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气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气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气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气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气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摘要:概述各种气象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研究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具体分析光、温度、水分及空气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探寻其实践应用方法。

关键词:气象园林植物光照温度水分空气

一、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很多,而气象对园林植物就有深远的影响,大到植物带的分布小到植物的生长发育。气象学包括各种气象因素,而对于园林植物来说,气象对其影响有很多方面,如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气象这个大环境,植物的分布、色彩大小等等都离不开它。而最普遍的影响因素莫过于光、温度、水分和空气。故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就是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而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就是四大气象因素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二、气象因子的具体影响

(一)光照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植物生长离不开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各种植物都要求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随时间和空间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所以光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居重要地位,为此我们应该具体分析:

1) 光谱对植物的影响不同波长的光照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叶绿素合成及形态形成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太阳辐射光谱不能全被植物吸收。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的辐射能称为生理辐射,主要指红橙光、蓝紫光和紫外线。

①红橙光被叶绿素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活性最大,蓝紫光的同化效率仅为红橙光的14%。红橙光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加速长日照植物的生长发育,延迟短日照植物的发育,促进种子萌发;

②蓝紫光有利于蛋白质合成,加速短日照植物的发育,延迟长日照植物的发育。紫外线有利于维生素 C 的合成。

③在紫外线辐射下,许多微生物死亡,能大大减少植物病虫害的传播。紫外线也能抑制植物茎的伸长,引起向光敏感性和促进花青素的形成。

在诱导形态建成、向光性及色素形成等方面,不同波长的光,其作用也不同。如蓝紫光抑制植物的伸长,使植物形成矮小的形态;而红光有利于植物的伸长,如用红光偏多的白炽灯照射植物,可引起植物生长过盛的现象。青蓝紫光还能引起植物的向光敏感性,并促进花青素等植物色素的形成。紫外线能抑制植物体内某些生长素的形成,以至于植物的白天生长速度常不及夜间。

生长期内生长素受侧方光线的影响,在迎光一面生长素少于背光面,造成背光面生长速度快于迎光面,产生所谓植物向光运动。

2) 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开花。园林植物对光强的要求,通常通过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来表示。植物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年龄和环境条件的改变会相应的发生变

化,有时甚至变化较大。在园林植物配置的时候常根据受光情况选择适合的植物。

植物对光照强度要求: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荫性植物

①阳性植物:喜光而不能忍受荫蔽的植物,在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阳性植物:光补偿点

较高,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也较高。

松属、水杉、侧柏、杨属、柳属、刺槐、银杏、漆树属、泡桐属、悬铃木、核桃、蒲公英、芍药等。

②阴性植物:具有较强的耐阴能力、在气候较干旱的环境下常不能忍受过强光照的植物。

阴性植物的光补偿点较低,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也较低。冷杉属、云杉属、常春藤属、罗汉松属、杜鹃花属、药用人参、阴生厥类、兰科中地生兰等。

③耐荫性植物:在充足光照下生长最好,但稍受荫蔽时亦不受损害,耐荫的程度因种而异。

耐阴性按由大到小排列顺序:落叶松、柳属、杨属、白桦、黑桦、刺槐、臭椿、白皮松、油松、懈树、白蜡树、红桦、白桦、黄栗、板栗、白榆、春榆、赤杨、核桃揪、水曲柳、国槐、华山松、侧柏、裂叶榆、红松、千金榆、锻属、云杉属、冷杉属。

①.1 耐荫性的变化规律:

1. 阳性树种的寿命一般较耐荫树种短,但生长速度较快,而耐荫树种生长较慢,成熟较慢,开花结实也相对较迟。

2. 阳性树一般耐干旱瘠薄的土壤,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耐荫树则需要比较湿润、肥沃的土壤条件,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较差。

3. 幼龄林耐荫性较强,随着年龄的增加,耐荫性逐渐减弱,特别在壮龄林以后,耐荫性明显降低。

4. 在气候、土壤适宜的条件下,树木耐荫能力比较强,而在干旱、寒冷和瘠薄条件下,耐荫性较差,趋向喜光。在低纬度温暖湿润地区往往比较耐阴,而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趋向喜光。

3)光照时间对植物的影响光照时间的长短对园林植物花芽分化和开花具有显著的影响。有些植物需要在白昼较短,黑夜较长的季节开花,另一些植物则需要在白昼较长,黑夜较短的季节开花,植物开花对不同昼夜长短交换的周期性的适应,叫做光周期现象。植物开花需一定日照长度的特性主要与其原产地的自然日照的长度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短日照植物起源于低纬度地区,长日照植物则起源于高纬度地区。

不同地区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光周期变化特点。进行园林植物引种时,考虑原产地与引种地光周期变化的差异及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特性和敏感程度,才能保证引种的成功。一年生植物的开花期主要决定于日照时间的长短

植物开花所需日照长度: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

①长日照植物:日照长度超过某一数值才能开花的植物。日照长度不够时,只进行营养生长,不能形成花芽。长日照植物通常需要14 小时以上光照才能开花。

如:凤仙花、除虫菊、小麦、油菜、萝卜、菠菜等,在春季短日照条件下生长营养体,到春末夏初日照时数变长时才开花结实。

②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短于某一数值才能开花的植物。通常需要14 小时以上黑暗

才能开花。(长夜植物)

牵牛花、苍耳、菊花和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深秋或早春开花的植物多属此类

③中日照植物:花芽形成需经中等日照时间的植物。如甘蔗开花要求12.5 小时的日照。完成开花和其他生活史阶段与日照长短无关的植物。

如蒲公英、月季、扶桑、香石竹、番茄、四季豆、黄瓜等。

(二)温度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任何生物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活动,温度是对生物影响最为明显的环境因素之一。生命活

动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生物的每一生命活动都有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称为三基点温度。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称生物学零度。

1)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①变温对种子萌发有利。植物种子只有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萌发。

