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传播效果的两种研究方法

传播效果的两种研究方法

传播效果的两种研究方法
传播效果的两种研究方法

传播效果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传播效果既是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又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目的,为了实现传播效果,从20世纪30年代起,传播学研究者和传播学家们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或者在一个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的传播效果理论。

人类传播是有目的的,无论是人传播、人际传播,还是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介传播,人们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的。从人类传播的总体来分析,其传播活动,要么是为了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要么是为了实现社会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和沟通,要么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句话,人类都是为实现其已确定的目标和目的而开展传播活动的。从这一人类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传播效果,并不是传播学形成以后才开始的,它是先于传播学形成的。可见,传播效果问题是人类传播活动过程中研究的一个永恒性的课题。这就是说,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和人类传播活动,人类就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关心着传播效果问题。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一方面是人们对信息的认知度不高,真正会使用信息、把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的人很少。正因为这样,人们对传播效果仅仅停留在关心的层面,并没有真正地去研究传播效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上个世纪初以来,人们交往的形式,特别是围不断发展和扩大,人们对传播效果的研究也就提到了议事日程。随着传播学理论体系的逐渐形成,传播效果研究已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主线和出发点。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曾创造了许多保护自己利益的理论。同样,仅人类活动中的传播活动,人们为了实现其传播目的,也创造了许多理论。仅从传播效果实现的角度来讲,人们创造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子弹论”(或称魔弹论、皮下注射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知沟”理论……由于这些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特别是应用传播学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传播效果在传播学体系中占据这样重要的地位,它要求传播效果研究者在深化传播效果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必须深化对传播效果研究方法的研究,以保证传播效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一、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一)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虽然是传播学研究的重点,但是直到现在,传播学界对于传播效果概念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从对传播效果的认识过程来看,对传播效果的解释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传播效果是检测传播者、传播容、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功能和状况的一种量化

标准或表现程度。

第二种观点认为,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在改变受众固有观点、立场方面的威力程度的表现。

第三种观点认为,传播效果是传播者的行为对社会文化所造成的影响。

第四种观点认为,传播效果是指媒介功能的发挥程度。

第五种观点认为,传播效果重点是检测受众对传播容的接受程度和不接受、反感的程度。

第六种观点认为,传播效果指传播者借用传播媒介将传播容传递给受众的全过程对受众、对社会以及对传播者自身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由其所带来的根本性的变化。

上述例举的这六种对传播效果的不同观点,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强调传播过程各要素的作用以及由这些要素对受众所产生的影响。比如第一种是综合性反映传播过程要素的功能、状况;第二、三、四、五种观点只强调传播过程要素中某一要素的作用。第二种观点只强调传播者的作用或威力;第三种观点只强调传播者行为的作用;第四种观点只强调传播媒介的作用;第五种观点只强调传播容的作用。人类传播是一个系统,必须用系统的观点才能全面地、准确地把握传播效果,才能真正发挥传播的作用,传播过程的单个要素是不可能发挥作用的,当然也就不存在传播效果问题。比如传播容--信息,如果受众对信息的认知度较低,不管传播者怎样加大传播活动的信息量,传播者传播的信息永远都属于传播者的,不会成为受众所使用和满意的信息,对于受众来说,传播者通过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可区分为三个层次:受众了解的信息、属于受众所有的信息和受众会使用的信息。这三个层面上的信息,前两种信息不会对受众产生影响,当然也就不存在传播效果问题。根据这种分析,前五种传播效果观只解决了让受众了解信息和将传播者的信息转让给受众所有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传播效果问题。

一类是强调传播过程对受众、社会以及传播者自身的影响,并强调影响的结果--受众、社会、传播者自身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对传播效果的这种解释是我们经过多年的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有三个基本特点:(1)不是强调传播过程诸要素的个体作用,而是由各个传播要素所构成的传播过程的整体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发挥充分体现了传播效果的动态性;(2)传播过程作用的对象不单单指接收传播信息的受众,而且对社会,特别是对于传播者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要保证取得最佳传播效果,既要注意对受众的研究,更要加强对传播者自身的研究,保证传播者不仅会捕获信息、加工信息,而且要会使用信息,这是传播信息被受众接受、使用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的信息传播者部分不懂得信息的使用,甚至不了解信息,这样的传播者不可能把受众可以使用的信息传播出去,当然也就不可能提高传播效果;(3)强调检测传播效果的标准不是停留在传播容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上,而是进一步强调传播对象接收传播容后同接收传播容前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这种根本性变化并不是靠传播者、传播媒介的权威性,而是靠受众熟练使用传播信息的深度和广度。

那么,在对传播效果的研究过程中,为什么对于传播效果的解释出现这样多的分歧意见呢?这一点既可以从传播学的产生过程来解释,又可以从人们对传播学的认知度来解释。人们都知道,传播学起源于美国。能在美国形成这门学科的背景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解释:一是社会生产力的角度,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以及其他社会活动,迫使人们、组织、国家之间交往的频繁,提高了人们对于信息及其作用的认知度。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了许多历史上曾未出现过的现象,为了准确地解释这些现象,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需建立一门新学科,以便从理论上弄清楚人际间频繁交往所产生的各类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经济社会以及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这门新学科就是传播学。二是从当时的美国状况来讲,需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即战争问题和美国的总统竞选问题。所以,传播学首先产生于美国的直接背景就是战争和竞选问题,这一点可以从美国的大量的传播学专著中所使用的资料得到证明,也可以从传播学的奠基人们所研究的主要问题中得到证明。传播学产生的这种背景,决定了人们对传播效果的不同认识。如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去研究传播学,对于传播效果的解释只能是第六种观点的解释,也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解释;如果从战争、竞选这种直接背景的角度去研究传播学,由于带有强烈的阶级性、民族性,对传播效果的解释只能是第一、二、三、四、五种观点的解释。

自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传播学传入中国以后,我们曾多方位地研究过传播效果问题,对传播效果的第六种解释是我们经过20多年的研究所得出的结果。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前,我国只有新闻学,没有传播学,人们对于传播学是很陌生的,常常把传播学等同于新闻学,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比如目前全国300多所高校建立的传播学专业的系、所名称,有相当一批高校都采用了我国高校学科目录所使用的名称:新闻传播学系或新闻传播学研究所,思想上把传播学列入了学科目录,但是在形式上仅仅是讲“新闻传播”。这种概念的不准确性,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为了保证传播学体系的完整性,保证传播效果分析的科学性,我们坚持从微观到宏观的研究方法,最终得出了传播效果的完整结论。

