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合集3篇)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合集3篇)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合集3篇)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1)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2)产生时差,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时间上东早西晚。

(3)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判断晨昏线的三大技法

(1)利用自转方向判断:顺自转方向将要进入白天的为晨线,将要进入黑夜的为昏线。

(2)利用地方时判断: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点所在为晨线,为18时的点所在为昏线。

(3)利用昼夜半球位置判断:昼半球西侧为晨线,东侧为昏线;夜半球则相反。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2)速度:近日点(1月初)附近公转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慢。正午太阳高度

(1)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两大技巧:

①“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方向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②“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反之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

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日出、日落方位的判定

(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春分日、秋分日),南、北极点除外,全球各地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2)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且太阳直射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

(3)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北;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南。

昼夜长短

(2)纬度分布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3)计算方法:

①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方法:昼长=昼弧度数/15°,同理求夜长。

②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计算。

方法:昼长=2×(12-日出时间)或昼长=2×(日落时间-12)。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2)

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

°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

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

经度度数小于20°,为东半球,

经度度数大于160°,为西半球;

经度度数在20°至160°之间,为相应半球。

纬线长度:L=L赤道×COSθ(θ为当地纬度)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度大约为4万千米,

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度数相同,纬线长度相同;

纬度度数不同,纬线长度不同。

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经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COSθ(θ为当地纬度)。

同纬度飞行,先向高纬飞,后向低纬飞。(即:北半球先向北飞,南半球先向南飞)。

位于晨昏线上的两点之间,沿晨昏线的劣弧飞行最短。

位于经线圈上的两点,沿经线过极点飞行。

赤道上两点一般按赤道的劣弧飞行。若两点相差180°,则有无数种飞行方法。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即: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地球自转线速度:V=V赤道×COSθ(θ为当地纬度)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度数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度数不同,线速度不同。

除南北两极点外,全球各点地球自转角速度都相等。地球自转角速度:W=15°/h=1°/4分钟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速度大约为°/天

当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时,1太阳日>1恒星日;当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时,1太阳日地球公转速度:

近日点(1月初)最大,远日点(7月初)最小

自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自远日点向近日点移动,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近日点(1月初)V、W最大

远日点(7月初)V、W最小

由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公转速度V、W变小

由远日点向近日点移动,公转速度V、W变大

春秋分日,太阳光线与黄赤两平面交线相平行;

两至日时,太阳光线与黄赤两平面交线相垂直。

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

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

晨昏线: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点;

晨昏线与始终太阳直射光线向垂直;

晨昏线与经线圈相重合时,该日为春秋分日;

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切点为12时或24时。

纬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大,地转偏向力越大。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大部分地区从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大部分地区从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全球大部分地区从正东方向日出,正西方向日落。

日出或日落方向位于与东西方向偏南(北)成θ°的夹角,表明太阳直射点位于θ°S(N)。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长;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南昼越长;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而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极昼范围逐渐变大,南极附近出现极夜,极夜范围也逐渐变大;

6月22日,北半球各点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各点昼最短夜最长;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而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而且极昼范围逐渐变小,南极附近出现极夜,极夜范围也逐渐变小;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白昼越短,而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极附近出现极夜,极夜范围逐渐变大,南极附近出现极昼,极昼范围也逐渐变大;

12月22日,北半球各点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各点昼最长夜最短;

~次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白昼越短,而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极附近出现极夜,极夜范围逐渐变小,南极附近出现极昼,极昼范围也逐渐变小;

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各点昼夜等长。

日出时间+日落时刻=24小时

昼长=24-2×日出时间;夜长=2×日出时间

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24-夜长/

南半球某地的昼长=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

南半球某地的夜长=北半球同纬度的昼长;

全球各点全年昼长(夜长)时间都相等。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θ(△θ为两地之间的纬度差,即太阳直射点与所求某地)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

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递减;太阳高度>0为白天;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相同的各地与太阳直射点的距离相等;

太阳直射h°N时,(90°-h°)N内出现极昼,其正午太阳高度为2h;(90°-h°)S 内出现极夜,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全天相等为h°。

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为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

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为赤道及其以南地区。

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为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为赤道及其以北地区。

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正午时刻太阳位于当地正南天空;

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正午时刻太阳位于当地正北天空。

正午的判定:

太阳高度为全天最大时;

地方时为12时;

日影为一天中最短时;