②多数植物在0~35C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上升生长加速

③春化作用,有些植物,成花前需低温诱导,通过春化作用植物才能开花。

④不同植物生长要求的温度有异,热带树种高于温带树种。

2) 低温对植物的危害

①寒害:又称冷害,指气温降至0C以上植物所受到的伤害。

②冻害: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植物组织发生冰冻而引起的伤害称冻害。

③霜害:由于霜的出现而使植物受害,原理类似冻害。

④冻拔:又称冻举,气温下降,引起土壤结冰,是间接的低温危害。

⑤冻裂:多发生在日夜温差大的西南坡上的林木。下午太阳直射树干,入夜气温迅速下降,由于干材导热慢,造成树干西南侧内热胀、外冷缩的弦向拉力,使树干纵向开裂。

⑥生理干旱:冬季或早春土壤冻结时,树木根系不活动。这时如果气温过暖,地上部分进行蒸腾,不断失水,而根系又不能吸水加以补充,时间长了就会引起枝叶干枯和死亡。

3) 高温对植物的危害

①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的这两个重要过程失调;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促使蛋白质凝固、脂类溶解,导致有害代谢产物在体内的积累。

②大多数高等植物的最高点温度是35?40C,只比最适点温度略高。温度达到45 C

以上,植物就会死亡。

③皮烧:强烈的太阳辐射,使树木形成层和树皮组织局部死亡。多发生于树皮光滑树种的成年树木上

④根颈灼伤:土表温度增高,灼伤幼苗根茎。松柏科幼苗当土表温度达40 C就要受害。夏季中午强烈的太阳辐射,常使苗床或采伐迹地土表温度达45C以上,而造成这种危害。灼伤使根颈处产生宽几毫米的缢缩环带,因高温杀死了输导组织和形成层而致死。

4) 温度对植物的分布影响

南 ----- 北:常绿 --- 落叶

阔叶- 针叶

①高温限制生物分布的原因主要是破坏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光合呼吸平衡;并且植物因得不到必要的低温刺激而不能完成发育阶段。

②低温对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更为明显,对植物和变温动物来说,决定其水平分布北界和垂直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就是低温。如:苹果不能在热带栽培,由于高温的限制不能开花结实;可可、椰子只能在热带分布,因为是受低温的限制。

③垂直分布:长江流域马尾松分布在海拔1000~1200 米以下,这个界限的上部为黄山松,是因为在海拔1000~1200 米是马尾松的低温界限,又是黄山松的高温界限。

5) 温度与各气候带的植物景观

①寒温带针叶林景观

②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景观

③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⑤热带季雨林、雨林景观

(三)水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水分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无论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和运输养分过程,还是植物内进行的一切生理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

1)水的作用:

①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作用

②植物生存的物质条件之一

③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繁殖、种子传播的生态因子之一

④可形成特殊的植物景观

2)植物分类(依植物对水分变化的适应能力)

①旱生植物:少量水分即可满足生长发育

树干矮小、树冠稀疏、根系发达、夜小而厚,有的退化成针状,表面有角质层或生绒毛,如:仙人掌

②湿生植物:与旱生植物对立一般根系不发达,生长发育需要大量水分抗旱能力差,如:秋海

棠、酢浆草

③中生植物:介于旱生植物与湿生植物之间,如:水淹可正常生长:旱柳、乌桕、水杉

水淹会死亡:梧桐、桃、李、木瓜、雪松

④水生植物:植物的全部或部分必须在静水或流水中生长,如:王莲

(四)空气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1)空气的化学成分

①氧是植物呼吸所必需,大气中氧的含量几乎不发生变动,而在水和土壤中含量非常不固定。由于这个原因,许多沼泽植物,例如热带海滨的红树林植物常常感到氧的不足,从而形成特殊的呼吸根,伸出地面进行呼吸。

②植物全部地下部分的呼吸作用依赖于土壤空气的组成。

③C0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植物生长盛期特别需要大量的C02。它的浓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会大量增大,而浓度过高,就会对根的吸收产生抑制作用,从而间接影响光合作用。

2)空气运动的影响风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既能直接影响植物(如风媒、风折等),又能影响环境中温度、湿度、大气污染的变化,从而间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①风对植物繁殖的影响:

风可影响风媒植物的繁殖,有些种子靠风传播到远处,称为风播种子。无风时风媒植物不能授粉,风播种子不能传播它处。

②风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风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极显著的影响,风速0.2?3m/s时,能使蒸腾作用加强3倍;蒸騰

作用过大时,根系不能供应足够的水分供蒸腾所需,叶片气孔关闭,光合强度下降,植物生长减弱。

盛行盛行一个方向的強风常使树冠畸形,因为向风面的芽常死亡,背风面的芽受风力较小,成活较多,枝条生长相对较好。

风能降低大气湿度,破坏正常水分平衡,常使树木生长不良、矮化。

③风对植物的机械损害:风对植物的机械损害指折断枝干、拔根等。其危害程度主要决定于风速,风的阵发性和植物的抗风性。风倒、风折给一些古树造成很大危害。各种树木对大风的抵抗力是不同的。同一种树扦插繁殖比播种繁殖根系浅,容易倒伏。稀植的树木和孤立木比密植树木易受风害。

3)大气污染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①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并溶解在叶片细胞中,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对植物产生毒害。如:

二氧化硫对叶肉组织造成破坏,使叶片水分减少,叶片失绿,严重时叶片逐渐枯焦,慢慢死亡。

大气污染中的固体颗粒物落在植物叶片上时,堵塞气孔,妨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危害植物。

三、气象因子对园林植物影响的实际应用

(一)光照因子的实际应用

① 根据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在园林植物的挑选中,根据向阳地及阴凉地来分配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而在中间过渡地带种植耐阴性植物。如高的植物下种地的阴性植物,建筑物的受光面种阳性植物遮光,而背光面种阴性植物营造阴凉遮蔽场地等等。

②根据光照时间对植物的影响,在园林植物的搭配中,将不同光照时间长度需求才开花的植物种植在一起,可以营造出不同时期的开花效果,表现层次感。且可以将长日照植物种植在路灯等长时间有光的地方。

(二)温度因子的实际应用

① 根据低温对植物的影响,应考虑在南北树种的引种中温度因素的影响。

②根据高温对植物的影响,应考虑在高温地方的树种,考虑树种耐热性。

③根据温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在园林植物的应用时考虑清楚是观赏花还是叶等,清楚其开花所需温度。

(三)水因子的实际应用

① 根据植物对水的适应能力,可根据实地的湿润程度来选择旱生及水生植物的搭配。

② 根据植物对水的抗性,可利用植物来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

(四)空气因子的实际应用

园林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① 降尘,园林植物能减少粉尘污染

② 吸收有毒气体,所有植物都能吸收一定量的有毒气体而不受害。

③减少细菌,绿色植物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一是植物有降尘作用,减少细菌载体,使大气中细菌数量减少;二是植物本身具有杀菌作用,许多植物能分泌出杀菌素,杀死细菌、真菌。

