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

最新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

最新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
最新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

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

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 一、出示铃铛的图片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铃铛吗? 生:见过 师:老师也见过,老师是在马儿的脖子上见过的,马儿的脖铃叮当响,非常好听,大家想不想听听铃铛的声音呢? 二、初听音乐铃铛声伴奏 师:老师今天把铃铛逮到了我们的课堂,现在老师要找两位小助手帮老师,好,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铃铛的声音。 1、教师配音乐奏击铃铛。 2、观察铃铛的特点 师:同学们注意观察了这组铃铛有什么特点吗? 生:铃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铃铛大的声音比较低,教师做手势(往下) 铃铛小的声音比较高,教师做手势(往上) 师:谁注意了老师是怎么去敲的?(两个铃铛一起敲的),这样的声音是不是更好听呢? 师:这么好听的铃声,我们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怎么模仿? 生:…… 师:用两个不同的声音合唱进行模仿,我们把两个不同的铃铛代表两个不同的声部,低音的铃铛叫低音部,高音的铃声叫高声部。 三、学唱低声部 师:我们先来看看低声部,老师把低声部的旋律唱一遍,看看那个音在旋律中出现的最多。 生:1 师:那么老师就把1当成低声部的主音,我们围绕1来跟唱歌词,老师唱一句,大家唱一句。 师:老师一共教唱了几遍呢?这两遍叫什么呢? 师:唱第一遍时,我们进入了第一间房子,唱第二遍时,越过了第一间房子直接进入第二间房子,好,我们再来一遍。 师:老师在每一句的强拍上都加上了一个记号,看到了吗?老师让大家听的是在这个记号的前面,老师唱到了几个字?我们看第一句……大家都找到了,它在强拍的前面,就说明它是个弱拍,弱拍就要弱起弱唱,来,大家一起拍手试一试好吗? 师:我们一起把低声部完整的来一遍好吗? 四、学唱高声部 师:低音的铃铛,大家唱得不错了,我们一起来听听高音的铃铛,老师唱高音铃铛的旋律,大家听听哪个音出现的最多呢? 生:3 师:老师把3当成高声部的主音,围绕它来跟唱歌词,我们应该非常熟悉高声部的旋律了,那就小声的跟唱 师:刚刚老师敲铃铛的声音是怎样的呢? 生:短、脆 师:我们现在是模仿什么声音呢?好,我们再来一次。

音乐《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湘教版六年级第十课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狄庄学校张丽亚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于二声部的歌曲接触过很多,但对于歌曲中中低声部音准的把握还有所欠缺。 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 学习目标: 一、能用欢快的情绪,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能用身势动作参与表现,并能够用小型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学习重、难点: 能与同学用欢乐、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小型打击乐器。 导学流程: 一、引入部分:

同学们,你们过过圣诞节吗?圣诞节时你留心过各个商店里放的是什么曲子吗? [设计意图:减轻学生压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生分声部练习。 2/4 (1)33 3 | 33 3 | 33 3 | 33 3 | …… 叮叮当,叮叮当,…… (2)11 1 | 11 1 |11 1 |……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验合唱的美感,突破歌曲难点。] 三、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感知歌曲情绪,拍子。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录音:《铃儿响叮当》 生答:……2拍子,欢快…… [设计意图:完整的感受音乐形象,从音乐要素上分析歌曲。] 2、按节奏读歌词,解决节奏中弱起的难点。 3、歌曲低声部的学习,随琴唱歌曲低声部。 4、学唱歌曲高声部。 5、完整演唱全曲。 四、整体表现歌曲,巩固练习。 1、分组演唱歌曲

《铃儿响叮当》教案

《铃儿响叮当》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体验在雪橇上急速飞奔时舒畅的心情。 2、配合打击乐器和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的风格和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配合打击乐器或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风格和情绪。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与导入 1、提问冬天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2、欣赏雪橇图片。 A、图片上的是什么? B、什么拉着雪橇? C、雪橇的用途?(运送货物、交通工具、娱乐工具)

3、导入课题《铃儿响叮当》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雪橇有关的歌曲,是马拉着雪橇,而且这匹马非常的可爱,它的脖子上还系着铃铛,会发出叮叮当当非常清脆悦耳的声音,这是一首很熟悉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首歌。 (二)、新歌教学《铃儿响叮当》 1、视频《铃儿响叮当》 A、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名字叫《铃儿响叮当》,其中有一句旋律我们都会唱,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B、这首歌描写了什么情景?(孩子们在雪橇上唱歌玩得很开心)。 下面,让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这首歌曲。(作品介绍)2、再听歌曲《铃儿响叮当》。 现在,请大家看着歌谱,再次跟老师一起来欣赏一遍歌曲。同时,请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A、B两题) A、歌曲情绪怎样?(欢快活泼) B、划分段落? 大家能找出反复的地方在哪里吗? C、找出反复之处。 2、请大家跟着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提醒大家要注意换气与附点节奏哟!) 现在,大家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这首歌曲啦?老

