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光催化分解水材料研究总结全解

最新光催化分解水材料研究总结全解

最新光催化分解水材料研究总结全解
最新光催化分解水材料研究总结全解

光催化分解水材料研究总结

班级:xxxxx 学号:xxxxx 姓名:xxx

一·研究小组简介

彭绍琴:1985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原江西大学)无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3,2-1994,6北京大学访问学者;1999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南昌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南昌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目前是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师,南昌大学无机化学和应用化学,长期从事无机化学、材料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无机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光催化领域有较长时间的工作积累,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项目2项,主持和完成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主持和完成江西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

上官文峰:日本国立长崎大学工学博士,原日本国工业技术院科学技术特别研究员,

曾先后任北京大学、东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与动力学院燃烧与环境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环境催化与材料、光催化、太阳能制氢、燃烧排放及柴油机尾气催化净化、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功能开发等领域的研究。主要负责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点发展基金、海外合作等项目。在Chem Commun, J Phys Chem B, Appl Catal A & B,《科学通报》等国际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取得日本国发明专利 4 项,并获日本政府“注目发明”奖 1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 余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2 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太阳能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表材料学会理事,973计划“太阳能规模制氢的基础研究”项目专家组成员,《环境污染与防治》杂志编委,亚太纳米科技论坛ISNEPP2006、2007学术委员会委员。

李越湘: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南昌大学材料物

理与化学重点学科光催化方向学术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4年获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西青年科学家提名”称号。现为中国太阳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委员,《功能材料》通讯编委。1984年大学本科毕业于江西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96,10-1997,12国家公派到德国科隆大学((Universitaet zu Koeln))做访问学者,期间得到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短期奖学金资助;2002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化学物理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6月-11月国家公派到德国汉诺威大学(Leibniz Universitaet Hannover)做高级研究学者。长期从事光催化、无机材料、环境化学等方向的研究,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18篇为SCI论文,4篇为EI。作为主要承担者完成省科技厅攻关项目一项和多项横向项目,主持和参与(排名第二)完成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目前承担973计划(国家重点规划基础研究项目)二级子项目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

尚世通(1985一):男,山东省成武县人,东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质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

宋华(1963-):女,工学博士,教授、博导,现系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从

事绿色化学及催化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胡蕊(1985一):女,陕西咸阳人,西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师从樊君教授,从事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方面的研究。

田蒙奎(1978—):男,贵州翁安县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从事光触媒材料及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的研究。

潘商峰(1983--):男。河北沧县人.在读硕士,师承李越湘教授.从事光催化材料研究.其他:烟台大学教授徐爱琴、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学工学院教授李锋、化工学院教授樊君、

中国科学院教授田蒙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燃烧与环境技术研究中心欧阳自远、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张伟,沈发治,杜彬、中国科学院潘高峰、湘潭大学化学学院朱启安,王树峰,王先友,宋方平,陈万平等(以上研究人员排名不分前后)。

二.研究内容概括

2.1概述:

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储量日益减少.终有一天这些资源将会枯竭。这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不依赖化石燃料的、储量丰富的新型能源。氢能正是人们所期待的这种二次能源之一。

氢是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元素。大量存在于水中.据统计它构成了宇宙的75%。氢作为能源有以下特点:(1)发热值很高,是汽油的3倍;(2)易储运,适应各种环境的要求;(3)本身无毒,且燃烧时只产生水,没有其他污染。以方便而廉价的方法制备氢成为能源和环境工作者梦寐以求的愿望。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1972年。El本学者Fujishima和Honda对光照Ti02电极导致水分解产生氢的发现,揭示了太阳能制氢的可能性。目前。利用太阳能光解制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光电化学法和光催化法嘲,其中以半导体光解水制氢方法经济、清洁、实用,是一种比较有前途的方法。太阳光谱中分布最强的成分集中在可见光区,因此设计在可见光区内具有高量子产率的催化剂是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光催化制氢成本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在光解水制氢方面的应用。

2.2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原理:

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从水这一反应物到氢气和氧气产物的变化.是一个自由能增大的非自发反应过程。在标准状态下若要把l mol的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则需237 kJ的能量。光催化反应可以被分为2类。上坡反应和下坡反应,如图1所示川。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伴随的是吉布斯自由能的增加(AGo=237 kJ/m01),该反应是一个上坡反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而光催化降解有机物是一个下坡的反应。是不可逆的。

