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工厂布置原则图文稿

工厂布置原则图文稿

工厂布置原则图文稿
工厂布置原则图文稿

工厂布置原则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工厂平面布置原则第一节?工厂布置与物流管理

一、厂址选择

所谓工厂选址,是指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决定工厂的地理位置,使企业的整体经营运作系统有机结合,以便有效、经济地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

(一) 选址

选址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是选位,即选择什么地区(区域)设厂。第二是定址。地区选定之后,具体选择在该地区的什么地方。(二) 工厂选址的影响因素

选择地区时的影响因素有:

1. 是否接近于市场

这里的市场概念是广义的,也许是一般消费者,也许是配送中心,也许是作为用户的其他厂家。接近产品目标市场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产品的迅速。投放和运输成本的降低。

2. 是否接近于原材料供应地

对原材料依赖性较强的企业应考虑尽可能接近原材料供应地,特别是与产品相比,在原材料的重量和体积更大的情况下,应尽量靠近原材料供应地。

3. 运输问题

根据产品及原材料、零部件的运输特点,考虑应接近铁路、港口还是其他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区域。

4. 与外协厂家的相对位置

5. 劳动力资源

不同地区的劳动力,其工资水平、受教育状况等都不同。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在某些特定地区才更容易提供符合某些特定要求的熟练劳动力等。

6. 基础设施条件

对于一个工厂来说,有五项基础设施是需要在选址时予以认真考虑的:供水;电;煤气;排水;“三废”处理。某些企业要耗用大量的水,如食品制造、电镀等;而另一些企业如化学加工的工艺过程则需大量的电。对这些基础设施如不在选址时予以充分考虑,则会造成成本上升和带来不便。

7. 气候条件

根据产品的特点,有时还需要考虑温度、湿度、气压等气候因素,如精密仪器对这方面的要求就比较高。

8. 政策法规条件

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建厂,可能会得到一些政策、法规上的优惠待遇,如我国的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某些低税率国家等。这也是当今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选址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9. 政治和文化条件

选址时对于一些涉及政治、少数民族政策、人文风情等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忽视,否则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选择具体位置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 可扩展性

除了根据生产运作规模来规划和决定所需的面积外,还需要考虑到必要的生活区用地、绿地占地等。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未来的可扩展性,一个工厂一开始就建设到容积极限,不留余地无疑是不明智的,应在选址时为将来的发展留下充分的可能。

2. 地质情况

如地面是否平整,地质状况是否能满足未来设施的载重等方面的要求。

3. 周围环境

所选位置能否为职工提供包括住房、娱乐、生活服务、交通等在内的良好生活条件。这也是能使生产运作系统有效、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也要考虑科技依托条件,对于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应选择建在科技人员集中的地区,如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附近,以利依靠雄厚的科技力量开发新产品。

二、工厂平面布置的分析程序

(一) 对生产的物流的分析

高效的物流,就是能够充分符合生产工艺和产量变化的要求,是连续、均匀、顺畅的,而不是间断的、波动的、倒流的,符合生产从最初工艺到成品完成的全部生产过程对物流的要求。

(二) 与活动范围有关联的分析

在进行布置规划时,除了以物流为主体来考虑布置外,还包括按照作为邻近性理由的活动范围的联系程度来规划布置的内容。在此阶段,暂不考虑现实情况的制约,仅仅是在理论上求出最合适的活动范围位置关系,以后再根据制约条件加以修正。

(三) 绘制物流活动范围关联线图

在分析了物流活动范围相互关系后,以此为根据,将活动范围和工序展示在线图上,将这些活动范围转换成位置关系,称为活动范围关联线图。

(四) 面积设定

关联线图完成后,必须估算生产经营活动范围的必要面积,并依据可利用的空间进行调整,然后决定该列人布置规划方案的面积。

(五) 区间相互关系图

这一程序是决定物流和活动范围的相互关系,绘制决定活动范围位置的图表,决定各种活动范围所需的面积与可用面积相适应,取得平衡。(六) 图表的综合和调整

程序与所绘制的区间相互关系图,是为了得到理想的状态而进行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会有种种制约。因此,需要添加许多修正条件及实际上的限制条件来调整面积相互关联图,目的是绘制出更加切合实际的布置方案。

(七) 布置的评价

根据以上程序操作,将产生几个不同的布置方案。为了选择最优方案,就必须对方案进行评价。

三、工厂平面布置的物流管理方法

(一) 物料流向图法

物料流向图法就是按照原材料、在制品及其他物资在生产过程中总的方向和运输量,通过绘制物料流向图来布置工厂的车间、设施和生产服务单位。

一般要根据物料的流向,结合企业地形和厂区面积绘制物料流向图。(二) 物料运量图法

物料运量图法就是根据各个生产单位(包括仓库与站场)物料运输数量的大小来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的方法。相互运输数量大的单位应尽量靠近布置,使总的运输量最少。

为了清楚地表明各生产单位之间的运量,可绘制物料运量表和运量相关线图,以便找出最恰当的合理布置。

第二节?车间、仓库布置与物流管理

一、车间布置概述

(一) 车间布置的概念

车间布置就是要按一定的原则,正确地确定车间内部各组成单位(加工段、班组)以及工作地、机床设备之间的相互位置,从而使它们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实现车间的具体功能和任务。

车间布置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车间总体布置;二是车间的工作地布置。

(二) 车间总体物流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1. 车间总体物流管理的目标

(1)物流最短的流动路线

(2)最大的灵活性

(3)最有效的面积利用

(4)最良好和顺畅的工作环境

(5)最合理的发展余地

2. 车间总体物流管理的原则

(1)车间总体布置方案应使车间内的建筑物和其他设备的配置满足车间生产过程的要求

(2)尽可能使车间内的物料运输距离最短

这就要求尽可能避免交叉运输和重复往返运输,尽可能减少物料流量。因此,应尽可能使厂房按生产流程的顺序来布置。

(3)尽可能使车间总体物流紧凑

一般说来,车间物流紧凑,则建厂时的土方工程量就小,运输路线、工程管道和道路等的里程也较短,因而基建投资费用就低。为了节约用地,不仅要提高企业的建筑系数(厂房、建筑物占地面积在全厂总面积中所占的比重),还要提高单位建筑面积的产量和利用多层建筑物的优点。

(4)要合理划分车间的区域

尽可能按功能或其他条件把车间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把相同或相近功能且条件要求相近的生产单位放置在同一个区域内,这样便于管理,有利于车间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5)车间的物流要充分考虑外部厂区环境和周围环境

应充分利用各种便利条件,特别是厂内运输条件,生产过程的流向和运输系统的配置应满足货运路线的要求,保证物料输人和产品输出的方便。

二、车间总体物流管理

(一) 车间总体物流管理的程序

1. 确定目标

需要强调的是:目标应该是一个相互协调的体系,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制定,并尽可能以定量化描述的方式表示出来,同时应是切实可行的。

2. 收集资料

总体物流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因此所需的资料和数据也很多,需要对此认真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那些真正有用并且准确的资料。一般说来,进行厂区平面物流布置的设计工作主要需要以下这些资料:

基础资料:如厂址所处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象资料,所处地区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情况资料(如有关政策、市政规划等等),厂区地形、面积、自然条件、运输条件等资料以及建厂的其他协议资料。

