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创造力的测评

创造力的测评

创造力的测评
创造力的测评

(一)尤金.劳德赛法

美国普林斯顿创造才能公司总经理、心理学家尤金.劳德赛根据几年来,对善于思考,富有创造力的许多男女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经理德个性和品质的研究,设计了一套测试“自己的创造心理是否有创造才能”的方法。这套方法有50个句子。在每个句子后面,用一个英文字母表示你的意见。例如,A=同意,C=不同意,B=吃不准或不知道。

测评的步骤:先进行自我测试,后根据测试的结果,对照“创造才能测试题答案”和“分数与创造力程度的对应关系”,测评自己的创造力才能。

1.无论什么事情,要我发生兴趣,总比别人困难。()

2.有是我在小组发表的意见,似乎使一些人感到厌烦。()

3.我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考虑别人是怎样看待我的。()

4.我不尊重那些做事似乎没有把握的人。()

5.我需要的刺激和兴趣比别人多。()

6.又是我对于事情过于热心。()

7.在解决问题时,我常常单凭直觉来判断“正确”或“错误”。()

8我有收集东西的癖好。()

9.我喜欢客观而又理性的人。()

10.我能与自己的同事和同行很好地相处。()

11.我有较高的审美感。()

12.在我的这一生中,我一直在追求着名利和地位。()

13.我乐意一人整天“深思熟虑”。()

14.我不满那些不确定和不可预言的事。()

15.我喜欢一门心思苦干的人。()

16.一个人的自尊比得到他人敬慕更为重要。()

17.我觉得那些力求完美的人是不明智的。()

18.在生活中,我经常碰到不能用“正确”或“错误”来加以判断的问题。()

19.许多人之所以感到苦恼,是因为他们把事情看得太认真了。()

20.我经常为自己在无意中说话伤人而感到闷闷不乐。()

21.我不喜欢提出哪种显得无知的问题。()

22.一旦任务在肩,即使受到挫折,我也要坚决完成之。()

23.我不做盲目的事,也就是说我总是有的放矢,用正确的步骤来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

24.我认为,只提出问题而不想获得答案,无疑是浪费时间。()

25.我认为哦,合乎逻辑的、循序渐进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26.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比力求博得别人赞同重要得多。()

27.我知道如何在考验面前保持自己的内心镇静。()

28.我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解决难题。()

29.在特别无事可做时,我到常常想出好主意。()

30.有时我打破常规去做我原来并未想到的事。()

31.幻想促进了我许多重要计划的提出。()

32.如果要我工作之外的两种职业中选一种,我宁愿当一个实际工作者,而不愿当探索者。()

33.我喜欢坚信自己结论的人。()

34.灵感与获得成功无关。()

35.争论时,使我感到高兴的是,原来与我观点不一致的人变成我的朋友,即使牺牲我原先的观点也在所不惜。()

36.我最大的兴趣在于提出新的建议,而不在于设法说服别人接受这些建议。()

37.我往往避免做那些使我感到低下的工作。()

38.在评价资料时,我觉得资料的来源比其内容更重要。()

39.我宁愿和大家一起工作,而不愿意单独工作( )

40.我喜欢那些对别人产生影响的工作。()

41.对我来说“各得其所”、“各在其位”是很重要的。()

42.那些使用古怪和不常用的词语的作家纯粹是为了炫耀自己。()

43.即使遭到不幸,挫折和反对,我仍然对我的工作保持原来的精神状态和热情。()

44.想入非非的人是不切合实际的。()

45.我对“我不知道的事”比“我知道的事”影响更深刻。()

46.我对“这可能是什么”比“这是什么”更感兴趣。()

47.纵使没有报答,我也愿意为新颖的想法花大量的时间。()

48.我认为“出主意无甚了不起”的说法是中肯的。()

49.在解决问题时,我分析问题较快,而综合所收集的资料较慢。()

50.从下面描述人物性格的形容词中,挑出十个你认为最能说明你性格的词:()

精神饱满的,有说服力的,实事求是的,虚心的,观察力敏锐的,谨慎的,束手无策的,足智多谋的,自高自大的,有主见的,有献身精神的,有独创性的,性急的,高效的,乐意助人的,坚强的,老练的,有克制力的,时髦的,自信的,不屈不挠的,有远见的,机灵的,好奇的,有组织力的,铁石心肠的,思路清楚的,脾气温顺的,可预言的,拘泥形式的,不拘礼节的,有理的,有朝气的,严于律己的,精干的,讲实惠的,感觉灵敏的,无畏的,严格的,一丝不苟的,谦逊的,爱乐的,漫不经心的,柔顺的,创新的,泰然自若的,渴求知识的,实干的,好交际的,善良的,孤独的,不满足的,易动感情的。

前49题不同答案得分情况见表8-1.

表8-1 测试题答案

第50 题中下列每个形容词得2分:精神饱满的,观察力敏锐的,不屈不挠的,柔顺的,足智多谋的,有主见的,有献身精神的,有独创性的,感觉灵敏的,无畏的,创新的,好奇的,有朝气的,热情的,严于律己的。

第50题下列每个形容词得1分:自信的,有远见的,不拘礼节的,不满足的,一丝不苟的,虚心的,机灵的,坚强的。

其余的词得0分。

回答上述测试所得分数与创造力程度对应关系见表8-2。

表8-2 分数与创造力程度对应关系

(二)普的斯顿法

普的斯顿是由美国普的斯顿法创造公司为选拔创造型人才制定的“你的创造力有多大”的测验方法。这一方法中有五十个句子。每个句子后用一个英文字母表示你对一提法的同意或反对程度。例如:A=非常同意;B=同意;C=中间态度,或不知道;D=反对;E=坚决反对。

测评的步骤:事先不看计分方法。先进行自我测试,后根据测试的结果,对照“创造力测试题答案”和“分数与创造力程度对应关系”评价自己的创造力程度。

1.在解决某一特定问题时,总是很有把握地认为我是按正确

的步骤工作的。()

