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内外文献综述

1. 国外文献概述

首先,关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于1970年发表了论文“柠檬市场”,提出了逆向选择这个概念。他在研究二手车市场时发现,市场内良品与劣品混杂,由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出现了“劣胜优汰”的现象,被称为逆向选择。继而,他又以保险市场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对于保险市场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很难买到医疗保险这一情况,他认为,由于体检成本等原因,投保人要比保险公司更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随着保险费用的增加,购买保险的人群是那些确实需要保险的人,也就是说,随着保费的提高,投保人的健康状况是下降的,到了某一程度,就会出现,不管保费上升到何种程度,保险公司都不愿意去提供保险服务。同样,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使得交易中总有一方会因为获取信息的不完整而对交易缺乏信心,对于商品交易来说,这个成本是昂贵的,但仍然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以旧车交易市场为例,对于卖主来说,如果他们坚持只卖好车不卖一辆差车,长期如此所建立的声誉就会增强买主的信任,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对于买主而言,同样也可以设置更好的策略将差车排除出他们的选择范围。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另外两个得主Michael Spence和Joseph Stiglitz,则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如何从各种的商品中挑选好的商品。

斯蒂格利茨在1976年对非寿险领域的逆向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他指出,在保险市场上,保险人对投保人的状况并不如投保人自身了解,无法区分投保人风险的高低,保险人就会因为担心低价格承保高风险而倾向于索取更高的价格,这样,低风险人群就可能会退出保险市场,只留下高风险人群。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很多经济学家都对医疗保险市场进行了研究,认为医疗保险市场和以往经济学研究的标准竞争市场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参与各方之间存在信息缺乏。阿罗(1963)在他发表的《不确定性和医疗保健经济学》(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edical Care)中认为,信息较弱的可获得性导致了较弱的判断力,由此产生了一些不确定性,最终导致失误的判断并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斯蒂格利茨进一步研究认为,信息的极度贫乏造成了交易费用的扩大,导致医疗福利水平下降和拥有保险的人口比重的下降。医疗保险市场供给不足,即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下形成的逆向选择。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以保利(Pauly)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把如何将公共医疗保险中信息失灵的后果最小化作为所研究的中心话题。以波利和布劳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转向事后信息不对称问题,[1]于是,改革支付制度、有效控制成本、防止过度浪费、建立和完善评

估体系等改善政府具体干预措施的研究,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Evans R.G(1974)研究了医疗保险中由于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而带来的需求偏向。[2]他认为医疗保险需求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由供给者诱导的需求,并且提出了医生目标收入的假说。这一假说显示,随着医生人数的增加,医生会提高诊疗价格并刺激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以此达到他们的目标收入。因此政府应该制定强有力的干预政策和健全的管理体制来约束医生的行为,保护病人的利益。

梅耶森(Myerson,1991)认为可以把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简单分为两类,即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和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其次,在信息经济学文献中,常常将博弈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称为“代理人”(agent),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称为“委托人”(principal),据此,信息经济学的所有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代理的框架下分析。委托-代理理论是伴随着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委托人与代理人信息的不对称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委托人试图根据观测到的信息,来设计一个激励策略,来激励代理人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

管理学家威廉·D·拜格雷夫认为使经理人能偶分享到企业所有权的利益,是其实现承担决策风险和分享决策收益的关键。以鲍莫尔(1990)的观点,在经理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家资源以及经理人的数量和质量,而是取决于社会制度对企业家或经理人资源能否进行良好的引导和充分的发挥。本杰明·克莱在研究委托一代理模型中认为,由于交易各方之间的信息是不透明的,交易当事人无法观察到其他交易者的行为,于是就产生了道德风险,这就使交易者面临非常严重的风险规避问题,迫使交易者以现有掌握的信息来建立一个激励方案。[3]

舍温·罗森则认为,由于在企业中,经理能够掌控企业中大量可支配的有效资源,于是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情况下,使二者的产生了利益冲突。并且在市场均衡状态下,由于高级经理的边际生产率大大超过低级经理,最高职位被最有能力的经理占有,这就解释了大企业的高层经理报酬和企业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他预测在激励和保险契约之间由报酬结构所达成的一个和解契约。特别在经理市场中,经理之间的竞争影响经理们能否获取更高的职位和拥有更多的控制力,这类竞争主要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工资和向更高职位的晋升。由于声誉的积累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减少的,当迅速下降的声誉减少了对现在行为、未来地位产生任何激励效应时,那么在职业生涯中,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相比,职业激励能够更好地代替现有绩效激励。他还提出了劳动时间和报酬、代理问题的性质、对不良行为的惩罚等问题,并建立了激励和风险分担模型、晋升和职业生涯激励模型等。[4]

