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及解决方法

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及解决方法

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及解决方法
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及解决方法

图2

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及解决方法

广东 张彪

所谓连接体就是具有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的组合。在每年的高考物理题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有关连接体方面的考题,以考查受力分析、过程分析,特定状态分析为命题重点,将知识重点与思维方法统一起来,从中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变能力。

一、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隔离法”。还可根据题目中所创设的物理环境,选取整体为对象,运用物理规律求解,这样能简化解题过程,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例1】如图1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 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 ,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 ,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 后停止,然后松手,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内,则刚松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 .()1+?l l mg

B .()()10++?l l m m g

C .?lmg l

D .?l m m g l ()+0 分析:根据题意由盘及物体组成的系统先后经过了三个状态:(1)盘中放物,弹簧被伸长,系统处于平衡态,此时有kl g m m =+)(0,(2)手对盘有向下拉力F ,弹簧被再伸长了?l ,系统仍平衡,即l k F l l k F g m m ?=?+=++,可得)()(0。(3)撤去拉力F 的瞬间,系统失去平衡,盘及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此时系统受合力的大小与撤去的力F 相等,方向与F 相反。可用整体法求出此刻系统的加速度 ,用隔离法以物体为对象,求出盘对物体的支持力 。

答案:A

[点评] ①解题时首先明确研究对象。如果题中只求物体组运动的加速度,则两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物体组的内力,与加速度无关,就可以物体组为研究对象直接列出动力学方程求解加速度。若要求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就要用隔离法列两个物体的动力学方程了。

②也可以对每个物体列动力学方程,通过解联立方程来求解是解决连接体问题最规范的解法,也是最保险的方法,但是较麻烦一些。

二、在有些问题中,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的加速度不同,则只有应用隔离法解决。关键要正确地分别对物体受力分析,分别列方程,再结合两个物体运动的相关联系信息点(如位移关系、速度关系、时间关系、动量关系、能量关系等)联立解决。

【例2】 有一个质量M =4.0kg ,足够长的木板,在水平向

右F =8.0N 的外力作用下,以V 0=2.0m/S 的速度在地面上匀速运

图1

动。某时刻将质量m =1.0kg 的铜块轻轻地放在长木板的最右端,如图2所示。铜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g 取10m/S 2

,求木板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

解析: 放铜块前,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设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有 F =μN =μMg ∴μ=F/Mg =0.20

放铜块后,由于铜块与木板间有摩擦,所以铜块相对木板向左滑,相对地面向右加速运动。铜块与木板的加速度不同,分别隔离,

对m 有:μmg=ma 1 得a 1=2m/S

2 对M 有:F-μ(M+m )g-μmg=Ma 2 得a 2=-1m/S 2

当M 、m 速度相同时设速度为V ,经历的时间为t 1 ,则

对m 有: V =a 1t 1

对M 有: V= V 0+ a 2t 1 解得V= 34 m/S t 1=32s

由于木板运动的加速度小于铜块运动的最大加速度,木板与铜块将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以木板和铜块为整体,摩擦力为:

f =μN '=μ(M+m )

g =10N 加速度的大小为: a =(f-F )/M =0.50m/S 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 =a t 2 解得:t 2 = 3

8 S

木板运动的总时间为:t= t 1 + t 2= 3

10 s=3.3s

点评:(1)对于本题会有一些同学想到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仔细分析可以得到若将木板和铜块看做系统,系统所受到的合力是不为零的,所以动量不守恒。

(2)通过本题可知运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选择隔离对象.选择原则是:一要包含待求量,二是所选隔离对象和所列方程数尽可能少.

②将研究对象从系统中隔离出来;或将研究的某状态、某过程从运动的全过程中隔离出来.对m 来说做出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而M 做初速度为V 0的匀减速运动。

③对隔离出的研究对象、过程、状态分析研究,明确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某阶段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④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及两个物体运动所含的共同信息,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3)对于整体法运用要注意:

①明确研究的系统或运动的全过程.

②画出系统的受力图和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

③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隔离法与整体法,不是相互对立的,一般问题的求解中,随着研究对象的转化,往往两种方法交叉运用,相辅相成.所以,两种方法的取舍,并无绝对的界限,必须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无论哪种方法均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非待求量(即中间未知量的出现,如非待求的力,非待求的中间状态或过程等)的出现为原则.

三、处理连接体问题,要关注使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原因,有绳、杆、弹簧、橡皮绳等实物连接,也有通过碰撞、场等产生作用,而这些发生作用的原因不同,也会使我们处理问题时选择的规律不同。

【例3】如图3所示,沿水平方向放置一条平直光滑槽,它垂直穿过开有小孔的两平行薄板,

图1

板相距3.5L 。槽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和

B ,球A 带电量为+2q ,球B 带电量为-3q ,两球

由长为2L 的轻杆相连,组成一带电系统。最初A

和B 分别静止于左板的两侧,离板的距离均为L 。

若视小球为质点,不计轻杆的质量,在两板间加

上与槽平行向右的匀强电场E 后(设槽和轻杆由

特殊绝缘材料制成,不影响电场的分布),求:

⑴球B 刚进入电场时,带电系统的速度大小; ⑵带电系统从开始运动到速度第一次为零所需的时间及球A 相对右板的位置。

解析:A 和B 通过轻杆相连,发生相互作用,因为杆而使两球的加速度相同而无需考虑两球之间的库仑力的相互作 用,在研究加速度时要将两球看为整体,但在研究两球在电场中受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做功问题时,又要将两球隔离开来,又因为电场力做功的位移不同而分别研究。对带电系统进行分析,假设球A 能达到右极板,电场力对系统做功为W 1,有:

0)5.13(5.221>?-+?=L qE L qE W

而且还能穿过小孔,离开右极板。

假设球B 能达到右极板,电场力对系统做功为W 2,有:

0)5.33(5.222

综上所述,带电系统速度第一次为零时,球A 、B 应分别在右极板两侧。

⑴带电系统开始运动时,设加速度为a 1,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

m qE a 221==m

qE 球B 刚进入电场时,带电系统的速度为v 1,有: L a v 1212= 求得:m qEL v 21=

⑵设球B 从静止到刚进入电场的时间为t 1,则: 111a v t = 解得:qE mL t 21= 球B 进入电场后,带电系统的加速度为a 2,由牛顿第二定律:

m

qE m qE qE a 22232-=+-= 显然,带电系统做匀减速运动。 设球A 刚达到右极板时的速度为v 2,减速所需时间为t 2,则有: L a v v 5.1222122?=- 2

122a v v t -= 求得: qE

mL t m qEL v 2,22122== 球A 离电场后,带电系统继续做减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 3, m qE a 233-=

设球A 从离开电场到静止所需的时间为t 3,运动的位移为x ,则有:

3230a v t -= x a v 3222=- 求得:1t = 6L x = 可知,带电系统从静止到速度第一次为零所需的时间为:

qE

mL t t t t 237321=++= 球A 相对右板的位置为:6L x = 点评:在本题的分析中,两球以杆为连接,通过电场发生作用,分为B 进入电场前、B 进入电场后到A 出电场前、A 出电场后三个过程,考查对这一连接体的运动过程,受力情况及做功情况的分析。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运动过程选择不同的受力分析的对象,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加以解决。

静力学受力与分析答案

学号 班级 姓名 成绩 静力学部分 物体受力分析(一) 一、填空题 1、 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可沿 其作用线 移动到刚体内任一点,而不改变力对刚体的作用 效果。 2、 分析二力构件受力方位的理论依据是 二力平衡公理 . 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对__变形体___和____刚体__均适用,而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只是用于__刚体____. 4、 图示AB 杆自重不计,在五个已知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作用于B 点的四个力的合力F R 的 大小R F =F ,方向沿F 的反方向__. 5、 如图(a)、(b )、(c )、所示三种情况下,力F 沿其作用线移至D 点,则影响A 、B 处的约束 力的是图___(c ) _______. (b ) (c ) 第4题图 第5题图 二、判断题 ( √ )1、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2、凡是合力都比分力大。 ( √ )3、一刚体在两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这两力等值、反向、共线。 ( × )4、等值、反向、共线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2 F 3

( √)5、二力构件约束反力作用线沿二力点连线,指向相对或背离。 三、改正下列各物体受力图中的错误 四、画出图中各物体的受力图,未画出重力的物体重量均不计,所有接触处为光滑接触。(必须 取分离体) N F B x F B y F Ax F A y F B F A F Ax F A y F Ax F A y F

(e) B F T F A F B F Ax F A y F C x F C y F A F Ax F A y F B F

高一物理 连接体受力分析

掌握母题100例,触类旁通赢高考 高考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的新颖高考题都可以看作是由母题衍生而来。研究母题,掌握母题解法,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可使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轻松备考,事半功倍。 母题十五、连接体受力分析 【解法归纳】对于平衡状态的连接体,一般采用隔离两个物体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衡条件列出相关方程联立解答。 典例15.(2011海南物理)如图,墙上有两个钉子a 和b ,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 点,另一端跨 过光滑钉子b 悬挂一质量为m1的重物。在绳子距a 端2 l 的c 点有一固定绳圈。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m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12 m m 为 C. 【解析】:根据题述画出平衡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的示意图,对绳圈c 分析受力,画出受力图。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图中几何关系可得 12m m C 正确。 【答案】:C 【点评】此题考查受力方向、物体平衡等相关知识点。 衍生题1(2010山东理综)如图2所示,质量分别为 m 1、m 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 的作用下 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 1在地面,m 2在空 中),力F 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m 1所受支持力N 和摩

擦力f正确的是 A.N= m1g+ m2g- F sinθ B.N= m1g+ m2g- F cosθ C.f=F cosθ D.f=F sinθ 【解析】把两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由两个物体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水平方向f=F cosθ,选项C正确D错误;设轻弹簧中弹力为F1,弹簧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隔离m2,分析受力,由平衡条件,在竖直方向有,F sinθ=m2g+ F1sinα, 隔离m1,分析受力,由平衡条件,在竖直方向有,m1g=N+ F1sinα, 联立解得,N= m1g+ m2g- F sinθ,选项A正确B错误。 【答案】AC 【点评】本题考查整体法和隔离法受力分析、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对新情景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衍生题2(2005天津理综卷)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 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解析:由于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轻绳上拉力等于物块P的重力,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选项C错误D正确。由于题述没有给出两物块P、Q质量的具体关系,斜面粗糙程度未知,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前,Q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未知。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Q受到的摩擦力变化情况不能断定,所以选项AB错误。 【答案】D 衍生题3(2003天津理综卷,19 )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

