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印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印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印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印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印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合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印度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虽然两国贸易进展平稳,贸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印经济贸易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从中国印度两国国内,以及中印之间三方面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措施,进一步推动中印贸易合作的进程。

一、中印贸易现状

(一)中印双边贸易现状

中国和印度两国领土相接,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和最大的新兴市场。近几年,中印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每年的贸易额均保持了两位数字的增长。2007 年11 月底,中印双边贸易额已突破342亿美元,同比增长54%。印度2007—2008 年第一季度统计表明,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而目前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中印贸易额虽然逐年都有较大的增长,并且在两国各自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也一直在增加,但双边贸易额在各自外贸中所占比重不高,同两国的人口、经济总量以及巨大的市场相比较而言,中印贸易规模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两国应该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二)中印贸易互补度

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中印两国有着一定的差距。从国内经济总产值、对外贸易、引进外资等指标看来,中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国处于优势地位,而印度则处于劣势。中印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阶段.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了互补的可能性。

目前中国己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中国的产业结构偏重于制造业,而总体上看来,印度依然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中国的第二产业相对于印度有着比较大的优势,但是,印度的第三产业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走在了中国的前面。两国产业发展的差异说明了中印经济间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两国可以通过贸易的形式互相补充彼此的不足之处。

二、目前中印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

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国际上出口的商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虽然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经超过初级产品,但仍然以“杂项

制品”和中低技术的“机械运输设备”为主。从中印进出口结构可以看出,印度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其中矿产品和农产品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0%以上。而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产品却主要是机械设备,占中国对印度出口总额而48.9%,其次为化学制品14.7%、金属制品10.6%、纤维及纺织品4.6%。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多为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产品主要为附加值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较小。由于这样长期的贸易不均衡,在2006年,中国对印度首次出现贸易顺差,由2005

年的8亿美元逆差变为2006年的41.2亿美元顺差,并且顺差额还在逐年攀升。这在印度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二)印度贸易壁垒

1.印度对华反倾销

中印同为发展中两个大国,更因为边界问题发生过争端,印度一直把中国放在竞争对手的位置。又因为中印两个大国的发展起点差不多,但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经济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渐渐与印度拉开了差距,于是印度就开始认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印度来说是个威胁。此外,印度一直认为我国产品的价格与价值不符,产品的价格不能反映真实成本。我国以正常价格出口商品时,印度采用替代国政策,即在反倾销调查中不以我国企业实际生产成本和我国出口商品算正常价格,而是采用所谓“市场经济第三国”同类产品的价格作为衡量我国商品是否构成倾销的依据。同时印度在替代国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常选择经济发展水平大大超过我国的第三国如韩国、法国甚至美国这些根本不具有可比性的国家,来确定正常价格,导致正常价格一直处于过高状态,无端扩大了中国产品的倾销幅度。据世贸组织统计,从1994年印度对我国发起第一例反倾销调查以来,截止到2008年6月

30日,印度对我国反倾销调查一共108起,比对美国,日本,欧盟发起的反倾销多出20起。从2001年以来, 印度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量位居其国内第一, 平均每年约9起左右, 占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总数的近18%, 占印度对外发起案件总数的20%以上。

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对中印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的障碍。

2.印度贸易壁垒较高

尽管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印度即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经济增长战略,大幅度削减贸易壁垒。但目前,印度的贸易壁垒仍然在南亚地区居首位。印度有许多普通的商品被列入禁止或限制进口商品清单之中。禁止进口商品中包括小鸡、蛋、石膏、石油气体、丝织品、府绸、斜纹布、灯心绒、渔网及棉织品。限制进口的商品还包括食盐及化肥等。同时,印度总体关税水平还很高。近年来,印度政府不断采取一些措施,逐步降低总体关税税率。但除关税外,印度进口商一般还须交纳附加税、增值税、预期收入税、调节税及基础设施建设费、进口许可费等各种进口费用。比如,对我国有很强出口优势的空调、冰箱分别加征42.5 %、30 %的附加税。

由上述可以看出,印度目前的高关税壁垒和非关税贸易壁垒,阻碍了我国商品对印度的进一步出口。

(三)中印进出口商品结构类似问题

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水平差不多,而且人多地广,这使得中印两国都存在着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因此,两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利用各自廉价劳动力和廉价的资源,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此外,又因为两国的发展起点比较低,所以两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都会把目光锁定在那些发达国家以及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从而忽视了彼此之问的合作与交流。这些年来,中印两国在农业原材料、食品、制成品、燃料、矿物等商品上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构成相似。2008年,中印两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货物分别为61.6%、52.1%,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分别为49.5%、50.3%;从发达国家进口分别为40.8%、36.2%,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分别为 55.9%、61.7%。中印两国进出口结构及发展水平相似,竞争性大于互补性,是两国的贸易发展之间存在着的又一大障碍。

