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合肥学院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述论文

题目计算机组成原理综述系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网工(2)班

学生姓名邓传君

指导教师张向东

2014 年12 月24 日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内容摘要:

计算机组成原理(COMPUTER ORGANIZATION)是依据计算机体系结构,在确定且分配了硬件子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基础上,设计计算机各部件的具体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机器指令级的各种功能和特性,这点上说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逻辑实现。

关键词:存储、指令、CPU、控制器、微命令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软件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讨论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建立整机概念,研究各功能部件的相互连接与相互作用,进行各功能部件的逻辑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它以层次结构的观点来叙述计算机各主要功能部件及组成原理;以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的表示、处理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课程内容按横向方式组织,即不是自始至终介绍某一特定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而是从一般原理出发,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内容和基本原理

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1.计算机有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2.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寻访。

3.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数表示。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5.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通常,指令是顺序执行的,在特定条件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根据设定的条件改变执行顺序。

6.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典型的冯·诺依曼机是以运算器为中心的,现代的计算机已转化为以存储器为中心:

1.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将运算的中间结果暂存在运算器内。

2.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

3.控制器用来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以及处理运算结果。

4.输入设备用来将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转换为机器能识别的信息形式。

5.输出设备可将机器运算结果转换为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从上面我们大概的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的组成和原理。下面来具体介绍下五大部件,不过在介绍五大部件前我们先介绍一下总线,它是连接五大部件的传输线。

1.随机存储器

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入,且存取的速度与存储单元的位置无关的存储器。

1)静态存储单元(SRAM)

存储原理:由触发器存储数据

单元结构:六管NMOS或OS构成

优点:速度快、使用简单、不需刷新、静态功耗极低;常用作CACHE

缺点:元件数多、集成度低、运行功耗大

2)动态存储单元(DRAM)

存贮原理:利用MOS管栅极电容可以存储电荷的原理,需刷新(早期:三管基本单元;现在:单管基本单元)

刷新(再生):为及时补充漏掉的电荷以避免存储的信息丢失,必须定时给栅极电容补充电荷的操作

刷新时间:定期进行刷新操作的时间。该时间必须小于栅极电容自然保持信息的时间(小于2MS)。

优点:集成度远高于SRAM、功耗低,价格也低缺点:因需刷新而使外围电路复杂;刷新也使存取速度较SRAM慢,所以在计算机中,DRAM常用于作主存储器。

2.存储容量的扩展

A.位扩展:增加存储字长。

B.字扩展:增加存储器的数量。

输入输出系统

1.I/O系统功能:为数据传输操作选择I/O设备,连接I/O设备与主机,完成数据交换

2.I/O系统组成

软件:可由系统软件(OS)或应用软件承担;输入输出过程控制:发送读写指令,检查设备状态等;用户界面。

硬件:I/O接口,主机与外设之间通信:速度匹配、同步、指令、状态、差错控制;数据缓存。

3.I/O与主机信息传送的控制方式

程序查询方式:由CPU通过程序不断查询I/O设备是否已做好准备,从而控制I/O设备与主机交换信息。

程序中断方式:CPU在启动I/O设备后,不查询设备是否已准备就绪,继续执行自身程序,只是当I/O设备准备就绪并向CPU发出中断请求后才予以响应。

DMA方式:主存与I/O设备之间有一条数据通路,主存与I/O设备交换信息时,无须调用中断服务程序。若出现DMA和CPU同时访问主存,CPU总是将总线占有权让给DMA,通常把DMA的这种占有称为窃取或挪用。

指令系统

指一台计算机中所有机器指令的集合,是表征计算机性能的重要因素。

1.寻址方式

A.立即寻址:操作数本身设在指令字内。

B.直接寻址:指令字中的形式地址就是操作数的真实地址。

C.隐含寻址:指令字中不明显地给出操作数的地址,其操作数的地址隐含在操作码或某个寄存器中。

D.间接寻址:指令字中的形式地址不直接指出操作数的地址,而是指出操作数有效地址所在的存储单元地址。

E.寄存器寻址:地址码字段直接指出寄存器编号,操作数在寄存器内。

F.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中存放操作数所在主存单元地址。

G.基址寻址:操作数有效地址等于指令字中的形式地址和基址寄存器中的内容相加。

H.变址寻址:操作数有效地址等于指令字中的形式地址与变址寄存器的内容相加。

I.相对寻址:有效地址是将程序计数器的内容与指令字中的形式地址相加而成。

3.CPU

1.CPU基本功能

指令控制:程序的顺序控制,称为指令控制;控制器:PC、IR、ID

操作控制:管理并产生每条指令的操作控制信号,并把操作控制信号送往相应的部件,从而控制这些部件按指令的要求进行动作。

时间控制:对各种操作实施时间上的定时,称为时间控制。数据加工: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处理。

2.控制器的主要职能

(1)取指令(2)分析指令(3)执行指令

(4)控制程序和数据的输入与结果的输出(5)对异常情况和某些请求的处理

3.指令周期

指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由若干个CPU周期组成。CPU周期:通常用内存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最短时间来规定CPU周期。一个CPU周期包含若干个时钟周期。

时钟周期:是CPU处理操作的最基本单位。

4.微命令

指控制部件通过控制线向执行部件发出的各种控制命令是构成控制信号序列的最小单位。

微操作:执行部件接受微命令后所进行的操作,是计算机硬件结构中最基本的操作。

微周期:从控存中读取一条微指令并执行相应的一步操作所需的时间。

微指令:由每个微周期的操作所需的控制命令构成一条微指令。微指令包含了若干微命令信息。

微程序;即一系列微指令的有序集合,可以控制实现一条机器指令。

5.控制方式

同步控制方式:以部件中最长的操作时间作为统一的时间间隔标准,系统中各部件的微操作都由这个统一的时间间隔来同步。异步控制方式:系统中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各部件按本身的操作有各自自己的时钟信号,各个微操作的进行是采用应答方式进行的。联合控制方式:部件内部采用同步控制方式,各部件之间采用异步方式。