检体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前言 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学科,本课程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诊断原理和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实习,学会采集与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奠定基础。在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方面要求掌握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检查方法;熟悉各系统各部位的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重点了解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掌握血压测量方法。了解心电产生的原理及常用导联,熟悉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图象、正常值,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临床意义以及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了解心脏超声检查的原理及临床应用价值。最终达到掌握诊断过程的思维方法,能独立进行病史采集、系

统体检、正确选择辅助检查项目并作出初步诊断;能完成格式正确、文笔通顺、简练,有系统分析与符合逻辑的完整病历;初步具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绪论 目的要求 诊断学是阐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它是临床各科的入门和基础,是由基础过渡临床学习的桥梁课程。因此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及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是诊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主要内容 1、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2、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 3、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与体征、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及其他一些特殊检查,还包括病史采集与书写,通过临床思维分析得出初步诊断。 教学的重点、难点

1、掌握正确的诊断思维 2、熟悉诊断学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自学(适当指定参考书及相关杂志)。 问诊 目的要求 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 1.问诊的重要性 2.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3.问诊的内容 ①一般项目 ②主诉 ③现病史 ④既往史 ⑤系统回顾 ⑥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教学的重点、难点 1、问诊内容 2、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录像。 水肿 目的要求 1.了解水肿的发生机制 2.掌握全身水肿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主要内容 1.保持血管内液与组织间液平衡的主要因素及水肿产生的机制2.全身水肿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连接体问题专题详细讲解

连接体问题 一、连接体与隔离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连接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连接体。如果把其中某个物体隔离出来,该物体即为隔离体。二、外力和内力如果以物体系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作用力,这些力是系统受到的外力,而系统 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不考虑内力。如果把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这些内力将转换为隔离体的外力。 三、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 1.整体法连接体中的各物体如果加速度相同,求加速度时可以把连接体作为一个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2?隔离法如果要求连接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必须隔离其中一个物体,对该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此法称为隔离法。 3.整体法与隔离法是相对统一,相辅相成的。本来单用隔离法就可以解决的连接体问题,但如果这两种方法交叉使用,则处理问题就更加方便。如当系统中各物体有相同的加速度,求系统中某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往往是先用整体法法求出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法求物体受力。 简单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 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大小加速度的整体。 2?“整体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分析(即当做一个质点来考虑)。 注意:此方法适用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情况。 3?“隔离法”:把系统中各个部分(或某一部分)隔离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来分析。 注意:此方法对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或不相同情况均适用。 4.“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择 求各部分加速度相同的连结体的加速度或合外力时,优选考虑整体法”;如果还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再用隔离法”,且一定是从要求作用力的那个作用面将物体进行隔离;如果连结体中各部分加速度不同,一般都是选用隔离法”。 5?若题中给出的物体运动状态(或过程)有多个,应对不同状态(或过程)用整体法”或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再列方程求解。 针对训练. 1?如图用轻质杆连接的物体 AB沿斜面下滑,试分析在下列条件下,杆受到的力是拉力还是压力。

连接体问题专题详细讲解

连接体问题一、连接体与隔离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连接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连接体。如果把其中某个物体隔离出来,该物体即为隔离体。 二、外力和内力如果以物体系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作用力,这些力是系统受到的外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不考虑内力。如果把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这些内力将转换为隔离体的外力。 三、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 1.整体法连接体中的各物体如果加速度相同,求加速度时可以把连接体作为一个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2.隔离法如果要求连接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必须隔离其中一个物体,对该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此法称为隔离法。 3.整体法与隔离法是相对统一,相辅相成的。本来单用隔离法就可以解决的连接体问题,但如果这两种方法交叉使用,则处理问题就更加方便。如当系统中各物体有相同的加速度,求系统中某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往往是先用整体法法求出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法求物体受力。 简单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 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大小加速度的整体。 2.“整体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分析(即当做一个质点来考虑)。 注意:此方法适用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情况。 3.“隔离法”:把系统中各个部分(或某一部分)隔离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来分析。 注意:此方法对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或不相同情况均适用。 4.“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择 求各部分加速度相同的连结体的加速度或合外力时,优选考虑“整体法”;如果还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再用“隔离法”,且一定是从要求作用力的那个作用面将物体进行隔离;如果连结体中各部分加速度不同,一般都是选用“隔离法”。 5.若题中给出的物体运动状态(或过程)有多个,应对不同状态(或过程)用“整体法”或“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再列方程求解。 针对训练 1.如图用轻质杆连接的物体AB沿斜面下滑,试分析在下列条件下,杆受到的力是拉力还是压力。 (1)斜面光滑; (2)斜面粗糙。 〖解析〗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假设法。即假定A、B间的杆不存在,此时同时释放A、B,若斜面光滑,A、B运动的加速度均为a=g sinθ,则以后的运动中A、B间的距离始终不变,此时若将杆再搭上,显然杆既不受拉力,也不受压力。若斜面粗糙,A、B单独运动时的加速度都可表示为:a=g sinθ-μg cosθ,显然,若a、b两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A=μB,则有a A=a B,杆仍然不受力,若μA>μB,则a A<a B,A、B间的距离会缩短,搭上杆后,杆会受到压力,若μA<μB,则a A>a B杆便受到拉力。 〖答案〗 (1)斜面光滑杆既不受拉力,也不受压力 (2)斜面粗糙μA>μB杆不受拉力,受压力 斜面粗糙μA<μB杆受拉力,不受压力 类型二、“假设法”分析物体受力 【例题2】在一正方形的小盒内装一圆球,盒与球一起沿倾角为θ的斜面下滑,如图所示,若不存在摩擦,当θ角增大时,下滑过程中圆球对方盒前壁压力T及对方盒底面的压力N将如何变化?(提示:令T不为零,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

