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数据模型

一、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①每个结点代表一个实体型。

②只能直接处理一对多(含一对一)的实体关系。

③查找层次数据库中的记录,速度较慢。

二、网状模型:用图结构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①每个结点代表一个实体型。

②可以处理多对多的实体关系。

③查找网状数据库中的记录,速度最快。

三、关系模型:用二维表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1.重要术语:

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个二维表;

元组:二维表的一行,即实体;

关系模式:在实体型的基础上,注明主码。

关系模型:指一个数据库中全部二维表结构的集合。

2.特点:

①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的基础上的;

②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

③查找关系数据库中的记录,速度最慢。

小结:数据有三种类型,DBMS就有三种类型,DB亦有三种类型。

数据库系统结构

一、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①单机结构:

DBMS、数据库、开发工具、应用系统安装在一台计算机上。

②C/S结构:局域网结构

客户机:装开发工具、应用系统

服务器:装DBMS、数据库

③B/S结构:Internet 结构

服务器:装DBMS、数据库、开发工具、应用系统

客户机:装IE即可

三、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

1.三级模式

①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模式只涉及数据库的结构;

模式既不涉及应用程序,又不涉及数据库结构的存储;

②外模式:是模式的一个子集,是与某一个应用程序有关的逻辑表示。

特点: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但同一个外模式可为多个应用程序使用。

③内模式:描述数据库结构的存储,但不涉及物理记录。

2.两级映象

①外模式/模式映象:保证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

②模式/内模式映象:保证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

3.两级映象的意义

①使数据库与应用系统完全分开,数据库改变时,应用系统不必改变。

②数据的存取完全由DBMS管理,用户不必考虑存取路径。

数据库管理系统

1.DBMS的功能: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控制。

①数据定义:即定义数据库中各对象的结构

②数据操纵:包括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

③数据控制:包括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2.DBMS的组成:

DDL语言

DML语言

DCL语言

实用程序

注意:

①SQL集DDL,DML,DCL功能于一体;

②所有应用程序通过SQL语句才能访问数据库

一、基本概念

1.码: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

2.候选码:一个属性集既能唯一标识元组,且又不含有多余属性,一个关系模式可以有多个候选码。

3.主码:任选候选码中的一个。

4.主属性:主码中包含的各个属性。

5.非主属性:不包含在主码中的各个属性。

6.外码:设F是关系R的一个属性,不是R的主码,但却是另一个关系S的主码,则称F是关系R的外码。

例:student ( sno, sname, ssex, sage, sdept)

Sc ( sno, cno, grade)

Sc的主码为:(sno,cno);外码为:sno

二数据库设计(第3章)

一、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①需求分析:了解分析用户的需要、要求。

②概念结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画概念模型(即E-R图)。

③逻辑结构设计: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并优化。

④物理结构设计

⑤数据库实施

⑥数据库运行与恢复

概念结构设计

一、局部E-R图设计

1.确定局部范围

通常把系统涉及的各个部门或各个主要功能作为局部。

2.确定实体与属性

①属性是不能再分的数据项;

②联系只发生在两实体之间;

③原则上,能够作为属性,就不要作为实体。

二、合并成总体E-R图

1.消除各局部E-R图的冲突问题。

2.按公共实体名合并,生成初步E-R图。

3.消除冗余的属性和冗余的联系,生成总体E-R图。

逻辑结构设计

一、联系的属性和主码

(1)联系的属性:必须包含相关联的各实体型的主码。

(2)联系的主码

1:1联系:可以是相关联的任一实体型的主码。

1:n联系:必须是n方实体型的主码。

m:n联系:必须是相关联的各实体型的主码之和。

二、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1)把每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2)1:1联系:可以消化到相关联的任一实体型对应的关系模式中。

班长( XH,XM,NL,BH)

班级(BH,RS)

(3)1:n联系:可以消化到n方实体名对应的关系模式中。

例:一个班级有多名学生,每名学生只能属于一个班级。每一个班级有一名班长,他是学生中的一员。

学生(XH ,XM ,NL ,BH ) 班级(BH ,RS

(4)m :n 联系:必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并且不能消化。

学生(sno ,sname , ssex , sage , sdept) 课程(cno , cname ,credit ) 选修(sno , cno , grade )

(5)多元联系:不能消化

例:

物理结构设计与数据库实施

1.物理结构设计

在逻辑设计的基础上,为每个关系模式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与存储方式。 选择存储结构:即决定每个表的记录顺序。

选择存取方式:即决定为哪些属性建立非聚集索引,以便加快查找速度。一般把经常查询的属性名指定为非聚集索引。

2.数据库实施

主要工作:

定义数据库结构;

组织数据入库;

编写应用程序;

数据库试运行;

三关系数据库(第4章)

一、域( domain)

1.定义:域是一组具有相同类型的值的集合。

2.域的基数:域中所含数据的个数。

二、笛卡尔积

1.定义:给定一组域D1,D2,D3,则D1×D2×D3称为笛卡尔积。

2.笛卡尔积D1×D2×D3对应一个二维表,所含元组的个数等于各个域的基数之积。

三、关系

1.定义:笛卡儿积的一部分元组称为关系。

2.关系的目(或度):一个关系所含属性的个数。

3.关系的性质

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同一关系的属性名不允许重复。

四、关系的完整性

1.实体完整性:指关系的所有主属性都不能取空值。

注意:实体完整性不仅仅是主码整体不能取空值。

2.参照完整性:指一个关系外码的取值必须是相关关系中主码的有效值或空值。 例:班级( 班名,人数)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密码,班名)

在学生表中,班名的取值必须是班级表[班名]的值或空值。

关系代数

一、传统的集合运算

设关系R 、S 的结构完全相同,则: R ∪S :由属于R 或属于S 的元组组成。 R ∩S :由既属于R 又属于S 的元组组成。 R -S :由属于R 而不属于S 的元组组成。 思考:(R ∩S )∪(R -S )=?

R ×S :设R 有m 个属性,K1个元组;S 有n 个属性,K2个元组,则R ×S 含有(m+n)个属性,(K1×K2)个元组。 二、专门的关系运算

1.选择:从关系R 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记为: )(R F σ

2.投影:从关系R 中选择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并把新关系的重复元组去掉。

记为: (R)A

3.条件连接:将两关系按一定条件连接成一个新关系,记为:S )(R S R F F ?=∞σ 说明:条件连接:两关系可以没有公共属性,若有公共属性,则新关系含有重复属性。

4.自然连接:将两关系按公共属性连接成一个新的关系,并把新关系的重复属性去掉。 记为: S R ∞

说明:① 自然连接:两关系至少有一个公共属性。

② 对于R 的每个元组,S 都从第一个元组开始判断,若两元组的公共属性值相同,则产生一个新元组添加到新关系中,最后把新关系中的重复属性去掉。

等值连接?

