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草原》教学设计1

人教版《草原》教学设计1

《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3)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读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通过背诵与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情感。

重、难点与关键

1.理解、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2.感受草原之美。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3.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

4.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

教学准备

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录音范读带、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重点

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之前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使我们读后觉得既具体又生动的。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和人土风情的画片,请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放课件,听歌曲)

2.听着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着草原美丽的画面,此时你有什么想法?

3.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板书课题)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一起走进草原,齐读课题

4.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古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间的团结。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

三、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出示自学提纲:

想象一下:(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

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

(2)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

勾勒:是指绘画时用线条勾出轮廓。

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

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

(3)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得生字、新词。

四、在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述了访问的过程?

(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告别草原)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第1自然段: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

(注意强调词语:绿毯、勾勒、骏马、奇丽、柔美、渲染、回味、

茫茫、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第2自然段: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

(注意强调词语:疾驰、迂回、洒脱)

第3自然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

第4自然段: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

第5自然段:斜阳下的话别。

五、研读第1自然段,感受草原的“大、绿、美”

1.默读,分层次。思考: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课文第1自然段写作者初入草原时看到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象怎样?作者是抓住那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读后讨论

3.细读、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从天空岛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3)反馈学习情况,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幻灯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幻灯出示: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

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幻灯出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六、课堂小结

祖国的草原这么没。这篇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吧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图画,但静中又有动,例如写羊群。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背诵第1自然段。

——待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