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网络用语”“流行语”“新词语”等术语的辨析

关于“网络用语”“流行语”“新词语”等术语的辨析

关于“网络用语”“流行语”“新词语”等术语的辨析

作者:***

来源:《现代语文》2022年第01期

摘要:在传统文献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文献题录信息挖掘方法,运用词频分析、共詞分析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清晰展现“网络用语”“流行语”“热词”“新词语”等分类术语的离散化特征与区别,总结出这些术语的定义与概念。并以这些特征和定义为依据,结合相关机构公布的具体语料来进行分类与命名分析,希望能为理论研究与语言资源监测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用语;流行语;新词语;词频分析;知识图谱

近些年来,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为代表的官方机构以及《咬文嚼字》杂志等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开始对每一年的新词语、流行语和网络用语等进行盘点,并冠以“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新词语”“网络用语”“热词”等称呼,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每一年国民的语言生活状况,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实际情形。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这些语言进行盘点时,不同的组织机构所使用的术语并不相同,也没有统一明晰的语料选取标准,因此,就造成了语言盘点所呈现出的内容与分类术语不相一致的状况。同时,媒体在传播这些语言盘点内容时也常常混淆相关术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对语言生活状况反映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也对涉及这些语言形式的语言理论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有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借助对相关研究的中文文献题录信息进行词频分析和知识图谱绘制,界定“网络用语”“流行语”“新词语”“热词”等相关术语的概念,明晰这些术语之间的关系,厘清不合理的分类标准。这样既可以为进行这些语言盘点的相关机构与新闻媒体提供较为清晰的术语名称与语料选择标准,也可以为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与语言规范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此帮助相关机构和大众更好地处理、接受这些新出现的语言形式。

一、研究方法与相关工具

(一)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以中国知网为主要的文献统计分析来源网站,从中提取涉及研究主题的相关中文文献题录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词频分析和知识图谱绘制。

涉及相关分类术语概念的语料,将选取2009年至2019年这十年间,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公布的年度十大新词语、十大流行语、十大网络用语等,以及《语言文字周报》发布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咬文嚼字》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等。

(二)研究工具与操作流程

本研究采用的是文献题录信息挖掘方法,包括词频分析、共词分析、知识图谱等。操作流程如下:

1.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新词语”“网络语言”“流行语”“热词”等为主题进行搜索,将单次搜索的中文文献题录信息以EndNote格式导出。

2.使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4.0[1],对导出的文件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文献去重、词干提取、应用分词、智能清洗,手动设置需要合并的关键词字段。

3.对上述信息处理完之后,可得到高频关键词列表、频次矩阵、高频关键词共现相似矩阵等。使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NETDRAW,绘制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

二、基于可视化分析的“网络用语”等术语辨析

(一)网络语言和网络用语

如果从索绪尔所提出的“语言”与“言语”这一角度出发,那么,用“网络用语”来代替“网络语言”这一术语名称似乎更为合适,因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的言语。以往的大部分研究都将网络语言和网络用语视为同一个概念,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确有必要。实际上,“网络语言”这一术语主要是从途径、载体的角度来命名的,学界也并不把网络语言视为一门有着独立结构和系统的语言。使用网络语言的群体是有其基础母语的,网络语言与基础语言在语法、语音、词汇等方面的差异仅仅是语言变异的结果。林纲认为,网络用语是一种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社会方言[2]。那么,同其他社会方言一样,使用“网络语言”这一名称也是合理的,并等同于“网络用语”。

从网络语言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对这一术语的界定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二分法。劲松、麒珂最早提出了这种分类方法,他们认为,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民的语言,广义的网络语言则是指网络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另类语言”[3]。另一种是“三分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周洪波,他认为,网络语言有三类:一是和网络相关的专业术语;二是和网络相关的特别用语;三是网民在网络上常用的词语[4](序)。在网络语言的研究中,涉及具体的网络语言内容研究往往都将其界定在狭义或第三类网络语言的范围内。

同时,关于网络语言的语言形式也有一定的争论。一种观点是把表情符号、图形也归入网络语言的范畴,史灿方、孙曼均指出,网络语言夹杂大量专用图形符号[5](P244)。我们认为,语言虽然是一种符号,具备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但它和一般的符号是有所区别的。首先,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具有音和义这对能指与所指。其次,语言具有层级性,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是一个复杂系统。最后,语言具有生成机制,能够以简驭繁,生成新的形式和意义。无论是表情符号还是图形符号都和语言有一定的差别,因此,不应将它们归于网络语言中,它们有着自己的符号系统。下文讨论的新词语、流行语、热词等术语概念,也把表情符号、图形排除在外,并且认为它们都具有[+语言性]这一特征。

我们以“网络语言”和“网络用语”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并导出相关的中文文献题录信息,输入到SATI4.0软件进行处理;同时,将“网络语言”与“网络用语”这两个字段合并为“网络语言”一个字段。去除重复后,共得到4546条文献题录信息。频次排序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如表1所示,根据共现矩阵绘制的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在“网络语言”这一主题的研究内容中,高频关键词有“影响”“网络流行语”“规范”“特点”“网络”“大学生”等。在知识图谱网络中,“网络流行语”“变异”“网络”“特点”“规范”等结点,处于较为中心的位置,并与“网络语言”联系紧密,由此可知,学界在研究网络语言时,对这些问题关注较多。就此而言,文献题录信息的分析结果,符合前人对网络语言特点的概括,即“网络语言”具有[+网络性]、[+变异性]特征。从中还可以发现,“网络语言”与“网络流行语”这两个术语概念具有密切关系。

(二)流行语

《现代汉语词典》对“流行语”的解释是:“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语汇。”[6](P838)又将“语汇”解释为:“一种语言的或一个人所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和。”[6](P1601)据此可以归纳出流行语的主要特征:首先要有时间范围,其次要在一定的群体中或者全社会广泛流行,最后是拥有一定的语言形式。在语言形式上,有些学者认为,流行语不仅局限于词和短语,而且应把更大的句法成分也考虑在内。杨文全指出,流行语还包括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7]。我们认为,语言使用具有经济性原则,在现实中传播的流行语,在语言形式上并不会有“过量”的语言单位。流行语这一术语概念中的“语”字应当放在整个语言范畴上来界定。这样一来,流行语便具有以下特征:[+时效性]、[+相对高频性]、[+语言性]。

