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镀镍工艺规范

电镀镍工艺规范

电镀镍工艺规范
电镀镍工艺规范

电镀镍工艺规范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在钢铁、铜和铜合金零(部)件上镀防护性镍层的通用工艺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钢铁、铜和铜合金零(部)件电镀防护性镍层。

进行处理前前零(部)件表面状态应符合《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要求》中相应规定。

2引用标准

GB 4955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方法

GB 5270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GB 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GB 6463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GB 12609 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有关精饰读数抽样检查程序

HB 5076 氢脆试验方法

HB 5038 镍镀层质量检验

3主要工艺材料

电镀镍所需主要工艺材料要求见表1

表1 主要工艺用材料

4 工艺过程

4.1 镀前处理

4.2镀暗镍;

4.3电镀光亮镍;

4.4清洗;

4.5干燥;

4.6下挂具;

4.7除氢;

4.8检验。

3主要工序说明

3.1电镀暗镍

电镀暗镍工艺条件(见表2)

表2电镀暗镍工艺条件

3.2电镀亮镍

电镀光亮镍工艺条件(见表2)

表3电镀光亮镍工艺条件

5.3 检验

5.3.1 镀层覆盖部位准确

5.3.2 外观

5.3.2.1 颜色

普通镍镀层为稍带淡黄色的银白色;光亮镍镀层为光亮的银白色;经抛光的镍镀层应有镜面般的光泽。

5.3.2.2结晶

镍镀层应结晶均匀、细致。

5.3.2.3 允许缺陷

5.3.2.3.1轻微的水印。

5.3.2.3.2颜色稍不均匀。

5.3.2.3.3 由于零件表面状态不同,在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光泽。

5.3.2.3.4零件棱角(边)处有不严重的粗糙,但不能影响零件的装配和镀层的结合力。

5.3.2.3.5轻微的夹具印。

5.3.2.3.6锡焊缝处镀层灰暗、起泡。

注:光亮镍镀层或镀镍抛光后的零件表面不允许有上述缺陷。

5.3.2.4 不允许缺陷

5.3.2.4.1局部表面无镀层(技术文件规定除外)。

5.3.2.4.2斑点、黑点、烧焦、粗糙、针孔、麻点、分层、起泡、起皮、脱落。

5.3.2.4.3 条状、树枝状、海绵状的镀层。

5.3.2.4.4灰色的镀层。

5.3.2.4.5未洗净的盐类痕迹。

6 质量控制

6.1 槽液配制用水和清洗用水应符合HB 5472的规定。

6.2 电镀车间环境、设备、仪表及工艺过程等的质量控制应符合HB 5335的规定。

7 电镀液的配制

7.1根据欲配溶液体积计算好所需要的化学药品量;

7.2 分别用热水溶解(硼酸需用沸水溶解),然后混合在一个容器中;

7.3加水稀释到所需体积,静置澄清,用虹吸法或过滤法将镀液引入镀槽;

7.4加入已经溶解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光亮剂,搅拌均匀;

7.5 取样分析,经调整试镀合格后即可投入生产。

8 镀液的维护与调整

8.1溶液的主要分析项目及周期

溶液的主要分析项目与周期(见表5)

8.2电镀溶液的维护与调整

8.2.1电镀暗镍溶液的维护与调整

8.2.1.1按分析结果进行调整,调整前应先将各种成分用水单独溶解后再加到镀槽中。8.2.1.2严格控制溶液的pH值,可用5%稀硫酸和3%氢氧化钠溶液调整溶液pH值。

8.2.1.3及时过滤溶液和排除溶液中铜、铁、六价铬和有机杂质。

8.2.1.4 镀暗镍溶液中杂质允许含量:铜<0.2g/L、铁<0.8g/L。

8.2.2镀亮镍溶液的维护与调整

8.2.2.1按分析结果进行调整,调整前将各种成分用水单独溶解后再加到镀槽中。

8.2.2.2严格控制溶液pH值,可用5%稀硫酸和3%氢氧化钠溶液调整溶液pH值。

8.2.2.3按需要补加光亮剂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8.2.2.4及时过滤溶液和排除溶液中铜、铁、六价铬和有机杂质。

8.2.2.5镀亮镍溶液中杂质的允许含量:铜<0.05g/L、铁<0.1g/L、不允许带进六价铬。必

要时,对溶液进行净化处理。

8.3 溶液的净化处理

8.3.1将溶液pH值调整至3.5~4.5;

8.3.2将溶液加热至50℃~70℃;

8.3.3在搅拌下按3~5g/L加入高锰酸钾,至溶液呈粉红色,搅拌3~4小时;

8.3.4. 将溶液PH调高至6左右;

8.3.5加入6~12g/L颗粒状活性炭,搅拌5~6小时;

8.3.6静止过夜,用虹吸法吸取澄清液;

8.3.7逐渐加入双氧水,使溶液的粉红色退去,并过滤溶液;

8.3.8调整溶液成分和PH值,加入光亮剂;

8.3.9 将溶液以0.2~0.4A/d㎡的电流密度通电处理。

9 不合格镀层的退除

9.1钢铁零件上镍层的退除(见表6):

表6钢铁零件上镍层的退除

注:

a)需在有良好通风的条件下工作;

b)零件上不应有水,退后用铬酸溶液清洗;

c)如镍上有铬层,应先用盐酸退除铬层后再进行退镍。

9.2铜及铜合金零件上镍层的退除(见表7)

化学镀和电镀的知识点电镀镍与化学镀镍的区别

化学镀和电镀的知识点电镀镍与化学镀镍的区别 化学镀和电镀的知识点电镀镍与化学镀镍的区别 (2012-05-21 09:46:29) 转载▼ 化学镀和电镀的知识点电镀镍与化学镀镍的区别 1. 化学镀镍层是极为均匀的,只要镀液能浸泡得到,溶质交换充分,镀层就会非常均匀,几乎可以达到仿形的效果。 2. 化学镀目前市场上只有纯镍磷合金的一种颜色,而电镀可以实现很多色彩。 3. 化学镀是依靠在金属表面所发生的自催化反应,化学镀与电镀从原理上的区别就是电镀需要外加的电流和阳极。 4. 化学镀过以对任何形状工件施镀,但电镀无法对一些形状复杂的工件进行全表面施镀。 5. 电镀因为有外加的电流,所以镀速要比化学镀快得我,同等厚度的镀层电镀要比化学镀提前完成。 6. 高磷的化学镀镍层为非晶态,镀层表面没有任何晶体间隙,而电镀层为典型的晶态镀层。 7. 化学镀层的结合力要普遍高于电镀层。 8. 化学镀由于大部分使用食品级的添加剂,不使用诸如氰化

