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三数学基础知识复习

高三数学基础知识复习

高三数学基础知识复习
高三数学基础知识复习

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部分 集合

1.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意义.....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关键:元素是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取值?还是因变量的取值?还是曲线上的点?… ; 2.数形结合....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韦恩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 3.(1)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数为2n ,真子集数为2n -1;非空真子集的数为2n -2; (2);B B A A B A B A =?=??Y I 注意: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φ=A 的情况。 4.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第二部分 函数与导数

1.映射:注意 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②一对一,或多对一。

2.函数值域的求法:①分析法 ;②配方法 ;③判别式法 ;④利用函数单调性 ;

⑤换元法 ;⑥利用均值不等式 222

2b a b a ab +≤

+≤; ⑦利用数形结合或几何意义(斜率、距离、绝对值的意义等);⑧利用函数有界性(x

a 、x sin 、x cos 等);⑨导数法

3.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

① 若f(x)的定义域为[a ,b ],则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 解出 ② 若f[g(x)]的定义域为[a,b],求 f(x)的定义域,相当于x ∈[a,b]时,求g(x)的值域。 (2)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

①首先将原函数)]([x g f y =分解为基本函数:内函数)(x g u =与外函数)(u f y =; ②分别研究内、外函数在各自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③根据“同性则增,异性则减”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4.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 5.函数的奇偶性

⑴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⑵)(x f 是奇函数?f(-x)=-f(x);)(x f 是偶函数?f(-x)= f(x)

⑶奇函数)(x f 在原点有定义,则0)0(=f ;

⑷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有相反的单调性; ⑸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等价变形,再判断其奇偶性; 6.函数的单调性 ⑴单调性的定义:

①)(x f 在区间M 上是增函数,,21M x x ∈??当21x x <时有12()()f x f x <;

②)(x f 在区间M 上是减函数,,21M x x ∈??当21x x <时有12()()f x f x >; ⑵单调性的判定

① 定义法:一般要将式子)()(21x f x f -化为几个因式作积或作商的形式,以利于判断符号; ②导数法(见导数部分);③复合函数法;④图像法。 注:证明单调性主要用定义法和导数法。 7.函数的周期性

(1)周期性的定义: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 ,若有)()(x f T x f =+ (其中T 为非零常数),则称函数)(x f 为周期函数,T 为它的一个周期。

所有正周期中最小的称为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如没有特别说明,遇到的周期都指最小正周期。 (2)三角函数的周期

①π2:sin ==T x y ;②π2:cos ==T x y ;③π==T x y :tan ; ④|

|2:)cos(),sin(ωπ

?ω?ω=+=+=T x A y x A y ;⑤||:tan ωπω==T x y ;

(3)与周期有关的结论

)()(a x f a x f -=+或)0)(()2(>=-a x f a x f ?)(x f 的周期为a 2;

8.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⑴幂函数:α

x y = ()R ∈α ;⑵指数函数:)1,0(≠>=a a a y x

⑶对数函数:)1,0(log ≠>=a a x y a ;⑷正弦函数:x y sin =;

⑸余弦函数:x y cos = ;(6)正切函数:x y tan =;⑺一元二次函数:02

=++c bx ax ;

⑻其它常用函数:

① 正比例函数:)0(≠=k kx y ;②反比例函数:)0(≠=k x k y ;③函数)0(>+=a x

a

x y ; 9.二次函数: ⑴解析式:

① 一般式:c bx ax x f ++=2

)(;②顶点式:k h x a x f +-=2

)()(,),(k h 为顶点; ③零点式:))(()(21x x x x a x f --= 。 ⑵二次函数问题解决需考虑的因素:

①开口方向;②对称轴;③端点值;④与坐标轴交点;⑤判别式;⑥两根符号。

二次函数c bx ax y ++=2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a b

x 2-=,顶点坐标是???

? ??--a b ac a b 4422,。 10.函数图象:

⑴图象作法 :①描点法 (特别注意三角函数的五点作图)②图象变换法③导数法 ⑵图象变换:

① 平移变换:ⅰ))()(a x f y x f y ±=→=,)0(>a ———左“+”右“-”; ⅱ))0(,)()(>±=→=k k x f y x f y ———上“+”下“-”;

② 对称变换:ⅰ)(x f y =??→?)

0,0()(x f y --=;ⅱ)(x f y =?→?=0

y )(x f y -=;

ⅲ )(x f y =?→?=0

x )(x f y -=; ⅳ)(x f y =??→?=x

y ()x f y =;

③ 翻转变换:

ⅰ)|)(|)(x f y x f y =→=———右不动,右向左翻()(x f 在y 左侧图象去掉);

ⅱ)|)(|)(x f y x f y =→=———上不动,下向上翻(|)(x f |在x 下面无图象); 11.函数图象(曲线)对称性的证明

(1)证明函数)(x f y =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2)证明函数)(x f y =与)(x g y =图象的对称性,即证明)(x f y =图象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在)(x g y =的图象上,反之亦然;

注:①曲线C 1:f(x,y)=0关于点(0,0)的对称曲线C 2方程为:f(-x,-y)=0; ②曲线C 1:f(x,y)=0关于直线x=0的对称曲线C 2方程为:f(-x, y)=0; 曲线C 1:f(x,y)=0关于直线y=0的对称曲线C 2方程为:f(x, -y)=0; 曲线C 1:f(x,y)=0关于直线y=x 的对称曲线C 2方程为:f(y, x)=0 ③f(a+x)=f(b -x) (x ∈R )→y=f(x)图像关于直线x=

2

b

a +对称; 特别地:f(a+x)=f(a -x) (x ∈R )→y=f(x)图像关于直线x=a 对称;

12.函数零点的求法:

⑴直接法(求0)(=x f 的根);⑵图象法;⑶二分法.

(4)零点定理:若y=f(x)在[a,b]上满足f(a)f(b)<0,则y=f(x)在(a,b)内至少有一个零点。 13.导数

⑴导数定义:f(x)在点x 0处的导数记作x

x f x x f x f y x x x ?-?+='='

→?=)()(lim

)(000

00

⑵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①'

C 0=;②1

'

)(-=n n nx

x ;③x x cos )(sin '

=;④x x sin )(cos '

-=;

⑤a a a x

x ln )('

=;⑥x

x e e ='

)(;⑦a x x a ln 1)(log '

=

;⑧x

x 1)(ln '

= 。 ⑶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2

v v u v u v

u

v u v u uv v u v u '

-'=

''+'=''±'='± ⑷(理科)复合函数的导数:;x u x u y y '?'='

⑸导数的应用:

①利用导数求切线:注意:ⅰ)所给点是切点吗?ⅱ)所求的是“在”还是“过”该点的切线? ②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

①)(0)(x f x f ?>'是增函数;②)(0)(x f x f ?<'为减函数;③)(0)(x f x f ?≡'为常数; ③利用导数求极值:ⅰ)求导数)(x f ';ⅱ)求方程0)(='x f 的根;ⅲ)列表得极值。 ④利用导数最大值与最小值:ⅰ)求的极值;ⅱ——求区间端点值(如果有);ⅲ)得最值。

第三部分 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

1.⑴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π弧度ο

180=,180

=

ο弧度,1弧度ο)180

(

π

='1857ο≈

⑵弧长公式:R l θ=;扇形面积公式:Rl R S 2

1

212==θ。

2.三角函数定义:角α中边上任意一P 点为),(y x ,设r OP =||则:,cos ,sin r x r y ==ααx

y =αtan

3.三角函数符号规律:一全正,二正弦,三两切,四余弦; 4.诱导公式记忆规律:“函数名不(改)变,符号看象限”; 5.⑴)sin(?ω+=x A y 对称轴:2

x k π

ω?π+=+;对称中心:))(0,(

Z k k ∈-ω

?

