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paktel公司为例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paktel公司为例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paktel公司为例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paktel公司为例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paktel公司为例

学生姓名:

学号:

二级学院: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起止时间:2016 年7 月——2017 年 5 月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paktel公司为例

摘要: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有关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以中国移动并购Paktel公司为例,从当前全球兴起的跨国并购浪潮出发,以并购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结合实际事例,重点分析研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的来源及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的探讨,从案例研究中得到具有现实意义的启示,为我国企业在今后的并购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来源;发展过程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the economic life of our country, the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c and business circl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we must face serious and in-depth research.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takes China Mobile's acquisition of Paktel company as an example from the view of the rise of global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o related theory research results as a guide,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amples,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financial risk, to process of the source an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risk are discussed, with the reality from the case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nlightenment for China's enterprises in the future practic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Key words:merger and acquisition; financial risk; origin; development process

第1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论文研究的构架 (2)

第2章企业跨国并购的理论综述 (2)

2.1企业跨国并购的含义 (2)

第3章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及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现状 (3)

3.1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 (3)

3.2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现状 (3)

第4章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 (4)

第5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5)

5.1对政治及社会风险的防范 (5)

5.2对法律风险的防范 (5)

5.3对文化整治风险的防范 (6)

第6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分析 (6)

6.1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Paktel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 (6)

6.1.1并购双方资料介绍 (6)

6.1.2并购过程中所产生的财务风险及其影响 (7)

6.1.3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 (8)

6.1.4经验总结 (11)

结论 (13)

尾注 (14)

参考文献 (15)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paktel公司为例

第一章绪论

企业跨国并购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的核心形式,在微观上,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讲,其在并购行为中正确分析风险,并有效地规避这些风险,使企业效益达到最大化是根本目的。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企业要实现持续性的成长和发展,主要依靠两条途径:一是依靠内部积累与投资,逐步扩大本企业的生产规模,二是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与购并活动,以迅速达到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目的,其主要方法是并购,企业并购包括企业并购和收购两种不同的外部扩张形势。

企业跨国并购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的核心形式,具有经营上的协同与规模经济的实现等良好效应。从世界范围来讲,企业己经历了五次浪潮,在我国,自 1996年以来,企业的并购活动更是以 70%的年均增长率不断增加。不过,企业跨国并购浮华的外表下,也存在着众多风险。防范这些风险,使企业跨国并购能全面实现其自身价值早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愈来愈多的利益诱导企业越来越多的投入到了并购活动中,但是由于企业并购行为本身存在许多风险,资本运营的体系不完善,许多制约企业并购的根本问题尚未解决,因此,企业跨国并购还面临许多风险,即与本国国情有关又有其内在的缺陷。从目前来看,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许多风险必须规避。

本文通过论述跨国并购的概述、风险类型、防范措施以及国内的并购案例,揭示了跨国并购在全球化趋势下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跨国并购是一项成功率并不高的投资整合方案,对并购中的风险和防范措施要足够重视,以此来规避风险造成的损失,使中国企业在日后的并购整合中充分重视风险的存在,结合具体的国际环境、政策变化、理论知识的运用有效促进企业间的资源整合,发挥并购的最高效用,更好地顺应国际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趋势,适应“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长远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曾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积累成长起来的。”以下简单谈一谈全球、国内并购市场的现状,以及全球并购情况。

企业角度: 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无一不穿插着其自身战略方向的并购重组。

投行角度: 纵观全球资本市场,并购业务毫无疑问是最高端的投行业务,是“投行皇冠上的明珠”,国际知名投行对并购交易具有强大的定价能力。

资本交易额角度: 全球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额在全球企业并购交易额占比约 80%,美国市场的并购交易额连续多年超过IPO和再融资总额。

跨国资本角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的规模已明显超过了跨国创建,进而引发了全球性的企业并购浪潮,成为发达国家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1.3论文研究的构架

文章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跨国并购风险的研究背景、意义,对跨国并购给出了大体的说明。第二章重点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含义、类型和发展状况进行简单论述,说明全球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动态。第三章首先论述了跨国并购风险的含义,并进一步说明。第四章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第五章重点介绍了企业跨国并购的防范,针对发展状况提出具体建议措施。要重视文化、政治、经济政策因素,同时运用丰富的理论指导,使风险的损失降到最低。第六章以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paktel公司案例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了在并购过程中遭遇到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最后通过案例给出了对我国企业的启示。最后,进一步概括总结,形成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前后呼应,构成文章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第二章企业跨国并购的理论综述

2.1 跨国并购的含义

跨国并购是企业并购的一种,是指一国的某个企业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一定份额的股权甚至整个资产收买下来的行为。跨国公司的国际并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市场和法律。这里的渠道包括并购的跨国性企业直接向目标企业投资,或通过目标国所在地的子公司进行并购两种形式。支付手段包括现金支付、金融机构贷款、以股换股和发行债券等形式。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获得丰富的海外资源、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拓宽海外销售渠道网络,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效应,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3章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及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现状

3.1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企业由于并购而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物损失的不确定性。由于并购方往往对境外并购市场和并购的目标企业的熟悉程度比对国内的要低,使得财务活动跨越了国界后,财务管理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基于跨国并购的特殊性,企业要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有支付风险、融资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

3.2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现状

在中国,企业并购是从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开始,至今也不过短短不过30年,没有西方国家那样发达,但是总体呈现增长势头。迄今为止,主要经历了两大典型的发展阶段。

1.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中国的跨国并购处于早期阶段,海外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少数实力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出于自身发展及国家战略决策的需要在早期的海外并购活动中扮演着主角。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银集团和华润集团就联合收购了香港最大的上市电子集团公司——康力投资有限公司。在90年代,首钢收购了美国加州钢厂和秘鲁铁厂等海外企业。同时在90年代,中国土木建筑公司等一大批建筑企业,中国五金矿产进口出口公司等对外贸易公司都在欧美地区收购了一批企业。这一时期我国海外并购数量少,规模小,并购目标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印度和香港等地区,所涉及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航空、矿产资源等垄断性行业,而且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主要是实力雄厚的

国有大型企业。但这个时期进行海外并购活动的企业主要是矿口公司或者比较有新思维的公司,行业和产品多集中在目标国家受到欢迎的机电和纺织品等产品。

2.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这一阶段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有了显著的变化。(1)跨国并购的规模逐步扩大,速度迅速增加。这一时期海外并购案件与日俱增。(2)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目标地区在不断扩大到欧洲等地区。(3)海外并购行业有逐步集中和以横向并购为主的趋势。从并购的案例来看,规模较大的并购大多集中在石油、矿产、加点、汽车和电子科技行业。(4)并购主题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并购企业不再只是集中在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乡镇企业也成为跨国并购的主体。

