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

【摘要】中医药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当下仍有举足轻重的医学地位,其临床较高的实用性建立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础上。本文将围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概念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明确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公共产品界定、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在现代服务中的优势以及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与现代发展相互结合。其次,拓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创新模式,内容包括建立中医药健康社区、保证公民主体性、提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以及提高非政府部门的主动参与性四方面内容。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创新

伴随社会的进步,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与其他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相互融合,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形成了我国医疗界独具一格的意识形态与生命观。保证当下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扬,就要求我们孜孜不懈、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对传统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方式进行创新,这才是中医药发展的木本水源。

1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

我国的中医药文化起源于农耕文明,经历数千年的岁月

积淀不断传承并积极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与知识,将道家、儒家等各个领域的思想融会贯通,在丰富的临床实践基础上不断升华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最终形成自身独特的自然观、生活观与健康观。我国中药局颁布的《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明确提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调和致与中天人合一等方面,其整体观可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概括[1]。创新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的过程中的必要条件。总的来说,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就是中医药工作者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将有价值的实践结果进行传播的

过程。不难看出,实践中的论证、启发与完善赋予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新的活力。中医药文化贯通古今,其核心价值包括医疗中的辨证论治、整体施治以及人文上的仁心仁术、悬壶济世等,育人以情,授之以渔,培养了古往今来中医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

2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方式

2.1 明确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公共产品界定

随着时代发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公共产品界定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始终将提供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作为主要内容,并补充了市场的配置。例如,中医院以及中医卫生社区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都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在公众使用与分享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公共产品作用界限进行明确规定。传统公

共产品囿于“拥挤性”之缺点,无法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面对这种情况,根据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将中医药文化市场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借此可以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资源的功能优势。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宣传质量,还可以规避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中出现的道德风险。

2.2 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在现代服务中的优势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由于具备一定的自身特色,在现代服务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因此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过程中,结合社会需要与时代特点将其优势充分体现很有必要。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不应仅拘泥于理论上的研究,更应综合考虑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这就要求政府以及医疗部门共同参与,政府在推动其发展的时市场也同步展开补充。另外,各类高校的学术学科建设取长补短配合经济支持,协同发展,有助于落实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长期稳定的建设机制。比如说,政府可以主导制定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的主要方向和方式,负责其中的资金支持以及监督、考核等。非政府人员可以开展资源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推出相应的公益服务,利用中医高校以及中医研究院的优势,展开校企合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2.3 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与现代发展相互结合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环境随之也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大环境下,要想保证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质量,就需要与时代发展保持较强的同步性,继往开来,探索传统中医药文化与新时代的契合点。例如,通过建立健康社区解决传统社区资源不充足而影响人们参与的积极性的问题,设法增加社会各个群体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中参与性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在健康社区中的应用层次水平。另外,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耳熟能详,也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与当代医疗背景配合相得益彰。部分相对简易的操作对场地和设备的要求不高,因此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能够在社区中得到全面而广泛的传播[2]。

3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创新

3.1 建立中医药健康社区

社区能够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创新提供载体,同时也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发展的基础,在自身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能同步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我们可以考虑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展开创新:第一,充分发挥出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可以制定长期以及短期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发展规划,提升各个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促进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管理和发展。第二,将资源投入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这种

方式能够弥补群众投入的不足。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根据群众的实际情况,对资源展开合理配置,保证资金资源投入以及人力?Y源投入的充足性以及科学性,从而促进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提升政府在此过程中的监督作用与管理作用,根据实际需求完善政府的监督管理体系。将群众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标准,不断调整管理监督政策,这种方式能够在保证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同时,提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发展质量。

3.2 保证公民的主体性

群众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发展中是主要对象,因此需要确保群众在此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传统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发展过程中,政府作为单一的决策中心,常可以主导中医药文化发展中的具体走向,但这种方式在当今时代受到诸多限制。为了保证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发展质量,还亟需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公民加入到其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发展主体的多样性,还能够实现权力分散以及市场多元化管理,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空间。该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出各个组分的不同优势,并使其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发展过程中优势互补、共创多赢,协作提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发展效率。 3.3 提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想要保证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源远流长、发展稳定,避

免其沦为虚舟飘瓦,就要求我们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这有助于实现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最大化。比如在建立健康社区时,可借助基础公共产品展开形式多样的增值服务,依照群众的不同需求和喜好,制定不同的价格和配套服务,使消费者在实际消费过程中能够得到量身定制的满意服务。这种区别定价的方法,展现了中医药因人而异、辨证论治的核心理念,并能使更多人领悟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提升中医药文化在群众中的认可程度。所以,采取类似方式可以让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得到市场认可,借此加快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发展与传播速度,提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社会效益。

