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全的消毒隔离相关制度

最全的消毒隔离相关制度

最全的消毒隔离相关制度
最全的消毒隔离相关制度

消毒隔离相关制度

1)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2)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3) 医疗消毒隔离制度

4) 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5) 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

6) 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

7) ICU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8)检验科感染管理制度

9)B超室消毒隔离制度

10)医院洗衣房消毒管理制度

11)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2)管理制度

13)无菌操作原则

1.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急诊与普通门诊、儿科门诊分开,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

二、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三、严格遵照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一定到指定隔离室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隔离和消毒。

四、所有诊室必须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紧急情况下配备“杰雪”消毒液进行手消毒。

五、各诊室应定时通风,诊疗桌、诊疗椅、诊疗床等每天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六、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诊疗床单、诊疗巾要一人一用一消毒。听诊器每天由医生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每周由护士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七、所有急救器材必须在读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并且清洁保存。

八、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呼吸机管道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立即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并干燥保存。湿化瓶应每日更换湿化液。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以及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卸部分应定期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九、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灭菌或更换。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2%的戊二醛使用效期不得超过二周;无菌包有效期不得超过7天;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持物钳或持物镊,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手持部分应在罐外,浸泡于1:8金星中,浸泡液的高度为无菌钳轴节以上2-3c m处,浸泡液每日添加,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

十、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必须认真洗手、戴口罩。

十一、传染病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肠道门诊应设立专用坐便器。传染病患者离开诊室后,应视传染情况选择相对应的终末消毒措施。

十二、急诊留观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应按要求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十三、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处理按《XX市人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收集、转运和最终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

2.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病人的安置应实施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对已确诊的传染病人应立即转科或转院隔离治疗,在未转之前,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

二、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乱串病室及外出。

三、凡遇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密隔离,用过的房间要消毒,用过的敷料要烧毁,对其被褥、衣服必须消毒;医护人员出入病室必须穿隔离衣、帽、鞋,并每出入一次必须换衣、帽、鞋并及时消毒处理。

四、病人的被套、床单、枕套和诊查单不准带有血、尿、便痕迹,做到随脏随换。禁止在病房、走道上清点卤弧?nb sp;

五、病室内要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经常通风换气,消除污染。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1次,每次1小时;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用消毒液拖地消毒。

六、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消毒。

七、治疗室、病房、厕所等的拖帕,应标识清楚,分开清洗,悬挂晾干,每周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八、血压计袖带应每周清洗,特殊污染后随时消毒。听诊器保持清洁,接触病人后及时消毒。

九、弯盘、治疗碗用后及放入消毒液进行预处理浸泡消毒后,送消毒供应室灭菌后再用;体温计用后放入消毒液内浸泡消毒,清水冲洗后晾干备用。

十、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必须进行床单元的终末消毒,其它物品按病室消毒隔离措施执行。

十一、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3.医疗消毒隔离制度

一、各种无菌操作前洗手,或用0.04%过氧乙酸小毛巾擦手。

二、进行注射、换药、导尿、穿刺等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各种无菌物品的放置处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三、各类污染物品必须清洗干净,由供应室集中进行高压消毒。

四、治疗室、换药室每日1次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月作空气培养1次(分别于消毒前和消毒后采样)。

五、无菌治疗巾4小时更换1次。

六、换药碗、镊子及持物钳污染后,经过含氯制剂清洗干净,每日送供应室高压消毒。

七、无菌棉签入盒高压消毒,使用时用无菌镊子取出,用后与供应室交换。

八、静脉用无菌液体开启铝盖中心部位后使用不超过2小时,肌肉注射用无菌液体不超过24小时,完全去除铝盖的静脉用液体不超过2小时或反复开启使用不得超过3次。凡开启无菌液体必须注明日期、时间、具体用途。

九、治疗室明确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及相对污染区,消毒物品必须注有消毒日期及作用期限,包括敷料桶、消毒罐等各种物品。

十、体温计使用后甩至35℃以下,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浸泡液每周二、五更换。

十一、碘酒、乙醇或碘伏消毒液瓶、无菌镊子罐每周高压消毒2次,消毒液每周二、五更换。

十二、便器每次用后清洗干净,并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冲净备用,每周更换消毒液1次。有条件者应使用一次性便器。

十三、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措施,器械、被服及病室都要按常规严格消毒处理,敷料应焚烧后深埋。

十四、传染病人入院按常规隔离,疑为传染者应隔离观察。病区发生传染病时,及时会诊、转科或转院,病人转出后的病房及床单位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十五、传染病人的种类污染物品和排泄物严格按“二消毒一清洗”、“先消毒后排放”的原则进行处理。

十六、病人出院后应更换床单被套及枕套,晾晒棉絮、枕蕊及棉褥,床旁凳、床架、床头柜用含氯制剂擦拭。病员死亡或传染病人出院后,病室被、褥、枕芯用紫外线消毒暴晒或密闭消毒

4.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治疗室布局合理,专人负责,严格区分有菌区与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进入治疗室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凡私人用物不得带进治疗室。

二、治疗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便用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三、治疗室应湿式清扫,清扫物品要专用,每日通风,有紫外线照射消毒,消毒液喷雾等措施,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m。