5.除:给定关系R (x ,y )和S (y ,z ),则R ÷S=P (x ),其中x ,y ,z 为属性组。 求解过程:

① 求R 中x 可以取哪些值,并求各值的象集。 ② 求S 在属性组y 上的投影K 。 ③ 检查每个象集是否包含K

注:除不是一个必须的运算,可以由其它运算符代替。 例:设有关系R ,S 如下图,求R ÷S 。

R S

解:在关系R 中,A 可以取四个值,a1,a2,a3,a4。 a1的象集为{(b1,c2),(b2,c3),(b2,c1)} a2的象集为{(b3,c7),(b2,c3)} a3的象集为{(b4,c6)} a4的象集为{(b6,c6)}

S 在(B ,C )上的投影K 为{(b1,c2),(b2,c3),(b2,c1)} 显然只有a1的象集包含K ,故R ÷S={a1}

结论:如何写关系代数表达式?

答:① 查询涉及多个关系时,一般使用∞→∏→σ 。 ② 查询涉及“否定”时,一般用差运算。 ③ 查询涉及“全部”时,一般用除运算。 ④ 查询涉及“至少”时,一般用×

四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第5章)

T-SQL

一、SQL语言的特点

①SQL语言集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控制的功能于一体。

②所有的DBMS都支持SQL语言。

SQL基础

一、创建和使用数据库

1.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2.使用数据库

Use数据库名

3.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数据库名

二、定义表

1.创建表

create table 表名(属性名类型,…,属性名类型)

①指定标识字段:identity(标识种子,标识增量)

②指定公式字段:属性名as 表达式

例:create table student

(no int identity(1,1),

name char(6),

chi smallint,

mat smallint,

score as chi+mat)

2.删除表

drop table表名,…, 表名

三、select语句

select */表达式表

[into 新表]

from 表名,…,表名

[where 条件]

[group by 属性名]

[having 条件]

[order by属性名][Asc/Desc]

1.Select 子句

①*代表所有属性名

②若一个属性名来自多个表,则属性名前须冠以表名,格式为:表名. 属性名

③设置表达式的别名:

表达式As 别名

④限制查询结果的记录行数:

all 返回全部记录

top n 返回前面n号记录

distinct 表示取消重复行

说明:top n只能放在关键字select的后面;

all、distinct只能放在关键字select或聚合函数的后面。

2.Where 子句

①in的格式:属性名in (常量,…,常量)

②like的格式:属性名like 通配字符串

通配符有:% 表示0个或多个字符

- 表示1个字符

③在Where 子句中指定连接:

Where 表名1. 属性名=表名2. 属性名

3.Order by子句

order by属性名1 [Asc/Desc], 属性名2 [Asc/Desc]

4.聚合函数

①sum(属性名):纵向求数值型属性之和。

②avg(属性名)

③count(*) 返回表的记录行数(含重复行)。

count(属性名) 返回指定列中取非NULL值的单元格数目。

count(distinct 属性名) 返回指定列中取非NULL值、非重复的单元格数目。

④max(属性名)

⑤min(属性名)

5.Group by子句

使用Group by子句时,Select 子句只能使用分组项字段和聚合函数

例:以性别为分组项,求每一组的平均年龄。

Select ssex, avg(sage) as 平均年龄

From student

Group by ssex

6.Having子句

①Having子句只能跟在Group by子句之后,且只能使用聚合函数和分组项字段。

②where子句放在Group by子句之前,甚至可以没有Group by子句;且不能包含聚合函数。

例:以系别为分组项,查询学生平均年龄大于19岁的系的系名,平均年龄。

Select sdept,avg(sage) as平均年龄

From student

Group by sdept

Having avg(sdept)>19

7.into子句

功能:将查询结果保存到新的基表中。

一、查询的分类

单表查询

连接查询

嵌套查询

1.连接查询:在where子句中指定连接

where 表名1.属性名=表名2.属性名

2.嵌套查询

①嵌套查询的特点

·每级查询的from子句一般只包含一个表名。

·一个嵌套查询总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单表查询,总可以改写成连接查询。

·若查询结果显示的属性名来自一个表,才可以写成嵌套查询。

·子查询不能使用order by子句,order by只能用于最顶层的查询。

②在where子句中指定子查询

where 属性名 [not] in (子查询):子查询返回一列多行。 where 属性名=(子查询):子查询返回一列一行。 where [not] exists (子查询):子查询返回多列多行。

五、数据操纵 1.insert 语句

(1)每次插入一条记录

insert into 表名[(属性名表)] values(表达式表) (2)插入子查询的结果 insert into 表名[(属性名表)] 子查询

例:insert into student select * from student1 2.update 语句

update 表名 set 属性名=值,…,属性名=值 [where 条件] 缺省where 子句,默认为更新全部记录。 3.delete 语句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五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第7章)

函数依赖

一、有关概念:

1.函数依赖: 任给R (U ),U 为属性集,x 、y 为U 的子集,如果对于x 的每个值,y 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称x 决定y ,或y 函数依赖于x 。记为:x →y 。

2. 完全函数依赖:

若x →y ,且对于x 的所有真子集x ′,都有x y ,则称x 完全决定y ,或y 完全函数

依赖于x 。记为:y x f

?→?

结论:若x →y ,且x 只包含一个属性,则y x f

?→?

3.部分函数依赖:

若x →y ,且存在x 的一个真子集x ′,满足x ′→y ,则称x 部分决定y ,或y 部分函数依

赖于x 。记为:y x p

?→?

4.传递函数依赖:

若x →y,y →z,但 y ∕ x,则z x t

?→?

二、平凡函数依赖与非平凡函数依赖

设x →y ,如果y 是x 的子集,则该依赖是平凡的。如: Sno,sname →sno

如果y 中至少有一个属性不在x 中,则该依赖是非平凡的。如: Sno,sname →sname,sdept

如果y 中没有一个属性在x 中,则该依赖为完全非平凡的。

三、函数依赖的推理规则

设有关系R ,x 、y 、z 为R 的一个属性集,则有: ①自反律:若x y ?,则x →y 。 ②增广律:若x →y ,则xz →yz 。 ③传递律:若x →y ,y →z ,则x →z 。 注意传递律与传递函数依赖的区别。 ④合并律:若x →y ,x →z,则x →yz 。 ⑤分解律:若x →yz ,则x →y ,x →z 。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一、问题提出

答:存在问题 ① 数据冗余大; ② 修改麻烦;

③ 插入异常:应该插入到DB 中的数据插不进去。

如:新开课程没有学生选修时,新开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插不进去。 ④ 删除异常:不应该删除的数据被删掉。

如选修某门课的学生毕业了,在删除学生信息的同时,把课程信息也删除掉。 结论:一个好的关系模式应满足: ① 冗余应尽可能少;

② 应尽可能避免插入、删除异常; ③ 消去关系中不合适的属性依赖关系。 二、范式 ① 什么叫范式?

