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隐蔽油气藏分类与勘探方法认识

隐蔽油气藏分类与勘探方法认识

隐蔽油气藏分类与勘探方法认识
隐蔽油气藏分类与勘探方法认识

隐蔽油气藏分类与勘探方法认识

摘要:随着隐蔽油气藏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其认识与深入理解日趋重要。近年来对于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复杂多样,勘探方法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总结出了部分可行的分类方法以及其部分勘探方法,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字:隐蔽油气藏,分类,勘探方法,层序地层学,三维地震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的逐渐提高,油田可采储量与采出资源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于是寻找隐蔽圈闭和隐蔽油气藏就成为大多数油区的主要勘探方向。(季敏等,2009)

自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对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和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成果和理论认识,尤其是对渤海湾盆地的研究和勘探最为深入和系统。但在隐蔽油气藏(隐蔽圈闭)的涵义和分类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混乱。目前我国对其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分类归属。笔者依据对国内外文献的调研和我国隐蔽油气藏勘探与研究历程的回顾,现对其进行部分总结并阐述自己的认识。(牛嘉玉等,2005)

1我国对隐蔽油气藏的研究

几乎与国际同步,我国地质界对非构造油气藏也在进行不断探索。我国学者对隐蔽油气藏的理解和定义形成了2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隐蔽油气藏”在涵义上等同于“非构造圈闭油气藏”,即直接沿袭和引用了A. I. Levorsen的初始定义;另一种观点是以朱夏先生为代表,认为隐蔽油气藏除非构造油气藏外,还应包含某些类型的构造油气藏,将“隐蔽油气藏”定义为在现有勘探方法与技术水平条件下较难识别和描述的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圈闭识别、描述和评价的

难易程度取决于勘探技术及方法的发展水平、盆地的勘探阶段以及盆地的类型。也就是说,在盆地不同的勘探阶段,随着针对性勘探技术方法的发展与完善,对各类圈闭目标的识别与描述愈来愈明朗化。所以,其隐蔽油气藏涵盖的圈闭成因类型也在不断变化。

从我国学者对隐蔽油气藏的两种理解和已取得的认识来看,无论是等同于非构造圈闭,还是对A. I. Levorsen的初始定义加以扩展(包含某些难识别的构造圈闭),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隐蔽油气藏作为一种油气勘探圈闭目标特性的分类,在勘探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时刻提醒油气勘探工作者们应积极开发和探索各类隐蔽圈闭目标的识别技术与方法,并明确了科技工程攻关的目标。在理论层面上,对隐蔽油气藏的石油地质理论研究都应归属于各种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的研究,即针对它所涵盖的各种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来进行石油地质理论的研讨。任何试图脱离盆地类型以及盆地勘探阶段对隐蔽油气藏进行的统一分类均是无意义的。其根本原因在于:隐蔽油气藏所涵盖的类型因盆地类型以及盆地勘探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主体由各种非构造油气藏构成。在油气藏分类方面,对非构造油气藏的分类争议较大,方案较多,一直未能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从而,对非构造油气藏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圈闭成因分类将更利于指导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牛嘉玉等,2005)

2隐蔽油气藏的分类

关于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探讨。这些分类方法主要是以传统的隐蔽油气藏的定义为基础,把地层圈闭油气藏作为隐蔽油气藏的主体,其不同之点在于对地层圈闭的概念和定义有争论。近年来,有将岩性油藏从地层油藏中分出来的趋势。(庞雄奇,2007)

在20 世纪50 年代,前苏联的多位学者对非构造油气藏也开展了大量的探讨与实践。其油藏圈闭成因分类与美国有所不同,更加突出岩性因素(砂岩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等),专门划分出岩性圈闭大类;而美国分类中的地层圈闭则包含了砂岩上倾尖灭和透镜体等类型。我国老一代石油地质学家也早已有若干圈闭成因分类方案和论述,他们结合陆相沉积盆地物源近、岩性岩相变化快等特点,均突出了“岩性”控制因素,将岩性圈闭定为与地层和构造同级的一大类。地层

圈闭大类仅包含与不整合面相关的各种圈闭类型,这一点明显区别于西方学者的划分方案。(牛嘉玉,2005)

例如,胡见义院士等对非构造油气藏进行了较为系统和科学的圈闭成因分类,将非构造油气藏分为 4 大类型,即地层圈闭油气藏、岩性圈闭油气藏、混合型圈闭油气藏和水动力圈闭油气藏。(表2-1)

表2-1 非构造油气藏的分类方案对比(据牛嘉玉,2005)

不难看出,这些非构造油气藏实质上都是岩性地层油气藏,除此之外它还应该包括目前发现的非构造成因的一些特殊类型的油气藏,其中包括煤层气藏、水合甲烷气藏、水溶气藏、深盆气藏等。这些说明,非构造油气藏包括了所有的岩性地层油气藏,同时还包括了所有的特殊成因的油气藏,它们都属于隐蔽油气藏,但不能等同于隐蔽油气藏,因为隐蔽油气藏还包括了一部分用常规勘探方法无法识别的构造油气藏。牛嘉玉总结了各种非构造油气藏分类方案的差异,将非构造油气藏分为岩性油气藏、不整合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3大类、14个小类(见表2-1)。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油气田勘探的方法和技术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因此一些过去被称之为隐蔽油气藏的在当前条件下可能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隐蔽油气藏,当前被判定为隐蔽油气藏的在未来方法技术条件下可能较容易被发现。这些说明,隐蔽油气藏这一概念在油气田勘探的任何阶段都可以使用,但它所包含的确切内容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改变的。(梁富康,2011)

3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方法

近年来,我国在隐蔽油气藏的理论研究与勘探实践都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对我国东部油田的精细勘探研究,总结出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五大技术体系,即: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采集,地震储层预测,成藏综合评价,特殊的钻井、测井、压裂改造工艺,其中最核心的技术为层序地层学技术和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张运东,2005)

