哲学、美学思想影响。中国动画最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就是“写意”。 一是情节的写意。与别的国家相比较,中国动画片在情节设计上更重视过程而非结果。例如打斗动作中不是在于你死我活的结果,而是将打斗动作想舞蹈一样来表演。而这种以舞蹈形式来演绎战斗场面的美术特征根源在于中国传统京剧将具体化的情节转化为象征性动作的表达方式。 二是动作的写意。中国动画片中的动画设计注重“功能性”而不是“合理性”。常常把现实的动作加以线条意象化,将日常动作转化为写意的表演。 三是主题的写意。中国动画片赋予寓教于乐的使命,往往通过幻想的故事表现深刻的主题。主题往往含蓄、隐晦不像西方善恶二元独立。 二、中外动画审美与创作风格 1.美国动画的审美景观与创作风格 (1)迪斯尼的动物美学 “一切都始于一只老鼠。”这是沃尔特·迪斯尼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因为在1928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的主角就是米老鼠米奇。在迪斯尼动画创作的早期,动物明星占据了重要的分量,其中最知名的明星莫过于米老鼠和唐老鸭了。随后增加了更多与米老鼠共同成为迪斯尼那一时代的动物明星,例如唐老

中日动漫产业政策比较分析

中日动漫产业政策比较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动漫企业从最初的几百家已发展到5600多家,从业人数超过了20万,动漫产量已经超过了13万分钟,每年有超过300家动漫公司登记,有近万人进入动漫行业。可以说,我国已经进入动画大国的行列。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是存在着产业整体质量不高、缺乏创意、人才断层严重、动画产品营销不够、动漫创意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离打造动画强国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从韩国、日本、法国等动漫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国家政策的支持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而我国虽然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也很大,但很多政策的制定没有从实际出发,因而没有产生相应的效果。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对动漫产业的支持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中国对动漫产业政策支持的效果分析 中国关于动漫产业的政策支持最早出现于2004年4月20日颁布的《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规定各个电视台每天必须播出10分钟以上的动画片,其中60%

必须是国产的。2005年,国家又出台了多条与动漫产业密切相关的措施。6月在杭州举行的全国影视动画工作会议上,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规定各级电视台在17:00-19:00黄金时段内必须播放国产动画片;接下来,国家广电总局又申明从2008年5月1日起,把播出动画片的时间延长到17:00―21:00,国产动画片与引进动画片的播出比例不低于7:3。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发展动漫产业,将动漫中小企业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范围,享受有关所得税、增值税的优惠政策。这些都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民营资本大量涌入。由于政府加大了对动漫企业的投融资力度,鼓励动漫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消除阻碍社会资本进入动漫企业的各种障碍,鼓励风险基金对动漫产业进行投入,因此大量的民营资本涌入动漫行业。这些措施极大地分担了动漫企业的投资风险,解决了市场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问题,降低了进入门槛,再加上中国动漫产业基地的集群效应,为正处在发展初期的动漫产业起到了保护发展的作用。截至2006年10月,我国动漫制作机构已达到5473家,其中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 扩大了动画需求市场。中国在2004年建立了四大动画

中日动漫产业现状

对比中日动漫产业现状 据调查显示,在中国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国产动漫为何受此冷遇?下面来进行简单的分析。(个人见解不含任何政治因素,本人绝对爱国!!! 国产动漫起步早,但匮于创新,停滞不前。 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便有了自己动画作品,并且融入中国特有的水墨,皮影,剪纸等民间艺术,可谓是堪称一绝。但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那个年代的繁荣了,当初许多优秀的作品现在都为人们所称道。当代的本土动漫则萎靡不振,许多动画都有新瓶装老酒的嫌疑,而且这些新瓶的质量远比旧瓶差。 而日本的动漫则一直在吸取世界上最先进的元素,并且不断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这些创造物又被全世界的动漫制作者所利用。在引用先例的同时,注入与之般配的新鲜元素,不但不会有炒现饭的嫌疑反而是又一创新。 内容的创新性与否决定了孰成孰败 内容的新颖性来自于制作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好的动漫不仅需要好的动画更需要好的构思好的情节。这里我不得不佩服日本漫画家的大脑。为什么他们会想出那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呢?未来使者哆啦A梦的口袋,美少女战士的华丽变身,驾驭高达作战的美型少年,冷酷的地狱少女把凡人带入地狱.......所有的故事不仅仅只是故事还有更深刻的思考。而本土动漫则难以望其项背:许多作品不仅人物形象模仿地惟妙惟肖,连情节也照搬照抄。央视的“图图”便是最好的例子。简直就是蜡笔小新的翻版!不知道这么说是否还抬举他了。在很多论坛里,这部动画片被网友骂到不行,但还是光明正大的在各个大小电视台播得不亦乐乎。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早前的《我为歌狂》不仅死板僵硬,内容也抄袭日本漫画《彼男彼女》,还有什么玩悠悠球的战士等等,和四驱小子等简直就是地下天上,想着都恶心! 本土漫画的受众定位过于狭小,难以拓宽市场 我们大陆地区的任何产业都离不开党的指导,这是实话。不难发现,凡是能够出版,播放的动漫作品最终难逃教育的宗旨。而且,国产动画片将受众定位为14岁以下的少儿,因此风格明显倾向于低龄化,造成中国的动画创作始终有一个创作误区,就是纯儿童展现。没有少男少女的恋爱也没有青春的冲动,只有单纯的人物装嫩的配音,让人不想吐都难。大人不屑于看,小孩不喜欢看,真是无比尴尬的境地!相反,日本的漫画则在各个年龄段,各个职业人群中都能找到FANS,更有许多优秀作品男女老少皆宜。在日本,动画片采用了分级制度,分别针对3-12岁、12-18岁、18岁以上的年龄段。并且日本动画的成人化痕迹比较重,不仅小朋友喜欢,成人也爱看,因为动漫中融入了许多让人喷饭的情节。这就使得日本动画的受众范围迅速扩大,几乎涵盖了社会上的各个年龄阶层。并且由于年龄范围的扩大,有能力为动画花钱的人也随之增多(小孩子的财力是非常有限的,而成人却有相当大的消费可能)。面对如此广阔的消费市场,怎能不取得全民范围内的巨大收益呢? 中国动漫孤独求看客,日本动漫发展相关产业 中国的动画片播完一部就结束了,没有掌声没有回味,只是等着被人遗忘。而日本则不同,一部动漫作品的热销或热播,往往会带动一系列的消费。COSPLAY的商店随处可见,在里面你可以买到你喜欢的任何动漫人物的公仔,服饰,配挂物等。你还可以去玩具店购买道具,在特别的大头贴店里把自己拍成HERO的形象。为动漫人物配音的声优也是一等的大牌哦~ 日本动漫产业历史