尽管如此,但是还必须明白,传播学传入我国才不过20多年的历史,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传播学体系和应用传播学体系都还没有最后形成。目前,在我国虽然已涌现出了不少传播学家,但是并没有创立很多有关传播学领域的新概念,多是用西方传播学家在研究传播学过程中创立的概念。比如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就是从西方传播学中引进来的。如果说,对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体系和应用传播学体系的确立已做了一些工作,一是确立了应用传播学的基本架构,二是对传播效果作了较完整的解释。不过,从中国的实际来看,人们是把“效果”、“效益”分开来研究的。根据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的研究,“效果”只是一种劳动结果,既包括有用劳动成果,也包括无用劳动成果,常常用劳动时间来计量。也就是说,只要占用了一定量的劳动时间,总会产生相应的结果。这种结果

如果是有用的,便为社会创造了新价值,对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劳动者也会获得应有的报酬;这种结果如果是无用的,不仅不会给社会创造新价值,而且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但是劳动者也付出了劳动,也应该付出法定的劳动报酬。比如目前我国的国营媒介产业,虽然广告收入年年增高,但是媒介产业劳动者的劳动并不是都能创造新价值的劳动,许多方面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都属于无用劳动,这样媒介产业的劳动(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支出就变成了无价值的支出。“效益”是劳动支出与有用劳动成果的比较。这一“效益”概念的确立,保证了劳动支出的有用性,避免了无用劳动的耗费,为媒介产业的发展既节约了支出,又创造了新价值,是一举两得的最佳经营理念。根据对“效果”、“效益”的解释,传播活动应建立两种考核体系:一是建立传统的传播效果考核体系,既考核有用传播效果,又考核无用传播效果,并把二者进行科学比较,为传播者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二是建立传播效益考核体系,保证每项传播活动都能获取对传播者、对受众、对社会有益的结果,逐步减少对媒介产业的无价值支出,最终实现传播效益的正比例增长。

(二)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

许多传播学专著在分析传播效果时,常常使用这样的表述语言:传播效果一般都是指大众传播效果。在现代社会,即国家还存在的社会,这样的表述传播效果并没有什么理论上的错误,但是,恰恰是这样的表述造成了传播效果理论的阶级性,限制了人们研究传播效果的思路,在有些传播活动中,明明知道是不会取得理想的传播效益的,但是为了阶级的利益,为了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也不得不组织相应的传播活动。这种现象,不仅在我国严重的存在着,而且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着。比如在美国,其人民称他们的政府是“撒谎”的政府,因为政府传播的许多信息都是假信息。政府为了欺骗人民而进行的传播活动,是不可能获得传播效益的,只能得到一定的无用的传播效果。

现在,传播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没有异议,但是,对于它的研究对象的表述是有差异的。

传播学的奠基人--拉斯韦尔认为,传播学研究就是研究传播行为过程,即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传播?传播效果怎样?

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认为,传播学是“研究人与人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我国学者隆栋教授认为,“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科学。”

对于传播学研究对象的表述还有很多,上面列举的这三种表述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们的表述方式或研究传播活动的出发点虽然不同,但是传播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相同的,即人们之间相互传播信息活动的规律性。传播学的这一研究对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说明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二是说明传播学是比较容易被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利用的一门科学。前者表明传播学理论的科学

性,后者表明传播学理论的局限性。这就是说,传播学“尽管理论帮助我们看到了我们本来看不到的事物,但它们并没有向我们‘展示’‘真实’的事物。事物本身是可以用许多方法进行观察的,理论提出了可以采用的部分方法。知识的历史充满了这样的理论,它们的结果被证明是误导的、观点错误的或是很危险的。关于人类经验的思想在经历着不断的变化,就在我们以为找到了正确的思想时,它们却抛弃了我们。这是因为没有任何理论,即便是理论的结合,能够向我们昭示事物本身的所有方面。”比如美国政府,为了实现他们出兵伊拉克的既定目标,借英国政府宣称的“伊拉克有能力在45分钟部署生化武器”的信息决定出兵伊拉克,这样不仅给伊拉克人民也造成灾难,而且给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灾难。这一事实说明了小约翰关于传播理论“并没有向我们‘展示’‘真实’的事物”的论断是正确的,也说明了有些传播活动给人们带来的负传播效果并不是由事物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传播理论的局限性造成的,或者说人为造成的。在人类信息传播活动过程中要彻底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实现非阶级化的人类传播,这既是传播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

在分析人类传播过程模式时,拉斯韦尔创造了一个线性传播过程模式,即人们所简化的“五W 模式”,后来又有许多人类传播学研究者和传播学家们,根据人类传播过程所出现的各类情况,曾创建了许多不同的传播过程模式。不论是线性传播过程模式,还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传播过程模式以及其他传播过程模式,虽然它们各自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传播者”是各类传播过程模式中的核心要素,传播者的素质决定着传播容的真伪,决定着媒介如何发挥作用,进而影响着受众,影响着传播效果。就传播容--信息来说,它的真伪同传播者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信息本身是客观的,都是客观事物的映象,但是所有的自然信息(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类信息)都是无序的。任何无序的信息都是无用的信息,或者说是无价值的信息,要把这些无价值的信息价值化,必须对信息进行加工,使无序信息变成有序信息。这项工作由谁来完成?一般情况下,主要是由传播者来完成的。如果传播者的素质比较高,不仅了解信息本身,而且了解受众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和受众能够真正使用信息的程度(水平),便会有针对性地加工信息和选择适当的媒介及时间向受众传输信息,这样就可能取得理想的、正面的传播效果。否则,虽然也会有传播效果产生,但是那不是正面的传播效果,而是一种反面的传播效果或负传播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播者是影响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提高传播效果,就必须在提高传播者素质上下功夫。

人类传播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下进行的,因此,社会制度对于传播效果的实现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在研究影响传播效果因素时,一定要同研究社会制度,同研究社会的宏观管理体制结合起来。

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不仅仅有传播效果理论的阶级性、传播理论的局限性以及传播者的素质,

它还受传播理论研究者的理论导向和受众对信息的认知度、对媒介的信任度的影响。任何一种科学的理论都应该为实现社会大众的利益服务,绝不能为少数人的特殊利益服务。就传播学来说,为实现理论研究的目的,既要重视对宏观传播效果的研究,更要重视对受众需求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即微观传播效果的研究。微观传播活动最能够与受传者沟通,所传播的信息不仅受众喜欢,而且能够解决受众的实际问题,把理论上的信息资源变成受传者能够直接使用的财富。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