指一个关系的非主属性函数依赖于主码的程度。 ② 什么叫关系规范化?

指一个关系从低级范式向高级范式的转换过程。

NF NF BCNF NF NF NF 54321?????

③ 应用:关系规范化理论应用在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三、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1.第一范式(1NF )

① 定义:若关系R 的所有属性不能再分,则R ∈1NF

2.第二范式(2NF )

① 定义:若关系R ∈1NF ,且它的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码,则称R ∈2NF 。 ② 存在问题:

● 冗余大: R1必要冗余,R2冗余可以修改。 ● 修改麻烦

● 插入异常:如新来的教师没有上课,则该教师的信息就没办法插入R2表中。 ● 删除异常:若某位教师只授一门课,当该门课不开时,该教师的信息亦被删除。 ③ 原因:存在非主属性对主码的传递依赖。

KH →XM ,XM →DZ KH

∴DZ KH t

?→?

[传递依赖必须有两个非主属性] ④ 解决办法:将R2 一分为二

R21主码:KH

R22主码:XM

3.第三范式(3NF)

①定义:若关系R∈2NF,且它的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主码,则称R∈3NF。

②规范化过程

非规范关系

↓使每个属性都不能再分

1NF

↓消去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依赖

2NF

↓消去非主属性对主码的传递依赖

3NF

BCNF:关系模式R中,如每一个决定因素都包含码,则R是BC范式。

如果R属于BCNF 那么R一定属于3NF,反之未必。

3NF

↓消去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依赖和传递依赖

BCNF

4.结论

①若R∈1NF,且主码只含一个属性,则R一定为2NF。

②若R∈2NF,且只有0~1个非主属性,则R一定为3NF。

③3NF一般控制了数据冗余,一般避免了操作异常。

④范式并非越高越好,适可而止。

六数据库保护技术(第8章)

安全管理

一、两种身份验证模式:

仅windows模式:用户只能使用windows登录名登录SQL Server

混合模式:用户可以使用windows登录名或SQL Server登录名登录SQL Server

二、两种身份验证:

用户登录到SQL Server时,必须使用特定的登录名和密码标识自己。

Windows身份验证:用户登录到SQL Server时,使用操作系统当前的登录名和密码。

SQL Server身份验证:用户登录到SQL Server时,必须显式提供登录名和密码。

常用安全性控制方法:用户标识和控制、存取控制、视图、审计、数据加密

数据库完整性

一、在创建表时指定约束

1.主键约束

[constraint约束名]

Primary key [Clustered/Nonclustered] [(属性名,…,属性名)]

说明:

①每个约束都有一个约束名,约束名通常由系统自动给出。

②列级约束:只牵涉到一个属性的约束,它放在相关属性的后面,且省略属性名表。

表级约束:牵涉到多个属性的约束。

③创建主键约束、唯一性约束时可以指定聚集(clustered)或非聚集(nonclustered)。

④主键约束默认为聚集的,唯一性约束默认为非聚集的。

⑤一个表最多只能创建一个约束是聚集的,聚集约束会影响数据表的记录号顺序。

2.外键约束

[constraint约束名]

Foreign key[(属性名,…,属性名)]

References 主键表名(属性名,…,属性名)

注意:两表关联的方式:

①临时关联:where 表名1.属性名=表名2.属性名

②永久关联:创建外键约束

3.唯一性约束

[constraint约束名]

Unique [Clustered/Nonclustered] [(属性名,…,属性名)]

主键约束与唯一约束的区别:

①在一个表中只能定义一个主键约束,但可定义多个唯一性约束;

②指定为主键约束的字段不能取null值,但指定为唯一性约束的字段允许取null值。

4.检查约束

[constraint约束名]

Check (条件表达式)

5. 缺省约束

[constraint约束名]

Default 常量

二、删除表中的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constraint 约束名,...,约束名

注意:alter语句后面只能跟着一个子句。

三、向表添加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约束名约束定义,...,

constraint 约束名约束定义

约束定义指:

Primary key [Clustered/Nonclustered] (属性组)

Foreign key(属性组) references 主键表名(属性组)

Unique [Clustered/Nonclustered] (属性组)

Check(条件表达式)

Default 常量for 属性名

默认对象

①默认对象与默认约束的功能类似。

②默认对象以单独的对象创建,可以绑定到数据库的所有表中。

③默认约束只能绑定到一个表中。

规则

①规则与check约束的功能类似。

①则以单独的对象创建,可以绑定到数据库的所有表中。

②check约束只能绑定到一个表中。

索引

一、索引的概念:

①索引使用户能快速访问数据表的特定信息。

②索引必须依附于某个基本表,不能单独存在。

二、索引的类型:

聚集索引:影响数据表的记录顺序

非聚集索引:不会影响数据表的记录顺序

注:一个表只能建立一个聚集索引,但可以建立若干个非聚集索引。

三、创建索引

1.自动创建索引:

。如果在数据表的某个属性设置主键约束或唯一约束,则系统将在这些属性上自动创建唯一索引。

。自动创建的索引随约束的存在而存在,随约束的消失而消失。

2.使用SQL语句创建索引

Create [unique] [clustered/nonclustered]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属性名[asc/desc], 属性名[asc/desc])

注:①若未指定clustered,则创建非聚集索引;

②若未指定排序方式,则为ASC;

③text,ntext类型的字段不能指定为索引字段。

四、删除索引:

Drop index 索引名,…,索引名

思考题:创建主键时,如果使主键字段值不影响数据表的记录顺序?

