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金版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 练习:专题三专题整合 Word版含答案

【金版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 练习:专题三专题整合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三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个大方向:向西方学习

两大任务:反帝、反封建

三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四大层次: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文化、有中国特色二、重大历史线索

1.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化运动在反对封建主义方面的进步

(1)维新思想与民主共和思想的不同:

①政体:维新思想主张变君主专制政体为君主立宪政体,民主共和思想主张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②斗争方式:维新思想主张通过变法,民主共和思想主张进行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③土地:维新思想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民主共和思想提出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的主张。

(2)新文化运动的进步:

①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对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

②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反对封建主义。

三、题型应用体验

特点类选择题

【题型解读】

1.设问一般含有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等词语。

2.既要求反映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要显现其所具有的特殊性。注重考查事物本质属性及其新发展和新变化。

【典型例题】

康有为曾说过,他并不排拒外来文化,而是能欣赏它们的价值。不过,他的赞赏,只以合乎据说是孔子的三世教义为限。这说明康有为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A.试图从西方文化中寻求变法的合理性因素

B.以中国固有文化的眼光去品评西方文化

C.主张弘扬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D.认为西方新文化和儒学具有完全一致性

【技法攻略】

析题干→康有为欣赏外来文化的价值,但是只以合乎据说是孔子的三世教义为限。

抓关键→康有为对西方文化的欣赏是有前提条件的,必须合乎孔子的三世教义,即符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构联系→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变法理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明答案→本题体现了将中西思想文化结合起来,用中国文化去衡量西方文化,故选B。

【针对训练】

1.孙中山曾说,新文化运动最有价值之事在于“兵法攻心,语曰革心”。在此,他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侧重于()

A.思想启蒙 B.政治革命

C.社会变革D.文化复兴

解析:根据题干“兵法攻心,语曰革心”和新文化运动性质是资

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故选A。

答案:A

2.维新变法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想之间共同的特征有()

①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②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③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④彻底抨击封建主义正统思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宣传变法思想时,其特点是反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不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革命派在宣传革命思想时,也没有从正面抨击封建主义正统思想。新文化运动前期,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并且动摇了封建主义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通过以上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C

【金版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 练习:专题三专题整合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三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个大方向:向西方学习 两大任务:反帝、反封建 三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四大层次: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文化、有中国特色二、重大历史线索 1.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化运动在反对封建主义方面的进步 (1)维新思想与民主共和思想的不同: ①政体:维新思想主张变君主专制政体为君主立宪政体,民主共和思想主张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②斗争方式:维新思想主张通过变法,民主共和思想主张进行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③土地:维新思想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民主共和思想提出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的主张。 (2)新文化运动的进步: ①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对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 ②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反对封建主义。 三、题型应用体验 特点类选择题 【题型解读】 1.设问一般含有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等词语。

2.既要求反映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要显现其所具有的特殊性。注重考查事物本质属性及其新发展和新变化。 【典型例题】 康有为曾说过,他并不排拒外来文化,而是能欣赏它们的价值。不过,他的赞赏,只以合乎据说是孔子的三世教义为限。这说明康有为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A.试图从西方文化中寻求变法的合理性因素 B.以中国固有文化的眼光去品评西方文化 C.主张弘扬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D.认为西方新文化和儒学具有完全一致性 【技法攻略】 析题干→康有为欣赏外来文化的价值,但是只以合乎据说是孔子的三世教义为限。 抓关键→康有为对西方文化的欣赏是有前提条件的,必须合乎孔子的三世教义,即符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构联系→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变法理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明答案→本题体现了将中西思想文化结合起来,用中国文化去衡量西方文化,故选B。 【针对训练】 1.孙中山曾说,新文化运动最有价值之事在于“兵法攻心,语曰革心”。在此,他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侧重于() A.思想启蒙 B.政治革命 C.社会变革D.文化复兴 解析:根据题干“兵法攻心,语曰革心”和新文化运动性质是资

