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党参米炒炮制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党参;米炒党参;化学成分;炮制历史沿革;药理作用;综述

党参米炒炮制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党参;米炒党参;化学成分;炮制历史沿革;药理作用;综述

党参米炒炮制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党参;米炒党参;化学成分;炮制历史沿革;药理作用;综述
党参米炒炮制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党参;米炒党参;化学成分;炮制历史沿革;药理作用;综述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pilosula (Franch.)Nannf.、素花党参 C. pilosula Nannf.var. Modesta(Nannf.)L.T.Shen 或川党参C.tangshen Oliv. 的干燥根[1],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是我国传统补益类中药。党参生用长于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免疫调节、抗菌、抗肿瘤、抗溃疡、改善心血管功能、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2-3],对脾肺气虚、中气不足、脾胃虚弱、热病伤津等均有良好的疗效。历代本草典籍及各省炮制规范中党参的炮制方法有米炒、蜜炙、麸炒、蜜麸炒、清炒、土炒、蜜蒸、清蒸等,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功效各异。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所载党参炮制项下仅有米制一种炮制方法。党参米炒后气变清香,和胃、健脾止泻作用增强[4],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等[5],含米炒党参的复方制剂不多,2020 年版《中国药典》复方制剂仅有1 个(“补脾益肠丸”,健脾止泻)。近年来有关党参米炒工艺研究已有报道,但米炒党参无统一的、操作性比较强的炮制工艺参数,且米炒党参长于健脾止泻的主要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对党参米炒炮制历史沿革、米炒前后成分及功效变化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党参增强临床疗效,扩大药用范围提供参考,也为后人进一步研究其炮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今后对米炒党参饮片的质量控制、有效成分、新药研发及大健康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为寻求合理的、最佳的米炒炮制工艺奠定科学基础。1 党参米炒炮制历史沿革米炒是加固体辅料炒的常见炮制方法之一,药物与米共炒可增强药物和胃、健脾止泻作用。米炒炮制方法自古有之,《中国药典》1963 年版开始收载米炒党参,1977 年-2005 年版《中国药典》未收录,《中国药典》2010 年版又开始收载至今。1.1 古代米炒炮制工艺“党参”之名始见于《本草从新》[6],其炮制及临床应用历史较短,大约从清朝开始,因而党参古代炮制内容比较简单,偶有记载。在净制方面,有采用“去梢”(《外科证治全书》),“竹刀刮暴干”(《本草害利》);在米炒炮制方面,《时病论》记载“米炒,治脾土虚寒泄泻”。1.2 现代米炒炮制工艺米炒党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炮制品。笔者对历版《中国药典》和各省中药炮制规范中米炒党参炮制工艺汇总(见表1),发现在米种类(粳米、大米、糯米)、米用量、炒制温度(文火、中火)、炮制方法(米先下或共下)和炮制程度判定均有差异,药典炮制方法与各省炮制规范差异及具体炮制工艺参数的不明确,直接影响米炒党参饮片的质量和临床药效。党参米炒后气变清香,健脾止泻作用增强,化学成分亦有所变化。党参米炒后挥发油、党参多糖及微量元素含量较党参有所改变。刘海萍等[7]通过GC-MS 联用技术对米炒党参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发现,党参米炒后挥发油含量降低。周玥[8]研究发现,党参米炒后党参多糖含量降低,且对米炒品中新增成分5-羟甲基糠醛(5-HMF)的生成途径进行探讨,推测党参米炒后新增5-HMF 是米炒党参长于健脾止泻的物质基础。此外,还发现5-HMF 生成的最主要途径是党参所含的多糖类成分与阿魏酸等酸性物质在高温环境下发生反应,但该转化途径仅为部分转化,具体转化率有待进一步研究。邹利等[9]也发现,党参经米炒后党参多糖含量降低和5-HMF 新增这个规律。田源红等[10]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党参不同炮制品进行常用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并对测定元素含量进行比较,发现米炒党参饮片中Zn、Fe、Ni 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生党参饮片,Cu、Mg 元素含量较党参饮片明显降低。王清浩等[11]研究发现,党参米炒炮制过程中,样品粉末总色值呈下降趋势,且HPLC 指纹图谱中1、2、3、4、6、15 号峰是米炒党参炮制过程中与表观颜色变化显著相关且含量变化明显的成分,可作为米炒党参炮制过程监控及质量控制标志物。

3 药理作用3.1 免疫调节党参多糖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12],可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抗体水平、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特异性、非特异性、细胞性、体液性免疫均有广泛影响。党参多糖对RAW264.7 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NO)具有明显的免疫刺激作用,是潜在的免疫刺激剂,能促进RAW264.7 细胞吞噬功能、提高脾脏指数,NO、血清γ 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6、IL-

10 水平,增加IgG、IgM、IgA 表达并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13-18]。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控肿瘤坏死因子(TNF)、大鼠凋亡相关蛋白(RELA)、IL-10、IL-6 等靶点,T 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核苷酸寡聚化结合域(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多个途径发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19]。Bai 等[18]研究发现,党参寡糖(CPO)可提高环磷酰胺(CTX)致免疫缺陷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吞噬指数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强耳壳肿胀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上调磷酸化的p38、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和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CPO 是党参中重要的免疫调节成分,可作为药物或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免疫调节剂。Deng 等[20]发现,党参多糖可维持体内CD4+ /CD8+ T 细胞、Th1/Th2 细胞、Tregs/Th17 细胞、IL-10/TNF-α 和IL-10/IL-1β 的平衡,对抗氢化可的松的干扰具有良好的作用,有开发成新型功能食品的潜力。且党参多糖可调节CD4+、CD8+、CD28+和CD152+ T 细胞百分率,可增加CD28、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和p38 MAPK mRNA 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TCR/CD28 信号通路促进T 细胞活化而发挥其免疫刺激作用[21]。Zou 等[22]研究发现,党参酸性多糖(CPP)经果胶酶修饰得到WCP-Ia 片段可增加脾脏指数、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TNF-α、分泌型IgA (SIgA),CD4+ /CD8+ T 淋巴细胞比率,这与其含有的β-d-(1→4)-半乳糖链密切相关,表明WCP-Ia 靶部位是肠道免疫系统,且党参多糖还能提高乳酸菌数量和盲肠乙酸含量。因此,推断肠黏膜或微生物群可能是CPP 的潜在目标活性位点,今后可从粪便微生物移植或基因缺陷小鼠等方向探索体内详细机制。3.2 抗菌、抗肿瘤党参具有良好的肿瘤细胞毒性和抗菌作用,其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多种肿瘤和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张培等[23]对不同单糖组成的26 批党参多糖药材通过MTT 法进行肝癌HepG2 抑制作用比较,发现其抑制作用与单糖的种类和量存在相关性,其中半乳糖醛酸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最强。Chen 等[24]发现,从党参内生菌14-DS-1(DSPS)分离得到的胞外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Bai 等[25] 研究发现,党参多糖(CPP1a 和CPP1c)均能通过影响HepG2 细胞G2/M 期、上调Bax/Bcl-2 比值和激活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而影响细胞形态,抑制细胞迁移,诱导细胞凋亡,且推测CPP1c 比CPP1a 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和促凋亡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其含有较高的醛酸。Yang 等[26]发现从党参中分离得到果胶多糖(CPP1b)对人肺腺癌A549 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表明CPP1b 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为CPP1b 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方志娥等[27]研究发现,党参总皂苷(TSC )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类肝癌SMMC-7721 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aspase-8、Caspase-9 与p38MAPK、p53 蛋白表达,最终激活Caspase-3,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抗溃疡党参是传统的脾胃调节药物。现代研究表明,党参提取物或化合物可改善胃肠功能、治疗胃溃疡和慢性胃炎等。Jing 等[28]观察党参水煎液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发现党参多糖具有益生元样作用,能促进双歧杆菌属等益生菌并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此外,党参水煎液促进短链脂肪酸合成,上调抗炎因子的表达和下调与Th17/Treg 平衡相关促炎因子分泌,促进肠道整体菌群恢复。表明其在急性结肠炎的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Li 等[29]研究发现,从党参根中提取的菊粉型果聚糖(CP-A)能明显降低乙醇所致急性胃溃疡大鼠黏膜溃疡指数、降低丙二醛(MDA)、NO 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显著提高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表明CP-A 可能是急性胃溃疡治疗的有效成分。研究还发现菊粉型果聚糖(CPPF)可以选择性地刺激肠道微生物,特别是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降低pH 值,并抑制有害细菌的增殖,表明CPPF 是一种潜在的天然益生元来源[30]。靳子明等[31]发现,党参超微粉对乙酸致胃黏膜损伤型大鼠胃溃疡的疗效优于普通粉,表明超微粉碎有助于提高党参药效。3.4 改善心血管功能党参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研究发现,其

