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品管圈规范护理移动工作站(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品管圈规范护理移动工作站(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品管圈规范护理移动工作站(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规范护理移动工作站(PDA)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实践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品管圈规范PDA实施前后的临床护理资料,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对PDA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问题出现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并严格落实,观察品管圈规范PDA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前的PDA 使用率为42.50%,实施后PDA使用率达到了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PDA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4%,与实施前比较显著较低(P <0.05)。护理人员的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护士自信心、沟通配合、凝聚力、责任感、积极性等与实施前比较均显著提高。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规范PDA,能够有效规范PDA使用,加强临床护理信息化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标签:护理移动工作站;品管圈;临床护理;信息系统

品管圈作为一种新兴的质量管理方式,就是由同一名现场工作人员,自动自发组成品质管制小组,在相互启发和自我启发原则下,采用全员参与的方式,按照一定活动程序维护和改善工作质量,从而实现质量持续改进[1]。移动护士工作站系统(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就是以医院现有信息系统作为支持平台,以无线局域网技术作为网络平台,以掌上电脑为硬件平台,从而将信息采集和查询等工作延伸到床旁,对护士工作实现实时和量化管理。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使信息系统延伸至床旁,对患者实施动态信息采集,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从而加速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2]。该院自2017年3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规范PDA活动后,取得了较好成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共选取护理人员14名,均为女性,年龄为20~36岁,平均(28.9±4.2)岁,对该院2017年3—9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以及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施前的临床护理工作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1.2 方法

该院于2017年3月开始实施品管圈规范PDA活动,其实施步骤为。

(1)成立品管圈,将这14名护理人员组成一个大圈PDA应用,并将其分为3个小圈,护士长为总圈长,分别为规范PDA使用、应用PDA录入生命体征以及护理文书书写,各小圈4名护理人员,且均设圈长和辅导员。成立品管圈后,邀请专家或顾问进行讲课和实践指导,增强品管圈成员对品管圈活动的认识。由全体圈员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初期共同设计圈名和圈徽,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提出与自身工作相关的活动主题,根据本科室的具体情况,结合护理人员重视程

度、圈员能力、迫切性以及重要性等方面,对各主题进行评价,并经讨论确定将“PDA的使用规范管理”作为该次活动主题。

(2)确定活动计划,明确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后,进行活动计划表制定,确定圈员工作,具体为:1~2周,成立品管圈,确定活动主题;3~4周,回顾分析临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设定目标;2~3周,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查阅相关资料采取相应对策;8~22周,对品管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方法,使改进对策更加标准化。

(3)现状分析及目标设定,通过对临床护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对2017年3—9月480次PDA使用各方面情况进行统计发现,PDA使用率为42.50%,生命体征录入率为40.00%,使用PDA扫码率为50.00%,记录护理文件率为37.5%,PDA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58%。由于考虑到所有圈员均为初次接触品管圈,结合圈成员的能力以及活动可行性等情况,将圈能力设定为60.00%,并将本次活动目标设定为PDA使用率超过90.00%,PDA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至5%以下。

(4)原因分析,针对PDA使用率低和PDA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组织圈员从设备、方法、人员以及环境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对原各原因进行总结和评价分析,总结发现导致PDA使用率低和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对PDA认知不到位、责任护士宣教不到位、网络故障、PDA缺乏固件升级和维护、设备故障、PDA电池充电时间长但使用时间短、不合理使用PDA、护理人员责任心欠缺、胶带二维码易磨损、患者不配合等。

(5)对策制定及实施,针对上述分析确定的原因,组织圈员和信息中心工程师进行头脑风暴,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有效实施:①在患者方面,应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从患者入院开始,责任护士应告知患者应用PDA扫码的重要性,并叮嘱患者不可随意取下腕带,腕带材料应舒适、易于佩戴,从而增强患者的依从性,以便随时可以通过扫码确认患者身份,保障临床用药和治疗的安全性。在给患者佩戴腕带时,应控制好松紧度,避免遮住二维码。夜间使用PDA 巡视时,将其调成振动,根据患者护理级别要求进行特殊药物PDA巡视。②在护理人员方面,应采用多样化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PDA规范使用培训,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PDA操作流程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尤其是实习生和低年资护士,应增强其责任心,提高其专业素养。严格落实查对制度,正确使用PDA核查患者身份,防治用药、治疗以及文件记录过程中出现错误。护士长应加强督导,对护理工作进行定期抽查,及时发现PDA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PDA使用情况录入到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去。③在设备方面,可邀请信息中心工程师进行现场培训,指导护理人员正确使用PDA各项功能,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对护理人员进行PDA充电保养相关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像爱护自己的手机一样爱护PDA。夜班护士应对PDA进行集中充电,以免影响白班护士的使用。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扫码后应及时同步,以确保所有PDA系统的信息一致。定期召开护理人员座谈会,对PDA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及时与信息科进行沟通,从而解决PDA系统自身存在的不足。④在环境

