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住院患者睡眠护理

住院患者睡眠护理

住院患者睡眠护理
住院患者睡眠护理

住院患者睡眠的护理

【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方法:采用“睡眠质量自评量表”评定筛选出有睡眠障碍的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睡眠障碍改善情况。结果:通过调查发现,住院病人睡眠质量较差是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护理问题,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及病人的身心健康。结论: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较差,多存在短暂的睡眠障碍,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可改善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睡眠质量;影响因素;护理

睡眠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科学家证实,睡眠保护大脑,解除疲劳,使人体产生新活力,还与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有密切的关系,对于住院病人,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所起的作用更重要,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

体验。其主要原因:(1)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2)睡眠时间规律的改变;(3)陌生的人际关系;(4)对疾病、手术、相关治疗的知识缺乏而引起的焦虑恐惧感;(5)疾病引起的不适感;(6)与家人的分离;(7)其他因素。

按临床常见的失眠形式有:(1)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

30min;(2)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3)睡眠

急危重症患者心理护理

急危重症病人心理护理 焦文芬 摘要:目的消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通过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对疾病的错误感受和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结果病人身心舒适。结论急危重症病人良好心理护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病人;心理;护理 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以从“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给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一门研究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急救和特别监护的科学。 1.2 急危重症患者心理 急重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瞬间袭来的天灾、人祸或恶性事故等超常的紧张刺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易于产生濒死感。恐怖、悲哀、失助、绝望等消极情绪往往可以加速患者的死亡。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也对患者的心理活动有影响。 惊慌恐惧的心理这类患者多由于突然受到意外伤害或病情急剧变化而来医

院就诊,患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来诊时常表现惊慌失措,向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过急的要求,态度也不好,情绪波动很大,迫切希望得到最快最好的医疗救助,以抢救他(她)的生命。如凶猛的大出血最易使患者产生恐惧和死亡威胁感,面部烧伤、四肢断离、双目失明等对患者最容易够成威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前区剧痛常给患者以一种频临死亡的体验,产生十分明显的恐惧感使患者思想极度紧张,甚至不敢睁眼和翻动身体。 焦虑不安心理为了抢救患者生命,有些急重患者需要立即给予手术治疗。由于起病急,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加上手术痛苦大,对生命有一定的危险,使患者出现焦虑不安心理。此时,他(她)们最关心的是医院条件、医生的素质和手术的安全性。他们渴望得到有经验、医术高明的医生给自己做手术。 孤独压抑心理为了便于监护和抢救急重症病员常常将患者安置在一个特殊的病室环境中。如心肌梗死患者安置在监护病房,远离亲人和朋友,探视也受时间限制,医护人员也无暇与之攀谈,使患者有一种深深的隔离感和孤独感。时间过久了,就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压抑心理,表现为烦躁、辗转不安、激动易怒、神志恍惚,甚至出现谵妄。 挫折抗治疗心理多见于工伤、事故伤和服毒自杀者,表现为暴躁、易怒、呻吟、哭喊以及不合作和对立行为。如服毒者常因某些难言的内心苦楚而抗拒洗胃和各种抢救治疗。 大部分病人疾病经过诊治可以治愈,但不论医学发展到什么程度,总有一小部分病人因医治无效而面临死亡。临终患者接近死亡时会产生十分复杂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多年来,很多西方研究者在探讨临终患者的心理状况时最常引用的是美国医学博士E.Kubler-Ross将大多数患者面临死亡的病人心理反应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否认期病人往往不敢面对病情恶化的现实,对死亡的后果没有具体思想准备,希望奇迹会出现。此时病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对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大多数病人的这一阶段持续时间的都很短暂,很快会转而进入下一阶段,但是也有病人会持续否认,直至死亡。2.愤怒期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愈发明显,病人开始接受患病的现实,开始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此时病人会出现生气、愤怒、怨恨等情绪反应,无缘无故摔东西或呵斥医护人员和家属。病人的愤怒来源于恐惧和绝望,其愤怒指向可能是多方面的。3.协议期此阶段病人的