四、治疗室每日清扫、消毒二次,所有器械用物,每周更换大消毒二次,并注明消毒日期。打开的无菌液及无菌物品需继续使用时,应无菌保持24小时有效。

五、各种治疗注射应一人一针一管制(含皮试);用后针头、针管及一次性输液器应浸泡在有效消毒液内,消毒后送供应室统一处理。

六、体温表应在有效消毒液中浸泡后冲洗甩干备用。

七、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或无菌镊子,镊子与消毒容器应配套使用,一容器一器械,并浸泡在所不1/ 2-2/3处,有定期更换、消毒制度,并注明日期。

八、特殊感染、乙肝HbsAg(+)病人所用针头、针管、输液器等应单独浸泡处理,实行“双消毒”。

5.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或速干手消毒液,每次注射前后应洗手或消毒手一次。医务人员的手要每月监测一次,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cfu/cm2。

二、注射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操作前先洗手,衣帽整齐并且必须戴口罩。

三、无菌柜应每日进行清洁,无菌物品按日期依次放入柜内,不得有过期物品,所有无菌物品有效期不超过一周,过期应重新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应除去中包装,分类码放在无菌柜的防尘良好的柜内。

四、注射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包括皮试),用后必须按相关规定将注射针头放入锐器盒内,同时注意搞好个人职业防护,防止被针头刺伤。

五、室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操作台面三次,地面湿式清扫三次;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自然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月定期做空气细菌培养,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 00cfu/m3。

六、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

七、治疗室使用的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浸泡于1:8金星中,浸泡液每日添加。无菌罐、无菌镊、盛碘酒、酒精瓶每周压力蒸气灭菌2次。对特殊感染病人应与一般病人分开注射,所用物品器械单独处理。

八、抽出的药液、启开的静脉输用无菌液必须注明启用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6.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新生儿室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日小扫除,每周大扫除。清洁工作用湿式打扫,卫生工具应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别使用,应有醒目标志。室内不得有蚊、蝇、蚂蚁、蟑螂、老鼠等。

二、正常新生儿室每日通风2次,每次15-2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室温应保持在24℃-26℃,湿度为55%-66%之间。

三、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空气消毒(婴儿抱出喂奶时照射),每月进行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超过500个/m3。

四、新生儿被服、尿布、洗澡手术等,以及和其他新生儿所接触的物品,均应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

五、新生儿床套,每周更换二次,出院后更换被褥,全部物品进行终末消毒。

六、新生儿奶具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每次哺奶前,应消毒小毛巾,产妇拭净乳头、双手。喂奶毛巾专用,每次均要洗涤,并煮沸消毒。

七、新生儿室注射器,宜推广用一次性注射器。

八、新生儿暖箱每周二次消毒,并更换水箱中水,蓝光器每日擦拭玻璃一次。

九、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隔离制度,新生儿无交叉感染,不应有眼炎、脐炎、脓疮等。

7.ICU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室温宜保持在20℃~22℃为宜,湿度应保持在50%~60%为好,要有监测温湿度的装置。ICU房间应定期消毒处理,室内空气培养要求细菌总数在200个每立方米(200个/m3)以下。控制出入人员的数量,减少其流通量。

二、开门窗换气,一般每日2~3次,每次20~30min。

三、紫外线照射、84消毒液,可配成1:500的溶液进行喷雾。

四、严格洗手制度任何正常人皮肤上都有细菌存在,其中有少数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等,在正常人皮肤上不致引起感染,若一旦转移到人体易感部位,如伤口、肺部或泌尿生殖器等部位,尤其是在重症患者极易引起感染。为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在接触两个患者和两邻床之间,为病人作查体前,各种技术操作及无菌操作前,处理尿壶、便盆后,进入或离开ICU时,均应认真进行手的清洗,必须要在清洗后用75%的酒精溶液进行擦拭消毒。

五、ICU内墙壁、天花板,应保持无尘和清洗,每日应清洁处理,可用含氯消毒液500mg/L彻底擦洗一次。门窗、床柜、病床及各种装备仪器表面每日需用500mg/L84消毒液擦拭。各种各式的抹布分开使用,分类放置,每人每桌一块,定期消毒。地面可用500mg/L的84消毒液清洁处理,每日应不少于4次。

六、严格隔离制度转送进入ICU与进手术室一样,应当使用清洁车或活动床。严格掌握患者进入ICU的分房标准,为了预防交叉感染和防止其散布,进入ICU的患者一定要分房治疗,如患者本人无感染但需要肾透析者,宜住单房间。有潜在感染病例如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须住单房间。有传染病患者、器官移植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以及有明显感染者如开放性化脓或引流的脓胸病人等均需住隔离房间。隔离房间应在位于通气道的末端或ICU之外。

七、ICU内的机械通气应定时按说明更换通气机的细菌滤过器,以及每24h换一次通气的管道和连接器,为预防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雾化吸入器在使用前后应适当消毒处理。ICU内使用雾化吸入器管道一般都是用10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或清洗后熏蒸消毒。ICU内使用的外科器械必须彻底灭菌。

八、进入ICU要求更换衣鞋,戴帽子和口罩,外出时必须加隔离衣,更换外出鞋。所用衣、帽、口罩应每天换洗,以保持清洁。

8.检验科感染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二、室内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