2.我认为不能得到正确地回答,提问题就是浪费时间。()

3.我觉得有条理的一步一步地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4.我也偶尔在集体内发表一些似乎叫人扫兴的意见。()

5.我花大量的时间考虑别人对我的看法。()

6.我觉得自己有可能对人类作出特殊的贡献。()

7.我认为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比努力争取别人的赞成更重要一些。()

8.那些看上去做事没有把握、缺乏信心的人,得不到我的尊重。()

9.我能长时间盯住一个难题不放。()

10.偶尔,我对事情变得过于热心。()

11.我常常在做不具体的事时,想出最好的主意。()

1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是凭直觉,凭“是”、“非”感。()

13.在解决问题中,分析问题时,我干的较快,而综合所获得信息时,工作较慢。()

14.我有喜欢收集性的嗜好。()

15.幻想为我执行许多较重要的计划提供了动力。()

16.假如放弃现在的职业,要我在两个职业中挑选一个,我宁愿当医生,而不愿当冒险家。( )

17.和社会或职业阶层大抵相等的人在一起,我会相处得好一

些。()

18.我有高度的审美力。()

19.直觉不是解决问题的可靠向导。()

20.与其说我热衷于向别人介绍新思想,还不如说我的兴趣在于拿出新思想。()

21.我往往避开使自己不如他人的场合。()

22.在估息信息时,我觉得它的来源比它的内容更重要。()

23.我喜欢那些遵循“先工作后享乐”规则的人。()

24.一个人的自尊比受到别人尊重重要得多。()

25.我认为那些追求至善至美的人是不明智的。()

26.我喜欢那些能从中影响他人的工作。()

27.我认为凡物必有其位,凡物必在其位。()

28.那些抱着“怪诞”思想的人是不实际的。()

29.即使我的新思想没有实际效用,我却宁愿去想。()

30.当某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行不通时,我能很快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向。()

31.我不愿意问显得无知的问题。()

32.我宁可为了从事某一工作或职业而改变自己的爱好,而不会为了迎合自己的爱好而改变工作。()

33.问题无法解决,往往在于提出了错误的问题。()

34.我经常能预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5分析失败是浪费时间。()

36.只有思路模糊的人才会借用比喻和类比。()

37.又是我非常欣赏一个骗子的机灵,乃至希望他能安然逃脱惩罚。()

38.对一个只是隐隐约感受到了,但又说不清楚的问题,我就开始去解决它。()

39.我往往忘记像人、街道、公路、小城镇的名称这类东西。()

40.我觉得勤奋时成功的基础。()

41.对我来说,被别人看作是集体的好成员是很重要的。()

42.我知道怎样控制自己的内心活动。()

43.我是一个完全可靠,责任心强的人。()

44.我不喜欢干没有把握的事,不可预见的事。()

45.我愿意和集体共同努力,而不愿单枪匹马。()

46.许多人的问题在于他们对问题过于认真。()

47.我经常被要解决的问题困扰,但却又无法撒手不管。()

48.为了达到自己树立的目标,我很容易放弃自己的利益和舒适。()

49.假若我是大学教授,我宁愿教实践课,不愿教理论课。()

50.我为生命之谜所吸引。()

上述测试题不同答案的得分情况,见表8-3。

表8-3 创造力测试题答案

回答上述测试题所得分数与创造力程度对应关系,见表8-4。表8-4 分数与创造力程度对应关系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特点

一、创造力的概念 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二、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通过学习活动,逐步掌握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掌握大量的间接的知识经验,学会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来掌握概念,学会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逻辑判断和推理、论证,这些大大促进了儿童书面言语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儿童的一些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和品质也形成和发展起来。这一切使得儿童在心理的各个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小学生心理诸方面的新变化、新发展影响着他们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小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想象创造性的发展和思维创造性的发展两个方面。 (一)想象创造性发展的特点 儿童入学后,想象的创造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想象日益发展起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再造想象占很大比例,随着经验的逐步丰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大脑中的表象越来越多,想象的创造成分也随之增加,想象的内容也更细致、丰富,并且能在词的水平上进行生动和形象的联想,初步具有了创造想象的能力。有人在研究小学生作文中想象能力的发展中发现,一、二年级的儿童写人物的时候,必须以具体形象作为支柱,谈不上什么创造;三、四年级的儿童写人物的时候,以真实为主,适当地加工修饰,有创造想象的因素;五、六年级的儿童写人物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创造力。 (二)思维创造性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生的思维获得了初步的完善和发展。随着小学生思维的整体发展,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也在不断发展,并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有人根据对创造性水平较高的小学生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认为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发展有如下特点。(1)思维的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85%的小学生在写议论文的过程中,受到成人的帮助,但每篇小论文都凝聚着他们独立思维的智慧。(2)思维的深刻性与肤浅性的矛盾。小学生的思维还十分肤浅,但思维深刻性在创造活动中也时有体现。(3)思维的流畅性与滞涩性的矛盾。小学生联想自然、想象活泼,往往导致新的发现。但在创造活动中,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思维方法的单一、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也常有思路中断或进展缓慢的滞涩现象。 (4)思维的发散性与单一性的矛盾。发散思维与单一思维在小学儿童的活动中往往此起彼伏,有时思路较广,有时钻人死胡同,很难自拔。(5)思维的能动性与不随意性的矛盾。一方面他们都能使思维始终指向于明确的创造对象和研究主题;另一方面,他们还不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创造活动,不随意思维、被动思维的惰性仍占有较大的成分。 (三)创造力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一个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动态过程。许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一致发现,小学生的创造力呈持续发展趋势’,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地前进。其进程为:小学一至三年级呈直线上升的状态;小学四年级不再上升或略有下降;小学五年级又回复上升;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再次出现不再上升或有所下降的态势。