除了传统的岩心观察、钻井、测井、地震等研究手段外,一些新的石油地质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应用,为隐蔽油气藏的成因机理探讨和勘探开拓了更广泛的思路。

3.1地质理论与方法

3.1.1层序地层学研究

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隐蔽油气藏分布和成因与层序地层的关系密切,地层岩相变化、不整合以及潜山、透镜状砂体等在沉积地层中是普遍存在的,这些都可以作为隐蔽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层序地层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鹿洪友,2004)其具体方

法为以三级层序为主,运用露头、岩心、测井和地震等技术识别各种关键界面,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格架的界面和相关体系域处展开研究储集体的展布特征和规律,综合考虑各种地质和成藏因素,寻找隐蔽油气藏。(胡晓兰,2010)3.1.2古地貌研究

地貌是地表的外在形态,在地层的沉积演变过程中受沉积基准面的升降变化,沉积物从地貌高点搬运到地势低处,经历“填平补齐”的过程。地貌中(胡晓兰,2010)的凸、沟、坡、凹等形态单元在储集体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沉积基准面下降,地貌凸起处被剥蚀,形成碎屑沉积物,被水或风等动力载体携带并沿着地势低处运移;根据能量消耗最低原理(邹德江,2008),沉积物沿着构造转换带运移消耗能量最低,构造转换带属于斜坡地带;“坡带富沟”理论表明(邢凤存,2008),古凸起被剥蚀后的沉积物沿转换带处的古沟谷向下运移,并经过斜坡带汇集到凹陷处。这些地貌形态的不同组合呈现出不同的地貌格局,同时对储集体的控制作用也不同。古地貌控制着隐蔽储集体的平面展布,古高点和古凸起控制物源的搬运和水系的变迁,负向地貌单元对储集体的汇集及地层上超对储集体上倾延伸范围具有制约作用(樊太亮,2000)。

3.1.3坡折带理论

坡折带纵向上受沉积基准面影响而控制着储集体的垂向发育,横向上对物源沉积体系分期卸载并制约沉积体系的分布形成与坡折带成因和类型相关的独特油气成藏组合。构造和沉积的双重控制作用,使得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在相应的沉积环境下,会发育不同类型的坡折带以及对应形态的隐伏储集体。

坡折带理论在隐蔽油气藏中的运用,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陆架坡折陆架坡折控制了低位域砂体的展布。为此,国内学者创新性地将其引入陆相湖盆中,如林畅松等在沾化凹陷提出了构造坡折带;王英民等提出了断裂、挠曲、沉积和侵蚀等成因类型的坡折带。此外,陆永潮、任建业等在探讨构造坡折带形成机制时提出了弯折带及枢纽带的概念,坡折带及弯折带甚至枢纽带都控制了砂体特别是低位砂体的展布,解决了隐蔽油气藏储集仓储的问题,构成了隐蔽油气藏成藏理论的基础。该理论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陆相盆地层序地层理论,是我国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光辉,2007)

总之,坡折带对砂体的控制作用是形成与坡折带相关的隐蔽油气藏的最重要因素,在油气勘探过程中,识别坡折带至关重要。

3.2地震勘探方法

3.2.1地震属性分析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现已成为地震解释工作的主要技术手段,尤其是在隐蔽油气藏识别与描述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地震属性是指那些由地震数据或者是由地震数据产生的其他数据(如波阻抗),经过数学变换而导出的能够反映地震波几何学、动力学、运动学以及统计学特性信息的综合特征参数,其中没有其他类型数据的介入。通过属性解释能够获得许多有关地层、断层、裂缝、岩性和相变化的重要特征信息,可广泛应用于地震构造解释、地层分析、油藏特征描述以及油藏动态检测等领域。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发展大致从20世纪60年代的直接烃类检测亮(暗、平)点开始,经历了70年代的瞬时属性或复数道分析、80年代的多属性分析、90年代的多维属性分析等阶段,现已进入三维可视化属性分析阶段。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研究已由线、面信息扩展到三维体信息,从原始资料准备到属性分类提取、优化、分析应用以至效果评价等,是一项油气目标体识别与描述的综合性技术。(梁富康,2011)

3.2.2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

隐蔽油气藏发现靠技术进步,技术是多方面的。但对这些理论技术和方法方面非常重要的是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发展,对地震勘探的精度也越来越高,而层序地层学的形成和发展与地震技术的进步也密不可分,高精度的层序地层研究需要高分辨率的地震勘探,钻井资料虽可以精细划分出层序或旋回地层的高频单元,但只局限于井点上,在盆地中界面的对比仍以地震资料最为直观和有效。

我国的陆相地层具有地质结构复杂、断裂发育,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地层厚薄不一等特点。要克服这些难点,寻找地层、岩性、低幅度构造、断块油气藏,主要在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上下功夫;要寻找深层潜山油气藏,必须要提高深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成像;要解决地下各向异性问题,获得地质体各个方向的地质信息,预测裂缝发育带、需要进行全三维勘探。

要提高地震探测的精度,要求地震具有更高的垂直和空间分辨率、增强捕捉弱信号的反应能力,从地震数据的采集角度看,要求更小的面元、更大的炮检

距、更高的动态范围,每次激发接收的道数成倍的增加、宽方位角接受、转换波及三分量采集等。(李祥权,2005)

4结论

随着石油供需矛盾的不断突出, 开展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研究已成为提高国内油气自给能力, 解决国家经济和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其的充分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三条结论:

(1)现阶段的隐蔽油气藏,除了包括普遍认同的非构造油气藏外,还包括一些用常规方法和技术手段难以识别的复杂构造油气藏。占隐蔽油气藏大部分的非构造油气藏,包括岩性油气藏、不整合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3个大类及对其进一步细分出来的14个小类。

(2)对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的系统研究表明, 层序地层学理论、古地貌和坡折带理论为研究隐蔽储集体的形成及分布规律指明了勘探方向。

(3)新的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提供新的机遇。目前有效的隐蔽油气藏勘探手段为高精度地震勘探。

参考文献

[1]季敏,谭丽娟,刘斌. 隐蔽油气藏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断块油气田,2007,,16

(2):45-47.