化学成分对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李义波等[32]研究发现,党参多糖(CPPS)可上调X 射线辐射致造血干细胞衰老小鼠骨髓中Bcl-2 蛋白表达,下调p53、Bax 蛋白表达,表明CPPS 能减轻X 射线诱导的小鼠造血干细胞凋亡,改善造血功能障碍。刘梅等[33]发现,党参多糖可有效改善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并抑制脑内脊髓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蛋白的表达。Liu 等[34]研究发现,从党参残渣中提取纯化的中性多糖(CERP1),可显著改善胰岛β 细胞衍生系细胞的胰岛素分泌,且CERP1 对Ⅱ型糖尿病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主要作用是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脂质代谢,提高糖酵解酶活性和降低肝转氨酶活性,为党参残渣的回收和利用提供新思路。同时,研究发现,党参颗粒制剂对结扎大鼠胸主动脉造成心力衰竭有改善心肌细胞收缩的功能[35]。3.5 抗氧化、抗衰老在抗衰老方面,中药具有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研究发现,党参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36]。李启艳等[37]研究发现,党参多糖可通过拮抗D-半乳糖从而诱导小鼠体内SOD、GSH-Px、谷胱甘肽水平下降、MDA 水平增加,进而发挥抗衰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38]。且相关研究表明,硫酸化修饰可增强党参多糖的抗氧化活性[39]。Chen 等[40] 采用微阵列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衰老小鼠和党参处理后的lncRNA-miRNA(ceRNA)网络进行比较和KEGG 通路分析,发现党参对衰老肺有保护作用且ceRNA 网络在党参抗衰老作用中起重要作用。Cai 等[41]发现,党参水提物可降低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其抗衰老作用可能与微小RNA(miRNA)靶向作用有关。3.6 其他此外,近期研究发现,党参还具有神经保护、耐疲劳、肾损伤保护、保护肝功能等作用。马竞等[42] 采用Rice 法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时发现,党参多糖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脑水肿和病理改变,降低细胞凋亡率和Bax 表达,降低乳酸脱氢酶(LDH)和MDA 含量;并能上调Bcl-2 表达,增加SOD 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党参多糖介导Nrf2 信号通路相关。党参多糖对小鼠强制游泳引起的身体疲劳具有缓解作用,可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对实验组小鼠血液进行生化参数分析,发现血清中乳酸(BLA)、尿素氮(BUN)水平降低,对肝脏和腓肠肌的检测发现,相比于未服用党参根部多糖的小鼠,其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明显升高[43]。Li 等[44]发现,党参多糖可改善I/R 诱导的肾功能损伤,保护作用可能与LDH、谷草转氨酶(AST)及BUN、肌酐(CREA)和TNF-α 水平降低有关。Liu 等[39]发现,党参多糖和酸化党参多糖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天冬氨酸转氨酶、TNF-α、MDA 含量,提高肝匀浆SOD 和GSH-Px 水平,减少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肝组织病理改变,对卡介苗/脂多糖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硫酸化修饰可增强党参多糖抗氧化和保肝活性。4 小结及展望目前党参的米炒炮制工艺较为粗略,依然停留在靠经验判断,火力、火候等指标没有量化,不利于现代化企业规模化加工生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先进设备和技术应用于中药的炮制过程中,采用热分析[45]等现代研究技术确定党参米炒品的最佳炮制工艺参数对于现代化中药生产具有重大意义,且传统的米炒党参饮片在储存过程中极易遭受虫蛀,因此研究一种可以确保饮片质量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米炒炮制方法势在必行。党参作为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丰富的临床应用基础,应加以传承,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不断发展创新。目前对于党参调节免疫、抗菌、抗肿瘤,抗溃疡等药理活性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多以党参多糖的药理作用为主,在今后的工作中可着重米炒党参药理活性的研究,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基因水平客观评价党参米炒前后物质基础变化,探寻能够反映党参米炒作用的体内标志物,从而进一步阐明党参米炒机理。此外,未来将对米炒党参中新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创新药物,使党参资源的开发、研究更全面,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化。

党参

党参 文章目录*一、党参的概述*二、党参的功效与作用*三、党参的 分类*四、党参的药方选录*五、党参的服用方法*六、党参的选 购方法、保存方法 党参的概述 1、党参的概述党参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等的干燥根。 党参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懒言短气、四肢无力、食欲不佳、气虚、气津两虚、气血双亏以及血虚萎黄等症。但表证未解而中满邪实的不能用。该品功效与人参相似,惟药力薄弱。治一般虚证,可 代替人参使用;虚脱重证,则仍用人参为宜。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2、党参的别名条党、单枝党、板桥党、防党参、上党参、 狮头参、中灵草。 3、党参的性状形态圆柱形,末端较细,有的分枝,长10~45 厘米, 径0.5~2厘米。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和芽,习称“狮子盘头”,根头下部有环状横纹,全体 有明显不规则的纵沟及散在横长皮孔;支根断落处有黑褐色胶状

物,习称“豆豉尾”。质较软而结实,断面稍有裂隙,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气香特异,味甜。 4、党参的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脾经、肺经。 5、党参的来源桔梗科植物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 6、党参的产地分布生长于海拔900~2300米的林边灌木丛中,现有大量栽培。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党参的功效与作用 1、党参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含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苷、微量生物碱、氨基酸、多糖及皂苷,并含有丁香苷、正己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蒲公英赛醇、无羁萜等成分。 2、党参的功效作用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3、党参的毒副作用有实证、热证禁服;正虚邪实证不宜单独使用。 服用党参时,忌吃萝卜,忌饮茶。 不宜与藜芦同食。