创造力测试完整版(带评分标准)(尤金

创造力测试 美国普林斯顿创造才能研究公司总经理、心理学家尤金?劳德塞,根据几年来对善于思考、富有创造力的男女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经理的个性和品质的研究,设计了下面这套简单的试题,试验者只要10分钟的时间,就可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创造才能。当然,如果你需要慎重考虑一下,适当延长试验时间也不会影响测试效果。 试验时,只要在每一句话后面,用一个字母表示你同意或不同意: (1)同意的用A,不同意的用C,吃不准或不知道的用B; (2)回答必须准确、忠实,不要猜测。 实验试题: 1.我不做盲目的事,也就是我总是有的放矢,用正确的步骤来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 A B C 2.我认为,只提出问题而不想获得答案,无疑是浪费时间。 A B C 3.无论什么事情,要我发生兴趣,总比别人困难。 A B C 4.我认为,合乎逻辑的、循序渐进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A B C 5.有时,我在小组里发表的意见,似乎使一些人感到厌烦。 A B C 6.我花费大量时间来考虑别人是怎样看待我的。 A B C 7.做自认为是正确的事情,比力求博得别人的赞同要重要得多。 A B C 8.我不尊重那些做事似乎没有把握的人。 A B C 9.我需要的刺激和兴趣比别人多。 A B C 10.我知道如何在考验面前,保持自己的内心镇静。

A B C 11.我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解决难题。 A B C 12.有时我对事情过于热心。 A B C 13.在无事可做时,我倒常常想出好主意。 A B C 14.在解决问题时,我常常单凭直觉来判断“正确”或“错误”。 A B C 15.在解决问题时,我分析问题较快,而综合所收集的资料较慢。 A B C 16.有时我打破常规去做我原来并未想到要做的事。 A B C 17.我有收藏癖。 A B C 18.幻想促进了我许多重要计划的提出。 A B C 19.我喜欢客观而又理性的人。 A B C 20.如果要我在本职工作之外的两种职业中选择一种,我宁愿当一个实际工作者,而不当探索者。 A B C 21.我能与自己的同事或同行们很好地相处。 A B C 22.我有较高的审美感。 A B C 23.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在追求着名利和地位。 A B C 24.我喜欢坚信自己的结论的人。 A B C 25.灵感与获得成功无关。

激发团队创造力的经典方法

激发团队创造力的经典方法 马克斯〃普赖斯 “创新”这个词从被创造出来至今,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职场文化,但在字面上做文章几乎成了这个领域的通病。说起来倒是很容易,但真正实施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躲开创新的经典陷阱》一文梳理出的经典错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值得警惕。 简单来说,创新就是创造力的展现,是对现有商务运作模式的扩展和进化,虽然伴随着风险,但却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创造力能在员工士气、生产力、客户服务、产品研发和业务增量等方面起到惊人作用,因此,可以说,每个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都被赋予了创新的职能。 营造创造力工作环境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甚至比吸引和保留人才更为重要。为了做到这一点,营造一个富于挑战、具有高度价值创造力、极具吸引力的工作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过,首要问题是,如何分辨出自己的企业真的需要这样的环境。 我认为,这取决于你团队的业务环境和专业范围。一个富于创造力的环境会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无拘束地表达自 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样,这类环境也能为这些想法的进一步深入分析和延伸提供有建设性的支持。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有一些部门并不适合有太多的创新自由,比如,薪资标准、客户服务以及人力资源方面,都应该遵循企业的既定标准来进行操作,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稳定及对外形象的统一,而其他方面则应该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创新。 相对于一个管理者自身的创新而言,更重要的是怎样激

发下属的创新积极性。首先得建立一个开放的环境,即集思广益;另外必须认识到创新的积极作用。有一些部门或企业会采取匿名谏言的方式,但我并不是很赞成用这种方式来管理团队:如果是好的建议,公开反而更能激发其他员工良性“攀比”的积极性,没有必要匿名;二是,如果是类似于举报的负面信息,这样做反而使得团队内人人自危,不利于团队合作。 营造具有创造力的工作环境,其核心因素就是员工不惧怕创新。也许你会很奇怪,还会有人害怕创新吗?事实是,创新意味着改变,而改变就可能触动一部分人的神经。特别是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公司,其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任何细小的改变都可能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而对于中国的员工来说,也有一项很普遍的惧怕,那就是惧怕表达自己的观点。明明有好的点子、好的想法,却因为惧怕大众的注视而错失了表现机会,企业也失去了一个可能的重大商机。作为管理者,没有比这更让人失望、更令人崩溃的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好的领导人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员工勇于表达。 KPI有助于创新吗 对于KPI,人们有两种明显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这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通过那些看得见的硬数据,可以了解员工工作的完成情况;而另一种则认为,这种方式往往会让员工只专注于工作量,而忽视质量,从某些方面来说,甚至会抹杀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我认为,KPI是否起作用,要根据不同的业务来确定,即使KPI不是最有效率的绩效衡量工具,它仍然是衡量业务是否稳定的一个重要元素,仍然是分享、奖励和鼓励创新的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评量表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评量表 一:指导语 这是一份帮助你了解自己创造力的表单。在下列句子中,如果你发现某些句子所描述的情形很适合你,则请在题后的表格里“完全符合”的选项内打“√”;如果某些句子只是在部分时候适合你,则在“部分符合”的选项内打“√”;如果某些句子对你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则在“完全不符”的选项内打“√”。 每一题都要做,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思考;所有题目都没有“正确答案”,凭你读完每一句的第一印象作答;虽然没有时间限制,但尽可能地争取以较快的速度完成,越快越好。 凭自己的真实感受作答,在最符合自己的选项内打“√”;每一题只能打一个“√”。 二:完整测试问卷

三:评分方法 本量表共 50 题,包括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四项。 冒险性:1、5、21、24、25、28、29、35、36、43、44 这 11 道题。其中 29、35 为反面题目。得分顺序分别为:正面题目完全符合3 分、部分符合 2 分、 完全不符 1 分;反面题完全不符3 分、部分符合 2 分、完全符全 1 分。 好奇性:包含 2、8、11、12、19、27、33、34、37、38、47、48、49 这 14 道题其中12、14 为反面题。计分方法同冒险性题目。 想象力:包含 6、13、14、16、20、22、23、30、31、32、40、45、48、49、 这 14 道,其中 12、14 为反面题。计分方法同冒险性性题目。 挑战性:包含 3、4、7、9、10、15、17、18、26、41、42、5 这 12 道题,其中 4、9、17 为反面题。计分方法同冒险性题目。 计算自己的最后得分,得分高则说明能力强、得分低则说明能力差。