三、工作前后、检验同类标本后、再检验别一类标本前用肥皂流水洗手。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检验戴手套,检验后立即用1000mg/L有效氯浸泡手,再用清水冲洗。

四、桌、椅、凳等表面和地面的清洁区湿式清洁每日1次,污染区每日工作前后用500mg/L的含氯制剂擦拭各1次。

五、工作衣帽每周换洗二次,拖鞋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1次。

六、抹布、拖把等清洁消毒器材分室使用。

七、检验报告单电脑纸打印发出

八、空气用紫外线每日消毒一次。

九、器材严格执行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原则上各类金属、玻璃、塑料、橡胶用后用1000mg/L含氯制剂浸泡4h,再清洗烤干,必要时用前高压灭菌。

十、贵重仪器污染时用2%碱性戊二醛擦拭消毒,作用30-60min,平时保持清洁。

十一、废弃固体标本及一次性器材焚烧,体液标本用2000mg/L含氯制剂浸泡2-4小时倒入厕所,每日处理1-2次,抽血针筒用后一对一调换,并装入危险品专用箱内焚烧。

十二、棉球罐、棉签每日一换,扎脉带一用一消毒。

十三、室内空气、物表、手、医疗用品每月监测一次。

十四、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

9.B超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超声工作室应配备高效灭菌灯或紫外线灯;应安装排气风扇,以保证空气流通。

二、超声工作室必须每天消毒,床单应每天更换。

三、对传染病患者进行诊疗后,应立即更换床单,有关物品要严格消毒,工作人员用消毒液泡洗双手。

四、探头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要,定期用无损探头的消毒液或无损探头的方法消毒。

五、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消毒液要定期更换,防止失效。

六、定期对空气、探头等做细菌培养检测。

10.医院洗衣房消毒管理制度

一、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流。

村卫生室各项制度

村卫生室管理工作制度 一、村卫生室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机构职责,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达到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村卫生室基本标准要求,有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健康教育室、预防保健室、公共卫生资料室、值班室,各室独立(明显标牌),科室布局符合感染管理要求。应符合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网络等条件,功能设置符合标准化要求。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业人员资质符合规定要求。及时完成卫生行政部门安排的工作。 二、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不得超范围执业;严禁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不得擅自增挂未经许可的医疗机构名称牌匾,不得发布未经审批的医疗广告。不得出具与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范围不相符的医学证明,不得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活动。 三、使用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病历、门诊日志、处方,做到书写规范,用药合理,资料保管妥善。 三、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及医源性疾病的发生,杜绝医疗事故。出现医疗纠纷要及时妥善处理,并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乡医基本用药目录,规范统一药品的采购渠道、使用与管理,严禁购进和使用假、劣药品及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医疗用品。购进药品及医疗器械要有真实、完整的购进记录,执行进货检查制度。 五、实行24小时门诊工作制,做好出诊、转诊及抢救工作,提供巡诊上门服务,为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宣传健康教育知识。 六、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对医疗服务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的要求,对医疗废弃物及时收集、处置,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弃物。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治疗(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室内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记清楚。 二、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二次,台面、地面消毒二次,保持清 洁。 三、医务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规程。 四、室内应设有无菌物品专柜,无菌物品按日期依次排列。无 菌包清洁无损,注有物品名称,有效日期、签名及化学指 示带(高危险性包内有化学指示卡),无过期包。 五、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六、启用无菌消毒液体需注明始用时间,开启的液体使用时间 不得超过2小时;抽吸的溶媒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最好采用小瓶装。 七、治疗盘内碘酒、酒精应加盖保存,无菌持物钳保存于有效 灭菌溶液内备用,持物钳、盛器每周灭菌一次。

八、贮存棉球、纱布等的无菌储槽一经打开,最长使用时间不 得超过72小时;频繁启用的无菌贮物罐应每日更换并灭 菌。 九、治疗车上物品应放置有序,上层为清洁区,底层为污染区。 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前、后应洗手,按清洁伤口、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特种感染伤口、应就地严格隔离(诊 室或病室),不得进入换药室;隔离伤口、特种感染伤口敷 料及器械按特殊消毒方法处理。 十、一次性注射器材、各种引流管、袋等物品按规定处理后放 置专用容器内封闭运送,进行无害化处理。 吸引器消毒 1.将污物加水后放入500mg/粒康威达片配置成的2000mg/L康 威达液中浸泡1小时后弃去。 2.再将吸引器瓶放入2000mg/L康威达液内浸泡1小时(需完 全浸没),取出后用清水冲净沥干备用。 3.橡皮管,瓶塞同上。 连续使用时,试管内盛有75%酒精,玻璃接管及试管每班消毒,吸引器每周消毒一次。 体温表消毒顺序