物等有害物质,所以化学镀比电镀要环保一些。关于化学镀镍层的工艺特点 1. 厚度均匀性 厚度均匀和均镀能力好是化学镀镍的一大特点,也是应用广泛的原因之一,化学镀镍避免了电镀层由于电流分布不均匀而带来的厚度不均匀,电镀层的厚度在整个零件,尤其是形状复杂的零件上差异很大,在零件的边角和离阳极近的部位,镀层较厚,而在内表面或离阳极远的地方镀层很薄,甚至镀不到,采用化学镀可避免电镀的这一不足。化学镀时,只要零件表面和镀液接触,镀液中消耗的成份能及时得到补充,任何部位的镀层厚度都基本相同,即使凹槽、缝隙、盲孔也是如此。 2. 不存在氢脆的问题 电镀是利用电源能将镍阳离子转换成金属镍沉积到阳极上,用化学还原的方法是使镍阳离子还原成金属镍并沉积在基 体金属表面上,试验表明,镀层中氢的夹入与化学还原反应无关,而与电镀条件有很大关系,通常镀层中的含氢量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上升。3. 很多材料和零部件的功能如耐蚀、抗高温氧化性等均是由材料和零部件的表面层体现出来,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学镀镍层取代 用其他方法制备的整体实心材料,也可以用廉价的基体材料化学镀镍代替有贵重原材料制造的零部件,因此,化学镀镍

电镀镍故障的影响与原因分析1

电镀镍故障的影响与原因分析 2009-8-12 1.镀镍层表面针孔 镀镍层(包括电镀镍和化学镀镍)表面出现针孔是镀镍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对于镀镍层来说,有针孔就不能有效的防护基体材料,环境中的水分子或其他腐蚀介质就会通过镀层针孔发生腐蚀(图4-1)。针孔大多是镀镍过程中气体(氢气)在镀件表面上停留造成的。针孔既属于麻点,但又不同于麻点,它像流星一样,往往带有向上的"尾巴",而麻点仅仅是镀层上微小的凹坑,一般没有向上的"尾巴",针孔有深有浅,有人把针孔分为三种类型:①基体缺陷型(非圆形凹孔),与基体材料表面缺陷状态有关;②氢气析出型(蝌蚪式针孔),是零件表面析氢痕迹造成的;③氢气停留型(针孔较大,像无柄的梨),是阴极析出氢气停留造成的,一般是镀镍液中表面活性剂太少的原因。图4-1镀镍层表面出现的针孔 造成镀镍层表面针孔原因主要有:零件镀前处理不良,镀液中有油或有机杂质过多,镀液中含有固体微粒,镀液中没有加防针孔剂或防针孔剂太少,镀液中铁等杂质过多,镀液的pH 值太高或阴极电流密度过大,镀液中硼酸含量太少和镀液温度太低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镀镍层表面产生针孔缺陷。 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针孔现象略有不同,所以在分析故障时,首先要观察故障现象。如镀前处理不良,它仅仅使镀件局部表面上的油或锈未彻底除去,造成这些部位上气体容易停留而产生针孔,所以这种因素造成的针孔现象是局部密集的,无规则的;镀液中有油或有机杂质过多引起的针孔往往出现在零件的向下面和挂具上部的零件上;镀液中固体微粒产生的镀镍层针孔较多出现在零件的向上面;镀液中防针孔剂太少造成的针孔在零件的各个部位都有;镀液中铁杂质过多、pH值过高和阴极电流密度较大引起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尖端和边缘(即高电流密度处),硼酸含量太少产生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下部,镪液温度过低造成的针孔是稀少的,在零件的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出现。硼酸作为镀镍液中的缓冲剂,含量过低时pH值容易升高,导致形成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式盐夹杂于镀镍层内,从而使镀层产生针孔、粗糙和发雾等故障,所以镀镍液中硼酸含量,一般不应低于309/L。

电镀锌镍合金工艺规范

电镀锌镍合金工艺规范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钢铁零件电镀锌镍合金的工艺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有三防要求的零件电镀锌镍合金。 2引用标准 HB5034零(组)件镀覆前质量要求 3主要工艺材料 4.1 中《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要求》中相应的规定。应达到图样规定要求, 以避免电镀后再次返工返修。 零(部)件表面状态适于进行电镀时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4.2清理:除去零件内外表面污物、金属屑标识等附着物。 4.3有机溶剂除油; 4.4喷砂或抛光处理(有需要时进行); 4.5装挂;

4.6化学除油:进行表面处理前工件表面常沾有大量油污,需要进行化学除油。 化学除油工艺:采用汽油或401除油剂擦拭/浸泡零件,至无明显油污为止。 4.7水洗; 4.8电解除油:电解除油可完全除去工件表面油污,得到洁净金属表面。零(部)件除油后在流动水中清洗干净,观察呈全浸润状态即为除尽油污,可以转入下道工序。 电解除油工艺: 氢氧化钠:30~50g/l; 碳酸钠:20~30g/l; 4.10 光亮剂ZN-2B4-6 镍溶液ZN-2C20-25 温度:20-30℃ DK:0.5 A/dm2~4A/dm2 时间:20~60分钟 阳极:锌板 阴阳极面积比:1∶1.5~2

4.13水洗; 4.14除氢处理(有需要时进行) 锌镍合金镀层几乎没有氢脆,一般不需要进行除氢处理。但若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军品、高强钢或弹簧部件,按航空航天标准应进行除氢处理。具体见表2. 干燥60~70℃30~60分钟 4.20干燥; 4.21下挂具; 4.22检验。 镀层检验时应用目视或放大镜,在照度不低于300lx的条件下观察(相当于零件放在40W日光灯下距离500㎜处的光照度)。 4.22.1锌镍合金镀层应细致、均匀、连续完整(深孔、盲孔深处除外),无针孔、麻

PCB电镀镍金工艺介绍

PCB电镀镍金工艺介绍(一)

