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专科院校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教学管理工作手册

专科院校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教学管理工作手册

专科院校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教学管理工作手册
专科院校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教学管理工作手册

专科院校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教学管理工作手册

想要做好专科院校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教学管理工作,首先分析我们的教育对象。对于专科这个层次的大学生来说,身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他们本身不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2、未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缺乏对互联网任何一项的兴趣爱好;

4、缺失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具备的礼仪、吃苦耐劳、责任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分享、包容等社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

如何把这样各项基础较差的学生,培养成为互联网行业所需的高素质、强动手能力的IT精英,是需要付出更加辛勤的劳动和超出一般的精力的,而且还要有永不气馁的耐力和科学的培养方法。

(我们知道最难的教育是对人性、人心的改变,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要把教育做好,需要很多条件,譬如好的课程体系、严格的教学管理、好的老师、科学的教学方法、高超的教学技巧、良好的学习氛围等等很多的因素。但是这其中一定要去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是否愿意学习。这是最大的内因,而这个内因,恰恰是教育最难达到的。职业教育的目的,不能仅仅是使学生获得一技之长,更应该是对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塑造。除了学习技术,更要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辨别真善美。

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成就美好未来

我们的目标是:为互联网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或者说为互联网行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的宗旨:选择他、管理他、支持他、教育他)

如何实现这一过程,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完备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高等教育,以老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校企合作专业,是以激发学生个人的本能为根本,增强其学习主动性,教育只是发掘他们自身潜能的工具。而实现这一目标,兴趣成为关键。能否吸引学生的兴趣决定了课程的价值,学生感兴趣并且容易学会,才会有好的就业前景。

(一)游戏对比普通课程

1、案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玩儿电脑游戏、而不是上课。为此,很多老师很苦恼,

觉得是学生贪玩。其实是老师讲课的魅力没有游戏魅力大而已。曾经有人说:在线教育如果以游戏的方式展开,一定能够打败传统教育,从游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上看,不无道理。

2、游戏的特征:

①游戏入门简单:入门简单,难度循序渐进,有人指导,辅以大量的提示;

②结果可见:练级,装备效果随时可见,今天下的功夫,当天就能验证出来;

③活动刺激:不停的组织活动,鼓励你去PK,鼓励你去组队,鼓励去和小伙伴拉近关系;

④激发探索欲望:不停的书写攻略,鼓励分享;

⑤树立目标意识:你知道你的结果,你知道你的目标偶像是谁。

3、思考:教学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去设置,也一定能够取得好的结果。如果我们的课程设置中有练级,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荣誉感,循序渐进,就能够吸引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在课程内容上:能够循序渐进,将知识点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降低学生接受难度,保障学习效果。

教材编排上:课程每一章节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实用性,增强直观感受,每一次课后的上机都能有成果。每一本书都有实战项目,每一个阶段结束都有大项目做支撑,学以致用。

班级管理上:增加学习趣味性,增加活动课、比赛课程、分享课程,分组比拼、小组协助,助理辅导员、助理教员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团队帮扶,共同进步。

在日常授课、管理、访谈中:强化目标意识,强调目标岗位,强调对比对象,形成你追我赶,不断创新的良好竞争氛围。

(二)课程体系设置需注意:

1、课程目的性:从整体课程、到每一本书、每一个章节都应该目标明确,让学生了解学习这个课程的目的,知道前后继承关系,掌握学习方法,能够结果检测;

2、结果可见性: 每一次课都要有可现实的结果,让学生看到成果,可对比、可创新、可验证,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3、循序渐进性:课程设置由易到难,抓住学生兴趣点。

4、活动多样性:活动课程设置、竞赛课程设置、项目比赛课程设置,利用活动刺激,增加学习兴趣,增加团队学习氛围。

二、优秀的教师队伍:

(一)教师的重要性

优秀的师资,是实施教学的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在进行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明确该上什么课、以什么顺序上课。教师是整个课程直接实施人,这就要求其除却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企业工作具体项目经验,这样才能深入浅出的描述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工作场景,为学生学习建立画面感,完成经验的传递,实现师傅带徒弟的效果。(大多数人是靠左脑记忆的,而左脑主要是进行画面记忆的,很多知识老师讲起来非常容易,但是学生却怎么也理解不了。原因无它,老师未把脑海中既定成型的画面感传递给学生。譬如我们在谈论某一个公司的时候,每一个人脑海里展示的都是不一样的内容,当我们谈起来百度的时候,大多数人脑海里出现的是百度的首页面、也有的人联想到百度的logo,当然也有人会想到李彦宏。拓展:我们在说今天吃的早餐的包子的时候,展现出来的一定是那一个一个的热气腾腾的包子,而不是包子这两个字)

(二)建设师资队伍需注意的问题

提高教师实施教学的能力,多渠道拓宽师资来源。确保有充足、新颖的师资融入进来,强化师资队伍中成员间的竞争意识。

在师资队伍形成之后,要注意完善以下内容:师资培训机制、师资提升和淘汰机制、师资检查机制、师资评价机制。通过集中培训、入职培训、考核淘汰、集体学习、集体备课、教法研讨、金牌名师评选、师资晋升机制打造自己名师团队。

