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

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

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
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

新生儿科护理常规

目录

第一章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期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在此期内小儿的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且由宫内生活向宫外生活过渡,生活方式及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易受环境影响而致病,死亡率高。

1.新生儿病室各房间应空气新鲜,温度24℃~26℃,湿度55%~65%。病室内每日通风两次(30~60分钟),每日用洁净屏空气消毒房间两次,每次1小时,保持室内清洁。2.保暖调节暖箱适宜温度,护理操作集中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及口腔分泌物。

4.抱与体位

(1)抱起新生儿时动作应轻、稳,使新生儿感到安全。

(2)抱起时其头和臀部需要支撑,仰卧比俯卧容易抱起。

(3)新生儿一般以侧卧位为宣,避免溢乳导致新生儿窒息。

5.沐浴

(1)沐浴时房间温度应保持在26-28℃左右;水温在38~41℃,以手腕测试较暖即可。

(2)沐浴应在喂奶前或喂奶1小时后进行。

(3)沐浴时应先早产儿、后非感染、然后感染患儿;从最干净的区域到最脏的区域,.即从

眼睛、面部到头部、四肢,最后清洗臀部。

(4)沐浴时注意皱褶皮肤的清洁,如腋下、颈部、男婴包皮内、女婴外阴等部位。

(5)无沐浴禁忌者每日沐浴一次,不宜沐浴者每日行床旁擦浴1次。沐浴用品保证一人一用

一消毒。

6.患儿入室后立即测体重1次,早产儿每日监测体重1次,足月儿每周测体重一次,特殊情况下遵医嘱执行。

7.喂养选用新生儿配方奶,有条件时选用母乳。一般每3 小时喂一次,或按需喂养。奶量遵医嘱执行。选择奶嘴时宜选用质地柔软的小号橡胶奶嘴,奶嘴孔不宜过大,以防发生呛咳引起窒息。喂奶时注意观察有无喂养不耐受的症状,如呕吐、胃排空迟缓、腹胀及消化道出血等。

8.基础护理

(1)脐部护理

1)注意评估脐带残端有无渗出、脐周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征象。

2)残端及脐轮每日用消毒液涂擦至少2次,并保持脐部干燥,避免尿液污染。

(2)勤换尿布每次更换6~8次,异常情况下随时更换,避免尿液及大便对臀部皮肤的刺激。

(3)口腔护理每日2次,选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

(4)眼部护理每日2次,选用生理盐水。

(5)经常更换体位,以防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引起褥疮。

9.严格身份识别

(1)新患儿入院时需佩戴手脚腕带(注明母亲姓名、床号、住院号、性别、出生日期、体重),

保证双重身份识别。

(2)住院期间的任何操作,如沐浴、静脉推药、加药、抱出做检查以及出院等都必须查对手脚

腕带确认患儿身份。

(3)出院时必须先确认患儿手脚腕带,核实家属出院结账单及身份证,与家属一起查对患儿

身份并做好登记方可将患儿交给家属。

10.做好健康宣教,宣传合理喂养、保暖等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和预防呼吸道疾病、预防接种,并建议定期作保健随访。

11.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SP02及皮肤颜色、神志、哭声以及有无抽搐等征

象,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作好护理记录。

(2)仔细观察输液部位是否有发红、肿胀等,发现异常及时给以相应的处理。

(3)观察大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2.准确及时执行医嘱,严格控制输液总量及速度。准确记录出入量。

13.注意保护患儿安全,严防坠床、烫伤。

第二节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及病理性之分。生理性呕吐常见为解剖生理发育暂时不良或喂养不当(喂养过快或过慢,吸入大量空气)所致。病理性呕吐常见为胃食管返流、消化道器质性病变、感染、消化不良、牛奶变态反应、脑部产伤、药物刺激等。

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3.生理性呕吐注意合理喂养,少量多餐。喂奶后取头高右侧卧位。

4.病理性呕吐的对症处理

(1)因分娩过程中吸入羊水(咽下综合征)而致呕吐者用生理盐水洗胃,洗胃时注意改变位

置,直到抽出的胃内容物清亮为止。

(2)如呕吐系因窒息导致颅内压增高或颅内出血等原因引起者,应绝对卧床,抬高头部,

暂停喂养,必要时可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衣服清洁干燥,防颈部皮肤因呕吐物刺激引起破溃、感染。

6.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量、性质、味、色。同时观察前囟、眼眶有无凹陷以及皮肤弹性等脱水征表现。

第三节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消化道隔离:食具、用具必须消毒处理,房间按婴儿室常规消毒。

3、遵医嘱及时留大便标本,并保持清洁。

4、腹泻、呕吐频繁者暂禁食,注意输液量与速度,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

5、密切观察及记录病情:精神状况、体温,四肢循环,脱水情况、心音、呼吸、呕

吐物颜色、性状、量、次数,尿量,尤其是大小便次数、性质、气味、颜色,有

无粘液、脓血等,皮肤弹性,前囟、眼眶有无凹陷,长期腹泻注意眼睛的保护和

角膜有无病变,胀气情况,肠型等,易惊、低钙、低钾表现。

6、勤换尿布,预防红臀,加强口腔及眼睛的护理。

第四节新生儿鹅口疮

新生儿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球菌引起的口腔炎症。可发生于严重营养不良、长期腹泻、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小儿。表现为颊粘膜、齿龈、舌、上鄂及咽部出现白色点状或融合成片的乳凝块状物。

1.每日常规口腔护理:喂奶1~2小时后,用1%~4%碳酸氢钠清洗口腔,涂鹅口疮擦剂(如

制霉菌素甘油)。

2.奶具隔离,用“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清洁后送消毒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

3.注意观察局部反应。

4.护理操作前后要严格洗手,预防交叉感染。

5.无鹅口疮患儿,口腔护理每日2次,用1%~4%碳酸氢钠清洗口腔,预防感染。

【出院指导】

1.出院时仍有鹅口疮的用制霉菌素涂口患处每日2~3次至完全消失。尽量避免应用广谱抗

生素、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2.提倡母乳喂养,喂奶前应洗净双手及乳头,奶具严格消毒

第五节新生儿尿布皮炎护理常规

尿布皮炎又称臀红,是由于皮肤长期受潮湿尿布刺激,尿中的尿素被细菌分解产生氨,引起皮肤发炎。

1.每次排便后,将臀部用温开水洗净。吸干(最好用软纸巾或纱布吸干),换了尿布,在外阴涂鞣酸软膏或植物油。喂奶前换尿布,用鞣酸软膏擦臀部,保护皮肤,有腹泻者应增加换尿布的次数。

2.气温或室温不低时,可将臀部暴露在空气或阳光下,每次10~20分钟,1日2~3次。

3.将臀部皮肤破溃处给于氧疗,各班加强巡视,防止氧气管鼻塞处未置于臀部皮肤破溃处。

4.擦油剂或涂药膏时应用棉棒在皮肤上轻轻滚动,不要上下涂擦,以免疼痛和发生脱皮。

第六节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脐炎是指脐带相连组织的感染。

1. 入院后在脐部护理及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脐部分泌物作培养和药敏。

2. 脐部护理

(1)轻症局部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洗涤后,再用0.5%聚维酮碘液消毒,每日2次。(2)重症则辅以抗生素局部湿敷,若有波动感应及时切排。

(3)慢性肉芽肿可予以电灼或硝酸银烧灼。

(4)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勤换尿布,避免尿液污染脐部,沐浴后及时做脐部护理。

3. 观察病情

(1)监测体温

(2)观察脐部红肿、脓性分泌物好转与进展情况。

(3)如出现体温异常、少吃、少哭、少动等可能为败血症;腹胀、腹肌紧张、腹部触痛为腹膜炎。

【出院指导】

1. 脐部护理:护理前洗净双手,用3%双氧水清洗脐部再涂0.5%碘伏消毒液,如有脓液再涂百多邦软膏,要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勤换尿布,尿布不能遮盖脐部以防尿液污染。

2. 小的肉芽肿通过脐部护理科治愈,如久治不愈或肉芽肿比较大应每周或隔周去外科随访,必要时用10%硝酸银溶液涂擦或电灼、激光或手术切除。

第七节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常规

蓝光治疗可使血清间接胆红素分解为直接胆红素而易于从胆汁和尿排出,从而减轻皮肤黄染,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1、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充分暴露皮肤,用黑布和眼罩保护会阴及眼睛,头后放置在垫圈上。

3、密切观察病情:一般情况,神志、黄疸、并发症(核黄疸、青铜症),每2小时测T、

P、R一次,做好病情记录。

4、加强基础护理:剪短病儿指甲,多喂开水,足跟用纱布包裹。

5、箱内温、湿度:温度30—32℃,相对湿度55—65%。

6、沐浴后不宜扑粉,以免影响光疗效果。

7、如单面照射,每2小时翻身一次,双面也要注意骨隆突处的皮肤保护,防止压疮发生。

第二章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

第一节高危儿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高危新生儿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率、呼吸、SP02及血压等。