我们以“流行语”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去重后共得到5467条中文文献题录信息。频次排序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如表2所示,根据共现矩阵绘制的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流行语”这一主题的研究中,“网络流行语”“网络语言”“模因论”“大学生”“校园流行语”等关键词的出现频次较高,这说明“网络”这一传播途径与“校园学生”这一受众群体是流行语研究所关注的焦点。胡明扬、张莹指出,青少年是流行语的主要受众群体[8]。2019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中国网民群体中,10—29岁的网民群体占总数的41.5%,其中,学生群体占比最多,达到26%[9]。这同样说明,网络是“流行语”的主要传播途径,而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则是主要的接受群体。

通过图2可以进一步发现,“流行语”这一结点与“网络流行语”“网络”“网络语言”等关键词结点关系紧密。可以说,互联网不仅是新闻媒体传播的重要阵地和人们交际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流行语的主要使用平台。因此,除了前面提到的三个特征之外,流行语还具有[+网络性]、[+变异性]的特征。

(三)热词

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咬文嚼字》与《语言文字周报》的年度评选中,都未使用“热词”这一概念;而在新闻媒体的传播以及中国知网的研究文献中,该术语的出现频率较高。崔蓬克认为,热词标识了当下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10]。因此,热词应该和一定的社会热点事件有所联系,具有全民关注度。至于“热词”的语言形式,李明洁认为,流行语的高频使用必须包含语言优先原则的驱动,而热词的使用则往往是受表达优先原则的驱动[11]。也就是说,流行语的使用注重语言层面,创新性与多样性成为流行语产生的动力;热词则仅仅是社会热点事件在语言上的指称与反映,词语形式便足以使用。

我们以“热词”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去重后共得到2612条中文文献题录信息。频次排序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如表3所示、排序前20位的高频文献来源如表4所示,根据共现矩阵绘制的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

从上述表图可以看出,在“热词”这一主题的研究中,高频关键词有“网络热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工作报告”“企业”“企業管理”“经济”“一带一路”等;高频文献来源大多是语言学之外的各领域期刊。结合知识图谱可以进一步发现,“热词”主要是与社会时政关系密切;而与“网络流行语”“网民”“流行语”等较为紧密的,则是“网络热词”这一关键词。

因此,“热词”与社会时事热点紧密相关,是为反映这些热点事件而使用的词语,它与“流行语”有一定的区别。至于“网络热词”这一术语,应主要是从网络平台传播角度出发而形成的,它的使用频率较高,或许“网络流行语”更符合上述特征,并能与“热词”区分开来。由此而知,“热词”这一术语具备以下特征:[+热点性]、[+词汇性]、[+全民性]。

(四)新词语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也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当新的事物或新的概念产生时,新的词语也随之被创造出来,因此,对“新词语”这一术语进行界定时,首先必须着眼于“新”这一特征上。刘晓梅认为,新词语的“新”主要有三种表现:1.新的形式和意义的词汇;2.只具有新义、用法的词汇;3.只具有新形式的词汇[12](P5)。其中,第一类是语言对社会发展变化中产生的新事物的反映;第二、三类往往是出于语言本身的使用目的而产生的。这三种情况很好地概括了新词语的重要特征,即具有[+创新型]和[+词汇性]。

需要指出的是,新词语有时易与流行语发生混淆,这是因为一部分流行语也是新产生的词语,二者应当是有交集的。也就是说,有些新词语具有演变为流行语的潜质,不过,只有一小部分新词语能够成为流行语。同时,由于流行语具有[+时效性]特征,因此,成为流行语的新词语也仅是在一定时间内同时符合这两个术语的特征。

我们以“新词语”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并将“新词语”“新词新语”“新词”三个字段合并为“新词语”一个字段,将“词汇”“汉语词汇”两个字段合并为“词汇”一个字段,去重后共得到3831条中文文献题录信息。频次排序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如表5所示、根据共现矩阵绘制的知识图谱如图4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在“新词语”这一主题的研究中,高频关键词有“词汇”“对外汉语教学”“特点”“现代汉语”“规范”等。结合知识图谱可以进一步发现,

“新词语”这一术语既与本体研究联系紧密,这主要体现在“现代汉语”“外来词”“词汇”“语义”等关键词结点上;同时,它还与“流行语”“网络语言”等联系紧密,即在“网络语言”与“流行语”这两个术语所包含的集合中,也符合“新词语”所具有的

[+创新性]特征。由此可知,新词语与网络语言、流行语之间是存在一定交集的。

通过上文的论述与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术语的命名是出于不同的角度与目的而形成的;还可以发现,这些术语之间有时也会存在一定的交集。我们将这几个术语的特征以列表的形式归纳出来,具体如表6所示:

(二)流行语

《现代汉语词典》对“流行语”的解释是:“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语汇。”[6](P838)又将“语汇”解释为:“一种语言的或一个人所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和。”[6](P1601)据此可以归纳出流行语的主要特征:首先要有时间范围,其次要在一定的群体中或者全社会广泛流行,最后是拥有一定的语言形式。在语言形式上,有些学者认为,流行语不仅局限于词和短语,而且应把更大的句法成分也考虑在内。杨文全指出,流行语还包括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7]。我们认为,语言使用具有经济性原则,在现实中传播的流行语,在语言形式上并不会有“过量”的语言单位。流行语这一术语概念中的“语”字应当放在整个语言范畴上来界定。这样一来,流行语便具有以下特征:[+时效性]、[+相对高频性]、[+语言性]。

我们以“流行语”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去重后共得到5467条中文文献题录信息。频次排序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如表2所示,根据共现矩阵绘制的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流行语”这一主题的研究中,“网络流行语”“网络语言”“模因论”“大学生”“校园流行语”等关键词的出现频次较高,这说明“网络”这一传播途径与“校园学生”这一受众群体是流行语研究所关注的焦点。胡明扬、张莹指出,青少年是流行语的主要受众群体[8]。2019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中国网民群体中,10—29岁的网民群体占总数的41.5%,其中,学生群体占比最多,达到26%[9]。这同样说明,网络是“流行语”的主要传播途径,而以学生為代表的青少年则是主要的接受群体。

通过图2可以进一步发现,“流行语”这一结点与“网络流行语”“网络”“网络语言”等关键词结点关系紧密。可以说,互联网不仅是新闻媒体传播的重要阵地和人们交际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流行语的主要使用平台。因此,除了前面提到的三个特征之外,流行语还具有[+网络性]、[+变异性]的特征。