④减弱噪声,园林植物能明显的降低噪音,因为一方面声波投射到枝叶上被不规则反射而使声能减弱,另一方面声波造成枝叶微微振动而使声能消耗,从而减弱噪音。树冠外缘凹凸程度、树叶的软硬、形状、大小、厚薄、叶面光滑程度、都与减弱噪声效果有关。

⑤吸收放射性物质,植物不但可以阻隔放射性物质和辐射的传播,而且可以起过滤和吸收作用。

四、小结

气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因素有千千万万种,除了光、温度、水及空气,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必然存在其实际意义。为此,我们在考虑园林植物的搭配使用时,并不能只单纯考虑一种影响因素,而

是应该将各个方面考虑齐全。所以,我们还要更近一步去探讨气象各种因素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及其实际应用。

农业气象学习题1-3章

农业气象学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题: 1、农业气象学 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气象学 气象学: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3、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1、农业气象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农业生产、气象条件 2、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______________及其规律的科学。 相互作用(相互关系) 3、农业气象学是______________科学与______________科学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 农业、气象 单项选择题: 1、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科学,更概括地说研究大气的科学应称为( D )。 A、大气物理学 B、地球物理学 C、物理气象学 D、大气科学 2 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平行观测原则是( B)。 A、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 B、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和气象观测 C、同时同地进行的气象观测 D、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气象要素和气象灾害观测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要素是农业气象要素的有(A、B、C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肥力 2 下列气象要素中,属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有(A、B、D)。 A、温度 B、空气湿度 C、能见度 D、降水量 问答题: 1、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应;(2分)(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3分) 2、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1)农业气象探测、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1分)(2)农业小气候利用与调节;(1分)(3)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1分)(4)农业气象信息服务;(1分)(5)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1分) 填空题: 农业气象研究过程中通常要进行农业生物或设施状况和环境气象要素二者的___平行 ___________观测。 第一章地球大气

气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气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摘要:概述各种气象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研究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具体分析光、温度、水分及空气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探寻其实践应用方法。 关键词:气象园林植物光照温度水分空气 一、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很多,而气象对园林植物就有深远的影响,大到植物带的分布小到植物的生长发育。气象学包括各种气象因素,而对于园林植物来说,气象对其影响有很多方面,如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气象这个大环境,植物的分布、色彩大小等等都离不开它。而最普遍的影响因素莫过于光、温度、水分和空气。故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就是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而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就是四大气象因素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二、气象因子的具体影响 (一)光照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植物生长离不开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各种植物都要求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随时间和空间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所以光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居重要地位,为此我们应该具体分析: 1)光谱对植物的影响 不同波长的光照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叶绿素合成及形态形成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太阳辐射光谱不能全被植物吸收。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的辐射能称为生理辐射,主要指红橙光、蓝紫光和紫外线。 ①红橙光被叶绿素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活性最大,蓝紫光的同化效率仅为红橙光的14%。红橙光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加速长日照植物的生长发育,延迟短日照植物的发育,促进种子萌发; ②蓝紫光有利于蛋白质合成,加速短日照植物的发育,延迟长日照植物的发育。紫外线有利于维生素C的合成。 ③在紫外线辐射下,许多微生物死亡,能大大减少植物病虫害的传播。紫外线也能抑制植物茎的伸长,引起向光敏感性和促进花青素的形成。 在诱导形态建成、向光性及色素形成等方面,不同波长的光,其作用也不同。如蓝紫光抑制植物的伸长,使植物形成矮小的形态;而红光有利于植物的伸长,如用红光偏多的白炽灯照射植物,可引起植物生长过盛的现象。青蓝紫光还能引起植物的向光敏感性,并促进花青素等植物色素的形成。紫外线能抑制植物体内某些生长素的形成,以至于植物的白天生长速度常不及夜间。 生长期内生长素受侧方光线的影响,在迎光一面生长素少于背光面,造成背光面生长速度快于迎光面,产生所谓植物向光运动。 2)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开花。园林植物对光强的要求,通常通过补偿点和

温度与园林植物

第二节温度与园林植物 一、三基点温度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最低温、最适温和最高温称酶活性的“三基点”温度。植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也服从“三基点”温度。 最低温:在该温度以上酶才开始表现活性,并在一定范围内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 最适温:该温度时酶活性最高。 最高温:达到该温度时酶失去活性。 一般原产低纬度地区的植物,生长温度的三基点温度高,耐热性好,抗寒性差;反之。两者之间有过渡。 作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总称。在最适温度下,作物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在最高和最低温度下,作物停止生长发育,但仍维持生命。如果温度继续升高或降低,就会对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直至死亡。 三基点温度之外,还可以确定使植物受害或致死的最高与最低温度指标,称为五个基本点温度。作物生命活动的各个过程都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通常维持作物生命的温度范围大致在一10℃到50℃之间,而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温度,约为5℃到40℃,农作物发育要求的温度则又在生长温度范围之内,通常为20~30℃。在发育温度范围外,作物发育将停止,但生长仍可维持;当温度不断降低,达到一定程度后,不但作物生长停止,而且生命活动亦受到阻碍,受低温危害,甚至受冻致死,大多数作物生命活动的最高温度为40~50℃之间。 0℃:土壤解冻或冻结的标志 5℃:喜凉植物开始生长的标志。 10℃:喜温植物开始播种或停止生长的标志。 15℃:大于15℃期间为喜温植物的活跃生长期。 20℃:热带植物开始生长的标志。 不同作物或不同品种的不同生育时期,三基点温度是不同的。作物生长发育时期的不同生理过程,如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时等的三基点温度也不同。光合作用的最低温度为0~5℃,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温度为40~50℃;而呼吸作用分别为一10℃,36~40℃与50℃。有人研究,马铃薯在20℃时光合作用达最大值,而呼吸作用只有最大值的12%;温度升到48℃时,呼吸率达最大值,而光合率却下降为0。 虽然作物生命活动的三基点温度受作物种类、生育时期、生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变化,但各种作物生命活动的三基点温度仍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都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数值,而有一定的变化范围。 (2)无论是生存、生长还是发育,其最适温度基本上是同一个变幅范围。(3)各种作物的最低温度不同,其温度的最低点之间差异很大,耐寒作物可以忍受一10~一20℃以下的低温,而喜温作物甚至不能安全度过0℃左右的温度,

