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教材答案和提示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教材答案和提示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教材答案和提示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教材答案和提示

《分子与细胞》第1 章走近细胞答案和提示

第1 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问题探讨

1. 提示:可以将大熊猫和冷箭竹几种器官、组织制成装片或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是否由细胞构成;或者,查阅科学研究文献,利用科学家已经获得的研究结果为证据。

2. 提示:评价时注重证据获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二)思考·讨论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 通过对动植物体的解剖和显微观察获得证据,通过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2. 可信。因为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科学家不仅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还揭示了动植物的个体与细胞的内在规律性关系(如细胞是动植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动物体是由受精卵这个细胞发育而成的),这样的科学归纳比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更具可信度。这一结论,实际上是阐释了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的一致性,由此突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也推动了人们对细胞深入地开展研究。

3.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暗示着人的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因为它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领悟到的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的特点。

(1)科学发现需从观察入手。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理论的形成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从细胞的视角看生命世界

1. 叶的表皮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心肌细胞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心肌细胞收缩、舒张使得心脏得以搏动。

2. 冷箭竹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中,因为这些细胞含有叶绿体;大熊猫的血液运输氧的功能靠红细胞完成。

3. 大熊猫和冷箭竹繁殖后代关键是靠生殖细胞完成的。

(通过上面3 个问题的讨论可以看出,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是靠一个个细胞完成的。)4. 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都有关系,因为基本上每个细胞都2

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和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正因为有了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才能保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练习与应用

概念检测

1. (1)√;(2)√;(3)×;(4)√。

2. C。

3. 本题提示如下。

(1)人体皮肤:本切片图中可见上皮组织的细胞、角质保护层细胞(死亡)和皮下结缔组织中的多种细胞;迎春叶:表皮细胞(保护)、保卫细胞(控制水分蒸发和气体进出)、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导管细胞(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细胞(运输有机物),等等。(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有些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3)因为人体皮肤和迎春叶都是由多种组织组成的。例如,人体皮肤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组成,这些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行使保护等功能的器官。

拓展应用

1. 提示:可用学生已学过的植物或动物的分类、细胞所具有的结构进行举例,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举例。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时,要审慎地接受所得出的结论,归纳时需要注意抓住所归纳对象的本质特征。

2. 病毒尽管没有细胞的结构,但病毒必须寄生在细胞中生活,依靠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自己需要的物质,离开了细胞,病毒就不能长时间生存,因此说,病毒的生活是离不开细胞的。

3. 如果“新细胞都是从老细胞中产生的”不成立,细胞一直可以从无机环境中自然发生,生物进化论中生物都起源于共同原始祖先的观点就会受到质疑。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说明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这也支持生物有着共同起源的观点。

第2 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问题探讨

1. 从图中至少可以看出5 种细胞,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洋葱根3

尖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2. 提示: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例如,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的作用;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

(二)探究·实践

1. 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物像为止。

2. 提示:这些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各种细胞之间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产生的差异。

3. 提示:从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毛,等等。

(三)旁栏思考

“原核细胞”中的“原”字指“原始”的含义;“真核细胞”中的“真”字指“真正”含义;从进化的视角看,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化而来的。

(四)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 (1)×;(2)√;(3)√。

2. D。

3. 提示:根瘤菌是细菌,属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

二、拓展应用

1. 提示:细胞之所以会有统一性,是因为细胞来源于细胞,即新细胞是从老细胞通过分裂而形成的,所有细胞都来自一类共同的祖先,所以具有统一性。细胞的多样性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等原因,细胞出现结构分化、分别承担不同功能而产生的。

2. (1)支原体与动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是:支原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游离的DNA和

糖体一种细胞器。

(2)支原体与细菌的细胞结构的区别是:支原体没有细胞壁。

(3)支原体是原核生物。

4

“复习与提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D。

3. D。

4. C。

二、非选择题

1. 画概念图

三个问号所表达的连接词,从左到右为:不具有、具有、具有。

2. (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

(2)眼虫、衣藻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衣藻还有细胞壁变形虫、草履虫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不具有细胞壁。

(3)眼虫有叶绿体,与植物细胞类似;眼虫有眼点能感受光的刺激,有鞭毛,能运动,这些特征与动物类似。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同之处,说明眼虫可能是与植物、动物共同祖先很接近的生物。

3. (1)提示:可以有不同答案。因为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科学家一般将人工合成生命定义为人工组装细胞,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还不能称为人工合成生命。病毒由生物大分子构成,并且能自我复制,具备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因此在生物学上一般认为它是不同于动物、植物、真菌和原核生物的一类特殊的生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也可以视为人工合成生命。本题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在知识层面获得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活跃思维,认识生物界的复杂性。

(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全面的。从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病毒,如研制抵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从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传播开来,或者被某些人用作生物武器,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5

《分子与细胞》第2 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答案和提示

第1 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问题探讨

示例:为什么组成地壳和细胞的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差异很大?

(二)思考·讨论

1. 在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是一样的,都是C、H、O、N。这是因为玉米和人都是生物,组成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水、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物质,这些物质含有C、H、O,蛋白质中还含有大量的N元素。

2. 提示:细胞中有些元素含量很少,但是却有重要作用,如在玉米细胞中,S只有0.17%,Mg只有0.18%,但很多蛋白质都含有S,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分子就含有Mg,如果缺少S或Mg,

细胞就不能合成这些蛋白质或叶绿素。

3. 提示:组成玉米细胞中氧元素的含量明显要高于人体细胞,而氮元素的含量明显又低于人体细胞,这说明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中的不同有机物的含量有差别,如玉米细胞中的糖类要多一些,而人体细胞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要多一些;Ca元素的含量也有区别,这与玉米和

人体的物质和结构组成有关。

(三)旁栏

提示:梨的果实细胞中糖类和水等物质多,不含叶绿素。

(四)探究·实践

1. 略。

2. 略。

3. 不同生物材料中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含量有差异,因此在日常膳食中要遵循“多样、均衡”的原则,满足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五)练习与应用