消毒隔离制度最新版

一、消毒隔离制度 1.医院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及其他公共场所。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诊疗护理处置前后要洗手,执行注射一人一针一管一使用,换药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3.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干无菌持物镊及缸每或4小时更换一次,注明更换日期、时间。 4.无菌物品均要写明灭菌日期,有灭菌指示带,布包装灭菌有效期一般为二周,梅雨季节性为7天。 5.消毒用碘伏及酒精注明浓度,每日更换,消毒瓶应加盖,每周消毒2次,无菌溶液注明开瓶时间,并签名。 6.冰箱每周消毒保养1次,物品放置有序,无过期物品。 7.治疗室、换药室区分有菌区和无菌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放置。 8.病室每天通风换气2次,地面每日湿式除尘二次,每周大扫除一次;治疗室、换药室每日空气消毒二次,每月空气细菌培养监测1次;紫外线消毒有登记,灯管有强度监测,不合格及时更换,超过1000小时更换。 9.便器每次用后消毒,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并有标识。 10.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要严密隔离,使用器械、被服、房间严格终末处理,敷料焚烧。 11.凡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 12.医务人员及病人的脏被服应分开存放及清洗消毒;凡出院、转院、死亡病人床单应进行终末处理。 13.口腔科和放射科要求使用一次性漱口杯,口腔科所有诊疗器械必

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高危险性器械必须灭菌。 14.对麻醉机的螺旋管、呼吸气囊、呼吸机导管、呼吸器、雾化器等,均应进行严格消毒灭菌处理。 15.各种内窥镜的清洗、消毒要彻底,并定期做细菌培养,接触乙肝病人的内窥镜应进行特殊处理。 16.门诊化验单经消毒后才能发出。 17.门诊应设传染病隔离诊室,一旦发现或疑有传染病员应立即就地隔离,按传染病报告程序上报。 监督检查: (1)在医院感染管理科指导下开展工作,协助医院感染科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控制感染和消毒、灭菌、隔离技术培训,要有活动内容记录。(2)各科室应在护士长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领导下完成规定的各项消毒灭菌检测工作,并按要求作好记录。 (3)各科消毒隔离制度上墙,对抽查、监测中存在的感染因素,薄弱环节有分析和改进措施,有“医院感染监测质量控制反馈表”。 (4)医院供应室、手术室、化验室每月进行卫生学监测一次,每次监测不少于四种标本,其中必须有空气、手、消毒液、物体表面监测项目。每季度接受区疾控中心进行卫生学监测。 (5)对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或暴发流行要及时报告护理部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协助做好调查、分析、提出有效控制方案,若隐瞒不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口腔科消毒管理责任制 1、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并在科室主任领导下工展工作。 2、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进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有医院感染反馈,改进及处理登记本。 3、门诊布局合理,分区无逆流与交叉,各牙椅之间用适宜的隔帘分隔(高1.6米左右),并有配套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快速干手设备及手消毒液。有独立的器械消洗、消毒、灭菌室。各诊室加强自然通风,治疗前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座椅及地面。每日工作前后用紫外线或臭氧进行空气消毒30min-60min分钟;每周对工作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处理。 4、口腔科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疾病标准预防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加强工作人员及清洁器械工人的岗位培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及手术隔离衣(小围兜)、防护屏、护目镜,接诊、治疗每个患者前后均戴手套,一人一换,戴手套前后均应洗手及手消毒。 5、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或消毒”的要求,各类诊疗器械按《医院消毒技术》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口腔检查器材尽量采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弯盘、一次性垫巾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标识齐全,无过期、无漏气、无破损,并禁止重复使用。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诊疗器械必须达到灭菌。修复、正畸印模须用消毒

液浸泡,石膏模型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置紫外线灯下一米距离内照射30分钟备用。 6、传染病患者就诊完后应严格按传染患者敷料、器械处理,防止污染,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其他终末消毒。 7、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正确,标识清楚,锐器放置正确。口腔医疗废物及使用后的一次性器具均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由专人统一回收、运送、焚烧处理并有记录备查。 8、口腔科医务人员被治疗器械刺破或损伤后立即局部处理,申请保健科,按医院《针刺伤处理条例》进行进一步检查与处理,并备有记录。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65832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1.全院医务人员要树立无菌观念,上班时衣帽整洁,执行标准预防原则,将每一病人视为具有传染性对象做好自身防护。工作中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工作服定期更换、清洗、消毒,遇有明显污染时,随时更换。重点部门可使用专用服装(或使用一次性产品),并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清洗消毒频次。 2.医护、医技和清洁卫生工作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营养室或院外公共场所。 3.住院病人应统一着装,病房环境、被服及床单元清洁消毒管理服从病房管理有关要求。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床单元需进行终未消毒处理。 4.各种医疗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工作中执行手卫生规范。如接触每个病人前后,进行各种治疗、操作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及可能污染的物品之后,处理污物之后等,均应洗手或手消毒。在进行手术前,要进行外科手消毒。 5.医院采购和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格产品,按照产品说明使用,使用科室不得自行采购。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6.口腔各诊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均属于感染高风险科室,一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建立相应规章制度,落实国家规范,做好有关监测。消毒供应室要建立并执行灭菌物品的质量追溯制度,对灭菌物品进行质量追溯管理。

7.医院建筑设施应有利于清洁、消毒处理,符合卫生学要求。口腔各诊室要保持环境清洁,定时通风换气,每日进行空气消毒2次。地面、物面每日擦拭,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及时消毒。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地面、物面每日消毒处理。 8.医院污水处理应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9.不同区域、不同床单元之间的洁具不得混用,使用后清洗消毒。 10.各种医疗废物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11.特殊感染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进行灭菌。 12.按要求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应卫生学标准要求。 13.进入人体组织的医疗器械,必须达到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各种注射、穿刺、采血等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手术器械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14.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要按规定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及消毒效果监测。 15.使用中的各种消毒剂要严格使用期限,标注开启时间,按使用说明配制使用。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必须保持其有效浓度,每次配制后使用前进行浓度测试并记录。按使用说明定期进行更换,同时对盛放消毒剂(灭菌剂)及相应制品的容器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16. 无菌镊子筒及镊子(持物钳)干式使用,打开灭菌包装后使