(三)热词

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咬文嚼字》与《语言文字周报》的年度评选中,都未使用“热词”这一概念;而在新闻媒体的传播以及中国知网的研究文献中,该术语的出现频率较高。崔蓬克认为,热词标识了当下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10]。因此,热词应该和一定的社会热点事件有所联系,具有全民关注度。至于“热词”的语言形式,李明洁认为,流行语的高频使用必须包含语言优先原则的驱动,而热词的使用则往往是受表达优先原则的驱动[11]。也就是说,流行语的使用注重语言层面,创新性与多样性成为流行语产生的动力;热词则仅仅是社会热点事件在语言上的指称与反映,词语形式便足以使用。

我们以“热词”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去重后共得到2612条中文文献题录信息。频次排序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如表3所示、排序前20位的高频文献来源如表4所示,根据共现矩阵绘制的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

从上述表图可以看出,在“热词”这一主题的研究中,高频关键词有“网络热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工作报告”“企业”“企业管理”“经济”“一带一路”等;高频文献来源大多是语言学之外的各领域期刊。结合知识图谱可以进一步发现,“热词”主要是与社会时政关系密切;而与“网络流行语”“网民”“流行语”等较为紧密的,则是“网络热词”这一关键词。

因此,“热词”与社会时事热点紧密相关,是为反映这些热点事件而使用的词语,它与“流行语”有一定的区别。至于“网络热词”这一术语,应主要是从网络平台传播角度出发而形成的,它的使用频率较高,或许“网络流行语”更符合上述特征,并能与“热词”区分开来。由此而知,“热词”这一术语具备以下特征:[+热点性]、[+词汇性]、[+全民性]。

(四)新词语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也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当新的事物或新的概念产生时,新的词语也随之被创造出来,因此,对“新词语”这一术语进行界定时,首先必须着眼于“新”这一特征上。刘晓梅认为,新词语的“新”主要有三种表现:1.新的形式和意义的词汇;2.只具有新义、用法的词汇;3.只具有新形式的词汇[12](P5)。其中,第一类是语言对社会发展变化中产生的新事物的反映;第二、三类往往是出于语言本身的使用目的而产生的。这三种情况很好地概括了新词语的重要特征,即具有[+创新型]和[+词汇性]。

需要指出的是,新词语有时易与流行语发生混淆,这是因为一部分流行语也是新产生的词语,二者应当是有交集的。也就是说,有些新词语具有演变为流行语的潜质,不过,只有一小部分新词语能够成为流行语。同时,由于流行语具有[+时效性]特征,因此,成为流行语的新词语也仅是在一定时间内同时符合这两个术语的特征。

我们以“新词语”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并将“新词语”“新词新语”“新词”三个字段合并为“新词语”一个字段,将“词汇”“汉语词汇”两个字段合并为“词汇”一个字段,去重后共得到3831条中文文献题录信息。频次排序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如表5所示、根据共现矩阵绘制的知识图谱如图4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在“新词语”这一主题的研究中,高频关键词有“词汇”“对外汉语教学”“特点”“现代汉语”“规范”等。结合知识图谱可以进一步发现,

“新词语”这一术语既与本体研究联系紧密,这主要体现在“现代汉语”“外来词”“词汇”“语义”等关键词结点上;同时,它还与“流行语”“网络语言”等联系紧密,即在“网络语言”与“流行语”这两个术语所包含的集合中,也符合“新词语”所具有的

[+创新性]特征。由此可知,新词语与网络语言、流行语之间是存在一定交集的。

通过上文的论述与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术语的命名是出于不同的角度与目的而形成的;还可以发现,这些术语之间有时也会存在一定的交集。我们将这几个术语的特征以列表的形式归纳出来,具体如表6所示:

(二)流行语

《现代汉语词典》对“流行语”的解释是:“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语汇。”[6](P838)又将“语汇”解释为:“一种语言的或一个人所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和。”[6](P1601)据此可以归纳出流行语的主要特征:首先要有时间范围,其次要在一定的群体中或者全社会广泛流行,最后是拥有一定的语言形式。在语言形式上,有些学者认为,流行语不仅局限于词和短语,而且应把更大的句法成分也考虑在内。杨文全指出,流行语还包括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7]。我们认为,语言使用具有经济性原则,在现实中传播的流行语,在语言形式上并不会有“过量”的语言单位。流行语这一术语概念中的“语”字应当放在整个语言范畴上来界定。这样一来,流行语便具有以下特征:[+时效性]、[+相对高频性]、[+语言性]。

我们以“流行语”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去重后共得到5467条中文文献题录信息。频次排序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如表2所示,根据共现矩阵绘制的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流行语”这一主题的研究中,“网络流行语”“网络语言”“模因论”“大学生”“校园流行语”等关键词的出现频次较高,这说明“网络”这一传播途径与“校园学生”这一受众

群体是流行语研究所关注的焦点。胡明扬、张莹指出,青少年是流行语的主要受众群体[8]。2019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中国网民群体中,10—29岁的网民群体占总数的41.5%,其中,学生群体占比最多,达到26%[9]。这同样说明,网络是“流行语”的主要传播途径,而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则是主要的接受群体。

通过图2可以进一步发现,“流行语”这一结点与“网络流行语”“网络”“网络语言”等关键词结点关系紧密。可以说,互联网不仅是新闻媒体传播的重要阵地和人们交际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流行语的主要使用平台。因此,除了前面提到的三个特征之外,流行语还具有[+网络性]、[+变异性]的特征。

(三)热词

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咬文嚼字》与《语言文字周报》的年度评选中,都未使用“热词”这一概念;而在新闻媒体的传播以及中国知网的研究文献中,该术语的出现频率较高。崔蓬克认为,热词标识了当下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10]。因此,热词应该和一定的社会热点事件有所联系,具有全民关注度。至于“热词”的语言形式,李明洁认为,流行语的高频使用必须包含语言优先原则的驱动,而热词的使用则往往是受表达优先原则的驱动[11]。也就是说,流行语的使用注重语言层面,创新性与多样性成为流行语产生的动力;热词则仅仅是社会热点事件在语言上的指称与反映,词语形式便足以使用。

我们以“热词”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去重后共得到2612条中文文献题录信息。频次排序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如表3所示、排序前20位的高频文献来源如表4所示,根据共现矩阵绘制的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