π; ⑵)cos(?ω+=x A y 对称轴:

x k ω?π

+=;对称中心:))(0,2

(

Z k k ∈-+

ω

?

ππ;

6.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x x

x

x x tan cos sin ;1cos sin 22==+; 7.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x y sin =的递增区间是??????+-2222ππππk k ,)(Z k ∈,递减区间是??

????

++23222ππππk k ,)(Z k ∈;x y cos =的递增区间是[]πππk k 22,

-)(Z k ∈,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tgx y =的递增区间是??

?

?

?+

-

22πππ

πk k ,)(Z k ∈,ctgx y =的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Z k ∈。

8.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①;sin cos cos sin )sin(βαβαβα±=±

②;sin sin cos cos )cos(βαβαβαμ=±③β

αβ

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μ±=

± 。 9.二倍角公式:①αααcos sin 22sin =;

②ααααα2

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③α

αα2

tan 1tan 22tan -=。 2(sin cos )12sin cos 1sin 2ααααα±=±=±

10.正、余弦定理:

⑴正弦定理: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R 2是AB

C ?外接圆直径 ) 注:①C B A c b a sin :sin :sin ::=;②C R c B R b A R a sin 2,sin 2,sin 2===;

③C

B A c b a

C c B b A a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

==。 ⑵余弦定理:A bc c b a cos 22

22-+=等三个;

bc a c b A 2cos 222-+=等三个。

11。几个公式:

⑴三角形面积公式:11

sin 22

ABC S ah ab C ?=

=; ⑵内切圆半径r=c

b a S ABC ++?2;外接圆直径2R=

;sin sin sin C

c

B b A a == 第四部分 立体几何

1.三视图与直观图:

2.表(侧)面积与体积公式:

⑴柱体:①表面积:S=S 侧+2S 底;②侧面积:S 侧=rh π2;③体积:V=S 底h ⑵锥体:①表面积:S=S 侧+S 底;②侧面积:S 侧=rl π;③体积:V=

3

1

S 底h : ⑶台体:①表面积:S=S 侧+S 上底S 下底;②侧面积:S 侧=l r r )('

+π;③体积:V=3

1

(S+''S SS +)h ; ⑷球体:①表面积:S=2

4R π;②体积:V=3

3

4

R π 。 3.位置关系的证明(主要方法):

⑴直线与直线平行:①公理4;②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③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⑵直线与平面平行:①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②面面平行?线面平行。

⑶平面与平面平行:①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推论;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⑷直线与平面垂直: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②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⑸平面与平面垂直:①定义---两平面所成二面角为直角;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注:理科还可用向量法。 4.求角:(步骤-------Ⅰ。找或作角;Ⅱ。求角) ⑴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

①平移法:平移直线,构造三角形;②用向量法: cos |cos ,|

a b θ=<>r r

⑵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①直接法(利用线面角定义);②用向量法:

sin |cos ,|

AB n θ=<>u u u r r

5.求距离:(步骤-------Ⅰ。找或作垂线段;Ⅱ。求距离) 点到平面的距离:①等体积法;②向量法:d =

6.结论:

⑴长方体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 ,b ,c ,

全面积为2ab+2bc+2ca ,

体积V=abc 。

⑵正方体的棱长为a

,全面积为6a 2,体积V=a 3。

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外接球直径2R

⑷正四面体的性质:设棱长为a ,则正四面体的: ① 高:a h 36=;②对棱间距离:a 22;③内切球半径:a 126;④外接球半径:a 4

6。 第五部分 直线与圆

1.直线方程

⑴点斜式:)(οοx x k y y -=- ;⑵斜截式:b kx y += ;⑶截距式:1=+b

y

a x ; ⑷两点式:

1

21

121x x x x y y y y --=-- ;⑸一般式:0=++C By Ax ,(A ,B 不全为0)。

2.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是: (1)列约束条件;(2)作可行域,写目标函数;(3)确定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方程 平行的充要条件 垂直的充要条件 备注

2

22111::b x k y l b x k y l +=+= 21,21b b k k ≠= 121-=?k k 21,l l 有斜率

已知l 1:A 1x+B 1y+C 1=0,l 2:A 2x+B 2y+C 2=0,则l 1 ⊥l 2的充要条件是A 1A 2+B 1B 2=0。 4.几个公式 ⑴设A (x 1,y 1)、B(x 2,y 2)、C (x 3,y 3),⊿ABC 的重心G :(3,3321321y y y x x x ++++);

⑵点P (x 0,y 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2

200B A C By Ax d +++=;

⑶两条平行线Ax+By+C 1=0与 Ax+By+C 2=0的距离是2

2

21B

A C C d +-=;

5.圆的方程:

⑴标准方程:①222)()(r b y a x =-+- ;②2

2

2

r y x =+ 。

⑵一般方程:02

2

=++++F Ey Dx y x ()042

2

>-+F E D

注:Ax 2+Bxy+Cy 2+Dx+Ey+F=0表示圆?A=C≠0且B=0且D 2+E 2-4AF>0; 6.圆的方程的求法:⑴待定系数法;⑵几何法。 7.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掌握几何法) ⑴点与圆的位置关系:(d 表示点到圆心的距离)

①?=R d 点在圆上;②?R d 点在圆外。 ⑵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 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①?=R d 相切;②?R d 相离。 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d 表示圆心距,r R ,表示两圆半径,且r R >)

①?+>r R d 相离;②?+=r R d 外切;③?+<<-r R d r R 相交; ④?-=r R d 内切;⑤?-<

8、直线与圆相交所得弦长||AB =

第六部分 圆锥曲线

1.定义:⑴椭圆:|)|2(,2||||2121F F a a MF MF >=+;

⑵双曲线:|)|2(,2||||||2121F F a a MF MF <=-;⑶抛物线:|MF|=d

2.结论

⑴焦半径:①椭圆:0201,ex a PF ex a PF -=+=(e 为离心率)

; (左“+”右“-”); ②抛物线:2

0p

x PF +

= ⑵弦长公式:]4))[(1(1212212122x x x x k x x k AB -++=-?+=

注:⑴抛物线:AB =x 1+x 2+p ;⑵通径(最短弦):①椭圆、双曲线:a

b 2

2;②抛物线:2p 。

⑶过两点的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设为:12

2

=+ny mx (n m ,同时大于0时表示椭圆,0

表示双曲线);当点P 与椭圆短轴顶点重合时21PF F ∠最大; ⑷双曲线中的结论:

①双曲线1222

2=-b y a x (a>0,b>0)的渐近线:02222=-b

y a x ; ②共渐近线x a b

y ±=的双曲线标准方程为λλ(2

222

=-b y a x 为参数,λ≠0);

③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2e 渐近线为x y ±=?渐近线互相垂直;

⑸焦点三角形问题求解:利用圆锥曲线定义和余弦定理联立求解。 3.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解法: ⑴直接法(通法):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注意以下问题:

①联立的关于“x ”还是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 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考虑了吗? ③判别式验证了吗? ⑵设而不求(代点相减法):--------处理弦中点问题 步骤如下:①设点A(x 1,y 1)、B(x 2,y 2);②作差得ΛΛ=--=

2

12

1x x y y k AB ;③解决问题。

4.求轨迹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 (2)直接法(列等式);(3)代入法(相关点法或转移法);⑷待定系数法;(5)参数法;(6)交轨法。

第七部分 平面向量

⑴设a =(x 1,y 1),b =(x 2,y 2),则: ① a ∥b (b ≠0)?a =λb ()R ∈λ?x 1y 2-x 2y 1=0; ② a ⊥b (a 、b ≠0)?a·b =0?x 1x 2+y 1y 2=0 ⑵a·b =|a ||b |cos=x 2+y 1y 2;

注:①|a |cos叫做a 在b 方向上的投影;|b |cos叫做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 ① a·b 的几何意义:a·b 等于|a |与|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b |cos的乘积。 ⑶cos=

|

|||b a b

a ?;

⑷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P ,A ,B 三点共线?x y 1OP xOA yO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且;

(理科)P ,A ,B ,C 四点共面?,x y z 1OP xOA yOB z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且。 第八部分 数列

1.定义:

⑴等差数列 *),2(2(11n 1n N n n a a a d d a a a n n n n ∈≥+=?=-?-++为常数)}{

Bn An s b kn a n n +=?+=?2;

⑵等比数列 N)n 2,(n )0(}1n 1-n 2

n 1n n ∈≥?=?≠=?

++a a a q q a a a n

2.等差、等比数列性质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 d n a a n )1(1-+= 1

1-=n n q a a

前n 项和 d n n na a a n S n n 2)1(2)(11-+=+=

q

q

a a q

q a S q na S q n n

n n --=

--=≠==11)1(1.2;

1.1111时,时,

性质 ①a n =a m + (n -m)d, ①a n =a m q n-m ;

②m+n=p+q 时a m +a n =a p +a q ②m+n=p+q 时a m a n =a p a q

③Λ,,,232k k k k k S S S S S --成AP ③Λ,,,232k k k k k S S S S S --成GP

④Λ,,,

a a a 成AP ,md d =' ④Λ,,,a a a 成GP ,m

q q ='

⑺间接法(例如:41

141

11=-?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⑻(理科)数学归纳法。 4.前n 项和的求法:⑴分组求和法;⑵裂项法;⑶错位相减法。 5.等差数列前n 项和最值的求法:

⑴???

? ?

????≥≤???≤≥++000011n n n n a a a a 或 ;⑵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九部分 不等式

1.均值不等式:2

2

2

2b a b a ab +≤

+≤ 注意:①一正二定三相等;②变形,2

)2(

2

22b a b a ab +≤

+≤。 2.绝对值不等式:||||||||||||b a b a b a +≤±≤- 3.不等式的性质:

⑴a b b a ;⑵c a c b b a >?>>,;⑶c b c a b a +>+?>;d c b a >>,

d b c a +>+?;⑷bd ac c b a >?>>0,;bc ac c b a 0,;,0>>b a 0c d >> ac bd ?>;⑸)(00*∈>>?>>N n b a b a n n ;⑹?>>0b a )(*∈>N n b a n n 第十部分 复数

1.概念:

⑴z=a+bi ∈R ?b=0 (a,b ∈R)?z=z ? z 2≥0;⑵z=a+bi 是虚数?b≠0(a,b ∈R); ⑶z=a+bi 是纯虚数?a=0且b≠0(a,b ∈R)?z +z =0(z≠0)?z 2<0; ⑷a+bi=c+di ?a=c 且c=d(a,b,c,d ∈R);

2.复数的代数形式及其运算:设z 1= a + bi , z 2 = c + di (a,b,c,d ∈R),则:

(1) z 1± z 2 = (a + b) ± (c + d)i ;⑵ z 1.z 2 = (a+bi)·(c+di)=(ac-bd )+ (ad+bc)i ;⑶z 1÷z 2 ==-+-+)

)(()

)((di c di c di c bi a

i d c ad bc d c bd ac 2

222+-+++ (z 2

≠0) ;

3.几个重要的结论:

222221221221)2();(2)1(z z z z z z z z z z ==?+=-++;⑶i i 2)1(2

±=±;⑷

;11;11i i

i

i i i -=+-=-+ ⑸i 性质:T=4;i i i i i i

n n n n

-=-===+++3424144,1,,1;;03424144=++++++n n n

i i i i

4.模的性质:⑴||||||2121z z z z =;⑵|

|||||2121z z z z =;⑶n

n z z ||||=。

第十一部分 概率

1.事件的关系:

⑴事件B 包含事件A :事件A 发生,事件B 一定发生,记作B A ?;

⑵事件A 与事件B 相等:若A B B A ??,,则事件A 与B 相等,记作A=B ;

⑶并(和)事件: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 发生或B 发生,记作B A ?(或B A +);

⑷并(积)事件: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 发生且B 发生,记作B A ?(或AB ) ; ⑸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若B A ?为不可能事件(φ=?B A ),则事件A 与互斥; ﹙6﹚对立事件:B A ?为不可能事件,B A ?为必然事件,则A 与B 互为对立事件。 2.概率公式:

⑴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概率公式:P(A+B)=P(A)+P(B);

⑵古典概型:基本事件的总数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A A P =

)(;

⑶几何概型:等)

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积等)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构成事件A A P =)( ;

第十二部分 统计与统计案例

1.抽样方法

⑴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地,设一个总体的个数为N ,通过逐个不放回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且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就称这种抽样为简单随机抽样。 注:①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

N

n ; ②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抽签法;随机数法。

⑵系统抽样: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可将总体均衡的分成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 规则,从每一个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系统抽样。

注:步骤:①编号;②分段;③在第一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确定其时个体编号l ; ④按预先制定的规则抽取样本。

⑶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有差异比较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使样本更充分的反映总体的情况,将总体分成几部分,然后按照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分层抽样。 注:每个部分所抽取的样本个体数=该部分个体数?N

n 2.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⑴样本平均数∑==+???++=n

i i n x n

x x x n x 1

211)(1;

⑵样本方差])()()[(1222212x x x x x x n S n -+???+-+-=21

)(1x x n

n

i i -=∑= ;

⑶样本标准差])()()[(122221x x x x x x n S n -+???+-+-==21

)(1x x n

n

i i

-∑= ;

3.相关系数(判定两个变量线性相关性):∑∑∑===----=

n

i n

i i i

n

i i i

y y x x

y y x x

r 1

1

2

21

)()()

)((

注:⑴r >0时,变量y x ,正相关;r <0时,变量y x ,负相关;⑵①||r 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②||r 接近于0时,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4.回归分析中回归效果的判定: ⑴总偏差平方和:

∑=-n

i i

y y

1

2

)

(;

⑵残差:∧

∧-=i i i y y e ;⑶残差平方和:2

1

)

(∑=∧

-n

i yi yi ;

⑷回归平方和:

∑=-n

i i

y y

1

2

)(-21

)(∑=∧

-n

i yi yi ;⑸相关指数∑∑==∧

---

=n

i i i

n

i i i

y y

y y R 12

12

2)()(1 。

注:①2

R 得知越大,说明残差平方和越小,则模型拟合效果越好; ②2

R 越接近于1,,则回归效果越好。 5.独立性检验(分类变量关系):