视图

一、视图的特点:

通信原理-樊昌信-考试知识点总结

★分集接收:分散接收,集中处理。在不同位置用多个接收端接收同一信号①空间分集:多副天线接收同一天线发送的信息,分集天线数(分集重数)越多,性能改善越好。接收天线之间的间距d ≥3λ。②频率分集:载频间隔大于相关带宽 移动通信900 1800。③角度分集:天线指向。④极化分集:水平垂直相互独立与地磁有关。 ★起伏噪声:P77是遍布在时域和频域内的随机噪声,包括热噪声、电子管内产生的散弹噪声和宇宙噪声等都属于起伏噪声。 ★各态历经性:P40随机过程中的任意一次实现都经历了随机过程的所有可能状态。因此,关于各态历经性的一个直接结论是,在求解各种统计平均(均值或自相关函数等)是,无需做无限多次的考察,只要获得一次考察,用一次实现的“时间平均”值代替过程的“统计平均”值即可,从而使测量和计算的问题大为简化。 部分相应系统:人为地、有规律地在码元的抽样时刻引入码间串扰,并在接收端判决前加以消除,从而可以达到改善频谱特性,压缩传输频带,是频带利用率提高到理论上的最大值,并加速传输波形尾巴的衰减和降低对定时精度要求的目的。通常把这种波形称为部分相应波形。以用部分相应波形传输的基带系统成为部分相应系统。 多电平调制、意义:为了提高频带利用率,可以采用多电平波形或多值波形。由于多电平波形的一个脉冲对应多个二进制码,在波特率相同(传输带宽相同)的条件下,比特率提高了,因此多电平波形在频带受限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MQAM :多进制键控体制中,相位键控的带宽和功率占用方面都具有优势,即带宽占用小和比特信噪比要求低。因此MPSK 和MDPSK 体制为人们所喜用。但是MPSK 体制中随着M 的增大,相邻相位的距离逐渐减小,使噪声容县随之减小,误码率难于保证。为了改善在M 大时的噪声容限,发展出了QAM 体制。在QAM 体制中,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作为作为两个独立的参量同时受到调制。这种信号的一个码元可以表示为: )cos()(0k k k t A t S θω+=,T k t kT )1(+≤<,式中:k=整数;k θ和k A 分别可以取多个离散值。 (解决MPSK 随着M 增加性能急剧下降) ★相位不连续的影响:频带会扩展;包络产生失真。 ★相干解调与非相干解调:P95 相干解调:也叫同步检波,解调与调制的实质一样,均是频谱搬移。调制是把基带信号频谱搬到了载频位置,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一个乘法器与载波相乘来实现。解调则是调制的反过程,即把载频位置的已调信号的频谱搬回到原始基带位置,因此同样可以用乘法器与载波相乘来实现。相干解调时,为了无失真地恢复原基带信号,接收端必须提供一个与接收的已调载波严格同步(同频同相)的本地载波(成为相干载波),他与接收的已调信号相乘后,经低通滤波器取出低频分量,即可得到原始的基带调制信号。相干解调适用于所有现行调制信号的解调。相干解调的关键是接收端要提供一个与载波信号严格同步的相干载波。否则,相干借条后将会使原始基带信号减弱,甚至带来严重失真,这在传输数字信号时尤为严重。 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属于非相干解调,。络检波器通常由半波或全波整流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它属于非相干解调,因此不需要相干载波,一个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由二极管VD 和RC 低通滤波器组成。包络检波器就是直接从已调波的幅度中提取原调制信号。其结构简单,且解调输出时相干解调输出的2倍。 4PSK 只能用相干解调,其他的即可用相干解调,也可用非相干解调。 ★电话信号非均匀量化的原因:P268 非均匀量化的实现方法通常是在进行量化之前,现将信号抽样值压缩,在进行均匀量化。这里的压缩是用一个非线性电路将输入电压x 变换成输出电压y 。输入电压x 越小,量化间隔也就越小。也就是说,小信号的量化误差也小,从而使信号量噪比有可能不致变坏。为了对不同的信号强度保持信号量噪比恒定,当输入电压x 减小时,应当使量化间隔Δx 按比例地减小,即要求:Δx ∝x 。为了对不同的信号强度保持信号量噪比恒定,在理论上要求压缩特性具有对数特性。 (小信号发生概率大,均匀量化时,小信号信噪比差。) ★A 律13折线:P269 ITU 国际电信联盟制定了两种建议:即A 压缩率和μ压缩率,以及相应的近似算法——13折线法和15折线法。我国大陆、欧洲各国以及国际间互联时采用A 压缩率及相应的13折线法,北美、日本和韩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采用μ压缩率及15折线法。 A 压缩率是指符合下式的对数压缩规律:式中:x 为压缩器归一化输入电压;y 为压缩器归一化输出电压;A 为常数,它决定压缩程度。

空间数据库重点知识

矢量数据结构: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来表达点、线、面等地理实体。 矢量数据结构的主要特点:定位明显和属性隐含。 结构:Spaghetti(面条)结构和拓扑矢量数据结构。 只有像拓扑结构这样的数据结构才是“矢量”数据结构。 拓扑矢量数据结构的特点是:1、一个多边形和另一个多边形之间没有空间 坐标的重复,这样就消除了重复线;2、拓扑信息与空间坐标分别存储,有利于进行近邻、包含和相连等查询操作;3、拓扑表必须在一开始就创建,这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空间;4、一些简单的操作比如图形显示比较慢,因为图形显示需要的是空间坐标而非拓扑结构。 栅格数据模型是将连续的空间离散化,将地理区域的平面表象按一定分解力作行和列的规则划分,形成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 空间数据引擎(SDE):是用来解决如何在关系数据库中存储空间的数据,实现真正的数据库方式管理空间数据,建立空间数据服务器的方法。 工作原理:SDE客户端发出请求,由SDE服务端处理这个请求,转换成DBMS 能处理的请求事物,由DBMS处理完相应的请求,SDE服务端再将处理的结果实时反馈给GIS的客户端。客户通过空间数据引擎将自己的数据交给大型关系型DBMS,由DBMS统一管理,同样,客户可以通过空间数据引擎从关系型DBMS 中获取其它类型的GIS数据,并转换成客户端可以使用的方式。 空间数据引擎的作用: (1)与空间数据库联合,为任何支持的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服务。 (2)提供开放的数据访问,通过TCP/IP横跨任何同构或异构网格,支持分布式的GIS系统。 (3)SDE对外提供了空间几个对象模型,用户可以在此模型基础之上建立空间几何对象,并对这些几何对象进行操作。 (4)快速的数据提取和分析。 (5)SDE提供了连续DBMS数据库的接口,其他的一切涉及与DBMS数据库进行交互的操作都是在此基础之上完成的。 (6)与空间数据库联合可以管理海量空间信息。 (7)无缝的数据管理,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统一存储。 (8)并发访问。 空间数据是对空间事物的描述,实质上就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用来 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的数据。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空间数据特征:时空特征、多维特征、多尺度性、海量数据特征。