可行方法:各校区至少要有1-2名有过培训机构授课经验的教师,通过他们影响整个教学团队。对于新增的实战型中青年教师做好培训,通过授课试讲,教法培训等工作提升授课技巧,授课能力。

老师的招聘: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两年工作经验;本科学历两年项目经理工作经验。

日常教学管理:我们的教员参与日常班级教学管理工作。每一个班级采取双导师制,指定一名负责的班主任老师,一名负责的教员老师,两个人对该班级日常管理共同负责、相互监督,相互约束,共同提升。

三、科学的教学方法:

具有了完备的课程体系、优秀的师资力量,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就成了重中之重。教师应该思考:怎样才能把课程讲的生动有趣?去教室听听课我们会发现,有时候不能怪学生不听课,也要怪老师讲的实在无趣。有些课,听课老师都要睡着了,更何况学习能力并不强的学员,像逃课、玩手机、睡觉这些不好的现象自然而然就发生了,又怎么能保障其学习效果呢?

针对这一问题,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理论课教法、上机课教法、目标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设计教学法、ISAS教学法,设置竞赛课、知识竞赛、职业素质课、就业能力课。多种授课方法并存,保障老师的授课效果,减少学生学习障碍,提高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从而降低学生畏难情绪,减少学生对学习的恐惧。

主从关系:从主从关系来看,尽管教学方法和学习原则等都很重要,但这些都只不过是完成教学内容、教育目标的途径。如果将教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看得更深一点,甚至可以说,如果只有相对较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学习方法。

四、严格的学员管理:

教和学是相互作用的两个主体。教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我们有了好的课程体系,有了好的老师,有了详细的教学方法,但也不一定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成才。学生是否学了?是否学会了?工作中面对新问题的时候能否举一反三?

从教学结果的角度来看,学比教更重要,教的目的是为了使学员学会自驱。学员管理、教学模式,都是要通过学生才能起作用。教师授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避免学生因学习困难而选择放弃学习的情况。班主任管理,目的在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其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是内因;班主任的日常管理、教员授课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讲求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方法,是通过班主任、教员的日常引导、灌输,还要辅以一定强制手段方可逐步形成。譬如如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极端的做法:每一次上课前,都需要有预习作业,班主任与班委成员组织学生集中以小组形式上自习课,在自习课讲第二天要讲的内容预习2-3编,完成预习作业,提交到教员处,通过教员对预习作业批改掌握学生接受程度,调整上课时间分配,对于学生已理解知识,不做重点讲解,对于学生理解偏差,不理解知识重点讲解。一方面,学生由于课前预习,上课能听懂了;另一方面,老师上课效果比较好,也有成就感,这样授课效果只能越来越好。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掌握知识的50%点左右,加上于课堂讲解,将30%有难度的知识掌握,课后作业,课后联系部分,使得学生将所有知识点牢固掌握,一个星期做一次串讲,一本书做一次总复习。这样持续一个学期,学生自己自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结果将是,学生在大三阶段,离开老师,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除此之外、教学环境,氛围的营造也是至关重要的,职业装、职业素质课程的有序开展、职业规划贯穿教学过程、职场礼仪使得学生提升内在涵养。

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户外拓展、校内辩论赛,技能比赛,使得学生学习过程不在枯燥无味。

日常学生管理:出勤、早操、日常学员访谈、家长沟通、家长会、项目展示会等多种管理手段,促进学生改变。

五、广阔的就业出路:

就业是校企合作的最重要也是最终的目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不保证就业,职业教育就无法生存。

好的就业取决于两个因素:社会需求、岗位需求。社会需求是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已经确定下来。而岗位需求,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与企业需求对应、超越社会需求。

保证就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通过与就业企业联系,让企业精英深入学校讲解,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充分了解未来的工作岗位、就业方向、薪资、发展以及所需技能;

2、与企业、产业园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学员日常的培养要满足企业基本需求,尽量超出超出企业预期;

3、暑假提供见习实习、就业实习,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增强就业竞争力;

4、培养学生的就业技巧、以工厂模式开展就业实训。(每一年提供优秀学生免费半个月实训机会,根据学生出勤及综合评定,选出10%的学生参加总部组织的免费实训)

5、以就业需求带动招生、带动教学管理。

附件:

班主任岗位标准化手册;

教员岗位标准化手册;

学工主管标准化手册;

教学主管标准化手册;

教学管理规定;

教法及教学技巧;

