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诊断学歌诀新编之脉诊

中医诊断学歌诀新编之脉诊

中医诊断学歌诀新编之脉诊
中医诊断学歌诀新编之脉诊

四、切诊

(一)脉诊

1.脉诊的原理

中医诊脉最神奇。寒热虚实都可知;

心为鼓动血为充,五脏之气同行里。

2.脉诊的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

诊脉部位古来多,还是寸口最合适;

肺朝百脉脉大会,取之方便又灵活。

(1)寸关尺的定位

诊脉先明寸关尺,此为诊脉之根基;

若是随手测脉动,不是中医是西医。

高骨为关不可移,关前为寸关后尺;

寸为凹陷尺像坡,寸短尺长还可移。

(2)寸关尺与脏腑的配属

寸为膈上侯心肺,关为中焦侯肝脾;

尺为下焦侯两肾,六腑配属有争议。

(3)诊脉的时间、布指与指力

清晨诊脉最为好,手臂要与新等高;

布指疏密随人定,指力轻重有技巧。

轻轻按之名曰举,重重压之名曰按;

不轻不重委屈寻,还分单按和总按。

3.正常脉象

欲知病脉先知平,平脉又称胃神根;

胃为柔和神有力,沉取不空则为根。

4.常见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1)浮脉

浮脉轻取即可得,正气趋表抗外邪;

久病见之为里虚,阴不敛阳虚阳越。

(2)沉脉

轻取不应重按得,邪困于里正气遏;

若是肥人或严冬,深藏于里摸难测。

(3)迟脉

迟脉一息至唯三,阳不胜阴气血寒;

若是发热脉反迟,脉证不一治疗难。

(4)数脉

迟脉一息五至多,热迫血行内有火;

无热而数多为虚,是虚是热要斟酌。

(5)洪脉

滔滔满指脉为洪,既大且数来势汹;

气分热盛正气实,洪而无根虚阳浮。

(6)细脉

细脉如线应指显,气血两虚失充填;

又主湿邪困于里,气血运行受阻限。

(7)虚脉

三部无力按之空,举之迟大按之松;

气血不足脏腑弱,总为虚证要补充。

(8)实脉

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幅幅强;

正盛邪实两相搏,气血雍盛显力量。

(9)滑脉

往来流利珠走盘,实热食滞或有痰;

妊娠气血冲和象,常人之滑滑而缓。

(10)涩脉

涩脉细迟往来艰,好似轻刀刮竹笺;

有力气滞血痰食,无力伤精血需添。

(11)长脉

长脉迢迢过本位,阳热痰火充斥内;

长而和缓是佳兆,气血充盛精力倍。

(12)短脉

短脉不及两头缩,气损气滞皆可作;

有力痰食阻气机,无力气虚难鼓橐(tuo2声)

(13)弦脉

端直以长如琴弦,气机不畅通连连;

痰饮疟疾肝胆病,老人脉硬亦称弦。

(14)紧脉

紧脉缩缩如切绳,寒邪外侵为原因;

痛因寒作应散寒,宿食搏结腹内停。

(15)芤脉

芤脉浮大软如葱,边实须知内已空;

阴虚阳浮火灼络,失血伤阴脉不充。

(16)革脉

中空外坚如鼓皮,虚寒相搏脉空急;

亡血失精气不恋,半产漏下胎不利。

(17)牢脉

牢脉弦长实大坚,脉位常居沉浮间;

阴寒内实积于里,疝气瘕瘕阳沉潜。

中医舌诊仪图像分析系统

中医舌诊仪图像分析系统 中医舌诊图像分析系统是传统中医理论精华与现代先进科技的完美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为舌诊建立客观指标,使其更准确、更客观地反映人体机能状态,把舌诊研究建立在可靠的科学数据与图形的基础上,从而提高中医理论学术水平和临床诊断能力。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诊断客观化领域近30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实现了中医舌诊的客观化和标准化,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中医舌诊图像分析系统精确度较高、稳定强,适用于临床、教学与研究的辅助诊断,将有力推动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的发展和现代信息科学与中医学的交融。中医舌象分析仪已在多家医院试用,采集并分析了几千例舌图像,分析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较高。 中医舌象数字化采集分析系统适用范围:供医疗机构进行舌象诊测信息采集及辅助体质辨识;供中医辨证参考用。 [工作原理] 在特定的光源环境下,采用照相机获得患者舌像信息,运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色差公式和支持向量机(SVM)、动态形状模型(ASM)等多项成熟先进技术,对舌体图像的颜色、纹理、轮廓进行特征提取,将这些特征值与特征数据库中的阈值进行比对,给出舌象分析结果。 1、计算机控制内部相机进行自动对焦拍摄,操作简单,图像清晰,完全实现舌象采集自动化。 2、采用数字化舌象采集平台与标准化方法还原,使舌象真实再现。 3、内部摄像采用模拟自然光源并能进行光线调节,使采集环境保持稳定。 4、由计算机自动分析采集到的图像并进行判断。 5、可以随时查询病例报告并打印舌诊报告功能书。 6、可以分析舌质颜色、舌苔颜色、舌形状、舌态。 【基本参数】 外形尺寸(长*宽*高):470mm*470mm*500mm重量:12KG工作电压:220V频率:50HZ 【光源参数】 环形光源系列-RI12045 产品特点:高密度LED列阵,高亮度,配漫射板导光。 白色DC:5.8~16.8V功率:19.0~22.5W亮度5000mcd色温5600K 材质:合金树脂led 使用环境:-25TO+85度 保存环境:-40TO+100度 【相机配置】 数码相机(佳能:机身特:APS-C规格数码单反有效像素:800万显示屏尺寸:2.5英寸约20.7万像素液传感器尺寸:22.2*14.7mmCMOS高清摄像:高清(720P)产品重量:约450g(仅机身)存储卡类型:SD/SDHC/SDXC卡机身颜色:干练黑色,金属灰色续航能力:使用取景器拍摄:23连拍功能:连拍速度JPEG:快门速度:1/4000秒至1/60秒) 配置情况 工作台:一台 数码相机:一台 定制光源:一只 USB数据线:一根 电源线:一根