第四章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

1. 全球竞争压力的驱动。全球化的压力迫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展开海外大规模并购,打造全球竞争平台。随着中国加入 WTO ,国家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跨国公司长驱直入,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公司之间竞争的主要“战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本土企业的实力迅速提升,但仍然有限。要想赢得未来竞争中的一席之地,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壮大起来,迅速打造一个能够与大型跨国公司正面竞争的平台。这也是中国企业选择大规模海外并购的原因。

2. 为获得战略性资产。所谓战略性资产是指企业通过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设施和系统效率及品牌资产方面投资积累起来的资源。这些所有权资产或多或少地都带有东道国的本土化特征,不仅无法在其他市场获得,而且开发耗时。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寻求的战略性资产,主要包括品牌、先进技术和稀缺的自然资源,除了获得品牌以外,先进技术也是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另一个焦点。

3.为获得快捷的国际扩张通道。跨国并购提供了一条快捷的国际化道路,具有三个突出的优点 : 首先,绕过了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使本公司产品通过内部交易进入外国市场。其次,是跨国并购继承了东道国企业原有的人力资源、客户资源和商誉,节省了市场推广的时间和成本。另外,通过跨国并购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合理避税的作用。因此跨国并购也就成为企业利润在国际间转移的重要通道。

第五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5.1 对政治及社会风险的防范

1.全面收集信息,进行谨慎调查。并购企业应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收支状况、政局稳定性、投资项目与东道国经济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资料,然后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评估。了解目标企业所在国可能限制并购进行的政府行为、政策法律规定和一些潜在的风险的政策,对目标公司的外部环境进行一些审慎的调查与评估,并通过驻目标国的外交使者和两国间的民间友好机构进行宣传,为并购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了解东道国的民族意志,避免激发东道国的抵制情绪,减少社会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

2.加强与目标所在国政府的沟通。在法律允许的限度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与目标国沟通交流。比如,外交渠道、两国的民间友好机构或在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有影响的政治人物牵线搭桥等,取得东道国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并且尽可能在社会就业方面适应东道国政府的要求,同时争取目标公司的友好合作,使当地政府从工业发展及社会发展出发,给予跨国并购者以宽松的政治环境。

3.在收购东道国的目标公司时,可以采取渐进的方式。先以合作的方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待该国政治风向偏松时,再考虑并购问题;还可以利用目标公司所在国的一家合资企业作为跨国并购的代理人,以避免东道国政府或当地政府的干预。

5.2 对法律风险的防范

1.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针对外资并购主体对该国目标企业持有产权或所有权的法律、反垄断法的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限制和限制海外投资的政策等了解,在不触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并购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以免触犯该国相关法律造成更大的损失。企业在并购时应首先了解法律方面的首要事项。这些事项包括:了解外国政府的角色、遵守当地的规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定价及交易完成的条件、为经营外国企业作出准备。例如,在监管方面,企业要注意投资国受监管和限制的行业,特别是电信、银行、证券、国防、广播等行业。在竞争问题上,近年来有关反托拉斯的条款,很大程度上成为企业境外并购的“杀手锏”。企业要注意,在国外,一个国家可能有多个监管机构都有权调

查竞争的影响,要时刻遵守相关规定,否则都将遭到严厉的惩罚。

2.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在并购执行过程中,要事先熟悉国际操作惯例,遵守国际操作惯例特别应该了解和研究投资经营所在国当地的法律制度和文化,聘请专业顾问,以减少这方面的风险。比如并购前企业必须聘请并购专业律师做专项法律和地区、部门性调查,并密切注意同业竞争者的反应。

5.3 对文化整合风险的防范

1.对双方的民族文化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跨国经营管理积累的经验或根据中介机构进行分析的结果,找出双方在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融入目标企业所在国当地的文化中,采用本地化经营战略等,减少因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差异而导致并购失败的因素。

2.重视双方员工的作用。被并购企业的员工掌握着的专门知识对于某些具体的整合决策和整合执行是重要的,双方员工的共同参与有利于更客观地评价新企业战略和新企业组织的关联性,采用合理的奖励措施尽力留住被并购企业员工。

3.选择合适的文化整合方式。文化整合方式可以分为:颠覆、复合、维持。文化整合也即新的企业文化的建立,一般应以优势企业文化为基础,同时,吸收异域文化的某些科学成份,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应特别注意被并购企业的文化评估和吸收,不能只习惯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强迫被并购,企业完全放弃自己原先的文化,盲目统一企业文化和强行植入中国企业文化。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被并购企业员工一走了之,并购失败。

第六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分析

6. 1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Paktel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

6.1.1并购双方资料介绍

巴科泰尔(( Paktel)公司最早由英国大东电报局设立,作为巴基斯坦移动通信最早的提供者,公司早在1991年就获得了第一张移动通信经营许可证。但巴科泰尔的先发优势并没有形成市场强势,截至2006年10月,巴科泰尔公司共有约156万移动用户,相比2005年底猛增了69,市场份额约为3. 5,在巴基斯坦当地6家移动运营商中排名第5。但用户流失明显,到2006年年底时,公司用户下降到133万户。巴科泰尔的控股公司是米雷康姆(Millicom,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国际一移动通信运营商,该公司主要在新兴市场开展业务,于2000年取得

巴科泰尔的控制权。巴科泰尔虽然成立多年并很早就获得了巴基斯坦的移动通信牌照,可是巴科泰尔的主营业务却一直是AMPS网络,到了2004年10月公司才开始向用户提供GSM网络服务,其GSM网络有669个基站,覆盖巴基斯坦27%的人口。尽管拥有AMPS和GSM两张移动通信牌照,可巴科泰尔涉足GSM网络等主流通信网络的时间并不长,这也造成了其在与其他运营商的竞争中不仅不占据明显的优势,甚至.市场影响力日趋薄弱。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目前,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是我国在境外上市公宜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公司年报显示,2006年中国移动税前盈利968亿元,同比增长23,运营收入2853亿元,同比增长21%,其总用户人数超逾3亿。中国移动市值达14700亿港元,跻身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比欧洲的沃达丰(Vodafone)市值还高。

