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实验1 实验环境的使用

实验1 实验环境的使用

实验1 实验环境的使用
实验1 实验环境的使用

实验1 实验环境的使用

实验性质:验证

建议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

熟悉操作系统集成实验环境OS Lab的基本使用方法。

练习编译、调试EOS操作系统内核以及EOS应用程序。

二、实验环境

Windows XP、OS Lab

三、实验内容

3.1 启动OS Lab

1. 在安装有OS Lab的计算机上,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启动OS Lab:

在桌面上双击“Tevation OS Lab”图标。或者点击“开始”菜单,在“程序”中的“Tevation OS Lab”中选择“Tevation OS Lab”。

2. OS Lab每次启动后都会首先弹出一个用于注册用户信息的对话框(可以选择对话框标题栏上的“帮助”按钮获得关于此对话框的帮助信息)。在此对话框中填入学号和姓名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本次注册。注意:每次登陆必须实名制,否则,无法给出实验成绩

3. 观察OS Lab主窗口的布局。OS Lab主要由下面的若干元素组成:菜单栏、工具栏以及停靠在左侧和底部的各种工具窗口,余下的区域用来放置编辑器窗口。

3.2 学习OS Lab的基本使用方法

练习使用OS Lab编写一个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熟悉OS Lab的基本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新建项目、生成项目、调试项目等)。

3.2.1 新建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

新建一个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的步骤如下:

1. 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然后单击“项目”。

2. 在“新建项目”对话框中,选择项目模板“控制台应用程序 (c)”。

3. 在“名称”中输入新项目使用的文件夹名称“oslab”。

4. 在“位置”中输入新项目保存在磁盘上的位置“C:\test”。

5. 点击“确定”按钮。

新建完毕后, OS Lab 会自动打开这个新建的项目。在“项目管理器”窗口中(如图9-1所示),树的根节点是项目节点,项目的名称是“console”,各个子节点是项目包含的文件夹或者文件。此项目的源代码主要包含一个头文件“console.h”和一个C语言源文件“console.c”。

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打开磁盘上的“C:\test\oslab”文件夹查看项目中包含的文件(提示,在“项目管理器”窗口的项目节点上点击右键,然后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打开所在的文件夹”即可)。

图9-1:打开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后的“项目管理器”窗口

3.2.2 生成项目

使用“生成项目”功能可以将程序的源代码文件编译为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方法十分简单:在“生成”菜单中选择“生成项目”。

在项目生成过程中,“输出”窗口会实时显示生成的进度和结果。如果源代码中不包含语法错误,会在最后提示生成成功,如图9-2:

图9-2:成功生成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后的“输出”窗口

如果源代码中存在语法错误,“输出”窗口会输出相应的错误信息(包括错误所在文件的路径,错误在文件中的位置,以及错误原因),并在最后提示生成失败。此时在“输出”窗口中双击错误信息所在的行,OS Lab会使用源代码编辑器打开错误所在的文件,并自动定位到错误对应的代码行。可以在源代码文件中故意输入一些错误的代码(例如删除一个代码行结尾的分号),然后再次生成项目,然后在“输出”窗口中双击错误信息来定位存在错误的代码行,将代码修改正确后再生成项目。

生成过程是将每个源代码文件(.c、.cpp、.asm等文件)编译为一个对象文件(.o文件),然后再将多个对象文件链接为一个目标文件(.exe、.dll等文件)。成功生成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后,默认会在“C:\test\oslab\debug" 目录下生成一个名称为“console.o”的对象文件和名称为“console.exe”的Windows 控制台应用程序,可以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查看这些文件。

3.2.3 执行项目

在OS Lab中选择“调试”菜单中的“开始执行(不调试)”,可以执行刚刚生成的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启动执行后会弹出一个Windows控制台窗口,显示控制台应用程序输出的内容。按任意键即可关闭此Windows 控制台窗口。

3.2.4 调试项目

OS Lab 提供的调试器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使用此调试器可以观察程序的运行时行为并确定逻辑错误的位置,可以中断(或挂起)程序的执行以检查代码,计算和编辑程序中的变量,查看寄存器,以及查看从源代码创建的指令。为了顺利进行后续的各项实验,应该学会灵活使用这些调试功能。

在开始练习各种调试功能之前,首先需要对刚刚创建的例子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步骤如下:

1. 右键点击“项目管理器”窗口中的“源文件”文件夹节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中的“添加新文件”。

2. 在弹出的“添加新文件”对话框中选择“C 源文件”模板。

3. 在“名称”中输入文件名称“func”。

4. 点击“添加”按钮,添加并自动打开文件func.c,此时的“项目管理器”窗口会如图9-3:

图9-3:添加func.c文件后的“项目管理器”窗口

5. 在 func.c 文件中添加函数:

int Func (int n)

{ n = n + 1;

return n; }

6. 点击源代码编辑器上方的console.c标签,切换到console.c文件。将 main 函数修改为: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unc (int n); // 声明Func函数

int n = 0;

n = Func(10);

printf ("Hello World!\n");

return 0;

}

代码修改完毕后按F7(“生成项目”功能的快捷键)。注意查看“输出”窗口中的内容,如果代码中存在语法错误,就根据错误信息进行修改,直到成功生成项目。

3.2.