把昼半球对称等分的经线地方时为正午。

时的判定:

把夜半球对称等分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

自西向东,由旧一天进入到新一天的经线为新一天的0时。

一般年份,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否则不是闰年;

逢百年时,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否则不是闰年。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比例尺:比例尺=;

大小:由于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其大小必须根据整个分式判断,即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缩放:新图比例尺变为原图的n倍,新比例尺=原比例尺×n;图幅面积=原图面积×n2。

表示内容:图幅相同,表示实地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

三种表示方法:直线式;文字式;数字式。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3)

各位评委:

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5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课型是新课。我将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计和说板书设计这五部分说课。

说教材:

教材分析:这一节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本节是这一单元的重点,也是高中地理的奠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较抽象且难度较大,如何突破难点成了重中之重。

教学目标:学生已习得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设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解释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及区别。

2.能根据要求计算地方时、时区和区时。

3.能运用地转偏向力的规律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光照图找出晨昏线的一些特点,学会分析地理事物的规律。

2.通过自己绘制时区分布图,学会寻找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3.通过对比分析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找出每幅图的变化,并用自己的话说清三角洲形成的过程,学会从地理图表提取地理信息及描述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虽然几次活动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能立竿见影,但我对学生有积极期望,这种期望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借用李家清教授论文里的句子)。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定为:

通过对眼、手、脑、口的调动,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地方时。

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

由于受年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限制,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

(1)在太阳高度角即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倾角的问题上,较难以理解。(临时改为:对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及正午太阳高度区分不好。以致出错。)

(2)在地方时差的计算中“迟”与“早”的概念容易混淆。

(3)地转偏向力规律——北右南左中,左右难分。

说教法:

教无定法,针对本节内容较抽象的问题,可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配合传统教学方式,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利用探究法、作图法提高兴趣。

说学法:

学会探究、学会联系、学会描述。

说教学程序:

说导入:

以实际生活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说重点:

观察法突出重点:通过观察某时刻光照图,让学生自主观察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大圆、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判断晨线和昏线。

创设情景,利用生活地理激活思维,突出重点:春分日那天,全球昼夜平分,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但是,当我在重庆106。5E听到收音机里报出“现在是北京时间6点整”时,并没有看到日出,日出竟然晚点了,同学们能帮我解释一下吗?引导思考地方时与区时的差别。(该创意来自半只烟老师)

说难点:

对比分析法突破难点:区分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纠正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的是角度而不是高度或线段。

动手绘图,加深印象,突破难点:绘制世界时区图,取得地方时与区时的联系与区别,并形成空间思维,自主得出计算规律。

辨析法突破难点:地方时东早西晚。平时所说的某某睡得比你早起得比你晚,和我们地理意义上的早晚是有区别的。

说兴趣点:

若时间充足,让学生观察地球仪自转时墨水从北极流下的偏移方向,若时间紧迫,让学生观察视频“厄瓜多尔赤道线上的怪现象”,总结规律: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培养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游戏中学:看图找不同,既而描述长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培养描述地理现象的能力。

小结:

课堂小结的作用除了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外,还应拓展学生思维。故设计如下:重点掌握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时间计算,地转偏向力的规律。请学生思考,如果地球不自转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地球不是自东向西而是相反的自西向东自转又会对人们产生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除了要求简明扼要、美观规范外,还要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故板书设计引入“思维导图”。(此处临时改的,不是很清楚思维导图的具体要求。)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共10篇)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共10篇)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光照图,怎样算昼长,以及光照图中的北京时间怎么求 昼长就是用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即光照图中昏线所在地方时减去晨线时间(记住两个都是以昏线地方时为标准) 光照图中找到太阳直射经线并计算出他的经度,一般来说光照图中都是标出0°经线(不会计算的话追问我)算出直射经线与北京时间经度(120°)的差值除以15得出相差时间.然后东加西减,算出北京时间.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二):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规律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一章地球的运动部分一些规律的总结 比如说,画太阳周日视运动图时顺序和方向、影子朝正北或正南时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几种情况等等 希望有经验的哥哥姐姐们提供一下、就是平时做题积累起来的那种规律、再做题时就可以直接用的、、、 你是走高考吧,那就把你们省份近五年的高考真题的地球运动部分题目研究下就行. 平时考试的考点跟高考不一样,要掌握平时所有的知识点就比较繁琐而且也没有太大必要. 一般来说高考考察时区计算比较多,太阳高度角计算几乎不考,时区计算往往是晨昏线四个点(与赤道交点6和18点,与纬线圈切点0和12点)和两条日界线(0点所在经线和180°经线);日出为夏季东北升西北落,冬季东南升西南落,日影与日出方向相反. 多做你们省份近五年高考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三):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光照图,怎样算昼长昏线所在地方时,晨线时间怎么算呢,以及光照图中的北京时间 但直射经线怎么算呢昏线所在地方时,晨线时间怎么算呢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点,直射点的经线是12点也就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是12点,平分夜半球的经线所在时间是0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四):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汇总,表格 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 1、\x09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公转. 2、\x09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 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3、\x09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近日点(一月初):最快;远日点(七月初):最慢 周期: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意义:①昼夜长短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③四季更替和五带. 4、\x09太阳直射点运动:①黄赤交角:23°26′②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