6.1.2并购过程中所产生的财务风险及其影响

1.为开拓新的国际市场积累经验

中国移动集团总裁王建宙2006年11月在对“走出去”战略描述时说:“我们的目标不是北美也不是西欧,我们的目标是新兴市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国家”。中移动为拓展新的增长空间,一直对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新兴电信市场十分关注。尽管从用户数来看,Paktel仅相当于中国移动集团一个业绩普通的市级市场的用户数量。但是,把中国移动集团在中国的成功移植到其他新兴市场上,以及作为挑战者出现在巴基斯坦的移动通信市场上,对中移动集团的发展战略意义重大。此次收购将使中国移动进入了一个具有高增长潜力、人口规模庞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为其进一步国际化拓展搭建了良好的运营平台。对中移动来说,自己有在中国市场上多年积累的经验,这对今后开拓新兴市场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把得来的经验复制到新兴市场中去,可以省去不少麻烦。而且,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巴科泰尔或许也是检验一下自己海外生存能力的绝佳机会,巴基斯坦市场的快速增长还在继续,成长轨迹一如当初的中国和印度,相对而言也易于中国移动积累海外市场的经验。如果中移动今后几年在巴基斯坦取得好成绩,就能为其后续收购提供参考,把成功的经验移植到新兴市

场中去,实现海外业务增值。这也是Millicom成为中移动竞购目标的关键原因。

2.中国移动与Millicom在经营业务上的协同性,有利于并购后的整合

巴科泰尔以GSM为运营技术给了中国移动未来尝试WCDMA或TD-SCDMA 的3G运营的机会。不可否认,巴科泰尔在巴方的经营理念、运营模式和基本策略等与中国移动有多方面的相似之处,为中国移动迅速打开巴方市场局面奠定了基础。中国移动通过不高的代价获得在巴方移动市场的经营权,对这个在巴基斯坦市场仅名列第五的移动运营商巴科泰尔来说,又可使其在未来借助中国移动的优势拥有更大的升值空间。多年来,巴科泰尔在巴方市场的运作更多是采用预付费的方式进行经营,预付费的用户目前已占到其所有用户的94.4,这一点与中国移动拥有较大比例的神州行预付费用户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与此同时,巴科泰尔在:推厂业务时,主要是通过发展各种渠道快速地向用尸推厂具有明确品牌定位的移动运营业务,这一点也与中国移动的渠道运营政策极为相似。无疑这些相似之处有助于中国移动在进入巴方市场后迅速获得好的渠道和用户群及相应的通信服务和基础设施,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降低整合成本和整合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巴科泰尔可算是中国移动海外拓展时的理想“猎物”。

6.1.3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企业是否扩张取决于企业组织内部的交易费用与公开市场的交易费用孰高孰低。跨国并购使得市场行为变为企业内部行为,用“要素交易契约”替代“产品交易契约”,从而减少交易成本,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zz。对于此次跨国并购行动,中国移动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并购的财务风险,使得中国移动将Paktel公司纳入旗下的交易费用低于中国移动与Paktel公司在公开市场竞争的费用,降低了交易费用,让该次跨国并购成为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

1.并购战略清晰、并购时机把握准确

中国移动为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空间,把其国际化的目标定位在具有高增长潜力、人口规模庞大的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国家,而此次并购的Paktel,其控股公司Millcom也是一家定位在新兴市场开展业务的公司,Paktel公司所在的巴基斯坦国家也符合这一要求,这与中国移动的战略定位相匹配。中国移动此前曾试图直接并购Millicom,后来考虑到自身跨国运营经验的缺失,整合管理

Millicom公司遍及全球的网络资产会给白身带来的风险,以及高额支付价格带来的巨大财务风险,最终中国移动选择了放弃。尽管中国移动为此次并购筹备很长时间,甚至其选择最终放弃并购的结果在国内招致许多人的责难,由此也可看出中国移动在开展跨国并购行动上的小心、谨慎之处,并不盲目急于跟进。正如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接受一记者采访时所说“中国移动国际战略不是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而是以盈利为原则,寻求新的收入利润增长点,所以中移动集团的国际战略步伐将是一直谨慎的”。当Millicom公司为转移业务经营重心选择分拆出售自身资产时,中国移动把握住了机会最终并购Paktel成功。这对于缺乏跨国并购经营整合经验的中国移动来说,可以有效降低经营整合风险和成本。同时中国移动可以把这次收购当作一块跳板,抑或是一块实验地,积累一定经验后,再用于以后的收购中去。

2.并购前的尽职调查,多渠道获取信息,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风险

中国移动在2006年底计划并购Millicom时,就曾对Millicom公司在乍得、尔瓦多等地的业务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对于此次并购Paktel公司,中国移动在并购前的三个月多次组织团队赴巴基斯坦开展详尽的尽职调查,同时与国际知名投资银行合作,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和建议。与此同时,在中国移动并购Paktel 公司之前,包括中兴、华为在内的国内电信设备商都己经进驻了巴基斯坦市场。其中中兴不仅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固网3G整体解决方案,同时还承接了巴基斯坦国家骨干传输网的建设。而华为也获得了巴基斯坦5亿美元全国移动通讯网项目,同时为阿‘联酋电信巴基斯坦子公司Ufone建设覆盖全国1500个城市的GSM 网络,后者是200}i年中国移动参与竞购巴基斯坦电信(PTCL) 26%股权的竞争获胜方。这一切对于中国移动并购成功后计划如何去整合运营相关资产,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参考。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移动的“友商”己经为中国移动进军巴方市场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3.企业现金流量充足,支付能力绰绰有余

现金流充沛为中国移动扩张海外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降低了融资风险。作

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在2006年财富500强排名表上,中国移动在全球22家上榜的电信企业中,市值排名第1,利润排名第5,收入排名第110 2006年,中国移动集团税前盈利968亿元,同比增长23,运营收入2853亿元,同比增21%,

截至2006年底,中国移动集团用户总数达3. 18亿户,同比增长20;每月每户均收入(ARPU)增长 1. 1,至81. 6元。对于2005年营运盈利700多亿,一直寻找并购机会,努力开拓海外新兴市场的中国移动来说,2. 84亿美元的支付价格并不是沉重的财务负担,集团公司多年来的积累带来的强大支付能力,完全可以通过内部保留盈余来支付并购费用,避免了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所带来的融资风险。

4.支付的价格远低于被并购企业的估价

中国移动对于此次并购支付了2. 84亿美元,远远低于对Paktel公司4. 6亿美元的评估价值24。尽管无法找到Paktel公司的财务数据,但有Millicom公司相关数据。包括Paktel在内的南亚地区截至2006年9月底全年除税、利息、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工T)只有1240万美元,有关地区的业务包括斯里兰卡,业务在2006年第1季开始转差,并在第3季转为亏损。从最终达成的交易价格来看,十分合理。BDA电信分析师张宇说:“按照Paktel的150万用户计算,中国移动集团付出的单位用户成本不足200美元,这次并购的单位用户成本较国内用户至少低了60%,从最终达成的交易价格来看,算不上昂贵。