(四)中印双方政治互信度有待提高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政治关系直接影响贸易关系的发展。中国和印度在边界问题、西藏等问题上存在的摩擦导致两国之间的互信度不高。从总体上看,双方的交往不多,相互了解不够。除近年来少数互访过的官员、商人、学者之外,两国广大民众对对方的国情和政策缺乏基本的了解。一些印度人担心中国同巴基斯坦的合作会影响印度的安全;在中国公众中,也有人怀疑美印的接近是否是为了遏制中国;印度的核导弹发展计划是否有针对中国之意。中印双方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边界问题就是两国最大的分歧,使得两国在很多问题上的立场

仍存在一定差异。基于以上原因,中印两国互信度不高,这必然会对两国在各领域的经贸合作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三、促进中印贸易发展的建议

(一)中国完善出口商品结构

中国对印度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中印贸易顺差也应引起中方的重视。中国对印度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比例占了中对印出口商品的一半左右,而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却很小。正因为中国的工业制成品技术含量不高,中国可以先缩减对印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而适当增加优势产品的出口。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缓解中印顺差快速增长的问题,使印度恢复对中国的信任,另一方面,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同时,中印贸易顺差,也充分说明了印度需要扩大对中国出口产品。印度需要加大力度发展民族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与中国齐头并进。

(二)中国应对印度贸易壁垒

由于印度对华反倾销主要是针对中国低价产品,所以中国企业应努力走出低质低价。中国的企业还应该自觉抵制低价出口行为,减少印度反倾销的诱因,防止印度抓到中国的把柄。而抑制低价出口的措施就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意识,摒弃以廉取胜的战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价格。另外,还应注重开拓国际新市场,加快实施市场的多元化战略,力求分散市场,改变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和降低由此所带来的风险,采取开拓、巩固和扩大外销基地和市场的出口战略,尽可能降低我国出口产品遭到印度反倾销指控的可能性。

(三)增强中印贸易互补度,削弱竞争度

从上文分析已知,中印两国国情、发展水平、经济基础、产业和贸易结构都相似,以及中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禀赋又雷同,因而中印贸易合作的竞争性会大于其互补性。

从中印两国贸易的商品种类上看,主要还是集中在初级产品、中间产品等领域,从双边经济结构、商品的构成等因素分析,中印两国的经济互补性较小。但两国拥有的市场潜力尚未充分挖掘,中印在双边经贸交往中更应强调互补性而非竞争性。例如,在信息产业的软硬件合

作方面,印度虽然在软件行业发展迅速,其软件技术举世公认,而且出口优势很强,但在计算机硬件等领域发展较慢,建设不足,主要零部件较大程度上依赖进口。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硬件生产已经转向了高附加值的生产领域,并且迅速成为全球信息硬件产品的生产基地,其产值仅次于美国,而目前计算机还刚开始进入印度家庭,所以我国电脑硬件对印度出口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中国市场对软件需求量大,而软件业的规模及水平均落后于印度。这使得中印两国的在计算机硬、软件上可以实现贸易互补。

另外,中印两国在制药业、农业如水稻种植、水果贸易等领域都有许多可以相互学习的地方;而在纺织品如丝绸制品、生丝贸易等领域也具有很大的拓展余地;在行政管理方面,中国的特区经验、基础设施发展经验等,也是值得印度学习的。

(四)增强中印双方互信度

在互信问题上,两国应加强政治上的交流,增强两国政府及企业间的互信。以政治友好促进贸易合作。同时,中印两国应促进双方政府官员的互访、商人之间的交易,以及学士之间的探讨,并且扩大中印广大群众对两国政治经济的了解。在政治上、经济上取得互信,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达到共识,中印贸易发展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四、总结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印经贸合作发展潜力巨大,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随着两国在贸易壁垒、贸易平衡、产业互补合作、政治经济互信等方面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中印两国的经贸关系一定会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中国与印度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其建议