2020-2021年高中地理《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电子版课文 湘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电子 版课文湘教版必修1 一、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自转 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一圈所用的时间,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 地球自转周期和时间 1.用一个小的球体进行模拟,以太阳为参照物时,地球自转一周,实际上是大于还是小于360°?如果以太阳以外的恒星为参照物,结果又会如何? 2.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叫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照物称为恒星日。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并根据已学的知识,以太阳日为标准,计算一个恒星日约有多少小时多少分,将结果填入下表。

图1-11 北半球“二分二至”时的地球位置示意 地球自转的角度长度应用价值太阳日24小时0分 恒星日360°小时分 3.实际上,每一个太阳日或恒星日也不是等长的。讨论以下问题:计量时间的精确方法还有哪些?采用精确时间尺度的科学价值是什么? 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知道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15°/时。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则由于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 1.假设地球是正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完成下表的计算。 纬度0°30°45°60° 线速度(千米/秒) 角速度(度/秒)

2.归纳各地线速度和角速度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运动,对许多自然现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为“生物钟”现象)。 二是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向一侧偏转。 三是地球自转为我们度量时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尺度。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 动手演示昼夜更替 1.将一盏台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远的桌边,放上一只地球仪代表地球。 2.在黑暗的房间里,把台灯打开,观察地球仪哪些部分被照亮,哪些部分灯光照不到。 3.在地球仪上找到你所处的位置,匀速拨动地球仪,大约每5秒钟转1圈。记录下什么时候你所在的位置是亮的,那就代表白天;什么时候是暗的,那就代表黑夜。 思考:在该演示中,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看看几秒钟代表1天?

人教版必修1高一地理 1.3《地球的运动》教案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能从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分析自转和公转的一般规律。 2.了解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过程及其原因。 4.了解时差和季节的形成原因。 5.在现实生活中会运用时区和区时、国际日界线。 6. 五带的划分.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能够准确地画出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科学的宇宙观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 2.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教学难点] 1.恒星日和太阳日、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变化规律、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3. 地转偏向力.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1.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 2.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FLASH动画演示,并适时提出研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寻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教具准备] 地球仪、多媒体课件等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言外之意就是说,我们虽然在教室里坐着,实际上我们每天移动了八万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地球在运动、在自转。我们现在开始学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二、新授课程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自转 (1)讨论问题(展示flash课件:地球的自转) ①绕转的中心是,其空间指向有何特点? ②自转的方向是,你能从不同视角描述自转的方向吗?请你画出示意图。 ③自转的周期是,其时间长度因参考点不同而。 明确:地球绕转的中心是地轴,其空间指向不变,一端恒指北极星附近。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自转的周期是一日(或一天),其时间长度因参考点不同而不同。 (2)地球的自转示意 阅读图1.15,根据该图,我们能得出哪些结论? ①地球在绕地轴作自转运动, ②地轴的一端恒指北极星附近。 (3)实际应用 ①利用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判定当地纬度。 只有北半球才能看到北极星,北极星的地平高度等于当地纬度。 (举例)有人在当地测得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为50°,那么,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50°N 。 ②利用北极星附近的北斗星的“斗柄”朝向判定季节。 “斗柄”朝向东、南、西、北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季。 ③在经纬网地图中判断地球自转方向的方法:A.东经度数增大(或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B.在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中,既可以根据中心点标注的内容来判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通用5篇】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通用5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教案