(一)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概念

目前,有影响的传播研究方法的专著,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已出版了不少,比如Rager D.Wimmer and Joseph R Dominik著:《大众媒体研究》;James H.Watt and Sjef A.Van den Berg著:《传播学研究方法》;[美]Rebecca B.Rubin/Alan M.Rubin/Linda J.Piele著:《传播研究方法:策略与资料来源》;[美]Michael Singletary著:《大众传播研究方法》;孝潆著:《传播研究方法总论》;蘅著:《传播研究调查法》等。但是,专门研究传播效果分析方法的著作却很少。现在,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对传播学认知度的提高,很有必要在深化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同时,把研究传播效果分析提到议事日程,这既是传播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有效提高传播效果的需要。那么,如何研究传播效果分析呢?根据对传播效果概念的分析,其分析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它,但是,对传播效果分析的最基本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常识告诉我们,所谓量是指事物的运动速度、发展程度、规模的大小以及事物构成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它是区分相同事物的一种尺度或标准。这种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在科学研究中称为定量分析。所谓质是指事物的性质、本质,是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标准。这种根据事物性质、本质的规定性去区分事物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称为定性分析。根据对传播效果概念的解释,要真正地把握传播效果的定义,既要对其进行量的分析,又要进行质的分析,并把二者科学地结合起来,这是科学地认识传播效果的正确方法,也是科学地检测传播过程的必要手段。长期以来,无论是西方传播学界,还是我国传播学界,对于传播效果的定量分析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对于传播效果的定性分析不是不重视的问题,而是从思想上还没有认识到定性分析的重要性。比如[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合著的《传播理论--起源、方法和应用》一书所采用的就是定量分析法,该书给读者的就是资料,很少用定性分析法对这些不同的资料进行分析,这是该书的容与书名(传播理论)不能完全吻合的根本所在。传播效果既然解释的是传播容对受众、对社会、对传播者自身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由其所带来的根本性的变化,这就说明传播效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既有相同的问题,又有不同的问题,不可能用单一的定量分析的方法就能够解决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传播学

形成以来的几十年间,传播学界对于传播学的研究、对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定量分析法,这种方法曾一度对于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提高人们对传播效果的认知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现在,由于应用传播学理论体系的逐渐形成,传播学研究的围越来越宽泛,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单一的定量分析已不能解释或解决传播学所面临的全部问题,急需要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去研究传播学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有关宏观方面的问题。

(二)传播效果的定量分析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说的“物”、“人”都是从量的角度去讲的,它只能说明同类物品的数量和同类人群的数量。比如电视机100台、电脑100台,男人100名,女人100名,这里没有体现电视机、电脑的特性(质)和男人、女人的特性(质)。就男人、女人来说,他们属于什么人种、什么民族、多大年龄、受教育程度、人品和性格等等,仅仅从量的角度是弄不清楚的。这样说来,是否定量分析就无意义了呢?不是的。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发展过程来看,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性质,首要的就是把握事物的量,因为,只有把握一定的量,才能精确地把握事物的特性、性质及各因素的关系,进而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量的这种作用并不是自然得到发挥的,它需要人们对已把握的一定数量的事物、事件以及其他信息进行科学地分析,即定量分析。也有人称为数学分析,即根据数学所提供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量的分析。否则,即使掌握很多的数据也是无用的。我曾阅读过一本关于市场调查的书,资料极为丰富,但是缺乏必要的分析。这样,这些资料就是一些无用的资料、死资料,人们搜集资料所花费的劳动就成为无价值的劳动、无用劳动,其实质就是一种浪费。那么,如何进行定量分析呢?根据多年来人们积累的经验,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就是调查分析法。

调查分析法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不过不同的研究课题,人们进行调查研究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比如市场营销调查分析,其侧重点是了解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心理和行为,以及顾客的实际购买能力。传播效果的调查分析,其侧重点是受众对传播者所传播信息容的兴趣、可信度以及他们对这些信息容的认知度和直接使用的能力。由于人们从事的职业不同,他们进行调查分析的侧重点肯定是不相同的,但是,调查分析的程序以及采用的方法是基本相同的。从调查分析的程序来看,传播效果的调查分析,大致经过以下五个环节:

其一,确定传播效果调查的目的。传播活动的影响面是很宽的,那么,调查分析是为了解决传播过程中所有影响对象的问题,还是为了解决其中某一影响对象的问题,或者是某一影响对象部的一个或几个具体问题。在调查活动开始之前这些问题都必须确定下来,以便确定调查的重点或主攻方向,然后进行一定的试探性调查,为正式调查做好准备。比如2003年广播电视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仅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就组织了十二个调查小组,花费了半年多的时间,获取了很多宝贵的

资料。但是,由于调查目的的不明确,虽然掌握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但是该解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利用行政手段组建广播电视集团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但是经过调查之后仍然坚持利用行政手段组建广播电视集团的做法。这样,广播电视系统部的新的思想混乱可能会从这里产生。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科学地确定传播效果调查目的的重要性,否则,调查分析的作用是不可能得到发挥的。

其二,做好调查分析的准备。传播效果调查分析的准备是在明确调查分析目的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为正式调查提供方法、人员和材料,并确定调查对象、时间、地点。所谓调查分析的准备,就其实质来说就是制定调查分析策略。任何一种策略都是由人制定的。因此,传播效果调查分析策略一定要根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调查分析策略。同时,这种调查策略一定要便于掌握,便于直接操作者在不违背调查目的要求的原则下,能够创造性地进行调研活动。

其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实地调查也就是调查分析策略的具体实施。实地调查过程既是对已确定的调查分析策略的检测,又是对实地调查者能力的一种考验。调查结果是否理想,既不是靠科学的调查分析策略,也不是靠调查者自身的能力,而是靠这二者的科学结合。任何好的调查分析策略作用的发挥是由人决定的,因此,要保证调查目的的实现,一定要把提高调查人员的素质放在首位,这是实地调查成败的关键。

其四,整理材料。人们在分析调查程序时常常把这个环节表述为“调查分析材料”,在这里我们去掉了“分析”两个字,而且前三个环节我们适当地增加了“分析”两个字。“分析”这两个字的增与减掉实际上是解决人们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所碰到的一些问题的策略。许多调研人员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到已掌握了相当丰富的材料,但是,当整理材料时又发现缺少很多材料,有些可能是相当关键的材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调查过程中只顾收集材料,忘记了对材料的整理。如果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把调查与对调查材料的整理结合起来,上面所说的那种现象可能就不会出现。鉴于这种考虑,在整理材料这个环节的工作重点是把已占有的材料系统化、理论化。当然,“整理”的本身也包含着分析的容,不过在整理材料环节的“分析”是一种整体(指调查目的所要求的整体)上的分析,是一种高层次的分析,不要把精力放在增补缺少的材料上。

其五,写出调查分析报告。从理论上讲,分析报告是对已整理好的调研材料的提炼,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证性。理论性表明这个调查分析报告是科学的,有普遍意义;实证性表明调查分析报告的结论是有现实根据的,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在这里,把“现实”二字加上着重号,想说明两点:一是表明调查分析报告的结论是从实际中来的;二是表明调查分析报告的结论是一种科学的理论,是在不断发展的,其前途可能是被未来的实际证明是正确的,也可能是被未来的实际证明是错