企业生产单位的配置情况资料:如厂区面积、形状、设备、流水线布置、车间、办公区、辅助设施等。这方面的资料对厂区平面物流布置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厂区和车间平面物流布置工作的依据。

生产系统图:所谓的生产系统图就是企业生产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生产联系和物料流向简图。它简明地表明了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企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由于厂区平面物流布置能反映生产过程的要求。因

此一张根据企业实际生产功能和要求绘制的企业生产系统图对进行厂区和车间平面物流布置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布置设计工作的重要依据。

3. 确定各组成部分所占面积

车间总体布置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把厂区和车间面积进行合理的分配,因而就必须确定企业各个组成部分的面积。实际上这项工作已属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范畴,应结合企业生产单位的配置工作,由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员仔细地进行。企业各种组成单位所需的面积,不同的企业差别是很大的,没有通行不变的计算方法,许多时候还需用经验估算。但总的原则是:节约占地、保证够用、略有富余。

一般说来,企业生产车间所占面积主要包括:机器所占面积、材料所占面积、半成品与成品所占面积、人员工作所占面积、运输所占面积和工作人员休息所占面积等等;仓库所占面积除库存物品所占面积外,还需留下运输工具停放、装卸及工人搬运所需的面积;维修部门也需根据全厂的维修工作量来确定相应的面积。此外对于服务部门,如膳食、医疗、卫生间、更衣室等后勤部门亦需根据一定比例确定所占面积。

确定了企业所有组成单位的面积需求之后,就应汇总计算出总的需求面积,然后与厂区现有面积均衡确定增减,最后把确定了的组成单位的面积需求编列成表。

4. 确定各生产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各个组成部分在工厂内部如何安排,其具体位置应布置在厂区的何处,应根据物料、人员、信息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流程或关系来确定。确定

各组成部分的工作流程或关系可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如果一个企业组成单位之间有大量物料、人员、信息流动,则一般应根据工作流程定量法来布置;反之,各组成单位之间物料、人员的实际流动很少,但却有大量通信和组织上的相互关系,工作上的协作关系密切,则一般应根据工作流程定性法来布置。最普遍的情况是,企业内部既有定性流程的需要,也有定量流程的问题,所以两种方法都必须采用。

5. 制定初步平面物流布置方案

在进行调查、收集有关资料,确定了各部门所需面积及相互关系之后,就可进行平面物流布置的初步设计。

6. 方案评价

一般说来,一个厂区的平面物流布置可同时做出若干种设计方案,因此在初步设计方案完成之后均需进行方案评价,从中选择一个最满意的方案。评价可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定性评价还组织损失与复邦治业厂来对各方案满足厂区布置目标的程度、遵循布置原则的程度等多方面进行打分。定量评价可通过计算一定的技术经济指标来进行。

7. 方案的实施

在方案确定之后就进人实施阶段,为了减少损失,在实地进行布置之前,最好能采用模型把平面物流布置图中的布置方案按实际比例反映出来,以便从立体角度发现问题。

(二) 车间总体物流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1. 车间总体物流管理的总目标

总目标是:短的物料移动距离、低的成本、快的资金周转、好的顾客服务和高的工作激情。具体目标有:

(1)符合工艺过程要求

尽量使生产对象流动顺畅,避免工序间的往返交错,使设备投资最小,生产周期最短。

(2)最有效的利用空间

要使建筑物内部设备的占有空间和单位制品的占有空间较小。

(3)物料搬运费用最少

要便于物料的输人,使产品、废料等物料运输路线尽量短,并尽量避免运输的往返和交叉。

(4)保持生产和安排的柔性,使之适应产品需求的变化及工艺和设备的更新和扩大生产能力的需要。

(5)适应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管理的方便,使有密切关系或性质相近的作业单位布置在一个区域并就近布置,也可以合并在同一个建筑物内。(6)为职工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使之合乎生理、心理的要求,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职工身心健康创造条件。

2. 车间总体物流管理的原则

(1)最小移动距离的原则

保持生产线上各项操作之间的最经济距离。物料和人员流动距离能省则省,尽量缩短以节省物流时间,降低物流费用。

(2)直线前进的原则

要求机器的安排、操作流程,能使材料加工或装配过程逐步自然循序而进,避免迂回、倒流。

(3)充分利用空间、场地的原则

包括垂直与水平方向,在安排机器、人员、物料时予以适当配合并充分利用,即保持机器间的适当空间以免影响工作。一般厂内通道以3米为宜,机器问的距离以1.2米为好。

(4)生产力均衡的原则

维持各种机器、各部门的均衡,使全线都能保持一个合理的速度进行。(5)适宜厂内运输的原则

厂内运输路线必须保持畅通,设有专供搬运物料和人员行走的通道,并设置适当的交通路线。

(6)顺利进行的原则

保持生产程序顺利进行而无阻滞,又称为最佳流程原则。

(7)保持“再布置”的弹性原则

要便于在必要时机器设备能作重新安排,留出适当的空间,供材料搬运及检验人员活动用,即保持适当的弹性。

(8)整体的原则

几对工厂、车间物流布置有影响的因素,都要综合考虑。

(三) 车间总体物流规划管理

1. 车间物流布置系统输人——PQRST五因素分析

P——产品、材料(Product);Q——产量、数量(Quantity);R——生产路线或工艺路线(Route);S——辅助服务

(Supporting?Service);T——时间(Tim)。为了便于记忆,相应地用5个英文字母PQRST来表示。

它们的具体含义是:

P指规划设计系统所生产的产品、原材料、加工的零件、成品或提供的服务项目。这些资料由生产纲领(工厂的和车间的)和产品设计提供,包括项目、种类、型号、零件号、材料等。产品这一要素影响着设施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设备的类型、物料搬运的方式等。

Q指所生产、供应或使用的商品量或服务的工作量。其资料由生产统计和产品设计提供,用件数、重量、体积或销售的价值表示。数量这一要素影响着设备规模、设备数量、运输量、建筑物面积等因素。

R这一要素是工艺过程设计的成果,可用设备表、工艺路线卡、工艺过程图等表示。它影响着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物料搬运路线、仓库及堆放地的位置等。

S指公用、辅助、服务部门。包括工具、维修、动力、收货、发货、发运。铁路专用线、办公室、卫生站、更衣室、食堂等,由有关专业设计人员提供。这些部门是生产的支持系统,在某种意义上增强了生产能力。有时,辅助服务部门的总面积可能大于生产部门所占的面积,要给予重视。

T指在什么时候、用多长时间生产出产品,包括各工序的操作时间、更换批量的次数。在工艺过程设计中,根据时间因素可以求出设备的数量、需要的面积和人员,并平衡各工序的生产能力。这些都是影响仓储、收货、发运以及辅助部门配合的因素。

2. 车间物流布置系统规划程序

输人数据PQRST;物流分析;利用相关图表以找出各活动间的相关联系;绘出物料流程图和生产活动相关图;利用计算、换算面积标准,概算布置比率趋势与预先所需的面积;将可利用面积和所需面积相比较,看是否足够;作面积相关图及其调整;必须考虑的修正条件;方案布置优化分析;以优缺点评估法或因素分析、成本比较来评估各种布置方案。