3.4 提高非政府部门的主动参与性

包括高校、医院和各种社会团体组成的非政府部门,在当下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发展中,各社会成员需要将自身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相互协作。例如,中医类高等学校是促进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发展的重要组织,这要求教师不能画地为牢,仅将学习内容局限在书本和实验中,师生应当走出校园接触临床,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社会,为健康社区提供知识以及技术支持,提升中医药文化核心的应用价值。在让群众享受良好的服务并提升校园发展质量的同时,促进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发展。总的来看,摒弃墨守成规的传统发展模式,顺

应时代潮流,开拓中医药发展创新模式,才能保证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名副其实的发展质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中医药文化核心?r值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焦点,如何提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质量,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社会实际情况,通过研究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方法,探讨有效提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质量的方式,积极寻找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与时代发展的契合点。希望通过本文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与创新模式的讨论,能够为今后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发展夯实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S].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

[2]李和伟,于钦明,郑南,张荣兴.试论中医药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S2):117-119.

中医药核心期刊汇总

中医药核心期刊汇总 中医药核心期刊有哪些?小编就将这段时间认真搜寻的得到的信息,汇总出来,呈现给大家,希望对给为亲们有所帮助! 1、中华医学杂志:【周刊,变为周刊以后影响因子有一定的下降,最新的为0.461,中文版本,英文摘要,杂志编辑委员会由生物医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组成,一般两个月内回复,加上审稿时间,周期较长】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改为《医学争鸣》,双月刊,由第四军医大学主办,主要发表具有一定理论见解和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影响因子,0.385】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科技部及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半月刊,影响因子0.538】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月刊,影响因子0.424,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军事医学、药学和中国医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总体上来讲,军医大学学报所刊的论文内容差别不大】 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主要报道本校各学科国内领先或达到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临床诊疗经验。月刊,影响因子0.513】 6、解放军医学杂志:【是全军卫生系统最高级的综合性医学期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人民军医出版社主办。月刊,影响因子0.578】 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由北京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医学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双月刊,影响因子0.627】 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双月刊,全年刊发约300篇文章(不包括短篇报道),其中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论文占80%以上,影响因子0.402】 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四川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刊物,双月刊,影响因子0.481】 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办,双月刊,影响因子0.762】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半月刊,以国内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医学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研究及新技术、新成果等为主要内容,影响因子0.400】 12、复旦学报。医学版:【复旦大学主办,双月刊,影响因子0.518】

xx市中医院xx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XX市中医院XX中医药文化宣传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一、总体规划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医药学的灵魂与基础,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XX市中医院按照“整合资源、挖掘优势、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以弘扬、繁荣中医药文化为核心,以宣传、推广中医药知识为重点,集合全院力量力争利用二年时间建设成为基础条件好,主题和特色突出,发展潜力较强,在传承、宣传中医药文化方面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基地主要建设内容有中医药文化展馆、中医药养生体验馆、杏林讲堂、杏林论坛(网络论坛、《中医养生堂》及《福园》等 二、建设目标 (一中医药文化展馆:设于XX市中医院和谐国医堂(以下简称“国医堂”,在门前设立中医药文化石及历代中医名家雕塑,对国医堂二楼进行全面装修,以中国古典风格为主,突出中医药文化“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的核心理念。馆内根据功能不同设以下分区: 1. 中医药文化展示长廊:张挂历代名老中医图像、中医 药名篇、名著简介、中医典故、中医药主题字画,展示中医药典籍文献、中医炮制器具、中药饮片实物、中国古代及柳州本地历代中医名家文献资料等; 2.中医药历史馆:介绍中医药起源、发展历程,各时期中医药发展特点,中医药学派发展、中医药发展的重大事件等;

3.中医药知识科普馆:介绍中医阴阳、五行等基础理论文化内涵、中医诊断及中药饮片常识、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中医药常识等; (二中医药养生体验馆:设于我院中医预防保健科内,对中医预防保健科现用房进行局部装修,对内部厅堂、宣传栏等部位均采用中国传统雕栏进行装饰。配备电视或多媒体等影音播放设备,播放中医养生影音宣传资料。设中医养生保健资料取阅栏,免费发放中医养生保健资料。从各科室抽调中医专业人员,轮流到体验馆内为百姓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体验服务。 (三杏林讲堂:设于我院九楼会议室,配备多媒体投影、黑板、桌椅等设备、教具。每月定期开展一次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讲座,向前来听课的百姓免费发放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资料,邀请参加中医药养生保健体验。 (四网络杏林论坛:在医院互联网网站内增设杏林论坛版块并开通杏林论坛新浪微博,介绍中医药起源及发展动 态,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展示中国古代及柳州本地历代中医名家风采。与网友开展互动,解答网友相关问题。 (五编印、发放《中医养生堂》及《福园》等中医药文化宣传科普读物。 三、工作步骤 (一成立专门机构,建立管理机制:建立由院领导任组长,院办、党办、宣传、医务、财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中医药文化专家组成的中医药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管理领 导小组,全面负责基地的建设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制定基地工作计划、发展规划、人员职责及相关管理制度;对基地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对基地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审核先挂宣传资料;定期组织实施相关推广活动,宣传中医药文化。