三、实际应用

以通道方式 I/O 通道为例:

通道方式 I/O 通道是计算机系统中代替 CPU 管理控制外设的独立部件,是一种能执行有限 I/O 指令集合——通道命令的 I/O 处理机。在通道控制方式下,一个主机可以连接几个通道.每个通道又可连接多台 I/O 设备,这些设备可具有不同速度,可以是不同种类.这种输入输出系统增强了主机与通道操作的并行能力以及各通道之间,同一通道的各设备之间的并行操作能力.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增减外围设备的灵活性。

采用通道方式组织输入输出系统,多使用主机—通道—设备控制器— I/0 设备四级连接方式.通道通过执行通道程序实施对 I/O 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因此,它是完成输入输出操作的主要部件.在 CPU 启动通道后,通道自动地去内存取出通道指令并执行指令。直到数据交换过程结束向 CPU 发出中断请求,进行通道结束处理工作。

I/O 通道的种类: 根据多台设备共享通道的不同情况,可将通道分为三类:

(1)字节多路通道(低速,分时)字节多路通道(MULTIPLEXOR CHANNEL)是一种简单的共享通道, 在时间分割的基础上,服务于多台低速和中速面向字符的外围设备。字节多路通道包括多个子通道,每个子通道服务于一个设备控制器,可以独立地执行通直指令。每个子通道都需要有字符缓冲寄存器,I/O 请求标志/控制寄存器,主存地址寄存器和字节计数寄存器.而所有子通道的控制部分是公共的,由所有子通道所共享。通常,每个通道的有关指令和参量存放在主存固定单元中.当通道在逻辑上与某一设备连通时,将这些指令和参量取出来,送入公共控制部分的寄存器中使用。字节多路通道要求每种设备分时占用一个很短的时

间片,不同的设备在各自分得的时间片内与通道建立传输连接,实现数据的传送。

(2)选择通道(高速,独占)选择通道每次只能从所连接的设备中选择一台I/O 设备的通道程序,此刻该通道程序独占了整个通道。当它与主存交换完数据后,才能转去执行另一个设备的通道程序,为另一台设备服务。因此,连接在选择通道上的若干设备,只能依次使用通道与主存传送数据.数据传送是以成组(数据块)方式进行,每次传送一个数据块,因此,传送速率很高。选择通道多适合于快速设备(磁盘),这些设备相邻字之间的传送空闲时间极短。

(3)数组多路通道(综合) 数组多路通道把字节多路通道和选择通道的特点结合起来.它有多个子通道,既可以执行多路通道程序,像字节多路通道那样,所有子通道分时共享总通道;又可以用选择通道那样的方式传送数据. 数组多路通道具有多路并行操作能力,又具有很高的数据传送速率,赢得了吞吐率的较大提高。它的缺点是增加了控制的复杂性。

四、心得体会

学习这门课程,首先接触的是关于计算机系统的概论,我们知道了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硬件又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适配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同时软件也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多层次结构,它通常由微程序级,一般程序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组成,每一级都能进行程序设计,且得到下面各级的支持。随着学习的越来越深入,老师也教我们学习了运算方法和相关的运算器,对于这部分的学习,我感到很吃力,对于运算方面的事情很不在行的我来说,学习运算相关的知识是很艰难的,我可能会比其他的同学要多听好几遍才能理解的,好在老师很有耐心,一遍一遍的给我们讲解,直到我们弄明白为止。因此特别感谢张向东老师对我们的教导,虽然老师偶尔会有点凶,但我们都明白老师是为了我们好,为了让我们多学点知识,也特别感谢老师在带给我们知识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很多的生活常识。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更进一步地接触计算机,对它从内到外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说实话,以前我对计算机的认识只是表面的那些东西,可现在不同了,它使我进一步地了解了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对于我们后续课程的学习无疑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这段时间的学习有成长的快乐,有丰收的喜悦,有不懂的遗憾,还有即将结束这门课程的不舍。这学期的学习真的给我太多的感受,这学期的学习让我一生都受用无穷。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收获。

五、结语

在做完这次课程论文后,让我再次加深了对计算机的组成原理的理解,对计算机的构建也有更深层次的体会。计算机的每一次发展,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辛勤劳动,每一次创新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计算机从早期的简单功能,

到现在的复杂操作,都是一点一滴发展起来的。这种层次化的让我体会到了,凡事要从小做起,无数的‘小’便成就了‘大’。在学习过程中也是碰到了很多问题,主要就和老师说的一样,课后没有看书,导致一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完全,概念问题有很多细节不懂。这些都要尽量弥补,才能让这门课的学习达到目的。

六、参考文献

[1]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科技杂志周刊.