【金版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 练习:专题三二新文化运动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新文化运动 1.对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曾做出这样的评价:“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段话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存在的缺陷是() A.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化的倾向 B.尚未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C.没有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矫枉过正是文化改革运动的通病 答案:A 2.在中国近代的某个时期,激进的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认为,拯救中国之道在于全面否定传统。为此,他们提倡() A.“中体西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和科学”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C 3.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与以上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答案:C 4.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深入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D.与现实的政治斗争密切结合 答案:B 5.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树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B.抨击封建思想,学习西方探寻强国之路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答案:B 6.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还开始了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制己心;(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金版学案】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练习: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 1.汉初的“________”:采取________政策,推动国力恢复与强盛,逐步不适应社会发展。 2.汉武帝的“积极有为”:适应了加强________、巩固统一的需要。 答案:一、 1.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2.中央集权

【问题导思1】汉初儒家思想不受重视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秦朝“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汉初尚未复苏。 (2)儒家思想没有强调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容。(3)秦末战争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无为”思想更有利于恢复封建经济和稳定统治秩序。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1.思想来源:以________思想为基础,糅合道家、________、阴阳五行家思想而形成。 2.主要内容。 (1)提出“春秋________”和“________,独尊儒术”。 (2)宣扬“________”,并提出“天人合一”和“________”。 (3)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________”。 答案:二、 1.儒家法家 2.(1)大一统罢黜百家(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3)三纲五常

【问题导思2】董仲舒是如何改造儒学以适应时代需要的? 提示:针对当时的王国问题和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宣扬“君权神授”;为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而提出“三纲五常”。 【预习检测1】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两汉之世,(皇帝)遇日食灾变,则下诏责躬求言。”下列思想内容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 A.三纲五常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D.春秋大一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从题干材料信息可知: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这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故选B项。 答案:B 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 1. 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政治方面。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第三至四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至四单元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具有福建泉州特征的木质古沉船,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被认定为当时国内船体最大的远洋贸易商船,2007年12月22日成功打捞出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沉船的出发地有可能是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港的泉州 B.沉船上有荷兰东印度公司定制的瓷器 C.沉船地点位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 D.沉船上有大量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 2.下面为元朝对外贸易交往情况表,其中最能说明当时() 城市物品商人 北方大都 外国输入:珠玉、药材、珍禽异 兽、食品中国输出:丝绸和瓷器中国、阿拉伯和欧洲商人 南方泉州、广州、 庆元 A.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C.对外交流海陆交通发达 D.阿拉伯失去东西方交流中转作用 3.拜占庭帝国即是东罗马帝国,信仰东正教并对古希腊文化的保留和传承起到巨大作用。14世纪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开始不断入侵东罗马,使拜占庭学者

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及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在那里讲授古希腊辉煌的历史和文化。由此可见() A.天主教文化受到批判和改造 B.奥斯曼帝国兴起使文化中心转移 C.意大利具有成熟的文化体系 D.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文化发展 4.1583年,西班牙历史学家门多萨广泛搜集资料,整理来华传教士的文件、信札、 报告,以及各类翻译成西文的中国书籍,同时参考了大量已出版的欧洲中国学著作, 费时两年,于1585年出版了西班牙文的《大中华帝国重要物及习俗史》,简称《大 中华帝国史》。该书的编纂宗旨是() A.以全球史观的眼界审视历史发展 B.把中国的情况全面介绍给欧洲人 C.收集情报为澳门殖民统治者服务 D.满足扩大对清朝输出商品的需要 5.当我们研究美国历史时,总是不可避免地提到近代非洲黑人因奴隶贸易被贩卖到美洲的事实。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持续到二战后 B.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国家是英国 C.英国黑奴贸易的目的是给美洲的工厂提供劳动力 D.黑奴贸易为欧洲带来大量的资本,造成非洲的落后 6.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大小港口有一百多处。“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这一现 象表明当时()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课后篇巩固提升 1.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来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欧人与来自南面的入侵者闪米特人为争夺这块肥沃的大河流域地区而展开长达数千年斗争的历史。此观点强调了() A.人类文明的冲突 B.古代战争的目的 C.地理环境的影响 D.历史形成的残酷 ,这是因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有广袤的冲积平原、肥沃的土地,故选C项。 2.后世史书中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许多辉煌的文明成就,但一直有学者存在质疑。下列能够证实大部分史书记载真实性的史学成果是() A.发现《汉谟拉比法典》 B.找到早期的《吉尔伽美什》 C.成功释读了楔形文字 D.发现古巴比伦时期的绘画 ,释读楔形文字是证实史书记载真实性的前提,故C项正确。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A.等级性 B.公平性 C.随意性 D.民主性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维护公民权利和奴隶制度,对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和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有不同的处罚方式,这反映了法典具有等级性,故选A项。 4.古代亚述王朝的几个重要国王都十分热衷于大规模的宫廷建筑,“人首飞牛”是王宫大门的守护神兽雕像(见下图)。其是人头、牛身的组合,生有飞翼。这一雕像的寓意是()