诊断学教学大纲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诊断学教学大纲(供口腔、法医、预防、医检、妇幼、医技、营养等)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二O一五年九月 目录

前言………………………………………………………………………………………………绪论………………………………………………………………………………………………常见症状………………………………………………………………………………………… 一、发热……………………………………………………………………………………… 二、疼痛……………………………………………………………………………………… 三、呼吸困难……………………………………………………………………………… 四、咳嗽、咳痰、咯血…………………………………………………………………… 五、水肿、心悸、紫绀…………………………………………………… 六、腹泻、腹痛…………………………………………………………………………… 七、消化道出血……………………………………………………………………………… 八、黄疽………………………………………………………………………………………问诊、书写病历……………………………………………………………………………… 检体诊断………………………………………………………………………………………… 一、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状态检查……………………………………………………… 二、头、颈部检查………………………………………………………………………… 三、胸廓、肺部检查……………………………………………………………………… 四、心、血管的检查…………………………………………………………………… 五、腹部检查……………………………………………………………………………… 六、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与四肢检查…………………………………………… 七、神经系统检查………………………………………………………………………… 八、病历编写及诊断方法概述……………………………………………………………器械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二、超声波检查…………………………………………………………………………… 三、实验诊断学(检验系)、血常规检查(讲、习)………………………………… 前言

4连接体问题及解题方法

4连接体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通过绳、杆、弹簧相连,或多个物体直接叠放在一起的系统. 2.连接体题型 (1)系统内所有物体相对静止,即运动情况相同,a 也相同------相对静止问题 (2)系统内物体相对运动,运动情况不同,a 也不同------相对运动问题 二、处理方法 1 整体法分析系统受力时只分析外力不必分析内力;在用隔离法解题时要注意判明隔离体的运动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同时为了方便解题,一般我们隔离受力个数少的物体.2.相对静止类:程。(整体与隔离结合使用) 例1.A 、B 两物体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m B =6Kg ,今用水平力F A =6N 推A ,用水平力F B =3N 拉B ,A 、B 有多大? 3.相对运动问题:例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 =1.6 m 、质量为M =3 kg 的木板.一 个质量为m =1 kg 的小木块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 与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若2s 时两者脱离,则F 为多大? 4.判断相对静止还是相对运动:以最容易达到最大加速度的物体作为切入点,进入分析 例3.如图所示,m 1=40 kg 的木板放在无摩擦的地板上,木板上又放m 2=10 kg 的石块,石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试问 (1)当水平力F =50 N 时,石块与木板间有无相对滑动? (2)当水平力F =100 N 时,石块与木板间有无相对滑动?(g =10 m/s 2)此时m 2的 加速度为多大? 5.方法总结 ①.当它们具有共同加速度时,一般是先整体列牛顿第二定律 方程,再隔离受力个数少的物体分析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②.当它们的加速度不同且涉及到相对运动问题,一般采用隔 离法分别分析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找它们运动或受力的联 系点列辅助条件方程. 练习题 1.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 施以水平的推力F ,则物体A 对物体B 的作用力等于( ) A .211m m m + F B .212m m m + F C .F D .2 1m m F 2.上题若m 1与m 2与水平面间有摩擦力且摩擦因数均为μ则A 对B 作用力等于为( ) 3.如图所示,光滑平面上以水平恒力F 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 速运动,若小车质量为M ,木块质量为m ,加速度大小为a ,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

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连接体问题的解题技巧练习题

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连接体问题的解题技巧练习题 1. 如图,一个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 和B 紧挨着匀速下滑,A 与B 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 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则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 A. 2tan 3α B. 2cot 3α C. tan α D. cot α 2. 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物块A 、B 用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它们的质量之比m :M=1:2。当用水平力F 作用于B 上且两物块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伸长量为1x ;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 竖直向上拉B 且两物块以相同的加速度竖直向上运动时(如图乙所示),弹簧的伸长量为2x ,则21:x x 等于( ) A. 1:1 B. 1:2 C. 2:1 D. 2:3 3. 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bc 是固定在车上的一根水平杆,物块M 穿在杆上,M 通过细线悬吊着小物体m ,m 在小车的水平底板上,小车未动时细线恰好在竖直方向上。现使小车如下图分四次分别以4321a a a a 、、、向右匀加速运动,四种情况下M 、m 均与车保持相对静止,且图甲和图乙中细线仍处于竖直方向,已知8:4:2:1:::4321=a a a a ,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依次为4321f f f f 、、、,则错误.. 的是( )

