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选择题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等多种要素。

A 教学环境

B 教学方法

C 教学手段

D 教学目的

2.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 布鲁纳

B 布卢姆

C 桑代克

D 斯金纳

3.教育心理学诞生于()。

A 1903 年

B 1913 年

C 1924 年

D 1934 年

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布鲁纳

D 加涅

5.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

A 20 世纪20 年代以前

B 20 世纪20 年代到50 年代末

C 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末

D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6.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A 20 世纪20 年代到50 年代

B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C 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末

D 20 世纪90 年代起

7.教育心理学正式诞生于()。

A 20 世纪末

B 20 世纪初

C 19 世纪末

D 19 世纪初

8.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编写者是()。

A 廖世承

B 房东岳

C 潘菽

D 陆志伟

9.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A 学生的学习

B 教育措施

C 学校环境

D 学与教的规律

10.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

视的重要内容。

A 教学内容

B 教学媒体

C 教学环境

D 评价反思过程

11.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 教学过程

B 教学手段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12.学习的主体因素是指()。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手段

D 教学环境

13.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 教学媒体

B 教师

C 学生

D 教学环境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教学方法

B 教师

C 学生

D 学习过程

第二章中小学心理发展与教育

选择题

35.下列不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的是()。

A 连续性与阶段性

B 定向性与顺序性

C 平衡性

D 差异性

36.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18 岁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培养()。

A 主动性

B 自我同一性

C 勤奋感

D 自主性

37.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 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 自主性

B 主动性

C 勤奋感

D 自我同一性

38.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

人士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辐合型

C 发散型

D 场依存型

39.学生做作业时,有的学生喜欢和别人对答案,不敢肯定自己的回答;有的学生坚持自己的答案。坚持自

己答案的学生认知风格属于()。

A 沉思型

B 冲动型

C 场独立型

D 场依存型

40.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A 场依存型

B 发散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41.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7~12 岁儿童处于()。

A 形式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感知运算阶段

D 具体运算阶段

42.进入中学后学生开始写议论文,他们能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

论这属于()。

A 形式运算阶段

B 前运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感知动作阶段

43.如果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那么他的年龄是()。

A 0~2 岁

B 2~7 岁

C 7~11 岁

D 11~16 岁

4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45.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A 自我中心性

B 客观永久性

C 守恒性

D 可验证性

46.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最先成熟的是()。

A 生理自我

B 社会自我

C 心理自我

D 自我检验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选择题

81.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属于心理学对学习的定义?()

A 学解算术题

B 手碰到火后马上缩回

C 学习游泳

D 小孩害怕打针

82.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 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 望梅止渴

C 蜘蛛织网

D 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83.学习不是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在头脑内部形成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属于()的观点。

A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 尝试错误说

D 认知学习理论

84.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信息是()。

A 发现学习

B 意义学习

C 接受学习

D 机械学习

85.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 能力

B 技能

C 兴趣

D 刺激一反应联结

86.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巴甫洛夫

B 桑代克

C 托尔曼

D 斯金纳

87.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C 奥苏伯尔

D 桑代克

88.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心理学家是()。

A 苛勒

B 托尔曼

C 桑代克

D 巴甫洛夫

89.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 斯金纳

B 巴甫洛夫

C 桑代克

D 班杜拉

9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心理学上的这种现象指()。

A 消退

B 获得

C 泛化

D 分化

第四章学习动机

选择题

123.成败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

A 马斯洛

B 韦纳

C 班杜拉

D 阿特金森

124.学生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

A 自我实现的需要

B 尊重的需要

C 社交的需要

D 生理的需要

125.根据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学生学习较容易的任务时,应尽量使学生紧张一些

B 在学生学习较复杂的任务时,应尽量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C 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尽量心平气和的慢慢引导