深圳特区横岗镇坳背村太平电路科技厂李勇成 一、PCB电镀镍工艺 1、作用与特性 P C B上用镀镍来作为贵金属和贱金属的衬底镀层,对某些单面印制板,也常用作面层。对于重负荷磨损的一些表面,如开关触点、触片或插头金,用镍来作为金的衬底镀层,可大大提高耐磨性。当用来作为阻挡层时,镍能有效地防止铜和其它金属之间的扩散。哑镍/金组合镀层常常用来作为抗蚀刻的金属镀层,而且能适应热压焊与钎焊的要求,唯读只有镍能够作为含氨类蚀刻剂的抗蚀镀层,而不需热压焊又要求镀层光亮的PCB,通常采用光镍/金镀层。镍镀层厚度一般不低于2.5微米,通常采用4-5微米。 PCB低应力镍的淀积层,通常是用改性型的瓦特镍镀液和具有降低应力作用的添加剂的一些氨基磺酸镍镀液来镀制。 我们常说的PCB镀镍有光镍和哑镍(也称低应力镍或半光亮镍),通常要求镀层均匀细致,孔隙率低,应力低,延展性好的特点。 2、氨基磺酸镍(氨镍) 氨基磺酸镍广泛用来作为金属化孔电镀和印制插头接触片上的衬底镀层。所获得的淀积层的内应力低、硬度高,且具有极为优越的延展性。将一种去应力剂加入镀液中,所得到的镀层将稍有一点应力。有多种不同配方的氨基磺酸盐镀液,典型的氨基磺酸镍镀液配方如下表。由于镀层的应力低,所以获得广泛的应用,但氨基磺酸镍稳定性差,其成本相对高。 典型的氨基磺酸镍电镀镀液配方 成分克/升高速镀液 氨基磺酸镍,Ni(SO 3NH 2 ) 2 280~400 400~500 硼酸,H 3BO 3 40~50 40g/l 阳极活化剂60—100 60—100 润湿剂1~5ml/l 适量 去应力剂(添加剂)适量根据需要而定 操作条件 温度55度C 阴极电流密度(A/dm2) 1.5~8 搅拌压缩空气加阴极移动加镀液循环

电镀镍质量要求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DKBA0.450.0018 REV.B 代替DKBA0.450.0018 REV.1.0 电镀镍质量要求 Requirements for Nickel Plating 2009年06月30日发布2009年07月01日实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 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整机工程部 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无 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无 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DKBA0.450.0018.REV.1.0 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无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工艺鉴定要求 (5) 1.1总则 (5) 1.2设计要求 (5) 1.3鉴定程序 (5) 1.4试验及试样要求 (5) 1.4.1试样要求 (5) 1.4.2试验项目及试样数量 (5) 1.5试验方法及质量指标 (6) 1.5.1外观 (6) 1.5.2镀层厚度 (6) 1.5.3结合强度 (6) 1.5.4耐蚀性 (6) 1.5.5鉴定状态的保持 (6) 2批生产检验要求 (6) 2.1镀前表面质量要求 (6) 2.2外观 (6) 2.3镀层厚度 (7) 2.4结合强度 (7) 2.5耐蚀性 (7)

电镀镍质量要求 Requirements for Nickel Plating 范围Scope: 本规范规定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的钢、铜合金等金属基体零件上镀光亮镍的工艺要求及其质量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电镀镍的工艺鉴定和批生产质量检验。 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本规范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工艺鉴定要求”规定了加工商必须保证的技术管理、工艺设施及产品质量水平要求,用作对供应商进行技术资格认证和首样质量鉴定,是华为对镀镍零件进行质量鉴定的依据;第二部分规定了正常批生产条件下产品质量要求,是生产方控制批生产镀层质量的标准依据,也是产品验收的质量依据。 关键词Key words: 镀镍,镀层,耐蚀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 术语和定义Term&Definition:

化学镀镍与电镀镍工艺相互之间的区别

化学镀镍与电镀镍工艺及相互之间的区别 1 电镀镍 电镀是一种电化学过程,也是一种氧化还原过程。电镀镍是将零件浸入镍盐的溶液中作为阴极,金属镍板作为阳极,接通直流电源后,在零件上就会沉积出金属镍镀层。电镀镍的配方及工艺条件见表1。 电镀镍的工艺流程为:①清洗金属化瓷件;②稀盐酸浸泡;③冲净;④浸入镀液; ⑤调节电流进行电镀; ⑥自镀液中取出;⑦冲净;⑧煮;⑨烘干。 表1 电镀镍的配方及工艺条件 成分含量/g/L 温度 /0C PH值电流密度 /A/dm2 硫酸镍硫酸镁硼酸氯化钠 100-170 21-30 14-30 4-12 室温5-6 0.5 电镀镍的优点是镀层结晶细致,平滑光亮,内应力较小,与陶瓷金属化层结合力强。电镀镍的缺点是:①受金属化瓷件表面的清洁和镀液纯净程度的影响大,造成电镀后金属化瓷件的缺陷较多,例如起皮,起泡,麻点,黑点等;②极易受电镀挂具和在镀缸中位置不同的影响,造成均镀能力差,此外金属化瓷件之间的相互遮挡也会造成瓷件表面有阴阳面的现象;③对于形状复杂或有细小的深孔或盲孔的瓷件不能获得较好的电镀表面;④需要用镍丝捆绑金属化瓷件,对于形状复杂、尺寸较小、数量多的生产情况下,需耗费大量的人力。 2 化学镀镍 化学镀镍又称无电镀或自催化镀,它是一种不加外在电流的情况下,利用还原剂在活化零件表面上自催化还原沉积得到镍层,当镍层沉积到活化的零件表面后由于镍具有自催化能力,所以该过程将自动进行下去。一般化学镀镍得到的为合金镀层,常见的是Ni-P合金和Ni-B合金。相较Ni-P合金而言,Ni—B合金的熔焊能力更好,共晶温度高,内应力较小,是一种更为理想的化学镀镍方式。但本文着重讨论的是Ni-P合金镀层。 化学镀镍的配方及工艺条件见表2。 表2化学镀镍的配方及工艺条件 成分含量/g/L 温度 /0C PH值 硫酸镍次磷酸钠柠檬酸钠氯化铵 45-50 45-60 20-30 5-8 85 9.5 化学镀镍的工艺流程为:①清洗金属化瓷件;②冲洗;③活化液浸泡;④冲净; ⑤还原液浸泡;⑥浸入镀液并不时调节pH值;⑦自镀液中取出;⑧冲净;⑨煮;

