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统计学基础第一章统计概述

统计学基础第一章统计概述

统计学基础第一章统计概述
统计学基础第一章统计概述

第一章统计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统计的含义、方法及职能

2.能够灵活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

1.能够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难点为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时数】

教学学时为4课时

【教学容参考】

第一节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的含义

【引言】

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对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这就是信息时代。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信息,我们只有利用统计这一工具,才能理解世界的精彩,了解世界宏微观的经济运行状况。为了管理好国家,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和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或专门成立企业营销组织、营销策划等机构,由专门的统计人员或营销策划人员负责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工作,为国家和企业进行各项决策提供可靠、及时的统计信息。

【案例】

据统计,2008年国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这些都是统计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将统计的含义概括为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和特征的数字及文字材料,称为统计资料;

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总称,称为统计工作(或统计活动)。

统计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

系统论述统计工作的学科,称为统计学。

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做好统计工作、取得有效统计资料的基础。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即以统计资料为依据具体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下面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统计资料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案例】

表1-1是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情况。

表1-1 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情况

表1-1描述的统计资料,反映了不同时间我国总人口的规模,显示了我国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基本国情,所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就成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一项基本国策。

【案例】

2008年,全球旅游业遇到许多史无前例的挑战: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公司破产或大规模裁员、燃油价格大幅波动、恐怖袭击等,这些不利因素均给各国旅游业发展带来沉重压力,世界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减缓。而中国国旅游也由于受灾害事件影响,其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到不小打击。年初的雪灾、地震、3.14动乱,都给我国旅游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但是,奥运的召开,又为艰难前行中的旅游业,注入了勃勃生机。2008年我国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300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4%。其中,外国人2433万人次,下降6.8%;、澳门和同胞10570万人次,下降0.1%。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旅游者5305万人次,下降3.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亿美元,下降2.6%。国居民出境人数达4584万人次,增长11.9%。其中因私出境4013万人次,增长14.9%,占出境人数的87.5%。国出游人数达17.1亿人次,增长6.3%;国旅游收入8749亿元,增长12.6%。这些统计资料具体描述了我国旅游业在该时期的发展情况。

利用各种统计资料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状况,预测未来,生动形象,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能力训练】

社会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的辨析:降雨量是否属于社会经济现象?降雨量与农作物的产量有关,风调雨顺的时候,农作物的产量是否一定就高?为什么?农作物的产量受降雨量的影响,又是否属于社会经济现象呢?

三、统计的特点

(一)数量性

由于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因此,数量性就成为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数量性特点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容:

1.数量特征。即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大小、水平等。

例如,某高校2007级会计电算化高职三年1班在校人数为59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

2.数量关系。即社会经济现象的部结构、比例关系、相关关系等。

例如,上例该班男生20人,占总体人数的33.89%。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部结构。

3.数量界限。即引起社会经济现象质变的数量。

例如,完成计划与未完成计划有质的差别,计划完成程度100%就是质与量互变的界限。

(二)总体性

【案例】

例如,根据国家统计局于2009年2月26日发布《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公报显示,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9%。这个数量反映的是多种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总的平均下降水平,而不是指哪一种具体消费商品或服务项目的价格下降水平。而要对这300多种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下降情况进行调查,就必须先对每一种个别消费商品及服务

项目的价格情况进行调查,从而达到对300多种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的总体认识。统计研究的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而非个体的数量表现。但在进行研究时,不能离开对个体数量的认识,只有把大量的个体数量资料加以汇总、整理分析,才能表现出总体的数量特征。

(三)具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是抽象的量,因此,社会经济统计具有具体性的特点。统计研究的量是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量,这个量总是和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数学所研究的量是抽象的量,两者有着明显区别,但统计方法中往往借鉴数学的方法。

(四)客观性

统计资料是人们有意识地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的结果,但在统计工作中必须遵循实事的原则,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保证统计资料真实、可靠,维护统计资料的客观性。

【能力训练】

(1)统计的总体性排斥对个别典型事物的深入研究吗?(2)统计数据与数学中的数字有什么区别?

四、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是指对被研究事物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分析,以反映总体特征的一种统计方法。例如,早在300多年前,人口学家从统计资料中发现男女婴儿出生的比例为105:100,但目前人口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男婴出生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105。这就是通过大量观察法,从偶然事件中发现出的必然规律。

(二)统计分组法

统计分组法就是根据事物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志,将所研究现象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组的一种统计方法。对于分析总体结构、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确定统计指标体系而言,没有统计分组是不可能做到的,这说明统计分组法在整个统计工作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三)综合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是利用各种综合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综合、概括的分析方法,它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在统计分析中,广泛运用总量指标分析法、相对指标分析法、平均指标分析法、变异指标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指数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等,可以综合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比例关系、发展速度等,使我们对所观察的事物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

五、统计的基本职能

(一)统计信息职能

统计信息职能是指统计具有信息服务的功能,也就是统计通过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统计信息,为社会服务。

(二)统计咨询职能

统计咨询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提供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的服务功能,也就是指统计部门利用所掌握的大量的统计信息资源,经过进一步的分析、综合、判断,为宏观和微观决策,为科学管理提供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统计咨询应更多地走向市场。