A.专制王权的神圣威严 B.农耕文明的吉祥象征 C.民族振兴的尚武精神 D.渔猎生活的真实写照 “人首飞牛”是守护神兽,其守护的是王宫,因此其寓意是专制王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故A项正确。从题干中无法看出“人首飞牛”与农耕文明、民族振兴和渔猎生活的关系,故B、C、D 三项均错误。 5.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A.甲骨文的发现,有力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域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 D.体现了古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故选D项。甲骨文在殷墟中被发现,故不能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排除A项;楔形文字为古代西亚的文字,古埃及使用的是象形文字,排除 B项;《汉谟拉比法典》出自古代两河流域,排除C项。 6.《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规定:“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这反映了法典() A.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B.集该区域各国法律之大成 C.规范各阶层义务的意图 D.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性质 “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对自由民损害别人财产的行为进行严惩,故A项正确;题干中未涉及法典与该区域各国法律的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中的规定只涉及自由民,未涉及其他阶层,故C项错误;题干中未突出强调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故D项错误。 7.据《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 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 A.反映出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 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 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 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

(2019新教材)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刷题练习题:第三单元+水平测试+Word版含解

第三单元水平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图为中国古代多民族政权并立形势图。据此判断,图中①处的政权应为() A.孙吴B.南齐C.北宋D.南宋 答案 C 解析①处首都为东京,可确定是北宋,②为辽,③为西夏。故选C项。 2.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A.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B.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 D.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 答案 C 解析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三司属于中央机构,故A项错误;三司重新组织到一个新机构,并不一定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B项错误;三个机构合并,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故C项正确;这一措施并不能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故D项错误。 3.北宋时,在州郡之上设置路一级的派出机构。各路设转运使,掌财赋;设提点刑狱,掌刑政;设提举常平,掌常平、水利等;设安抚使,掌军政。这四个

机构相互平行、互相监督,又共同负责对地方州郡的监督。也被称为“外台”。这一举措() A.削弱了三省六部的权限 B.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答案 B 解析材料与三省六部制无关,故A项错误;在州郡之上设置路一级的派出机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在州郡之上设置路一级的派出机构,增加了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运行的环节,降低了中央的行政效率,故C项错误;在州郡之上设置路一级的派出机构,地方的权力受到了制约,故D项错误。 4.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 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C.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可知针对官员懒政的情况对官员进行考核,故D项正确。 5.据《宋史》记载,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2019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10月检测)“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主张“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甚至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 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 C.佛教融汇儒学伦理 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2.(2020安徽六安一中高二期末)《醒世姻缘传》是一部以明代家庭为描写中心的长篇白话小说,全书共一百回,前二十二回描写前世姻缘,二十三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恶姻缘故事为线索铺陈展开。可见这部小说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A.三纲五常日益强化 B.婚姻自主日渐流行 C.爱情至上观念流行 D.佛教思想影响很大 3.(2020北京房山高二期末)明朝时,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积极应对,在文化知识的层面,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下列史实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A.吴承恩融合佛教思想创作《西游记》 B.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 C.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 D.欧洲传教士翻译“四书”“五经”等

4.(2020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模拟)下图为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这主要表明当时() A.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 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 D.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 5.新文化运动认为反对专制和争取民主,必须从“奴性逻辑”中解放出来,不盲从一切 权威的、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其强调的是() A.推翻儒学传统地位 B.批判封建礼教本质 C.树立科学思维方法 D.倡导西方普世价值 6.十月革命胜利后,《广东新中华报》的一篇文章写道:“马氏之言验矣!今日欧美诸国已悟布尔塞维克之不能以武力扫除矣!”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B.马克思主义得到部分国人认同 C.马克思主义只在南方得到传播 D.新文化运动已不再宣传民主科学 题组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7.朝鲜在15世纪以前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读的是中国的“四书”“五经”,朝鲜文学为汉文学的一支。到了15世纪中叶,朝鲜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谚文”根据朝鲜语音,再参考中国的韵书,制成28个字母。据材料可推知()