《地球的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 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 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地方时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讲清地方时的概念和地方时的早晚,并强调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为讲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做好铺垫。然后,由地方时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麻烦,引出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的教学。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建议 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从现象入手,运用课本《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讲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作南北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可以从高低纬度间线速度不同加以解释;而对于作东西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较为复杂,应予以回避,待学生到物理课中去解决,重点放在地转偏向力作用规律的运用上。 关于昼夜交替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地球仪讲解,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引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等概念,并且要求学生在赤道投影和极投影地图上学会如何辨别晨线和昏线。接下来要说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以及一天之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随着地球自转,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最后,联系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是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二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不长,使地球表面温度变化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新课〗 1.提问方式: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2.演示方式: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并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图1.14)。 图1.14 地球自转示意 地球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是1日。由于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一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叫做恒星日。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是24小时,叫做太阳日(图1.15)。 图1.15 恒星日与太阳日 读图思考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请你画出示意图。 当地球位于1E 时,太阳(S)、某恒星(★)、地心、某地点(P)位于同一直线上。 当地球位2E 易时,地球已自转360°,P 又位于同一恒星和地心的连线上。从1E 到2E 为一个恒星日。 当地球位于3E 时,地球已自转360。59’,P 又位于太阳(S)与地心的连线上。自1E 到3E 为一个太阳日。

地球自转速度可以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描述(图1.16)。根据地球自转周期,可以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接近15°每时。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则因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 读图思考 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着纬度的升高有什么变化规律?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 阅读 地球自转的证明 1543年,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此后,大量的观测和实验都证明了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实验一傅科摆实验。他用一根长67米的钢丝将一个重28千克的头上带有铁笔的铁球悬挂在屋顶下,观测记录它的摆动轨迹。由于房屋随地球自转缓缓移动,钟摆每次摆动都会稍稍偏离原轨迹并发生旋转。傅科的演示说明地球是在围绕地轴旋转。北京天文馆的大厅里也有一个巨大的傅科摆(图 1 .17)它时时刻刻告诉人们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着。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公转。 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是1年,其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地球公转的轨迹叫做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

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教 案 【课标细化】 1.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 2.说出并判断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3.说出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 4.通过演示理解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理解晨昏线的特点,掌握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5.理解时差的形成原因,区分地方时、时区和区时,准确计算地方时或区时。 6.理解日界线划分方法及日期判断和计算。 7.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和影响 8.掌握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及计算。 9.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计算。 10.理解四季的划分与更替及五带的划分。 【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三个部分。我们都知道“谈天是为了说地”,在简单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基础上,我们从地球运动这一内容入手来向学生描述整个地球的一般特征,回归“说地”这一地理学的本质要求。在教材中的地位——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地球的运动”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的运动其地理意义”是“地球的宇宙环境”的一个延伸。同时,对后面第二章“大气环境”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等一般特点,识记太阳日、恒星日、恒星年、回归年、国际日期变更线等基本概念 2.通过读图理解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的变化特点和地球公转的轨道以及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 3.理解黄赤交角的含义和由黄赤交角的存在而造成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能够阐述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过程。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基础 地球在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一、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太阳光线对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 昼半球上,太阳高度>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 夜半球上,太阳高度<0° 正午太阳高度角(H ):太阳高度角在正午时达到1天中最大值。 计算公式:H=90-纬距(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如果所求点和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数值大的减去数值小的;如果不在同一半球,二者数值相加。) 例题1:我国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 A .23°26′N B .21°34′N C .25°26′N D .68°26′S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结合教材图1-3-6或上图理解)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该半球纬度越高,昼越 。 230 26′230 2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赤道