3. 设备配置方法

设备配置方法有:

流水线布置法,又称直线排列法。当产量和品种之间相差较大时,可依照产品制造过程、安装所需设备,连成连续的生产线。

定位配置法。当产量较低时,把人员、物料、设备集中在固定的现场进行生产。

程序配置法。设备按其功能聚集在一起进行工作。

(四) 工厂和车间物料的搬运物流管理

主要的物料搬运设备有:传送带、工业卡车、自动导向车、吊车和葫芦(滑轮)、工业机器人。

(1)传送带

传送带是能将物料从一个地点传送到另一个地点的一组固定设备,按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其分成滚子传送带、翻斗传送带和皮带传送带三种。传送带的主要优点是不需要操作者,运送量大,运输成本低。其主要缺点是投资大,占空间也大,运输路线难以调整。

(2)工业卡车

工业卡车是可以自由行驶的载物车辆,可用人力推拉,更多的是通过内燃机或电动机带动。工业卡车包括叉车、平车和工业拖拉机三种。(3)自动导向车

自动导向车不需要人驾驶,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可以沿着规定的路线自由行驶,完成预定的功能。自动导向车一般用蓄电池作为动力,自动导向车的运动受信号控制,一般采用遥控计算机来储存指令,一台计算机可以控制数台在不同地点工作的自动导向车。

(4)吊车和葫芦

吊车和葫芦是安装在建筑物上方的物料搬运设备,它不占用生产场地,在其活动的范围内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5)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具有人的一定特征的可编程机器,它的外形并不像人但能承担某些人的工作。

三、工作地物流管理

(一) 工作地物流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1. 工作地物流布置的目标

(l)实现和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

(2)较高的生产效率和合理的设备利用率

(3)生产的柔性

2. 工作地物流管理的原则

(1)尽可能按照生产过程的流向和工艺顺序布置设备和工作地

(2)便于运输,充分发挥运输工具的作用

(3)尽可能为工人创造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

(4)考虑工人的作业方便

(5)充分合理地利用车间的面积

(6)充分考虑机床的精度和工作特点

(二) 工作地物流管理的方法

1. 产品布置法

产品布置法也称按工艺流程布置或对象专业化布置。

2. 工艺布置法

工艺布置法也称按机床类型布置或工艺专业化布置。它是将设备接功能进行分类。把同一类型的设备和工作地集中进行布置以实现一定的工艺功能。

3. 定位布置法

定位布置法是将待加工或装配产品的物料及主要配件固定放置作为圆心,而将设备和使用的原材料以加工顺序以及移动的困难程度环绕其做同心圆的布置。

4. 成组布置形式

成组布置形式是按照成组技术的原理,把设备和工作地按照一定的零件族(组)的工艺要求进行布置以实现一定零件族(组)的加工。这种布置方式融合了产品布置和工艺布置的优点,既有一定的连续性,又有较高的柔性。因此,在中小批量生产的企业中越来越受到欢迎。

四、仓库布置与物流管理

仓库布置有两层含义,一是仓库内部货区的布置;二是仓库本身的定位布置。

第三节?定置管理与物流管理

一、定置管理的基本理论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以物在场所的科学定置为前提,以完善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生产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除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的位置,使之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文明化、科学化,达到高效、优质、安全的生产效果。

(一) 人与物的关系

1. 人与物的结合方式

人与物的结合方式有两种:直接结合与间接结合。

所谓直接结合,又称紧密结合。是指当操作者需要某种物品时,能立即拿到手或者能得心应手地结合。

所谓间接结合,是指人与物呈分离状态,为了使其结合,需要通过一定的信息媒介,如人的记忆、笔记本或台账等记录。

2. 人与物的结合状态

A状态:人与物处于能够立即结合并发挥效能的状态。

B状态:人与物处于寻找状态或尚不能很好发挥效能的状态。

C状态:人与物失去联系的状态。这种物品与生产无关,不需要人去同该物结合。

3. 人与物的结合成本

人与物的结合成本同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有直接关系。

物的现成本=物的原成本+结合成本

(二) 物与场所的关系

1. 场所本身的布置状态

实现物与场所的合理结合,首先要使场所本身处于良好的状态。场所本身的布置也有三种状态:

A状态:良好状态,即良好的工作环境。场所中的作业面积、通风设施。恒温设备、光照、噪声、粉尘等状态,必须符合人的生理、工厂生产、安全的要求。

B状态:需要改善的状态,即需要不断改善的工作环境。这种状态的场所,布局不尽合理,或只满足生产要求,或两者都不能满足。

C状态:需要彻底改造的状态,即需要消除或彻底改造的工作环境。这种场所对人的生理要求及工厂生产、安全要求都不能满足。

定置管理的任务,就是要把C、B状态改变成A状态。

2. 物品定置的形式

实现物与场所的结合,要根据物流运动的规律性,科学地确定物品在场所内的位置,即定置。定置方法有两种基本形式:

第一种是固定位置。即场所固定、物品存放位置固定、物品的信息媒介物固定。

第二种是自由位置。即相对地固定一个存放物品的区域,至于在这个区域内的具体放置位置则根据当时的生产情况及一定的规则来决定。

二、定置物流管理基本要求

定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人与物相结合的科学体系。其基本要求要做到:有图必有物,有物必有区,有区必挂牌,有牌必分类。按图定置,按类存放,账(图)物一致。

有图必有物:定置管理图内要表示出物类和区域。

有物必有区:物有所归,划区管理堆放,区域明确。

有区必挂牌:信息标准化,标牌颜色、大小、文字、数字大小和字体,全场统一并纳人规范。

有牌必分类:每类物品按所处的工艺状况表明专门的分类标志。将生产现场物品分成A、B、C、D四类。A类为紧密结合之物;B类为转化之物;C类为固定之物;D类为废物。

按图定置:实行定置管理必须认真研究分析,绘出定置管理图,用定置管理图表示区域。

按类存放:各类物品在管理区域内定置,做到各就各位,不得占用通道。

账(图)物一致:做到在生产现场物流过程中不断实施定置管理,始终保持定置,使某物的台账或定置图与实物相符。在工具室、模具库、资料室及各类仓库中,除了应保持账、物、卡一致外,还应在账册中加注方位,为货架编号。账和卡是人、物结合的信息媒介,有利于人和物的结合。

三、定置物流管理

在进行定置物流管理时,可以把产品看作是定置物流布置的中心,将原材料和设备按使用的次序和移动的难易程度布置在产品或产品生产线的四周。

工厂布置原则

工厂平面布置原则 第一节工厂布置与物流管理 一、厂址选择 所谓工厂选址,是指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决定工厂的地理位置,使企业的整体经营运作系统有机结合,以便有效、经济地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 (一) 选址 选址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是选位,即选择什么地区(区域)设厂。第二是定址。地区选定之后,具体选择在该地区的什么地方。 (二) 工厂选址的影响因素 选择地区时的影响因素有: 1. 是否接近于市场 这里的市场概念是广义的,也许是一般消费者,也许是配送中心,也许是作为用户的其他厂家。接近产品目标市场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产品的迅速。投放和运输成本的降低。 2. 是否接近于原材料供应地 对原材料依赖性较强的企业应考虑尽可能接近原材料供应地,特别是与产品相比,在原材料的重量和体积更大的情况下,应尽量靠近原材料供应地。 3. 运输问题