因素及使用方法方面,应注意保障各病房网络信号,在出现网络障碍或电池故障时,应及时与网络信息中心进行沟通,并及时起到PDA网络故障应急预案。另外,还应有预见性地配备备用电池,以便电量不足时能够及时更换。护理人员应完全掌握PDA使用方法,減少操作过程中的繁琐步骤,保障患者佩戴的腕带条码清晰,注意调整治疗卡打印时间,以免出现时间不对应的情况,影响PDA医嘱核对。1.3 统计方法

将研究数据纳入SPSS 9.0统计学软件,(%)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PDA使用情况比较

通过对品管圈规范PDA实施前后的PDA使用率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实施后的PDA使用率达到了95.00%,与实施前的42.50%比较显著较高(P<0.05),且达到预期目标,目标达成率为110.5%。实施前后的PDA 相關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58%和1.0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品管圈实施前后PDA使用情况对比(%)

2.2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比较

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品管圈规范PDA前后的品管手法、护士自信心、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分,各项得分为1~5分,结果显示,品管圈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品管手法、积极性、责任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护士自信心以及沟通配合等评分与实施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也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3]。PDA的应用能够在较大程度向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但是由于部分护理人员无法规范使用PDA,从而使得临床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无法得到保障,仍存在较多安全隐患[4]。因此,临床应针对PDA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使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更加严谨规范。

与其他管理方式相比,品管圈活动更为重视团队的自发能力,通过组织圈内人员自发分析原因和制定解决对策,能够增强各成员的自发参与意识,从而增强各成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其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规范使用PDA 的目的[5]。我院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规范PDA后,护理人员的PDA 使用率显著提高,且PDA相关不良事件显著减少,说明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PDA使用率,减少护理差错发生,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从品管圈

实施的从无形成果来看,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自信心、品管手法、责任感以及凝聚力等均获得显著提升,能够充分发挥每个护理人员的潜能,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总而言之,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规范护理人员的PDA使用,加强护理信息化管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安全,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小冬,李军,赵雪,等.降低临床护理人员用药过程中PDA漏扫码率的品管圈实践[J].护理学报,2016,23(8):19-22.

[2] 陈玉清,陈丽莎,郭惜珠,等.品管圈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0):160-162.

[3] 李青,刘琼.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新疆医学,2015,22(7):980-981.

[4] 胡晓琳,高春红,王敬媛,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PDA接受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8):1083-1087.

[5] 刘朝霞,刘瑜,周翠,等.影响护理人员床旁规范使用PDA因素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9):61-63.

(收稿日期:2017-00-00)

品管圈规范护理移动工作站(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品管圈规范护理移动工作站(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规范护理移动工作站(PDA)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实践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品管圈规范PDA实施前后的临床护理资料,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对PDA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问题出现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并严格落实,观察品管圈规范PDA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前的PDA 使用率为42.50%,实施后PDA使用率达到了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PDA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4%,与实施前比较显著较低(P <0.05)。护理人员的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护士自信心、沟通配合、凝聚力、责任感、积极性等与实施前比较均显著提高。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规范PDA,能够有效规范PDA使用,加强临床护理信息化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标签:护理移动工作站;品管圈;临床护理;信息系统 品管圈作为一种新兴的质量管理方式,就是由同一名现场工作人员,自动自发组成品质管制小组,在相互启发和自我启发原则下,采用全员参与的方式,按照一定活动程序维护和改善工作质量,从而实现质量持续改进[1]。移动护士工作站系统(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就是以医院现有信息系统作为支持平台,以无线局域网技术作为网络平台,以掌上电脑为硬件平台,从而将信息采集和查询等工作延伸到床旁,对护士工作实现实时和量化管理。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使信息系统延伸至床旁,对患者实施动态信息采集,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从而加速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2]。该院自2017年3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规范PDA活动后,取得了较好成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共选取护理人员14名,均为女性,年龄为20~36岁,平均(28.9±4.2)岁,对该院2017年3—9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以及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施前的临床护理工作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1.2 方法 该院于2017年3月开始实施品管圈规范PDA活动,其实施步骤为。 (1)成立品管圈,将这14名护理人员组成一个大圈PDA应用,并将其分为3个小圈,护士长为总圈长,分别为规范PDA使用、应用PDA录入生命体征以及护理文书书写,各小圈4名护理人员,且均设圈长和辅导员。成立品管圈后,邀请专家或顾问进行讲课和实践指导,增强品管圈成员对品管圈活动的认识。由全体圈员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初期共同设计圈名和圈徽,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提出与自身工作相关的活动主题,根据本科室的具体情况,结合护理人员重视程