浅析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浅析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的国粹在近代受尽了摧残,在当前世界回归自然的大趋势下,天然药物风靡全球的时代,中医药的发展有了一个极好的机遇,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资助中医药的发展,但由于中医药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医学,与现代西医学的思维方式、理论等有很大的区别,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所以,保护、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不得不成为所有中医学子在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如何有效地保护、继承中医药文化和发展创新是当前摆在所有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1.加大保护中医药传统文化,将其列入重点保护范畴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是少之又少,特别是在群众圈里面。这也许与他被重视的程度多少有些关系,认为应该是时候将其列入保护范畴。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传统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2.建立中医研究机构与学术机构,积极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 积极建立于继承中医药文化有关的学术组织,建立中医中药联合会,组织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 首先,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不仅有其自身的医学因素,更重要的是需要有适合的文化氛围。另外,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有别于西医的一整套医学理念。要善于吸纳、学习与交流,才能在不断的丰富、充实与完善中实现新的突破,并保持永恒的生命力与魄力。 3.加强相关学科联合攻击

中医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意义重要和深远,是一项巨大浩繁的工程。因为它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是含有许多人文科学内容的自然科学。它不仅包括了中医药各科知识,而且还涉及哲学、史学、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各门学科。联合不同学科对中医药进行研究。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突出重点和主攻方向,有计划的开展所涉及的内容与相关学科联合攻击是继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有效措施。 4.普及中医药传统文化,使其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 我们中医的教育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和魄力,要让中医药文化从孩子时期就得到充分的重视,培养兴趣。喜欢是关键,我们可以将中医的发展史、历史上对中医药发展有过重大贡献的人物、中医的治病理念、等理念写成通俗易懂、活泼生动的小文章放进中小学生的课本里,甚至可以选一些医古文里的优秀篇章作为学古文的教材。经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我相信祖先创造出的中医药灿烂文化,是可以得到尊重、爱惜、并且发扬光大。 5.中医药发展要走自己的路 中医是复杂性科学,中医的科学性是复杂系统的范畴。它的理论体系经历了几千年的验证。 自古以来医药就不分家,悬壶济世就指此而言。因为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离开中医理论指导,那就不是中药了。例如,我们每天吃的各种动植物也被收进了《本草纲目》。如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甘麦大枣汤”虽然是我们吃的食品,但它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来治疗某一症候,那就是中药了。现行政策强迫中医中药“离婚”,研究医的不重视药,研究药的不重视医;中医中药分家管理就脱离了中医药的理论和经验。例如,安宫牛黄丸中有朱砂,而朱

中医药文化特色实施计划方案

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2012-2015年)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结晶,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在精神和思想基础,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为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也进一步推动我院加快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工作达标,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要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体现中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从而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以营造特色鲜明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

围为重点,以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达标工作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创新,增强其发展活力,更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中西医并重,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 2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3坚持从本地本院实际出发,逐步推广中医中药的适宜技术,中西医结合,能中不西。 三、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容 1、规中医病历的书写。通过迎接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强化和规中医病案书写。在中医病历中体现中医药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遵循中华医道的核心理念,突出“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思想,充分理解中医对待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体自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逐步提高中医辨证诊治优良率。以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达标工作为载体,在临床诊治中强化体现中医临床治疗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认识中医临床个性化诊疗的先进性和重要性,将中医因时因地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复习课程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 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王旭东教授 王旭东,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申遗专家。主编出版《中医美学》、《医史与文明》、《中医文化导读》、《中医养生康复学》等著作与教材。在中医养生康复、中医文献、中医文化等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张宗明:近些年来,随着“文化遗产热”的兴起,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究竟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为何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问题不仅大众对此 不明,就是中医界对此也是褒贬不一。您是中医申遗专家,

能否请您谈谈这个问题? 王旭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进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从这一定义中不难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护文化多样性,留住更多随时代变迁而容易湮没的文化记忆,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共识。 我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4年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1年、2003年,我国的昆曲和古琴相继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目录。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正如陈至立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和确