5.从稳健原则出发,对目标企业采取分拆购买的方式,降低财务风险

2006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欲以53亿美元收购Paktel的控股公司Millicom 公司,一举吞下Millicom公司旗下的十几家公司。在谈判进行了两个多月后,中国移动在最后一刻宣布终止与Millicom进行谈判,双方在价格上的分歧直接导致了此笔交易的破裂。中国移动难以接受Millicom公司的开出的不合理价格,害怕并购后发生巨大的财务风险。虽然米雷康姆遍及全球的网络资产,能为潜在收购者提供了迅速获得进入十几个迅速成长中市场的机会,但也为潜在收购者整合和管理这些市场带来不小的挑战,这样的挑战对于初次尝试跨国运营的中国移动来说无疑风险巨大,转而将目标锁定为规模较小的Paktel公司。对于中国移动的放弃,无论是媒体还是资本市场都给以积极的评价。决意要走出去的中国移动最终将计划后退一步,放弃整体收购米雷康姆的计划,转而收购米雷康姆的子公司,此前少有人知道的巴科泰尔浮出水面。由于Paktel公司属于Millieom 公司,而Millieom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亚、中美、南美和非洲等新

兴市场,自Millicom公司将Paktel公司挂牌出售以来,中国移动不会放弃这个进军海外的机会。“当时Millcom的收购涉及到很多国家的子公司,会产生影响的己经不只是经济因素,还需要考虑进行尽职调查的难度等。现在以集团身份购买Paktel,从资本市场上考虑也可以减小对股价的影响。”相关市场分析人士表达了对中移动集团并购策略的认同。

6.邀请知名投行担任财务顾问

在此次并购中,中国移动聘请了美林集团、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和KASB 担任本次收购的财务顾问。这几家公司并购经验十分丰富。美林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投资银行之一,在国际金融管理及咨询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几十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向全球广泛的客户提供投资、融资、咨询、保险和相关的产品及服务。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是由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和公司基于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KASB银行是巴基斯坦著名的银行,对巴基斯坦本地业务非常熟悉。在这三大财务顾问的支持下,中国移动对Paktel公司的信息掌握的很全面,有效的控制和降低了财务风险。

从交易费用角度看来,中国移动并购Paktel行为是市场不完全的产物。在市

场不完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动机和资产专用性的现状下,中国移动之所以要用并购来代替市场交易,其根本动机就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市场交易带来的信息搜索、企业估值、协同效应预测以及具体的谈判过程会产生的高昂的交易费用,由此产生了难以预测的财务风险。当市场交易费用大于内部化费用时,中国移动就会选择内部化的并购行为来占领海外市场。

6.1.4经验总结

与以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生时引发巨大轰动效应相比,中国移动此次的并购行为显得低调和务实了很多,并且从其后的运营整合情况来看,效果也不错,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赞许。这与中国移动从始至终的制定明确的并购战略,多渠道的收集目标企业的相关信息,小心谨慎的规避并购风险是分不开的。总的来说以下几点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

1.必须有明确的并购战略,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深思熟虑中国移动在此次并购中就是从自身国际化的战略出发,积极寻求并购的目标,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选择好并购的时机,一步步向国际化迈进。企业在开展跨

国并购的过程中,不能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要根据企业自身具体实际情况,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劣势,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把握时机,不盲目跟进。

2.要多方收集目标企业的信息

中国移动在开展跨国井购之前都会派遣相关的团队对并购目标进行事前的

尽职调查,以充分掌握目标企业的信息,同时与相关中介机构保持良好合作,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特别在此次并购前,由于已经有国内电信设备商进驻了巴基斯坦市场,这可以为中国移动的决策提供更加充分的市场方面的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跨国并购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特别是受地域的影响,在信息的收集上会更加困难,在信息掌握不充分情况下,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导致并购成本和风险增加。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目标企业的信息,比较好的建议是跟当地知名中介机构合作,获得他们的支持,同时还可派遣调查团队,实地去收集信息。

3.注意并购后给企业带来的支付压力,以及对企业资本结构和现金流的影响

中国移动在此次并购之前曾尝试过对Paktel控股公司Millicom的收购,报价53亿美元,在Millicom提高价格后毅然选择放弃,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额支付价格带来的巨大财务风险。而此次并购支付价格为2. 48亿美元,相对于前者的支付价格来说无疑少了很多,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财务风险。对于盈利能力强,现金流充足的中国移动来说,不构成大的财务压力,也不会对公司股权结构产生影响。企业在确定并购价格之后就要着手考虑支付方式以及由此给企业带来的财务压力,这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盈利能力的强弱,产生现金流的能力,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寻求在风险和收益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结论

由于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还极其缺乏经验,对跨国并购的风险理解也还不全面,所以在跨国并购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直接导致许多并购的失败,为我国带来本不该有的经济损失。

为此,本文针对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类型,结合吉利并购案例,提出了相对的防范措施。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法律途径防范政治社会风险;重视企业文化在两国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有效防范文化整合风险;做好并购前的信息收集工作,帮助做出科学的战略决策;选取合理适当的融资途径应对财务风险的压力;注重品牌效应、人才等的作用,使企业品牌做大做大。

尾注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渐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本论文在我的指导老师谭渝斌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已完成,从课题选择、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和调试,无不凝聚着谭渝斌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年的本科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谭渝斌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韶关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谢谢四年里面你们孜孜不倦的教诲!