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

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 睡眠是人们正常的生理需要,不但可以消除疲劳,使人体产生新的活力,而且还能提高人体 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老年人作为特殊人群,住院后因环境改变、心理、疾病等多 种因素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加之睡眠障碍本身就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1],因此 使多的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睡眠障碍,或使现有的较差睡眠状况加重。虽然睡眠障碍不 会直接威胁生命,却可造成焦虑、激惹、情绪不稳、烦躁不安、精神疲乏,影响患者病情恢 复[2],严重者可致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3]。因此,给予针对性护理,满足住院老年患者 休息与睡眠的要求,改善睡眠障碍,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1影响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 1.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影响老年住院病人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环境噪音和环境及人际陌生感. 环境噪音主要来自病房信号灯的响声,监护仪器的报警声,治疗车轮的摩擦声,护士夜巡视的开 关门声,过多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如:测血压、血糖,定期翻身、拍背等,其他病人的鼾声,厕 所的冲水声等,同时病情平稳的和病情危重的病人同在一病室,病人间相互干扰,都会给其带 来持不良的刺激,环境陌生分别是就寝场所不适应,与家人接触减少,同医护人员不熟悉,病友 之间不交流等。 1.2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总体睡眠时间相对来说有所减少,且白天休息时间增加了,因此 容易出现夜间入睡时间延长、易醒、早醒、多梦和再次入睡困难等。 1.3心理因素 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受多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4]。环境的改变和身体健康状况都会给老年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均影响着老年病人的睡眠质量,住院 时由于经济负担、家庭问题、工作问题以及担心检查结果,疾病预后等从而导致失眠。 1.4不良的生活习惯 老年人多年来的生活模式中养成了许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过度饮酒、吸烟、晚餐过多或 过少、睡前喝大量水引起夜尿次数增加,睡前喝浓茶、饮咖啡类饮料、睡前谈论兴奋话题或 看刺激性电视、服用兴奋类药物等,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影响睡眠。 1.5疾病因素 由于疾病折磨,无法保证患者有一个舒适的睡眠。如疼痛、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皮肤瘙痒、被动体位、活动受限,以及心血管疾病、低氧血症,前列腺增生尿频,骨折及各种手术后 疼痛和活动受限,滞留在床上的时间过多,都可以干扰睡眠的生理节律。 2护理 2.1加强病区管理,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环境因素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首要因素,病区的整洁,安静对老年住院病人来说尤为重要。 2.1.1睡前做好护理进行室内通风、消除异味、保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中、关大灯、开 地灯、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将病人夜间常用的物品如水杯、尿壶等放在易取的地方[5],保 持床铺清洁干燥、舒适,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精选文档

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心理护理的定义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观的确立,心理护理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是实施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三分护身、七分护心” ?心理护理是护理过程中,护士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基础,通过与病人交往,从而影响病人的认知、情绪、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解决病人的心理困扰,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调整病人的心理适应,使之配合医护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状态,从而促进病人康复的方法。 1.相关的心理学的理论 心理现象人皆有之,它是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从古至今为人们所关注。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消失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等。在一定意义上,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TA的五种人格类型:控制性父母、养育型父母、成人型、顺应型儿童、自由型儿童。 2. 良好的护患关系 ?体现的是尊重、平等、包容、关爱 ?是各种有效沟通的基础