中药方剂歌诀

中药方剂歌诀 以后歌诀中“三”即代表“枣、姜、草”。 例如:桂枝汤三勺:桂枝(君)大枣生姜炙甘草白芍 葱白七味饮:治阴虚感冒 日边红杏歌:葱地豆根生卖。 成份:葱白、干地黄、豆豉、葛根、生姜、麦冬 一辛温解表剂: 1 麻黄汤干妈贵姓 炙甘草麻黄(君)桂枝杏仁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 2 麻黄加术汤麻黄汤加白术 功效:解表祛湿。 主治:外感寒湿,一身烦痛。 3 大青龙汤将麻黄汤早使 生姜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大枣石膏 功效: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外感风寒,寒郁化热。 4 三拗汤干妈姓姜 炙甘草麻黄杏仁生姜 功效:宣肺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咳嗽。 5 桂枝汤桂枝汤三勺 桂枝(君)大枣生姜炙甘草白芍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流清涕。 出汗异常,神经性头痛,癫痫,产后发热,人流术后发热,经期发热,高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悸),无脉症,怔忡、冻疮。 6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加葛根 功效:解肌发表。 主治:风寒表虚,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 7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功效:解肌发表,平喘止咳。 主治:桂枝汤证兼有咳喘者。 8 香苏散:香苏散用草陈皮 香附苏叶陈皮甘草 功效:温散风寒,理气和中。 主治:表寒气滞,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脉浮苔白。 9 香苏葱豉汤香苏散加葱白豆豉 功效:发汗解表,调气安胎。 主治:妊娠外感。 10 活人葱豉汤葱豉汤加麻黄葛根

功效:解肌发表。 主治:发热恶寒较重,头项强痛,无汗脉浮者。 11 九味羌活汤防止秦琼藏草地,细洒九味羌活汤 防风白芷黄芩川芎苍术甘草生地细辛羌活(君) 功效: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表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身重酸痛,口苦微渴。 感冒,流感,荨麻疹,寒湿头痛,胁间神经痛,寒火牙痛,面瘫,寒湿泄泻,肌纤维组织炎。 12 大羌活汤“四双”兄弟知细草 羌活独活防己防风黄芩黄连苍术白术川芎生地知母细辛炙甘草功效:发散风寒,祛湿清热。 主治:风寒湿邪表证里热较重者。 小青龙汤心肝将喂小青龙妈要下跪 细辛炙甘草干姜五味子(麻黄桂枝)君白芍半夏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嗽,痰白清稀。 过敏性鼻炎,喘息型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感冒,流感,百日咳,胸膜炎,胸水,腹水,肾病性水肿,急性肾炎,寒湿痹痛。 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汤加石膏 功效:解表化饮,兼治烦躁。 主治:外感痰饮,咳逆上气,烦躁而喘,脉浮。 注意了:以后我说的“药”或其谐音“要”就是指“芍药(白芍或赤芍)”。加注“君”,在本方中为君药。 1 0 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汤有五瓣新疆大紫花 射干麻黄五味子半夏细辛生姜大枣紫菀款冬花 功效:温肺化饮,止咳平喘。 主治:痰饮犯肺,咳而上气,喉中蛙声。 香薷饮厚扁褥 厚朴扁豆香薷(君) 功效: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外感于寒,内伤于湿。身热恶寒,无汗胸闷,腹痛吐泻。 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 新加香薷饮盈联新加厚扁褥 银花连翘厚朴扁豆香薷 功效:祛风清热,化湿和中。 主治:四时感冒。 0 0 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桑干河人聚结芦桥 (桑叶菊花)君甘草薄荷杏仁桔梗芦根连翘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外感风热表证。咳嗽微渴。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多种感染。 银翘散银河牛巧吃草根梗叶穗 银花(薄荷芥穗豆豉)君牛蒡子连翘甘草芦根桔梗竹叶 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热表证。发热恶风,口渴咽痛。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歌诀(便于打印)