国网笔试知识点详解 通信原理

1.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信息、数据和信号 信息是客户事物的属性和相互联系特性的表现,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或运动状态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的具体物理表示形式,具有确定的物理描述。 传输介质是通信中传送信息的载体,又称为信道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通信系统主要由5个基本系统元件构成,信源、转换器、信道、反转换器、信宿 源系统将信源发出的信息转换成适合在传输系统中传输的信号形式,通过信道传输到目的系统,目的系统再将信号反变换为具体的信息 通过系统的传输的信号一般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表达方式 模拟信号是一个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即在时间特性上幅度(信号强度)的取值是连续的,一般用连续变化的电压表示 数字信号是离散的,即在时间特性上幅度的取值是有限的离散值,一般用脉冲序列来表示 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可靠性高,数字信号比较容易存储、处理和传输 数据通信的技术指标 1、信道带宽:是描述信道传输能力的技术指标,它的大小是由信道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信道能够传送电磁波的有效频率范围就是该信道的带度 2、数据传输速率:称为比特率,是指信道每秒钟所能传输的二进制比特数,记为bps,常见的单位有Kbps、Mpbs、Gbps等,数据传输速率的高低,由每位数据所占的时间决定,一位数据所占用的时间宽度越小,则传输速率越高 3、信道容量: 信道的传输能力是有一定限制的,信道传输数据的速率的上限,称为信道容量,一般表示单位时间内最多可传输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C=Wlog2(1+S/N) C为信道容量;W为信道带宽;N为噪声功率;S为信号功率 S/N为信噪比,用来描述信道的质量,噪声小的系统信噪比高,信噪比S/N通常用10lg(S/N)来表示,其单位为分贝。 无噪声离散信道容量公式为C=2Wlog2L (L为传输二进制信号) 4、波特率: 是传输的信号值每秒钟变化的次数,如果被传输的信号周期为T,则波特率Rb=1/T。Rb 称为波形速率或调制速率。 R=Rblog2V V表示所传输信号所包含的离散电平数 5、信道延迟 信号沿信道传输需要一定的时间,就是信道延迟,信道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受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响应时间、通信设备的转发和等待时间、计算机的发送和接收处理时间、传输介质的延迟时间等的影响。 信道延迟=计算机的发送和接收处理时间+传输介质的延迟时间+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称

数据库原理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Ⅰ、学习要点 1、准确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本术语、概念; 2、数据独立性的概念、分类及实现途径; 3、数据模型的概念、分类、要素及作用; 4、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含义及作用; 5、关系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内容。 Ⅱ、习题 一、选择题: 1、使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数据和数据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2、DB、DBS、DBMS间的关系是() A、DB包括DBMS和DB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S包括DB和DBMS D、DBS与DB和DBMS无关 3、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 4、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5、数据库中,导致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A、数据量太大 B、数据安全性不高 C、数据冗余 D、数据完整性约束不强 6、划分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的原则是() A、记录的长度 B、文件的大小 C、联系的复杂程度 D、数据及联系的表示方式 7、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主要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 A、数据安全性 B、数据独立性 C、结构规范化 D、操作可行性 8、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用户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它是用户和数据库系统间的接口。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9、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全部数据的物理存储视图。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10、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定义和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语言是() A、DML B、DDL C、DCL D、SQL 11、数据库系统支持的数据共享指的是()

2015通信原理复习大纲(总结)

1、怎样计算非等概离散信源的平均符号信息量? )(log )()(21i n i i x p x p x H ∑=-= 2、怎样判断一个信号是功率信号还是能量信号? 功率信号能量信号 ,0,0,0,0=∞<<=∞<

6、如何计算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12(,)R t t 和协方差函数12(,)B t t 。 [][][] {[][]2 12121222112211212121212212121),;,()()()()()()(),(),;,()()(),(dx dx t t x x f t a x t a x t a t t a t E t t B dx dx t t x x f x x t t E t t R ???∞ ∞-∞∞-∞ ∞---=--===ξξξξ协方差函数:相关函数: 7、随参信道有哪些特点?恒参信道可以看作是一个什么网络? 特点:(1)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而变化(2)传播的时延随时间而变化(3)多径传播。 线性网络 8、什么是视距传播?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

1.2.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2.3 数字通信的特点 (1) 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 传输差错可控 (3) 便于处理、变换、存储,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 (4) 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 (5) 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1.3.1 通信系统的分类 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调制)传输系统 。调制传输系统又分为多种 调制,详见书中表1-1。 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3.1.2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均值(数学期望): 方差: 相关函数 3.2.1 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 (1)其均值与t 无关,为常数a ; (2)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τ 有关。 把同时满足(1)和(2)的过程定义为广义平稳随机过程。 3.2.2 各态历经性 如果平稳过程使下式成立 则称该平稳过程具有各态历经性。 3.2.4 平稳过程的功率谱密度 非周期的功率型确知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与其功率谱密度是一对傅里叶变换。这种关系对平稳随机过程同样成立,即有 []∫∞∞?=dx t x xf t E ),()(1ξ} {2)]()([)]([t a t E t D ?=ξξ2121212212121),;,()] ()([),(dx dx t t x x f x x t t E t t R ∫∫ ∞∞?∞∞?==ξξ???==)()(τR R a a ∫∫ ∞ ∞?∞∞??==ω ωπτττωωτξωτξd e P R d e R P j j )(21)()()(

3.3.2 重要性质 广义平稳的高斯过程也是严平稳的。 高斯过程经过线性变换后生成的过程仍是高斯过程。 3.3.3 高斯随机变量 (1)f (x )对称于直线 x = a ,即 (2) 3.4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输出过程ξo (t )的均值: 输出过程ξo (t )的自相关函数: 输出过程ξo (t )的功率谱密度: 若线性系统的输入是平稳的,则输出也是平稳的。 如果线性系统的输入过程是高斯型的,则系统的输出过程也是高斯型的。 3.5 窄带随机过程 若随机过程ξ(t )的谱密度集中在中心频率f c 附近相对窄的频带范围Δf 内,即满足Δf << f c 的条件,且 f c 远离零频率,则称该ξ(t )为窄带随机过程。 3.7 高斯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 白噪声n (t ) 定义:功率谱密度在所有频率上均为常数的噪声 - 双边功率谱密度 - 单边功率谱密度 4.1 无线信道 电磁波的分类: 地波:频率 < 2 MHz ;距离:数百或数千千米 天波:频率:2 ~ 30 MHz ;一次反射距离:< 4000 km 视线传播:频率 > 30 MHz ;距离: 4.3.2 编码信道模型 P(0 / 0)和P(1 / 1) - 正确转移概率,P(1/ 0)和P(0 / 1) - 错误转移概率 P (0 / 0) = 1 – P (1 / 0) P (1 / 1) = 1 – P (0 / 1) 2)(0 n f P n =)(+∞<

(整理)SQLServer数据库基本知识点.