[2]白中英,等.计算机组成原理.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大型实验 报告 (2010/2011第2学期------第19周)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一、目的和要求 目的: 深入了解计算机各种指令的执行过程,以及控制器的组成,指令系统微程序设计的具体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动态微程序设计的概念;完成微程序控制的特定功能计算机的指令系统设计和调试。 要求: (1)、内容自行设计相关指令微程序;(务必利用非上机时间设计好微程序) (2)、测试程序、实验数据并上机调试; (3)、报告内容: 包括 1、设计目的 2、设计内容 3、微程序设计(含指令格式、功能、设计及微程序) 4、实验数据(测试所设计指令的程序及结果)。(具体要求安最新规范为准) 二、实验环境 TEC—2机与PC机。 三、具体内容 实验内容: (1)把用绝对地址表示的内存单元A中的内容与内存单元B中的内容相加,结果存于内存单元C中。 指令格式:D4××,ADDR1,ADDR2,ADDR3四字指令(控存入口100H) 功能:[ADDR3]=[ADDR1]+[ADDR2] (2)将一通用寄存器内容减去某内存单元内容,结果放在另一寄存器中。 指令格式:E0DRSR,ADDR(SR,DR源、目的寄存器各4位)双字指令(控存 入口130H) 功能:DR=SR-[ADDR]

(3)转移指令。判断两个通用寄存器内容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转移到指定绝对地址,否则顺序执行。 指令格式:E5DRSR,ADDR双字指令(控存入口140H) 功能:ifDR==SRgotoADDRelse顺序执行。 设计:利用指令的CND字段,即IR10~8,令IR10~8=101,即CC=Z 则当DR==SR时Z=1,微程序不跳转,接着执行MEMPC(即ADDRPC),而当DR!=SR 时Z=0,微程序跳转至A4。 实验设计并分析: 第一条:把用绝对地址表示的内存单元A中的内容与内存单元B中的内容相加,结果存于内存单元C中。 指令格式:D4××,ADDR1,ADDR2,ADDR3四字指令(控存入口100H) 功能:[ADDR3]=[ADDR1]+[ADDR2] 指令格式: D4XX ADDR1 ADDR2 ADDR3 微程序: PC→AR,PC+1→PC:00000E00A0B55402 MEM→AR:00000E00 10F00002 MEM→Q:00000E00 00F00000 PC→AR,PC+1→PC:00000E00 A0B5 5402 MEM→AR:00000E00 10F0 0002 MEM+Q→Q:00000E01 00E0 0000 PC→AR,PC+1→PC:00000E00 A0B5 5402 MEM→AR:00000E0010F0 0002 Q→MEM,CC#=0:00290300 10200010 指令分析: PC->AR,PC+1->PC 0000 0000 1110 0000 0000 1010 0000 1011 0101 0101 0100 0000 0010 MEM->AR 0000 0000 1110 0000 0000 0001 0000 1111 0000 0000 0000 0000 0100 MEM->Q 0000 0000 1110 0000 0000 0000 0000 111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PC->AR,PC+1->PC 0000 0000 1110 0000 0000 1010 0000 1011 0101 0101 0100 0000 0010 MEM->AR 0000 0000 1110 0000 0000 0001 0000 1111 0000 0000 0000 0000 0100 MEM+Q->Q 0000 0000 1110 0000 0001 0000 0000 111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PC->AR,PC+1->PC 0000 0000 1110 0000 0000 1010 0000 1011 0101 0101 0100 0000 0010 MEM->AR 0000 0000 1110 0000 0000 0001 0000 1111 0000 0000 0000 0000 0100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银行家算法程序设计

信息与计算科学 操作系统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银行家算法程序设计 班级: 姓名: 专业:

银行家算法程序设计 目录 1.绪论 (2) 2.需求分析 (2) 2.1功能需求 (2) 2.2数据需求 (2) 3. 总体设计 (2) 3.1功能模块设 (2) 3.2系统设计方案 (3) 3.3开发工具 (4) 4. 详细设计 (4) 4.1银行家算法中的数据结构 (4) 4.2银行家算法 (5) 4.3安全性算法 (6) 5. 调试与测试 (8) 6. 结论 (8)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附录1-用户手册 (10) 附录2-源程序清单 (11)

1.绪论 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C语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程序都需要使用C语言来编写。C语言使用方便快捷,它已经成为计算机编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它也被用于各个方面。例如:政府部门,银行,学校等等。 银行家算法是判断系统是否安全,并且允许其它进程来申请这里的资源,任何一个进程来申请资源时,必须先登记该进程对资源的申请要求然后由系统检查当前资源的状况,并用银行家算法和安全性算法来检查是否允许分配资源给进程。通过课程设计,加深我们对利用银行家算法避免死锁的理解。在设计中主要的难点是用语言编写银行家算法和安全性算法,使系统资源分配能安全进行,避免系统死锁。 2.需求分析 2.1 功能需求 1.添加进程的可用资源,最大资源,已分配资源; 2.判断系统是否安全; 3.申请资源; 4.申请资源后如何分配; 5.进行安全检查。 2.2 数据需求 主要数据包括:可用资源,最大资源,已分配资源,申请资源数。 3. 总体设计 3.1 功能模块设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课程总学时:80学时 编写时间: 2006年9月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是主干必修课。课程以阐述原理为主,讲述计算机系统及其各功能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逻辑实现,计算机系统及其各功能部件的设计原理以及并行处理技术。设置这一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各主要部件的硬件结构、相互联系和作用,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原理以及软硬件的界面,从而对整个计算机系统有完整的了解,为计算机专业的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本课程得主要内容 1、计算机系统概论 2、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3、存储器 4、计算机指令系统 5、控制器 6、总线系统 7、外围设备 8、输入、输出系统 二、本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编码和数据表示 控制器 存储系统 输入输出系统 三、教材选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科学出版社, 四、参考教材: 主要参考书: 1、李亚明.《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江义鹏.《计算机组成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4、胡越明.《计算机组成和系统结构》.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版书 六、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整体安排按信息表示、信息处理、信息输出思路。) 1、计算机系统概论 教学内容: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 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3、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及其实现 4、计算机的性能评价 5、计算机发展简史 6、计算机的应用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整个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其中硬件部分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五大功能部件构成。通过总线相互连成一个完整的硬件系统;软件部分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两大部分。通过对计算机层次结构的了解,明确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了解计算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性能指标、计算机发展简史以及计算机的应用。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 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3、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及其实现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系统结构、组成及其实现的关系。明确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其它: 4、计算机的性能评价(字长、容量、速度、时间、MIPS) 5、计算机发展简史(ENIAC、冯氏计算机、其它自学) 6、计算机的应用(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的区别)