脏腑辨证歌诀 1《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疏肝散,抑郁胸闷太息短,胁肋胀刺两相兼,急躁易怒病在肝,经期不调乳胀痛,舌苔薄白脉沉弦。2《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见雀目,头晕眼涩肢麻木,胁肋隐痛面无华,手足震颤难持物,行则肢摇立不稳,视物昏花足难步,甲枯舌淡脉弦细,草枣木瓜加四物。3《肝阴虚证》 肝阴虚证一贯煎,视物模糊两眼干,胁痛潮热或低热,盗汗唇燥口苦烦,舌红少津尿黄赤,便结咽干细数弦。4《肝胆湿热》 湿热之邪在肝胆,身目俱黄腹胀满,口苦胁痛带下黄,尿道灼痛尿黄短,纳呆舌腻脉数弦,龙胆茵陈用之痊。5《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面目红,口苦咽干耳鸣聋,头痛眩晕烦易怒,胁肋灼痛耳流脓,舌红苔黄脉弦数,泻肝龙荟用之雄。6《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头晕眩,耳聋耳鸣口咽干,失眠健忘肢麻震,目涩舌红脉急弦,麻震天麻钩藤饮,晕眩杞菊地黄丸。7《肝风内动总歌》 肝风内动分四种,肝阳热血阴虚风,眩晕欲仆兼抽搐,手足震颤为特征。(1)肝阳化风: 眩晕欲仆头胀痛,语謇肢颤头摇动,手足麻木履不正,卒然倒地人不醒,舌红白腻弦有力,镇肝熄风便有功。(2)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手足抽,颈项强直目上勾,角弓反张牙关紧,高热神昏躁狂求,弦数有力舌红绛,羚羊安宫可解忧。(3)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肢体麻,手足震颤面无华,眩晕耳鸣肉瞬动,肝血亏虚不荣甲,舌淡苔白脉弦细,阿胶鸡子最容恰。(4)阴虚生风: 阴虚生风两病源,外感热病阴液干,内伤久病肝阴虚,筋脉失养病势缓,外感卫气营血辨,内伤肝阴虚内观 8《胆郁痰扰证》 胆郁痰扰卧不宁,痰热乘胆是病情,失眠眩晕且惊悸,口苦呕恶兼耳鸣,胸胁胀痛苔黄腻,黄连温胆最有灵。(脉弦滑略数)9《胆热壅滞证》 大柴胡汤胆热壅,往来寒热便不通, 尿黄口苦呕不止,两胁拘急并且疼, 舌红苔黄脉弦数,少阳发热此方宗。 10《肝胆虚烦不寐》 肝胆虚烦难入睡,视物昏花气力亏, 易惊多梦口干苦,总由肝阴血气亏, 舌淡苔白弦细数,酸枣仁汤可入寐。 11《寒滞肝脉》 寒滞肝脉见寒疝,少腹冷痛牵睾丸, 阴囊收缩得热缓,晄白唇青形肢寒, 舌苔白滑脉迟弦,当归四逆暖肝煎。 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 心气心阳阳虚脱,心悸心慌自汗多, 胸闷气短动尤甚,倦怠乏力共性和; 面白舌淡脉虚弱,此是气虚养心瘥; 晄白憋闷形肢冷,阳虚保元起沉疴; 大汗肢厥脉微绝,参附龙牡救阳脱。 2《心血虚证、心阴虚证》 心血心阴亏虚证,心悸失眠与多梦, 萎黄眩晕多健忘,此是血虚无热征, 唇舌淡白脉细弱,四物龙牡朱砂等; 心阴虚证见心烦,颧赤潮热口咽干, 舌红少津脉细数,补心朱砂安神丸。 3 心气阴两虚证,炙甘草汤生脉散; 心气血两虚证,补气养血八珍汤; 心阴阳两虚证,炙甘草汤补阴阳。 4《心火亢盛证》 心火亢盛口舌疮,心烦失眠肤生疡, 苔黄脉数舌红绛,小便赤涩移小肠, 热移小肠导赤散,清心泻火泻心汤。 5《痰火扰心证》 痰火扰心神志狂,轻者失眠笑无常, 胡言乱语面目红,打人毁物力倍常, 舌红黄腻脉滑数,礞石铁落温胆汤。 6《痰迷心窍证》 痰迷心窍证属阴,情志不遂痰蒙心, 神识痴呆情抑郁,胸闷痰多喉中鸣, 脉滑舌淡苔白腻,开窍导痰定痫丸。 7《心脉痹阻证》 心脉痹阻胸憋闷,痛引肩背左臂甚, 心悸时痛如针刺,舌质紫暗与面唇, 细涩结代苔多腻,薤白血府逐瘀寻。 8《小肠气滞证》 小肠气滞腹痛急,痛引腰背腹胀气, 矢气则舒疝牵阴,肠鸣止痛理气机, 薄白沉弦或沉紧,天台乌药功效奇。 1《脾气虚证》 纳少乏力脾气虚,气短懒言困四肢, 面黄苍白舌质淡,脉弱参苓术草宜; 食后腹胀便溏泻,脾不运化加半橘; 久泻久痢脱垂症,气虚下陷补中宜; 出血诸疾脾失统,引血归脾功效奇。 2《脾阳虚证脾胃虚寒证》 脾阳虚证阳气衰,胀满冷痛并纳呆, 喜温喜按四肢冷。便溏水肿或白带, 泄泻理中温阳法,水肿实脾利水来。 (舌淡胖,苔白或滑,脉沉细迟无力) 3《寒湿困脾证》 寒湿困脾色晦暗,纳呆呕恶口中粘, 脘腹痞闷大便溏,头身沉重体困倦, 淡胖白腻脉濡缓,胃苓藿香平胃散。 4《湿热蕴脾证脾胃湿热证》 面目发黄色如橘,脘腹胀满不思食, 恶心呕吐厌油腻,口苦发热尿黄赤, 大便不调脉濡数,茵陈甘露清利湿。 (皮肤发痒,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 舌红苔黄腻,口苦口粘) 5《胃阴虚证》 胃阴虚证脘灼痛,嘈杂似饥不欲食, 干呕呃逆形体瘦,口燥咽干大便实, 舌绛少津脉细数,滋阴益胃诸症辞。 6《胃阳虚证胃虚寒证》 胃脘隐痛呕清水,喜温喜按面白苍, 神疲乏力手足冷,脉弱无力舌淡光, 温中补气补虚法,方用黄芪建中汤。 (得食痛减,舌淡苔白,食少脘痞, 口不渴) 7《胃阴阳两虚证》 阴阳两虚口咽干,手足心热凉指端, 胃脘灼热隐痛缓,神疲乏力身畏寒, 舌红少苔脉细弱,黄芪建中益胃联。 (胃脘隐痛,时作时止,纳少嗳气, 自汗盗汗)(或四君子汤合益胃汤.或 理中汤合沙参麦冬汤) 8《胃热亢盛证胃实热证胃火》 胃火实热见吞酸,喜冷嘈杂食不完, 齿衄牙龈肿溃烂,口臭溲赤大便干, 舌红黄燥脉滑数,清胃凉膈玉女煎。 (拒按) 9《寒邪犯胃证胃实寒证胃寒》 胃寒冷痛在胃脘,遇寒加重得温减, 痛势急剧形肢寒,痞胀呕恶吐后缓, 苔白沉紧或脉弦,温胃散寒良附丸。 10《胃腑血瘀证》 胃腑血瘀脘刺痛,不移拒按夜里重, 吐血色暗柏油便,面色黧黑唇色暗, 舌质紫暗脉细涩,丹参膈下失笑散。 (加:九香虫三七红花乳没生大黄刺 猬皮) 111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 图文并茂 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 望舌质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望舌体主要观察舌神、舌色、舌形、舌态以及舌下络脉几个部分。一. 舌神( 一) 有神( 荣舌)【舌象特征】舌色红活、润泽,运动灵敏自如。【临床意义】荣舌是谓有神,虽病亦属善候。【机理分析】荣舌主要反映津液充足,气血充盈,精神健旺。《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曰:“凡舌质有光有体,不论黄白灰黑,刮之而里面红润,神气荣华者,诸病皆吉。”( 二) 无神( 枯舌)【舌象特征】舌色干枯而晦暗无光、死板而毫无生气,运动失灵。【临床意义】枯舌是谓无神,属凶险恶候。【机理分析】枯舌主要反映津液匮乏,气血大亏,精神衰败。《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说:“若舌质无光无体,不拘有苔无苔,视之里面枯晦,神气全无者,诸病皆凶。 二. 舌色舌色,即舌体的颜色。一般分为淡红、淡白、红、绛、青、紫六种。(一)淡红舌【舌象特征】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临床意义】淡红舌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于正常人。疾病时见之多属病轻。【机理分析】淡红舌主要反映心之气血充足,胃气旺盛的生理状态。舌色与肤色的形成原理相似,红为血之色,明润光泽为胃气之华,正如《舌胎统志》说:“舌色淡红平人之候,……红者心之气,