A. 2:1:21=f f B. 3:2:21=f f C. 2:1:43=f f D . tanα=2tanθ 4. 如图,机车a 拉着两辆拖车b ,c 以恒定的牵引力向前行驶,连接a 、b 间和b 、c 间的绳子张力分别为T 1、T 2,若行驶过程中发现T 1不变,而T 2增大,则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 b 车中有部分货物落到地上 B. c 车中有部分货物落到地上 C. b 车中有部分货物抛到c 车上 D. c 车上有部分货物抛到b 车上 5. 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C 倾角为θ,质量均为m 的两物块A 、B 一起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物块A 上表面是水平的,则在该减速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A 受到B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B. 物块B 受到A 的支持力做负功 C. 两物块A 、B 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cosθ D. 物块B 的机械能减少 6.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物体A 、B ,m 1>m 2,A 、B 间水平连接着一轻质弹簧秤。若用大小为F 的水平力向右拉B ,稳定后B 的加速度大小为a 1,弹簧秤示数为F 1;如果改用大小为F 的水平力向左拉A ,稳定后A 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弹簧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答案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下列习题中,未画出重力的各物体的自重不计,所有接触面均为光滑接触。 1.1 试画出下列各物体(不包括销钉与支座)的受力图。 解:如图 (g) (j) P (a) (e) (f) W W F F A B F D F B F A F A T F B A 1.2画出下列各物体系统中各物体(不包括销钉与支座)以及物体系统整体受力图。 解:如图 F B B (b)

(c) C (d) D C F D (e) A F D (f) F D (g) (h) EO B O E F O (i)

(j) B Y F B X B F X E (k) 1.3铰链支架由两根杆AB、CD和滑轮、绳索等组成,如题1.3图所示。在定滑轮上吊有重为W的物体H。试分别画出定滑轮、杆CD、杆AB和整个支架的受力图。 解:如图 'F D 1.4题1.4图示齿轮传动系统,O1为主动轮,旋转 方向如图所示。试分别画出两齿轮的受力图。 解:

1 o x F 2 o x F 2 o y F o y F F F ' 1.5 结构如题1.5图所示,试画出各个部分的受力图。 解: 第二章 汇交力系 2.1 在刚体的A 点作用有四个平面汇交力。其中F 1=2kN ,F 2=3kN ,F 3=lkN , F 4=2.5kN ,方向如题2.1图所示。用解析法求该力系的合成结果。 解 0 0001 423cos30 cos45cos60cos45 1.29Rx F X F F F F KN = =+--=∑ 00001423sin30cos45sin60cos45 2.54Ry F Y F F F F KN ==-+-=∑ 2.85R F KN == 0(,)tan 63.07Ry R Rx F F X arc F ∠== 2.2 题2.2图所示固定环受三条绳的作用,已知F 1=1kN ,F 2=2kN ,F 3=l.5kN 。求该力系的合成结果。 解:2.2图示可简化为如右图所示 023cos60 2.75Rx F X F F KN ==+=∑ 013sin600.3Ry F Y F F KN ==-=-∑ 2.77R F KN ==

第1讲 连接体的受力分析

一、平衡分析 题一: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面放置木块,木板与木块、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已知木块质量为m ,木板的质量为M,用定滑轮连接如图所示,现用力F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向右滑行,求力F的大小? 题二: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为α和β;a 、b 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 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面都是粗糙的。现发现a 、b 沿斜面匀速下滑,而楔形木块静止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 A .Mg +mg B .Mg +2mg C .Mg +mg (sin α+sin β) D .Mg +mg (cos α+cos β) 二、非平衡分析: 题三:跨过定滑轮的绳的一端挂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已知人的质量为70 kg , 吊板的质量为10 kg ,绳及定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当人以440 N 的力拉绳时,人与吊板的加速度a 和人对吊板的压力F 分别为( ) A .a =1 m/s 2,F N =260 N B .a =1 m/s 2,F N =330 N C .a =3 m/s 2,F N =110 N D .a =3 m/s 2,F N =50 N 三、综合分析 题四:如图,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的质量的2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 A .αsin 2g B .αsin g C .αsin 23 g D .2αsin g 题五: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三角架的质量为M ,它中间用两根质量不计的轻质弹簧连着一质量为m 的小球,当小球上下振动,三角架对水平面的压力为零的时刻,小球加 速度的方向与大小是( ) A .向下, m Mg B .向上,g C .向下,g D .向下,m g m M )(+ 题一:122()μμ++mg M m g 题二:B 题三:B 题四:C 题五:D