2. 国内文献概述

大多数的国内外学者都认为强制性的社会保险的引入,能有效的解决了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国内学者对医疗保险中逆向选择的问题研究的相对较少,并且研究针对的是道德风险,主要集中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上。胡苏云(2000)主要分析了道德风险的特征,道德风险和医疗价格等存在的关系,提出了克服道德风险的方法。[5][6]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副所长郑秉文对医疗保险市场的特殊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公共、私人以及二者混合的医疗保险的供给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最终认为,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无论医疗保险由谁提供,都可能导致一个缺乏完全效率的保险机制。

朱捷在《浅析健康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控制机制》一文中阐述了健康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作者认为,要控制健康保险中道德风险,需要从医疗保险服务提供者和患者两方面着手,把商业经营的新方法和新观念引入医疗保险领域,对医疗服务项目以及医疗产品的价格、质量和人们获得医疗服务的途径进行严格的管理。

赵小苏、王永其、宋余庆、王建宏(2001)认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产生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是:覆盖面窄;基本医疗水平不高;医保规定不完善;部分参保单位上缴资金不足等造成医保资金流失。据此提出了建立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的补充医疗保险;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筹集和管理:建立有效的个人筹资和医疗费用分担机制等对策。[7]中南财经大学的赵曼教授所主持国家的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与医患双方道德风险规避》,系统的分析了我国医疗保险市场中的道德风险的产生机理、规避难度、各参与方的权、责、利关系等方面,从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签订的不完全保险合同以及强化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制约和调控两个方面同时入手,提出扩大拒保范围、成本分担制、制定承保上限、实施医药分离、治疗与预防相结合、改进对医疗单位的支付制度、加强对医疗器械使用的管理等建议。[8][9]

陈永升(2002)认为在医疗保险下的医疗服务市场中,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医疗供方的诱导需求和提供过度医疗服务的行为,从而产生了医疗供方道德风险行为。[10]林海等(2005)认为,逆向选择的原因是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权力优势进行逆向选择。主要表现为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较窄,对城镇居民以外的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障力度不够,部分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中,个人负担比例过重,医保基金监管不力,时常出现被随意挪用等问题。[11]叶艳等(2004)和文胜(2006)认为,在社会医疗保险中,参保个人和参保单位以及医疗机构都存在逆向选择的问题,类似于“劣币逐良币”,而且企业参保意识不强,一些个人,特别是健康年轻人群也缺乏参保意识,千方百计地拒绝或推迟

参保,隐瞒或减少缴费。医疗机构在当前按服务付费的模式下,为减少自身的损失增加自己的获利,对重症病人推诿,降低医疗服务质量,最终出现优质医院或优质服务退出医疗保障范围的局面。[12][13]在解决问题的对策上,张欢(2006)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指出我国社会保险由于普遍性、广泛性的不足,以及强制性和平等性等方面的缺陷,存在比较严重的逆向选择情况。[14]而且医疗保险和其他保险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逆向选择也和其他保险的情况存在巨大差异。其他学者(叶艳2004,赵林海2005,文胜2006等)在研究中,利用信息经济学以及信息甄别理论,来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思路。

3. 文献评述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于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的并不多,大多数是以某一现象为切入点,进行独立的研究,对于逆向选择产生的原因分析主要是从信息不对称以及道德风险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其中也给出了一些解决思路,但是如何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这一方面还不够深入。而对于委托-代理理论,主要是从公司经营方面来阐述的,在国外的相关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研究中,无不指出的是企业在经历传统家族制经营后,建立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后,职业经理人对掌握企业控制权的现象。他们的研究分析主要是针对资本所有者和职业经理人双方权利的此长彼消上。所建立的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契约约束和激励方案,主要是注重对道德风险的规避,以及对建立在企业规模与经理报酬的相关性的职位晋升和职业生涯设计的研究上。而这一点运用到医疗保险市场中,就可以在病人和医疗机构之间去规避道德风险,利用代理人报酬来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案。

作为保险市场中的理性人,作出选择都是以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力争使自己的选择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低风险的人退出应该是一个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最优选择。虽然商业医疗保险并不是强制性的保险,但却是社会医疗保险强有力的补充,在现在医疗价格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仅仅依靠社会医疗保险是很不够的,所以,人们会额外选择商业医疗保险。但是,商业医疗保险选择的人群中,中高风险的人群比例相对来说要更大一点,那么,如何从参保人员中区分出不同风险的人群,并给以不同的保险费,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降低保险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参考文献

[1] Pauly M.V. The Economics of Moral Hazard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68,58(l):51-53

[2] Evans R.G Supplier Induced Demand, Empirical Evidence and Medical Care, 1974,10(1):56-68

[3]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所有权、控制与企业[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39一46

[4]龚益鸣.现代经理革命寻找资本的“牧羊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9-5

[5]胡苏云.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0.3(3).

