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采莲曲》全诗翻译赏析

《采莲曲》全诗翻译赏析

《采莲曲》全诗翻译赏析

诗句:

出自贺知章《采莲曲》

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赏析:

这首诗作于越州(今绍兴市)镜湖旁,时间应是他告老回乡的夏天。他

回乡后定居于镜湖边的“道士庄”,即今绍兴市五云门外,每天都能看到

镜湖的水波,及镜湖上的采莲人与采芰荷的人。何谓镜湖?传说是大禹治

水时他曾在这里铸镜,也有人说是取于王羲之的一句诗文,还有人说湖水

平如镜,可清鉴照人,故镜湖又名鉴湖。镜湖很大,有东湖、南湖和长湖

之分,徐文长说镜湖八百里,也不为之过。镜湖很美,唐朝诗人李白等多

有咏吟。当年贺知章在州府游历,看到了会稽山的云雾,镜湖上的采莲人,景色很是别致,即兴作了这首诗。

首句“稽山”即指越州之会稽山,大禹治水时会诸侯及计议于此,初

名“会计山”,后称“会稽山”、“稽山”,它由许多山峰相连组成,长

达百里。“嵯峨”指山峰参差巍峨之势。首句是说,郁郁葱葱、云雾缭绕、群峰连绵的会稽山是多么壮丽呵!这真是写山景的绝妙佳句。接着是“镜

水无风也自波”,这句表面上看不像是在写越州之镜湖,因为镜湖平如镜,怎能够自动涌现出波澜呢?而实际上唐代的镜湖有上百个小湖组成,浙江

潮水和山洪的冲击造成了各湖的落差,所以无风时湖上也有水流现象,造

成“自波”。其实这是贺老在写湖景的奇美!写镜湖的动态及家乡的景色!

第三句“莫言春度芳菲尽”,是说不要以为春天的芳香已经过去,炎

热的夏天来临了。而夏天依然有比春天更好的景色呢!因此引出了“别有

中流采芰荷”的一景。“芰”是四条角的菱,任安贫《武陵记》注云,四

角菱曰芰,两角的曰菱。它有大小不同的青红色二种,红色的芰通常比青

色的要大,出壳后食之,味特鲜美。它生长于湖河之中,吴越人特爱种植。夏天,乡人们用专用的菱桶采摘,晚上全家围坐一桌食之。

“荷”是一种水生植物,荷花中生莲子,故称“莲荷”。莲子可食用,又能治病,所以采莲的人很多。镜湖中大片的荷叶、荷花及采莲的姑娘,

形成了一道人与自然美交融相映的风景线,这在北方的长安城里是看不到的。贺知章年青时经常看到的这一景,五十年后在越州镜湖又看到了。旧

景新发,于是写了《采莲曲》。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汜水县尉。参加博

学宏辞科考试,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

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

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

有《王江宁集》六卷。

人物生平:

1、嵩山学道

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

唐玄宗开元八年庚申(720年),二十三岁,是年前后,曾居嵩山学道。

唐开元十一年癸亥(723年),二十六岁,约在是年前后,客河东并州、潞州。

2、边塞留名

开元十二年甲子(724年),二十七岁约在是年前后,赴河陇,出玉门。其著名之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

开元十四年丙寅(726年),二十九岁。隐居于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是年有《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之作。“山阴崔少府”即崔国辅。

3、进士及第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

书郎)。

开元十九年辛末(731年),三十四岁。在长安,以博学宏词登科,

再迁河南汜水县尉。

开元二十一年癸酉(733年),三十六岁,当年四月,在长安参加宴会,有《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

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4、左迁交友

开元二十六年戊寅(738年),四十一岁,因事获罪,谪赴岭南。

王昌龄开元二十七年己卯(739年),四十二岁,遇赦北还。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

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

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郊游,也都有留诗。

天宝三载甲申(744年),四十七岁,在江宁丞任。四月曾因事暂至

长安,与辛渐、李白、王维过从。

天宝七载戊子(748年),五十一岁,至此年,官江宁丞前后共八载。同年,昌龄乃自江宁丞贬为龙标尉。昌龄自金陵首途赴龙标,基本上是溯

江前往,曾顺道游南陵,有《至南陵答皇甫岳》。

5、妒才被杀

天宝十五载、唐肃宗至德元载(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改元至德)丙

申(756年),五十九岁。约在此年离开龙标,还乡。其去龙标,过辰溪,经武陵,扁舟沿江东去,约在今年七、八月后,有《留别司马太守》《留

别武陵袁丞》等诗为证。

唐肃宗至德二载丁酉(757年),六十岁。756年冬到757年十月之间,王昌龄路经亳州,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害。

文学成就:

1、成就综述

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

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

了从某某某热以求边功。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

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

边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

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

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抒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而王昌龄的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且其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

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王昌龄闺怨诗以悲天悯人的精神书写那

些久闭深宫的妃嫔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们的生

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们在残酷的宫殡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客观上

批判了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这种思想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调,洗尽六朝宫廷诗浮艳某某某之污秽,有力地扭转了齐梁歌咏的不良文风另

一方面,就艺术表现而言,王昌龄又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

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

的第一人。

2、诗歌形式

五古之严:

王昌龄的五古,基本上都写得严正肃然,高古劲健,颇有风骨。在他

有生之时,就正是以这样的诗歌风格驰誉于盛唐诗坛。王昌龄的五言古诗

中也却不难看出:特点鲜明、风格多样,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貌。其一,

劲健奔放,雄浑豪迈。其二,清丽幽秀,超逸旷放。胡应麟《诗薮》曾将

唐初至盛唐的五古发展划分为两大流派,即所谓“古雅之源”和“清澹之

派”,并把王昌龄等归入前者。其三,悲怆惨恻,深沉苍郁。雄浑豪迈的

某某某景渐次而为清幽超逸以致沉郁苍凉的画面所代替,这与王昌龄的人

生经历、身世遭际是密切相连的。而这深沉悲怆的风格特点也正突出体现

于诗人所描写的目睹边幕的苍凉、黑暗和仕途的蹭蹬、坎坷的诗歌之中。

其四,清新活泼,自然明朗。难能可贵的是,王昌龄虽所谓“谤议沸腾,

两窜遐荒”,因而抑郁忧伤。但是,诗人也并未时时陷于痛苦,永远沉于

郁闷,而是不时脱略事务、摆落苍凉,从而也创作出一些颇具清新自然、

活泼爽朗风格的五古诗篇。

七绝于美:

初唐七绝仅七十七首,盛唐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龄七十四首,几

乎占了六分之一、王昌龄在盛唐诗人中年辈较长,写作七绝时间也早,是

唐朝诗人中较早大量写作七绝并获得优异成就的“七绝圣手”,独以七绝

成为名家。七绝因为他以及李白等人的努力,逐渐地成为唐代流行的体裁,因此在七绝方面他与李白齐名。中唐、晚唐七绝数量之多,仅仅次于五律。由此可见,七绝至王昌龄而体制大定,表现手法完全成熟,给后人以很大

影响。

3、诗歌内容

题材综述:

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在内容上可分三类,这三类都自有特色。而其中以

边塞诗第一、闺怨诗第二

第一类是沿用乐府旧题的边塞诗。盛唐边塞诗人历来以高适、岑参为首。两人又都擅长歌行长篇,高作昂扬奋激,岑作瑰丽雄奇。王昌龄却另

辟蹊径,以短小的绝句形式,抒写征人的种种情思,既有“不破楼兰终不

还”(《从某某某行七首》之四)的壮志和“已报生擒吐谷浑”(《从某

某某行七首》之五)的胜利喜悦,也有沙漠风前、长城月下怀念亲人的离愁,都写得含蓄深沉、情景交融,配以格调的舒缓自然、音节的宛转浏亮,成为传唱不衰的名作。

第三类是送别诗。王昌龄的一生交游很广,和许多文人、官吏、隐士

和僧道都有来往,特别是在他两次遭贬、长年谪居的情况下,他多么需要

亲友的慰藉和友情的温暖。他也把自己忠贞深沉的友情,献给了那些正直

的知心朋友。他一生写了四十多首送别诗,不落窠臼,不同凡响,他的送

别诗,在表现手法上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用不同的艺术构思,表现

诚挚而深厚的友情。二、打破送别诗常规,不重在写当前的离别,却着意

在写别后的情景。三、不写伤离,而以慰别为“主意”四、无恭维、无应酬,以抒情、写人见长。

边塞称世:

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并在后代以边塞诗称世。而王昌龄边塞诗

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王昌龄善于采用心理描写,表现细腻多变的感情。王昌龄在诗

中较早地抒写征夫心灵的一位诗人,为宋词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腻刻划打下

了基础。他或通过瞬间征夫的心理变化,描写他们跳动的心曲;或通过营

中的歌舞声,对征夫的内心痛苦进行抒写;或者借助边关的特有的生活场景,写征夫内心的忧愁;或者借战争,写守边将士捍卫国家尊严的英雄气概。可以说感情的抒发非常细腻、真实。

其二,王昌龄诗情景妙合,意与境浑。王昌龄去过边塞,真正看到了

边塞的大漠、雄关、孤城、长云、雪山、烽火、羌笛等景象,因而在他的

边塞诗中,组成了一幅非常壮美的自然景物的群体某某某。这些意象的上

面附着了边塞将士的情与意,是特定环境中的特定物,即自然的物与将士

的情两相交触,诗人还借助化无形为有形的艺术手法,构成了王昌龄边塞

诗的情景妙合,意与境浑的艺术境界。他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使用了

各种各样的方法。其一,选择一些富有特征性的景物,注入强烈的主观情感,促使景与情水某某某融,真善美高度统一、其二,既采用赋体,描写

实景,又巧用直中含曲的方式,求得含蕴无穷的言外之意。其三,以苦心

与孤诣,展开形象思维的翅膀,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使意境十

分深蔚。

其三,王昌龄诗内容简洁、明快、含蓄,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成就。

王昌龄的边塞诗,非常讲究语言的精炼,真正做到了言均意足,意蕴无穷。或简洁、或明快、或含蓄,让读者回味无穷。另外,王昌龄在艺术上精益

求精,对每一句都精心地加以处理,没有闲笔,绝句的起句往往是骤响易彻,以雷鸣般的声势打开一个局面,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大漠风