影响飞行的六大气象因素(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飞行的六大气象因素(新版)

影响飞行的六大气象因素(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国航飞行在韩国失事,引起众人关注,那么影响飞机安全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据有关报道称,国航CA129航班在韩国釜山附近失事时,釜山机场正值大雾,能见度低。那么,影响飞机飞行的气象因素有哪些呢?有关专家向记者介绍了6大气象因素。 1.气压、气温、大气密度。这些因素影响飞机起飞和着陆时的滑跑距离,影响飞机的升限和载重以及燃料的消耗。 专家指出,飞机的准确落地和高空飞行离不开场压和标准大气压,而气温对飞机的载重和起飞、降落过程的滑跑距离影响较大。随气温的升高,空气密度变小,产生的升力变小,因此飞机载重也随着减小,同时起飞滑跑距离变长。 2.风。风影响着飞机起飞和着陆的滑跑距离和时间。专家介绍说,一般飞机都是逆风起降,侧风不能过大,否则无法起降。航线飞行,顺风减少油耗,缩短飞行时间,顶风则相反。但易造成飞行事故的是风切变,它占航空事故的20%左右,这是风的不连续性造成的,具有时

我的家乡农作物与气象的关系

我的家乡衡阳的农业与气候 0.摘要衡阳属季风气候地区,其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包含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季风气候是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但也会带来许多灾害,是农业减产。 关键词气候农业天灾 1.我的家乡衡阳 我的家乡衡阳地处南岳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为“阳”,故得此名。而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城南回雁峰,故雅称“雁城”。历来为湖南省第2大城市、中南重镇。也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抗战纪念城、全国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全国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城市、湖湘文化发源地、湘军发祥地、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主枢纽城市。 2.衡阳气候类型与特点 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地处东经110°32’16”-113°16’32”,北纬26°07’05”-27°27’24”,属大陆性特色较浓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既具有光温丰富的大陆性气候特色,又具有雨水充沛、空气湿润的季风气候性质。主要特点可归纳为: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1)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 ~6500℃。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2)降水量丰富:本区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 mm~1600 mm 3)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 全年气候的基本特点:上半年气温延续近10年来一直偏高的特点,主要原因是冬季偏暖,而春季气温也一再偏高。上半年气温基本趋势:冬暖且春温高。这有利于越冬、春作物的播种,同时影响环境和人类及各种生物的生活规律,如:候鸟提前北归、作物过早发芽。入春后降水较集中,影响春收和春插。下半年气候基本趋势:夏秋季节雨水充沛,比较凉爽,雨季结束不明显,与上半年的暖冬事件有较好的相关性,是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气候异常变化的重要表现。 3. 衡阳农业生产主要特点

气象灾害对农业种植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气象灾害对农业种植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摘要:农业气象灾害种类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灾害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有差异。因此,政府部门应做好监管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在灾害来临前,及时进行信息 传递,引导农务人员采取措施进行防御。此外,还需要不断提升人们的防范意识,让其认识到灾害防御的意义,在日常生产中不断改善当前的防御体系、优化基础 设施,进而可以提前实施预案。这样一来,灾害造成的损失就会大幅度降低,以 保障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气象灾害;农业种植;影响;应对策略 1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特征 1.1季节性发生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北方和南方地区发生的气候灾害类型和时机稍有不同,大量调 查研究表明北方地区气候灾害主要发生在春季或秋季,而在夏季和冬季则相对较少。比如, 在中国北部,每年春季经常发生干旱,而夏季发生干旱的概率相对较小。 1.2局部性发生 许多气象灾害的发生表现为局部性发生。因此在气象灾害频繁的季节,气象灾害往往在 一些局部地区发生,而且可能是多种灾害同时发生;也可能多重类型气象灾害发生在一些相 同的局部地区。例如局部地区的强降雨、冰雹,一些地区的低温冻害、雪灾害等。 1.3区域发生 在某些区域有相对较多的湖泊和河流,周围还有遍布的山脉和盆地,如果该区域降雨相 对较多,由此可能造成区域性的洪水泛滥。在大陆性气团的影响下,山西省在夏季以外的季 节都是少雨和干旱的气候特征,因此造成区域性干旱的灾害更加频繁,并且近年来,当地的 干旱状况变得更加严峻。 2农业气象灾害类型 2.1冷冻灾害 冷冻灾害可以分为2种,即冷灾害、冻灾害。其中冻灾害还可以分成霜冻灾害和寒潮灾害,属于因为低温导致农作物无法顺利发育的气象灾害。农作物因发育期间温度无法达到要求,进而造成产量下降,通常出现在东北地区的春季、秋季和冬季。 2.2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分为洪灾、湿灾和涝灾。导致洪涝灾害出现的因素通常是降水量过大,另外还 与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度有关。洪涝灾害出现的时间一般是在夏季,持续性发生暴雨会导致 农田积水过多,如果无法控制,还会导致河水上涨、堤坝决堤,进而造成大面积的农田损坏,大量减产绝收的情况并不少见,甚至威胁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3干旱灾害