[2]牛嘉玉,李秋芬,鲁卫华,吴贤顺. 关于“隐蔽油气藏”概念的若干思考[J].石油学报,

2005,26(2):122-126.

[3]沈守文,彭大钧,颜其彬,黄先律. 试论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及勘探思路[J]. 石油学报,

2000,21(1):16-22.

[4]庞雄奇,陈冬霞,张俊. 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J]. 海相油气地质,

2007,12(7):56-62.

[5]梁富康,于兴河,王淑丽. 隐蔽油气藏的分类特点及勘探技术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3(1):13-16.

[6]张运东,薛红兵,朱如凯,高朝阳. 国内外隐蔽油气藏勘探现状[J]. 中国石油勘探,

2005,第3期:64-68.

[7]胡晓兰,樊太亮,王宏语,侯伟,王建平,邹拓.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体系再认识[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21(6):996-1003.

[8]鹿洪友,操应长,吴明荣,等.层序地层学应用于陆相湖盆中隐蔽油气藏的成因解释[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28(2):209-213.

[8]朱光辉,蒋恕,蔡东升,王华,胡孝林. 中国碎屑岩隐蔽油气藏勘探进展与问题[J]. 石

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7,29(2):1-8.

[9]何登发. 不整合面的结构与油气聚集[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4(2):142-149.

[10]邹德江,于兴河,李胜利,等. 古地貌对储层沉积体系控制作用分析--以冀中油田马

西地区为例[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30(2):175-178.

[11]邢凤存,陆永潮,刘传虎,等. 车排子地区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其控砂机制[J] . 石油

与天然气地质,2008,29(2):78-83.

[12]樊太亮,吕延仓,丁华明. 层序地层体制中的陆相储层发育规律[J]. 地学前缘,

2000,7(4):315-321.

[13]李祥权,陈少平,杜学斌,崔丽静. 隐蔽油气藏勘探方法与发展趋势[J]. 断块油气

田,2005,12(2):1-3.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及勘探方法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及勘探方法 目录 1 隐蔽油气藏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 2 隐蔽油气藏的分类 (2) 3.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 (5) 3.1 层序地层理论 (5) 3.2 坡折带理论 (6) 3.3 复式输导体系理论 (7) 3.4 相势控藏理论 (7) 4 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方法和技术 (8) 4.1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指导下的准确选区选带是隐蔽油藏勘探的基础 (9) 4.2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采集、高保真处理是隐蔽油藏勘探的保障 (11) 4.3 多井多层位标定、构造精细解释、变速成图是隐蔽油藏勘探成功的关键 (12) 4.4 地震属性分析、频谱分解、地震正反演等预测技术是隐蔽油藏勘探的手段 (14) 4.5已钻井重新认识、“滚动勘探”模式是隐蔽油藏勘探的重要途径 (16) 4.6 应用油气化探技术勘探隐蔽油气藏 (16) 4.7按照隐蔽油气藏的类型选择勘探方法 (17) 5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8) 5.1 存在问题 (18) 5.2 发展趋势 (18) 参考文献 (19)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可供勘探的构造圈闭日益减少,隐蔽油气藏已成为未来最具储量接替前景的勘探目标。所谓隐蔽油气藏通常是指以地层、岩性为主要控制因素、常规技术手段难以发现的油气藏⑴。隐蔽油气藏成条件复杂、圈闭形态不规则、埋藏和分布具有隐蔽性、勘探难度较大,人们对隐蔽油气藏研究还不系统,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完善。本文结合国内外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理论研究现状,总结了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思路与技术,分析了隐蔽油气藏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隐蔽油气藏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指导日后隐蔽油气藏勘探。 1隐蔽油气藏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关于隐蔽圈闭,最早在1964年由美国著名石油学家Levorsen进行了完整的论证,随后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地层圈闭、岩性圈闭和古地貌圈闭的油气勘探。目前普遍认为,隐蔽圈闭是指用常规技术方法和手段难以识别的圈闭,它们主要是 由于沉积、古构造运动、水动力变化及成岩作用所引起的,包括地层超覆、地层不整合、上倾尖灭、透镜体、古河道、潜山、礁体及裂缝圈闭等。隐蔽油气藏是指油气在隐蔽圈闭中的聚集。隐蔽油气藏的概念最早由卡尔(1880) [2]提出。威尔逊(1934)提出了非构造圈(Nonstructural trap)是“由于岩层孔隙度变化而封闭的储层”的观点[3]。莱复生(1936)提出了地层圈闭的概念[4],并发表了题为“地层型油田”的论文;Lveorsen在1966年发表的遗作《隐蔽圈闭》 (obseurea ndSubtletrpas) 提出现代意义的隐蔽油气藏的概念,认为是隐蔽和难以琢磨的圈闭。后来哈尔布特H(T.Halbouyt1982)等对这个概念作了的进一步阐述,其含义主要是泛指在油气勘探上难以识别和难以发现的油气藏,并不是专指 非背斜或地层岩性类型的油气藏⑸。萨维特认为隐蔽圈闭是用目前普遍采用的勘探方法难以圈定其位置的圈闭;朱夏指出,隐蔽圈闭也包括某些构造圈闭,圈闭是否隐蔽,取决于它们本身的形式和成因类型;庞雄奇等将隐蔽油气藏定义为:在现有理论和技术条件下,从物探和测井等资料上不能直接发现或识别出来的油气藏概称为隐蔽油气藏。 对于隐蔽油气藏的概念目前还存在不同的认识,主要的差异在于构造成因油藏是否属于隐蔽油气藏,如邱中健曾将极其复杂的小断块油气藏列入隐蔽油气藏的范畴,薛良清则认为隐蔽油气藏主要指非构造的地层、岩性圈闭被油气充注后形成的油气藏。潘元林等认为隐蔽油气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技 术经济条件下,其含义也有所不同,而与具体的油气藏类型没有直接的关系,并认为就勘探的难易程度而言,构造油气藏具有特定的空间形态和分布规律,不论 是传统的勘探方法,还是现代的勘探技术方法,它们都是比较容易发现的;虽然