中日动画比较

日本动画:日本动画的动画风格特征与美国 动画不尽相同。日本动画以对比鲜明的画面,个性化、 多姿多彩的图像,以及鲜明的角色性格为特色。故事 通常有着各种不同的故事背景,针对较大范围的观众 群。日本动画的传播手法多种多样日本动画常常受到 日式漫画的影响。日本动画中藤子.F.不二雄的《哆啦 A梦》(见右图),迄今已创作超过四十年,而且还曾 登上过《时代杂志》,可说是卡通里的常青树。 中国动画:中国动画曾无比地辉 煌过,这也证明中国动画是有实力的,有适合它发 展的艺术规律。对中国动画发展脉络有一个了解, 对今天的动画创作是大有裨益的。既可从中借鉴吸 收优良传统,又可发现总结中国动画的不足之处, 找到一条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的发展道路。 在日本动画开始熠熠生辉的今天,中国动画却发展平平,在日本动画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之时,中国动画锋芒倍减,甚至黯然失色。大量的观众市场被日本动画所占有,人们甘愿成服于日本动画的裙摆之下,较之日本动画,中国动画究竟输在了哪里?这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1、从民族观角度看中日动画的区别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模仿的民族。日本人没有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无原则性,兼收并蓄,并且对外来文化进行分解、还原,抛弃不实用的东西,把他国的经验与本国国情结合,发展出自己的独特文化体系。这也造成了日本人思想表象上的混乱和民族性格上的矛盾。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至于中国,从对特有的传统佳节——中秋节的重视程度就能看出,中国更注重的是故事结局的和美。自古“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教条让中国人认为苦难之后又见彩虹才是圆满、美好的。因此,中国的动画甚多不会将“毁灭”放入其中。

中日文化比较研究

摘要: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国家,日本文化有着许多中国文化的基础,但又很好地与本国的特点相融合,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另外,中日两国由于地理、人文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两国文化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从茶酒、风水和筷子三个方面就中日文化做一些对比研究。 关键字:文化差异、茶酒文化、风水、筷子 正文: 中日文化比较研究 中国和日本隔海相望,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了。古代日本的 文化主要来源于对中国文化的学习,然后再加以吸收,最后形成了日本的文化。尽管现在提起日本这个名词,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反感,从日本侵略战争 到现在钓鱼岛之争,无法不让我们愤慨,但是无可否的是日本文化经过漫长时 间的冲刷,现如今已发展成具有日本特征的东西,甚至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中国。下面我将从从几方面对中日文化做些对比分析。 (一)茶酒文化 品茶饮酒,是全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现象。日本的茶、酒文化都源于中国,在引进之后融入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志,形成独具日本特色的茶道和酒 文化,茶酒文化在两国之间的变化反映了两国文化的不同之处。 1、以茶文化的发展剖析中日文化特征 中国茶文化是经过数千年发展演变而成的独特的文化模式和规范,中国最 早关于茶的记载首推《尔雅》,其中“伐木篇”与“释草篇”中都出现了“茶”字。经历了隋朝隋文帝的嗜茶,以及唐朝时“茶道大行”,茶已经成为人们日 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了。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 和不同的环境呈现出了不同的茶文化的形态。中国的茶道“和、静、怡、真” 是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着道家的浪漫理想。因此 中国的茶文化形成了一种独具开拓性、多元发展的模式和和谐、平衡的世界观。 日本的茶道来源于中国,却具有日本名族味。从中国茶一进入日本,茶就 具有了禅的意味,形成了兼具中国和日本特色的“混杂文化”。日本对饮茶的