图2显示了在光和半导体光催化剂(以Ti02为例)的共同作用下,上述反应的实现过程。

TiO:为N型半导体,有非常好的光稳定性,因而在光催化剂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Ti02的禁带宽度为3.2 eV。能够利用太阳光中400 nm以下波长的光。水的分解电解电压为1.23 eV,加上超电位。最适宜的分解电压为1.8 eV左右。当它受到其能量相当或高于该禁带宽度的光辐照时.半导体内的电子受激发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从而在导带和价带分别产生自由电子和电子空穴。水在这种电子一空穴对的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H:和O:。由于存在电子和空穴再结合和光解水的效率取决于2个因素:(1)光生电子一空穴对的多少;(2)电子一空穴对与受体或给体的反应速度要大于电子和空穴的复合速度。必须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半导体都能够分解水。除了其禁带宽度要大于水的电解电压(理论值1.23 eV)外,还有来自于电化学方面的要求,价带和导带的位置必须要分别同OJH:0和HJH:0的电极电位相适应。具体地说,半导体价带的位置应比O/H20的电位更正,而导带的位置应比H2/H20更负。图3列出了一些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光解水所要求的位置关系嗍。

由于目前研究的大部分半导体催化剂具有比较宽的禁带宽度.只能够吸收紫外光。而太阳光谱中分布最强的成分集中在可见光区,紫外光只占太阳光中很小的部分。设计在可见光区内具有高量子产率的催化剂是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光催化制氢成本的关键。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催化剂必须有合适的能带结构。

三.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

总的来说.半导体的带宽要大于分解水需要的最小带宽。需要在半导体的价带和导带之间引入一个能级,使半导体的带宽减小从而具有可见光响应。近几年.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可见光反应体系的研究中.所报道的光催化剂大概有CdS,

Bi2MNb07(M=AI,Ga,In,Y),Pt/SrTi03:Cr,Sb,Pt/SrTi03:Cr,Ta,Pt/SrTi03:Rh等。

3.1 CdS光催化剂

CdS的带隙宽度为2.4 eV.对可见光有很好的吸收。当能量大于或等于禁带宽度的光子被CdS吸收后,价带上的电子跃迁到导带,而空穴则留在价带。e-cb和h+vb能够把水分解成氢和氧。如下所示:

然而,下面的副反应与第3步反应同时存在:

这个副反应使CdS发生光腐蚀.从而限制它的应用。

虽然硫化物作为光催化剂容易产生光腐蚀。但是在利用可见光的研究中仍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而且光腐蚀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入牺牲剂来克服。

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抑制光腐蚀的发生。CdS上担载Pt可以有效的降低光腐蚀。Thewissen等将CdS上负载RuO2在可见光下将H2S分解成氢气和S。Matsumara等报道了Pt/CdS 悬浮在亚硫酸钠溶液中。在可见光下高效制氢的同时能够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和连二硫酸根.产氢速率为0.61 mmol/h。CdS和其他化合物或金属组成复合材料可以有效的减少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光催化的效率。上官文峰等合成了具有层间复合结构的CdS—KTiNb05,CdS—K2Ti3.9Nb0.109等纳米复合材料,其光催化活性高于单一的Cds光催化剂。Takayuki Hirai等人研究了纳米CdS—Ti02复合材料。在CdS纳米粒子表面浸渍巯基乙酸(MAA)可以从2一丙醇水溶液中光催化制氢。量子产率较高。这可能是由于CdS被激发了的电子注入到TiO:空的导带中(图4),从而增加了电子和空穴的有效分离,提高了光催化效率。

3.2过渡金属掺杂的光催化剂

适当的离子掺杂可以在半导体的导带和价带之间引入杂质能级,从而使带宽变小。离子掺杂的光催化剂引起研究者比较广泛的关注。由锑或钽与铬共掺杂的SrTiO3,在可见光(A>420 nm)下具有从甲醇水溶液中制氢的活性.产氢速率分别达到了0.078和0.07 mmol。Cr3+形成的施主能级位于半导体禁带中。从而使光催化剂具有可见光响应;而Sb“或Ta“能够维持体系的电荷平衡,抑制Cr6+,和氧缺陷的形成。Rh掺杂的SrTiO,在甲醇水溶液中产氢的量子产率为5.2%(420 nm)。可见光的响应是由于电子从Rh形成的施主能级跃迁到Ti3d 材轨道形成的导带。

3.3具有连续价带的光催化剂

利用O2p轨道与其他轨道杂化形成连续能级的价带有利于光催化活性的提高。BiVO4。和AgNbO3,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都具有较好的活性。BiVO4和AgNbO3对分解4一壬基苯氧基乙

酸也有比较好的活性。BiV04的合成是把K3V50l4。与Bi(N03)3·5H20水溶液在室温下搅拌。采用液相法合成的BiVO4。活性高于传统固相法合成的BiV04。这类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是带一带跃迁引起的。由于Bi6l和Ag4d轨道与02p轨道耦合,使得半导体价带的位置提高,降低了带隙宽度。

3.4 Z型光催化制氢体系

Sayama等人最早报道了以W03和Fe3+/Fe2+组成的2步激发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悬浮体系的研究结果。该体系的作用机理类似于光合作用的“Z”模型。故称Z型光催化剂,Fe2+“吸收光产生的Fe2+“和H+作用放出氢,生成的Fe3+“则被光激发WO3,产生的导带电子还原为Fe2+“,而光激发产生的价带空穴则把水氧化成氧,如图5所示。Akihiko Kudo及其合作者将Pt /SrTi03:Rh与BiV04,Bi2M006等作为光催化剂.Fe2+/Fe3+为电荷传递体。建立了具有可见光响应的Z型反应体系。在440 nm的量子产率达到了0.3%.把可见光拓展到了520 nm。