连接体问题 专题训练

连接体问题 1. 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物体组成连接体。 2. 整体法: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相互联系的物体相对同一参考系具有相同加速度时,可选整体为研究对象。 3. 隔离法:把题目中每一物体隔离出来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列方程 4. 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有两点: (1)受力情况简单,与已知量、未知量关系密切。 (2)先整体后隔离。 构成连接体的各部分之间的重要的联系纽带之一就是加速度,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相对同一参考系具有相同加速度时,有些题目也可采用整体与隔离相结合的方法,一般步骤用整体法或隔离法求出加速度,然后用隔离法或整体法求出未知力。 【典型例题】 例1. 光滑水平面上A、B两物体m A =2kg、m B =3kg,在水平外力F=20N作用下向右加速运 动。求 (1)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多大? (2)A对B的作用力多大? 解:设两物体加速度大小为a,A对B作用力为F 1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对A的作用力 F 2=F 1 。 对A受力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F 合A =m A a 得: F-F 2 =m A a 20-F 2 =2a ① 对B受力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F 合B =m B a 得: F 1 =m B a F 1 =3a ② 由①、②联立得:a=4m/s2 F 1 =12N F=20N 而F 1 =12N ,所以不能说力F通过物体A传递给物体B。分析:(1) (2)①+②得 F=(m A +m B )a 即:因为A、B具有相同加速度,所以可把A、B看作一个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思考:本题应怎样解更简单? 对AB 整体受力如图 竖直方向平衡,故F N =(m A +m B )g 由牛顿第二定律F 合=(m A +m B )a 得: a=2 204/32A B F m s m m ==++ 对B 受力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F 合B =m B a 得:F 1= m B a=3?4=12N 例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体的质量为M ,斜面与物块无摩擦,地面光滑,现对斜面施一个水平推力F ,要使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力F 应多大 ? 解析:两物体无相对滑动,说明两物体加速度相同,方向水平。对于物块m ,受两个力作用,其合力水平向左。先选取物块m 为研究对象,求出它的加速度,它的加速度就是整体加速度,再根据F =(M+m )a 求出推力F ,步骤如下: 先选择物块为研究对象,受两个力,重力mg 、支持力F N ,且两力合力方向水平,如图 所示,由图可得: tan mg ma θ=,tan a g θ=? 再选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tan F M m a M m g θ=+=+。 答案:()tan M m g θ+

《诊断学》课程教学介绍

《诊断学》课程简介 一、总学时数 物理诊断学 5年制:总学时80,理论学时38,实习学时42,学分4.5 二、承担课程教学单位 诊断学教研室。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从基础医学学习过渡到临床医学学习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问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等。通过学习掌握诊断疾病的原理和方法,学会采集、综合、分析客观的临床资料,应用所学过的基础医学理论,阐明各种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概括诊断依据,提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诊断。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课程奠定基础。 四、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培养良好医德医风的素质教育,以病人为中心,耐心倾听病人的陈述,细心观察病情的变化,关心体贴病人的疾苦,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 (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和技巧,主诉和现病史的采集要点主诉、症状、体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2.掌握症状与体征的定义,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伴随症状,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 3.掌握视、触、叩、听、嗅基本检查方法的适应范围,各部位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4.掌握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熟悉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和内容。掌握病历书写在医疗、教学、科研、法律依据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5.掌握正常心电图各波段与心脏活动的相关性及其正常值;掌握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二)基本技能 1.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 2.能以规范化手法独立进行系统、全面而有重点的体格检查。 3.能将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所提供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综合、分析,作

12 受力分析 — 多体a相同—串状连接体

【多体a相同—串状连接体】 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m B的A、B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拉A,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为了增加轻线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 A.减小A的质量B.减小B的质量 C.增大倾角θD.增大动摩擦因数μ 【答案】A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整体:F-(m A+m B)g sinθ-μ(m A+m B)g cosθ=(m A+m B)a 得 对B:T-m B g sinθ-μm B g cosθ=m B a 得到,轻线上的张力 则要增加T,可减小A物的质量,或增大B物的质量;故选A。 2、如图所示是研究空间站与飞船力学关系的模型图,若已知空间站的质量m1,飞船质量为m2,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F.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在推进器工作下飞船和空间站一起运动,则空间站获得的水平推力为 A.F B.C.D. 【答案】B 【解析】