中日动漫对比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中日动漫对比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在日本动漫席卷世界的今天,我们的国产动漫依然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成年人对其基本不闻不问;而在日本动漫产品的受众平均年龄有多大?恐怕很多中国人都猜不到——竟然是32岁! 当然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看动漫的也是与日俱增的,年龄也在不断加大,就拿我来说,从上小学看《圣斗士星矢》,看《奥特曼》;上初中看《七龙珠》,看《数码宝贝》;高中那会学业比较紧,貌似没看什么动漫;到了大学,《火影》、《海贼》和宫崎骏的一些经典作品,比如《龙猫》是我的最爱。当然喜欢动漫的不止我一个,大学生中至少一半的人喜欢看动漫;再过十年,等我也到了三十二岁,我想我依旧还是会关注动漫的,所以中国关注动漫的人绝对再日后绝对会与日本并驾齐驱,所以大力发展中国动漫产业势在必行。 但现如今,为何这么多的中国青年爱看日漫,而不屑看中漫,我觉得日本动漫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从动漫内容来看:第一,中国动漫人物缺乏创新。主角经常是动物,不是真实的人物,即使是人物,也太注重人物的线条比例,尽管使人物看上去有鼻子有眼的,但都是千篇一律。缺乏想象力,看起来很乏味。 第二,制作水平差,细节不够细腻。看多了中国动画之后会发现,大部分中国动漫在一些细节上涂抹得太过粗糙,线条极其不自然,有的还不上色,甚至有些镜头在一集里面连播好几次,任谁发现这样的情况,也很难再保持兴趣继续看下去。 第三,故事情节单调。总结出来就是一句话: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因为大部分中国动漫题材都是这样——正义永远战胜邪恶。虽然日本动漫的结局也往往是正义战胜邪恶,不过情节跌宕起伏,正义之士也会消亡。中国的动漫,邪恶力量到最后总是那么不堪一击,正义之士总是这么高大,让人看了觉得很乏味。 第四,针对的年龄层次只局限于少年儿童。其实在日本,动漫是各个年龄段观看的,而且动漫制作公司还特意为各个年龄段制作相对应动漫,这样一来,全社会的人都成了它潜在的消费对象,市场也自然增大了很多。而在中国,看国产动漫的主体是儿童,到了青少年再想看国产的基本找不到什么特别合适的动漫。由于12岁以下的儿童因为人数、思想、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是观众的主体。动画最大的市场在14岁至30岁之间的青年,这个群体不但在思想上成熟,有判断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群体比较有消费能力,是动画衍生产品的主要市场。所以中国动漫业在这方面上,存在一个巨大的空白。 第五,情感的表达过于粗糙。日本动漫对一些情感地表达,是相当的细腻。 就拿《火影》来说,里面有四代火影和玖辛奈唯美的爱情故事;有四代火影和玖辛奈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牺牲自己的伟大母爱;有忍者联合军不能团结,我爱罗在众人面前的那一席话,听的我热血沸腾;当然火影感人的画面更多的是兄弟间的羁绊,鸣人和佐助,鸣人和我爱罗,最近放的取根和风的情谊。每每放到情深处,对于22岁的我来说,也为之动容,而中国动漫没能给我这个感觉。 第六,音乐过于幼稚。或许是它面对的对象是儿童,中国动漫的音乐也是幼稚的。再看日本,出了多少有名的动漫音乐,《天空之城》.《直到世界的尽头》.《time after time》等等。当然日本动漫的插曲也是很不错的,因为情感的抒发需要有音乐的衬托,这样才更加感人,所以日本在配背景音乐方面有着它独特的细腻。 其次,是其产业销售链模式。日本漫画出版—动画制作播出—版权授权—衍生品生产及销售—部分动漫作品外销授权—成功动漫产品的深度开发及新动漫产品开发—良性再循环,极具品牌价值的可以开发具备混合消费模式的主题园区或主题店。以上模式是日本已经形成的产业模式,也是典型的以漫画为基础发展产业的模式。

中日动画教学比较分析

中日动画教学比较分析 本文作者:龙丽娜余扬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一、日本动画教育课程内容和中国动画教育课程内容比较 1.中国动画学校的课程 中国的动画专业主要设置在各类大学,包括公立大学,民办大学,学校教育制度分为4年制和2年制。日本的动画专业,主要设置在大学和专门学校。其中大学多为4年制,专门学校多为2年制。大学的动画专业和中国一样,除专业课程外,还包含基础教育课程(公共课)如美学论,外国语等。2年制的大学,如专门学校,主要以专业课程为主,注重学生的实际制作能力,没有基础课程教育。目前,在中国的动画教育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校还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没有使用统一的教材,也有部分学校没有教材。下面就对中国各大学的动画教育的大致教育课程做简单介绍:(1)专业教育课程第1学年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线描电影论动画概论第2学年素描色彩透视人物设定运动规律插画场景设计第3学年雕刻定格动画漫画技法3D技术(3DMAXMAYA)网页设计FLASH动画第4学年毕业作品毕业论文(2)基础教育课程第1学年英语古典文学法律基础体育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道德思想修养政治经济学现代文学中国美术史第2学年外国文学外国美术史形势与政策体育毛泽东思想概论艺术概论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第3学年形势与政策美术学概论邓小平理论音乐简史戏曲鉴赏 2.日本动画教育课程