四.提高光催化剂性能的途径

某些光催化剂在催化制氢的过程中存在电子一空穴复合快、光谱利用范围窄,光量子效率低等问题,使其实际应用受到了限制。为了提高光催化剂光量子效率,人们开始转向对光催化剂进行改性。目前,主要的改性方法有贵金属沉积法、离子掺杂法、染料光敏化法等。本文主要介绍了光催化剂纳米化、离子掺杂、半导体复合。

4.1光催化剂纳米化

纳米微粒由于尺寸小,表面所占的体积分数大,表面的键态和电子态与颗粒内部不同、表面原子配位不全等,导致表面的活性位置增加,这就使它具备了作为催化剂的基本条件。

纳米半导体比常规半导体光催化活性高得多,原因在于量子尺寸效应使其导带和价带能级变成分立能级,能隙变宽,导带电位变得更负,而价带电位变得更正,这意味着纳米半导体粒子具有更强的氧化或还原能力。Zhou等【12】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Sr2Ta20,,其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主要是因为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纳米结构。

4.2离子掺杂

离子的掺杂产生离子缺陷,可以成为载流子的获阱,延长其寿命。相对于金属离子掺杂,非金属离子掺杂光催化剂的研究较少。Yuan等121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N负载TiO:光催化剂,其光谱响应范围扩展至600 rim。N在Ti02中以分子N2的化学吸附取代基N两种形态共存,它们都加强了可见光的效应,使N—TiO:具有较高的光催化制氧活性。Di等阎和Yamada等1231的研究证实N、F共掺杂Ti02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高于单掺杂的Ti02。s、N共掺杂也可促使TiO:可见光响应。Wei等1241发现s、N共掺杂可产生协同效应,使TiO:的光吸收带边红移,且在可见光区呈现强吸收。

近来人们又进行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共掺杂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光催化剂的活性。Song 等1251发现铜氮共掺杂TiO:在可见光区具有强吸收,光吸收带边红移,而且其光催化活性高于单掺杂和不掺杂的TiO:。Lv等1261研究了铋、碳和氮共掺杂的TiO:,发现共掺杂TiO:不但提高了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而且增强了催化剂对光的吸收,光吸收带边红移,光催化活性提高。

4.3半导体复合

近几年,对半导体复合进行了许多研究,复合半导体使吸收波长大大红移,催化活性提高,这可归因于不同能级半导体问光生载流子易于分离。此外,复合半导体的晶型结构也使光催化活性得到提高。王艳华等1271在超声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Zn(OH):溶胶,然后在其上沉积沉淀CdS,制备cdS/Zn(OH):催化剂前驱体。前驱体分别在空气和氮气下焙烧,制得两种CdS/ZnO复合光催化剂。催化剂表征和分解水制氢实验结果表明,两种CdS/Z nO 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区均有强吸收。

五.结语与展望

近10年来,虽然Ti02光催化研究取得长足进展。但目前仍然存在光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不够深人;不能有效利用可见光等等。通过掺杂的方法,可以拓展TiO:光催化剂对光的响应,但催化效果并不理想,特别对于光解水制氢气与氧气体系。为了进一步提高光解水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均需要在其表面负载Pt,Ru或NiO,,并且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NazS,NaaSO,或CH,OH作为牺牲剂。寻找本身具有较高的氢生成活性中心的光催化剂,则无需负载Pt等贵金属也可实现光解水制氢。同时,如何使牺牲剂循环使用,甚至无须牺牲剂实现可见光的光解水,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在光催化制氢反应体系方面。目前大多以淡水为研究对象。然而自然界中,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可被人类直接利用的还不到1%,所以淡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与此

同时,地球上水资源的97.5%是海水.海水资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利用海水制氢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这对于淡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我国来说尤为重要。

六.参考文献

1.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water with Bi2InNbO7 . Zhigang Zou a,_, Jinhua Ye b, Ryu Abec and Hironori Arakawa a . Catalysis Letters 68 (2000) 235–239

2.Photooxidative Destru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by Hydrogen Peroxide in Water . V. V. Goncharuk, N. M. Soboleva, and A. A. Nosonovich PHYSICAL CHEMISTRY OF 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 2010, V ol. 32, No. 1, pp. 30–56.