[6]胡苏云.医疗服务和保险中公共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仁[J].人口与经济,2000.2

[7]赵小苏、王永其等.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J].卫生软科

学,2001.15(4):13-16.

[8]赵曼.中国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与医患双方道德风险规避.财经政法资讯,2001.2.

[9]赵曼.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约束机制与道德风险规避[J].财贸经济.2003.2.

[10]陈永升.医疗保险中医疗供方道德风险行为分析[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2.4.

[11]赵林海,汤质如,颜理论.社会医疗保险机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11

[12]文胜.基本医疗保险参与方行为偏离的信息经济学分析[J].经济师,2006.6

[13]叶艳,顾成瑶.医保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J].中国社会保障,2004.

[14]张欢.中国社会保险逆向选择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2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 ___。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

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 ___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2、文献综述规定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文献综述怎么才能写好 如何读外国文献

为什么读文献? 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关键信息(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里找,并且从discuss论述里最好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重点读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三、如何阅读文献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 及Title 与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1.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2.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3.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2000字左右的设计方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1.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应该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题目:一般应采用《×××研究的文献综述》作为标题,经指导教师批准以所研究题目或主要论题加“文献综述”的方式作为标题。前言:点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正文:无固定格式,可以按文献的时空顺序,层次顺序,毕业论文(设计)的论点顺序等展开,总之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论文(设计)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2. 文献综述所评述的文献应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相关,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数量一致,原则上不少于15篇,并且要有外文文献;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一般不得以第二手资料作为参考文献。3. 文献综述中所涉及的文献如果在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中已有详细、清楚的说明,只需说明文献的作者和名称,在参考文献中无法说明的与文献的采用有直接关联的问题,如版本问题,翻译问题等,应在文献综述中加以说明。引用文献要加以标注。4. 文献综述的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毕业论文(设计)完全一致,引用图表、公式等资料的方式也应与毕业论文(设计)保持一致。1. 文献综述应始于选题,要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撰写,原则上要在毕业论文(设计)正式开题之前完成。2. 文献综述与毕业论文(设计)同为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的基本文献,为保存文档,学生应同时提供纸介和电子文档。摘要:民俗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对民俗文化的开发研究也成为我们急需努力探索的课题。现阶段,我们更应继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使之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而针对当前我国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开发方式不合理以及民俗精神淡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各家观点对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研究进行了大量详实的文献综述。关键词:民俗文化;现状;保护;继承;科学开发Overview on our state folk cultural developmentAbstract:Folk custom culture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跨文化交际的工具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加强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是当前小学英语课改的要求之一。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Wilkins 1976 。”有研究表明,词汇水平对英语写作有直接影响,高水平的英语写作者都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掌握词汇量的多少与阅读速度成正比,词汇量越大,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越少,理解程度就越高,返之亦然。(杨梅珍,1997)。词汇的习得,无论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是一个终身的认知过程,没有人能掌握英语或汉语的全部词汇。(戴曼纯,2002)但习得足够多的词汇是语言问题的核心。因此,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扩大语言词汇量是永无止境的。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投提出的一种完整的独特的智力理论。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了世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在于个体智能是高是低,而在于每个人的智能组合不同,他们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个学生找到最合适他们的天性和意愿发展、成长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使其利用自己的智能强项来带动和发展其他领域的智能,尤其是他们智能弱项的发展。 五、研究目标 本课题组把本阶段的研究目标确定为: 1.通过教学理论学习与英语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分析研究词汇的特点,优化词汇教学方法。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有效的教授学生英语单词记忆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单词教学水平。 2.研究学生的记忆特点,教授学生英语单词的记忆的方法,学生根据自身记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词汇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师开发和拓展英语语教学资源的能力,锻炼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意识,有探索、创新精神,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的英语教师队伍,活跃我校活动教学的研究并形成特色。 六、研究内容 1.改变创新词汇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数学效率; 2.探究多种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词汇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 3.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调汇学习策略的培养; 4.课外巩固记忆的系统化指导方法。 七、研究重难点 研究重点:调查整理五、六年级英语教材中的词汇教学内容,研究这些词汇教学与学生识记词汇的方法和习惯为切入点,研究高年级英语语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研究难点:研究五、六年级英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研究一套适合高年级词汇识记和运用效果的课堂评价机制。 八、研究的创新点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个体、教师个体、学生群体间的多向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合作情况,更加关注的是“互动场”这个“整体生活空间”的营造,追求词汇教学多向互动所形成的整体性、和谐性、有效性。 九、研究方法