3.入住暖箱的新生儿应注意监测体温,根据体温调整暖箱温度。

4.密切巡视患儿,病情有变化及给予特殊处置者随时记录,无特殊变化者每4小时记录一次。

5.机械通气患儿每4小时口腔护理1次,Q2H翻身及改变体位1次。

6.备好抢救药物及设备,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分秒必争组织有效的抢救。

第二节早产儿护理常规

胎龄大于28周小于37周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早产儿因各系统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功能不完善,生活力低下,故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精心护理是提高成活率和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体温管理

(1)室温宜保持在24℃--26℃,湿度宜在55%--65%。

(2)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早产儿常规入暖箱保暖,暖箱温度一般在32℃--35℃,具体应

根据出生体重、日龄、患儿的体温等进行调整。

(3)出暖箱条件:①体重达到2000g,且在室温下体温维持正常者;②入住暖箱满1个月,

即使体重未达2000g,在室温下体温维持正常者。

3.喂养

(1)喂养时间出生时无缺氧,一般情况好的早产儿给予早期微量喂养;32W以上的早产

儿开奶时间一般为生后4小时内;小早产儿(出生时小于32周,出生体重小于1500g)开奶时间为生后4--12小时。

(2)选用母乳或稀释早产儿配方奶。

(3)能吞咽无吸吮能力者,采用滴管喂养;无吸吮力及吞咽功能者采用鼻饲喂养,隔日更

换胃管1次。

(4)奶量添加根据体重及消化吸收功能而定。1000克以下早产儿开始添加量为每次

0.5--2ml;1000--1500克每次2--5ml;1500--2000克者每次5--12ml。数日后每次或

逐次增加2--4ml,直至达到所需要的奶量。

(5)喂奶次数视患儿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2小时喂一次。体重不足1000克者,每1~2

小时喂一次或持续微量喂养。

4.呼吸管理

(1)不主张常规吸氧,有呼吸窘迫及SP02低于85%时才给吸氧。

(2)注意监测吸氧浓度及SP02,维持SP02在85%--95%,并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暂停。

(3)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率、呼吸、SP02、BP等,有异常时应及时通知医生。

5.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暂停、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低血糖、呕吐、抽搐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并发症,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详细记录。

6.健康教育早产儿出院后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时可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喂养至体重达到3000g后可改用正常足月儿配方奶粉喂养。

第三节新生儿贫血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卧床休息,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尽可能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3.喂养:有消化道出血倾向者,遵医嘱严格控制喂养量,并密切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重者遵医嘱禁食、静脉补充营养。

4.穿刺部位的处理:各种穿刺、注射后应按压针刺部位至不出血为止。有凝血功能异常者抽血后应延长按压时间。

5.加强皮肤、脐带护理,防止皮肤损伤、出血,并积极预防褥疮。

6.病情观察:

1)、呼吸、心率、SP02及BP。

2)、精神状态、反应、面色、末梢循环、呕吐物的性质、次数、大小便颜色、量。

3)、有活动性出血者,密切观察出血部位、性状、次数、量、色等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7.作好输血及抢救准备。

第四节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包括感染性肺炎和胎粪、羊水、奶汁吸入性肺炎。典型症状为发热、咳嗽、呼

吸浅快,三凹征、青紫、肺部细湿啰音。但多数表现不典型,有的仅表现拒乳,口吐泡沫,体温正常或不升,无明显呼吸道症状者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

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保证营养供给供给充足水份及奶量,喂奶时呛咳明显者用鼻饲管喂养。应少量多餐。

以免加重呼吸困难,奶后头高侧

卧位,防止呕吐后窒息。加强巡视,发现呕吐、颜面发绀等

异常及时处理。

3。遵医嘱留取痰培养标本,予吸氧、雾化吸入,必要时翻身、拍背、吸痰。

4.遵医嘱用输液泵严格掌握输液速度,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引起心衰或肺水肿。

5.观察病情注意T、P、R、SP02、面色、神志等变化以外,如发现下列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各好各种抢救物资,配合抢救。

(1)患儿如有呼吸窘追,SP02进行性下降至85%以下或呼吸暂停等考虑呼吸衰竭,应在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立即作人工呼吸,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2)突然加重的面色苍白或青紫、烦躁不安、气促、呼吸持续>60~80次/分,心率持

续>160~180次份,短期内肝脏增大,尿少等,应考虑心衰。

第五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不同程度的缺氧、缺血所导致的围生期窒息,会导致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部分病历甚至可引起死亡或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给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用氧方式,可

给予鼻导管吸氧或头罩吸氧,如缺氧严重,可给予人工通气。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T、P、R、BP、SPO2,神志、瞳孔、前囟张力、肌张力、抽搐症状

及药物效果,同时做好护理记录。

4.监测血糖HIE患儿血糖值一般处于较低水平,新生儿低血糖大多表现无特异性,应注意

观察低血糖表现,定期监测血糖,调整输液速度,一般为6—8mg/kg.min,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

5.注意保暖选择适宜的暖箱温度,并维持箱温的稳定,每日用消毒液擦洗暖箱表面,一切

治疗和护理操作均在箱内集中进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散热。

6.控制惊厥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声光刺激,如发生烦躁、尖叫应立即遵医嘱

采取药物止惊,同时密切观察肌张力等情况。要注意用药剂量准确,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防止呼吸抑制、反应低下等不良反应。

7.合理喂养

(1)患儿出生后12小时内,无吸吮反射或有哺乳呛咳者应禁食,有静脉补充营养,病情好转后喂奶。

(2)中重度HIE延缓喂奶时间,重症患儿禁食3天,从静脉内给予营养。以母乳喂养为最好,早产儿应少量多次喂养,对吸吮、吞咽能力较差或不能进食者,给予保留

胃管鼻饲,并给予静脉补充高营养,以保证充足的热卡供给。

(3)应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有无呕吐,防止窒息的发生。认真记录患儿的吸吮情况及每天的出入量,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8. 加强基础护理环境应保持安静,患儿肩部应太高15°—30°左右,尽量少搬动及刺激

患儿,护理操作集中进行,操作时应轻柔,技术娴熟。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制度,预防交叉感染,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定时空气消毒,消毒液擦拭暖箱外,清水擦拭暖箱内表面,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减少探视,加强口腔护理,保持脐部、臀部等皮肤的清洁干燥。

第六节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而导致的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缺氧者遵医嘱给氧。

3.营养管理

(1)重度窒息原则上禁食1~3天。

(2)出生时羊水有II及Ⅲ度粪染者给予洗胃,然后根据消化道情况试开奶(糖水、母乳、早

产儿奶),并密切观察有无喂养不耐受如消化道出血、呕吐、腹胀等。

(3)禁食及奶量摄入少时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

(4)遵医嘱作好床旁血糖监测,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

4.注意保暖,重度窒息给予暖箱保暖,注意监测箱温度。

5.病情观察

(1)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率、体温、R、SP02、BP等。

(2)如有异常如面色青灰或苍白,神情萎靡、嗜睡、烦躁不安、尖叫,疑有脑水肿或颅内

出血时等,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6.备好抢救药品,遵医嘱配合医生作好新生儿抢救。

第七节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病情重,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以不吃不哭、体重不增或下降、贫血、黄疸、发热或体温不升为常见症状。

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仔细检查全身,寻找感染灶,留取培养标本,并处理病灶。

3.营养管理供给足够的热能和水份。不能吸吮者遵医嘱采用鼻饲喂养或静脉补充。

4.体温波动大应特别注意保暖及降温。高热者按发热护理常规护理。

5.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体温、呼吸、脉搏、面色、神志、皮肤颜色及有无出血倾向等:

(2)长期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应观察有无鹅口疮、皮疹等药物副作用,并通知医生及时

处理。

6.备好抢救药品,遵医嘱配合医生作好新生儿抢救。

第八节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出生时由于血管壁脆弱,凝血功能尚未完善,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功能低下,在产伤或缺氧窒息时可引起颅内出血。临床上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相继出现为特征,死亡率高。

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取头高侧卧位。

3.减少刺激保持环境安静,一切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操作时动作轻柔。

4.营养管理

(1)病情严重者可酌情延迟开奶时间。

(2)喂奶时切忌抱喂,以免推动头部。

(3)喂养过程中有严重呕吐者应通知医生,心要时给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或水份。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紫绀时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体温不升时可用热水袋或入暖箱保暖。

6.观察病情

(1)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率、呼吸、SP02、BP等。

(2)观察患儿体温、面色、神志、前囟张力、瞳孔以及有无脑性尖叫、喷射性呕吐、惊厥

等表现,如有异常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7.病情严重者应备齐抢救用物并作好输新鲜血或血浆准备。

第九节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常见病之一,以早产儿发病率高。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季节。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哭、不吃、体温不升、皮下脂肪变硬。以下肢外侧、臀部、面颊、肩部、胸腹部为序而发生,严重者波及全身,呈板状,可致肺出血而死亡。

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复温及体温管理

(1)若肛温>30℃,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在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

温。

(2)当肛温<30℃,一般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外加热,每小时提

高箱温l~1.5℃,箱温不超过34℃,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节暖箱温度。

(3)体温异常者每2小时测体温一次,体温正常三天后改为一天测4次。观察箱内温湿度,

使其适合需求。检查、治疗、护理应集中在箱内进行,避免暴露过久。

3.营养管理供给充足的热量,以增加和维持新陈代谢的需要,不能经口进食者遵医嘱鼻饲或静脉营养,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末梢循环不良者尤其注意观察输液部位皮肤情况。4.体位每次更换尿布时更换卧位,以免受压过久,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5.病情观察密切观察T、P、R、SPO2、皮肤颜色、硬肿变化及有无DIC的早期表现。

6.备好抢救药物和设备。

7.用肝素治疗者,准确计算药物剂量。

8.预防感染做好消毒隔离、加强皮肤护理、尽量减少肌肉注射,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

第十节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黄疸时胆红素在体内聚集引起的皮肤及巩膜黄染现象,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给予蓝光治疗,治疗同时保护患儿眼睛及外生殖器。

3、及时纠正窒息,严重感染、酸中毒及低血糖等症状。

4、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T、P、R、BP,皮肤颜色改变等.