3.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of Fe-doped TiO2 Nanotubes

with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 Lixue Deng Shurong Wang Daying Liu ?Baolin Zhu Weiping Huang Shihua Wu ?Shoumin Zhang Catal Lett (2009) 129:513–518

4.期刊论文彭绍琴,李凤丽,李越湘,吕功煊,李树本,Gd3+掺杂纳米TiO2的制备及光解水制氢性能研究功能材料2006,37(10)

5.期刊论文彭绍琴,张伟,李越湘,吕功煊,李树本,AlCl3修饰对虎红-TiO2光催化剂可见光制氢活性的影响功能材料2007,38(3)

6.硕士学位论文方舒玫钛基光催化材料的合成、改性及其光解水制氢催化性能的研究20071101

7.硕士学位论文邢志军I<'->体系中光解水制氢催化剂及光解水器件化研究20060509

8.期刊论文张晓艳,崔晓莉C-N共掺杂纳米Ti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制氢活性物理化学学报2009,25(9)

9.期刊论文张晓艳,李浩鹏,崔晓莉,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无机化学学报2009,25(11)

10. .期刊论文谭君王平闰书一TiO2光解水制氢的研究进展四川化工2008,11(4)

11. 期刊论文肖琳,袁坚,上官文峰, Pt/TiO2上的污染物降解耦合光解水制氢研究工业催化 2008,16(4)

12. 期刊论文李浩鹏,张晓艳,崔晓莉,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CdS/TiO_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解水制氢特性无机化学学报2009,25(11)

13. 期刊论文崔文权,刘利,梁英华可见光分解水制氢催化剂研究进展化工生产与技术2008,15(2)

14. 期刊论文杨亚辉,陈启元,李洁,硼掺杂对K2La2Ti3O10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的影响催化学报2009,30(2)

15.尚世通,张雷,郝慧聪,徐爱琴,王丽,王德英改性Ti02的制备、表征及光解水制氢性能研究

16. 期刊论文宋华,汪淑影,李锋,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当代化工2010,39(2)

17. 期刊论文胡蕊,樊君,刘恩周,温凯,光催化制氢用纳米结构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应用化工 2010,39(1)

18. 期刊论文田蒙奎,上官文峰,欧阳自远,王世杰,光解水制氢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功能材料2005,36(10)

19. 期刊论文张伟,沈发治,杜彬介孔TiO2的制备及染料敏化光催化制氢性能研究广东化工 2009,36(10)

20. 期刊论文彭绍琴,彭煜靖,李越湘,黎澄宇,糠醛、糠醇和糠酸为电子给体在Pt/TiO2上光催化制氢精细化工2008,25(12)

21. 期刊论文田蒙奎,上官文峰,王世杰,欧阳自远,可见光响应光解水制氢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化学进展 2007,19(5)

22. 期刊论文潘高峰,李越湘,彭绍琴,吕功煊,李树本,铍、氮共掺杂TiO2的制备及其可见光下光解水制氢性能研究功能材料2008,39(4)

23. 期刊论文朱启安,王树峰,王先友,宋方平,陈万平,太阳能光解水制H2催化剂研究进展材料导报 2006,20(11)

光催化系统综述

光催化系统综述 光催化系统就是光触媒在外界光的作用下发生催化作用,光触媒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是不同波长的光照)所起到的催化作用的化学反应[1] 。从1972年,Fujishima在半导体TiO2电极上发现了水的光催化分解作用,从而开辟了半导体光催化这一新的领域[2] 。1977年,Yokota发现光照条件下,二氧化钛对丙烯环氧化具有光催化活性,拓宽了光催化应用范围,为有机物氧化反应提供了一条新思路[3] 。此后光催化技术在能源制氢、二氧化碳还原、污染物降解等方面迅速发展起来,光催化制氢在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光催化原理简介 当光子能量高于半导体吸收阈值的光照射半导体时,半导体的价带电子发生带间跃迁,即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从而产生光生电子(e-)和空穴(h+)。此时吸附在纳米颗粒表面的溶解氧俘获电子形成超氧负离子,而空穴将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氢氧根离子和水氧化成氢氧自由基[4] 。 光催化系统简介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清洁、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1972年,日本Fujishima A和Honda K首次报道了TiO2光催化分解水产生H2这一现象后,揭示了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氢的可能性,开辟了将太阳能转换为氢能的研究道路。随后,科学家们不断研究具有高催化性的催化剂及研究体系,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光催化系统作为研究的必备仪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RTK 光催化系统国内首家突破传统体系,模拟工业化生产环境,实现常温常压条件下研究环境,采用独特的RTK GMC专利技术,无需GC,直接对光催化过程中的产气量(氢气或氧气)或产气速率进行计量。同时,突破了传统装置由于自身设计所导致的低量程瓶颈,可以实现较高量程产气量(产气速率)的实时、在线监测,适用于各种不同产率的催化剂体系评价。光催化系统可以应用于常温常压光催化制氢、常温常压光催化制氧、常温常压二氧化碳还原以及光催化降解等领域。 光催化系统特点