飞船和空间站一起加速运动,对两者的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 隔离空间站受飞船的推力,由牛顿第二定律: 联立可得: 故选B. 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和3m的两个小球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固定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的两端。现在质量为2m的小球上沿弹簧轴线方向施加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使两球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A.B.C.D. 【答案】B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有 对质量为3m的小球: 联立解得,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根据胡克定律可得 则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故B正确。 4、如图所示,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其质量比为1:3,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若用水平拉力F向右拉动物块B,当系统稳定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若用水平拉力2F向左拉动物块A,当系统稳定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则x1:x2等于() A.1:2B.1:3C.1:4D.1:6 【答案】D 【解析】 设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据题m:M=1:3,即M=3m。 用水平力F向右拉B时,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M)g=(m+M)a ① 隔离物体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kx1-μmg=ma② 联立①②解得:kx1= 当用大小相同的水平力向左拉A且两物块共同向左加速运动时, 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F-μ(m+M)g=(m+M)a′③ 隔离物体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kx2-μMg=Ma′④ 联立③④解得:kx2=F 故:x1:x2=1:6 5、如图所示,A、B两个小箱子的质量大小为m A=4m B,它们之间用轻弹簧相连,一起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用向右的水平恒力F作用于箱子B,使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弹簧的伸长量为x1,如把同样大小的水平恒力F改为作用于箱子A上,使系统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则x1 : x2为()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 (供社区医疗专业使用 ) 参考学时 教学活动 单元内容教学目标 一体化实践总结累计 方法与手段 测验 1. 1. 诊断学的主要1 1 讲解 1. 概述《诊断学》包括的重点 绪论内容内容 2. 临床诊断的种2. 说出《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类与步骤与要达到的目标 3. 学习诊断学目 的、方法和要求 2. 1. 问诊的重要性 1. 概述问诊的方法、技巧及注 问诊 2. 问诊的内容 3 4 讲授、模拟意事项,学会正确的问诊方法 3. 问诊的方法与 2. 牢记并能详述问诊的内容, 技巧特别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4. 问诊的注意事 项 3.常见发热 2 讲授,每个症1. 说出每个常见症状的病因、 症状疼痛 1 状的问诊要点临床表现特征、问诊要点。 咳嗽、咳痰、咯1 训练(每2名2. 能根据主要症状特点和不同血同学1组)的伴随症状对疾病作出初步分 呼吸困难 2 析,同时做好鉴别诊断 紫绀 0.5 3. 按照每个症状的问诊要点进 黄疸 1.5 行问诊训练,力争达到能问清 水肿 2 每个症状的特点,并能将问诊 呕血、便血、 1 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

昏迷 1 结,做好记录 16 重点症状:发热疼痛咯血呼吸困难呕血黄疸 水肿意识障碍 1 问诊练习 2 (每2名同学1. 通过模拟问诊训练,学会正 1组,互为医确的开展问诊(开放式问 阶段总结 2 诊),做好医患沟通,对问诊20 患角色练习问得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科学分诊) 析、归纳、总结,形成文字记 录即病史记录,按病历书写要 求记录在病历上 2. 树立科学、认真、实事求是 的态度,采集与记录的病史必 须具有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 性 4.体格1. 基本检查法 0.5 22 讲、练结合 1. 学会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检查 2. 一般检查 1.5 适时的配合观步骤,能正确使用体检工具,全身状态检查看教学光盘、牢记各部体检的内容皮肤录像学习 2. 通过对机体各部的体检练淋巴结(一体化教习,能独立、正确、科学合理 一般检查实习 2 的、熟练的对患者进行全面细24 学)。 3. 头颅及其头部1.5 2 致的系统体检,操作方法规28 体检操作训练 器官范,准确的判定与描述检查结(每2名同学 4. 颈部检查 0.5 果,包括正常表现和阳性体1组,互为医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答案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F列习题中,未画出重力的各物体的自重不计,所有接触面均为光滑接触。 1.1试画出下列各物体(不包括销钉与支座)的受力图。 解:如图 1.2画出下列各物体系统中各物体(不包括销钉与支座)以及物体系统整体受力图。解:如图 C

F D D C F C (C ) F D F A (e) (f) F D F E A F A F O A F12凉F 21 F F (g) (i) F EO W F O

1.3铰链支架由两根杆 AB 、CD 和滑轮、绳索等组成,如题 1.3图所示。在定滑轮上吊有重 为W 的物体H 。试分别画出定滑轮、杆 CD 、杆AB 和整个支架的受力图。 解:如图 1.4题1.4图示齿轮传动系统, O i 为主动轮,旋转 方向如图所示。试分别画出两齿轮的受力图。 解: 1.5结构如题1.5图所示,试画出各个部分的受力图。 解: (j) (k) F D 2y

第二章汇交力系 2.1在刚体的A点作用有四个平面汇交力。其中F i = 2kN, F2=3kN, F3=lkN, F4=2.5kN,方 向如题2.1图所示。用解析法求该力系的合成结果。 解F RX八X = R cos30°F4cos450-F2cos60°- F3cos45°=1.29KN F R y 二 ' Y = Rsin30°- F4 cos450F2 sin60°- F3 cos45°= 2.54KN F R- F:—F Ry =2.85KN .(F R,X) =arctan^ =63.07° 2.2题2.2图所示固定环受三条绳的作用,已知F i= 1kN, F2=2kN, F3=l.5kN。求 该力系的合 成结果。 解:2.2图示可简化为如右图所示 F RX八X = F2 F3COS600 =2.75KN F Ry八丫= R - F3 sin60°= -0.3KN F R - F RX F Ry =2.77KN F2 (F R,X)二arcta门邑二-6.20 F Rx 2.3 力系如题2.3 图所示。已知:F1= 100N , F2=50N, F3=50N, 求力系的合力。 解:2.3图示可简化为如右图所示 80 /BAC =二二arctan 530 60 F Rx二' X =F3 -F2co^ -80KN F Ry八丫二F2sin : -140KN F R - F Rx F Ry =161.25KN /(F R, X)二arctan 60.25° 2.4球重为W = 100N,悬挂于绳上,并与光滑墙相接触,如题 2.4图所示。已 知〉=30°, 试求绳所受的拉力及墙所受的压力。