D 不论学习任务难易都应保持同样的动机水平

126.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

A 直接强化

B 自我强化

C 负强化

D 替代强化

127.学校利用评“三好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主要是发挥()的作用。

A 认知的内驱力

B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 附属的内驱力

D 期待的内驱力

128.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 认知内驱力

B 附属内驱力

C 欲望内驱力

D 自我提高内驱力

129.认知内驱力属于()。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直接动机

D 间接动机

130.自我效能感理论最早提出的是心理学家()。

A 班杜拉

B 麦克里兰德

C 奥苏伯尔

D 阿特金森

131.根据成败归因理论,内在、不稳定的因素是()。

A 能力

B 努力

C 运气

D 任务难度

132.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和()。

A 追求利益

B 避免失败

C 回避困难

D 追求刺激

第五章学习迁徙

选择题

168.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 顺向正迁徙

B 逆向正迁徙

C 顺向负迁徙

D 逆向负迁徙

169.物理课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课中的审题活动,这是一种()。

A 负迁徙

B 垂直迁徙

C 一般迁徙

D 具体迁徙

170.学习信息时,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称为()。

A 相似干扰

B 后摄干扰

C 接近干扰

D 前摄干扰

171.认为迁徙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这是()的观点。

A 形式训练说

B 共同要素说

C 经验类化理论

D 关系转化理论

172.老师上课前,先要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相关内容,然后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这种的作法遵循

的迁徙理论是()。

A 关系说

B 认知结构的迁徙观

C 形式练习说

D 相同要素说

173.学生学习完直角后再学习钝角,直角的学习对钝角学习的影响是()。

A 顺向正迁徙

B 顺向负迁徙

C 逆向正迁徙

D 逆向负迁徙

174.心里定势对解决问题()。

A 具有积极作用

B 具有消极作用

C 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D 没有作用

175.奥苏伯尔接受了布鲁纳有关迁徙的思想,提出了()迁徙理论。

A 概括说

B 认知结构

C 相同要素说

D 关系转换说

176.()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徙中的作用。

A 奥苏伯尔

B 桑代克

C 贾德

D 格式塔

第六章知识学习

选择题

201.陈述性知识的哪种基本单元储存了空间联系的信息()。

A 命题

B 时间序列

C 产生式

D 表象

202.陈述性知识的哪种基本单元储存了观念及概念间的有意义联系到信息()。

A 命题

B 时间序列

C 产生式

D 表象

203.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A 产生式

B 图式

C 命题

D 表象

204.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 词汇学习

B 符号学习

C 概念学习

D 命题学习

205.儿童在知道“香蕉”“葡萄”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习的概念就具有了意义,这种学

习称做()。

A 派生归属学习

B 相关归属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206.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可以把知识的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 公式学习

B 命题学习

C 原理学习

D 推理学习

207.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 时快时慢

B 不快不慢

C 先慢后快

D 先快后慢

208.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为()。

A 5±2

B 7±2

C 6+2

D 8±2

第七章技能学习

选择题

238.技能的活动方式是()。

A 合乎法则的

B 不随意运动的

C 遗传获得的

D 知识经验的

239.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方式是()。

A 操作技能

B 心智技能

C 意志

D 情绪

24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 抑制现象

B 挫折现象

C 高原现象

D 低分现象

241.吹、拉、弹、唱属于()。

A 识记技能

B 心智技能

C 操作技能

D 认知技能

242.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动作方式是()。

A 智力技能

B 操作技能

C 能力

D 态度

243.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

属于心智技能的()。

A 原型定向阶段

B 原型操作阶段

C 原型内化阶段

D 动作的认知阶段

第八章学习策略

选择题

263.下列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 计划策略

B 学习策略

C 监控策略

D 调节策略

264.反思评价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 精加工策略

B 认知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265.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A 动作技能

B 具体方法

C 复杂方案

D 学习工具

266.下列学习策略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A 谐音联想法

B 举例

C 列提纲

D 解释意义

267.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有人按照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照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种属于()。

A 元认知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认知策略

D 复述策略

268.学生在记圆周率3.14159 时,用“山巅一寺一壶酒”来记,这是利用了()。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调节策略