从上述表图可以看出,在“热词”这一主题的研究中,高频关键词有“网络热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工作报告”“企业”“企业管理”“经济”“一带一路”等;高频文献来源大多是语言学之外的各领域期刊。结合知识图谱可以进一步发现,“热词”主要是与社会时政关系密切;而与“网络流行语”“网民”“流行语”等较为紧密的,则是“网络热词”这一关键词。

因此,“热词”与社会时事热点紧密相关,是为反映这些热点事件而使用的词语,它与“流行语”有一定的区别。至于“网络热词”这一术语,应主要是从网络平台传播角度出发而形成的,它的使用频率较高,或许“网络流行语”更符合上述特征,并能与“热词”区分开来。由此而知,“热词”这一术语具备以下特征:[+热点性]、[+词汇性]、[+全民性]。

(四)新词语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也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当新的事物或新的概念产生时,新的词语也随之被创造出来,因此,對“新词语”这一术语进行界定时,首先必须着眼于“新”这

一特征上。刘晓梅认为,新词语的“新”主要有三种表现:1.新的形式和意义的词汇;2.只具有新义、用法的词汇;3.只具有新形式的词汇[12](P5)。其中,第一类是语言对社会发展变化中产生的新事物的反映;第二、三类往往是出于语言本身的使用目的而产生的。这三种情况很好地概括了新词语的重要特征,即具有[+创新型]和[+词汇性]。

需要指出的是,新词语有时易与流行语发生混淆,这是因为一部分流行语也是新产生的词语,二者应当是有交集的。也就是说,有些新词语具有演变为流行语的潜质,不过,只有一小部分新词语能够成为流行语。同时,由于流行语具有[+时效性]特征,因此,成为流行语的新词语也仅是在一定时间内同时符合这两个术语的特征。

我们以“新词语”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并将“新词语”“新词新语”“新词”三个字段合并为“新词语”一个字段,将“词汇”“汉语词汇”两个字段合并为“词汇”一个字段,去重后共得到3831条中文文献题录信息。频次排序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如表5所示、根据共现矩阵绘制的知识图谱如图4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在“新词语”这一主题的研究中,高频关键词有“词汇”“对外汉语教学”“特点”“现代汉语”“规范”等。结合知识图谱可以进一步发现,

“新词语”这一术语既与本体研究联系紧密,这主要体现在“现代汉语”“外来词”“词汇”“语义”等关键词结点上;同时,它还与“流行语”“网络语言”等联系紧密,即在“网络语言”与“流行语”这两个术语所包含的集合中,也符合“新词语”所具有的

[+创新性]特征。由此可知,新词语与网络语言、流行语之间是存在一定交集的。

通过上文的论述与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术语的命名是出于不同的角度与目的而形成的;还可以发现,这些术语之间有时也会存在一定的交集。我们将这几个术语的特征以列表的形式归纳出来,具体如表6所示:

2023年最新网络流行词解析

2023年最新网络流行词解析 1.土豆牛 土豆牛是指那些外表普通、看似平凡但拥有坚韧不拔精神的人。这个词源自中国农村劳动者在辛勤努力中形成的特质,比喻那些虽然生活条件简陋但坚持奋斗、克服困难的人。土豆牛的精神代表了对自己付出的充分肯定和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2.PUA PUA,即"Pickup Artist",是指男性通过一系列心理学和社交技巧,试图迅速吸引并与异性建立感情关系的行为。PUA现象始于西方,近年来逐渐在中国流行,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也有相关讨论群体。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一些PUA 技巧可能存在操纵和侵犯他人意愿的问题,因此在实际运用时应当遵守道德底线和尊重他人的意愿。 3.巨婴 巨婴一词是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那些在情感和行为上缺乏独立能力和责任心的成年人。这个词用于指责那些依赖别人照顾、无法承担责任、非常依赖他人关怀与支持的人。巨婴现象是社会发展和家庭教育方式变迁的产物。 4.是个狼人 "是个狼人"是一种形容词语,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具备了

狼一般的勇猛和胆识,形容其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充分的勇气和决心。这个词来源于网络文化,随着社交媒体和游戏的流行而逐渐传播开来。 5.柠檬精 柠檬精是一个网络流行语,多用于网络讨论中,用来形容一些表现消极、情绪低落的人。柠檬精一词多出现在网络段子或者娱乐圈八卦中,用以调侃那些经常抱怨和自怨自艾的人。 6.嘴替 嘴替是网络语言中的一个词汇,它是"嘴臭"和"替天行道"的组合词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言辞刻薄、善于嘲讽他人但自视甚高的人。嘴替在网络互动中常见,但也需要注意恰当表达和尊重他人的原则。 7.冤种 冤种是指生活中或者网络上容易被欺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这个词语包含了一定的负面意味,它用于描述那些经常感到委屈、命运多舛的人。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冤种的讨论常常引发反思社会公平正义的话题。 8.红雪珍奶 红雪珍奶是一种特色饮品,是在普通珍珠奶茶的基础上添加了红豆元素而成的。它将口感浓郁的红豆与奶茶的香甜相结合,给人带来了独特的口味享受。红雪珍奶在一些饮品

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

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已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网络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变体,它在词汇、语法和使用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独特的特征。本文将详细介绍网络语言的定义、构成、特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强调网络语言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网络语言的定义 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互联网交流中所使用的一种语言变体,通常以文字、符号、表情等方式表达。网络语言与日常用语相比,具有更加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方便人们在网络环境中快速交流。 网络语言的构成 词根:网络语言的词汇通常由基本的词根和词缀组成。这些词根和词缀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被使用,但在网络语言中却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例如,“宅”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指的是房屋住宅,而在网络语言中则表示沉迷于家中,不愿意外出。 词缀:网络语言的词缀通常可以表达一种情感或状态。如“~ing” 表示正在进行某个动作,如“吃饭~”表示正在吃饭。

语素:网络语言的语素是指一组具有相同意义和用法的词语,如“肿么办”、“好嗨哟”等。 网络语言的特征 简洁性:网络语言通常使用缩写、简化词语等方式来提高交流效率。例如,“蟹蟹”表示“谢谢”,“米国”表示“美国”。 生动性:网络语言常常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感。例如,“蓝瘦香菇”表示“难受想哭”,用植物“香菇”的形象来形容人的情感状态。 形象性:网络语言中有很多符号和表情,如emoji、缩写等,可以形象地表达情感和状态。例如,“ ”表示大笑,“❤️”表示爱心。 创新性:网络语言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不断有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出现。例如,“元宇宙”表示虚拟世界,“区块链”表示分布式账本技术。 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语言的使用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交流方式。各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网络语言开