(1)四年制大学 东京工艺大学动画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专业,东京工艺大学的教育体系有着与动画有关的广泛领域的综合教学理念,在动画学科实行综合的动画教育和研究。主要通过从对传统动画的制作技法的学习和实践制作到数字化电脑技术的运用及表现方法的学习,通过对动画与之相关的广泛领域的详细了解,充实动画知识面,注重综合素质培养。1)专业教育课程第1学年动画特别讲座A(选修)动画概论A(选修必修)动画史AB(选修必修)动画技术论ⅠⅠ(选修)基础演示ⅠⅠ(选修)基础造型实习(选修)动画表现基础(选修必修)电脑基础ⅠⅠ(选修必修)动画Ⅰ(选修必修)剧本基础(选修)动画背景Ⅰ(选修)素描A(选修)基础技法AB(选修)第2学年动画特别讲座BC(选修)发达心理学(选修)电影史AB(选修)动画史CD(选修)漫画论AB(选修)动画心理学(选修)动画构成技法(选修)新媒体AB(选修)素描Ⅰ(选修)3D技术设计Ⅰ(选修)第3学年领域研究(选修)动画特别讲座D(选修)电影构成论(选修)广告媒体论(选修)设计论(选修)著作权制作论(选修)电视节目制作论(选修)电视剧论(选修)动画演示课(必修)新媒体C(选修)动画制作(必修)第4学年毕业创作研究(必修)2)基础教育课程工艺制作艺术学A照片学概论B影像学概论B设计学概论B媒体表现概论B漫画学概论B 艺术学B美学美学心理学艺术学色彩学视觉传达论西洋美术史A日本东洋美术史A西洋美术史B日本东洋美术史B造型心理学认知科学艺术学特别讲座美术史特别讲座现代艺术欧美话剧论文艺理论音乐

中日动画对比

众所周知,中国动画在80年代末、尤其是88~90年的黄金时期内,中国动画可以说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今年来,在众多国外引进的动画,尤其是日本动画的冲击下,中国国产动画正在逐渐衰弱。 那么为什么今年来日本动画会如此受青睐而国产动画却遭冷落呢?我就对以下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1.发展概况 中国动画: 新中国美术电影于1947年开始摄制,为新中国美术电影的发展揭开序幕。 五十年代前期(1950-1956)是它的成长阶段,艺术人员的增加,带来创作的发展。 1957-1966是美术电影鼎盛时期,百花齐放,形式多样,美术片的艺术特点得到充分发挥,民族风格更为成熟和完美。 1958年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剪纸片。1960年创造了水墨动画片。 1961年至1964年拍摄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是这一时期重大作品之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1966-1976),美术电影遭受严重破坏,极大地影响了这一事业前进的速度。 1977年开始恢复了创作生产。 1979年为庆祝建国三十年而摄制的《哪吒闹海》,是一部宽银幕动画长片,这部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象丰富”的作品,在国外深受欢迎。 80年代前,中国动画还只是被称为“美术电影”,80年代后才真正的被称为“动画”。 之后就是各种的探索阶段, 1988-1990可算是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既有《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等的积累,又有《黑猫警长》、《葫芦兄弟》这样有所创新的动画片,中国的动画事业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90年代后,中国动画却出现了大的倒退,“动画片”显然成了“儿童片”,无创新的体裁却刻意模仿国外动画,失去了大片的市场。

中日文化比较论文

中日文化认识的差异 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向西延伸的弧形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北面与库页岛、西伯利亚隔海相望。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他6800多个小岛。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临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能使传统民族文化能够很好的保存下来,而且与亚欧大陆国的交流也变的更加方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自从日本国对外开放以来,在无形之中形成了再吸收提取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保存自己原有的文化基础这种社会制度。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是一个比日本大好几倍的国家。 对于日本来说,中国是个大国,自中国而来的东西历来都是受到重视的,因为他们坚定的认为中国这个大国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有价值的,所以有时候,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笃信甚至超过了中国人自己,在日本有一个江户医学,把中国传入的医书几乎本本奉为经典,尤其是对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真的是奉为圭臬,已经到了一个字研究的地步,这也是受了清代乾嘉学派考据学的影响,可以说日本人恪守中国学问准则的程度几乎天下第一。很多中国古籍的保存和整理都得益于他们,而我们如今却一切向西方看齐,肆意抛弃自己的文化、随便贬低东方传统文化,这使我感到痛心与无力,同时这一点是历代中国人都应该惭愧的。但是这也是日本人求真的结果,同时可以看出这个民族做事很认真。 日本人的席地而坐,木屐、踏踏米、和服什么的都是由中国传入的,其原产地在中国南部的云南省,而喝茶的习惯则是在纪元前数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大约