淡者胃之气。”外感病初起,病情轻浅,尚未伤及气血及内脏时,舌色仍可保持正常而呈淡红;内伤疾病时见之,提示阴阳平和,气血充盈,多属病轻,或为疾病转愈之象。(二)淡白舌【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称为淡白舌。如舌体色白,全无血色,则称为枯白舌。【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阳虚。枯白舌主伤精、脱血夺气。【机理分析】气血亏虚,血不荣舌,或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无以推动血液上充于舌,致舌色浅淡。阳虚则内寒,经脉收引,使舌的血行减少,也可见舌淡。《舌鉴辨证》指出,淡白舌是“虚寒舌之本色”。若舌色淡而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若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多属阳虚水停。精血耗竭、脱血夺气、舌失充养,故见舌枯白无华。提示病情危重。 淡白舌▽ 枯白舌▽(三)红舌【舌象特征】舌色较正常舌色红,呈鲜红者,称为红舌。【临床意义】主实热、阴虚内热。【机理分析】血得热则行,热使血管扩张、血行加速,热使气血沸涌,致使舌体脉络充盈而舌色鲜红;或阴虚水涸,虚火上炎于舌络而舌红。舌色稍红或仅见舌边尖红,多提示外感表热证初起。舌尖红赤破碎,多为心火上炎。舌两边红赤,多为肝经热盛。舌色红而有苔者,多属实热证;舌色鲜红少苔或有裂纹、舌体瘦小多为虚热证。《辨舌指南》说:“舌色鲜红,无苔点,舌底无津,舌面无液者,阴虚火炎也。”

中医内科方剂歌诀

《中医内科学》方剂歌诀 月华丸甘草干姜汤 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甘草干姜出金匮,虚寒肺痿诚可贵,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甘草四两姜二两,温肺复气功效倍。 桔梗杏仁煎补肺汤 桔梗杏仁用甘草,银花连翘夏枯草,补肺参芪与熟地,五味紫菀桑白皮,红藤枳壳与贝母,百合麦冬与阿胶。补肺益气且养阴,肺虚喘证病可愈。 沙参麦冬汤加味桔梗汤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加味桔梗重桔梗,苡仁贝母芨橘红,肺胃阴虚燥象见,胃嘈干咳最堪当。银花甘草葶苈子,清肺化痰排脓壅。 沙参清肺汤如金解毒散 沙参清肺用沙参,白芨黄芪太子参,如金解毒景岳创,黄芩黄连黄柏藏,合欢甘草冬瓜子,化痰养阴桔苡仁。山栀桔梗甘草和,解毒清肺消痈方。 保真汤大补元煎 保真参芪术草味,赤白苓芍天麦归,大补元煎景岳方,山药山萸熟地黄,生熟地柴朴骨皮,柏知莲陈姜枣随。参草枸杞归杜仲,真阴方耗此方尝。 驻车丸芎芷石膏汤 千金传下驻车丸,两半归连重一般,芎芷石膏金鉴方,川芎白芷石膏羌,三两阿胶姜一两,阴虚久痢得灵丹。菊花藁本共相配,风热头痛应审详。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通幽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杏草姜枣助,通幽汤中二地俱,桃仁红花归草濡,宣肺解毒消湿肿,湿热兼表黄疸瘳。升麻升清以降浊,噎塞便秘此方需。 通瘀煎桃仁红花煎 景岳全书通瘀煎,活血顺气功效专,桃仁红花括桃红,丹参赤芍归川芎,归尾红花山楂泽,乌青木附香字含。延胡香附青皮地,活血化瘀心络通。 地榆散槐角丸 地榆散方用多验,地榆茜根黄芩连,槐角丸有地榆防,当归黄芩枳壳匡,山栀茯苓六味配,清热化湿凉血专。血热得凉自可止,擅治肠风及脱肛。