隐蔽油气藏分类与勘探方法认识

隐蔽油气藏分类与勘探方法认识 摘要:随着隐蔽油气藏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其认识与深入理解日趋重要。近年来对于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复杂多样,勘探方法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总结出了部分可行的分类方法以及其部分勘探方法,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字:隐蔽油气藏,分类,勘探方法,层序地层学,三维地震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的逐渐提高,油田可采储量与采出资源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于是寻找隐蔽圈闭和隐蔽油气藏就成为大多数油区的主要勘探方向。(季敏等,2009) 自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对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和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成果和理论认识,尤其是对渤海湾盆地的研究和勘探最为深入和系统。但在隐蔽油气藏(隐蔽圈闭)的涵义和分类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混乱。目前我国对其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分类归属。笔者依据对国内外文献的调研和我国隐蔽油气藏勘探与研究历程的回顾,现对其进行部分总结并阐述自己的认识。(牛嘉玉等,2005) 1我国对隐蔽油气藏的研究 几乎与国际同步,我国地质界对非构造油气藏也在进行不断探索。我国学者对隐蔽油气藏的理解和定义形成了2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隐蔽油气藏”在涵义上等同于“非构造圈闭油气藏”,即直接沿袭和引用了A. I. Levorsen的初始定义;另一种观点是以朱夏先生为代表,认为隐蔽油气藏除非构造油气藏外,还应包含某些类型的构造油气藏,将“隐蔽油气藏”定义为在现有勘探方法与技术水平条件下较难识别和描述的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圈闭识别、描述和评价的

难易程度取决于勘探技术及方法的发展水平、盆地的勘探阶段以及盆地的类型。也就是说,在盆地不同的勘探阶段,随着针对性勘探技术方法的发展与完善,对各类圈闭目标的识别与描述愈来愈明朗化。所以,其隐蔽油气藏涵盖的圈闭成因类型也在不断变化。 从我国学者对隐蔽油气藏的两种理解和已取得的认识来看,无论是等同于非构造圈闭,还是对A. I. Levorsen的初始定义加以扩展(包含某些难识别的构造圈闭),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隐蔽油气藏作为一种油气勘探圈闭目标特性的分类,在勘探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时刻提醒油气勘探工作者们应积极开发和探索各类隐蔽圈闭目标的识别技术与方法,并明确了科技工程攻关的目标。在理论层面上,对隐蔽油气藏的石油地质理论研究都应归属于各种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的研究,即针对它所涵盖的各种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来进行石油地质理论的研讨。任何试图脱离盆地类型以及盆地勘探阶段对隐蔽油气藏进行的统一分类均是无意义的。其根本原因在于:隐蔽油气藏所涵盖的类型因盆地类型以及盆地勘探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主体由各种非构造油气藏构成。在油气藏分类方面,对非构造油气藏的分类争议较大,方案较多,一直未能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从而,对非构造油气藏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圈闭成因分类将更利于指导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牛嘉玉等,2005) 2隐蔽油气藏的分类 关于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探讨。这些分类方法主要是以传统的隐蔽油气藏的定义为基础,把地层圈闭油气藏作为隐蔽油气藏的主体,其不同之点在于对地层圈闭的概念和定义有争论。近年来,有将岩性油藏从地层油藏中分出来的趋势。(庞雄奇,2007) 在20 世纪50 年代,前苏联的多位学者对非构造油气藏也开展了大量的探讨与实践。其油藏圈闭成因分类与美国有所不同,更加突出岩性因素(砂岩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等),专门划分出岩性圈闭大类;而美国分类中的地层圈闭则包含了砂岩上倾尖灭和透镜体等类型。我国老一代石油地质学家也早已有若干圈闭成因分类方案和论述,他们结合陆相沉积盆地物源近、岩性岩相变化快等特点,均突出了“岩性”控制因素,将岩性圈闭定为与地层和构造同级的一大类。地层