第九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

选择题

287.沿着不同方向去探索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 发散思维

B 辐合思维

C 形象思维

D 抽象思维

28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 形象思维

B 发散思维

C 辐合思维

D 直觉思维

289.抓住问题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

A 发现问题

B 理解问题

C 提出假设

D 检验假设

290.“知人所不知,见人所不见”,这表明创造性的()。

A 流畅性

B 变通性

C 指向性

D 独创性

291.头脑风暴的提出者是()。

A 奥斯本

B 布鲁纳

C 吉尔福特

D 奥苏伯尔

第十章品德的发展

选择题

313.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 皮亚杰

B 柯尔伯格

C 加涅

D 班杜拉

314.皮亚杰认为在10 岁以后,儿童的道德行为处于()。

A 他律阶段

B 无道德规则阶段

C 自律阶段

D 独立阶段

315.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

A 品德

B 态度

C 意向

D 个性

316.道德判断出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表明其道德认识的发展水平是()。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超习俗水平

317.道德判断出于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表明其道德认识的发展水平是()。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超习俗水平

318.通过观察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这种强化作用属于()。

A 直接强化

B 替代强化

C 自我强化

D 内部强化

第十一章学校群体心理

选择题

342.“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人际吸引中的()。

A 相似吸引

B 互补吸引

C 邻近吸引

D 外表吸引

343.人的年龄也会造成沟通障碍,所以“代沟”是指()。

A 心理障碍

B 个性障碍

C 地位障碍

D 文化障碍

344.吸引和排斥、合作和竞争是学校里面主要的()。

A 人际关系

B 对立统一关系

C 心理互动过程

D 人与人的矛盾

第十二章学生与教师心理健康

选择题

373.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学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求救,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

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在这里运用了行为改变中

的()方法。

A 强化法

B 代币奖励法

C 行为塑造法

D 示范法

374.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愉快刺激,这是()方法的运用。

A 代币奖励法

B 示范法

C 强化法

D 惩罚法

375.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思考的事情,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这种行为属于()。

A 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B 恐怖症

C 强迫症

D 焦虑症

376.下面哪一条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A 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B 自我调控能力

C 智力超常

D 人格结构的稳定和协调

第十三章教学目标与评价

选择题

393.反映一份量表多次测验在分数稳定、一致程度,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

间的一致性。这是指测验的()。

A 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394.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且评价的资料采用观察、谈话等方式收集,这种评价称为()。

A 标准参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非正式评价

395.要了解学生对某学科的学习态度,最好使用()。

A 标准成就测验

B 教师自编测验

C 心理测验

D 观察法

第一章

选择题答案

1.A

2.C

4.B

5.C

6.C

7.B

8.A

9.D

10.C

11.C

12.A

13.B

14.D

第二章

选择题答案

35.C

36.B

37.A

38.D

39.C

40.D

41.D

42.A

43.C

44.C

45.A

46.A

第三章

选择题答案

81.B

82.D

83.D

84.B

85.D

86.A

87.C

88.A

89.A

90.C

第四章

选择题答案123.B 124.A 125.D 126.D

128.D 129.A 130.A 131.B 132.B

第五章

选择题答案168.B 169.C 170.B 171.A 172.B 173.A 174.C 175.C 176.C

第六章

选择题答案201.D 202.A 203.A 204.D 205.C 206.B 207.D 208.B

第七章

选择题答案238.A 239.B 240.C 241.C 242.B 243.B

第八章

选择题答案263.B 264.B 265.C 266.C 267.B 268.B

第九章

选择题答案287.A 288.B 289.B 290.D 291.A

第十章

选择题答案313.A 314.C 315.A 316.A 317.B 318.B

第十一章选择题答案342.A 343.C 344.A

第十二章选择题答案373.A 374.D 375.C 376.C

第十三章选择题答案393.A 394.D 395.D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09-04-24 16:04 高等教育心理学 填空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个性心理系统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等四各方面。 三、人的心理是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四、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五、在记忆活动中,知识的巩固主要通过(识记)和(保持)这二个记忆环节来实现的。 六、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七、品德的心理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八、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图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九、按照记忆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 十、学生学习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 成、(智能的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行为规范的学习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十一、动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同的教材直观和知识感知方式。就直观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为三种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十三、健康的新概念主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十四、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 十五、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行为后果而间接产生学习,被称为(观察学习,亦称社会学习)。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班都拉)。 十六、教学反思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评价)。十七、教学评价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十八、心理学认为,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 十九、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二十、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二十一、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它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 二十二、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二十三、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明确教学目的)、分析任务、(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高等教育心理学-选择题试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单选题1 1.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30分) A、教学媒 B、教师 C、学生 D、教学环境 标准答案:B 2 2. ()?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30分)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苛勒 标准答案:A 1 3. ()?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30分)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苛勒 标准答案:A