随机变量2K 越大,说明两个分类变量,关系越强,反之,越弱。 第十三部分 算法初步 1.程序框图: ⑴

终端框(起止况); 输入、输出框;

处理框(执行框);④ 判断框;⑤ 流程线 ;

⑵程序框图分类:

①顺序结构: ②条件结构: ③

r=0? 否 求n 除以i 的余数 输入n 是

i=i+1 i=2

i ≥n 或r=0?否 是 注:循环结构分为:Ⅰ.当型(while 型)——先判断条件,再执行循环体;

Ⅱ.直到型(until 型)——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判断条件。

2.基本算法语句:

⑴输入语句: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输出语句: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赋值语句: 变量=表达式

⑵条件语句:① ②

IF 条件 THEN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 语句体1 END IF ELSE

语句体2 END IF

⑶循环语句:①当型: ②直到型: WHILE 条件 DO

循环体 循环体

WEND LOOP UNTIL 条件

第十四部分 常用逻辑用语与推理证明 1. 四种命题:

⑴原命题:若p 则q ; ⑵逆命题:若q 则p ; ⑶否命题:若?p 则?q ; ⑷逆否命题:若?q 则?p

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 2.充要条件的判断:

(1)定义法----正、反方向推理;

(2)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B A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或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

3.逻辑连接词:

⑴且(and) :命题形式 p ∧q ; p q p ∧q p ∨q ?p ⑵或(or ):命题形式 p ∨q ; 真 真 真 真 假 ⑶非(not ):命题形式?p .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x p M x ∈?;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第十五部分 推理与证明

1.推理:

⑴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在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称为合情推理。

①归纳推理:由某类食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有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注: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②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类似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

注:类比推理是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⑵演绎推理:从一般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推理叫演绎推理。 注: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⑴大前提---------已知的一般结论;

⑵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⑶结 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得出的判断。

二.证明

⒈直接证明 ⑴综合法 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综合法又叫顺推法或由因导果法。

⑵分析法 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公理等),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分析法。分析法又叫逆推证法或执果索因法。 2.间接证明------反证法

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原命题

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反证法。 附:数学归纳法(仅限理科)

一般的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 有关的一个命题,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⑴证明当n 取第一个值0n 是命题成立;

⑵假设当),(0*

∈≥=N k n k k n 命题成立,证明当1+=k n 时命题也成立。

那么由⑴⑵就可以判定命题对从0n 开始所有的正整数都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叫数学归纳法。

注:①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缺一不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时必须严格按步骤进行; ② 0n 的取值视题目而定,可能是1,也可能是2等。

第十六部分 理科选修部分

1. 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

⑴排列数公式:m

n A =n(n-1)(n-2)…(n -m +1)=

)!(!

m n n -(m≤n,m 、n ∈N*),当

m=n 时为全排列

n n A =n(n-1)(n-2)…3.2.1=n!;

⑵组合数公式:1

23)2()1()1()1(!?????-?-?--???-?==m m m m n n n m A C m n m n

(m≤n ),10==n n n C C ; ⑶组合数性质:m n m n m n m n n m

n

C C C C C 11;+--=+=;

⑷二项式定理:)()(1110*

--∈+++++=+N n b C b a C b a C a C b a n n n k k n k n n n n n n ΛΛ

①通项:);,...,2,1,0(1n r b a C T r

r n r n r ==-+②注意二项式系数与系数的区别;

⑸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①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二项式系数相等;②若n 为偶数,中间一项(第2

n

+1项)二项式系数最大;若n 为奇数,中间两项(第

21+n 和2

1

+n +1项)二项式系数最大; ③;2;21

3120210-=???++=???++=+???+++n n n n 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C C

(6)求二项展开式各项系数和或奇(偶)数项系数和时,注意运用赋值法。 2. 概率与统计

⑴随机变量的分布列:①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p i ≥0,i=1,2,...; p 1+p 2+ (1)

1 1

2 2 n n

方差:DX =???+-+???+-+-n n p EX x p EX x p EX x 2

222121)()()( ;

注:DX a b aX D b aEX b aX E 2

)(;)(=++=+; ③二项分布(独立重复试验):

若X ~B (n,p ),则EX =np, DX =np (1- p );注:k

n k k n p p C k X P --==)1()( 。

⑵条件概率:称)

()

()|(A P AB P A B P =

为在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 注:①0≤P (B|A )≤1;②P(B ∪C|A)=P(B|A)+P(C|A)。 ⑶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 (AB )=P (A )P (B )。 ⑷正态总体的概率密度函数:,,21)(2

22)(R x e

x f x ∈=

--

σμσ

π式中σμ,是参数,分别表示总体的平均数(期

望值)与标准差;

(6)正态曲线的性质:

①曲线位于x 轴上方,与x 轴不相交;②曲线是单峰的,关于直线x =μ 对称; ③曲线在x =μ处达到峰值

π

σ21

;④曲线与x 轴之间的面积为1;

① 当σ一定时,曲线随μ质的变化沿x 轴平移;

② 当μ一定时,曲线形状由σ确定:σ越大,曲线越“矮胖”,表示总体分布越集中; σ越小,曲线越“高瘦”,表示总体分布越分散。

注:P )(σμσμ+≤<-x =0.6826;P )22(σμσμ+≤<-x =0.9544

P )33(σμσμ+≤<-x =0.9974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顺序

第一轮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学校的安排通常是九月份到第二年的二月份结束,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顺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注重双基,回归教材和考纲。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数学知识点的联系,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需要系统的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面面俱到、不留盲点和死角,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则不达。 二、把握知识体系,突出重点内容。 第一轮复习后,大家要能写出或说出章节的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并掌握其重点内容。例如“函数”一章,从基本知识看主要有:函数的概念与运算,函数关系的建立,函数的基本性质,反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从考试重点看还有一些必须掌握的扩充内容:求函数解析式,函数值域,求函数定义域,函数图像及变换,函数与不等式,函数思想的应用等。由于函数在高考的重要地位,函数知识与函数思想,同学们需下大力气掌握。 一轮复习一定要有面的兼顾,即使是小的知识点,也不能忽视,当然复习中也需有质的深度,对课本上的定义要善于深挖与联想,抓住各个分支的数学本质,例如利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用函数观点来研究数列问题。重点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重视,一些典型题型上海高考常考常新。

三、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多动脑,注重各种能力的提高 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不应只限于此,我们还应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阅读自学,独立思考是我们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 每年高考的填空选择解答压轴题都是创新题,能力题,这类试题不拘一格,突出探索、发现和创造。对于想考出高分的我们来说,不仅要吃透课本中的知识点,专题训练,平时做题还要进行灵活变换,多想想有没有其他方法,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要提高。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分析与提示。 菁英听课必备:做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解答过程可以留在课后去完成,笔记的地方留点空余的地方,以备自已的感悟。 四、复习要及时,高效,多次,长期坚持 1、做好每一天的复习。上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若碰到有些题没有思路的还需再仔细做一遍。 2、做好阶段复习。学习一个章节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 五、以“错”纠错,查漏补缺 这里说的“错”,是指把平时做作业中的错误收集起来。高三一轮复习,各类题要做很多。如果平时做题出错较多,就只需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然后把试卷保存好,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或标记错题的试卷看一看。在看参考书时,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以后再看这本书时就会有所侧重。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每次订正试卷或作业时,在做错的试题旁边要写明做错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题目看错;2、计算错误;3、概念错误;4、没有找到适合的方法;5、知识点