电镀镍工艺

生氢氧化镍胶体,造成氢气泡的滞留而产生针孔。加强对留镀液的搅拌,就可以消除上述现象。常用压缩空气、阴极移动及强制循环(结合碳芯与棉芯过滤)搅拌。 7)阴极电流密度——阴极电流密度对阴极电流效率、沉积速度及镀层质量均有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当采用pH较底的电解液镀镍时,在低电流密度区,阴极电流效率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高电流密度区,阴极电流效率与电流密度无关,而当采用较高的pH电镀液镍时,阴极电流效率与电流密度的关系不大。 与其它镀种一样,镀镍所选取的阴极电流密度范围也应视电镀液的组分、温度及搅拌条件而定,由于PCB拼板面积较大,使高电流区与低电流区的电流密度相差很大,一般采用2A/dm2为宜。 6、故障原因与排除 1) 麻坑:麻坑是有机物污染的结果。大的麻坑通常说明有油污染。搅拌不良,就不能驱逐掉气泡,这就会形成麻坑。可以使用润湿剂来减小它的影响,我们通常把小的麻点叫针孔,前处理不良、有金属什质、硼酸含量太少、镀液温度太低都会产生针孔,镀液维护及工艺控制是关键,防针孔剂应用作工艺稳定剂来补加。 2) 粗糙、毛刺:粗糙就说明溶液脏,充分过滤就可纠正(pH太高易形成 氢氧化物沉淀应加以控制)。电流密度太高、阳极泥及补加水不纯带入杂质,严重时都将产生粗糙及毛刺。 3) 结合力低:如果铜镀层未经充分去氧化层,镀层就会剥落现象,铜和镍之间的附着力就差。如果电流中断,那就将会在中断处,造成镍镀层的自身剥落,温度太低严重时也会产生剥落。 4) 镀层脆、可焊性差:当镀层受弯曲或受到某种程度的磨损时,通常会显露出镀层脆。这就表明存在有机物或重金属什质污染,添加剂过多、夹带的有机物和电镀抗蚀剂,是有机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必须用活性炭加以处理,添加剂不足及pH过高也会影响镀层脆性。 5) 镀层发暗和色泽不均匀:镀层发暗和色泽不均匀,就说明有金属污染。因为一般都是先镀铜后镀镍,所以带入的铜溶液是主要的污染源。重要的是,要把挂具所沾的铜溶液减少到最低程度。为了去除槽中的金属污染,尤其是去铜溶液应该用波纹钢阴极,在2-5安/平方英尺的电流密度下,每加仑溶液空镀5安培一小时。前处理不良、低镀层不良、电流密度太小、主盐浓度太低、电镀电源回路接触不良都会影响镀层色泽。 6) 镀层烧伤:引起镀层烧伤的可能原因:硼酸不足,金属盐的浓度低、工作温度太低、电流密度太高、pH太高或搅拌不充分。 7) 淀积速率低: pH值低或电流密度低都会造成淀积速率低。 8) 镀层起泡或起皮:镀前处理不良、中间断电时间过长、有机杂质污染、电流密度过大、温度太低、pH太高或太低、杂质的影响严重时会产生起泡或起皮现象。 9)阳极钝化:阳极活化剂不足,阳极面积太小电流密度太高。

电镀镍工艺

1、作用与特性 PCB(就是英文PrintedCircuieBoard印制线路板得简称)上用镀镍来作为贵金属与贱金属得衬底镀层,对某些单面印制板,也常用作面层。对于重负荷磨损得一些表面,如开关触点、触片或插头金,用镍来作为金得衬底镀层,可大大提高耐磨性、当用来作为阻挡层时,镍能有效地防止铜与其它金属之间得扩散。哑镍/金组合镀层常常用来作为抗蚀刻得金属镀层,而且能适应热压焊与钎焊得要求,唯读只有镍能够作为含氨类蚀刻剂得抗蚀镀层,而不需热压焊又要求镀层光亮得PCB,通常采用光镍/金镀层。镍镀层厚度一般不低于2。5微米,通常采用4—5微米。 PCB低应力镍得淀积层,通常就是用改性型得瓦特镍镀液与具有降低应力作用得添加剂得一些氨基磺酸镍镀液来镀制。 我们常说得PCB镀镍有光镍与哑镍(也称低应力镍或半光亮镍),通常要求镀层均匀细致,孔隙率低,应力低,延展性好得特点。 2、氨基磺酸镍(氨镍) 氨基磺酸镍广泛用来作为金属化孔电镀与印制插头接触片上得衬底镀层。所获得得淀积层得内应力低、硬度高,且具有极为优越得延展性、将一种去应力剂加入镀液中,所得到得镀层将稍有一点应力。有多种不同配方得氨基磺酸盐镀液,典型得氨基磺酸镍镀液配方如下表。由于镀层得应力低,所以获得广泛得应用,但氨基磺酸镍稳定性差,其成本相对高。 3、改性得瓦特镍(硫镍) 改性瓦特镍配方,采用硫酸镍,连同加入溴化镍或氯化镍。由于内应力得原因,所以大都选用溴化镍。它可以生产出一个半光亮得、稍有一点内应力、延展性好得镀层;并且这种镀层为随后得电镀很容易活化,成本相对底、 4、镀液各组分得作用: 主盐──氨基磺酸镍与硫酸镍为镍液中得主盐,镍盐主要就是提供镀镍所需得镍金属离子并兼起着导电盐得作用。镀镍液得浓度随供应厂商不同而稍有不同,镍盐允许含量得变化较大。镍盐含量高,可以使用较高得阴极电流密度,沉积速度快,常用作高速镀厚镍。但就是浓度过高将降低阴极极化,分散能力差,而且镀液得带出损失大。镍盐含量低沉积速度低,但就是分散能力很好,能获得结晶细致光亮镀层。 缓冲剂──硼酸用来作为缓冲剂,使镀镍液得PH值维持在一定得范围内。实践证明,当镀镍液得P 得不断析出,使紧靠阴极表面附近液层H值过低,将使阴极电流效率下降;而PH值过高时,由于H 2 得PH值迅速升高,导致Ni(OH)2胶体得生成,而Ni(OH)2在镀层中得夹杂,使镀层脆性增加,同时N i(OH)2胶体在电极表面得吸附,还会造成氢气泡在电极表面得滞留,使镀层孔隙率增加。硼酸不仅