2 4. ()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等不朽的教学心理学思想。(30分)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标准答案:B 1 5.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答案:D 2 6. ()主要描述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33.33分) A、思考 B、记忆 C、认知 D、感觉

标准答案:C 3 7. 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33.34分)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答案:D 1 8.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答案:D 2 9. 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33.33分)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答案:D 3 10. 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对于具体运算阶段描述正确的是()。(33.34分)

教育心理学课后选择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 1、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B ) A、学生与教师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A)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D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4、( C )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斯 5、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资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B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教育经验总结法 6、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自我中心是哪个阶段的主要成就?(B)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9、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10、个体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D) A、语言智能 B、逻辑-数学智能 C、空间智能 D、内省智能 1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2009-08-30 11:19:15) 标签:摘自湘雄杂谈分类:教师资格考试 1、个体心理及其构成 答: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它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人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个体的不同心理状态体现着主体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就是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2、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的关系 答: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和水平。 3、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答: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称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4、对心理学创建时期著名的学派: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有所了解,并评伦其理论。掌握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学派名称/创始人/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构造主义/冯特/铁欣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三种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内省的方法。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直接观察和描述。 机能主义/美国的詹姆士/杜威/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行为主义/美国的华生/斯金纳/否定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德国的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反对把意识分解成元素,而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正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的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 认知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看来,环境的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的因素。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但他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存储和操作,并进而影响到人类的行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计算机模拟。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汇总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选择题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等多种要素。 A 教学环境 B 教学方法 C 教学手段 D 教学目的 2.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 布鲁纳 B 布卢姆 C 桑代克 D 斯金纳 3.教育心理学诞生于()。 A 1903 年 B 1913 年 C 1924 年

D 1934 年 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布鲁纳 D 加涅 5.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 A 20 世纪20 年代以前 B 20 世纪20 年代到50 年代末 C 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末 D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6.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A 20 世纪20 年代到50 年代 B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C 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末 D 20 世纪90 年代起 7.教育心理学正式诞生于()。

A 20 世纪末 B 20 世纪初 C 19 世纪末 D 19 世纪初 8.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编写者是()。 A 廖世承 B 房东岳 C 潘菽 D 陆志伟 9.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A 学生的学习 B 教育措施 C 学校环境 D 学与教的规律 10.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 视的重要内容。

A 教学内容 B 教学媒体 C 教学环境 D 评价反思过程 11.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 教学过程 B 教学手段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12.学习的主体因素是指()。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手段 D 教学环境 13.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 教学媒体 B 教师

4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整理2018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心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个性心理: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得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教师角色:传道授业解惑,既是社会角色,又是这一角色的承担者。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分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遗传素质:是生物体遗传给后代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例如:肌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等,它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学习: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学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人类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机械学习是一种单纯依靠记忆学习材料,而避免去理解其复杂内部和主题推论的学习方法。平时多称为死记、死背或死记硬背。 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动机: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之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习迁移的本质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它不仅存在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认知策略和态度品德的学习之中。 普遍迁移:一开始是学习一个普遍的观念,而不是学习技能,然后这个普遍的观念可以用做认识原先掌握的观念的一些特例的后继问题的基础。 侧向迁移:习得的概念和或一般在新情境中的简单运用,一般不会产生新的概念或规则。 知识:即陈述性知识,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命题:指一个独立的断言,通过它可以使我们了解某个判断的真假。 图式:是由信息组成的单元,是大的知识结构,它能够运用于范围广泛的情境之中,是加工信息的基本框架。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习得的、用于改善自己在某一学习任务上的表现,并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一组或多组方法、技巧或程序。 元认知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 (注意:红色部分为重点题目)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 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 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 A、系统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 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 D)。 A、霍尔(Hall,G.S.1844—1924) 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 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 D、桑代克(Thorndike E.L.1874—1949) 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D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 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 D、实验室实验 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 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B )。 A、简便易行 B、严格控制 C、定量研究 D、探讨相关关系 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 B )。 A.控制条件 B.自然条件 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 D.均衡被试