?是实施护理任务的有力保证 3.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说起来好像很专业、很神秘,通俗的说:人本主义疗法就是认为患者怎么说怎么做都是有他的道理的,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而不是认为患者是弱者,是低能,是可怜可悲的。认知行为疗法我们工作中也经常用,举例:护士忙碌中,患者没事却频繁找她聊天(护士:大姨,你稍微一等,我给那个人换个吊瓶就过来--非常有礼貌、有耐性、尊重、包容,该患者就频繁找她等她;病友:中午活多人少,护士太忙了,没有时间说闲话啊---该患者马上就理解了,先不说了,你忙你的吧) ?认知行为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 ?精神动力学疗法 ?催眠疗法 ?游戏疗法、绘画疗法、音乐疗法、雕塑疗法、家庭系统排列等等 心理护理的意义 1.帮着病人建立稳定协调的心理环境,为躯体疾病的治疗创造有利的条 件。许多疾病,特别是某些危重疾病的治疗,在药物、手术治疗的同 时,常常需要病人的坚强意志、耐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否则治疗就难 以进行。例如:一位下肢截瘫病人进行某种功能恢复锻炼,需要忍受 极大的痛苦,就需要通过心理护理,才能帮助病人建立起克服困难的 勇气。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原则 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记录,称为危重患者记录。危重患者记录针对的人群为:第一,重症监护的患者;第二,特级护理的患者;第三,一级护理并有病危或病重医嘱的患者。 危重患者记录单的书写原则:危重护理记录单应该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进行书写,记录时间应该具体到分钟。如果因为抢救没能及时记录,必须在6小时内据实补记,不可编造。 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包括的内容和层次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包括的内容有:患者的姓名、科别、医疗的诊所、住院的病历号、床位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出入量、体温、脉搏、心率、心脏的节律、呼吸、血压、症状、体症、各种管道的情况、执行医嘱和给药情况、治疗和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护士的签名等。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书写的层次应该和一般护理记录单是一样的。 三、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书写的要求 1. 时间的限制 也就是必须在6小时内据实完成。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如果因抢救未能及时记录,应在本班次内或是处置完病人后马上完成,不得超过6小时。 2. 书写的内容及格式

书写的内容和层次应该符合规范要求;格式要正确、语言要通顺、字迹应工整;书写的内容应该客观、准确,突出护理内容;治疗、抢救和护理措施及表格中所列的各个项目应该具体的记录,而且要注明时间并有签名。 3. 记录的频次 首先,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其次,应该按照医嘱要求的时限记录,例如,医嘱要求2小时测量血压一次,护士就应按医嘱要求2小时记录一次危重记录单;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可以适当的延长记录的间隔时间,没必要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但时间间隔也不可以过长。我们仍应该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或者是一直有特护在病人身边,只是书写的时间间隔可以在病情平稳的情况下适当的延长。 4.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 首先应该字迹清楚、工整,使用医学术语。其次,记录应该及时、准确、客观、具体。语言描述、数据记录等,都应该非常准确,而且应该是病人客观存在的,而不是护士主观判断或推理出的结论。第三,能反映病情变化及处置情况。病人的病情变化我们能做到观察后及时记录,而且针对病情变化和病人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医疗措施,这些也应该及时地记录。 5. 危重患者出入量的记录 危重患者实入量栏应记录患者饮食、饮水、输入液体、输入的药物。出量栏应该记录患者的呕吐物、渗出液、穿刺液、引流液、大小便量等,并将颜色、气味、性状、次数记录在病情观察栏内。

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

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儿科病房临床工作中的心理护理的几点体会:①建立良性的护患关系。②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③针对患儿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④熟练的技术与亲切的态度相结合。 【关键词】患儿;住院;心理护理 近年来,医学心理学对心理和健康,情绪和疾病的相互关系,在认识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的情绪活动和大脑与植物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人体内的各个脏器和内分泌腺都是直接受大脑和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良好的情绪,有利与保持内分泌的平衡,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这种精神状态是保证健康和增进机体抵抗力的主要条件[1]。儿童的心理尚不成熟,感情比较脆弱,特别婴幼儿还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护士善于观察,及时找出患儿的心理问题,并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以更好的配合治疗,使患儿早日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住院患儿常见的心理特征 情绪不稳定、信任心理、环境不适应、恐惧心理。 2护理措施 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孩子患病住院,父母的心理上首先有一个不适应的过程,一是表现出焦虑烦躁,感到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二是感到内疚自责,疑虑重重[2]。家长的情绪,言行直接影响患儿的心理变化,因此,患儿入院后护士与家长的亲切交流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了解家长的心理活动,用亲切的微笑的,良好的态度接待患儿入院,对家长的不安进行善意的安慰,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耐心的解释,清除家长的顾虑,增强信心,可以起到良好的心理传递作用。孩子患病后,情绪极不稳定,首先由生理上的不适,从温暖,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来到陌生的医院,外界环境突然发生变化,心理上感到不适应,容易对医院,治疗产生一种恐惧,敌视,排斥的反应,可表现为哭闹,或由恐惧心理而出现忧郁,不合群或由于对工作人员生疏与不信任而拒绝治疗。对此,我们不能责备,嫌弃,而要以