小结: 1.北半球夏半年(春分3.21-秋分9.23):A.太阳直射半球; B.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夜越; C.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夜越。2.北半球冬半年(秋分9.23-次年春分): A.太阳直射半球; B.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夜越; C.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夜越。3.夏至日→冬至日:A.北半球昼渐,夜渐; B.南半球昼渐,夜渐。 4.冬至日→夏至日:A.北半球昼渐,夜渐; B.南半球昼渐,夜渐。 5.极昼极夜范围的扩缩规律: 春分日→夏至日极昼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 极夜范围由南极点向南极圈扩大。 夏至日→秋分日极昼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 极夜范围由南极圈向南极点缩小。 秋分日→冬至日 冬至日→次年春分日极夜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 极昼范围由南极圈向南极点缩小。 例题2:五一劳动节这一天,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海口 B.广州 C.北京 D.哈尔滨 二、四季更替 1.天文四季(1)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中纬度四季更替最明显,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全年皆夏,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全年皆冬。 (3)我国传统四季(24节气) 2.气候四季春季:3、4、5月 夏季:12、1、2月 北半球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 三、五带的划分 1.依据:(见右图) 2.五带自北向南依次是: 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3.温带与热带的界线:南北纬23°26′;温带与寒带的界线:南北纬66°34′。 例题2: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填写下列内容: (1)这一天的日期是左右, 太阳直射在(纬线)上。 (2)图中AC线是线(晨或昏线)。 (3)此刻A点的地方时为点,C点的 夜长是。 (4)这一天,东莞正午人影朝向方。 (5)A、B、C三地中日出最早的是,昼最长的是。 (6)此日,上述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篇1 一、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为“生物钟”现象)。 二、使地表温度相对均匀,不让一部分地面长时间受阳光加热而过热,一部分长时间收不到光照而过于寒冷,气候相对稳定的条件,生命存在的前提之一。 三、自转是地磁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地磁场保护着地表生物免受宇宙高能粒子的辐射。没有地磁场,被阳光直射的区域均不适合生物生存。此外,地磁场还与很多生物的生理活动有直接关系(如迁徙) 四、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地转偏向力又是全球几大风带和洋流的形成原因之一,没有地转偏向力世界气候不可想象。 自转规律:速度、周期 地转偏向力:河岸侵蚀 风向偏转:如南亚西南季风的形成 洋流流向偏转:如秘鲁寒流离岸 实验模拟:伞 光照图(侧视、俯视、斜视、变形、局部)与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 晨昏线与某经线的交点(日出或日落) 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春秋分 除春秋分外,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即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地方时为0时或12时

日出先后顺序(晨昏线的移动) 地方时与区时的换算 地方时计算 我国太阳接近正南:接近12时 春分时我国各地升旗时间 已知该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确定该地经度 已知经度求时区:区时计算 夏令时 日界线: 今天或昨天范围占全球的比例 计算经过多长时间进入新的一天 由某天范围计算某经度地方时 由某地区时计算某天范围 地球公转示意图 公转方向 局部:某一节气光照图(注意图中所绘的公转方向)画某一天地球位置:如2001年10月4日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经度的确定:地方时为12:00所在经线纬度确定:正午太阳高度为90° 移动方向:某季节某日内:由东向西 黄赤交角地轴与黄道平面夹角 黄赤交角变为0° 黄赤交角变为35° 昼夜长短的变化(随纬度的变化,随季节的变化)某段时间昼夜长短的变化 某日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 由昼夜长短确定纬度高低(注意半球) 由昼夜长短确定节气或月份(注意半球) 由某段时间的变化确定季节或月份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 人生是一条射线,以我们的出生为起点,可以无限延伸。理想有多高远,学习有多勤奋,坚持有多长久,这条射线就有多长,我们的人生轨迹就有多深,价值就有多大,意义就有多远。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 2.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 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 经度度数小于20°,为东半球, 经度度数大于160°,为西半球; 经度度数在20°至160°之间,为相应半球。 3.纬线长度:L=L赤道×COSθ(θ为当地纬度)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度大约为4万千米, 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度数相同,纬线长度相同; 纬度度数不同,纬线长度不同。 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经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COSθ(θ为当地纬度)。 4.同纬度飞行,先向高纬飞,后向低纬飞。(即:北半球先向北飞,南半球先向南飞)。 位于晨昏线上的两点之间,沿晨昏线的劣弧飞行最短。 位于经线圈上的两点,沿经线过极点飞行。 赤道上两点一般按赤道的劣弧飞行。若两点相差180°,则有无数种飞行方法。 5.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即: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6.地球自转线速度:V=V赤道×COSθ(θ为当地纬度)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度数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度数不同,线速度不同。 7.除南北两极点外,全球各点地球自转角速度都相等。地球自转角速度:W=15°/h=1°/4分钟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速度大约为0.25°/天 当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时,1太阳日>1恒星日;当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时,1太阳日<1恒星日。 8.地球公转速度: 近日点(1月初)最大,远日点(7月初)最小 自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自远日点向近日点移动,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近日点(1月初)V、W最大 远日点(7月初)V、W最小 由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公转速度V、W变小 由远日点向近日点移动,公转速度V、W变大 9.春秋分日,太阳光线与黄赤两平面交线相平行; 两至日时,太阳光线与黄赤两平面交线相垂直。 10.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 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 11.晨昏线: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点; 晨昏线与始终太阳直射光线向垂直; 晨昏线与经线圈相重合时,该日为春秋分日; 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切点为12时或24时。 12.纬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大,地转偏向力越大。 13.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大部分地区从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 (学习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面试指导、笔试指导、题库大全、教案大全、教育知识、备考知识、素质知识、法律知识、心理知识、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such as interview guidance, written test guidance, question bank encyclopedia,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educational knowledge, test preparation knowledge, quality knowledge, legal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 1.3地球的运动