根据产品及原材料、零部件的运输特点,考虑应接近铁路、港口还是其他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区域。 4. 与外协厂家的相对位置 5. 劳动力资源 不同地区的劳动力,其工资水平、受教育状况等都不同。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在某些特定地区才更容易提供符合某些特定要求的熟练劳动力等。 6. 基础设施条件 对于一个工厂来说,有五项基础设施是需要在选址时予以认真考虑的:供水;电;煤气;排水;“三废”处理。某些企业要耗用大量的水,如食品制造、电镀等;而另一些企业如化学加工的工艺过程则需大量的电。对这些基础设施如不在选址时予以充分考虑,则会造成成本上升和带来不便。 7. 气候条件 根据产品的特点,有时还需要考虑温度、湿度、气压等气候因素,如精密仪器对这方面的要求就比较高。 8. 政策法规条件 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建厂,可能会得到一些政策、法规上的优惠待遇,如我国的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某些低税率国家等。这也是当今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选址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9. 政治和文化条件

车间布置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车间布置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1、要求 1)生产设备要按工艺流程的顺序配置,在保证生产要求、安全及环境卫生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厂房面积与空间,减少各种管道的长度。2)保证车间尽可能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条件,使各个工作地点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3)保证车间内交通运输及管理方便。万一发生事故,人员能迅速安全地疏散。 4)厂房结构要紧凑简单,并为生产发展及技术革新等创造有利条件。 2、原则 1)各工序的设备布置要与主要流程顺序相一致,是生产线路成链状排列而无交叉迂回现象,并尽可能自流输送,力求管线最短。 2)注意改善操作条件,对劳动条件差的工段要充分考虑朝向、风向、门窗、排气、除尘及通风设施的安装位置。设备的操作面应迎着光线,使操作人员背光操作。 3)辅料制备车间应与适用设备靠近,但如液氯汽化、制漂等有污染和粉尘部分,应有墙与车间隔开,应有通风等必要的设施。 4)冬天无严重冰冻地区的工厂可考虑把不适宜在车间内布置的设施,布置在室外。高压容器等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应布置在室外。并有安全报警和事故排空等安全措施。 5)设备布置在楼面还是布置在底层,要视楼面荷载及是否利用位差输送等因素而定。一般洗浆设备布在楼面,黑液槽及浆池布在底层。

6)相互联系的设备在保证正常运行、操作、维修、交通方便和安全条件下,尽可能靠近。 7)设备与墙柱之间的间距,无人通过最小500mm,有人通过最小800mm 8)泵与泵之间间距一般1000mm,泵组之间间距约1500mm。 9)设备的安装位置不应骑在建筑物的伸缩缝或沉降缝上。 10)发散有害物质、产生巨大噪音和高温的生产部分应同一般的生产部分适当的隔开,以免互相干扰。 11)要统一安排车间所有操作平台、各种管路、地沟、地坑及巨大的或震动大的设备基础,避免同厂房基础发生矛盾。 12)操作平台的宽度应大于500mm,平台向上距梁底或楼板的距离应大于2000mm,平台下若走人或有设备需检修,平台底部净高不应小于2000mm。 13)合理安排厂房的出入口,每个车间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厂房大门的宽度应比所需通过的设备宽度大200mm左右,比满载的运输工具宽度要大600~1000mm,总的宽度不应小于2000~2500mm。14)要考虑必要的锥料面积。 15)遵守国家的有关劳动卫生及防火安全等方面的各项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6)要考虑到厂房扩建的需要。 17)在满足生产工艺需要的同时,设备布置要尽量符合建筑结构标准化要求,18m以下,采用3m的倍数,18m以上采用6m的倍数,多

厂区设计方案总平面布置图

两座450m3高炉工艺布置设计的体会 摘要对厂区内高炉、烧结、铸铁机及炼钢等工艺布置规划设计进行多方案比较,认为采用皮带上料,导轨运输铁水罐, 关键词高炉工艺布置设计 随着炮声从耳边想过,巷道一点一点开拓,不知不觉中,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或许一年的时光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对于人的整个生命来说也只不过是短暂的几十分之一,不应该太过留恋。但是,这一年对于我这个刚刚走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可以用"意义非凡"四字来概括。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为一个技术员的艰辛和快乐,要成为一个好的技术员的痛苦和压力。在这异国他乡,我把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倾注于工作中,把汗水洒在每一个不起眼的工作场面上。转身回顾这段时间,有过多少艰辛苦闷,有过多少寂寞孤独;也曾彷徨,也曾迷惘。而今再回首,如摩洛哥的天空,风轻云淡。这时正如张小娴所说,人生过渡时百般艰难,有一天蓦然回首已飞越千山。在工作当中,各位师傅孜孜不倦的指导,把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各位领导亲切的关怀,使我有过多少感动和欣慰。这将成为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和最温馨的回忆。 以下是我这段时间的工作体会,总的来说,收获不小,感触良多。 首先我非常感激我的前辈们无私的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我知识和经验。来到东茂矿业有限公司的这段日子里,在段工的的协助下绘

制东茂矿业有限公司的总平面布置图。面对自己从没有接触过的高炉工程,我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干嘛,自己该干嘛。我清楚的记得是段工给我讲述了一遍,让我初步明白了平面布置图是怎么一回事,是如何摆放布置的。就像小的时候拼积木一样,把它们一块一块拼在总平面图上。也让我对钢铁企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高炉炼铁的工艺流程及它的结构布置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使得我在今后的布置图上有了不小的帮助。但毕竟是第一次真正做设计,我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在工作中慢慢的积累下,遇到困难在领导指导帮助下,让我了解每一块的作用,使我受益匪浅,也算是我工作中的一笔财富。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把时间都专注在布置总平面图上,一次次的移动复制,一次次的修改,我都记不起修改过多少次了!正是这一次次的修改,让我明白:“事无巨细,必尽全力”,不论大事小事,每多做一件事必然会学到一些知识,必然会积累经验。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摆正学习者的位置,提高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向别人讨教。一些老师傅的经验丰富,分析问题往往一针见血,常常能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或几个手势就能让我明白,这些非常值得我学习和领会,他们的丰富经验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就是我学习的源泉,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学习,我各个方面能力得到了不小的提高,这也是我最欣慰的地方。 作为刚刚从事设计工作,没有经验,有很多的问题我都不懂。所以我就抱着不懂就要问的心态,虚心向每一位前辈请教,而大家