中印对外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其建议 最近几年随着中印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与印度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各种经济利害关系也不断突出,印度频频对涉华商品设置贸易障碍,严重影响了两国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小组对中印两国贸易摩擦现状进行了客观描述,从双方历史原因以及各自的政治、经济、产业结构的差异分析了两国贸易摩擦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相应的建议。 一、中印贸易摩擦及其现状: 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甚至被誉为是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的一个奇迹,其GDP增长率在最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左右。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使中国已然成为了一个世界工厂。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发展迅速,由1978年的进出口总额206.4亿美元、逆差11.4亿美元发展为2004年的进出口总额5933.2亿美元、顺差320.9亿美元。这其中服务贸易总额由1985年的55.8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28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8.2%,然而我国的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逆差状态,2004年逆差达到108亿美元,并且最近几年有加大的趋势。而亚洲的另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在经历了九十年代初的改革之后,也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印度已成为全球第十一大经济体。在印度的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2003年其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250亿美元,占当年印度贸易出口总额的31.4%,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 印度跟中国一样GDP保持在8%以上.它也拥有着庞大的人口.也拥有着从那个相似的历史.从殖民地到被帝国主义统治到经济困难年代,到经济初步发展,到政府开始改革经济.制定经济改革计划.但是各自发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印度在美国的支持下承接着美国的软件等第三产业的转移.过去30年中国抢先占领制造业的时候,印度也类似的占领了服务业.在中国强大的同时也有着一个同样聪明的国家以对手的角色与我们竞争,合作. 随着中国与印度在经济上的崛起,两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更显重要。同时,中印两国的双边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额2000年不到20亿美元,2009年上升到433.8亿美元,年均增长33%,经济上的亲密度与日俱增。两国经济贸易显示了很强的互补性,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在对中印贸易规模、商品贸易结构、贸易摩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分析影响中印贸易有关的因素,两国之间的政治问题、边界问题、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两国的交通状况会得到改善,以及两国都有加强经济往来的愿望都会使得中印贸易进一步发展。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大国,然而服务贸易在各自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却迥然不同。虽然印度的服务贸易在绝对数量上还比不上中国,但其竞争优势及发展潜力不可小视。但另一方面,两国贸易的发展之中还有一股阻碍的力量,印度的大国意识、竞争意识、两国国内的一些问题等因素妨碍了两国经贸的快速的发展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作为世界上少数的几个政治和军事大国,两国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都对世界局势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两国始终没有放弃与对方发展良好而平稳的关系的意愿,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两国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都有共同利益,所以存在着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更有广阔的前景。本文致力于研究中美关系现状,并展望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意识形态,区域稳定,共同利益,合作共存 一、中美关系现状 中美贸易关系以从世纪之初的罗曼蒂克到当前的恶毒拒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的提升,这些与美国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的不均衡与国内的选举因素交织在一起,迫使布仕政府调整对华经贸的政策。再有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的停滞不前,也加大了布仕政府对华贸易问题的压力。但是,中美两国领导都充分看到了中美关系的利与弊,美国对中国更是既爱之又恨之。中美的贸易关系正处于微妙之中,美国的发展要靠中国,中国的发展亦离不开美国。中国应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呢? 二、具备友好发展的基础 1、两国相互依存、互惠互利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贸易互利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美经贸合作乃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据中方统计,在贸易领域,今年1至10月,中美贸易额达102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7%,其中中方自美方进口27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在投资领域,今年1至10月,美新增对华投资项目3308个,比去年同期增长22.5%,中方企业对美投资也在增加。据美商务部统计,今年1至9月美对华口增幅达18.5%,大大超过美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中国现以为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对华出口每年给美国创造50万个高薪就业机会,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使美消费者每年节省开支200亿美元。除双边贸易取得积极增长外,两国还就经济和金融等问题保持密切磋商和对话,可见中美关系已发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其中任何一方受损都必将导致另一方受损。“9.11事件”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对肿没共同利益和分歧点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给中美关系友好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与美国虽然在有的地方存在分歧但中国与美国也存在共同利益。中美应努力寻找一条“和而不同的道路”。在共同利益上加强合作,求同存异。 三、关系的核心问题 中美关系为何从罗曼蒂克步入了当前的恶毒拒绝?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贸易收支方面,由于美国对华年年贸易收支逆差,且贸易逆差额逐

国际贸易风险防范综合案例分析(11外贸班)