参考文献

1王莹.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识别与防范[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 许宏伟.跨国并购的风险识别、测试及防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3 杨健.企业规避跨国并购风险七大原则[N].财会信息,2010

4 熊晓晴.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识别与防范[D].2010

5 闵剑.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6 王飞翔.浅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及对策[J].全国商情,2010,(11)

7 刘慧颖.企业并购风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8 黄利文,冷志明.浅析企业跨国并购所面临的风险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

经济,2010,(18)

9 王萍,荣忠萍.论跨国并购风险控制与防范[J].民营科技,2013,(01)

10 薛凤荣.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管理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演进及现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演进及现状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J ·斯蒂格勒曾说过:“几乎没有一家美国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方式、某种程度的兼并与收购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能主要依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确,纵观全球企业的经营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部兼并收购史。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萌发第一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至今,全球已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全球跨国并购开始于20世纪50年左右的第三次并购浪潮,而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基本上是同步的。分别以1984年保定纺织厂兼并保定市针织器材厂、1984年中银集团和华润集团联合收购香港康力投资有限公司为标志,中国企业的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史。 为了对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有更系统和深入的认识,本章将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进行系统的梳理,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引导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也为下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2.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演进 国内学者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和阶段划分。吴茜茜(2011)[1]综合跨国并购历史和周期性特点,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6年)启航阶段、第二阶段(1997~1999年)回归效应阶段、第三阶段(2001~2007年)国际化效应阶段、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金融危机后阶段。马建威(2011)[2]根据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关键年份,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1984-1992)、准备阶段(1993-2001)、起步阶段(2002-2006)、增长阶段(2007-)。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准备阶段(1984-2001)、蹒跚起步阶段(2001-2007)、积极增长阶段(2007至今),主要考虑到:1、虽然1984年中国企业就出现了第一例跨国并购案例,但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缓慢转型、国企改革、产权不清等历史遗留问题,直到2001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还处于一个萌芽阶段;2、2001年,随着中国成为WTO 第143个成员

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大纲

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大纲摘要 1前言 1.1企业并购概念 1.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概念 1.3跨国并购的概念 1.4跨国并购的类型 1.5 当今世界跨国并购的特点 2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2.1.1 并购企业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 2.1.2 跨国并购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2.1.3 跨国并购目标国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资源类国家 2.2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 2.2.1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步伐明显加快 2.2.2我国的跨国并购投资行业分布越来越广泛 2.2.3跨国并购的投资主体开始多元化 3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 3.1目标选择和价值评估风险的分析 3.1.1信息不对称 3.1.2财务报表的限制 3.2融资和支付风险的分析 3.2.1现金并购中的融资和支付风险 3.2.2股票并购融资和支付风险 3.2.3杠杆并购融资和支付风险 3.3整合风险的分析 3.3.1财务机制风险 3.3.2财务风险 3.3.3人为风险

3.3.4资金使用结构风险 3.3.5理财风险 3.3.6文化风险 4 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4.1 并购前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4.1.1进行全面调查,提高信息质量 4.1.2企业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综合目标 4.1.3区分资产评估和合理使用财务报表 4.2并购中融资风险的防范策略 4.2.1制定正确的融资决策 4.2.2融资渠道拓展,融资结构合理化 4.2.3建立资本积累约束机制 4.2.4加大汇率市场分析,防止汇率利率变动 4.2.5借入杠杆收购融资 4.3 支付风险的防范策略 4.3.1选择多种支付方式的组合 4.3.2延期付款协议 4.4并购后整合风险的防范策略 4.4.1应遵循及时性,统一性和成本效益的原则 4.4.2整合前彻底的财务审查 4.4.3整合后严格财务管理 5总结 参考文献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分析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分析 作者:张力宏 目前,中国海外并购激增,“中国买断全球”论盛行。虽然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实际完成的海外并购不足外媒报道的20%,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幅增长的趋势值得关注。这背后的驱动因素有多方面,包括少数案例形成的异常值扰动、宽松资金面的支持、人民币汇率承压下的资产配置,以及对外投资审批环节简政放权释放了企业海外投资活力等。我们认为不必过于担心中国海外并购大幅增加所带来的资本流出,更应关切的是海外并购过程中的企业债务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国内外数据相差一个数量级,主要原因在于统计口径的差异。 数家外媒纷纷报道一季度中国海外并购总规模将近千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一时之间引起轩然大波。对于外媒的报道,中国商务部进行了澄清。今年一季度,中国企业实施的海外并购项目共计142个,实际交易金额165.6亿美元。 一个是一百多亿美元,一个是一千亿美元,为什么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与外媒公布的数据差异如此巨大?主要原因在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商务部公布的是已完成交割的中国海外并购交易。外媒公布的数据则囊括三类:一是已完成交割的中国海外并购交易;二是新宣布的中国海外并购交易,这时的项目可能只是还处于商业磋商阶段;第三类交易是中外双方基本达成并购意向,但还需要通过相关国家政府部门的安全审查。可见,外媒公布的数据范围更广,与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于是产生了国内外数据相差一个数量级的巨大反差。 由于从宣布并购、到双方磋商、再到政府审批、直到最终完成,中间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耗时从数月到数年不等。如果按照外媒的数据口径,极易造成重复计算的问题。例如,今年一季度新宣布尚未完成的并购交易,至少会在二季度统计中重复计算一次。如果二季度还未完成,三季度又会重复计算一次。因此,按照商务部已完成并购交易为数据口径,更能反映中国海外并购的现实情况,避免重复计算或由于各种原因撤回所造成的数据偏误。 除了统计口径的差异外,海外并购数据本身也存在诸多令人诟病之处。例如,部分企业海外并购使用的并非国内实体,而是注册在离岸金融中心(例如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子公司。如果该并购交易完全在海外市场融资完成,就不在中国国国内监管机构的统计范围之内,但东道国仍然认为是来自中国的投资,这是造成数据差异的另一原因。 虽然外媒报道的数据口径过大,但其反映的趋势值得关注。即使看已经完成的中国海外并购交易,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也高达119%。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幅增长的原因有四: 一是少数案例形成异常值扰动。一个非常显著的案例是中国化工集团瑞士并购案。2月3日,中国化工集团宣布斥资428亿美元收购瑞士种子和农药巨头先正达,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历史上最大一笔海外收购。而此前规模最大的交易是2013年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中国化工的这一笔海外并购就是一季度全部已完成并购金额165.6亿美元的将近3倍!大幅拉动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指标体系管理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指标体系管理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要求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防范财务危机, 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決策。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已经成为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对财务风险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被称为举债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企业利润或股东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因此,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如何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从微观企业收益状况考察财务危机 在企业经营中,无论从宏观或微观方面,都应防范风险,建立预警系统。 首先,从微观的企业收益来讲,有三个层次:其一 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 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其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

用后为经常收益.其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已近破产。即使期间收益为盈利,但可能是由于非主营业务或偶发事件所形成净资产增加,如出售手中持有有价证券及土地。但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可以说已经出现危机信号,这是因为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若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为盈利,而期间损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问题不太严重的话,是可以正常经营。如三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三、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然而,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