概念检测

1. (1)√;(2)×;(3)√。

2. 苏丹Ⅲ染液豆浆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梨汁橘黄色

双缩脲试剂花生子叶紫色

3. C。

4. B。

6

拓展应用

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虽然组成细胞的元素来自无机环境,但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C、H、O、N含量与无机环境差异很大,这与细胞内的有机化合物如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有关。

2. 不能。因为生命系统内部是一个严谨有序的结构,不是由物质随意堆砌而成的。

第2 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问题探讨

1. 提示:水在细胞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种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也都需要有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通过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总之,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 提示:表中的氯化钠、氯化钾、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碳酸氢钠等都属于无机盐,它们在饮料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运动员在运动中会大量出汗,出汗时人体会排出大量无机盐,所以要给他们补充无机盐。无机盐可以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也是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思考·讨论

1. 提示: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不能缺少叶绿素,而叶绿素的分子结构中不能缺少的元素之一就是Mg。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因此,它对于光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缺Mg 使

叶绿素的形成受到阻碍,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2. 提示:人体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减少都可以导致贫血。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不能缺少的一种元素就是Fe。缺Fe会导致血红蛋白的合成障碍,从而引起贫血。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

见的贫血症。

3. 提示:这说明了P对于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P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是许多重要化合物(如核酸、ATP等)和生物膜等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在光

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当P供应不足时,核酸的合成会受到影响,并会波及蛋白质的合成,还会影响体内糖类的代谢。因此,缺乏P的植株会由于糖类代谢障碍而出现叶片颜色异常,并且长得矮小、结实率低。

(三)旁栏思考题

1. 所涉及的部分离子的作用如下表。

7

离子名称在人体或植物体中的功能

Na + 人体体液的组成成分,调节体液渗透压;参与形成膜电位,维持神经和肌肉的

正常兴奋性

K + 人体体液的组成成分,维持离子浓度平衡、调节体液渗透压;参与形成膜电位,

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

Ca 2+ 促进牙齿和骨骼生长;调节神经、肌肉的敏感性等

Mg 2+ 参与构成叶绿素,与某些酶的活性有关

Fe 2+ /Fe 3+ Fe 3+ 和Fe 2+ 在人体内可以相互转化,其中Fe 2+ 是血红蛋白及某些含铁酶类的成分

Cl –人体体液的组成成分,维持离子浓度平衡;是胃酸的重要成分

SO 4 2–人体体液的组成成分,参与调节体液渗透压;硫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成

分,也是多种维生素的组成成分

PO 4 3–其中磷元素是构成骨骼、牙齿、肌肉及血液的重要元素,促进酶的活动,形

成ATP ;PO 4 3–与H + 结合形成的HPO 4 2–/H 2 PO 4 –是人体内很重要的缓冲对HCO 3 –HCO 3 –及其与H + 结合形成的H 2 CO 3 是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H 2 CO 3 /HCO 3 –),

对于调节正常血浆的pH有重要意义;也是保护胃黏膜的重要成分

2. 提示: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NaCl。虽然Na + 和Cl –在细胞

的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越多越好。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以5 g为宜。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虽然我国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量在2012年比2002年下降了1.5 g,但还是达到了10.5 g,而且中老年群

体食盐消费量明显高于青少年群体。摄入盐过多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很大。例如,有大量证据表明,增加盐的摄入会增加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高盐饮食与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等相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适合低盐饮食,某些疾病患者可能要维持相当水平的盐摄入。该思考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适度与平衡的重要性。

(四)练习与应用

概念检测

(1)(×);(2)(×);(3)(×)。

拓展应用

1. 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的浓度,正是人体细胞所处液体环境中溶质的浓度,所以叫生理盐水。当人体需要补充盐溶液或输入药物时,应输入生理盐水或用生理盐水作为药物的溶剂,以保证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维持在稳定的状态。

8

2.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就是起源于水中的。科学家在火星上发现了流动水的痕迹,说明那里可能有自由流动的水。同时,那里的土壤中还含有生命必需的一些元素,所以科学家才会作出这样的推测。

第3 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问题探讨

1. 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2. 这说明细胞可以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二)思考·讨论

1. 提示:脂肪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等部位。某些动物还在特定的部位储存脂肪,如骆驼的驼峰。

2. 提示:花生、油菜、大豆、向日葵、松、核桃、蓖麻等植物都含有较多的脂肪,这些植物的脂肪多储存在它们的种子里。

3. 提示:脂肪除了可以储存大量能量,还具有隔热、保温和缓冲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动物和人体的内脏器官。

4. 提示:相关内容可参考“背景资料”中的“关于脂肪和胆固醇的争议”。

(三)旁栏思考题

1. 问题在糖尿病病人的饮食中,米饭、馒头等主食也需限量,是因为这些主食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

2. 批判性思维除淀粉外的复杂糖类,如纤维素、果胶等,被称为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大

量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特别是粗粮)等植物性食物中;它们既不能被肠道消化、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只是肠道里的匆匆过客,最终混在食物残渣里,随着粪便一起排出体外。但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排便就会通畅,并且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还有利于降低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从而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预防糖尿病、维持正常体重等。由于膳食纤维具有如此重要的保健作用,因此一些科学家把它称作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

3. 北京鸭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北京鸭摄入的糖类过多时,糖类在

鸭体内就转变成了脂肪,并在皮下组织等处储存起来。

(四)练习与应用

概念检测

9

1.(1)(√);(2)(×);(3)(×)。

2. C。

3. C。

拓展应用

1. 糖类是生物体所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尤其是大脑和神经系统所利用的能源必须由糖类来供应。而脂肪是生物体内最好的储备能源。脂肪是非极性化合物,可以以无水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虽然糖原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但它是极性化合物,是高度的水合形式,在机体内储存时所占的体积相当于同等重量的脂肪所占体积的4倍左右,因此脂肪是一种很“经