国际贸易风险防范案例分析 1.我国内A.S.进出口公司与国外某客商达成一笔交易。在国外开来的信用证中,有关装运条款的规定为:“Shipment from Chinese port to Doha by steamer not over l5 years Of age,not later than 31st May,1994。”(由不超过15年船龄的轮船从中国港口装运至多哈,最迟装运期为1994年5月31日前。) A.S.进出口公司根据合同和信用证要求于5月15日装运完毕。5月16日即备齐所要求的各种单据向议付行交单。议付行审单后提出:信用证规定由不超过15年船龄的轮船装载,必须落实本条款,应找轮船公司出具证明。A.S.进出口公司即与外轮代理公司联系要求出具船龄证明,但外轮代理公司不同意出具,理由是A.S.进出口公司在托运单(Shipping order)上并未要求如此条款,而且该轮系第一程船,在香港转运,实际第二程船能配载什么样的船,多少船龄的船,目前无法了解。A.S.进出口公司将上述情况与议付行研究,议付行人员认为信用证要求必须由不超过15年船龄的船装运,明显与证不符。最后由A.S.进出口公司出具补偿保证书,由议付行于5月17日向开证行寄单,在面函上提出其不符点内容及“凭担保议付”的字样。单据寄到开证行,开证行于5月23日即提出:“第X x x x号信用证项下第x X x x号单据已收到。议付行面函所提出的不符点不能接受,单据暂代保管,请告单据如何处理。” A.S.进出口公司邀请有关专家对本案情加以分析,经研究认为:在议付当时出具不符点的补偿保证书,“凭担保议付”的作法是错误的,信用证虽然规定由不超过15年船龄的船装运,但未规定有关落实该条款的单据。对这样非单据化的条款,受益人可以不予理睬,所以说原单据仍然是单证相符。受益人与议付行不但没有依据UCP600的相关条款据理力争,反而自己主动制造单证不符的说法,向开证行“表提”寄单,请求开证行通融接受,做法是错误的。 A.S.进出口公司正准备根据上述分析向开证行申述单证相符的意见时,5月25日又接到开证行来电称:“5月22日我行接到第x x x x号信用证项下的你方单据,根据议付行面函提出单据的不符点情况,我行即与申请人商洽,结果申请人无法接受单据,故我行于5月23日即电告你方不能接受单据,并且我行在随后审核单据时发现,在你方提交的单据中,商业发票中的商品名称与信用证中的商品名称不符。信用证规定:‘Canned Bamboo Shoots’,而你发票为‘Canned Bamboo Shoots Shredded。’请速告对单据处理意见,现暂代保管单据。” A.S.进出口公司即查核原单据留底,发现发票的品名确实比信用证多了“Shredded',,信用证规定的品名为“竹笋罐头”,实际货物的品名为“竹笋丝罐头”。A.S.进出口公司有关人员当时认为信用证品名属于统称,发票和其它单据如按实际货名名称出具并未超出信用证规定范围。如果按信用证规定品名出具单据,而商检局出具的品质检验证书又只能按实货名称,不会同意按信用证规定的名称出证,又会造成单与单之间的不一致。所以当时决定按实货名称制单。 A.S.进出口公司最后经研究决定,于5月26日立即通过议付行向开证行补寄正确的发票,同时向开证行申述关于“由不超过15年船龄船只装载“的所谓不符点的异议。 6月2日开证行又来电提出:“你方5月26日补寄来第x x x x号信用证项下之更正发票,虽然已收到,但你方于本信用证规定的5月25日前交单的有效期之后寄单,该证已过期失效,我行无法处理信用证超过有效期后寄来的单据,单据仍在我行暂时代为保管,速告如何处理。” A.S.进出口公司再三研究也毫无结果,因为信用证已过期失效,补寄去发票也解决不了问题,最后只好同进口商商洽,以降价10%而结案。 请回答:

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 1.导论 (1) 2.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1) 2.1数据样本与变量指标 (1) 2.1.1数据来源 (1) 2.1.2数据处理 (2) 2.2统计分析 (2) 2.2.1相关分析 (2) 2.2.2初步OLS回归 (3) 2.2.3平稳性检验 (5) 2.2.4协整检验 (10) 2.2.5 ECM误差修正模型 (11) 2.2.6对回归模型的检查 (11) 2.2.7迭代估计法 (13) 2.2.8预测 (14) 3.结论 (16) 4.政策建议 (16) 参考文献: (16)

摘要 根据1978年~2012年我国GDP和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ECM 误差修正模型、迭代估计法相关知识,对我国GDP和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978年~2012年,我国GDP和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对GDP和进出口关系的模型的估计可以看出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都会带来GDP的增长,而且进口对GDP增长的解释能力较强;并且对GDP进行了2013和2014年的回归预测。因此我国应适度扩大进口,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水平,构建核心竞争力,以减少出口受国外经济环境变化而影响GDP增长的稳定。 关键词:GDP;进出口;协整理论;ECM误差修正模型;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1978 ~ 2012 China's GDP and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related data, by using the theory of Cointegration 、correction model of error ECM 、modified iterative estimation model,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of GDP and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1978 to 2012, there is a long-term stabl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GDP and the related data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by estimating the GDP and import & Export relationship model can be seen in the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growth will bring about the growth of GDP, and the import has stronger ability to explain the growth of GDP; and the regression forecast of 2013 and 2014. Therefore, our country should be appropriate to expand imports,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export products, improve the export product quality level, to buil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foreign economic environment changes on the growth of GDP stability. Key Words:GDP; import and export; cointegration theory ;correction model of error ECM; I