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卡上做标记。二、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房间,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剂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三、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要四、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患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换染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点单用品。单五、医护人员在诊治护理不同患者前后在,应洗手或用手快速, 消毒剂擦洗。剂 六、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护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管 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感品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内并粘贴标识,专人负责回收。回 七、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视及陪患护人员,必要时穿护 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裤 八、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使泄物及泄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规 九、各个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个包装、专人回收。包十、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病生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侵泡,并清洗后晾挂备液用。用 十一、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柜桌一巾,每日桌1—2次。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病一巾,每日一1—2次。十二、重点部门:乳手术十室室、

中心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重室(icu、cccu、nicu等)、导管介入治疗室、内镜室、管口口腔科、透析室等执行相应应部门的消毒隔离要求。 十三、特殊疾病和感染者者按相关要求执行。

村卫生室工作制度

村卫生室工作制度 1、认真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业、命名规范,卫生技术人员具备法定职业资格。 2、做到24小时应诊,出诊随叫随到,文明行医,服务热情。 3、门诊登记、门诊病历、处方等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4、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 5、认真执行《河北省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合理用药,不开大处方。 6、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符合规定时限和要求。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8、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管理规范,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用后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9、室内整洁、卫生,物品摆放有序。 10、各种收费及常见药品价格上墙,合理收费。 11、正规渠道进药,无假劣药品。 12、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和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培训、考核和业务指导。 13、按规定认真写有关卫生统计报表并及时上报。 14、加强医疗事故防范,严防医疗事故发生。 村卫生室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人民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制度。 1、按照法律要求实行传染病和因突发事件至致病人员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立即用电话通知本辖区内疫情管理人员,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2、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3、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治扩散。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污物、污水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进入人体组织或人的医用品必须高压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二、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 %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方法。 三、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四、消毒隔离措施 、医务人员在做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洗手,戴好帽子、口罩。治疗车上的无菌器械、敷料罐、缸,使用后应

及时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日期及时间。 、治疗室每日定时通风换气,用消毒液擦地,每周大扫除 次,治疗室用的擦布及拖布等应有标记且专物专用。 、病室各房间每日定时通风两次,每日晨间护理时用湿部套扫床,一床一套;每日擦小桌,一桌一布,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 、每周更换被服一次,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注射器使用后放入指定容器内,利器放入利器盒内。 、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药室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并每月做空气培养。 、体温表一人一支,每次使用后浸泡于 ??????含氯消毒液内消毒—冲洗—晾干—备用。 、门诊采取血标本,实行一人、一针、一巾、一止血带。 、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 )隔离患者有条件时住单间或单隔内,病室内或病室门口要备隔离衣,悬挂方法正确。 ( )患者专用体温表、便器,应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餐具,使用后回收集中处理。 ( )隔离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应用 ??????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血压表、听诊器等用 ??????含氯消毒剂消毒液擦拭,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先使用含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 ?分钟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1.医院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灭菌、隔离、无菌医疗用品管理等规范, 全院工作人员积极参加预防、控制院内感染有关知识的培训。 2.医务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不着工作服进食堂或离院外出。 3.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高 度危险性物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材和用品(中度危险性物品)必须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低水平消毒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特殊感染病人(如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经消毒或灭菌处理。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适当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4.各类灭菌的无菌容器、无菌包、器械包等要有明显的灭菌日期标识,无菌物 品按灭菌日期封闭保存在无菌物品柜,一旦污染应再次灭菌。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尽量使用小包装。严禁使用过期物品。 5.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 时注意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消毒液定期更换,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6.常用医疗用品的清洁消毒灭菌。 接触未破损皮肤的器具:血压计及袖带保持清洁,袖带每周清洗一次,有污染随时清洗消毒,扎脉带、火罐一人一用,用后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接触未破损黏膜的器具如开口器、舌钳、压舌板等,耐高温的选择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洁干燥保存。体温表用1%过氧乙酸浸泡三步法消毒。 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和麻醉剂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吸引器、雾化器等工具,耐高温的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洁干燥保存。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等器材,必须定期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蒸馏水。 7.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8.无菌容器及持物钳等定期灭菌,盛碘酒、酒精等消毒液的容器保持密封,定 期灭菌;碘棉签、酒精棉球、外用药、消毒液等注明开瓶日期与失效日期。 注射、抽血等一人一针一带。 9.病房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床头桌、床头、椅子、门把等,每日湿擦,保持清洁。拖把抹布要专用、用后彻底消毒。 10.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手术室、供应室、监护室、检验科等应每日清洁 消毒,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如使用紫外线消毒,要登记消毒时间、定期监测紫外线强度。 11.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必须做好床单位终末消毒,床、椅、桌、墙壁及使 用后医疗用具等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被褥洗晒消毒。 12.病人被褥、衣服要每周至少更换一次,如有污染,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 廊清点。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消毒隔离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FS-QG-67672 编 号: 消毒隔离制度 Model disi nfectio n and isolati on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消毒隔离制度 1. 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 脱去工作服。 2. 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 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 无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 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 4. 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 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定期消毒。 5. 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 清点,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6. 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备用,药杯、餐具必