济”的储备能源。与糖类氧化相比,在生物细胞内脂肪的氧化速率比糖类慢,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此外,糖类氧化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所以对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而言,糖类和脂肪都可以作为储备能源,但是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2. 鱼肝油主要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细胞吸收和储存钙和磷,所以当婴

幼儿服用钙片时,医生会建议同时服用鱼肝油来促进钙的吸收。当维生素D缺乏时,婴幼儿

容易患佝偻病、软骨病等。

第4 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一)问题探讨

1. 用某些动物组织提取的胶原蛋白制作手术缝合线,能够被人体组织吸收,是因为组成动物和人体的胶原蛋白是相似的物质。

2. 提示:这种手术缝合线要变为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初中学习过食物中的蛋白质要分解为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因此说蛋白质在化学组成上应该可以分为更小的分子。

(二)思考·讨论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1. 每种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 “氨基酸”代表了氨基酸分子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氨基和羧基。

氨基酸怎样构成蛋白质

1.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三肽……多肽;一条肽链按照一定形态折叠、盘曲构成空间结构;多条肽链构成更为复杂的空间结构。

2. 食物中的蛋白质要经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肠肽酶等多种水解酶的作用,才能分解为10

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进入人体细胞后,要脱水缩合形成二肽、三肽……多肽,由多肽链构成人体蛋白质。人体蛋白质与食物中的蛋白质不一样,其具有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

3. 10个氨基酸能够组成21 10 条互不相同的长链。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以及蛋白质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是蛋白质种类多种多样的原因。

(三)练习与应用

概念检测

1. (1)√;(2)×;(3)×;(4)√。

2. A。

3. A。

4. B。

拓展应用

1. 提示:食物中的蛋白质是大分子有机物,它们都要被消化成细胞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些小分子都要在人体细胞内重新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在人体内执行不同的功能。

2. (1)5,4,4。(2)略。(3)不能,因为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脑啡肽的功能,

如果氨基酸排列顺序变了,新的物质就不具有脑啡肽的镇痛功能。

3. 必需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因此在评价各种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人们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第5 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一)问题探讨

1. DNA是遗传物质,携带有遗传信息,不同个体的遗传信息一般都有区别,因此,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2. 提示:可以进行亲子鉴定;鉴别在地震等灾害中遇难亲属的遗体等。

(二)练习与应用

概念检测

1. (1)√;(2)×;(3)√。

2. C。

3. C。

4. C。

拓展应用

(1)“一切疾病都与基因受损有关”过于绝对,疾病有的是基因受损导致的,还有很多疾

病是受到细菌等病原体影响导致的。“基因是核酸片段”属于概念有误,核酸包括DNA和RNA,除少数病毒外,生物的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补充某些特定的核酸,11

可增强基因的修复能力”这是混淆概念关系以误导消费者。人们吃的食物中已经含有很多核酸,不需要额外补充核酸,核酸也不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人体内不缺乏合成核酸的原料;人体细胞不会直接利用外来核酸,无论是食物中的核酸,还是补充特定的核酸,都不能直接被细胞利用,都要被消化系统内的酶分解后才能被人体细胞利用;细胞内的基因修复有复杂的机制,补充核酸不会增强基因修复能力。

(2)提示:向推销人员询问该核酸保健品的成分、功效,及如何起到保健作用的原理;运用已学习的核酸知识与推销员交流,传递正确的营养保健知识;表明不会购买核酸保健品的态度。

“复习与提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B。

3. D。

4. D。

5. A。

6. D。

7. A。

8. B。

二、非选择题

1. (1)冬小麦的含水量从9月至12月处于下降趋势,因为随着冬季来临,气温下降,细胞

中自由水的含量显著下降有助于抵抗低温冻害。

(2)在寒冷的情况下,自由水可以结成冰而伤害植物,结合水则不会结冰。因此,冬季来临时,冬小麦细胞内自由水的比例逐渐降低,而结合水的比例逐渐上升,可以避免气温下降时自由水过多导致容易结冰而损害自身,这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3)略。

2. 蛋白质的功能是由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多肽链折叠或盘曲形成的空间结构决定的。人的红细胞承担运输氧的作用,是因为血红蛋白的结构适于运输氧;而心肌细胞主要是承担心脏律动作用,其心肌蛋白的结构适于律动。

3. 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无论多少个葡萄糖构成多糖,它的顺序没有什么变化。核酸就不同了,构成核酸的核苷酸,无论是脱氧核苷酸还是核糖核苷酸,都各含4种碱基。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核酸分子中4种脱氧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在数量、排列顺序上就会千差万别,从而能够承担起携带遗传信息的功能。因此说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多糖不是。

4. 在陨石中发现了氨基酸,且非地球所有,这说明宇宙中很可能还存在与地球生物类似的生命形式。因为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而蛋白质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 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问题探讨

1.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染料料台盼蓝是细胞不不需要的物质,不不易易通过细胞膜,因

此活细胞不不被染?色。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台盼蓝能通过细胞膜进?入

细胞,死细胞能被染成蓝?色。

2.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

(?二)思考与讨论

1.最初对细胞膜成分的认识,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理分析得出的。

2.因为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所以在?水?一空?气的界?面上磷脂分?子是“头部”向下

与?水?面接触,“尾部”则朝向空?气的?一?面。科学家因测得从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铺成单分?子层的

?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 倍,才得出膜中的脂质必然排列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

3.由于磷脂分?子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在?水溶液中,朝向?水的是头部,尾部受?水