(完整版)农业的气象学试题汇总情况含答案详解

《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一) 二.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某一瞬间大气的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称天气; 2.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_性,即既表现为波动性,又表现为粒子性; 3.在地面辐射差额 R = (S'+ D)(1 - α) - r 公式中, α 为反射率 , r 为地面有效辐射 ; 4.土壤温度日较差主要决定于土壤之间的导热率和土壤温度, 同时还受地面和大气间乱流热量交换等因素的影响; 5.在农历廿四个节气中,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作为四季的开始; 6.大陆性气候的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节,降水变率比其它地区为大; 7.青藏高原把西风环流分为南和北两支,使其范围扩大; 8.大陆度与气温年较差成正比,与地理纬度成反比; 9.农业气候三要素是光、热、水; 10.农田中的外活动面位于植物高度2/3处; 三.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夜间地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辐射热通量方向由 ____ 指向 ____ ;A A.地面;空气 B.空气;地面 C.一侧空气;另一侧空气 D.地面一侧;地面另一侧 2.农业气象学中通常把大气辐射称为 _____ ;C A.短波辐射 B.中波辐射 C.长波辐射 D.超长波辐射 3.在北半球 0 - 66.5° N 纬度间,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是 ____ 日;B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某年或某月的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值称为降水 ____ ;A A.距平 B.平均变率 C.极差 D.相对变率 5.地面覆盖后,除阴雨天外,各深度的日平均土温比未覆盖的 ___ ,增降温效应表层比下层 ____ ;A A.高;小 B.低;小 C.高;大 D.低,大 6.疏透结构林带其背风侧的最小风速,大致出现在林高 ____ 倍的地方;B A. 1 B. 3 C. 4 D. 6 7.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 ____ ,低压在 ____ ;C A.右前方;左前方 B.右前方;左后方 C.右后方;左前方 D.右后方;左后方 8.夏季高温与少雨相结合,冬季寒冷与潮湿相结合,这种气候型属于 ____ 气候型;B A.草原 B.地中海 C.季风 D.高山 9.凹陷地形气温日较差比凸地为 ___ ,干燥土壤气温日较差比湿土为 ____ A A.大;大 B.小;大 C.大;小 D.小;小 10.下述的几种风哪一种不是地方性风 ____ ;C A.海陆风 B.山谷风 C.季风 D.焚风 四.判断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对",不对的标"错") 1.地球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垂直分布,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散逸

第三章 温度与园林植物

第三章温度与园林植物 ?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 ?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 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他因子的变化 温度的生态作用 一、地球上温度的分布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的热源。大气温度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和地球表面水陆分布。(一)地表大气温度的分布与变化 (二)温度变化规律 第一节城市温度环境 一、温度及其变化规律 R=(S+S`+Ea)—[(S+S`)a+Ee] 二、城市温度条件 伦敦市最低气温热岛图 城市热岛温度剖面图 城市热岛的形成原因 广州市热岛图 (二)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因素 (三)城市热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热岛环流模式 2、夏季,热岛效应可加强城市气温酷热程度 易产生高温灾害,影响健康舒适。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影响环境质量。 3、影响取暖季节的能耗冬季,中高纬度地区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取暖季节比郊区缩短,节省取暖的能源消耗,可消减城市大气污染。 5、影响无霜期和物候期热岛效应会使春天来得早,秋季结束晚,城市无霜期延长,极端低温趋向缓和,有利于树木生长。 (四)防治热岛效应的对策 三、城市小环境温度变化 气温: 冬季,楼南侧气温最高,北侧最低,东侧与西侧居中, 夏季,楼西侧气温比南侧略高。 地温: 楼南侧冻土期比露天对照减少1倍左右,而北侧冻土期比露天对照略长 第二节温度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 一、温度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 最低温、最适温和最高温称酶活性的?°三基点?±温度。植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也服从?°三基点?±温度。一般地,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为4-36℃。 最低温:在该温度以上酶才开始表现活性,并在一定范围内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

“农业气象”与“气象农业”

“农业气象”与“气象农业” 日期:2009-08-03 来源:农业部网站一览农业英才网(转) 最近,农业部信息中心和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正式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信息共享平台。这个平台的名称,是叫“农业气象”好呢,还是叫“气象农业”好呢?经过思考,我的想法还 是叫“气象农业”比较合适。 气象,是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农业,是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农业,还包括林业、渔业和农村副业等项生产在内。农业气 象或称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与气象条件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既是应用气象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农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农业气象,这一名词及其解释,是社会公认的和常用的,当前基本上没有争议。它,有了规范的解释,有了约定俗成的东西,今天我们可不可以换一种叫法即叫“气象农业”呢? 乍一听起来,农业气象,气象农业,好像是在玩文字游戏,它们完全是一回事,甚至觉得讨论这一问题没有意义。 实际上,细想想,四个字前后颠倒一下,不一样了,至少侧重点不同。农业气象,是在讲关于农业的气象,重点是讲气象,目的是为农服务。气象农业,重点是讲农业,是强调如何利用气象知识、 气象信息、气象科学发展农业,它是现代农业研究的一个分支。因为叫法不同,前者是应用气象学的一个分支,后者成了现代农业研究的一个分支。 时代不同了,科学技术手段已经“鸟枪换炮”了,气象科学在飞速发展,从微观气象研究走向宏观气象研究,再从宏观气象研究指导和影响微观气象研究,从目前气象情况的研究推断未来气象发展 趋势,从长远的气象走势分析出发确定今后的政策及行动,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气象科研成果大批涌现。如对地球温度变化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洋流运动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台风形成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沙尘暴形成及发生规律的研究,某某农作物生长所需气象条件的研究,有关风灾、冻害的研究等。近年来,中国气象局根据我国农作物区域性种植特点推出了很多针对性较强的气象信息服务产品,如 全国“三夏”期间天气形势预测预报,全国小麦收获期间天气形势预测预报,全国早稻(或晚稻)收获期间天气形势预测预报,其中有旬报、月报、季度报、年报等。目前,可以说,依靠传统的农耕文 明积累下来的气象知识和传统技术提供的气象预测预报信息依然重要,利用现代气象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手段提供的预测预报信息更加重要,从解决即时、实时气象信息服务为主转变到既解决即时、实