关于中日动漫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中日动漫文化 接受现状的调查报告 1926年,上海的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兄弟(人称万氏兄弟)克服了资金,场地,资料等多方面的困难,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它是我国动画片的奠基之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此中国的动画片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经过了八十多年的发展,动画片已有当初只主打未成年人,变为大众娱乐,各个年龄阶段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观看的动漫的伟大跳跃。特别是1980年12月,中国正式引进了第一部日本动漫<铁臂阿童木>以来,动漫市场更是全面开花,竞争状况尤为激烈,可以用“刀光剑影”来形容。那么,中国与日本的动漫影响力究竟如何?中日动漫的发展状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还有,当代青少年对中日动漫文化接受现状又是怎样的?由此,我们展开了一项简单的调查。 一. 调查活动情况 1.调查目的:了解青少年对中日动漫的认识状况,比较中日动漫差距 2.调查时间:2011年12月1日~3日 3.调查对象:青少年,以本校大学生为主 4.调查方法:采用了采访,问卷,还有网上询问,网上收集资料的方法 二、调查数据分析

1.大学生对中日动漫的“感冒”程度 我们对我们校园内的大学生作了一个口头调查,发现对日本日本动漫有热情的人数确实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大概有90%的受访者都说看过日本动漫,并且可以举出一两部自己喜欢的日本动漫。而只有40%的学生说看过中国动漫,并且能说出一两部自己喜爱的中国动漫者少之又少。就拿我们宿舍为例,五个人中,喜欢看日本动漫的人数为100%,而喜欢看中国动漫的人数只有18%左右,即只有一个喜欢看中国动漫的。另外,根据一项全国的“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动漫作品调查”显示,top10的作品全为日本动漫,而国产动漫作品没有一部进入前20名。由此可见,日本动漫对中国大学生的“感冒”程度是很深的,足可见日本动漫的影响力。 2.造成中日动漫差距的原因 【1】中国动漫创新能力不强,日本动漫有意思 在对几十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普遍认为中国的动漫缺乏创造力,层次简单,甚至可以直接猜出结局,看起来没有激情,很郁闷;而日本的动漫情节生动,有创意思维,环环相套,结局更为让人拍手叫绝,所以很有吸引力和震撼力。 【2】中国动漫制作技术落后,日本动漫制作技术较为先进 根据资料显示,中国的动漫制作技术还停留在上世纪80.90年代阶段,而且制作班子已经严重老化,来来回回老是那么几个人,没有及时地注入新鲜的血液,所以与社会日益脱节,日渐没落了。于是,人们便对这些动漫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拿当前中国叫好又叫座的动漫<喜洋

中日文化比较

中日文化比较 中日关系力量对比概观 公元九世纪大化革新(645年),追随中国,态度尊恭,中日关系处于强弱型,关系友好;隋唐(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处于顶峰;十九世纪中期明治维新(1868年~1912年),日本抛开中国,“脱亚入欧”,富国强兵。明治末期成为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强国;甲午战争后,从尊重转向蔑视中日关系处于弱强型,关系敌对。二战后1945年战,追随美国,恢复国力,发愤图强;1968年晋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当今二十一世纪,中国政治走向经济大国日本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当今中日关系终于近乎于强强型。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变革 明治维新(1868年------1912年) ●结束天皇政权旁落,天皇拥有最高权利。采用“日本式”君主立宪,,天皇为首的中央 集权国家; ●废藩置县:取消幕府统治,废除武士制,; ●征兵令:面向全民征兵; ●四民平等:取消士族,“士﹑农﹑工﹑商”平等; ●大力发展教育 ●基本国策::富国强兵;兴产殖业;文明开化 1889年《大日本宪法》日本第一部宪法,也是亚洲第一部宪法。宪法规定:天皇国家主体,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依一系的天皇统治;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总揽统治权统帅陆海军;内阁辅弼天皇,对天皇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占领台湾、朝鲜半岛,、(辽东半岛) 清政府赔偿金 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觊觎中国东北;在国际上,已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国亚洲的盟主;在国内,天皇专制,教育敕语;忠君爱国教育盛行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东京大空袭;冲绳岛之战;中途岛战败;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 1945年8月15日终战宣言。 明治维新后六十年积累的财富耗费一空.社会体制;教育水平,国民素质,技术等软实力仍在。卧薪尝胆;美国扶持;朝鲜战争 1950年中期经济再度腾飞,1966年超过法国,67年超英国,1968年超德国,1968年明治维新100年资本主义世界第耳大经济强国。70年代经济稳定发展期.1988年人均国民收入超过美国.达1万美圆以上。 政治上君主立宪;皇位象征性. 一切权利在国民. 根除国家主义,彻底民主化,强调国民个性的发展. 民主,自由,富裕,人性化,,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社会。

中日两国动画发展历程比较及启示

中日两国动画发展历程比 较及启示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中日两国动画发展历程比较及启示专业及班级:日语 (脱产) 学号:08230005 姓名:××× 指导教师:××× 继续教育学院 2007 年 12 月 18 日