(完整版)初一数学能力测试题

初一数学能力测试题(1)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 填空题 1、将下列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中:0、0.3、— 2、21- 、1.5、32、5 12-、+100 整数集合{ …} 非负数集合{ …} 2、早晨的气温是-2℃,中午上升了10℃,半夜又下降了8℃,则半夜的气温是________0C 3、—2与—3的和是_________;-4与-6的差是__________ 4、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____,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_______ 5、_______的相反数是0;_________的绝对值是它身;________平方是它本身 6、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则这个数是________ 7、如果—a =—3,则a=_________;如果|a —3|=0,则a =______ 8、计算-|-2|=__________;—(—2)2=__________ 9、绝对值大于2而小于5的所有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10、比较大小:—2_______—3 3 1____21-- 11、在数轴上点A 表示—2,点B 离点A 五个单位,则点B 表示___________ 12、|a|=2,|b|=3,且a>b ,则=b a 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负数大是正数 B 、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越大,就离开原点越远 C 、若a>b ,则a 是正数,b 是负数 D 、若a>0,则a 是正数,若a<0,则a 是负数 2、下列说法:①正数的绝对值是正数;②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③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不会是小于0的数;④任何一个整数的绝对值都是自然数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有理数加法或减法中,和不一定比加数大,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大 B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C 、两个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D 、两个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4、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 A 、0 B 、1 C 、-1,1 D 、-1,1,0 5、下列各式中,不相等的是 ( ) A 、(-3)2和-32 B 、(-3)2和32 C 、(-2)3和-23 D 、|-2|3和|-23| 6、(-1)200+(-1)201=( ) A 、0 B 、1 C 、2 D 、-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21++=+n n n a S S , . ①283-=+a a ;②287-=S ;③2a ,4a ,5a 成等比数列; 请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填入题中的横线上,并解答下面的问题: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求n S 的最小值并指明相应n 的值. 解:(1)21++=+n n n a S S ,21=-∴+n n a a ∴数列{}n a 是公差2=d 的等差数列。 选①2-922-183=+∴=+d a a a 解得10-1=a 122-=∴n a n 选②287-=S 解得10-1=a 122-=∴n a n 选③由2a ,4a ,5a 成等比数列得522 4a a a =即())4)((3112 1d a d a d a ++=+ 解得10-1=a 122-=∴n a n (2)解法一:令?? ?≥≤+001n n a a 即???≥-≤-0 1020 122n n 解得65≤≤n ∴当65==n n 或时,n s 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30- 解法二:)11(-=n n s n ∴当65==n n 或时,n s 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30- 2.在①231a b b =+,②44a b =,③255-=s 中选择一个作为条件,补充在下列题目中,使得正整数 k 的值存在,并求出正整数k 的值 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n b 是等比数列,★_______,51a b =,32=b ,81-5=b 是否存在正整数k ,1+k k s s ,21++k k s s 解:32=b ,81-5=b 3-=∴q 151-==∴a b 274=∴b 011 ++∴k k k a s s 0221 +++∴k k k a s s ,0-12 d a a k k =∴++ 若存在正整数k ,1+k k s s ,21++k k s s ,那么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必然为开口向上() 0 d 的函数模型,在条件选择的时候,选择条件②2744==a b ,由151-==a b 显然公差()0 d ,由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基础训练系列卷(及答案)

45分钟滚动基础训练卷(十) [考查范围:第32讲~第35讲 分值:10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不等式|x -2|(x -1)<2的解集是________. 2.已知x 是1,2,x,4,5这五个数据的中位数,又知-1,5,-1 x ,y 这四个数据的平均数 为3,则x +y 最小值为________. 3.已知函数f (x )=? ???? 2x 2+1(x ≤0), -2x (x >0),则不等式f (x )-x ≤2的解集是________. 4.已知集合A ={x |y =lg(2x -x 2)},B ={y |y =2x ,x >0},R 是实数集,则(?R B )∩A =________. 5.设实数x ,y 满足????? x -y -2≤0,x +2y -5≥0,y -2≤0, 则u =y x -x 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6.[2011·广州调研] 在实数的原有运算法则中,定义新运算a b =a -2b ,则|x (1- x )|+|(1-x )x |>3的解集为________. 7.已知函数f (x )=x 2-cos x ,对于??? ?-π2,π 2上的任意x 1,x 2,有如下条件:①x 1>x 2;②x 21>x 22;③|x 1|>x 2.其中能使f (x 1)>f (x 2)恒成立的条件序号是________. 8.已知函数f (x )=2x +a ln x (a <0),则f (x 1)+f (x 2)2________f ???? x 1+x 22(用不等号填写大小关系).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9.设集合A 为函数y =ln(-x 2-2x +8)的定义域,集合B 为函数y =x +1 x +1 的值域,集合C 为不等式? ???ax -1 a (x +4)≤0的解集. (1)求A ∩B ; (2)若C ??R A ,求a 的取值范围. 10.已知二次函数y =f (x )图象的顶点是(-1,3),又f (0)=4,一次函数y =g (x )的图象过(-2,0)和(0,2). (1)求函数y =f (x )和函数y =g (x )的解析式; (2)当x >0时,试求函数y =f (x ) g (x )-2 的最小值.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我会填了。 1.把m个1/3+1/3+1/3改写成乘法算式是(),当m=35时,算式的结果为() 2.自然数1的倒数是();0的倒数是()。 3.将两个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体积是(),表面积是() 4.绿色小分队参加植树活动,共植树400棵,有10棵没有成活,这批树的成活率是()死亡率是()。 5.一组数据:42,44,44,46,48,48,48,50,51,51,5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二、解方程。 ①x-0.8x=22 ②(1+70%)x=340 三、我会解决问题了。 1.李阿姨在菜市场买了2袋米(每袋35.40元)、14.80元的牛肉、6.70元的蔬菜和1 2.80元的鱼。李阿姨带了100元,够吗?如果够,应找回多少钱?如果不够,应添加多少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一个长30㎝,宽和高都是20㎝的长方体灯笼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厘米长的木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的妈妈在家电超市买了一台打八折的彩电,用了2240元,过了几天,这种彩电以七五折出售,这时买一台这样的彩电要花多少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件雕塑的底座是用混凝土浇注成的棱长2.6米的正方体。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 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