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 B )。 A.自然实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 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 C.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 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B )。 A.学生 B.教师 C.教 D.学 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C )。 A.卡普杰烈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乌申斯基 D.布隆斯基 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 B)。 A.观察法实验 B.自然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 14、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A.冯特 B.比奈 C.桑代克 D.班杜拉 15、在学校教育中,使能力、品格、个性得以成长,学生也是学习中有能动性的主体,指的是(B)。 A.教 B.学 C.环境 D.氛围 16、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有何区别及其作用?属于教育心理学任务是( C)。 A.应用任务 B.学习任务 C.理论任务 D.教学任务 二、多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因素是( ABC)。 A、环境 B、学 C、教 D、教材 2、与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关的陈述有(ABDE )。

《高等教育心理学》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单选题 1.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30分) A、教学媒 B、教师 C、学生 D、教学环境 标准答案:B 2. ()?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30分)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苛勒 标准答案:A 3. ()?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30分)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苛勒 标准答案:A 4. ()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等不朽的教学心理学思想。(30分)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标准答案:B

5.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答案:D 6. ()主要描述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33.33分) A、思考 B、记忆 C、认知 D、感觉 标准答案:C 7. 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33.34分)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答案:D 8.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答案:D 9. 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33.33分)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10. 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对于具体运算阶段描述正确的是()。(33.34分) A、没有守恒概念 B、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C、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 D、理解原则和规则,并尝试改变 标准答案:C 11.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把个体认知的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7岁是()阶段。(33.33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标准答案:B 12. 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的形成。(33.33分) A、可逆性 B、灵活性 C、守恒性 D、补偿性 标准答案:C 13.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答案:D 14. 人际交往中大胆、胆小、豪迈、内敛等属于交往中的()方面的体现。(30分) A、交往动机的迫切性 B、交往内容的多样性

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 答: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理解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要注意四个要点: 1)学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它要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科学学科应当具备的要求。 2)学校教育心理学并不研究所有的学与教问题,它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3)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学与教,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及其伴随这一过程的有关能力的发展。 4)只有弄清了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才能知识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它以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为核心)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范围有哪些? 答: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范围主要包括: 1)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2)学习的基本理论; 3)各种类型的学习; 4)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5)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 6)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和评定等。 3、学校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及其教学论有何关系? 答:1)学校教育心理学不是普通心理学加教育实际的例子,否则便没有存在的理由。学校教育心理学要利用普通心理学所揭示的关于人的心理的一些普通规律,但有自己专门的对象和理论体系。 2)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特征出发。然而,学校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儿童年龄特征这一重要因素对学校中学与教的影响,目的是为了解决学与教的性质、过程和结果这一特殊的中心问题。 3)学校教育心理学也不同于教育学及其教学论,虽然它们都要涉及教师和学生,学与教等方面的问题,但各自的出发点、范围和方法都有不同。教育学及其教学论主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心理学考试题(高等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还没对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的意识,强调环境的重要作用,用刺激-反应来解释行为的学派(理论)是( ).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2. 重视动机和潜意识现象的研究,强调本能对人格的影响,具有夸大潜意识作用倾向的学派(理论)是( ).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3. 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我实现才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的学派(理论)是( ).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4. 注重研究人的认识过程,既注意,感知,记忆,思维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提出了一种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内部心理机制的新模式的学派(理论)是( ).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5.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 A. 华生( B. Watson 1878-1958) B. 弗洛伊德 (S. Freud 1856-1939) C. 马斯洛(A. Maslow 1908-1970) D. 奈瑟尔(U. Neisser 1928-) 6.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华生( B. Watson 1878-1958) B. 弗洛伊德 (S. Freud 1856-1939) C.罗杰斯C. Rogers 1902-1987) D. 奈瑟尔(U. Neisser 1928-) 7. 人本主义的创始人是( ). A. 华生( B. Watson 1878-1958) B. 弗洛伊德 (S. Freud 1856-1939) C. 马斯洛(A. Maslow 1908-1970) D. 奈瑟尔(U. Neisser 1928-) 8. 认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 华生( B. Watson 1878-1958) B. 弗洛伊德 (S. Freud 1856-1939) C. 罗杰斯C. Rogers 1902-1987) D. 奈瑟尔(U. Neisser 1928-) 9. 人的各种心理疾病和躯体症状也都是通过系统原则而学习获得的,或者说是由于不适当的学习所造成的,因此,只要改变强化模式,所有异常行为都能得到纠正.此观点出自( ).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10. 心理变态的原因是由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冲突所造成的.健康人格的核心就是要达到自我不再受本我的冲击和超我的压抑而成为一种协调的综合力量.此观点出自( ).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11. 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其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