网络用语的类型及其特征

网络用语的类型及其特征 1、字母型 字体输入作为网络聊天最基本的形式,需要通过键盘或触屏将字符输送到对方显示屏上,故以简约高效的字母替代汉字就成为网民聊天首选,它的内涵的丰富程度已经超过正规文字表达模式。如:GG(哥哥)、JS(奸商)、PFPF(佩服佩服)、GF (girlfriend,女朋友)等。 2、数字型 借助网友数字字的谐音和寓意,很多生活表达都是以数字组合的形式表达,书写简单,一目了然。如:886(拜拜)、9494(就是就是)等。 3、混合型 当单纯的字母和数字不足以表达网民的情感诉求时,将它们与文字、英语单词等根据需要分门别类混合在一起的模式便成为网络上一种非主流表达方式。如:幸福ing(中文词与英语动词后缀组合,表示正在享受幸福的过程)、3q(数字与英语字母组合,谢谢你)、me2(英语单词与数字组合,我也是)、+U(运算符号与英文字母的组合,加油)。 4、词意变异型 以文字、词组或英语单词等原生词衍变而来的谐音化用语相当普遍,变异后的网络词,其表达的含义与字面原意已相差甚远。如:粉丝=英语fans的音译;果酱=过奖;稀饭=喜欢;斑竹(或板猪)=版主等。 5、词汇演变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词汇也在不断出现,这种创新首先体现在网络上,由网络又延伸到了生活中。如:“屌丝”,随着网络群体的追捧,它从最初产生时的不文明的含义已经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归根结底是中国文化现象与社会突出问题的某种折射;“高富帅”,形容男人在身高、长相、财富上都无可挑剔,由日本漫画演化而来并在网络上发酵成为流行词汇,它对应的反义词是“矮矬穷”。 6、缩略和扩张型 网络语言追求简约、创新、生动,构成的词组或句子也就充满了与传统语法相悖之处。如:“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这四个成语的缩略用法;“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艰难,就不要拆穿了吧等。 7、语句型 网民对现实社会和互联网上的热点具有敏锐的嗅觉,这些热点也会催生出一些新的网络用语。如“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该句出于网络上的一首诗词,而“我爸是李刚”则是一则社会新闻引发的强大反弹,类似的还有“元芳,你怎么看”“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等等,随着这些句子的走红,它们的使用范围和内涵也在不断变化。

网络流行语概述

网络流行语概述 第一节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及分类 一、网络流行语的概念界定 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概念是任何一项研究的逻辑起点,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不例外。在探讨网络流行语的内涵和外延时,我们不可忽略的另一个概念就是“网络语言”。在早期对网络流行语或是网络语言的研究中,学者们往往没有对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这两个概念进行明确的区分,这样的后果便是对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混为一谈,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一定的承接性,很多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混杂在网络语言研究里。笔者认为,对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做一个明确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了定义,有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也有从符号学、模因论、社会方言说等方面来阐释的,其中最为普遍的定义是将网络语言分为非交际性网络语言(即学者们所谓的基础网络语言、与计算机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与网络文化有关的词语等)和交际性网络语言,且将二者的结合定为广义的概念,将后者定为狭义的概念,同时都以后者为研究对象。 笔者认为网络语言是一切与网络有关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己经不仅限于聊天室和BBS中,也被广泛用于博客、社交网站、论坛、贴吧等虚拟社区中,而且也不仅限于交际,有的也用于表达和发泄个人的情绪或者被用于网络小说的写作中等等。 那么,什么是网络流行语呢?顾名思义,网络流行语就是流行于网络的语言,但这样的定义未免过于简单。另外有些学者将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和网络语言混为一谈,将其也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定义,这样也是不合理的。 笔者较为赞同的说法,一个是陈一民教授对网络流行语概念的阐述:“网络流行语指伴随现实社会新闻事件的发生,在网络几近同步产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短时间内生命力极其强大[4]但并不长久的热门词语,又叫网络雷语、网络热词。另一个是浙江大学的俞秋萍对网络流行语的定义:“网络流行语是由特定语言符号所构成,伴随社会热点事件的产生而在短时期内网民大规模高频度地使用于网络聊天室、网络社区、博客等的热门词语,具有高度流行性和统一认知度。这两种定义都在不同程度上肯定了网络流行语区别于网络语言的“流行性”特征。笔者试从网络流行语与网络语言的联系与区别来界定这一概念。

英语网络流行语构词特点浅析

英语网络流行语构词特点浅析 摘要:随着電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能够便利地浏览网络,在网络上进行交流,2018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经突破了40亿大关。当人们习惯了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交流之后,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诞生了。学习好英语网络流行语也成为我们英语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以英文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运用词汇形态学理论对其构词方法进行分析,找出英语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从而使得我们能更加了解英语网络流行语的构词特点,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英语;网络流行语;构词方式 1.研究背景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服务,它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影响着人们的语言生活。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网络语言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网络语言是计算机在网络通信领域中使用的一种语言形式,从广义上讲是指网络环境中所使用的所有语言。从狭义上讲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中使用的语言。网络语言是一种虚拟空间的社会方言(刘丽,2004)网络语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发展和交流,对其具有现实意义也成为了我们学习英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对其构词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其构词规律,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英语网络词汇构词的特点,从而更快速有效地进行学习与吸收。 1.1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收集互联网上生成的英语高频新词然后再运用词汇形态学理论,对英语网络词汇的形态进行分类对其构词方法进行分析。 1.2文献综述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网络流行语。因为网络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网络语言对人们使用的传统语言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网络流行语的频繁使用使其成为新单词涌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外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早于中国。这是因为计算机网络以英语为主要语言,1997年,在哈特福德大学举办了一次关于语言和网络的会议,这是第一次对网络语言进行全面讨论,他们的议题主要针对网络语言问题。六年后,第一次语言和因特网正式会议在西班牙举行。这两个会议是学术界公认的网络流行语研究的里程碑。在David Crystal(2001)的著作“语言与互联网”中,它首先描述了网络术语的定义和分类,讨论了网络术语及其共同特征,并对网络术语进行了比较。他认为网络术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在1995年语言学家Kevin Hunt 和Mick Doherty讨论了网络隐喻,从心理学、计算机技术、历史演变、修辞学等角度分析了网络隐喻的基础和传播效果等等。在