最新电镀镍工艺

1、作用与特性 PCB(是英文Printed Circuie Board印制线路板的简称)上用镀镍来作为贵金属和贱金属的衬底镀层,对某些单面印制板,也常用作面层。对于重负荷磨损的一些表面,如开关触点、触片或插头金,用镍来作为金的衬底镀层,可大大提高耐磨性。当用来作为阻挡层时,镍能有效地防止铜和其它金属之间的扩散。哑镍/金组合镀层常常用来作为抗蚀刻的金属镀层,而且能适应热压焊与钎焊的要求,唯读只有镍能够作为含氨类蚀刻剂的抗蚀镀层,而不需热压焊又要求镀层光亮的PCB,通常采用光镍/金镀层。镍镀层厚度一般不低于2.5微米,通常采用4-5微米。 PCB低应力镍的淀积层,通常是用改性型的瓦特镍镀液和具有降低应力作用的添加剂的一些氨基磺酸镍镀液来镀制。 我们常说的PCB镀镍有光镍和哑镍(也称低应力镍或半光亮镍),通常要求镀层均匀细致,孔隙率低,应力低,延展性好的特点。 2、氨基磺酸镍(氨镍) 氨基磺酸镍广泛用来作为金属化孔电镀和印制插头接触片上的衬底镀层。所获得的淀积层的内应力低、硬度高,且具有极为优越的延展性。将一种去应力剂加入镀液中,所得到的镀层将稍有一点应力。有多种不同配方的氨基磺酸盐镀液,典型的氨基磺酸镍镀液配方如下表。由于镀层的应力低,所以获得广泛的应用,但氨基磺酸镍稳定性差,其成本相对高。 3、改性的瓦特镍(硫镍) 改性瓦特镍配方,采用硫酸镍,连同加入溴化镍或氯化镍。由于内应力的原因,所以大都选用溴化镍。它可以生产出一个半光亮的、稍有一点内应力、延展性好的镀层;并且这种镀层为随后的电镀很容易活化,成本相对底。 4、镀液各组分的作用: 主盐──氨基磺酸镍与硫酸镍为镍液中的主盐,镍盐主要是提供镀镍所需的镍金属离子并兼起着导电盐的作用。镀镍液的浓度随供应厂商不同而稍有不同,镍盐允许含量的变化较大。镍盐含量高,可以使用较高的阴极电流密度,沉积速度快,常用作高速镀厚镍。但是浓度过高将降低阴极极化,分散能力差,而且镀液的带出损失大。镍盐含量低沉积速度低,但是分散能力很好,能获得结晶细致光亮镀层。 缓冲剂──硼酸用来作为缓冲剂,使镀镍液的PH值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践证明,当镀镍液的PH值过低,将使阴极电流效率下降;而PH值过高时,由于H2的不断析出,使紧靠阴极表面附近液层的PH值迅速升高,导致Ni(OH)2胶体的生成,而Ni(OH)2在镀层中的夹杂,使镀层脆性增加,同时Ni(OH)2胶体在电极表面的吸附,还会造成氢气泡在电极表面的滞留,使镀层孔隙率增

化学镍和电镀镍区别

化学镀镍是通过自身的催化作用,也称为无电镀镍,电镀镍通过基体之间的电位差靠外界放电来进行,成本基本来说没有太大的差别! 电镀镍主要用作防护装饰性镀层。它广泛用于汽车、自行车、钟表、医疗器械、仪器仪表和日用五金等方面。借电化学作用,在黑色金属或有色金属制件表面上沉积一层镍的方法。可用作表面镀层,但主要用于镀铬打底,防止腐蚀,增加耐磨性、光泽和美观。广泛应用于机器、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家庭用具等制造工业。 化学镀镍层是极为均匀的,只要镀液能浸泡得到,溶质交换充分,镀层就会非常均匀,几乎可以达到仿形的效果。电镀无法对一些形状复杂的工件进行全表面施镀,但化学镀过以对任何形状工件施镀。高磷的化学镀镍层为非晶态,镀层表面没有任何晶体间隙,而电镀层为典型的晶态镀,电镀因为有外加的电流,所以镀速要比化学镀快得我,同等厚度的镀层电镀要比化学镀提前完成。化学镀层的结合力要普遍高于电镀层。化学镀由于大部分使用食品级的添加剂,不使用诸如氰化物等有害物质,所以化学镀比电镀要环保一些。化学镀目前市场上只有纯镍磷合金的一种颜色,而电镀可以实现很多色彩 化学镀镍与电镀镍层性能比较 镀层性能电镀镍化学镀镍 组成含镍99%以上平均92%Ni+8%P 结构晶态非晶态 密度8.9 平均7.9 镀层均匀性变化±10% 熔点/℃1455 ~890 镀后硬度(VHN) 150~400 500~600 热处理后硬度(VHN) 不变900~1000 耐磨性良好优良 耐腐蚀性良好(镀层有孔隙) 优良(镀层几乎无孔隙) 相对磁化率36 4 电阻率/Ω?CM7 60~100 热导率/W?M-1?K-1?1040.67 0.04~0.08 线膨胀系数/K-1 13.5 14.0 弹性模量/MPa 207 69 延伸率 6.3% 2% 内应力/MPa ±69±69

电镀镍层技术条件

Q/DFL 电镀镍层技术条件Specification for Nickle Electroplating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修订了《电镀镍层技术条件》。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其勋、刘立炳、刘晔红。

电镀镍层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铁或其它金属(例如黄铜)基体材料上,在水溶性电解液中,用电解的方法获得的镍层。本标准不包括作为装饰镀铬层底层的镍层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门设计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汽车所使用的零部件及总成电镀镍层的质量控制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70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GB/T 5934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硬度测试方法显微硬度法 GB/T 6462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GB/T 11379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 3 术语 3.1 工作面 在工件的某些表面上,其镀层对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图纸上指定镀镍的区域可以理解为工作面。 3.2 厚度 镀层厚度是指在工件的工作面上,凡是能与直径为20mm的球体相接触的部位上的镀层厚度的最小值。 4 镀覆层的表示方法 4.1 通用镀覆表示方法 基体材料/镀覆方法·镀覆名称·镀覆层厚度·镀覆层特征·后处理 对于电镀镍可以是: 基体材料/镀覆方法·镀覆名称·镀覆层厚度·后处理 4.2 铁基体上电镀镍表示方法 如果基体材料是铁,可以省略表示符号及其隔离符号“/”。 例∶EP·Ni 5 其中EP表示电镀;Ni表示镍;5表示镀层厚度为5μm(最终尺寸)。 5 电镀镍层在产品图纸上的标注