学生必读的100本书籍。

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促进内涵建设 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是陕西省教育厅直属的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始终坚持以培养“会做人,有技能,能创新”的现代职业人为教育教学目标,以教产结合为抓手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1年1月,学校被三部委确定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单位。 职业教育如何改革创新?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这是每一所职业学校都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举校企合作大旗,走工学结合之路,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模式。以我校钻探工程专业为例。 一、依托行业,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钻探工程专业依托中核集团、陕西核工业地质开发总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断创新钻探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一)学校成立了钻探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中核集团刘晓阳博士(目前国内钻探工程专业的唯一一名博士)任委员会主任、中核集团、陕核地质开发总公司、西北有色地质开发总公司等相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为委员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钻探工程专业建设。 (二)校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学校同中核集团、陕核地质、西北有色地质等公司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该专业部分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按照企业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完成人才培养。 二、服务行业,共建培训中心 学校立足行业,为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同中核集团、陕核地质开发总公司联合建立了培训中心,为企业开展职工培训。 (一)开展在职职工培训。发挥学校优势,根据企业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培训课程,近几年,每年都利用地勘企业收队后,在春节前后举办培训班。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机制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机制 高职职业教育与企业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双赢的关系,从教育学的角度考虑,职业教育与企业结合不仅提供劳动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也为企业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可能,但是日前我国的大多数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却只是简单的,表面的,鉴于现状。认为应该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形成校企合作模式或校企股份合作模式来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办学水平。 高职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高职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是直接能为企业一线服务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生产一线是职业教育的最佳实习课堂,企业的发展会促进人才的需求、促进高职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目前我们的绝大多数企业游离于职业教育的门外,成了一个旁观者。既想从学生中选拔出能为企业带来效应的直接工作者,但又不想为学生提供或很少提供相关实际的技能培训。从而造成现在社会上存在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就业困难。现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提供各种政策机会发展,鼓励校企结合,创办新的教学模式,来适应现在社会需求。笔者认为要改变上诉这种现状,加强校企合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现代经济合同的形式使校企形成合作伙伴,并

能保障其正常运转 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是职业院校和企业通过订立合同的方式进行合作。职业院校和企业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任何一方都不能凭借其经济实力或其他优势而凌驾于他方之上。 近几年来,我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续德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制造大国,并且成为了“世界工厂”,在劳动力市场上一方面是缺乏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和大批高素质劳动者(这一现状已经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另一方面则是为各行各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职业教育,由于资会的不足、实训条件的限制等问题造成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学生仅仅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则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准。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大中型国企没落,中小型民企有没有相关的管理单位和约束机制,对于学生实习、教师实践的完全拒绝在门外,绝大多数企业、事业单位并不乐意接受学生实习。现代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没有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一是没有时间精力去对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也不知道如何管理,二是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工伤问题等)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我想主要是责任不明,以往没有相应的结合模式,但现在以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对结合中的问题怎么解决呢?采用现代经济的运作模式,订立合同,明确责任,责任是在义务不履行时才发生的,但义务的法律拘束力是山责任

关于高职院校深入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东方企业文化·文化视窗 2011年12月 273 关于高职院校深入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庄 严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苏州,215123) 摘 要: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院校创新办学模式目前已经在国内各类高职院校中广泛开展,政府和学院针对校企合作也制定了一些鼓励政策和管理办法以积极推动合作的开展。但校企合作仍然存在深度广度不够以及毕业生不能完全适应企业需要的问题,文章旨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及改进建议,探索新思路,挖掘新方法,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实现学校发展和企业壮大的双赢互利局面。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互利 双赢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12—0273—02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职业教育和企业原本就存在天然的渊源。职业教育最初的产生,是从企业内部进行的,企业内部需要某种技能型的人才,有着明确的目标和需求,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培养出来,满足企业的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的教育意识也在逐步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才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规模的教育体系。然而最初,一些企业只是设置实习工场来培养技术人才,这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雏形。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提倡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明确职业教育要实行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标志着职业教育变革的开始,这也是“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步入新台阶的开始。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概念理解及历史变迁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1],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校企合作”的概念。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之间的联系,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达成共识,明确“校企合作”是一种办学模式,其基本内涵是生产和学习的紧密结合,学习是为了能迅速上手工作;工学结合表明学习者的劳动和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合作,是一种教育模式,是校企合作的表现形式,强调的是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重视的是学生学习与劳作的“双交叉”,强化的是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这应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2]。 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从20世纪20年代出现到现在经历了发动、高速发展、完善等三个阶段。就校企合作本身而言,最初出现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当时一切以企业利益为主,主要采取“半工半读”的培养方式。因此这一时期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主要是以工作为主,读书和学习兼顾,是以企业为教育主场所、技能学习与普通文化知识学习并进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3],当然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只可能是少量的,非标准化的,技术掌握水平参差不齐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半工半读”的培养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扩张所需,社会急需大量的标准化、专业化劳动力,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规模、教育内容、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挑战,同样也对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 经过一段时间艰苦的摸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尤其是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颁布后,“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成了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具体类型也出现了政府主导型、高职院校自我控制型、以及学院自我控制为主,政府扶助为辅的不同类型。这几种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经过这些年的检验,虽然当地政府和高职院校在不断的完善,仍然暴露出了许多不足之处。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1. 校企合作中政府角色定位不清,缺乏法律的根本保 障 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环境与西方有着根本的不同,除却历史原因之外,主要是政府角色的定位不同。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有一种主要的类型是政府主导型,这种类型的校企合作最常出现的问题是以行政指令代替学校意愿,也不能适当考虑企业的利益,因此既不能调动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也就不能保证学校校企合作项目的成功。其次是对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没有法律的根本保障。1996年9月1日,虽然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但这仅限于宏观指导层面,并未制定具体的实施条例来规范、指导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甚至没有明确学校、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应该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也没有明确的法律处罚规定,这就使得从法律层面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2.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不能满足校企合作的需要 企业为什么愿意进行校企合作?除了能获得短期效益,如免费的场地、低廉的劳动力外,最大的愿望还在于长期效益,即学校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各种技能型人才。这样,既能帮企业省却大额的培训经费,也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引进劳动力。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成功的关键点在于明确企业需要,即要知道企业到底需要何种人才。但现在的状况却是,高职院校的许多课程还停留在象牙塔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没有很好的效果,教学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了。其结果就是毕业生与企业岗位不能完全适应,导致企业在是否留用毕业生上裹足不前。 除上面两点主要不足外,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存在合作深度不够,没有实质性突破;资金渠道狭窄,经费不能保证;思想僵化,只停留在培养操作工的层面上这些缺陷。 三、我国高职院校深入校企合作的建议及措施 1. 政府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出台法律细则保障校企合