尘日色昏”、“青海长云暗雪山”、“琵琶起舞换新声”等等,都是单刀

直入,开门见山,不过最妙的地方还不在于起句,而是在第三句。绝句一

般的都要在第三句另辟新境,翻出新意,所以首二句要平缓些才便于翻上

一层。王昌龄调既已高险,还能在第三句上就势一振,把思想感情再深入

一步,实在是需要高超的艺术技巧。

4、艺术特色

诗歌意境:

在艺术风格上,王昌龄的七绝以委婉含蓄为主要特色,表现曲折,意

境深远。其中不少是用比兴、寄托手法,抒写了诗人对现实的揭露和幽怨,因而与屈原的《离骚》在精神上有一致之处。王昌龄诗亦善用典故。其

《诗格》提出“诗有六式”,第五就是“用事”:“谓如己意而与事合。”

王诗用典不多,但往往用得巧妙而贴切,不露迹象。王昌龄很重视诗的境界,他的《诗格》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他反对意与景的分离:“若一向言意,诗中不妙及无味。景语若多,与意相兼不紧,虽理通亦无味。”他很重视情与景的结合,认为:“凡诗,物色兼意下为好。若有物色,无意兴,虽巧亦无处用之。”

语言风格:

王昌龄的诗歌从语象选择、句式运用到语句组合三方面都体现了诗人

对典雅劲健的语言艺术风格的追求。在语象选择方面,王昌龄多选用大的

数词、有力度的动词、准确的形容词来表现有气势的大场景或有气魄的大

胸怀,体现出了语言的力量美、气势美。在名词选择方面,王昌龄选择的

是典雅的、典型的语象。王昌龄在诗中多使用短句、变形句式、紧缩复句。使语言有力量感、经济简练。王昌龄诗歌中的语句组合也体现着他简练清

峻的语言风格。总结王昌龄的诗三大特点就是:语言简练而内涵丰富;文

辞平易但句意险峻;意兴相兼、沉中见清。

修辞技法:

一、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王昌龄善于运用层层深入的手法,反复渲染

气氛,为突出主题服务。如《长信秋词五首》。

二、典型情景画面生动,王昌龄极善于捕捉和概括典型情景,给人以

真切的形象生动的画面感,如《从某某某行》,王昌龄以边塞为题材的七绝,其画面皆色彩浑厚,凝重,笔触粗犷。而在宫怨、闺怨诸作中,王昌

龄则转变了画风,且不在是油画,而是工笔重彩的仕妇某某某与金壁辉煌

的界画的组合。

三、善用比兴深于寄托善用比兴,深于寄托,代表作如《长信怨》。

轶事典故:

1、投笔从戎

寇衡作品王昌龄从某某某行诗意画大约二十岁,王昌龄离开家乡,开

始一段学道的.经历。开元年间,正是盛唐气象的鼎盛时期,王昌龄在诗

中对盛世景象竭尽全力、忠贞不已地加以歌颂。对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

龄一生最坚实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后长期身处谗枉

和沦弃之境,也难以改变。火热的年代,像王昌龄这样有抱负的时代青年,只是把学道当成了一种好奇而已。不久他便到长安谋求发展,没见什么成效,于是他西出长安,投笔从戎,从此踏上西出长安,踏上出塞之路。

2、一片冰心

王昌龄经过坚持不懈的追求,广泛精心的研读,终于在开元十五年,

应进士试时一举登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王昌龄终究心有不甘,他于

开元二十二年再应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并再次登第。然而,二次登第后官

职仍旧未见升迁,仅被授予汜水尉。科场颇为得意,仕途却明显失意,王

昌龄受到打击。在做了汜水尉五年后,即开元二十七年,他被远贬荒僻的

岭南,开元二十八年任江宁丞。失意之后就是疏狂,就是放浪形骸。从长

安赴江宁任所,他故意迟迟不去报到,在洛阳一住就是半年,每天借酒销愁。到江宁后,又曾去太湖、浙江一带游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

明显以消极怠工作为反抗的手段,过于意气用事也实在容易授人以柄。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作于王昌龄赴任江宁丞之日,这时他正遭谤议,送别至友远行,当时凄切心情可想而知。临别所嘱,惟以玉壶冰心自明心迹。“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

玉壶”,诗里的南国烟雨和兀然傲立的孤峰,既是景语也是情语。王昌龄

以忠节贞信作为人生困境中的一种道德自信和超越力量,同时也表明,他

对时代的公正并未失去信心。

3、旗亭画壁

有一天,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位诗人一起到酒楼去,赊酒小饮。

忽然有梨园掌管乐曲的官员率十余子弟登楼宴饮。三位诗人回避,躲在黑

暗的角落里,围着小火炉,且看她们表演节目。一会儿又有四位漂亮而妖

媚的梨园女子,珠裹玉饰,摇曳生姿,登上楼来。随即乐曲奏起,演奏的

都是当时有名的曲子。王昌龄等私下相约定:“我们三个在诗坛上都算是

有名的人物了,可是一直未能分个高低。今天算是有个机会儿,可以悄悄

地听这些歌女们唱歌,谁的诗入歌词多,谁就最优秀。”

一位歌女首先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

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就用手指在墙壁上画一道:“我的一

首绝句。”随后一歌女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

犹是子云居。”高适伸手画壁:“我的一首绝句。”又一歌女出场:“奉

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又伸手画壁,说道:“两首绝句。”