(三)统计监督职能

统计监督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揭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偏差、促使社会经济运行不偏离正常轨道的功能,也就是统计部门通过定量检查、经济监测、设置预警指标体系等手段,对社会经济实行有效的调控,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统计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统计咨询和统计监督职能能够发挥作用的保证,反过来统计咨询和统计监督职能的强化又会促进统计信息职能的强化。

【能力训练】

分组讨论,从统计职能的角度说明统计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统计基本概念

一、总体和总体单位

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集合体。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就是总体单位。

【案例】

我们要研究全国的企业发展状况,所有的企业就是总体,而每个企业就是总体单位。这些个别企业的共同性只有一个,即都是企业。当我们要研究全国股份制企业发展状况时,总体就是所有的股份制企业,而每个股份制企业是总体单位。这些个别企业的共同性有两个,即不但是企业,而且是股份制的企业。当我们要研究全国大型股份制企业发展状况时,总体就是所有的大型股份制企业,而每个大型股份制企业是总体单位。这些个别企业的共同性有三个:企业,大型企业,而且是股份制企业。由此可见总体的特点如下:

1.构成总体的这些总体单位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性质相同,即总体具有同质性。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

2.构成总体的这些总体单位除了至少在某一方面性质相同外,在其他方面也应存在差异,即总体具有变异性。变异性是统计研究的主要容。

3.总体必须规定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围。例如,2000年的人口普查,其总体是在2000年11月1日零时在中国国土上的常住中国公民。(具体性)

【能力训练】

(1)对2009年1月份某市小学生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时,该市所有的小学生就是总体,每个小学生就是总体单位。那么同质性是什么?总体的时间和空间围是什么?设想,如果没有规定总体围,在统计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2)概括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二、标志和统计指标

1.标志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例如,学生作为总体单位,表示每个学生特征的名称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学习成绩等,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学习成绩就是标志。学校作为总体单位,表示每个学校特征的名称包括学生人数、学校类型、固定资产总额等,学生人数、学校类型、固定资产总额就是标志。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在上述例子中学生的性别、学校的类型都属于反映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称为品质标志。学生的年龄、身高、体重、学习成绩,学校的学生人数、固定资产总额都属于反映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的名称,称为数量标志。

标志表现是指标志在各总体单位中的具体表现。标志表现分为品质标志表现和数量标志表现。

例如,性别是品质标志,其特征只能用文字来表现,表现为男或女,男或女是品质标志表现。学校类型是品质标志,其特征具体表现为财经类、医学类或理工类等,财经类、医学类或理工类都是品质标志表现。年龄是数量标志,具体表现为18岁、19岁、20岁等;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具体表现为50分、78分、90分等,18岁、19岁、20岁,50分、78分、90分都是数量标志表现。数量标志表现是可以用数值来表现的,故又称为标志值。

【引言】

在同一总体中,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各种标志,就其标志表现看,有的相同,有的不同。标志表现都相同的标志,称为不变标志;标志表现不完全相同的标志,称为可变标志。

例如,在男性人口总体中,性别是不变标志;而年龄、民族、籍贯等则为可变标志。又如,在40岁教师总体中,年龄、职业是不变标志;而性别、专业、职称、工资等则为可变标志。不变

标志是个别事物(单位)得以结合起来形成总体的条件。可变标志则是进行统计分组,研究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的基础。

【能力训练】

指出下表中总体的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品质标志。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它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例如,全国农村居民收入有高有低,通过国家统计局对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计算,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比上年增加621元,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1854元,比上年增加258元,增长16.1%,增幅与上年持平。工资性收入的增加额占全年农村居民纯收入总增量的41.5%,增幅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国农村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再如,全国工业企业的增加值有大有小,通过计算,2008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9112亿元,比上年增长9.5%。这两个指标既表明所指的总体是工业企业,又表明其数量特征,这样我们对工业增加值指标也有了确切的认识。可见统计指标既规定了总体围与性质,又反映了总体的数量特征。

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时间、空间、指标名称、指标数值和计量单位等构成。

比如,2008年全年粮食产量52850万吨,这一指标就具体作了时间、空间、指标名称、指标数值和计量单位的规定。但有时也将指标名称作为统计理论研究中的指标概念。

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容详见第4章综合指标);

按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凡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指标称为数量指标。如人口总数、企业总数、国生产总值、销售收入、资产总额、总成本、利润等都属于数量指标,它的表现形式为绝对数。

凡是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指标称为质量指标。如价格、劳动生产率、单位成本、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利润率、人口死亡率等都属于质量指标,它的表现形式为相对数或平均数。

质量指标是由数量指标派生出来的,经常用于反映现象间的在联系,评价工作质量,说明现象发展的规律性。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数量标志表现。

比如,以全班学生为总体,每个学生是总体单位,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标志,具体成绩分数是数量标志表现,将全班学生的成绩分数进行平均,得到的平均成绩,即统计指标。

综上所述,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标志是相对于总体单位而言的,而指标是相对于总体而言的;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及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与标志的主要联系在于: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表现汇总而来的;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若原来的统计总体变为总体单位,则与之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成了标志,反之亦然。

【能力训练】

(1)举例说明标志和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2)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等概念可以称为指标吗?为什么?

