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居住小区设计说明简介(改)1

居住小区设计说明简介(改)1

居住小区设计说明简介(改)1
居住小区设计说明简介(改)1

设计方案

一、概况

“”坐落于新五中302国道西侧,南河及嘎呀河两条河湾交汇处。小区占地约3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8.9万平方米(不含地下停车场),容积率约1.81,日照间距1.7,绿化率大于30%,建筑密度小于30%,居住户数6000户。

二、理念

本着环保节能的原则,重视城市自然、人文特色的动态延续性,重视建筑体量、色彩及空间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立足城市新形象的塑造,充分结合原有地形、地貌等自然景观资源、区位条件与交通条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居住理念,注意处理好自然环境、商业氛围与人的关系。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需求作为设计重点。将“城区·蓝湾国际”建设成为具有学校、医院、商城、老年公寓、幼儿园、金融、休闲、健身、娱乐等多功能、全方位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环境优美、具有极大吸引力与品牌效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新型、高标准生态化小区和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的“滨水”居住环境,成为蛟河市城区西部的新形象的一大亮点。

三、方案

以项目策划及产品定位为依据,对项目进行分析和研究,将临街商业门面进行深化及完善,同时将住宅单体设计多次推敲,小区以一条中央景观轴为中心,形成内敛的形式。力求在

总体空间布局、室内外环境、住宅类型、小区配套设施上有一定的超前性与创新性,推出具有精品意识的高尚生活区,诗意的栖居环境,体现健康向上的生活哲学。设计方案注重对现代高尚休闲、娱乐、居住理念的体现。场所的建立,即有物质性的建筑,更有精神上的生活氛围。在设计中,把建筑、人类与环境景观紧密结合。从微观的建筑角度上升到一个更宏观、综合的视角看其整体性。把区内景观与周围的自然风光浑然一体。大面积的绿色景观引入每户中,着重突出滨水园林特色与公共性活动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彼此交融,并提供居住与休闲两种不同的生活模式,使区内居者在尽情享受阳光、清凉林风、清新空气的同时,与现代生活、便捷资讯紧密联系在一起。

城区·蓝湾国际工程项目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第二期工程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第三期工程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

(一)结构

小区分为两个功能区:商业功能区、居住功能区。商业功能区沿景观道路和滨河路布置,主要目的是将主要道路人流引入,商业建筑设计的主旨是营造特有的商业氛围;居住功能区紧紧围绕中央景观轴形成丰富的居住形式。在经济效益上增加了沿街商铺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活力,也大大方便了居住区内部居民的生活和消费,并能受周边的经济带动共同发展。

(二)建筑设计及造型

住宅户型争取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客厅与餐厅都有大

面积的采光窗;沿街商铺,结构布置上可灵活分隔,方便业主,立面材料主要为花岗岩与落地玻璃相结合,统一安排广告位,在营造商业氛围的同时不失高雅的品位。

建筑形象上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与现代气息,既体现楼盘本身引领时代潮流的领袖风范,又充分反映了其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领先品质。同时,在阳台、窗、檐口等细部处理上也力图做到亲切生动,营造自然的居家风格。总体上给人以细腻、精致、优雅的感觉。使建筑形式清新典雅而又符合现代城市气氛,建筑造型表现出一种韵律,增强亲切感和生活氛围。建筑风格统一而又不千篇一律,使小区必将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景及强烈的可识别性。

(三)布局

人类居住活动的集约化是未来都市居住建筑的发展趋势。本方案以此为前提,将住宅、社区的生活服务设施适当地集中,在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现代生活多种高标准的同时,有效控制建筑密度,让绿化环境成为居住空间真正的主题。

1、住宅布局

以连接南北两侧地块景观大道为结构主轴,以南北景观带两侧各自形成四个主要住宅组团。组团本身即是扩大的院落,各组团中心的景观节点均与小区结构轴相联系,形成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的“龙纹”布局形态。整个小区结构脉络清晰,为后续管理的低成本化创造了条件。

2、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充分体现区位性与方便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结合整个居住小区建设的情况,以符合居民的活动规律和日常使用为原则,以适应家务劳动的社会化趋势和市场需求。同时,所配置的内容也避免与周边地区的设施不必要的重复,兼顾其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考虑现有地块使用的便利性,设计市政景观路(主轴)和滨河路布置兼具内外服务功能的商业部分。在小区的中心布置容纳100名孩子的蓝湾幼儿园,20000平米的大型超市,在小区北侧设置会所(含游泳池),中心区域设置托老所、老年公寓及老年文体活动站、社区服务中心、健身房、美容、咖啡、茶座及金融、医疗、娱乐等服务功能,从而使小区公建的配置能最大程度地为全区服务。小区垃圾实行袋装化管理,住宅院落设垃圾收集点。其设置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及便捷的原则。

3、交通布局

(1)商业部分交通

滨河道路及东西向市政景观道路设车行、步行道路(人车分离道路系统);消防通道结合绿化景观设置,形成环路。

(2)小区部分交通

整体性与景观性结合地形特点与空间布局,在加强各组团相互贯连并便利内外交通的同时,创造合理的道路系统。道路设计与居住区设计相结合,强调对景与转折,以形成步移景异的空间变化,共同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空间景观。整体道路交通系统以车行系统和步行系统为框架,同时,宅间道路和步行

道路有机结合,使二者自成体系。规划注意协调机动车、自行车、人行三种交通方式的关系。依据居民出行方向及外围城市道路妥善设置小区出入口。小区道路分三级:小区级主路(宽7米),小区级次路(宽4米),宅间路(3米),区内道路曲径通幽顺而不穿、通而不畅,能够杜绝穿越性交通。小区车行道路格局为一站式。步行则主要通过小区内部的步行轴线进入各住宅院落,居民可就近通达居住地,保证居民生活的宁静和舒适。在入口处规划设置残疾人坡道,实现小区无障碍设计。