三、设计理念与思路 创造探究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尝试进行探究学习。 基本思路: 四、教学方法 教法学法 创设情景法、演示法、实验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教学法、总结归纳法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手电筒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画图用具(直尺、圆规)、铅笔 六、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3分) 导入:多媒体播放“地球运动动态模型” 导入 同学们边看模型,老师用诗句切入:“坐 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毛泽 东主席七律《送瘟神》中的诗句。人坐在地 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选出几个本课要 重点研究问题记录下来。 ①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 ②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 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 俯视呢? 结合他们的预习情 况思考刚才的现象, 提出相关问题,然后 和同桌交流分享。 可能会提出问题: ①地球自转与公转 的概念、方向、周 期? ②地球的自转和公 转运动的异同? …… 情景导入讲 授新课,让 大家思考 “坐地日行 八万里”能 实现吗?为 什么? 引导学生自 主探究性学 习,培养学 生对学习地 理的兴趣。 情景导入讲授新课 地球自转 课堂总结 线速度 角速度 习题检测,知识巩固 知识点反馈, 解释诗句原理 地球公转 学生分组 实验探究

二、 讲授 新课【一】 (15分)一、地球的自转(板书) 请三位同学上来根据预习的情况给大家演 示一下地球的自转运动。(老师在旁边指导) 老师演示,知识升华,加强同学对地球自转的 绘图能力。 观察地球沿着地轴转动方向 【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 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 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 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 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 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 度和线速度。 【提问】根据地球自转 的周期,可以计算出地 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 为每小时多少度?读图说出地球自转线速度 有什么分布规律。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位置侧面北极上空南极上空 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 全班同学按照座 位前后排分小组, 他们自己选出组 长,整合每个人的 问题边听老师的 讲解,边解决问 题: 【同学回答:】 …… 【同学回答:】 地球自转线速度 的大小因纬度而 异(离地轴的距离 即圆周运动的半 径不同,半径越 大,线速度越大), 赤道处最大(1670 千米/小时),自 赤道向两极渐小, 两极的线速度为 零。在南北纬 60°处,自转线速 度为赤道处的一 培养学生的 观察、总结 概括能力。 小组内 的交流利于 扩大展示对 象的范围。 培养学生读 图观察能 力,信息提 取能力,发 现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 力。

地理高中教案《地球的运动》(人教版必修1)

第二讲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地球自转动力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自然现象。 2. 知道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 3. 理解四季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4. 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分析现象的能力。 2. 通过亲自动手演示地球的自转,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 通过观察地球的公转运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分析现象的能力。 4. 通过亲自动手演示地球的公转,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5. 通过知识的迁移,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进行社会调查。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 利用演示活动,培养学习的兴趣。 2. 利用演示活动,培养学习的兴趣。 3. 了解认识地球运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考点要求】 1.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 3. 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等特点。 4. 观察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指向特点,认识黄赤交角的存在,探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5. 绘图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与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规律,总结四季更替的成因和五带划分的方法。 6. 识别几种常见的光照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算,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讲述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使学生们了解的更直观。 2.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 3. 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构建新知。 【教学重难点】 1.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 时区的划分与区时的简单计算;昼夜长短的判断与计算。 3. 据图掌握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等基本概念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和意义。 4. 绘图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与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规律,总结四季更替的成因和五带划分的方法。地球公转的运动规律及特点。 【知识结构】 【 内 容 要 点】 一 、 地 球 自 转 的 方向和周期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而地球的运动则是我们理解它的基础。在高中地理必修一中,了解地球的运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内容。本文将介绍地球的自转、公转、日地距离变化、倾斜、时区等相关知识点,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时间约为24小时,是地球的一种基本运动。自转的速度不同,赤道处最快,每小时约1666.67公里,而两极处则非常缓慢。地球自转所形成的 影响包括昼夜更替、地球的地理分带等。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以椭圆形绕太阳旋转一周,时间约为365天6小时。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均匀,离太阳较近时速度较快,距太阳较远时速度则较慢。地球公转的轨道有一定的倾角,这便是地球的季节的成因,具体影响将在下文“倾斜”一节进行 介绍。 三、日地距离变化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因此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也是不同的。这种距离的变化被称为日地距离变化。当地球