东营气象因素与花生生长的影响分析

东营气象因素与花生生长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10T10:31:33.59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8期作者:刘春兰 [导读] 基于这一情况,笔者就针对东营地区的气象因素与花生生长的影响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有序发展。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气象局257500 【摘要】近些年国家经济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花生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样也是一种可以出现产量大幅波动的农作物,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花生的种植和生长与气候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基于这一情况,笔者就针对东营地区的气象因素与花生生长的影响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东营市;气象因素;花生生长;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花生出口国,作为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的花生,其播种面积居油料作物第2位,而总产量却居第1位。但与国际花生高产国家相比,我国花生的单产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东营市是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8o5′,北纬38o15′之间。东营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花生是东营市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在黄河三角洲有广泛的种植但受到气象等因素的影响,花生的生长无法有效进行控制,基于这一情况,本文就针对东营市气象因素对花生生长的影响展开分析。 一、气象因素与花生生长期关系 在了解花生生长阶段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具体关系之前,首先要知道最能影响花生生长的5项气象因素,即温度、降水量、日照时间、降水日数和5cm地深。这5项气象因素对于像伏花生这种早熟花生类型来说更加关键,只要5项气象因素所表现的条件合适,就基本能够满足花生生长的发育需求。 (一)幼苗期 在花生出苗期,还不涉及产量问题,所以这段时期内花生的产量与气象因素之间关系性较低,如果映射到相关系数上就会发现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除了降水量足够高以外,其他4项值均为最低,所以4项数值均没有达到标准。除了降水量所提供的土壤温湿度条件以外,其他气象因素对花生出苗的年间影响不大。因为花生原产于热带丘陵山区的河补地带,是一种喜温、较耐旱、怕涝的一年生豆科作物。生长季节要求平均气温20.0℃以上,但因品种不同对热量条件的要求也下完全一致。一般晚熟花生要求温度较高,全生育期需积温3300.0-3600.0℃,生育期150-180d;中熟种需积温2850.0-3100.0℃,生育期130-160d;旱熟种需积温2700.0-3000.0℃,生育期130d以下。 (二)花针期 在花生团棵期,5项气象因素对花生的产量也没有显著影响。花生开花期间,日照的年度变化对花生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呈现负相关,即随着日照日数的减少,花生会出现增产的趋向。原因就在于因为在日照日数少的月份,阴雨天多且温度低,这种天气可以使花粉存活较长时间,花生的受精率也就大大提高,所以在这个时期,花生的产量会有所增加。 (三)结荚饱果期 到了这个时期,气象因素就将直接影响花生的产量。花生在结荚饱果期,叶片逐渐衰退,光照充足,开花多而集中;光照不足开花量显著减少。一般此阶段大要求有8.0-10.0h的光照,产量与光照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但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造成花生产量忽高忽低,花生的品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降水日数在年间的变化与花生产量会呈现明显的负关系。此时如果降水少,产量就会相反提高。花生的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一般生产1kg干物质需耗水450kg以上,667m2产250kg花生,全生育期耗水量约为300m3。花生在整个生育过程中,随气温的升高水量逐渐增多,到花期达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少。总的趋势是两头少,中间多。但是由于年际间的变化和花生生育期间降水分布的不均衡,花生的需水关键期水分还未全部满足。在东营当地,花生在7月下旬-8月这段时期,如果降雨天数可以在11-20d范围内,降雨日数每减少1d,花生的产量就可以增产6kg左右。 二、构建农气服务体系改善东营市花生生长条件 (一)利用好气象资料 及时准确的将气象信息资料传达到农民的手中。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平台、网络等传播平台进行及时有效的发布,指导农事。例如:当花生播种期需当5 cm的地温达15.0℃时,即开始播种,在东营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花生覆膜种植最佳播期为4月下旬。我们将以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及时发布到农民手中。 (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用信息技术实现气象灾害顶警系统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气象灾害顶警系统。对影响花生产量的几个重点时期进行重点观测,加强针对性。 (三)建立健全经济保障体系 在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农业气象灾害救助工作中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注重商业保险,通过商业保险建立起一种社会互助的经济保障体系。商业保险不但可以适应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而且还能协调各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同时,能更好地集中全社会力量对灾害损失进行补救,使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得以弥补。农民对农业气象灾害的保障认识程度还不够高,因此,政府应在加大对受灾农户补偿力度的同时,还应采取宣传、讲解等措施,提高农户购买商业保险的意识。 (四)构建农业减灾宣传体系 实现防灾减灾的首要措施是要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防灾减灾意识受社会意识、生产力发展水平、政策规范导向、灾害文化背景、官员主体素质及农民主体素质等因素制约,防灾减灾意识不是单纯的一个意识,而是灾害意识、忧患意识、参与意识的一个综合体,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得以提高。农民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视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对灾害的认识程度,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了解防灾减灾应采取的措施。从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出发,政府部门要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对灾减灾作出正确的决策选

影响飞行的六大气象因素(最新版)

影响飞行的六大气象因素(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94

影响飞行的六大气象因素(最新版) 国航飞行在韩国失事,引起众人关注,那么影响飞机安全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据有关报道称,国航CA129航班在韩国釜山附近失事时,釜山机场正值大雾,能见度低。那么,影响飞机飞行的气象因素有哪些呢?有关专家向记者介绍了6大气象因素。 1.气压、气温、大气密度。这些因素影响飞机起飞和着陆时的滑跑距离,影响飞机的升限和载重以及燃料的消耗。 专家指出,飞机的准确落地和高空飞行离不开场压和标准大气压,而气温对飞机的载重和起飞、降落过程的滑跑距离影响较大。随气温的升高,空气密度变小,产生的升力变小,因此飞机载重也随着减小,同时起飞滑跑距离变长。 2.风。风影响着飞机起飞和着陆的滑跑距离和时间。专家介绍