王之涣自以为出名很久,可是歌女们竟然没有唱他的诗作,面子上似

乎有点下不来。就对王、高二位说:“这几个唱曲的,都是不出名的丫头

片子,所唱不过是‘巴人下里’之类不入流的歌曲,那‘阳春白雪’之类

的高雅之曲,哪是她们唱得了的呢。”于是用手指着几位歌女中最漂亮、

最出色的一个说:“到这个小妮子唱的时候,如果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

就不和你们争高下了;果然是唱我的诗的话,甭客气,二位就拜倒于座前,尊我为师好了。”三位诗人说笑着等待着。

一会儿,轮到那个梳着双髻的最漂亮的姑娘唱了,她唱道:“黄河远

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

涣得意至极,揶揄王昌龄和高适说:“怎么样,土包子,我说的没错吧。”三位诗人开怀大笑。

4、失孟交李

王昌龄在襄阳与孟浩然一见,孟浩然因旧疾复发而死。王昌龄因此在

离开的路上很悲伤,没有想到在巴陵意外的遇见李白。他们俩一见如故,

在江边的小船上,边泛舟边吟酒,畅谈文坛圈里的交往故事。临别,王昌

龄写了一首诗《巴陵送李十二》送李白:“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

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李白对王昌龄的友情也念念

不忘。后来听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特地写诗寄送,予以安慰。李白的

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冤死途中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59岁的王昌龄辗转回老家途中,经亳州,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闾丘晓为什么要杀害王昌龄?史书记载甚少,留下千古之谜。但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王昌龄”名下,有一句

发人深思的话:“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公元

757年,张镐奉命平定“安史之乱”。这年秋天,为解宋州(今河南商丘

一带)之围,令亳州刺史闾丘晓率兵救援。为人傲慢、刚愎自用的闾丘晓,看不起布衣出身的张镐,更怕仗打败了“祸及于己”,于是故意拖延时间,按兵不动,致使贻误战机,宋州陷落。张镐以贻误某某某机罪,处死闾丘晓。在行刑时,闾丘晓露出一幅可怜相,乞求张镐放他一条生路:“有亲,

乞贷余命”,意思是家有某某某需要赡养。张镐不愧是宰相之材,一句话就把闾丘晓挡了回去:“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

王昌龄采莲曲译文及赏析

王昌龄《采莲曲》译文及赏析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田田的荷叶和采莲少女们的罗裙仿佛是用同一种颜色的丝绸裁出来了,少女们娇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里,教人根本分辨不清哪是莲花哪是采莲人。少女们混入池塘里,外边什么也没看见,直到听见歌声从荷花深处袅袅传来才知道原来里边早就来了采莲的人。 诗歌赏析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王昌龄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是一代七绝圣手。其诗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其诗《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都很有名。也有以感时、宫怨、送别为题材的佳作。有作品集《王昌龄集》。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说,采莲姑娘们绿色的裙子如同田田的荷叶,娇艳的笑脸灿若鲜艳的荷花,混入在荷塘里,外面的人什么都没发现。直到听见歌声从荷塘深处袅袅传来,人们才知道姑娘们正忙着采莲呢。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在这两句诗中,诗人采取了映衬的手法描写采莲姑娘们的秀美。先看姑娘们的穿着打扮,“罗裙”,绿的,就像是和那些田田的碧绿的荷叶用一样颜色的丝绸裁出来的,鲜活,灵动,明亮,诱人。再看姑娘们美丽的容颜,“芙蓉向脸”,掩映在摇曳多姿、鲜艳欲滴的荷花中,与花儿交相辉映,竞相比美,娇艳,靓丽,活泼,可爱。这如此美丽的“罗裙”,如此娇艳的容颜,恰好为其隐行于荷塘之中轻易不被人发现提供了绝好的隐身迷彩。这两句诗,不仅仅是为了描写而描写,更重要的是为下两句诗的内容设置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原因和条件,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读到此处,我们才知道,作品的前面两句写的是因,这两句写的是果。应为荷叶一样的“罗裙”和荷花一样的脸庞才有“乱入池中看不见”这样一个结果,才导致了直到听见荷塘里歌声四起的时候才知道荷塘里边有人在采莲。“乱入”一词使用得值得琢磨,有人主张理解为“混杂”,有人主张理解为“争先恐后”,我觉得还是理解为“混入”好一些,既容易说得过去,也比较合乎情理。此外还应该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两句诗,那就是诗人也在有意突出当时荷叶的繁茂,当时荷塘的令人留恋与难以忘怀。这样的水乡,这样的飘着花香与歌声的荷塘,这样的欢乐娇艳的采莲姑娘,人生能有几次相遇呀!? 作品旨在写美丽娇艳动人的采莲女,可是却终究不见采莲女出场,而是让读者从田田的荷叶之中去体会姑娘们服饰的鲜亮、曼妙与灵动,从荷花中感受姑娘们的娇艳、靓丽与活泼动人,从歌声里感受姑娘们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的美与大自然的美浑然一体,令人心驰神往,易发难收。这就是这首诗的独到所在。

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全诗翻译及赏析

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全诗翻译及赏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王昌龄《采莲曲》古诗翻译与注释赏析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诗文解释】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词语解释】 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 芙蓉:即荷花。