移动护理系统PDA使用管理规范

移动护理系统PDA管理制度 一、职责 1、护士长负责移动护理系统护士工作站、PDA终端操作规范及使用质量督导,负责检查各班次工作制度落实情况。 2、移动护理系统工程师负责整体业务和PDA的运行、日常维护、维修联络与保养、安全维护及防病毒工作;负责本科室护士使用本系统的培训及指导。 3、各班次护士负责移动护理系统护士工作站及PDA终端的安全维护和确保终端正常运行,防止各种人为跌落损坏;通过建立交班制度,交班时清点PDA 数量,防止丢失等意外事件发生。 二、PDA操作使用管理规则 1、PDA使用者应在治疗时随身携带PDA,并确保处于开机状态,登录自己的账户,随时查对、查阅医嘱、患者相关信息。 2、注意保持机身清洁,不能使 PDA 沾染油渍、水渍或机内进水,并严防 PDA 与桌椅柜或周围的硬物碰撞。 3、不使用 PDA 时,需将PDA放置座充上进行充电。PDA 充电时,有关连接线的插拔及连接方向一定要细心,用力不可过猛,保证不能导致接口银针弯曲或折断。 4、不把PDA留在病房,交接班时认真清点数量,避免丢失情况。 三、使用PDA操作要求 1、严格按照PDA使用管理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2、使用PDA终端扫码执行医嘱、录入护理文件必须严格进行扫描腕带操作。 3、医嘱配药扫描及用药扫描阶段,必须由本人实际操作,不得使用他人账号登录系统,代为操作。 4、医嘱用药扫描时,必须先扫描患者腕带及输液条码,匹配成功后方可以进行用药,不得先用药后扫描。 5、输液巡视、暂停用药、继续用药、结束用药等情况必须通过扫描操作完成。 6、药品配液扫描前,必须严格判断输液条码与药品内容是否一致,一致后才可进行配药及用药工作。

护理信息化-移动护理-PDA扫描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护理信息化-移动护理-PDA扫描在临床 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应用护理信息化-移动护理-个人数字助理(PDA)扫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22年1月~2022年6月在我科进行住院静脉输液的患者15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79)和观察组(n=79),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静脉注射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应用护理信息化-移动护理-PDA扫描技术,比较两组静脉输液各个环节用时。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流程各个环节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应用护理信息化-移动护理-个人数字助理(PDA)扫描能够提高输液配制效率,可缩短患者等待时间,使PDA扫描率得到提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还能够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通过也是构建和谐医疗关系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规范护理人员护理行为,对于减少医患纠纷也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静脉输液;PDA;输液配制效率 作为医院信息系统床旁工作的手持终端执行系统,个人数字助理(PDA)又名移动护士站,具有实用性强以及操作方便、易于携带等特点,扫描为PDA移动信息技术最为常用的功能,可通过扫描患者手腕带识别的方式明确其身份及用药信息等,对于提高患者就诊信任度及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有重要意义[1,2]。本次研究以158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自2022年1月~2022年6月在我科住院进行治疗,观察和评价护理信息化-移动护理-PDA扫描的应用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158例在我科住院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79):男性41例、女性38例,年龄范围为18~86岁,年龄平均值为(45.68±7.68)岁;观察组(n=79):男性43例、女性36例,年龄范

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 用效果分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我国的医疗卫 生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护理作为临床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助临 床医生开展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预防恶性疾病事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移 动护士工作站作为护理站的延伸,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在床边实现对患者的高效护 理和临床信息获取。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护士工作站,然后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 作用进行分析,并详细讨论了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移动护士工作站;临床护理;应用 临床护理工作量大,护理工作复杂。通过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应用,可以有效 地与其他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相结合。护士使用PDA作为硬件平台,通过无线传 输功能,将其扩展到病房,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在临床护理工作中,PDA与电 脑的有效结合,丰富了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功能,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1移动护士工作站系统简介 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执行系统为手持终端,业务系统是一个临床护理信息系统。对于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数据平台,它可以连接到他的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同时 利用无线局域网传输信息。PDA装置携带方便,护士可以在日常工作中使用PDA 扫描二维码,方便查询病人的各种信息。同时根据病人生命体征检查结果将数据 传输到移动护士工作站,便于为护理工作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在传统护理工作中,在各类因素影响下容易出现护理偏差,在移动护士工作 站的应用中,可采用PDA对患者信息、医嘱执行信息等进行查询,据此确定发药 时间、用药时间、采血时间等,并对护理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护士在利用PDA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可在患者床边采集护理信息数据,然后再记录至 PDA中进行自动化保存,为患者病情分析提供参考。

移动PDA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移动PDA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严永杰 来源:《计算机与网络》2021年第16期 本文浅析了移动PDA于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上的应用效果,分析了本院20个应用移动护士工作站(PDA)临床护理的日常工作,认为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上选用移动PDA,可高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成效。 现阶段,在医院护理信息化不断进步的形势下,护理管理自始终在向过程控制改变,病人满意度及护理成效等结果向护理行为精准性、时效性的过程质量控制转变。近些年,随着移动PDA的研发和进步,其功能变得更加丰富,为了优化和改进护理工作步骤,本文探讨了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应用移动PDA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资料 选择本院20个护理病区为探究对象,共200名护士。评估应用移动PDA前(2019年7~12月)、后(2020年7~12月)2 000例病人的满意度状况。 方法 参照病区病人数量为责任护理人员配备移动PDA,确保每班护士均有一台移动PDA,并于其中设置每项护理功能: ①识别身份:查询病人基础信息,护理者应用PDA对病人的腕带进行扫描后,能查询其性别、年纪、姓名、入院时间、护理层级、病情、主管医生和护士以及花费等基础信息。 ②录入体征:护理人员可任意时间在病人床边使用移动PDA记录病人的呼吸、温度、脉搏、血压和用药时间等信息。 ③执行医嘱:责任护理人员于PDA上执行医嘱,能够自病人入院至出院整个过程观察自己负责病人的执行医嘱状况,在给病人送口服药物、检查、医治护理时均于PDA上勾选该项,PDA可自动将执行人和执行时间记录。 ④核查用药:应用移动PDA核查、确认每位病人的服用药物状况,核查是否停止医嘱用药等,并记录执行护理人员、药品信息和执行时间等。 ⑤医技预约:能够查询预约单打印状态,以此进行后续检查。