SQL Server 数据库基本知识点一、数据类型

二、常用语句 (用到的数据库Northwind) 查询语句 简单的Transact-SQL查询只包括选择列表、FROM子句和WHERE子句。它们分别说明所查询列、查询的 表或视图、以及搜索条件等。例如,下面的语句查询Customers 表中公司名称为“Alfreds Futterkiste”的ContactName字段和Address字段。 SELECT ContactName, Address FROM Customers WHERE CompanyName='Alfreds Futterkiste' (一) 选择列表 选择列表(select_list)指出所查询列,它可以是一组列名列表、星号、表达式、变量(包括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等构成。 1、选择所有列 例如,下面语句显示Customers表中所有列的数据: SELECT * FROM Customers 2、选择部分列并指定它们的显示次序查询结果集合中数据的排列顺序与选择列表中所指定的列名排列顺序相同。 例如: SELECT ContactName, Address FROM Customers 3、更改列标题 在选择列表中,可重新指定列标题。定义格式为: 列标题 as 列名 列名列标题如果指定的列标题不是标准的标识符格式时,应使用引号定界符,例如,下列语句使用汉字显示列标题: SELECT ContactName as 联系人名称, Address as地址 FROM Customers 4、删除重复行

SELECT语句中使用ALL或DISTINCT选项来显示表中符合条件的所有行或删除其中重复的数据行,默认 为ALL。使用DISTINCT选项时,对于所有重复的数据行在SELECT返回的结果集合中只保留一行。 SELECT DISTINCT(Country) FROM Customers 5、限制返回的行数 使用TOP n [PERCENT]选项限制返回的数据行数,TOP n说明返回n行,而TOP n PERCENT 时,说明n是 表示一百分数,指定返回的行数等于总行数的百分之几。 例如: SELECT TOP 2 * FROM Customers SELECT TOP 20 PERCENT * FROM Customers (二)FROM子句 FROM子句指定SELECT语句查询及与查询相关的表或视图。在FROM子句中最多可指定256个表或视图,它们之间用逗号分隔。在FROM子句同时指定多个表或视图时,如果选择列表中存在同名列,这时应使用对象名限定这些列 所属的表或视图。例如在Orders和Customers表中同时存在CustomerID列,在查询两个表中的CustomerID时应 使用下面语句格式加以限定: select * from Orders,Customers where Orders.CustomerID =Customers.CustomerID 在FROM子句中可用以下两种格式为表或视图指定别名: 表名 as 别名 表名别名 select * from Orders as a,Customers as b where a.CustomerID =b.CustomerID SELECT不仅能从表或视图中检索数据,它还能够从其它查询语句所返回的结果集合中查询数据。 例如: select * from Customers where CustomerID in (select CustomerID from Orders where EmployeeID=4) 此例中,将SELECT返回的结果集合给予一别名CustomerID,然后再从中检索数据。 (三) 使用WHERE子句设置查询条件 WHERE子句设置查询条件,过滤掉不需要的数据行。例如下面语句查询年龄大于20的数据:select CustomerID from Orders where EmployeeID=4

数据库原理试题库2009

数据库原理题库 一、简答题 1.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3.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 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4.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5.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6.简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7.DBA的职责是什么? 8.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有哪些 ? 9.什么是基本表?什么是视图?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0.简述视图的优点。 11.所有的视图是否都可以更新? 哪类视图是可以更新的,哪类视图是不可更新 的? 12.简述 SQL 的特点。 13.在嵌入式SQL中是如何协调SQL语言的集合处理方式和主语言的单记录处理 方式的? 14.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规则有哪几类? 15.试述查询优化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16.写出 Armstrong 推理规则中自反律、增广律、传递律的形式化定义。 17.简述日志文件的内容。 18.简述 SQL 中的自主存取控制机制。 19.简述数据库中事务的概念及其性质。 20.简述事物的原子性。 21.简述并发操作带来的三类数据不一致性。 22.在数据库中为什么要并发控制?并发控制技术可以保证事务的哪些特征? 23.什么是封锁?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几种? 24.简述两段封锁协议的内容。 25.简述数据库系统中活锁和死锁的含义。避免活锁的简单方法是什么? 26.什么叫做数据库的恢复?数据库恢复的基本技术有哪些? 27.简述数据库系统中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以及数据恢复方法。

28.简述“运行记录优先原则”。 29.简述日志文件内容及其作用。 30.简述数据库设计过程。 31.需求分析阶段的设计目标是什么?调查的内容是什么? 32.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33.在全局 ER 模型设计过程中,需要消除局部 ER 模型之间存在的哪三种冲 突? 34.简述数据库完整性和安全性的概念。 35.设有两个关系R (A,B,C)和S (C,D,E),试用SQL查询语句表达下 列关系代数表达式πA,E (σB = D (R∞S))。 36.设有关系模式R (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 = {D→A,D→B}, 试写出关系模式R的候选键,并说明理由。 二、关系代数 1、设有关系 R 和 S, R 计算: (1). R ∪ S (2). R ╳S (3). R S (4)∏ B σ A>4 (S) (5)R─∏σ A<4 (R) 2、假设有关系R、W、D如下所示: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整理

