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26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美国经济中的金融机构 金融体系(financial system)是指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结构。金融体系由帮助协调储蓄者与借款者的各种金融机构组成。金融机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 1.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s)是储蓄的人可以借以直接向想借款的人提供资金的机构。经济中两种最重要的金融市场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1)债券市场 债券(bond)是规定借款人对债券持有人负有债务责任的证明。 债券就是借据(IOU),规定了贷款偿还的时间,称为到期日,以及在贷款到期之前定期支付的利息的比率。 在美国经济中有几百万种表面上不同的债券,这些债券由于三个重要特点而不同。 ①第一个特点是债券的期限——债券到期之前的时间长度。一些债券是短期的,也许只有几个月,而另一些债券的期限则长达30年。(英国政府甚至发行了永不到期的债券,称为永久债券。这种债券永远支付利息,但从不偿还本金。)债券的利率部分取决于它的期限。长期债券的风险比短期债券大,因为长期债券持有人要等较长时间才能收回本金。如果长期债券持有人在到期日之前需要钱,他只能把债券卖给其他人,也许还要以低价出卖,此外别无选择。为了补偿这种风险,长期债券支付的利率通常高于短期债券。 ②第二个重要特点是它的信用风险——借款人不能支付某些利息或本金的可能性。这种不能支付称为拖欠。借款人可以通过宣布破产来拖欠他们的贷款。当债券购买者觉察到拖欠的可能性很高时,他们就需要高利率来补偿这种风险。由于一般认为美国政府有安全的信用风险,所以政府债券倾向于支付低利率。而财务状况不稳定的公司通过发行垃圾债券来筹集资金,这种债券支付极高的利率。债券购买者可以通过各种私人机构(如标准普尔公司)的核查来判断信用风险,这些机构可以评定不同债券的信用风险。 ③第三个重要特点是它的税收待遇——税法对待债券所赚到的利息的方式。大多数债券的利息是应纳税收入,因此债券所有者必须将一部分利息用于交纳所得税。与此相反,当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时,这种债券的所有者不用为利息收入支付联邦所得税。由于这种税收利益,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支付的利率低于公司或联邦政府发行的债券。 (2)股票市场 ①股票 股票(stock)是企业部分所有权的索取权。出售股票来筹资称为股本筹资,而出售债

曼昆《经济学原理》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汇总 第一章 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做出决策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做出取舍)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比如读大学,要考虑到不能工作带来的工资损失)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比如应该读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最好的工资,博士,硕士呵呵)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很便宜,于是我们去买,结果买了很多的不需要的东西,反倒花了更多的钱) 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 5) 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想想如果没有贸易,我们还处于自然经济的状况,那么我们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需要去做冰箱,彩电……不可能吧。没有贸易就没有竞争了,那么我们就可能在某一领域被人们垄断,想想封闭的中国,我们可能不能得到很多的先进的科技,但是我们现在和很多的国家贸易,这样我们可以享用更多的先进的技术)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这个东西从我学过的邓小平理论当中可以反复地看到,无形的手,价格!) 7) 政府有的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需要政府来维持这个社会的治安……,抄一句: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尽管很多的时候他们是一对矛盾,有的时候政府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市场失灵)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就是劳动生产率,你工作一个小时,那么你能够创造出多少的财富。那么我们要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就需要去得到良好教育,现在我就在这么做,呵呵,拥有生产工