【金版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 练习:专题八专题整合 Word版含答案

专题八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四大阶段:19世纪初期、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以后 三大领域:文学、音乐、美术 一大总特征: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二、重大历史线索 1.19世纪以来主要文学流派的演变及其特点 (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盛行于整个欧洲。 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②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拜伦、雪莱和法国的雨果。 (2)现实主义文学: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 ①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着力再现典

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②深入剖析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等。 (3)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荣时期。 ①它主观地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②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 ③没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 ④语言无逻辑,或句法残缺,或以声音替代,晦涩难懂。代表作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 2.19世纪以来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图片、图表类选择题 【题型解读】 1.从选取的素材看,以历史地图、历史老照片或以数据表格、饼形图和柱状图等形式呈现。 2.从考查的功能看,考查学生从历史图表中归纳、提取有效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典型例题】图1、图2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 A.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 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 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 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

【新步步高】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七单元学案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Word版含答案

学案25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1)目的:增强国防实力,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表现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②重视和平利用核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力。 ③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④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⑤1970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易混易错] “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原子弹、氢弹。“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2.载人航天技术 (1)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 (2)成就 ①1999年起,“神舟”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②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3)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重点精讲] 发展航天技术对人类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有何作用与意义? (1)航天技术可以带动计算机、电子、测控等多种科学技术的发展。 (2)航天技术可直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例如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3)航天技术直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竞争力、国际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深化探究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真题练习题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某某省某某市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真题练习题 人民版必修2 1.(2016高考历史)“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2.(2016高考历史)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3.“走向世界丛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大。该丛书的出版 ①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 ②改变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局面 ③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 ④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2016某某)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 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B.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 C.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 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5.[2015·课标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后篇巩固提升 1.某同学整理的如下这张资料卡片,可用来研究() A.文艺复兴的影响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三角贸易”的影响 “使东西两个半球之间建立了联系”“开始了欧洲海外殖民的血与火的历史”可知,这是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评述,故B项正确。 2.据记载,新航路开辟后形成了中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丝银贸易”,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这一现象() A.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爆发 B.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 C.导致了西班牙经济的衰落 D.反映了欧洲经济的主导地位 ,中国和欧洲之间存在丝银贸易,导致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这意味着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B项正确;白银流入中国,减少了欧洲贵金属的流入量,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价格革命的发生,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对西班牙的发展是有利的,其衰落原因是其未将获得的资本投入生产领域,排除C项;题干中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意味着中国的商品大量外销,说明当时是中国在经济中居于主导,排除D项。 3.1785—1832年间出现的北太平洋的动物皮毛市场是中国与欧美之间的贸易市场,该贸易以中国市场为中心,以欧美商业资本为核心驱动力,并在资本扩张性竞争条件下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大约到了19世纪20年代初期,这种动物皮毛贸易逐渐衰退。据此可知该贸易() A.兴起时适应了垄断资本主义扩张的需要 B.活跃程度与中国民间皮毛需求量大有关 C.兴衰过程可能与皮毛资源过度开发有关