食品安全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内外文献综述 食品安全是一个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它涉及到资源配置与环境保护、需求的满足与社会福利的改善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也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不同时期由于食品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也不相同。本章通过对食品安全相关文献的回顾与比较,以掌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脉络。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食品安全问题的提出 食品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国外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侧重食品数量安全(food Sedcurity)到侧重食品质量安全的转变过程。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机构举行的世界粮食会议上,将食品安全定义为:所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维持健康的生存所必需的足够食物。1983年,FAO前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将食品安全最终目标解释为确保 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一概念主要强调了一国的食品供给数量能否满足人口的基本需要,并且更关注社会弱势人群(如穷人、妇女和儿童等)的食品可获得性,以避免和减少饥荒和营养不良现象的发生,因而与缓解和消除贫困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题为《品安全在卫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的文件中,把“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作为同意语,定义为:“生产、加工、储存、分配和制作食品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可靠,有益于健康并且适合人消费的种种必要条件和措施”。1996年,WHO在《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性计划指南》中,对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别,其中食品安全被解释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卫生则指“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食品安全规制主体 食品安全规制的主体主要有规制机构、企业、用户(消费者)和非政府机构。针对消费者在食品安全规制中的作用,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 May Aung(2004)在研究中表明,所有国家必须考虑消费者利益,使消费者能够参加培训、决策以及国家食品安全系统的发展、调整和实施活动; AndrewFearne,JulieA.Caswell和Spence Henson(2007)的研究表明:根据各国食品安全形势、食品行业特征、消费者消费行为模式的不同,各国对食品行业的规制模式也有很大差异。Geoffrey podger(2005)的研究表明世界各国大致形成了两种食品安全规制机构设立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多部门共同负责的模式和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代表的由一个独

文献综述是什么怎么写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医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临床科研选题及进行临床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复。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有范例)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 ——文献综述写作技巧 何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怎么写呢?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①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②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③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④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但

国内外文献综述-实例

国内外文献综述(参考实例)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国内文献 魏涛、陆正飞、单宏伟在 2007年01期《管理世界》上发表《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文章,文章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管理的行为,发现不管是亏损公司还是盈利公司,其盈余管理都相当依赖非经常性收益。 吴联生,薄仙慧,王亚平(2007)在2007年08期《经济研究》上发表文章,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进行研究,运用数学估计的方法,对股票市场是否提高了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问题进行研究。结论表明,股票市场确实提高了公司的盈余管理的程度。 国外文献 特里. 沃菲尔德(2005)以1993一2000美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盈余管理与高管激励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股权激励越高的公司更有可能发生为满足盈余预期而进行盈余管理。 爱普里.克莱恩(April. Klein)(2006)经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与盈余操纵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盈余管理与CEO是否为薪酬委员会成员呈正相关,与CEO持有股份数量呈负相关,与审计委员会成员中是否有外部股东呈负相关。 三、主要观点 美国会计学教授,希历(Healy)和惠伦(Wha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时,利用职业判断来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 美国会计学者,斯科特(Scott)(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他的观点认为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经营者在对一系列的会计政策进行选择时,会采用那些使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 国内学者的观点 邹小凡、陈雪洁(2002)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达到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

文献综述格式及要求仅供参考

国家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题目) 前言(引言) ×××××(格式: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前言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意义、范围、前人研究情况及其与本课题的关系。要求: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范例]:FDI影响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分析与研究综述(前言)FDI的理论研究,基本上围绕两大主题而展开,一是什么因素引起FDI,即FDI产生和发展的动因问题;二是FDI的效应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的加剧和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关FDI与贸易关系研究的重点正在发生转移,FDI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问题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并日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正文:××××× 格式:正文一级标题采用中文序数(如一、二、三、……)标引、小二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排列;二级标题采用两边加圆括号的中文序数(如(一)(二)(三)……)标引、三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符;三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 2. 3. ……)标引、小四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符。各级标题中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字体。各级标题与正文前后段间距0.5行或6磅。从此页开始编页码。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的要求排版,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要求:正文是综述的主体,综合前人文献中提出的理论和事实,比较各种学术观点,阐明所提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等。一般可以按照题目大小、内