小区内道路及铺装根据不同功能选取不同的材质。如小区内主要车行道为沥青路面;人行道、住宅院落内的车行道采用彩色混凝土地砖,室外停车场采用植草砖,以丰富小区景观(3)停车

静态交通也是本次规划设计的重要方面,适应小汽车的日益增长及用户的方便,充分考虑停车场的安排。根据居住区停车库(场)设置标准测算,并结合设计要求,按每户0.3个停车位进行规划布置。主要方式是:结合小区道路的路边式停车或住宅架空停车入库。

4、绿化景观系统

系统性与生态性结合整体布局与组群设计,以步行绿化主轴为设计重点,以带状绿化为主要布置形式,结合步行系统规划,有机联系各组群绿地,将水体绿化、中心绿地、宅间绿地和沿街绿地相结合,使之成为统一绿化系统,增强户外空间连续性。

利用小区内建筑布置的形式营造小区中心的主景观轴。主景观轴结合休闲广场,古亭及硬质铺地、绿化形成界面丰富而连贯的景观带,同时由主景观轴向小区各组团中心延伸,形成各组团中心的次景观核心。各组团轴之间形成或保留原有形态优美的大型乔木,绿楔与主轴的交汇处形成新的景观节点,进一步强化了主景观轴。组团内部各院落绿化以朴实、自然为原则,种植多样的地方树种,乔木、灌木、地被相结合,常绿、落叶、色叶、香花的搭配,形成生态植物群落,既满足生物学特性,又注重绿化景观效果,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环境。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变化,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色彩的组合与协调,以植物的叶、花、果实、枝条和干皮等显示的色彩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为依据来布置植物,创造季相景观,形成各组团院落的绿色景观特色。

在强调组团空间个性化塑造的同时,更为注意整体意境,将小区户外环境变成充满诗情画意、最易居住的仙境。

(四)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不仅要齐全,而且要做到安全、高效、可靠,建设现代化高效能的通信设施和协调的道路交通系统,建设高效能的上下水、清洁能源供应、消防等市政设施。

1、在热水方面一改传统的各户自行安装热水器,采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系统,造型美观,适应建筑风格,与建筑完美结合,集中供水分户计量,达成集成化、模块化设计,

达到节能、安装、操作、使用方便的目的。

2、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也称为地温空调)作为冬季供暖和夏季空调的能量来源。

地源热泵系统的冷热源是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即可供热、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其能量来源是低温热源,对环境没有污染,效率高,能够适应建筑物制冷和供热的环保、节能要求。

3、采用三网合一的信息通讯网络,即“三网融合”。即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

(五)物业

根据物业管理需要确定组团规模和服务设施内容。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位置得当,符合居民生活要求和行为轨迹,便于在保安、清洁、绿化、水电、家政等方面推选规范化服务,配备物业管家,为物业管理及服务提供便利条件,提高工作质量,降低管理成本。

四、优势

(一)加强空间领域限定、提高居住安全性

小区按照空间的不同属性和人的行为逻辑规律,将小区用地分成不同的空间序列,并通过小区主入口以及级团、院落、单元入口的标志性景观进一步加强空间的领域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了居住环境的安全性。

(二)留有改造余地增强小区的可持续性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动态体系进行规划设计。注意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改性的技术处理方法,在建设中留有发展余地,在道路、停车位等方面作前瞻性的策略布置,使规划具有弹性,做到宏观可控,微观可调。

(三)强调适度的人车分离,营构人性化的社区空间环境

既为步行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社区休闲环境,也为行车者提供便捷的交通、停车及入户线路。

(四)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创造舒适、优美、卫生、安宁的生活环境。用地布局及空间组织以人的需求为依据,充分考虑人的可达性、便捷性及舒适性,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在满足日照、采光和通风的基础上,着重进行绿地系统规划,强调绿地景观系统的均好性,使居民最大程度接近自然、享受自然,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

(五)节能低碳,发展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

在基础设施上,摒弃传统的电能、各自为营产品,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产品、设施,最大限度地营造绿

色节能低碳小区。

“城区·蓝湾国际”必将成为区域内的明星楼盘。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

第三部分规划专篇 一、基地现状 位于建邺区与鼓楼区交界处的xxxxxx,隶属建邺区兴隆街道,南临yyyyy,西靠wwwww。从应天大街高架俯视整个地块,破败的两三层平房和脏乱的生活环境,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提升。地块内违建密布,通道狭窄,采光、通风问题严重,防火更是存在严重隐患;同时居民区内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管理困难。目前地块已开始拆迁工作。 二、场地研究 本案为xxxx的一部分,距地铁二号线“集庆门大街站”仅900米,靠近南京最大120万平米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及白金级希尔顿大酒店,是南京新街口、龙江、河西CBD三重城市核心交集区位,是南京新江东中央活动区黄金核心区。区位条件优越,是一个真正适合人居的风水宝地。 本案由积贤街分为A、B两个地块(其中北侧地块为A地块,南侧地块为B地块),A、B地块西临乐山路,东临华山路,南侧与应天大街以一地块相隔,北临集庆门大街。A地块占地64162㎡,B地块占地21704㎡,总占地面积85866㎡。 地块东侧为集贤雅苑产权调换房项目,共四栋高层住宅,两层商业。地块北侧为苏宁开发的高档商品房小区睿城。B地块西侧为小学