2020智慧树,知到《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开发》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开发》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开发》章节测试答案 见面课:创新思维训练之一 1、问题:思维定势的来源有 选项: A:经验定势 B:权威定势 C:从众定势 D:书本定势 E:自我中心定势 答案: 【经验定势;权威定势;从众定势;书本定势;自我中心定势】 2、问题:“想问题、做事情完全从自己的利益与好恶出发,主观武断地不顾他人的存在或感觉。”指的是(E) 选项: A:经验定势 B:权威定势 C:从众定势 D:书本定势 E:自我中心定势 答案: 【自我中心定势】

3、问题:跳出书本定势需要重视实际情况。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4、问题:跳出权威定势就要敢于大胆怀疑权威言论。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5、问题:“守株待兔”的故事指的是 选项: A:经验定势 B:权威定势 C:从众定势 D:书本定势 E:自我中心定势 答案: 【经验定势】 见面课:创新思维训练之二 1、问题:发散思维又称为 选项: A:辐射思维

B:多向思维 C:扩散思维 D:求异思维 答案: 【辐射思维; 多向思维; 扩散思维; 求异思维】 2、问题:( )不是发散思维的特点。 选项: A:流畅性 B:概括性 C:变通性 D:独特性 答案: 【概括性】 3、问题: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能够随机应变,不受现有知识和常规定式的束缚,敢于提出新奇的构想是发散思维的( )特点。 选项: A:流畅性 B:比较性 C:变通性 D:独特性 答案: 【变通性】

4、问题: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5、问题:日常可以运用“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培养收敛思维能力。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见面课:如何认识创新和创新思维 1、问题:从中兴通讯到华为给我们的启示是: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没有具有世界竞争力自主品牌,就会被西方国家压榨。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问题:对企业来说,创新是一个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创造力与创新管理

创造力与创新管理 关于本课程:创造力与创新管理 多萝西·伦纳德 课程导师 多萝西·伦纳德 多萝西·伦纳德 (Dorothy Leonard)是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威廉·阿伯那西 (William J. Abernathy) 名誉教授,主要讲授公司创造力、新产品与流程设计、知识管理以及创新方面的课程。 伦纳德教授著有两本有关创新的书:Wellsprings of Knowledge:Building and Sustaining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知识之泉:建立并维护创新的源头)以及When Sparks Fly:Igniting Group Creativity。伦纳德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咨询专业知识和教学工作都与创造力和创新过程管理密切相关。 课程参考文献 学习 Teresa M. Amabile.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Case Note # N9-396-239, January 5, 1996. Derm Barrett.The Paradox Process.New York, New York:AMACOM, 1997. Mark Cannon and Amy Edmondson."Confronting failure: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hared Learning-Oriented Beliefs in Organizational Work Groups."1999 (under review by an academic journal). Mihaly Csikszentmihalyi.Creativity: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1985 年HarperCollins, 1996. Peter Drucker."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November–December, 1998. Dorothy Leonard.Managing Groups for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波斯顿: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1998. Dorothy Leonard and Walter Swap.When Sparks Fly:Igniting Creativity in Groups.波斯顿: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9.

创造力测验

创造力测验 对创造力的测量至今仍是心理测验中的一个难点。首先,对什么是创造力,至今仍无统一的定义。创造力的概念是在19世纪才开始使用的,最初是应用于艺术领域,创造者与艺术家是等同的。直至20年代,“创造”一词才开始应用于整个文化领域,具有“新奇”的含义。创造力是人的高级能力,正是“创造”才有了今天的世界。一般认为,创造力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能力,是以直观力、思维力、想象力为基础,产生改革旧事物所需要的灵感和创造性设想的能力,也是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改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和新产品的能力。这一定义仍停留于思辨阶段,而且范围过大。此外,在对创造力的研究方法上,主要集中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和特点上,采用分析天才人物传记、与天才人物交谈的方法。在对创造力的测量上,采用的是开放性测量题目,例如1896年,比奈曾最先编制无固定答案的题目,吉尔福德(J.P.Guilford)也用这种方法测查过创造力。开放性题目既说明了创造力与智力的不同之处,也预示着创造力测验在评分上的主观性及非标准性。此种状况至今仍无人突破。 创造力是以多种心理特质为基础的。它的智力因素有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吉尔福德研究表明,创造力的思维特点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这在下文中将会有介绍。)、想象能力;非智力因素包括个人的兴趣、情绪、意志、性格及道德情操等。创造力不等同于智力,它与智力的关系如图6-4所示: 整个三角形表示智力与创造力之间的正相关趋势,智力低者,创造力必然低,而智力高者,并不意味着创造力很高,因此智力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以下介绍几种影响较大的创造力测验。 一、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又称吉尔福德智力结构测验,是吉尔福德及其同事在对智力结构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主要测量发散思维。吉尔福德认为发散思维是思维向不同方向分散的能力,它不受给定事实的局限,使得个体在解决问题时能产生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路。图6-5是智力结构模型中发散思维块的位置,它属于操作维度的部分,与内容、成果维度组成了一个个智力因素,图中的字母代表已有测验能进行测量的因素。 现将各个测验方法简介如下。 ①词语流畅性(DSU):迅速写出包含某个字母的单词,例如:“O”──load,over,pot…… ②观念流畅性(DMU):迅速列举属于某一种类事物的名称,例如“能燃烧的液体”──汽油、煤油、酒精……