校企合作协议书(通用模板)

校企合作协议书 甲方:***************学院地址:********** 联系人:联系电话: 乙方:公司地址: 联系人:联系电话: 为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企业发展所起的服务作用,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广州**职业学院(甲方)与***(乙方)经友好协商,本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宗旨和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同意就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及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 一、合作基本目标: 甲方自***年起在3至5年内将***专业办成规模稳定、社会声誉良好、学生技能和素质稳步提升的重点专业;****(企业)将积极参与相关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并大量吸收该专业毕业生成为本企业员工。 二、甲方承诺: 1、自***年起将开展与***企业联合办班形式,方式可以采用“一对一”冠名办班、“***”冠名加强办班、“***”校企联盟办班等一种或多种形式; 2、负责“***班”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等有关管理、服务事宜; 3、负责“***班”学生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的教学; 4、利用所拥有的教学场地和乙方提供设施设备、模拟流水线、仿真营业部等资源建成***专业校内实训室以开展教学; 5、与乙方选定技术人员来校讲授部分专业课。对乙方授课技术人员按规定提供服务、进行教学管理并发给课时费; 6、与乙方合编适合行业、企业的特色教材,并纳入教学体系;

7、与乙方共同进行“***班”学生在乙方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8、向乙方提供学生在校操行、学习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帮助其遴选学生入职、就业;9、允许乙方在相关宣传活动中使用“与广州***职业学院合办***专业(班)”及类似表 三、乙方承诺: 1、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和课程内容的选定、增删; 2、参与特色教材的编写; 3、“***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与甲方选定的技术人员前往学院讲授部分专业课; 4、提供设施设备、模拟流水线、仿真营业部等资源以建成***专业校内实训室,为“***班”学生校内实训提供必要的材料; 5、与甲方共同进行“***班”学生在乙方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6、选派高层管理干部出任“***班”的导师,参与开学及毕业典礼和专业教育等活动; 7、设立“***”班奖学金并与甲方确定方案、予以发放,以鼓励“***班”品学兼优的学生; 8、学生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结束后,企业经过面试及考核,可以提前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并明确薪酬及福利待遇,学生在毕业实习结束后可直接上岗; 9、允许甲方在相关宣传活动中使用“广州****职业学院与***合办专业(班)”及类似表述; 10、允许甲方在乙方挂牌设立“广州***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 11、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符合劳动生产安全的基本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按规定为顶岗实习学生发放实习补贴或工资。 四、合作时间: 本协议有效期为三年,自***年**月至***年**月止。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首次合作结束后,双方可共同商议续签合作协议。

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现状调查论文.