北大传播学 862传播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

北大传播学 862传播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 1.评价拉斯韦尔宣传观。 2.什么是葛兰西转向? 3.什么是“信息社会” 4.广告,公关,营销在消费社会的形成扮演的角色 二、问答题 1、结合《人民的选择》和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谈谈效果研究和文化研究在问题前景、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上的异同 2、辨析“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普世主义”,并用唯物史观分析文化的形成、变迁与传播的过程和机制。 3、大数据方法和抽样方法的关系。 三、翻译大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闻广播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 评论: 基本上比较简单。(除了英文,这个英文题目不知道能不能给个完整版本)简答题前三道基本上刘海龙老师书都有。人民的选择和编码解

码理论看起来十分吓人,其实上问题前景、理论框架、方法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之间的区别非常相似,在后者基础上调整一下即可(例如效果研究目标是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秩序,所以选择性注意实际上是要“克服”的“障碍”。而文化研究重点在于了解大众如何解读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以在受众立场,解码模式多元体现了他们的主动性,是令人振奋的。)大数据方法和抽样方法,这里其实核心考的是大数据方法,为什么?因为抽样方法的问题(样本过小,间隔时间长等)实际上是大数据的优势。那么这里你要会的实际上是大数据的劣势。 那这个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普世主义是什么?这其实上是社会学概念(而且还是2016年的社会学真题),简单的说,文化是有优劣之分?还是只有内容上的差别?这道题其实很有意思,唯物史观探讨有多个向度。我谈谈我的想法:从大方向上,文化必须有发展方向,因为文化是上层建筑(当然,如果用文化研究的角度认为文化是生活方式,又是另一种思路,不过那样就更复杂了),服务于经济基础,显然,适应经济基础的文化是更优秀的文化。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文化,或者生产力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文化,肯定是有问题的。这里绝对的相对主义是行不通的。但从狭义上看,既然来自于经济基础,那么各个国家、民族又有不同的发展阶段,盲目按照一种发展思路来进行,肯定也是有问题。而对于传播而言,文化的变迁、传播、发展都应该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这样媒介自身就应该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考上大新闻传播学推荐看这本书:传播学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推荐考上大的同学看看这本书: 《传播学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戴元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 2009年贴 这本书是我之前准备考上大传播的时候,我的学姐推荐我看的。她现在在上大就读传媒经济。我当时买了,但是没来得及细细看,就考试了。现在有时间了,翻出来再看看,觉得还不错。 戴元光教授是上大影视学院副院长,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传播学理论、文化传播、传播学实证研究。考过上大的同学们也许深有体会,上大的新闻传播理论考试是很偏重传播理论的。所以指定的教材中,他的《传播学通论》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好好吃透。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是比较难以理解,没有实际参与调研和研究,光凭想象是很难琢磨清楚的。很多跨考的同学也许无法搞清楚什么是实地调查、什么叫内容分析法、还有诸如控制实验、个案研究等等一系列传播学研究方法,而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传播学的这些研究方法有一定介绍,同学们看了以后,不说会十分了解,起码也会有个大致印象。同时,本书最后的附录一,名词解释建议好好看看,认真背诵记忆,对于应答上大的理论考试的名词解释是很有用处的。 这本书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核心课程系列教材,我的学姐说研一的时候,这本书是老师要求好好看的教材之一。看来,考上研究生之后,也有一定的阅读必要吧。 虽然我已经不考上大了,可是毕竟这是我曾经为之努力过的学校。我对考上大的同学们,也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所以今天写了这么多文字,希望对考上大的同学们有一定的帮助。 即便对于考试没有明显的用处,我想,认真看了这本书,一定会有收获的哦。 希望考上大的同学们能够考上梦想的学校,也替我圆一个梦! PS:我不是推销书籍的,我想说,这是你们看好了指定教材之后,我推荐你们再看看的书。对于考其他学校的传播学的同学们来说,也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个人认为 这本书不要求看的很深 开阔一下眼界罢了 注意名词解释 还有一些研究方法的程序步骤 这本书最有用的是名词解释,因为大纲里有1/3的内容都是研究方法的东西,而《传播学通论》里对此介绍不是很多,这本书是一个补充。 这本书确实挺重要的,在大纲里占的比重不小。版主很热心哪

大众传播学

网络时代下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摘要:“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产生是传播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进入了真正的网络时代,“使用与满足理论”也得到了复兴。网络传播带来的是人类传播史上一场空前深刻的革命,它同时为“适用于满足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拓展了空间。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网络时代受众播客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将“使用与满足理论”比喻为“自助餐厅”: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就餐,每个人都将根据自己的口味及食欲来挑选饭菜。自助餐厅里的主角是受众,媒介只是为受众服务。也就是说,“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研究媒介——受众之间的一种趋向,这一趋向的核心主张是:受众成员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是有目的的,旨在满足某些个人的、经验化的需求,即人们观看电视与电影或阅读报纸与书籍等,实际上都在不同程度的使自己的某些需求得到满足。① 一、网络时代“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复兴 当家用电脑开始普及,互联网成为与传统四大媒介并列的传播媒介时,这些科技进步的成果也开始进入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复兴,也正是源于互联网的发展。 托马斯?鲁杰罗(Thomas Ruggiero)认为,“在每个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初期,使用与

满足总能提供一种最前沿的研究方法”。他提出了以计算机为中介的“提供了大量传播行为集合”的互联网的三个特性,供“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者考察: 1.交互性“极大地加强了积极地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的核心概念”,因为大众传播中的交互性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传播过程中参与者能够控制和在相互交流中改变角色的程度”,它赋予受众更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2.去一体化是“媒介使用者从一个丰富的菜单中选择的能力……和传统的大众媒介不同的是,互联网之类的新媒介具有选择性,允许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做”。 3.异步性意味着经由中介传递的信息“可以在时间上错开,电子讯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能够在不同的时间里阅读电子邮件,在各自方便的时间里达成交互。同时也意味着个体能够方便的发送、接收、储存、找回信息。一旦讯息数字化,个体对媒介的操纵性便有了无限可能,和使用传统媒介相比,个体拥有了更多的控制权”。 (二)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消解 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选择和使用的多样性与宽泛性,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传播变得无疆域性了,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新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与人们自由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限制着人们的自由。在对电视的评价上人们声称“大众是一群被动、消极、受电视蛊惑的‘文化傻帽(Cultural Dopes)’,而传媒则是统治者和阴谋家用大众宣传手段行使权力和愚弄世人的坏技术”②。尽管这样的评价有点极端,却昭示着受众的主动性和被动性之间在媒介技术面前仅有一步之遥。 “使用与满足理论”旨在突出受众为不满足如何使用媒介,主动权应掌握在受众手上的。“网络的发明可以说是企图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人获取信息的需要,因此,它是工具性的胜利,是技术的胜利。它强调的是形式,忽略掉的是内容,它用形式‘颠覆’了内容。”③正因为如此,受众更在形式的笼罩下流连忘返,在媒介文化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全球化的平台上乐此不疲,而忽略了自身感受。“使用网络连接的电脑或信息服务,是为了消磨时间或者出于习惯,表明了电脑仪式化的使用方法,而不是选择特定内容,用于满足需要的方式。” ④可见,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而不予警惕的话,受众的主题地位就会受到一定的威胁,更不用说使用与满足的程度能有多大了。 二、“你”时代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网络被认为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传播媒介,不但集中了多种媒介形式的特征,