品管圈在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品管圈在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 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好的护理可以让病人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病人的满意度,因此,护理质量管理成为医疗机构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品管圈作为一种常见的改进途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也得到了不少的应用。 品管圈和护理质量管理的关系 品管圈可以帮助医疗机构识别和改进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品管圈是一种基于科学方法的流程改进模型,它包括四个主要的步骤: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这些步骤可以被应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以达到控制病人风险、改进手术效果、提高病人满意度等目的。 在品管圈中,第一个步骤是计划。计划是基于确定问题、设置目标和确定方法,建立改进方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问题可以是任何与护理过程有关的质量问题。目标可以是减少病人康复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或者是增加满意度等。方法可以包括改进护理流程或引进新的护理技术。 第二个步骤是实施。实施是指执行改进方案并记录这个过程的数据。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可以包括针对病人的新的护理计划和技术的实施,或者对现有的流程和操作进行改进,改进技术和流程可以是既定的,也可以是新的。

第三个步骤是检查。检查是指评估实施的效果,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检查可以包括对病人康复过程的跟踪和评估,评估过程需要考虑减少并发症,改善病人的状态等。 第四个步骤是行动。行动是指对实施和检查过程中识别的问题和不完美进行反馈和调整。在护理质量管理中,行动包括解决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修订,从而继续改进护理质量。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医疗机构中广泛使用,很多机构将其应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以改进机构中的护理质量。品管圈可以帮助机构的护理人员管理整个护理过程,并找到问题所在。 以下是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 确定问题并设置目标 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第一个步骤是确定问题并设置目标。机构的护理人员需要从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找到问题点。问题可能包括不良的护理过程、缺少关键护理程序和麻烦点等。目标可以是改进某一方面,例如改善患者整体病情等。 2. 建立方案 建立方案是品管圈的下一步。护理人员需要根据问题设置方案。该方案应针对特定问题,设定时限以确保在适当的时间内得到解决。在建立方案时,护理人员应考虑到资源、可行性

移动护理平台PDA使用操作规范

移动护理平台PDA使用操作规范 1.引言 移动护理平台PDA(便携式数据终端)是一种用于实时记录和管理护理工作的工具。为了确保正确和高效地使用PDA,本文档旨在提供使用PDA的操作规范和指南。 2.安全性和保密性 2.1 PDA的使用者应确保其账户和密码的安全,并不得将其泄露给他人。 2.2 使用PDA时,请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患者信息的安全。不得将未经授权的个人信息上传或传输至任何非授权渠道。 2.3 在离开工作地点或临时离开PDA时,请锁定设备或退出登录以保证数据安全。 3.PDA的操作指南

3.1 打开和关闭PDA 3.1.1 按下电源键并保持按压,直到屏幕亮起,表示PDA已打开。 3.1.2 在使用完PDA后,按下电源键并保持按压,选择关机选项,确认关闭PDA。 3.2 登录和注销 3.2.1 启动PDA后,在登录界面输入账户和密码。 3.2.2 确认登录信息准确无误后,点击登录按钮。 3.2.3 使用完PDA后,在主界面点击注销按钮,并确认注销操作。 3.3 数据录入和查询

3.3.1 使用屏幕上的菜单或图标,选择所需的功能。 3.3.2 按照提示,输入相应的数据并保存。 3.3.3 要查询保存的数据,选择查询功能,并按照要求输入条件。 3.4 错误处理和故障排除 3.4.1 如遇到操作错误或系统故障,请首先尝试重新启动PDA。 3.4.2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请联系系统管理员或技术支持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故障排除。 4.其他注意事项 4.1 请注意保持PDA干净,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涂抹食物或液体。 4.2 长时间不使用PDA时,请将其放在指定的存储位置。 4.3 不得擅自更改PDA的配置或安装未授权的软件。

品质管理圈在胸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全文)

品质管理圈在胸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全文) 品管圈即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国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是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然后分工合作或者有意识将此类人员组织在一起,相互商讨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应用品管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健康观念的更新,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护理质量管理在提高医疗水平、促进患者康复、满足患者需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胸外科住院患者大多经历过手术或择期手术,胸外科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护理工作量大,心理及生理状态较差,对护士素质的要求较高,因此提高胸外科护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2] ,加强胸外科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是胸外科病房管理的核心。 2009年1月在本院胸外科工作至今,2013年1月担任护士长至今,本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品管圈对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科室开放床位50张,执业护士16人。均为女性全科护士,年龄22~39岁,平均(23.5±5.3)岁;