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现状调查论文 2018-11-10 摘要:为深入了解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课题组对河北省内部分企业、高职院校、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校企合作松散、效率不高,有很大的局限性,被调查者都对第三方校企合作新模式充满了期待。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第三方 当前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创新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关键。校企合作如何取得更深入、更持续的发展,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难点。为了找到一种有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唐山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钟立群教授主持立项课题“基于4Rs理论的第三方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模式研究”,意在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为学校和企业在各个环节搭建合作平台,达到校企深度合作的目的。第三方机构是指为高职院校、生产经营性企业提供人才选拔招录、实习培训、岗位技能教学、考核评价、就业咨询指导等服务的专业化盈利性组织。为了深入对该课题进行研究,笔者拟定了调查,编制了《“校企合作”调查问卷(企业卷)》、《“校企合作”调查问卷(学生卷)》和《“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高校卷)》,于2014年6月至8月间对企业、高等职业院校和高校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许多有益的信息。 1关于企业 课题组对河北省内部分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收集《“校企合作”调查问卷(企业卷)》60份,其中,有效问卷54份,问卷共涉及了17个调查问题,均为封闭式问题,内容涉及了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现状、企业招聘、培训员工的方式、企业对第三方机构介入校企合作的态度等问题。 1.1关于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的现状调查 从收回的企业卷来看,有44.44%的企业与高校有过合作,55.56%的企业从未与高校进行过合作办学。从合作的方式上来看,62.96%的合作方式是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委托学校对员工进行培训和与学校联合实施订单培养的比例也较高,分别达到了12.96%,企业在校内建立生产型实训车间和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只有3.7%的比例。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方式上,55.56%的比例是学生顶岗,师傅指导,31.48%的比例是学生顶岗,师傅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 1.2关于企业招聘、培训员工的方式 企业招聘新员工的渠道中,30%是通过人才市场招聘,16%是通过院校招聘,16.67%的比例是高校学生在公司顶岗实习后被留用。被企业录用的高校毕业生,对公司工作比较满意,70~90%能长期留任的占59.26%,而能长期留任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目的和意义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目的和意义 浅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推进校企合作是当前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就要明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目的、意义,分析、找准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探究其对策,有的放矢,才能构建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使之更好地达到院校和企业“双赢”的目的,只有“双赢”才能实现合作的真正目的,才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一、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是规律性需求 校企合作不仅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一种育人模式,更是一个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资源整合、利益再分配的过程,而且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还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使其实现服务社会、发展经济、提高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目标。通过职业教育和专业培养使其成为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强有力的生命军。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性强、技术 过硬、管理水平高、岗位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优秀人才。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必须贴近社会需求、生产实际,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校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相结合,学校教育环境和与企业生产环境相结合,教育、科研和生产相结合,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发挥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才能保证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高职院 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上海版专”)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行“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自主、适应需求”的办学模式,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上海市政府指导下,在印刷、出版等行业协会支撑下,组建由出版印刷界知名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理事会主导、系部与企业共同实施,行业协会等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融入行业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的特色道路。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规范校企合作管理 1. 发挥部市共建优势,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 学校按照“战略合作、校企一体、产学链接、共建共管”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并进一步完善校、专业群、专业三级校企合作体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专业校企合作工作站,从校企合作组织结构、资金和制度保障、政府支持等方面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关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真正达到校企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局面。 2. 坚持“二+五”原则,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理事会成员牢牢把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建设、合作发展、合作研究等关键点,进行实质性合作。理事会日常运行中坚持“二+五”原则,即“二个建设”和“五个环节”,切实把合作落实到具体的专业和项目上。“二个建设”是“校企合作理事会科学化机制建设”和“校企合作专业群建设”。通过“二个建设”,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一体的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打造出版印刷高端技能型人才。“五个环节”即:分析校企合作理事会建设的背景和基础;明确理事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思路及原则;确立理事会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制定理事会建设的内容和步骤,并组织实施;提供理事会建设的保障措施及预期效果,建成高效运行+关键绩效管理模式的校企合作理事会架构。 拓展校企合作平台,丰富校企合作内容 1. 搭建实习实训基地平台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与行业企业逐渐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与上海印刷集团、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烟草印刷厂、苏州日报社、深圳雅昌印刷有限公司、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日本小森印刷公司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践、实习签约基地113个,并与500多家行业企业建立了联系,开展多方位、多样化的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物流人才的需求日渐趋势化,主要涉及运输、仓储、国际物流以及企业物流等方向。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企业需要的专业性物流人才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单个院校而言,通过传统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主要在于传统校企合作教学存在很多弊端。 一、传统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现状尽管很多高校都提倡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实践教学,但这种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难点和障碍。首先校企合作协议形同虚设,大多数是靠感情和人际关系签订的;而且高校与企业合作目标不同,利益有冲突,结果导致学生毕业后呈现“研究外行,管理不行”的局面;其次合作层次较浅,尚停留在参观、熟悉业务流程等认知阶段,后期顶岗实习阶段的成效不明显;第三,合作条件有限,企业不能拿出足够的资源配合高校进行教学,创造社会效益;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校教师缺乏经验,企业专家理论不扎实也没有精力来教;因此当前校企之间如何合作去保证校企合作教学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二、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校企合作分方向教学模式实施的途径及问题 1.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校企合作分方向教学实施

途径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来实现学生就业方向性,主要通 过两种形 式实现: (1)开设校企合作课程 校企合作课程都是直接与专业方向技能密切相关的,由校内理论课教师与校外企业专家共同完成,因此,在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地点等方面需做出合理安排,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实施步骤,充分展现该门课程与社会需求接轨的目的,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2)毕业前综合实习顶岗实习是目前高校为学生今后择业明确方向的主要手段。大多数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中把最后一学期甚至是一整学年空出来,主要用做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前综合实习,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2.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校企合作分方向教学模式实施的问题 (1)校企合作课程的实施受企业专家及企业运营影响校企合作课程往往是和就业方向有直接关联性的,可以由企业专家和校内理论教师共同完成,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受企业专家资质及企业运营影响。首先由于企业专家不具备高校教师授课资质,其次由于其企业运营不确定性较强,因此企业专家很难能完全按照课程设计安排进行,尤其对企业而言,注重经济效益,不能完全配合高校实施教学。