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93的第九章2012-05-17 14:33:58|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9. 0. 1条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宜列出下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其计算方法应符合附录二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规定。 一、厂区用地面积(平方米);(而不是项目用地面积等等) 二、建筑物、构筑物用地面积(平方米); 三、建筑系数(%);(而非建筑密度) 四、铁路长度(KM);(这个大部分项目都用不上了) 五、道路及广场用地面积(平方米); 六、绿化占地面积(平方米); 七、绿地率(%);(而非绿化率) 八、土石方工程量(立方米)。(基本没有见到过有这个指标的) 第9. 0. 2条 分期建设的工业企业,在总平面设计中除应列出本期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外,有条件时,还应列出近期或远期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与厂区分开的单独场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分别计算。 第9. 0. 3条 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列出本规范第9. 0.1条所规定的指标外,还宜列出企业原有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局部或单项改建、扩建工程的总平面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可视具体情况决定。 附录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规定 一、厂区用地面积:系指厂区围墙内用地面积,应按围墙中心线计算。 二、建筑物、构筑物用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新设计的,按建筑物、构筑物外墙建筑轴线计算。 2.现有的,按建筑物、构筑物外墙皮尺寸计算。 3.圆形构筑物及挡土墙,按实际投影面积计算 4.设防火提的贮罐区,按防火堤轴线计算;未设防火堤的贮罐区,按成组设备的最外边缘计算。 5.球罐周围有铺砌场地时,按铺砌面积计算。 6.栈桥按其投影长宽乘积计算。 三、露天设备用地面积:独立设备应按实际用地面积计算;成组设备应按设备场

工厂布局基本原则

1)统一原则 在布局设计与改善时,必须将各工序的人、机、料、法四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并保持充分的平衡。因为,四要素一旦没有统一协调好,作业容易割裂,会延长停滞时间,增加物料搬运的次数。 2)最短距离原则 在布局设计与改善时,必须要遵循移动距离、移动时间最小化,前提是保障合理的作业空间。因为移动距离越短,物料搬运所花费的费用和时间就越小。 3)人流、物流畅通原则 在进行Layout设计与改善时,必须使物流畅通无阻。在Layout设计时应注意:尽量避免倒流和交叉现象,否则会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如品质问题、管理难度问题、生产效率问题、安全问题等。 4)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原则 随着地价的不断攀升,企业厂房投资成本也水涨船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就变得尤其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直接成本的高低。 5)安全满意原则 在进行Layout设计与改善时,必须确保作业人员的作业既安全又轻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减轻作业疲劳度。切记:过度材料的移动、旋转动作等可能会产生安全事故,每次抬升、卸下货物动作等也可能会产生安全事故。 6)灵活机动原则 在进行Layout设计与改善时,应尽可能做到适应变化、随机应变,如面对工序的增减、产能的增减能灵活对应。为了能达成灵活机动原则,在设计时需要将水、电、气集中统一布局,采用自上而下的接入方式,最大限度保障现场整洁,并保障未来现场变化的灵活性。设备尽量不固定基础而采用方便移动的装置。7)经济产量及生产线平衡原则: 未达到一定的经济产量,布置一条流水线将造成资金浪费。各工序要平衡,按工时和节拍定员分工,达到连续流水作业。 8)舒适原则: 照明、通风、气温应适度,噪音、热气、制造粉尘、震动应隔离。 9)空间优化原则: 库存空间最小化,最大限度减少原材料和成品空间。最大限度地加快作业周转,快速连续移动,制程中仅存放合理数量的在制品。

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

第二章 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 第一节厂址选择 厂址选择是企业基本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关系到工厂建设顺利与否和将来生产运行成本高低的关键大事。它对投资总额、建厂速度和将来的经营管理条件、生产成本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对附近其他工厂的生产条件、居住的生活卫生条件、职工生活方便与否起着很大的影响。一个工厂的厂址选择将对建厂速度、建设投资,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发挥,对食品工业的合理布局和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厂址选择是一项包括社会关系、经济、技术的综合性工作。 一、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食品工厂的厂址选择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和地方的长远规划和行政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同时从全局出发,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远期与近期以及协作配套等各种关系,并因地制宜、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及林地。注意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节约能源,节约劳动力;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保护风景和名胜古迹;另外还要做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便于施工,并提供有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厂址选择的原则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1.生产条件 (1)从原料供应方面考虑 食品工厂一般倾向于设在原料产地附近的大中城市的郊区。食品企业多数是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由于在加工中需要大量的农产品为原料,同时食品生产是一个大宗的原料生产过程,因此选择原料产地附近的地域可以保证获得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新鲜原材料。同时食品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工业性的辅助材料和包装材料,这又要求厂址选择要具有一定的工业性原料供应方便的优势。另外从食品工厂产品的销售市场看,食品生产的目的是提供高品质、方便的食品给消费者,因此主要的消费市场是以人口集中的城市为主。因此选择食品工厂建立在城乡结合地带是生产、销售的需求。但由于食品工厂种类的复杂性,在选择厂址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是以选择原料的便利性为主,还是以销售的方便性为主,不能一概而论。 (2)从地理和环境条件考虑 地理环境要能保证食品工厂的长久安全性,而环境条件主要保证食品生产的安全卫生性。 l)所选厂址,必须要有可靠的地理条件,特别是应避免将工厂设在流沙、淤泥、土崩断裂层上。尽量避免特殊地质如溶洞、湿陷性黄土、孔性土等。在山坡上建厂则要注意避免滑坡、塌方等。同时也要避免将工厂设在矿场、文物区域上。同时厂址要具有一定的地耐力,一般要求不低于2×105N/m2 2)厂址所在地区的地形要尽量平坦,以减少土地平整所需工程量和费用;也方便厂区内各车间之间的运输。厂区的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约0.5~lm,特别是主厂房和仓库的标高更应高于历史洪水位。厂区自然排水坡度最好在0.004~0.008之间。

化工车间布置原则精编

化工车间布置原则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车间布置的基本原则与程序 摘要:介绍了车间布置的内容、依据、方法步骤、平立面布置规则、设备布置规则 Abstract: Introduced the content,basis,method,progress of plant arrangement and the regulation of level elevation arrangement,equipment arrangement 前言 在化工工程的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中,当工厂总图、工艺流程图、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选型及其主要尺寸确定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车间厂房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工作。车间布置设计是否合理,事关重大,它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总投资及操作、安装、检修是否方便,甚至还会影响整个车间的安全以及车间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在进行布置设计时,要全盘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布局,才能完成既符合生产要求,又经济合理的布置设计。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车间布置设计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只是初步确定厂房的尺寸、高度,完成主要设备的布置工作,还不能达到施工、操作的要求。 车间布置设计包括车间厂房布置设计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两部分。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1.标准、规范和规定 车间布置设计所要遵循的标准有很多,以下只列出所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及规定的名称,详细内容可参见文献[1]第一章内容。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Z 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J 87—19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 12348—1990 工业企业界噪声标准 GB 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SH 3011—2000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布置设计规定 HG 20546—1992 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 2.基础资料 (1)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生产车间设计原则

关于实木生产线作业区规划的若干建议: 作业区是指各车间、班组从事生产作业的工作现场。作业区的规划如何,将直接影响作业效果。 生产作业每天都在进行着,工作现场也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材料、半成品的种类、数量和位置时刻都不同,人员要走动、物料要运送、工序间要进行交接,如果场地不够大,标志不清楚就会造成生产秩序的混乱,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作业区域可从功能和用途上去划分,同时又是互相依附关系。 1、按车间划分 车间划分是作业区规划的第一项工作,车间划分首先决定于企业的产品特点,其次与企业的管理习惯和管理模式有关。 (1)车间划分的依据 车间划分应依据以下条件和原则进行: a.总空间大小 厂区规划方案确定以后,作业区的总面积便固定下来,各车间、工序的划分只能在总面积之内进行,某一个车间如果过大,其它的车间就只能变小,所以,必须进行总体协调和妥善分配。 b.产能设计