当归的炮制

当归的炮制 08中现2班罗灵健0806506213 [摘要] 通过对古代及现代医药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分析,总结了当归历代炮制演变轨迹及现代全国各地炮制概况。自南北朝开始,经历唐、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时期,文献记载的当时炮制方法有25种之多,其中以酒制法应用广泛;经过历代医家由浅入深、逐渐变化的认识过程,逐渐形成了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目前全国各地主要沿用了清炒和酒炒法,其它方法虽有沿用,但已不是主流。 [关键词] 当归;炮制;历史沿革 一 . 历史沿革 1 当归古代炮制概况 1.1净制与切制当归的净制首见于南北朝时期雷敩的《雷公炮炙论》[ 3 ] ,要求“先去尖并头光硬处一分已来”;此外,还有“去芦头”、“去芦洗净砂土”、“去芦须”、“去苗”、“去芦尾”等。洗也有特殊要求的,宋代《洪氏集验方》[ 4 ]要求用“温水洗”。 当归的切制首载于唐《千金翼方》[ 5 ] ,要求“切”,但没有具体规格。宋《太平圣惠方》[ 6 ]要求“剉”,宋《苏沈良方》[ 7 ]则要求“薄切片子”,《洪氏集验方》[ 4 ]也要求“薄切”,这种薄切的要求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中国药典和多数省市地区的炮制规范都要求“切薄片”。 1.2炮制当归自《刘涓子鬼遗方》[ 2 ]首载“炒”后,历代在沿用的基础上均有发挥,从南北朝到清末,历代文献记载的炮制方法有25种之多,有常温处理的,有加热处理的;有用辅料的,也有非辅料处理的;热处理的方式主要有清炒、辅料炒(辅料有固体辅料和液体辅料) 、蒸、煮、煨、煅等;所用的辅料主要有酒、醋、盐、米、米泔水、生地汁、吴茱萸、芍药汁、姜汁、黑豆汁、童便、土等。其中酒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辅料, 酒制主要有“酒浸”、“酒洗”、“酒炒”、“酒焙”、“酒蒸”、“酒煮”、“半酒半醋炒”等方法,“酒制”的方法不仅历代应用最多,而且经过历代的衍变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中国药典和多数省市的炮制规范均收载了“酒当归”的制品。 2 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 当归在南北朝至清代的炮制发展过程中,医家对当归炮制方法的认识经过了由浅入深、逐渐变化的过程,形成了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当归的入药理论。当归传统按“头、身、尾”3部分分别入药,具有不同的药用特点。最早记载见于《雷公炮炙论》,雷敩曰:“若要破血即使头一节硬实处;若要止痛,止血,即用归尾”。随后历代医家对此有相同的看法,如“头破血,身行血,尾止血??[ 12 ]。”“头止血,身和血,梢破血。”[ 11 ]“身养血,尾破血,全活血。”[ 22 ]类似记载屡见于历代医著中,形成了当归的传统入药理论,甚至沿用至今,虽然中国药典规定以全归入药,但有部分医家仍沿用传统理论,将当归分为“归头”、“归身”、“归尾”几部分,根据病情,辨证用药。至于“归头”、“归身”、“归尾”的作用,历代文献记载多有相悖之处,认识并不统一,仍需进一步研究。 3 当归现代炮制概况 当归入药炮制经过历代传承,现行的炮制方法主要有“清炒、酒炒”等。《中国药典》2005版仅收载了“酒炒”方法,入药也不分头、身、尾3部分,而是用“全归”入药。各省炮制规范中,酒当归的黄酒用量多为每100斤药材用10斤,部分用酒量在10~20斤,个别几个省份采

党参作用

1长期食用党参有副作用吗? 虽然书载党参的药性都是倒性平的,但临床实际使用,剂量稍大或服用时间稍长,从效果看 是偏温,戍燥热之物,伤津耗液。这符合中医理论气能生火之理及其能抗低温、升高血压等 的药理。部分人长期服用可能出现上火现象,如便秘、口疮,可找中医师开综合的方剂调理 一下。 2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痕,习称“狮子盘头”;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稀疏,栽培品环状橫纹少或戒无,质稍硬或略带韧性,断面有裂隙或放攻射状纹理。一般野生品种的“狮子盘头”大,环状橫纹致密。以根条肥大、质柔润、气味浓、嚼之无渣为佳。素花党参:上半身近根头部有致密而明显的环状皱纹,习称“蚯蚓头”,横纹常达全长的一半以上。断面裂隙较多。以根条肥大、粗实、皮紧、横纹致密、味甜者为佳。 3参是一味中药,吃多了对身体是不利的,希望我的解释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孕妇滥服人参,桂圆,黄芪等甘温补品,甘温极易助火,动胎动血,对有阴虚内热的孕妇来说,无异 于火上加油,火盛则灼伤阻血,血热则妄行,上下气机失调,则很可能造成漏红,小腹坠胀等先兆 流产或是早产,若气盛耗阴,扰动胎儿,还可危及生命. 4中医没有孕妇吃中药有副作用之说,当然不是所有的药能用于孕妇,也不是每个孕妇都应该吃中药,是根据各人的需要而定,如果按照中医孕期凉产期温的原则,建议尽量不要食用 党参属补虚药,主要以补气血为主。可用来泡酒,炖汤,煲汤饮用等。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西党参)、川党参、管花党参等的根。党参为多年生草 本,生于山地灌木丛中及林缘。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 云南、西藏等地;素花党参生于海拔1500至3200米的之间的山地林下、林边及灌丛中,分 布于山西中部、陕西南部、甘肃、青海、四川西北部;川党参生于海拔900至2300米的山 地林边灌丛中,现有大量栽培,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管花党参生于 海拔1900至3000米之间的山地灌木林下及草丛中,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 移栽后第2或3年9至10月将根挖出,洗净,晒4至6小时,然后用绳捆起,揉搓使根充 实,经反复3至4次处理后,即可扎成小捆,贮藏或进行加工。贮藏期间宜放于凉爽干燥处, 避免虫蛀。 1. 党参根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表面灰黄色至红棕色,有不规则纵沟及皱疏生樱花长皮孔,上部多不状皱纹;根头有多数突起的茎痕及芽痕,集成球状,习称“狮子盘头”;要破碎处有时可见黑褐色胶状物质柔润或坚硬,折断面较平坦,皮部厚,黄白色至至棕褐色,常有裂隙,与木部交接处有一深棕色环,木部约占直径的1/3至1/2,淡黄色。气微得,味甜,嚼之无渣。 2. 素花党参根稍短,表皮灰棕色,栓皮粗糙,多皱缩扭曲,上部环状密集,油点多。质坚韧断面不平整,嚼之有渣。 3. 川党参根下部少分枝。表面灰棕色,栓皮常局部脱落,上部环纹较稀。断面皮部肥厚,裂隙较少,味微甜,酸。 4. 管花党参根下部略有分枝,表面常皱缩成稀疏,根头有球状狮子务须头,断面粉质或糖