隐蔽油气藏勘探对基准面旋回研究的启示

隐蔽油气藏勘探对基准面旋回研究的启示X 杨 龙1,宋来明2,桑淑云2,魏 宁3,董海亮4 (1.长庆油田第四采油厂地质研究所,陕西靖边 718500;2.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7; 3.中国石油大港油田井下作业公司; 4.渤海钻探国际工程分公司,天津 300283) 摘 要:从基准面以及基准面旋回研究的进展出发,论述了层序界面划分的弊端,该弊端导致了基准面旋回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带来了诸多不便。目前,我国油气勘探工作已经进入了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而这种弊端更显突出。隐蔽油气藏中,洪泛面的意义尤为突出,不但控制了岩性油气藏的分布,更是控制了主力油层的分布,因而对原有的基准面旋回划分方案提出质疑。松辽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在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调整基准面旋回划分界限,大大提高了基准面旋回划分的可操作性,意义非常重大。 关键词:隐蔽油气藏;基准面旋回;洪泛面;层序界面 中图分类号:P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1)02—0139—03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邓宏文教授将基准面旋回理论引进国内,短短的十多年时间,基准面旋回理论在国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在各高校以及科研生产单位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如果说,层序地层学理论是地质学上一次重大革命,基准面旋回理论则是这次革命性事件中一次重大变革。 1 基准面旋回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地质学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基准面旋回理论无疑是这一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支。 早在20世纪初,地质学家就已经认识到基准面的存在并试图论述其对于地层层序的依存性[1],并开始对其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描述以及研究,试图能将基准面及其意义进行明确定义,并加以定量表征。总的说来,地质学家或者认为基准面是地貌学上的平衡剖面[2],或者认为是分隔沉积作用和侵蚀作用的理论均衡面[3,4]。Wheeler H.E.的工作[5]奠定了目前基准面旋回理论广泛应用的基础,他第一次明确地从地层保存作用出发来认识基准面,并赋予其时间意义。Cro ss T.A.[3,6,7] 进一步论述了基准面的含义,提出:基准面是一个势能面,它反映了地球表面与力求其平衡的地表过程间的不平衡程度。目前国内普遍应用的基准面旋回理论即基于此观点,认为基准面为一非物理面,而是一个抽象面,是动态的、波状起伏的、不可测量的三维空间势能曲面[3,6,7]。基准面旋回是指基准面上升到下降过程中保存下来的一系列地层[3]。 基准面旋回理论为建立等时性地层框架提供了一套有利的工具,使油气领域地质工作者乃至物探工作者以等时性为研究基础的观念空前广泛地建立起来。这一点意义尤为突出。到目前为止,基准面旋回理论的广泛应用为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获得了广大生产科研人员的一致认同。但随着该理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基准面旋回理论一个重大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即基准面旋回规模的确定及层序方案的划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基准面旋回的划分一直是基准面旋回理论的核心问题。不同的地质工作者对旋回的理解不一致,相差非常大。很多学者作了大量工作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从方法上[8]到资料上[8]再到研究的思路和角度[8-12],学者们孜孜以求,做了很多工作。然而,即使是同一地区,不同学者划分方案迥异、基准面旋回规模差别较大。甚至导致了目前二分、三分、四分等众多的层序划分方案及其改良建议[13]。也就是说,基准面旋回划分的可操作性不强。即虽然基准面旋回提供了一套科学分析地层问题的思路,但其没有提供有效利用该套思路的标准。部分学者[13-14]针对这个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 139  2011年第2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X收稿日期:2010-12-20 作者简介:杨龙(1977—),男,工程师,现在长庆油田第四采油厂地质所从事科研及管理工作。

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与技术

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与技术 岩性油气藏勘探现状及勘探前景 一、勘探现状 随着中国陆上含油气盆地逐步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探索岩性油气藏的重要性也日趋明显。岩性油气藏是目前中国陆上油气勘探的四大重要领域之一(其他 3 个领域是前陆冲断带油气藏勘探、叠合盆地中下部组合和老区精细勘探)。也是目前中国陆上实现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现实领域。从中国陆上近年来岩性油气藏探明储量规模来看,已经从90 年代初的20%逐步上升到目前的55%左右,初步显示出岩性油气藏在增储上产方面的重要意义。从具体盆地来看: 在松辽、鄂尔多斯、渤海湾等盆地年增储规模均在亿吨以上;在准噶尔、塔里木、四川等盆地其增储地位日显重要;在二连、海拉尔、柴达木等盆地成为新 的增储领域;在酒泉、吐哈等盆地此方面勘探也有新的发现。总体来看中国陆上大部分含油气盆地在岩性油气藏勘探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勘探实践证明,中国陆上绝大部分含油气盆地应具有发育岩性油气藏的良好地质背景。 二、勘探前景 从中国陆上主要含油气盆地剩余油气资源量来看,七大盆地(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四川盆 —1— 地)剩余石油地质资源总量179.2亿t,岩性地层91.3亿t,占总石油地质资源量的51%。具体到各个盆地来看: 松辽盆地剩余资源41。3亿t,其中岩性-地层26.6亿t;渤海湾盆地剩余资源32.7亿t,其中岩性-地层12.7亿t;鄂尔多斯盆地剩余资源33.7亿t,其中岩性-地层27.6亿t;准噶尔盆地剩余资源20.3亿t,其中岩性-地层10.3亿t;塔里木盆地剩余资源38.3亿t,其中岩性-地层 8.5亿t;柴达木盆地剩余资源10亿t。其中岩性-地层4亿t;四川盆地剩余资源2.9亿t,其中岩性-地层196亿t。由此可见,中国陆上主要盆地都具有开展岩性

断陷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方法与实践_以泌阳凹陷为例_蒋恕

[收稿日期]20050428  [基金项目]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03AB13012)。  [作者简介]蒋恕(1976),男,2000年大学毕业,博士,现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研究工作。 断陷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方法与实践 ———以泌阳凹陷为例 蒋 恕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10002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 王 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海相或陆相盆地(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成功得益于沉积型或者构造型坡折的存在,而在无坡折 型断陷湖盆的隐蔽油气藏勘探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通过在泌阳凹陷的工作,初步探索出了无坡折型断陷湖盆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方法和技术,该方法和技术以层序地层学“点线面体面线点”的研究思路为 主线,以地震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测井约束反演技术为手段,通过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地震地 质的相互验证,最后结合成藏条件分析进行隐蔽油气藏预测。 [关键词]隐蔽油气藏;断陷盆地;湖相盆地;坡折;油气勘探;泌阳凹陷 [中图分类号]T E132.14;P618.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05)03027305 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必须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和技术,才能提高复杂多变的隐蔽油气藏的发现率[1]。基于高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技术以及结合露头、测井分析和储集层预测技术而发展起来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学,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新的概念和方法[2~4]。在国内外,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南非的Pletoms 盆地和Bredasdrop 盆地、中国东部东营凹陷和辽河东部凹陷等隐蔽油气藏的预测等[5~9]。但是这些盆地(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成功主要得益于沉积型或构造型坡折的存在及坡折带对隐蔽油气藏的控制理论[10,11]。泌阳凹陷这类盆地控盆断裂为陡倾平面状,这种边界断层导致上盘旋转旋斜,只发生变位,而不发生明显变形,往往形成枢纽型斜坡[12],其缓坡带没有明显的坡折带,不具备形成下切谷的条件,加上盆小,盆底扇不典型,难于识别,对这类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是一个挑战。 1 勘探方法与技术路线许多实践证明了层序地层学运用于陆相断陷湖盆是可行的,但是其在不同类型断陷盆地中,层序及体系域的划分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传统层序地层的研究流程是“点线面体”,前人在运用中要么过多依赖地震剖面,要么过多强调等时地层格架中沉积体系空间配置,近年来加强了反演技术在隐蔽油气藏预测中运用,总结出的预测隐蔽油气藏方法往往不系统[13];尤其对应泌阳凹陷这类盆地无明显的坡折带,低位体系域的划分或初始湖泛面的识别困难,非典型的盆底扇地震反射特征不明显,因而在层序地层界面上识别一些特殊反射的地质体是隐蔽油气藏勘探的重点;而特殊地质体的识别和检验在无坡折型断陷湖盆非常困难,为了验证找寻的特殊地质体的可靠性,测井约束反演、地震属性提取、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是重要的保障;另外,成藏条件分析是决定特殊地质体能否成藏的关键所在。为此,笔者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与技术路线,强调先“点线面体”建立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然后在有利区带内从面到点,自始至终紧密地将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2 勘探实践 2.1 层序界面的准确识别与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在野外露头、岩心、单井层序界面识别、结合高精度三维地震剖面地震同相轴反射特征的基础上, 273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年6月 第27卷 第3期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 (J .JPI ) Ju n .2005 Vol .27 No .3