中印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印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合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印度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虽然两国贸易进展平稳,贸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印经济贸易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从中国印度两国国内,以及中印之间三方面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措施,进一步推动中印贸易合作的进程。 一、中印贸易现状 (一)中印双边贸易现状 中国和印度两国领土相接,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和最大的新兴市场。近几年,中印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每年的贸易额均保持了两位数字的增长。2007 年11 月底,中印双边贸易额已突破342亿美元,同比增长54%。印度2007—2008 年第一季度统计表明,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而目前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中印贸易额虽然逐年都有较大的增长,并且在两国各自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也一直在增加,但双边贸易额在各自外贸中所占比重不高,同两国的人口、经济总量以及巨大的市场相比较而言,中印贸易规模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两国应该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二)中印贸易互补度 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中印两国有着一定的差距。从国内经济总产值、对外贸易、引进外资等指标看来,中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国处于优势地位,而印度则处于劣势。中印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阶段.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了互补的可能性。 目前中国己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中国的产业结构偏重于制造业,而总体上看来,印度依然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中国的第二产业相对于印度有着比较大的优势,但是,印度的第三产业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走在了中国的前面。两国产业发展的差异说明了中印经济间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两国可以通过贸易的形式互相补充彼此的不足之处。 二、目前中印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

贸易风险及规避及防范

贸易风险规避及防范 培训讲义

贸易风险规避及防范
1)提货风险 2)收汇风险 3)转港和退运风险 4)客户自身风险 5)国家风险 6)其他风险 7)贸易方式及提单风险 8)代理风险
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培训

贸易风险规避及防范
1.提货风险: 英美法系下的国家,认为提单不是物权凭证,可不凭正本提单或者在记名提单下仅仅证明 其身份就可以提取货物。
风险类型 区域
美国 英国 韩国 香港 巴西、埃 及 无单放货(记 名提单) 印度 俄罗斯 摩洛哥 菲律宾 土耳其 多米尼加 英美法系 国家 记名提单下,凭复印件或只需证明身 份就可提货 1.尽可能出具 不记名提单 2.先出具不记 名提单,收款 后修改为记名 提单 3.船公司主 单,尽量不要 分单 4.给客户复印 件时抹去提单 号和箱号、铅 封号
风险分析
防范要求 收汇类型 提单 货代
1.信誉良好的可接受不可撤 销L/C或20-30%预付 2.对非洲及中南美国家不接 受L/C尽可能100%预收 3.巴西100%预收
1.自己的货代 订舱 2.指定货代时 必须是大公 司,并出具主 单保函 3.信誉好的客 户可出具不的 放货的分单保 函
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培训

贸易风险规避及防范
2.收汇风险 正在经受经济制裁、货币贬值而造成的美元支付困难。或约束支付限额等造成的收 汇风险
风险类型 区域 伊朗 越南 阿根廷 委内瑞拉 收汇高风 险 坦桑尼亚 埃塞俄比 亚 非洲 中南美
中东地区
风险分析 经济制裁 经常外汇不足 货币贬值,美元申请困 难。 不能预付 最多支付PI的20% 每次汇款不得超过5000 美元
防范要求 收汇类型 提单 货代
1.100%预收再发货 2.预收+L/C或其他方 式
1.船公司主单 2.不得到付
1.我公司货代订舱
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培训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 全球贸易现状分析 当今世界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加快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各国市场的相互依赖也不断加深,贸易规则日益趋同。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贸易规模得以快速扩张,使得全球贸易呈现出了以下的变化: 1.1贸易结构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各国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导致国际贸易结构也随之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产品和初级产品贸易比重持续下降。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二是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范围内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服务外包成为跨国投资的主流。 1.2投资与贸易互动性增强的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通过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紧紧联系在一起,两者的互动性显著增强。近年来,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扩张,公司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等新的贸易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公司内贸易是跨国公司各个分支机构间的贸易。随着跨国公司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公司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业内贸易是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贸易。目前产业内贸易已经占世界货物贸易的60%以上。各国不再追求产品的所有生产环节,而是选择本国最具优势的环节,以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收益。