《铃儿响叮当》精品教案

精品教案《铃儿响叮当》 教学内容: 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第10册第五课《铃儿响叮当》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 | ××× | ×××.×| ×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 × | ××××| × -|”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 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 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四、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教学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歌谱(旋律谱)、多媒体课件、钢琴、单簧管、吉他。 教学过程: 一、引入部分: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走到咱们的课堂当中来,大家紧不紧张啊? 老师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有些紧张,大家能不能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老师啊?! [设计意图:减轻学生压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导入部分:

【幼儿教案】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咚咚锵》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咚咚锵》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小鼓和小锣敲出的不同音色和节奏,初步学习分角色演唱歌曲。 2、借助敲鼓和锣两种乐器的动作,提示记忆歌词,体验鼓和锣对话的情趣。 二、活动准备 锣和鼓各一只,歌曲图谱一份,钢琴伴奏以及“小企鹅”和“小老鼠打喷嚏”的音乐游戏。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师:寒冷的冬天来了,小企鹅们都要出来活动啦!(师幼跟琴练声:小企鹅,鹅鹅鹅,摇摇摆摆爱唱歌,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师:哎呀,活动一下真舒服。让我们轻轻回座位休息一下吧!小企鹅唱得真好听,这么好听的歌把谁引来了,瞧!(教师直接出示鼓)师:小鼓也想唱歌的,你听!(教师敲:咚咚) 2、熟悉鼓的节奏师:小鼓是怎么唱歌的?(咚咚)哦,我敲小鼓咚咚(教师随机出示图谱1)我们一起看图说,(师幼看图说)加上动作来试试。 师:我们的小鼓除了会这样“咚咚”的唱歌,还会唱更好听的歌呢!小耳朵听好了(教师敲)小鼓是怎么唱的?(指名说)师:小鼓究竟是怎么唱歌的,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教师再敲小鼓)师:小耳

朵真灵!原来小鼓是这样唱的(随机出示图谱2)让我们看图说一说。(师幼看图说)师:把你们的小鼓敲起来!(加动作敲) 3、熟悉锣的节奏师:这么热闹的鼓声把谁给引来啦。(教师出示锣)小锣也想唱歌呢,听好了,(教师敲锣)小锣怎么唱歌的?(指 名说)师:哦,我敲小锣锵锵。(直接边说边出示图谱3)看图试试,(看图说)拿起你的锣来敲一敲,(加动作敲)师:小锣还想唱歌的,你们看!(教师直接出示图谱4)谁会唱?(指名两个幼儿)真能干!我们一起看图试试。(师幼看图说)小锣拎起来试试(加动作敲、教 师手指图谱) 4、鼓和锣合奏师:把前面的鼓也请过来一起试试。(看图说)小 鼓手敲的真好听!(教师直接出示相同节奏谱5)让我们一起把鼓和锣敲起来吧!(敲一遍)师:真热闹,我们的鼓和锣还会这样唱呢! (教师边敲边说)|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它们是怎样唱的?(指 三名幼儿,教师接幼儿的话后面说)师:让我们一起看图说一说(师 幼看图说两遍)谁来试一试(指名两个幼儿)师:让我们加上自己的 动作试试。(加动作试) 5、学唱歌曲师:老师还能把它们唱出来,你们信不信?听好了!(教师清唱一遍)好听吗?(好听)来点掌声啊(幼儿鼓掌)教师边 教边唱一遍)师:让我们看着一起来试一试。(师幼看图唱两遍)好、让我们跟着琴声来唱一唱。(弹琴,教师用点头、嘴形暗示,手指图谱)师:现在,我们把下面的节奏加上去唱,大家一起把鼓和锣敲起 来吧!(教师边敲边唱)师:这一半小朋友愿意做什么?(鼓)好,

人教版音乐九上《铃儿响叮当》word教案

《铃儿响叮当》教案 教学内容: 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第10册第五课《铃儿响叮当》第一课 时 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 ×××.×|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 “×| ××××| ×-|”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 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 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 同。 四、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教学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歌谱(旋律谱)、多媒体课件、钢琴、单簧管、吉他。

教学过程: 一、引入部分: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走到咱们的课堂当中来,大家紧不紧张啊?老师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有些紧张,大家能不能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老师啊?! [设计意图:减轻学生压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导入部分: 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 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 师示范,生跟唱。 4/4 5 ---| 5 ---|…… 板书:较小起伏的旋律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连贯、流畅的声音。] 师:大家还记得冬天的寒风是什么样子吗?我们用声音来模仿。“WU”。 4/4 5 ---| 5 ---|…… 板书:起伏较大的旋律线。(粗线条)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有力的声音,并意识到歌唱中的气息运用。] 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 4/4 5 5 5 5 | 5 5 5 5 | …… 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短促、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进一步体会歌唱中气息的运用, 从而找到歌唱中声音的“高位置”。] 师:刚才我们分别模仿了冬天流动的风和急促的风的声音,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两种风