教育心理学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2.小学教育心理研究的对象是小学教育中() A.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B.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C.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D.教育过程中的行为 3.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比奈 C.桑代克 D.班杜拉 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 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 D.实验室实验 5.在1960年提出了“课程改革论”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杜威 C.布鲁纳 D.布卢姆 6.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寥世承 7.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A.18世纪 B.19世纪 C.19世纪中叶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8.广义的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学生 B.人和动物 C.动物 D.以上都不是 9.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0.小学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布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关键年龄大约在() A.7岁至8岁 B.10岁至11岁 C.12岁至13岁 D.5岁至6岁 11.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教育与遗传 B.遗传与环境 C.社会与遗传 D.教育与环境 12.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A.多维思维 B.思维的可逆性 C.具体逻辑推理 D.守恒观念形成 13.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在() A.需要、动机、世界观 B.理想、信念、世界观 C.兴趣、动机、世界观 D.兴趣、爱好、理想 14.“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动机 15.场独立型概念的提出人是() A.卡特尔 B.威特金 C.吉尔福特 D.列维托夫 16.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17.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18.提出认知发现理论,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 B.苛勒 C.奥苏伯尔 D.班杜拉 19.提出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杜威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答案)单位姓名得分 桑志芹 分)20 题,每题 1 分,共一、单项选择题(20 1、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 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A、弗洛伊德 B、冯特 C、华生

2、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表现在威信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好感效 应。 A、名片效应 B、权威效应 C、知性效应 3、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 A、班级 B、学校 C、课堂 4、巴甫洛夫是(前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A、美国 B、德国 C、前苏联 5、奥苏伯尔根据“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两条教学原则提出了(先行组织 者)的教学策略。

A、综合协调 B、先行组织者 C、有意义接受学习 。6、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 A、内部动力 B、自我动力 C、推动力 7、美国心理学家(耶尔克斯和道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 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A、罗杰斯 B、耶尔克斯和道德森 C、埃里克森和艾利斯 8、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强度率、差异率、(活动率)、组合率和对比率。

A、活动率 B、想象率 C、客观率 。9、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了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变化不大 10、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 A、元认知感觉 B、元认知理解 C、元认知体验 11、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 扰和阻碍作用的,叫(负迁移)。 A、逆向迁移 B、纵向迁移 C、负迁移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2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集1 1.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有()。 A 顺向迁移 B 逆向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2.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桑代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学习的心理规律 B.教学的心理规律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D.学与教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4.加涅将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和() A.动作技能 B.分析技能 C.态度 D.综合技能 5.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方面。 A.认知 B.情感 C.人格 D.社会性 答案:1.C D 2. D 3.C 4.. A C 5.A B D 判断正误并改正错误(在正确的叙述后面打√ ,在错误的叙述后面打╳ ,每小题3分,共15分)。 1.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动机。() 2.定势对迁移的影响有两种:促进和阻碍。() 3.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 4.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 5.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手段-目的分析法。() 解答: 1.(╳)。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动机。改为:道德认识 2.(√)。 3.(╳)。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改为:桑代克。 4.(╳)。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改为:观察学习5.(╳)。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手段-目的分析法。改为:逆推法。