1.3贸易自由化成为主流,贸易保护出现新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相互交织和斗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成本和代价越来越大。而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已成为当今各国贸易政策的主流。 但是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消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些国家和产业由于各种原因在国 际竞争中丧失了优势,希望依靠贸易保护来维护其原有利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贸易保护主义还会有市场。由于传统的关税等保护手段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被削弱,目前的保护手段更加隐蔽,滥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制定歧视性的技术贸易壁垒,是最为典型的表现。这几年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频频遭遇贸易摩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国家采取歧视性的保护措施。 2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2.1我国对外贸易面对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多年来,我国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加快转移的机遇,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研发、物流等服务环节的国际转移日益加快,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多边贸易体系更趋完善,这必将为我国扩大商品出口、发展服务贸易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将有助于从国际市场获得国内短缺的资源和技术。

中印进出口贸易优势比较分析

中印进出口贸易优势比较分析 摘要 中国和印度同属发展中国家,有许多共同或相似之处;既是邻国、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又是全球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两国的经济发展为世界瞩目,都有可能在若干年后成为世界中心。就目前而言,中国的基础设施、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经济总量、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和印度相比较处于领先地位,但两国的经济结构都必须进一步调整。在宏观经济竞争力上中国优于印度,但微观经济竞争力印度强于中国,信息技术竞争力印度优势明显,通常两国都愿意把对方作为经济发展的参照对象。通过中印进出口贸易优势的比较可以看出印度有许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对中印的进出口贸易进行比较分析,涉及中印的商品及服务贸易领域,如中印的纺织业、汽车产业、机电工业、软件业等加以比较。主要利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数据图表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在贸易构成上,商品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部分,服务贸易所占比重较小。由于服务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必须调整贸易结构,增加服务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发扬纺织品,机电行业等在商品贸易中的原有优势,规避其子贸易中的劣势,从而达到优化进出口贸易的目的。 关键词:商品贸易;服务贸易;进出口;纺织品;软件行业 I

Abstract China and India are both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have many similarities. For instance, they are neighbors and both are large countries mainly in agriculture and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They are also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The economy of these two countries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and they are likely to be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in the future. For the time being, compared with India, China is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infrastructure, capital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economic volume, and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But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two countries must be further adjusted. China is better than India on macro-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while India is stronger on micro-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India has the obvious advantages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ually, the two counties are willing to put the other side as a refer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can be see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advanta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at China has much to learn from India, and the imports and exports of China still have larger space to develop. This paper is aim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of China and India involving China and India's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such as the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India's textile industry, automobile industry,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industries, and software industry. It mainly use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comparison of large mounts of data charts. It can be drawn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that, in the trade, the commodity trade is the main par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service trade is small. As service trade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China must adjust the trade structure t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service trade in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to promote the original advantages of textiles,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rades in merchandise trade, and to circumvent the disadvantages of sub-trade,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optimizing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Key Words: merchandise trade; service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textiles; software industry

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及防范

国际贸易中风险及防范 国际贸易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与贸易有关的某些因素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化,导致国际贸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的不一致,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某些因素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动,称为国际贸易的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可分为国家事故、市场事故及欺诈事故三种。相应地,国际贸易风险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国家性风险 市场性风险 欺诈性风险。 (一)国际贸易国家性风险 国际贸易国家性风险是指因国家事故所造成的国际贸易风险。 (1)政治因素,如本国或外国发生政府更迭,政局动荡不安、爆发战争等。 (2)社会因素,如发生种族冲突及宗教冲突等。 (3)贸易制度因素,如外汇管制、贸易管制、国际贸易政策的差异、不同的法律、不同的习惯、歧视性的贸易政策等。 (4)国际性危机因素,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等。 (5)反倾销政策。 (二)国际贸易市场性风险 国际贸易市场性风险是指由市场事故引起的国际贸易风险。 市场事故可分为以下三方面,(1)汇率风险;(2)利率风险;(3)价格风险。 在国际贸易结算中,进口商或出口商双方中至少有一方是以外币计价的,但外汇汇率又处于变动之中,为此买卖的一方就一定要承担汇率跌落的风险。还有,自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以后,货物的价格或原材料都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买卖的一方就必须承担因价格升降而引起的风险。 (三)国际贸易欺诈性风险 国际贸易欺诈风险是指由人为欺诈所导致的国际贸易风险。欺诈通常指由于国际贸易主体的欺诈行为而导致始料未及的风险。 欺诈性风险分为:(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欺诈。(2)国际货物运输(一般指海洋运输)欺诈。(3)国际贸易结算欺诈. 欺诈行为主体可能是参与贸易的单方、多方或双方,或由贸易商与船东共谋,或船东自谋等.欺诈的目标可能是定金、预付贷款、贷款、货物、保险金等等。 一、完善合同条款规避出口风险 合同对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费用和风险等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具有法律效应。 制定一份完善的合同,起码应做到:对合同每一个条款理解准确、深刻,交易磋商时细心、全面,缮制合同时严密、完整,履约时一丝不苟、及时沟通。这需要业务人员具备扎实的进出口相关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外语水平过硬,并且熟悉有关法律知识和国际贸易惯例。