生姜甘草汤桑白皮汤 生姜甘草千金方,人参甘草大枣姜,桑白皮汤半夏苏,杏仁贝母芩连栀,补脾助肺生津液,虚寒肺痿服之康。清泄痰热病根除,痰热郁肺喘可治。 黛蛤散加减泻白散 黛蛤青黛蛤壳配,清肝化痰功效倍,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咳逆痰粘胸胁胀,验方屡经临床推。参茯青陈五味入,加减泻白方名立。 平喘固本汤秦艽鳖甲散 平喘固本为验方,参味冬虫胡桃香,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磁坎苏款夏橘红,补肺纳肾化痰良。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高。 越婢加半夏汤补天大造丸 越婢加夏金匮方,麻黄石膏配生姜,补天大造参芪山,术苓枣志杞龟版,半夏甘草大枣和,痰热郁肺表邪伤。地芍归鹿紫河车,培补阴阳莫大焉。 射干麻黄汤己椒苈黄丸 仲景射干麻黄汤,细辛五味半生姜,己椒苈黄治饮方,腹满便秘尿少当,紫菀冬花大枣入,气逆痰鸣服之康。此因水聚肠间起,前后分消病自康。 香附旋覆花汤神术散 香附旋覆出条辨,覆花香附苏夏添,医学心悟神术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苡仁茯苓陈皮合,和络理气擅化痰。藿香砂仁六味共,和中消导食厥先。 枕中丹柴枳半夏汤 枕中丹出千金方,龟版龙骨远志菖,柴枳半夏用柴胡,枳壳半夏芩蒌辅,或丸或散黄酒下,开心定志又潜阳。桔梗杏仁青皮草,和解清热饮邪除。 清金化痰汤顺气导痰汤 清金化痰统旨方,芩栀桔麦二母桑,验方顺气导痰汤,内括导痰汤全方,瓜蒌橘红草茯苓,清热泻肺痰火宁。生姜木香香附入,理气解郁化痰良。 养心汤二阴煎 养心汤用草芪参,二茯芎归柏子寻,二阴煎中生地冬,元参黄连竹叶通,夏曲远志兼桂味,再加酸枣总宁心。灯芯茯神酸枣草,滋阴降火有神功。 补气运脾汤五汁安中饮 补气运脾有四君,黄芪陈皮砂仁群,韭汁牛乳反胃滋,养营散瘀润肠奇,生姜大枣半夏曲,运脾和胃此方论。五汁安中姜梨藕,三般加入用随宜。

中医诊断学辩证歌诀(便于打印)

1表寒证: 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 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 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 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 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 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 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溏紧相连9、上寒下热: 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 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 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 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 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 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 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 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 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实证: 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 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5、虚症: 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 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6、上实下虚: 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 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 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 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 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 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 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 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 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20、真虚假实: 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 舌质胖嫩虚弦脉,反泻含冤重危险。 21、阴阳 阴证面白冷四肢,神疲乏力语声低。 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 阳证神旺语声粗,面目红赤呼吸粗。 高热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浮 阴虚内热颧唇红,盗汗少寐梦遗精。 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无苔卧不宁。 阳虚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虚弱脉, 身倦畏寒尿频数,阳痿带稀体无泽。 失血脱水成之阴,口干喜冷汗多粘。 舌红干燥脉虚数,面色潮红畏热烦。 亡阳病变阳虚脱,手足厥冷汗出多。 脉微欲绝舌淡润,渴喜热饮息微弱。 22、气虚: 气虚五脏功能弱,呼吸气粗语低微。 身疲肢倦食纳少,心悸筋缓目发黑。 头晕眼花腰酸痛,自汗脱肛内脏重。 23、气滞证: 气滞主证胀闷痛,胀疼发作时重轻,

中医方剂歌诀

一、感冒 感冒风寒荆防服,风热银翘湿香薷。 虚体阴虚加葳蕤,虚体气虚饮参苏。 1.风寒束表冒荆防(荆防达表汤) 2.风热犯表冒银翘(银翘散) 3.暑湿伤表冒香薷(新加香薷饮) 虚体感冒: 1.气虚感冒参苏饮(参苏饮) 2.阴虚感冒加葳蕤(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咳嗽风寒三止灵,风热桑菊燥桑杏。 肝火黛泻阴沙参,痰湿二三热清金。 (一)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嗽三止(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嗽桑菊(桑菊饮) 3.风燥伤肺嗽桑杏(桑杏汤) (二)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嗽二三(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嗽清金(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嗽黛泻(黛蛤散合泻白散) 4.肺阴亏耗嗽沙参(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 冷哮射干热哮定,寒包小石虚哮平。 风痰三子危回生,肺肾生金脾六君。 (一)发作期 1.冷哮射干麻(射干麻黄汤) 2.热哮定喘汤(定喘汤) 3.寒包热哮小青石(小青龙加石膏汤) 4.风痰哮三子(三子养亲汤) 5.虚哮平喘固(平喘固本汤) 附: 喘脱危证哮回生(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二)缓解期: 1.肺脾气虚哮六君(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哮生金(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寒喘麻盖表麻杏,痰浊二三热桑饮。 肺虚生补肺郁五,正虚附黑纳蛤金。

(一)实喘 1.风寒壅肺喘麻盖(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喘麻杏(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喘桑白(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喘二三(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喘五磨(五磨饮子) (二)虚喘 1.肺气虚耗喘生补(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喘金参(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喘参黑(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痨 肺痨阴月华,虚火灼百秦。 气阴耗保真,阴阳虚补天。 1.肺阴亏损痨月华(月华丸) 2虚火灼肺痨百秦(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痨保真(保真汤) 4阴阳虚损痨补天(补天大造丸) 六、心悸 心悸阴火天王朱,心阳桂参胆怯安。 瘀阻桃桂水饮苓,心血归脾痰温胆。 1.心虚胆怯悸安定(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悸归脾(归脾汤) 3.阴虚火旺悸天朱(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4.心阳不振悸桂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5.水饮凌心悸苓桂(苓桂术甘汤) 6.瘀阻心脉悸桃桂(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痰火扰心悸温胆(黄连温胆汤) 七、胸痹 胸痹寒凝栝当四,痰浊栝涤瘀阻府。 阴虚天炙阳参右,气阴生荣气滞柴。 1.心血瘀阻胸血府(血府逐瘀汤) 2.气滞心胸胸柴胡(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胸栝涤(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胸栝当(栝蒌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散) 5.气阴两虚胸生荣(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胸天炙(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7.心肾阳虚胸参右(参附汤合右归饮) 八、不寐 不寐痰热连温胆,肝火龙胆泻肝汤。