护龄情况:职称情况: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8人;学历情况:本科10人,大专5人,中专1人。 1.2 方法 1.2.1 QCC理论知识培训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品管圈活动的相关知识,使全体护士对使用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有充分的认识,并掌握QCC的工作方法。重点在于传达观念和开导思路,让全科人员清晰了解开展此活动的意义所在。首先对全体护士进行全线培训,然后分别对品管圈组员进行个别培训,并结合演练,边学边操作,快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对组员进行品管圈知识理论的测试,对团队凝聚力、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及管理意识等方面的考核。 1.2.2 分析现状,选定主题针对科室目前存在的管理缺陷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出需要进行整改的主要问题:如各级护士完成的护理质量参差不一,质量控制缺乏有效监管和督查,护士对科室事务的参与性不强,患者安全管理力度不够,满意度调查力度不够,人员使用不合理,未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未做到人尽其用,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尤其专科知识深度不够,护理操作不规范等。 1.2.3 成立“品管圈”小组经梳理,成立了7个品管组,即:⑴病房护理和质量控制小组;⑵沟通协调小组(含健康教育); ⑶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含医疗安全及其他公共安全);⑷护理教

品管圈在护理管理的应用(全文)

品管圈在护理治理的应用 品管圈是针对护理工作岗位上的问题,圈员自发成组参与活动,从而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治理权,继而提高护理质量及中意度[1]。近年来,品管圈活动作为改进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治理中。本研究中,20XX年1月至20XX年5月期间,我院患者应用品管圈护理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XX年1月至20XX年5月期间,我院1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比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品管圈护理),每组各60例。60例对比组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17.3~82.4岁,平均(49±7)岁,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37例、高中及以上学历23例;60例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7.5~82.3岁,平均(50±7)岁;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36例、高中及以上学历24例。 2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护理服务,紧密注意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主管医师,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护理[2]:①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护理主题:品管圈小组包括圈长、辅导员、圈员,分别由科室护士长、护理部副主任、科室护师组成,通过圈员讨论,投票确定主题为提高

患者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对治疗依从性、对护理服务中意度。②现况值调查:圈长每日负责收集数据,根据健康教育内容,设计检查表,通过座谈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护理人员通过健康宣教方式,根据检查表收集入院宣教、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方面数据,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③品管圈实施:培训全体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购置沟通技巧书籍,高年资护士示范,提高全科室护士的沟通水平;每周进行护士业务知识的考核,做好相关记录结果,并与绩效挂钩;组织健康教育查房,示范规范性健康教育方式,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针对患者各个阶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 1.3观察指标:比较2组护理后护理质量,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对治疗依从性,以及对护理服务中意度。从专业护理水平、护患沟通能力、护理文书书写、病情动态掌握、护理中意度等方面,综合性评估护理质量,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3];根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态度、行为表现、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将疾病认知度分为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3个等级,掌握度=掌握+部分掌握[3];根据患者对医嘱的执行情况,将治疗依从性分为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3个等级,依从度=依从+部分依从[4];根据护理质量调查表,对病区环境、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护理技能、护理舒适度、自我护理技巧掌握等方面,进行护理中意度评估,满分为100分,分为非常中意(总分>85分)、中意(60~85分)、不中意(总分<60分),中意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在当今医疗环境中,门诊输液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治疗方式。大量 的患者需要在门诊输液室接受治疗,因此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变得 至关重要。品管圈活动作为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可以在门诊输液室的 护理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就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 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品管圈活动概述 品管圈活动,又称品质改进圈活动,源自于日本的“品质圈活动”, 是一种通过团队协作和不断改进来提高质量的管理方法。品管圈活动 强调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搜集问题、找出原因并制定改进方案来提高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医疗环境中,品管圈活动已得到广泛应用,可 以帮助医疗机构持续改进质量管理。 二、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的重要性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部门之一,负责为患者提供输液治疗。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声誉。 加强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非常重要。 1. 患者安全 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输液操作不当或药物 配制错误可能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甚至逝去,因此需要严格的护理

管理来确保患者的安全。 2. 医疗质量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给予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做好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可以确保患者得到规范的治疗,提升医疗质量。 3. 资源利用 良好的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为医院节约成本。 三、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作为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可以在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1. 建立团队 品管圈活动强调团队合作,首先需要在门诊输液室建立一个专门的团队,包括护士、药剂师、医生等相关人员。这个团队负责收集问题、分析原因并找出改进方法。 2. 收集问题 团队需要定期开展会议,收集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包括输液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药物配制错误等。这些问题可以从患者

护理移动设备PDA使用管理规范

护理移动设备PDA使用管理规范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制定护理移动设备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使用管理规范,以确保护理人员合理、安全、高效地使用PDA,并保护护理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2. PDA使用授权 2.1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PDA的 使用授权。 2.2 PDA的使用授权应根据护理人员的级别和职责进行分级, 确保授权的针对性和合理性。 3. PDA使用准则 3.1 护理人员应保证PDA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禁止私自更改、替换硬件或软件等行为。 3.2 护理人员应妥善保管个人的PDA,不得私自外借或将其用 于非工作目的。 3.3 PDA使用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进 行非法、违规操作。