油气藏分类

油气藏的分类 摘要: 目前,在世界上发现的油气藏的种类众多,形成方式也各有不同,地质学家很早就认识到将这些油气藏分类的必要性。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们提出的油气藏的分类很多。其中大部分支持的是根据圈闭的形态和成因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在油气勘探中已经取得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常规油气藏的数量慢慢减少以及非常规油气藏在油气藏勘探中的地位的上升,使我们逐渐重视起这些非圈闭类的油气藏,而以往的分类方法在这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更为有效的方法对油气藏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不应该完全推翻根据圈闭分类的方法,而是应该继承圈闭分类的优点并对它的不足加以补充。本文就是在圈闭分类的基础上对油气藏在宏观上分成聚集类油气藏和非聚集类油气藏,并对两种分类分别进行了简单地划分,以此来更好地进行学术上的探讨。 关键词:油气藏分类常规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圈闭非圈闭 一、传统油气藏分类简要概述 传统对油气藏的分类一般遵循两条基本的原则: 1、分类的科学性,即分类应能充分反映圈闭的成因,反映各种不同类型油气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分类的实用性,即分类应能有效地指导油气藏的勘探及开发工作,并且比较简单实用。 根据上述两条分类原则将油气藏按照圈闭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符合油气藏,并根据具体特点细分为若干类型(表1)。 二、传统油气藏分类缺陷 可以说,传统油气藏的分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油气藏的勘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在寻找圈闭类油气藏勘探中更是如鱼得水,曾经在石油勘探中形成这样的思维“找石油就找背斜”。可见,以圈闭对油气藏分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但近些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藏的发展,如致密砂岩气、页岩气、页岩油、煤层气油气藏在储量和开采量的提高,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些所谓的非常规油气藏,而这些油气藏之所以被称为非常规油气藏,如果从发现和利用的时间角度讲,先被利用的就是常规的,后被发现的就是非常规的,但如果当初先被发

油藏分类

2010年12月21日 油藏分类方法概述 刘峰1 (地质创新08 2008041117) 摘要:对油藏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的对油藏进行管理,提高对油气田的开发。目前对油藏的分类有很多标准,如粘度、密度、孔渗性等根据原有物性的分类,也有断块、背斜、不整合等根据圈闭构造的分类,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系统的聚类分析,实现了油藏的聚类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适应不同的需求,本文将会就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油藏分类问题进行综合的归纳。 关键字:粘度、密度、聚类分析、岩性、构造分类、圈闭、储集层 正文: 油藏的分类至今也没有统一的答案,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类别。但是油藏分类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3]: 1)油藏的地质特征,包括油藏的圈闭、储集岩、储集空间、压力等特征。 2 )油藏的流体及其分布特征。 3 )油藏的渗流物理特性,包括岩石表面的润湿性,油水、油气相对渗流效率等。 4 )油藏的天然驱动能量和驱动类型。 在遵循了这些原则的前提下,油藏的分类仍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分类的标准,包括粘度、挥发性、以及储集层物性等。按原油的性质分为:低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mPa.s;中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20mPa .s;高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20—50 mPa .s;稠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0 mPa .s,相对密度>0.920.稠油又可细分为3大类4大级,见下表[3]。

在天然气藏中,温度介于临界温度和临街凝析温度时,由于开采时地层的压力降低,形成的凝析油,属于轻质油,密度小于0.8.当地层流体位于气液过渡区时,由于温度压力条件的变化,在开发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挥发性,称为挥发油藏。 除了原有本身的性质以外,另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圈闭的类型,不同的圈闭的封闭机理是不一样的,也就形成了不同成因的油藏,一般的圈闭主要有背斜、断层、不整合、刺穿和岩性尖灭等。背斜油藏,油气运移到背斜圈闭中保存下来形成的油藏;断层油藏,油气运移到由断层和岩性上倾尖灭、断层和背斜一翼构成的圈闭时形成的油藏;不整合油藏,油气运移到由不整合圈闭中形成的油藏,不整合分为削截和上超(必须配有盖层);刺穿油藏,由于岩体刺穿,形成了地层上倾和封堵,形成的油藏;岩性油藏,由于岩性的上倾尖灭形成圈闭,一起聚集其中形成的油藏。当然除了岩性的尖灭以外,岩性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砂岩油藏、砾岩油藏、变质岩油藏、粘土岩油藏和碳酸盐岩油藏等。 根据储层物性(主要是渗透性)不同,又可以分为4种类型:高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500X10-3μm2;中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50—500)X10-3μm2;低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10—50)X10-3μm2;特低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10X10-3μm2。 根据油藏的埋藏深度的不同,而已将油藏分为4类:浅层油藏,埋深小于1500m;中深油藏,埋深介于1500—2800m之间;深层油藏,埋深介于2800—4000m之间;超深油藏,埋深大于4000m。 根据油藏动力的不同,分为6类:天然水驱油藏,驱油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边水、底水的压力;气顶驱动油藏,驱油的动力主要靠不同规模的原生气顶的膨胀作用产生的挤压力;重力驱动油藏,驱油的能量主要靠原油的重力作用,只有在地层倾角较大,无其他驱动力来源的情况下,才能单独反映出来;溶解气驱油藏,驱油的能量主要靠在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条件下溶解气的膨胀作用;弹性驱动油藏,驱油的能量主要靠油层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作