车间规划的结果必须可以满足设计产能要求,要满足这一要求,必须有足够的机位、操作位、半成品存放空间、周转台、材料暂存区等硬件设施。在进行车间划分时,要将设计总产能按工序能力进行分配,以保证各工序产能之和满足要求。 c.工序平衡原则 工序平衡是指各车间所生产的半成品数量在安装环节具有配套性,或者在完成单位数量产品的生产时,各工序具有相同的生产能力。因为同样生产能力时,不同工序所需要的员工数量、设备数量、工作台所占面积、作业空间的要求都是不同的,所以场地大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工序平衡是车间划分时应该遵守的重要原则。 d.半成品库存 半成品库存量的多少受以下因素影响: ◆生产线的顺畅程度; ◆生产流程的特点; ◆企业的营销策略; ◆管理能力; ◆生产决策; ◆生产周期。 要根据以上因素,对各车间、各工序的半成品常规数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半成品的存放区域的大小,在车间划分时给予充分考虑。

厂区平面规划图详细说明

新厂区平面规划图详细说明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新厂区如何合理利用?不是随意的给他一个地盘,就有他来分配调整!要有统筹安排意识,新厂区的利用不能马虎,要有多个方案的比对研究,确定合理性方案的实施! 新厂区的规划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生产布局规划 第一、整体决策性: 要考虑的是总部如何设立部门!这个方案决定了整个企业的管理程序化问题,能不能改变以往老式的管理观念,就要从这次的整体规划中体现! 如:总部要以销售、采购、技术为核心,以此严律销售、管制物资、技术革新、品质监控、售后服务、奠定生产!(属于六加一产业链管理模式),这就决定了新厂区的利用为生产!那就要把成熟的产品、批量生产的产品搬入新厂区!以大产量主导生产;相应的金加工及龙门刨也要搬入!确定新厂区的生产完整性! 第二、现场规划性: 要考虑的是新厂区的规划长期性、稳定性;这个也尤为重要,一但确定就不要再做轻易的改变! 如:当新厂区规划好以后,是否做为长期生产部属,稳定生产产量,再按照现场的实际区域设定厂区布局,必须考虑全面。 上图《新厂区平面规划图》中所显示的分布区域为:金工车间、

龙门刨车间、电焊车间、装配车间及金加工半成品仓库、龙门刨半成品仓库、小件类毛坯仓库、大件类毛坯仓库、五金电器仓库、成品仓库和喷漆房等。

第三、设备流程性: 厂区布局要根据产品的配套生产性能,生产设备的流程性进行设定摆放,才能够发挥作用,体现出设备流程管理的最大优势。 金工车间生产区主要以生产小件类为主,根据设备流程性能及产能,配相应产量(生产计划)进行小件类量化管理;龙门刨车间生产区主要以生产大件类为主,也可以根据设备流程性能及产能,配相应产量(生产计划)进行大件类量化管理;这些生产都服务于装配流水线!电焊车间也一样控制相应产量,服务整体流水线的合理生产! 新厂区、新开端、新流程、新观念,为了改变现在混乱的局面,这个才是我们公司崭新的要点! 第四、管理程序性: 以上图《新厂区平面规划图》中所显示:龙门刨车间的大件类可从南丰铸件车间直接推过来,进入计划生产;施行生产领料制,金工车间的小件类由外协直接运至小件毛坯仓库进行计划领料生产,大件类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合理生产;当金工、龙门刨车间按计划生产好的配件成品进入相应的半成品仓库后,再由装配按计划控制半成品出库量;整体以生产目标制按计划进行相应配件产品的生产,按计划领料生产控制所有设备进行量化管理,以此达到生产管理目标制! 第五、生产流水线性:

工厂总平面图-按功能实行分区集中布置(最新版)

工厂总平面图-按功能实行分区集中布置(最新版) By learning safety knowledge, we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knowledge in daily life. Safe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life and life.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工厂总平面图-按功能实行分区集中布置 (最新版) 厂址确定后,应根据生产、安全、消防、卫生、环保、美化的需要,在已划定的占地范围内合理地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的平面布置。 按功能实行分区集中布置 工厂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工厂的生产流程及各组成部分的生产特点和火灾危险性,把性质相同、功能相近、联系密切、对安全环境要求一致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工程设施,分成若干组,结合用地的地形、风向等条件,进行功能分区。 1)从总体上说,工厂的功能分区通常有五大部分,即生产车间及工艺装置区、原料和成品储存区、辅助设施区、行政管理区、生活区。前两个区是火灾、爆炸危险潜在区,是实行分区布

置中考虑的重点。 2)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罐组、装卸区或全厂性污水处理场等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在丘陵地区还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 3)液化烃罐组或可燃液体罐组不应布置在高于工艺装置、全厂性重要设施或人员集中场所的阶梯上。如受条件限制或有工艺需求时,可燃液体原料储罐可毗邻布置在高于工艺装置的阶梯上,但阶梯间应有防止可燃液体泄漏漫流的措施。 4)空气分离装置应布置在空气清洁地段并位于散发乙炔、其他烃类气体、粉尘等场所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5)汽车装卸站、液化烃灌装站、甲类物品仓库等机动车辆频繁进出的设施应布置在厂区边缘或厂区外,并宜设围墙独立成区。 6)采用架空电力线路进出厂区的总变配电所,应布置在厂区边缘。

车间布置原则

车间布置原则:优良的车间布置设计,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投资、操作维修方便、设备排列简洁、紧凑、整齐、美观。 1. 应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 2. 应符合生产操作的要求 3. 应符合设备安装、检修的要求 4. 应符合厂房建筑的要求 5. 应符合节约建设投资的要求 6. 应符合安全、卫生和防腐蚀的要求 7. 应符合生产发展的要求 厂房建筑结构 常用结构型式有两种:排架结构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是由屋面梁或屋架、柱和基础组成,柱与屋架铰接,而与基础钢接。 这种结构是目前单层厂房结构的基本形式。跨度可超过30m,高度可达20—30m或更大,吊车吨位可达150t或更大。 框架结构是由横梁和立柱所组成。在多层房屋中,它们形成多层多跨框架。框架可以是等跨的或不等跨的,层高相等或不相等的。 框架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 装配整体式框架,是将预制构件就位后再连成整体的框架。由于它兼有现浇式与装配式框架的一些优点,所以应用最为广泛。 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厂房结构可分为如下几种: (1)混合结构用砖柱承重,钢筋混凝土屋架或木屋架或轻钢屋架。 (2)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部承重构件都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构件。在发酵工厂应用十分普遍,一般主要车间都采用这类结构。 (3)钢结构厂房的柱、梁和屋架都由各种形状的型钢组合连接而成的结构物,主要用于大跨度建筑和高层建筑。 1.建筑物的视图 表达建筑物正面外形的主视图称为正立面图,侧视图称为左或右侧立面图。 将正立面图或侧立面图画成剖视图时,一般将垂直的剖切平面通过建筑物的门、窗。 这种立面上的剖视图称为剖面图。 建筑物的俯视图一般都画成剖视图,称为平面图。 2.绘制建筑图应注意的问题 (1)凡未被剖切的墙、墙垛、梁、柱和楼板等结构的轮廓,都用细实线画出; 被剖切后的剖面轮廓则用较粗的实线画出。 这些结构,以及门、窗、孔洞、楼梯等常见构件的规定画法,可见图5-2的立体图。需要时,可查阅《国家标准建筑制图》。 (2)厂房建筑图中的墙、柱或墙垛,一般用点划线画出它们的定位轴线并编号。 平面图上的纵向定位轴线,应按水平方向从左至右顺次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横向的定位轴线,则按垂直方向由下而上顺次用大写英文字母编号。 在立面图和剖面图上,一般只画出建筑物最外侧的墙或柱的定位轴线,并注写编号。 轴线编号一般排列在图面的下方和左方。 (3)建筑物各层楼、地面和其他构筑物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称为“标高”。 标高数值以m为单位,一般标注至小数点以后第三位。 (4)基准面。例如某层的楼,地面,某标高为零,并标注为±0.000。