讨论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讨论对患者及患者家属 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云南航天医院 外科 张泽媛 2016年5月18日

摘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单纯性地为患者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取得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患者的情绪稳定。那么所使用的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才能顺利实施,这样做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患者、患者家属、心理、护理 前言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逐渐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情绪恰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而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对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类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由于病痛的突然性,自觉症状明显,患者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患者病情严重、内心恐惧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有的甚至自暴自弃。有时患者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所以对医护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粗暴。绝大多数患者对入院后需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会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患者,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同时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患者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患者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焦虑、恐惧。他们过分照顾患者、夸大病情,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我们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双管齐下必然事半功

住院患者睡眠的护理

住院患者睡眠的护理 【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方法:采用“睡眠质量自评量表”评定筛选出有睡眠障碍的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睡眠障碍改善情况。结果:通过调查发现,住院病人睡眠质量较差是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护理问题,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及病人的身心健康。结论: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较差,多存在短暂的睡眠障碍,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可改善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睡眠质量;影响因素;护理 睡眠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科学家证实,睡眠保护大脑,解除疲劳,使人体产生新活力,还与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有密切的关系,对于住院病人,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所起的作用更重要,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其主要原因:(1)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2)睡眠时间规律的改变;(3)陌生的人际关系;(4)对疾病、手术、相关治疗的知识缺乏而引起的焦虑恐惧感;(5)疾病引起的不适感;(6)与家人的分离;(7)其他因素。 按临床常见的失眠形式有:(1)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min;(2)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3)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4)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小时;(5)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广义的睡眠障碍分为睡眠障碍和异常睡眠,睡眠障碍又包括:失眠症、过度嗜睡、觉醒与睡眠的节律障碍[1]。只有持续1个月以上睡眠紊乱可确诊为精神障碍,而大多数人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短暂的睡眠障碍。但这些短暂的睡眠障碍同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生理功能,因此,要做好住院病人的睡眠护理。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健康生活的3个支柱,渴望健康,就要充分重视睡眠,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均较入院前差,大多数病人存在短暂的睡眠障碍。 1对象 抽查住院病人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16~60岁;学历:小学17例,初中14例,高中14例,中专9例,大专5例;本科1例。职业:农民10例,工人15例,学生5例,干部5例,其他15例;住院时间7~21天。排除因素:(1)既往有基础慢性病者;(2)既往确诊为精神障碍-睡眠障碍者;(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及准备妊娠者;(4)婴幼儿及60岁以上的老人;(5)手术后病人。 2临床表现

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他们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方法消除患者的焦虑、悲哀、沮丧、孤独等的情绪及心理负担,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断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还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安全感、信赖感、亲切感,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达到恢复健康的预期效果。结论对住院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患者;心理护理;增强信心 1患病后的心理特点人在患病之后都是痛苦的,其情绪和心理都可能发生与正常人不同的变化,研究和掌握住院患者的心理活动,配合药物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2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患者住院后首次接触到的医务人员仍是护士,有关生活、病情、治疗、预后等等问题,也都希望护士帮助解决。因此,热情接待、关心备至、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秩序,