油气藏的分类

三、油气藏类型 1、按照相态分类 见表3-2-。 表3-2- 中国油气藏相态类型划分表 2、按照圈闭要素分类 (1)背斜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背斜油气藏类型图 (2)断层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断层油气藏类型图 (3)地层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地层油气藏类型图 (4)岩性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岩性油气藏类型图 (5)混合油气藏及水动力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混合油气藏及水动力油气藏类型图 (6)潜山油藏类型 见图3-2-。 图3-2- 潜山油藏分类 (7)盐丘圈闭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盐丘圈闭理想示意剖面图 (8)深盆气藏 见图3-2-。 图3-2- 美国阿帕拉契亚地区百英尺砂岩深盆气藏剖面图3、按天然气组分因素分类 (1)含酸性气体气藏的划分 1)含硫化氢(H2S)的气藏划分 见表3-2-。

表3-2- 含硫化氢气藏分类 2)含二氧化碳(CO2)的气藏划分 见表3-2-。 表3-2- 含二氧化碳气藏分类 (2) 含氮气(N2)的气藏划分 见表3-2-。 表3-2- 含氮气藏分类 (3) 含氦气(He)的气藏划分 在当前工业技术条件及国民经济实际需要条件下,将天然气组分中含氮量达到0.1%及以上者,称为含氮气藏。 4、按气藏原始地层压力分类 (1)按照地层压力系数(PK)划分 见表3-2-。 (2) 四、油气藏组合模式 1、长垣油气藏聚集带 见图3-2-。 图3-2- 长垣油气藏聚集带实例图 2、古河道砂岩体油气藏聚集带 见图3-2-。 图3-2- 古河道砂岩体油气藏聚集带实例图

油气藏类型及油气田分类

油气藏类型及油气田分类 圈闭 油、气运移到储集层中以后,还不一定形成油气藏。只有在运移的道路上遇到遮挡,阻止它继续前进时,才能集中起来,形成油、气藏。这种由于遮挡而造成的适于油、气聚集的场所,通常称为圈闭。 圈闭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储集层,是具有储集油、气空间的岩层;二是盖层,它是紧邻储集层的不渗透岩层,起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作用;三是遮挡物,它是指从各方面阻止油、气逸散的封闭条件。上述三方面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结合起来,就组成了圈闭。在不同的地质环境里,可以形成各式各样的圈闭条件,根据圈闭成因,一般可将圈闭分为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三种类型。 油、气藏类型 根据圈闭类型的不同,可以将油、气藏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三大类。 构造油气藏的基本特点是聚集油、气的圈闭是由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主要有背斜油、气藏和断层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是指地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岩性油气藏是由于沉积环境变迁,导致沉积物岩性变化,形成岩性尖灭体和透镜体圈闭,在这类圈闭中形成的油气聚集。 常见的潜山油气藏是以地层圈闭为主,也有构造、岩性作用的复合成因的油气藏 根据油气藏油层中有无固定隔层,可以将油气藏分为层状油气藏和块状 油气藏。层状油气藏是指油层呈层状分布,油气聚集受固定层位限制,上下都被不渗透层分隔的油气藏,各层具有不同的油(气)水系统。块状油气藏是指油层顶部被不渗透岩层覆盖,而内部没有被不渗透岩层间隔,整个油层呈块状,具有统一油(气)水界面的油气藏。 根据地层中的原油性质,可以将油气藏分为稠油(重油)油藏、普通黑油油藏、挥发性油藏、凝析气藏和天然气藏。稠油(重油)油藏是指地下原油粘度大于50毫帕秒(原油比重大于0.9,API重度小于25度)的油藏,液体颜色一般为粘稠黑色。普通黑油油藏是指地下原油粘度低于50毫帕秒(原油比重在0.82~0.9之间,API重度在25~41度)的油藏,液体颜色一般为黑色。挥发性油藏和凝析气藏都是油品性质比较特殊的油气藏。挥发性油藏是指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原油与普通黑油相似,呈单一的液态,随着油藏流体的不断产出,地层压力不断降低,单一液体中开始有气体分离出来,从而形成气、液两相共存的这类油气藏。凝析气藏是指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地层流体呈单一的气态,随着油藏流体的不断产出,地层压力不断降低,气藏中开始有液体反凝析出来,形成气液两相共存状态的一类油气藏。表1中给出了不同类型油气藏油品性质分布。