北邮网络-操作系统原理-阶段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 1. 不支持记录等结构的文件类型是 A. 顺序文件 B. 索引顺序文件 C. 索引文件 D. 哈希文件 2. 在I/O系统层次模型中处于最高的一个层次,负责所有设备I/O工作中均 要用到的共同的功能的模块是 A. 系统服务接口 B. I/O子系统 C. 设备驱动程序接口 D. 设备驱动程序 3. 在采用局部转换策略进行页面置换的系统中,一个进程得到3个页架。系 统采用先进先出的转换算法,该进程的页面调度序列为:1,3,2,6,2,5,6,4,6。如果页面初次装入时不计算为缺页,请问该进程在调度中会产生几次缺页。 A. 6次 B. 5次 C. 4次 D. 3次

4. 完成从物理页架号到虚地址的映射是 A. 页表 B. 反向页表 C. 多级页表 D. 快表 5. 下列设备中,()为块设备。 A. 软盘驱动器 B. MODEM C. 声卡 D. 鼠标 6. 在下列的实存管理技术中,同一进程在连续地址存储的技术是 A. 可变分区多道管理技术 B. 多重分区管理 C. 简单分页 D. 简单分段

7. 采用简单分页系统的内存管理,页面的大小是8K字节。现有一个逻辑地 址A=3580h,该进程的页表为 [0,5/1,6/2,1/3,0...],则该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A'=() A. 0580h B. D580h C. 6580h D. 7580h 8. 对于实存管理技术,实际上它不具备的功能有: A. 主存分配 B. 地址转换和重定位 C. 存储保护和主存共享 D. 存储扩充 9. 在当前的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是按()进行编址。 A. 位 B. 字节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上海电力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原理 题目名称:采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模拟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姓名: xxx 学号: xxx 班级: 2013054 同组姓名: xxx 课程设计时间: 2015.7.6~2015.7.10 评语: 成绩:

课程设计题目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模拟 设计内容:编写程序模拟实现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具体要求: 编写程序模拟实现可变分区存储管理,实现存储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内存的分配、内存的回收、地址变换等。 输入:1、输入新进程名称及使用内存的大小(可创建多个进程); 2、撤销某个指定的进程; 3、某个进程的逻辑地址; 输出:显示每次创建进程或者撤销进程后内存使用的状况,包括每一个进程占据的内存的位置和大小; 计算并输出给定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 必须分别使用以下分配算法完成模拟: 1、首次适应算法; 2、最佳适应算法; 3、最差适应算法; 小组分工: 程序设计讨论: 程序主体设计: 程序调试及修改: 实验报告设计: 总结: (要求注明小组分工情况) 二、详细设计 1)原理概述 对于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内存分配与回收,主要为设计以下几个部分: 1、设计动态输入空闲分区表的程序 2、设计内存分配的程序 3、设计内存回收的程序 首次适应算法: FF算法要求空闲分区表或空闲分区链以地址递增的次序链接。在分配内时,从链首开始查找,直至找到一个大小能满足要求分区为止;然后再按照作业大小,从该分区中划一块内存空间分配给请求者,余下的空闲分区仍留在空闲链中。如从链首直至链尾都不能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分区,则此次分配失败,返回 最佳适应算法: BF算法是指每次为作业分配内存,总是把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避免“大材小用”。为了加速寻找,该算法要求所有的空闲分区按其容量以从小到大的顺序形成一空闲分区链。这样,第一次找到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区,

操作系统原理知识知识点复习,梁光祥

目录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 (2) 1.1操作系统概念 (2) 1.2操纵系统的主要功能 (2) 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3) 1.4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和运行模型 (3) 1.5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3) 1.6操作系统主要类型 (3) 第二章进程管理 (4) 2.1.进程概念 (4) (4) 2.2.进程控制 (5) 2.3.进程互斥与同步 (5) 2.4.进程通信 (5) 2.5.线程 (5) 第三章处理器调度与死锁 (6) 3.1.处理器调度 (6) 3.2.死锁 (7) 第四章存储管理 (8) 4.1.程序的链接和装入 (8) 4.2.分区式存储管理 (8) 4.3.分页式存储管理 (8) 4.4.分段式存储管理 (9) 4.5.段页式存储管理 (9) 4.6.虚拟存储管理 (10) 第五章设备管理 (11) 5.1.输入输出系统 (11) 5.2.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11) 5.3.缓冲技术 (14) 5.4.分配策略: (14) 5.5.输入输出软件 (14) 5.6.虚拟设备 (14) 5.7.磁盘存储管理 (14) 第六章文件管理 (15) 6.1.概述 (15) 6.2文件数据的组织和存储 (15) 6.3.文件目录 (15) 6.4.文件储存空间管理 (16)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1.1操作系统概念 1.配备操作系统的目的 1)方便人们使用计算机 2)有效管理计算机 2.操作系统的目标 1)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提高系统效率 3)具有可扩充性 4)具有开放性 5)具有可靠性 6)具有可移植性 1.2操纵系统的主要功能 1.处理器管理功能 1)进程控制 2)进程同步 3)进程通信 4)调度 2.存储管理功能 1)内存的分配与回收 2)内存保护 3)地址映射 4)内存扩充 5)内存共享 3.设备管理功能 1)缓冲管理 2)设备分配与回收 3)设备驱动 4)实现设备独立性 5)实现虚拟设备 4.文件管理功能 1)文件的存储空间管理 2)目录管理 3)文件的读写管理 4)文件保护 5.网络功能 1)网络资源管理 2)网络通信管理