基于设计的研究文献综述

基于设计的研究文献综述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基于设计的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基于设计的研究是教育技术学新兴的一种研究范式。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来源,内涵及其特征,阐述了基于设计研究的基本过程。简单分析了国外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发展状况,并于我国发展状况进行简单对比。对我国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基于设计的研究;教学干预;研究范式 引言 “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是近几年国内外教育技术界比较流行的一个术语。有人将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还有人将它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本文作者认为它是一种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的研究范式。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学习科学领域兴起的一种新型研究范式。近些年来,这一新兴的研究范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学术共同体密切的关注,在世界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本文对基于设计的研究这一研究范式从它的来源、内涵、特征、实施步骤等各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国人能够深入的了解基于设计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我们的研究当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来源 早期的实验研究,人们认识到,实验研究的控制条件非常多,剔除了很多的影响因素,它的研究成果很难迁移应用到现实的学习情境中。而课堂中进行的研究,大多是简化的实验研究,比较随意,没有比较系统的理论支撑。并且现实情境中所得的策略比较有针对性,可推广性比较差,其科学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被批评为没有获得“有用的知识”以及存在“可信度鸿沟”[1]。现实中实验与实践严重脱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教学学习的研究逐渐从实验室转向自然情境当中,科学家们开始将自然情境和社会交

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

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1)传播学的诞生 1、传播学产生的背景 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其形成是许多因素促成的: 第一、传播媒介发展。由于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媒介增加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使得许多社会科学家越来越关注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并开始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来研究这些问题。 第二、历史社会环境。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使得社会科学家对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在战争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产生了强烈的关心,对宣传的研究成了这一时期的热点课题 第三、社会科学的发展。与传播学有着许多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如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都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2、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第一、在政治上,美国的政治家无论是在日常的政治活动中,还是在四年一次的竞选中,都比较重视和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第二、在经济上,一方面传播学的兴起与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在美国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美国的大众传播在两次大战中和以后日益壮大,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共同形成一个产业---大众传播业。 第三、在社会上,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互动中媒介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显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学是在美国特定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兴起发展的。 要著作《社会分化论》《社会学》《社会学的根本问题》等。最早研究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最早提出了传播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 传播学核心理论知识专题(2)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欧洲源流: (1)塔尔德(Jean Gabriel Tarde,1843-1904): 著有《模仿的法则》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创始人,模仿理论对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传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后出版《舆论与群集》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认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它在"理性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套的作用。(2)西默尔(Gerog Simmel,1858-1918):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形式社会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社会分化论》《社会学》《社会学的根本问题》等。最早研究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最早提出了传播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 美国源流: (1)杜威(John Dewey,1895-1952): 美国著名实用注意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和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新的传播技术将会导致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他的这些观点至今影响着许多传播学者。(2)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专设"传播"一章,对传播的许多重要问题做了深刻的论述。从这个意义上说,库利可以说是最早系统研究传播现象,并最早进行了理论化常识的以为重要学者。库利关心的重要课题是人的社会化问题,并为社会学和传播学提出了两个影响深远的概念:一是"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 认为个人日常所处的基本群体(父母、伙伴、邻居等)是社会化的基础;"镜中我"(looking-glass),这个概念说明,个人的行为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人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湖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库利认为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3)帕克(Robert Ezla Park,1964-1944):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和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大众传播学研究论文纲要

大众传播学研究论文纲要 媒介分析 “medium/media”一词在英语中,意指不同事物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 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161页提到:“一般来说,媒介是一种能使传播活动得以发生的中介性公共机构(agency)。具体点说,媒介就是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或提高传播速度的一项科技发展。” 媒介,是传承人类文明最重要的物质载体。通过各种媒介,我们得以在先辈的基础上不间断地开发生存的工具、技术和知识,得以互相交流、促进。可以说,有了媒介,我们不再愚昧、孤立,活动不再限于狭小区域,视野不再局限于自身感觉;我们可以与亲朋好友联系,可以与古人的思想交会、碰撞,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流。同时,媒介已成为一种获取利润的产业,一种能够左右社会的因素。 如今,媒介越来越被定义为技术性媒介,特别是大众媒介。有时它用来指涉传播方式(如印刷媒介、广播媒介等),但更常用于指涉使这些方式成为现实的技术形式(如收音机、电视机、报纸、影片等)。在几十年前,也许极少数中国人会清晰、完整地看到大众媒介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以及大众媒介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各种新兴媒介迅速崛起,伸向社会各个领域。因此,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社会发展过程,从既成的历史中梳理出有媒介参与的一条社会史线索。 本文主要从媒介的发展史、媒介的融合趋势以及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三个方面对媒介进行分析研究。 一、媒介的发展进程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语言和文学的终结,人类就不能摆脱原始的动物传播状态;没有机械印刷和电子传输;没有机械印刷和电子传输等大量复制住处的科技手段的出现,就不可能有近现代的大众传播,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信息社会。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的演化变革密切结合在一起。媒介的发展史可以从“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信息时代”五个阶段来研究。 口语传播时代 口语传播与岩画传播口语传播时代大致从人类摆脱“与狼共舞”的野蛮状态、、组成原始社会开始,一直到文字的出现。简言之,就是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口语的产生无疑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过程,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

大众传播学知识点

大众传播学知识点 一、根据受众选择性注意理论,传播信息应遵循的原则 从传播者如何适应受众的选择性注意考虑,传播媒介的信息要想具有吸引力,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易得性:所传播的信息必须能使受众以轻易的手段获得。 2、对比性:与环境中的其他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常常可以吸引受众。 3、报酬与威胁:受众能灵敏地感知和记忆那些有利于其需求和兴趣的信息;而对那些可能危及自身的警告性信息则会有特别的戒备。 二、大众传播的负功能,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P103) 三、人肉搜索的社会影响,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人肉搜索的社会影响: 人肉搜索”现象的积极价值 一是有利于个人情绪的平衡。封建臣民伦理强调的是民众的顺从,这一影响至今尚存。这使得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压抑个性,情绪抑郁。网络虚拟社会给个体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表达的平台,人们可以以一个本真的自我在这个社会中存在,使现实社会积聚起来的不满得以释放,有利于个体身心的发展。 二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肉搜索”现象的出现,有利于网络社会的德治与现实社会法治的结合。通常情况下,来自社会的道德监督的声音通常比较微弱,道德一向都以自律来发挥作用,然而两种方式的效果都较差。有了“人肉搜索”就有了“道德法庭”,这样就能使德治和法治双管齐下,社会更稳定。 “人肉搜索”现象的消极影响 “人肉搜索”使用不当,容易引起网络暴力等消极影响。“人肉搜索”事件中,当被搜索对象的个人隐私被毫无保留地公布,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人们在网络上的口诛笔伐,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遭受到人身攻击和伤害。对于被搜索对象的搜索一旦失去控制。“人肉搜索”超越了网络道德和网络文明所能承受的限度,就容易成为网民集体演绎网络暴力非常态行为的舞台,侵犯了个人隐私权等相关权益,阻碍了“人肉搜索”发挥网络舆论监督作用。 四、什么是集合行为?它的产生需要哪些基本条件(P84)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下的干扰与破坏。集合现象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1.结构性压力 2.触发性事件 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五、培养理论的主要观点、意义(P204~P206) “培养”理论,也称为“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说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