具——我现在需要一台电脑,速度要快些,屏幕要液晶的更好,以及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这我需要向导师和图书馆,师兄多多请教了,还要自己去争取机会!)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4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外部性 10.1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外部性的含义 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了影响,但并不为此承担相应成本或获得相应收益。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了好的影响,但并没有获得相应收益;负的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但并没有为此承担相应成本。 2.外部性与经济效率 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使市场无效率。负外部性使生产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所以社会供给曲线位于市场供给曲线之上,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该产品的生产出现过剩。正外部性使生产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所以社会价值曲线位于市场需求曲线之上,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该产品的生产出现短缺。 3.解决外部性的方法 (1)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是揭示市场经济中产权安排、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原理。其内容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科斯定理在于说明,只要假设条件成立,市场势力就足够大,从而外部性问题总能通过市场自身来解决,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 (2)私人解决外部性的方法 ①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 ②慈善行为; ③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私利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④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私人经济主体可能通过以上方式解决外部性问题,但在现实中,由于一些限制性因素,使得私人主体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比如交易成本可能很昂贵;各方都可能竭力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使谈判破裂;或者因为所涉及的利益主体太多,要协调各方利益不太可能。因此,需要政府的介入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使外部性内在化,进而达到帕累托最优。 (3)政府解决外部性的方法 ①征收庇古税(矫正税) 庇古税是用于纠正外部性影响的税收。按照庇古的观点,当企业的活动具有外部性时,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3章 生产成本)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13章生产成本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成本 1.总收益、总成本和利润 总收益(total revenue):企业从销售其产品中得到的货币量。 总成本(total cost):企业用于生产的投入品的市场价值。 利润(profit):企业的总收益减去其总成本。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且这个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2.作为机会成本的成本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所有东西。当经济学家提到某个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时候,它们包括该企业生产其物品与劳务的所有机会成本。 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s):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s):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经营的总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 经济学家关注于研究企业如何做出生产和定价决策。由于这些决策既考虑了显性成本又考虑了隐性成本,因此,经济学家在衡量企业的成本时就包括了这两种成本。与此相反,会计师的工作是记录流入企业和流出企业的货币。因此,他们衡量显性成本,但往往忽略隐性成本。 3.作为一种机会成本的资本成本 几乎每一个企业都有一项重要的隐性成本,那就是已经投资于企业的金融资本的机会成本。经济学家和会计师以不同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成本。 4.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由于经济学家和会计师用不同的方法衡量成本,他们也用不同的方法衡量利润。经济学家衡量企业的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即企业的总收益减去生产所销售物品与劳务的总机会成本(显性的与隐性的)。会计师衡量企业的会计利润(accounting profit),即企业的总收益仅仅减去企业的显性成本。 由于会计师忽略了隐性成本,所以,会计利润通常大于经济利润。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要使企业有利可图,总收益必须弥补全部机会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DOC)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学之所以成为宏观,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国经济运行,包括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市场或家庭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滥觞于凯恩斯,至今已经和微观经济学分庭抗礼,而且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活动中作用十分巨大。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开篇讨论宏观经济中各种数据,当然,在宏观经济学中数据始终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指标监控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工具是决策者的宠儿。 第二十三章中,曼昆论述了一国收入的衡量。一般来说,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来计算,而在一个经济活动中必然有一个收入对应一个支出,所以两种方法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在这里,无论微观还是宏观,基本上都逃不掉如下这幅图: 接下来,曼昆讨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众所周知,国家会统计每季度的GDP,并在年末获得年度GDP。国民生产总值是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深刻理解国民生产总值含义要抓住每一个词汇,这是宏观里非常重要的概念。与GDP相似的还有如下几个收入概念:

GNP GDP NNP GNP NI NNP PI NI =+=-=-=-本国国民民国外所得-外国国民本国所得 折旧 企业间接税+企业贴补 企业留存收益+其他所得 可支配收入=PI-个人所得税 按照四部门经济模型,我们可以有如下GDP 构成: GDP C I G NX =+++ 这里必须强调投资和我们平时所讲的投资是有区别的,这里投资主要是购买用于生产物品的物品,也就购买生产资料,包括机械、建筑等。 在第二十三章最后一节里,曼昆阐述了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名义GDP 、真实GDP 和GDP 平减指数。概而言之,名义GDP 是以当年价格乘以生产数量而得到的数字;真实GDP 主要排除了价格的影响,以一个年份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乘以当年生产数量从而得到真实GDP ,主要反映生产数量的变化,可以更好的衡量一国的经济福利;GDP 平减指数是用来衡量价格变动的指标,GDP 100GDP GDP =?名义平减指数真实。需要指出, GDP 平减指数可以用来测量通货膨胀的一个指标,这就要通过以下公式计算GDP 平减指数的变动: 100%GDP GDP GDP GDP -=?第二年平减指数第一年平减指数平减指数第一年平减指数 当然,GDP 并不是完美的,在环境、收入分配等环节上是无法通过GDP 反映的。虽然如今很多经济学家都在呼吁绿色GDP 或者GDP 重新改革,而目前我们国家还有太多需要发展,经济水平还是偏下,在东部也许可以重新衡量GDP 统计,在中西部则还是弊大于利。GDP 衡量体系一旦变化,这些地区将面临更加不利发展的经济环境。这就好比教导三岁小孩要先天下之忧而忧,他又真能做到如此?经济就像人生,经历波澜壮阔、起起伏伏之后才能把握住最美、最好的一幕,让一个还没有发展的经济区域妄谈环境、低碳必会引来因噎废食。 接着在二十四章里,曼昆谈论了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ze Index )。这是一个非常有大众缘的指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媒体CPI 的确是一个抢眼的词汇。首先,曼昆介绍了消费物价指数含义和计算方法。所谓的消费物价指数,是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劳务所支付的总价格。根据各种商品在消费者消费中重要程度高低赋予一定的权重,计算出当年总支出。再确定某一个基期价格,利用下面公式: 消费者物价指数=(当期总物价/基期总物价)×100 然后通过计算相邻年份或月份CPI 的变动率,也就是通货膨胀率就可以衡量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的比率。当然,消费者物价指数有其固有的弱点。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不了消费偏向导致的消费结构的变化,所以一揽子商品必须适时而变。消费者物价指数无法反映新产品和质量的变动。 如消费者物价指数,GDP 平减指数也是反映通货膨胀一个指数,而且这两个指数可以相互配合来确定当年物价变动状况。而两者又存在一些差别。从对象上看,GDP 平减指数反映的是所有生产的物品和劳务,而CPI 仅仅是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这就导致石油价格上涨时非产油国的CPI 与GDP 平减指数有较大的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文管2班修翔宇 早有网友对曼昆的著作《经济学原理》作出过这样的感叹:假如早几年读到这本书,也许我的人生是另外一种选择。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交一个挚友,而《经济学原理》就是这样一本值得你去品读的好书。 本书开篇就介绍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后面的叙述都围绕这十大原理展开,在后文中又反复提及,思路清晰,重点分明,内容简单易懂,对于初次接触经济学的人来说,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在本书开头,曼昆教授就给出了作为一个21世纪初的学生学习经济学的三个原因:一、它有助于你了解你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二、它将使你更清明地参与经济:三、它将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 作为一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对国内和国外的文化产业市场有所了解,而学习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便是帮你更好地去了解国内外文化市场的第一步。 曼昆所提出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原理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原理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二、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原理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原理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原理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原理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本书开篇所列出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和我们课堂上所学习的一致,这就进一步地说明了曼昆教授的经济理论得到了现代大多数人的认可,是主流的经济理论。 开门见山地提出了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后,曼昆教授开始提醒我们,如何像一个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这对我们无论是学习经济学理论还是实践应用都有这极大的帮助。 以下是我对该书主要内容的一些摘录(大部分是从原文复制): 市场如何运行 1、在竞争市场中,供应和需求共同作用,影响最终的市场结果 此时,调节供应和需求平衡的是价格 供应和需求平衡时,获得最大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 2、竞争市场中,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它的边际收益等于市场价格。在长期均衡中,市场价格等于 最低平均总成本

曼昆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课业笔记 英文版

Ch 1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 ?Scarcity: the limited nature of society’s resources ?Economics: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 e.g. ?There are 10 principle of economic which are needed to be remember throughout. ?People face trade-off 1. Individual(time,money) and society(efficiency vs equality).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r give up to get it.\ 1.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any item is whatever must be given up to obtain it. ?Rational people thinking at margin(effect of one additional item) 1. This principle assume that everyone is rational people(made their decision base on their interests) this was addressed on Adam Smith's Wealth of Nation.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诱惑物) 1. This statement reveals that human psychology is a important feature in economic study. ?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off 1.Ex: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and technology between Japan and America, it will break the law of PPF. It involved absolute advantages(low input)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low opportunity cost win) ?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y activity. 1.Markets can balance the price. ?Government can sometime improve market outcome. ? 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Price rise when government print too much money.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的总结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 1.稀缺:①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来讲,物品是稀少短缺的 ②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并不意味着稀少,而指不可以免费得到;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有其他经济物品交换 ③稀缺规律: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只能得到有限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其他形式进行分配 ④稀缺原因:一定时期内(大前提),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2.选择的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注:理论上讲是资源改做他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但由于信息不完全只能是其它使用中能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 3.经济学十大原理: ①人们面临选择(人们为得到一样东西,就不得不放弃另一样东西)(效率是社会从稀缺性资源中获得的最多的东西,平等是把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的分给社会成员) ②机会成本(由于稀缺性,人们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 ③边际量(人们通过比较边际利益和编辑成本而做出抉择) ④激励(理性决策者会做出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决策) ⑤贸易会是每个人的状况越来越好(贸易可以使人们做最擅长的事) 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家庭和企业→合意的市场结果;价格指引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⑦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失灵时即市场本身不能进行资源配置时,政府干预经济,可以促进效率和平等;外部性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影响)