创造 创新、创造力概述

创造、创新、创造力概述 面对席卷全球的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竞争,世界各国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与其说这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创造力的竞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向2020年为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目标所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人力资源,假设其创造力得到充分开发,中华民族必将立于不败之地。为此,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推广、普及、动员全体国民积极投身创新文化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自主创新战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建和加速发展。 而创新、创造、创造力是三个紧密联系、密切相关的概念。面向人类创新实践和创造活动的发展需要进行创造力的开发,首先需要理清创新、创造和创造力的概念内涵。 一、创新 创新可以说是近年来使用最频繁的词汇之一,但在国内外传媒和有关书籍中却又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讨论的很多,但真正理解的人很少。有人认为创新就是创造,把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而有一些人则认为,两则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在各种意见争执不下的情况下,正本清源无意识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从词源看,“创造”一词由来已久。在我国古代《汉书·叙传下》中,就有“创,始造之也”之说。这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创造”两字。而创新则不同,它是一个外来词,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弘扬的理念。由于知识经济首先是一种经济形态,所以对创新的理解,只能从经济学范畴里探源,根据经济学理论予以解读。 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伊斯·熊彼得(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他在其1912年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用“创新”(innovation)一词。他将“创新”定义为新的产生函数的建立,通过对经济学理论的解析可知,创新的基本含义有两点:一是引入,二是革新。较为完整的表述是:创新是指“新的重新组合或者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按照这一理解,创造本身并不是创新,只有把创造成果引入经济系统产生效益,才是创新。创新和创造是有区别的。在英文中两者也是不同的,“创造”为“create”或者“creation”,“创新”为“innovate”或者“innovation”。此外,语言学的定义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对创新概念的通俗理解。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创新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也可以简要概括为破旧立新的过程。根据《辞源》,其中“创”的主要含义就是“破坏”,同时也有“开始”和“创立”之说。 二、创造 在英美语言体系中,创造即creation,是拉丁语“creare”一词派生而来。“creare”的大意是创造、创建、生产、造成。它与另一个拉丁词“cresere”(成长)的词义相近,与拉丁语中的宇宙、世界和上帝是同根词。《旧约全书》的创世纪中说,上帝在一切不存在的情况下创造了天和地。因此从拉丁词源上分析,创造的含义是在原先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创造出新的东西。我国《辞海》中也有类似的解释,认为创造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这种解释特别强调创造具有独创性和首创性。然而,任何创造都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所以要论创造的含义,从字义上分析更为贴切。按《词源》解释,“造”

2020年南海区小学生程序设计水平测评信息学命题大纲

附件1、 2020年南海区小学生程序设计水平测试命题大纲 为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有关“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的精神,高效推进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实施,进一步提升我区中小学生程序设计水平,并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和特长发展的机会,结合我区现状开展中小学生程序设计水平测试工作。为使测试工作与时俱进、科学化开展,特制定本命题大纲。 一、命题的总体原则 测试命题的总体原则为: 1.命题的核心在于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将注重以下的几个方面: (1)想象力与创造力; (2)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人文精神:包括与人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恒心和毅力,审美能力等。 2.命题应注重趣味性、新颖性、知识性、应用性,并要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和知识水平;要注重问题分析、方法灵活、思维多样性和创新性,引领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3.命题工作既要规范又要创新。每年试题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要适应活动发展的新要求,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优秀学生的发展。 4.依据难易适中,题量适当,全面和重点结合,既能反映出学生的基本知识,也能体现出编程解题能力差异。 二、小学乙组 小学乙组测试主要目的是检测四年级学生初步的算法思想和GoC程序实现能力,进一步发掘和培养具有编程天赋的小学苗子,并为衔接高年级培养作准备。 (一)命题的基本思路 1.使用WebGoC作为编程环境。 2.命题内容要紧密结合小学的算术知识、小学几何知识和GoC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加强与学生生活、学习及社会活动的联系。 3.命题要尽可能使用有创意的图形来测试学生的GoC语言基本控制结构、数组等程序设计元素的运用能力,考察学生的程序设计思维。程序处理的结果以输出图形的方式表示。 4.考察学生细心阅读、理解试题,利用编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范围

《创新思维训练与创造力开发》课程方案设计

《创新思维训练与创造力开发》课程方案设计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紧紧围绕创业学院培养“多维度复合型应用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在进行创业教育阶段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思维素质,为今后创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创新思维训练与创造力开发》就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作为课程的宗旨,通过介绍创新思维的技巧和方法,阐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法,并为学生构筑创新思维训练和创造力开发的平台,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积极应对时代的挑战。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实践为主线,学生在本课程中学习创新的基本方法,重点在于将其尝试应用于企业的运营中,从而令学生重视创新,激发其对创新的兴趣,助其积累创新的经验,提高创新的能力。 四、重、难点章节 (一)第三章商业模式创新 通过学习商业模式图,令学生了解并建立系统化的思考模式,掌握在企业发展中,如何创新商业模式。 (二)第四章组织与制度创新 令学生了解企业业务的并购、剥离的原因和意义,思考自己商业计划书中的业务是否有在组织与制度方面创新的必要,并通过SWOT方法分析(不)必要的原因。 (三)第五章产品与技术创新 从商业模式图中的“价值主张”出发,训练学生运用SCAMPER创新技巧,养成有“方向”地进行创新思考的习惯。 (四)第六章市场与营销创新 训练学生在商业模式图的右半边——市场营销的观念和策略方面,应用创新技巧。引导学生分析、思考SK-II如何创新地进行了市场营销,使自己跻身高端品牌,并通过模拟市场,让学生对自己商业计划中的产品进行班内/小范围推广营销。 五、课程内容学时分布

六、整体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前教学准备的要求 1、关注学生知识水平 不仅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朗读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还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及习惯等。可通过查阅学生的班级平均成绩和班级及学生的社会活动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思想意识有初步的了解。 2、熟悉教材、教案 授课前充分了解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预先设定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水平和应具有的实践技能。 3、准备好充分的教具 本课程为实践课,上课前须准备好所需的各种物料。如PPT、视频、案例等。 (二)课堂教学实施方法