的排斥。当磷脂分?子的内外两侧均是?水环境时,磷脂分?子的尾部相对排列列在内侧,头部则分别朝

向两侧?水的环境,形成磷脂双分?子层。细胞的内外环境都是?水溶液,所以细胞膜磷脂分?子的头部

向着膜的内外两侧?而尾部相对排在内侧,形成磷脂双分?子层。

4.如果将磷脂分?子置于?水?一苯的混合溶剂中,磷脂的头部将与?水接触,尾部与苯接触,磷脂

分?子分布成单层。

(三)旁栏问题

?一是因为?水分?子极?小,可以通过由于磷脂分?子运动?而产?生的间隙;?二是因为膜上存在?水通

道蛋?白,?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通过膜。

(四)练习与运?用

?一、概念检测

1.× × ×

2.B

?二、拓拓展应?用

1.提示:把细胞膜与窗纱进?行行类?比,合理理之处是说明细胞膜与窗纱?一样可以允许?一些物质

出?入,阻挡其他物质出?入。这样的类?比也有不不妥之处。例例如,窗纱是?一种简单的刚性的结构,功能

较单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要复杂得多;细胞膜是活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活细胞的?生命活动

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窗纱是没有?生命的,它只能是被动地在起作?用。

2.(1)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的部分是疏?水的,脂溶性药物能被

稳定地包裹在其中;脂质体的内部是?水溶液的环境,能在?水中结晶的药物可稳定地包裹其中。

(2)由于脂质体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到达细胞后可能会与细胞的细胞膜发?生融合,也可

能会被细胞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从?而使药物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第2 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一)问题探讨

1.研制?大?飞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不同部?门的分?工与合作,缺少任何?一个部?门都

难以完成研制?工作。

2.提示:细胞是?一个更更复杂的系统,细胞内分布着诸多的“部?门”,它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

同配合完成着?生命活动。例例如,分泌泌蛋?白质的合成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蛋?白质的合成要在

遗传信息的指导下进?行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同时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也在蛋?白

质合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说明细胞的?生命活动也是需要多个“部?门”和“?车间”

协调配合完

成的。

(?二)探究.实践

1.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有利利于接受光照,进?行行光合作?用,例例如,叶绿体?大多呈椭球形,在不不同

光照条件下会改变?方向。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

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这使得叶绿体在弱光下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能避免叶绿体被

灼伤。?又如,叶?片细胞的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中的叶绿体较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中的多,这

使得叶?片的叶绿体能够接收更更多的光照进?行行光合作?用。

2.提示: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中含有细胞代谢所需要原料料、代谢所需的酶和细胞器?等。细胞质的流动,为细胞内物质运输和结构移动创造了了条件,从?而保障了了细胞?生命

活动的正常进?行行。

(三)思考.讨论

1.分泌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

2.提示:分泌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泌到细胞外,经过了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结

构。分泌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在内质?网内加?工,由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做进?一步的加?工,再由

囊泡运输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泌到细胞外。

3.提示:需要,如核糖体在将氨基酸连接成肽链的过程中就需要能量量,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泌到细胞外去的过程也需要能量量。这些能量量主要是由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提供的。

(四)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

2.A

3.C

4.B

5.提示:上图是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细胞右下?方的叶绿体应该去掉;图中标注的内质?网与

?高尔基体反了了,应该对调图中标注的染?色质应改为核仁,下图为成熟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

图中标注的核糖体是中?心粒,?高等植物细胞中不不含有中?心粒,应该去掉;图中标注的

核仁应改为

叶绿体;标注的叶绿体应该改为线粒体。

?二、拓拓展应?用

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溶酶体膜却不不会被?水解。根据这?一事实,可以作出多种合理理假

说,例例如,膜的成分可能被修饰,使得酶不不能对其发挥作?用;溶酶体膜可能因为所带电荷或某些特

定基团的作?用?而能使酶远离?自身;可能因膜转运物质使得膜周围的环境(如pH)不不适合酶发挥

作?用;等等

第3 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一)问题探讨

说明了了克隆隆?牛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决定的。

(?二)思考.讨论

1.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皮肤表?皮细胞内的?黑?色素决定的。表?皮细胞内合成了了?黑?色素,使?皮

肤呈?黑?色,不不能合成?黑?色素的,?皮肤呈?白?色。细胞内?黑?色素的合成是由

细胞核控制的。

2.没有细胞核,细胞就不不能分裂、分化。

3.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伞藻的形态结构取决于细胞核。

5.提示:克隆隆?牛是由重组的卵卵细胞发育成的。重组细胞包含了了?母?牛?乙的细胞核,?母?牛甲的细

胞质。由这?一重组细胞发育成的克隆隆?牛性状?几乎与?母?牛?乙?一模?一样,这

说明性状是由细胞核决

定的。克隆隆?牛所有的细胞都来

?自于重组细胞的细胞分裂,其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与?母?牛?乙的遗传物质相同。

6. 细胞核具有控制细胞代谢与遗传的功能。

(三)旁栏问题

提示:同?一?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都来?自于受精卵卵的分裂,细胞内的“蓝图”都是?一

样的。体内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多样,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四)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

2.C

3.D

?二、拓拓展应?用

1.提示:染?色体呈?高度螺旋状态,这种状态有利利于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移动并分配到?子细胞

中去,?而染?色质处于细丝状,有利利于DNA 完成复制、转录等?生命活动。

2.提示:有性?生殖的?子代继承了了双亲的遗传信息,在?子代中双亲的遗传物质得到了了重新组

合,从?而?大?大增加了了?生物变异增加了了适应多变环境的能?力力,也为进化提供了了原材料料。克隆隆是?无性

繁殖的产物,克隆隆?人与亲代相?比,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没有什什么变化,因?而降低了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力

还有,如果克隆隆?人对某种疾病具有易易感性,就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社会学意义上,克隆隆?人是

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父亲和?母亲,这可能会冲击原有的家庭和社会观念,等等

复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C

2.C

3.D

4.B

5.B

6.A

?二、?非选择题

1.细胞质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内质?网与细胞有丝分裂相关合成蛋?白质

2.(1)?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

(2)?一定流动性

(3)蛋?白质与脂质

(4)细胞膜与核膜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 节被动运输

(?一)问题探讨

1.烧杯中的?水分?子进?入漏漏?斗中导致漏漏?斗液?面升?高.事实上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都能够通过