关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关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必然选择。就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问题来说,近年来受到关注更多的是跨国并购。并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扩张的一个重要工具,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并购比内部扩张更能有效地促进企业成长。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的跨国并购金额只有6000万美元;2005年已达53亿美元;2008年增加到302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额的54%。2009年,受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双重因素影响,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294起并购交易,披露价格的235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331.47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完成海外并购38起,同比增长26.7%;披露的交易总金额高达1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90.1%。中国企业“走出去”似乎已经有了“跑出去”的速度。虽然目前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中国企业的并购,与西方比较成熟的并购行为相比,还存在很多缺点。以下主要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一、当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际政治风险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原因,首当其冲的就是政治因素。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公司大多是国有企业,即使有些不是纯国有企业,由于政治体制和文化的差异,也会被西方媒体和公众贴上国有的标签。这种特殊的情况,往往给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有时会带来额外的风险。海外一些别有用心者往往会利用这一点来攻击中国企业,有的甚至设置障碍阻止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例如,借口制度和国家安全等因素,美国政府就对中海油收购尤尼科这一商业行为进行全面的干涉,最终导致中海油收购的失败。 2.并购的战略目标不清晰 企业并购的根本价值在于通过并购获得对方的核心资源,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企业注重战略并购。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机则复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最根本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世界贸易和国际投资无一不被纳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之中。而跨国公司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跨国 公司的海外投资行为和战略调整已对世界经济和东道国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 展和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的征途中虽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企 业国际化的发展。本文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三方面,对中国企业跨 国并购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中国走向海外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关键词:跨国并购;现状;问题;措施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bstract: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most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today's world economy, world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re covered by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 overseas investment behavior and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multinational compan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host count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invest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ese enterprises in cross-border although made som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problems and strategy three aspects, to analyze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hope to provide better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China . Key words: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present situation questions countermeasure

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1 目的和依据 为完善冶金集团进出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防和化解财务风险,防止或减少因财务风险造成的损失,促进长期稳健发展。依据《公司法》、《企业部控制基本规》、《省国资委关于加强省属企业财务风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以及《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2 适用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子公司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3 财务风险释义 财务风险的定义:是指公司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使企业财务状况偏离正常围及造成财务损失的可能性。 3.1财务风险包括的主要容 财务风险贯穿于公司各个财务环节,是各种风险在财务上的体现。它主要包括投资风险、筹融资风险、现金流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 3.1.1 投资风险。包括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和项目投资所产生的风险。投资风险就是由于公司受到各种难以预计或控制因素的影响使投资收益达不到预期目标或产生损失的风险。 3.1.2 筹融资风险。是指公司在筹资活动中由于宏观经济环境、资金

市场变化或筹资来源结构、期限结构、币种结构等因素给财务成果带 来的不确定性。 3.1.3 现金流风险。是指公司现金流出与流入在时间上不衔接导致无 法及时偿还到期负债所形成的风险。 3.1.4 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由于利率水平的不确定性 变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3.1.5 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由于汇率变动引起外汇业 务收益的不确定性。 4 财务风险管理原则 4.1 全面性原则。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要能全面覆盖企业经营,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及相关部门和岗位。 4.2 重要性原则。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应当在全面性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4.3 制衡性原则。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应当在公司治理、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4 适应性原则。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办法要适合企业实际情况并能够得到贯彻执行和发挥作用,并随着公司情况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4.5 成本效益性原则。公司通过财务风险管理实现的收益要高于用于财务风险管理的成本以及可能的损失。 5 财务风险管理体制 完善的法人治理制度是财务风险防是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为 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公司建立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

浅谈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机会与挑战

浅谈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机会与挑战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跨国并购掀起了新的高潮。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也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之路正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字:跨国并购中国企业机遇挑战类型 一、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是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企业并购。跨国并购的基本含义为: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机遇 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快速经济发展,中国已经逐步具备了“走出去”进行企业外向并购的一些条件。各国企业现在都面临着重组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来调整现在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并购成为了重要的途径和方式。 1)各国政府出台各种救市政策为企业带来政策上的优惠和便利。美国政府出台政策放低国外资本注入本国经济的门槛,大量引进国外资本以扶持本国企业和经济的复苏。我国政府也出台了各种政策和措施推进和引导我国企业进入并购重组阶段。 2)金融危机促使国外资产贬值,并购成本下降。在金融类股价大幅度下降,整个市场估值相对较低的今天,成就了我国金融机构并购外

国企业的大好机会。企业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够得优良的资产。 3.人民币被迫升值。人民币升值使并购的成本下降,大大增加了并购的成功机率。国内资本供给渡过了短缺期,具有一定外向投资能力。4)当今环境有利于跨国并购。首先,多数国家政府出于本国就业的考虑,支持外国企业参与本国企业,尤其是对经营不善、面临破产企业的并购。其次,跨国并购目标企业多。多数国家政府欢迎外国企业参与本国破产企业的并购。再来,国际竞争政策协调,WTO等国际组织新出台了一系列协调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并购的法律法规。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挑战 面对各国的跨国并购浪潮,中国企业也都在跃跃欲试,但客观地来分析,中国企业在借助外向并购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挑战和障碍。 1)政治风险的存在。各国企业在当今的危机下急于寻求资金的注入,各国政府对于外国投资者的到来是非常欢迎的。并提供了许多便利的政策。但是,一旦涉及到能源等敏感行业领域时,目标国政府依然会以“威胁国家安全”等各种理由来阻挠并购的进行。 2)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经济上依然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大大注定了中国企业无法成为跨国并购的主宰力量。相对于国外企业在中国的并购来讲,中国企业的并购力量还远远不足。 3)债务风险。许多企业由于负债累累提出被收购需求,中国企业相对来讲资金较充裕,可以以一个非常幽魂的价格来收购目标企业,但是,同时也承担着并购同时直接或间接的债务成本及并购失败的推出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paktel公司为例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paktel公司为例 学生姓名: 学号: 二级学院: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起止时间:2016 年7 月——2017 年 5 月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paktel公司为例 摘要: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有关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以中国移动并购Paktel公司为例,从当前全球兴起的跨国并购浪潮出发,以并购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结合实际事例,重点分析研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的来源及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的探讨,从案例研究中得到具有现实意义的启示,为我国企业在今后的并购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来源;发展过程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the economic life of our country, the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c and business circl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we must face serious and in-depth research.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takes China Mobile's acquisition of Paktel company as an example from the view of the rise of global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o related theory research results as a guide,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amples,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financial risk, to process of the source an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risk are discussed, with the reality from the case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nlightenment for China's enterprises in the future practic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Key words:merger and acquisition; financial risk; origin; development process