离太阳较近时,太阳辐射的能量较强,而太阳辐射较弱时则会导致气温较低,对于地球生物的分布和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四、倾斜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轴不重合,自转轴倾斜23度27分,这就是地球的倾斜。由于地球倾斜,不同季节的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导致季节的变化。在夏、冬至两个重要的日子,半球的日照时间差异最大,夏至时北半球最长,冬至时南半球最长。而在春分和秋分两天,全球各个地区的日照时间相等。 五、时区 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昼夜变化,各地的时间是不同的。相关国际协定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长约15度,每相邻两个时区之间相差1个小时。时区的划分是为了方便跨越不同时区之间的通讯和交通,大部分国家都在自己的时区内采用统一的标准时间。 六、总结 地球的运动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内容,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球生物的分布发展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地球的自转、公转、日地距离变化、倾斜、时区等相关知识点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了解它们将使我们更加了解我们居住的星球。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教案和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教案和知识点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地自转的运动,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下面是由店铺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教案和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变化、周期和黄赤交角。 2.了解昼夜的产生及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 3.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以及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的含义。 4.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以及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5.通过观察地球仪的演示和参与演示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像力。 6.通过读图、画图、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因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或用地球仪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提高学生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达地理现象、概括地理特点的能力。 2.通过分析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球空间思维和想像能力。 3.通过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昼半球和夜半球图、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3.通过绘图训练,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情趣,激发对科学

和个人内在美的追求志向。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其二是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教材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 地球同时存在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如绕地轴自转、绕太阳公转、随太阳参与银河系的运动等。即使是公转也不只是简单地绕太阳作椭圆运动,而是绕日地质心运动,同时也绕月地质心运动。在中学阶段,一般只研究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绕地轴自转和绕日公转。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参照系,地球运动有视运动和真运动的不同。另一方面,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两种运动迭加、合成了地球的运动。因此,应关注地球自转和公转之间的关系,避免孤立地分析某种运动。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从成因分析,这些地理现象相当一部分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形成的。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和五带。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不仅要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且,后者更为重要。其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因涉及较深的物理知识可不过多加以讲述。 本节教材是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之后安排的。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场所。谈天是为了说地,所以地球的运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地球运动又是学习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基础。两者之间可形成如下知识结构:本节教材重点讲述了三个问题: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地理意义。自转和公转分别从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人教版必修

1.3 地球运动 课型新授课题课题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以及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 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 动的过程及其原因。 3、掌握两分两至时晨昏圈的绘制及地方时的计算 4、理解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 1、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能够准确地画 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正确判断晨线和昏线 3、掌握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4、进一步掌握不同时间的晨昏线的画法学会分析世界各地 昼夜长短的关系 情感目标培养科学的宇宙观和科学探究精神 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地方时的计算、四季的划分 难点线速度和角速度、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地方时的计算、四季的划分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辅助 课时安排3课时教具模型、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思 路 分 析 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及反思