扩散作?用?自由进出,但由于蔗糖溶液中?水的相对含量量(单位体积中的?水分?子数)?比烧杯中的?水的

相对含量量低,因此烧杯中的?水扩散到漏漏?斗中的速度?比漏漏?斗中的?水扩散到烧杯中的速度相对更更

快些,导致漏漏?斗中?水量量增加,液?面上升。如果漏漏?斗管?足够?长,当管内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

管中的?水柱产?生的压?力力将加快漏漏?斗中?水分向外扩散的速度最终达到平衡,液?面将不不再上升。

2.不不会,因为纱布不不是半透膜,孔隙很?大,可溶于?水的物质都可能?自由通过,包括?

水分?子和蔗

糖分?子都能通过。

3.漏漏?斗管中的液?面将保持不不变。

(?二)思考.讨论

1.红细胞中的有机物有的能通过细胞膜,有的不不能。?血红蛋?白是有机?大分?子物质,不不能透过

细胞膜,它相当于“问题探讨”中的蔗糖分?子。

2.是。但细胞膜具有?生命活性,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不不只是简单扩散。

3.不不?一定。因为红细胞吸?水膨胀后细胞内液浓度也会下降,如果外界溶液浓度不不是很低,有

可能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后与外界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此时,红细胞将不不再吸?水。

4.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一般情况下,浓度差越?大时,细胞吸?水或失?水越多。

5.因为?生理理盐?水的浓度与?血浆的浓度基本?一致,?血细胞不不会因为过度吸?水或失?水?而出现形

态和功能上的异常。

(三)旁栏问题

因为?甘油、?乙醇等都是脂溶性物质,与磷脂分?子有较强的亲和?力力,容易易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出

?入细胞。

(四)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

2.D

3.B

?二、拓拓展应?用

1.提示:可以配制出?一系列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配好的

各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适当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情况。记录刚好发?生质

壁分离

的细胞所?用的蔗糖溶液浓度,以及刚好尚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所?用的蔗糖溶液浓度,

据此推

算出细胞液溶质浓度应介于这两个浓度之间。

2.假设:温度变化会影响?水分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速率设计实验提示:可以借?用本节问题探讨中的渗透装置进?行行实验。将该渗透装置置于不不同温度的环境中,通过?比较不不同温度下漏漏?斗管

液?面上升速度的快慢,判定温度是否影响?水分?子的扩散速度,实验中要注意排除各种?无关变量量

的?干扰,如置于不不同温度中的漏漏?斗内的蔗糖溶液的量量和浓度必须相等,以确保实验

的准确性。

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一)问题探讨

1.不不是。

2.需要细胞提供能量量。

3.具有普遍性。

(?二)思考.讨论

1.细胞膜结构的流动性是胞吞、胞吐的基础;胞吞、胞吐过程中膜的变形本身也体现了了膜的流动性。

2.因为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也只能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由于

蛋?白质是?大分?子有机物,?无法直接通过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穿过细胞膜运输到细胞外,所以?一

般只能留留在细胞内供细胞?自身使?用,?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能够进?入内质

?网腔中,并借助囊泡移动进?入?高尔基体,经加?工包装后,包裹在囊泡中的蛋?白质就能以胞吐的?方

式分泌泌到细胞外。

(三)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

2.A

3.A

?二、拓拓展应?用

1.放?入蒸馏?水中的草履履?虫,其伸缩泡的伸缩频率加快,放?入海??水中的则伸缩频率减慢。

2.提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之?一是是否需要能量量?而能量量来?自细胞呼吸,故可通过

抑制根细胞呼吸,并观察?无机盐离?子吸收速率是否受影响来判断其吸收过程属于主动运输还

是被动运输,具体步骤:取甲、两组?生?长状态基本相同的柽柳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 2+ 、

K + 的溶液中;甲组给予正常的细胞呼吸条件,?乙组抑制细胞呼吸;?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

对Ca 2+ 、K + 的吸收速率,若两组植株对Ca 2+ 、K + 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柽柳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

为被动运输;若?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说明柽柳柳从壤中吸收?无机盐是主动运输。

复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A

2.A

3.C

4.D

?二、?非选择题

1.

2.(1)K + 和Mg 2+ 这两种离?子的浓度细胞内?大于细胞外,细胞若要吸收这两种离?子必须逆

着浓度梯度进?行行

(2)Na + 和Cl - 这两种离?子的浓度细胞内?小于细胞外,细胞若要排出这两种离?子必须

浓度梯度进?行行

3.(1)渗出增?大

(2)缓慢增?大后趋于稳定蔗糖溶液清?水

(3)?乙?二醇增?大

(4)?大液泡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量供应和利利?用

第1 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酶

(?一)问题探讨

1.便便于取出实验材料料(?肉块),排除物理理性消化对?肉块的影响,确定其是否发?生了了化学性消化。

2.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了。

3.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分解。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二)探究与实践

1.2 号试管放出的?气泡多。这?一现象说明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反应速率。

2.不不能。

3.说明FeCl 3 中的Fe 3+ 和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4.4号试管的反应速率?比3号试管快得多说明过氧化氢酶?比Fe 3+ 的催化效率?高得多细胞内

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下?高效率地进?行行,

只有酶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

所以说酶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利进?行行?至关重要。

(三)思考.讨论

1.巴斯德认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合理理的;认为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不是细胞中的某些

质在起作?用,是不不正确的。李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是合理理的;

认为这些物

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是不不正确的。

2.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家,特别强调?生物体或细胞的作?用;李李?比希是化学家,倾向于从化学的