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定期更换消毒。 7. 有严重感染及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放单独病房,病 室在事先进行消毒。 8. 出院病人的单元,必须做好终末处理,床、椅、桌及 墙壁,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 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 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9. 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儿科门诊应设预检,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 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 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10. 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 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转 科、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 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11. 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

村卫生室管理制度

村卫生室管理制度 一、传染病管理制度 1、根据“防病”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做好主要传染病的疫点处理和消毒隔离工作。 2、深入村内进行巡诊,对传染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3、加强传染病管理,按季节完成各项预防接种工作,并做到全程、适时、足量。 4、做好以除害防病、卫生创建、健康教育和管水管粪为重点的爱国卫生、饮食卫生、学校卫生、幼托卫生及职业危害等的卫生技术指导工作。 5、认真做好疫情报告,对主要传染病、慢性病(指精神病、结核病、恶性肿瘤)及眼病、牙病、性病、老年保健的造册登记,并进行系统管理,定期随访,做好记录。 6、宣传卫生防病知识,防止农药中毒、食物中毒、触电、溺水、外伤事故的发生。 二、门诊登记制度 1、坚持文明行医,坚守工作岗位,病人随叫随到,及时诊治,耐心解答问题。做好门诊、出诊、转诊人次和发病情况的登记、汇总、积累、分析、保管和上报工作。 2、做好门诊病史书写,要求字迹清楚、文句通顺、内容完整、简练、正

确。应用钢笔书写,病史记录做到“六全”,即:主诉、现病史、检查、诊断、用药、签全名。 3、凡是有药物过敏者,应在病历显著位置注明过敏药物名称,没有使用病史卡的应建立疾病登记簿。 4、遇有疑难病例或诊断困难的疾病,应填写扼要病史,提出转诊要求。 5、认真做好基础资料上的保存、整理、积累工作。做到封面整洁、填写完整、清晰。使用全县统一印制的“八册一账”登记。 6、严格合作医疗、健康保险制度的有关用药规定。 三、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工作时需穿白色工作服,注射、换药时应戴工作帽和口罩。 2、加强无菌观念,坚持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各种注射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且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须毁形、消毒、统一处理。 3、诊断室、治疗室等每天用0.2%过氧乙酸喷雾或揩擦,如被传染病人污染,则应立即用0.5%过氧乙酸消毒。 4、体温表用1%过氧乙酸溶液或含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5分钟后,再放入另一1%过氧乙酸溶液或含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然后用冷开水冲洗或75%酒精擦洗,再用灭菌纱布揩干后备用。 5、压舌板用后浸入0.5%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后清洗烤干,纸包后高压消毒。 6、消毒镊子要专用,用2%中性戊二醛浸泡。盛器要加盖,盛期每周煮沸

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取 标准预防措施认真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2.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洁,公共场所应及时脱去工作 服。 3.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 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上有标记;凡遇有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单独安置,严密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4.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病房,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 离及防护措施,并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5.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 扫,进行空气消毒每周一次。治疗室、换药室坚持每日清洁、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住院患者(除急、重病人外),必须24小时内完成卫生处理(洗澡、剪指甲、更换衣物),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行终末消毒。 6.患者的病员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及时更换,脏被 服放于污物袋内。 7.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 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记,专人负责回收。 8.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索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 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9.遇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严格执行接触隔离并悬挂标 识,患者尽量置于单间,与患者直接接触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要专人专用并每日消毒,加强手卫生、无菌操作和环境清洁消毒。 10.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 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1.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12.病房及卫生间的他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应分开使用,标 记清楚。用后消毒液侵泡,清洗后晾挂备用。 13.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 次。病床湿试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14.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 室(ICU、CCU、ICU等)、导管介入治疗室、内镜室、口腔科、透析室及特殊感染者按相关消毒隔离要求执行。 15.灭菌物品(棉布包装材料和开启式容器),温度25°以 下,有效期为10d-14d;抽吸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溶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16.病区治疗车、换药车及病房门口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等。

消毒隔离制度4

消毒隔离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制定消毒隔离制度,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消毒隔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 2、定期组织对各类医护人员进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的培训考核工作;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3、监督指导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及隔离等技术操作规程。 4、监督医疗用品、医疗器械、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产品等应符合国家消毒隔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要求。 5、对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6、一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应迅速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指导消毒灭菌及隔离。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不带首饰,指甲不能超过指尖,穿工作服不得进入食堂、宿舍、会议室和医院以外的环境。进入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介入中心等重点部门应按重点科室管理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及要求更衣。 2、医务人员诊疗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诊疗工作中应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严格执行手卫生。

3、地面、物体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其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4、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导管室(介入中心)、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科等区域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采用500mg/L有效含氯消毒液至少消毒1次,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 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 6、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应一用一灭菌。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7、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清洗、消毒或灭菌;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 8、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因素等,确保消毒效果的可靠。 9、普通病房首选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良,宜采取机械通风;重点部门和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每日至少1次对室内进行空气消毒并记录。 10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同类感染患者相对集中,特殊感染患者单独安置。传染病(疑似)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