音乐优质课的听课笔记

音乐优质课的听课笔记 12月17日——18日,我有机会到瑞安参加了“温州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评比”活动。本次活动各地区都推选了优秀选手参赛,可谓百家争鸣、精彩纷呈。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 在今年的13节音乐课中,我们很少看到巫不实的东西,“以韵为本、以学生为本”处处体现在每个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表现力,教师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教师独到的设计,营造了生动有趣的课堂 几节优秀的课堂设计可谓新颖独特、各具匠心。例如,来自泰顺的一节《森林的歌声》通过讲故事情景式导入,让喜欢听故事的学生模拟自己来到了森林里,进行了一次森林之旅,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歌曲再创作打下了基础,学生在听、唱、想、画的愉快轻松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又听懂了歌曲,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聆听,使比较长的这首《森林猜想曲》变得简单,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是课堂上不可替代的闪光点 教师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次13节课中每个老师的个人素养非常好。例如来自温州市实验小学的周晓秋用古筝演奏《茉莉花》、《樱花》带领学生感受音乐,让学生对老师了崇拜,让学生整堂课都陶醉在音乐中。 下面附上市优质课评比听课笔记整理。 第一节:欣赏《牧童之歌》、《孤独的牧羊人》 教师的目标为通过对《孤独的牧羊人》的聆听,让学生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轻松自如的音乐情绪。课堂中,教师通过聆听《do re mi》导入课堂,并介绍歌曲风格。通过反复的分段聆听以及学唱,让学生充分地了解作品内容再进行完整的作品表现。整节课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教师对教材的挖掘不深,欣赏的作品停留在演唱和表演中,而且演唱和表演又不精彩。所以学生在最后表演的时候暴出了句:“还来啊!”学会的感受很好地说明了课堂效果。二是教师在动作表现中,让学生自己创编,但在表现时,教师从头到尾都在示范,所以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没有主动聆听思考并创编。三是教师多边的聆听过多关注歌曲内容,对音乐的关注太少。(我的思考:抓住雷伊呕都出现的规律,先学唱,加表现,了解在歌曲中的作用或意思,加合唱,学习合唱(师生共创一个合唱效果),再完整听辨那些地方出现哪些形式的演唱,再完整表演,再介绍作品。) 第二节:欣赏《森林的歌声》 1.师用情景贯穿课堂始终,教学思路清晰有条理,精彩的课堂语言让整个过程显得十分流畅。 2.教师用丰富的表现形式表现了音乐作品的三量,让学生对学习几个主题充满了兴趣。 3.教师充分关注了学生的每个变化,课堂中对学生的表现都有即时的评价,而且量贩有效评价让机械聆听的学生都变得十分主动,并能很机智地应对学生意外想法。 4.道具的设计和运用十分合理有效。 意见: 1.教师的提问缺乏有效性和引导性。 2.三段音乐作品都做到了细致的处理,但对三个音乐作品的不同缺乏明显的比较。学生

中班音乐活动咚咚锵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咚咚锵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咚咚锵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复习并理解四种音符的时值,英语学习:学习句型,How many apples? Four apples,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咚咚锵教案吧。 活动目标: 1. 复习并理解四种音符的时值。 2. 英语学习:学习句型,How many apples? Four apples. 3.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咚咚锵》节奏卡片,钢琴,鼓类、铁类乐器。 活动过程: 1. 复习歌曲《咚咚锵》 2. 引导幼儿了解每种音符的时值(吃几个苹果) 3. 英语学习。 教师:“What is this?” 幼儿:“Apple.” 教师:“How many apples?”教师带领幼儿指着apple数数,

one two three four,引导幼儿回答出:“Four apples.” (1)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What is this?” 幼儿:“Apple.” 教师:“How many apples?”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数:“One two three four. Four apples.” (2)教师:“Ok now I want to some to practice at here.”教师请两名幼儿为一组进行对话表演。 活动反思: 通过简易的图谱让幼儿认识节奏并学会打击,幼儿掌握节奏之后。我再教整首歌曲,在歌曲的节奏部分用锣和鼓来表达。

新版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

《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时,吐字清晰灵巧,合唱声部和谐统一。 2.学习掌握反复记号。 3.用歌声、器乐、动作参与表演,感受集体学习音乐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活泼欢快、灵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2.二声部间演唱的和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带领学生随《铃儿响叮当》音频做律动进教室。 二、《铃儿响叮当》歌曲学习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情绪的?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生:《铃儿响叮当》;活泼、欢快的;表现了孩子们坐着雪橇出游的情景…… 师:这首歌曲是驰名中外的一首歌曲,尤其是每年12月的圣诞节前后,我们都常会听到这首歌。1.听辨歌曲的结构。 师:播放《铃儿响叮当》音频,请学生听辨歌曲有几个部分? 生:两部分。 2.学习歌曲旋律。 (1)学习《铃儿响叮当》第一部分。 ①聆听《铃儿响叮当》第一部分音频,指导学生演唱《铃儿响叮当》第一部分歌谱,注意指导学生第二、四、六小节的弱起节奏。指导“5.—3,6.—4,5.—5”等大跳音程的音准。 ②教师弹奏旋律,学生随琴小声哼唱。 (2)学习《铃儿响叮当》第二部分。 聆听《铃儿响叮当》第二部分音频。