网络流行语探析论文正文

摘要 当代网络流行语作为信息时代潮流下的产物,大众、媒体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新语言形式,它的流行与其本质属性和影响是密切相关的。本文从流行语的内涵、类别和发展现状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从流行语的创新性、简捷性和诙谐性等特点的分析中,总结出了流行语流行的内因和外因;从流行语对个人和现实社会两方面的影响,对其流行作了深入归因。 关键字:内涵;特点;影响;流行原因

ABSTRACT Contemporary Chinese Popular Shidai Chao shed as an information product,the public, the media loved by a new form of language, its popularity and influence of its essential attribute is closely related. From the buzzwords of the content, type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other aspects of the preliminary study; from the Popular and innovative, simple and witty analysis of other characteristics, summed up the popular buzzwords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from popular language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impact of both the real world, due to its profoundly popular. Finally, two popular words people list view forecast its future trends. For the above discussed reasons to study popular buzzwords, the analysis concluded, recognized the buzzword is so popular is subject to a number of factors contributed. Key words:content ; feature ; influence; causes

2014网络流行语,网络新词新语,网络流行用语大全及解析(5)

2014网络流行语,网络新词新语,网络流行 用语大全及解析(5) 躺枪 词汇意思躺枪即躺着也中枪。中枪的字面意思就是被枪击中、被打击。躺着中枪就是自己什么也没做,没招惹别人却被别人言语攻击给打击了。网上一般在贴吧、论坛、群组中讨论某人某事件时大家延伸发散,眼斜调侃揭发其他类似的人物事件,这些典型的躺枪。 毁三观 毁三观为网络名词,常用来泛指那些颠覆大多数人一般看法的人、事或物。三观在这里不仅仅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可以是物质守恒、能量守恒等多数促成人们对传统事物既定认识的理论。世界观是指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的。

表叔 表叔事件来源是2012年8月26日,陕西省延安市发生826陕西延安特大交通事故,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达才赶赴事故现场。 基友 1、词汇意思基友本意为用来搞基的伙伴。现在基友逐渐成为了男性朋友之间的戏谑称呼。如果男性之间互称基友,可能只是好朋友的关系,不一定是同性恋的表现。 2、来源在英文中,男同性恋的英文单词为gay,和粤语的基同音,因此就有了搞基、基友(粤语中称基友。 逆袭 一、词汇意思逆袭,网络游戏常用语,区别于正常的由玩家向NPC发动攻击的方式,指在逆境中反击成功。逆袭表达了一种自强不息、充满正能量的精神。二、详细解释1、防御时,以小部队进行的反击。2、侵扰;侵袭。3、出自日语逆袭(ぎゃくしゅう),反击、还击。

白富美 1、词汇意思白富美是一网络语言,源自百度贴吧李毅吧,与高富帅、矮穷挫等词产生于同一时期。指的是皮肤好,财富来源、经济能力强,长得漂亮,身材好,气质佳的女子。也指白痴,富态,臭美,具有讽刺意义。 2、详细解释白:一白遮百丑,白对于女性而言。 高富帅 1、词汇意思高富帅为网络词汇,对应于矮矬穷,形容男人在身材,相貌,财富上的完美无缺,即长得高,长得帅,又有钱,与男神有部分重叠。高富帅一般拥有极其强大的个人能力和财力,很高的学历(如世界顶级名校硕士/博士)和社会地位。 矮穷挫 矮穷挫是一个网络词汇,在各大论坛,贴吧高频出现,对应于高富帅,它形容男人没背景,没身材,长得还丑,(又矮又穷又丑)这样的男人往往会没有女孩子喜欢,在恋爱,婚姻中处于被动地位。尽管几乎每个男人都想成为高帅富,而不是穷挫丑,但是现实是残酷的。

现在流行的网络用语的分类

现在流行的网络用语的分类 一、科技领域的网络用语 1. 升级:指科技设备或软件更新,“升级”一词也常用来形容科技行业 发展的快速增长。 2. 全栈:技术人员在一个领域具备完整的技能集合,包括前后端开发 和管理等,所以得名“全栈”。 3. 社交媒体:指人们通过互联网发布内容,进行参与性问答活动,社 交网络包括:微博、微信、脸书、推特等。 4. 蟒蛇:指一种对脚本语言非常熟悉的计算机程序员,他们的代码可 以实现功能较强的编程应用。 5. 云计算:指通过互联网将基础技术资源整合到一个可以远程访问的 互联网中,以便任何地方都能使用到,以便赋能业务发展和提高运营 效率。 二、游戏领域的网络用语 1. 装备:指游戏角色身上可以使用的道具,它可以增加角色的能力, 有助于游戏的深入和进步。 2. 枪法:游戏中指使用武器射击技术,有些枪法技巧可以提高射击的 命中率和击杀数量。 3. 刷图:指游戏中刷怪的行为,玩家只需要一直循环一个地牢或地图,一次又一次消灭一群野怪,来获得足够的资源或经验值。 4. 挂机:指游戏中长时间运行而不需要玩家进行任何操作的状态,常

用于自动收集资源和执行任务。 5. 大杀器:指游戏中特殊的武器,用于对敌人造成重大的伤害。 三、文化领域的网络用语 1. 热搜:指社交媒体等网络上热点新闻,由不同的领域和角色参与, 以实时发布新闻事件,得到认可的高度反应。 2. 剧透:指尚未发行的电影、电视剧或游戏的情节或主要内容,在网 络上先于发行官方宣布,以及后续更新内容。 3. 精品:指被誉为高品质和高质量的内容,如电影、电视剧、书籍、 节目、网络剧等。 4. 萝莉:指有活泼、可爱、活泼的外表的女孩,尤其是大眼睛的女孩,在一些桌游、动漫等元素中也常见到“萝莉”的形象。 5. 网路英雄:指把网络上流传的传说中的英雄技能搬上真实生活,运 用于自身的行为和思想上,让自己具有英雄气质、强大的力量。