4.1 使用断点中断执行

1. 在main函数中定义变量n的代码行 int n = 0; 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删除断点”,会在此行左侧的空白处显示一个红色圆点,表示已经成功在此行代码添加了一个断点,如图9-4:

图9-4:在console.c文件的main函数中添加断点后的代码行

2. 在“调试”菜单中选择“启动调试”,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开始执行,随后OS Lab窗口被自动激活,并且在刚刚添加断点的代码行左侧空白中显示一个黄色箭头,表示程序已经在此行代码处中断执行(也就是说下一个要执行的就是此行代码),如图9-5:

图9-5: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启动调试后在断点处中断执行

3. 激活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的窗口,可以看到窗口中没有输出任何内容,因为printf函数还没有被执行。

3.2.

4.2 单步调试

按照下面的步骤练习使用“逐过程”功能:

1. 在OS Lab的“调试”菜单中选择“逐过程”,“逐过程”功能会执行黄色箭头当前指向的代码行,并将黄色箭头指向下一个要执行的代码行。

2. 按F10(“逐过程”功能的快捷键),黄色箭头就指向了调用printf函数的代码行。查看控制台应用程序窗口,仍然没有任何输出。

3. 再次按F10执行printf函数,查看控制台应用程序窗口,可以看到已经打印出了内容。

4. 在“调试”菜单中选择“停止调试”,结束此次调试。

按照下面的步骤练习使用“逐语句”功能和“跳出”功能:

1. 按F5(“启动调试”功能的快捷键),仍然会在之前设置的断点处中断。

2. 按F10逐过程调试,此时黄色箭头指向了调用函数Func的代码行。

3. 在“调试”菜单中选择“逐语句”,可以发现黄色箭头指向了函数Func中,说明“逐语句”功能可以进入函数,从而调试函数中的语句。

4. 选择“调试”菜单中的“跳出”,会跳出Func函数,返回到上级函数中继续调试(此时Func函数已经执行完毕)。

5. 按Shift+F5(“停止调试”功能的快捷键),结束此次调试。

练习使用“逐过程”、“逐语句”和“跳出”功能,注意体会“逐过程”和“逐语句”的不同。

3.2.

4.3 查看变量的值

在调试的过程中,OS Lab提供了三种查看变量值的方法,按照下面的步骤练习这些方法:

1. 按F5启动调试,仍然会在之前设置的断点处中断。

2. 将鼠标移动到源代码编辑器中变量n的名称上,此时会弹出一个窗口显示出变量n当前的值(由于此时还没有给变量n赋值,所以是一个随机值)。

3. 在源代码编辑器中变量n的名称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快速监视”,可以使用“快速监视”对话框查看变量n的值。然后,可以点击“关闭”按钮关闭“快速监视”对话框。

4. 在源代码编辑器中变量n的名称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监视”,变量n就被添加到了“监视”窗口中。使用“监视”窗口可以随时查看变量的值和类型。此时按F10进行一次单步调试,可以看到“监视”窗口中变量n的值会变为0,如图9-6:

图9-6:使用“监视”窗口查看变量的值和类型

如果需要使用十进制查看变量的值,可以点击工具栏上的“十六进制”按钮,从而在十六进制和十进制间切换。自己练习使用不同的进制和不同的方法来查看变量的值,然后结束此次调试。

3.2.

4.4 调用堆栈

使用“调用堆栈”窗口可以在调试的过程中查看当前堆栈上的函数,还可以帮助理解函数的调用层次和调用过程。按照下面的步骤练习使用“调用堆栈”窗口:

1. 按F5启动调试,仍然会在之前设置的断点处中断。

2. 选择“调试”菜单“窗口”中的“调用堆栈”,激活“调用堆栈”窗口。可以看到当前“调用堆栈”窗口中只有一个main函数(显示的内容还包括了参数值和函数地址)。

3. 按F11(“逐语句”功能的快捷键)调试,直到进入Func函数,查看“调用堆栈”窗口可以发现在堆栈上有两个函数Func和main。其中当前正在调试的Func函数在栈顶位置,main函数在栈底位置。说明是在main函数中调用了Func函数。

4. 在“调用堆栈”窗口中双击main函数所在的行,会有一个绿色箭头指向main函数所在的行,表示此函数是当前调用堆栈中的活动函数。同时,会将main函数所在的源代码文件打开,并也使用一个绿色箭头指向Func 函数返回后的位置。

5. 在“调用堆栈”窗口中双击Func函数所在的行,可以重新激活此堆栈帧,并显示对应的源代码。

6. 反复双击“调用堆栈”窗口中Func函数和main函数所在的行,查看“监视”窗口中变量n的值,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堆栈帧被激活时,OS Lab调试器会自动更新“监视”窗口中的数据,显示出对应于当前活动堆栈帧的信息。

7. 结束此次调试。

3.3 EOS内核项目的生成和调试

3.3.1 新建EOS内核项目

新建一个EOS内核项目的步骤如下:

1. 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然后单击“项目”。

2. 在“新建项目”对话框中,选择项目模板“EOS Kernel”。

3. 在“名称”中输入新项目使用的文件夹名称“eos”。

4. 在“位置”中输入新项目保存在磁盘上的位置“C:\”。

5. 点击“确定”按钮。

此项目就是一个EOS操作系统内核项目,包含了EOS操作系统内核的所有源代码文件。

在“项目管理器”窗口中查看EOS内核项目包含的文件夹和源代码文件,可以看到不同的文件夹包含了EOS操作系统不同模块的源代码文件,例如“mm”文件夹中包含了内存管理模块的源代码文件,“boot”文件夹中包含了软盘引导扇区程序和加载程序的源代码文件。也可以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打开项目所在的文件夹C:\eos,查看所有源代码文件。