5、掌握换血指征,做好换血准备。

第十一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RDS,又称肺透明膜病,多见于早产儿。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大多数患儿在生后1小时,即出现呼吸窘迫、鼻煽、三凹征、呼气性呻吟和发绀,甚至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1.保持环境安静,加强保暖,减少氧耗量。

2.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呼吸方式、节律、有无三凹征及心率、肤色、四肢肌张力、呻吟等,病情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做好病情记录。

3.遵医嘱决定给氧方式和氧流量,监测氧浓度。

4.保持呼吸道通畅,侧卧位或者头高侧卧位。

5.保证营养,遵医嘱给予营养。

【出院指导】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2.保持皮肤清洁。

3.耐心喂养,逐渐增加奶量,鼓励母乳喂养。

4.根据医嘱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5.定期随访,曾用氧者,在生后4周内或胎龄32周到眼科进行眼底检查。

第十二节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胎儿或新生儿发生同族免疫反应而引起的溶血。

1.观察黄疸消退情况,有无拒食、嗜睡、及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

2.观察面色、呼吸、心率、尿量、肝脏大小情况,判断有无心衰。

3.及时准确执行医嘱,给予血浆、蛋白和肝酶诱导剂,白蛋白稀释至5%静脉输注,输注4

小时。有心衰表现时应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和洋地黄类药,并观察反应,防止中毒。输液应注意输液速度。保持安静,各项操作尽量集中进行。

4.做好光疗和换血疗法的准备工作和护理工作。光疗时做好眼部护理和皮肤护理,换血时严

格无菌操作。

5.与感染患儿分开,预防交叉感染,保持臀部及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出院指导】

1.用药:出院时黄疸轻,日龄已大,可不必再服退黄药。出院时黄疸明显,可能需要服药3~

6天。强调铁剂的应用。

2.复查:怀疑有胆红素脑病或已确诊的患儿应加强神经系统方面的随访。新生儿溶血病的小

儿,一般生后2~3月内没1~2周复查一次血红蛋白,若血红蛋白将至8g以下,应输血纠正贫血。

3.喂养:提倡母乳喂养。

4.促进孩子康复的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受寒和饥饿。

5.母再次妊娠,须做好产前监测与处理。

第十三节新生儿肠梗阻护理常规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新生儿如发生呕吐及腹胀,无胎便排出,哭闹不安或嗜睡,需考虑有无肠梗阻,

1.禁食:减少食物对肠道的刺激。

2.胃肠减压: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脱落、扭曲、受压,将患儿双手适当束缚;观察胃管引流

液的颜色、性状、量并记录。若患儿呕吐、引流量减少,说明有堵管现象,用5ml无菌注射器抽吸,调节胃管的深浅度,如病儿腹不胀,减压液正常,排便是梗阻缓解的表现,可按医嘱进食。

2.营养支持:遵医嘱给于静脉营养支持

第十四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腹胀,呕吐及便血为主要表现,病理以小肠、结肠广泛或局限性坏死为特点,多见于早产儿,尤其出生体重低于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病多在出生2周之内。

l、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采取半卧位。

3、遵医嘱禁食:腹胀伴呕吐者给予胃肠减压,负压应保持在40mmHg,保持引流管通物,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状、颜色、量、腹胀重者必要时加肛管排气,每天更换消毒引流瓶,每周更换胃管二次。

4、在禁食,胃肠减压阶段,遵医嘱静脉补液,输血浆或输血等肠道外营养,保证热卡供给,注意输液及输血速度,观察有无输液反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密切观察病情的进展:

(1)一般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精神状态、四肢温度、皮肤弹性、眼、前囱是否凹陷,有无脱水及酸中毒征象,黄疸情况。

(2)密切观察腹胀情况:注意有无肠穿孔、腹膜炎、休克等临床表现和体征,有呕吐者应注意呕吐物的次数、颜色、性状及量,同时应注意大便次数、量及性状(有无粘液及脓血)有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并留取标本。

6、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防发生鹅口疮,有禁食时,应每天用0.9%氯化钠清洗口腔粘膜,有鹅口疮者应先给0.9%氯化钠清洗后再涂以制霉菌素液,有溃疡者可局部涂药,口唇干裂者可涂以石蜡油或甘油。

7、加强皮肤护理:保持耳后、颈部、腋下、胸腹沟、臀部等皮肤皱折处清洁,干燥、便后应及时更换尿布裤,呕吐后及时更换衣服,病情许可时应每日沐浴一次。

8、停禁食者,根据病情需要应先试喂5%糖水数次,无呕吐及腹胀再喂少量稀释的乳汁,

若能耐受逐渐增加摄入量,量应由少到多,由稀到浓逐渐增加。

第十五节新生儿心脏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心脏病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是由于胚胎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形成的畸形疾病,常分青紫型和非青紫型,其次又因缺血缺氧性疾病,感染等多种原因而造成的心肌损害和心力衰竭,以病毒感染和缺血缺氧为多见。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专科护理:

a、保持安静,各种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减少哭闹和不良刺激,必要时用镇静剂,病室温度保持在24—25℃,相对温度55%—65%,防止过度变化。

b、喂养;以少量多次缓慢喂养,奶孔不宜过小过大,以少力而不以引起呛咳为度。

c、氧气吸人:呼吸困难及青紫时及时供氧,并取半卧位,使隔降低和减少回心血量。

d、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遵医嘱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

3、切观察病情:注意面色、呼吸、心率、心律(特别在用洋地黄类药物前后心率的变化)肝脏、尿量及病儿的一般情况,应准确记录出入量。

4、预防并发症:

(1)预防感染: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日行口腔、脐部、臀部护理,注意皮肤护理,防止交叉感染。

(2)防止血栓形成,特别是脑栓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血粘稠度高,高烧或低温可引起脱水,易致血栓形成,需及时补充液体。

第十六节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护理常规

先天性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所致的感染。主要病理改变为脏器纤维化,多见于早产儿。临床多表现为营养障碍,皮肤黏膜损害,骨损害,肝脾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皮肤黏膜出现圆形、卵圆形或虹彩状皮疹、斑块,多见于口周,手脚出现大泡饭或大片脱皮。其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按传染病护理常规,严格执行床旁隔离。

(1)治疗和护理操作放最后集中进行。所有治疗、护理前后严格洗手,戴手套,贴醒目标识,

加强自我防护,防止交叉感染。

(2)床旁放置专用收纳桶,患儿衣物单独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再送消毒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医疗废物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单独放置,并标明传染性废物。(3)患儿用物专用,出院后床单元及所有用物进行彻底消毒。

3.皮肤护理

(1)皮损明显者入暖箱暴露皮肤。

(2)斑丘疹处涂红霉素软膏或百多邦,无菌纱布覆盖,每日换药一次。

(3)保持患儿安静,保护四肢防止皮肤抓伤

(4)加强臀部及皮肤皱褶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继发感染。

4.梅毒假性麻痹护理

(1)90%患儿有股损害,严重时出现梅毒假性麻痹,表现为四肢弯曲状态,张力大,不能自然放松伸直,牵拉时剧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治疗护理时动作轻柔,避免强行体位,尽量减少患儿的疼痛和不必要的刺激。

(3)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哭闹时,仔细检查患儿全身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1)加强全身检查,及时发现皮疹、红斑、大疱及脱皮部位变化,观察甲床,角膜及口腔黏膜有无炎症表现。

(2)梅毒性鼻炎可有鼻塞、张口呼吸、脓血样分泌物及鼻前庭湿疹样溃疡。

(3)观察患儿精神,肝脾及黄疸情况,有无发热,前囟膨隆,惊厥,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第十七节新生儿低血糖护理常规

新生儿低血糖指全血血糖<2.6mmol/L,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应差、阵发性紫绀、震颤、惊厥、呼吸暂停、肌张力低、激惹、多汗、苍白等。