计班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重点白中英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总结&复习考试要点 一、考试以讲授过的教材中的内容为主,归纳要点如下: 第1章 -第2章计算机概念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 2.掌握计算机的软、硬件构成。 3.掌握计算机的层次结构。 3.掌握数的原码、反码、补码的表示方法。 4.掌握计算机中数据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方法,并熟练掌握各种表示方法下所能表示的数据的范围。 5.理解定点加法原理及其判断溢出的方法。 6.了解计算机定点乘法、除法的实现方法。 7.了解浮点加法,乘法,除法的实现方法。 8.理解ALU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扩展方法。 (二)第1章学习内容 第一节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 要点: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应用。 第二节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要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了解计算机的软件分类和发展演变。 第三节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要点: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三)第2章学习内容 第一节数据和文字的表示方法 要点:△定点数的表示方法,及其在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下的数值的范围;△○浮点数的表示方法及其不同表示格式下数据的表示范围;常见汉字和字符的几种表示方法; 第二节定点加法、减法运算 要点:△补码加、减法及其溢出的检测方法;二进制加法器和十进制加法器的逻辑构成。 第三节定点乘法运算 要点:原码并行乘法原理;不带符号的阵列乘法器;补码并行乘法原理;○直接补码阵列乘法器。 第四节定点除法运算 要点:理解原码除法原理以及并行除法器的构成原理。 第五节多功能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要点:△74181并行进位运算器;74182进位链;△○多位ALU的扩展。 第六节浮点运算运算和浮点运算器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进程管理系统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年月日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任选一个题目) 1.模拟进程管理 2.模拟处理机调度 3.模拟存储器管理 4.模拟文件系统 5.模拟磁盘调度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 1.设计目的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是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后进行的一次较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操作系统结构、实现机理和各种典型算法,系统地了解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思路,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并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动向和趋势。 2.基本要求: (1)选择课程设计题目中的一个课题,独立完成。 (2)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3)充分运用前序课所学的软件工程、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相关知识 (4)充分运用调试和排错技术 (5)简单测试驱动模块和桩模块的编写 (6)查阅相关资料,自学具体课题中涉及到的新知识。 (7)课题完成后必须按要求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规范,内容详实。 三、设计内容及步骤 1.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明确问题要求做什么。

2.根据实现的功能,划分出合理的模块,明确模块间的关系。 3.编程实现所设计的模块。 4.程序调试与测试。采用自底向上,分模块进行,即先调试低层函数。能够熟练掌握调试工具的各种功能,设计测试数据确定疑点,通过修改程序来证实它或绕过它。调试正确后,认真整理源程序及其注释,形成格式和风格良好的源程序清单和结果; 5.结果分析。程序运行结果包括正确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和含有错误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 6.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要求:A4纸,详细设计部分主要叙述本人的工作内容 设计报告的格式: (1)封面(题目、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2)设计任务书 (3)目录 (4)需求分析 (5)概要设计 (6)详细设计(含主要代码) (7)调试分析、测试结果 (8)用户使用说明 (9)附录或参考资料 四、进度安排 设计在学期的第15、16周进行,时间安排如下:

操作系统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方便用户的程序集合 ※2、操作系统的目标: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展性、开发性 ※3、操作系统的作用:作为计算机硬件和用户间的接口、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作为扩充机器 4、单批道处理系统:作业处理成批进行,内存中始终保持一道作业(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5、多批道处理系统:系统中同时驻留多个作业,优点:提高CPU利用率、提高I/O设备和内存利用率、提高系统吞吐量(多道性、无序性、调度性) 6、分时技术特性:多路性、交互性、独立性、及时性,目标:对用户响应的及时性 7、实时系统:及时响应外部请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事件处理,任务类型:周期性、非周期性或硬实时任务、软实时任务 ※8、操作系统基本特性:并发、共享、虚拟、异步性 并行是指两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并发是两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互斥共享:一段时间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该资源 同时访问:微观上仍是互斥的 虚拟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异步是指运行进度不可预知。 共享性和并发性是操作系统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9、操作系统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管理 第二章进程的描述和控制 ※1、程序顺序执行特征: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2、程序并发执行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 3、前趋图:有向无循环图,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表示方式: (1)p1--->p2 (2)--->={(p1,p2)| p1 必须在p2开始前完成} 节点表示:一条语句,一个程序段,一进程。(详见书P32) ※4、进程的定义: (1)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由程序段、数据段、程序控制块(PBC) 三部分构成,总称“进程映像” (2)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 (3)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 (4)进程是进程实体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 一个独立单位 进程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 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由得不到资源而“阻塞”,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大作业报告 题目名称: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部 ): 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最终评定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工业大计算机学院 目录