?角度考虑问题。他们的争论促使后?人把对酶的研究?目标集中在他们争论的焦点上,使科学研究

更更加有的放?矢。

3.毕希纳的实验说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

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4.萨姆纳历时9年年,发扬坚持不不懈、百折不不挠的科学精神,?用正确的科学?方法,将酶提纯出来。

成功属于不不畏艰苦的?人。

5.可参考下?一?小节教材关于酶本质的的叙述。

(四)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D

2.D

?二、拓拓展应?用

1.本?小节“探究·实践”涉及的?自变量量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包括温度和催化剂两个变量量,1 号试

管中仅放置了了过氧化氢溶液,可以起到对照作?用。2 号试管与 1 号试管的区别在于温

度,3 号试

管和 4 号试管与 1 号试管的区别在于多了了催化剂 3 号试管与 4 号试管之间也可以起相互对照

作?用。加?入 2 滴煮沸过的肝脏研磨液的 5 号试管,可以与加?入新鲜的肝脏研磨液的

4号试管做

对照;同理理,加?入2 滴蒸馏?水的6号试管可以作为3号试管和4号试管的对照组。

2.巴斯德: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

李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

能发挥作?用。

毕希纳: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

胞中?一样

萨姆纳:酶是蛋?白质

3. 提示:可?用第2 章中学过的检测蛋?白质的?方法。在萨姆纳之前,之所以很难鉴定酶的本

质,主要是因为细胞中酶的提取和纯化?非常困难。

?二、酶的特性

(?一)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D

2.B

3.D

?二、拓拓展应?用

1.提示:这个模型中A 代表某类酶,B 代表底物,C 和D 代表产物。这个模型的含义是:酶A 与底物B专?一性结合,催化反应的发?生,产?生了了产物C和D.这个模型可以类?比解释酶的专?一性。

2.(1)A 点: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B 点:反应速率在此时达到最?高C 点: 反应速率不不再随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2)如果A 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上升的幅度变?小因为图中原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催

化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反应速率都会变慢。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

必修一知识点 一、走进细胞 1、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3、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4、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5、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二、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1.组成细胞的元素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其中水是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①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化学元素组成:C、H、O。 糖类的分类: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②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②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胆固醇 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③蛋白质是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化学元素:C、H、O、N。 ④核酸是细胞中含量最稳定的,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化学元素组成:C、H、O、N、P。 3.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之注意事项: 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②斐林试剂中的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鉴定 a.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试剂: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b.现象:橘黄色或红色。 c.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②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3)蛋白质的鉴定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习题及答案

重庆市云阳中学高2017级生物周练题 1.下列生物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甲烷杆菌 B.疯牛病病原体 C.噬菌体 D.乙肝病毒 2.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 D.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3.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蓝藻、香菇 B.烟草、变形虫、链霉菌(放线菌) C.小麦、番茄、杨树 D.酵母菌、灵芝、土豆 4.下列微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青霉菌、黄曲霉菌 C.噬菌体、大肠杆菌D.乳酸菌、谷氨酸棒状杆菌 5.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A.变大、变少、变暗 B.变大、变多、变亮 C.变小、变多、变暗 D.变小、变多、变亮 6.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低倍镜下看到清晰的图像,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正确顺序是()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②调节细准焦螺旋③转动转换器④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A.③①② B.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② 7.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特征元素依次是() A.I、Mg、Fe B.Cu、Mg、I C.I、Fe 、Mg D.Fe 、Mg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的生物必不可少的,比如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 B.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最多 C.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在生物体中一种元素能被另一种代替 9.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10.一条多肽链共有肽键99个,则它含有的–NH2和–COOH的数目至少是( ) A.110、110 B.109、109 C.9、9 D.1、1

最新浙科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2019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期终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分子与离子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a) 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C、H、O、N等。C 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O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 二.无机物 1.水在细胞中的作用(a) 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调节体温④参与生化反应过程 2.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生理作用(b) 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无机盐的作用: 1)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维持酸碱平衡、血浆浓度、神经肌肉兴奋性 2)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镁:叶绿素成分碘:甲状腺激素成分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呆小症 缺钙:抽搐、软骨病,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老年人会骨质疏松缺铁:缺铁性贫血 三.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1、糖类的种类,作用和分类的依据(b) 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a)---------主要的储能物质 (1)脂质由C、H、O元素构成,有些含有N、P。 (2)分类①油脂(CHO):储能、维持体温

②磷脂(CHONP):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植物蜡(CHO):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④胆固醇(CHO):是人体所必需的,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3、蛋白质(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基本单位:氨基酸 (1)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S等元素 (2)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3)氨基酸分子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判断依据) (4)种类:约20种,由R基决定。 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及多肽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肽键 (1)形成方式:脱水缩合, 形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表示为—CO—NH—。 (2)关于氨基酸缩合反应的计算: 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一分子蛋白质中至少含有氨基或者羧基的数目=肽链条数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 3)、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氨基酸多肽链蛋白质 4)、蛋白质结构多样的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不同(2)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3)、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4)肽链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5)、蛋白质功能多样性 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物质:如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等;催化功能:如绝大多数的酶;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血红蛋白;调节功能: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免疫功能:如抗体;识别功能:受体