会使患者得到安慰。特别是初次见面,护士的医德、和蔼的态度最容易给患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将为今后探索患者的心理活动奠定良好的 基础,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促使早日康复起很重要的作用。由于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病种、病情轻重不同其心理活动表现也不一样。住院患者总的心理活动规律有一下几方面。 2. 1 希望得到医术高明的医生,和蔼可亲的护士为他治疗护理。因此,患者本身和陪视人都很注意了解有关医护人员的情况,总希望得到一些照顾和引起医护人员对他的关怀。护理人员必须懂得患者的心理要求,正确引导并用美好的语言介绍医护人员的情况和治疗的方法,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 2. 2 急性病和危重患者,由于求治心切,他们既想要知道患病后的病情变化及预后,并希望亲人守护在身边。患者和家属常提出一些特殊要求,如要找技术好或有名望的医生诊治,有时对一些特殊检查,如腰穿、肝穿怕患者痛苦或留有后遗症等,有意无意地干扰治疗和护理。在这种情况下,切记语言简单、生硬、训斥患者与家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及优质护理效果分析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及优质护理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按 照就诊时间,划分为2组: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为30例;分析两组患者睡 眠障碍出现的原因,并对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 护理效果。结果:经调查,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原因有很多,包括不良情绪、年龄、头痛等,占据比例最多的因素为年龄(30.00%)与情绪(35.00%)。实验组护理后,睡眠质量得到明显好转,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明确其睡眠障碍原因,给予其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 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7-0207-02 睡眠是人体生理现象,与健康有很大关系。很多神经内科患者在住院后,存 在睡眠障碍问题,这就导致患者精神高度紧张,不利于治疗效果。为了改善患者 睡眠质量,要明确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本文以 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例,分析此类患者的睡眠障碍出现的因素,并探讨其护 理干预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60例纳入 研究,所有患者均有睡眠障碍,依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 为30例;实验组男(n=17),女(n=13),年龄为26~64岁,平均年龄为(44.34±1.37)岁;参照组男(n=16),女(n=14),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 为(44.38±1.33)岁。经临床对比两组资料,显示为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原因经调查了解,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因素与其年龄、情绪、病情、 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情绪与年龄。 1.2.2护理方法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优质护理,主要措施有:(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1],严格控制室内的温 度与湿度,温度以25~26度为宜,湿度保持在50%~60%,保持病房安静,护理 人员动作与说话要轻,限制家属探视时间;(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 患者的沟通,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让患者 消除自身忧虑与紧张感,通过温和的语言,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对治疗充满信心;同时,告知患者家属,除了必要的陪同之外,要给予其鼓励与安慰[2],减轻其心 理压力,使其积极面对治疗;(3)病情护理:加强对患者病情的护理,若其存 在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医生,并采取相关的措施处理;(4)行为护理:为患 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饮食要清淡,多食用瓜果蔬菜,睡觉前不能吃太饱,不 要饮用浓茶与咖啡;睡觉前使用热水泡脚,以此加强血液循环,播放轻柔的音乐 帮助患者入眠。 1.3 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评估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总分范围为0~2l分,分数与 睡眠质量成反比。

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心理护理的定义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观的确立,心理护理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是实施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三分护身、七分护心” ?心理护理是护理过程中,护士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基础,通过与病人交往,从而影响病人的认知、情绪、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解决病人的心理困扰,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调整病人的心理适应,使之配合医护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状态,从而促进病人康复的方法。 1.相关的心理学的理论 心理现象人皆有之,它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从古至今为人们所关注。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消失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等。在一定意义上,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TA的五种人格类型:控制性父母、养育型父母、成人型、顺应型儿童、自由型儿童。 2. 良好的护患关系 ?体现的是尊重、平等、包容、关爱 ?是各种有效沟通的基础 ?是实施护理任务的有力保证 3.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说起来好像很专业、很神秘,通俗的说:人本主义疗法就是认为患者怎么说怎么做都是有他的道理的,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而不是认为患者是弱者,是低能,是可怜可悲的。认知行为疗法我们工作中也经常用,举例:护士忙碌中,患者没事却频繁找她聊天(护士:大姨,你稍微一等,我给那个人换个吊瓶就过来--非常有礼貌、有耐性、尊重、包容,该患者就频繁找她等她;病友:中午活多人少,护士太忙了,没有时间说闲话啊---该患者马上就理解了,先不说了,你忙你的吧) ?认知行为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 ?精神动力学疗法 ?催眠疗法 ?游戏疗法、绘画疗法、音乐疗法、雕塑疗法、家庭系统排列等等 心理护理的意义 1.帮着病人建立稳定协调的心理环境,为躯体疾病的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许多疾 病,特别是某些危重疾病的治疗,在药物、手术治疗的同时,常常需要病人的坚 强意志、耐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否则治疗就难以进行。例如:一位下肢截瘫病人 进行某种功能恢复锻炼,需要忍受极大的痛苦,就需要通过心理护理,才能帮助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调查及护理对策