三、变量和变量值

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如何理解“可变”呢?比如,某班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可能都一样,那么,成绩这一数量标志就是一个变量。当研究的对象都是成绩为80分的学生时,成绩虽然也是数量标志,但因为每个学生的成绩相同,所以,这里的成绩就不是变量。

变量的具体数值叫做变量值,又称标志值。

比如,某公司职工的月工资有820元、980元、1030元、1200元等,820元、980元、1030元、1200元就是变量值。

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与否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两种。

离散型变量是指变量值只能是整数而不会出现小数,即当取小数的时候,变量就失去了经济含义。

例如,各企业的职工人数、机器设备台数,其取值是不会有小数的,这类变量就属于离散型变量。离散型变量可以用计数的方法取得变量值。

连续型变量是指变量在整数之间可以无限地取值,取整数和取小数都具有经济含义。

例如,人的身高、体重,粮食亩产量,银行存款额,它们的取值可以是小数,取整数也有意义,这类变量属于连续型变量。连续型变量的取值要利用计量工具,通过测量或度量的方法取得。

【能力训练】

(1)“三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这三个成绩分数是三个变量”,此说法是否正确?

(2)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A.总人口数

B.学生的体重

C.财政税费

D.汽车产量

E.设备台数

F.商品销售额

G.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户数

四、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指标组成的整体。

【案例】

一个统计指标只反映现象的某个特征,说明现象某一方面的情况,要客观、全面地反映现象各方面的联系,必须设立指标体系。例如,为了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只设立利润这一指标是不够的,还必须设立由产量、产值、增加值、工人劳动生产率、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利润、产值利税率、资金成本利润率等构成的指标体系,才能反映公司的经营全貌。又如,为了反映商品流转情况,必须设立由商品购进总额、商品销售总额、期末库存等构成的指标体系;为了反映全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必须设立由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税金总额、亏损企业亏损额、应收账款净额、产成品数量等等构成的指标体系。

【能力训练】

(1)“用一个指标就可以反映总体的全面情况”,此说法是否正确?

(2)用你所熟悉的现象作为统计总体,为其设立相应的指标体系。

单元实训统计在经济工作中的应用

【实训目的】

统计学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一门知识。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有关社会经济问题,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本实训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统计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加深了解统计在经济中的作用,并能分析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实训资料】

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具体资料详见第一章单元实训。

【实训要求】

1.通过阅读以上资料,你对我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有了怎样的了解?

2.请你结合该资料说一说统计的含义以及统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3.你能指出该资料中的各类指标吗?

【实训形式】

结合实训资料,按照实训要求进行分组讨论。

【实训时间】

教学学时为1课时,在完成第一章的理论教学后进行。

【实训地点】

实训地点是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项目实战

理解统计含义

【实战目的】

通过学生上网(也可以结合其他传媒方式),搜集社会热点问题,查阅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引导学生在了解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容的同时,理解统计的含义,明晰统计的意义与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与热情。另外在查阅大量经济信息的同时,又可训练学生网上检索现代化信息的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的能力。

【实战要求】

结合第1章统计概述教学容的学习,以项目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登录中国统计局网、各地方统计局网或社会经济信息网等,检索并查阅社会经济统计信息,搜集人们普遍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实战资料】

为使学生能够掌握查阅信息能力,我们拟定了如下6项参考信息容。而学生可以依据兴趣锁定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查阅,也可抛开这些信息容,自行确定。通过登录相关信息或国家以及地方统计信息来做此项实战训练:

1.关注我国教育体制问题,如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状况调查、高考文理分科情况调查等等。

2.关注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如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状况调查、就业比例状况调查、专业工资状况调查等等。

3.关注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某些商品消费或使用状况问题,如化妆品消费调查、手机使用状况调查等等。

4.关注高职院校实施教学管理状况问题,如图书馆使用状况调查、大学生逃课状况及其原因调查等等。

5.关注我国社会经济问题,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调查,社会零售商品价格调查等等。

6.关注国际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问题,如经济危机状况调查、环境状况调查等等。

【实战学时】

需用1学时来完成“理解统计含义”项目实战训练。

【实战地点】

需在电子实训室来完成“理解统计含义”项目实战训练。

【实战操作步骤】

1.确定项目教学小组。学期伊始,统计学任课教师应组织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讨论分组,要求每四人为一项目小组,再据民意选出组长。

2.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进行如下实战训练:

(1)搜索社会热点问题。在“百度”中,检索关键词,以搜索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或登

录国家或地方统计局搜索相关信息。例如,若想了解大学生生活费收支状况,就可以输入网址名“http://baidu.”,登录到“百度”,再在搜索栏输入“大学生生活费”关键词,就可以搜索到一系列与大学生生活费相关社会经济统计信息。

(2)阅读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社会经济统计信息。搜索社会热点问题后,查阅相关的社会经济统计信息。

(3)电子文件处理。各项目小组将搜索到的相关电子信息,以Word文档形式另存,然后再对该电子文件进行必要文档格式处理(全文正文宋体;总标题:格式标题3、字体黑体、字号四号;正文大标题:字体黑体、字号小四;全文段落行距:固定值17磅)。