连接体问题的解题思路

连接体问题的求解思路 【例题精选】 【例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着紧靠在一起的两个物体A和B(如图),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m B。当用水平恒力F推物体A时,问:⑴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多大?⑵A物体对B物体的作用力多大? 分析:两个物体在推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整体来说符合牛顿第二定律;对于两个孤立的物体分别用牛顿第二定律也是正确的。因此,这一道连接体的问题可以有解。 解: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为T,把A、B两个物体隔离出来画在右侧。因为物体组只在水平面上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平衡的,所以分析每个物体受力时可以只讨论水平方向的受力。A物体受水平向右的推力F和水平向左的作用力T,B物体只受一个水平向右的作用力T。对两个物体分别列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对m A满足 F-T= m A a ⑴ 对m B满足 T = m B a ⑵ ⑴+⑵得 F =(m A+m B)a ⑶ 经解得: a = F/(m A+m B)⑷ 将⑷式代入⑵式可得 T= Fm B/(m A+m B) 小结:①解题时首先明确研究对象是其中的一个物体还是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组。如果本题只求运动的加速度,因为这时A、B两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物体组的力和加速度无关,那么我们就可以物体组为研究对象直接列出⑶式动力学方程求解。若要求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就要用隔离法列两个物体的动力学方程了。 ②对每个物体列动力学方程,通过解联立方程来求解是解决连接体问题最规的解法,也是最保险的方法,同学们必须掌握。 【例2】如图所示,5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当用水平向右推力F推木块1,使它们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求第2与第3块木块之间弹力及第4与第 5块木块之间的弹力。

静力学—受力分析(完成)

一.分解合成的基本模型 1.二力合成 2.三力平衡 (合力0 F ) 二.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整体法、隔离法) 2.具体受力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 3.检验正误(把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作对比) 4.建立直角坐标系,列方程、解方程 F 1 F 2 F F 3 F 1 F 2

题型1.判断合力的范围 例1.N F 31=、N F 42=,求合力的范围。 分析:N F N 71≤≤ 例2.N F 31=、N F 42=,N F 53=,求合力的范围。 分析:N F 120≤≤ 练习1.N F 31=、N F 42=,N F 123=,求合力的范围。 练习 2.N F 31=,N F 42=,N F 53=,N F 71=,N F 92=,N F 113=,求合力的范围。 练习 3.N F 31=,N F 42=,N F 53=,N F 71=,N F 92=,N F 613=,求合力的范围。 题型2.求最小值和最小夹角 例1.已知合力F 的方向水平向右,分力N F 41=,方与水平向右的方向成?30夹角,求分力2F 的最小值为多少? 分析: 如图2F 取最小值时必与合力垂直,N F 2min 2= 练习1.已知分力N F 51=的方向水平向右,分力N F 32=,问分力2F 的方向为多少才能使合力与1F 的夹角最大? 题型3.整体法隔离法在受力分析中的灵活运用 例 1.如图,水平杆是粗糙的,竖直杆是光滑的。两个质量分别为1m 和2m 的小球穿在杆上,并用细线连在一起。当两个小球都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 (1)1m 所受支持力为多大? (2)细线中的张力为多大? 分析:(1)整体分析 水平杆上小球所受支持力为g m m )(21+ F 1 F g m m )(21+ 1 N F 2 N F f F 1 m 2m

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及解决方法

图2 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及解决方法 广东 张彪 所谓连接体就是具有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的组合。在每年的高考物理题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有关连接体方面的考题,以考查受力分析、过程分析,特定状态分析为命题重点,将知识重点与思维方法统一起来,从中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变能力。 一、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隔离法”。还可根据题目中所创设的物理环境,选取整体为对象,运用物理规律求解,这样能简化解题过程,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例1】如图1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 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 ,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 ,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 后停止,然后松手,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内,则刚松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 .()1+?l l mg B .()()10++?l l m m g C .?lmg l D .?l m m g l ()+0 分析:根据题意由盘及物体组成的系统先后经过了三个状态:(1)盘中放物,弹簧被伸长,系统处于平衡态,此时有kl g m m =+)(0,(2)手对盘有向下拉力F ,弹簧被再伸长了?l ,系统仍平衡,即l k F l l k F g m m ?=?+=++,可得)()(0。(3)撤去拉力F 的瞬间,系统失去平衡,盘及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此时系统受合力的大小与撤去的力F 相等,方向与F 相反。可用整体法求出此刻系统的加速度 ,用隔离法以物体为对象,求出盘对物体的支持力 。 答案:A [点评] ①解题时首先明确研究对象。如果题中只求物体组运动的加速度,则两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物体组的内力,与加速度无关,就可以物体组为研究对象直接列出动力学方程求解加速度。若要求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就要用隔离法列两个物体的动力学方程了。 ②也可以对每个物体列动力学方程,通过解联立方程来求解是解决连接体问题最规范的解法,也是最保险的方法,但是较麻烦一些。 二、在有些问题中,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的加速度不同,则只有应用隔离法解决。关键要正确地分别对物体受力分析,分别列方程,再结合两个物体运动的相关联系信息点(如位移关系、速度关系、时间关系、动量关系、能量关系等)联立解决。 【例2】 有一个质量M =4.0kg ,足够长的木板,在水平向 右F =8.0N 的外力作用下,以V 0=2.0m/S 的速度在地面上匀速运 图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