最新光催化分解水材料研究总结全解

光催化分解水材料研究总结 班级:xxxxx 学号:xxxxx 姓名:xxx 一·研究小组简介 彭绍琴:1985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原江西大学)无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3,2-1994,6北京大学访问学者;1999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南昌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南昌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目前是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师,南昌大学无机化学和应用化学,长期从事无机化学、材料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无机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光催化领域有较长时间的工作积累,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项目2项,主持和完成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主持和完成江西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 上官文峰:日本国立长崎大学工学博士,原日本国工业技术院科学技术特别研究员, 曾先后任北京大学、东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与动力学院燃烧与环境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环境催化与材料、光催化、太阳能制氢、燃烧排放及柴油机尾气催化净化、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功能开发等领域的研究。主要负责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点发展基金、海外合作等项目。在Chem Commun, J Phys Chem B, Appl Catal A & B,《科学通报》等国际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取得日本国发明专利 4 项,并获日本政府“注目发明”奖 1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 余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2 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太阳能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表材料学会理事,973计划“太阳能规模制氢的基础研究”项目专家组成员,《环境污染与防治》杂志编委,亚太纳米科技论坛ISNEPP2006、2007学术委员会委员。 李越湘: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南昌大学材料物 理与化学重点学科光催化方向学术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4年获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西青年科学家提名”称号。现为中国太阳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委员,《功能材料》通讯编委。1984年大学本科毕业于江西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96,10-1997,12国家公派到德国科隆大学((Universitaet zu Koeln))做访问学者,期间得到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短期奖学金资助;2002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化学物理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6月-11月国家公派到德国汉诺威大学(Leibniz Universitaet Hannover)做高级研究学者。长期从事光催化、无机材料、环境化学等方向的研究,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18篇为SCI论文,4篇为EI。作为主要承担者完成省科技厅攻关项目一项和多项横向项目,主持和参与(排名第二)完成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目前承担973计划(国家重点规划基础研究项目)二级子项目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 尚世通(1985一):男,山东省成武县人,东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质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 宋华(1963-):女,工学博士,教授、博导,现系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从

光催化研究发展综述性报告

光催化研究发展综述性报告 本人申请攻读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由于对后续能源与新能源技术专业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方向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参加相关报告,对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有了详细的了解,对其发展简述如下: 1.前言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能源和环境两大问题[1-2]。能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污染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我们目前所用的能源还是以传统的化石燃料为主,但是因为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或者说是形成的时间周期太长,使得其必有枯竭的一天。据估计,按照目前的开采水平和消耗量,石油还能够维持四十年左右,煤炭最多也就是两百年,而天然气还可以维持大概六十多年。另一方面,化石燃料的燃烧,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对环境的危害,如温室效应、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等,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都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就像美国,在2009年提出的7870亿美元的巨额经济刺激计划中,把发展新能源定位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产业,并提出在未来的三年的时间里,国内可再生能源产量要增加一倍。而我国人口众多,常规能源储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近几十年来,环境污染也是日益严峻。这使得寻找一种清洁可持续的替代能源变得更加迫切。而我国幅员辽阔,拥有极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从长远发展来看完全可以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但太阳能能量密度低、分散性强、不稳定、不连续的缺点使得我们至今仍缺乏对其高效低成本大规模利用的有效手段。但是考虑到占地表约3/4的水域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取氢气,而氢气又是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无毒的清洁燃料,

半导体光催化综述

硫及金属硫化物-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第一章绪论 自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瓦特的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宣告了人类社会由原来的火器时代,进入到了蒸汽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在这个时期,自然科学取得了飞速的进展,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渐形成和完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开始了大量的对世界资源进行掠夺。两次工业革命对然建立了世界的初步两极格局,但是两次科技革命的功劳还是不容忽视的,它们推动了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向现代化工业以及机器化工业的飞速发展,并且带给了人类社会巨大的物质财富,在资本主义国家逐利的对外扩张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争斗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繁荣。但是,当资本家们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至今,已严重威胁着我们所处在的的生存环境。 特别是在进入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向所生存的环境排放了大量的生产废水、废气,它们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污染物如医用药品、农药、工业染料、表面活性剂和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溶液等,含有上述物质的这些废水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巨大的威胁。而且在上述这些污染物中,用传统的处理方法很难将其完全消灭和降解。废水中的很多有机化合物能使水中的厌氧微生物发生异变,从而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所以必须创造出一些其它的非生物的降解技术来除去这些有机化合物[1-3]。因此,开发一种简便、有效、快捷、无害的方法来治理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是当前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据专家分析,传统的化石能源已经不能继续维持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而且传统的化石能源的使用是当前引发严重环境问题的万恶之源。所以,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两大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光解水制氢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光解水制氢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田蒙奎1 ,2 ,上官文峰2 ,欧阳自远1 ,王世杰1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 2.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燃烧与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30) 摘要: 自从Fujishima2Honda 效应发现以来,科学研究者一直努力试图利用半导体光催化剂光分解水来获得既可储存而又清洁的学能———氢能。近一二十年来,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经历了从简单氧化物、复合氧化物、层状化合物到能响应可见光的光催化材料。本文重点描述了这些光催化材料的结构和光催化特性,阐述了该课题的意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关键词: 光解水;氢能;半导体光催化剂中图分号: X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9731 (2005) 1021489204 1 引言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双重压力下,氢能因其燃烧值高、储量丰富、无污染而成为最有希望替代现有化石能源的清洁能源,因而氢能的开发成了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自从Fujishima 和Honda 于1972 年发现了TiO2 光电化学能分解水产生H2 和O2 以来[1 ] ,科学研究者实现太阳能光解水制氢一直在作不懈的努力。普遍接受的光解水制氢原理是:半导体光催化剂在能量等于或大于其禁带宽度的光辐射时,电子从最高电子占据分子轨道( HOMO ,即价带) 受激跃迁至最低电子占据分子轨道(LUMO ,即导带) ,从而在价带留下了光生空穴( h + ) , 导带中引入了光生电子(e - ) 。光生空穴和光生电子分别具有氧化和还