交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社会活动的日益频繁,这点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技术日益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软硬件结合,加以完善。 本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S52为中心器件来设计交通灯控制器,系统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扩展性强。本设计就是采用单片机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的各种状态显示以及倒计时时间。 本设计系统由单片机I/O 口扩展系统、交通灯状态显示系统、LED数码显示系统、复位电路等几大部分组成。系统除基本的交通灯功能外,还具有倒计时等功能,较好的模拟实现了十字路口可能出现的状况。 软件上采用C51编程,主要编写了主程序,LED数码管显示程序,中断程序延时程序等。经过整机调试,实现了对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模拟。 1. 引言 当今,红绿灯安装在各个道口上,已经成为疏导交通车辆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但这一技术在1 9世纪就已出现了。 1858 年,在英国伦敦主要街头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蓝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信号灯,用以指挥马车通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号灯。186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安装了世界上最早的煤气红绿灯。它由红绿两以旋转式方形玻璃提灯组成,红色表示“停止” ,绿色表示“注意” 。1869 年1月2日,煤气灯爆炸,使警察受伤,遂被取消。 电气启动的红绿灯出现在美国,这种红绿灯由红绿黄三色圆形的投光器组成,19xx 年始安装于纽约市5号大街的一座高塔上。红灯亮表示“停止” ,绿灯亮表示“通行”。 19xx 年,又出现了带控制的红绿灯和红外线红绿灯。带控制的4 红绿灯,一种是把压力探测器安在地下,车辆一接近红灯便变为绿灯;另一种是用扩音器来启动红绿灯,司机遇红灯时按一下嗽叭,就使红灯变为绿灯。红外线红绿灯当行人踏上对压力敏感的路面时,它就能察觉到有人要过马路。红外光束能把信号灯的红灯延长一段时间,推迟汽车放行,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19xx 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内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合肥学院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述论文 题目计算机组成原理综述系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网工(2)班 学生姓名邓传君 指导教师张向东 2014 年12 月24 日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内容摘要: 计算机组成原理(COMPUTER ORGANIZATION)是依据计算机体系结构,在确定且分配了硬件子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基础上,设计计算机各部件的具体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机器指令级的各种功能和特性,这点上说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逻辑实现。 关键词:存储、指令、CPU、控制器、微命令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软件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讨论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建立整机概念,研究各功能部件的相互连接与相互作用,进行各功能部件的逻辑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它以层次结构的观点来叙述计算机各主要功能部件及组成原理;以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的表示、处理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课程内容按横向方式组织,即不是自始至终介绍某一特定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而是从一般原理出发,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内容和基本原理 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1.计算机有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2.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寻访。 3.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数表示。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5.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通常,指令是顺序执行的,在特定条件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根据设定的条件改变执行顺序。 6.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典型的冯·诺依曼机是以运算器为中心的,现代的计算机已转化为以存储器为中心: 1.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将运算的中间结果暂存在运算器内。 2.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 3.控制器用来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以及处理运算结果。 4.输入设备用来将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转换为机器能识别的信息形式。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实践报告 题目: 仿真多进程并发环境中死锁的预防、避免、检测与解除 姓名: 学院: 信息科技学院 专业: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010年4月8日 仿真多进程并发环境中死锁的预防、避免、检测与解除 摘要:在多道程序系统中,多个程序并发执行时可能造成死锁。所谓死锁是指多

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当进程处于这种僵局状态时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再向前推进,造成资源的浪费。该程序将模拟多进程并发时死锁现象的产生、避免、检测与解除。死锁避免用最著名的银行家算法,用银行家安全性算法类似的死锁检测算法来检测进程状况,又用资源剥夺法来实现死锁的解除。该程序实现操作简易,表示清晰并且形象描述多进程并发环境中死锁的预防、避免、检测与解除。 关键字:死锁;避免死锁;安全状态;银行家算法 引言: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网络通信中,由于进程并发和资源共享,当系统中资源分配顺序或者进程推进顺序不当就会造成系统死锁[1]。处于死锁状态的系统中,进程之间互相等待资源而永远不能继续向前推进,严重地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因而有时需要合理的对资源进行分配必要的时候加以限制保证系统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 1理论分析 1.1 死锁的概念 如果一个进程集合中的每个进程都在等待只能由此集合中的其他进程才能引发的事件,而无限期陷入僵持的局面称为死锁[2]。 1.2 产生死锁的条件: 1、互斥使用(资源独占):一个资源每次只能给一个进程使用。 2、不可强占(不可剥夺):资源申请者不能强行的从资源占有者手中夺取资 源,资源只能由占有者自愿释放。 3、请求和保持(部分分配,占有申请):一个进程在申请新的资源的同时保 持对原有资源的占有(只有这样才是动态申请,动态分配)。 4、循环等待:存在一个进程等待队列{P1,P2,…,Pn},其中P1等待P2占 有的资源,P2等待P3占有的资源,…,Pn等待P1占有的资源,形成一个进程等待环路[3]。 1.3死锁的预防 在系统设计时确定资源分配算法,保证不发生死锁。具体的做法是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 ①破坏“不可剥夺”条件 在允许进程动态申请资源前提下规定,一个进程在申请新的资源不能立即得到满足而变为等待状态之前,必须释放已占有的全部资源,若需要再重新申请。 ②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 要求每个进程在运行前必须一次性申请它所要求的所有资源,且仅当该进程所要资源均可满足时才给予一次性分配。 ③破坏“循环等待”条件 采用资源有序分配法:把系统中所有资源编号,进程在申请资源时必须严格按资源编号的递增次序进行,否则操作系统不予分配。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计划学时:60学时 二、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教学标准依据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对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计算网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通过介绍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整机概念有较完整清晰的认识,对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有深刻的理解和对硬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也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本课程与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学习和训练之前,学生应已修完如下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字电路,而他的后续课 程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本课程在他的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五、课程的教育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知道《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2)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组成部件的概念和功能,及以整机的工作原理; (3)理解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以及运算器的计算方法,了解非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和常用编码; (4)理解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以及有关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各个部件的组成结构和基本功能; (5)掌握基本的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和实现的基本逻辑电路框图以及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6)掌握指令的概念和功能以及指令的各种寻址方式和指令类型; (7)知道存储器层次结构和主存系统的设计方法; (8)掌握CPU的功能及组成; (9)理解几种常见的外围设备的信息交换方式; (10)了解常用的外围设备和使用方法; (11)理解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2.方法、过程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内部的工作原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1要点