统计学第一章练习题19785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1.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A只有有限总体具有 B只有无限总体具有 C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具有 D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不具有 2.”统计”的基本含义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统计描述 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D统计分组、统计指标、统计分析 3.研究生招生目录中,201为英语、202为俄语、203为日语。这里语种属于()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4.电视观众对收费频道是否应该插入广告的态度为不应该、应该、无所谓。这里“不应该、应该、无所谓”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5.学生的智商等级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定序数据包含定类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数据 B定类数据包含定序数据的全部信息 C定序数据与定类数据是平行的 D定比数据包含了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信息 7.用部分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A理论统计学 B应用统计学 C描述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 8.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这个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 9.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 A所有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单位 B所有居民是总体 C某个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

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10.统计学的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是() A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利用大量的数字资料建立数学模型 C在质与量的联系中来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D以数学公式为基础的定量研究 11.统计学的总体性特点是指() A研究现象各个个体的数量特征 B研究由大量个别事物构成的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 C从认识总体入手开始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 D从现象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现象的性质和规律 12.统计研究中的大量观察法是指() A一种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 B对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C收集大量总体资料的方法 D要认识总体的数量特征就必须对全部或足够多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13.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 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业 14.某年全国汽车总产量是() A随机变量 B连续变量 C离散变量 D任意变量 15.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 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16.统计总体的特点是() A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B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 D数量性、综合性、同质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概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论 一.判断题部分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3: 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质量标志 6: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7: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8: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9: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10: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C )。 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 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5: 总体的变异性是指(B )。 A.总体之间有差异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统计学第七章、第八章课后题答案

统计学复习笔记 第七章参数估计 一、思考题 1.解释估计量和估计值 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称为估计量。估计量也是随机变量。如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2.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 (1)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2)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方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3)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总体的参数。 3.怎样理解置信区间 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置信区间的论述是由区间和置信度两部分组成。有些新闻媒体报道一些调查结果只给出百分比和误差(即置信区间),并不说明置信度,也不给出被调查的人数,这是不负责的表现。因为降低置信度可以使置信区间变窄(显得“精确”),有误导读者之嫌。在公布调查结果时给出被调查人数是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则可以由此推算出置信度(由后面给出的公式),反之亦然。 4.解释95%的置信区间的含义是什么 置信区间95%仅仅描述用来构造该区间上下界的统计量(是随机的)覆盖总体参数的概率。也就是说,无穷次重复抽样所得到的所有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参数。 不要认为由某一样本数据得到总体参数的某一个95%置信区间,就以为该区间以的概率覆盖总体参数。 5.简述样本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估计误差的关系。 1.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n 为 (z 2 )2 2其中: E z n n E22 其中: E z 2 n 2. 样本量n 与置信水平1- α、总体方差、估计误差E之间的关系为与置信水平 成正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水平越大,所

统计学基础 第一章 统计概述

第一章统计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统计的含义、方法及职能 2.能够灵活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 1.能够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难点为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时数】 教学学时为4课时 【教学内容参考】 第一节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的含义 【引言】 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对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这就是信息时代。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信息,我们只有利用统计这一工具,才能理解世界的精彩,了解世界宏微观的经济运行状况。为了管理好国家,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和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或专门成立企业营销组织、营销策划等机构,由专门的统计人员或营销策划人员负责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工作,为国家和企业进行各项决策提供可靠、及时的统计信息。 【案例】 据统计,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这些都是统计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将统计的含义概括为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和特征的数字及文字材料,称为统计资料; 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总称,称为统计工作(或统计活动)。 统计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 系统论述统计工作的学科,称为统计学。 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做好统计工作、取得有效统计资料的基础。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即以统计资料为依据具体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下面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统计资料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案例】

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的含义有三种,其中的基础是() A.统计学B.统计方法 C.统计工作D.统计资料 2.对3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30名职工B.3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每一名职工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某人的年龄B.某人的性别 C.某人的体重D.某人的收入 4.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数量性B.同质性 C.总体性D.具体性 E.社会性 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B.归纳推断法 C.统计模型法D.综合分析法 E.直接观察法 3.下列标志哪些属于品质标志() A.学生年龄B教师职称C企业规模D企业产值 4.下列哪些属于离散型变量 A年龄B机器台数C人口数D学生成绩 5.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6.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对调 B.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

统计学第四版第七章课后题最全答案

第七章 练习题参考答案 7.1 (1)已知σ=5,n=40,x =25,α=0.05, z 05.0=1.96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σ x =n σ= 79.040 5 = (2)估计误差(也称为边际误差)E= z 2 α n σ =1.96*0.79=1.55 7.2(1)已知σ=15,n=49,x =120,α=0.05, z 05.0=1.96 (2)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σ x =n σ= =4915 2.14 估计误差E= z 2 α n σ=1.96* =4915 4.2 (3)由于总体标准差已知,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n x z σ α ± =120±1.96*2.14=120±4.2,即(115.8,124.2) 7.3(1)已知σ=85414,n=100,x =104560,α=0.05, z 05.0=1.96 由于总体标准差已知,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n x z σ α ± =104560±1.96* =100 85414104560±16741.144即(87818.856,121301.144) 7.4(1)已知n=100,x =81,s=12, α=0.1, z 2 1.0=1.645 由于n=100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0%的置信区间为: n s x z 2 α±=81±1.645* =100 1281±1.974,即(79.026,82.974) (2)已知α=0.05, z 2 05.0=1.96 由于n=100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n s x z 2 α±=81±1.96* =100 1281±2.352,即(78.648,83.352) (3)已知α=0.01, z 2 01.0=2.58 由于n=100为大样本,所以总体均值μ的99%的置信区间为:

统计学习题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统计学 社会统计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统计学的对象与特点·社会统计的方法·社会统计工作的程序 第二节社会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与单位·标志与变量·指标与指标体系 一、填空 1.一般来说,统计这个词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 2.()的实践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最早产生的统计。 3.()这一学派产生于德国,其创始人为康令(1606—1681)和阿享瓦尔(1719—1772)。 4.统计按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描述统计和()。 5.推论统计有两个基本内容:参数估计和()。 6.通过抽样得到的用以推断总体特征的那个“部分”,在统计学上称为()。样本中所含的单位数,在统计学上称为样本大小,也叫做()。 7.总体的每个单位都具有许多属性和特性,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在统计上称为()。凡能用数量的多少来表示的标志,称为()。凡不能用数量的多少来表示而只能文字表述的标志,称为()。 8.()是反映总体(或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 9.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在于:统计指标是说明()特征的,标志则是说明()特征的;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由标志的数值()而成的。 10.要了解有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是(),总体单位是(_ )。 11.凡是相邻的两个变量值之间可以连续不断分割的变量,称为()。凡是各变量值之间是以整数断开的变量,称为()。 12.大量观察法之所以称为统计上特有的方法,是与()的作用分不开的。 13.大数定律的一般意义使:在综合大量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时,个别单位偶然的数量差异会(),使大量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借助于()形式,接近用确定的数值显示出必然的规律性。 二、单项选择 1.统计总体同时具备三个特征( )。 A 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B 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 C 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D 数量性、具体性、可比性 2.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 康令 B 威廉·配第 C 恩格尔 D 凯特勒

统计学基本知识第七章课后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 相关和回归 一、单项选择题 1.相关关系中,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类型的图形是( )。 (1)直方图 (2)散点图 (3)次数分布多边形图 (4)累计频率曲线图 2.两个相关变量呈反方向变化,则其相关系数r( )。 (1)小于0 (2)大于0 (3)等于0 (4)等于1 3.在正态分布条件下,以2yx S (提示:yx S 为估计标准误差)为距离作平行于回归直线的两条直线,在这两条平行直线中,包括的观察值的数目大约为全部观察值的( )。 (1)68.27% (2)90.11% (3)95.45% (4)99.73% 4.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 (1)函数关系 (2)单向因果关系 (3)互为因果关系 (4)严格的依存关系 5.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 )。 (1)严格的关系 (2)不严格的关系 (3)任意两个变量之间关系 (4)有内在关系的但不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 6.已知变量X 与y 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相关系数计算出来放在四个备选答案之中,它是( )。 (1)0.29 (2)-0.88 (3)1.03 (4)0.99 7.如果变量z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 (1)低度相关关系 (2)完全相关关系 (3)高度相关关系 (4)完全不相关 8.若已知 2()x x -∑是2()y y -∑的2倍,()()x x y y --∑是2 ()y y -∑的1.2倍, 则相关系数r=( )。 (1) 21.22 (3)0.92 (4)0.65 9.当两个相关变量之问只有配合一条回归直线的可能,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 (1)明显因果关系 (2)自身相关关系 (3)完全相关关系 (4)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而存在相互联系 10.在计算相关系数之前,首先应对两个变量进行( )。 (1)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 (3)回归分析 (4)因素分析 11.用来说明因变量估计值代表性高低的分析指标是( )。 (1)相关系数 (2)回归系数 (3)回归参数 (4)估计标准误差 12.确定回归方程时,对相关的两个变量要求( )。 (1)都是随机变量 (2)都不是随机变量

大学统计学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概要

第7章 参数估计 练习题 7.1 从一个标准差为5的总体中抽出一个样本量为40的样本,样本均值为25。 (1)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x σ等于多少? (2) 在95%的置信水平下,边际误差是多少? 解:⑴已知25,40,5===x n σ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79.04 10 40 5≈= = = n x σ σ ⑵已知5=σ,40=n ,25=x ,4 10 = x σ,%951=-α 96.1025.02==∴Z Z α 边际误差55.14 10 * 96.12 ≈==n Z E σ α 7.2 某快餐店想要估计每位顾客午餐的平均花费金额,在为期3周的时间里选取49名顾客 组成了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1) 假定总体标准差为15元,求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 (2) 在95%的置信水平下,求边际误差; (3) 如果样本均值为120元,求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 解.已知.根据查表得2/αz =1.96 (1)标准误差:14.249 15== =n X σ σ (2).已知2/αz =1.96 所以边际误差=2/αz * =n s 1.96* 49 15=4.2 (3)置信区间:)(2.124,8.11596.149 151202 =*± =±n s Z x α

7.3 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100=n 的随机样本,得到104560=x ,假定总体标准差 85414=σ,构建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 96.12 =?Z 144.16741100 85414* 96.12 ==? ?n Z σ 856.87818144.16741104560. 2 =-=-?n Z x σ 144.121301144.16741104560. 2 =+=+?n Z x σ 置信区间:(87818.856,121301.144) 7.4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100=n 的简单随机样本,得到81=x ,12=s 。 (1) 构建μ的90%的置信区间。 (2) 构建μ的95%的置信区间。 (3) 构建μ的99%的置信区间。 解;由题意知100=n , 81=x ,12=s . (1)置信水平为%901=-α,则645.12 =αZ . 由公式n s z x ? ±2 α974.181100 12645.181±=? ±= 即(),974.82,026.79974.181=± 则的的%90μ置信区间为79.026~82.974 (2)置信水平为%951=-α, 96.12 =αz 由公式得n s z x ? ±2 α=81352.281100 12 96.1±=? ± 即81352.2±=(78.648,83.352), 则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78.648~83.352 (3)置信水平为%991=-α,则576.22 =αZ .