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

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 -曾国平 主讲人简介 曾国平,男。198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分配到自项市委党校任教;1987年调到重庆大学任教。先后任重庆大学社会科学系副主任、贸易及法律学院副院长、院长。 先后破格评为副教授和教授;现兼任两大公司的独立董事,多个企业的顾问,多个区县的顾问。全国首届百名“两课”优秀教师。发表论文60多篇,主编、副主编32本书,个人撰写并发表300多万字作品。 著有《发展中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等。是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在市内外、境内外作经济、管理、政治、科技报告1000多场。 内容简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一、创新的内涵和特征 1.创新的内涵 2.创新的特性: 第一,创新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创新的保护性与破坏性。 第三,创新的受抵制性。 第四,创新的偶然性或机遇性。

第五,创新的风险性。 第六,从某种角度讲,特色也是一种创新。 二、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发挥 1.创新思维的含义 2.创新思维的特征 创新思维它有很多特点,比如,它有理性的、非理性的,有相同的、相异的。创新思维最大的特点是相异性、差异性。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独创性或新颖性。 第二,灵活性。 第三,艺术性和非拟化。 第四,潜在性。第五,风险性。 创新思维的主要障碍。习惯性思维或思维定势。 3、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 (1)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2)联系法。 (3)顺向思维法 (4)逆向思维法 (5)转向法

创造力的测评

(一)尤金.劳德赛法 美国普林斯顿创造才能公司总经理、心理学家尤金.劳德赛根据几年来,对善于思考,富有创造力的许多男女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经理德个性和品质的研究,设计了一套测试“自己的创造心理是否有创造才能”的方法。这套方法有50个句子。在每个句子后面,用一个英文字母表示你的意见。例如,A=同意,C=不同意,B=吃不准或不知道。 测评的步骤:先进行自我测试,后根据测试的结果,对照“创造才能测试题答案”和“分数与创造力程度的对应关系”,测评自己的创造力才能。 1.无论什么事情,要我发生兴趣,总比别人困难。() 2.有是我在小组发表的意见,似乎使一些人感到厌烦。() 3.我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考虑别人是怎样看待我的。() 4.我不尊重那些做事似乎没有把握的人。() 5.我需要的刺激和兴趣比别人多。() 6.又是我对于事情过于热心。() 7.在解决问题时,我常常单凭直觉来判断“正确”或“错误”。() 8我有收集东西的癖好。() 9.我喜欢客观而又理性的人。() 10.我能与自己的同事和同行很好地相处。() 11.我有较高的审美感。()

12.在我的这一生中,我一直在追求着名利和地位。() 13.我乐意一人整天“深思熟虑”。() 14.我不满那些不确定和不可预言的事。() 15.我喜欢一门心思苦干的人。() 16.一个人的自尊比得到他人敬慕更为重要。() 17.我觉得那些力求完美的人是不明智的。() 18.在生活中,我经常碰到不能用“正确”或“错误”来加以判断的问题。() 19.许多人之所以感到苦恼,是因为他们把事情看得太认真了。() 20.我经常为自己在无意中说话伤人而感到闷闷不乐。() 21.我不喜欢提出哪种显得无知的问题。() 22.一旦任务在肩,即使受到挫折,我也要坚决完成之。() 23.我不做盲目的事,也就是说我总是有的放矢,用正确的步骤来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 24.我认为,只提出问题而不想获得答案,无疑是浪费时间。() 25.我认为哦,合乎逻辑的、循序渐进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26.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比力求博得别人赞同重要得多。() 27.我知道如何在考验面前保持自己的内心镇静。()

创造力测试

常见的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沃利奇-凯根测验》等。常见的创造力人格测量工具有《发现才能团体问卷》、《你属于哪一类人》、《探究兴趣问卷》。《发现才能团体问卷》是瑞姆(S.Rimm)和戴维斯(G.Davis)分别于1976年和1980年研究出来的一种测试方法。其使用 世界上最早的创造力测试 Posted by Ray | Posted in 创造力小故事| Posted on 18-10-2010 标签:创造力, 故事, 测试 X 您好!如果您是第一次光临意享博客, 您可能需要订阅本站的内容 以及更新. Power ed by WP Gr ee t B ox Word Pres s Pl ugin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先生被很多人奉为现代创造力之父,这主要是源自50年前的一次心理学会议。当时吉尔福特发表了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关于创造力的讲话,引发了人们对于创造力的极大兴趣,也让更多人开始思考这个话题。 其妙的是,在二战期间吉尔福特是一名心理学家,被指派设计一组性格测试,用来测试飞行员的性格,以便挑选出最适合作为轰炸机飞行员的人选。于是,吉尔福特从智力方面入手,设计了一套评分系统和面试规则,用来挑选飞行员。而另他难以接受的是,空军机构指派了一名没有任何心理学知识的人来帮助他筛选。尽管这个人是一名退役的飞行员,但吉尔福特并不信任这位帮手。

最终,吉尔福特与退役飞行员从候选人中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选。结果之后的统计评审结果显示,吉尔福特挑选的飞行员被击落毙命的人数,要比退役飞行员所挑选的飞行员多出很多。吉尔福特非常沮丧,认为自己将如此之多的飞行员送上绝路,甚至一度想要自杀。不过最终他再次振作起来,决心要找出退役飞行员挑选的人选比较出色的原因。 经过交流,吉尔福特得知,这位退役飞行员问了所有候选人这样一个问题:“在飞越德国领空时,你不幸遭遇德军的防空炮火攻击,这时你该怎么办?”随后,所有回答“我会上升飞到更高的高度”的候选人,都被退役飞行员淘汰,而那些违反飞行条例准则的人,例如回答“我可能我会俯冲”或“我会‘之’字形路线飞行”或“我会掉头避开火力”的人,却通过了面试。遵循飞行条例准则的飞行员,其行为是很容易被预测的,这就是吉尔福特失败的原因。德国人非常清楚,美国轰炸机遭遇炮火后会提升飞行高度,因此德国的战斗机早就等候在云端,将美国飞机轻松击落。这让吉尔福特发现,那些具有创造力的飞行员会违反飞行准则,但是他们比那些可能更聪明、但受制于规则的飞行员更有可能成为幸存者。 吉尔福特突然意识到,一个人具有独特思维和富有创造力,也是一种才华,于是他决定进一步去研究这种才华。他要找出那些能够灵机一动就想出绝妙办法、具有创造力的人,作为飞行员的合适人选。 随后,吉尔福特为美国空军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套创造力测试方法。问题之一:就是让候选人尽可能多的说出砖的用途。问题虽然简单,但