①一色裁:罗裙与荷叶的颜色一样,如同一块绿色绢料裁成的,互相媲美。 ②芙蓉:荷花。 ③向脸:荷花向采莲女如芙蓉般艳丽的脸庞开放。 ④乱入:纵横散乱进入荷花丛中。 简析: 这四句诗构成一幅美女采莲图——在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荷叶之中,分不清什么是荷叶,什么是罗裙,采莲少女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相映照,人花难辨;本就浑然为一,眼花缭乱,不见踪影了,这时莲塘中歌声四起,定睛一看,方知采莲女仍在翠绿莲叶、艳丽荷花之中。荷叶罗裙一色裁这首诗始终把美景与美女融为一体,就近取譬,清新贴切,于若隐若现之间,画面与形象更见生动,意境优美,情味悠长,匠心独运。 【赏析】 此诗虽然写美丽自然的采莲少女,却始终没有让她们在诗中明显出现,而

是巧妙地将她们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田田荷塘,荷花盛开,闻歌却不见人,不禁让人心驰神往。全诗别具一格,悠然不尽。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

王昌龄《采莲曲》及赏析

王昌龄《采莲曲》及赏析 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注释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乱入:杂入、混入。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闻歌:听到歌声。 始觉:才知道。 创作背景 在唐天宝七年,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初次与阿朵见面,却是别有一番情趣。那时候,王昌龄独自一人行走在龙标城外,在东溪的荷池,看见了一幅绝美的画面,那就是看见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遂作采莲曲。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

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小分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

王昌龄《采莲曲》的全诗翻译及赏析

王昌龄《采莲曲》的全诗翻译及赏析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诗文解释】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 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 起才觉察到有人。 【词语 解释】 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 芙蓉:即荷花。 ①一色裁:罗裙与荷叶的颜色一样,如同一块绿色绢料裁成的,互相媲美。 ②芙蓉:荷花。 ③向脸:荷花向采莲女如芙蓉般艳丽的脸庞开放。 ④乱入:纵横散乱进入荷花丛中。 简析: 这四句诗构成一幅美女采莲图——在一片绿荷红莲丛中,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 已经融入荷叶之中,分不清什么是荷叶,什么是罗裙,采莲少女的脸庞与鲜艳的 荷花相映照,人花难辨;本就浑然为一,眼花缭乱,不见踪影了,这时莲塘中歌 声四起,定睛一看,方知采莲女仍在翠绿莲叶、艳丽荷花之中。这首诗始终把美 景与美女融为一体,就近取譬,清新贴切,于若隐若现之间,画面与形象更见生 动,意境优美,情味悠长,匠心独运。 【赏析】 此诗虽然写美丽自然的采莲少女, 却始终没有让她们在诗中明显出现, 而是 巧妙地将她们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田田荷塘,荷花盛开,闻歌却不见人, 不禁让人心驰神往。全诗别具一格,悠然不尽。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 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 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 叶、 艳艳荷花丛中, 若隐若现, 若有若无, 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精】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莲曲唐朝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釆莲曲》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釆莲曲》注释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乱入:杂入、混入。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闻歌:听到歌声。 始觉:才知道。 《采莲曲》赏析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的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深入。它有两重含义:一是突出荷田的稠密,使人荷莫辨更真实可信;二是突岀了观望者的感受和心理活动。其中

“乱”字用得十分微妙。末句“闻歌始觉有人来”除了从另一而说明少女被荷田遮蔽与消融,难以被观望者发现以外,又写出一种声音的美,增添了诗的活泼情趣“。乱”字既指采莲女纷纷入池嬉笑欢闹的场面,也可指人与花同样娇嫩难以辨别,眼前一乱的感觉而“看不见”呼应上文,也更显荷叶罗裙,芙蓉人面之想像了,同时也虚写了荷塘中花叶繁茂,人在其中若隐若现之景,并引出下句:“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一句描写细腻入微,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始觉”与上句“看不见”呼应,共同创造出了一种“莲花过人头”的意境。“闻歌”也与“乱”字呼应,悠扬动听的歌声表现出她们活泼开朗的天性,同时也为整个采莲的场景添上了动人的.一笔。 这首诗句与句联系紧密,意蕴深远,精雕细琢却给人带来清丽自然之感,可以看出王昌龄炼字炼意的高超技艺,对中晚唐的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 《采莲曲》鉴赏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 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一一“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 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

《采莲曲》译文注释及赏析

《采莲曲》译文注释及赏析 诗人笔下生风,使一曲采莲,景因情而媚,情因景而浓,而毫无堆砌之嫌,清新自然,仍是一如既往的浪漫。 采莲曲 唐代: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注释 采莲曲:属乐府清商曲辞。起于梁武帝萧衍父子,后人多拟之。 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袂:衣袖。全诗校:“一作袖。” 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 紫骋:毛色枣红的良马。 踟蹰:徘徊。 赏析 李白诗将吴越采莲女的娇艳清纯放在荷花丛中加以表现,又用岸上游冶郎的徘徊踯躅不忍离去反衬采莲女的魅力,描绘出明艳、活泼、大方的采莲女的新形象,语言入清水芙蓉,天然雅清,毫无做作,一