用地,根据现有材料综合分析可得,A地块的东侧和南侧以及B地块东北角商业价值最大,转角可设置集中商业,业态考虑为净菜场和小型百货超市。从长远来看,集庆门大街和乐山路具备一定商业潜力。 三、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规划力图提供一个高品质、安居化的居住环境,创造一个时尚、典雅的建筑群,提供多样化的住宅形式,并且最大限度的使起居室、卧室、观景阳台获得良好的日照,结合成本运用新技术,以打造“绿色、生态、宜居”为目标,极力营造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又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新概念居住家园。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住宅设计规范》 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9、《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9、用地红线图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 长春市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一、规划设计依据: 1、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 2、项目策划公司提出的原则设计概念要求。 二、区位分析: 该居住小区位于长春市,毗邻市中心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27000平方米,该居住区东面与前进大街相邻,北面是住宅小区,西面和南面是规划路。 二、现状分析: 基地现状大多为闲置空地,两条市政主要道路在用地两侧。基地地势平坦,基地内现有约27000平方米的水塘面积,长230米,宽118米。 三、总体规划设计理念: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强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将自然环境充分地溶入建筑群中;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的生态型小区。 2、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合理的规划布局,现代气息的建筑造型,创造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 3、设计流畅而经济实用的道路系统,体现“人车分流”的基本原则。 4、结合基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总体的景观规划和设计,为总体规划锦上添花。 四、总平面布置: 该小区西侧和东侧各开一个大门并有一条主路贯穿于小区中部,基地的东北角;C区位于基地东南面。 在本规划中,该区入口设于基地西面规划路的西侧,由于规划路切割的影响,用地较规整且和其余地块联系,住宅应地形环境错落布置,绿化庭院,活动场所及停车区则有机的与建筑相结合。 该小区位于规划路的东侧前进大街之间,相对位置充分利用其地段优势,同时可阻隔城市干道的噪音及汽车废气对居住区带来的影响。其余沿街裙楼设有配套的超级市场,方便居民的生活。区内布置的户型均为一梯两户8+1层的套型,正南北朝向,同时,通过种植绿化、隔音墙、部分建筑首层架空等措施,提高2区的整体环境质量。 该小区整体呈长方形规则地形,。北面接临普通住宅区,本小区主要布置以8层为主的多层住宅。3区由多种住宅单体拼接而成,总体布局大致呈现南北向的行列式布置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争取良好的朝向,住宅南北向间距大于1H,保证每户均有足够的日照和采光。主要户型以一梯两户套型为主,包括少量一体四户套型。本规划设计了一条环形的休闲步道,将住宅群体串接成一体,形成一大型中央景观区。 本居住小区的停车以地上带棚的停车库为主,并结合小区的主要干道设置地面停车以节约用地。。 六、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初步设计说明书

住宅小区中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住宅小区中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项目简介..................................... 1...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1.2 项目背景........................................ 1... 1.3 工程概述........................................ 2...第二章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 3.. 2.1 设计依据和主要资料.............................. 3.. 2.2 设计原则........................................ 3... 2.3 工程设计规范及标准.............................. 3..第三章中水系统型式的选择........................... 5.. 3.1 建筑小区中水系统型式的分类...................... 5.. 3.2 本项目中水系统型式的选择........................ 6..第四章中水处理站设计规模的确定..................... 7. 4.1 建筑小区中水水源的选择.......................... 7.. 4.2 小区中水原水量的确定............................ 7.. 4.3 小区中水需水量的确定............................ 7.. 4.4 小区中水站处理规模的确定........................ 8.. 4.4 进、出水水质的确定.............................. 8..第五章中水处理站位置及配套管网系统................ 1. 0 5.1 中水处理站的位置............................... 1.0.

郑州银苑住宅小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目录 ●说明部分 Ⅰ规划建筑设计文明 一、设计依据 二、概述 三、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四、总体构思 五、住宅设计 六、公建设计 七、道路系统规划 八、绿化系统规划 九、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图纸部分 一、规划设计图纸 二、建筑设计图纸 郑州银苑住宅小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银苑住宅小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及竞标方法》 2.《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局部修订)DBJ08-20-98 3.《郑州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技术规定》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45-95) 6.甲方提供的规划红线图 二、概述 1.基地位置与规划范围 银苑小区拟建于郑州市郑花路27号北侧。面积约21700平方米,计32亩(详见经郑州市规划局批准的红线图)。东邻郑花路,北邻索克公司(邻郑花路为高层综合楼,西边为小高层建筑),西邻省物资学校,南邻省农行干校。 2.甲方开发意向 甲方拟在此地块中兴建以板式高层的高档住宅区,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在尊重原有规划建筑基础上,希望在充分利用红线内土地面积的前提下,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合理,注重环境及绿化系统设计,建筑外形美观大方,线条流畅丰富,色彩浅而鲜明,窗玻璃通透美观,特色新颖、别致。并充分考虑到沿街的商业价值。 3.开发定位 本项目定位于银行干部群落。这一群落对居住环境、居住质量与品味上