传播效果地两种研究方法

传播效果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传播效果既是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又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目的,为了实现传播效果,从20世纪30年代起,传播学研究者和传播学家们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或者在一个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的传播效果理论。 人类传播是有目的的,无论是人传播、人际传播,还是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介传播,人们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的。从人类传播的总体来分析,其传播活动,要么是为了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要么是为了实现社会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和沟通,要么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句话,人类都是为实现其已确定的目标和目的而开展传播活动的。从这一人类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传播效果,并不是传播学形成以后才开始的,它是先于传播学形成的。可见,传播效果问题是人类传播活动过程中研究的一个永恒性的课题。这就是说,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和人类传播活动,人类就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关心着传播效果问题。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一方面是人们对信息的认知度不高,真正会使用信息、把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的人很少。正因为这样,人们对传播效果仅仅停留在关心的层面,并没有真正地去研究传播效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上个世纪初以来,人们交往的形式,特别是围不断发展和扩大,人们对传播效果的研究也就提到了议事日程。随着传播学理论体系的逐渐形成,传播效果研究已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主线和出发点。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曾创造了许多保护自己利益的理论。同样,仅人类活动中的传播活动,人们为了实现其传播目的,也创造了许多理论。仅从传播效果实现的角度来讲,人们创造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子弹论”(或称魔弹论、皮下注射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知沟”理论……由于这些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特别是应用传播学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传播效果在传播学体系中占据这样重要的地位,它要求传播效果研究者在深化传播效果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必须深化对传播效果研究方法的研究,以保证传播效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一、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一)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虽然是传播学研究的重点,但是直到现在,传播学界对于传播效果概念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从对传播效果的认识过程来看,对传播效果的解释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传播效果是检测传播者、传播容、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功能和状况的一种量化

传播理论

第一章大众传播导论 一、媒介环节的变化 1、多媒体、互联网的出现 2、报纸的发行量和读者人数下降 3、电视频道增多、变无限为有限(ABC、CBS、FOX、公共广播) 4、录像机出现,打破了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限制 5、杂志电子化 6、新闻旧新 7、广告占据一席之地 8、电子空间流行新媒介环境一个特点:数字化 二、新旧媒介更替模式:新技术并没有完全挤走旧的传播技术,而是引发就的传播基础承担新的角色。(联系各种传播媒介的变化)麦克卢汉,新媒介以旧媒介为内容。 三、大众传播的概念 1、大众传播的特征: (1)针对较大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 (2)消息是公开传播的,安排消息传播的时间通常是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而且特征是稍纵即逝的; (3)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动作,因而可能需要庞大的开支。 2、新的媒介环境的特征: (1)先前象印刷和广播那样性质截然不同的技术正在渐渐消失; (2)我们正在从媒介缺乏的状况转为媒介过剩; (3)正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的窄播; (4)正从单向的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传播媒介 四、新的媒介环境:媒介融合、电子商务…… 1、数字电视:(DTV)以数字方式而非利用信号的渐进变化旧方式进行传输信号的系统。特点:①一种新型的电视传送系统,能够提供更多分辨率和不易受干扰的画面,更高质量的声音。 ②能够提供更多频道选择,其中包括提供信息、数据服务、购物等服务。 ③以数位方式传输信号,更大传输容量的图像和数据。 ④利用MPEG-2技术对电视信号进行压缩,将数字化和压缩技术结合起来。 高清晰度电视(HDTV):数字电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利用原频道的全部容量传送分辨率非常高的画面。 特点:①不是数字电视 ②但与旧式系统相似,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和声音,需加一个转换控制面。 2、互联网:许多电脑连在一起组成的网络。 浏览器的变化:马赛克 网景(98年1月,德鲁奇利用网页宣布,《新闻周刊》隐瞒了克林顿和莱温斯基丑闻,互联网被赋予了充当新闻媒介的新角色,98年9月11日,《斯塔尔报告》在网上公布) 互联网三种最普遍的使用方式:A、电子邮件:通过互联网传递电子消息B、新闻组和邮递名录:一种电子消息共享系统,对同一话题感兴趣的人可以通过它们交换信息和看法C、万维网D、博客 互联网的优点:①提供广告服务

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名词解释

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名词解释 1. 比率水平:用于测量定比率变量的值。测量的零点有确定的实际意义。 2. 抽样:从符合调查要求的社会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把它当成总体的代表加以综合研究。 3. 比例分层抽样:是分层随机抽样的一种形式,是以研究总体中所占的比例为分层的依据。 4. 非随机抽样:不符合随机原则的抽样方法叫做非随机抽样。 5. 分层随机抽样:又叫分类抽样或类型抽样。是将总体中的所有基本单位分成若干相互排斥的组,然后分别从各组中随机抽样。 6. 集体随机抽样:也叫群体抽样,将研究总体分成若干区域,然后再从若干区域中抽取一部分区域作为样本。 7. 简单随机抽样:最简单的抽样方法,理论上最符合随机原则。从N个抽样单元的总体中,一次抽取n个单元,是每个单元在当前总体(抽取之后的样本单元不放回总体)中被抽取的机会相等,就叫做简单随机抽样。具体方法有抽签法和随机数字表法。 8. 立意抽样:根据研究人员对其研究领域的了解与兴趣,用非随机抽样方法抽样,并进行研究,这一项研究与扎根理论或其他质化研究配合使用。 9. 偶然性抽样:是非随机抽样的一种方法,按照表面特征或某种特征要求偶然选择调查对象。 10. 变量:把问卷中所提出问题或者实验中被观察,测样和控制的事物或者现象归结为变量。也叫做指标。 11. 离散型随机变量:是指在一定区间内变量取值为有限个,或数值可以一一例举出来。例如某地区某年人口的出生数,死亡数。 12. 连续型随机变量:指在一定区间内变量取值有无限个,或数值无法一一例举出来。例如某地区男性健康成人的身长值,体重。 13. 伪变量:任何一个能导致对结果有对抗性解释的变量。 14. 自变量: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故也称做原因变量。在实验研究中,自变量又称做实验刺激。 15. 因变量:往往是研究所测量的变量。实验研究的中心目标是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其基本内容是考察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即考察实验刺激对因变量的影响,也称结果变量。 16. 定量研究:寻求将数据定量表示的方法,并要采用一些统计分析的形式。一般考虑进行一项新的调研项目时,定量研究之前常常要以适当的定性研究开路。有时候定性研究也用于解释由定量分析所得的结果。 17. 定性研究:是以小样本为基础的无结构式,探索性的调查研究方法,目的是对问题的定位或启动提供比较深层的理解和认识。 18. 个案研究法:是非比较研究法,常以一个个体或一个组织(例如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所学校或是一个部落等)为对象,研究某项特定行为或问题的一种方法。个案研究偏重于探讨当前的事件或问题,尤其强调对于事件的真相,问题形成的原因等等方面,做深刻而且周详的探讨。所谓个案,狭义而言是指个人。广义来说,个案可以是一个家庭,机构,族群,社团,学校等。个案往往不限于一个人,个案研究是指对特别的个人或团体,搜集完整的资料之后,在对其中问题的前因后果作深入的剖析。