中医诊断学口诀

1 表里寒热虚实辩证歌诀 1表寒证: 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 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 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 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 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 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 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溏紧相连 9、上寒下热: 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 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 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 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 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14、实证: 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5、虚症: 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6、上实下虚: 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 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 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 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 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 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 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 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 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20、真虚假实: 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 舌质胖嫩虚弦脉,反泻含冤重危险。 21、阴阳 阴证面白冷四肢,神疲乏力语声低。 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 阳证神旺语声粗,面目红赤呼吸粗。 高热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浮 阴虚内热颧唇红,盗汗少寐梦遗精。 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无苔卧不宁。 阳虚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虚弱脉, 身倦畏寒尿频数,阳痿带稀体无泽。 失血脱水成之阴,口干喜冷汗多粘。 舌红干燥脉虚数,面色潮红畏热烦。 亡阳病变阳虚脱,手足厥冷汗出多。 脉微欲绝舌淡润,渴喜热饮息微弱。 22、气虚: 气虚五脏功能弱,呼吸气粗语低微。 身疲肢倦食纳少,心悸筋缓目发黑。 头晕眼花腰酸痛,自汗脱肛内脏重。 23、气滞证: 气滞主证胀闷痛,胀疼发作时重轻, 窜痛嗳气矢气减,兼证五脏各有型。 脘闷纳呆胁胀满,咳喘胸憋腰脊痛。 24、气逆:气逆病本肺胃肝,咳嗽喘息肺逆先。呕恶嗳气呃逆胃,肿逆昏厥头晕眩。 25、血虚证: 面唇舌甲无光华,心悸失眠手足麻, 经少衍期脉虚细,头眩乏力眼昏花。 26、血热证: 身热夜甚烦不眠,目红鼻衄发疹斑。

中医方剂学歌诀

中医方剂学歌诀 1 解表剂 1.1 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3.1大羌活汤 大羌活汤九味变,去芷加防己知独; 再加黄连白术好,散风寒清湿热妙。 4.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4.1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 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4.2香苏葱豉汤 香苏葱豉源香苏,加入豆豉和葱白,解表调气安胎好,妊娠伤寒头身痛。 5.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5.1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苑半夏五味加。 6.止咳散 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紫苑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 6.1金沸草散 *** *** 7.正柴胡饮 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 1.2 辛凉解表 1.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2.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 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3.1越婢汤 越婢汤中有石膏,麻黄生姜加枣草; 风水恶风一身肿,水道通调肿自消。 4.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4.1柴葛解肌汤《医学心悟》 程氏柴葛解肌汤,柴葛草芍芩地黄, 丹皮知母贝母入,发热口渴宜煎尝。 5.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5.1竹叶柳蒡汤 竹叶柳蒡葛根知,薄荷粳米荆芥蝉, 玄参石膏甘麦冬,风疹急投莫迟疑。 1.3 扶正解表 1.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1.1荆防败毒散 若须消散疮毒肿,去参加入荆防风; 1.2仓廪散 原方加入陈仓米,噤口痢疾此为宗;

中医诊断学歌诀

中医诊断学 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内容,望闻问切与辩证,望诊观察四方面,全身局部舌排物。闻诊切记两方面,听声音和嗅气味,问诊症状及病史,脉诊按诊属切诊。 二、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 诊病要知三原理,司外揣内表知里,见微知著局把体,以常达变标衡异。 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 诊断遵循三原则,整体观念要考虑,四诊合参免误诊,辨病辨证相结合。 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发展史,重要医家医著寻,黄帝内经奠基础,伤寒杂病论六经。西晋王叔和脉经,最早脉学专著书。最早病历是诊籍,诸病源候论病源。世医得效方十怪,二十七脉出濒湖,张景岳编十问歌,脉诀汇辨六纲脉,诊家枢要元滑寿,宋代陈言创三因,卫气营血叶天士,三焦辨证吴鞠通。敖氏伤寒金镜录,最早舌诊专著书,彩图辨舌指南书,曹炳章著重要书。上篇诊法四诊总括 四诊望闻问切明神色形态舌诊称闻诊听声嗅气味问以言审切指凭四诊合参查全面整体症状辨病情第一章问诊问诊总括 问诊一般内容多主症现病既往何个人生活家族史重点景岳十问歌 一、问诊的方法 问诊首先抓主诉,重视主症了一般,问诊直接问病人,语言通俗又易懂,避免主观和片面,防止暗示性套问,危重病人要细心,果断迅速快诊断。 二、问诊的一般内容 (―)问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问姓名性别婚否和年龄民族职业和籍贯现住单位记录清(二)问主症和现病史主症主要自觉症现病发展经过情治疗效果和兼症辨证论治此为凭(三)问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既往病史诊可参家族患病查相传个人嗜欲和习惯亦有影响问周全 三、问现在症状 问诊现症是首件十问歌诀有贡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倶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数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一)问寒热 (1)恶寒发热恶寒发热同时呈新病外感表证名寒重热轻属表寒伤风热轻而恶风表热热重恶寒轻 (2)但寒不热但寒不热里寒证久病肢冷内损阳新病畏寒腹冷痛寒邪直中在胃肠 (3)但热不寒但热不寒里热证壮热邪实热蒸腾热有定时名潮热阴虚湿温热阳明长期微热自觉热郁热气虚或阴虚 (4)寒热往来寒热往来无规律胸胁苦满病少阳疟疾寒热定时发先后交替寒热强 (二)问汗 汗为阳热蒸津缘寒热虚实问周全表虚伤风汗自出表实无汗感风寒自汗阳虚动尤甚盗汗阴虚潮热烦大汗不止绝汗居冷汗热汗亡阳阴病变转折出战汗冷汗阳气虚或惊壮热汗蒸里实热黄汗风湿热邪蒸头面汗出上焦热半身汗见中风瘫手足心汗阴虚证中焦湿热脾虚关下焦湿热蒸阴汗心脾心肾心胸汗 (三)问疼痛 (1)问疼痛的性质