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充葡萄糖,控制输液速度。

2.喂养:生后能进食者尽早喂养。

3.监测血糖:遵医嘱按时监测血糖。

4.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儿有无震颤、多汗、呼吸暂停等,并给予相应处理。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1.环境要求 (1)新生儿室采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但避免对流与阳光直射。(2)室温要求24-26℃,湿温55%-60%. (3)室内每日湿式打扫2次,每晚紫外线空气消毒(有层流或新风装置不必紫外线消毒)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4)减少人员走动和禁止大声讲话,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 2.入院常规 (1)新生儿入院更换衣服测体重,生命体征,检查全身各部位有无异常。根据病情作适当的卫生处理。腕部系上写有床号、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的标记。(2)立即通知医生。对危重者在听取急诊室护士交班的同时,及时配合抢教。(3)填写病历上的有关项目,做床头小卡片及住院一览表小卡,完成护理记录。(4)及时处理各类医嘱,完成治疗,化验标本的收集。 3.日常清洁护理 (1)口腔护理:每晨1次,强调奶间喂水。禁食、鼻饲病人每日3次,鹅口疮者每日2-3次制酶菌素甘油奶间涂口腔。 (2)皮肤护理:每日晨间护理1次,清洁脸部,五官,手心,臀部等处。病情许可者夏季每日洗澡,冬季每周1-2次,病危者暂停。 (3)脐部护理:脐带脱落前及济部潮湿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双氧水,PVP 碘清洁,脐部有浓性分泌物时用抗生素稀释液湿敷。 (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遇红臀根据轻重给予维生素滴剂涂敷,红外线照射,并增加换尿布次数,必要时在保温箱暴露臀部。 4.注意保温 衣服宽大、柔软,保持清洁干燥。遇低温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外出检查避免受凉。 5.喂养 目前采用婴儿配方奶q3h喂养,有条件可采取母乳,喂奶时抱起或抬高头部,奶后拍背驱气,右侧卧位,加强巡视,发现吐奶及时处理,重危新生儿开奶前常规先喂一次糖水,然后再喂奶。 6.预防感染 工作人员除穿戴衣帽外,入室换鞋,每次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望,必须探望者经同意穿隔高衣入内。 7.其他 (1)病危者测生命体征q4h,其余新生儿每日测体温3次,测心率,呼吸每日三次。体温高于38℃时松解衣被,低于36℃时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测温次数。(2)每日测体重1次。 (3)经常巡视病房,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变化及时抢救。 (4)出院病儿须反复核对姓名,性别,住院号,确认无误,家长签字后方可让家长抱回,并给予出院指导,病床按规定做终末消毒处理。

新生儿护理试题94217

案例分析 (一)患儿孕40+3周,因胎儿宫内窘迫、心动过缓,于2013年6月9日16:57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出生体重3600g,无哭声、肤色苍白,无自主呼吸,无心跳搏动,四肢张力软,立即清理呼吸道,气囊正压通气,同步胸外按压,患儿心率无恢复,无自主呼吸,即予气管插管,经插管气囊正压通气,持续胸外按压,气管内滴入1:10000肾上腺素每次0.5ml/kg,共3次,持续胸外按压,正压通气,五分钟时患儿心率逐渐恢复至100~120次/分,肤色较前稍红润,无自主呼吸,无反应,继续正压通气,生理盐水30mi扩容,钠洛酮0.2mg兴奋呼吸中枢,10分钟出现抽泣样呼吸,带气管插管入NICU,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患儿体温35.8摄氏度,面色苍白,四肢末梢凉,无反应,抽泣样呼吸,四肢张力高,原始反射未引出。患儿产时羊水II。无胎膜早破,脐带部分成团握于患儿右手中。患儿入新生儿病房后,持续抽搐,肌张力高,有抽泣样呼吸,血糖:9.4~12.3mmol/L,血气分析示混合性酸中毒。 选择题 1、该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是:()A A、0分 B、1分 C、2分 D、3分 2、该新生儿出生后5分钟时的Apgar评分是:()C A、1分 B、2分 C、3分 D、4分 3、引起该新生儿窒息的可能因素有:()D A、孕母因素 B、胎儿因素 C、分娩因素 D、脐带因素 4、新生儿Apgar评分项目正确的是:()C A、皮肤颜色、呼吸、心率、体重、哭声 B、皮肤颜色、呼吸、心率、肌张力、哭声 C、皮肤颜色、呼吸、心率、体重、胎龄 D、皮肤颜色、呼吸、心率、体重、胎龄 5、进行胸外按压时按压部位是患儿胸骨体下1/3,正确的按压深度是:()A A、1.5~2cm B、2~2.5cm C、1~1.5cm D、1.5~3cm 6、胸外按压:正压通气的比例是:()A A、比例是3:1 B、比例是2:1 C、比例是30:2 D、比例是15:1 7、新生儿复苏时正压通气的吸气:呼气=1:2,通气频率是:()C A、40次/分 B、60次/分 C、40~60次/分 D、50次/分 (二)患儿系G1P1,胎龄29+6周,因其母“中度子痫前期,妊辰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行剖宫产术,出生体重1000g,Apgar评分1分钟8分,5分钟10分。产时羊水清,量400ml,脐带胎盘无特殊,无胎膜早破。生后10分钟即出现呻吟、气促、鼻扇、吐沫,发绀,紧急转入新生科治疗,体检:35.2摄氏度,P186次/分,R70次/分,SaO2 75%,“三凹”征明显,肝脏肋下3cm,哭声弱,四肢肌张力弱。 选择题 1、该患儿出生时胎龄29+6周,出生体重1000g,按胎龄与出生体重的关系来分,属于:() C A、适于胎龄儿 B、大于胎龄儿 C、小于胎龄儿 D、早产儿 2、为该早产儿保暖的措施有:()ABCD A、出生后急用预热过的毛巾吸干全身,并立即更换毛巾包裹 B、蒋患儿置于35摄氏度的远红外辐射台中处置

(完整版)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

1.环境要求 (1)新生儿室采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但避免对流与阳光直射。(2)室温要求24-26℃,湿温55%-60%. (3)室内每日湿式打扫2次,每晚紫外线空气消毒(有层流或新风装置不必紫外线消毒)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4)减少人员走动和禁止大声讲话,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 2.入院常规 (1)新生儿入院更换衣服测体重,生命体征,检查全身各部位有无异常。根据病情作适当的卫生处理。腕部系上写有床号、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的标记。(2)立即通知医生。对危重者在听取急诊室护士交班的同时,及时配合抢教。(3)填写病历上的有关项目,做床头小卡片及住院一览表小卡,完成护理记录。(4)及时处理各类医嘱,完成治疗,化验标本的收集。 3.日常清洁护理 (1)口腔护理:每晨1次,强调奶间喂水。禁食、鼻饲病人每日3次,鹅口疮者每日2-3次制酶菌素甘油奶间涂口腔。 (2)皮肤护理:每日晨间护理1次,清洁脸部,五官,手心,臀部等处。病情许可者夏季每日洗澡,冬季每周1-2次,病危者暂停。 (3)脐部护理:脐带脱落前及济部潮湿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双氧水,PVP 碘清洁,脐部有浓性分泌物时用抗生素稀释液湿敷。 (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遇红臀根据轻重给予维生素滴剂涂敷,红外线照射,并增加换尿布次数,必要时在保温箱暴露臀部。 4.注意保温 衣服宽大、柔软,保持清洁干燥。遇低温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外出检查避免受凉。 5.喂养 目前采用婴儿配方奶q3h喂养,有条件可采取母乳,喂奶时抱起或抬高头部,奶后拍背驱气,右侧卧位,加强巡视,发现吐奶及时处理,重危新生儿开奶前常规先喂一次糖水,然后再喂奶。 6.预防感染 工作人员除穿戴衣帽外,入室换鞋,每次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望,必须探望者经同意穿隔高衣入内。 7.其他 (1)病危者测生命体征q4h,其余新生儿每日测体温3次,测心率,呼吸每日三次。体温高于38℃时松解衣被,低于36℃时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测温次数。(2)每日测体重1次。 (3)经常巡视病房,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变化及时抢救。 (4)出院病儿须反复核对姓名,性别,住院号,确认无误,家长签字后方可让家长抱回,并给予出院指导,病床按规定做终末消毒处理。

新生儿护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新生儿护理试题及答案 1.散发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最主要的病因是 A.母孕期碘缺乏 B.甲状腺发育异常 C.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 D.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E.母亲妊娠期应用抗甲状腺药物 2.服用甲状腺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正确的是 A.终身服药 B.服至青春期后停药 C.临床症状消减后停药 D.服至青春期开始停药 E.临床症状消失后继续服1个月 3.关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错误的是 A.诊断后尽快用甲状腺素治疗 B.用药后精神食欲好转,即可减量 C.血清T4、可做为调节用药的参考 D.甲状腺素治疗时,应注意适当补充营养 E.用药后如有烦躁不安,多汗消瘦时宜减量 4.地方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最主要的原因是 A.胚胎期缺碘 B.甲状腺发育异常 C.促甲状腺激素缺乏 D.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 E.甲状腺或靶器官反应低下 5.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新生儿筛查是检测血清 3 4