电镀检验标准

电镀检验标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1.目的: 规范我司电镀(外协/外购)的检验标准。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司产品的零部件镀镍层,镀锌层的质量验收。规范了电镀标准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3.特殊规定: 3.1本文件若与技术图纸及SIP,SOP客户检验规范发生冲突,以上述规范和技术图纸为准。 3.2例外规定放入个别检验规格中。 4.引用标准: GB4956-85磁性金属基本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 GB12334-90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GB/T19798-1997金属覆盖层镍电沉积层 GB/T10125-1997盐雾实验 5.术语: 5.1表面缺陷: 镀层表面缺陷:镀层表面上(特别是镀件的主要表面上)的各种针孔,麻点,起皮,起泡,剥落,阴阳面,斑点,烧焦,雾状,树枝装和海绵状沉积层,以及应当镀覆而未镀覆的部位等。 5.1.1针孔: 从镀层表面贯穿到底部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 5.1.2麻点:

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在电镀表面形成的小坑。 5.1.3起皮: 镀层呈片状脱落基体的现象。 5.1.4起泡: 在电镀中由于镀层与底金属之间失去结合力而引起的一种缺陷。 5.1.5剥落: 由于某些原因(如不均匀的热膨胀或收缩)引起的镀层表面破裂或脱落。 5.1.6阴阳面: 镀层表面局部亮度不一致或色泽不均匀的缺陷。 5.1.7斑点: 镀层表面的一类色斑,暗斑等缺陷。由于电镀过程中沉淀不良,异物黏附或钝化液清洗不干净所致。 5.1.8烧焦镀层: 在过高电流的情况下形成的黑暗色,粗糙松散的沉积物,其中含有氧化物或其他杂质。 5.1.9雾状: 镀层表面存在程度不同的云雾覆盖物,多产生于光亮赌层表面。 树枝状结晶: 电镀时在阴极(特别是边缘和其他高电流密度区)形成的粗糙/松散的树枝壮或不规则突起的沉淀物。 海绵状镀层: 与基材结合不牢固的疏松多孔的沉积物。 5.2镀层厚度术语:

滚镀锌镍合金ZNICKEL电镀工艺操作规程

滚镀锌镍合金ZNICKEL 990电镀工艺操作规程 一.前处理工序可以分线下处理和线上两部分: 1.线下:化学脱脂—热水洗(60-90度)—电解脱脂—热水洗(60-90度)—流动水洗 —体积分数为50%盐酸洗除锈—流动水洗—流动水洗—稀碱液中和—流动水洗—电镀锌镍合金 2.清洗----清洗---ZN T 70钝化--清洗---SLOTOFIN10封闭--烘干 二.电镀钝化封闭操作条件 三.分析控制: 金属锌:9-11克/升,(小螺丝应该比大螺丝金属锌高0.5-1克/升) 氢氧化钠:108-132克/升(保持金属锌和氢氧化钠=1:12-14) 金属镍:0.8克/升开始生产,长期生产后维持在1.0-1.3克/升,当镀液老化后可以适当提高金属镍含量到1.3-1.5克/升。 温度25度,电流密度为0.8-1.2安培/平方分米。小螺丝电流密度为0.4-0.6安培/平方分米。 三、遵照操作补充说明,镀层或钝化出现问题解决方法如下: 1.分析镀液中锌,氢氧化钠,镍三种主要原料的含量,保持氢氧化钠/金属锌为12-14: 1,镍含量保持SL-10彩色钝化获得鲜艳的钝化层即可保持锌镍合金镀层中镍含量在12-15%。

2.良好的电镀外观是非常重要的,镀层表面均匀白亮,无高区烧焦和低区发暗现象, 镀层结晶细致,无粗糙。(1).温度在操作范围情况下,控制氢氧化钠/金属锌为12-14:1,(2)加入994防止低区发暗和减少镀层表面的黄斑和黑点,提高镀层金属镍含量(3)992在滚镀锌镍合金中作用比较是络合锌,合理的含量可以获得均匀白亮的锌镍合金镀层;992和994主要是控制金属锌的。991主要络合镍,将金属镍控制在10-15%,一般控制在较高状态。含量高,镀层中金属镍低。(4)检查是否缺少镍及其补充的数量,镍高三价铬透明钝化容易变棕色。彩色钝化钝化膜无色或呈蓝黄色。黑色钝化黑彩虹色钝化膜。镍低彩色钝化黄色钝化膜可被擦掉。黑色钝化时产生褐色色调。 滚镀工件外观表现情况一览表

电镀镍工艺规范

电镀镍工艺规范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在钢铁、铜和铜合金零(部)件上镀防护性镍层的通用工艺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钢铁、铜和铜合金零(部)件电镀防护性镍层。 进行处理前前零(部)件表面状态应符合《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要求》中相应规定。 2引用标准 GB 4955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方法 GB 5270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GB 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GB 6463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GB 12609 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有关精饰读数抽样检查程序 HB 5076 氢脆试验方法 HB 5038 镍镀层质量检验 3主要工艺材料 电镀镍所需主要工艺材料要求见表1 表1 主要工艺用材料 4 工艺过程 4.1 镀前处理 4.2镀暗镍; 4.3电镀光亮镍; 4.4清洗; 4.5干燥; 4.6下挂具; 4.7除氢; 4.8检验。 3主要工序说明 3.1电镀暗镍

电镀暗镍工艺条件(见表2) 表2电镀暗镍工艺条件 3.2电镀亮镍 电镀光亮镍工艺条件(见表2) 表3电镀光亮镍工艺条件 5.3 检验 5.3.1 镀层覆盖部位准确 5.3.2 外观 5.3.2.1 颜色 普通镍镀层为稍带淡黄色的银白色;光亮镍镀层为光亮的银白色;经抛光的镍镀层应有镜面般的光泽。 5.3.2.2结晶 镍镀层应结晶均匀、细致。 5.3.2.3 允许缺陷 5.3.2.3.1轻微的水印。