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

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乙酸-丙二酸途径:脂肪酸类,酚类,醌类;甲戊二羟酸途径:萜类,甾类;莽草酸途径:即桂皮酸途径,苯丙素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氨基酸途径 :生物碱类 溶剂提取法(常用溶剂及极性) (1)溶剂按极性分类:三类,即亲脂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溶剂按极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如下: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甲醇(乙醇)是最常用的溶剂,能用水任意比例混合. 分子大,C多,极性小,反之,大..按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大的溶剂提取极性大的化合物 提取方法 ①煎煮法:挥发性及加热易破坏,多糖类不宜用。 ②浸渍法:不用加热,适用于遇热易破坏或挥发性成分,含淀粉或黏液质多的成分,但效率不高。 ③渗漉法:效率较高。④回流提取法:受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用。⑤连续回流提取法:有机溶剂,索氏提取器或连续回流装置。⑥水蒸气蒸馏法: 适于具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挥发油、小分子生物碱、酚类、游离醌类等:⑥超临界萃取法:以CO2为溶剂.用于极性低的化合物,室温下工作,几乎不用有机溶剂,环保 分离方法 ①吸附色谱: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吸附能力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色谱。硅胶用于大多数中药成分;氧化铝用于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如生物碱、萜、甾;活性炭用于水溶性物质如氨基酸、糖类和某些苷类;聚酰胺用于酚醌如黄酮、蒽醌及鞣质。②凝胶色谱:主要是分子筛作用,根据凝胶的孔径和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大小而达到分离目的。③离子交换色谱:基于各成分解离度的不同而分离。主要用于生物碱、有机酸及氨基酸、蛋白质、多糖等水溶性成分的分离纯化。④大孔树脂色谱:一类没有可解离基团,具有多孔结构,不溶于水的固体高分子物质。它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有选择地吸附有机物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是反相的性质,一般被分离物质极性越大,越先被洗脱下来,极性越小,越后洗脱下来。应用于中药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分离富集。⑤分配色谱: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正相色谱: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用于分离极性和中等极性的成分。常用固定相:氰基或氨基键合相;常用流动相为有机溶剂。反相色谱: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用于离非极性和中等极性的成分,常用C18或C8键合相。常用流动相为甲醇-水或乙腈-水。 糖和苷类化合物 糖: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 苷:糖或糖额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又称配糖体 构型D,L,α,β : 向上D,向下L; 同侧:β异侧:α 苷键酸水解:苷键原子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苷键断裂生成苷元和糖的阳碳离子中间体,在水中阳碳离子经溶剂化,再脱去氢离子形成糖分子。难易顺序:N-苷>O-苷>S-苷>C-苷。强酸水解:得到糖,苷元易破坏;弱酸水解:得到次级苷,确定糖的连接顺序;两相酸水解:保护苷元 酶水解:对难以水解或不稳定的苷,在酶水解条件温和,不会破坏苷元,可得到真正的苷元 显色反应 Molish反应:加入5%α-萘酚乙醇液,沿管壁缓慢滴入浓硫酸,在两层液面间会出现一个紫色环。又称α-萘酚反应.说明含有糖类或苷类. (但碳苷和糖醛酸例外,呈阴性.) 菲林和多伦反应:阳性,有还原糖.可以利用这两个反应来区别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麦芽糖、乳糖为还原糖。蔗糖为非还原糖 苷键构型的判断 糖苷的1H-NMR:成苷的端基质子H的耦合常在较低场。如:β构型J H1-H2=6~9Hz(8左右);α构型J H1-H2=2~3.5Hz (4左右) 醌类 酸性(规律) -COOH > 二个β-OH > 一个β-OH >二个α- OH > 一个α–OH 可用PH 梯度萃取分离。 其结果为①和②被5%碳酸氢钠溶液提出;③被5%碳酸钠提出;④被1%氢氧化钠提出;⑤只能被5%氢氧化钠提出 可用PH梯度萃取分离。 颜色反应 1、Feigl反应:全部醌类均阳性。碱性条件加热,紫色 2、Borntrager’s反应:也叫碱液试验,羟基蒽醌阳性。——颜色变化与OH数目及位置有关,红-紫色. 3、醋酸镁反应:含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的蒽醌类阳性。 4、与活性亚甲基试剂反应kesting-Craven和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 苯醌和萘醌类的专属反应.在碱性条件下 5、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蒽酮类的特异性反 应.(唯一).蒽酮就是9或10位没有被取代的羟基 蒽酮类.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大题,看书) pH梯度萃取法P82 例:大黄蒽醌苷类的分离 苯丙素类(一个或几个C6-C3) 香豆素:一般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天然产物 母核(画) 内酯性质和碱水解反应 碱性开环,酸性闭环。但长时间加热,异构化,不可 恢复闭环. 显色反应有荧光性质 1、Gibb’s反应: 试剂:2,6-二氯(溴)苯醌氯 亚胺 C6位没取代,阳性,蓝色 2、Emerson反应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 钾反应 C6位没取代,阳性,红色 木脂素鉴识 Labat反应:具有亚甲二氧基的木脂素加浓硫酸 后,再加没食子酸,可产生蓝绿色 黄酮(C6-C3-C6) 结构与基本骨架(芦丁,槲皮素,鼠李糖,葡萄糖的 结构都要求会写)138页 经典结构是2-苯基色原酮,现在泛指两个苯环通 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黄酮类:以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且3位上无含 氧基团取代的一类化合物 黄酮醇:在黄酮基本母核的3位上连有羟基或含 氧基团 二氢黄酮:黄酮基本母核的2、3位双键被氢化而 成 二氢黄酮醇:黄酮醇类的2、3位被氢化的基本母 核 交叉共轭体系:黄酮结构中色原酮部分本身无 色,但在2位上引入苯环后,即形成交叉共轭体 系,通过电子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而显出 颜色。在7位或4’位上引入-OH及-OCH3等助色 团后,产生p-π共轭,使化合物颜色加深。 溶解度:游离黄酮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 乙醇、乙酸乙酯、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 水中。引入羟基增多,水溶性增大,脂溶性降 低;而羟基被甲基化后,脂溶性增加。黄酮苷一 般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溶剂中,但难 溶于苯、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中 平面型如黄酮、黄酮醇、查尔酮等溶解度较小, 非平面型如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的溶解性较 大,异黄酮的也较大 酸性:7,4’-二OH黄酮>7-或4’-OH黄酮>一 般酚羟基>5-OH黄酮 显色反应:(1)HCl-Mg反应:样品溶于甲醇或乙 醇1ml中,加入少许Mg,再加几滴浓HCl,一两 分钟显红~紫红色。(2)AlCl3反应:样品的乙醇 溶液和1%乙醇溶液AlCl3反应,生成黄色络合 物。(3)锆盐-枸橼酸反应:可鉴别黄酮类化合 物是否纯在3-或5-OH。样品的甲醇溶液加2%二氯 氧锆甲醇溶液。黄色不褪,有3-OH或3,5-OH, 如果减褪,无3-OH而有5-OH pH梯度萃取法:5%NaHCO3可萃取7,4’-二羟基 黄酮,5%NaCO3可萃取7-或4‘-羟基黄酮, 2%NaOH可萃取一般酚羟基的黄酮,4%NaOH可以萃 取5-羟基黄酮。 柱色谱分离 硅胶柱:利用极性差异,几乎适用于任何类型黄 酮(主要分离异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及 高度驾机皇或乙酰化的黄酮及黄酮醇) 聚酰胺柱:通过酰胺羰基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上 的酚羟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化合物结构与Rf 值:酚羟基少>多;易形成分子内氢键>难;芳 香化程度低>高;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 黄酮醇;游离黄铜>单糖苷>双糖苷>叁糖苷 (含水移动相做洗脱剂);有机溶剂做洗脱剂反 之。洗脱能力由弱至强;水<甲醇或乙醇(浓度 由低到高)<丙酮<稀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氨水< 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液 紫外 黄酮类型带II(弱峰) 带I(强峰) 取代) 黄酮醇(3-OH 游离) 250-280 358-385 异黄酮245-270 310-330肩峰 二氢黄酮/醇370-295 300-330 查耳酮220-270低强度340-390 氢谱: 黄酮或黄酮类H-3是一个尖锐的单峰出现在 6.3 处 邻位耦合:耦合常数为8Hz左右 间位耦合:2-3Hz 对位耦合:很弱,数值很小或没有 5,7-二OH黄酮δppm:H-6小于 H-8 . 7- OH 黄酮: δppm:H-6 > H-8 6’δ比较大,5’较小 同时还要看 单峰S,就没有邻,间位双锋d说明有邻位或间位 其中一个双双锋dd就说明有邻,和间两个 生物合成途径 经验异戊二烯法则:基本碳架均是由异戊二烯以 头-尾顺序或非头-尾顺序相连而成;生源异戊二 烯法则:甲戊二羟酸是各种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 的关键前体 单萜:无环,单环,双环,三环,环烯醚。知道 卓酚酮,环烯醚萜,薄荷醇,青蒿素的二级结构 和性质 性质:萜类多具苦味,单萜及倍半萜可随水蒸气 蒸馏,其沸点随其结构中的C5单位数、双键数、 含氧基团数的升高而规律性升高 提取:挥发性萜可用水蒸气蒸馏法;一般萜可用 甲醇或乙醇提取;萜内酯可先用提取萜的方法提 取出总萜,然后利用内酯的特性,用碱水提取酸 化沉淀的方法纯化;萜苷多用甲醇、乙醇或水提 取 柱色谱:吸附剂多用硅胶。中性氧化铝。含双键 者可用硝酸银络合柱色谱分离(利用硝酸银可与 双键形成π络合物,而双键数目位置及立体构型 不同的萜在络合程度及络合稳定性方面有一定差 异)。洗脱剂多以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分离 萜烯,或混以不同比例的乙酸乙酯分离含氧萜 鉴识:卓酚酮类的检识 (硫酸铜反应:绿色结 晶);环烯醚萜的检识(Weiggering法:蓝色/紫红 色;Shear反应:黄变棕变深绿);薁类的检识 (Ehrlich反应:蓝紫绿;对-二甲胺基苯甲醛) 挥发油 也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具有挥发 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容的油状液体。 分为:芳香族,萜类,脂肪族 检识:化学测定常数:酸值、酯值、皂化值 提取方法:①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 法,对热不稳定的挥发油不能用。②溶剂萃取 法:脂溶性杂质较多。③吸收法:油脂吸收法, 用于提取贵重挥发油。④压榨法:该方法可保持 挥发油的原有新鲜香味,但可能溶出原料中的不 挥发性物质。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有 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用于提取 芳香挥发油 三萜 醋酐-浓硫酸反应(Liebermann-Burchard) 红-紫-蓝-绿色-褪色(甾体皂苷) 黄-红-紫-蓝-褪色(三萜皂苷) 胆甾醇沉淀法:胆甾醇复合物——乙醚回流提 取,去除胆甾醇,得皂苷。因为甾体皂苷比三萜 皂苷形成的复合物稳定. 甾类 C21甾醇C2H5 昆虫变态激素8-10个碳的脂肪烃 强心苷不饱和内酯环 甾体母核的C-17位上均连一个不饱和内酯环。根 据内酯环的不同: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叫甲型强心 苷元;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叫乙型。 苷和糖连接的顺序分: I型强心苷:苷元-(2,6-二去氧糖)x-(D-葡萄