气呵成,展示出诗人的姿态高雅、清新脱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 第一句:若耶河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溪边采莲花的女孩,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或是和风细雨,或是娇喘微微。荷叶田田,芙蓉朵朵,与春风满面的姑娘的粉颊交相辉映,正如王昌龄《采莲曲》中所道“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隔着莲花,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意趣盎然,富有生活气息。“笑隔荷花”将采莲女纤手拨荷花愉快交谈的神态细腻的表现出来,生动形象。 第二句: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温和的阳光,浓抹的新妆,清澈的流水,风飘香袖的妩媚,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采莲女不知是在挥手还是在故意摆弄,将香袖高举,河面倒映着采莲女精心准备的新妆,最是那一低头的闲花照水,露出她娇羞的神态,腼腆不胜凉风的吹拂,正如“照花前后镜,画面交相映”,人花难辨。这两句勾勒出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美好意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让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机,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第三句: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游冶郎,不知哪家的公子,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我们可以想象出此时的采莲女面对岸边的游冶郎会有多么的娇羞,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心里怦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李白笔下的娇羞之态并未点明,只是从“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联想到的,有着明丽可人的浪漫情调,自有一种清新脱俗。诗人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又以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衬托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写罗敷的手法,从而更加委婉传神。 第四句: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诗人骑着紫骝,马儿嘶鸣着,惊花,花落,空见那一份景色,使人凄怆断肠。这里充斥着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伸而发出的愁思,这与他平素洒脱自信、率真不羁、清新飘逸的风格有所不同,而以一种细腻温婉的笔触,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1 《采莲曲》作品介绍 《采莲曲》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3卷第19首。《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历来写采莲曲的很多,但写得出色也颇不容易。 《采莲曲》原文 采莲曲 作者: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采莲曲》注释 ①采莲曲:属乐府清商曲辞。起于梁武帝萧衍父子,后人多拟之。 ②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③袂:衣袖。全诗校:“一作袖。” ④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 ⑤紫骋:毛色枣红的良马。 ⑥踟蹰:徘徊。 《采莲曲》翻译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 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 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 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采莲曲》赏析 采莲曲,古曲名。王琦注:“《采莲曲》起梁武帝父子,后人多拟之。”这首诗是李白漫游会稽一带所作。诗人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吴越采莲女的形象。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来烘托渲染,又用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反衬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陌上桑》写罗敷的手法而更加委婉传神。采用民歌体裁,却不简单模仿,有青出于蓝的艺术魅力。 《采莲曲》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李白的诗全集栏目。()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采莲曲》繁体对照 采蓮曲 作者: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白居易古诗:《采莲曲》原文译文赏析

白居易古诗:《采莲曲》原文译文赏析 《采莲曲》 唐代: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 菱叶随着水波漂浮,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低头羞怯微笑,哪想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净爱情的追求等。描写采莲生活的诗歌很早就消失了,汉乐府中就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南北朝消失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到了唐代,

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许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戎昱、崔国辅、皇甫松等都写过这类诗歌。白居易的《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 白居易这首诗写采莲少女的初恋情态,喜悦而娇羞,如闻纸上有人,呼之欲出。尤其是后两句的细节描写,生动而传神,如灵珠一颗,使整个作品熠熠生辉。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闲划出,画面布满了动感。“菱叶萦波荷飐风”,在碧水荡漾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漂浮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正由于绿叶的摇动,才让人们看到了“荷叶深处小船通”。荷花深处,示意了荷花的茂密、宽阔,而“小船通”,则告知读者有人有活动。这就像一组电影长镜头,先见一片风光,然后将人物活动呈现在其中,给人以真实感。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是上承“荷花深处小船通”而来,由写景转为写景中之人。荷花深处,遮天蔽日,凉风习习,是水乡少男少女在劳动之余私下相见的极佳场所。这里并没有说明他们是有意查找还是无意撞见,或许是兼而有之吧。诗歌仅以欲语而止、搔头落水两个动作细节的描写,就活敏捷现刻画出一个痴情、娇羞、得意的少女形象。恋人相遇,互诉衷肠,何止千言万语,而此时此地,这个娇羞的少女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低头含笑而已;而且情贯一心,甚至不当心将碧玉搔

采莲曲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采莲曲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采莲曲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原文: 采莲曲 唐代: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袂一作:袖)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译文: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若耶溪旁,三三两两的采莲女正在采莲子;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袂一作:袖)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只见那高高举起的香袖在空中飘荡。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那岸上是谁家公子在游荡?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注释: 若耶(yé)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mèi)空中举。。(袂一作:袖) 袂:衣袖。全诗校:“一作袖。”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 紫骝(liú)嘶入落花去,见此踟(chí)蹰(chú)空断肠。