6.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新生儿筛查采血标本的时间应是出生后 A.1天内 B.2天~3天 C.4天~5天 D.6天~7天 E.8天~9天 7.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神经系统最突出的表现是 A.惊厥 B.易激惹 C.神经反射迟钝 D.智力发育低下 E.运动发育障碍 8.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与21-三体综合征外观上有鉴别意义的是 A.伸舌 B.眼距宽 C.鼻梁低平 D.表情呆滞 E.面部粘液水肿 9.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A.补碘 B.营养神经 C.激素替代疗法 D.激素冲击疗法 E.低丙苯氨酸饮食 10.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中,甲状腺素需服至 A.1岁 B.2岁 C.5岁 D.18岁

新生儿.护理试题库完整

一、单选题 1、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 (E ) A.出生时体重的2% B.出生时体重的4% C.出生时体重的5% D.出生时体重的8% E.出生时体重的10% 2、中性温度是指: (D ) A.肛温 B.腋温 C.皮温 D.环境温度 E.口温 3、早产儿的特点有: (C ) A.头发分条清楚 B.足底纹理少 C.皮肤毳毛少 D.乳腺有结节 E.指甲达到指尖 4、生理性黄疸多于: (A ) A.生后第2-3天出现,约2周左右消退 B.生后第4-10天出现,约2周左右消退 C.生后第24小时内出现,3天内进行性加重 D.生后第4-7天出现,约10天左右消退 E.生后7天出现,进行性加重 5、新生儿溶血病中A、B、O血型不合的溶血症最确切的诊断依据为【E】 A、黄疸出现较早,进展很快 B、贫血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增高 C、母亲的血型为O型,小儿血型为A型 D、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增高同时,血色素明显下降

E、血型抗体(游离、释放试验)阳性 6、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种类随不同的地区和年代而异,我国一直最常见的是【A】 A、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B群链球菌(GBS) D、表皮葡萄球菌 E、绿脓杆菌 7、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最常见的是【D】 A、母孕期血内有细菌时经胎盘血行感染胎儿 B、胎膜早破 C、产时胎儿通过产道时吸入 D、产后感染 E、羊水穿刺 8、女婴,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00g,生后48小时,血清总胆红素297.5μmol/L.在检查黄疸的原因时,首选的治疗方法【A】 A、光照疗法 B、换血 C、口服苯巴比妥 D、白蛋白输注 E、输血浆 9、产儿的呼吸特点是【D】 A、皮肤发亮,水肿毳毛多 B、皮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C、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 D、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E、男女足月新生儿生后3~5天出现乳腺肿大 10、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C】 A、皮肤发亮,水肿毳毛多 B、皮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C、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 D、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重症新生儿护理常规及专业技术规范

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二)高危儿护理常规 (三)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四)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 (五)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 2013修订

重症新生儿护理常规 (一)早产儿护理常规 (二)新生儿贫血护理常规 (三)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四)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五)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 (六)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七)新生儿颅出血护理常规 (八)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九)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 2013修订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期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在此期小儿的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且由宫生活向宫外生活过渡,生活方式及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易受环境影响而致病,死亡率高。 1.新生儿病室各房间应空气新鲜,温度22℃~24℃,湿度55%~65%。病室每日通风两次(30~60分钟),每日用三氧机空气消毒房间两次,每次1小时,保持室清洁。 2.保暖调节暖箱适宜温度,护理操作集中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及口腔分泌物。 4.抱与体位 (1)抱起新生儿时动作应轻、稳,使新生儿感到安全。 (2)抱起时其头和臀部需要支撑,仰卧比俯卧容易抱起。 (3)新生儿一般以侧卧位为宣,避免溢乳导致新生儿窒息。 5.沐浴 (1)沐浴时房间温度应保持在27℃左右;水温在38~41℃,以手腕 测试较暖即可。 (2)沐浴应在喂奶前或喂奶1小时后进行。 (3)沐浴应从最干净的区域到最脏的区域,.即从眼睛、面部到头部、 四肢,最后清洗臀部。 (4)沐浴时注意皱褶皮肤的清洁,如腋下、颈部、男婴包皮、女婴 外阴等部位。

婴儿期的护理要点与禁忌

假如你想做个称职的妈妈或者爸爸,那么建议你在护理婴幼儿时率先掌握如下5要点。 断乳的时间和方法 在正常情况下,断乳过程从4—6个月开始,8—12个月结束,通常需经历几周至几个月的时间。 婴儿自出生至4—6个月内,生长发育速度很快,是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此时婴儿体质极为柔弱,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很不成熟,人乳不仅可为4—6个月以内婴儿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且适合于幼婴的消化功能,还含有各种免疫活性物质,可为婴儿提供最佳营养和最佳的被动性保护。因此把人乳作为这段时间的最理想食物,而把生化结构及成分复杂的其它食物推迟到4—6月龄后再添加是合理的,以减少婴儿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食物过敏反应及感染性疾病的危险。 在逐步添加断奶食品的条件下,出生后8—12个月是完全脱离母乳的时间,母乳喂养如持续时间过长,不仅会引起营养不足,还会使婴儿眷念母乳而拒绝尝试其它食物,继而发生厌食、偏食,这是导致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 在婴儿患病、身体不佳或天气炎热情况下,可适当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在乳品缺乏或不易获得动物性食品的地区,如母乳尚多,可推迟至岁到2岁停止母乳喂养,但需同时加强训练,以适应其它食物。 断乳为一有计划的自然过程,断奶食品数量和品种由少到多,逐渐减少母乳喂养次数,直至完全不吃母乳。骤然断乳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突然完全改变婴儿的饮食内容,婴儿不能完全适应,常引起拒食或消化功能紊乱,代谢失调而造成营养不良。 婴幼儿儿常听音乐的利弊 从胎儿开始音乐已与小儿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一些精神病学家认为,怀孕12周后,胎儿对人的语言还没有什么反应,但他们已能“听懂”音乐。有的心理学家认为,音乐是婴儿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前言语方式。优美动听和“多愁善感”的音乐对新生儿能起良好的作用,他们能很快安静下来并不再哭闹。美国一项临床试验表明,给处于躁动状态的早产儿播放音乐,在最初的十分钟内,早产儿的氧气饱和度上升、心跳和血压下降至正常值,可见,音乐起到安抚作用。一些研究指出:“2个月时,婴儿还躺着不动,但如果有人唱歌或演奏乐器,就会立刻吸引婴儿的注意,到5个月时,这种注意可保持小时。”一些研究者发现:1岁前(1—11个月)的婴儿对管弦乐和合唱的反应常是通过身体和脸面来表现的。 虽然,音乐能引起婴儿的反应,给婴儿听优美动听的音乐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有些科学家认为,给婴儿常听音乐可能有害。如婴儿常听音乐可能养成沉默孤僻的个性,还会丧失学习语言的能力。故专家表示,在婴儿牙牙学语的年纪,父母不能每天长时间给婴儿听音乐,否则,会丧失学习语言的环境,久之,就会失去学习语言及说话的兴趣,反而养成沉默孤僻的个性。还有人认为,婴儿不宜长时间听节奏明快、优美动听的立体声音乐。这是因为婴儿的听觉器官正处在发育阶段,鼓膜、中耳听骨以及内耳听觉细胞都很脆弱,对声波的敏感度很强,很容易发生听觉疲劳。例如婴儿带上立体声耳机收听音乐,由于音量较大、耳机闭塞外耳道口,立体声音乐进人耳道内没有丝毫的缓和与回旋余地,直接刺激幼嫩的听觉器官,时间一长,就会使孩子的听力受影响。还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危害。医学家认为,收听立体声音乐或使用立体声耳机的孩子,年龄越小,听觉器官受到的危害也就越严重。 综上所述,父母在给婴幼儿听音乐时要十分慎重,一不要给孩子较长时间听音乐,二不要给小儿听立体声音乐,更不要让孩子用耳机听,以防对孩子造成危害。而不能发挥音乐对小儿的良好作用。 如何防“对眼”

新生儿护理试题32164教程文件

新生儿护理试题 32164

案例分析 (一)患儿孕40+3周,因胎儿宫内窘迫、心动过缓,于2013年6月9日16:57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出生体重3600g,无哭声、肤色苍白,无自主呼吸,无心跳搏动,四肢张力软,立即清理呼吸道,气囊正压通气,同步胸外按压,患儿心率无恢复,无自主呼吸,即予气管插管,经插管气囊正压通气,持续胸外按压,气管内滴入1:10000肾上腺素每次0.5ml/kg,共3次,持续胸外按压,正压通气,五分钟时患儿心率逐渐恢复至100~120次/分,肤色较前稍红润,无自主呼吸,无反应,继续正压通气,生理盐水30mi扩容,钠洛酮0.2mg兴奋呼吸中枢,10分钟出现抽泣样呼吸,带气管插管入NICU,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患儿体温35.8摄氏度,面色苍白,四肢末梢凉,无反应,抽泣样呼吸,四肢张力高,原始反射未引出。患儿产时羊水II。无胎膜早破,脐带部分成团握于患儿右手中。患儿入新生儿病房后,持续抽搐,肌张力高,有抽泣样呼吸,血糖:9.4~12.3mmol/L,血气分析示混合性酸中毒。 选择题 该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是:()A A、0分 B、1分 C、2分 D、3分 2、该新生儿出生后5分钟时的Apgar评分是:()C A、1分 B、2分 C、3分 D、4分 3、引起该新生儿窒息的可能因素有:()D A、孕母因素 B、胎儿因素 C、分娩因素 D、脐带因素 4、新生儿Apgar评分项目正确的是:()C