摘要 曾看过不少论述日本社会经济文化社会的文章,但很少有文章讨论日本的动画产业。尽管近几年日本经济持续衰退,但作为日本经济支柱之一的动画产业,仅在07年销美的总收入就达43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动画产业是新兴的文化产业,而且对传统文化产业具有带动和支撑作用,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理应做大做强本国的动画产业,发展动画产业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动画产业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营造和谐社会氛围,提高文化品位,加快精神文明建设。 目录 中日两国动画发展历程比较及启示 1绪论 近十年来,各种外国卡通动画特别是日本动画充斥荧屏。相反,中国动画的发展却相对缓慢,本是致力于为青少年、儿童服务的中国动画对如今的青少年却没有了太大吸引力。尽管随近年动画业的发展,中国动画在满足青少年观众的市场上开始做出努力,但是仍无法赶上日本动画对广大观众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力。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动画的失宠中国动画是否真是技不如人本文首先对中日两国动画发展历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着重分析了日本动画产业的优缺点,提出了日本动画产业的成功对我国动画发展的几点启发和借鉴。 动画产业是新兴的文化产业,而且对传统文化产业具有带动和支撑作用,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理应做大做强本国的动画产业,发展动画产业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动画产业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营造和谐社会氛围,提高文化品位,加快精神文明建设。 2 中日两国动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文明是在五千年的历史中积淀下来的,在诸多方面为世界留下宝贵财富。日本则是在中国盛唐时期的影响下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那么当今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存在的动画,在中日两国中各自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呢 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 从1922年万氏兄弟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之后,中国动画发展至今已有85年的历史了。纵观中国动画的发展史,整体的发展趋势是在波

中日美动漫对比

中日美动漫对比 中日美动漫对比 说起动漫我想大家对此都很了解,从小时侯我们看过的“变型金刚”、“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多啦A 梦”....... 很多很多。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动漫赏析课程的学习后,我们对中日美的动漫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动漫在一步步占居世界动漫的首位,美国动漫也在世界上占有较高的地位,而中国的动漫却停滞不前,最近甚至有倒退之势。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中日美动漫的差距: 由于各自国家文化的差异,中国、日本、美国这三个国家的动漫文化也各不相同。《大闹天宫》、《黑猫警长》、《葫芦兄弟》这些国产动画,我想都是大家儿时的美好回忆,挑战天庭、叱咤风云的孙悟空,威风凛凛、勇斗歹徒的黑猫警长,本领超群、各显其能的葫芦兄弟……从这些作品中,不难发现中国动漫始终围绕“勇敢、机智”这一精神主题;日本动漫一般都是主人公不停的给打倒,然后不停的喷着口水喊“坚持坚持”,最终胜利这一类的主题,重在表达“团结、永不放弃”等精神主题。美国动画注重个人主义,崇尚自由, 狮子王,蜘蛛

侠,绿巨人等等,大都反应了个人英雄主义的主题。 中日美动漫在画风上的差别: 中国早期动画在形式上比较多样,有水墨、剪纸和一般的绘图等。但在故事方面一般都是现有的古典文学或民间传说,创作方面较缺乏创意性,一般都是动画电影。中国现在的动画比较注重儿童的教育,现在的动漫作品几乎都是针对儿童而创作的。 日本动画在画风上,属于唯美风格,追求人物形象的完美和动画场景的的唯美,以唯美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的享受。 美国的动画作品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搞笑动画,另一种就是由美国个人英雄主义而产生的一些超级英雄动画,比如蝙蝠侠、超人等,画风一般要么十分夸张,要么比较写实。一般搞笑动画都是采用夸张的画风,而超级英雄动画都采用写实的画风。 中日美动漫在人物造型及场景方面的对比: 中国动画人物:传统东方古典气息,带有民族传统 日本动画人物:唯美大眼睛或者Q版造型

中日文化的差异

http://ne浅谈中日文化之差异 来源:山西日报 2009年12月14日02:24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大中小 时间:2009-12-14 02:03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作为中国人,曾在日本留学5年,当然会对日本的文化做些研究,也自然会把中日文化来做比较。这种比较在自己作为老师的日常教学中,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对于日本这个国家,他与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日本人也曾经那么热情深入地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并把中国语言和文化引入到了日本本土,日本的每一样东西,每一种习俗,似乎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上的日本曾经毫无保留地学习和沿用了中国的语言和习俗,又逐渐发展了自己独特的 语言和特有的文化。 首先是中日两国的文字。中国的文字起源于古代的甲骨文,经过夏商周朝战国时期的发展,到汉唐时代,经济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文明进入了辉煌时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而当时的日本,通过朝鲜半岛,接触到了中国发达的文化,通过派出使者等方式,对中国的文化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吸收着,日本的假名和汉字便是来源于中国的文字。但是中日两国的汉字很多有其不同的意思。中国人一般都知道古代日本从中国学汉字,并把汉字带回日本作为母语,但很少有人知道现代汉语中有的词汇是近代从日本返销中国的。如今,汉语热在全球逐渐升温,带着固有的汉语思维去理解日本改造后的汉字,就会闹出很多笑话。比如,猪和豚,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里意思基本相同,在日语里却有质的差异。猪在日语里是指野猪,野猪在日本是受尊重的动物,是勇敢奋进的象征,日语里就有猪突猛进的称誉。而豚就是指一般的肉猪,家猪,其形象总是和肥胖、懒惰、愚蠢、肮脏联系在一起。中文的猪传到日本,变成了野猪,这是 日本对汉字的能动改造。 二是中日的礼仪文化。中国的礼仪主要来自儒家思想。儒家学派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巨大影响。儒家思想的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而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日本人强调和,这种思想的本质与中国儒家思想是相一致的,人人安守本分的说法更是直接来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而中国人讲客观事实,所以用客观陈述句来讲,这些都是中日之间表达的差别。明白这些,反而会使我们更容易理解我们所提倡的文艺复兴的口号,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在我们心中更加根深 蒂固。 三是中日两国不同的饮食习惯,日本目前已经被誉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各国营养专家都认为,日本人的长寿与其传统饮食以及烹调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日本属于岛国。清澈丰富的水源孕育了日本的饮食文化。日本料理又被称为水料理。在日本人的餐桌上,雪白的米饭、碧绿的生菜、红色的鱼片、橘色的胡萝卜,无一不是清爽可口而且都最大量地保持了食物本来的味道。东京慈惠医科大学健康医学中心的负责人和田高先生曾经说过,日本传统饮食以鱼类和蔬菜为中心,摄油量少,这样能够防止能量的过分吸收。日本人的主食是米饭,看上去很普通的米饭含有糖、优质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均衡。与面食相比较,吃米饭使胰岛素的分泌要慢很多。这样人的肠胃会相对舒适,情绪也比较稳定。日本人习惯吃和食,和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其本质只有三种日常食物:米饭、日本酱汤、时令蔬菜。