3.3.2 生成项目

1. 按F7生成项目,同时查看“输出”窗口中的内容,确认生成成功。

2. 打开C:\eos\debug文件夹,查看生成的对象文件和目标文件。找到boot.bin、loader.bin和kernel.dll三个二进制文件,这三个文件就是EOS操作系统在运行时需要的可执行文件。OS Lab每次启动运行EOS操作系统之前,都会将这三个文件写入一个软盘镜像文件中,然后让虚拟机运行这个软盘镜像中的EOS(相当于将写有这三个二进制文件的软盘放入一个物理机的软盘驱动器中,然后按下开机按钮)。找到libkernel.a文件,此文件是EOS内核文件kernel.dll对应的导入库文件。

3.3.3 调试项目

1. 在“项目管理器”窗口的ke文件夹中找到start.c文件节点,双击此文件节点使用源代码编辑器打开start.c文件。

2. 在start.c文件中KiSystemStartup函数的“KiInitializePic();”语句所在行(第61行)添加一个断点,如图9-7。EOS启动时执行的第一个内核函数就是KiSystemStartup函数。

图9-7:在EOS内核项目的ke/start.c文件中添加一个断点

3. 按F5启动调试,虚拟机开始运行软盘镜像中的EOS。在虚拟机窗口中可以看到EOS启动的过程。随后EOS会在刚刚添加的断点处中断执行。激活虚拟机窗口可以看到EOS也不再继续运行了。各种调试功能(包括单步调试、查看变量的值和各个调试工具窗口)的使用方法与调试Windows控制台程序完全相同,可以自己练习。

4. 按F5继续执行。查看虚拟机窗口,显示EOS操作系统已经启动,并且EOS的控制台程序已经开始运行了。

5. 在“调试”菜单中选择“停止调试”,结束此次调试。

3.3.4 查看软盘镜像文件中的内容

在“项目管理器”窗口中双击软盘镜像文件Floppy.img,就会使用FloppyImageEditor工具打开此文件(在FloppyImageEditor工具中按F1可以查看此工具的帮助文件)。在FloppyImageEditor工具的文件列表中可以找到loader.bin文件和kernel.dll文件,这两个文件都是在启动调试时被写入软盘镜像文件的(可以查看这两个文件的修改日期)。boot.bin文件在启动调试时被写入了软盘镜像的引导扇区中,不受软盘文件系统的管理,所以在文件列表中找不到此文件。关闭FloppyImageEditor工具。

3.3.5 查看EOS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文件夹

1. 点击OS Lab工具栏上的“项目配置”下拉列表,选择下拉列表中的“Release”项目配置,“Release”项目配置被设置为新的活动项目配置(原来的活动项目配置是“Debug”)。如图9-8:

图9-8:使用工具栏上的“项目配置”下拉列表切换活动项目配置

2. 按F7使用Release配置生成项目。

3. 生成完毕后,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打开C:\eos文件夹,可以发现在文件夹中多出了一个SDK文件夹,此文件夹就是在生成EOS Kernel项目的同时自动生成的。

4. SDK文件夹中提供了开发EOS应用程序需要的所有文件。打开SDK文件夹中的bin文件夹,可以看到有两个名称分别为debug和release的文件夹。debug文件夹是在使用debug配置生成项目时生成的,其中存放了调试版本的EOS二进制文件。release文件夹是在使用release配置生成项目时生成的,其中存放了发布版本的EOS二进制文件(不包含调试信息)。分别打开这两个文件夹查看其中包含的文件。

5. 打开SDK文件夹中的inc文件夹,可以看到此文件夹中存放了EOS用于导出API函数和重要数据类型定义的头文件,在编写EOS应用程序时必须包含这些头文件。

每次在开发EOS应用程序之前都应该使用EOS Kernel项目的debug配置和release配置来生成EOS Kernel项目,这样才能够得到完全版本的SDK文件夹供EOS应用程序使用。

3.4 EOS应用程序项目的生成和调试

3.4.1 新建EOS应用程序项目

新建一个EOS应用程序项目的步骤如下:

1. 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然后单击“项目”。

2. 在“新建项目”对话框中,选择项目模板“EOS 应用程序”。

3. 在“名称”中输入新项目使用的文件夹名称“eosapp”。

4. 在“位置”中输入新项目保存在磁盘上的位置“C:\”。

5. 点击“确定”按钮。

此项目就是一个EOS应用程序项目。

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将之前生成的C:\eos\sdk文件夹拷贝覆盖到C:\eosapp\sdk位置。这样EOS应用程序就可以使用最新版本的EOS SDK文件夹了。

3.4.2 生成项目

1. 按F7生成项目,同时查看“输出”窗口中的内容,确认生成成功。

2. 打开C:\eosapp\debug文件夹,查看生成的对象文件和目标文件。其中的EOSApp.exe就是EOS应用程序的可执行文件。OS Lab每次启动执行EOS应用程序时,都会将EOS应用程序的可执行文件写入软盘镜像,并且会将SDK文件夹中对应配置(Debug或Release)的二进制文件写入软盘镜像,然后让虚拟机运行软盘镜像中的EOS,待EOS启动后再自动执行EOS应用程序。