第1页 共64页 高考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一章-集合 考试内容: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考试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01. 集合与简易逻辑 知识要点 一、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 二、知识回顾: (一) 集合 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 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B A ?,同时A B ?,那么A = B. 如果C A C B B A ???,那么,. [注]:①Z = {整数}(√) Z ={全体整数} (×) ②已知集合S 中A 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 也是有限集.(×)(例:S=N ; A=+N ,则C s A= {0}) ③ 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④若集合A =集合B ,则C B A = ?, C A B = ? C S (C A B )= D ( 注 :C A B = ?). 3. ①{(x ,y )|xy =0,x ∈R ,y ∈R }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 ,y )|xy <0,x ∈R ,y ∈R }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 ,y )|xy >0,x ∈R ,y ∈R } 一、三象限的点集.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与定额计价方法的区别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与定额计价方法的区别 (1)两种模式的最大差别在于体现了我国建设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定价阶段。定额计价模式更多地反映了国家定价或国家指导价阶段;清单计价模式则反映了市场定价阶段。 (2)两种模式的主要计价依据及其性质不同。定额计价模式的主要计价依据为国家、省、有关专业部门制定的各种定额,清单计价模式的主要计价依据为“清单计价规范”。 (3)编制工程量的主体不同。在定额计价方法中,建设工程的工程量分别由招标人和投标人分别按图计算。而在清单计价方法中,工程量由招标人统一计算或委托有关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单位统一计算。 (4)单价与报价的组成不同。定额计价法的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而清单计价方法采用综合单价形式,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并考虑风险因素。 (5)适用阶段不同。工程定额主要用于在项目建设前期各阶段对于建设投资的预测和估计,在工程建设交易阶段,工程定额通常只能作为建设产品价格形成的辅助依据,而工程量清单计价依据主要适用于合同价格形成以及后续的合同价格管理阶段。 (6)合同价格的调整方式不同。定额计价方法形成的合同其价格的主要调整方式有:变更签证、定额解释、政策性调整。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单价是相对固定下来的。 (7)工程量清单计价把施工措施性消耗单列并纳入了竞争的范畴。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的编制原则一般是以工程实体的净尺寸计算,也没有包含工程量合理损耗,这一特点也就是定额计价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与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的本质区别。 第四节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组成 一、固定资产其他费用 固定资产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建设用地费,可行性研究费、研究试验费、勘察设计费、环境影响评价费、劳动安全卫生评价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引进技术和引进设备其他费、工程保险费、联合试运转费、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市政公用设施费等,其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一些费用包括: 1. 建设管理费 由建设单位管理费和监理费组成。建设单位管理费费率按照建设项目的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确定。有的建设项目按照建设工期和规定的金额计算建设单位管理费。监理费应根据委托的监理工作范围和监理深度在监理合同中商定或按当地或所属行业部门有关规定计算;如建设单位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其总包管理费由建设单位与总包单位根据总包工作范围在合同中商定,从建设管理费中支出。 2. 建设用地费 是指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或者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1)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 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是指建设项目通过划拨方式取得无限期的土地使用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规定所支付的费用。其总和一般不得超过被征土地年产值的30倍,土地年产值则按该地被征用前3年的平均产量和国家规定的价格计算。

2019年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方案(定稿版)

2019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方案 为备战2019年高考,合理有效利用各种资源科学备考,特制定本方案,来完成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一、指导思想 立足课本,以纵向为主,顺序整理,真正落实“低起点,勤反复、滚动式复习”,抓牢三基,重视展现和训练思维过程,总结和完善解题程序,渗透和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加强章节知识过关,为二轮(条件允许可进行三轮)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大约在2019年年初结束。 二、复习要求 1、在一轮复习中,指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使之达到系统化、结构化、完整化;通过对基础题的系统训练和规范训练,使学生准确理解每一个概念,能从不同角度把握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所有可能考查到的题型,熟练掌握各种典型问题的通法。 2、一轮复习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降低复习起点,在夯实“双基”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空间想象、运算求解、推理论证、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复习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坚决反对脱离学生实际的任意拔高和只抓几个“优生”放弃大部分“差生”的不良做法,不做或少做无效劳动,加大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的力度,狠抓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复习效果。 3、在将基础问题学实学活的同时,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

一定要把复习内容中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体现在一轮复习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如何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必须让学生明白复习的最终目标是新题会解,而不是单单立足于陈旧题目的熟练。 三、一轮复习进度表 1、理科 日期一轮复习主要内容用卷 8月1日--8月7日第1讲集合 第2讲命题及重要条件 第3讲 逻辑联结词与全称命题、特称命题 限时小 题训练 8月8日--9月28日第4讲函数概念及其表示 第5讲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二次) 第6讲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第7讲二次函数与幂函数 第8讲指数与指数函数 第9讲对数与对数函数 第10讲函数的图象 第11讲函数与方程 第13讲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运算 第14讲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第15讲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限时小 题训练 导数强 化练习 复习卷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水平能力测试卷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水平能力测试卷 一、填空 1、3.08千克=()千克()克 43.6毫升=()升 2、一个小数的百分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合数,百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质数,其余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数写作(),保留一位小数是()。 3、把4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是这根铁丝的()/(),其中的3段是这根铁丝的()/(),每段长()/()米,也就是1米的()/()。 4、王师傅23 小时织了米长的毯子,1小时织()米,织1米需()小时。 5、菜籽的出油率是30%,3000千克菜籽可榨油()千克,要榨油5100千克需要菜籽()千克。 6、挖一个长50米,宽40米,深2米的长方体蓄水池,占地面积是()平方米,如果在它的四壁和底面抹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平方米,最多能容纳()立方米的水。 7、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已知它们体积之和是48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 8、一张长方形纸的长是8分米,宽是6分米,把它剪成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9、3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长方体的表面

积比原来3个正方体表面积的总和减少了12平方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2、27 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4,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 3、244=6,24是倍数,6是约数。()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做互相平行。() 5、甲数比乙数少40%,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5。( ) 6、如果一个圆柱体与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三、选择 1、等腰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①锐角三角形 ②直角三角形 ③钝角三角形 ④以上都有可能 2、需要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跟总数之间的关系时,应选用()。 ①统计表 ②条形统计图 ③折线统计图 ④扇形统计图

全国卷一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讲义

集合 1、集合的含义 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 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 (1)确定性:给定集合A ,对于某个对象x ,“x ∈A ”或“x ?A ”这两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 (3)无序性:在一个给定的集合中,元素之间无先后次序之分. 3、集合的表示 (1)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列举法. (2)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常 用形式是:{x |p },竖线前面的x 叫做集合的代表元素,p 表示元素x 所具有的公共属性. (3)用平面上一段封闭的曲线的内部表示集合,这种图形称为Venn 图.用Venn 图、数 轴上的区间及直角坐标平面中的图形等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图示法.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如果x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说x 属于集合A ,记作x ∈A ;若x 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就说x 不属于集合A ,记作x ?A . 5、常用数集的符号表示 6、有限集与无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无限集. 例1:若集合A ={x ∈R |ax 2-3x +2=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 ) A.92 B .98 C .0 D .0或 9 8 例2:说出下列三个集合的含义:①{x |y =x 2};②{y |y =x 2};③{(x ,y )|y =x 2}.