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完全总结

浙科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全书知识完整总结 前言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 首先,我们自己就是生物,我而且是一种高级动物。其次,生物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农学和医学的基础 二、什么是生物?什么是生命? (一)生物:具有生命的物体 生命:生物体所持有的现象 (二)判断的依据——生物基本特征 1 以细胞为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结构单位:所有活的生物体都使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单细胞生物 生物体 多细胞生物 功能单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2 相同的化学成分 (1)细胞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基本化学成分都相同 (2)细胞中水含量最多,且都含有四大有机物 3 新陈代谢 概念:活的细胞内进行的化学反应 合成代谢:将从外界获得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细胞的组成成分 包括 分解代谢:将生物体能的营养物质分解 各细胞中主要的代谢途径都是一致的 4 稳态 5 应激性 (1)定义:生物体觉察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产生一定的反应 (2)意义:是生物体趋利避害,更好的适应环境 应激性:短时间内产生,强调行为 (3)比较:适应性:长期形成,强调现象,是应激性长期积累的结果 遗传性:是决定应激性和适应性的物质基础 6 生殖和遗传 生长发育生殖遗传 7 进化 方向:简单复杂 低级高级 水生陆生 三、什么是生物学? (一)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 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得出结论→交流结果 方法:生物体的外形→内部结构 静止→动态 个体→群体 同种→不同种 整体→局部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1-1 分子和离子 §1-2 无机物 1.水:含量:生物体内60%~90% 细胞中80%~90% 性质:极性分子 作用:1作为溶剂(溶极性分子)。因为水是极性分子,所以其他的极性分子或离子易溶于水 2 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3 调节体温。因为水分子间有氢键,破坏氢键要消耗大量的热,而形成氢键要释放热量 2.无机盐:含量 : 约占1%~1.5% 存在形式: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生理作用:(1)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 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兴奋性】 (2)无机盐还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Mg 2-、Fe 2+、I -) §1-3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1. 碳化合物 分类:有机物 无机物 碳骨架(直链、支链、环状) 多样性 碳是所有生命系统的核心元素 2. 糖类 元素组成:C H O 种类及应用 (1) 分类依据:是否能水解及水解后的产物 共价键 离子键 元素 1 生命具有物质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有差异性(元素含量) 3 人体中各种化学元素含量不同 O.C.H.N.含量较多称为主要 原子 同位素: H C (12C 13C 14C ) 16O 18O 同位素示踪法 示踪原子 离子化合物 eg :NaCl 分子 eg :H-Cl 细胞→生物体 无机物 水 无机盐 有机物 蛋白质 核酸 脂质 糖类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册回归课本资源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册回归课本 一、教材科学史 1、人教版必修一册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0页)细胞核的功能探究(52页)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65页)关于酶本质的探索(81页)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01页) 2、人教版必修二册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42页) 3、人教版必修三册 促胰液素的发现(23页)生长素的发现历程(46页) 二、重要概念 1、人教版必修一册 单体: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 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生物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化能合成作用:自然界中的少数种类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加化能合成作用细胞周期: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无丝分裂。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值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癌细胞: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2、人教版必修二册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DNA的多样性: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可DNA分子的多样性。 DNA的特异性: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转绿: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加基因突变。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 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3、人教版必修三册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自生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着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种群密度: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三、与生产和生活有关 育种方法比较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质壁分离的应用信息传递的应用

生物必修一组成细胞的分子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一组成细胞的分子知识点总结 二核酸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元素组 成chonp等分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双链)核糖核酸(rna单链)单体成分磷酸ppo4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含氮碱基agctagcu功能主要的遗传物质,编码复制遗传信息,并决定蛋白质的合成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存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少量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甲基绿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吡罗红△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 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三糖类和脂质元素类别存在生理功能糖类cho单糖核 糖c5h10o5主细胞质核糖核酸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c4h10o5主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成分;六碳糖:葡萄糖c6h12o6果糖等主细胞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70%以上);二糖c12h22o11麦芽糖蔗糖植物乳糖动物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糖原(肝肌)动物脂质cho有的还有np脂肪动植物储存能量维持体温恒定;类脂/磷脂脑豆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固醇胆固醇动物动物的重要成分;性激素促性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组成生 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 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 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到了高中,你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在高中,学习的科目没有大科、小科之分,只有高考和非高考科目之分。比如对于理 倾学生来说,语数外、理化生是高考科目,其他为非高考科目;对于文倾学生来说,语数外、政史地是高考科目,其他为非高考科目。因此,如果大家把 生物当成初中的小科,当成文科来看待,指望考前背一背,可以这样说,这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问题探讨 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眩颊咭蚝粑δ芩ソ叨劳觥4送猓琒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二)资料分析 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三)思考与讨论 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四)练习 基础题 1.(1)活细胞:A、D、G、I;(2)死细胞:B、E;(3)细胞的产物:C、F、H。 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 (2)种群层次;(3)群落层次。 拓展题 1.提示:不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尽管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但不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 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全面的。从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病毒,例如,研制抵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从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传播开来,或者被某些人用做生物武器,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 1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 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内容要点:共三点。1.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2.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3.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五、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表略,见笔记)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梳理: 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核心概念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核心概念 1.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3.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4.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 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6.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7.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化合物,细胞生命活动中绝大多数的能量都是由它直接提供的。 8.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9.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10.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1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12.细胞衰老是指细胞的生理形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 13.细胞癌变是指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核心概念 1.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稳态稳态是正常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平衡稳定状态。 3.免疫调节是指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之间,以及与其它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免疫应答以最恰当的形式维持在最适当的水平。 4.反射是神经调节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5.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细胞外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6.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7.物种是指一群可以交配并繁衍后代的个体,但与其它生物却不能交配,不能性交或交配后产生的杂种不能再繁衍。 8.种群是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彼此可以进行交配,完成基因交流过程。 9.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的集合。 10.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1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1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基础知识点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走进细胞知识网络构建 重要概念剖析: 1、怎么使用高倍镜?从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时,该如何操作? 2、什么是原核细胞?什么是真核细胞?分类依据是什么?两者各有哪些生物类群? 3、细胞学说的内容是什么?建立者是谁?细胞学说的建立有何意义? 一、细胞的类型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如细菌、蓝藻、放线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 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 二、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1、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 2、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 3、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的意义: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 位。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三、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方法: 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 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 2、注意: (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 (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 (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知识网络构建 重要概念剖析: 1、组成细胞的元素有哪些?根据元素含量,可分为几种?鲜重和干重状态下,元素含量有什么变化? 2、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又有哪些?如何分类?含量又有什么不同? 2、怎么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分别用何种试剂?又会产生哪些变化? 3、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氨基酸怎么形成蛋白质?为什么构成的蛋白质种类如此多样?蛋白质的功能有哪些?为什么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有什么作用?DNA和RNA有什么异同点?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什么?用何种试剂怎么去检测DNA和RNA在细胞的分布? 5、细胞中的糖类主要有哪些?如何分类?在细胞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6、细胞中的脂质主要有哪些?如何分类?在细胞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7、生物体内的大分子有哪些?以什么结构为骨架? 8、水在细胞中以什么形式存在?水在细胞中起什么作用? 9、大多数的无机盐在细胞中以什么形式存在?为什么细胞中的无机盐含量很少,作用却很重要?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S(97%)。 2、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细胞中的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1、糖类 元素组成:由C、H、O 3种元素组成。 分类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教案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2、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方面: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3、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教材答案和提示