关于中日动漫产业的比较研究的学习心得

关于中日动漫产业的比较研究的学习心得动漫产业作为一个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经济活力有着很大的作用。该产业近年来在中国也逐渐兴起。然而,发展十分缓慢,只能说:前景是光明的,但是道路却是坎坷的。 有着“动漫王国”之称的日本。其动漫产业十分发达,并成为其国民经济的第六大支柱,极大的带动了相关产业,例如游戏产业的发展,而动漫相关的衍生品销售更是为日本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因此,对比研究中日动漫产业发展,学习借鉴日本动漫产业成功发展经验,借以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新纪元。 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功最显著的一个原因就是其高度发达的产业链。日本动漫产业的运作基本是始于漫画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出版业就富有远见的将漫画作为一个大的种类进行单独规划和设计。不同种类的漫画在日本各大漫画杂志上连载,反响好的便会出单行本,然后依旧由市场挑选出有发展潜力的作品制作成动画,产业链进入“动画化”阶段。同时,随着单行本和动画的面世,与此相关的周边产业也一起上马,形成强劲的宣传势头。形成漫画——单行本——动画——衍生品这一全面完善而成熟的链式运作模式。效率高而风险小。 动漫产业是以动漫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动力,以版权为核

心的赢利模式,是一种特殊的创意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集中了独特的,充满了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的创意与设计(这是指日本大部分作品,但是日本也不乏那些低俗或是暴力等不健康的作品)。动漫产业赢利模式的核心是版权运作,日本通过这种运作将动漫的文化因素和商业因素对接起来,是的动漫产品巨大的无形价值变成看得着的经济利益。在作品被创作出来之后,版权也随之成型,日本的企业家则利用各种传播手段⑩版权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和品牌效应。沃尔特迪士尼经常说,迪士尼的一切都是从一只老鼠开始的,形象的说明了品牌的重要性。 第三个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因素就是良好的市场运作模式。资金是促进动漫产业运转最基本的动力,动漫产业从创意到制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仅如此,由于动漫产业的特殊性,其资金回收周期较长,加上创意产业本身具有的风险,资金成为动漫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日本良好的市场运作模式是从被誉为“漫画之神”的手冢虫治利用版权预售成功解决铁臂阿童木的资金缺口开始的。手冢虫治突破的动漫生产、销售和资金之间的单线联系,探索出一条立体化市场运作新模式。 日本现在除了制作委员会出资方式,即电视台电影公司的出资、广告公司与企业的赞助和由衍生品开发而取得的3%到5%版权转让费外,还加强于金融界的合作,实现新的融资