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传播学是一门旨在研究人类如何创制交换和解读信息的社会科学,因此,传播学研究需要将科学与人文研究结合起来。——史蒂芬小约翰 第一章理论与研究范式 一理论与范式 理论:理论就是为了解释某个现象,按照一定的规范所抽象出来的概念体系,一个理论包含如下几个特征: 1 理论的目标是对某个现象做出解释。 2 理论是一个概念体系。理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概念,二是概念之间的联系。 比概念更高一层的是命题,命题是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判断。假说是提出来供人们思考的命题,有关真假的判定要到这种思考完成后才能做出。 3 理论的建立必须遵循规范的程序 如何评估理论: 1 一个理论要说明自己的适用范围。 2 理论内部必须逻辑一致,不能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 3 理论要具有启发性 4 理论要经受的住时间的检验 对客观经验主义范式看来说: 1 要对所收集的复杂数据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 2 最好能对实践进行预测 3 要简洁奥卡姆剃刀法则:去掉那些可有可无去不难以证明的假说 4 要可证伪 可证伪性:哲学家波普尔提出的原则,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是能够被证明是错误的,否则这个理论不具有科学性,也就是说一个理论必须明确地规定出现什么结果时,假设会被证明是错误的;出现什么结果时,假设会被证明是正确的。 5 具有实用性 对诠释经验主义和批判理论来说: 1 要对人和社会做出新的解释 2 对研究者的价值做出说明 3 具有美学上的吸引力 4 可以获得学术共同体的认可 5 有利于促进社会变革 范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的概念,来研究理论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库恩把不同的学者之间所持有的不可通约的研究范例称为范式。范式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公认并共享的思维方式。范式的特点表现在三方面: 1 它是指导一个学术群体中大部分成员的范例和前提假设 2 范式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公认并共享的世界观,围绕着某个范式会形成“无形的学院” 3 不同的学术共同体之间的范式是不可通约的,他们相互矛盾,针锋相对。

大众传播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2年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传播主体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传播者__可信______度和___权威_____度。 2.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美国学者___施拉姆__传播学概论___________。 3.美国学者赖特所提出的“四功能说”将大众传播的功能概括为:(1)__环境监视__________;(2)____解释与规定__________(3)__________社会化_____;(4)____提供娱乐___。 4.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__媒介组织____运用先进的_____传播技术__和____产业化____手段,以社会上___一般大众_____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5.从构成上讲,作为社会机构的大众传播媒介,由___人员_、___设备_______和_____组织_____三大部分组成。 6.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主要有________5W模式和香农—韦弗的________模式。 7.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_。 8.传播效果主要受制于三个方面的因素:(1)传播________________;(2)传播________________;(3)传播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信息社会2.媒介控制3.社会传播4.媒介接近权5.信息社会6.社会传播7.知识沟理论8.文化帝国主义 三、简答题 1.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传播学的两大学派——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主要立场和差异是什么? 3.传播权的理论主张有哪几个要点? 4.简述传播效果发生的逻辑顺序和表现阶段性可分为哪三个层面。 5.受众方面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方面? 6.请简要回答能对传播媒介产生控制作用的环节或因素有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 1.“受众即市场”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积极的意义与消极的方面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正确看待这一观点。 2.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结合传播实际进行论述。

基于设计的研究文献综述

基于设计的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基于设计的研究是教育技术学新兴的一种研究范式。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来源,内涵及其特征,阐述了基于设计研究的基本过程。简单分析了国外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发展状况,并于我国发展状况进行简单对比。对我国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基于设计的研究;教学干预;研究范式 引言 “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是近几年国内外教育技术界比较流行的一个术语。有人将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还有人将它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本文作者认为它是一种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的研究范式。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学习科学领域兴起的一种新型研究范式。近些年来,这一新兴的研究范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学术共同体密切的关注,在世界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本文对基于设计的研究这一研究范式从它的来源、内涵、特征、实施步骤等各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国人能够深入的了解基于设计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我们的研究当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来源 早期的实验研究,人们认识到,实验研究的控制条件非常多,剔除了很多的影响因素,它的研究成果很难迁移应用到现实的学习情境中。而课堂中进行的研究,大多是简化的实验研究,比较随意,没有比较系统的理论支撑。并且现实情境中所得的策略比较有针对性,可推广性比较差,其科学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被批评为没有获得“有用的知识”以及存在“可信度鸿沟”[1]。现实中实验与实践严重脱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教学学习的研究逐渐从实验室转向自然情境当中,科学家们开始将自然情境和社会交互等因素纳入到他们的研究当中。在这种新的情境中,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基于设计的研究便酝酿其中并得到迅速发展。 关于基于设计的研究的缘起, 早期杜威、维果斯基、皮亚杰等人对儿童思维的研究其实就已经奠定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思想基础——发生学和临床研究。在20世纪70—80年代,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开始引入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理论,杜威、维果斯基、皮亚杰等人开辟的这种新的教育研究传统才开始逐步为大多数的教育研究工作者所认可和接受[2]。而人们习惯将“基于设计的研究”追溯到1992 年的柯林斯(Collins)和布朗(Brown)。在1992年,柯林斯在《面向教育的设计科学》一文中,以西蒙的设计科学为总领,通过“如何设计教育环境以使新技术成功引入一门系统性科学”[3]。在柯林斯提出这一观点不久,布朗也于同年发表《设计性实验:在课堂情境中创设复杂干预面临的理论与方法论挑战》疑问。她描述了自己如何尝试通过设计性实验,把课堂从学业工作场变革为鼓励学生、教师和研究者进行反思性实践的学习环境的做法[4]。在1999年到2005年是“基于设计的研究”体系形成阶段,并且有两个重要的趋势:其一是“基于设计的研究”有了相对稳定科学共同体,其二是“基于设计的研究”案例开始关注矢代循