D.发展状况反映中国与世界贸易联系密切 “在资本扩张性竞争条件下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可知该贸易衰退的原因可能是对动物皮毛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故C项符合题意;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A项;该市场的核心驱动力是欧美的商业资本,衰退原因并不是中国民间皮毛需求量大,排除B项;仅根据皮毛市场无法说明中国与世界贸易联系密切,排除D项。 4.16—18世纪,欧洲从海外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烟草、蔗糖、茶、咖啡、瓷器等;19世纪,欧洲在海外寻求的主要产品逐渐成为金属、植物油、染料、棉花和麻等。导致该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规模的扩大 B.欧洲生产方式的变革 C.全球殖民强国的更替 D.亚非拉美地区的衰落 “主要是香料、烟草、蔗糖、茶、咖啡、瓷器等”到“金属、植物油、染料、棉花和麻等”体现了进口的产品由奢侈品向工业原料转变,这明显受工业革命的影响,欧洲机器生产导致工业原料需求大增,故选B项。 5.观察下图,可以推知() 初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 A.初级产品占国际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 B.国际组织成立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C.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D.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 1937—1987年初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体现了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故A项错误,C项正确;从图表中看不出国际组织的影响,故B项错误;由初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变化看不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故D项错误。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来越集中于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则集中于欧美诸国和日本。该状况反映出()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全球经济秩序在竞争中逐步建立 C.该时期的国际关系日趋简单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文化遗产 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后篇巩固提升 1.一位国际专家在对我国某项世界遗产进行监测考察时,曾谆谆告诫,这是你们的一只金鸡,你们可不要杀了它来取蛋啊!该专家的意思是() A.世界遗产开发价值高 B.世界遗产应合理开发 C.我国世界遗产价值最高 D.世界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 ,我们对世界遗产应当合理开发,故选B项。 A、C两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2.“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 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上述材料中的“它”是指() A.四川都江堰 B.扬州古运河 C.关中郑国渠 D.河北赵州桥 3.泰山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佛教、道教、封禅以及世代歌咏、吟咏文化的同为一体。对泰山的封禅祭祀包括酝酿、登天和抵达仙境三个阶段。这突出了文化遗产() A.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 B.范围上的完整性 C.内容上的丰富性 D.影响上的广泛性 “泰山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佛教、道教、封禅以及世代歌咏、吟咏文化的同为一体……封禅祭祀包括酝酿、登天和抵达仙境三个阶段”可知,这体现了泰山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文化遗产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而不是范围上的完整性,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文化遗产内容上的丰富性,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文化遗产的影响,D项错误。 4.如何让我们的遗产有生命地鲜活地传下去,而不是仅仅是标本和遗迹?面对这一问题的追问,相应的措施是() A.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B.反对对这类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的环境作任何的改动 C.将价值丧失的世界遗产取消其世界遗产的资格 D.把增加资金投入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手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练习: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作业Word版含解析

第五单元第十四课 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10 小题,每题 4 分,共40分。) 1.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掀起了翻译和引进西方知识的高潮,成为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的前驱。他们“开眼看世界”的原由是(B) A .遇到了朝廷向西方学习的引导B.遇到了西方船坚炮利的刺激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需要D.意识到西方政治文明的先进 [ 分析 ]当时朝野多数存在浓重的华夷观点,故 A 项错误;依据资料“ 鸦片战争期间” 可知,林则徐、魏源遇到西方先进技术的刺激,故 B 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 世纪 六七十年月,故 C 项错误;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故 D 项错误。 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又以为“万里一朔,莫如中华”。 据此能够以为魏源( C ) A.推进了东方国家对西方世界的认识 B.在遭到西方列强侵略时不失民族时令 C.开始关注西方世界的同时仍抱有文化优胜感 D .引起了19 世纪 40 年月中国学习西方的高潮 [ 分析 ]题干资料表现了魏源思想的两面性,即开通和守旧二者兼具,关注西方世界的 同时仍抱有文化优胜感,故 C 项切合题意。 3.《洋务运动史话》的作者丁贤俊以为洋务运动的大纲萌芽于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 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主要在于二者( C ) A.都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救国大纲 B.都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之间的差距 D.都经过西方的政治体系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 分析 ]洋务运动的大纲是“ 师夷长技以自强” ,这与林则徐、魏源提出的“ 师夷长技 以制夷”对比,二者共同之处在于“ 师夷长技”,并且洋务派的主张更为深刻,故C项正确。 4. (2019 河·南濮阳高二期末)“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观点,不单是19 世纪下半叶先 进中国人的基本共鸣,更是洋务派在中西文化碰撞后采纳的文化选择模式。此“文化选择模 式”( A ) A .有益于对中国文化的改造B.表示了“崇洋”思想的流行 C.反应了文化侵略的隐蔽性D.批评了封建儒学的落伍性 [ 分析 ]“ 中体西用”的文化观点有益于借助外来文化增强对中国文化的改造, A 项正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后篇巩固提升 1.在古印度,佛教出家众的生活来源是通过托钵化缘来获得的。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出家众的生活来源发生了改变,由托钵化缘式变为坐拥土地及寺产的安居受供式。佛教出家团体生活方式的改变() A.表明佛教放弃了原始教义 B.旨在适应中国封建农耕的经济形态 C.反映了佛教与儒学的融合 D.成为两汉魏晋土地兼并的主要力量 ,拥有土地即可依赖土地获得地租收入,以此维持佛教出家团体的生活,因此佛教传入中国后出家团体生活方式的改变适应了中国封建农耕的经济形态,故选B项。 2.下图为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局部,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母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景象。它() A.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 B.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 C.说明了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 D.印证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 ,《送子天王图》是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作品,不能反映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故A项错误;题中《送子天王图》只是“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母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景象”,并未反映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故B项错误;古代中国绘画包含山水画、花鸟画、宗教画、历史画等多种形式,并不是仅以宗教题材为主,故C项错误;《送子天王图》中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的穿着符合中国唐代皇帝及后妃的装束,这体现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故D项正确。 3.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的态度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这是因为() A.儒学加强理论建设,适应时代要求 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独尊地位巩固 C.商品经济发展,民众价值取向变化