3.4 护理人员应定期对PDA进行病毒查杀和系统维护,保证PDA的性能和安全。 4. PDA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4.1 护理人员不得私自访问、泄露或篡改有关患者的护理信息,严守医疗保密法律法规。 4.2 护理人员应定期备份PDA上的护理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 和可靠性。 4.3 在护理人员离职或调离职位时,应对PDA中的护理数据进 行清除,以防数据泄露。 5. PDA使用监管与处罚 5.1 医院应建立PDA使用监管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的PDA 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估。 5.2 对于违反PDA使用规范的护理人员,应依法进行相应的纪 律处分或法律追责。 6. 其他事项 6.1 PDA的购置、维修等相关事宜应由医院负责,护理人员不 得擅自处理。

6.2 护理人员对PDA使用规范应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使用效率和安全意识。 以上为护理移动设备PDA使用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请护理人员遵守规定,确保PDA的正常使用和护理信息的安全。

品管圈在提高护士PDA使用率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提高护士PDA使用率的应用效 果 【摘要】目的:为了有效提升PDA在护理人员中的使用,探讨品管圈具体的 应用效果优势。方法:在2022年4月~2022年11月选取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研 究对象的总人数为10名,在2022年3月由选取的10名研究对象组成品管圈活 动小组,探讨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PDA的执行率差异。结果:在实 施品管圈管理之后,护理人员PDA的执行率由79.06%提升到90.10%,差异显著 (p<0.05)。结论:在护理人员中推广使用PDA的过程中,通过品管圈管理可 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PDA的执行率,使得品管圈内的圈员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改善,可以应用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PDA;应用效果 品管圈(QCC)是指工作场所的性质相近或者相同的工作人员,在自愿的情 况下组成一个目的相同的小团体,团体内的所有成员按照制定的程序进行合作, 对于工作中出现的文化、管理等问题集思广益、共同解决,这种管理形式不会过 于死板,相对而言更能发挥团体成员的个人优势[1]。个人数码助理(PDA)一般是 指硬件平台的手持终端执行系统,也就是掌上电脑。合理应用个人数码助理,可 以有效地在病房内延伸扩展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有效地优化护理人员的日常工 作流程,也使得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护理人员 在护理工作中发生差错的概率也被有效地预防和降低,提升医院内部的护理管理 效果,与此同时,也有效地改进了医院内部的护理管理模式。因此,为了提升我 科护理人员PDA的执行率,应用品管圈手段管理护士,并且取得了显著效果,具 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提高护士在护理工作中PDA的规范使用率

提高护士在护理工作中PDA的规范使用 率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工作开展中提高护理人员的PDA规范使用率情。方法:抽选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患者及20例护理人员,常规应用PDA作为参照组,抽选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患者及20例护理人员,优化PDA作为研究组(两组护理人员均为同一批)。分析临床中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评分较参照组均略高(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参照组略低(P<0.05)。结论:表示规范应用PDA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PDA;优化流程;提高措施 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临床护理开展趋于信息化,个人数字助理(PDA)在临床中也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其独特优势得到临床工作者的高度认同,提高工作开展效率的同时,节约工作使用时间,实现临床护理开展的“无纸化”发展,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缺点,需不断对其软件系统进行完善[1]。鉴于此,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抽选我院治疗的88例患者及20名护理人员开展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抽选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患者及20例护理人员,常规应用PDA作为参照组,抽选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患者及20例护理人员,规范应用PDA作为研究组。参照组男:女=22:22,年龄区间24-75岁,均数(49.5±4.23)岁;研究组男:女=23:21,年龄区间25-76岁,均数(50.5±4.52)岁,患者资料呈均衡性(P>0.05)。护

使用移动护理系统在临床护理中的体会

使用移动护理系统在临床护理中的体会 随着医院数字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终端掌控电脑(PDA)的使用真正实现了护理工作向床旁护理的扩展和延伸,解决了现 有医院信息系统(HIS)护士工作站无法实现的问题[1]。我科病房自2016年9月开始使用移 动护理系统,现将使用体会报告如下。 1.身份管理 在患者办理住院手续交费后,病房护士在HIS系统给予患者入科处理,获得标识有病人 信息的手腕带,腕带上有集成了病人所在科室、科室联系电话、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等信息的二维码,在病人住院期间,所有治疗和护理都可以通过该二维码进行核实确认。目 前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查对工作量大,加上外部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患者意识障碍,同名同姓, 转床等,人为出错概率较大。使用手持移动护理终端后,护士在床旁为患者进行诊治时,用PDA对患者进行确认,大大提高了患者身份识别的安全性,杜绝了治疗过程中的张冠李戴, 为临床管理路径提供了辅助手段,确保治疗过程中患者、时间、诊疗行为的准确性[2]。 2.生命体征实时录入 使用移动护理系统后,护士随身携带PDA可将采集的护理数据实时、准确的录入系统,保存后信息直接呈现于护士工作站,电脑自动绘制体温图,保证了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免去护士测量生命体征后反复抄写记录的环节,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3.标本采集 医生开出采血化验医嘱后,护士可在HIS系统先绑定采血管上的条形码,再由另一护士 使用PDA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到病房扫描患者的手腕带的二维码后扫描试管上的条形码,核 对无误后护士开始采血。此举可保证采集信息的实时性与正确性。 4.发放口服药 药房发出的口服药外包装上都有二维码,护士摆药时可以使用PDA进行核对,护士发药时使用PDA扫描患者腕带二维码后再扫描口服药包装上的二维码,核对患者及药品信息是否 正确,核对无误方可执行该口服药医嘱。 5.静脉输液 医生给患者开出输液医嘱后,护士在HIS系统复核完成后打印出的输液卡片有二维码, 护士在摆药时,加药前,加药时,加药后的核对都需要使用PDA进行核对,加药前与加药后 不能为同一名护士。执行输液的护士首先用PDA扫描患者收腕带上的二维码,核对无误后再 用PDA扫描输液上黏贴的二维码,核对是否为正确的药物,若不是该病人的液体,PDA会通 过文字和声音提示护士。核对正确后再给病人输液。PDA的使用符合护士的操作流程,同时 详细记录下液体从摆药加药到执行所有操作者的姓名、时间等信息,在给患者提供优质护理 的同时也树立了护士责任意识,明确了责任人。 6.总结 我科自使用移动护理系统于临床护理以来,护士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护理管理 更加科学规范,实现了护理工作流程最优化,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加无线化、自动化、无纸化,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妇科PDA输液及采血使用率中的作用