国内外人力资源整合文献综述

2.4 国内外人力资源整合的研究现状 人力资源整合(Human Resource Integration,简称为HRI),作为企业管理整合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自19世纪美国发生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们从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作了比较多的研究。Schweiger,Walsh (1980)在著作中,讨论了雇员在并购中的冲突、紧张、职业不确定性、行为难题、压力、生产力损失、财务安全、工作地点的重新安排、同事间的信任等问题的典型感受。Krug,Nigh(1998)对跨国并购中的被并购企业管理者离职原因进行了研究,认为被并购企业管理者的大量离职与并购两企业所在国的文化差异、高的国际整合水平(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和被并购企业在并购前的绩效水平显著相关;文化差异越大、国际整合水平越高、并购前的绩效越低,其离职率越高。美国学者P·普里切特,D·鲁宾逊(1999)在《并购之后:如何管理被收购公司》中对企业并购对员工的心理冲击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被收购公司人员的综合评价和挽留等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并购管理提出了一些指导原则。这本书是国内引进较早的,也是较为系统性地介绍企业并购之后的整合问题的著作,但由于这本著作是关于企业并购之后各方面的整合问题,比如财务、战略、组织结构等整合问题,因此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的研究就显得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在并购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亚力山德拉·里德·拉杰科斯(1999),他在《并购的艺术——整合》中对并购后的几种主要形式的整合对作出了详细的讨论,以问题的形式一个一个相应回答,并配合相关典型案例加以讨论。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讨论了并购中人员的裁减主要要看公司下一步的战略,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导致裁员,有些恰好相反。关键员工对企业非常重要,要通过精神和物质激励、设置约束条件等各种方式保留优秀的员工。并从组织结构、薪酬福利等方面以本国的具体情况为背景做出了具体的方案。菲利浦·米尔韦斯,米切尔·马克斯(1999)在《兼并管理》中从组织的角度和人的角度描述了兼并管理的方

文献综述写法及格式

文献综述的写法及注意事项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

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

文献综述格式 一、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二、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三、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四、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二、文献综述要文字简洁,尽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观点说清楚,从原始文献中得出一般性结论。 三、文献综述不是资料库,要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问题”,确保所述的已有研究成果与本课题研究直接相关,其内容是围绕课题紧密组织在一起,既能系统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又能反映研究内容的各个方面。 四、文献综述的综述要全面、准确、客观,用于评论的观点、论据最好来自一次文献,尽量避免使用别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综述。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 姓名: 学号: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力方向) 年级: 2006级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外国文献综述要求

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一)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包括对文献的“综”和“述”两个方面。“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在选题确定后,学生应及时大量查阅相关文献,查阅文献不少于5篇(最好10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以上外文原文文献)。在此基础上撰写“文献综述报告”,要求单独成文。文献综述报告可分四个部分撰写: 1.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以引出下文,要求尽量写得简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2.主题部分。这是综述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主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综合他人文献中提出的理论和事实,比较各种学术观点,分门别类地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主要观点和发展方向等。主题部分引用的资料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能反映问题的发展阶段以及阶段性成果,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字数一般在1500~2500字左右。 3.总结部分。概括主题的主要内容,总结主题的情报资料,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和方向,如有必要也可以提出作者的观点、倾向和建议。总结一般以100~200字为宜。 4.参考文献: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与毕业论文相同。