一、单项选择题 1、1913—1914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发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名称和内容体系。教育心理学之所以在这个时期从心理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是因为()。 A、教育需要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兴起 C、行为主义心理学兴起 D、学习理论形成 2、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使理论建立在材料之上而不是材料建立在理论之上,就要贯彻()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必然是应用研究,因此要贯彻()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教育性原则 4、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可以加速或延缓,但发展的顺序一般不能改变。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方向性 5、心理发展的童年期正是接受教育的() A、学前教育阶段 B、初等教育阶段 C、中等教育阶段 D、初中阶段 6、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是认知发展的()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7、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什么阶段?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结果的评价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概括与独立。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他人自我 8、学习的基本功能是() A、适应环境 B、发展自我 C、开发潜能 D、获得经验 9、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学习是() A、信号学习 B、规则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学习 10、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自我实现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文化历史学派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11、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A、动机强度较高 B、动机强度较低 C、动机强度适中 D、动机最强 12、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多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高等教育心理学选择题试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一、单选题 1 1.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30 分) A、教学媒 B、教师 C、学生 D、教学环境标准答案: B 2 2.() ? 教育心理学 ? 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 (30 分)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苛勒标准答案: A 1 3.() ? 教育心理学 ? 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 (30 分)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苛勒标准答案: A 2 4.()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等不朽的教学心理学思想。 (30 分)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标准答案: B

5.()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标准答案: D 2 6.() 主要描述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 (33.33 分)基础 A、思考 B、记忆 C、认知 D、感觉 标准答案: C 3 7.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 (33.34 分 )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答案: D 1 8.()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标准答案: D 2 9.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 (33.33 分 )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标准答案: D 10.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对于具体运算阶段描述正确的是 () 。(33.34 分) A、没有守恒概念 B、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C、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 D、理解原则和规则,并尝试改变标准答案: C 1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把个体认知的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其中 2~7岁是() 阶段。 (33.33 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标准答案: B 12.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 的形成。 (33.33 分 ) A、可逆性 B、灵活性 C、守恒性 D、补偿性 标准答案: C 3 13.()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答案: D 1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及答案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 A.华生.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C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 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C ) A.感觉登记 B.注意转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C )了。 A.大 B.多转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 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B ) 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B )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转 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

《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武任恒) 一. 单选题: ( 20题, 每题1.5分, 共30分) 1.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理论科学 B.应用科学 C.交叉科学 D.实践科学 2.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变更某些条件,对被试的心理活动表现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 A.教育经验总结法 B.教育心理实验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3.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所提。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 4. 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5. 有人将外在诱因分为三种:理智诱因、情绪诱因、社会诱因。以下属于理智诱因的是。 A. 反馈 B. 表扬 C. 批评 D. 竞赛 6. 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将知识划分为。 A.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C. 感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 D.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7. 在已经形成的某些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 B. 中位学习 C. 下位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8.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模型、图片、幻灯、电影及录像等进行教学,这种直观形式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 综合直观 D.分析直观 9. 动作技能的特点具有。 A. 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B.物质性、内隐性、展开性 C. 观念性、外显性、展开性 D.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10. 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思维 B.练习 C.反思 D.想象 11. 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程的暂时停顿观象,称为。 A.平原现象 B.起伏现象 C.低谷现象 D.高原现象 12.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迁移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C.正迁移和负迁移 D.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13. 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这种迁移称为。 A.同化性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排列性迁移 14. 相同要素说的主要提出者是。 A.贾德 B.苛勒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15. 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不含元认知策略)的是。 A.精细加工策略 B.计划策略 C.监视策略 D.调节策略 16.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情境B.疑问 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 17. 当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用途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它用途。最初看到的用途越重要,就越难看出该物体的其它新用途。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 功能盲区 B.功能固着 C.思维窄化 D.思维僵化 18. 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B.苛勒的顿悟说 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D.杜威的分阶段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