紫骝:毛色枣红的良马。踟蹰:徘徊。 赏析: 通过描写精心装扮的采莲少女们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快乐嬉戏的旖旎美景,以及岸上的游冶少年们对采莲少女的爱慕。来表达春日里,少年男女之间微妙萌动的爱情。以及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发出的愁思。 首联是说溪边采莲花的女孩,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或是和风细雨,或是娇喘微微。荷叶田田,芙蓉朵朵,与春风满面的姑娘的粉颊交相辉映,正如王昌龄《采莲曲》中所道“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隔着莲花,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意趣盎然,富有生活气息。“笑隔荷花”将采莲女纤手拨荷花愉快交谈的神态细腻的表现出来,生动形象。 颔联是说温和的阳光,浓抹的新妆,清澈的流水,风飘香袖的妩媚,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采莲女不知是在挥手还是在故意摆弄,将香袖高举,河面倒映着采莲女精心准备的新妆,最是那一低头的闲花照水,露出她娇羞的神态,腼腆不胜凉风的吹拂,正如“照花前后镜,画面交相映”,人花难辨。这两句勾勒出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美好意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让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机,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颈联两句写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游冶郎,不知哪家的公子,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我们可以想象出此时的采莲女面对岸边的游冶郎会有多么的`娇羞,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心里怦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李白笔下的娇羞之态并未点明,只是从“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联想到的,有着明丽可人的浪漫情调,自有一种清新脱俗。诗人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又以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衬托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写罗敷的手法,从而更加委婉传神。 最后尾联则是说诗人骑着紫骝,马儿嘶鸣着,惊花,花落,空见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1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翻译 菱叶随着水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低头羞涩微笑,哪想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注释 萦:萦回,旋转,缭绕。 飐:摇曳。 小船通:两只小船相遇。 搔头:簪之别名。 碧玉搔头:即碧玉簪,简称玉搔头。 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描写采莲生活的诗歌很早就出现了,汉乐府中就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南北朝出现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到了唐代,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戎昱、崔国辅、皇甫松等都写过这类诗歌。白居易的《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 白居易这首诗写采莲少女的初恋情态,喜悦而娇羞,如闻纸上有人,呼之欲出。尤其是后两句的细节描写,生动而传神,如灵珠一颗,使整个作品熠熠生辉。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

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菱叶萦波荷飐风”,在碧水荡漾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正因为绿叶的摇动,才让人们看到了“荷叶深处小船通”。荷花深处,暗示了荷花的茂盛、广阔,而“小船通”,则告诉读者有人有活动。这就像一组电影长镜头,先见一片风光,然后将人物活动呈现在其中,给人以真切感。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是上承“ 荷花深处小船通”而来,由写景转为写景中之人。荷花深处,遮天蔽日,凉风习习,是水乡少男少女在劳动之余私下相会的极佳场所。这里并没有说明他们是故意寻找还是无意撞见,也许是兼而有之吧。诗歌仅以欲语而止、搔头落水两个动作细节的描写,就活灵活现刻画出一个痴情、娇羞、可爱的少女形象。恋人相遇,互诉衷肠,何止千言万语,而此时此地,这个娇羞的少女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低头含笑而已;而且情贯一心,甚至不小心将碧玉搔头落入水中,这些都是初恋少女在羞怯、微带紧张的状态上才会有的.情态,被诗人细心地捕捉住并传神地再现出来。 《采莲曲》为民歌体裁,但是白居易没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既写景,又写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层层深入,活灵活现。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出任杭州(公元822~824年)之时。此时的诗人远离朝堂,沉醉在旖旎的江南风光和与友人的诗酒酬和之中,生活轻松、舒心。无意间捕捉到一对年轻男女在荷塘上相遇的有趣一幕,便写下了此诗。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2 采莲曲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采莲曲》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采莲曲》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这首诗没有把采莲少女的正面描写出来,而是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注释 ①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②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③芙蓉:指荷花。 ④乱入:杂入、混入。 ⑤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⑥闻歌:听到歌声。 ⑦始觉:才知道。 赏析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

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王昌龄的《采莲曲》的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王昌龄的《采莲曲》的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王昌龄的《采莲曲》的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王昌龄的《采莲曲》的原文是怎样的呢?王昌龄的《采莲曲》的原文翻译是什么呢?王昌龄的《采莲曲》的原文赏析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王昌龄的《采莲曲》的原文翻译以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赏析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诗歌在开始就展现出一幅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丽画面采莲女的罗裙和荷叶的颜色一样青翠欲滴。比喻虽不新奇,但用在此处却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描绘了田田的荷叶,又写了采莲女美丽的衣裳,两者相互映衬,恍若一体。尤其是“裁”字,用得极其巧妙,罗裙是裁出的,可是此处也用在荷叶上,似从贺知章《咏柳》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句中得到了灵感,让人感到荷叶与罗裙不仅颜色相同,似乎也是同一双巧手以同一种材料制成的。由此又让人不禁联想到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感受到这些女子如荷花般的心灵。娇艳的芙蓉花似乎都朝着采莲女美丽的脸庞开放,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采莲女的美丽,不是闭月羞花式的惊艳,而是如阳光般健康温暖,似乎能催开满池的荷花。这两句诗本自梁元帝《碧玉诗》“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王昌龄的这篇较之则更胜一筹,意义更为隽永。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的第三句“ 乱入池中

看不见” 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深入。它有两重含义:一是突出荷田的稠密, 使人荷莫辨更真实可信;二是突出了观望者的感受和心理活动。其中“ 乱” 字用得十分微妙。末句“ 闻歌始觉有人来” 除了从另一面说明少女被荷田遮蔽与消融,难以被观望者发现以外,又写出一种声音的'美,增添了诗的活泼情趣“。[4] 乱”字既指采莲女纷纷入池嬉笑欢闹的场面,也可指人与花同样娇嫩难以辨别,眼前一乱的感觉而“看不见”呼应上文,也更显荷叶罗裙,芙蓉人面之想像了,同时也虚写了荷塘中花叶繁茂,人在其中若隐若现之景,并引出下句:“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一句描写细腻入微,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始觉”与上句“看不见”呼应,共同创造出了一种“莲花过人头”的意境。“闻歌”也与“乱”字呼应,悠扬动听的歌声表现出她们活泼开朗的天性,同时也为整个采莲的场景添上了动人的一笔。 这首诗句与句联系紧密,意蕴深远,精雕细琢却给人带来清丽自然之感,可以看出王昌龄炼字炼意的高超技艺,对中晚唐的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 拓展知识: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