中日两国赠答文化比较研究修改

中日两国赠答文化比较研究 安培 (湖北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68)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中日两国赠答意识的变迁,体现出日本人的“求和心理”和中国社会将“礼”作为治国安民之术、人际关系的润滑油的现象,通过比较中日两国赠答双方使用语言、赠答品的不同,揭示日本的AA制和“日本式经营”之终身雇佣制与赠答“互酬性”之间的关系,通过中国赠答“功利性”揭示出中国“较大的中国权力距离PDI指数” 关键词:赠答互酬性求和AA制日本式经营权力距离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送礼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一件理想的礼品对于赠送者和受赠者来说,都能表达出某种特殊的愿望,传递出某种特殊的信息。赠答被认为是“人际关系的润滑油”反映了一人的一种归属意识。赠答是日本社会一个古老且被制度化了的习惯,尽管在日本,从近代起“虚礼废止”的呼声从未间断过,但日本国民却一直坚持着这一传统的交际行为。中国人也一向崇尚礼尚往来,汉代学者何林在《春秋公羊传解话》中称:“中国者,礼仪之国”,中华民族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1《礼记·曲礼上》就有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2但同时作为一衣带水的送礼大国,中日送礼文化还是有很多不同。1日本赠答意识的变迁 日本,圣德太子设定的日本宪法第十七条第一项规定和为贵,写着「和を以て貴しと為し」。日本人以“和为贵”,体现出浓重的义理观、互酬性。 1.1咒术意识---基于敬畏意识的与神求和 由于日本赠答习惯来源于祭神和祭神的人的共食现象,所以,赠答习惯最早反映了人与神求和的强烈意愿,古代日本人深信自然界的万物均是神的赏赐,神灵决定每年的丰收情况,神灵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力,左右世间万物,如果不能在重大节日向神灵表敬,那么就会受到神灵的惩罚,所以,日本人在重要的节日,都要选择上好的稻谷或由它制成的食物向神灵进贡,以此表达对神明的尊 1《春秋公羊传解话》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 2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中日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中日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企业文化就被提出,自此以后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重视,成为企业加强管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内在要求。由于不同国家所处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企业文化现象也千差万别。本文将以中日为例,探讨中日企业文化的区别与融通之处,其融通之处是中日两国企业交流的基础,其区别则是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基础。如果我们中国的民营企业能够在实践中吸取和借鉴日本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能为企业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为中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奠定基础。本文也将结合松下和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来展开讨论,从某种程度上说,松下和海尔的企业文化就是中日企业文化的缩影。相关结论也为中国企业处理在日本发展时由文化差异引起的问题的解决提供建议。- 关键词:中日企业文化比较启示 正文: 1、企业文化的由来、内涵和作用 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来自西方,企业文化的内容却形成于东方。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的企业界开始出现了企业的经营哲学,这就是企业文化的萌芽。到了8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日裔美籍管理学教授威廉·大内,凭借自己所兼备的日、美两国文化以及心理素质的优势,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大内及其他学者发现一些企业中形成的特殊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经过总结、推广,被视为现代企业走向成功的管理意识革命,从而进入了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管理时代。 何为企业文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说法并不统一。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本国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影响在企业中的具体反映,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企业文化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由三个层次组成: (1)最外层:即企业的物质文化层。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这是企业精神文化的物质体现和外在表现,具有物质特性,构成企业的硬文化。 (2)中间层:即企业的制度文化层。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人际关系及其为开展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它是企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中介。 (3)最内层:即企业精神,属于企业文化的软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内核。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企业内部的物质、制度和精神诸要素的动态平衡和最佳结合。其精髓是提高人的文化素质,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企业文化对企业和职工的行动发挥渗透、潜移、感染等作用,具有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难以相比的管理功能。它通过打破传统观念,树立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新观念,使职工理解经营战略,通过价值观体系的建立和调整,形成强大的实施经营战略的精神动力;通过组织制度的调整,提供战略实施的组织制度保证;通过科学文化技术培训,使职工胜任战略实施的职责。大量事实证明:企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并不全在于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中国的企业文化的特点 早在企业文化没引进中国以前,不少企业中就存在着类似企业文化的企业精神:如“三老四

【发展战略】中日两国动画发展历程比较及启示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中日两国动画发展历程比较及启 示 专业及班级:日语 (脱产) 学号:08230005 姓名:××× 指导教师:××× 继续教育学院 2007 年12 月18 日

┊┊┊┊┊┊┊┊┊┊┊┊┊装┊┊┊┊┊订┊┊┊┊┊线┊┊┊┊┊┊┊┊┊┊┊┊┊ 摘要 曾看过不少论述日本社会经济文化社会的文章,但很少有文章讨论日本的动画产业。尽管近几年日本经济持续衰退,但作为日本经济支柱之一的动画产业,仅在07年销美的总收入就达43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动画产业是新兴的文化产业,而且对传统文化产业具有带动和支撑作用,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理应做大做强本国的动画产业,发展动画产业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动画产业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营造和谐社会氛围,提高文化品位,加快精神文明建设。

┊┊┊┊┊┊┊┊┊┊┊┊┊装┊┊┊┊┊订┊┊┊┊┊线┊┊┊┊┊┊┊┊┊┊┊┊┊ 目录 1 绪论 (1) 2 中日两国动画的发展历程 (3) 2.1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 (3) 2.2日本动画的发展历程 (2) 2.3现阶段两国动画水平比较 (2) 3从民族观、文化、社会和商业四个角度分析中日动画的发展3 3.1从民族观角度看中日动画的区别 (3) 3.2从文化角度看中日动画的区别 (4) 3.3从社会观角度看中日动画的区别 (4) 3.4从商业角度看中日动画的区别 (5) 4 日本动画的优缺点分析 (5) 4.1人物塑造和场景刻画方面 (6) 4.2声优挑选和音乐制造方面 (6) 4.3商业价值取向方面 (6) 5 中国为挽救本土动画而采取的措施 (6) 5.1苦练内功,强化自身素质 (6) 5.2借鉴他国优秀做法和经验 (7) 5.3加强本国产业政策支持力度 (7) 6 结论 (8) 谢辞 (10) 参考文献: (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