创造力人才测评试题-智尊测评

创造力微测评测试题 序号题目选项计分

测评结果分析 高(30-21分): 行为特点及优势:你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创造思维能力,你善于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新的或改进的流程、方法、体系、产品或服务,使工作有所突破。你可能在自己的一生中尝试过许多种创造性的工作,而且打算在将来的人生中继续这样做,因为你从来不害怕尝试新鲜事物或者发明或发现新鲜事物。 适合的工作类型:你可能会在某一需要创造性的领域获得成功,适合从事环境较为自由,没有太多约束,对创新性有较高要求的职位,如美编、装潢设计、工程设计、软件编程人员等。 值得注意的地方:在发挥你创造力的同时,也需要回到现实,与现实、联系,根据现实情况调整你的思路或计划。并且不要忘记,发展分析能力与理性能力与发展创造力同样重要。 中(20-11分): 行为特点及优势:你表现出创造性的学习能力,你具有好奇心,知识面相对

较广。在工作中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有时能通过自己的新见解与新方法解决工作上的问题。 适合的工作类型:你善于在创造性与习惯做法之间找出平衡,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适合从事管理工作,也适合从事其他许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如市场营销等。 值得注意的地方:你需要将自己的创造力与工作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发挥你的创造力。你可以尝试一些不同的事情,让不同的工作内容激发你的创造力。 低(10-0分): 行为特点及优势:你的思维发散性相对较弱,大部分时间喜欢按照现有的模式工作,考虑问题遵循常规。你可以投入大量时间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并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适合的工作类型:你属于比较循规蹈矩的人,做人有板有眼,一丝不苟,适合从事纪律性要求较高的职位,如会计、质量监督员等职位 值得注意的地方:你可能会因为太专注与某一领域而没时间研究其他事情。通过探索新的领域,你可能会大大扩展自己的视野,而且有可能发现许多你尚未知晓的创造性天分。

创造力的测量

创造力的测量 (一)创造力的测量性质 创造力的测量性质创造力测量是能力测量的一种。创造力测量与智力测量的显著区别是:创造力测量着重测量未知的、新颖独特的答案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智力测量则着重测量唯一的、确定的答案与解决问题的方式。 (二)创造力的测量方法 1.实验法。创造力测量的实验法,就是通过在实验室中,给被试设置特定的问题情境,并控制和改变一些条件,要求被试作出反应,根据反应结果来测量其创造力的一种研究方法。下面就是用实验法来研究功能固着对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影响。 梅尔(N. R. F. Mairer, 1933)设计了一个“两绳相接问题”,即由于两条系在天花板上的绳子相距太远,不能直接相接起来,除非在一个绳子下端系上一个重物,将此绳子与重物当作钟摆,这样就能把两条绳子连接起来。 图5.3梅尔的两根绳子问题 后来,伯彻和罗兵维茨(Birch & Rabinowitz, 1951)采用梅尔的问题,实验者在墙角上放置有电开关和接电器两种物体,这两种物体可以作为重物来用。实验条件共分三种;条件一,要求被试事先使用电开关;条件二,要求被试事先使用接电器;条件三(控制组),要求被试事先不使用电开关和接电器。实验结果如表5.3所示。 功能的固着与灵活性实验5.3 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条件一下,即事先用过电开关的被试,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只有22%的人用电开关,78%的人用接电器。在条件二下,即事先用过接电器的被试在实际解决问题时,无一人使用接电器。而控制组的被试在解决问题时,使用两种物体的机会是相等的,即都是50%。这表明物体的通常用途,阻碍了人们想到其新的用途。 2.评定法。评定法就是由专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创造力作出评价的一种方法。根据评价的结果,可以测量出学生创造力的高低。 使用评定法来测量创造力,一般包括如下过程:首先是形成一个评定专家小组;其次是每个专家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评价;最后综合每个专家的评价形成一个总的评定。 在运用评定法来测量学生的创造力时,只有注意如下几点才能保证该方法的质量。第一,专家小组成员的确立应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如果是评定学生美术方法的创造力,专家小组成员应由美术方面的专家组成;如果是评定学生音乐方面的创造力,专家小组成员应由音乐方面的专家组成。第二,每个专家独立评定,各个专家之间不能相互讨论。第三,在评定之前确立评定的标准,即确定从哪几个维度来进行评定。 有人(艾曼贝尔,1987)在测量儿童的艺术创造力时就应用了这一方法。评定小组成员由7名具有五年以上艺术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被试是22名7-11岁的女孩子。实验中,实验者首先提供给每个儿童相同的材料,即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薄纸、胶水和一张白纸板。要求儿童用这些材

创造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造力是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