操作系统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采用二级目录实现文件管理 所在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1月15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二、课题内容 (1) 三、总体路线 (1) 四、概要设计 (2) 1.数据结构 (2) 2.所使用函数及其功能 (3) 五、详细设计 (4) 1.主函数流程图 (4) 2.创建文件函数流程图 (5) 3.删除文件函数流程图 (7) 4.分解命令函数流程图 (10) 六、测试、修改及运行结果 (10) 七、结束语 (13) 八、参考文献 (14)

一、课程设计目的 文件系统是现代OS用来存储和管理信息机构,具有按名存取的功能,不仅能方便用户对信息的使用,也有效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本课题模拟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件的各种操作方法。 通过本课题,深入理解文件文件目录的作用和功能,掌握文件打开结构,熟悉与文件有关的系统调用,从而更好地掌握文件系统概念。 二、课题内容 1.文件目录采用二级目录结构,第一级为主文件目录master_file_directory;第二级为用户文件目录user_file_directory。 图1 master_file_directory 结构 图2 user_file_directory 结构 2.为加速文件存取,为每个用户建立一张用户打开表fileTable,用以记录该 3.为该系统提供6条操作命令:创建、打开、读、写、关闭、删除等。 4.在该模拟系统中,应先建立主文件目录、用户目录和用户打开文件表,然后接受合法用户,给出一个菜单,按用户选择执行相关操作。 三、总体路线 1.在内存中开辟一个虚拟磁盘空间作为文件存储器,在其上实现一个简单的单用户文件系统。在退出这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时,应将该虚拟文件系统保存到磁盘上,以便下次可以再将它恢复到内存的虚拟磁盘空间中。 2.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采用显式链接分配。为了实现创建和删除文件必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知识点第三章

所谓的程序的并发执行,是指内存中可以同时驻留多个运行中的程序,他们共享cpu 和各种系统资源,以并发方式进行运算。 进程: 进程实质性各种定义:P63 .2 1.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 2. 进程是可以和别的计算并发执行的计算 3. 进程可定义为一个数据结构以及能在其上执行的程序 4. 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 5. 进程是一个程序在数据集上运行的过程,他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 立单位 进程的特征:P63 .2 1. 动态性 2. 并发性 3. 独立性 4. 异步性 5. 结构特征(进程通常是由程序段、数据段和堆栈、进程控制块三部分组成) 进程控制块是系统对进程实施管理的唯一依据和系统能够感知到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一个进程的至少具有的3基本状态: 1. 就绪状态:是指进程以获得cpu 以外的所必要的资源,只要获得cpu ,便可以立即执行 时的状态 2. 执行状态:是指进程以获得cpu ,其程序在cpu 上执行时的状态 在单cpu 的系统中,任一时刻至多只有一个进程处于执行状态。 在多cpu 的系统中,则可以同时有多个进程处于执行状态 3. 阻塞状态:是指正在cpu 上执行的进程,因需要等待某个事件暂时无法继续执行,而放 弃cpu 时的状态。 1. 就绪→执行 2. 执行→就绪 3. 执行→阻塞 4. 阻塞→就绪 进程同步:是指多个合作进程为了完成一组相关任务在执行速度上的相互协调。 进程同步和进程互斥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进程互斥从某种意义上可看是进程同步的一种特例。 区别:进程互斥是并发进程间因共享临界资源所产生的间接制约关系, 而进程同步则是合作进程间因执行顺序所产生的直接制约关系 PV 原语 阻塞 事件发生 事件等待 进程的基本状态及其转换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课

.什么是指令周期?什么是机器周期?什么是时钟周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指令周期是完成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包括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机器周期也称为周期,是指被确定为指令执行过程中的归一化基准时间,通常等于取指时间(或访存时间)。时钟周期是时钟频率的倒数,也可称为节拍脉冲或周期,是处理操作的最基本单位。一个指令周期由若干个机器周期组成,每个机器周期又由若干个时钟周期组成。 .描述外设进行操作的过程及方式的主要优点。 ()外设发出请求 ()响应请求,控制器从接管总线的控制 ()由控制器执行数据传送操作 ()向报告操作结束 ()主要优点是数据传送速度快 图中为寻址特征位,且时,不变址;时,用变址寄存器进行变址;时,用变址寄存器进行变址;时,相对寻址。设(),(),(),请确定下列指令的有效地址(均用十六进制表示,表示十六进制) () () () () () 答:()()()()() .浮点数格式如下:位阶符,位阶码,位数符,位尾数,请写出浮点数所能表示的范围(只考虑正数值)。 最小值× 最大值× .现有一×位的存储器芯片,欲设计具有同样存储容量的芯片,应如何安排地址线和数据线引脚的数目,使两者之和最小。并说明有几种解答。 设地址线根,数据线根,则 ·× 若 因此,当数据线为或时,引脚之和为。共有种解答 .异步通信方式传送码,数据位位,奇校验位,停止位位。计算当波特率为时,字符传送的速率是多少?每个数据位的时间长度是多少?数据位的传送速率是多少? 每个字符格式包含十个位,因此字符传送速率 波特字符秒 每个数据位时间长度