1.子集 例如:A={0,1,2},B={0,1,2,3},则A、B的关系是A?B或B?A. 2.真子集 A B(或 B A) 例如:A={1,2}, B={1,2,3},则A、B的关系是A B(或B A) 3.相等 若集合A中的元素与集合B中的元素完全相同,则称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例如:若A={0,1,2},B={x,1,2},且A=B,则x=0. 4.空集 没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空集,记为?.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高三数学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人教版

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第一部分 集合 1.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意义.....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关键:元素是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取值?还是因变量的取值?还是曲线上的点?… ; 2.数形结合....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韦恩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 3.(1)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数为2n ,真子集数为2n -1;非空真子集的数为2n -2; (2);B B A A B A B A =?=?? 注意: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φ=A 的情况。 4.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第二部分 函数与导数 1.映射:注意 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②一对一,或多对一。 2.函数值域的求法:①分析法 ;②配方法 ;③判别式法 ;④利用函数单调性 ; ⑤换元法 ;⑥利用均值不等式 2 2 2 2b a b a a b +≤ +≤; ⑦利用数形结合或几何意义(斜率、距离、绝对值的意义等);⑧利用函数有界性(x a 、x sin 、x cos 等);⑨导数法 3.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 ① 若f(x)的定义域为[a ,b ],则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 解出 ② 若f[g(x)]的定义域为[a,b],求 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 (2)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 ①首先将原函数)]([x g f y =分解为基本函数:内函数)(x g u =与外函数)(u f y =; ②分别研究内、外函数在各自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③根据“同性则增,异性则减”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4.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 5.函数的奇偶性 ⑴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⑵)(x f 是奇函数?f(-x)=-f(x);)(x f 是偶函数?f(-x)= f(x) ⑶奇函数)(x f 在原点有定义,则0)0(=f ; ⑷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有相反的单调性; ⑸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等价变形,再判断其奇偶性; 6.函数的单调性 ⑴单调性的定义: ①)(x f 在区间M 上是增函数,,21M x x ∈??当21x x <时有12()()f x f x <;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王旭丽 高考数学命题近年来经历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体现了对能力和潜能的考察,使知识考查服务于能力考查。针对这一命题走向,怎样在短暂的时间内搞好总复习,提高效率,减轻负担是我的核心理念。 一、夯实基础。 今年高考数学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基础。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从学生反馈来看,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但得分不高的主要原因不在于难题没做好,而在于基本概念不清,基本运算不准,基本方法不熟,解题过程不规范,结果“难题做不了,基础题又没做好”,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将格外突出基本概念、基础运算、基本方法,具体做法如下:1.注重课本的基础作用和考试说明的导向作用;2.加强主干知识的生成,重视知识的交汇点;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规范解题习惯;4.加强反思,完善复习方法。 二、解决好课内课外关系。 课内:(1)例题讲解前,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讲解中,让学生陈述不同解题思路,对于解题过程中的闪光之处或不足之处进行褒扬或纠正;讲解后,对解法进行总结。对题目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领会不同方法的优劣,一题多用的题目

让学生领会知识间的联系。(2)学生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不但指出错误之处,更要引导学生寻根问底,使学生找出错误的真正原因。(3)每节课留10分钟让学生疏理本节知识,理解本节内容。 课外:除了正常每天布置适量作业外,另外布置一两道中档偏上的题目,判作业时面批面改,指出知识的疏漏。 三、注重师生互动 1.多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对于有些章节知识,按难易程度选择六至八道,尽量独自完成,无法独立解决的可以提示思路。 2.让学生自我小结,每一章复习完后,让学生自己建立知识网络结构,包括典型题目、思想方法、解题技巧,易错易做之题; 3.每次考试结束后,让学生自己总结:①试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②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③试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在哪里;④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哪些是知识、逻辑心理因素造成,哪些是属于思路上的。 四、精选习题。 1.把握好题目的难度,增强题目针对性,所选题目以小题、中档题为主,且应突出知识重点,体现思想方法、兼顾学生易错之处。 2.减少题目数量,加强质量。

2020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全套讲义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及运算 【考点导读】 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 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文氏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4. 集合问题常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其中字母系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要复杂一些,综合性较强,往往渗透数形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 【基础练习】 1. 集 合 {(, )0 2,02,,} x y x y x y Z ≤≤≤<∈用列举法表示{ ( , ) , ( 0,. 2.设集合{21,}A x x k k Z ==-∈,{2,}B x x k k Z ==∈,则A B ?=?. 3.已知集合{0,1,2}M =,{2,}N x x a a M ==∈,则集合M N ?=_______. 4.设全集{1,3,5,7,9}I =,集合{1,5,9}A a =-,{5,7}I C A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8 或2___. 【范例解析】 例.已知R 为实数集,集合2{320}A x x x =-+≤.若R B C A R ?=, {01R B C A x x ?=<<或23}x <<,求集合B . 分析:先化简集合A ,由R B C A R ?=可以得出A 与B 的关系;最后,由数形结合,利用数轴直观地解决问题. 解:(1) {12}A x x =≤≤,{1R C A x x ∴=<或2}x >.又R B C A R ?=, R A C A R ?=, 可得A B ?. {0,2}

四年级数学能力测试

四年级数学能力测试 一、填空。(2---9题每空4分,共64分) 1、按规律填数。(每空2分,20分) (1)2,5,14,41,()、() (2)95,47,23,11,(),()。 (3)3,3,9,6,27,9,(),()。 (4)1,3,6,8,16,18,(),()。 (5)(8,6)、(16,3)、(24,2)、(12,□)。 (6)(17,16)、(14,10)、(13,4)、(□,2) 2、□+□+△=16,□+△+△=14,△=(),□=()。 3、在□÷5=□……□,要使商和余数相同,被除数可以是()。 4、数学竞赛共出了20题,做对一题得6分,做错1题倒扣3分,小明共得57分,他做对了()题。 5、修一条长3600米的隧道,已经修了30天,还剩1200米没修,平均每天修()米。 6、一筐水果,连筐重150千克,吃去一半水果后,连筐还重80千克,筐里原有水果()千克,筐重()千克。 7、对于数a,b定义运算“△”为a△b=(a+3)×(b-5),那么6△7=()。 8、甲乙丙丁四人量身高,甲比乙高6厘米,丙比丁矮4厘米,乙比丁高1厘米,()最高,最高的比最矮的高()厘米。 9、小华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平均94分,语文、数学平均96分,小华的英语考了()分。

二、应用题。 1、甲乙两堆石子,甲堆有200吨,乙堆有120吨,用一辆载重5吨的汽车把石子从甲堆运到乙堆,要运几次后两堆石子就一样多?(6分) 2、妈妈上班坐车,下班走路,在路上共用90分钟,如果往返都走路,要140分钟,如果往返都坐车要多少分钟?(6分) 2、西瓜有180千克,比苹果的3倍少12千克,比梨子的2倍多30千克,三种水果共多少千克?(6分) 4、张、王、李三家合用一个炉灶,他们烧的柴同样多,张家出了5担柴,李家出了4担柴,王家因无柴出了18元,张家得几元,李家得几元?(8分) 5、下列算式中,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0—9中不同的数字,这些汉字各代表哪些数字?(10分)卒= () 兵炮马卒车= ( ) + 兵炮车卒兵= () ---------------------------- 炮= () 车卒马兵卒马= ()

2019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目录(理科)