A、皮肤颜色、呼吸、心率、体重、哭声 B、皮肤颜色、呼吸、心率、肌张力、哭声 C、皮肤颜色、呼吸、心率、体重、胎龄 D、皮肤颜色、呼吸、心率、体重、胎龄 5、进行胸外按压时按压部位是患儿胸骨体下1/3,正确的按压深度是:()A A、1.5~2cm B、2~2.5cm C、1~1.5cm D、1.5~3cm 6、胸外按压:正压通气的比例是:()A A、比例是3:1 B、比例是2:1 C、比例是30:2 D、比例是15:1 7、新生儿复苏时正压通气的吸气:呼气=1:2,通气频率是:()C A、40次/分 B、60次/分 C、40~60次/分 D、50次/分 (二)患儿系G1P1,胎龄29+6周,因其母“中度子痫前期,妊辰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行剖宫产术,出生体重1000g,Apgar评分1分钟8分,5分钟10分。产时羊水清,量400ml,脐带胎盘无特殊,无胎膜早破。生后10分钟即出现呻吟、气促、鼻扇、吐沫,发绀,紧急转入新生科治疗,体检:35.2摄氏度,P186次/分,R70次/分,SaO2 75%,“三凹”征明显,肝脏肋下3cm,哭声弱,四肢肌张力弱。 选择题 该患儿出生时胎龄29+6周,出生体重1000g,按胎龄与出生体重的关系来分,属于:()C 适于胎龄儿 B、大于胎龄儿 C、小于胎龄儿 D、早产儿

儿科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

2016年度儿科护理学试题 学号姓名 (专业(类)日午考)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合分合分人复查人 应得 40 10 20 18 12 100 分 实得 分 评卷 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肺炎 B .喉炎 C .心肌炎 D .脑炎 E . 结核 2、急性肾炎患儿恢复上学的标准是 A .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 B .水肿消退,尿常规正常 C .尿常规正 常,血压正常 D .肉眼血尿消失,血沉正常 E .水肿消退,尿蛋白正常 3、肺炎患儿的护理措施是() A、疏通呼吸道 B、正确输氧 C、维持正常体温 D、以上都是 4、肺炎患儿的护理诊断不正确的是() A、活动无耐力 B、体液不足 C、清理呼吸道无效 D、体温过高 5、婴儿停用洋地黄药物的指征是() A、心率<120次/分 B、心率<100次/分 C、心率<80次/分 D心率<60次/分 6、不是肺炎并心衰的临床表现的是() A、两眼上翻,前囟门隆起 B、极度呼吸困难,烦躁 C、心率增快,>16-180次/分 D、肝脏增大 7、肺炎鼻导管给氧的方法是() A、氧流量0.5-1L/min,氧浓度不超过40% B、氧流量2-4L/min,氧浓度不超过50% C、氧流量4-6L/min,氧浓度不超过60% D、以上都不是 8、引起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 .脑膜炎奈瑟菌 B .流感嗜血菌 C .肺炎链球菌 D .大肠埃希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9、2岁内小儿心尖搏动的位置是() A、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锁骨中线外1~2cm处 B、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锁骨中线上初 C、胸骨左缘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外1~2cm D、胸骨左缘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0.5~1cm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从出生到足28天的婴儿称新生儿。出生后7天内的新生儿又称早起新生儿。 根据胎龄可分为足月儿和早产儿。 1.护理评估 1.1病史:询问患儿母亲既往及现病史,了解患儿出生过程中相关情况,如评分、生命体征情况。 1.2生理特点:患儿呼吸、循环、消化、血液、泌尿、神经、免疫系统,及体温调节、代谢功能情况。 1.3心理社会反应:因住院全无陪,患儿自身安全感降低及家属焦虑不安。 1.4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检查,结合病情及体检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检查。 2.护理问题 2.1维持体温稳定 2.2保持呼吸道通畅 2.3预防感染 2.4合理喂养 2.5密切观察病情 3.护理措施 3.1新生儿室内空气新鲜,温度24—26℃,相对湿度55%—65%。 3.2工作人员进病室前应更衣,换鞋,洗手。

3.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及呕吐物。 3.4严格执行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接触患儿前后洗手或消毒手。食具、听诊器等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 3.5严格执行床边交接班制度:包括病情变化、仪器性能及使用、各种管道是否通畅等。 3.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避免患儿颈部过度前曲或后仰,避免患儿用物阻挡患儿口、鼻腔引起窒息。遵医嘱给予合理氧疗方式。3.7做好新生儿一般护理:根据病情每日进行沐浴或擦浴,行皮肤、脐部及口腔护理,更换小单及衣被。 3.8喂养:根据病情按医嘱定时定量,选择适当方法喂养,喂奶后观察患儿有无溢乳、呛咳及吐奶,记录实际喂奶量及吸吮情况。提倡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给予配方奶喂养。 3.9定时、定秤测量体重,每周测量体重一次,特殊患儿遵医嘱测量。 3.10病情观察:监测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样饱和度变化,注意患儿皮肤颜色、大小便、出入量及哭声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及时配合处理。按医嘱控制输液速度,精确用量,巡视观察输液情况。 3.11各种抢救药品、仪器均应定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期检查维修,用后消毒备

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

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新生儿危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自20世纪60年代起有了重大发现,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为中心的地区性新生儿医疗救护网和转运系统的建立,保证了危重儿能得到及时合理的诊治。危重新生儿包括:(一)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如急慢性呼吸衰竭、需要氧疗、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者。(二)重症休克。(三)反复惊厥。(四)重度窒息。(五)极低出生体重儿。(六)某些外科手术后,如先天性心脏病、膈疝、食管气管瘘等。(七)其他多器官功能衰竭。多种生理功能受影响以及需全静脉营养、换血者、严重心律失常、重症败血症、脱水、酸中毒等。 一般护理 1.绝对卧床,根据病情摆放合适的体位,不能在血压不稳的情况下随意搬动患 儿。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避免误吸,防止舌后坠。 定时为患儿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 3.专人看护,心电监护,重点监测神志、生命体征、尿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 医生,详细记录。 4.保证患儿足够的摄入量,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吸收的流质饮食 或遵医嘱补液,做好胃肠营养及鼻饲的护理。 5.每日为患儿清洁口腔2次。 6.保护眼睛,必要时按医嘱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眼睑不能闭合着,用生理盐 水纱布覆盖。 7.每日为患儿晨间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无异味,必要时每2小时为患儿翻身1 次,预防压疮。 8.观察排便情况,便秘者使用缓泻剂或灌肠,观察大便的颜色和形状。注意观 察尿量、颜色、性质等。必要时可留置尿管,做好会阴部护理。 9.加强防护,躁动时适当约束,避免坠床或碰伤。 10.保持各肢体处于功能位,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开始功能锻炼。 11.病室环境干净整洁,温度、湿度适宜,定时给予通风换气,加强对患儿的保 温。 专科护理 1.入院前的准备预热暖箱或辐射式保暖床,检查抢救单元各种设备是否运转 正常。 2.入院前的措施需要紧急处理的患儿应立即抢救(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 脐动脉插管给药等)。不需要紧急处理或经过紧急处理后的患儿,医生立即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安排各种化验和辅助检查。首次化验检查应包括:血、尿、粪常规,体检肝功能、急诊生化八项、凝血指标、血型、血气分析等。其他化验根据临床需要,胸部X线摄片作为常规检查,必要时做心电图及超声检