《分子与细胞》第1 章走近细胞答案和提示 第1 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问题探讨 1. 提示:可以将大熊猫和冷箭竹几种器官、组织制成装片或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是否由细胞构成;或者,查阅科学研究文献,利用科学家已经获得的研究结果为证据。 2. 提示:评价时注重证据获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二)思考·讨论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 通过对动植物体的解剖和显微观察获得证据,通过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2. 可信。因为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科学家不仅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还揭示了动植物的个体与细胞的内在规律性关系(如细胞是动植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动物体是由受精卵这个细胞发育而成的),这样的科学归纳比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更具可信度。这一结论,实际上是阐释了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的一致性,由此突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也推动了人们对细胞深入地开展研究。 3.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暗示着人的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因为它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领悟到的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的特点。 (1)科学发现需从观察入手。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理论的形成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从细胞的视角看生命世界 1. 叶的表皮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心肌细胞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心肌细胞收缩、舒张使得心脏得以搏动。 2. 冷箭竹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中,因为这些细胞含有叶绿体;大熊猫的血液运输氧的功能靠红细胞完成。 3. 大熊猫和冷箭竹繁殖后代关键是靠生殖细胞完成的。 (通过上面3 个问题的讨论可以看出,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是靠一个个细胞完成的。)4. 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都有关系,因为基本上每个细胞都2 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和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正因为有了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才能保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练习与应用 概念检测 1. (1)√;(2)√;(3)×;(4)√。 2. C。 3. 本题提示如下。 (1)人体皮肤:本切片图中可见上皮组织的细胞、角质保护层细胞(死亡)和皮下结缔组织中的多种细胞;迎春叶:表皮细胞(保护)、保卫细胞(控制水分蒸发和气体进出)、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导管细胞(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细胞(运输有机物),等等。(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有些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课后练习答案

生物必修一<教材习题解答> 第1章走进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问题探讨 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二)资料分析 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三)思考与讨论 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四)练习 基础题:1.(1)活细胞:A、D、G、I;(2)死细胞:B、E;(3)细胞的产物:C、F、H。 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2)种群层次(3)群落层次。 拓展题 1.提示:不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尽管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但不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 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全面的。从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病毒,例如,研制抵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从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传播开来,或者被某些人用做生物武器,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 〔讨论〕: 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2)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前言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选择题 1.下列元素中,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是() A.碳 B.氢 C.氧 D.氮 2.在组成生物体内的元素中,所有生命系统中的核心元素是() A.Fe B.Zn、C.C D.Mg 3、C、H、N三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4%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岩石圈中,其 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 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C.生物体内的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可找到 D.生物界的特殊性 4.一般情况下,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蛋白质 B.水 C.淀粉 D.糖原 5.组成糖元和核酸的化学元素分别是() A.C、H、O和C、H、O、N、P B.C、H、O、P和C、H、O、N、S C.C、H、O、N和C、H、O、N、P、S D.C、H、O、S和C、H、O、N、P、S 6.有人长跑后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人体大量出汗排出了过量的() A.水B.钙盐C.钠盐D.尿素 7.已知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如它能激活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A .对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B .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 .对维持细胞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 .对调节细胞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8.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 A .淡盐水 B .核酸型饮料 C .蛋白质型饮料 D .纯净水生活 9.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例如:心肌含水约79%呈坚韧的形态,血液含水约82%却呈川流不息的液态,对这种差异合理的解释是() A.心肌内多是结合水 B.血液中全是结合水 C.心肌内多是自由水 D.血液中全是自由水 10.控制细胞的活动,并且决定细胞和整个生物体遗传特性的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质 D.核酸 11.细胞内组成DNA的五碳糖是:() A.核糖 B. 葡萄糖 C. 脱氧核糖 D.麦芽糖 12.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是() A.葡萄糖B.乳糖C.糖元D.淀粉 13.植物和动物体内都具有的糖是() A.葡萄糖 B.蔗糖 C.麦芽糖 D.乳糖 14.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蛋白质 B.葡萄糖 C.脂肪 D.ATP 1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糖类物质是() A.麦芽糖和乳糖 B.纤维素和蔗糖 C.糖原和淀粉D.葡萄糖和核糖 16.纤维素是一种多糖,在下列哪种生物中可以找到?() A .烟草花叶病毒 B .烟草 C .噬菌体 D .草履虫 17.下列叙述中,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A .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 .都含有 C 、H 、O 、N 四种元素 C .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 D .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 18.下列关于糖类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B .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 C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D .纤维素是动物细胞中主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19.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在遭受低温、干旱和盐碱等非致死性逆境袭击时,细胞内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等含量有明显提高。下列有关推断比较合理的是() A.是细胞内结合水转变为自由水的结果 B.此时呼吸增强,有利于植物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C.逆境时淀粉水解酶和蛋白酶活性增强 D.与生物的遗传性无关,应属于适应性 20.下列物质中,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基本支架的依次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细胞种类: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①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补: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内容: ①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生物圈与无机环境的统一性及差异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中学习最重要的是在高一打好基础,生物学习也是如此,那么必修一课本中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掌握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H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