半夏炮制前后的去毒机理研究现状

半夏炮制前后的去毒机理研究现状 目的:查阅整理关于半夏毒性成分研究的文献资料,为半夏的毒性成分的确定和研究作进一步探讨,和炮制前后半夏的成分变化做文献综合整理。 摘要:对半夏的毒性成分研究和炮制机理现状作一概述.生半夏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对多种黏膜的刺激性,这种刺激性是半夏炮制前后毒性比较的一个指标.而从生半夏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纯草酸钙针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作用,其不溶于水和各种有机溶剂,但能够溶于酸、碱性溶液,炮制辅料白矾和石灰水则分别呈一定的酸、碱性,因此提出从草酸钙针晶被破坏的角度解释半夏炮制解毒的机理,大量文献资料指出,半夏的刺激性毒性与药理毒性可能与草酸钙针晶和黑尿酸有关,但具体毒性成分不明确,对草酸钙针晶和黑尿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不明确,本文对已发表的大量文献报告和图书进行了查阅和整理,对半夏的毒性作用变化和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总结,为半夏的毒性成分变化的研究和确定做进一步的探讨,便于今后对半夏的研究做借鉴。 关键词:半夏,炮制作用,草酸钙针晶,黑尿酸,毒性作用 一、半夏毒性成分的研究历程 国家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也有专题对半夏进行了研究,但对其炮制减毒的机理研究一直进展不大,其瓶颈问题就是刺激性成分和产生辛辣味的成分没有明确[6 虽然对半夏毒性的认识由来已久,但其对导致毒性的具体成分却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有认为其所含有的药理作用与毒芹碱(coniine)、烟碱(nicotine)相似的生物碱、类似原白头翁素(Dmtoanemonin)的对皮肤及黏膜有刺激性的物质是使生半夏产生刺激性的主要成分㈨,半夏的刺激性作用还被认为与其所含有的刺激性苷及苷元高龙胆酸有密切的关系、[21]认为半夏的毒性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多为不能单独被水漂、姜浸等所破坏的甾醇类、辛辣醇和生物碱㈤。 吴皓等[9]用半夏粉末混悬液腹腔注射可使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液中炎症介质PGE,含量增加,组胺含量下降,认为半夏的刺激性作用类似于炎症反应。 目前关于半夏中刺激性成分的观点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1.1.行家兔眼刺激性的实验研究,确证了生半夏的刺激性来自于半夏中所含有的特殊晶形 的草酸钙针晶㈨。 1.2.在上世纪50年代末,日本学者chizuHasegawa首次报道了半夏中含有 对黏膜有强烈刺激性和辛辣味的成分为2,5一二羟基苯乙酸(尿黑酸,homogentisicaeid)及其葡萄糖苷,并认为苷的刺激性比游离酸强㈨; 1.3.60年代末,Masak0suzuki从半夏中分离得到了约O.ool8%的3, 4一二羟基苯甲醛(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并认为其葡萄糖苷是半夏辣味的本质㈣ 二、半夏中草酸钙针晶炮制前后的变化及毒性作用 1.1草酸钙针晶的毒理作用 显微观察这些针晶在两端呈现出很尖锐的针尖形状,他们渗入到舌头和咽喉的组织中并引起短暂的组织坏死[31]。报道还认为摄入天南星科中的某些植物,由于含有草酸钙针晶,都会引起黏膜的强烈刺激,导致舌头、嘴唇和上腭的肿胀㈨。这些都与半夏的刺激性毒性作用极其相似。半夏的针晶具有两条纵向的沟槽,刺激性作用的产生与这种外形特殊的针晶有关:某种毒性物质隐藏在针晶的“纵沟”内或者附近区域,晶体刺破黏膜后毒性物质与组织接触,从而引起刺激疼痛感。在含晶异细胞内新发现的一种不溶性蛋白质可能是半夏的刺激性成分,半夏的三种炮制方法都能够破坏这种蛋白质,因而炮制后刺激性消失。[2] 1.2草酸钙针晶的炮制前后变化及研究现状