新生儿护理试题

新生儿护理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新生儿假月经出现在生后() A.1~3天 B.3~5天 C.5~7天 D.7~9天 E.9~11天 2、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不包括哪项() A.脱水热.B.乳房肿块及假月经C.生理性黄疸D.生理性体重下降 3、小于胎龄儿是指:() A.出生体重小于2500g B.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50百分位 C.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 D.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 E.足月儿出生体重小于3000g 4、母体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胎盘转移给胎儿的是:() A.IgM B.IgA C.IgG D.IgD E.IgE 5、不属于高危儿的小儿是:() A.早产儿 B.手术助产儿 C.大于胎龄儿 D.适于胎龄儿 E.小于胎龄儿 6、不符合足月新生儿呼吸特点的一项是() A.呼吸浅表 B.频率较快 C.以胸式呼吸为主 D.节律不规则 E.每分钟40~45次 7、生理性黄疸多发生于:() A.生后第4-10天出现黄疸,呈继续性加重 B.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约两周左右消退 C.生后第24小时出现黄疸,3天内进行性加重 D.生后第4-7天出现黄疸,10天后消退 8、过期产儿是指() A.胎龄满40周以上 B.胎龄满41周以上 C.胎龄满42周以上 D.胎龄满43周以上 E.胎龄满44周以上 9.新生儿出现“马牙”或“板牙”,正确的处理是() A.抗炎治疗 B.挑破 C.涂龙胆紫 D.无需处理 E.手术切除 10、不符合正常足月新生儿外表特点的一项是() A.皮肤红润 B.四肢呈伸直状 C.头发分条清楚 D.耳壳软骨发育良好 E.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11.新生儿开始排胎粪的时间是() A.生后8小时内 B.生后10小时内 C.生后12小时内 D.生后24小时内 E.生后48小时内 12.不属于新生儿原始的神经反射是() A.觅食反射 B.吸吮反射 C.握持反射 D.吞咽反射 E.拥抱反射 13、足月新生儿病房的室温应保持在() A.18~20℃ B.20~22℃ C.22~24℃ D.24~26℃ E.26~28℃ 14、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时间是() A.3~5日 B.5~7日 C.7~14日 D.14~21日 E.21~28日 15.一皮新生儿胎龄290日,出生体重3.6kg,查其体重位于同胎龄平 均体重的第80百分位。正确而全面的诊断是() A.过期产儿,巨大儿 B.过期产儿,大于胎龄 C.足月儿,适于胎龄儿

新生儿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1.病室要求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阳光充足,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30min,但应避免对流风。室温以22~24℃为宜,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晨间沐浴时室温应保持在 28℃左右。 2.保持体温恒定体温不升或体重不足者,应给予保暖。置暖箱或远红外抢救台保暖,以保持体温恒定。注意集中操作,避免经常开箱门,影响保暖。体温过高,可松包被或适当物理降温。此外,接触新生儿的手、仪器、物品均应保持温度。 3.维持有效呼吸取仰卧位,肩下放置小软枕,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给氧患儿每天晨间更换湿化瓶内注射用水。避免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腔或按压其胸部。 4.合理喂养遵医嘱及时喂养,首选母乳喂养,不宜母乳喂养者,给予配方奶。无吸吮能力者可用滴管,吸吮和吞咽能力差者可给予鼻饲。喂奶后,竖抱婴儿,轻拍背部,排出空气,名放床上,取头稍高右侧卧位,观察片刻,无异常方可离开,避免因吐奶而发生窒息。 5.病情观察与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4小时测体温1次,随时注意观察呼吸、心率的变化。每周测体重1~2次。 (2)观察面部及周身皮肤颜色,以及脐部和尿液、粪便、哭声、有无抽搐及饮食呕吐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6.预防感染 (1)严格执行新生儿室工作制度,做好奶具、器械、器具及物品的消毒处理工作。 (2)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3)加强基础护理 ①皮肤护理:体温稳定后,每日沐浴1次,水温以40℃左右为宜,并应用婴儿沐浴液,将腋窝、颈部、腹股沟、外阴等皮肤皱褶处清洗干净,洗净后擦干并涂爽身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并检查脐带、皮肤完整性及有无肛旁脓肿等情况。衣服宜宽大、质软,不用纽扣。 ②眼部护理:每日沐浴后,用0.9%氯化钠溶液棉签由内眦向外眦擦拭眼部。有分泌物时,遵医嘱应用眼药水或眼药膏,保持眼部清洁。 ③口腔护理:每日用0.9%氯化钠溶液棉签擦拭口腔2次,同时检查口腔有无异常,动作要轻柔。 ④脐部护理:每日沐浴后,用75%乙醇环形消毒脐带根部,观察脐带及周围皮肤有无异常,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⑤臀部护理:每3小时更换尿裤1次,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及臀部,腹泻儿应随时更换,保持臀部皮肤干燥,以防臀红的发生。 7.做好出院宣教喂奶方法、保暖、皮肤护理、预防感染、添加辅食的原则、定期检查等。

儿科护理学习题--第七章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测试题

第七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测试题 A1型题 1.早产儿是指 A.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B.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 C.胎龄满28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D.胎龄满28周至产后1周的新生儿 E.胎龄超过42周的新生儿 2.低出生体重儿是指 A.出生体重<1000g的新生儿B.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C.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 D. 出生体重2500--4000g的新生儿 E.出生体重>4000g的新生儿 3.下列符合早产儿外观特点的是 A皮肤红润,胎毛少 B.耳壳软骨发育好 C.乳晕明显,有结节 D.指甲长过指端 E.足底光滑,纹理少 4.新生儿排胎粪和排尿的时间分别为 A.生后6小时内、12小时内B.生后12小时内、12小时内 C. 生后12小时内、24小时内 D.生后24小时内、24小时内 E.生后24小时内、48小时内 5.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发作者可静滴

A.吗啡 B.氨茶碱 C.阿托品D.肾上腺素 E.激素 6.不属于新生儿常见的正常生理状态的是 A.“马牙”B.生理性黄疽 C.臀红 D.假月经E.乳腺肿大 7.新生儿沐浴前,室温应调节至 A. 18 ~ 20℃ B. 20 ~ 22℃ C. 22 ~ 24℃ D. 24 ~ 26℃ E. 26 ~ 28℃ 8.新生儿室的室温应保持在 A. 18 ~ 20℃ B. 20 ~ 22℃ C. 22 ~ 24℃ D. 24 ~ 26℃ E. 28~30℃ 9.新生儿体温过高时首选的护理措施是 A.酒精擦浴、 B.松开包被,补充水分C.冷盐水灌肠D.冰块敷大血管处E.按医嘱给予退热药 10.胎儿娩出后,护士首先进行的护理措施是 A.保暖 B.擦干羊水 C.结扎脐带 D.清理呼吸道E.新生儿Apgar评分 11.新生儿出生后进行Apgar评分的评价指标不包括 A.皮肤颜色 B.角膜反射 C.呼吸 D.心率E.肌张力 12.下列符合新生儿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表现是 A.惊厥B.意识模糊C.呼吸暂停 D.肌张力正常E.拥抱反射减弱 13.有关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护理,下列不妥的是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分娩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造成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主要护理问题 1.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羊水、气道分泌物吸入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2.体温过低——与缺氧、环境温度低下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4.恐惧(家长)——与病情危重及预后不良有关。 (二)护理措施 1.维持自主呼吸: (1)复苏: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 A是通畅气道:①保暖;②减少散热;③安置体位;④清除呼吸道。 B是建立呼吸:①触觉刺激;②复苏器加压给氧;③喉镜下经喉气管插管。 C是恢复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D是药物治疗:①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②保证药物应用。 E是评价。 (2)加强监护:患儿取侧卧位,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

2.保暖: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或用暖水袋保暖,维持体温36.5-37℃。 3.预防感染:严格执行各种无菌操作,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 4.安慰家长:耐心细致地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减轻家长恐惧心理。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一般指感染肺炎而言,发生在宫内和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羊水、胎粪及污染的阴道分泌物所致者,称宫内感染性肺炎,但更多的是出生后由细菌或病毒所致。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最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早期呼吸道症状和体征都不明显,尤其是早产儿。 (一)护理常规按新生儿疾病一般常规护理。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吸入物 1、对痰多不易咳出者可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1)拍击背部:由上而下,由外周向肺门拍击,使小气道分泌物易于进入大气道。 (2)遵医嘱行雾化吸入,以湿化呼吸道分泌物。 (3)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动作易轻柔,负压不可过高(﹤0.01mpa),吸痰时间不可过长(每次﹤15s),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2、胸部理疗胸部理疗以促进血液循环。

新生儿护理大全

新生儿护理常识大全 如何日常护理正常新生儿? 新生儿的日常正规护理是新生儿生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如护理不当,则可给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通常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保暖为新生儿做检查及护理时,必须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在中间温度下(24℃~25℃),身体只需通过血管舒缩的变化即可维持正常体温,不需出汗散热或加速代谢产热,此温度最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 2.预防感染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卫生,在每次护理前均应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细菌带到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如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带菌者则不能接触新生儿,以防新生儿受染。如新生儿发生传染病时,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接触者隔离观察。产母休息室在哺乳时间应禁止探视,以减少新生儿受感染的机会。 3.皮肤护理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在脐带未脱落前,尽量不用盆浴,而采用干洗法为新生儿擦身。脐带脱落后,则可给予盆浴,宜用无刺激性的婴儿专用香皂,浴后要用干软的毛巾将身上的水吸于,并可在皮肤皱褶处涂少许香粉。每次换尿布后一定要用温热毛巾将臀部擦干净,有时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肤发红,这时可涂少许无菌植物油。寒冷季节臀红明显时,还可用电吹风在红臀局部吹烤,每日3~4次,每次5~10分钟(电吹风不可离皮肤太近,以防烫伤)。 4.五官护理应注意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但勿挖外