①练唱低声部歌谱。 师:注意节奏的准确。练习反复记号的唱法。 ②练唱高声部歌谱。 师:指导学生演唱高声部歌谱。 ③练习三度、四度音程的音准。 ④进行二声部歌谱的合唱。 教师指导:当学生能够唱5-3、4-1、5-2等和声后再学习歌词。 3. 学习歌词。 (1)高位置读歌词。 (2)进行二声部的合唱。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二声部间的声音均衡,如学生不能够唱准,就再让学生练习三度、四度音程的唱名,记住以后再演唱歌曲的歌词。 三、歌曲处理 1.师:指导学生在演唱中体会歌曲的情绪,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总结出齐唱部分和合唱部分对比的唱法。齐唱部分气息连贯一点,合唱部分要唱得有弹性,声音饱满,最后的结束句声音要保持,不要掉下来,唱满7拍。 2.请学生设计歌曲的力度。 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歌曲力度的变化,让学生不要拘泥,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编。 生:分组进行《铃儿响叮当》歌表演。 3.打击乐器伴奏。 学生自行选择打击乐曲为第二乐段伴奏。 可以选择:雪铃、沙铃、铃鼓、双响筒、三角铁、响板等乐器。 选择好后分组进行歌表演,《铃儿响叮当》打击乐器伴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表演,让幼儿了解音乐的性质(活泼、欢快)和曲式结构。 2. 让幼儿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学会用四分音符节奏和八分音符的节奏表现三段体的曲式结构,初步感知渐强、渐弱。 3. 在感受乐曲的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掌握乐曲的节奏型:|X X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并尝试演奏节奏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有关圣诞、圣诞老人的知识。 2、教具准备:图片、图示谱、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小作家》:教师出示节奏型卡片XX XX| XX X || ,并给幼儿一个主题,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节奏型和主题,编出相应的语言,如:白雪白雪| 多美丽|; 冬天冬天 |下大雪I…. 二、发声练习《新年真快乐》:师生对唱,启发幼儿用跳跃、连贯 的声音唱出。 I 1 3 I 5 5 5 I 5 4 3 4 I 5 - I 5 5 I 5 5 5 I 5 4 3 2 I 1 -II 新年来到了,大家多快乐。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新授: 1、感受音乐的性质: (1) 、幼儿完整欣赏音乐 老师提问:音乐听上去什么感觉?(活泼欢快的)

(2) 、感受三段体的曲式结构,边听音乐边拍手( 两遍) “听听音乐的前面、中间、后面都一样吗?” 2、听音乐观看老师配语言节奏朗诵的表演:“想想音乐好象说了一件什么事?”幼儿讨论后老师小结:“新年到了,圣诞老人赶着马车去给小朋友发新年礼物…. 3、启发幼儿边探索边拍出节奏型并配器 (1) 、老师在A段音乐的伴奏下跳《赶马车》舞蹈.启发幼儿拍出第一乐段“赶马车”的节奏型( X X | XX XX| ) 并讨论用什么乐器配器。 (2) 、拍出B段“马跳舞和圣诞老人发礼物”的节奏型。 老师出示节奏型|XX XX |XX XX| 配上音乐,语言节奏,幼儿练习。 X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并尝试演奏节奏乐。 (3) 、在A段音乐的伴奏下老师跳舞,启发幼儿拍出第三段“圣诞老人赶着马车走远了”的节奏型。幼儿看着老师跳舞,用乐器敲出动作的节奏|X X| X X X X | 并敲出渐弱的声响。 4、幼儿完整练习 (1) 、幼儿分组拿不同的乐器合乐。 (2) 、出示渐强渐弱的图谱和图片一一对应,幼儿根据图示谱敲出渐强渐弱的音响效果。 5、完整合乐的练习 (1) 、老师完整地表演,幼儿配乐。 (2) 、幼儿随意跟跳舞蹈。

中班音乐咚咚锵教案

中班音乐咚咚锵教案 1.感知小鼓和小锣敲出的不同音色和节奏,初步学习分角色欢快地对唱。 2.在认识各种打击乐器的基础上,创编歌词,并用乐器演奏。 3.体会两种乐器互相对话的情趣。 一、熟悉鼓和锣的节奏 1. 出示鼓T: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小鼓)知道小鼓有什么本领吗? 2.敲一敲鼓的节奏T:小鼓是怎样唱歌的。 T:你们的小耳朵真灵!原来小鼓是这样唱的(出示节奏谱××××∣×××∣) T:把你们的小鼓敲起来!(加动作敲) 3.出示锣T:这么热闹的鼓声把谁给引来啦。(小锣)小锣是怎么唱歌的呢?