原能力。要实现太阳能光解水制氢和氧,光生电子的还原能力必须能还原H2O 产生H2 ,而光生空穴的氧化能力必须能氧化H2O 产生O2 ,即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导带底要在H2O/ H2 电位( E0 = 0V ,p H = 0) 的上面(导带位置越高,电位越负,还原能力越强) ;而价带顶在O2 / H2O 电位( ENHE = + 1. 23V ,p H = 0) 的下面(价带位置越低,电位越正,氧化能力越强) 。近一二十年来, TiO2 以外的光催化剂的相继发现,特别是能响应可见光的光催化材料的出现,使得光解水制氢研究进入了非常活跃时期。本文就近期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研究进展中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作一综述。 2 简单半导体氧化物,硫化物系光催化剂目前广泛研究的简单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 部分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band st ructure for some semiconductor s TiO2 光催化剂由于光照不发生光腐蚀、耐酸碱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对生物无毒性、来源丰富等优点而被广为利用。具有代表性的

近期关于光催化水解制氢气研究报告综述

以二氧化钛为基质的催化剂的研究综述 温邻君杨晓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191) 摘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关于光致水解制氢气的催化剂的近期研究进展。从以下几个提高催化活性的方向:贵金属负载、离子掺混、染色光敏化处理、复合半导体及化学牺牲剂等,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总结各种改善高催化活性思路的科研进展,系统地比较各个方法的特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TiO2、光催化水解制氢、催化剂改性技术、电子-空穴、牺牲剂、量子效率 Abstract: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photocatalytic water-splitting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Basing on the follow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noble metal loading, ion doping, dye sensitization, composite semiconductors andchemical additives. Combines with the recent research results to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s in those methods.Systematically compares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ous methods and gives my own opinions. At last,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in this area. Key words: TiO2, photocatalytic water-splitting for hydrogen production,photocatalyst modification techniques, electron -role, sacrificial reagents, quantum efficiency

10 可见光区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研究进展

一 引言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两个重大战略问题。随着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日益枯竭以及环境恶化,人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清洁能源。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可贮 可见光区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光催化分解水的基本原理,综述了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区分解水 制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可见光;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半导体;太阳能 摘 要:关键词:宁夏大学 天然气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苏 光 马保军 存、可运输的能源,被誉为“未来的石油”。因此以太阳能为原料通过光催化的方法分解水制氢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能源利用方式,是“人类的理想技术之一”。1972年日本东京大学的Fujishima 和Honda 首次发现了在TiO 2电极上光电催化分解水 五 结论 本文对天津大学10kW p 非晶硅光伏直接并网系统进行了介绍。随着光伏器件价格的不断下降和国家对光伏产业的政策扶持,光伏发电必将会成为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因素。通过对其一部分时间的监测,目前仍需进一步研究的光伏并网问题为: (1) 选址问题:光伏直接并网系统选址需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因素、负荷情况以及并入电网的等级和容量问题,而光伏组件往往对占地面积需求较大,建议推广光伏屋顶并网系统。 (2) 光伏发电对电网稳定运行问题:由于光伏发电过度依赖天气状况,所产生的电量很不稳定,因此需要保证光伏电站和水电、火电等电站的配 合发电,最大程度地减小由于光伏电站发电量波动对电网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IEEE STD 929-2000 IEEE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Utility Interface of Photovoltaic(PV)Systems[S]. [2] 张海林,杨勇.自动化系统中的串行通信协议的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31):159—160. [3] 王飞,余世杰,苏建徽,等.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5,20(5):72—74. [4] 周德佳,赵争鸣,吴理博,等.基于仿真模型的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特性的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47(7):1109—1112,1117. [5] Masters G M .Renewable and efficient electric power systems [M].Hoboken ,NJ :Wiley ,2004. [6]郑诗程,夏伟.三相光伏并网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电子,2007,(3):43—46 . (接上页)