行业协会企业校企合作协议-标准

金家律师修订 本协议或合同的条款设置建立在特定项目的基础上,仅供参考。实践中,需要根据双方实际的合作方式、项目内容、权利义务等,修改或重新拟定条款。本文为Word格式,可直接使用、编辑或修改 行业协会企业校企合作协议 甲方(企业):_________ 乙方(院校):_________ 丙方(行业协会):_______ 为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行业和企业服务的功能,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加快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经三方友好协商,现就校企合作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总则 以“______职教集团”为基础,以“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为抓手,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立足产业、携手行业、服务企业、成就职业”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合作方式及内容 经三方友好协商,合作方式及内容参照以下条款进行。未尽之处,可另做补充。 (一)共建研发平台 科研既能为经济建设服务,也能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因此校企双方有着课题研发的共同愿望。在课题研究中,或侧重于企业的战略发展,或侧重于企业的经济运营,或侧重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或侧重于教师的“双师”型素质等,由此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教益的“多赢”。根据企业发展需求,确定科研项

目,以职业技术院校先进的设备和人力资源为纽带,以科研项目转化和运用为共目努力方自,在高职院校中建立一个研发平台,让企业的工程师、高职院校师生都参与科研项目开发、制作和应用,实现以项目为驱动,共同提高师资专业水平,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软件”能力。 (二)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条件,是学生提高技能、培养综合素质的保障。共建,就是彼此分工合作,从各自教育资源的优势出发,在不同的教育教学阶段,或侧重物质条件,或侧重师资队伍,或侧重教学内容,或侧重教学管理,或侧重质量评价等,实现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健全有效的实践教学场所。 (三)订单培养、双向委培 双向委培包括校内定向委培和企业定向委培两种方式,前者以学校学生为生源,根据企业导求,定向培养,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储备。后者以企业招聘员工为生源,根据企业要求,完成企业员工基本技能、基本素质要求等前期培训,为企业员工培训缩短时间,节约成车。校企双方的“定向委培”不仅是“订单预购”性质,“委培“方必须是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到教育教学质量各环节的考核评估,必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双方定向委培过程中,双方可以相互成立冠名班级。为了学校能更好的根据企业的要求培养出人才,企业可口提供助学奖学金,激励学生学习。 (四)顶岗实习、工学结合 学校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运作,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体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上产生一个飞跃。最关键是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感受企业管理制度,明确自己职业生涯的目标。 (五)就业推荐、优先录用 对于学校优秀毕业生,企业要落实学生。落实学生就业是建立在合格标准基础上,按市场“双自选择”的要求而彼此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企业录用具有相应岗位职业技能的合格毕业生,学校要培养学生具有这些就业能力。校方要把好人力资源输出质量关,企业在充分提供就业岗位的前提下也要把质量关,而学生本人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有在选择的自由。 (六)提供技术支持和社会服务 一般而言,学校的教学实施和教师的实践技术能力往往逊于企业方,企业方优势在于实践经验和技术手段,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企业方必须投入相应的兼职师,或课堂、或工厂,给予学生渐进而全面的企业文化、实践技能的教育

高职高专校企合作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 商贸与电子信息系校企合作工作小结 2017-2018学年是我系与武汉伟创聚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办学的第二学年。在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双方的共同付出下,从摸索到进入正轨,在教学、管理上初步展示了特色和优势,无论是教学管理效能、学生技能比赛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第一届校企合作班从16年开始招生,第一届学生共招收了软件技术、电子商务专业共计31人;2017级共招收39人,人数略有增长。本学期,2016级进入实践实训的收尾阶段,即将开始顶岗实习。 二、相关工作总结 1、企业领导高度关心,工作人员兢兢业业,体现了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素质修养。 3月20日,公司总经理陈强、副总经理石勇一行来我校调研,并得到了校长沈波的亲自接见,双方就专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深入交换了意见。这体现了校企双方领导对合作工作的高度关心和支持。 负责具体对接合作工作的企业方负责人刘照明,工作责任心强、为人谦虚诚恳,经常性来校与我方研讨相关工作,遇到问题从不推诿,总在第一时间牵头解决,也高度重视我方提出的一些建议并及时落地生根;专业教师周跃教学态度端正,教学能力突出,对学生要求严格,教学成果显著,他一直任劳任怨、不计得失、默默付出、勤勤恳恳,其成熟的项目教学方法也大大启迪了我校教师同行,其爱岗敬业的责任心让我校教师深受感动;辅导员马艳的管理规范、有效,企业式的

管理模式高效实用,对学生几乎实现了管理上的全覆盖、零间断,既严格督促学生学习,又亲切关心学生生活,打造了和谐稳定而又充满活力的班级氛围。 2、项目化教学模式贯穿课堂,凸显了前沿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理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专业课教学中,企业教师大量使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企业的氛围中去参与真实的项目,为了更加接近工作环境,在教学管理中采用了企业的任务数据化管理模式,要求每天提交学生的任务完成率和任务合格度至总公司审查,并对任务完成困难的同学进行小班辅导,督促指导其早日跟队。项目化教学模式更有效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技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 2018年3月,校企合作班学生团队代表我校参加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比赛,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这也创造了我校在该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而获奖同学仅是该专业的第一届学生,更加可贵。另,合作班学生团队又在六月份夺得“创青春”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铜奖。技能竞赛水平是实践技能水平的体现,也充分证明了校企合作办学在教学模式上的诸多优势和亮点。 3、企业管理模式严格规范,展示了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水平。 在常规管理中,辅导员和教师使用了严格规范的企业管理模式,营造了浓厚的企业氛围,将学习环境转换为工作环境,督促学生按照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打卡形式上下课,上课必须上缴手机统一管理等等,其管理强度和管理效能均有很多特色,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据统计,本学年来校企合作班所有同学各门考试科目再次实现零挂科,两学年均如此,非常难得。 三、今后工作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完整word版)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搞好学校的高职教育,实现学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遵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16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并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订单培养模式 根据学校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域内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