说,一般飞机都是逆风起降,侧风不能过大,否则无法起降。航线飞行,顺风减少油耗,缩短飞行时间,顶风则相反。但易造成飞行事故的是风切变,它占航空事故的20%左右,这是风的不连续性造成的,具有时间短、尺度小、强度大的特点。 3.云。机场上空高度较低的云会使飞行员看不清跑道。直接影响飞机的起降。其中,危害最大的云是对流云,飞机一旦进入,易遭到电击,使仪表失灵,油箱爆炸,或者造成强烈颠簸,使操纵失灵,发生飞行事故。 4.能见度。能见度就是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从天空背景中能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能见距离。它对飞机的起降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所谓的“机场关闭、机场开放,简单气象飞行,复杂气象飞行”,指的就是云和能见度的条件。 5.颠簸。飞机飞行中突然出现的忽上忽下、左右摇晃及机身震颤等现象称为颠簸。颠簸强烈时,一分钟上下抛搓几十次,高度变化几十米,空速变化可达每小时20千米以上。造成飞行员操纵困难或暂时无法操纵,颠簸的出现一般与空气湍流有关。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要素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要素 摘要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要素有光照、温度、水分、风等气象因素。 概述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水分、风等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光照 光照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叶绿体发育和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光能调节农作物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因此光照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光照与农作物光合作用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在其他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也相应的增加。但光照强度超过光的饱和点时,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增加。光照强度过强时,会破坏原生质,引起叶绿素分解,或者使细胞失水过多而使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光照强度弱时,农作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比呼吸作用消耗的还少,农作物就会停止生长。一般作物在强光下,株高降低、节间缩短、叶色浓绿、叶片小而厚、籽粒饱满、根系发达;弱光下作物节间较长、株高增加、根系发育不良、抗性降低。 温度 农作物的生长存在着一定的温度范围,大多数农作物能够适应的温度变幅在15摄氏度到40摄氏度之间。温度低于或高于此上下限,则生长缓慢。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等。比如对光合作用,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增强,但当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明显地表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这是由于高温引起催化暗反应的有关酶钝化、变性甚至遭到破坏,同时高温还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和受损;呼吸作用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在极高温度下,在维持短时间强呼吸后,呼吸速率急剧下降。 水分 水分约占农作物体重的70%~90%,不仅是农作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等生理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合理控制水分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保证,如果水分不足以补偿农作物因蒸腾作用和代谢活动消耗的水量时,嫩枝和叶片就会出现萎蔫现象,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反之,如果水分供应过多,不仅会引起植株徒长,还会导致作物根部缺氧,呼吸作用降低、难以吸收养分造成作物枯萎甚至死亡。 风 风也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风速增加,空气乱流加强,使作物内外各层次之间的温度、湿度得到不断的调节,有效避免某些层次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以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风能减少大气湿度,破坏农作物内水分平衡,使成熟细胞不能扩大到正常的大小,结果所有器官组织都小型化、矮化;风能够把农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 杨虎成 包头师范学院 摘要: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脆弱的领域之一,直接受制于气候变化与气象要素。未来气候变化与气象要素时空性与振荡性的加剧,需对农业生产系统全方位影响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全方位多层次应对。气候变化带来很多影响,需积极开展农业生产系统性减缓、适应应对策略和农业技术研究,全面理清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思绪和国家农业扶持政策。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机理和应对机制的系统构成和集成研究,更科学更合理地指导气候变化下的农业生产与积极有效应对,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献策。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影响;应对 引言 气候变化备受国际、各国关注[1],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命题,需以国家利益、全球化的高度应对[2],还是自然气候演化与人类活动的综合合成,是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相互作用的非自然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引起水热资源要素的时空分布格局变化、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肥力变化、农作物品种适应性和多样性及其抗逆性改变,加剧局部地区的灾害要素形成,因此,对世界粮食生产、种植制度、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将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过程,摸清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程度和应对机制,可以为农业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做出积极正确应对。 1 气候变化观测 气候变化是人为与自然的综合,其相互作用存在未知的不确定性。以温度上升、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当今世界经济、生态和社会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通过农业生产及其相关产业威胁着国家和全球粮食安全,已成为当下全球环境变化关注的热点问题。农业生产直接关系人类生存发展与社会稳定,气候变暖、气候要素的扰动性与振荡性加剧、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以及海平面上升等显著气候变化特征,将对农业生产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1.1 平均温度明显上升 全球温度普遍升高,北半球较高纬度地区温度升幅较大。根据全球地表温度的器测资料(自1850年以来),最近100 年(1906—2005 年)的温度线性趋势为0.74℃,北极温度升高的速率几乎是全球平均速率的2倍。陆地区域的变暖速率比海洋快,自1961年以来的观测表明,全球海洋平均温度升高已延伸到至少3000 m 的深度,海洋已经并正在吸收气候系统增加热量的80%以上。对探空和卫星观测资料所作的最新分析表明,对流层中下层温度的升高速率与地表温度记录类似。气象专家根据气候模式预测,未来100 年全球还将升温1.4~5.8℃,全球将继续变暖,增暖的速率将比过去100 年更快。温度的升高,已对与积雪、冰和冻土相关的自然系统、水文系统、陆地生物系统、海洋和淡水生物系统产生强烈的影响,且对部分人工管理系统和人类系统的影响增加[1,6。 1.2 降水的区域性与季节性不均衡 温度的升高,加快了地表水的蒸发,导致水循环加剧,暴雨出现频率增加,且这种大降水量的降水方式未能高效利用,水资源承载力降低[6]。另外,近些年来各地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时空分布发生显著变化,降水的区域性、不均衡性愈发明显突出,降水的月相、季节、年际变化振荡加剧,扰乱了局部区域农业用水供需平衡,水资源短缺及其承载力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3]。

气象因素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因素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水分、风等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光照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叶绿体发育和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光能调节农作物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因此光照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光照与农作物光合作用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在其它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也相应的增加。但光照强度超过光的饱和点时,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增加。光照强度过强时,会破坏原生质,引起叶绿素分解,或者使细胞失水过多而使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光照强度弱时,农作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比呼吸作用消耗的还少,农作物就会停止生长。一般作物在强光下,株高降低、节间缩短、叶色浓绿、叶片小而厚、子粒饱满、根系发达;弱光下作物节间较长、株高增加、根系发育不良、抗性降低。 农作物的生长存在着一定的温度范围,大多数农作物能够适应的温度变幅在15摄氏度到40摄氏度之间。温度低于或高于此上下限,则生长缓慢。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等。比如对光合作用,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增强,但当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明显地表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这是由于高温引起催化暗反应的有关酶钝化、变性甚至遭到破坏,同时高温还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和受损;呼吸作用也温度升高而增强,在极高温度下,在维持短时间强呼吸后,呼吸速率急剧下降。 水分约占农作物体重的70%~90%,不仅是农作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等生理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合理控制水分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保证,如果水分不足以补偿农作物因蒸腾作用和代谢活动消耗的水量时,嫩枝和叶片就会出现萎蔫现象,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反之,如果水分供应过多,不仅会引起植株徒长,还会导致作物根部缺氧,呼吸作用降低、难以吸收养分造成作物枯萎甚至死亡。 风也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风速增加,空气乱流加强,使作物内外各层次之间的温度、湿度得到不断的调节,有效避免某些层次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以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风能减少大气湿度,破坏农作物内水分平衡,使成熟细胞不能扩大到正常的大小,结果所有器官组织都小型化、矮化;风能够把农作物的花粉或者种子传播到远处,帮助农作物受粉和繁殖。 (作者:屈文旭)

园林植物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园林植物的影响因素 植物为活的有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同时受外界条件的综合影响,较明显者为:温度、水分、土壤、空气、人类活动等。 一、温度 随海拔升高、纬度(北半球)北移而降低; 随海拔降低、纬度(北半球)南移而升高。 南---------北:常绿----落叶 阔叶----针叶 (一)温度三基点 1、温度变化----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作用。 (1)最低温度 (2)最适温度 (3)最高温度 2、一般植物0—35oC范围内,温度上升,生长加速, 温度下降,生长减缓 (二)温度的影响 1、温度影响植物的休眠和萌芽 2、低温使植物遭受寒害和冻害 3、高温影响植物质量 4、温度与物候的关系 5、温度与各气候带的植物景观 (1)寒温带针叶林景观 (2)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景观 (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5)热带季雨林、雨林景观 二、水分 1、水的作用: (1)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作用 (2)植物生存的物质条件之一