3.4.3 调试项目

调试EOS应用程序项目与之前的两个项目有较大的不同,之前的两个项目在调试时都是先添加断点再启动调试,而EOS应用程序项目必须先启动调试再添加断点,步骤如下:

1. 按F5启动调试。OS Lab会弹出一个调试异常对话框,选择“是”调试异常,EOS应用程序会中断执行,黄

色箭头指向下一个要执行的代码行。

2. 在eosapp.c的 printf("Hello world!\n"); 代码行添加一个断点,然后按F5继续调试,在此断点处中断。

3. 按F10单步调试,查看虚拟机窗口,打印输出了“Hello world!”。

4. 按F5继续调试,查看虚拟机窗口,EOS应用程序执行完毕。

5. 在“调试”菜单中选择“停止调试”,调试被终止。

6. 选择“调试”菜单中的“删除所有断点”。只有删除所有断点后才能按F5再次启动调试,否则启动调试会失败。

3.4.4查看软盘镜像文件中的内容

使用FloppyImageEditor工具打开该项目中的Floppy.img文件,查看软盘镜像中的文件。loader.bin和kernel.dll是从C:\eosapp\sdk\bin\debug文件夹写入的,C:\eosapp\sdk\bin\debug\boot.bin被写入了软盘镜像文件的引导扇区中。eosapp.exe就是本项目生成的EOS应用程序。EOS操作系统启动后会根据autorun.txt 文本文件中的内容启动执行eosapp.exe程序,双击autorun.txt文件查看其内容。

3.4.5修改EOS应用程序项目名称

EOS应用程序项目所生成的可执行文件的名称默认是由项目名称决定的。由于当前EOS应用程序项目的名称是EOSApp,所以该项目所生成的可执行文件的名称默认为EOSApp.exe。按照下面的步骤修改EOS应用程序项目的名称,进而修改可执行文件的名称:

1. 在“项目管理器”窗口中,右键点击项目节点(根节点)。

2. 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然后可以输入一个新的项目名称,例如“MyApp”,然后按回车键使修改生效。

3. 按F7生成项目。

4. 选择“调试”菜单中的“删除所有断点”。

5. 按F5启动调试。OS Lab会弹出一个调试异常对话框,选择“否”忽略异常,EOS应用程序会自动执行。

6. 激活虚拟机窗口,可以看到自动执行的可执行文件的名称为MyApp.exe,如图9-9所示。也可以打开

C:\eosapp\debug文件夹,确认生成了可执行文件MyApp.exe。

图9-9:EOS应用程序项目的名称修改后的执行结果

3.5 退出OS Lab

1. 在“文件”菜单中选择“退出”。

2. 在OS Lab关闭前会弹出一个保存数据对话框(可以选择对话框标题栏上的“帮助”按钮获得帮助信息),核对学号和姓名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OS Lab关闭。

3. 在OS Lab关闭后默认会自动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打开数据文件所在的文件夹,并且选中刚刚保存的数据文件(OUD文件)。将数据文件备份(例如拷贝到自己的U盘中或者发送到服务器上),可以做为本次实验的考评依据。

四、实验小结

写出总结,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想法

五、思考与练习

1. 练习使用单步调试功能(逐过程、逐语句),体会在哪些情况下应该使用“逐过程”调试,在哪些情况下应该使用“逐语句”调试。练习使用各种调试工具(包括“监视”窗口、“调用堆栈”窗口等)。

2017201212李博浩第一讲 实验环境的使用

操作系统 实验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一讲实验环境的使用 一、实验概述 1. 实验名称 实验环境的使用 2. 实验目的 熟悉操作系统集成实验环境OS Lab 的基本使用方法。 练习编译、调试EOS 操作系统内核以及EOS 应用程序。 3. 实验类型 验证 4. 实验内容 启动OS Lab ,学习OS Lab 的基本使用方法,新建Windows 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生成项目,执行项目,调试项目,使用断点中断执行,单步调试,查看变量的值,调用堆栈,EOS 内核项目的生成和调试,新建EOS 内核项目,生成项目,查看EOS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文件夹,EOS 应用程序项目的生成和调试,新建EOS 应用程序项目,生成项目,调试项目,修改EOS 应用程序项目名称,退出OS Lab,保存EOS 内核项目。 二、实验环境 Windows xp操作系统,tevation os lab,c(c++)语言 三、实验过程 1.启动OS Lab ,学习OS Lab 的基本使用方法,新建Windows 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生成项目,执行项目,调试项目 新建一个EOS 应用程序项目的步骤如下: 1. 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然后单击“项目”。 2. 在“新建项目”对话框中,选择项目模板“EOS 应用程序”。 3. 在“名称”中输入新项目使用的文件夹名称“eosapp”。 4. 在“位置”中输入新项目保存在磁盘上的位置“C:\”。 5. 点击“确定”按钮。 此项目就是一个EOS 应用程序项目。 使用Windows 资源管理器将之前生成的C:\eos\sdk 文件夹拷贝覆盖到C:\eosapp\sdk 位置。这样EOS