统计学导论版作业详解()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 第一章 一、判断题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答:错.统计学和数学都是研究数量关系的,两者虽然关系非常密切,但两个学科有不同的性质特点.数学撇开具体的对象,以最一般的形式研究数量的联系和空间形式;而统计学的数据则总是与客观的对象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统计学中的应用统计学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从研究方法看,数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逻辑推理和演绎论证的方法,而统计的方法,本质上是归纳的方法.统计学家特别是应用统计学家则需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或实验去取得数据,研究时不仅要运用统计的方法,而且还要掌握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才能得到有意义的成果.从成果评价标准看,数学注意方法推导的严谨性和正确性.统计学则更加注意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答:错.统计学是跨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多学科性的科学. 3.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答:错.实质性的科学研究该领域现象的本质关系和变化规律;而统计学则是为研究认识这些关系和规律提供数量分析的方法. 4.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答:对.统计学是有关如何测定、收集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数量规律的方法论科学. 5.描述统计是用文字和图表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 答:错.描述统计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描述统计不仅仅使用文字和图表来描述,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有关统计指标反映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 6.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推断统计方法. 答:错.一些有限总体,由于各种原因,并不一定都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例如,某一批电视机是有限总体,要检验其显像管的寿命.不可能每一台都去进行观察和实验,只能应用抽样调查方法. 7.经济社会统计问题都属于有限总体的问题. 答:错.不少社会经济的统计问题属于无限总体.例如要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消费者不仅包括现在的消费者而且还包括未来的消费者,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无限总体. 8.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统计学第四版第七章答案

第四章 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 7.2 某快餐店想要估计每位顾客午餐的平均花费金额。在为期 3 周的时间里选取 49 名顾客 组成了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1) 假定总体标准差为 15 元,求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 15 x =2.143 n 49 (2) 在 95%的置信水平下,求边际误差。 x t x ,由于是大样本抽样, 因此样本均值服从正态分布, 因此概率度 t= z 2 因此, x t x z 2 x z 0.025 x =1.96 × 2.143=4.2 (3) 如果样本均值为 120 元,求总体均值 的 95%的置信区间。 置信区间为: x x , x x = 120 4.2,120 4.2 =( 115.8, 124.2) 7.4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 n=100 的简单随机样本 ,得到 x =81 , s=12。 要求: 2 2 大样本,样本均值服从正态分布: x N , 或 x N s n , n 置信区间为: x z 2 s z 2 s , s = 12 =1.2 , x n n n 100 (1) 构建 的 90%的置信区间。 z 2 = z 0.05 =1.645 ,置信区间为: 81 1.645 1.2, 81 1.645 1.2 =( 79.03, 8 2.97) (2) 构建 的 95%的置信区间。 z 2 = z 0.025 =1.96 ,置信区间为: 81 1.96 1.2, 81 1.96 1.2 =( 78.65,83.35) (3) 构建 的 99%的置信区间。 z 2 = z 0.005 =2.576 ,置信区间为: 81 2.576 1.2, 81 2.576 1.2 =( 77.91, 84.09) 7.7 某大学为了解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 在全校 7 500 名学生中采取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 36 人,调查他们每天上网的时间,得到下面的数据 (单位:小时 ): 3.3 3.1 6.2 5.8 2.3 4.1 5.4 4.5 3.2 4.4 2.0 5.4 2.6 6.4 1.8 3.5 5.7 2.3 2.1 1.9 1.2 5.1 4.3 4.2 3.6 0.8 1.5 4.7 1.4 1.2 2.9 3.5 2.4 0.5 3.6 2.5 求该校大学生平均上网时间的置信区间,置信水平分别为 90%, 95%和 99%。 解: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 第一章 一、判断题 一、判断题 1.统计学就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答:错。统计学与数学都就是研究数量关系的,两者虽然关系非常密切,但两个学科有不同的性质特点。数学撇开具体的对象,以最一般的形式研究数量的联系与空间形式;而统计学的数据则总就是与客观的对象联系在一起。特别就是统计学中的应用统计学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就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从研究方法瞧,数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就是逻辑推理与演绎论证的方法,而统计的方法,本质上就是归纳的方法。统计学家特别就是应用统计学家则需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或实验去取得数据,研究时不仅要运用统计的方法,而且还要掌握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才能得到有意义的成果。从成果评价标准瞧,数学注意方法推导的严谨性与正确性。统计学则更加注意方法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 2.统计学就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答:错。统计学就是跨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多学科性的科学。 3.统计学就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答:错。实质性的科学研究该领域现象的本质关系与变化规律;而统计学则就是为研究认识这些关系与规律提供数量分析的方法。 4.统计学就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答:对。统计学就是有关如何测定、收集与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数量规律的方法论科学。 5.描述统计就是用文字与图表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 答:错。描述统计就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描述统计不仅仅使用文字与图表来描述,更重要的就是要利用有关统计指标反映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 6.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推断统计方法。 答:错。一些有限总体,由于各种原因,并不一定都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例如,某一批电视机就是有限总体,要检验其显像管的寿命。不可能每一台都去进行观察与实验,只能应用抽样调查方法。 7.经济社会统计问题都属于有限总体的问题。 答:错。不少社会经济的统计问题属于无限总体。例如要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消费者不仅包括现在的消费者而且还包括未来的消费者,因而实际上就是一个无限总体。 8.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就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答:对。理论统计具有通用方法论的性质,而应用统计学则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