(3)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繁殖、种子传播的生态因子之一 (4)可形成特殊的植物景观 2、植物分类(依植物对水分变化的适应能力) (1)旱生植物:少量水分即可满足生长发育 树干矮小、树冠稀疏、根系发达、夜小而厚, 有的退化成针状,表面有角质层或生绒毛 如:仙人掌 (2)湿生植物:与(1)对立 一般根系不发达,生长发育需要大量水分抗旱能力差 如:秋海棠、酢浆草 (3)中生植物:介于(1)(2)之间 如:水淹可正常生长:旱柳、乌桕、水杉 水淹会死亡:梧桐、桃、李、木瓜、雪松(4)水生植物:植物的全部或部分必须在静水或流水中生长 如:王莲 三、光照 (一)植物对光照的要求,通过以下两点表示 (1)光补偿点 (2)光饱和点 (二)植物分类(依光照强度) (1)阳性植物:要求较强光照,不耐庇荫 (2)阴性植物:要求较弱光照 (3)中性植物(耐荫植物) 备注:耐荫是相对的,与纬度、气候、年龄、土壤密切相关 四、土壤(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 (一)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主要指土壤的机械组成 (二)土壤厚度的影响 涉及土壤水分、养分多寡及承重问题 (三)土壤酸碱度(PH) 影响矿物质养分溶解、转化、吸收 (四)植物分类

园林植物(树木)冻害和主要防冻措施

园林植物(树木)冻害和主要防冻措施 一、发生树木低温危害的部位和原理 1、根系冻害 因根系无自然休眠,抗冻能力较差。靠近地表的根易遭冻害,尤其是在冬季少雪、干旱的沙土地,更易受冻。根系受冻,往往不易及时发现。如春天已见树枝发芽,但过一段时间,出现突然死亡,大多是因根系受冻造成。因此,冬春季节要做好根系越冬保护工作。 2、根颈冻害 由于根颈停止生长最晚而开始活动较早,抗寒力差。同时接近地表,温度变化大,所以根颈易受低温和较大变温的伤害,使皮层受冻(一面呈环状变褐而后干枯或腐烂)。一般可用培土的方式防寒。 3、主干冻害 一是向阳面(尤其是西南面)的冬季日灼。因初冬和早春期间,昼夜温差大,皮部组织随日晒温度增高而活动,夜间温度骤降而受冻。二是冻裂(又称纵裂、裂干)。由于初冬气温骤降,皮层组织迅速冷缩,木质部产生应力而将树皮撑开;细胞间隙结冰,也可造成裂缝。 4、枝杈冻害 主要发生在分杈处向内的一面。症状为皮层变色、坏死凹陷,或顺主干垂直下裂。因分杈处年轮窄、导管不发达、供养不良、营养积存少、抗寒能力差等原因导致导管破裂,致使树木来年春季发生流胶。同时,因分杈处易积雪,化雪后浸润树皮使组织柔软,气温突降即会受害。可用主干包草、树杈挂草等方法防寒。但在城市不宜使用。 二、越冬防寒的主要技术措施 1.加强肥水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有助于树体内营养物质的贮藏。春季加强肥水,还可促进新梢生长和叶片增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能,保证树体健壮。秋季控制灌水,及时排涝,适量施用磷钾肥,锄草深耕,可促进枝条及早结束生长,有利于组织充实,延长营养物质的积累时间,从而更好地进行抗寒锻炼。 2.适时冬灌,浇灌封冻水 合理的冬灌既能保证植物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延长来年开花植物的花期。一般地温高于5℃时,植物根系吸收水分,低于5℃植物根系不能吸水。所以,要在地温低于5℃前浇1次透水。地温低于0℃,土壤会因含水而结冰,这时也要浇1次水以保持根系不被风抽干。当温度更低时,根部冻水可放出潜热,提高温度。

影响飞行的六大气象因素(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影响飞行的六大气象因素(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影响飞行的六大气象因素(新编版) 国航飞行在韩国失事,引起众人关注,那么影响飞机安全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据有关报道称,国航CA129航班在韩国釜山附近失事时,釜山机场正值大雾,能见度低。那么,影响飞机飞行的气象因素有哪些呢?有关专家向记者介绍了6大气象因素。 1.气压、气温、大气密度。这些因素影响飞机起飞和着陆时的滑跑距离,影响飞机的升限和载重以及燃料的消耗。 专家指出,飞机的准确落地和高空飞行离不开场压和标准大气压,而气温对飞机的载重和起飞、降落过程的滑跑距离影响较大。随气温的升高,空气密度变小,产生的升力变小,因此飞机载重也随着减小,同时起飞滑跑距离变长。 2.风。风影响着飞机起飞和着陆的滑跑距离和时间。专家介绍说,一般飞机都是逆风起降,侧风不能过大,否则无法起降。航线飞行,顺风减少油耗,缩短飞行时间,顶风则相反。但易造成飞行

事故的是风切变,它占航空事故的20%左右,这是风的不连续性造成的,具有时间短、尺度小、强度大的特点。 3.云。机场上空高度较低的云会使飞行员看不清跑道。直接影响飞机的起降。其中,危害最大的云是对流云,飞机一旦进入,易遭到电击,使仪表失灵,油箱爆炸,或者造成强烈颠簸,使操纵失灵,发生飞行事故。 4.能见度。能见度就是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从天空背景中能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能见距离。它对飞机的起降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所谓的“机场关闭、机场开放,简单气象飞行,复杂气象飞行”,指的就是云和能见度的条件。 5.颠簸。飞机飞行中突然出现的忽上忽下、左右摇晃及机身震颤等现象称为颠簸。颠簸强烈时,一分钟上下抛搓几十次,高度变化几十米,空速变化可达每小时20千米以上。造成飞行员操纵困难或暂时无法操纵,颠簸的出现一般与空气湍流有关。 6.结冰。飞机结冰是指飞机机体表面某些部位聚集冰层的现象。它主要由云中过冷水滴或降水中的过冷雨碰到飞机机体后结冰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