摘要在职业院校开展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创新创造力的培养居于核心地位,创新创造力对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职业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社会、企业、教育对创新创造力的要求,需要对在职业院校实施创新创造力教学的具体思路和培养途径加以研究。 关键词创新创造力;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从教育实践上看,素质能力的培养应当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责任。本文拟就职业院校教育中创新创造力的培育进行研究,并结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探讨在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造力教育的途径。 在职业院校推进创新 创造力培养的迫切性 “两创”能力培养是历史和社会赋予职业院校的使命首先,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角度看,必须尽力改变受教育者在前期教育中所产生的思维障碍,激发思维活力,主动投入到职业训练中,完成相应的职业训练,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其次,必须遵循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能力要求培养受教育者。现在,许多企业已经将员工的“两创”能力作为企业的灵魂与发展的动力,特别强调企业管理创新、技术进步创新与工作方法创新,因此,使受教育者融入企业创新氛围,为今后进入岗位工作奠定基础,是学校立足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再次,职业能力培养必须遵循科学的发展观,主动推进“两创”教学,要避免在创新的时期继续沿袭不利于开发学生智力的教育形式,避免用陈旧的知识与理念应对未来的挑战。因此,“两创”能力的培养应成为贯穿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生活、人生发展的主线,成为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期间整体素质培养的核心内容。 要建立相应的学科,实现主题化引导尽管国内不少职业院校都认为“两创”是一种必要的学习内容,并且将其纳入素质培养工程,但是,“两创”教育的具体内容并没有真正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从教育的本质上看,对于“两创”的理念认识上没有疑义,但在实际操作上,由于它不同于传统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也不同于单纯的技术业务课,在学科的划分中又不能归属于文化基础类或专业类学科,所以在传统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指导方案中,尚未将其纳入其中。实际上,“两创”所体现的思维、意识、技术、业务、应用的交融性使其本身具有突破学科设置的创新性,这一点在国际教育界已有共识。尽管在教育界有不少关于“两创”教育的关注和研究,但由于学科不明、普及不广,目前在国内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还处于浅层阶段。就教育自身来讲,“两创”多体现为授课的组织方法变化、内容的选择变化等,在一些专著、论文的介绍中甚至出现针对一些做法套用“两创”概念的现象。这说明在国内的教育研究上,还缺乏对“两创”理论体系的归纳,缺乏相应的学科定性,从而缺乏对“两创”教育的有效引导。目前,不少职业院校的“两创”教育多属于业余活动,原因就在于此。笔者认为,应从职业教育这一与社会实践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别中尽快开发出“两创”教育教学体系,形成相应的教材、训练体系和相应的指导方案,纳入必修课教学,系统培养学生的“两创”能力。 搞好“两创”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衔接在“两创”教育中,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应用、理解创新方法,从局部课程与课题中引发学生思考,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然而,由于教师队伍缺乏“两创”教育的实践经验,在多种学科中自发的、个性的、个别的创新教学

影响中小学生创造力课题实施指南

教育部项目批准号: 12YJA19002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影响中小学生创造力 发展的个体、环境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 纵向研究 课题实施指南 课题简称:“中小学生创造力研究” 课题负责人:张景焕 课题实施组组长:罗凡华 课题承担学校名称:山东师范大学 课题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批准文号:教社科司函[2012]36号 课题项目批准号:12YJA190024 批准时间: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中小学生创造力研究”总课题实施组 2012年4月发布 目录 第一部分:课题来源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课题实施规划 第四部分:课题管理办法 第五部分:课题资源介绍 第六部分:申报表格

第一部分:课题来源 关于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通知 教社科司函[2012]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经我司组织专家严格评审和面向社会公示,共有4476项批准立项,其中,规划基金、青年基金、自筹经费项目共3961项,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31项,新疆项目58项,西藏项目11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专项121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162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18项,教育廉政理论研究专项8项,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专项6项。 现将立项结果予以公布。 附件: 1、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青年基金、自筹经费项目立项一览表.pdf 2、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立项一览表.pdf 3、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立项一览表.pdf 4、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藏项目立项一览表.pdf 5、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立项一览表.pdf

创造力测验-

创造力测验- 指导语:本测验用以测量创造力,请在每一句话后面,用一个字母表示同意或不同意,同意的用A,不同意的用B,不清楚或吃不准的用C。回答必须准确、忠实。 1.我不做盲目的事,干什么都有的放矢,用正确的步骤来解决每一个问题。 2.只是提出问题而不想到答案,无疑是浪费时间。 3.无论什么事情,要我解决,总是比别人困难。 4.我认为合乎逻辑的、循序渐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5.有时,我在小组里发表意见,似乎使一些人感到厌烦。 6.我花费大量时间来考虑别人是怎样看待我们的。 7.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比力求取得别人赞同重要得多。 8.我不尊重那些做事似乎没有把握的人。 9.我需要的刺激和兴趣比别人多。 10.我知道如何在考试前,保持自己的心情镇静。 11.我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解决难题。 12.我有时对事情过于热心。 13.在特别无事可做时,我倒常常想出好主意。 14.在解决问题时,我常常单凭直觉判断“正确”或“错误”。 15.在解决问题时,我分析问题较快,而综合所收集的材料较慢。 16.有时,我打破常规去做我原来并未想到要做的事。 17.我有收集东西的癖好。 18.幻想促进了我许多重要计划的提出。 19.我喜欢客观而又有理性的人。 20.如果让我在两种职业中选择一种,我宁愿当一个实际工作者,而不愿当探索者。

21.我能与我的同事或同行们很好地相处。 22.我有较高的审美感。 23.在一生中,我一直追求着名利和地位。 24.我喜欢坚信自己的结论的人。 25.灵感与获得成功无关。 26.使我感到最高兴的是,原来与我观点不一样的人变成了我的朋友,即使牺牲我原先的观点也在所不惜。 27.我更大的兴趣在于提出新的建议,而不在于设法说服别人接受这些建议。 28.我乐意独自一人整天“深思熟虑”。 29.我往往避免做那种使我感到低下的工作。 30.评价资料时,我觉得资料的来源比其内容更为重要。 31.我不满意那些不确定和不可预言的事。 32.我喜欢埋头苦干的人。 33.一个人的自尊比得到他人的敬慕更重要。 34.我觉得那些力求完美的人是不明智的。 35.我宁愿与大家一起努力工作,而不愿单独工作。 36.我喜欢那种对别人产生影响的工作。 37.在生活中,我经常碰到不能用“正确”或“错误”加以判断的问题。 38.对我来说,“各得其所”、“各在其位”是很重要的。 39.那些使用古怪和不常用的词语的作家,纯粹是为了炫耀自己。 40.许多人之所以感到苦恼,是因为把事情看得太认真了。 41.即使遭到不幸、挫折和反对,我仍然能够对我的工作保持原来的精神状态和热情。 42.想入非非的人是不切实际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