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特别注重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刻意创新,大胆突破,力求使该区达到高质量、高层次、高品位的要求,又别具一格创造出现代生活的气息。 三、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推崇人本主义精神,尊重住户的居住要求,关注住户的生活习惯,照顾住户的日常生活,努力创造一个高品质、有意味的聚居区。 2.追求形式和内涵的结合,住宅形式和居住形态的统一。希望营造一个现代的、文化的、友好的、和谐的生活圈,希望体现沟通、参与、和谐的高尚社区。 3.规划针对市场需求,体现时代特征,最大限度地满足开发者、使用者双方的需要,在设计中追求实际、合理及一定范围内不可替代的特点,同时也能对小区所在地的整体环境品位、服务质量、社会效益有所裨益。 4.采用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 5.作为小区必要的公建项目(沿街店面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提供合理高效的布局定位,独立的交通组织,并使其对内部住宅环境的影响减在最小,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城市道路扩大服务面。 四、总体构思 相对于较大的开发量和相对狭小且不规则的场地条件,总体布局为尽量利用土地,我们找到一种在保证建筑基本户型和面积要求的前提下,整体空间形态也得以统一协调的有机联系的最佳住宅布局——两排高层,作为基本布局,北高南低,东西以圆形点式住宅打破行列式的单调呆板,造成内部环境空间的围合。 北部板式高层阻挡了冬季的寒风,南部中间打开,引入阳光。东西三栋圆形楼,既充分利用了土地,也起到了空间联系的点睛之笔作用。 由于地块狭小,故设主要干道一条,位于基地外围周边,道路尽量简洁、便利、流畅,路形舒展。作为整个小区车流联系的主要骨架。 这条外环路宽6米,可临地停车,可作为紧急时的消防环路。这样的道路布局使小区中人车完全分离,又使小区中部获得了完整的绿化活动空间,居民得以在一个无干扰的室外空间过一种安泰悠闲的生活。 小区内休闲绿化环境是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设计中均做到绿化相对集中,且点、线、面结合,形成有特点的序列绿化。以序列性的广场、铺装,结合大片绿地,造成一种雍容端庄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五、住宅设计 为了使用户充分享用通风采光,银苑全部规划为一梯两屋的高层住宅,各类住宅设计考虑到高层次的居住质量标准以及需要层次的多样化,基本户为四室二厅。 我们在设计中注重自然规律,首先考虑住宅的朝向、通风,采用南厅,北厨模式,有穿堂风的布局,使冬季能享受阳光、夏季能避开骄阳,又充分引入自然风,流穿全户,创造很好的户内气候,住宅充分依据现代人的生活模式进行设计,采用大面宽(主卧3.9m开间)厅(4.8m-5.4m开间),小进深,大厅大主卧,小次卧的合理功能布局,并保证所有户型都实现“三明”,“动静分区”、“餐客分厅”、“洗卫分区”,卧室全部采用新型的低窗台凸窗手法,使具有优良的观景效果。 住宅层高控制为3.0m,顶层采用复式布局,于屋顶处退台,给顶层住宅

初步设计说明

1.总说明 1.1 设计依据 1.1.1甲方提供的星星村改造工程项目设计任务委托书; 1.1.2 台州市建设用地规划要求〔台路规要字(2003)011号〕; 1.1.3台州市建设规划局文件——台建规[2003]360号《关于星星村改造详细规划 的批复》; 1.1.4甲方提供的地形图等原始资料; 1.1.5 当地自然气象和地质条件; 1.1.6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 1.2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强弱电、通风专业的技术规划设计。本次设计不包括小区环境、建筑内部装修、燃气设计。 1.3 设计规模及性质 本项目位于台州市解放南路与二号路交汇区域,是台州椒江区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为12.08公顷,项目涵盖了原居民还建住宅、幼儿园及用于商业开发的商住楼等内容,结合邻近的山体、广场、住宅区、办公楼、酒店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又与整个片区融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总建筑面积283738.61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50420.00平方米。地上6-18层,地下一层,多层建筑高度18.6米,小高层建筑高度35.8米,高层建筑高度55.4米。1.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4.1 在设计中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法令、法规; 1.4.2 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满足消防车道、防火分区要求, 采用自动喷淋系统和自动防排烟系统,提高安全和经济性; 1.4.3引入无障碍设计,在商场主要出入口及有电梯住宅一层 住户大堂入口处设有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 1.4.4 以山为源、以人为本;星星村是“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其 环境的市场价值在于相邻白云山的存在,以山为源是其特色和卖点,也是延续城市地域景观特色的重要手段。本设计尽可能多的表现山体和其自然景观,在社区开发中采用山色渗透的手法,为人们提供观山、亲山、近山、游山的机会和可能。 1.5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 建筑总平面主要数据详见表1.5-1。 表1.5-1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指标

小区项目规划设计说明

第二章结构设计 、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GB50009-2001)(2006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年版)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 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0、《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99)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2008 年版) 二、自然条件 本工程位xxxxxxx基本风压值为0.70KN/ 〃。地震设防烈度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 ,建筑抗震类别为乙类建筑,按抗震设计。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 年。 三、结构计算 1、恒载:

楼面及屋面恒载按实际计算 2、楼层活载: 住宅厅、卧室、楼梯、走廊:2.0KN/ m 阳台 2.5KN/m 住宅厨房、卫生间 2.0KN/m 灵活隔断0.5KN/m 上人屋面 2.0KN/m 不上人屋面0.5KN/m 物业管理、商店等 3.5KN/m 设备机房7.0KN/m 3、地下室人防设计核爆动荷载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地下室顶板60KN/m地下室底版25KN/m 地下室外墙55KN/m出入口临空墙130KN/m 直接受核爆冲击作用的门框墙200KN/川 与普通地下室相邻的隔墙70KN/m2 与普通地下室相邻的门框墙140KN/m 四、主要结构材料 1、砌体:填充墙在0.000以下采用Mu10实心页岩砖,Mu10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采用Mu7.5混凝土空心砌块或加气混凝土砌块, M7.5混合砂浆砌筑。 2、混泥土强度等级:地下室部分(梁、板、柱、墙):C35,地下室底版和外墙抗渗等级为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大连乾豪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总体概念的主题定位 延续甲方提出的楼盘开发理念: “自然,阳光,人文,健康,运动” “移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 “开放式公共绿地,封闭式组团管理” “各组团的公共绿地应有良好的识别性” 根据上述的主题想法,设计师将此一一融入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 设计将总体规划分为三部分去着手深入。分别为:开放式公共绿地的景观规划;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居住区组团中的公共绿地设计。以下逐一介绍。 开放式公共绿地景观规划 开放式公共绿地贯穿于整个楼盘的南北,因楼盘按三期开发销售,设计为使每期开发时都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公共绿地,考虑在每一期设计一处公共活动的广场,并以广场为景观核心向四周辐射,这不仅充分考虑了整盘在公共绿地设计中的均好性,同时也满足了每一期楼盘在开盘时都有自己的核心景观内容。 设计在考虑了公共绿地均好性的同时,还注意到绿地在三期建成时,整体的连贯性。并能始终融入“移动的森林”的主题。景观将常绿及色叶乔木有规律的由北到南成组成团的布置在中心开阔的常绿草坪中 ,从而寓意森林在流动的概念主题。在“流动的森林”下方设计师考虑布置常绿及开花色叶灌木,灌木按优美的 S 型布点种植。根据灌木不同的色差及开花时期的不同布置,小区居民在四季变化时将会欣赏到宛如流水图案般变化的灌木种植,从中寓意“花海在流动”的概念主题。乔木与灌木的种植理念反映设计师想表达“流动”的主题概念,将植物引喻为流动的水。 设计在分析了基地规划图后( 04-12-28 ),认为规划在公共绿地中设计的两条消防紧急路过为浪费,也使绿地东西两侧的组团间距离过于狭窄。景观考虑尽可能的将消防要求的扑救场地设计结合到各个组团中,使中心公共绿地的宽度加大,从而能使景观有更好的发挥空间。为此景观提出将一条 4 米宽具有景观意义又兼消防要求的路 S 型环绕点式小高层布置,在 S 形路两侧布置寓意“流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主题的植物,使单调的消防路具有设计的生动性。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图样)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住宅小区位于××市第一机床厂院内,总用地面积约为2.53公顷。本工程由拟建场地南侧的三栋塔式住宅(1~3号楼)和北侧的多层住宅(6~10号楼,各楼相对独立)合围而成,两排楼中间为集中绿地,覆土3m,以下为地下汽车库(4号楼),地下汽车库西面为锅炉房(5号楼),总建筑面积约为12.4万m2。 2.2、3号楼与1号楼完全相同;7、8、9、10号楼与6号楼完全相同。 二、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三、自然条件 1. 风雪荷载 2. 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 3.场地标准冻深: 1.20m 4. 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初步设计依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市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2004年5月编制的《××市第一机床厂住宅岩土工程初勘报告》(工程编号2004-初勘021),其主要内容如下: 4.1 位置及环境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市第一机床厂院内,场地地形基本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在44.67m-45.49m之间。地貌单元属永定河及温榆河流洪积扇中下部。 4.2 地物及洞穴 因现有厂房未拆除,1号、2号楼及地下车库部分钻孔(ZK15、ZK19~ZK21、ZK24、ZK25、ZK36)未施工,待条件具备后须补勘。场地原有建筑物未拆除,使部分钻孔移位,但不影响钻探的精度和地基方案的选择分析。

4.4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基础设计水位的确定 4.4.1水文地质特征 拟建场区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分布有两层地下水,各层地下水类型及钻探期间实测水 工程场区1955年水位标高达到43.0m左右,埋深2.0m左右,近3-5年地下水最高水位标高42.50m左右; 4.4.3地下水腐蚀性测试及评价 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材无腐蚀性; 4.4.4基础设计水位的确定 如地下室设有主要机电设备,一旦进水将使建筑物正常使用受到影响或损失,建筑防水设计应按历年最高水位考虑; 验算地下室外墙承重能力及地下车库抗浮验算时设计水位的取值,可根据历年最高水位标高,按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规定确定。 4.5场地地震效应 4.5.1场地地震烈度 拟建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4.5.2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 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4.5.3地基土液化可能性判别 拟建场地属非液化场地。 4.6地基基础方案设计及防治措施建议 拟建1~4号楼楼基底标高基本相同,约为39.50m左右,相应持力层为粘土层③,地基承

住宅小区总规划设计说明

住宅小区总规划设 计说明

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专业设计说明 ◆规划设计专篇 一、工程概况及用地现状条件 1.工程名称: 2.建筑性质及规模:- 由一,二期两部分组成。分别由22栋4-7层多层住宅,21栋别墅,一栋五层宾馆组成。总用地面积为74457.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7505.49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为87505.49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18910.48平方米。 3.用地位置及现状 北面,东面,南面,西面为农业用地。规划设计根据------总体规划,-----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力争有所突破,建设一个适宜居住的新型生态小区。 二、设计依据 ----------------------任务书及附件 基地现状地形图(用地红线) -----县相关建筑技术规范 国家相关的规范法规 《-----县城市规划管理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25 - )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三、规划原则 a.根据-----县城市总体规划,与屯昌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力争有所 突破,建设一个与农业配套的适宜居住的新型生态小区。 b.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环境意识,创造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 小区环境,争取每栋住宅有最佳的朝向和景观。 c.适当加大开发力度,节约用地、完善配套,贯彻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d.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强调小区特色与风格,加大建设开发的科技含 量,建设智能化居住小区。 ◆建筑设计说明 1、规划总平面设计 1)规划构思 ﹡强调组团式布局,组团绿化与中心绿地相结合,经过景观步道联接为一个绿色生态系统。 ﹡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形式,将车流与小区休闲人流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出来,互补干扰。