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资料

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资料 药膳不宜随便吃 现在,有些人盲目保健,该吃不该吃的东西都吃,有些商家为赚钱,该做不该做的都做,其实,吃药膳的学问可跑龙套了,不是每个厨师都能做,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的。 就拿黄芪炖鸡、菠萝鸡片、冰糖莲子、鹿头汤这四道常见的药膳来说,吃的讲究就很大。黄芪炖鸡春季食用,菠萝鸡片是夏季佳肴,鹿头汤冬天喝最好,冰糖莲子秋季食最佳,不论时节,单论作用,这四道菜也很不同,菠萝鸡片、冰糖莲子适于阴阳平和健康的人食用,黄芪炖鸡则是增强免疫力的药膳,鹿头汤适宜阳虚怕冷者,而阴虚火旺者则切忌食用。 国家对药膳是有规定的。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的药材近79种,现在市场上用的有100多种,有些药与食物相忌,绝对不能胡吃,例如治疗慢性支气管病的百合粮柚,食用时忌食油菜、萝卜、鱼虾。 当然,也有一些平常的药膳早已进入百性家,吃一些根本没什么害处,还特别有益健康,叨唠素炒百合(肺清止咳)、菊花茶(清热明目)、龙眼粥(健脾益肾)、山楂膳(消积养血)、红豆粥(健脾解毒)、绿豆粥(清热利尿)等等,这些药腾普通人能吃,生了各种疾病的人也能吃,但是有一部分药膳是为患病特别配方的,普通人不宜食用

养身要有平常心 长寿之心人皆有之,养生之术人皆求之。养生,不能只求一法一术,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更不能不食人间烟火而脱离人之常情常态。没有生活质量的养生之术不但没的意义,甚至是痛苦。中国传统养生的概念称为“卫生”、“养生”、“厚生”、“摄生”和“道生”等。“卫生”是保卫生命:“养生”是养护生命; “厚生”厚待生命;“摄生”是调摄生命;“道生”则是要求以上方面皆尊守一定的法度,就是《道德经》开篇明义的第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意是“人要尊循自然规律,自然要遵循宇宙规律,而宇宙要遵循一个法度,这就是自然而然。“养生之道”是指养生原则,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顺其自然,法于自然。“养生之术”是指在养生之道法则指导下采用的具体措施。在我们平时日常生活诸多行为中,如吃、喝、拉、撒(尿)、睡、行、动、坐、卧、走等都涉及养生措施。中医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动,所采用的方法应根据每个人条件不同,相应采用不同的养生措施,所谓“因人施养”,“审因施养”。在家庭、社会群体中,每个人的养生措施并不强求统一。例如,甲需要重点加强体育锻炼,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则需要着重调摄心态,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他们加强体育锻炼,或一律改变饮食结

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的方案

磁县中医院 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结晶,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院作为中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为进一步推动我院加快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二级甲等中医院复审工作达标,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仁’、”“和”、“精”、“诚”的价值观念为核心,以营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为重点,以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二级甲等中医院复审达标工作为载体,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创新,增强其发展活力,更好地为磁县人民健康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整体观念、平衡和谐、因地制宜、辨证论建的原

则。 2、坚持突出特色。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3、坚持统筹规划。中医药文化建设努力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 4、坚持因地制宜,从医院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建设工作力求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中医药传统文化特征。 5、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主要目标 做到“以文化人”,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达到医院内部、医院与社会的和谐,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四、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与观念 1、规范中医病历的书写。通过迎接二级甲等中医院复审,强化和规范中医病案书写。在中医病历中体现中医药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遵循中华医道的核心理念,突出“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思想,充分理解中医对待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体

中医药文化工作总结(2021新版)

中医药文化工作总结(2021新 版) Work summary is to summarize,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work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affirm the achievements,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draw lessons from experience. ( 工作总结)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中医药文化工作总结(2021新版) 说明:本文适用于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 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 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下载后可直接打印使用。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我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现将一年来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了《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 【摘要】中医药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当下仍有举足轻重的医学地位,其临床较高的实用性建立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础上。本文将围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概念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明确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公共产品界定、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在现代服务中的优势以及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与现代发展相互结合。其次,拓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创新模式,内容包括建立中医药健康社区、保证公民主体性、提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以及提高非政府部门的主动参与性四方面内容。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创新 伴随社会的进步,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与其他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相互融合,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形成了我国医疗界独具一格的意识形态与生命观。保证当下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扬,就要求我们孜孜不懈、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对传统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方式进行创新,这才是中医药发展的木本水源。 1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 我国的中医药文化起源于农耕文明,经历数千年的岁月