⑧一国的生产水平取决于他的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生活水平的不同由于生产率不同) ⑨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水平上升 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短期失业之间的权衡(↓↑)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 1.需求(人们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 ①需求表 价格—数量组合A B C D E F G 价格(元)1234567 需求量(单位数)700600500400300200100②需求曲线 价格 注:当供=需时,有均衡价格 ③需求定理:需求量与价格呈反向变化 ④影响需求的因素a商品本身价格;相关商品价格b消费者的收入及社会的公平程度;的偏好;的对未来的期望。的数量与结构c政府的消费政策 ⑤需求函数:需求量Qd=a –b P ⑥需求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他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变化(曲线的位移)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3)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3) 科学研究的方法: 1.提出理论 2.收集资料 3.分析 4.证实或证伪; 关键概念(Key Concepts): 1.循环流向图circular-flow diagram a visual model of the economy thatshows how dollars flow throughmarkets among households and firms. 2.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a graph that shows the combinationsof output that the economy canpossibly produce given the available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theavailable production technology. 3.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the study of economy-widephenomena, including inflation,unemployment, and economicgrowth. 4.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the study of how households andfirms make decisions and how theyinteract in markets. 5.实证表述positive statements claims that attempt to describe theworld as it is 6.规范表述normative statements claims that attempt to prescribe howthe world should be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经济学家既可以作为科学家来观察世界,也可以作为决策者来观察世界。 解释世界时,是科学家;改善世界时,是决策者。 一、经济学家如何运用科学方法 经济学家努力以科学的态度来探讨他们的主题。他们研究经济的方法与物理学家研究物质和生物学研究生命的方法一样:他们提出理论、收集资料,并分析这些资料以努力证明或否定他们的理论。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方法——冷静地建立并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

曼昆第五版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

曼昆经原·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笔记整理·第五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经济学专业大一先修基础主干课程: 经济学原理 教材:曼昆《经济学原理》 (第五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
曼昆第五版经济学 原理笔记整理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ZRJ 2011/6/6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笔记整理
目录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 7 1.1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 7 1.1.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 7 1.1.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 7 1.1.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 7 1.1.4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 8 1.2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 8 1.2.1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 8 1.2.2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 8 1.2.3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 8 1.3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 9 1.3.1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 9 1.3.2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 9 1.3.3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 9 内容提要: ..................................................................................................................................... 9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0 2.1 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 ........................................................................................................10 2.1.1 科学方法:观察、理论和进一步观察 ...................................................................10 2.1.2 假设的作用 .................................................................................................................10 2.1.3 经济模型 .....................................................................................................................10 2.1.4 循环流量图 .................................................................................................................10 2.1.5 生产可能性边界 .........................................................................................................10 2.1.6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1 2.2 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 ...................................................................................................11 2.2.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11 2.3 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 ...................................................................................................11 内容提要: ...................................................................................................................................11 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12 3.2 比较优势:专业化的动力 ...................................................................................................12 3.2.1 绝对优势 .....................................................................................................................12 3.2.2 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 ................................................................................................12 3.2.3 比较优势与贸易 .........................................................................................................12 3.2.4 贸易的价格 .................................................................................................................12 3.3 比较优势的应用 ....................................................................................................................12 内容提要: ...................................................................................................................................12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13 4.1 市场与竞争 ............................................................................................................................13 4.1.1 什么是市场 .................................................................................................................13 4.1.2 什么是竞争 .................................................................................................................13 4.2 需求 .........................................................................................................................................13 4.2.1 需求曲线: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13 4.2.2 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 ................................................................................................13
2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版笔记第章失业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版)笔记(第章--失--业)