四川医学2012年12月第33卷(第12期)Sichuan Medical Journal,2012,Vol.33,No.12 论著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调查及护理对策 王淑芳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提供护理对策。方法 共纳入12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按PSQI总分≥5或PSQI总分<5分为A、B两组。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2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有20例患 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影响,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6.7%;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睡眠障碍与年龄≥60岁、情绪障碍、咳嗽、心 衰病史、头痛、对疾病的担忧存在相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障碍、咳嗽、心衰病史及头痛均是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睡眠障碍与情绪障碍的存在,咳嗽、头痛症状的发生,心衰病史的影响有密切的相关性,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对上述可干预因 素进行必要的干预有重要的意义,可能改善该类患者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神经内科;睡眠质量;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Q4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01(2012)12-2234-02 Neurology department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 related factors of the survey and analysis.WANG Shu-fang.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eimenggu Medical University,Huhehaote,Neimenggu01005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neurology department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 related factors,for the clinical therapy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and provid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s Participants included120cases of neurology department in hospital patients,all patients were in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sleep quality evaluation,ac-cording to the PSQI score5or PSQI score was<5is divided into A,B two groups.Using multiple factors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with factor analysis.Results120cases of neurology department in hospital patients with20cases(the influence of sleep disorder,sleep disorder rate is16.7%;neurology department in hospital in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 and age was60years old,mood disorders,cough,heart failure,history,headache,to disease worries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Emotional disturbance,cough,heart failure,history and headache are the neurology department in hospital 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P<0.05).Conclusion Neurology department in hospital 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with emotional disorder of existence,cough,headache symptoms occur,a history of heart effects have close correlation,is it happe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in clinical work,on the above factors can be intervention necessary intervention has important meaning,may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Key words】neurology department;sleep quality;risk factors;multi-factor analysis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1]。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必不可少,因此,睡眠障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2]。本研究即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 2012年3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患者共120例,其中脑梗塞64例,脑出血36例,其他20例,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48 70岁,平均(58.6?8.5)岁,所有患者均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按PSQI总分≥5或PSQI总分<5分为A、B两组。两组间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急性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 1.2方法:所有观察对象均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并使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且均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PSQI用于评定被试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在 · 4322 ·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武威职业学院 护理专业(专科)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姓名:何婧 学号:1413010415 指导老师:王菲 完成日期:2016年9月26日 教学系:护理系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目录 1 什么是心理护理 5 2 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 5 2.1 疼痛的心理护理 5 2.2 焦虑的心理护理 6 2.3恐惧的心理护理 6 2.4悲伤的心理护理 6 3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 6 4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4.1 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7 4.2 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8 4.3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9 4.4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11 4.5重危病人的心理护理12 5护理措施13 致谢14 主要参考文献15 摘要: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关键词: 病人家属、心理、护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给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科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病人病情重,害怕疾