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竞争的加剧和中国企业的崛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和资产重组活动日益频繁。TCL 并购汤姆逊,上汽并购韩国双龙汽车,联想集团并购IBM的PC业务。2005年中国企业更是迎来跨国并购的新高潮,上半年中国企业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对外投资的总金额同比增长182.5%,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80.6%。2005 年10 月中石油41.8 亿美元收购PK 公司,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也成了世界性话题。通过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战略的优势与劣势,有助于我们更清晰的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就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跨国并购;优势;劣势;对策; 一、跨国并购的概念 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主要分为:横向跨国并购,直购与间购几种类型。 二、跨国并购的动因 (一)国际经济形势和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为外资并购创造了绝佳的发展契机。随着世界经济陷入低谷,国际资本流动的热潮也明显降温,但从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调整来看跨国并购并仍是跨国公司最主要的投资方式,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不断增加,跨国并购浪潮迭起。 (二)外资并购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框架的不断完善为跨国并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

的制度安排,也因此加速了并购的趋势; (三)跨国并购之所以是企业扩大海外投资,推进跨国经营的有效方式,就在于它具有许多“绿地投资”所不同的效应,这些效应主要表现为: 1.时差效应,即通过跨国并购能更加快捷地向另一国市场渗透。投资新建一家企业往往涉及到谈判、审批、动工建设、安装调试等多个阶段,手续繁杂,耗时较多,而并购由于是购买一个现成的企业,所需的时间相对来说要少得多; 2.成本效应,以更低成本地进入另一国市场。表现为能降低进入壁垒及生疏环境的存在所造成的进入成本和经营成本; 3.竞争效应,通过跨国并购能更有效地减少竞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三、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优势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在企业跨国经营的进入、运营和发展诸阶段都为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企业扩大海外投资,推进跨国经营的有效方式.。中国跨国并购之所以成为一种趋势,有其内在动力原因或者说有其存在的优势: (一)我国企业20多年的快速成长和积累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企业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发展起来,并逐步向国际市场拓展。在改革开放中,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强大竞争力的大中型跨国公司或企业集团,具有把雄厚资本、先进技术和规模经济效益融为一体的组合优势,部分企业具有同国外企业一较高下的实力。 (二)我国企业在部分产业中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或垄断优势 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中低端位置,但长时间形成的某些传统技术、某些已趋成熟和稳定的大量中间技术和部分高精尖技术都接近、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三)我国部分企业的本与融资优势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原则与措施

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与财务管理 一、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企业的风险管理从本质上也应当是以内部控制为前提,是以内部的风险为主要对象的进行的有效和适当的管理。现代企业面临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各种经济活动都伴有风险的存在,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企业(组织)的终极目标就是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始终生存在成本和利润之间。从影响这些要素发生风险的原因,主要是外部的市场环境风险和内部特有风险.外部风险如:政治环境、宏观经济环境、自然灾害和意外等企业外部的风险,也称为系统风险。内部风险包括组织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缺陷、管理者的素质经营特点等形成的经营风险——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企业举借债务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法律风险——作为经济活动的平等民事主体之间法律行为活动的诉讼风险等,也称为非系统风险。 对于前者是每个企业所共同面临的风险,是企业自身无法预见和控制的。因此,企业风险管理的理想途径应当首先是完善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管理体系,包括: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组织、财务运营和公司运营的政策与程序、内部审计系统等。加强对内部风险的识别和把握,以内部各种可能发生偏离目标的不确定因素为控制点,建立起风险管理机制和体系,来应对内部风险,并进而对企业整体风险进行管理。 根据调查,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大至有以下18种重要的风险因素: ⑴单位内控系统的有效性决定了风险的大小; ⑵管理者的能力大小,决定风险的大小; (3)管理者的正直度,正直的管理者可以保障职责的完成和风险的减小; (4)单位的规模。单位规模大潜在的风险就高; (5)会计系统的变动,变动后的信息系统风险很高, (6)经营业务的复杂程度,越复杂,出错的几率越大;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识别及控制研究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识别及控制研究 为了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实现进一步扩大自身规模、寻求产业升级、迈入跨国公司行列等战略目标,我国许多有实力的企业开始迈入企业跨国并购的浪潮。到了2016年,虽然全球经济经历了资本寒冬,增长速度放缓,但我国企业并购狂 潮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愈演愈烈。 但是,中国跨国投资活动由于人才和经验缺乏,有着很高的失败率。而其中财务风险是导致跨国并购活动失败的重要因素。 本文作为对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研究,重点研究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针对跨国并购有可能面临的估值风险、筹集资金的风险、支付风险以及并购后的整合风险这四个环节,通过对财务数据指标等的分析,探讨博彦科技在并 购美国大展集团时采用了哪些控制措施,得出我国在控制财务风险上面的一些建议。在博彦科技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中,主要是面临对被并购企业财务信息的了解不全面、价值评估不准确等风险。 博彦科技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美国大展进行评估,通过收益法进行核算评估价值。通过对价值进行评估,发现并购美国大展集团存在较大的估值,有可能面对较大的财务风险。 在融资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融资而背负债务从而产生融资的风险。通过对博彦科技财务风险识别,发现博彦科技融资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没有 因为融资而影响企业后续的经营。 在支付的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有现金支付的风险以及汇率和股权被稀释的风险。博彦科技通过选用自有资金以及银行贷款加分期支付的方式,对支付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并购后期进行财务整合的过程中,存在着偿还债务以及财务体系整合的风险,博彦科技通过整合财务体系以及适当保持企业的独立性,对财务整合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对博彦科技并购美国大展集团的案例分析,分析跨国并购控制财务风险的措施。 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选取恰当的估值方式、融资结构、支付方式等来规避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商学院08经济学一类一班黎鑫(0802010260) 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数量剧增以及国外企业的大量涌入,国内的竞争环境进一步恶化,资源大战也悄然打响,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以及获取技术以实现产业升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宽松的宏观条件下走出国门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自己的国际化战略,如2001年海尔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公司冰箱工厂、2002年TCL收购德国施耐德电子公司、2004年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2004年联想收购IBMPC业务,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等,中国企业已逐渐成为跨国并购中活跃的主角。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基于跨国并购对于中国企业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能否在这个经济周期的转折点有所突破,从而扩大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研究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现状对于中国企业做出下一步的战略部署意义深远。 (一)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 1.开拓海外市场 对于处于高成长性的中国企业而言,跨国并购可获得的增长可能要比在新的领域或新的市场自行开拓花的成本更低、时间更少,同时能够利用原有销售网络渠道进入东道国市场。2002年中加入WTO后,我国外贸出口增幅非常快,因此在许多行业由于受到了遭遇到了反倾销等形式多样的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收购就可以避开各类贸易保护壁垒,直接进入当地市场。中国企业通过并购当地的企业,可以利用当地企业享有的权利进行生产,就可以绕过各种贸易壁垒直接进入国际市场,从而达到巩固和扩大原有市场,开辟新市场的目的。这样做的同时贸易摩擦也有得到缓解,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比如在2004年12月,中国最大的电脑公司联想集团以17.5亿美元收购了工BM的PC业务,打开了PC美国销售市场,同时联想也跻身于世界第三大PC之列。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2.寻求资源 中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人均占有量却居世界53位,而且分布不均匀。据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工业化进程所需的石油、天然气将至少出现上亿吨的缺口。到2020年到2020年,中国发展必需的45种大宗矿产资源,将只有6种能够自给自足,全国现有的铜矿储量则仅够使用10年。对于国内资源消耗型的企业为了谋求企业的长期利益则必须走出国门,充分利用全球的资源实现企业利益的长远增长。 1 作者:黎鑫