————————————————————————————————作者: ————————————————————————————————日期: ?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28章 失 业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失业的确认 1.如何衡量失业 (1)失业 失业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而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水平找到工作的人。 要注意:①年龄规定以外的无工作者不计入失业者。②丧失工作能力者不计入失业者。③在校学习的不计入失业者。④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工作或不积极寻找工作的人不计入失业者。⑤有些未领取失业救济的未登记注册的无工作者,不计入失业者。 衡量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公式表示为: 100%=?失业人数失业率劳动力人数 公式中,劳动力总数是指失业人数和就业人数之和。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 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劳动力参工率指劳动力在成年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这个统计数字表示人口中选择参与劳动市场的人口的比率。即: 100%劳动力劳动力参工率成年人口 =? 经济中总存在某种失业,而且各年的失业量都在变动。失业率围绕正常失业率而波动。正常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背离称为周期性失业。 (3)失业率不能准确地衡量失业的原因 ①一些人只是为了能得到政府的福利或由于得到“暗中”支付而装着找工作,他们仍被算在劳动力之中,作为失业者。这种行为使失业统计数字偏高。 ②一些人寻找工作不成功,并放弃了寻找工作,因此他们未被算在失业者之内。这种行为使失业统计数字偏低。 2.失业的分类 宏观经济学通常将失业分为三种类型,即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8)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8) 应用原理6 买者对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与需求曲线之间的联系 如何定义并衡量消费者剩余 卖者生产一种物品的成本与供给曲线之间的联系 如何定义并衡量生产者剩余 供给与需求均衡可以使市场总剩余最大 关键概念(Key Concepts): 1.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 the study of how the allocation ofresources affects economic well-being. 2.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 the maximum amount that a buyerwill pay for a good. 3.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a buyer’s willingness to pay minusthe amount the buyer actually pays. 4.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 the amount a seller is paid for a goodminus the seller’s cost. 5.成本cost the value of everything a seller mustgive up to produce a good. 6.效率efficiency the property of a resource allocationof maximizing the total surplusreceived by all members of society. 7.平等equity the fairness of the distribution ofwell-being among the members ofsociety. 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CONSUMERS, PRODUCERS,AND THE EFFICIENCYOF MARKETS 一、消费者剩余 1、福利经济学 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 2、支付意愿 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3、消费者剩余 买者的支付意愿减买者的实际支付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阅读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阅读笔记(十二) Public Goods and Common Resources(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 概念: excludability(排他性):the property of a good whereby a person can be prevented from using it. rivalry(竞争性):the property of a good whereby one person’s use diminishes other people’s use. private goods(私人物品):goods that are both excludable and rival. public goods(公共物品):goods that are neither excludable nor rival. common resources(共有资源):goods that are rival but not excludable. 所谓排他性即一样东西如果是我的,那么你就无权使用;竞争性即一样东西如果我用了,你就没的用了,你要想用,你得和我竞争。因此对公共物品的定义就是,既不是排他性的,即大家共同拥有权利,也不是竞争性的,即我拥有了,不妨碍你也拥有。比如国防,比如科学研究。共有资源则是,大家都享有拥有的权利,但是你多用一点,我就要少用一点。在我们国家,按照官方定义,没有任何物品是私有的,比如土地,石油,天然气,水,矿山等等等等。但实际上情形如何呢?看曼昆引用的亚里士多德的话: What is common to many is taken least care of, for all men have greater regard for what is their own than for what they possess in common with others.(那些被越多人共同拥有的东西越不被爱护,因为每个人对自己拥有的东西的关心程度要远远超过与他人共有的东西。) 在本章的结论部分曼昆对此给出的解释:In all cases, the market fails to allocate resources efficiently because property rights are not well established. That is, some item of value does not have an owner with the legal authority to control it.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号称是共有制的国家,国有资源是最多被浪费和挥霍的,是最多被不明不白出卖的。市场不能有效的分配这些共有资源,于是不得不倚赖**做统一调配,而**如果不被证明是足够清廉的**,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曼昆经济学原理阅读笔记(十三) The Design of the Tax System(税收体系的设计) 本·富兰克林的名言:In this world nothing is certain, but death and taxes。(1789) 根据之前的知识: 1. 国防,科技,公共设施,共有资源的协调,秩序的维护,社会福利,**机构自身的维持等等等等,都需要钱。在市场经济的国家,**的这些收入全部来源于税收。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税收是不可避免的。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个人都是从中受益的。 2. 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盈余(Total Surplus)在一项税收中减少的量要大于**从该税收中获得的收入,这叫做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只要有税收存在,市场就会承受此损失。 由此看见,税收体系如何才能高效而公平,是**决策者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这也有两个方面:首先,必须考量**的财政收支情况,**的机构运转必须保证高效,或者必须保持公正(不难想象,如果**致力于确保公正,那么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势难提高效率。美国**算是比较低效的,萨达姆的**大概效率相对较高,但也不会高到哪里去,因为独裁**一般都是腐败臃肿的**)。其次,必须考量社会成本,尽量以最小的市场损失来获得足够的税收收入,同时要保证税负的公平。 看 1998/99 年度各国中央**税收收入占其 GDP (Gross Demestic Production) 的百分比: 法国 38.8% 英国 33.7 德国 29.4 巴西 19.7 美国 19.3 加拿大 18.5 俄罗斯 17.4 巴基斯坦 15.3 印度尼西亚 14.7 墨西哥 12.8 印度 10.3 美国**的财政概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