小区设计说明

“”小区规划设计说明 1. 项目概述 1.1 区位 该项目地块位于城市东部,北接湖南东路,西沿慈湖河路,南接规划中的花园路,东临慈湖河。 1.2 用地范围 规划用地范围东至慈湖河、南到规划中前进路、西到慈湖河路、北到湖南东路,东西约300米,南北约580米,总用地面积为173556平方米。 1.3 自然条件 花山区自然、人文景观丰厚。濮塘风景区为“国家4A 公里。区内山势连绵、沟整险峻,生态植被保持完好, 作物遍布, 新四军曾在这里开辟抗日根据地, 园、佳山山体公园、盆山度假村, 1.4 规划目标 宜城际铁路将为发展服务业提供极大的便利条件。 2. 规划设计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3、《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4、《安徽省住宅设计标准》; 2.5 2.6、1 / 1000地形图(规划红线图)。 3. 规划设计理念 涵。 3.1人本主义,充分体现对家庭生活的关怀 居住区是家庭生活的原点,通过对家庭发展趋势的关注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因此,居住区规划设计定位于为每个人及每个家庭提供具有优美环境和温馨氛围的家园社区。 3.2便捷交通,引入符合时代特征的交通手段 二十一世纪人们对交通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公共交通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城市人居环境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外部公共交通环境。同时,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将成为一种强大的发展趋势。规划设计为适应这一发展态势,努力营造流畅快捷的道路交通系统和充足的停车场库用地,同时使交通空间与步行开敞景观空间之间既有一定分隔又能达到相互交流。 3.3 适应市场,努力适应动态的市场变化与居民居住需求 大规模的居住开发必须具有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本方案在两个层面上体现出对动态变化着的市场的呼应:其一,通过建设标准的差异形成多元化的供方市场,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居住需求;其二,通过与住区分时序开发的协调,满足不断发展的居住需求,随着建设时序的变化,适时调整建设标准。 4. 规划设计原则 4.1 作为新世纪的现代化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及建筑单体设计应面向二十一世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4.2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住区。注重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 ,步行绿带,开放绿地等多层次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场所 1/5,为商业用地。南面地块占总用地 空间景观效果。 这种空间布局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打破了以往居住组团处理手法,通过线性的空间组织,将不同层次的开敞空间结合起来,使每一个住宅单元融入整体结构之中,赋予每一个住宅组合单元不同的空间特点,增强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并在保证总体开发规模和绿地容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为每一个住户争取一个好的环境,体现小区的均好性,并为老人、儿童以及每一个居民多样化的居住生活活动提供空间和交往的机会,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小区主出入口设于地块中部面对慈湖河路,地块北部、南部设置车辆出入口。主入口采用设置小区入口广场的手法,形成小区的入口标志,在内部通过强烈的轴线引入中心绿地,居民通过广场的引导,进入小区内部,豁然开朗之感油然而生。 独立的步行系统与小区绿带相结合,到达住宅的每一区域。

住宅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总说明 第一部分:建筑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工程位臵: 永州市冷水滩锦和苑小区西临攸县中心大道、东临百花路、北临进站路、周边为住宅用房。配套设施较集中;基地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攸县理想的休憩、居家场所。本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4.23亩,场地内较为平坦,有利于整个项目的开发。 2、工程范围与现状 工程建设场地气候条件、地质。 本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4-8℃,最热日平均温度27-30℃,全年冬春盛行偏北风,夏季多为偏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平均风速为1.2-3.5m/s,年平均降雨量1200-1700mm,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3726-4605MJ/㎡。气候区域为夏热冬冷地区。 地质情况详见地质勘察报告。 二、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 国家有关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09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5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3/001-2004 及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法令法规 2、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根据甲方意见调整认可的设计方案 甲方提供的电子地形图。 攸县建筑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 甲方提供的市政规划资料 三、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工程的设计规模 本工程总用地面积29487.1㎡,总建筑面积157137.05㎡。(含地下室建筑面积9276.8㎡)。其中32+1的高层住宅建筑面积为88006.71㎡,10+1的中高层住宅建筑面积为37370.1㎡,多层商住楼建筑面积为22483.44㎡ 2、设计范围 本次初步设计的设计范围:攸州一品住宅小区 1#~10#楼及地下室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及概算等设计说明及文本。

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居住小区方案设计说明 指导老师: 设计者: 一.概况 1.区位条件:该基地位于南方某发达城市新城区,规划土地使用性质为居住用地,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0公顷,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为10公顷。该基地地形平坦,基地内现有部分闲置建筑,多为一层砖混结构,建筑质量较差,规划予以拆迁。该基地四周均为规划的城市道路,东侧紧邻城市绿地,并有一河道从东侧经过,其余各册均为规划中的居住用地。 二.目标: 重塑和提升区域市环境及城市空间,打造城市内标志性居住社区。 三.规划设计依据: 1.本地块规划设计(土地使用)条件 2.规划建设法规文件 3.业主的相关要求 4.数字地形图 5.国家相关的主要设计规范 a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GB50180-93) b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c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d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e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 f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I6-87.2001年) g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二.设计理念: 设计遵循高品质及现代化的整体构念,强调居,商,景的一体化整合。从对用地现状环境特质的充分分析入手,结合地形的特点,合理安排用地分块及空间形态,功能及交通设计,形成有机秩序。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形成以下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以自然的生态为思考,以人文空间为参照点,塑造各具形态的居住空间。 2.关注小区公共空间的构合,以烘托小区的“大客厅”功能。 3.注意小区整体环境及空间序列组合及构成,围绕中心区和景观,交通轴线,通过建筑与景观,绿化的纵横穿插,住宅高低错落,景观节点的精心营造。配套设置的科学安排,人,车行系统的合理组织,绿化景观的巧妙梳理,为之提供了具有良好通顺,合理,宜人景色的均好性居住环境。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