数据位传送速率×位秒 .试说明总线结构对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影响。 ()最大存储容量 单总线系统中,最大内存容量必须小于由计算机字长所决定的可能的地址总线。 双总线系统中,存储容量不会受到外围设备数量的影响 ()指令系统 双总线系统,必须有专门的指令系统 单总线系统,访问内存和使用相同指令 ()吞吐量 总线数量越多,吞吐能力越大 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一个累加寄存器,一个状态条件寄存器和其它四个寄存器,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数据通路,箭头表示信息传送方向。 () 标明图中四个寄存器的名称。 () 简述指令从主存取到控制器的数据通路。 () 数据在运算器和主存之间进行存取访问的数据通路。 图 答:()为数据缓冲寄存器,为指令寄存器,为主存地址寄存器, 为程序计数器 ()主存→缓冲寄存器→指令寄存器→操作控制器 ()存储器读:→→→存储器写:→→ .指令格式如下所示,其中为操作码,试分析指令格式特点: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上海电力学院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名称:编写程序模拟虚拟存储器管理 姓名:杜志豪.学号: 班级: 2012053班 . 同组姓名:孙嘉轶 课程设计时间:—— 评语: 成绩: 目录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4) 1. 1 设计题目 (4) 1.2 使用算法分析: (4)

1. FIFO算法(先进先出淘汰算法) (4) 1. LRU算法(最久未使用淘汰算法) (5) 1. OPT算法(最佳淘汰算法) (5) 分工情况 (5) 二、详细设计 (6) 原理概述 (6) 主要数据结构(主要代码) (6) 算法流程图 (9) 主流程图 (9) Optimal算法流程图 (10) FIFO算法流程图 (10) LRU算法流程图 (11) .1源程序文件名 (11) . 2执行文件名 (11)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1) Optimal页面置换算法结果与分析 (11) FIFO页面置换算法结果与分析 (16) LRU页面置换算法结果与分析 (20) 四、设计创新点 (24) 五、设计与总结 (27)

六、代码附录 (27) 课程设计题目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编写程序模拟虚拟存储器管理。假设以M页的进程分配了N

块内存(N

计算机教案

以“计算机的认识”为内容,编写一份教案。教案要求包括以下环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 大概是关于计算机的组成及简单的工作原理,我这有份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 计算机系统教案 科目:信息技术课题:计算机系统 授课时间:20分钟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学习计算机的组成,各部件的作用,计算机程序的概念以及计 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件名称及作用. 2.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3.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教学法、情景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 难点:计算机工作原理. 教学活动: 一.导入: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的所有实体部件的集合,通常这些部件由电路(电子元件)、机械等物理部件组成。直观地看,计算机硬件是一大堆设备,它们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计算机软件发挥作用、施展其技能的舞台。 计算机软件是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以及有关资料。所谓程序实际上是用户用于指挥计算机执行各种动作以便完成指定任务的指令的集合。 二.引入课题: 硬件系统由五大部件组成: (1).运算器 运算器也称为算术逻辑单元ALU,是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功能部件。(2).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的主要功能是按照人们预先确定的操作步骤,控制微机各部件步调一致地自动工作。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3).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用来存储信息的重要功能部件。 内存储器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放若干二进制代码,该代码可以是数据或程序代码。内存容量的大小通常用字节(Byte)表示。 分类:按功能分,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随机存储器(RAM):主要用来随时存储计算机中正在进行处理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允许被读取,还允许被修改。重新启动计算机后,RAM中的信息将全部丢失。我们平常所说的内存容量,指的就是RAM的容量。

操作系统原理重点知识点

精品文档注意:大题必看否则很难及格!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带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什么是操作系统:1、次扩充。作为计算机系统资OS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带接口、操作系统的作用:2、实现啦对计算机资源带抽象源带管理者、OS 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3、操作系统的目标:并发性虚拟性异步性)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共享性4、操作系统基本特征(并 发性 用户接口设备管理文件管理5、操作系统带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 完成)(I/O---阻塞---请求)---(进程调度)---执行---(I/O6、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就绪P38页)(执行---(时间片用完)---就绪---就绪 异步性独立性并发性7、进程的特征:动态性 成批处理多道8、批处理系统带特征:脱机交互性及时性9、分时系统带特征:多路性独立性。方式、通道方式控制方式有:程序直接控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DMA10、常用I/O CPU 减少对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2) CPU、为什么要引入缓冲区?(1)缓和与I/O11设备之间 的并行性和I/OCPU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3) 提高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以打印机为例说明如何利用该技术实现多个进程对打SPOOLing12、印机的共享?输入进 程和输出进程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组成:输人井和输出井 对所有提出输出请求的用户进程,系统接受它们的请求时,并不真正把打印机分配给它们,而是由输出进程在输出井中为它申请一空闲缓冲区,并将要打印的数据卷入其中,输出进程再为用户进程申请一张空白的用户打印请求表,并将用户的打印请求填入表中,再将该表挂到打印机队列上。 这时,用户进程觉得它的打印过程已经完成,而不必等待真正的慢速的打印过程的完成。当打印机空闲时,输出进程将从请求队列队首取出一张打印请求表,根据表中的要求将要打印的数据从输出井传到内存输出缓冲区,再由打印机进行输出打印。打印完后,再处理打印队列中的一个打印请求表,实现了对打印机的共享。 13、什么是死锁?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有哪些?处理死锁的方法? 所谓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带一种僵局,当进程处于这种僵持状态时,若无外力作用,他们都将无法再向前推进。必要条件: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不剥夺条件环路等待条件处理方法:预防死锁避免死锁检验死锁解除死锁 以上为简答题可能出带部分以下全为计算题做题时照猫画虎就差不多计算过程比较简单 有不懂得同学赶快在考试之前问一下懂的同学保证你考试能打60分以上。呵呵 应用题 1、调度算法(FCFS/SPF 高度优先权时间片轮转) 有5个进程P1、P2、P3、P4、P5,它们的创建时刻、运行时间和优先数见下表。规定进程的优 先数越小其优先级越高。试描述在采用下述调度算法时,各进程的运行过程,并计算平均周转时间(假设忽略进程的调度时间,时间单位为ms)。 (1)先来先服务算法。(2)剥夺式优先级调度算法。(此问可去掉。增加非剥夺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