统计学原理 第5版 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第五版) (P1518)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含义,其基础是 ( B ) A.统计学 B.统计活动(工作) C.统计方法 D.统计资料 解: P5,L1~10 2.一个统计总体 ( 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解:P12,L22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总体单位可以有多个标志,总体也可以有多个指标 3.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 D ) A.一包谷物的重量 B.一个轴承的直径 C.在过去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期望客户数 D.一个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 解:P13,L21~23 长度(几何度量)、重量、时间是连续变量 数学期望可能不是整数 比如掷骰子的所得的点数为X ,则E (X )=3.5 这里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期望客户数是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客户数的数 学期望的平均值(平均了2次) 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 D ) A. 指标 B. 标志 C. 变量 D .标志值 解:P12,L4~5, P13,L16~17 标志的分类: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例如:性别、民族、技术等级、职称标志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例如:年龄、工资、身高、体重 =??????可变标志:总体中所有的总体单位的标志值不全相同。标志不变标志:总体中所有的总体单位的标志值相同。例如:学校所有学生构成的总体,标志身高,则该标志是可变的例如:学校所有学生构成的总体,标志成份,则该标志是不变的 标志值: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称为标志值(和本书的描述有所不同) 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变量值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的值 若此题问的是成绩是什么,则可以选B 也可以选C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B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

统计学概论第一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一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举例说明二者的关系P15-16 2.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P16 3.什么是数量指标什么是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P17 4.什么是指标指标和标志有何区别和联系(2008.10)P17 5.什么是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有何意义P20 6.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P18-19 7.什么是变量它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P19-20 8.什么是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举例说明。P20 9.什么是流量、存量它们之间有何关系P21 10.从计量的层次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分类及内容。(2009.01)P18 11.简述流量与存量的概念及其联系。(2009.10)P21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科学命名的是()。P5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统计的总体性特点表现在()。P9 A.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 B.它是从总体入手,达到对个体的认识 C.它排除了认识个体现象的必要性 D.它只对总体现象的量进行认识,抛开了对总体现象质的认识 3.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P16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不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不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4.一个总体单位()。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5.要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50个学生B.每一个学生 C.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6.某班5个学生试问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8分、75分、80分、86分和90分,这5个数字是()。 A.指标 B.标志 C.指标值D.标志值 7.产品合格率、废品量、工人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成本和利税额等5个指标,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 8.其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指标是()。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 C.品质指标 D.总量指标 9.职工调查中,“职工的工资”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随机变量值 D.连续变量值 10.计量层次最低的数据是()。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数值型数据 D.观测数据 11.某班组有10名工人,把每个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加起来除以10,这是()。A.对10个变量求平均 B.对10个指标求平均 C.对10个标志求平均D.对10个标志值求平均 12.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原因”是()。 A.分类变量 B.顺序变量 C.数值型变量 D.离散型变量 13.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了2007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统计学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习题 一、填空题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计总体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 。 7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和两 种。 8. 统计指标按其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1)指标是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 特征的;(2)标志有不能用____ 表示的 ______ 与能用______ 表示的______ ,而指标都是能用______ 表示的。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 .表示事物质的特征,不能以数值表示的是(). A、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C 、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 3.调查某市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的分布情况,每一个工业企业是(). A、调查对象和报告单位 B 、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C、报告单位和填报单位 D 、填报单位和调查对象 4 .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 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 200 家公司 C 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 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5.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全体学生 B 50 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个学生D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6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 、工业总产值 D 、车间数 7. 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 可以有多个指标 8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 B 、标志值 C 、品质标志 D 、总体单位 9.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 10 .某工人月工资为550元,工资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 变量值D 指标 12 .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

《统计学概论》第七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七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抽样推断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2.抽样推断的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抽样调查要遵循随机原则? 4.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各有什么特点? 5.为什么区间估计比点估计优越? 6.抽样平均误差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重要意义? 7.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8.优良估计量的衡量标准有哪些? 9置信区间、置信度、概率度之间的关系怎样? 10.区间估计的原理是什么? 11.为什么说在n固定的情况下参数区间估计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是此消彼长的?12.怎样同时改善区间估计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13.影响抽样极限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14.怎样正确理解抽样极限误差的概念? 15.确定样本容量的因素有哪些? 16.抽样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7.怎样理解类型抽样的原理和意义? 18.等距抽样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19.整群抽样的原理以及与类型抽样的区别是什么? 二、单项选择题 1.以()为基础理论的统计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法。 A.高等代数B.微分几何 C.概率论D.博弈论 2.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相同之处为()。 A.均遵守随机原则B.以部分推断总体 C.误差均可估计D.误差均可控制 3.抽样推断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A.大量性原则B.随机原则