病区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病区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无菌操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穿工作衣服、洗手戴好帽子、口罩。 2、无菌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使用后应及时盖严,每周高压灭菌2次,消毒液定时更换,浓度符合要求,注明灭菌日期、开启日期和时间、负责人姓名。 3、各诊室、治疗室、抢救室、重症监护室、换药室、注射室、、无菌器械敷料室、隔离观察室、传染病房、供应室等均有严格的消毒、灭菌、隔离制度,每月做空气微生物监测1次,监测达标有报告及登记。 4、治疗室、换药室每日通风换气,定期清扫,工作人员进治疗室要戴帽子、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抹布、拖把应有标记,专物专用。 5、病室定期通风换气,每日晨间护理时用湿式扫床,一床一套;一桌一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晾干。 6、被服每周更换一次,如有污渍随时更换。换下的脏被服放于污物袋。 7、暖瓶、痰盂、便盆等用具专人专用,出院时消毒后带走。 8、采血使用的注射器、针头直接焚烧。 9、体温表一人一支,用后浸泡消毒。 10、输液操作一人一针一管一止血带,用后消毒。 11、治疗室、换药室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 12、隔离单位 ①严重感染及传染患者要单独安置,病室门口挂隔离衣,放洗手盆,内盛消毒液。 ②为隔离患者进行操作时要穿隔离衣,操作完脱去隔离衣并消毒双手。 ③隔离患者物品专用,一次性用物使用后回收集中处理。

④隔离患者用过的血压表、听诊器等用消毒液擦拭,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浸泡。 ⑤在含氯消毒液内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⑥传染患者应在规定范围内活动,不得外出。 13、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患者,应严格隔离,用过的器械、被服要灭菌,用过的敷料焚烧。 14、各种内窥镜使用后必须认真清洗,彻底消毒;乙肝患者应固定内窥镜,用后严格消毒。 15、患者转科、出院或死亡后要进行终末消毒。

村卫生室各项制度

村卫生室工作制度 一、村卫生室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认真履行机构职责,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时完成卫生行政部门安排的工作。 二、使用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病历、门诊日志、处方,做到书写规范,用药合理,资料保管妥善。 三、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及医源性疾病的发生,杜绝医疗事故。出现医疗纠纷要及时妥善处理,并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乡医基本用药目录,购进药品及医疗器械要有真实、完整的购进记录,执行进货检查制度。 五、实行24小时门诊工作制,做好出诊、转诊及抢救工作,提供巡诊上门服务,为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宣传健康教育知识。

村卫生室管理制度 一、村卫生室必须达到卫生部颁布的村卫生室(所)基本标准要求,诊断、治疗、药房三室分设,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业人员资质符合规定要求。 二、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不得超范围执业,严禁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三、不得擅自增挂未经许可的医疗机构名称牌匾,不得发布未经审批的医疗广告。 四、规范药品的采购、使用与管理,严禁购进和使用假、劣药品及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医疗用品。 五、不得出具与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范围不相符的医学证明,不得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活动。 六、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对医疗服务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的要求,对医疗废弃物及时收集、处置,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弃物。

乡村医生工作职责 1.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为病人文明服务,对病人态度和蔼,检 查认真,诊断正确,治疗得当,收费合理。 2.刻苦专研业务技术,认真执行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3.严格技术操作常规,认真书写处方等病历性资料。提高医疗质 量,严防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4.做好值班、出诊、巡诊等工作。 5.按时完成卫生局交办的各项工作,在村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 做好本村的各项卫生工作。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 二、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人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其中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与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清洁消毒或灭菌处理。 四、灭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各科室、病区按照日期先后存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使用,并做好标识。并按灭菌日期排放,有效期不超过7天,超过7天应重新灭菌方能使用。 五、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 六、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版)》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与普通门诊要做到挂号、候诊、收费、取药、检验、注射、厕所等分开。 七、医院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有明显的隔离标志。黄色为空气隔离标志,粉色为飞沫传播隔离标志,蓝色为接触隔离标志。

八、病人用的一次性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等要严格一次性使用,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复用的应一人一用,送供应室集中消毒。呼吸机螺旋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除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湿化液应为无菌水,每日更换。 九、吸痰操作执行一人一次一管,一次性吸痰管使用后放入医垃圾袋;盛放吸痰管的容器每日更换灭菌;吸痰器的吸引瓶使用时,应先放入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再吸痰,紧急情况可先吸痰再放消毒液;使用中的吸引瓶,应每班倾倒吸引物,使用完成后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十、病人使用体温表先清洗再放入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捞出冲洗擦干备用,盛放体温表的容器每日清洁,每周高压灭菌两次;含氯消毒剂现用现配,用时监测,每日更换。十一、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每日空气消毒2-3次,有记录;紫外线灯管有累计照射时间、更换日期及强度监测记录,使用中紫外线灯管低于70uw / cm2 应更换灯管,灯管每周用70%~80%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空气消毒机过滤网每月清洗一次,有记录。 十二、地面与物体表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10ml),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用后抹布或拖把需浸泡于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30分钟后,再清洗晾干备用。被肝炎病毒污染时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洗。拖把要分室使用,标识明确,使用后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备用。)十三、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