工厂总平面图-按功能实行分区集中布置(新版)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工厂总平面图-按功能实行分区 集中布置(新版)

工厂总平面图-按功能实行分区集中布置(新 版) 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厂址确定后,应根据生产、安全、消防、卫生、环保、美化的需要,在已划定的占地范围内合理地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的平面布置。 按功能实行分区集中布置 工厂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工厂的生产流程及各组成部分的生产特点和火灾危险性,把性质相同、功能相近、联系密切、对安全环境要求一致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工程设施,分成若干组,结合用地的地形、风向等条件,进行功能分区。 1)从总体上说,工厂的功能分区通常有五大部分,即生产车间及工艺装置区、原料和成品储存区、辅助设施区、行政管理区、生活区。前两个区是火灾、爆炸危险潜在区,是实行分区布置中考虑的重点。 2)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罐组、装卸区或全厂性污水处理场等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

工厂布置原则图文稿

工厂布置原则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工厂平面布置原则第一节?工厂布置与物流管理 一、厂址选择 所谓工厂选址,是指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决定工厂的地理位置,使企业的整体经营运作系统有机结合,以便有效、经济地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 (一) 选址 选址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是选位,即选择什么地区(区域)设厂。第二是定址。地区选定之后,具体选择在该地区的什么地方。(二) 工厂选址的影响因素 选择地区时的影响因素有: 1. 是否接近于市场 这里的市场概念是广义的,也许是一般消费者,也许是配送中心,也许是作为用户的其他厂家。接近产品目标市场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产品的迅速。投放和运输成本的降低。 2. 是否接近于原材料供应地 对原材料依赖性较强的企业应考虑尽可能接近原材料供应地,特别是与产品相比,在原材料的重量和体积更大的情况下,应尽量靠近原材料供应地。 3. 运输问题

根据产品及原材料、零部件的运输特点,考虑应接近铁路、港口还是其他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区域。 4. 与外协厂家的相对位置 5. 劳动力资源 不同地区的劳动力,其工资水平、受教育状况等都不同。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在某些特定地区才更容易提供符合某些特定要求的熟练劳动力等。 6. 基础设施条件 对于一个工厂来说,有五项基础设施是需要在选址时予以认真考虑的:供水;电;煤气;排水;“三废”处理。某些企业要耗用大量的水,如食品制造、电镀等;而另一些企业如化学加工的工艺过程则需大量的电。对这些基础设施如不在选址时予以充分考虑,则会造成成本上升和带来不便。 7. 气候条件 根据产品的特点,有时还需要考虑温度、湿度、气压等气候因素,如精密仪器对这方面的要求就比较高。 8. 政策法规条件 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建厂,可能会得到一些政策、法规上的优惠待遇,如我国的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某些低税率国家等。这也是当今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选址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9. 政治和文化条件

化工车间布置原则

车间布置的基本原则与程序 摘要:介绍了车间布置的内容、依据、方法步骤、平立面布置规则、设备布置规则Abstract:Introduced the content,basis,method,progress of plant arrangement and the regulation of level elevation arrangement,equipment arrangement 前言 在化工工程的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中,当工厂总图、工艺流程图、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选型及其主要尺寸确定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车间厂房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工作。车间布置设计是否合理,事关重大,它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总投资及操作、安装、检修是否方便,甚至还会影响整个车间的安全以及车间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在进行布置设计时,要全盘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布局,才能完成既符合生产要求,又经济合理的布置设计。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车间布置设计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只是初步确定厂房的尺寸、高度,完成主要设备的布置工作,还不能达到施工、操作的要求。 车间布置设计包括车间厂房布置设计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两部分。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1.标准、规范和规定 车间布置设计所要遵循的标准有很多,以下只列出所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及规定的名称,详细内容可参见文献[1]第一章内容。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Z 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J 87—19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 12348—1990 工业企业界噪声标准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及要求

施工总平面图 施工总平面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附属企业、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一、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 (一)建设项目施工总平面图上的一切地上、地下已有的和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二)一切为全工地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的布置位置,包括: (1)施工用地范围,施工用的各种道路; (2)加工厂、制备站及有关机械的位置; (3)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的仓库和生产工艺设备主要堆场、取土弃土位置; (4)行政管理房、宿舍、文化生活福利建筑等; (5)水源、电源、变压器位置,临时给排水管线和供电、动力设施; (6)机械站、车库位置; (7)一切安全、消防设施位置。 (三)永久性测量放线标桩位置 许多规模巨大的建筑项目,其建设工期往往很长。随着工程的进展,施工现场的面貌将不断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应按不同阶段分别绘制若干张施工总平面图,或者根据工地的变化情况,及时对施工总平面图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便符合不同时期的需要。 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 (1)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少占农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通畅。 (3)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 (4)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 (5)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便于工人的生产生活。 (6)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 三、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

化工车间布置原则

化工车间布置原则

————————————————————————————————作者:————————————————————————————————日期: ?

车间布置的基本原则与程序 摘要:介绍了车间布置的内容、依据、方法步骤、平立面布置规则、设备布置规则 Abstract:Introduced the content,basis,method,progress of plant arrangement and theregulation oflevel elevation arrangement,equipment arrangement 前言 在化工工程的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中,当工厂总图、工艺流程图、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选型及其主要尺寸确定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车间厂房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工作。车间布置设计是否合理,事关重大,它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总投资及操作、安装、检修是否方便,甚至还会影响整个车间的安全以及车间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在进行布置设计时,要全盘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布局,才能完成既符合生产要求,又经济合理的布置设计。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车间布置设计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只是初步确定厂房的尺寸、高度,完成主要设备的布置工作,还不能达到施工、操作的要求。 车间布置设计包括车间厂房布置设计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两部分。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1.标准、规范和规定 车间布置设计所要遵循的标准有很多,以下只列出所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及规定的名称,详细内容可参见文献[1]第一章内容。 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工厂总平面布置