2019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原创与经典》(苏教版) (理科) 第一章集合常用逻辑用语推理与证明 第1课时集合的概念、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第2课时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3课时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第4课时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5课时合情推理与演泽推理 第6课时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第7课时数学归纳法 第二章不等式 第8课时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第9课时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第10课时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第11课时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第12课时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第13课时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第14课时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第15课时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第16课时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9 第17课时二次函数与幂函数 第18课时指数与指数函数 第19课时对数与对数函数 第20课时函数的图象 第21课时函数与方程 第22课时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第四章 导数 第23课时 导数的概念及其运算(含复合函数的导数) 第24课时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第25课时 函数的最值、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五章 三角函数 第26课时 任意角、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第27课时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与诱导公式 第28课时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第29课时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第30课时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第31课时 函数sin()y A x ω?=+的图象及其应用 第32课时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第33课时 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第六章 平面向量 第34课时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第35课时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第36课时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第37课时 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 第七章 数 列 第38课时 数列的概念及其简单表示法 第39课时 等差数列 第40课时 等比数列 第41课时 数列的求和 第42课时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第43课时 平面的基本性质及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基本知识学习资料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基本知识学习资料 第一章概述 工程量清单是在19世纪30年代产生的,西方国家把计算工程量、提供工程量清单专业化为业主估价师的职责,所有的投标都要以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为基础,从而使得最后的投标结果具有可比性。 根据建设部2002年工作部署和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要点, 为改革工程造价计价方法, 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受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的委托,于2002 年 2 月28日开始组织有关部门和地区工程造价专家编制《全国统一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为了增强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最后改为《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以下简称" 计价规范"), 经建设部批准为国家标准, 于2003 年7月 1 日正式施行。 投标企业对照招标企业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根据本企业的管理组织水平、技术能力,充分考虑市场和风险因素,根据投标竞争策略进行自主报价,这就要求投标企业改变过去依赖国家发布的定额状况,提高企业的施工组织管理水平,改善施工技术条件,注重市场信息的搜集和自身信息积累,根据自身条件来使用定额(或编制出自己的企业定额)。 一、颁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背景 1、建设市场的发展和有关制度的确立: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招标投标制的建立、合同制的逐步推行。 2、建设工程造价改革最终目标(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指导原则)是: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社会全面监督。 3、我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建筑业走向国际大市场的需要。 二、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目的、意义 1、是工程造价深化改革的产物 2、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建设市场有序竞争、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3、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4、是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国际大市场的需要 三、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为实现工程造价改革目标: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竞争形成价格 2、与现行预算定额既有机结合又有所区别。 (1)、定额计价与“计价规范”编制指导思想有4点不适应: ①、定额计价体现的是社会平均性 ②、定额计价竞争的局限性 ③、定额计价的滞后性 ④、定额计价与国际惯例不适应 (2)、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 ①、实行量价计算的分离。量由招标人提供,价由投标人自主确定。 ②、实行综合单价报价。 ③、项目划分不同:工程实体与非实体(措施)分离,分别列项;工

小学数学教师能力测试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能力测试及 答案 篇一: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测试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测试试题 (2006年) 一、课程理念。(每空1分,计20分) 1.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中,将小学数学的内容分为数、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领域。教材中“确定位置”属于统计与概率 领域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举出一个目前国标本苏教版低年级段教材中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 2.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要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

标进行了具体阐述。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现实生活性和体验性,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 4.评价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二、教学评点。(每题10分,计20分) 阅读下面两则教学案例,用自己对教学的理解来进行简单评点。 1.教学二年级“认识乘法” 上课一开始,教者出示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园的一角”。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后纷纷发言。 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有大树、房子、白云、河流、小桥。 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还在不停地流呢! 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呢! 生4:我发现小兔们在开心地跳动着。 生5:我发现小鸡的头还在一动一动的,它们是在啄米呢还是在吃虫子呢? 生6:我发现小桥上有两只小白兔,它们是要到桥这边来呢还是要到桥那边去呢?

工程量清单基础知识50问,你不可不懂

工程量清单基础知识50问,你不可不懂 、什么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答: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以下简称计价规范),配套使用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安装、市政工程计价表(以下简称计价表)、费用计算规则和项目指引,由招标人(发包人)提供工程量数量,投标人(承包人)自主报价,按规定的评标办法评审中标(确定合同价格)的计价方式。 2、什么是工程量清单? 答: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它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 3、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发布时间? 答:《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为国家标准,自2003年7月1日起发布实施。 4、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对造价管理部门的要求? 答:(1)做好消耗量定额的编制工作,用反映社会平均生产率水平的消耗量定额来引导和规范市场。 (2)做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工作,建立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公布各种设备、材料、机械台班的价格以及各类工程造价指数。(3)进一步加强对建设市场的监督管理。做好政府宏观调控和政府投资工程的监管工作。 5、我省采取了哪些贯彻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实施的步骤? 答:(1)成立专门的工程量清单规范宣贯领导小组,并由省建设厅分管

领导担任组长。 (2)出台配套的计价表、指引、费用计算规则和相关执行文件,为我省实施工程量清单提供了依据。 (3)积极做好计价规范的宣贯培训工作,对全省5700多名造价工程师和3万余名造价编审人员进行了培训。 (4)充分做好清单执行前后的调研工作,掌握清单实施情况,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5)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工程量清单计价改革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学习宣传月活动,让各方主体了解工程量清单规范执行的重要意义。 6、目前国际上的造价依据的管理模式? 答:当前,在国际上主要存在两种造价依据的管理模式: (1)英美模式:定额由政府委托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制定发布。如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制定的《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在美国是由造价咨询公司发布《工程新闻纪录》;另外,美国的地方政府也自行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规则供政府投资工程使用,如华盛顿综合开发局制定的《小时人工单价》、《人工材料单价表》,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发行的《建设成本指南》。 (2)日本模式:政府统一发布定额标准。如建设省制定发布《建筑工事积算基准》、《建筑工程标准定额》、《建筑工程量计算基准》等定额标准。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2012届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文科) 一. 背景分析 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了稳中求改、稳中创新的原则。考试题不但坚持了考查全面,比例适当,布局合理的特点,也突出体 现了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这一举措。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进入高校学习所需的基 本素养,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在教学中的关注和重视。 2012年山东数学试卷充分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重视考查中学 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注意考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做到了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兼顾了数学基础、思想方法、思维、应 用和潜能等多方面的考查,融入课程改革的理念,拓宽题材,选材多样化,宽角度、多视点地考查数学素养,多层次地考查思想能力,充分体现出山东卷的特色: 1 试题题型平稳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重视对新增内容的考查 2 充分考虑文、理科考生的思维水平与不同的学习要求,体现出良好的层次性 3 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4 深化能力立意,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 5 重视基础,以教材为本 6 重视应用题设计,考查考生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计划与要求 新课已授完,高三将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全年复习分两轮进行。 第一轮为系统复习(第一学期),此轮要求突出知识结构,扎实打好基础知识,全面落实考点,要做到每个知识点,方法点,能力点无一遗漏。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知识点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横向联 系,理清脉络,抓住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在教学中重点抓好各中通性、通 法以及常规方法的复习,是学生形成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意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方法。同时有意识进行一定的综合训练,先小综合再大综合,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具体方法措施 1. 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复习的依据. 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现。只有研究近年来的考试试题,才能加深对《考试说明》的理解,找到我 们与命题专家在认识《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力求在复习中缩小这一差距,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复习。 2.高质量备课, 参考网上的课件资料,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充分发挥全组老师的集体智慧,确保每节课件都是高质量的。 统一教案、统一课件。 3.高效率的上好每节课, 重视“通性、通法”的落实。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教材中典型例题、习题上; 放在体现通性、通法的例题、习题上;放在各部分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上抓 好课堂教学质量,定出实施方法和评价方案。 4.狠抓作业批改、讲评,教材作业、练习课内完成,课外作业认真批改、 讲评。一题多思多解,提炼思想方法,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5.认真落实月考,考前作好指导复习,试卷讲评起到补缺长智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