积淀不断传承并积极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与知识,将道家、儒家等各个领域的思想融会贯通,在丰富的临床实践基础上不断升华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最终形成自身独特的自然观、生活观与健康观。我国中药局颁布的《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明确提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调和致与中天人合一等方面,其整体观可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概括[1]。创新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的过程中的必要条件。总的来说,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就是中医药工作者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将有价值的实践结果进行传播的 过程。不难看出,实践中的论证、启发与完善赋予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新的活力。中医药文化贯通古今,其核心价值包括医疗中的辨证论治、整体施治以及人文上的仁心仁术、悬壶济世等,育人以情,授之以渔,培养了古往今来中医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 2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方式 2.1 明确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公共产品界定 随着时代发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公共产品界定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始终将提供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作为主要内容,并补充了市场的配置。例如,中医院以及中医卫生社区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都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在公众使用与分享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公共产品作用界限进行明确规定。传统公

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工作总结.doc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工作 总结

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工作总结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受中医药文化影响,亚洲各国人民的健康不仅得益于中医药,而且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并发扬光大。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已认识到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独特作用,开始接受并流行中医药疗法,亦频重视中医学的研究。中医药在世界医学领域越来越具新的生命力。 为集中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良好的疗效,引领广大群众走近中医药、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使用中医药、支持中医药,并提供正确、科学、安全的中医药知识,我院在县卫生局的领导下,响应国家中药管理局联合中宣部、卫生部等23个部委主办的首届“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周”的号召,于9月19日起在全辖内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大型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思想高度重视,组织准备充分 根据省、市医药管理部门的文件要求,我局立即召开局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了关于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的文件精神,明确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开展以来的好做法、好经验,着力把“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搞好搞扎实,通过举行大范围的群众性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 第 2 页共 6 页

展的良好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传承、传播、共享”的主题。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服务、创新中医药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中医,让中医药惠及百姓,为人民健康服务。 为了保证“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宣传周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局还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以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有关局领导为组员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随后,我们迅速制定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主题、指导思想、活动内容、日程安排、后勤保障、职责分工等都进行了祥实安排和部署。保证了活动的逐步展开。 二、宣传形式多样,活动气氛热烈 为了营造宣传周的浓厚氛围,我们采取出动宣传车、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发布宣传周的消息,使活动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在此基础上,我们紧紧围绕“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高全民健康素质”这一主题,紧锣密鼓地组织了一系列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 1.举办了场中医药知识专题讲座。我们聘请的专家,就群众关心的中医药保健、慢性病防治等内容,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并开展了专家与市民现场互动活动,当面解答群众提问,会场气氛热烈,群众对中医药 第 3 页共 6 页

中医药知识科普知识宣传

中医药知识科普知识宣传资料 (第七期) 药膳不以随便吃 现在,有些人盲目保健,该吃不该吃的东西都吃,有些商家为了赚钱,该做不该做的都做,吃药膳的可跑龙套了,不是每个厨师都能做,要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的。 就拿黄芪炖鸡,菠萝鸡片,冰糖莲子,鹿头汤来说,吃的讲究就很大,黄芪炖鸡春季食用,菠萝鸡片就是夏季佳肴,鹿头汤冬天喝最好,冰糖莲子秋季食最佳,单独作用,这四道菜也很不同,菠萝鸡片、冰糖莲子适用于阴阳平和健康的人群,黄芪炖鸡适用于增强免疫力的药膳你,鹿头汤适宜阳虚怕冷者,而阴虚火旺者则切迹食用。 国家对药膳是有规定的,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的药材近79种,现在市场上有100多种,有些药与食物相忌,绝对不能胡吃,例如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百合粮柚,食用时忌食油菜,萝卜,鱼虾。 当然,也有一些平常的药膳早已进入百姓家,吃一些根本没什么害,还特别有益健康,菊花茶(清热明目),龙眼粥(健脾益肾),红豆粥(健脾解毒),绿豆粥(清热利尿),这些药普通人能吃,生了各种疾病的人也能吃,但是有一部分的药膳是为疾病特别配方的,普通人不宜食用。 (第十期)养身要有平常心长寿之心人皆有之,养生之术人皆永之,养生,不能求一法一术,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更不能不食 中医药知识科普知识宣传资料