环境监测实验知识讲解

环境监测实验

环境分析实验教案任课教师:赵艳琴 河北联合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实验五. 差值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废水中微量苯酚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学会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 掌握差值吸收光谱法测定废水中微量苯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酚类化合物在酸、碱溶液中发生不同的离解,其吸收光谱也发生变化。 λ为210nm 例如,苯酚在紫外光区有两个吸收峰,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 max λ位移至235nm和288nm: 和272nm,在碱性溶液中, max 图1为苯酚在两种溶液中的吸收光谱。在紫外分析中,有时利用不同的酸、碱条件下光谱变化的规律直接对有机化合物进行测定。 图1 苯酚的紫外吸收光谱 曲线A:在0.1mol/L KOH溶液中苯酚的吸收光谱; 曲线B: 在中性溶液中苯酚的吸收光谱; 曲线A-B:苯酚的差值光谱

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机杂质,干扰苯酚在紫外区的直接测定。如果将苯酚的中性溶液作为参比溶液,测定苯酚碱性溶液的吸收光谱,利用两种光谱的差值光谱,就有可能消除杂质的干扰,实现废水中苯酚含量的直接测定。这种利用两种溶液中吸收光谱的差异进行测定的方法,称为差值吸收光谱法。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容量瓶(50mL 10个);吸量管(10mL,5mL)。 试剂:苯酚标准溶液:称取苯酚0.004 mol·L -1;KOH 溶液:0.1mol·L -1。 四、实验步骤 1. 配制苯酚的标准系列溶液 将10个50 mL 容量瓶分成两组,各自编号。按表1所示加入各种溶液,再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苯酚的标准系列溶液。 表1 配制溶液数据表 2. 绘制苯酚的吸收光谱 取上述第3号的一对溶液,用1cm 吸收池,以水作参比溶液,分别绘制苯酚在中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的吸收光谱(250nm-320nm)。然后用苯酚的中性溶液作参比溶液,绘制苯酚在碱性溶液中的差值光谱,将数据填入表2,找差值光谱中的最大吸收波长。 3. 测定苯酚两种溶液的光谱差值 从上述绘制的差值光谱中,选择288nm 附近最大吸收波长作为测定波长 max λ,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固定测定波长为max λ, 然后以中性溶液为参

。。。。。。有限公司 实验室环境要求

目的:为保证检验设备的稳定性,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本要求。 范围:适用于各实验室检测活动过程中环境管理。 职责 : 1. 检验人员应遵守本规程要求,自觉做好实验室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工作; 2. 质量经理及质量主管负责对检测室相应设施的完好性和环境条件的符合性、安全性进行监督和检查。 3. 质量主管负责对本规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 质量经理及质量主管对各实验室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如发现有违反本管理规程,按违反程度对其责任人及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 内容: 1.实验室环境条件控制 1.1 实验室环境条件基本要求 1.1.1 实验室的标准温度为20℃,一般检测间及试验间的温度应在20±5℃, 线值计量标准间为20±2℃,电工与无线电专业的标准间和线值计量的计量检测仪器间为20±3℃。 1.1.2 实验室内的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50-70%。 1.1.3 实验室的噪音、防震、防尘、防腐蚀、防磁与屏蔽等方面的环境条件应符合在室内开展的检定项目之检定规程和计量标准器具及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室内采光应利于检定工作和计量检测工作的进行。 1.2 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出现异常,例如温度和湿度超过规定范围且明显影响检定或检测结果时,应及时报告室主任,并逐级报告质保部领导及公司有关领导。当环境条件经常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能满足计量检定工作与计量精密检测工作时,应据实书面报告公司有关领导,采取适当措施给予解决。在已有的条件下,试验室要采取积极措施保管维护好计量仪器设备和计量标准器具。 1.3 实验室环境条件的日常控制与管理 1.3.1 实验室应保持整齐洁净,每天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必要的清理,定期擦拭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使用完后应将器具及其附件摆放整齐,盖上仪器罩或防尘布。一切用电的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均应切断电源。 1.3.2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吃零食、喝水和存放食物等,非试验室人员未经同意不得进入室内。经同意进入的人员在人数上应严格控制,以免引起室内温度、湿度的波动变化。 1.3.3 实验室应有专人负责本室内温、湿度情况的记录。有空调和除湿设备的室内不应随便开启门窗,应指定专人负责操作空调设备或除湿机。室内温、湿度情况记录由各计量、试验室保存,保存期五年。 编制: 审核: 批准: *** *********有限公司 实验室环境要求 文件编号 版本号 修改号 ZKB.170701 A/0 0

小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测试题.doc

小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 1、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 2、干洁的空气的主要成分为78.09%的( ),20.94%的( ),0.93%的( )。 3、引起土地沙化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土壤里的( )流失;二是土地下面的( )减少。 4、噪声是由( )产生的。人耳所能听到的声压级在( )之间。 5、环境噪声可分为( )、工业噪声、社会噪声和( )。 二、选择。 1、生命的保护伞是( ) A、大气B、水C、森林D、动物 2、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白天噪声不得超过( )分贝。A、60 B、50 C、55 D 3、治理污染的原则是( ) A、你污染我治理B、谁污染谁治理C、你污染社会治理 4、受到污染后受害最严重的是( ) A、妇女B、婴幼儿C、青壮年 5、水利学家说森林是( ),土壤学家说森林是( ),生态学家说森林是( ) A、人类的摇篮B、地球的肺C、天然的储水器D、绿色的金库E、土壤的保育员F、太阳能的储存器 三、判断。 1、塑料袋、一次性餐具使用方便,我们要大力提倡、推广使用。…( ) 2、麻雀要吃粮食,所以我们要消灭。…………………………………( ) 3、噪声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影响人们的睡眠和休息。…………………( ) 4、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两项基本国策。……………………( ) 5、水稻收割后,稻杆没用,可以就地烧掉。…………………………( ) 6、垃圾是一种资源,值得开发利用。…………………………………( ) 7、据科学家的计算,一个50平方米的草坪就可以供一个人的呼吸。( ) 8、环境教育应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