耳道及鼻腔。由于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故不可经常用劲擦洗口腔,更不可用针、特别是不洁针去挑碾牙龈上的小白点——上皮小珠(俗称“马牙”或“板牙”),以防细菌由此处进人体内而引起败血症。 5.衣服新生儿皮肤又细又嫩,所以要给新生儿柔软、宽松的衣服,旧衣服可能会更好一点,但一定要洗干净。衣服不宜扎得过紧,以防损伤皮肤。 6.哺乳新生儿娩出后如母体状况良好,应尽可能在产后半小时内给予母子皮肤接触并让新生儿及早吸吮,这不仅使得出生后的宝宝较早地获得营养的供给,同时也可促进母亲乳汁的分泌。 正常新生儿一天的睡眠时间多长? 新生儿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较低,神经活动过程弱,外界刺激对他(她)们来说都是过强的。因此,新生儿非常容易疲劳,致使皮层兴奋性更加低下而进入睡眠状态。在新生儿期,除了吃奶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睡眠中,随着大脑皮层的发育,小儿睡眠的时间会逐渐缩短。所以,新生儿一天所需的睡眠时间约在18~20小时。 新生儿牙板上出现黄白色点状物是怎么回事? 在新生儿的牙板上,常会出现一些凸起的黄白色小点,医学上称为“上皮细胞珠”,俗称“马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不适感,但个别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咬奶头、摇头,甚至出现拒奶现象,这主要

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doc

新生儿科护理常规 目录

第一章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期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在此期内小儿的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且由宫内生活向宫外生活过渡,生活方式及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易受环境影响而致病,死亡率高。 1.新生儿病室各房间应空气新鲜,温度24℃~26℃,湿度55%~65%。病室内每日通风两次(30~60分钟),每日用洁净屏空气消毒房间两次,每次1小时,保持室内清洁。2.保暖调节暖箱适宜温度,护理操作集中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及口腔分泌物。 4.抱与体位 (1)抱起新生儿时动作应轻、稳,使新生儿感到安全。 (2)抱起时其头和臀部需要支撑,仰卧比俯卧容易抱起。 (3)新生儿一般以侧卧位为宣,避免溢乳导致新生儿窒息。 5.沐浴 (1)沐浴时房间温度应保持在26-28℃左右;水温在38~41℃,以手腕测试较暖即可。 (2)沐浴应在喂奶前或喂奶1小时后进行。 (3)沐浴时应先早产儿、后非感染、然后感染患儿;从最干净的区域到最脏的区域,.即从 眼睛、面部到头部、四肢,最后清洗臀部。 (4)沐浴时注意皱褶皮肤的清洁,如腋下、颈部、男婴包皮内、女婴外阴等部位。 (5)无沐浴禁忌者每日沐浴一次,不宜沐浴者每日行床旁擦浴1次。沐浴用品保证一人一用 一消毒。 6.患儿入室后立即测体重1次,早产儿每日监测体重1次,足月儿每周测体重一次,特殊情况下遵医嘱执行。 7.喂养选用新生儿配方奶,有条件时选用母乳。一般每3 小时喂一次,或按需喂养。奶量遵医嘱执行。选择奶嘴时宜选用质地柔软的小号橡胶奶嘴,奶嘴孔不宜过大,以防发生呛咳引起窒息。喂奶时注意观察有无喂养不耐受的症状,如呕吐、胃排空迟缓、腹胀及消化道出血等。 8.基础护理 (1)脐部护理 1)注意评估脐带残端有无渗出、脐周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征象。

精选-新生儿PICC护理常规

新生儿PICC护理常规 一、PICC使用: 1、使用前先注入5-10ML生理盐水确认导管通畅,如无特殊需要,不可抽回血,以免 发生导管堵塞。 2、每次输液后用5-10ML生理盐水以脉冲方式冲洗导管。禁止用静脉点滴或普通静脉 推注的方式。 3、输注脂肪乳及白蛋白等高浓度药液时,应每4小时用5-10ML生理盐水以脉冲 方式冲洗导管后再接其他输液。勿使用暴力冲管。 4、输液完毕或两次间断需要用肝素液浓度1-10u/ml封管,将导管内残留液和血 液冲入血管,如连续输液需q12h肝素液封管1次,维持导管的通畅。 5、禁止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冲管、给药,不可用暴力冲管,以免损坏导管。 6、静脉输液前、封管前均应用安多福棉签消毒正压接头2-3遍,稍用力檫。速 度不能太快(5秒),以免达不到消毒目的。 7、可以使用此导管进行常规加压输液或输液泵给药。输液泵速度不得小于每小 时3ml。 8、经常观察输液速度,如发现流速明显降低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必 要时溶栓处理。 9、每天观察置管侧手臂,及时发现有无水肿及静脉炎出现,早期发现早期解决。 如有静脉炎者,75%酒精加地塞米松一支湿热敷,一天两次,并抬高患肢,避免剧烈活动,若三天无好转或更重者应拔除导管。 10、严禁在穿刺侧测血压、抽血、肌肉注射。 二、PICC维护: 1、严格无菌操作,工作人员换药时应该戴口罩、手套避免增加感染。 2、自下向上小心拆除原有敷帖,避免牵拉导管严禁将导管体外部分移入体内。 3、观察针眼周围有无发红、疼痛、肿胀,有无渗出。 4、观察并记录导管体外导管的刻度。 5、测量并记录上臂臂围。

6、导管在体外呈S型弯曲,将透明膜贴到覆盖圆盘处,使导管体外完全置于 帖膜的无菌保护下。禁止将胶带直接贴于导管体上。妥善固定导管避免活 动时牵动导管。排尽贴膜下气泡。 7、如因为对透明膜过敏等原因而必须使用通透性更高的敷贴时,要相应缩短 更换贴膜的时间间隔。 8、穿刺后48小时更换敷料1次,穿刺点纱布加压止血,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以后每周更换敷贴1次,污染或有渗血时随时更换;肝素帽每周更换1次。 注意观察导管外露长度及臂围并记录。 9、不输液每七天冲管一次,并同时更换敷料及肝素帽。 三、PICC宣教 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贴膜有卷边、松动,贴膜下有汗液及时请护士维护。 2、避免穿刺侧手臂剧烈运动, 3、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侧手臂。 4、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衣袖。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再脱患 侧衣袖。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 5、沐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在弯处缠绕2-3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沐浴后检查 有无进水,如有应及时换药。 6、治疗间歇期每七天到医院更换贴膜和肝素帽、肝素盐水脉冲氏冲、封管。 注意不要牵拉导管体外部分,以免损伤导管或把导管拉出体外,妥善固定。 7、穿刺处如有红舯、疼痛、渗出,导管内有回血等异常情况及时联络护士处理。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 1、导管体外断裂或破损立即拔出导管,用无菌棉签加压止血。 2、拔管及使用过程中如发生断管,不要慌张,立即用止血带结扎左上臂,防止断管随血迹移动,止血带松紧以不影响动脉血供为准。 3、PICC拔管后,局部用密封贴膜封住伤口24小时,因为血管穿刺处穿刺孔大,防止反复拉伸运动致气体进入血管发生气栓。 4、导管堵塞时可连接三通管,用尿激酶溶栓。

新生儿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体温、呼吸、皮肤颜色、胎龄、喂养、体重。 2、评估患儿身体状况、皮肤完整性、有无畸形。 3、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 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室温24-26℃,相对湿度55-65%,每日通风两次,每次不少 于30分钟,每天层流净化杀菌机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两次,每次4小时。 2.护理人员在进入病区前须更换病室专用衣帽、鞋子、洗手,护理患儿前后洗手,操 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3.Q4h测量体温,体温不升或发热者根据病情增加测量次数。低体重和体温不升者置 暖箱内。 4.早产儿及特殊患儿每日测体重一次,普通患儿每周一、四测体重两次; 5.按需哺乳,首选母乳喂养。不宜母乳喂养者,给予配方奶;不能吸奶者用滴管或鼻 饲;随时观察有无溢奶及吐奶情况。奶前换尿片,奶后轻拍背部,驱除胃内空气,并取 右侧卧位,防止呛奶,奶毕立即清洗奶瓶奶嘴,送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备用。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给氧患儿每天晨间更换湿化瓶及给氧管道。 7.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擦浴或淋浴一次,避免在喂奶前后1小时内沐浴,沐浴动作轻 快,减少暴露时间,沐浴过程中观察患儿反应,浴后行脐部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便后及时更换尿片,用温水清洗臀部,预防红臀,每天更换衣被、 毛巾、浴巾等用物,及时清洗后送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备用。 8.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观察药物作用和副作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9.勤巡视,勤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10.暖箱每日更换无菌蒸馏水一次,每日擦拭消毒,连续使用一周者更换消毒暖箱。 健康指导 1、环境:阳光充足,室温24-26℃,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 2、喂养:母乳喂养,按需哺乳。哺乳前更换尿裤,清洁双手及乳房,奶后将宝宝竖抱,空 心掌轻拍背部驱出胃内气体,取右侧卧位。 3、脐部护理:脐带未脱落前每天用75%酒精环形擦拭,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如局部红肿, 有分泌物或异常气味立即就诊。 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及时更换尿片,注意使用清洁、柔软、吸水及透 气性好的浅色棉质尿片。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柔软棉质内衣。 6、沐浴:夏季每日沐浴,冬季每周2-3次,室温28℃,水温38-40℃,沐浴过程中注意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