人间烟火而脱离人之情常态。 没有生活质量的养生之术不但没的意义,甚至是痛苦。中国传统的养生称为“卫生”、“养生”、“厚生”、“摄生”、和“道生”等,“卫生”是保卫生命,“养生” 养护生命,“厚生”是厚待生命,“摄生”是调摄生命,“道生”则是要求以上方面均遵守一定的法度,就是《道德篇》开篇明义的第一句话:”人法地,地 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意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自然要遵循宇宙规律,而宇宙要遵循一个法度,这就是自然而然,“养生之道”是指养生原则,要求日常生活人们要顺其自然,法于自然。‘养生之术”在养生之道指导下采用的具体措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行为,如吃、喝、拉、撒、睡、动、坐、卧、走等都涉及养生措施。中医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动,所采用的方法应根据每个人的条件不同,采取不同的养生措施,所谓“因人施养”,“审人施养”,在家庭,社会群体中,每个人的养生措施并不强求统一,例如,甲需要重点体育锻炼,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需要调摄心态,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他们加强体育锻炼,或一律改变饮食结构,或一律养心静心,这样就有不一定符合每个人的需求了。 再有养生措施不能刻意追求,也不能勉为其难,更不必活人受罪。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曾看到有的人为追求“清净无为”就整日闭门谢客,盘腿打坐,闭目养神,也有的人整日留念山野之中,手舞足蹈,“采气补身”,还有不少人在“生命在于运动”的口号感召下,风雨无阻,终日爬山或在公园里锻炼筋骨,,也有的人为追求“老有所乐”变夜以续日的搓麻将,也有一些富有人士为追求长生不老,对珍奇名贵食品和补品情有独钟…我们认为,如此养生不但不利于健康长寿,反而会损身折寿。总之,养生,就是要根据生命高规律,在平日生活中以平常心态和行为,适当的养护身心,保持或增进健康,减少疾病,起码达到不求延年益寿,但无病久安的目的。

-传播中医文化传承中医国粹(精)

传播中医文化传承中医国粹——市中医院庆祝建院五十八周年 有奖知识征答 1、本溪市中医院服务品牌是: A 千年一脉 B 杏林春暖 C 继承创新 D 绿色医疗 E 以上都不对 2、中医学的基本特征是: A 整体观念 B 辨证论治 C 急则治标 D 缓则治本 E 以上都包括 3、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 A 《黄帝内经》 B 《本草纲目》 C 《伤寒杂病论》

D 《金匮要略》 E 《千金要方》 4、中医药具有的特色优势是: A 简单 B 方便 C 价廉 D 有效 E 以上全是 5、下列不属于中医五脏的是: A 心 B 肺 C 肝 D 胃 E 肾 6、下列哪项是旧时对医生的称呼: A 杏林 B 梅林 C 梨园 D 桃李

E 以上都不对 7、阴虚证患者的典型面色应是: A 满面通红 B 两颧潮红 C 面红若妆 D 面青颊赤 E 面部发青 8、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颁布的药典出现在: A 东罗马帝国时期 B 印度孔雀王朝 C 中国唐朝 D 日本德川时代 E 以上都不对 9、《伤寒杂病论》是谁的著作? A 张仲景 B 扁鹊 C 华佗 D 孙思邈 E 李时珍

10、肾与膀胱病变可反映在舌的什么部位上: A 舌尖 B 舌根 C 舌中 D 舌侧 E 以上都不对 11、因情志刺激,突然出现下焦胀满,甚至小便失禁。中医上认为这是: A 恐则气下 B 悲则气消 C 惊则气乱 D 喜则气缓 E 怒则气上 12、下列与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有关的是: A 营气 B 卫气 C 宗气 D 元气 E 精气

13、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A 上午 B 下午 C 后半夜 D 中午 E 傍晚 14、阳虚与气虚的主要区别: A 有无少气懒言 B 有无神疲乏力 C 是否出现寒象 D 小便是否清长 E 以上都不对 15、胃气上逆可导致的临床表现有: A 呕吐 B 嗳气 C 呃逆 D 恶心 E 以上都是

浅析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浅析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医药就是我国的国粹,就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就是我们的国粹在近代受尽了摧残,在当前世界回归自然的大趋势下,天然药物风靡全球的时代,中医药的发展有了一个极好的机遇,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资助中医药的发展,但由于中医药就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医学,与现代西医学的思维方式、理论等有很大的区别,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困难。所以,保护、继承与发展中医药不得不成为所有中医学子在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如何有效地保护、继承中医药文化与发展创新就是当前摆在所有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1、加大保护中医药传统文化,将其列入重点保护范畴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就是少之又少,特别就是在群众圈里面。这也许与她被重视的程度多少有些关系,认为应该就是时候将其列入保护范畴。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传统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2、建立中医研究机构与学术机构,积极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 积极建立于继承中医药文化有关的学术组织,建立中医中药联合会,组织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 首先,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不仅有其自身的医学因素,更重要的就是需要有适合的文化氛围。另外,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有别于西医的一整套医学理念。要善于吸纳、学习与交流,才能在不断的丰富、充实与完善中实现新的突破,并保持永恒的生命力与魄力。 3、加强相关学科联合攻击