浅谈网络用语3篇

浅谈网络用语 网络用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用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流和 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网络用语的出现大大简化了人们的表达方式,可以更加快速和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本文将从网络用语的定义、特点和使用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网络用语的定义 网络用语,是指指在互联网上流行起来的新型语言,它 通过特定的字符组合、谐音、缩略语等表达方式,以更加简单、快捷的方式进行在线交流和沟通。网络用语的形式多样,包括单词缩写、表情符号、汉语拼音、数字、英文等等。网络用语具有时间性和流行性,其中很多词汇短暂流行,过一段时间就会被新的网络用语所取代。 二、网络用语的特点 1.简单性:网络用语通常采用简略的表达方式,用尽可 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比如,“LOL”就可以代表“Laugh out loud”,意为“大笑”。 2.流行性:网络用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流行性,往往 在一段时间内广泛流传和使用,但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被新的网络用语所替代。比如,“草”曾经是网络上的一个流行词汇,现在已经被淘汰。 3.多样性:网络用语的形式多样,采取了各种各样的语 言表达方式,如缩略语、“emojii”(表情符号)、汉语拼音、数字、英文等等。这些网络用语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

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4.表达感情:网络用语不仅可以起到简化表达的作用, 还可以用于表达情感。通过选择适当的表情符号、颜色或语言表达方式等,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 三、网络用语的使用 1.适应网络环境:网络用语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产生和流 行起来的,因此在使用网络用语时要适应这个特定的环境,注意时效性和文化差异等。 2.了解网络用语的含义:在使用网络用语时,要确保自 己了解其具体含义,不要误用或误解。另外,由于网络用语的流行速度很快,新的网络用语也不断涌现,我们需要时刻跟进学习和了解最新的网络用语。 3.适当使用网络用语:网络用语虽然可以极大地简化表 达方式,但是在某些正式的场合或对交流对象的不同要求下,仍需要使用正式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网络用语。 4.避免网络用语的滥用:网络用语过多、滥用可能会给 人留下不专业或不尊重对方的印象。因此,在使用网络用语时,需要适当考虑场合、需求和接收方的背景信息,避免过多地使用网络用语,从而产生误解和沟通困难。 总之,网络用语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一部分。在运用网络用语时我们需要用心思考,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网络流行语及其语言习惯分析

网络流行语及其语言习惯分析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互联网上被广泛使用并迅速传播的语言表达 方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流行语几乎是无处不在的,不论 是社交媒体、论坛、微博还是聊天软件,网络流行语都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 一、网络流行语的起源 网络流行语由于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满足了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因此在很短时间内便风靡全球。不同于传统沟通方式,网络流行 语具有非常明显的情感色彩,时而搞笑幽默,时而反讽嘲讽,时 而奇思妙想,时而感慨万千。网络流行语的诞生原因也有很多, 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沟通需求——随着网络的普及,在网络上交流已经逐渐成为 人们的日常活动之一。网络流行语在传达信息的同时,更多的是 在传递情感,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2. 时间压力——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习惯于用快速并且精 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3. 社交效应——网络流行语在各种社交媒体以及各种线上活动 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由于具有传播性强、分享性和互动性等 特点,它可以很好地满足年轻人的社交需求。

4. 自娱自乐——在休闲时间里,年轻人常常会用各种方式丰富 自己的娱乐生活,网络流行语就成了一种很好的娱乐方式。 二、网络流行语的嬗变 尽管网络流行语在传递信息的时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们 并不一定是贴近现实的,有些甚至是一些短暂而虚幻的数字化社 群所特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网络流行语因为过多的使用 而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有些流行语在使用时间长了之后成为许多 人反感甚至嫌弃的语言表达方式。 例如,“2333”最初是网络上用来发笑的一种文化,它表示肚子 疼得笑。但是,在过去几年里,这个词已经演变为随意表示笑声 的网络流行语。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使用“2333”来表示真正的笑声。 因为网络流行语的嬗变,许多长期存在的流行语甚至被硬拱进 了历史的长河。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网络流行语也不断 出现。这不仅仅是因为人们的时间压力和社交需求,更是因为人 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每时每刻都在培育新的网络流行语。 三、网络流行语的语言习惯 网络流行语有着独特的语言习惯,这种语言习惯不断地在变化,但有几种基本的表达方式和规则一直存在:

网络用语知识点总结

网络用语知识点总结 一、网络用语的定义 网络用语,指的是在网络交流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特殊语言表达方式。它可以是以简单的汉字、英文字母、数字、符号等构成的简短词语或短语,也可以是经过创造、组合、缩写、 转义等方式形成的新词语、新短语。网络用语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流行性和创造性,它不 断地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而产生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形成独特的语言体系,因此网络用 语也被称为网络新词、网络用词、网际新语等。 二、网络用语的发展历程 网络用语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的。20世纪90 年代以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规模普及,人们通过网络开始进行交流,而网络交流的特 点是简洁、快速、方便,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交流的特点,人们开始创造并使用更加简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方式,于是一些简短的词语、短语出现在了网络交流当中。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经典的网络用语如“LOL”、“TMD”、“BTW”等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了大家常用的网络用语。此后,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交媒体、微博、微 信等社交平台的兴起,网络用语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它们成为了人们在网络交流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网络用语的特点 1. 简洁性 网络用语因其使用的便捷需求,通常具有非常简洁的特点。很多网络用语采用缩写形式, 通过几个字母或数字就能传达出一定的意思,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更 多的信息,也能更好地符合网络交流的快速性。 2. 直观性 网络用语通常具有非常直观的意义,很多词语或短语本身就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网络交流中,因此它们通常都具有非常直观的理解和传达方式。比如,“666”代表赞赏,表示“厉害,很棒”;“666+”则是“顶赞”,表示“非常厉害,非常棒”。 3. 创造性 网络用语的产生通常与网络文化的发展和变化紧密相连,而网络文化本身就充满了年轻活 力和创新精神。因此,网络用语在创造性方面通常表现非常突出,人们不断地创造出新的 词汇、短语,丰富了网络用语的体系,也推动了网络用语的不断发展。 4. 时尚性