4. 敲一敲锣的节奏T:原来小锣是这样唱的(出示节奏谱××∣××∣),小锣和小鼓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小锣的节奏还要比小鼓的节奏慢。 T:把你们小锣也敲起来吧! 5. 示范鼓和锣合奏T:小鼓和小锣是一对好朋友,你听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对话呢。 6.鼓和锣合奏T:小鼓和小锣说得真开心,现在请一半小朋友做小鼓,请一半小朋友做小锣,我们来对话。 二、学唱歌曲 T:大家说得真热闹,听,小鼓和小锣一起唱起歌来啦。 1.教师范唱T:你听到他们唱了什么? 2.有节奏念歌词T:真厉害,你们都听出来了,我们一起看着图谱说一说。

T:小鼓、小锣我们也来对话吧。注意在"我们两个一起敲"的地方我们大家一起说。 3.演唱歌曲T:你一句,我一句说的真好听,我们把它唱出来吧。 T:小鼓和小锣有要对话了,哪里是小鼓唱呢?哪里是小锣唱呢? 4.交换演唱T:交换试一试。 三、创编歌词 1.创编歌词T:还有什么乐器也能唱出好听的声音呢? T:把小铃和响板放进歌曲里面,应该怎么唱呢? 2.演唱创编的歌曲 四、边唱边演奏乐器

月光曲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 (1)

月光曲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重点落实“入场券”中“券”的读音,“蜡烛”中“蜡”的书写。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三通过抓关键词句、边读边思考、读文章想画面等阅读方法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四理解贝多芬创作过程中的感情变化及原因,继而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音乐情怀。 五学习作者是如何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学习作者是如何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音乐情怀。 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 1.音乐准备:情感基调较为悠扬舒缓的钢琴曲;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2.学具准备:红粉笔、教杆、电脑。 二学生准备

1.读熟课文,标注好课文的自然段序号。 2.查字典理解生词含义。 3. 了解贝多芬的生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欣赏音乐片段——《铃儿响叮当》 师: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想象画面) 2. 小结:就带着这种快乐愉悦的享受,准备上课吧![意图: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揭示课题,检测字词,整体感知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黑板上老师写下了一首乐曲的名字,让我们一起读读吧。(生读:月光曲)想象着月光美妙清幽的感觉,再来读。 (生感情读:月光曲)月光曲是一首非常有名的钢琴曲,曲作者是——(生:贝多芬教师板书) 师:贝多芬谱成这首月光曲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传说。 二)检测字词整体感知 1.师:课前大家都预习课文了,那这些词语你都能读准吗?自己

《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设计

《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幼儿初步学习三人集团舞,体会舞蹈的快乐。 感受不断交换舞伴的快乐情绪。 在活动听、说英语。 教学过程 1、雪花加法游戏 2、雪花的颜色 雪花想和大家一起跳舞了。 二、分步初步学习集体舞 1、感受音乐节奏 (1)第一遍听音乐。 (2)三人一组自由跳舞。 2、激发幼儿主动学习集体舞中的动作 (1)幼儿观看大屏幕三位幼儿表演的集体舞。 (2)讨论他们是怎样跳的。 (3)再次观看,注意观看钻过门洞的部分。 1-4小节;左脚起步,向左三步一踏,向右三步一踏,反复两次。6小节;2号幼儿随着3号幼儿也钻这个‘门洞’。 7小节:1号幼儿仍高举右手,同时向右后自转一周。

8小节;三人拉成圆形。 9-10小节:三人同时逆时针方向做跑跳步。 11-12小节;幼儿双手左侧拍手同时跺左脚各八次。 13-16小节:动作同9-10小节,方向相反。 3、学习集体舞中的难点部分 “钻门洞” 小猫想知道是怎样钻过门洞的。 (1)两个孩子和老师一起戴上标志1、2、3示范,老师的标志是2. (2)三个小朋友示范。 (3)幼儿分成两组戴上数字标志练习钻门洞。一半练习,一半唱英语歌曲。 (4)选择跳得好得好的幼儿再次示范,强调钻门洞和自转。 (5)幼儿集体跳一次,教师扮作圣诞老人帮助还没有会的幼儿。 (6)交换数字标志再次练习。 4、跟着较慢的音乐完整地跳舞 (1)集体跟老师完整地跟着较慢的音乐跳舞。 (2)交换舞伴完整地跳舞。 5、合着正常速度的音乐跳舞 三、游戏结束 铃儿在那里 幼儿闭上眼睛,听铃声在哪里。(前、后、左、右) 出去和铃儿一起玩吧。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演唱《铃儿响叮当》,合唱更加和谐动听。 2、在分组合作表演《铃儿响叮当》时充满自信,配合好。 3、用歌声、器乐、动作参与表演,感受集体学习音乐的愉悦。 教学过程: 1、导入 要成熟练背唱,富有表情,合唱和谐。 按照课本上的要求设计力度的变化,造成雪橇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情景。教师可加一前奏,提示速度和力度。如: 请学生思考、探索:选用哪些课堂打击乐器,用什么乐器来主奏表现“叮叮当”的铃声,如何表现雪橇渐渐远去的效果,各个乐器采用什么节奏,主要的节奏型是什么等。 抽查几个小组,教师弹琴(第二乐段),学生配以打击乐器,师生共同评价。 4、用课堂乐器演奏第二乐段 5、分小组设计表演动作 抽几个小组当众表演。 几个小组共同表演(注意各个“雪橇”不能撞车) 6、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活动 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伴奏(课堂乐器和打击乐器),部分学生表演,掀起高潮,但要注意防学生因情绪兴奋而使歌声喊叫,要引导学生做到情绪热烈,歌声优美。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用打击乐器伴奏是有创造性。 教学目标:

中班音乐活动:咚咚锵

中班音乐活动:咚咚锵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乐曲欢快的气氛。 2.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锣、小鼓若干;音乐; 2.有玩小锣、小鼓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说说我们怎样庆祝新年?在新年里小朋友们会干什么? 二、玩锣鼓: 出示锣鼓,提问:这是什么?怎么玩? 以“咚咚锵”的旋律为背景音乐。 1.请幼儿个别幼儿上来敲敲小鼓。 2.两人自由结对地进行敲打。 3.幼儿边玩边念儿歌。 三、学唱歌曲: 1.跟着老师敲出的节奏进行念儿歌 2.幼儿拍出节奏 3.随歌曲音乐,用拍腿和跺脚来表示锣和鼓的节奏。 4.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跟着老师欢快的演唱。 还可以分成小鼓、小锣两组进行演唱。 5.表现歌曲,体验过节的快乐。 (鼓励幼儿边唱边模仿敲锣打鼓的动作)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直接以“锣”和“鼓”这两种乐器导入课题,而小朋友之前已经认识过这两种乐器。我询问幼儿“它是谁?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然后进行敲鼓敲锣。幼儿当时一看到鼓和锣顿时来劲了,积极性非常高,我趁机让幼儿认真听讲以至后面能将节奏准确的念出来。接着我说:“下面老师敲鼓、锣,你们听听老师敲的是什么节奏,敲完请小朋友仿敲,”敲出鼓和锣的节奏让幼儿熟悉,之后又通过课件图谱让幼儿认识节奏并学会打击,幼儿掌握节奏之后,我边敲边唱整首歌曲。在幼儿有一定的印象之后,紧接着发散幼儿想象创编能力,创编用身体动作来演奏歌曲节奏部分。最后我还邀请另一位老师和我分角色边敲乐器进行对唱。当然活动中我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像一开始敲鼓时,幼儿用数字来数老师或者自己敲出的节奏,当时我没有及时给孩子们纠正过来。之后唱到结束休止符时,幼儿念出的节奏也不够准确。最后分角色扮演进行游戏,因为道具提供的有限,导致幼儿不能人手一份用乐器进行分角色游戏。还有前面鼓和锣单敲的时候,幼儿能够很好的敲出来,但是当鼓和锣合奏的时候,幼儿之间的衔接并不是很好,出现“断裂及慢”的现象。之间的合作不是很完美。但是庆幸的是孩子们都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了。

中班音乐:咚咚锵

中班音乐:咚咚锵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感受喜庆的热闹气氛。 2.能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3.用鼓、锣正确演奏“×× ××∣×× ×∣× ×∣× ×∣”的节奏。 活动准备: 1.节奏图:×× ××∣×× ×∣× ×∣× ×∣ 2.汉字鼓锣咚锵 3.磁带录音机大盆小盆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说说我们怎样庆祝新年?在新年里小朋友们会干什么? 1.位老师配合表演喜庆锣鼓。问:“刚才老师敲打的声音好听吗?你们听过吗?在什么时候听过的?” 2.再次示范:(老师按节奏击鼓)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声音?鼓的声音是怎样的?谁来学一学鼓的声音? 3.出示汉字:咚咚 4.师:鼓声好听吗?想不想再听? 师第二次击鼓,要求幼儿仔细听听老师是怎样敲的? 5.幼儿学击鼓,出示节奏图:×× ××∣×× ×∣,先让二到三名幼儿上来敲,让幼儿听是否正确,错的再敲一次,再让全体幼儿一起尝试。 6.出示锣:老师敲四下(× ×∣ × ×∣),问幼儿:这是什么声音? 问:锣的声音好听吗?想不想再听? 老师再次敲,要求幼儿仔细听。敲完,问:锣的声音是怎样的?谁来学一学? 师:刚才老师是怎样敲锣的?谁能学一下?(出示:× ×∣ × ×∣)大家一起来学一学。 师:你们能把鼓和锣的节奏连起来敲打吗?(先让两位幼儿分别用锣和鼓连起来敲,再让大家一起敲。)

7.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题目就叫《咚咚锵》, 播放歌曲《咚咚锵》。听后让幼儿说说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让幼儿跟着老师念歌词。 8.听音乐,学唱歌词。 9.两位老师边唱边对敲两遍,再让能力强的幼儿上来和老师对敲。 10.分组练习: (1)幼儿分两人小组自由练习,用手敲鼓,敲锣。 (2)男女合作,男敲鼓,女敲锣。 (3)幼儿用盆、筷子跟着音乐边唱边敲。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育英小学田厦 一、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 × | ×× × |×× ×.× |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 × | ×× ×× | × -|”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3、通过不同版本(美国、韩国、中国)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与情绪的不同。 4、用口风琴分别用C调和F调吹奏《铃儿响叮当》的副歌部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