传播理论与技巧164答案

《传播理论与技巧》模拟试卷D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B; 4、A; 5、D; 6、C; 7、A; 8、B; 9、A;10、A;11、B; 12、B;13、B;14、A;15、B;16、C;17、C;18、A;19、A;2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 3、AE; 4、BCDE; 5、ABCDE; 6、ACD; 7、ABCDE; 8、BCDE; 9、DE;10、AB 三、是非判断题 1.错。理由:不包括效果,因为效果是前面四个要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它不构成为传播的本质。 2.错。理由:商业广告是商业信息,而公益广告、社会广告、意见广告不是。 3.错。理由:这个观点容易把传播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与买方的关系,从而把本来复杂的社会传播关系简化成了单纯的买卖关系;这种观点容易把“商品销售量”——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传播媒介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放到次要的位置;把受众视为市场的观点只能是传媒一方的观点,只能使人从传媒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 4.错。理由:一般是存在于传统社会或农村社会中。 5.错。宣传的主体一般不是个人,而是阶级、政党、政府、企业、学校或者其他的社会组织,但又是由个人实现的。 6.错。理由:应该是拉扎斯菲尔德。 四、名词解释 1.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与前面介绍的各种模式比较,它的最大特点是没有明确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而是统称为“解码者”,或者称为“传播单位”。(2分)他们把参与传播行为的各方描述成对等的,行使着相同的功能,那就是编码、符号化、译码和符号解读,即“2+4定律”。(1分) 2.与语言相伴生的非语言现象。又可以称为“类语言”、“伴生符”。(1分)

传播学参考书目与网站

陈力丹老师推荐传播学参考书目及网站- - 传播学参考书目及网站 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陈力丹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博导;博士后流动站站长、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 地址:北京朝阳区华威西里8号楼一单元301 邮编:100021 关于增删的理由: “网站”主要是增加,从现在的14个增加到55个。 “参考书目”删掉了本科生传播学教材,以及一些显然属于初级知识类的传播学书籍,因为这是博士生阅读的书目,要显示出对博士生要求的较高学术层次。增加了马克思主义(这是现在必须强调的,故放在前面)、传播学研究范式、技术主义学派、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社会传播、符号学、传媒伦理与法、消费文化等等内容。另外,考虑到新增的广告、摄影的研究方向,增加了广告、视觉传播两方面的书目。总数从原来的38种,增加到46种。 增加的书目标出“▲”。 陈力丹4,17 原件: 新闻传播学术网站: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中华传媒网: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CDDC 新华网?新华传媒: 人民网?人民传媒: 千龙网?千龙传媒: 传播研究网(中国社会科学院): 紫金网: 文化研究: 世纪中国:

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 编辑和出版人 Poynter新闻研究中心 新闻博物馆 传播学书目: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等,华夏出版社,2000年 《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美] 斯蒂芬?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埃弗里特?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传播学概论》 [美]施拉姆、波特,新华出版社 1984年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 4年 《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二十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美]费斯克等新华出版社,2004年 《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 《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论》,陈力丹,开明出版社,2002年再版 《传播的观念》,陈卫星,人民出版社,2004年 《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公众舆论》,[美]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德勒,华夏出版社,2000年 《理解媒介》,[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年 《媒体等同》,[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文化帝国主义》,[英]汤林森,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理解通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通俗文化理论导论》,[美]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商务印书馆,2001年 《认识媒介文化》,[英]尼克?斯蒂文森,商务印书馆,2001年 《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美],艾英戈、金德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 《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英]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新华出版社,2004年 《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张巨岩,三联书店,2004年 《新闻:政治的幻象》,[美]W?兰斯?班尼特,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 《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文森特?莫斯可,华夏出版社,2000年

基于设计的研究 可为与不可为

基于设计的研究:可为与不可为* 吴琼1李欣2 (1.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广东广州,; 2.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当前,在教育技术学领域,一股基于设计的研究(DBR)的浪潮正在悄然兴起,关于DBR的学术论文日趋增多,大都出自学科专家之笔,且发表于核心期刊中的占绝大多数,足以证明教育技术界同仁对DBR的重视。研究的量并不代表研究的质,我们对DBR既应充分重视,也应深入思考,谨慎使用,明确当前DBR研究中的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知其优势与不足,方能明其可为与不可为,这对教育技术研究者理性的选择研究范式和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是非常有益的。 【关键词]】基于设计的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论;教学干预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 一引言 基于设计的研究 (design-based research,DBR),又称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DR),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学界普遍认同DBR诞生于1992年Ann Brown和Allan Collins提出的“设计实验”(design experimentation)。1992年 Collins在其论文《走向教育的设计科学》中首次使用了“设计实验”这个术语[1],同年,Brown在《学习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设计实验:创建复杂性干预措施中的理论与方法论所面临的挑战” 一文,描述了她所进行的“促进学习者共同体”项目[ 。 但Brown和Collins 1992年的声音在20世纪末并未得积极的响应,随后的几年中,涉及“设计实验”的研究 比较少,由于学习的科学方法成为了焦点,DBR在本世纪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2003年基于设计的研究小组(Design-Based Research Collective, DBRC)为了 避免同“实验设计”、“设计者研究”、“实验教 学”等术语混淆,选择使用了“基于设计的研究”这一 称谓[3],随后,欧美一些有影响的教育刊物陆续专题刊 登DBR的相关研究成果1,足见研究者对DBR的重视。 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则起步较晚,DBR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应当是2005年在首届全国教育技术博士论坛上,焦建利的撰文——《基于设计的研究:从理论到教育实 践》[4]。虽然起步晚,但DBR在国内的发展非常迅速,2006年之后,学术期刊上关于DBR的研究论文日益增多,成 1如:《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3年第1期,《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2004年第1期,《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4年第4期,《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05年第2期以及《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5第1期雨后春笋之势。2007年11月,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教育设计研究(EDR)国际高级研修班”对于推进DBR在国内的交流与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DBR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伴随着DBR 研究的蓬勃之势,我们发现,关于DBR 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和需要我们理性思考的问题。 1 当前DBR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不平衡 DBR自身最令其自豪的应该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 目的性,研究者们普遍认为DBR这所以深受欢迎就在于它很好地结合了设计和研究,很好地兼顾了技术与理论[5]。然而,理论与应用如何平衡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DBR 的进一步发展。从文献考察来看,目前DBR的研究中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也是不平衡的,理论研究较多,探讨中主要涉及的是DBR的定义、理论归属、特征、实施过程等方面,以及大量关于DBR与其它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的对比研究,主要列入对比的是DBR与实验研究、行动研究、评价研究的异同[6][7]等等,内容庞杂,在整个研究中占据的篇幅也比较多,而相形之下,应用研究却比较欠缺,能被大家记住的依然是那几个被反复引证的案例:从早期Brown的FCL(培育学习者共同体)到美国Vanderbilt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 CTGV)的一系列研究[8][9],Dede等人的“River City”项目[10],Barab的Quest Atlantis[11]等,这一现象与DBR根植于真实情境之中,寻求理论与实践双重发展的理念是很不符合的。而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