一区位分析 小区基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一滨河地段,规划建设用地120000平方米。基地的北部为洛阳市市中心一繁华商业区,南部为一滨河公园,西部是一居住小区,东部则为洛河水域。整体环境非常有利于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其中基地的南部和东部分别与洛阳市的两条主干道余沣路,滨河路邻接,使得即将建设的居住小区内部的居民交通出行十分的便利。右图为小区基地地势高差分析图,南北两端的高差相差十米左右,且南高北低。基地南面为余沣路,按总体规划控制道路红线宽40米:东临河流,预留30米的滨河路,用地东西宽284米,南北长423米,规划道路红线内总面积12.0公顷。 基地北侧、东侧和南侧相邻的道路为城市主要道路,人流量大,因此有此3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较西侧相比严重,因此在方案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北东南三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基地东南方向有河流和公园,因此此两个朝向有较好的自然景观,故设计时应合理的将些景观纳入建筑户型的视线之内。西侧道路与其他三面相比人员较少,车流量小,因此此处较宜停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生活品质,因此对于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都希望居住在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同时兼顾居住区整体空间,营造层次丰富的空间效果,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管理有序的居住小区。 二、设计依据 《洛阳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河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土地出让合同; 规划局提供规划指导意见; 用地红线图; 业主的设计要求及往来信函文件; 国家及洛阳市现行有关规划、建筑设计的规范及规定 三设计理念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处于天地之间,社会之中,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都希望营造一个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四总平面布置分析 该规划设计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且适合各类人群居住的生活社区。现今有很多的居住小区都想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为人们建造一个清幽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比如住宅户型的合理设计,小区环境的优美设计,及各项生活设施的完善等等。但是在我们对新老居住小区的调研过程中,却是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改变仅仅是

某小区电气初步设计说明

第五章电气篇 —.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5栋高层住宅及一层地下车库组成。建筑面积共计45819〃,其中地2 下部分建筑面积5066m。建筑概况详见建筑专篇. 二、设计依据: 1. 本院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2.参參照的国家及地方主要有关规范、标准。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⑵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⑷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45-95 ; (5)《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设计规范》GB50035-94 (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⑺《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8)《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J133-90) (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1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2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13 ) 《有线电视糸统工程技术规氾》GB50200-94 (1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三、设计范围: 1、变配电系统 2、电力力、照明系统 3、防雷保护、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 4、电气消防 5、电气节能 6、弱电系统管线预埋 四、变配电系统 1. 负荷分级 本工程主要为住宅小区,其用电负荷主要为居民用电,公共设备用电及商业用电,,其中消防设备、客梯电力、应急照明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 2. 电气负荷 设备总安装容量Pe=8047.9kw 低压侧计算负荷Pjs=3126.79kW 3. 供电电源 由城市10kV配电网引入地下室高压配电房。小区设2个变配电房,地下室公变 配电房(2x1000kVA),供A1~A3栋,B, C栋,D, E栋住宅用电,地下室专变配电房供首层商铺用电及地下室照明,电梯,给水泵,消火栓泵等公共设备用电,并设一台360KW勺发电机,供小区消防设备及重要负荷供电。 4. 计量 本工程商业,公共设备采用高压计量,住宅计量到户。 5. 无功补偿

某小区规划设计说明电子教案

某小区规划设计说明

襄南怡景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及项目分析 1. 区位分析 该小区位于紧临某省道,荣踞某镇新镇区核心,距某市区和某县各20多公里,乘车一刻钟可达。基地南面临现有堰塘。 2. 现状分析 规划地块交通比较便利,居住环境良好。规划居住区地块基地地势平坦,规划用地约5055.45平方米(合 7.58 亩)。 二、规划设计依据 1.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2)《某镇镇总体规划》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1)》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GB 50137-2011)》 (5)《住宅建筑规范》GB 5038—2005 (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5352-2005)》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9)《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10) 相关的国家建筑设计规范 2.现状依据 (1)规划区地形图 (2)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3)居住区详规设计任务书 三.规划设计理念 本次规划突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原则,在满足交通的情况下体现了规划的核心思想,另外鉴于本区域周边环境优美,水域丰富,本规划方案结合临近堰塘,着重考虑居住区内的水域环境优化,并且在道路、建筑、景观等各项布局中尽量配合已有水环境来布置,打造亲水平台,环境优美宜人的居住小区。通过水系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展现在本小区规划设计中来,此外“以人为本”,使得居民与水环境和谐共处,力求给居民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齐全的生活设施、健康的生活方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XX市北大花园住宅小区位于XX市新区,北临东风东路,西临纵贯七路,总用地面积约3.62公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 二、规划依据 1、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总体设计招标文件; 2、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 6、《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 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25-2005; 9、《X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05; 10、其它有关规范、规程。三、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建立“城市—社区—小区—院落—住栋—家庭”的尺度序列,把最小的生活单元—“家庭”融入城市范畴。站在城市的高度看待社区建设,创造与城市完美和谐的居住环境,使社区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并为城市所接纳。 2、在小区这一尺度级上始终贯彻“道路—绿化—公建”作为社区建设三大要素的观点,为住宅建设先行开道,细致入微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机盎然的社区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突出环境设计的宗旨,以“绿化中的建筑”和“建筑中的绿化”两种手法营造小区中心,形成集中景区与庭院绿地,有效利用土地,突出小区的整体特色。 4. 居住区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居住需求,因此在环境设计上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及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充分提供生活、居住、娱乐、等功能和服务设施,从而体现对人的细致关怀。 5、规划与单体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住宅小区。