中医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意义重要与深远,就是一项巨大浩繁的工程。因为它不就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就是含有许多人文科学内容的自然科学。它不仅包括了中医药各科知识,而且还涉及哲学、史学、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各门学科。联合不同学科对中医药进行研究。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突出重点与主攻方向,有计划的开展所涉及的内容与相关学科联合攻击就是继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有效措施。 4、普及中医药传统文化,使其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 我们中医的教育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与魄力,要让中医药文化从孩子时期就得到充分的重视,培养兴趣。喜欢就是关键,我们可以将中医的发展史、历史上对中医药发展有过重大贡献的人物、中医的治病理念、等理念写成通俗易懂、活泼生动的小文章放进中小学生的课本里,甚至可以选一些医古文里的优秀篇章作为学古文的教材。经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我相信祖先创造出的中医药灿烂文化,就是可以得到尊重、爱惜、并且发扬光大。 5、中医药发展要走自己的路 中医就是复杂性科学,中医的科学性就是复杂系统的范畴。它的理论体系经历了几千年的验证。 自古以来医药就不分家,悬壶济世就指此而言。因为中药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离开中医理论指导,那就不就是中药了。例如,我们每天吃的各种动植物也被收进了《本草纲目》。如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甘麦大枣汤”虽然就是我们吃的食品,但它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来治疗某一症候,那就就是中药了。现行政策强迫中医中药“离婚”,研究医的不重视药,研究药的不重视医;中医中药分家管理就脱离了中医药的理论与经验。例如,安宫牛黄丸中有朱砂,而朱砂

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 设规划

XX市中医院XX中医药文化宣传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一、总体规划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医药学的灵魂与基础,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XX市中医院按照“整合资源、挖掘优势、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以弘扬、繁荣中医药文化为核心,以宣传、推广中医药知识为重点,集合全院力量力争利用二年时间建设成为基础条件好,主题和特色突出,发展潜力较强,在传承、宣传中医药文化方面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基地主要建设内容有中医药文化展馆、中医药养生体验馆、杏林讲堂、杏林论坛(网络论坛)、《中医养生堂》及《福园》等 二、建设目标 (一)中医药文化展馆:设于XX市中医院和谐国医堂(以下简称“国医堂”),在门前设立中医药文化石及历代中医名家雕塑,对国医堂二楼进行全面装修,以中国古典风格为主,突出中医药文化“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的核心理念。馆内根据功能不同设以下分区: 1. 中医药文化展示长廊:张挂历代名老中医图像、中医药名篇、名著简介、中医典故、中医药主题字画,展示中医药典籍文

献、中医炮制器具、中药饮片实物、中国古代及柳州本地历代中医名家文献资料等; 2.中医药历史馆:介绍中医药起源、发展历程,各时期中医药发展特点,中医药学派发展、中医药发展的重大事件等; 3.中医药知识科普馆:介绍中医阴阳、五行等基础理论文化内涵、中医诊断及中药饮片常识、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中医药常识等; (二)中医药养生体验馆:设于我院中医预防保健科内,对中医预防保健科现用房进行局部装修,对内部厅堂、宣传栏等部位均采用中国传统雕栏进行装饰。配备电视或多媒体等影音播放设备,播放中医养生影音宣传资料。设中医养生保健资料取阅栏,免费发放中医养生保健资料。从各科室抽调中医专业人员,轮流到体验馆内为百姓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体验服务。 (三)杏林讲堂:设于我院九楼会议室,配备多媒体投影、黑板、桌椅等设备、教具。每月定期开展一次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讲座,向前来听课的百姓免费发放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资料,邀请参加中医药养生保健体验。 (四)网络杏林论坛:在医院互联网网站内增设杏林论坛版块并开通杏林论坛新浪微博,介绍中医药起源及发展动态,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展示中国古代及柳州本地历代中医名家风采。与网友开展互动,解答网友相关问题。 (五)编印、发放《中医养生堂》及《福园》等中医药文化宣

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中医药文化建设实 施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磁县中医院 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院作为中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为进一步推动我院加快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二级甲等中医院复审工作达标,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要求,结合医

院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仁’、”“和”、“精”、“诚”的价值观念为核心,以营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为重点,以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二级甲等中医院复审达标工作为载体,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创新,增强其发展活力,更好地为磁县人民健康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整体观念、平衡和谐、因地制宜、辨证论建的原则。 2、坚持突出特色。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 3 2020年4月19日

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3、坚持统筹规划。中医药文化建设努力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 4、坚持因地制宜,从医院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建设工作力求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中医药传统文化特征。 5、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主要目标 做到“以文化人”,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 4 2020年4月19日

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科普文化巡讲活动活动方案

x中医院“名中医专家进基层传承技术促提升”暨“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 科普文化巡讲活动”实施方案 为推进中医药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提升群众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加强全市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根据聊城市“名中医专家进基层传承技术促提升”暨“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科普文化巡讲活动”安排,结合我院实际,经研究,定于近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名中医专家进基层,传承技术促提升”暨“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科普文化巡讲”活动。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使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掌握并运用中医药知识诊治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提升城乡中医药服务能力,使中医中药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的长效机制,让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 二、活动主题 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科普文化巡讲。 三、活动内容 (一)中医药文化科普周活动 2018年10月19日-26日为我院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在宣传周内开展以中医药知识与文化科普讲座、义诊等形式为主的中医药宣