的职业岗位(群)知识和技能,达到供需共识,签订半年至三年的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 通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第5学期,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完成毕业设计,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在这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和学生管理问题。 (三)见习模式 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参观和见习两周以上,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位敬业的精神。 (四)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校企合作的创新性思路

关于校企合作的几点想法 “招工难”和“就业难”是目前社会存在的一对伪命题。出现这样的悖论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专业结构不对称;二是学生与企业的期望不吻合。校企合作是解决这对矛盾的一剂良药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趋势,但建立什么样的合作模式能够真正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和实施,必须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生命力,才能被各方所认可。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企业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价值观的逐利性无可厚非,但必须在遵守法律、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前提下,才能达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永续存在性的最终目的。这样对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就出现了两种极端理解,一是企业为了寻求廉价劳动力而合作;二是企业为了名誉而进行“赞助性合作”。本人认为两者均有失偏颇,企业通过参与校企合作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第一、获得稳定的人才来源渠道。企业没有稳定的员工队伍就不可能稳定的产品质量 第二、降低人才培养费用 第三、赢得潜在合作伙伴 第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 第五、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 2、学校方面 “学历+技能”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灵魂,学历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长项,但技能教育是其短板。通过校企合作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互利共赢。 第一、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完成从学历教育到“学历+技能”教育的飞跃 第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综合办学能力 第三、带动教学设备的更新 第四、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适应社会能力 第五、给学校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学生方面 职业院校的学生目前在就业上存在一定误区,总愿意去和211及985院校的毕业生做比较,愿望是好的也可以理解。但现实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一、定位问题。刚刚恢复高考初期的前五年,每年大学录取人数不足30万,现在要在600万以上,作为当年参加高考的家长,对自己孩子寄予同样 “大学毕业生”的期望是不现实的,需要摆正心态、客观定位。 第二、理论水平不能与211和985竞争,吃苦耐劳不能与农民工相比。那么,职业院校的学生的优势在哪里? 我认为通过校企合作,把学生培养成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使其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4、老师方面 面对“学历+技能”的教育模式,我们的老师是否从思想上真正扭转过来了?如果

校企合作教学实施方案

洛阳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教学实施方案

洛阳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产学研结合;利用社会力量办学,推行素质教育与就业教育;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为根本,以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为宗旨,探索新形式下校企合作的新途径;以就业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岗位,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为企业输送合格毕业生。 二、目的: 促进学校和企业双赢,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谋生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解决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满意的效果。 三、实施办法: 早在上世纪九个年代就有校企联合办学的先例,经多年探索和总结经验,校企联合办学将从以下几个模式进行: 1."订单"培养模式: 这一模式将使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挂钩,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知识和技能,能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和解决企业的用人需求。根据学校办学专业的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与企业沟通协商,达到供需共识,签订半年至三年的联合办学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

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和实习场地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证书后接收就业。 2.“顶岗实习”模式: 对用工人数不明确,不宜采用“订单”模式但又需提前用人的企业,学校采用“顶岗实习”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对在校学习一年半的学生进行面试考核和基本技能考核,择优推荐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待就业,把毕业实习安排到企业,把实训课堂“搬到”车间,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这一模式需处理好技能等级鉴定训练课题的问题和学生管理问题。3.“学习”模式: 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互助互利关系。把企业作为学校的见习、实习基地,利用企业雄厚的资金和生产设备为学校教学服务。安排学完理论基础课班级的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和短期见习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位敬业的精神。选派骨干教师下厂学习并管理学生,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学校主动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密切接轨。 4.“培训和技改”模式: 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和鉴定所资质,主动承接企业的工人培训工作

2017校企合作协议

校企合作协议书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甲方)与(以下简称乙方),就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基地”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就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如下合作协议(或意向): 一、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合作 1、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企业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很强的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双方同意甲方在乙方挂牌建立“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基地”。 2、甲方所属系部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不影响乙方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派遣学生到乙方实习,乙方根据学生实习期的内容和项目、课题给予适当安排,并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指导。 甲乙双方组成实习领导小组,对实习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组长视实际情况由双方协商确定。 3、甲方的责任和义务 (1) 确定基地名称和牌匾的制作,并负责在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企业知名度。 (2)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初步确定每次实习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提前一个月与乙方联系,与乙方共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安排,并委派专人负责管理实习学生的行政事务。 (3) 教育实习学生严格遵守乙方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劳动制度。 (4) 在职业培训等方面优先安排乙方。 4、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1) 按照甲方教学计划,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实习内容、指导实习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2) 提供实习设备、场地和原材料。 (3) 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考核。 (4) 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素质,可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在乙方就业。 (5) 学生在使用机器设备时,必须在乙方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才能上机操作;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二、双方人员互派合作 1、为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甲方邀请乙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甲方的客座教授或外聘专业教师,承担部分专业课教学任务、专题讲座和校内实训指导课教学工作,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工作。 2、甲方教师亦可根据乙方的需要担任一定生产或工作岗位的相应职务,同时提供专业方面的技术服务和支持。 三、科研合作 1、甲乙双方可依靠各自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进行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科研项目研究等多方面的合作,共同提高双方的科研水平、人才素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根据乙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甲方有责任向乙方积极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援助。 四、工学交替与招生、就业合作 1、根据乙方的需要,甲方可推荐优秀学生在乙方带薪顶岗实习,具体安排由乙方确定。