第六节工厂总平面布置 一、工厂总平面布置的一般步骤 工厂总平面布置就是对生产车间、管理部门、仓储部门、生产与生活服务部门的建筑物、道路和场地等,按照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做出合理的布局,采用SLP法进行工厂总平面布置的首要工作就是对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分析,包括物流的和非物流的相互关系,经过综合,得到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然后,根据综合相互关系表指示的各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高或低,决定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的近或远,并安排各作业单位的相互位置,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将各作业单位实际占地面积与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相结合,就形成了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通过修正和调整,得到数个可行的布置设计方案,最后通过评价择优,选出某个设计方案作为工厂总平面布置图。 二、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在SLP中,工厂总平面布置并不直接去考虑各作业单位的占地面积和几何形状,而是从各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出发,安排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密级高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近,关系密级低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远,由此形成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当作业单位数量较多时,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数目就非常多,一般为作业单位数量的平方量级,因此既使只考虑A级关系,也有可能同时出现很多个,这就给如何入手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造成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综合接近程度的概念。所谓某一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等于该作业单位与其它所有作业单位之间量化后的关系密级的总和,这个值的高低,反映了该作业单位在布置图上是应该处于中心位置还是应该处于边缘位置。为了计算各作业单俭的综合接近程度,把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变换成右上三角矩阵与左下三角矩阵表格对称的方阵表格,然后量化关系密级,并按行或列累加关系密级分数,其结果就是某一作业单位的综合接近程度。 综合接近程度分数越高,说明该作业单位越应该靠近布置图的中心;分数越低,说明该作业单位越应该处于布置图的边缘。因此,布置设计应当按综合接近程度分数高低顺序进行,即按综合接近程度分数高低顺序为作业单位排序。

浅谈精益布局layout

浅谈精益布局实施步骤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为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制造企业传统的功能式布局模式日益凸显出其劣势:生产过程中七大浪费严重,在制品大量积压,产品的制造周期长……,造成企业的制造成本高居不下,不能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众多企业管理者也在不断思考,企业如何降低库存,缩短制造周期? 针对存在功能式布局模式的制造企业,我们给出的建议是实施精益布局,实现企业的流畅制造。那么企业如何实施精益布局?精益布局实施的步骤又是什么呢?下面就我在企业咨询过程中的实践经验谈谈个人心得。 在了解精益布局实施步骤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精益布局。所谓精益布局是以现状布局为基础, 通过消除人、机、料、法、环各个环节上的浪费,来实现5者最佳结合的布局。 精益布局的目的:追求单件流 1. 提高工序能力; 2. 消除搬运; 3. 提高设备使用率; 4. 提高空间使用率; 5. 减少作业量; 6. 作业环境改善。 下面就来谈谈实施精益布局的步骤。首先要了解现状布局,因为现状布局是我们改善的基础。了解现状就要从以下方面着手调研:现状布局图、物流路线图、工艺流程图,通过充分了解现状,制定改善目标及改善方向。 确定了改善方向后,我们要选定试点区域重点推动。通过试点区域的快速见效以赢得客户的信心与信任。选取试点区域时要对产品产量分析并排序,选择产量大的产品系列,并结合现状布局选择投入少、见效快的产品系列作为试点。 试点区域及改善目标确定后,就要制定项目规划方案,并与高层沟通,得到高层对项目推动方案的认可,以便在项目推动过程中得到高层对项目的支持。要实现产品的“一个流”生产方式,就要从三个方面调研、分析并优化:第一、布局优化。按照最短路径原则优化工序间的物理位置,为实现工序间紧密衔接提供基础保证。第二、节拍平衡。节拍平衡是实现

厂区的平面布置说明范文

厂区的平面布置说明 设计依据与标准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2 . 《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SH 3008-2000 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08 4 . 《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SH/T 3053-2002 5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 6 . 《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GB 4387-2008 总体布局分析 全厂设计为长316m,宽180m的长方形平地,占地面积56880m2。 总图设置有生产区、原料和产品储罐区、装卸台、食堂、车库、控制室、办公楼、后勤中心、消防中心、维修车间、公共工程、质检中心、科研部等其他配备室和处理处。本项目公用工程供热、供气、供风、供氮和空气调节,全部由石化工业区供应不再新建。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全厂由罐区、生产区、办公区、后勤区四大部分组成。该地受海洋季风气候影响,每年5-8月,盛行偏南风,10月-笠年3月盛行偏北风。根据规定,将职工生活区布置在上风侧,将生产车间及罐区布置在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 厂区道路设计符合设计规范,交通方便,布置合理。绿化率在充分利用土地的条件下达到国家标准。在厂区南侧预留有发展用地,以用于二期发展。 布局构思 厂区东正门设置入口,在西侧设置有货流入口和货流出口,厂内办公区设置在正门处,有利于对外联络,易于贵宾参观,兄弟企业观摩,商贸公司入内商谈等,东北方向为后勤区,符合风向要求,设置有职工饭堂、绿化设施等公共福利设施。 各分区说明 办公区

办公大楼 办公大楼一楼设有接待大厅,多媒体会议报告厅,产品介绍展示中心。二楼、三楼、四楼是各部门,领导办公室和小型会议室,用于人员办公,企业策划,内部协商,外部商谈,领导指挥工厂运营等。 科研大楼 该大楼用于进行科研实验,进行产品分析、质检等工作。 急救中心 急救中心用于职工紧急救助和一些常规的身体检查等工作。 车库 车库在办公楼侧边设置,用于停放外来车辆及员工的车辆。 后勤区 后勤中心 后勤中心是对全厂的后勤进行综合管理的办公地点。其中有治保大队监控室,负责维护厂内治安监控与安全防范,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保护管理公共设施。 饭堂 饭堂位于环境良好的绿化草坪对面,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卫生条件达标。 公共工程 公共工程负责厂区的卫生清洁,治安巡逻,园艺修剪等。 维修车间 维修车间负责对损坏的设备进行维修和设备维护。 生产区 位于生产区东面设有变电站,控制室,消防水池,消防中心等设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罐区 原料区与产品罐区分开并保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原料罐区与生产区达到安全距离。装卸台与原料罐区和产品罐区达到安全距离。 罐区安全检查表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原则

施工总平面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附属企业、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一、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容 (一)建设项目施工总平面图上的一切地上、地下已有的和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二)一切为全工地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的布置位置,包括: (1)施工用地围,施工用的各种道路; (2)加工厂、制备站及有关机械的位置; (3)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的仓库和生产工艺设备主要堆场、取土弃土位置; (4)行政管理房、宿舍、文化生活福利建筑等; (5)水源、电源、变压器位置,临时给排水管线和供电、动力设施; (6)机械站、车库位置; (7)一切安全、消防设施位置。 (三)永久性测量放线标桩位置 许多规模巨大的建筑项目,其建设工期往往很长。随着工程的进展,施工现场的面貌将不断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应按不同阶段分别绘制若干施工总平面图,或者根据工地的变化情况,及时对施工总平面图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便符合不同时期的需要。 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

(1)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少占农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通畅。 (3)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 (4)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 (5)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便于工人的生产生活。 (6)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 三、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 (1)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围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2)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 (3)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备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4)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需要量一览表,以便规划工地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5)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数量和外廓尺寸。 四、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 (一)场外交通的引入 设计全工地性施工总平面图时,首先应从研究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等进入工地的运输方式入手。当大宗材料由铁路运来时,首先要解决铁路的引入问题; 当大批材料是由水路运来时,应首先考虑原有码头的运用和是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