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妇科 PDA输液及 采血使用率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妇科PDA输液及采血使用率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需要选取620例妇科患者,纳入时间段为2019年1月~2020年6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310例)与对照组(n=310例),组别不同运用的护理对策不同,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需要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指标为PDA使用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的观察组妇科患者PDA使用率为98.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DA使用率8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升PDA使用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妇科;PDA输液 引言:此次研究需要选取妇科患者,运用不同护理方式并且分组对比,重点分析品管圈在PDA使用中的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需要选取620例妇科患者,对照组(n=31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患者年龄≥21岁,≤68岁,平均年龄(46.36±3.15)岁;观察组 (n=310例)患者需要开展品管圈活动,患者年龄≥22岁,≤70岁,平均年龄(48.11±1.25)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度低(P>0.05)。 1. 1. 方法

对照组妇科住院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即遵医嘱对患者实施输液、采血等 治疗。 观察组妇科住院患者需要开展品管圈活动,具体实施如下:(1)成立品管 圈小组,该品管圈小组由科室护士长组织成立,挑选科室专业技能高、经验丰富 的护理人员组成,均为本科学历,包括3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2)分析PDA 使用率低的原因,PDA目前还处于试用阶段,可以有效提升医疗安全性,医院在 该方面资金投入比较大,不过使用率低,护理人员对PDA使用意识较低[1]。需要 品管圈小组分析影响PDA使用的因素,要求小组成员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对原因进 行分析,具体总结如下: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繁忙,认为使用PDA会增加工作量; 设备在使用中会出现异常、中断等状况;患者对PDA认知度低,使用配合度无法 提升;手腕带因素;PDA使用流程不够完善;PDA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电量不足 情况。(3)改变护理人员PDA使用观念,科室组织护理人员学习PDA使用方法、流程,使其明确PDA使用重要性。要求护理人员通过培训可以明确PDA条形码扫 描核对方法,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明确药物名称、使用方法、剂量、患者姓名等,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差错[2]。(4)保证PDA设备运行正常,科室需要依据PDA设备 运行情况制定使用规范、维修、保养方法以及应急预案等,将PDA设备使用责任 到个人,要求班班交接。(5)制定PDA采血、输液流程,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在 电脑上扫描液体并摆药查对,若核对有误需要再次核对电脑,核对正确后协班护 理人员加药、扫描配药并查对,查对无误后到患者床边扫描腕带、液体,最后输 液或采血。 1. 1. 观察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妇科患者观察指标为PDA使用率、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是研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为提升研究数据准确性,将本研究中的 相关数据分为计量和计数数据,并纳入计算机软件SPSS 22.0中,以此完成相

手术室护理中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作用

手术室护理中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作用 摘要:移动护士工作站是医院信息系统(HIS)在床边工作的手持终端执行系统。该系统以HIS为支撑平台,以PDA为硬件平台,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 大力推进“无纸化、无线网络办公”,成为数字化医院发展的趋势。该系统实现 了护士床边操作,改进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效减少了医疗 事故的发生,同时促进了护理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但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移动护士工作站;应用;局限性;管理规则 移动护士站是把护士工作站在患者床边进行扩展,它是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把掌上电脑作为硬件,用无线局域网进行连通,使用了HIS数据资源,实现了HIS的拓展延伸,提升了医院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本次研究,对移动护 士工作站的应用策略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 1移动护士工作站具有的功能 1.1 将HIS延伸到病人床头 护士可以使用PDA在床边来查看病人的基本信息,如:床号,医院的号码,姓名、出生日期、入院日期、诊断、医疗费用,显示单个病人的医嘱信息,如:医疗咨询、注射咨询、输液咨询、护理咨询、检查咨询、实验室咨询等;对全科医生的所有 医嘱信息进行分类;现场实时采集生命体征等临床信息。同时将采集时间、人员 等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库。保存后将所有信息发送回HIS系统,系统自动生成体温计、生命体征表、重症监护记录表、医嘱执行记录表等,供医生和护士共享。医 生进入HIS系统后,系统立即自动转到PDA上。护士可以在病人床边阅读、查询、检查和执行任务。“移到床边”是该系统最明显的特征,改变了原有的医嘱系统 的工作模式,最大限度的缩进医患之间的距离。 1.2 跟踪医嘱的全生命周期