校企合作 创新 分析

“校企合作”模式的借鉴与分析 ——基于《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感发 论文摘要:通过现代校企合作的现状,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市场需求满足”和“创新技术投资”共赢的动因,并针对本校实际情况提出高校和企业创新合作宜采用“人才培养型合作模式”。在企业和高校建立科学技术创新的合作中,科研人员“带土移植”式的流动机制,加强高校同企业的人员交流,制定科研人员奖励政策、入股机制也将会给企业和高校带来更多的科学成果转化,并确立高校和企业、政府共同构成的“多元综合主体”,为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指明道路。 鉴于我国企业和高校在提高科技竞争力中的现实地位和作用,校企合作已成为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提高科技竞争力的现实要求。在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的进程中,提高科技竞争力的主体大体可以理解为高校和企业。1950年代以前,科学、技术和经济分别处在相互独立的活动领域内,各自依循着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范围。社会的进步首先冲破了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自闭性,将两者纳入到统一的活动范畴之内,科学开始成为技术的成长基础,而技术的发展又为科学探索活动提供了经济支持和必要的支撑手段,最终实现科技要素与经济要素的不断融合与重组。从宏观层面上看,它表现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与科技发展战略的协同,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协同。从微观层面上看,它表现为科技型组织,如高校、研究机构等,与经济型组织,主要是企业,的相互内涵和相互合作。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要将校企合作视为启动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突破口,并施以重点政策加以扶持,以期最终实现多组织、跨学科的大规模合作。 一、校企合作的历史、现状与不足 我国高校与工业企业发生联系可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但这里着重表述文革停滞之后的全新局面。1977年,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产学合作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快速成长的局面。1986年就提出产学研合作的主张,随后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1994年后,在市场经济推动下,全国理工农医类759所高校,科研经费70.5亿元,其中75%是校企合作的课题经费。1983年底,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10多所高校先后与天津、常州和有关企业组成了38个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经过逐步地发展壮大,至1997年,我国有高校1020所,与国有大型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或开发实体2000多个,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产学合作形式也日趋多样化。 目前全国几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成立了校企合作协调办公室,并编制了本地区的合作项目计划。此外,还有半数以上省、直辖市的一些企业与学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数百个联合研究开发机构,另有三分之一的省、市、自治区在合作中建立了校企合作股份有限公司。高校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合作层次不断深入。从简单的技术转让向合作开发、委托开发、共同建立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实体、组建股份制企业等方面转变。而这种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是政府为此所起的第三重作用。政府统筹全局,具有权威性,可发布法规、制定计划、进行组织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仙湖出台了12个与校企合作有关的推广计划,“十五”期间还安排校企合作项目8000多项。同时,政府为了落实“科技兴国”的伟大战略,还加大了奖励科技成果的力度,在推动了校企合作、发展高科技、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等方面更好的发挥政府的杠杆作用。 我国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合作的发展速度很快,势头良好,但不足之处仍然存在,调查表明合作程度还较低。从政府作为的角度来看,政府组织协调工作还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政府的职能转换力度不够,有关合作分配机制的政策不完善,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社会信息

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培养方案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周海清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始终,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校企合作整体发展良好的势头下,我系陆续与三辰卡通集团、湖南创兆科技有限公司、长沙秒帧动画设计制作公司和湖南楚天数字设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企业协议和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工作,使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他们共同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与现代企业合作发展的结合点,实现校企的全方位合作,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紧密结合,才能使培养的人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更适应社会竞争。 课程计划是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情况而进行的综合性训练,旨在加强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实践的方案要符合教学要求和社会实际,体现综合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系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所有教学计划都通过企业专业人员的指导与建议,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计划,从而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安排,保证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践效果。比如我系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原先安排了室内设计这门课程,但是在企业专业人员的建议下,该门课程被更换成其他更加适合本专业的课程。 我系的专业教学计划是建立在一整套与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的。其教学内容在基础理论上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在专业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其课程体系主要由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技术、技能培训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成。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教育,应该是培养社会需要、适销对路的人才。我院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地方企业的优势,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切实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服务企业、社会,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要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课程设置是不容忽视的工作。校企合作是学校供给与企业需求的统一。学校的“产品”是人才,用人单位是“上帝”。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才知道企业对高职人才的具体要求,才能摸清相关专业的岗位群,以及各岗位所需的技术、能力、知识素质等要求,校企合作越深入越广泛,所得的信息越准确,在此基础上所开发、设计的教学培养计划才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学生。 我院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为了培养适应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使制定的教学计划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我系专程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深理论的专家,从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