近四年社会流行语汇析

近四年社会流行语汇析 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总会带来语言文字的相应变革。随着当代经济生活的发展,我们生活中出现了大量新词语,成为当前的社会流行语。这些社会流行语一方面丰富了语言生活,另一方面又给人际沟通带来一定的阻碍。了解目前的社会语言现象,尤其是了解新词新语,适当使用时尚的、幽默的语言材料,摒弃低俗、无价值的语词,能帮助我们有效地打开人际沟通渠道,增进语言交流的丰富性,增强语言表达的魅力。 目前关于社会流行语的文章大多是从单个词汇的角度出发,阐释某一新语词的含义。本文并不只是停留于对单个词语进行解释分析,而是对近四年来产生的新词新语进行汇总分析,不但要帮助大家理解它们的含义、产生方式,还要让大家明白它们的来源和产生原因,以助大家开展深层次思考,能够对新词语进行优劣判断,并相应地加以取舍,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文化素养。 一、新词新语的产生方式 新词新语活跃于人们的口语、网络用语乃至报刊、视听传媒语言中,这些流行语被学者们搜集起来并加以分析。从2008年1月至2011年底,《语文建设》共收录有关新词新语文章130余篇,涉及主要语词及语模约170个。①通过对这些新词新语的产生方式进行考察,我们发现新词新语大致包括三种情况、新语词、新义和新形。 (一)新语词 新词语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1.产生新事物,创造新词新语 社会生活发生变革,出现新的社会现象,或产生新的事物,需要用新的语词来表达,从而引发了新语词的产生。“偷菜”是随网络休闲交友游戏——“开心农场”而产生的一个游戏术语。“谷歌”网站退出中国之际,通过仿词方式造出的“谷姐”成为网络新词。“排行榜”是竞争时代催生的社会现象,大学毕业生对榜上有名的各类企事业情有独钟,导致“榜奴”的产生。“学士后”“硕士后”是用以指称在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辅助工作的学士、硕士毕业生。“人肉搜索”是伴随网络新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新词语。 2.对应旧事物,产生新词新语 某事物已经存在,但以前没有专门的词语指称该事物,现在出现专门的词语给以指称。“像牛一样踏实能干的男人”“出身寒微却对老婆依顺的男人”并非新事物,但“牛奋男”“灰太男”这些名词却刚刚出现。体现薪水的变动的词族有“涨薪”“加薪”“降薪”“减薪”,但“薪水不涨”之义却没有专门词汇可以表达。随着金融

网络新词新语(流行语)研究

网络新词新语(流行语)研究LT

1

1

1

引言 时下,网络交流已日益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一些新兴的网络词语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应当如何看待这些网络新词语? 本文从网络词语的构成方式、特点原因及对网络词语的态度等方面对网络词语做了初步分析。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网络词语?在本文的论述中,并非所有在网络上出现的词语都被视为网络词语,它特指起源于网络,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是和传统汉语使用规则不同的部分词汇语法等等。 一.网络词语的分类 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划分如下几类 第一类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浏览器、万维网吧、聊天室、Email等。 第二类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触网、网虫、网友、网姐、黑客等。 第三类是网民在网络上的常用语,或日“口头语”:美眉、伊妹儿、大虾、菜鸟、灌水、沙发、秒杀、买了个表、欺实码等。 其中第三类网络新词语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二.网络词语的特点 网络词语是作为网络的伴生物相应而生的,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际工具,记录了网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使用过程中初步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这种语言形式有如下特点: (一)创新性 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词语最大的特点。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个性方面走得有点极端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网民们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词语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 1

最新网络用语及其解释

最新网络用语及其解释 篇一:2015年最新网络用语-汉字篇 最新网络用语(汉语篇) 1.累觉不爱——「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源自一个帖子,一名95后男孩 感叹“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后引发众多网友议论,于是,这句话就火了) 2.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来源:林宥嘉的《说谎》中的歌词) 3.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来源:一名大四男生用了212天写了 16万字情书,就是为了向女生表白,女生很感动,然后就拒绝了。其实比喻的意 思就是什么事情都是强求不来了。强扭的瓜不甜,于是网友们纷纷效仿,表达了自 己人生中的郁闷和无奈,更多的是一种催悲的表达) 4.不明觉厉——又称“虽不明,但觉厉”。指“虽然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 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用于表达菜鸟对高手的崇拜,也用于调侃楼主语言行为夸张 和不知所云。 5.请允悲——缩写。指“请允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 6.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简约时尚国际范,低端粗俗无节操,冷 艳高贵接地气,炫酷狂拽吊炸天;时尚 亮丽小清新,装模作样绿茶婊,外猛内柔女汉子,卖萌嘟嘴剪刀手;可爱乡 村非主流,贵族王朝杀马特。 (此处有多处需解释, 内涵:也指知识很丰富,但现在不是专指某人学富五车,现在也指话语中有别 的意思,一语双关,多半情况是用于调侃,,,,解释不太清楚了,,,无节操:无底线,无道德操守,现也用于自嘲,也可以说为无厘头,玩笑开过 头也可以称作为无节操。 吊炸天:形容非常厉害的样子。

小清新:是一种风格,就是给人一种比较清爽,清纯的感觉。 绿茶婊:指外貌清纯脱俗,总是长发飘飘,实质生活糜烂,思想拜金,在人前装出楚楚可怜、人畜无害、岁月静好的样子,且善于心计,野心比谁都大,靠出卖肉体上位的妙龄少女。2013年4月,三亚海天盛宴中,出现了大量嫩模,长相清秀可人。网友将其中出卖肉体获得名利的模特戏称为“绿茶婊”,这个名词因此走红网络。 非主流、杀马特:杀马特来自smart,可以译为时尚的;聪明的。杀马特家族不论男女,大部分留着五颜六色的长发,画着很浓的妆,穿一些很个性的服装,戴着稀奇古怪的首饰。他们自称是“一个集潮流、视觉、非主流为一系的群体”。但实际被大众看做低端、自以为是、没有品位、脑残的行为与 穿着。) 7.赶脚——感觉的意思。(比如:我赶脚我好像又长胖了) 8.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解释:一个小学生在作文中写的,表示很惊讶) 9.我也是醉了——指无语了,我服你了,来源为一个当下很多人热衷的一款游戏DOTA,大意是”我服了“,使用语境为游戏中遇到猪一样队友时不不便直言,只好以一句”我也是醉了”表达嘲讽之意。现用的比较广泛。 10.也是蛮拼的——挺努力的意思,但是即使很努力了却没有成功,具有反讽意味。 11.笑尿了——解释:超级搞笑,笑得想尿尿了) 12.吓尿了——同上,超级吓人。吓死了,吓得想尿尿了) 13.我去——类似于“尼玛”“我去”。解释:可当做语气词,有点无语,有点 埋怨,有点惊讶,有点恼火,也可当做骂人话语“我靠,我操”等,但实际没有那么严重的语气、、、、、、主要看在那种情况下说出来,语境不同词的意义也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