5.3.2.3.2颜色稍不均匀。 5.3.2.3.3 由于零件表面状态不同,在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光泽。 5.3.2.3.4零件棱角(边)处有不严重的粗糙,但不能影响零件的装配和镀层的结合力。 5.3.2.3.5轻微的夹具印。 5.3.2.3.6锡焊缝处镀层灰暗、起泡。 注:光亮镍镀层或镀镍抛光后的零件表面不允许有上述缺陷。 5.3.2.4 不允许缺陷 5.3.2.4.1局部表面无镀层(技术文件规定除外)。 5.3.2.4.2斑点、黑点、烧焦、粗糙、针孔、麻点、分层、起泡、起皮、脱落。 5.3.2.4.3 条状、树枝状、海绵状的镀层。 5.3.2.4.4灰色的镀层。 5.3.2.4.5未洗净的盐类痕迹。 6 质量控制 6.1 槽液配制用水和清洗用水应符合HB 5472的规定。 6.2 电镀车间环境、设备、仪表及工艺过程等的质量控制应符合HB 5335的规定。 7 电镀液的配制 7.1根据欲配溶液体积计算好所需要的化学药品量; 7.2 分别用热水溶解(硼酸需用沸水溶解),然后混合在一个容器中; 7.3加水稀释到所需体积,静置澄清,用虹吸法或过滤法将镀液引入镀槽; 7.4加入已经溶解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光亮剂,搅拌均匀; 7.5 取样分析,经调整试镀合格后即可投入生产。 8 镀液的维护与调整 8.1溶液的主要分析项目及周期 溶液的主要分析项目与周期(见表5) 8.2电镀溶液的维护与调整 8.2.1电镀暗镍溶液的维护与调整 8.2.1.1按分析结果进行调整,调整前应先将各种成分用水单独溶解后再加到镀槽中。8.2.1.2严格控制溶液的pH值,可用5%稀硫酸和3%氢氧化钠溶液调整溶液pH值。 8.2.1.3及时过滤溶液和排除溶液中铜、铁、六价铬和有机杂质。 8.2.1.4 镀暗镍溶液中杂质允许含量:铜<0.2g/L、铁<0.8g/L。 8.2.2镀亮镍溶液的维护与调整 8.2.2.1按分析结果进行调整,调整前将各种成分用水单独溶解后再加到镀槽中。 8.2.2.2严格控制溶液pH值,可用5%稀硫酸和3%氢氧化钠溶液调整溶液pH值。 8.2.2.3按需要补加光亮剂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8.2.2.4及时过滤溶液和排除溶液中铜、铁、六价铬和有机杂质。 8.2.2.5镀亮镍溶液中杂质的允许含量:铜<0.05g/L、铁<0.1g/L、不允许带进六价铬。必 要时,对溶液进行净化处理。

电镀镍质量标准

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DKBA0.450.0018 REV.B 代替DKBA0.450.0018 REV.1.0 电镀镍质量标准 Requirements for Nickel Plating 2011年06月30日发布2011年07月01日实施 技术有限公司 Technologies Co., Ltd.

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 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整机工程部 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无 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无 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DKBA0.450.0018.REV.1.0 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无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工艺鉴定要求 (5) 1.1总则 (5) 1.2设计要求 (5) 1.3鉴定程序 (5) 1.4试验及试样要求 (5) 1.4.1试样要求 (5) 1.4.2试验项目及试样数量 (5) 1.5试验方法及质量指标 (6) 1.5.1外观 (6) 1.5.2镀层厚度 (6) 1.5.3结合强度 (6) 1.5.4耐蚀性 (6) 1.5.5鉴定状态的保持 (6) 2批生产检验要求 (6) 2.1镀前表面质量要求 (6) 2.2外观 (6) 2.3镀层厚度 (7) 2.4结合强度 (7) 2.5耐蚀性 (7)

电镀镍质量要求 Requirements for Nickel Plating 范围Scope: 本规范规定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的钢、铜合金等金属基体零件上镀光亮镍的工艺要求及其质量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电镀镍的工艺鉴定和批生产质量检验。 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本规范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工艺鉴定要求”规定了加工商必须保证的技术管理、工艺设施及产品质量水平要求,用作对供应商进行技术资格认证和首样质量鉴定,是华为对镀镍零件进行质量鉴定的依据;第二部分规定了正常批生产条件下产品质量要求,是生产方控制批生产镀层质量的标准依据,也是产品验收的质量依据。 关键词Key words: 镀镍,镀层,耐蚀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 术语和定义Term&Definition:

电镀金工艺

电镀金工艺

JX-316电镀金工艺 一.特点 1. 除金盐外不含对环境有害物质。 2. 镀层金纯度高,特适用于电子工业,也可用于高挡饰品的装饰。 3. 镀液金浓度允许范围宽,用户可根据对镀层厚度和电镀时间的不同要求进行选择。 4. 操作与维护简便。 二.镀层性能 1.金纯度大于99.9% ,金黄色外观。 2.金丝(Φ 30μm)键合强度大于5g 。 3.焊球(Φ 25μm)抗剪切强度大于1.2Kg 。 4.显微硬度努普硬度 H < 90。 三.所用药水 1. 金盐溶液(用户自备): KAu(CN)2溶液, Au浓100 g/L(应采用含Au68. 3%的优级金盐配制)。 2. JX-316A 开缸液:无色透明溶液,不含金盐,pH~5 . 3. JX-316B 光亮剂:无色透明溶液。 4. JX-316C 导盐:固体 5. JX-316D pH调节液:无色透明溶液 四.配槽: 以配100升Au浓度为4g /L的镀液为例。 1.用量: KAu(CN)2 (以Au计) 4 g /L JX-316A开缸液 600 ml/L JX-316B光亮剂 20 ml/L 2.配法: 于洁净镀槽内依次加入25升去离子水,60升JX-316A开缸液,4升金盐溶液(Au 浓度100g /L),和2升JX-316B光亮剂,搅匀,测pH值,若有必要用 JX-316D调节液或10%KOH调pH至5.0 ,加去离子水至100升,搅匀。 对于电子工业,镀液金浓度以4—8g / L 为宜,对于装饰性用途可用2---3g /L。 五、操作条件与注意事项 1.温度: 50 --- 65 ℃ ,推荐60 ℃。 2.pH 值: 4.5--- 6.0 , 推荐5.0 。超出范围色泽变差。 3.电流密度: 0.1—1.0A /dm2 ,推荐0.4A/dm2 。在60℃,0.4A/ dm2条件下,镀速~0.25μm/min 。