光催化原理及应用

光催化原理及应用 起源 光触媒,是一个外来词,起源于日本,由于日本文字写成“光触媒”,所以中国人就直接把她命名为“光触媒”。其实日文“光触媒”翻译成中文应该叫“光催化剂”翻译成英文叫“photo catalyst ”。光触 媒于1967年被当时还是东京大学研究生的藤岛昭教授发现。在一次试验中对放入水中的氧化钛 单结晶进行了光线照射,结果发现水被分解成了氧和氢。这一效果作为“本多?藤岛效果” (Honda-Fujishima Effect )而闻名于世,该名称组合了藤岛教授和当时他的指导教师一东京 工艺大学校长本多健一的名字。 这种现象相当于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以当时正值石油危机的背景,世人对寻找新能源的期 待甚为殷切,因此这一技术作为从水中提取氢的划时代方法受到了瞩目,但由于很难在短时间 内提取大量的氢气,所以利用于新能源的开发终究无法实现,因此在轰动一时后迅速降温。 1992年第一次二氧化钛光触媒国际研讨会在加拿大举行,日本的研究机构发表许多关于光触 媒的新观念,并提出应用于氮氧化物净化的研究成果。因此二氧化钛相关的专利数目亦最多, 其它触媒关连技术则涵盖触媒调配的制程、触媒构造、触媒担体、触媒固定法、触媒性能测试等。以此为契机,光触媒应用于抗菌、防污、空气净化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急剧增加,从1971年 至2000年6月总共有10,717件光触媒的相关专利提出申请。二氧化钛TiO 2 光触媒的广泛应 用,将为人们带来清洁的环境、健康的身体。 催化剂是加速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其本身并不参加反应。典型的天然光催化剂就是我们常见的叶绿素,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促进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氧气和碳水化合物。 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它涂布于基材表面,在光线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岀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具备除臭、抗污等功能。光催化是在光的辐照下使催化剂周围的氧气和水转化成极具活性的氧自由基,氧化力极强,几乎可以分解所有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有机物质总的来说纳米光触媒技术是一种纳米仿生技术,用于环境净化,自清洁材料,先进新能源,癌症医疗,高效率抗菌等多个前沿领域。 早在1839年,Becquere就发现了光电现象,然而未能对其进行理论解释。直到1955年,Brattain 和Gareet 才对光电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标志着光电化学的诞生。1972年,日本东京大学Fu jishmi a和H onda研究发现[3],利用二氧化钛单晶进行光催化反应可使水分解成氢和氧。这一开创性的工作标志着光电现象应用于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的全面启动。在过去30年里,人们在光催化材料开发与应用方面的研 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二氧化钛为例,揭示了其晶体结构、表面羟基自由基以及氧缺陷对量子效率的影响机制;采用元素 掺杂、复合半导体以及光敏化等手段拓展其光催化活性至可见光响应范围;通过在其表面沉积贵金属纳米 颗粒可以提高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尽管人们对光催化现象的认知与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受认知手段与认知水平的限制,目前对光催化作用机理的研究成果仍不足以指导光催化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亟待大力开展光催化基本原理研究工作以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现有光催化材料的光响应范围窄,量子转换效率低,太阳能利用率低,依然是制约光催化材料应用的瓶颈。寻找和制备高量子效率光催化材料是实现光能转换的先决条件,也是光催化材料研究者所需要解决的首要 任务之一。 光催化机理: 半导体材料在紫外及可见光照射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促进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这一过程称为光催化。当光能等于或超过半导体材料的带隙能量时,电子从价带(VB)激发到导带(CB)形成光生载流子(电子-空穴对)。在缺乏合适的电子或空穴捕获剂时,吸收的光能因为载流子复合而以热的形式耗散。价带空穴是强氧化剂,而导带电子是强还原剂。大多数有机光降解是直接或间接利用了空穴的强氧化能力。

半导体光催化综述

硫及金属硫化物-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第一章绪论 自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瓦特的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宣告了人类社会由原来的火器时代,进入到了蒸汽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在这个时期,自然科学取得了飞速的进展,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渐形成和完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开始了大量的对世界资源进行掠夺。两次工业革命对然建立了世界的初步两极格局,但是两次科技革命的功劳还是不容忽视的,它们推动了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向现代化工业以及机器化工业的飞速发展,并且带给了人类社会巨大的物质财富,在资本主义国家逐利的对外扩张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争斗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繁荣。但是,当资本家们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至今,已严重威胁着我们所处在的的生存环境。 特别是在进入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向所生存的环境排放了大量的生产废水、废气,它们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污染物如医用药品、农药、工业染料、表面活性剂和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溶液等,含有上述物质的这些废水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巨大的威胁。而且在上述这些污染物中,用传统的处理方法很难将其完全消灭和降解。废水中的很多有机化合物能使水中的厌氧微生物发生异变,从而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所以必须创造出一些其它的非生物的降解技术来除去这些有机化合物[1-3]。因此,开发一种简便、有效、快捷、无害的方法来治理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是当前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据专家分析,传统的化石能源已经不能继续维持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而且传统的化石能源的使用是当前引发严重环境问题的万恶之源。所以,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两大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TiO2光催化原理和应用