通信常识:波特率、数据传输速率与带宽的相互关系 【带宽W】 带宽,又叫频宽,是数据的传输能力,指单位时间能够传输的比特数。高带宽意味着高能力。数字设备中带宽用bps(b/s)表示,即每秒最高可以传输的位数。模拟设备中带宽用Hz表示,即每秒传送的信号周期数。通常描述带宽时省略单位,如10M实质是10M b/s。带宽计算公式为:带宽=时钟频率*总线位数/8。电子学上的带宽则指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围。 【数据传输速率Rb】 数据传输速率,又称比特率,指每秒钟实际传输的比特数,是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单位为“比特每秒(bps)”。其计算公式为S=1/T。T为传输1比特数据所花的时间。 【波特率RB】 波特率,又称调制速率、传符号率(符号又称单位码元),指单位时间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可以以波形每秒的振荡数来衡量,是信号传输速率的度量。单位为“波特每秒(Bps)”,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所以它与比特率是不同的概念。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式为:Rb=RB*log2 N。其中,N为进制数。对于二进制的信号,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奈奎斯特定律】 奈奎斯特定律描述了无噪声信道的极限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推导出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公式: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RB = 2W Baud。其中,W为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是赫兹(Hz),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2个码元。对于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则是: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RB= W Baud,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1个码元。 符号率与信道带宽的确切关系为: RB=W(1+α)。 其中,1/1+α为频道利用率,α为低通滤波器的滚降系数,α取值为0时,频带利用率最高,但此时因波形“拖尾”而易造成码间干扰。它的取值一般不小于0.15,以调解频带利用率和波形“拖尾”之间的矛盾。 奈奎斯特定律描述的是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或码元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 香农定理是在研究信号经过一段距离后如何衰减以及一个给定信号能加载多少数据后得到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它描述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或码元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信号噪声功率比)之间的关系,以比特每秒(bps)的形式给出一个链路速度的上限。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知识梳理】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 [自学探究] 1.什么是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 技术。 ●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 技术。 ●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 学技术。 2 3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多元化;2.网络化;3.多媒体化;4.智能化;5.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 (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②对科技进步的影响;③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②信息污染;③信息犯罪;④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6.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4)遵守信息法规。 知识补充: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组成: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ROM 、RAM 、软盘、 硬盘、光盘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笔、触摸屏 CPU (中央处理器)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 软件系统: 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 【知识梳理】 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P18) 2.信息来源示例(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3.采集信息的方法(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4.采集信息的工具(P20):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 文字.txt Windows系统自带 .doc 使用WORD创建的格式化文本,用于一般的图文排版 .html 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生成的文件格式,用于网页制作 .pdf 便携式文档格式,由ADOBE公司开发用于电子文档、出版等方面 图形图象.jpg 静态图象压缩的国际标准(JPEG) .gif 支持透明背景图象,文件很小,主要应用在网络上.bmp 文件几乎不压缩,占用空间大 动画.gif 主要用于网络 .swf FLASH制作的动画,缩放不失真、文件体积小,广泛应用于网络 音频.wav 该格式记录声音的波形,质量非常高 .mp3 音频压缩的国际标准,声音失真小、文件小,网络下载歌曲多采用此格式 .midi 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 视频.avi 用来保存电影、电视等各种影象信息.mpg 运动图象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 .mov 用于保存音频和视频信息 .rm 一种流式音频、视频文件格式 6.常用下载工具(P29):网际快车(flashget)、web迅雷、网络蚂蚁、cuteftp、影音传送带等。 7.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P25 表2-7):直接访问网页、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在线数据库 8.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的区别(P26):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

通信原理知识点汇编

通信原理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 第一章 1、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噪声源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3、数字通信的特点 优点: (1) 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 传输差错可控 (3 )便于处理、变换、存储 (4 )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 (5 )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 (6)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 更多精品文档 (1) 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2) 对同步要求高 4、 通信系统的分类 模拟信息源 * 调制器 信 道编码 数 字 调 制 信 道 译 码 信 源 译 码 受信者

(1)按通信业务分类: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 (2)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调制)传输系统 (3 )调制传输系统又分为多种调制,详见书中表1-1 (4)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5)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6)按工作波段分类: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 (7 )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 有效性:指传输一定信息量时所占用的信道资源(频带宽度和时间间隔),或者说是传输的速度”可题。 可靠性: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也就是传输的质量”问题。 (1 )模拟通信系统: 有效性:可用有效传输频带来度量。 可靠性:可用接收端最终输出信噪比来度量。 (2 )数字通信系统: 有效性:用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来衡量。 可靠性:常用误码率和误信率表示。 码元传输速率R B :定义为单位时间(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 ) 信息传输速率R b :定义为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 6、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7、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8、信息量是对信息发生的概率(不确定性)的度量。一个二讲制码元含1b的信息量;一个 M进制码元含有log z M比特的信息量。等概率发送时,信息源的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精品文档

数据库原理学习笔记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1.1 1,数据(DATA):数据是数据库存储中的基本对象,描述事务的符号记录。 数据解释;对数据含义的说明,数据的含义成为数据的语义。 2,数据库(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以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1),数据定义功能(DDL,数据定义语言),对数据库重的数据对象进行定义(2),数据操纵功能(dml 数据操纵语言) (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系统恢复,多用户对数据库的并发使用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库初始数据输入,切换,数据库的存储,回复功能,数据库的重组功能,性能监视分析功能 4,数据库系统(DBS):由DB DBMS DBA 应

用系统组成。 1.2 数据的处理指的是对各种数据进行搜集存储加工和传播 数据管理,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和检索和维护 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数据库系统管理的特点 1,数据结构化,与文件系统的根 本区别,可以存储数据库中的 某一个数据项,某一组数据项,, 一个记录或一组记录。 2,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3,数据的独立性高 a)物理独立性 b)逻辑独立性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a)数据的安全性保护 b)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即正确性 c)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数据库 a)硬件平台及数据库; i.要求有足够大的内存 ii.要有足够大的磁盘的直接存储设备 iii.要求系统有较高的通道,提高数据的传输率 b)对软件的要求 i.DBMS 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使用 配置的软件 ii.支持DBMS运行的操作系统 iii.具有数据库借口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 iv.以DBMS为核心的应用开发工具v.为特定应用环境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c)人员数据抽象级别不同,具有不同 的数据视图 i.数据库管理员 1.决定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和结构 2.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储 策略(为了提高存取效率和空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要知识点总结.docx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要知识点总结 三级模式 模式:模式又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外模式又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内模式: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两级映像 外模式 / 模式映像: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 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的对应关 系。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 模式映像做相应的修改,可以使外模式不变,保证了数据与程 序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 / 内模式映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内模式。 这一映像是唯一的,用于定义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存储结构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 / 内模式映像做相应的修改即可,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 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存取控制机制: 定义用户权限,并将用户权限存入数据字典中(这些定义被称为安全规则或授权规则)。 权限即用户对某一数据对象的操作权力。 合法性检查,当用户发出存取数据库操作的请求后, DBMS 查找数据字典,根据安全规则进行合法性检查,若用户的 请求超出了定义的权限 / 密级 / 角色,系统将拒绝执行此操作。 视图机制: 视图 --虚表 --导出表 为不同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把数据对象限制在一定的范围。 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操作的用户隐藏起来。 审计 系统提供的一种事后检查的安全机制。 建立审计日志,用以记录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 检查审计日志,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 审计很浪费时间和空间,主要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部门。 RBAC(基于角色的存取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特点: 由于角色 / 权限之间的变化比角色/ 用户关系之间的变化相对要慢得多,减小了授权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管理开 销。 灵活地支持企业的安全策略,并对企业的变化有很大的伸缩性。 强制存取控制MAC mandatory access control 强制存取控制是通过对敏感度标记进行控制的。 定义:每一个数据对象都被标以一定的密级,每一个用户也被授予某一级别的许可证,对于任意一个对象,只有具 有合法许可证的用户才可以存取。 特点 :严格,不是用户能够直接感知或进行控制的。 适用性:对数据有严格而固定密级分类的部门——军事部门,政府部门。 敏感度标记:绝密、机密、可信、公开