文献综述完整版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国内外铸造机械的研制工作已有半个世界的历史,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国内外铸造行业、铸造技术的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讨,找出铸造机械发展的一个方向,为研制现阶段符合中国国情并能在相当长时期内占领国内市场的新型铸造机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研制样机进行工业实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目前我国已正式将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及建筑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零部件制造业发展迅速,“中场产业”正在崛起(所谓中场产业是指处于最终装配工业和基础材料工业之间的产业),而铸造行业是机械制造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国防力量的增强起着重要的作用。铸造是汽车、石化、钢铁、电力、造船、纺织、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的基础,而现金的铸造技术则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内容。 铸造是常用的制造方法,优点是:制造成本低,工艺灵活性大,可以获得复杂形状和大型的铸件,在机械制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机床占60~80%,汽车占25%拖拉机占50~60%。铸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因此,铸造在机械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铸造是一种古老的制造方法,在我国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铸造技术的发展也很迅速,特别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出现了很多的新的铸造方法,如低压铸造、陶瓷铸造、连续铸造等,在20世纪下半叶得到完善和实用化。由于现今对铸造质量、铸造精度、铸造成本和铸造自动化等要求的提高,铸造技术向着精密化、大型化、高质量、自动化和清洁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我国这几年在精密铸造技术、连续铸造技术、特种铸造技术、铸造自动化和铸造成型模拟技术等方面发展迅速。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电子通讯等行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俄我国铸造行业以前前所未有的迅速向前发展。同时我国铸件产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已成为一个铸造大国,并已经具备一定的科研开发和生产能力,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正从事该领域工作。由于拥有相对较好的研究和开发设备,我国已经具备能够自主生产一系列工业用重要铸件以及许多复杂民用铸件的能力。作为机床行业的四大主机之一的铸造机械,在机械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近些年间,由于国内经济稳态运行,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个良好的国家大环境下,行业保持高速增长,行业总产值逐年递增。随着逐渐产量的增加以及铸件厂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用铸造机械代替人工铸造成为趋势,这有力地推动了住在机械的市场需求的更快增长,再加上铸造技术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高精度和自动化的铸造机械逐渐得到了市场的青睐。这从一个方面上推动着我国铸造行业整体上向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我国铸造车间,解放前装备十分落后。解放后几十年来,铸造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许多新的机械化铸造车间,其中尤其以第一汽车和第二汽车制造厂的铸造车间规模最大。不少高效的造型机和造型生产线,如微震压实,无箱射压,水平分型脱箱造型机及其与之配套的砂处理、配料、清理等机械化系统的投产具有我国自己特点的电磁配铁秤和水爆清沙设备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应用,都推进了铸造机械化的进程,使不少铸造车间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总的来说我国铸造行业的机械化水平仍然是十分落后的。很多车间的“黑、脏、乱”面埋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就是那些较大的机械化车间,与国际上先进的水平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发达国家总体上铸造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生产效

文献综述的写法 超详细

文献综述的写法(不是一般的详细)作者:谭xx宇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 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 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 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5.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6. 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 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8. 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内外文献综述 1. 国外文献概述 首先,关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于1970年发表了论文“柠檬市场”,提出了逆向选择这个概念。他在研究二手车市场时发现,市场内良品与劣品混杂,由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出现了“劣胜优汰”的现象,被称为逆向选择。继而,他又以保险市场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对于保险市场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很难买到医疗保险这一情况,他认为,由于体检成本等原因,投保人要比保险公司更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随着保险费用的增加,购买保险的人群是那些确实需要保险的人,也就是说,随着保费的提高,投保人的健康状况是下降的,到了某一程度,就会出现,不管保费上升到何种程度,保险公司都不愿意去提供保险服务。同样,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使得交易中总有一方会因为获取信息的不完整而对交易缺乏信心,对于商品交易来说,这个成本是昂贵的,但仍然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以旧车交易市场为例,对于卖主来说,如果他们坚持只卖好车不卖一辆差车,长期如此所建立的声誉就会增强买主的信任,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对于买主而言,同样也可以设置更好的策略将差车排除出他们的选择范围。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另外两个得主Michael Spence和Joseph Stiglitz,则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如何从各种的商品中挑选好的商品。 斯蒂格利茨在1976年对非寿险领域的逆向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他指出,在保险市场上,保险人对投保人的状况并不如投保人自身了解,无法区分投保人风险的高低,保险人就会因为担心低价格承保高风险而倾向于索取更高的价格,这样,低风险人群就可能会退出保险市场,只留下高风险人群。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很多经济学家都对医疗保险市场进行了研究,认为医疗保险市场和以往经济学研究的标准竞争市场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参与各方之间存在信息缺乏。阿罗(1963)在他发表的《不确定性和医疗保健经济学》(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edical Care)中认为,信息较弱的可获得性导致了较弱的判断力,由此产生了一些不确定性,最终导致失误的判断并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斯蒂格利茨进一步研究认为,信息的极度贫乏造成了交易费用的扩大,导致医疗福利水平下降和拥有保险的人口比重的下降。医疗保险市场供给不足,即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下形成的逆向选择。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以保利(Pauly)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把如何将公共医疗保险中信息失灵的后果最小化作为所研究的中心话题。以波利和布劳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转向事后信息不对称问题,[1]于是,改革支付制度、有效控制成本、防止过度浪费、建立和完善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