1.3油藏分类

第三章油气藏分类 第一节油气藏分类原则和因素 一、油气藏分类一般遵循的原则 1、油藏的地质特征,包括油藏的圈闭、储集岩、储集空间、压力等特征; 2、油藏的流体性质及分布特征; 3、油藏的渗流物理特性,包括岩石的表面润湿性,油水、油气相对渗透率,毛管压力,水驱油效率等; 4、油藏的天然驱动能量及驱动类型。 二、油藏的分类因素 (一)、原油性质 1、低粘度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 <5 mPa .s为低粘度原油。 2、中粘度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在5~20 mPa .s为中粘度原油。 3、高粘度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在20~50 mPa .s为高粘度原油。 4、稠油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 > 50 mPa .s,相对密度 > 0.920为稠油。稠油又可细分为3大 类4级(表1.3.1)。 表1.3.1 稠油分类标准 注:1)指油层条件下粘度,其它指油层温度下脱气油粘度 5、凝析油 指在地层条件下介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凝析温度之间的气相烃类,一般相对密度< 0.800。 6、挥发油 流体系统位于油气之间的过渡区内,而其特性在油藏内属泡点系统,呈液体状态,相态上接近临界点,在开发过程中挥发性强。 7、高凝油

为凝点 > 40℃的轻质高含蜡原油。 (二)、圈闭 构造圈闭,地层圈闭、水动力圈闭、复合圈闭。 (三)、储集层岩性 砂岩、砾岩、碳酸盐岩、泥岩、火山碎屑岩、侵入岩、变质岩。 (四)、渗透性 1、高渗透 储集岩空气渗透率 > 500×10-3μm2。 2、中渗透 储集岩空气渗透率50—500×10-3μm2。 3、低渗透 储集岩空气渗透率10—50 ×10-3μm2。 4、特低渗透 储集岩空气渗透率 < 10×10-3μm2。 (五)、油、气、水产状 边水、底水、气顶。 (六)、储集层形态 层状(单层、分层、低倾角、高倾角)、块状。 (七)、储集空间类型 孔隙型、裂缝型、双重介质型。 (八)、地层压力 常压(压力系数0.9~1.2)、异常高压(压力系数 > 1.2)、异常低压(压力系数 < 0.9)。 (九)、原油中气饱和度 未饱和、饱和、过饱和。 (十)、埋藏深度 浅层(< 1500m)、中深(1500~2800 m)、深层(2800~4000 m)、超深层(> 4000 m)。 (十一)、润湿性 1、亲水 岩石表面优先被水润湿,自发吸入法测定时,吸水量明显大于吸油量。 2、中性 岩石表面被水与被油润湿能力相近,自发吸入法测定时,吸水量基本等于吸油量。 3、亲油 岩石表面优先被油润湿,自发吸入法测定时,吸油量明显大于吸水量。 (十二)、天然驱动类型 天然水驱、气顶驱、溶解气驱、弹性驱、重力驱动、综合驱动。 三、命名原则 油藏命名采用多因素主、次命名法,次要因素在前,主要因素在后。

石油油藏分类

油藏分类方法概述 摘要:对油藏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的对油藏进行管理,提高对油气田的开发。目前对油藏的分类有很多标准,如粘度、密度、孔渗性等根据原有物性的分类,也有断块、背斜、不整合等根据圈闭构造的分类,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系统的聚类分析,实现了油藏的聚类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适应不同的需求,本文将会就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油藏分类问题进行综合的归纳。 关键字:粘度、密度、聚类分析、岩性、构造分类、圈闭、储集层 正文: 油藏的分类至今也没有统一的答案,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类别。但是油藏分类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3]: 1)油藏的地质特征,包括油藏的圈闭、储集岩、储集空间、压力等特征。 2 )油藏的流体及其分布特征。 3 )油藏的渗流物理特性,包括岩石表面的润湿性,油水、油气相对渗流效率等。 4 )油藏的天然驱动能量和驱动类型。 在遵循了这些原则的前提下,油藏的分类仍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分类的标准,包括粘度、挥发性、以及储集层物性等。按原油的性质分为:低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mPa.s;中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20mPa .s;高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20—50 mPa .s;稠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0 mPa .s,相对密度>0.920.稠油又可细分 [3] 在天然气藏中,温度介于临界温度和临街凝析温度时,由于开采时地层的压力降低,形成的凝析油,属于轻质油,密度小于0.8.当地层流体位于气液过渡区时,由于温度压力条件的变化,在开发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挥发性,称为挥发油藏。

除了原有本身的性质以外,另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圈闭的类型,不同的圈闭的封闭机理是不一样的,也就形成了不同成因的油藏,一般的圈闭主要有背斜、断层、不整合、刺穿和岩性尖灭等。背斜油藏,油气运移到背斜圈闭中保存下来形成的油藏;断层油藏,油气运移到由断层和岩性上倾尖灭、断层和背斜一翼构成的圈闭时形成的油藏;不整合油藏,油气运移到由不整合圈闭中形成的油藏,不整合分为削截和上超(必须配有盖层);刺穿油藏,由于岩体刺穿,形成了地层上倾和封堵,形成的油藏;岩性油藏,由于岩性的上倾尖灭形成圈闭,一起聚集其中形成的油藏。当然除了岩性的尖灭以外,岩性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砂岩油藏、砾岩油藏、变质岩油藏、粘土岩油藏和碳酸盐岩油藏等。 根据储层物性(主要是渗透性)不同,又可以分为4种类型:高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500X10-3μm2;中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50—500)X10-3μm2;低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10—50)X10-3μm2;特低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10X10-3μm2。 根据油藏的埋藏深度的不同,而已将油藏分为4类:浅层油藏,埋深小于1500m;中深油藏,埋深介于1500—2800m之间;深层油藏,埋深介于2800—4000m之间;超深油藏,埋深大于4000m。 根据油藏动力的不同,分为6类:天然水驱油藏,驱油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边水、底水的压力;气顶驱动油藏,驱油的动力主要靠不同规模的原生气顶的膨胀作用产生的挤压力;重力驱动油藏,驱油的能量主要靠原油的重力作用,只有在地层倾角较大,无其他驱动力来源的情况下,才能单独反映出来;溶解气驱油藏,驱油的能量主要靠在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条件下溶解气的膨胀作用;弹性驱动油藏,驱油的能量主要靠油层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作用;综合驱动油藏,综合驱动油藏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驱油能量。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组合方式,制成了油藏的综合分类表,见表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