厚朴酚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4313481711.html, 厚朴酚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作者:张勇唐方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2年第23期 [摘要] 厚朴酚是常用传统中药厚朴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既往研究证实其具有抗氧化、抗微生物、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厚朴酚的研究与日俱增,该研究综述厚朴酚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厚朴;活性成分;厚朴酚;药理作用;抗氧化 厚朴Mangnolia officinalis是传统中医学和日本汉方医学(Kampo medicine in Japan)广泛使用的一味药物,临床多用来治疗细菌感染、炎症和胃肠道疾病等[1]。自1973年日本人藤田 先后从原药材中分离得到2种主要活性成分厚朴酚(magnolol)及其异构体和厚朴酚(honokiol)后,国内外学者便对这2种成分展开了诸多研究[2]。既往研究证实厚朴酚具有中 枢性肌肉松弛,中枢神经抑制,抗炎,抗菌,抗溃疡,抗氧化,抗肿瘤,激素调节等药理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厚朴酚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以期为该成分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指导。 1 厚朴酚的理化性质 厚朴酚的分子式为C18H18O2,相对分子质量为266.32,性状为白色精细粉末,单体为无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02 ℃,易溶于苯、氯仿、丙酮等常用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易溶于苛性碱稀溶液。 2 厚朴酚的药理作用 2.1 抗氧化作用 厚朴酚的酚羟基易被氧化,而含有烯丙基的酚类化合物多具有清除O2-或羟自由基的能力[3],这些结构造就了厚朴酚具有出色的抗氧化能力,而这一特性也成为其他许多药理作用的基 础。 2.1.1 清除自由基 Zhao[4]等报道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均可有效降低硝基自由基ONOO-和单线态氧1O2,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Sun等[5]以总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法(TOSC)证实厚朴中的3种有效成分均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以丁香苷最强,其次是和厚朴酚及厚朴酚。 2.1.2 对抗脂质过氧化 Li等[6]以TBHP(叔丁基过氧化氢)预处理NCI-H460细胞(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24 h后以20 μmol·L-1的厚朴酚干预,证实厚朴酚可以有效对抗TBHP引起

中药鉴定学化学成分归类

化学成分归类 一、含糖类成分的品种 糖主山枸黄,海蜂猪伏党。 1 黄芪:①皂苷类成分:如黄芪甲苷,并含乙苷和丙苷等,具有降压、利尿和强心作用。②黄酮类成分:如芒柄花黄素、毛蕊异黄酮等。③多糖类:黄芪多糖,具显著免疫促进活性。④多种氨基酸及香豆素、甜菜碱等。 2 党参:①糖类成分:菊糖、果糖、党参酸性多糖。②皂苷类成分:党参苷I、丁香苷等。③三萜类化合物:蒲公英萜醇、蒲公英萜醇乙酸酯,,木栓糖等。④另含微量生物碱,植物甾醇,17种氨基酸及14种无机元素。 3 山药:含盐酸多巴胺、含淀粉(16%)、粘液质、胆甾醇、麦角醇、β-谷甾醇、糖蛋白、多酚氧化酶、尿囊素,粘液质中含甘露聚糖和植酸、3,4-二羟基苯乙胺、16种氨基酸等。 4 枸杞子:①含多糖:由酸性杂多糖与多肽或蛋白质构成的复多糖,为其活性成分。②含胡萝卜素。③脂肪酸。④多种游离氨基酸。⑤生物碱,如甜菜碱等。⑥微量元素等。 5 茯苓:①主含β-茯苓聚糖,②多种四环萜酸类化合物:茯苓酸、齿孔酸、块苓 酸、松苓酸等,③麦角甾醇。④胆碱,腺嘌呤。⑤卵磷脂等。 茯苓聚糖无抗肿瘤活性;茯苓次聚糖抗肿瘤则显活性。 6 猪苓:①含水溶性多聚糖化合物猪苓聚糖I。②麦角甾醇。③α-羟基二十四碳酸、生物素(维生素H)、粗蛋白等。 猪苓多糖有抗肿瘤作用,对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7 海藻:含藻胶酸、粗蛋白、甘露醇、钾、碘及马尾藻多糖等成分。 8 蜂蜜:① 糖类葡萄糖及果糖约70%,两者含量相近,“油性大”、质量好的蜂蜜果糖含量较高。另含少量这趟。② 酶类(转化酶、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③ 挥发油。④ 多种维生素。⑤ 其他:有机酸、乙酰胆碱、无机元素及花粉、蜡质。 二、含氰苷、硫苷、酚苷和醇苷类品种

7036半夏炮制工艺规程

半夏炮制工艺规程

目录 1.目的 (3) 2.适用范围 (3) 3.引用标准 (3) 4.职责 (3) 5.产品概述 (3) 6.工艺流程图 (4) 7.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 8.工艺卫生 (7) 9.质量监控 (7) 10.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 (8) 11.技术安全、工业卫生、及劳动保护 (8) 12.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9) 13.劳动组合与岗位定员 (9) 14.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9) 15.原材料、能源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 (9) 16.物料平衡的计算 (10) 17.常用理化常数、换算表 (10)

1目的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半夏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质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环境保护等内容。 2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半夏生产的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3引用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 《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二00二年版 4职责 编写:车间主管 汇审:生产部和质量部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 批准:总经理 执行:各级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 监督管理:质量部QA人员、生产管理人员 5产品概述 5.1产品名称:半夏 5.2汉语拼音Banxia 5.3拉丁名RHIZOMA PINELLIAE 5.4处方名称: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 5.5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 (Thunb.) Breit. 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 5.6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5.7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5.8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剌喉. 5.9商品名 半夏,以个大、形圆、色白、皮净、干燥、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