中药方剂歌诀

中药方剂歌诀 麻黄汤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穹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芩穹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温脾汤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麻子仁丸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十枣汤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陈辅清胆利湿又和胃少阳湿热痰浊阻 四逆散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透邪解郁理肝脾肝郁脾滞力能堪 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配芩连干姜人参草枣全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白虎汤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气分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 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凉血散淤专热入血分服之安蓄血伤络吐衄斑 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导赤散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龙胆泻肝汤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泻白散泻白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扶肺气清泻肺热平和剂热伏肺中喘咳医 清胃散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芩连甘草伍用时先将葛根煮内清肠胃外解表协热下利喘汗除芍药汤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草木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白头翁汤白头翁治热毒痢黄连黄柏佐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 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清暑益气汤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理中丸理中干姜参术甘温中健脾治虚寒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 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 吴茱萸汤吴茱萸汤重用姜人参大枣共煎尝厥阴头痛胃寒呕温中补虚降逆良 四逆汤四逆汤中附草姜阳衰寒厥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养血温经通脉剂血虚寒厥服之效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人参苓术甘草比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生脉散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玉屏风散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完带汤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 四物汤四物熟地归芍穹补血调血此方宗营血虚滞诸多证加减运用贵变通 归脾汤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最全中医诊断学歌诀.

中医诊断学歌诀 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内容,望闻问切与辩证,望诊观察四方面,全身局部舌排物。闻诊切记两方面,听声音和嗅气味,问诊症状及病史,脉诊按诊属切诊。 二、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 诊病要知三原理,司外揣内表知里,见微知著局把体,以常达变标衡异。 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 诊断遵循三原则,整体观念要考虑,四诊合参免误诊,辨病辨证相结合。 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发展史,重要医家医著寻,黄帝内经奠基础,伤寒杂病论六经。西晋王叔和脉经,最早脉学专著书。最早病历是诊籍,诸病源候论病源。世医得效方十怪,二十七脉出濒湖,张景岳编十问歌,脉诀汇辨六纲脉,诊家枢要元滑寿,宋代陈言创三因,卫气营血叶天士,三焦辨证吴鞠通。敖氏伤寒金镜录,最早舌诊专著书,彩图辨舌指南书,曹炳章著重要书。上篇诊法 四诊总括 四诊望闻问切明神色形态舌诊称 闻诊听声嗅气味问以言审切指凭 四诊合参查全面整体症状辨病情 第一章问诊 问诊总括 问诊一般内容多主症现病既往何 个人生活家族史重点景岳十问歌一、问诊的方法 问诊首先抓主诉,重视主症了一般,问诊直接问病人,语言通俗又易懂,避免主观和片面,防止暗示性套问,危重病人要细心,果断迅速快诊断。 二、问诊的一般内容 (―)问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问姓名性别婚否和年龄 民族职业和籍贯现住单位记录清(二)问主症和现病史 主症主要自觉症现病发展经过情 治疗效果和兼症辨证论治此为凭(三)问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既往病史诊可参家族患病查相传 个人嗜欲和习惯亦有影响问周全三、问现在症状 问诊现症是首件十问歌诀有贡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倶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数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1.问寒热 (1)恶寒发热恶寒发热同时呈新病外感表证名寒重热轻属表寒伤风热轻而恶风表热热重恶寒轻 (2)但寒不热 但寒不热里寒证久病肢冷内损阳新病畏寒腹冷痛寒邪直中在胃肠(3)但热不寒 但热不寒里热证壮热邪实热蒸腾热有定时名潮热阴虚湿温热阳明长期微热自觉热郁热气虚或阴虚(4)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无规律胸胁苦满病少阳疟疾寒热定时发先后交替寒热强(二)问汗 汗为阳热蒸津缘寒热虚实问周全表虚伤风汗自出表实无汗感风寒自汗阳虚动尤甚盗汗阴虚潮热烦大汗不止绝汗居冷汗热汗亡阳阴病变转折出战汗冷汗阳气虚或惊壮热汗蒸里实热黄汗风湿热邪蒸头面汗出上焦热半身汗见中风瘫手足心汗阴虚证中焦湿热脾虚关下焦湿热蒸阴汗心脾心肾心胸汗(三)问疼痛 (1)问疼痛的性质 胀痛气滞刺痛瘀,重痛湿邪隐痛虚,灼痛火热冷痛寒,有形实邪绞痛寒,酸痛湿证腰膝肾,掣痛肝病窜气风,部位不同六经痛,胸痹真心痛多胸。虚证病久痛势轻,痛而喜按阵发松,实证痛短痛势剧,痛而拒按持续痛。(2)问疼痛的部位 1.头痛 头痛病在髄诸阳实痛暴急虚缓长风热面赤身恶热风寒怕风头项强气虚绵綿过劳甚血虚头晕面白苍前额阳明少阳侧巅顶厥阴后太阳头痛连齿少阴病牙为骨余病肾详2.胸痛 胸痛病证有多般胸痹憋闷痛引肩面青痛剧真心痛肺热热咳喘鼻煽潮热盗汗阴虚证痰湿胸闷喘多痰肺痈咳吐脓血臭气滯太息胀痛连刺痛血瘀有定处痞满不痛寒热兼3.问胁部 胁痛病犯肝胆经气胀火灼刺瘀成悬饮咳痛肋间满呕恶身黄湿热蒸往来寒热少阳证伤寒胸胁苦满疼4.胃脘痛 胃脘冷痛属于寒热痛口臭便结干血瘀刺痛胀气滯阴虚嘈杂五心烦5.腹痛 大腹总属脾胃乡小腹肠肾胞膀胱两胁少腹肝经过痛位不同知病方实证拒按痛急暴虚证喜按痛缓长得热痛减属寒痛痛而喜冷热为殃持续阵发胀吐闭肠闭肠结气不通全腹压痛反跳痛脏器穿孔或热毒