高中历史 专题一 2汉代儒学习题 人民版必修3-人民版高二必修3历史试题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 2汉代儒学习题人民 版必修3 一、“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 (1)秦统一后,建立______________政治体制。 (2)一些儒士却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 (3)导火线:关于________与分封制之争。 2.概况:秦始皇采纳丞相________的建议,规定除《秦记》和一些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外,其他各国的________和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全部予以烧毁。焚书后,秦始皇怀疑一些儒生、方士散布反对自己的言论,又坑杀了许多儒生。 3.评价:①实质:文化专制政策。②“焚书坑儒”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是对__________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的一场浩劫,导致儒学发展进入低潮。③受到主流文化的批判。 一、 1.(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3)郡县制 2.李斯历史记载 3.②先秦思想文化成就 ♨应用思考 为什么秦王朝不禁焚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应用思考:“焚书坑儒”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制思想文化的泛滥,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会危及秦的专制统治。 ►应用示例 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活动中,下列书籍属于焚烧的是( ) ①《春秋》②《诗经》③《黄帝内经》④《礼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应用示例:C

二、“罢黜百家” 1.背景。 (1)经济上,西汉经过六七十年的________,经济发展,实力增强,但土地兼并问题严重。 (2)政治上,王国问题依然存在,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3)文化上,西汉初年以黄老之学为治国思想,汉武帝时期,黄老之学难以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黄老思想”不利于思想统一;董仲舒阐发了他的儒学主X,得到汉武帝认可。 2.内容。 (1)董仲舒提出:“《春秋》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2)汉武帝初年,起用________(儒士)数百人,在各级部门担任官职。 3.评价。 (1)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________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在儒学地位上升的同时,汉王朝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这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3)汉武帝时期,中国的“大一统”得到巩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二、 1.(1)休养生息 2.(2)贤良文学 3.(1)平等竞争 ♨应用思考 1.如何从多角度理解董仲舒新儒学呈现出的新特点? 应用思考1:(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图中阴影部分为历史上先后形成的贸易中心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罗马人的征服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全球化的推进 2.下图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逐步形成 B.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使亚非拉地区的小农经济迅速解体 C.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通信工具方便了世界联系 D.新航路开辟引起欧洲的商业革命,促进了世界贸易的扩展 3.(2019山西太原高一期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推销、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推动()

A.世界完全形成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 B.各国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现象得以消除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获得对等的利益 D.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4.(2020安徽示范中学高二月考)2018年3月,“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由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墨西哥等11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截至2018年12月底,除日本以外的其他10个国家对协定国废除了几乎所有的关税,日本也废除了100%的工业产品和82.3%的农林水产品的关税。这些做法() A.顺应了贸易自由化潮流 B.加剧了地区发展不平衡 C.阻碍了世界多极化发展 D.加强了成员国政治合作 题组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5.(2019山东枣庄八中高三月考)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说:“1500年左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颗门牙咬开了世界,大西洋开始迎来一个开放的时代。”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A.“两颗门牙”指的是英国和荷兰 B.大西洋的开放使地中海沿岸的商业更加兴旺 C.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工业发达 D.大西洋的开放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6.(2019四川树德中学高二月考)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他说:“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