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 摘要:通过对当归本草考证及文献研究,总结当归炮制的历史沿革;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化学成分的影响。当归见诸历代文献的炮制方法达21种之多,其中常用的有酒制、炒制、油制、土制、制炭等。炮制对当归化学成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挥发油和有机酸的含量变化;我们可根据这种变化减少当归的治疗偏性,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关键词:当归;炮制;化学成分; 当归,别名干归、马尾归、云归、岷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干燥根,被医家誉为“妇科要药”,在我国第一部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祛邪补虚的中品。其味辛、甘,而性微温,归心、肝、脾三经,是一味女性常用中药。正如《汤液本草》中所说:“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中医学认为当归为血家之圣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用[1]。现代医学中当归具有提高免疫、抗心肌缺血、抗血栓、保护神经干细胞等作用[2]。临床上也常用其炮制品,经历唐、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时期,文献记载的炮制方法有21 种之多,流传至今,主要沿用了生当归、酒当归、土当归、清当归和当归炭。不同炮制品的功效和应用不同,如酒当归辛温,取其散性,以增强活血散瘀之功;土炒后,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当归炭则缓其辛烈之性专于止血。现代研究表明,当归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使当归的药理作用也有所不同。笔者在参考了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当归不同炮制工艺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综述性分析。 1当归历代入药炮制概况 唐代《千金翼方》中始有“切”的记载,《理伤》中开始提出“去芦头”。宋代《博济方》中又要求“去”,《史载之方》中还要求“去苗”,去芦为后世广泛沿用[3]。历史上当归的炮制起初采用酒制法,首载于唐代,如《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提出“酒浸一宿阴干”。宋代丰富了酒制当归的方法,如《疮疡经验全书》对酒浸的时间进行了明确规定,提出“酒浸二宿,晒干火焙”。之后继而出现了酒洗、酒润、酒炒、酒拌、酒蒸法、酒煮等炮制方法。除酒制法外,炒制法也是历史上常用的炮制方法,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炒制法,如《太平圣惠方》和《洪氏集验方》分别提出了“锉微炒”和“去梢土,微炒令香”炒制方法。到了明代,在《普济方》一书中又提出“炒微黄”的炮制标准[4]。除沿承酒制及炒制法外,明代时期辅料种类进一步增多,创用了盐水炒法、姜汁炒法、米泔水炒等制法。同时还发展为用药料共制当归的方法,如吴茱萸炒和生地汁炒,新采用的炮制方法则有煨、煅、制炭等[5]。在宋代,还有“细切醋炒”[6],和“醋浸一宿,炙令香黄焦”[7]的描述。清代又出现童便制和黑豆汁制(《本草述》),还创新地提出了芍药汁制、吴茱萸制。土炒法也在清代形成,如《医宗金鉴》载“土炒老黄色”的炮制要求,该法一直沿用至今。除此之外,蜜制法和油制法还在不同地区仍沿用,如《河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收载了蜜制法,《甘肃省中药炮制规范》收载了油制法。综上可以看出:当归炮制不论在工艺,辅料选择、质量要求及炮制理论、原理阐发诸方面,历代都有所继承和发展。炮制工艺由清炒(炒黄炒炭)发展为辅料炒(土炒、酒炙)等,以扩大药用范围,进而又发展为二种辅料共制(酒醋拌炒),以提高制品质量,增强疗效。其中以酒制(酒炙、酒蒸及清炒(炒黄)历史最为悠久,应用亦最为广泛。制炭入药始于明代,土炒入药则始于清代。 2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 当归入药理论按全当归、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来分别入药,具有不同的药用特点。最早记载于《雷公炮炙论》中:“若要破血即使头一节硬实处;若要止痛,止血,即用尾” [8];《珍珠囊》中记载:“头破血,身行血,尾止血”[9];《汤液本草》中引做:“头止血而上行,梢破血而下行,身养血而中守,全活血而不走”[10]。《本草正义》中又曰:“归身

半夏常见的炮制及药理作用

中医中药 半夏常见的炮制及药理作用 丁丽梅 (哈尔滨亚麻有限集团职工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关键词 中药制剂;炮制方法;半夏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9334(2010)03-0374-01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又名:三叶半夏。多年生小草本,高15~30cm,块茎近球形。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7~9月间采挖,洗净泥土,除去外皮,晒干或烘干。 1 药材与成分 1 1 药材 干燥块茎呈圆球形、半圆球形或扁斜状,直径0 8~ 2 0c 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未去净的外皮呈黄色斑点。上端多圆平,中心有凹陷的黄棕色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面钝圆而光滑,质坚实而致密。纵切面呈肾脏形,洁白,粉性充足;质老或干燥过程不适宜者呈灰白色或显黄色纹;粉末嗅之呛鼻,味辛辣,嚼之发粘,麻舌而刺喉。 1 2 成分 块茎含挥发油,少量脂肪、淀粉、烟碱、黏液质、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 -氨基丁酸等氨基酸;又含药理作用与毒芹碱及烟碱相似的生物碱,类似原白头翁素刺激皮肤的物质。嫩芽含尿黑酸及其甙[1]。 2 炮制 2 1 法半夏 取净半夏,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根据其产地质量及其颗粒大小,斟酌调整浸泡日数,泡至10d后,如起白沫时,每半夏50kg加白矾1kg,泡1d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略凉。另取甘草碾成粗块,加水煎汤,用甘草汤泡石灰块,再加水混合,除去石灰渣,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搅拌,使其颜色均匀,至黄色已浸透,内无白心为度,捞起,阴干[2]。 2 2 姜半夏 取拣净的半夏,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加白矾与生姜切片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 2 3 清半夏 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加白矾与生姜切片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 3 药理 3 1 镇咳、祛痰作用 口服煎剂0 6g/kg对1%碘溶液注入猫右肋膜腔引起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但比口服可待因1m g/kg的效力略差,药效能维持5h以上,静脉注射0 5~1g/kg亦有明显止咳作用[3]。3 2 止吐作用 用洋地黄酊给鸽静脉注射引吐法,证明口服制半夏,或生半夏流浸膏,姜半夏或白矾半夏混悬液,姜半夏或生半夏煎剂3g/kg,2~3次/d,连服2d均有一定的止吐作用。 3 3 解毒作用 其中所含葡萄糖醛酸的衍化物有显著的解毒作用,可使士的宁对小鼠半数致死量的值升高,对乙酰胆碱也有解毒作用。 4 毒性 浸膏给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13 142g/kg家兔灌服0 5g/(只 d),连服40d,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加;剂量加倍,多数兔有腹泻,半数兔于20d内死亡。小鼠口服各种制剂的混悬液,以死亡为指标,则生半夏毒性最大,其次为半夏,白矾半夏最小。经白矾处理似能解除半夏的毒性。半夏催吐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加热可破坏[1]。半夏水溶成分内加醋酸铅后沉淀的物质中含有引起小鼠骨骼肌痉挛的物质,以及箭毒样肌麻痹的物质。 5 结果 通过对半夏3种炮制方法的研究分析,半夏经炮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消除副作用。清半夏可增强燥湿化痰作用;姜半夏可增强降逆止呕作用;法半夏燥湿化痰,多用于中成药中。在临床应用上,生用,治虫、蛇蛰痛,痈肿痰咳,如 桂麝散 ;清半夏,治寒痰咳嗽,如 二陈汤 ;姜半夏,治痰饮呕吐,如小半夏汤,由半夏、生姜组成,治胃脘痞满:如 半夏泻心汤 ;法半夏,治胃寒气滞:如 香砂养胃丸 ,由法半夏、木香等组成。 以上对半夏常见的炮制方法作了初步的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半夏这一道地药材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江西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77:179~183 2 贵州省卫生厅 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83~84 3 郭建民,田源洪 中药炮制学[M] 北京:中医古籍出 版社,2003:156~158 (收稿日期:2010-01-20) 374V o l 21 N o 3A erospace M edic i n e M ar20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壮根灵对党参药材中党参炔苷含量的影响_百解读