电镀镍金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 使板面镀金生产工艺规范化,为生产操作提供正确的依据,确保产品满足质量要求。 2.0本规程适用于板面镀金生产线。 3.0 职责。 3.1 生产部:按本规程规定的地方及工艺参数作业。 3.2 工艺部:负责规程的制定,修改,临控及提供技术支援。 3.3 品质部:负责工艺参数的临控及工具,产品的检验工作。 3.4 设备部:负责设备维修及定期保养。 4.0工艺流程 4.1 工艺流程图: 4.2 流程步骤说明 A 脱脂:去除产品表面及铜面氧化物及油污等。 B 水洗:去除产品上药水,防止药水污染下一药水缸或产品。 C 微蚀:蚀去铜面少部分铜,以得到均匀的微观粗化面,使镍层与铜面具有良好的 结合力。 D 活化:防止铜表面氧化。 E 镀镍:利用电化学原理在铜面上镀上一定的厚度的镍。 F 活化:防止镍表面钝化氧化。 G 镀金:利用电化学原理在镍面上镀上一定厚度的金。 5.0生产控制 5.1 生产前准备 5.1.1 检查各缸电气仪表处于正常状态。 5.1.2 检查摇摆处于正常状态。 5.1.3 检查循环过滤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5.1.4 检查DI水洗供应处于正常状态。 5.1.5检查自来水洗供应处于正常状态。 5.1.6 检查打气量处于正常状态。 5.1.7 检查药水缸水位处于正常状态。 5.1.8 检查各药水缸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内。 5.2安全事项 5.2.1所有电源及电气设备之驳接由设备部负责。 5.2.2员工上班时穿工作鞋,戴口罩、戴防酸胶手套。 5.2.3所有药水均为强酸物质或有毒物质,防止溅上皮肤或溅入眼内,若发生此类问

题,应以大量清水冲洗患处,必要时看医生。 5.2.4禁止在行车运行时进入电镀线工作或维修,严禁行车载人。 5.2.5添加药水时要注意行车的动向,防止被行车撞伤。 5.2.6金盐为剧毒物品,使用时必须戴胶手套,不能触及伤口。 5.2.7当金盐碰到伤口的时候,必须立即扎紧血液回流的静脉,并将伤口用手术划开,以万分之一KMnO 浸泡15分钟以上,并立即送往医院,否则人有生命危险。 4 5.3工艺流程参数控制表

[整理版]电镀锌镍合金工艺标准

[整理版]电镀锌镍合金工艺标准 电镀锌镍合金工艺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钢铁零件电镀锌镍合金的工艺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有三防要求的零件电镀锌镍合金。 2 引用标准 HB 5034 零(组)件镀覆前质量要求 3 主要工艺材料 电镀锌镍合金所需主要工艺材料见表1 表1 主要工艺用材料 工艺材料技术标准用途 氢氧化钠分析纯电解除油、镀锌镍合金 氧化锌分析纯镀锌镍合金 开缸剂ZN-2Mu —镀锌镍合金 添加剂ZN-2A —镀锌镍合金 光亮剂ZN-2B —镀锌镍合金 镍溶液ZN-2C —镀锌镍合金 盐酸工业级弱浸蚀、活化 4 工艺流程 4.1 验收:零(部)件表面处理前的表面状态直接影响其表面处理质量,只有表面状态适合进行表面处理,再由操作者严格按工艺进行处理才能达到设计目的。因而,检查工件表面状态有无缺陷,是否合适是电镀的基础,也是电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此工序要求检查电镀前零(部)件表面状态是否符合军标、车间第三层次文件中《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要求》中相应的规定。应达到图样规定要求,以避免电镀后再次返工返修。 零(部)件表面状态适于进行电镀时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4.2 清理:除去零件内外表面污物、金属屑标识等附着物。 4.3 有机溶剂除油; 4.4 喷砂或抛光处理(有需要时进行); 4.5 装挂; 4.6 化学除油:进行表面处理前工件表面常沾有大量油污,需要进行化学除 油。 化学除油工艺:采用汽油或401除油剂擦拭/浸泡零件,至无明显油污为止。 4.7 水洗; 4.8 电解除油:电解除油可完全除去工件表面油污,得到洁净金属表面。零(部)件除油后在流动水中清洗干净,观察呈全浸润状态即为除尽油污,可以转入下道工序。 电解除油工艺: 氢氧化钠:30,50g/l; 碳酸钠:20,30g/l; 时间:5,15min,至油污除尽为止; 温度:70,90?; 2 阳极电流密度: 10A/dm。 4.9 清洗; 4.10 浸蚀、活化:浸蚀是为除去工件表面的轻微锈蚀、活化金属,保证锌镍合金镀层的质量。 浸蚀溶液: 盐酸:5,;

华为电镀镍技术规范

DKBA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 DKBA0.450.0018 REV.1.0 电镀镍技术规范 1999-12-01发布1999-12-01实施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规范根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产品设计要求及生产实际而编制。 本规范参考 GB 12332-90、GB/T 9798-1997、GB/T 9797-1997、HB 5038-77、SJ 42-77、SJ 1276-77、JB 2836-80等系列标准编制而成。 本规范于1999年12 月01日首次发布,同时代替 Q/DKBA 242-1998“结 构件电镀镍检验标准”(1998-12-25发布)。 本规范起草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事业部工艺部 本规范授予解释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事业部工艺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郑玲 本规范审核人:钟鸣 技术会签人:陈国锋张鹏广爱国 标准化审核人:李刚 本规范批准人:苏志毅

目次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定义 (1) 4 工艺鉴定要求 (1) 4.1 总则 (1) 4.2 设计要求 (2) 4.3 鉴定程序 (2) 4.4 试验及试样要求 (2) 4.5 试验方法及质量指标 (3) 4.6 鉴定状态的保持 (3) 5 产品质量检验要求 (4) 5.1镀前表面质量要求 (4) 5.2 外观 (4) 5.3 镀层厚度 (4) 5.4 结合强度 (5) 5.5 耐蚀性 (5)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 DKBA0.450.0018 REV.1.0 电镀镍技术规范 1 范围 1.1 本规范规定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的钢、铜合金等金属基体零件上镀光亮镍的工艺要求及其质量要求。 1.2 本规范适用于电镀镍的工艺鉴定和批生产质量检验。 1.3 本规范所要求的电镀层只适用于一般环境。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KBA0.400.0021 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限定标准 GB 5267-85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 GB 5270-85 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 法 GB 5926-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 GB 5930-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厚度测试方法点滴法 GB 6462-86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GB/T 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3 定义 3.1 局部厚度:在规定区域内进行规定次数厚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3.2主视表面:零件在装配成完整产品后处于正常视觉范围内的可见表面。 3.3 批:指同一天在相同条件下处理的、材料和形状相似的零件的总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