C .可比性原则 D .总体性原则 4.既可进行点估计又可进行区间估计的是( )。 A .重点调查 B .典型调查 C .普查 D .抽样调查 5.误差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的是( )。 A .抽样调查 B .普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6.( )可以对于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 A .回归分析法 B .抽样推断法 C .综合指数法 D .加权平均法 7.以下正确的是( )。 A .总体指标与样本指标均为随机变量 B .总体指标与样本指标均为常数 C .总体指标是常数而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D .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而样本指标是常数 8.总体属性变量平均数恰等于( )。 A .1-P B .P C .P (1-P ) D .)(P 1P - 9.总体属性变量的方差等于( )。 A .1-P B .P C .P (1-P ) D .)(P 1P - 10.点估计的理论依据是( )。 A .中心极限定理 B .抽样分布定理 C .小数定律 D .大数定律 11.频率稳定性的必要条件是( )。 A .同质性 B .大量性 C .随机性 D .社会性 12.样本指标的标准差就是( )。 A .抽样极限误差 B .抽样平均误差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概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论 一?判断题部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X ) 2: 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 进行调查。(X ) 3: 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X)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X) 5: 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X)质量标志 6: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 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V ) 7: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 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V) 8: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 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X ) 9: 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 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V) 10: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V )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 A 、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

的规律和方法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C )。 A 、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 B 、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 、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D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5: 总体的变异性是指(B )。 A.总体之间有差异 B 、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 异 C ?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 、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D )。 A、连续变量 B 、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 生成绩”是(B )。

大学统计学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7章 参数估计 练习题 7.1 从一个标准差为5的总体中抽出一个样本量为40的样本,样本均值为25。 (1)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x σ等于多少? (2) 在95%的置信水平下,边际误差是多少? 解:⑴已知25,40,5===x n σ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79.04 10 40 5≈= = = n x σ σ ⑵已知5=σ,40=n ,25=x ,4 10 = x σ,%951=-α 96.1025.02 ==∴Z Z α 边际误差55.14 10 * 96.12 ≈==n Z E σ α

7.2 某快餐店想要估计每位顾客午餐的平均花费金额,在为期3周的时间里选取49名顾客 组成了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1) 假定总体标准差为15元,求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 (2) 在95%的置信水平下,求边际误差; (3) 如果样本均值为120元,求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 解.已知.根据查表得2/αz =1.96 (1)标准误差:14.249 15== =n X σ σ (2).已知2/αz =1.96 所以边际误差=2/αz * =n s 1.96*49 15=4.2 (3)置信区间:)(2.124,8.11596.149 151202 =*± =±n s Z x α 7.3 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100=n 的随机样本,得到104560=x ,假定总体标准差 85414=σ,构建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 96.12 =?Z 144.16741100 85414* 96.12 ==? ?n Z σ 856.87818144.16741104560. 2 =-=-?n Z x σ 144.121301144.16741104560. 2 =+=+?n Z x σ 置信区间:(87818.856,121301.144) 7.4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100=n 的简单随机样本,得到81=x ,12=s 。 (1) 构建μ的90%的置信区间。 (2) 构建μ的95%的置信区间。 (3) 构建μ的99%的置信区间。 解;由题意知100=n , 81=x ,12=s .

统计学基础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统计一词的基本涵义是() ①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②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③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④统计分组、统计汇总、统计整理 2.“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 ①康令 ②阿享华尔 ③威廉·配第 ④斯廖采尔 3. 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是() ①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②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系统性 ③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客观性 ④总体性、工具性、科学性、综合性 4. 总体() ①是若干个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②整体中的每一个个别事物 ③都是无限总体 ④都是有限总体 5.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①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 ②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 ③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表现 ④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界限 6. 标志是() ①说明总体的特征的名称 ②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 ③说明总体单位的量的特征的名称 ④说明总体单位的质的特征的名称 7. 下列是品质标志的是() ①学生年龄 ②学生体重 ③学生性别 ④学生身高 8. 变量是指() ①可变的数量标志 ②可变的数量指标 ③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 ④可变的品质标志 9. 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的()

①每一个工业企业 ②全部工业企业 ③工业企业每一台设备 ④工业企业全部生产设备 10. 某工人月工资1000元,则“工资”是() ①品质标志 ②质量指标 ③数量标志 ④数量指标 11. 要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① 50个学生 ②每一个学生 ③ 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12. 说明总体单位某种特征的名称叫() ①标志 ②指标 ③标志表现 ④指标数值 13. 形成统计总体的基础是总体各单位的() ①变异性 ②大量性 ③同质性 ④数量性 14. 变异是指() ①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 ②标志和指标各不相同 ③总体的指标各不相同 ④总体单位的标志各不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 1. 统计学史上,长期并存的两大学派是() ①政治算术学派 ②国势学派 ③社会统计学派 ④马克思主义统计理论 ⑤数理统计学派 2.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 ①数量多少 ②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③质量互变的数量关系 ④数量分析方法 ⑤数量结构 3. 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一定条件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