王昌龄《采莲曲》鉴赏 《采莲曲》译文及赏析

王昌龄《采莲曲》鉴赏《采莲曲》译文及赏析 《采莲曲》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采莲曲》,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采莲曲》注释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乱入:杂入、混入。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闻歌:听到歌声。 始觉:才知道。 《采莲曲》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

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小分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

白居易《采莲曲》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采莲曲》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采莲曲》翻译及赏析 《采莲曲》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采莲少女的初恋情态,喜悦而娇羞,如闻纸上有人,呼之欲出。尤其是后两句的细节描写,生动而传神,如灵珠一颗,使整个作品熠熠生辉。下面小编整理的白居易《采莲曲》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收藏。 白居易《采莲曲》翻译及赏析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 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 ,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 便低头羞涩微笑 ,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飞梭,画面充满了动感。后两句转入人物描写,采莲姑娘遇到自己的情郎,正想说话却又怕人笑话而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了水中。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刻画,一个大胆含羞带笑的鲜亮形象宛如就在我们眼前。 在男女受授不亲的年代,小姑娘有这个胆是不容易的,过去的三从四德和封建礼法约束人,是现在我们不可想像的. 不过话就说回来,江南水乡一直孕育着这些多情而有大胆的儿女.像李清照,等,更具江湖儿女的豪情 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

拓展: 《采莲曲》(作者:王勃)唐诗赏析 采莲曲(乐府作采莲归) 作者:唐·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裴回江上月。 裴回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赏析】 莲即荷花。诗歌通过对采莲女子的形象塑造和心理刻划,表现出她们对征夫的深切思念和无限幽怨。诗人热情赞美和平宁静的劳动生活,对劳动人民所承受的战争苦难深寄同情。这是一首以七言为主的叙事诗,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大段落。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全诗采取倒叙手法,实是故事的结尾。采莲归来水湿衣裙,芙蓉指的`不是荷花,梁元帝的《采莲曲》写道:“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绿水芙蓉衣”,在读者眼前所浮现

釆莲曲王昌龄翻译赏析

釆莲曲王昌龄翻译赏析 采莲曲是唐代注明诗人王昌龄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江南水乡秀丽的风光、采莲女的纯洁活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釆莲曲王昌龄翻译赏析,欢迎来参考! 原文: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字词解释: ①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②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③芙蓉:指荷花。 ④乱入:杂入、混入。 ⑤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⑥闻歌:听到歌声。 ⑦始觉:才知道。 采莲曲翻译: 采莲姑娘,绿裙飘飘,色如荷叶,难分彼此。朵朵荷花,迎风盛开,姑娘脸庞,相映成辉。池塘荷叶茂密,一片天然美景,采莲姑娘,隐藏不见。听到歌声,才知她们正在忙着采莲。 采莲曲阅读答案: 试题: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 (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答案: (1)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2)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

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采莲曲创作背景: 采莲曲,古曲名。王琦注:“《采莲曲》起梁武帝父子,后人多拟之。”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 在唐天宝七年夏天,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初次与阿朵见面,却是别有一番情趣。那时候,王昌龄独自一人行走在龙标城外,在东溪的荷池,看见了一幅绝美的画面,那就是看见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遂作采莲曲。 采莲曲赏析: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诗歌在开始就展现出一幅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丽画面采莲女的罗裙和荷叶的颜色一样青翠欲滴。比喻虽不新奇,但用在此处却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描绘了田田的荷叶,又写了采莲女美丽的衣裳,两者相互映衬,恍若一体。尤其是“裁”字,用得极其巧妙,罗裙是裁出的,可是此处也用在荷叶上,似从贺知章《咏柳》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句中得到了灵感,让人感到荷叶与罗裙不仅颜色相同,似乎也是同一双巧手以同一种材料制成的。由此又让人不禁联想到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感受到这些女子如荷花般的心灵。娇艳的芙蓉花似乎都朝着采莲女美丽的脸庞开放,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采莲女的美丽,不是闭月羞花式的惊艳,而是如阳光般健康温暖,似乎能催开满池的荷花。这两句诗本自梁元帝《碧玉诗》“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王昌龄的这篇较之则更胜一筹,意义更为隽永。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的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深入。它有两重含义:一是突出荷田的稠密,使人荷莫辨更真实可信;二是突出了观望者的感受和心理活动。其中“乱”字用得十分微妙。末句“闻歌始觉有人来”除了从另一面说明少女被荷田遮蔽与消融,难以被观望者发现以外,又写出一种声音的美,增添了诗的.活泼情趣“。乱”字既指采莲女纷纷入池嬉笑欢闹的场面,也可指人与花同样娇嫩难以辨别,眼前一乱的感觉而“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