传活动。 (二)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充分利用各级乡村广播、集市等场所及宣传方式,向乡村、社区群众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发放中医药科普宣传资料,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讲座活动;面向乡村和社区医务人员开展培训,使其掌握和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中医治疗常见病诊疗技术、中医药适宜诊疗技术和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的传播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把中医药科普读物等送进家庭。 四、组织保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成立x中医院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医务科长、科主任、中医骨干为成员,统筹协调,狠抓落实。 (二)建设队伍,完善机制 大力挖掘和培养中医药文化科普人才,造就一支能力强、水平高、受欢迎的科普宣传队伍;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科普工作制度和机制建设,使其成为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的主力军,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长效机制。 (三)总结经验,加强管理 认真总结、及时推广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果,自觉接受监督。 x中医院 2018年10月18日

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9-09-20T15:23:15.2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8期作者:梁婷 [导读]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中医药理论以及治疗疾病的方法。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濮阳市 457000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中医药理论以及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提升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发扬中华人文精神以及扩大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中医药学教育、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社会宣传等多方面着手。 关键词:中医药;中国传统文化;问题及原因;建议与策略; 1 中医药文化的文化价值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简称,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药物、针灸、推拿、导引等方法预防和治疗疾病、保障健康的一门科学,涵盖了基础理论、诊断、药物、方剂、针灸、推拿和临床各科。作为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在基础理论、临床实践、职业道德、技术方法等各方面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和专业特点。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巨大使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应用科学。长期以来,中医药为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又因为其独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浓厚的文化和哲学气息而受世人瞩目。作为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使用价值的传统医学,以及由于它在中国古代和现当代科学技术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人们逐渐意识到,中医药不仅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她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也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特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指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随着“文化遗产热”在全世界和中国的蔓延,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 现阶段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西方科学主义崛起的冲击 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19世纪三大发现以及20世纪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人们开始用科学观念来审视人自身及宇宙。尽管中医药与现代医学都是以人体客观的生理、病理现象为研究对象,以防治疾病、促进健康为研究目的,但是中医药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历来都是以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的认识和思维方法为主,而不是采用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和实验检验的方法。中医药文化的价值显然并不符合西方近现代的思维。 2.2 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思潮使传统文化土壤瓦解 新文化运动对专制主义背景下传播民主自由思想、科学理性精神、促使民众的文化觉醒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但也存在矫枉过正的效应。在传统文化土壤被不断批驳的过程中,中医同样失去自己独特的符号系统,失去自己的话语权,走向“失语”状态。 2.3 中医药文化自身的不足 中医药理论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数千年中不断被后世学者注疏、诊释,不断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加之中医药文化自身也存在许多保守、落后的甚至糟粕的内容,阻碍了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传播和创新发展。 2.4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机制及路径未突破自身固有的枷锁 中医自身缺少有意识的文化创新建设,缺乏主动向社会公众积极推介中医药文化传播。当前中医药文化传播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专业化,质量良秀不齐,缺乏长效机制,严重阻碍了中医药文化价值的社会认同和传承、传播效果。 2.5 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缺陷 主要原因有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突出不够、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达成度不高、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发展创新不足、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保障度不完善等。 2.6 科研“西化”的倾向 中医药工作者在基础理论、医史文献、临床诊疗、中药制剂、针灸原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是大多数科研却偏离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动物实验几乎成了中医药科研的最主要方法,忽略了符合中医药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研究,将导致中医药学术的整体“西化”。 2.7 中医药文化的科普力度不够 中医药科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中医药科普不全面、宣传内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足、中医药科普人员数量和专业素养不足、有些中医药科普书籍粗制滥造、中医养生畅销书籍良莠不齐、热播养生电视剧鱼龙混杂、政府对养生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中医药科普缺乏资金投入、我国人民对中医药科普知识总体认知水平低、城市与农村中医药知识普及率差距大等[1-3]。 3 研究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的必要性 3.1 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情感、以及存在感的基本依托。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展现在人们面前更多的是多样性的文化和不同的价值观,我们所生活的星球日益卷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文化面临着失去自己文化主体地位的危险,传统文化由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3.2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发扬中华人文精神 中医文化体现着以人为本、仁爱等人文精神,所以继承中医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等仁爱精神,不仅仅是传承中医药文化也是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3.3 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扩大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 中医的疗效正在为世界医学界所认可,在进行中医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中医药学和中医技术的跨文化传播,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与核心内容的传播和推广。这不仅能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也搭建了让世界人民熟识中医文化背景、底蕴的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