植物生长调节剂壮根灵对党参药材中党参炔苷含量的影响 李成义1魏学明1李硕1李越峰1周海燕2王明伟1 1甘肃中医学院药学系甘肃730000;2中国药材公司 摘要:目的考察使用壮根灵对党参中党参炔苷含量影响,通过比较说明使用壮根灵对党参品质的影响。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Z O R B A X E d i p s e X D B-C18柱(250m m×4.60m m,5μm;流动相:乙腈-水溶液(28∶72(V/V;流速:1.0m L/m i n;进样量:10μL;柱温:30℃;检测波长: 269n m。结果7个不同产地党参中使用壮根灵后党参中党参炔苷含量均明显下降。结论通过S P S S 16.0统计分析,壮根灵对药材中活性成分积累有显著性影响,在党参药材规范化种植过程中应慎重使用壮根灵。 党参;壮根灵;党参炔苷;高效液相 R284 I n f l u e n c e o f p l a n t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Z h u a n g g e n l i n g o n c o n t e n t o f l o b e t y o l i n i n c r u d e D a n g s h e n(R a d i x C o d o n o p s i s p i l o s u l a e L I C h e n g-y i W E I X u e-m i n g L I S h u o L I Y u e-f e n g Z H O U H a i-y a n W A N G M i n g-w e i 王明伟,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中药品种与质量研究 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N o.1002F K D A048,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N o.200807020

炮制题型一

名词解释 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论治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 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3.中药饮片:是指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 4.提净法:是指某些可溶性无机盐类矿物药,经过溶解,过滤,除净杂质后,再进行重结 晶,以进一步纯净药物的方法 5.炙法:是指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 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 6.煅淬:是指将药物按明煅法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 7.水飞法: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 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8.从制:是指在相资为制的原则下,通过加入相同的辅料(含药物)或采取一定的炮制方 法,增强药物不足之性。如胆汁制黄连、酒炙仙茅、酒炙当归 9.抢水洗:是指用清水洗涤或快速洗涤药物,由于药材与水接触时间短。 10.炒炭存性:是指炒炭药物只能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 气味,花、叶、草等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原形 11.看水性:是指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要检查其软化程度是否符合切制要求。 12.煅炭法:是指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也叫闷煅法 13.相恶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以免损伤正气 14.僵子 15.灵活状态: 16.净制:是指在切制、炮炙前,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及霉变品、 虫蛀品、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纯度标准的方法 17.对抗同贮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放在一起保存,以防止虫蛀可霉变的一种贮存方法 18.酒制升提:苦寒沉降的药物以酒作为辅料来进行炮制,可改变药性,起到引药上行的作用 19.泛油:含挥发油、脂肪油的药物,在一定温度、湿度的情况下,造成油脂外溢,质地返 软、发粘、颜色变浑,并发生油败气味的现象。 20.发酵法:经净制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借助于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使药物产 生新疗效的炮制方法 21. 发芽法:将净选后的新鲜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在一定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促使萌发幼 芽产生新疗效的炮制方法 22.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 23.火候:是指炒药的预热温度,炒至火力、时间以及药物行、色、气、味、质变化的程度 24.火力:是指所用热源释放出热能的大小强弱 25.反制:是指在相反为制的原则下,通过加入相对立的辅料(含药物)或者采取一定的炮 制方法,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味。如姜汁制栀子、盐制巴戟天、茴香 填空题 1、炮制常用的固体辅料有:稻米、麦麸、白矾、豆腐、土、蛤粉、滑石粉、河砂、朱砂 2、常见的饮片类型有:片、段、块、丝、颗粒、粉末 3、清除杂质的主要方法有:挑选、筛选、风选、水选、磁选 4、半夏经炮制后能降低毒性,其中清半夏是用白矾溶液为辅料炮制,功效长于燥湿化痰; 姜半夏是用生姜、白矾为辅料炮制,功效长于降逆止呕。 5、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加热处理,加水处理,加辅料处理等。

药一-中药化学成分分类及举例

中药化学-中药化学成分分类及举例 一、生物碱分类及举例 1、吡啶类生物碱 (1)简单吡啶类:烟碱、槟榔碱、槟榔次碱 (2)双稠哌啶类(具喹诺里西啶母核):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2、莨菪烷类:莨菪碱(洋金花) 3、异喹啉类生物碱: (1)双苄基异喹啉类:汉防己甲素、汉防己乙素 (2)原小檗碱类:小檗碱(多为季铵碱)(黄连)、原小檗碱(多为叔铵碱)(延胡索)(3)吗啡烷类:吗啡碱、可待因 4、有机胺类生物碱(生物碱的氮原子不结合在环内):麻黄碱、秋水仙碱 5、其他类生物碱: (1)吡咯类生物碱:如党参中党参碱; (2)吲哚生物碱:如麦角新碱、毒扁豆碱; (3)喹啉衍生物:如喜树碱; (4)萜类生物碱:如乌头中乌头碱; (5)甾体类生物碱:贝母中的贝母碱。 苦参(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山豆根(奎诺里西啶类、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麻黄(麻黄碱、伪麻黄碱)、黄连(原小檗碱)、延胡索(延胡索乙素)、防己(汉防己甲素-粉防己碱、汉防己乙素-防己喹啉碱)、川乌(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二萜类生物碱)、洋金花(莨菪烷类)、天仙子(莨菪碱、东莨菪碱)、马钱子(士的宁-番木虌碱、马钱子碱)、千里光(吡咯里西啶类) 二、糖类分类及举例 1、单糖 (1)五碳醛糖:D-木糖、L-阿拉伯糖 (2)甲基五碳糖:L-鼠李糖 (3)六碳醛糖:D-葡糖糖、D-甘露糖、D-半乳糖 (4)六碳酮糖:D-果糖 (5)糖醛酸:D-葡糖糖醛酸 2、低聚糖 (1)非还原糖:蔗糖、海藻糖 (2)还原糖:槐糖、樱草糖 3、多糖 (1)水溶:淀粉 (2)水不溶:纤维素、甲壳素 三、苷类分类及举例 1、氧苷 (1)醇苷:红景天苷 (2)酚苷:天麻苷 (3)氰苷:苦杏仁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