TiO2光催化原理及应用 一.前言 在世界人口持续增加以及广泛工业化的过程中,饮用水源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地球上 22% 的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饮用水标准。长期摄入不干净饮用水将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 世界范围内每年大概有 200 万人由于水传播疾病死亡。水中的污染物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常见的污染物包括有毒重金属、自然毒素、药物、有机污染物等。常规的饮用水净化技术有氯气、臭氧和紫外线消毒以及过滤、吸附、静置等,但是这些方法对新生的污物往往不是非常有效,并且可能导致二次污染。包括我国在内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氯气消毒法,可能在水中生成对人类健康有害的高氯酸盐。臭氧消毒是比较安全的消毒方法,但是所需设备昂贵;而紫外线消毒法需要能源支持,并且日常的维护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吸附法一般需要消耗大量的吸附剂,使用过的吸附剂一般需要额外的处理。这些缺点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范围,迫切需要发展一种高效、绿色、简单的净化水技术。 自然界中,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能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氧)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这种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光化学反应的过程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很相似。光化学反应一般可以分为直接光解和间接光解两类。直接光解为物质吸收能量达到激发态,吸收的能量使反应物的电子在轨道间的转移,当强度够大时,可造成化学键的断裂,产生其它物质。直接光解是光化学反应中最简单的形式,但这类反应产率一般较低。间接光解则为反应系统中某一物质吸收光能后,再诱使另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半导体在光的照射下,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促使化合物的合成或使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分解的过程称之为半导体光催化。半导体光催化是光化学反应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它能使许多通常情况下难以实现或不可能进行的反应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顺利进行。与传统技术相比,光催化技术具有两个最显着的特征:第一,光催化是低温深度反应技术。光催化氧化可在室温下将水、空气和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等完全氧化二氧化碳和水等产物。第二,光催化可利用紫外光或太阳光作为光源来活化光催化剂,驱动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净化目的,对净化受无机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废水及回收贵金属亦有显着效果。 二.TiO2的性质及光催化原理 许多半导体材料(如TiO2,ZnO,Fe2O3,ZnS,CdS等)具有合适的能带结构可以作为光催化剂。但是,由于某些化合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而且有的半导体在光照下不稳定, 以其化学性质稳定、氧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光腐蚀现象。在众多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中,TiO 2 还原性强、抗腐蚀、无毒及成本低而成为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半导体光催化剂。 TiO 属于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它有三种晶型——锐钛矿相、金红石相和板钛矿相,板 2

光催化水处理

光催化水处理 光催化水处理器也叫光触媒水处理器,是以光触媒杀菌消毒技术为核心,辅助于离子微电解的防垢除垢技术,再加上滤网过滤水中杂质的技术,三者合一,可同时实现杀菌灭藻,除垢防垢,缓蚀防腐的综合功能。 光催化反应基本原理: 复合光催化抗菌泡沫金属网上的纳米级TiO2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可以产生游离电子及空穴,利用空穴的氧化和电子的还原能力,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基(活性羟基、超氧根离子、-COOH、H2O2等),这些自由基可轻易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胞质流失,进而将细胞氧化,直接杀死细菌。而这种特殊的光触媒材料只是催化反应,本身的性质在反应前后不会发生变化,也没有任何损耗。 设备配置: 光催化水处理由设备筒体,密封盖,光触媒体,紫外线灯管,电极等组成,筒体内壁为二氧化钛薄膜涂层。 设备功能: 1、杀菌功能:可以迅速杀灭、分解水系统中滋生的各类微生物、细菌等,一次性通过对细菌总数的杀灭率达95% 以上,对真菌的杀灭率达73% 以上。对水系统24小时和48小时跟踪运行,对自然菌

的去除率为99.98% 和99.99%。对军团菌的去除效果从阳性变为未检出。 2、灭藻阻垢功能:可以杀灭、分解水系统中滋生的各种藻类及有机物。对浊度的下降率在85%以上,可以有效地阻止水系统中管道结垢,全面改善水系统的运行状况,无需加药、无需换水,达到节能、节水效果。 控制系统: 1、运用智能控制技术,设备具有过载保护、缺水保护、紫外灯检测等功能。 2、定时功能,可以设定设备每天的运行和停止时间。 设备特点 1,不改变水的化学性质,无二次污染,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 2,自动反冲洗过滤,自洁功能可选; 3,设备安装,维护简单方便; 4,细菌去除率可达99%以上;长期使用消毒效果更佳; 5,不腐蚀设备,设备使用寿命长。 产品主要应用领域 1,水质净化:水质消毒、净化。 2,工业冷却循环水处理:杀菌灭藻,阻垢除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