数据结构实验一题目一线性表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1——线性表 学生姓名: 班级: 班内序号: 学号: 日期: 1.实验要求 1、实验目的:熟悉C++语言的基本编程方法,掌握集成编译环境的调试方法 学习指针、模板类、异常处理的使用 掌握线性表的操作的实现方法 学习使用线性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验内容: 题目1: 线性表的基本功能: 1、构造:使用头插法、尾插法两种方法 2、插入:要求建立的链表按照关键字从小到大有序 3、删除 4、查找 5、获取链表长度 6、销毁 7、其他:可自行定义 编写测试main()函数测试线性表的正确性。 2. 程序分析 2.1 存储结构 带头结点的单链表

2.2 关键算法分析 1.头插法 a、伪代码实现:在堆中建立新结点 将x写入到新结点的数据域 修改新结点的指针域 修改头结点的指针域,将新结点加入链表中b、代码实现: Linklist::Linklist(int a[],int n)//头插法 {front=new Node; front->next=NULL; for(int i=n-1;i>=0;i--) {Node*s=new Node; s->data=a[i]; s->next=front->next; front->next=s; } } 2、尾插法

a、伪代码实现:a.在堆中建立新结点 b.将a[i]写入到新结点的数据域 c.将新结点加入到链表中 d.修改修改尾指针 b、代码实现: Linklist::Linklist(int a[],int n,int m)//尾插法 {front=new Node; Node*r=front; for(int i=0;idata=a[i]; r->next=s; r=s; } r->next=NULL; } 时间复杂度:O(n) 3、按位查找 a、伪代码实现: 初始化工作指针p和计数器j,p指向第一个结点,j=1 循环以下操作,直到p为空或者j等于1 b1:p指向下一个结点 b2:j加1 若p为空,说明第i个元素不存在,抛出异常 否则,说明p指向的元素就是所查找的元素,返回元素地址 b、代码实现 Node* Linklist::Get(int i)//得到指向第i个数的指针 {Node*p=front->next; int j=1; while(p&&j!=i)//p非空且j不等于i,指针后移 {p=p->next; j++;

环境基础知识测试题doc

环境基础知识测试题 满分150分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30分, 1 分/题) 1、污水物理处理法的主要去除对象是,采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和。 2、污泥沉降指数(比)是指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静止沉淀30min 后,。 3、过滤工艺包括和两个基本阶段。 4、按气泡产生的方式不同,气浮可以分为、、 三类。 5、水的循环分为循环与循环。 6、厌氧生物处理目前主要用于和。 7、二级处理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在生化处理设备前的初沉池主要是,减轻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生化处理设备后的沉淀池主要作用是。 8、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含水率在左右。当污泥变质时,污泥不易沉淀,SVI值,污泥的结构松散、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澄清液稀少,这就是“污泥膨胀”。 9、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SBR工艺)又称。 10、有机物的共同特性是都可被氧化,常用有机物在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或有机物的含碳(C)量作为评价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有BOD、COD、TOC、TOD等。难生物降解有机物不能用做指标。 11、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由好氧微生物降解污水中有机物,

最终产物是和。污泥中有机物和高浓度有机污水中有机物一般采用厌氧消化方法,即在无氧条件下,由兼性菌及专性厌氧菌降解有机物,主要产物是和。 12、利用隔膜使溶剂或微粒分离的方法称为。利用隔膜分离溶液时,使溶质通过膜的方法称为渗析。 13、化学沉淀法通常有、、等。 14、活性污泥是由下列四部分物质组成、、、。 15、利用好氧微生物氧化污水中有机物有二种方法:一是;二是。 16、二级处理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在生化处理设备前的初沉池主要是去除物质,减轻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生化处理设备后的沉淀池主要作用是。 17、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进入水体造成。 18、按照微生物对氧的需求,可将生物处理分为厌氧法和好氧法两大类。按照微生物的附着方式,可将生物处理分为悬浮物和固着物两大类。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UASB和厌氧生塘分别属于、和、。 19、大气污染物总体可概括为和两大类。 20、所谓温室效应是指、、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21、对于国务院批准划定的控制区和控制区的污染源,其 SO 2 的排放除执行排放标准外,还应执行。 22、根据除尘机理,目前工业上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 和四类。 23、流化床燃烧脱硫过程中钙硫比是表示脱硫剂用量的一个指标,在一定条件 下也是调节唯一因素。 24、电除尘过程烟气调质是向烟气中加入 H 2O、SO 3 、NH 3 、Na 2 CO 3 等化合物,作 用是使粒子的增加。 25、危险废物的主要特征并在于它们的相态,而在于它们的危险特性,即具、、传染性、反应性、、易燃性、易爆性等独特性质。