住院患者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5311937324.html, 住院患者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护理 作者:樊春玲鲁丽君赵忠华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02期 住院患者由于离开了原来熟悉的工作环境和家庭生活,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由健康人角色转变为患者角色,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变化,而医务人员对患者在住院期间一般的要求,如尽快确诊、有效治疗、娴熟的操作技术等比较重视,而往往忽略了患者的心理需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实施,患者的心理护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是必须先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分析产生心理活动的原因,尽量防止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注意调动积极的心理因素,以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痛苦,并帮助他们建立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以下是对住院患者的基本心理需求的简单分析。 1需要良好的治疗与修养环境 1.1医疗环境即健康照顾的环境:医疗环境对患者应该有积极的影响,并具有治疗作 用,可以满足患者的需要。护士的职责之一是为人群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以促进全民健康。医疗环境的安排、布置、工作程序都需要以服务的对象患者为中心,考虑患者的舒适与方便,尽量减轻其痛苦。因此,创造及维护一个最佳的物理和社会环境对患者的康复是很重要的。[1] 1.2病室内应布置简单,整洁美观,并注意优美与悦目。室温要适宜,一般冬季为18~22℃,夏季为25℃左右。湿度以50%~60%为宜。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减少 噪音,尽可能为患者创造安静的环境。工作人员在说话、行动与工作时应特别注意: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另外,适量的阳光照射,能改善皮肤和组织的营养状况,使人食欲增加,舒适愉快。因此,病室内经常开启门窗,让阳光直接射入,但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患者的脸部。 2需要被悦纳和有所属 2.1人患病时通常会伴随着情绪及行为上的变化,患者往往会感到害怕、孤独、焦虑、 依赖、烦躁不安。对新患者来说,通常都有一种尽快适应新环境,从情感上被病友所接纳,并成为群体中受欢迎的一员的愿望。 2.2护士首先应热情接待患者,主动自我介绍,并介绍环境,介绍规章制度,将患者送 入病房时向他介绍同病室其他患者,协助病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交流。病友间的相互帮助与照顾,有利于消除新患者的陌生感和不安情绪,增进病友间的友谊与团结。但是应该善于觉察某些消极情绪的出现,耐心解释,正确引导。护理人员是患者所处环境中的主要调节者,恰当地引导,可使各种影响产生积极因素;反过来,护理人员又可利用这种积极气氛,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

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作者:代瑞云,刘佩霞,代淑洪 [摘要]通过对影响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进行综述,笔者认为护理人员应重视、了解老年人的睡眠特点,导致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改善其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护理 我国老年人口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了11%,成为名符其实的老龄化国家。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速度快,程度高,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因此维护老年群体健康,延缓衰老,实现健康的老龄化变得日趋重要[1]。而老年人随着生理上的衰老,全身功能逐渐减退,很容易并发各种疾病,需要住院治疗。住院后因环境改变、心理、疾病等多种因素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加之睡眠障碍本身就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2],因此使更多的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睡眠障碍,或使现有的较差睡眠状况加重。虽然睡眠障碍不会直接威胁生命,却可造成焦虑、激惹、情绪不稳、烦躁不安、精神疲乏,影响患者病情恢复[3]。因此,给予针对性护理,满足住院老年患者休息与睡眠的要求,改善睡眠障碍,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 1 老年人的睡眠特点 1.1 睡眠的电生理机制睡眠和觉醒是脑的两个周期性的相互转化的主动生理过程,在维持正常的精神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

而睡眠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现象,包括两种相互交替的睡眠状态。一种是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NREM),又称慢波睡眠;另一种称之眼球快速运动睡眠(REM),又称快波睡眠。睡眠首先进入NREM,然后进入REM,两种睡眠状态交替出现,大约每隔70~90 min交替一次,一夜之间交替5~6次。在正常成人的一夜睡眠中,NREM第一期约占5%~10%,第二期约占50%,第三期及第四期约占20%,REM约占20%[5]。 1.2 老年人的睡眠特点(1)老年人睡眠时间不是随着增龄减少而是增加[6]。60~70岁每天需睡眠9 h左右,70~90岁每天10 h左右,90岁以上每天需睡10~12 h,只是睡眠的生理节律分布发生了变化,睡眠在昼夜之间进行重新分布,夜间睡眠减少,白天睡眠时间增多。(2)从睡眠结构上看,浅睡眠比例增多,深睡眠比例减少,REMS时间减少,潜伏期缩短。因此,夜间睡眠浅,易惊醒,睡眠中有多次短暂的觉醒(3~15 s),在NREMS期缺乏深睡,夜间有效睡眠时间减少。(3)有些老人出现主要睡眠时相提前,表现早醒。(4)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因此对睡眠―觉醒各阶段转变的耐受力较差,如跨时区高速飞行后睡眠―觉醒节律需较长时间才能适应新时区的昼夜时间[7]。 2 常见老年睡眠障碍的类型 大多数老年人由于大脑皮层功能减弱,新陈代谢减慢,影响正常的睡眠过程,常常出现维持睡眠困难,总睡眠时间减少,夜间觉醒增加,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增高等[8],因此老年患者更易发生睡眠障碍,根据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将睡眠障碍分为以下类型。