某住宅小区初步设计说明

目录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第二章总图设计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设计 第六章电气设计 第七章暖通设计 第八章燃气、动力设计 第九章消防设计 第十章人防设计 第十一章环保设计 第十二章无障碍设计 第十三章投资说明 第十四章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 第十五章节能设计 附件: 一、用地红线图、现状地形图 二、长沙市望城区规划管理局关于枫华府第地块规划条件及附图。 三、规划等职能部门对总平面图的审批意见。 四、长沙市望城区城乡规划局关于住宅小区汇智广场及F05栋建筑单体设计方案的批复(望规批[2014]11号)

某住宅小区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设计依据 1)本工程设计主要的依据性文件及其文号 1.1、已报批通过的总图 1.2、经甲方认可的方案设计 1.3、长沙市望城区城乡规划局关于枫华府第住宅小区汇智广场及F05栋 建筑单体设计方案的批复(望规批[2014]11号) 1.4、建设方的工作联系函 2)本工程设计时主要采用的国家有关法规和设计规范: 2.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2.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2.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2.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版) 2.6、《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2.7、《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 2.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2.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2.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 2.11、《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 2.12、《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 2.1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2.14、《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 235-2011 2.15、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2.16、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2009年8月) 其它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 3)区域地理、气象等条件 3.1、地理条件 本项目位于长沙市岳麓区西南含浦科技园内,基地靠近三环线,北临学士路,东侧为象嘴路。本区中心距长潭西高速收费站仅2.5公里,距长沙西站13公里,外围交通十分便捷,因此作为长沙城区外延发展的方向极具优势。 3.2、气象条件 3.2.1气温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以上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9℃ 3.2.2湿度 最热月相对湿度 76% 最冷月相对湿度 81% 3.2.3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 1389.8mm 日最大降雨量 192.5mm

居住小区设计说明

一、基地情况概述: 小区位于长安区环山路北侧,沣河东岸,批准用地3.6hm2,南北长250m,东西宽159m,地势总体南高北低,基本平坦(见示意图1)。计划住户2026户。此地位于南郊郊区,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周围旅游景点众多,居住环境优雅安静,是人们休息度假的好地方。 二、设计理念、构思原则: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基于此地地理位置及自然景观优势,将“自然”这一话题充分考虑到本次设计中,认真的思考了“人--建筑--健康--自然”这个四元体之间的关系,充分的利用和改造原有的自然环境,营造了一些人工环境,让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结合,使建筑空间更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强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将自然环境充分地溶入建筑群中;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的生态型小区。 、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合理的规划布局,现代气息的建筑造型,创造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 、设计流畅而经济实用的道路系统,体现“人车分流”的基本原则。 、结合基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总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为总体规划锦上添花。 、强化院落空间,在追求合适开发强度的情况下,有利于物业管理与分期开发,并增强小区的安全性、趣味性、识别性。 、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把科技先行、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设计全过程中。 三、空间布局 空间布置可概括为:多点、一中心。 多点--即以住宅为主体围合的四个院落组群。 一中心--即由小区中心内的集中绿地、水面、广场、雕塑及造型别致的社区公共建筑,构成了小区文化娱乐交往中心和纵横轴线交汇的空间构图中心。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个组团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小区四周分散设置了四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北向、南向、东北向

住宅小区给水排水初步设计

住宅小区给水排水初步设计

第一章给排水设计 1 设计依据 1.1 XXXXX有限公司关于本工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该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 1.2 XXXXX有限公司提供的本工程周围城市市政管道概况资料。 1.3国家现行建筑设计规范、规程、标准通用国际及建设部有关规定,主要包括: 1.3.1 GB 50015-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1.3.2 GB 50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1.3.3 GB 5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1.3.4 GB 17051-1997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1.3.5 GB 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3.6 GB 50242-200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3.7 GB/T 50106-2001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1.3.8 JGJ 75-2003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1.3.9 CECS109:2000 建筑给水减压阀应用技术规程 1.3.10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1.3.11 建设部《全国民用工程设计建筑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12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 1.3.12本项目建筑、结构、采暖空调、电气和总图等专业提供的作业条件图和设计资料。

2 工程概况 2.1 本工程为原规划用地上开发的XXX。 2.2 本次设计总建筑面积11281 3.1㎡。包括7栋33层高层建筑,其中两层裙楼公配(首、二层),车库面积为29506.7㎡(其中,一层为半地下室,一层为负一 层地下室),建筑最高高度为99.90m。 3 设计范围 3.1 本工程红线以内室外和室内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由本院设计。 4 室外给水排水工程 4.1 室外给水工程设计 4.1.1水源 4.1.1.1本工程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供水压力≥0.30MPa。 4.1.1.2本工程从南侧小区道路给水管道上接1根DN150mm的引入管。接入小区半地下室供水、负一层供水和室外小区绿化用水。 4.1.2用水量 4.1.2.1生活日用水量: 4A区:最高日542.35m3,最大小时60.81m3,平均小时25.77m3 4.1.2.2主要用水项目及其用水量,详表1。 4.1.2.3消防用水量,详表2。 4.1.3给水管道系统 4.1.3.1地下一层设有190m3砼生活水池一座. 4.1.3.2本工程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接自3期预留室外消防给水管,3期A区消防水池储存有216 m3室外消防用水量,火灾时,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由室外消防水池和 室外消火栓加压泵联合供给。 本工程各用水项目用水量汇总表表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