实验室环境条件控制

实验室环境条件控制 一、目的: 为了确保分析检测的质量,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二、基本要求: 2.1 实验室环境条件基本要求 2.1.1 实验室的标准温度为20℃,一般检测间及试验间的温度应在20±5℃,天平室应为20±3℃,样品室温度≤32℃。 2.1.2 实验室内的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40-70%。 2.1.3 实验室的噪音、防震、防尘、防腐蚀、防磁与屏蔽等方面的环境条件应符合在室内开展的检测仪器设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室内采光应利于检测工作的进行。 2.2 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出现异常,例如温度和湿度超过规定范围且明显影响检定或检测结果时,应及时报告室主任,并逐级报告质保部领导及公司有关领导。当环境条件经常出现异常情况检测工作时,应据实书面报告公司有关领导,采取适当措施给予解决。在已有的条件下,试验室要采取积极措施保管维护好计量仪器设备。 2.3 实验室环境条件的日常控制与管理 2.3.1 实验室应保持整齐洁净,每天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必要的清理,定期擦拭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使用完后应将器具及其附件摆放整齐,盖上仪器罩或防尘布。一切用电的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均应切断电源。 2.3.2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吃零食、喝水和存放食物等,非试验室人

员未经同意不得进入室内。经同意进入的人员在人数上应严格控制,以免引起室内温度、湿度的波动变化。 2.3.3 实验室由专人负责本室内温、湿度情况的记录。仓库由仓库挂管理员专人记录;标准溶液室由试剂配制人员记录;样品室由样品管理员记录;有空调室内不应随便开启门窗,指定专人负责操作空调设备;常规室、样品室由检测组长负责、仪器室有仪器操作员负责、标准溶液室由试剂配制人员负责、天平室由检测组长负责、仓库由仓库管理员负责。室内温、湿度情况记录由各计量、试验室保存,保存期三年。

《数据结构实验》实验题目及实验报告模板

《数据结构实验》的实验题目及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一客房管理(链表实验) ●实现功能: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编程实现客房管理程序的各个功能函数,从而熟练 掌握单链表的创建、输出、查找、修改、插入、删除、排序和复杂综合应用等操作的算法 实现。以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为存储结构,实现如下客房管理的设计要求。 ●实验机时:8 ●设计要求: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定义客房链表结点结构 typedef struct HNode { char roomN[7]; //客房名称 float Price; //标准价格 float PriceL; //入住价格(默认值=标准价格*80%) int Beds; //床位数Beds char State[5]; //入住状态(值域:"空闲"、"入住"、"预订",默认值为"空闲") struct HNode *next; //指针域 }Hotel, *HLink; (1)实现创建客房信息链表函数void Build(HLink &H),输入(客房名称、标准价格、床位数),同时修改入住价格、入住状态为默认值,即入住价格=标准价格*80%,入住状态为”空闲”(提示:用strcpy()字符串拷贝函数)。为了提高程序调试效率,要求:用文件操作来输入客房信息(客房名称、标准价格、床位数); (2)实现输出客房信息函数void Exp(HLink H),输出所有客房的客房名称、标准价格、入住价格、床位数、入住状态; (3)函数int Find(HLink &H, char *roomN),查找房间名称为roomN的客房。如果找到,则返回该客房在链表中的位置序号(>=1),否则返回0。提示:用strcmp()字符串比较函数; (4)实现函数void updateH(HLink &H, int beds, char *state),将床位数为beds的客房入住状态改为state。提示:用strcpy()字符串拷贝函数; (5)函数void Add(HLink &H),将该链表中未入住的客房入住价格均加价20%; (6)求出入住价格最高的客房函数HLink FirstH(HLink &H),该函数内return语句返回入住价格最高的客房结点指针,返回前将该结点在链表中删除; (7)函数void MoveK1(HLink &H, int k),将单链表中倒数第k个结点移到第一个结点位置,注意:严禁采用先计算链表长度n再减k(即n-k)的方法;

实验环境介绍

DSP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材——28335和6713实验教程 电工电子中心 版本号:V1.00 徐东

目录 1.实验环境 (1) 1.1 实验箱介绍 (1) 1.1.1主板SEED-DTK_MBoard (1) 1.1.228335核心板SEED-DEC28335 (14) 1.1.36713核心板SEED-DEC6713 (14) 1.2软件和驱动程序安装方法: (15) 1.2.1 CCS3.3软件安装 (15) 1.2.2 仿真器SEED-XDS510PLUS 的驱动安装 (18) 1.2.3 驱动程序的配置 (22) 1.3 不同核心板切换方法 (25) 2.TMS320F28335实验内容 (26) 2.1软件学习实验之一(CCS 使用) (26) 2.1.1 实验目的: (26) 2.1.2 实验内容: (26) 2.1. 3 实验背景知识: (26) 2.1.4 实验准备: (31) 2.1.5 实验步骤: (31) 2.2 CCS 入门实验2(C 语言的使用) (38) 2.2.1 实验目的: (38) 2.2.2实验内容: (38) 2.2.3 实验背景知识: (38) 未定义书签。。 2.2.4 实验程序,包含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 实验准备: (40) 2.2.6 实验步骤: (41)