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对外贸易中各参与方的动机和行为与国内贸易中参与方的动机和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同,主要的区别是参与方分别为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相比国内贸易需要更高的花费,其原因不仅是关税所导致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增加,还包括时间延长上的花费和语言文化政治差异所造成的成本增加。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生产要素例如资本和劳动力的可移动性,在国内贸易中这些要素可以很自由地移动,而在对外贸易中生产要素的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对外贸易被认为主要是商品和劳务的贸易,仅包含少量的资本,劳动及其他生产要素贸易。但事实上,一个国际可以通过进口商品来很好地利用上其他国家的商品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例如美国若要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只需从中国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非直接从中国进口劳动力要素。 关键词:对外贸易中国商品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厦门市按照中央提出的“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统一部署,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大关,外贸总量占全省的52.3%。随着厦门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就其不足方面而言,贸易结构上的不尽力合理及存在的其他潜在问题,随着厦门贸易地位的上升而逐渐显现出来。鉴于此,本文通过厦门对外贸易结构现状分析,提出了厦门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的目标取向,以利于更好的认清当前形势,指导和促进厦门市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 1、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绪论 1.1 厦门对外贸易研究背景 为顺应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趋明显的背景下,近几年来,厦门市按照国家提出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统一安排,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目前,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世界经济格局严峻复杂。2013上半年厦门完成外贸进出口

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一、前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对外贸易的理论 .................................................................................................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 ......................................................................... (一)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 .................................................................................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特点 ................................................................................. 1.对外贸易商品特点............................................ 2.对外贸易方式特点............................................ 3.对外贸易地理特征............................................ 三、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 (一)对外贸易政策不够完善 ..................................................................................... (二)对外贸易方式不够平衡 ..................................................................................... 1.重视创汇能力而忽视品牌打造.................................. 2.重视出口贸易而忽视进口贸易.................................. 3.重视出口产品而忽视高端价值.................................. (三)对外贸易风险仍然较高 ..................................................................................... 四、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的优化对策 ................................................................. (一)健全对外贸易政策体系 ..................................................................................... (二)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 (三)推动对外贸易技术创新 ..................................................................................... (四)加强国际贸易风险控制 ..................................................................................... (五)引导企业对日直接投资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2010中印贸易数据