[知识回顾] 1、地球自转的方向、公转的方向 2、一天与一年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地球的自转 这部分内 容学生在 初中已经 学过,可 以简略一 些,自学 为主 [新课讲授] 注:地球的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1、从不同的方向看地球自转(通过地球仪的演示从不同的角度)请同学描述地球自西向东转 a、从北极上空看:学生观测思考后得出结论 b、从南极上空看: c、侧面北极在上: d、侧面南极在上: 读图探究2、地球自转的周期:23小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 恒星日与太阳日(书本图1.15) 3、地球自转速度 通过对周期的分析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每小时15度 线速度:读图P.15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思考各地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都相同 小结: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注: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有时间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分析。 地球自转的证明 阅读(二)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方向 可以简单讲述作为对地球自转方向的巩固 2、地球公转的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读图P.16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近日点和远日点 读表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观察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 补充 知识 开普勒三定律增加学生对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理解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高中地理必备核心知识全归纳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1、恒星日:23h56m4s太阳日:24小时 2、假如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自转周期如何变化?恒星日不变,恒星日比太阳日长 3、除极点为0外,角速度都为15°/h,线速度=1670*cosα(α为当地纬度);在纬度相同情况下,海拔越高 的地方自转线速度越大。 4、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5、近日点、远日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的点叫近日点1月初;速度(包括线速度和角速度) 最快;距离太阳最远的点叫远日点7月初,远日点时最慢。 6、公转平均角速度:1°/d;30km/s 1、地轴与赤道面夹角:90°;地轴与黄道面夹角:66°34′;黄赤交角:23°26′ 2、黄赤交角的直接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决定回归线度数、极圈度数。 3、太阳直射点: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地心和日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4、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注意:近日点(1月初)的速度最快,远日点(7月初)的速度最慢;问:6.22-9.23,地球公转速度怎么变化?(先慢后快) 近日点-远日点,速度越来越慢。远日点-近日点,速度越来越快。 5、太阳直射点直射次数:①回归线之间2次;①回归线上1次;①回归线之外0次 6、7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什么纬度?(23.5-(30/90)*23.5)(提示:本题中地球绕日公转可近似看作匀速运动) 7、黄赤交角度数与地轴倾角互余;黄赤交角度数与极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度数=回归线度数 ①1-黄赤交角;①2-地轴倾角;①4-北极圈纬度 ①1=①3= 23°26′;①1 + ①2 = 90°;①3 + ①4 = 90°;①2=①4= 66°34′;①1 + ①4 = 90°;①3 + ①2 = 90°; 8、存在黄赤交角时:①使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①决定回归线、极圈线的度数;①决定五带的范围; ①产生四季;①使昼夜长短发生变化;①使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生变化 9、黄赤交角变大时:(1)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变大。(2)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变大。 (3)热带和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4)黄赤交角最大为45度,此时,热带、寒带各占45度,温带消失。 10、黄赤交角变小时(1)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变小。(2)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变小。

【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之地球的运动】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

【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之地球的运动】高中地理地 球的运动 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之地球的运动 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之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概述所属知识点: [自然地理] 包含次级知识点: 宇宙环境、天体和天体系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地球的圈层结构、月球资源、月球基地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本部分内容是以站在地球之外的角度来观察地球,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由于受到空间位置的限制及需要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故一直是学生感觉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而且本部分考点较多。是历年高考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考点有:天体系统的级别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黄赤交角的意义;昼夜更替和地方时的产生及区时的计算;四季;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原因;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主要特点等。 地球的运动常见考点考法往往结合最新的宇宙探索活动考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生命存在的物质条件,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以地球日照图(侧视图俯视图局部图)为切入点,考查时间计算、水平物体运动的偏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中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和季节判断等内容,是高考地理(文综)试题上的“拉分题”。2011 年高考江苏地理卷第3—4题,浙江文综9—10题、安徽文综29—30题、山东文综第5题都侧

重考查了时间计算、昼夜长短不会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等方面的知识,需要考生灵活应用。 地球的运动常见误区提醒首先,理解和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时间计算、地球自转偏向、太阳直射点移动、正午太有高度角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等地球运动及其影响等方面的规律;其次通过适量习题的强化训练,提高灵活应用上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1年高考·江苏卷地理3—4题)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3~4题。 表 1 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4.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命题分析】借助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的相关数据,第3题主要考查不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意在考查考试根据昼夜长短判断纬度高低的能力。第4题考查了昼长的计算,季节的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公转速度、极昼范围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的理解程度。 【思路点拨】第3题,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时,纬度越高的地区,昼夜相差越大,即昼长与12小时之差越大;计算并比较三个地方的昼长与12小时之差可知,地纬度最高,地纬度最低。故选择B选项。第4题,若为北京,则北京当日的昼长为13小时8分,故太阳直射北半球,次日北京昼长为13小时10分,昼变长,故直射点向北移动,说明此时的时间是在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之后,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前,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位置正逐渐远离近日点(时间1月初),靠近远日点(时间7月初),公转速度逐渐变慢,故B项错误;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时,应该是昼夜等长(昼夜长短相差0),而此时,表中三地的昼夜均不等长,故D项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