各科室消毒隔离章程制度

急诊科消毒隔离制度 1.设独立小区,小儿诊室和输液室与成人诊室和输液室分开。 2.医务人员上班要衣帽整洁,无菌操作戴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各诊疗区域应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洗手池、非手接触式水龙头、清洁剂、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用品。 4.应严格遵守标准预防,有职业暴露可能时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5.严格遵照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将病人转至指定隔离室诊治,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不同传播途径的病人要分开安置,无条件安置时要及时汇报,规范转诊。 6.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传播的隔离、空气传播的隔离和飞沫传播的隔离。 7.做好消毒灭菌管理工作,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及时去污,密闭送供应室集中处置。 8.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清洁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9.观察室、输液室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20~30分钟,不宜开窗通风如室外尘埃密度较高或极度寒冷时,可使用动态空气消毒器。 10.物品、环境清洁消毒详见相关制度。 11.生活垃圾应放入黑色袋内,医疗废物应置入黄色医疗废物袋内,锐器放入锐器盒内,严禁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 1.注射室内宽敞明亮,有空气消毒设备及专用的清扫用具。 2.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注射室各项规章制度,衣帽整洁,进行各种治疗前用皂

液、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剂擦手,严格执行手卫生。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实行一人一针一管。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4.室内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每日坚持湿式打扫,紫外线消毒一次,有记录。 5.传染病人按传染病消毒隔离原则执行。 流产室消毒隔离制度 1.进入人流室内须穿工作衣,在指定地点换鞋,戴口罩、帽子、洗手。除相关工作人员外,其它人员不得入内。 2.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定时通风换气。每晨进行湿式清洁,湿擦各种物体表面,湿拖地面,抹布、拖把分区使用,标记明显,用后及时清洁、消毒,悬挂凉干备用。每周全面大扫除一次。要求达到环境整齐、无污染源、无卫生死角、空气新鲜。 3.每次手术结束后应进行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手术后及时清洁手术床、器械台、地面等。当物体表面和地面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液等污染时需消毒。消毒方法: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或拖地,作用30分钟,消毒后物体表面和地面应当保持干燥。 4.室内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有消毒记录。按规范要求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 5.工作人员术前按外科手要求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技术。 6.手术器械、物品一用一灭菌,确保灭菌合格率100%。一般诊疗用品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带。 7.做好消毒灭菌管理工作,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及时去污,密闭送供应室集中处置。

8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

1.目的:为医护人员执行护理操作提供消毒隔离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全院各科医护人员。 3.定义:消毒隔离是消灭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是控制医院 感染关键之一。 4.权责: 4.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度的修订、完善,督查。 4.2各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监督制度落实。 4.3全体医护人员落实和相互监督。 5.作业内容: 5.1 全体医护人员着装整齐(统一工作服、鞋、护士帽、长发必须戴头花及发不过肩),不 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院外公共场所。 5.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3 诊疗、换药、护理、处置等工作前后,用皂液流水洗手2~3分钟,按“七步洗手法” 搓手15 秒以上。晨间护理、测量体温、治疗、护理间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接触传染患者后应严格消毒清洁手2 分钟;接触或疑有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脱手套后严格清洁双手。 5.4 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 须达到消毒要求。换药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晨间护理一床一巾湿式扫床,床旁桌做到一桌一巾湿擦,吸氧湿化瓶及管道每人使用一套,湿化液每天更换,待该病人使用结束浸泡消毒处理,体温表每病人一支,每次测量时护士予75%酒精棉签擦拭消毒,待病人出院后送患者带回。 5.5 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干罐储存无菌持物钳使用时间不应超过4h。每次静 脉采血均戴手套,一人一更换。治疗车及治疗台面一用一擦拭(75%酒精)。止血带一用一消毒。 5.6 无菌物品必须写明灭菌日期,有灭菌指示带,灭菌有效期根据季节为7-10 天。所有 无菌包存放以左进右出为原则,专人专班次检查无菌包的有效期和质量,无菌包掉地或误放不洁之处或沾有水液,均应视为受到污染,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应重新按消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管理 (1)医院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下班、开会、就餐时应脱去工作服。 (2)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清洁或无菌操作前、体液风险暴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摘手套后立即洗手及手卫生消毒。 (3)进入治疗室、换药室等应衣帽整洁、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特殊区域的医护人员应相对固定,接触不同传染病患者要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2、患者的管理 (1)传染病患者按病种分区隔离,有严重感染及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应置于单间病房。 (2)儿科、感染科、急诊科应设预检分诊处,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 (3)传染病患者及疑似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用双层黄色专用袋包装后再送入洗衣房。 (4)传染病患者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如需要去其他科室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5)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6)凡厌氧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病人用后的器械、被服、房间都要严格消毒,用过的敷料要烧毁。 二、环境管理 1、空气消毒 (1)治疗室、换药室、产房、妇产科检查室、新生儿室及重症监护室等每日紫外线灯空气小2次,普通病房每周消毒1次。特殊情况随时消毒。 (2)病人无法移动(有人)的房间: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①预防性消毒:每天定时消毒1---2次,每次2小时。 ②动态消毒:一般在人员流动高峰期间进行开机,持续消毒。关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