2010年1-6月印度货物贸易 及中印双边贸易概况 一、2010年1-6月印度货物贸易概况 据印度商业信息及统计署与印度商务部的统计,2010年1-6月印度货物贸易进出口2661.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41%。其中,出口1044.1亿美元,增长36.9%;进口1617.1亿美元,增长43.8%;逆差573亿美元,增长58.1%。 分国别(地区)看,阿联酋、美国和中国是印度的前三大出口市场。1-6月,印度对三国的出口分别为149.7亿美元、117.4亿美元和70.6亿美元,分别增长59.9%、38.7%和52.1%,占印度出口总额的14.3%、11.3%和6.8%。中国、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是印度的前三大进口来源地。1-6月,印度自上述三国的进口分别为175.5亿美元、136.4亿美元和101.2亿美元,分别增长29.1%、106.4%和63.8%,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0.9%、8.4%和6.3%。印度前五大逆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瑞士、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和伊朗,分别占印逆差总额的12.7 %、9.7%、9.6%、7.4%和6.1%;顺差主要来自美国、荷兰和中国香港地区,顺差额分别为37.5亿美元、19.1亿美元和16亿美元,分别增长257.6%、2.1%和602.1%。 分商品看,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和纺织品及原料是印度的主要出口商品,1-6月,三类产品出口分别为232.5亿美元、179亿美元和130.4亿美元,增长95.3%、50.9%和25.1%,占印度出口总额的22.3%、17.1%和12.5%。除机电产品和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出口分别下降5.3%和1.8%之外,其他各类主要商品出口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和机电产品是印度进口的前三大类商品。1-6月,矿产品和贵金属及制品进口分别为604.1亿美元和287.9亿美元,增长68.5%和94.4%,占印度进口总额的37.4%和17.8%;机电产品进口221.4亿美元,减少0.4%,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3.7%。其他主要进口商品中,运输设备进口继续下降,进口额为41.2亿美元,减少23.5%。 二、2010年1-6月中印双边贸易概况 据印度商业信息及统计署与印度商务部的统计,2010年1-6月中印双边贸易额为246.1亿美元,增长35%。其中,印度对中国出口70.6亿美元,增长52.1%;自中国进口175.5亿美元,增长29.1%;印方逆差105亿美元,增长17.3%。中国继续保持印尼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次于阿联酋,同时还是其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 矿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是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1-6月三类产品对中国出口分别为44.4亿美元、7.3亿美元和5.1亿美元,增长84.3%、248.4%和22.2%,占印度对中国出口总额的62.9%、10.3%和7.3%。 印度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1-6月机电产品自中国进口72.8亿美元,减少1.7%,占印度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1.5%;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自中国进口26.4亿美元和20.9亿美元,分别增长34.3%和132.7%,占印度自中国进口总额的15.1%和11.9%。中国在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纺织品及原料、运输设备、塑料、橡胶、光学、钟表、医疗设备、陶瓷;玻璃和家具、玩具、杂项制品等产品的出口上具有优势,1-6月上述各类产品分别列印度自中国进口大类商品(HS类)的前五位和第七至第十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中美经贸关系总体上呈现了不断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双方都高度重视中美经贸发展的加深与扩大,两国高层战略对话及部门间的接触频繁,增进了理解与信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美国经济的复苏也为中美经贸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一、双边经贸合作与发展继续扩大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2年1-7月,中美贸易额为510.31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362.9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8%和21.3%。 自美进口147.33亿美元,同比下降1.2%。今年以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仍保持了高速的增长,继续居各国对华投资的第一位。1-6月,美国对华直接投 资项目数为1457个,合同金额43.57亿美元,实际使用美资24.54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7%、17.4%和19.7%。美国对华投资有三个显着特点:一是实际投资额高;二是单项投资额高;三是在制造业的投资比例大。美国对华投资的强劲趋势出于两个原因: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美商对中国加入WTO后的良好预期。 二、制约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回流,加强了对其国内产业的保护美国自2001年经济增长减速以来出口持续下降。2002年经济虽然开始缓慢复苏,其全球贸易 颓势仍未根本好转,1-7月,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同比下降了7.4%。加上今年国会举行中期选举,为了党派利益,共和党需要争取国内产业界的支持。因此,布什政府在贸易政策上逐步退缩并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先后实施了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颁布了新的农业补贴法案。虽然此次钢铁保障措施并非专门针对中国,但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每年3.7亿美元的钢铁出口。种种迹象显示美国的贸易保护有愈演愈烈之势,并将采取措施在未来签订的贸易协定中更多地加入保护本国工人权益的条款,扩大钢铁、纺织、汽车、造船业等国内制造业部门的利益。美国扩大保护钢铁与纺织等业界利益将对我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二)用跨机构监督程序和中国执行评估报告对中方施压今年是中国加入WTO第一年,美国政府将监督和促使中国执行WTO承诺作为其贸易政策的长期首要目标。目前已建立起了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协调,布什政府贸易政策工作组委员会监督的跨政府部门机构。该机构包括三个层次:工作组和小组委员会;贸易政策审议小组;国会国家经济委员会。主要依靠商务部、农业部、国务院、财政部、劳工部、美国专利与商标办公室收集信息和作出评估。2002年6月,美中安全审议委员会发表了一份《美中经济关系对美国家安全影响》的报告,认为中国在税率安排方面有些拖延和不协调,颁布了不科学而影响贸易的生物技术法规、没有严格遵守有利于外国保险公司的规定以及在快递服务领域存在限制措施等。美方表示在 年底WTO中国过渡审议机制中提出讨论,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双边经贸谈判中我方将面临较大的压力。 (三)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将继续成为敏感问题 关于贸易不平衡问题,双方都认识到存在贸易统计上的差异。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自美进口逐步增长,中美间贸易不平衡状况将得到改善。但是在短期内,由于中国市场开放循序渐进以及名义关税率较高实际关税率低的事,期待美国商品和服务一下子大量地进入中国市场是不现实的。美国出口商却不愿正视这个现实,因此当出口并非像他们想象那样快速增长时,各种各样的压力随之而来,甚至演变成贸易战。在美国贸易逆差是敏感的话题,衍生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