跨国并购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跨国并购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跨国并购,它尤如一把双刃剑,给我国经济带来双重影响,跨国并购既能增强东道国自身的综合实力,同时也可能危害甚至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必须防范跨国并购带来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跨国并购的含义,并从产业安全方面的风险、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和我国民族经济被扭曲风险三方面着手,以求解决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之法。 关键字:跨国并购;风险;经济安全 The searching on the cross-border M & A and the country's economic security issues Abstract:Cross-border acquisition, it is like a double-edged sword, to bring the two impacts to our economy, to some extent, even to threaten the economic security of our count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oss-border acquisition and 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 are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Cross-border acquisition can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the host country itself, but also may endanger or threaten 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 it is necessary to guard against the risk brought about by the cross-border acquisition. Key words:Cross-border acquisition;risk;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

[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企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分析 企业的财务风险产生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之中,由于市场经济存在的不完善问题,导致企业在财务和相关工作中容易出现风险,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识别,不坚持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将会出现应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各类问题,进而使企业财务风险得到迅速地放大,进而产生对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资金和财务方面的影响,制约企业的发展,影响企业对资源和市场的有效利用。当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环境和经济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独立面对市场和竞争方面越来越多地挑战,出现企业财务风险就成为一种必然,如果不控制此类风险,企业的资金和财务就必然出现困难,不但不能够使企业走向扩展和发展的通途,反而会制约企业现实与长远的进步,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研究。 1企业财务风险的本质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微观风险中重要的组成类型,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因为在企业融资或筹资过程中,因操作、政策、市场而产生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的根源是企业的负债经营策略,负债经营是企业利用财务杠杆,通过各类筹资和融资手段以负债的形式来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而实现扩大经营和市场占有,企业负债经营在合理条件下可以取得低成本、高收益的效果,而在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很可能会造成企业经营情况、资本状况的恶化,给企业带来破产的风险与经营的负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当的企业财务风险是允许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和财务工作者要防范财务风险的积累,通过各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来达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抵御,进而实现为企业迅速扩大市场、实现长期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2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危害 企业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无法履行债务义务时,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各类资产将会以抵消债务的形式转移到债权人名下,这会对企业产生经营上的困难,甚至会造成企业的破产。企业破产对于企业来讲无疑是一种灾难,正常的企业经营将得到终止,企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将不会继续产生,同时企业破产对于社会来讲也是一种伤害,资源和资金在重组中会出现巨大的浪费,劳动力人力资源将会出现贬值,还有可能给社会带来就业和稳定的问题。所以说,企业和社会要高度重视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特别是我国企业,由于企业经营经验少、融资环境恶劣、负债率长期居高不下,这都给企业带来较高的财务风险。维护企业的经营,实现社会的稳定,应该从建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控制好企业财务风险方面人手。 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的构建措施 3.1建立和完善企业全面的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制度性基础,新时期,要建立起企业全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组织,设立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机构,以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来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3 .2加强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识别 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特点,通过系统的方法、规范的途径和有效的测度可以做到对

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

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开始时间较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更好的强化市场地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始将其经营战略目标投向海外市场,而跨国并购则成为其打开外部市场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频繁不假,但其成功率却不尽如人意。据统计显示,全球70%的并购案都没有达到预期的并购效果,中国企业也不例外。 跨国并购是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活动,并购企业会因此面临更加复杂的处境。各国间经济政策、投资环境、人文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差异必然会给并购活动带来一系列的风险,这些风险都有造成并购活动失败的可能性。其中,财务风险存在于跨国并购活动的各个时期,一旦某个环节中由于财务风险致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都有可能造成满盘皆输的局面。 正是由于我国部分企业对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缺乏重视,导致在并购过程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被高估,融资支付方式选择不当加大了并购成本,后期整合时期财 务问题无法得到有效处理,最终致使并购活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使企 业深陷偿债危机之中。因此,如何对跨国并购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分析及控制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活动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问题。 首先,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介绍,并采用文献研 究法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其次,在理论概述部分对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及控制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对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对财务风险控制及 其依据进行概述。做到以已有的财务风险理论为基础,科学分析跨国并购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对如何有效控制财务风险进行探索。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4e13646312.html,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作者:马俊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15期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以及我国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大量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向 世界进行跨国并购活动。如何应对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是所有事实跨国并购企业都将面临的问题。对我国跨国企业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跨国并购;战略;财务风险;应对 中图分类号:F2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264-03 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数量剧增以及国外企业的大量涌入,国内的竞争环境进一步恶化,资源大战也悄然打响,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以及获取技术以实现产业升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宽松的宏观条件下走出国门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自己的国际化战略。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影响以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地位,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呈现出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企业也不同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一些特征,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相关问题。 (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在我国政府实施的“走出去”战略推动下,我国有越来越多具备实力的开始企业参与到全球资源再配置和资产重组的活动中,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并购市场的亮点。 2012年受国际疲软经济形势的拖累,中国经济前11个月的表现较上一年度仍略有不足,在此背景下,并购市场未能继续创造新的纪录,涉及的案例数与金额均下降。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前11个月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820起,同比下降21.2%;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总计719起,共涉及金额437.94亿美元,同比下降22.5%;平均并购额为6 091万美元。其中国内并购681起,同比下降21.8%,共涉及交易金额140.46亿美元;海外并购103起,与去年的表现基本持平,涉及交易金额265.85亿美元;外资并购较上一年度明显萎缩,共36起案例,涉及交易金额31.63亿美元。 2012年前11个月,中国企业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整体表现不佳。由于市场流动性降低且参与者变得愈发谨慎,中国并购市场的活跃度与规模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以国内并购为例,尽管第三季度的表现有所回升,但2012年整体仍呈现大幅下降。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末,国内并购总计发生681起,其中披露金额的620起案例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