中医方剂歌诀大全(合杏堂)

中医方剂歌诀-大全 一、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小青龙汤: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辛凉解表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绕,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止法良。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竹叶柳蒡汤: 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苓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葱豉桔梗汤: 葱豉桔梗翘薄荷,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扶正解表 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葱白七味饮: 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加减葳蕤汤: 加减栽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施。泻下剂:

寒下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峻下热结此方良。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治结胸,甘遂硝黄三味用:心下硬满不可近,泻热逐水建奇功。 温下 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偏痛方,冷积内停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温脾汤; 温脾附子及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攻下冷积振脾阳。三物备急丸: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卒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润下剂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脾约,燥热津亏便下难,枳朴大黄蜜杏芍,润肠泄热便下来。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便结体虚难下夺,寓通于补法堪宗。 逐水剂 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甘遂大戟与芫花;悬饮潴留胸胁痛,大腹肿满用亦佳。舟车丸: 舟车黑丑及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表皮陈皮轻粉入,逐水消肿力量强。疏凿饮子: 疏凿饮子泻水方,木通泽泻与槟榔,羌艽苓腹椒商陆,赤豆姜皮退肿良。攻补兼施 新加黄龙汤; 新加黄龙用海参,玄麦生地硝黄呈,参归姜草扶正气,攻补兼施法可尊。增液承气汤: 增液承气玄地冬,更加硝黄力量雄,热结阴亏肠燥结,滋阴泻下法可宗。和解剂;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葛苓清胆汤: 蒿苓清胆枳竹茹,苓夏陈皮碧玉须,热重寒轻痰湿重,胸痞呕恶总能除。柴胡达原饮: 柴胡达原槟朴果,更加苓草枳壳和,青皮桔梗荷叶柄,豁痰胸宽截疟疴。 调和肝脾 四逆散:

中医舌诊原理

中医舌诊原理 很好的东西,可以看看,就是比较涩,不过基本还是能看懂吧! 先放着,有空多学习研究下! 中医舌诊原理 舌脉一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唇舌者,肌肉之本。 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舌者,声音之机也。 诊舌要义舌质为本,舌苔为标。 舌与许多脏腑之间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直接或间接地取系起来的关系更为 其中尤以心,脾,胃?肾与舌 密切。舌又是脾之外候,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谷。 舌为心之苗窍,且为呼吸.消化的共同通道之要冲,为多气多血的器官。口腔之唾液系肾?胃津液上潮所致。舌苔乃胃气所生,胃为水谷之海,故脏腑精气之上荣于舌。 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其窍开于此也。査诸脏腑图,脾.肺.肝?肾, 无不系根于心。考核诸经络,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外杂症,亦无不显其形,着其色于舌。 心者生之本,形之君,至虚至灵,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其开窍于舌,其经通于舌,舌者心之外候也,是以望舌而可测其脏腑经络寒热虚实也。 舌不仅是心之苗窍,脾之外候,而且是五脏六腑之外候。舌之灵动,伸缩展转,是筋之所为,与心肝有关。 舌之辨味,与心脾有关。 舌之能言,与心肝有关。 舌苔乃胃气熏蒸所生,五脏皆禀气于胃,故可借以诊五脏之寒热虚实也。若推其专义,必当以舌苔主六

腑,以舌质主五脏。 谓之苔者,如地上生苔也。舌苔之名,始于长沙。以其邪气结里,如有所怀,故谓之胎。夫苔因病而生,病以苔着,察色而不观苔,究难辨其虚实一一观苔而不察色,安能测其盛衰,且三因百病,莫不有苔,则亦莫不可验,岂特伤寒而巳哉: 常人一日三餐,故苔日亦三变,谓之活苔,无病之象也。平人舌中常有浮白苔-层,或浮黄苔一层,夏月湿土司令,苔毎软厚而微黄,但不满不板滞。 灯下看黄苔,毎成白色。 全息律的观点,任何局部都近于整体的缩形。前人有舌体应内脏部位之说。舌本在下,舌尖在上, 舌中为内,舌边为外,左病者应在左,右病者应在右。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毕形于舌。 舌象是窥测内脏变化的窗口,反映内脏变化的镜子。舌在口腔中好象外露的内脏,其变化灵敏, 便于覌察,任何气血津液的异常变化,都将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反映于舌象的变化。 舌象,若能得其要领,认清客观规律,执简驭繁,就可以灵活运用,一通百通。无论舌象如何变 化多端,总不外舌色、舌形、舌态、苔色、笞质这五个方面的排列组合。即舌质的神色、形态及舌苔的色质。 历代医家总结了典型舌象,但不能说是包罗无遗的: 凡吸烟之人,无病常见燥舌,一经染病,不拘白苔黄苔,必兼灰黒,或兼裂纹,故临诊之时,先察知其吸烟与否,常苔染苔之分,斯可断之。 舌紫而肿大者,是酒毒冲心,凡酒毒内蕴,舌必深紫而赤,或干涸。 湿热内蕴,从饮食中得之,嗜酒之人多失苔,必厚黄粘腻,痞满,不饥,呕吐不纳,惟泻心最效。若舌浑紫,满 舌中有红斑,为酒毒内蕴,湿中生热。 湿热有痰之症,舌质胀大满口,边有齿印。 淡白湿润而有齿印,乃寒湿壅盛。 淡红而有齿痕,多是脾虚或气虚。 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凡舌起瘰突出者为凸,蚀烂低陷者为凹。气盛则凸,气陷则凹。 舌根高起,累累如豆,内露人字纹深广者,是肠胃有积。 红绛光莹舌,是胃、肾阴竭。舌疔者,乃心脾火毒。 若舌苔纵分两色,一边白一边黄,称半黄半白苔,无论深浅厚薄,皆主肝胆郁热。若边尖黄而中心黒腻,是湿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