通信原理各章重要知识常考知识总结通信原理习题及详细答案(第六版)

第一部 通信原理部分习题答案 第1章 绪论 1—1 设英文字母E 出现的概率为0.105,x 出现的概率为0.002。试求E 及x 的信息量。 解:英文字母E 的信息量为 105 .01 log 2 =E I =3.25bit 英文字母x 的信息量为 002 .01 log 2 =x I =8.97bit 1—2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l/8、l/8/、3/16和5/16。试求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解:平均信息量,即信息源的熵为 ∑ =- =n i i i x P x P H 1 2)(log )(=41log 412- 81log 812-81log 812-163log 1632-16 5 log 1652 - =2.23bit/符号 1—3 设有四个消息A 、BC 、D 分别以概率1/4、1/8、1/8和l/2传送,每一消息的出现是相互独立的,试计算其平均信息量。 解:平均信息量 ∑ =- =n i i i x P x P H 1 2)(log )(=41log 412- 81log 812-81log 812-2 1log 212- =1.75bit/符号 1—4 一个由字母A 、B 、C 、D 组成的字。对于传输的每一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00代替A ,01代替B ,10代替C ,11代替D ,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 (1)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时,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2)若每个字母出现的可能性分别为 P A =l/5,P B =1/4,P C =1/4,P D =3/10 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1)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即出现概率均为1/4。 每个字母的平均信息量为 ∑ =- =n i i i x P x P H 1 2)(log )(=41 log 4142?-=2 bit/符号 因为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所以每个字母所占用的时间为 2×5×10-3=10-2s 每秒传送符号数为100符号/秒 (2)平均信息量为

空间数据库知识点总结

为什么与统计数据相比空间数据更复杂,那空间数据该如何组织与管理 ·数据类型多(几何数据、关系数据、辅助数据) ·数据操纵复杂(一般数据检索、增加、删除等,空间数据定位检索、拓扑关系检索等)·数据输出多样(数据、报表、图形) ·数据量大,空间数据种类多(测量、统计数据、文字;地图、影像等) 空间数据的非结构化特征 ·事务数据库:数据记录一般是结构化的。每一个记录有相同的结构和固定的长度,记录中每个字段表达的只能是原子数据,内部无结构,不允许嵌套记录 ·空间数据:这种结构化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存储地理实体的空间坐标:实体位置、大小形状;拓扑关系等 文件与数据库混合管理。基本思想:属性数据存储在常规的RDBMS中;几何数据存储在空间数据管理系统中;两个子系统间用标识符联系起来(即通过关键字联系)。优点:由于一部分建立在标准的RDBMS上,存储和检索数据比较有效、可靠。缺点:1由于使用了两个子系统,它们各自有自己的规则,查询操作难以优化,存储在RDBMS外的数据有时会丢失数据项的语义。2数据完整性的约束条件可能遭破坏,如在几何空间数据系统中目标实体仍存在,但在RDBMS中却已删除。 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思想:采用同一DBMS存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即在标准的关系数据库上增加空间数据管理层;利用该层将结构查询语言(GeoSQL)转化成标准的SQL查询,借助索引数据的辅助关系实施空间索引操作。优点:省去了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间的繁琐连接,空间数据存取速度快。缺点:由于是存取、效率上总是低于DBMS 中所用的直接操作过程,且查询过程复杂。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型数据库+空间数据引擎。思想:用户将自己的空间数据交给独立于数据库之外的空间数据引擎,由空间数据引擎来组织空间数据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的存储;用户需要访问数据的时候,再通过空间数据引擎,由引擎从关系型数据库中去除数据并转化为客户可以使用的方式。优点:访问速度快,支持通用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空间数据按BLOB存取,可跨数据库平台与特定GIS平台结合紧密,应用灵活。缺点:空间操作和处理无法在数据库内核中实现,数据模型较为复杂,扩展SQL比较困难,不易实现数据共享与互操作。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扩展对象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思想:对关系数据库关系系统进行扩展,使之能管理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用户利用这种能力增加空间数据类型及相关函数,从而将空间数据类型与函数从空间数据引擎转移到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优点:空间数据的管理与通用数据库系统融为一体,空间数据按对象存取,可在数据库内核中实现空间操作和处理,扩展SQL比较方便容易实现数据共享与互操作。缺点:实现难度大,压缩数据比较困难,目前功能与性能还较差。·扩展的关系数据类型:1大对象类型LOB 2 BOOLEAN 3集合类型ARRAY 4用户定义的类型5面向对象的数据类型·扩展的对象类型:1行对象与行类型[第①步定义行类型②创建行类型③创建基于行类型的表2列对象与对象类型①创建列对象②创建表,定义其中属性是对象类型3抽象数据类型(ADT)·参照类型:REF类型,值是OID①创建两个行类型②创建两个基于行类型的表③描述这两个表的参照关系 地理空间建模的方法(二分法) 地理空间建模是对空间实体的数据抽象后对实体对象或场的描述。 ·基于实体的描述。主要描述不连续的个体现象,适合表示有固定形状的空间实体,强调个体现象,对象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通过拓扑关系进行连接。核心思想:将地理实体和现象作为独立的对象,以独立的方式存在,主要描述不连续的地理现象,任何现象都是一个对象,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1.通信—按照传统的理解就就是信息的传输。 2.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3.信息:就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 4.通信系统模型: 5、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模型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6、数字通信的特点: (1)优点: 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传输差错可控 便于处理、变换、存储 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 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 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 (2)缺点: 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对同步要求高 7、通信方式(信号的传输方式) (1)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 (A)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 (B)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收发的工作方式 (C)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式 (2)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 (A)并行传输:将代表信息的数字信号码元序列以成组的方式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 优点:节省传输时间,速度快:不需要字符同步措施 缺点:需要n 条通信线路,成本高 (B)串行传输:将数字信号码元序列以串行方式一个码元接一个码元地在一条信道上传输 优点:只需一条通信信道,节省线路铺设费用 缺点:速度慢,需要外加码组或字符同步措施 8、则P(x) 与I 之间应该有如下关系: I 就是P(x) 的函数: I =I [P(x)] P(x) ↑,I ↓ ; P(x) ↓ ,I ↑; P(x) = 1时,I=0; P(x) = 0时,I=∞; 9、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与可靠性 码元传输速率R B:定义为单位时间(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简记为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