要素表现歌曲。 难点:学习F调音阶并吹奏歌曲 四、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口风琴 五、教学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播放斯克斯版铃儿响叮当,让学生一进屋感受圣诞气氛) 2、师生问候 3、导入:同学们,每年的12月25日,我们的大街小巷跟平时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节日么? 有一位白胡子的慈祥老爷爷,他叫什么名字呀? 谁能描述一下圣诞老人的装扮? 同学们,这就是圣诞老人(出示图片) 那诞老人后边背的是什么呀?(礼物) 大家想不想要圣诞老人的礼物呀? 好,那我们的圣诞老人从美国出发了,来给我们中国的小朋友送礼物! 4、出示美国圣诞节图片,播放温馨的美国版《铃儿响叮当》 5、出示韩国圣诞节大街小巷的图片,播放时尚的韩国版《铃儿响叮当》 6、出示中国圣诞节图片,播放教学歌曲《铃儿响叮当》(边听边打拍) (用不同形式反复聆听歌曲,让学生在聆听中体会歌曲情绪) 7学习合唱,给每句话结尾加上“叮叮当” 8、曲谱,着重学习弱起小节与“ ×× × | ×× × |×× ×.× | × -|”部分 9、按节奏读歌词,注意弱起小节 10、试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注意弱起小节的演唱特点

中班音乐活动:咚咚锵

南京市香山路幼儿园 中班音乐活动:咚咚锵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咚咚锵》,掌握歌曲中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唱法。 2、在图谱的帮助下,大胆创编想象,能够运用拟声词替换“咚咚咚咚锵”并欢 快、愉悦地演唱。 3、感受喜庆的热闹气氛,体验和表现过新年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关于“春节”的知识。 2、图谱;音乐《咚咚锵》《发财发福中国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进场《咚咚锵》。 师:什么节日快到啦?(春节)我们一起来迎接这个节日吧! 2、复习歌曲《新年好》。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练习歌词“咚咚咚咚锵”。 师:听到你们唱的这么开心和好听,乐器也出来玩了,你们听!他们说了什么? 那咚和锵是谁发出来的声音?(鼓,镲) 2、完整练习歌词,重点练习休止。 (1)出示完整图谱。 师:鼓和镲一个高兴,说了好几遍,你们会吗?试试看。 (2)休止节奏练习。 师:这是什么意思呢?谁会说说看!——“休止控制” 3、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师:乐器高兴,都唱起歌来了,名字就叫《咚咚锵》,你们听! 在歌曲里你还听到什么? (2)幼儿尝试演唱。 (3)情绪化演唱。 师:过年很开心,唱的热情越来越高,气氛是往上走的,我们要唱出过年的味道。 4、创编乐器拟声词替换“鼓和镲” (1)幼儿创编拟声词。 师:你们唱的这么好,还有很多乐器也想出来唱歌呢,你们想想看我们可以用什么乐器来替换“鼓和镲“呢? (2)幼儿说一说创编内容。 (3)尝试替换演唱。 (4)再替换一次,并演唱。 三、结束部分:舞蹈《拜年》 师:我们不但唱的好,编的好,跳的也好呢,赶紧找一个空地方,我们拜年喽!

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初步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活泼欢快的特点,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滑雪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幼儿欣赏过歌曲《摇篮曲》、观看过滑雪橇的画面和录;PPT课件、音乐、串铃、自制滑雪板和雪橇活动过程: 一、比较欣赏,初步感受1. 欣赏、回忆歌曲《摇篮曲》 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歌曲,我们先来听听这一首。(PPT1 左喇叭)提问:宝贝们这首歌曲叫什么?听了有什么感觉? 小结:《摇篮曲》是慢慢的、轻轻的、柔柔的,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听的歌。 2.欣赏、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 提问:我们再来听听另一首歌曲,它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PPT1 右喇叭)提问:这首歌曲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听上去快快的、很开心很快乐的,我们可以叫它"欢快"。 提问:听到很欢快的歌曲,你会做哪些开心快乐的动作呢?(PPT1 右喇叭)(跟着歌曲的节奏开心地做动作)教师介绍:这首很活泼、很欢快的歌曲,名字叫(PPT2)《铃儿响叮当》,是美国的一位名叫皮尔彭特叔叔创作的。 二、理解欣赏,模仿表现1. 理解、模仿提问:我们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铃儿响叮当》,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教师清唱)提问:再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看看歌曲里的朋友们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PPT2喇叭, PPT3-22)提问:小朋友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呀?谁来做做这个动作? (个别示范--动作要求--全体模仿)小结: 滑雪--身体往下蹲,双手朝下一下一下地用力撑滑雪杆。 滑雪橇--坐在雪橇上,腿伸直,身体左一下右一下地摇着。 2. 模仿、表现师:--你们真棒!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串铃、雪橇、滑雪板,你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让我们一起来滑雪。(音乐轻)--宝贝们(幼:哎),准备好了吗?(幼:好了)让我们唱着《铃儿响叮当》一起去滑雪喽。可以和别人做不一样的动作哦!