运用品管圈提高PDA静脉输液查对制度执行率

运用品管圈提高PDA静脉输液查对制度 执行率 【摘要】目的:浅析品管圈对于提升PDA静脉输液查对执行率的作用价值。方法:2022年我科室运用品管圈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分析运用前后护理缺陷情况以及查核对制度执行情况。结果:品管圈应用之后,PDA静脉输液查对制度执行进步率为100%。结论:提高PDA护理查对制度执行率是保证临床护理工作安全的重要措施,而整个工作过程中运用品管圈的模式对于促进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PDA静脉输液;查对制度;品管圈提高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以及护理模式改变,PDA手持数据终端在临床护理中获得广泛的使用,其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输液失误率[1]。查对制度是护理操作过程重要环节,其包括查对制度、服药、注射以及输液等制度,查对制度贯穿PDA静脉输液全过程。如果查对制度执行率不高将会影响PDA静脉输液护理质量。品管圈是指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瓶颈而组成的一个小团队,在品管圈小组中,通过不断找出、分析错误、加以改

正、再发现错误等闭环的模式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本次笔者重点分析品管圈对于提升PDA静脉输液查对执行率的作用价值。 1.基础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来源 来着我科室护理组的9名护士,全部为女性,平均年龄(36.2±1.1)岁。 1.2方法 (1)成立品管圈小组。全科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指导和监督,1名护师作为组长,负责小组活动以及工作安排,整理相应的数据并做好总结,1名主管护师负责会议记录。(2)现状分析。品管圈小组成员对PDA静脉输液查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分别从护士、患者、管理、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重点分析静脉输液各个环节查对流程的执行以及正确情况,及时发现错误。(2)情况分析及整改措施。患者的因素包括了配合度低、腕带丢失等;管理方因素包括培训不到位、薄弱环节督查不到位等;护士方面因素包括工作量大、PDA机数量不足、不重视扫描工作、操作流程错误等;环境因素包括PDA机信号不稳定、人均劳动强度大以及补液高峰期更换数量多等。通过3周的分析发现140次护理操作中,存在缺陷、差错20次,缺陷率为14.2%。通过加强培训督查的模式完善PDA的辅助下输液执行流程,护士长需要加强护士的思想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核对习惯。护士每次操作时,使用自己的账号登录,便于责任到人,保证机器不离身,也不能完全依赖于PDA扫描机,不得以扫描声音判断患者信息是否正确,需要将核对制度执行贯穿于每一个环节。护士长每日随机抽查护士使用PDA的核对规范性,发现问题及时指征并教育。对于薄弱的环节以及特殊的人群需要加强培训。此外,还

应用品管圈降低护士使用PDA进行身份识别时的漏扫描率

应用品管圈降低护士使用PDA进行身份识别时的漏扫描率 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护士使用PDA进行患者身份识别时的漏扫描率。方法开展以”降低护士使用PDA进行患者身份识别时的漏扫描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品管圈十大活动步骤,对2014年7月我科护士使用PDA进行患者身份识别扫描条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并实施。再调查2014年10月我科护士使用PDA进行患者身份识别时的漏扫描率,两者进行比较。结果漏扫描率由改善前21%降低至改善后的6%。改善前后相比,降幅达到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护士使用PDA进行患者身份识别时的漏扫描率中效果显著,同时提高了护士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临床护理安全。 标签:品管圈PDA ;身份识别;漏扫描率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Mobile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MNIS)是以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 System,HIS)为基础,以移动手持电脑设备(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为硬件,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HIS的数据资源,实现HIS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同时也实现无纸化、无线网络化办公[1-3]。PDA作为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形式之一,可实现条码扫描识别患者身份、信息查询、生命体征录入、医嘱执行、护理工作量统计等功能[4]。在这些功能中护士在输液、采血、肌肉注射及发放口服药等护理操作时可通过PDA扫描患者腕带上的条码,从而快速识别患者身份,使护士在患者床边的查对工作更加准确、简单,更易被患者接受,避免了护士因机械重复的工作而导致判断的准确性下降,或因护患双方口齿不清、患者意识不清等带来的安全隐患[5]。我院应用PDA四年多来,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存在因各种原因未规范使用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而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确保临床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我科于2014年7月~10月,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降低护士使用PDA识别患者身份的漏扫描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14年7月护士使用PDA识别患者身份时的漏扫描率为活动前组,2014年10月护士使用PDA识别患者身份时的漏扫描率为活动后组,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漏扫描率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1.2.1品管圈组建在全科范围组织进行品管圈圈员招募,自愿报名,从中选出7名对QCC有一定认识,善于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并且具有评判性思维的护士成为圈员。圈员的职称组成:主管护师1名,护师4人,护士2名;圈员学历层次:本科4人,专科3人;平均年龄28岁。设有辅导员1名,由护士长担任,负责对整个品管圈活动进行指导,督促。圈长1名,负责整个品管圈活动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