病人入院护理评估记录单

四川绵阳四O四医院病人入院护理评估记录单 姓名__ ___ 性别__ _ 年龄_ __ 科室___ __床号__ _ 住院号___ __ 职业____ _ 婚姻__ _ 民族__ _ 文化程度___ _ 诊断____ _ 入院日期时间 一、生理评估 入院方式□步行□扶入□轮椅□平车□其它 生命体征 T______℃;P_____次/分;R____次/分;Bp ____ __ mmHg 意识□清醒□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浅昏迷□深昏迷 □谵妄□其它 自理能力□无需依赖□轻度依赖□中度依赖□重 度依赖 照护程度□无需他人照护□少部分需他人照护□大部分需他人照护□全 部需要他人照护 语言表达□清晰□含糊□失语□其它 饮食□正常□禁食□鼻饲□造瘘管□造瘘管 排泄小便□正常□失禁□尿频□尿储留□血尿□蛋白 尿□留置尿管 □人工瘘管□其他___ _ 大便□正常□失禁□腹泻□便秘□便血□肠 造瘘□其他___ _ 睡眠□好□一般□差□其它 皮肤□正常□苍白□紫绀□黄染□潮红□脱水□水肿 □破溃□皮疹□其他 静脉输液□无□有□头皮针□导管针□PICC □其他___ _ 二、安全评估 1、心理安全□正常□自伤□攻击行为□心理疾病□人际关系紧张 □其它 2、生理安全过敏史: □无□有:药物_______食物________其他________ 皮肤压疮:□无□高危□有 跌倒/坠床:跌倒/坠床史:□无□有跌倒/坠床高危:□是 □否 3、陪护人员□无□有 三、心理、社会评估

1、情绪状态□正常□紧张□焦虑□恐惧□激动□悲哀□无反应 2、家庭支持系统□完整□不完整□无 3、就业状态□固定职业□无职业□丧失劳动力□其它 4、沟通意愿□希望与更多的人交往□不愿与人交往□其它 5、医疗费用来源□自费□公费□医疗保险□其他 四、入院介绍/指导□病室环境□医护人员□探视制度□饮食指导□离院须知□安全教育 □其他 五、专科护理评估、处置: 护士签名:日期: 时间: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长期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

长期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由于病痛的折磨和离开亲人,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同时又要接受各种检查、治疗,这一切都会使患儿产生紧张、焦躁不安和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儿童对疾病的认识,主要的压力来源及各年龄阶段儿童对住院的反应,这样才能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促使患儿身心早日康复。 标签:婴幼儿住院反应及护理;学龄前后住院反应及护理;护理人员素质 儿科病房收治的患儿入院后,由于病痛的折磨和离开亲人,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同时又要接受各种检查、治疗,这一切都会使患儿产生紧张、焦躁不安和恐惧心理。 婴幼儿住院反应及护理:是指0~2岁婴儿对住院的各种反应及主要护理措施。 学龄前后住院反应及护理:是指3岁~8岁的儿童对住院的各种反应及主要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素质:是指对护士必需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过硬的基本功。对于各项技术操作都要做到精益求精。 1儿童心理护理的病例 1.1基本情况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乳儿从6个月~1周岁是建立”母子联结”的关键期,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母爱。孩子离开妈妈,大都恐惧、焦虑和不安,经常哭闹、拒食及不服药。心理学家认为,人体间的接触和抚摸是婴儿天生的需求,有人把这种需求称为”皮肤饥饿”。儿童的皮肤饥饿现象,在家庭中可由父母的搂抱等方式满足。 1.2病史 1.2.1感染性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霉菌、原虫、寄生虫所引起的感染。 1.2.2非感染性恶性肿瘤、白血病;结缔组织疾病; 1.3体格检查 1.3.1为取得患儿合作,在开始检查前先与患儿交谈,或用玩具、听诊器等与之游戏,以解除恐惧心理及紧张情绪,或者用表扬的语言鼓励患儿,使之勇于接受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