小学音乐《铃儿响叮当》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稳定的速度、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表达歌曲欢快、风趣的情绪。 2.能编创四二拍子的声势动作参与歌曲表现,并用串铃、双响筒等打ft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到歌曲传递的乐观、积极、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传递的乐观、积极、 勇往直前的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黄人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曲,我们来欣赏一下。 1.播放小黄人版《铃儿响叮当》。 提问:有哪位同学听出了它们唱的是什么歌吗? 生:《铃儿响叮当》 师:哇,回答正确,看来同学们对这首歌曲的旋律很熟悉。这

是一首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美国节日歌曲,对!每当西方国家过圣诞节时,大街小巷里就会响起这首歌曲,歌曲让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呢,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认真聆听。 三、学习新课 (一)熟悉歌曲: 1、播放范唱《铃儿响叮当》。(第一遍) 版书:《铃儿响叮当》 提问:1、歌曲让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欢快的、活泼的、有趣的、开朗的 师总结。 提问:让我们一起用“l a”随乐轻声跟唱并且仔细体会歌曲的速度、力度、调式、节拍等音乐要素。 2、播放范唱《铃儿响叮当》。(第二遍) 引导学生:a、速度稍快。b、力度:mf。c、大调式。d:2/4师:请同学们根据节拍特点为歌曲设计声势动作。 老师给你们一些参考: 声势律动设计建议: 声势动作1:(左)拍腿(右)拍腿——捻指XX X 声势动作2:拍手——拍肩X X 声势动作3:捻指——点头X 0 师:请你用你最喜欢的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随音乐律动感受

小班教案 音乐《咚咚锵》

小班教案艺术《咚咚锵》 教材分析: 《咚咚锵》是一节以音乐为主的活动,选自于主题《过年啦》的第三分题《敲锣打鼓》。 本歌曲F调,,音域比较窄,只有唻—啦,歌词浅显易懂,朗朗上口,节奏明快,能够与幼儿产生共鸣。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敲锣、打鼓情景,深入体验春节的喜庆与热闹。通过齐唱,分组唱,表演唱等方式,激发幼儿对歌曲的兴趣,从而鼓励幼儿积极学唱歌曲。 学情分析: 小班上学期,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力,表现在对歌唱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之前幼儿已经学习一些2/4拍的歌曲,所以有一定前期经验。但在吐字、节奏方面的能力比较弱。本次活动,唱清楚歌词对幼儿来说是个挑战。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乐曲欢快的气氛。 2.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感受乐曲欢快的气氛。 活动难点: 学唱歌曲,感受乐曲欢快的气氛。 活动准备: 小锣、小鼓. 教学方法: 谈话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 说说我们怎样庆祝新年?在新年里小朋友们会干什么? 二、玩锣鼓: 出示锣鼓,提问:这是什么?怎么玩? 以“咚咚锵”的旋律为背景音乐。 1.请幼儿个别幼儿上来敲敲小鼓。 2.幼儿边玩,教师边念儿歌。 三、学唱歌曲: 1.跟着老师敲出的节奏学念儿歌 2.幼儿跟唱歌曲。 3.幼儿边拍节奏,边一起演唱。 4.随歌曲音乐,用拍腿和跺脚来表示锣和鼓的节奏。 5.引导幼儿跟着老师欢快的演唱。 还可以分成小鼓、小锣两组进行演唱。

6.表现歌曲,体验过节的快乐。 (鼓励幼儿边唱边模仿敲锣打鼓的动作,在会唱歌曲后,随歌曲按节拍分别做敲打小锣、小鼓来演奏。) 延伸活动:废旧物也会发出锣鼓声.

大班社会活动公开课优秀教案与反思圣诞节礼物

大班社会活动公开课优秀教案与反思: 圣诞节礼物 一、设计意图:圣诞老爷爷又来了,小朋友们 都很高兴,因为他们可以收到圣诞老爷爷送的礼物了。我的活动设计便是以圣诞老爷爷的礼物这一条 线索贯穿始终。新纲要中“根据幼儿特点组织生动 有趣、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的指 导精神为依据。我通过音乐、谈话、故事等多种方 法让幼儿了解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再用“制作 圣诞礼物”来装扮圣诞树。以孩子们感兴趣的圣诞 为主线,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今天 我组织的语言活动‘我想飞’正是通过为幼儿创造 一个以看.听.说.做为主题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环 境中产生对语言的兴趣,调动幼儿想说.爱说.愿说 的欲望,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二、目标确定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 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 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因此,根据纲要的要求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将本次活 动的目标定位于:

1、让幼儿了解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 2、知道圣诞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3、让幼儿制作漂亮的圣诞礼物,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知道圣诞节的一些风俗习惯;让幼儿制作漂亮的圣诞礼物,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从第一到第三的环节的逐步深入,将知识进行迁移,将重点逐渐攻破,将朦胧的渴求升为理想以及如何实现理想而努力 三、活动准备:我为本次活动准备了一下材料: 1、圣诞礼物、圣诞老人的信 2、圣诞帽、圣诞树 3、剪刀、彩纸、包装带、胶棒等制作礼物的各种材料 4、布置一间有圣诞气氛的活动室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谈话法、动手操作法、启发提问等教学方法 运用直观法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幼儿年龄小,利用多媒体动画能更好的引起幼儿的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