实验环境 1.实验环境 这一部分内容是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所谓实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也就是实验箱;软件环境包括调试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安装我们在这一部分介绍,使用作为实验内容在下一部分学习。 1.1 实验箱介绍 实验箱有两部分组成:实验箱主板和核心板。其中主板的型号是SEED-DTK_MBoard,主板上可以安装不同型号的核心板,本课程实验包括SEED-DEC28335和SEED-DEC6713两种核心板。下面介绍实验箱的硬件配置。 1.1.1主板SEED-DTK_MBoard 在SEED-DTK_MBoard 中主要集成了DSP、FLASH、SRAM、UART、LCD 和D/A等外设。这样使其能够应用在显示、键盘和模拟信号输出及其相关的领域。主板的主要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包括: TMS320VC5402@100MHz DSP主控制器 外扩SRAM,最大容量为256K x 16 位,基本配置为64K x 16 位 外扩Flash,最大容量为512K x 16 位,基本配置为256K x 16 位 通用键盘接口,最多支持20 个按键,配有19 个按键的薄膜键盘 LCD 液晶显示器接口,支持T6963C 控制器,配240×128 点阵LCD 4路D/A 输出 1路UART 接口,接口标准CMOS 电平/RS232/RS485 可硬件选配 1路McBSP 接口 JTAG 仿真器接口,方便二次开发

力学环境试验基础知识

什么称为力,力的单位? 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变形,位移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称之为力,牛顿=1公斤米/秒方 什么是应力,应力单位是什么?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作用力称之为应力,单位N/CM方。 什么称之为力矩? 力和力臂的乘积为力矩单位M=F.R 正弦振动定义 可以用时间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表示其位移变化的运动叫做正弦振动,公式X(t)=Aω 随机振动的定义 随机振动是瞬时值在任何瞬间不能确定的振动 什么是加速度 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什么是加速度谱密度 即单位频率上的均方加速度值,单位用表示,g是重力加速度,HZ是每秒多少周的带宽。 什么是正弦振动的频率和周期 物体或质点在单位时间(1s)内振动的次数为频率,物体或质点来回往复运动一次所经历的时间T称为振动周期。 什么是共振频率 当外界激振频率与结构试件的固有频率一致时结构发生共振,对应于振动最大的频率为共振频率,反共振是指一个迫振系统,如果激振频率作稍微变化引起响应增加,这点称之为反共振点。

什么是均方根加速度 给定时间间隔T内,加速度变化量X(t)的均方根值 冲击的特性是什么 冲击的特性是冲击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幅值大,持续作用时间短,短至几毫秒时间。 简单冲击波形三要素 加速度峰值持续时间波形 什么是电压、电流 电流是有规则的流动称之电流,单位是安培 电压是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位差叫做电压,计量单位伏特 欧姆定律的定义 I =U/R 通过电路的电流I ,等于该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U 除以该部分电路的电阻R 什么叫电阻,用什么单位计量? 电路中某两点间在一定电压作用下决定电流强度的物理量,称为电阻。电阻也可以理解为物体对电流通过时呈现的阻力,计量单位是欧姆,电阻并联: R = 什么是电容,计量单位? 电容是储存电荷的能力叫做电容器量,简称电容,用C表示。计量单位:法拉、微法拉、微微法拉 电容器并联时,总电容等于各个电容之和。串联是,总电容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倒数之和,而较其他任何一个电容器的电容为小。 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区别 直流电简称“直流”指方向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电流。 交流电简称“交流”,指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实验报告题目

实验一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1.输入x的值,根据下面的多项表达式求y的值: y=3 4 x5+12 8 3 +2x-4 (1)编程,注意要有输入数据的提示语句。 (2)x取下列值时,分别运行此程序 2.任意输入一个三位整数,然后逆序输出。如输入为123,则输出为321。 (1) 编程,注意要有输入数据的提示语句 (2) 用八进制的形式输出各位数字的ASCII码。 (3) 输入取下列值时,分别运行此程序

实验二选择结构的程序设计 1.编程计算下面的分段函数。 4x-8 -1≤x<0 y= 3x2+10x-1 0≤x<1 3-3x2+2x-1 1≤x<2 (1)事先编好程序和流程图。要求用if语句结构实现,注意数据类型和输入提示语句。 (2)将程序运行六遍,分别从键盘上输入-1,,0,,1,这六个数,记录下运行结果并核对结果的正确性。 (3)再将程序运行二遍,分别从键盘上输入和2二个数,记录下运行结果并核对结果的正确性。 ④修改程序,使之能正确处理任何数据。当输入数据大于等于2或小于-1时,通知用户“Data Error”,程序结束。

4.水果店有苹果,一级元/kg,二级元/kg,三级元 /kg,四级kg,输入苹果的等级、数量以及顾客的付款数,显示出苹果的等级、数量、应付款数以及找给顾客的钱数。 (1)事先编好程序,分别用if语句和用switch语句结构实现,要求程序能正确处理任何数据。当输入苹果的等级、数量以及顾客的付款数不合要求时,通知用户“Data Error”,程序结束。 注意苹果等级、数量以及顾客付款数数据的类型和输入数据的提示语句。 (2)将程序运行六遍,分别从键盘上输入六组数,记录运行步骤、过程和结果,并核对结果的正确性。

实验环境的使用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环境的使用 一.实验概述 1.实验名称:实验环境的使用 2.实验目的: 1)熟悉操作系统集成实验环境OS Lab的基本使用方法; 2)练习编译、调试EOS操作系统内核以及EOS应用程序。 3.实验类型:验证 4.实验内容: 1)准备实验,启动OS Lab; 2)学习OS Lab的基本使用方法; 3)EOS内核项目的生成和调试; 4)EOS应用程序项目的生成和调试; 5)退出OS Lab; 6)保存EOS内核项目 二.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编译器:Tevalaton OS Lab 语言:C++ 三.实验过程 1.实验过程: 1)启动OS Lab,在启动后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入学号、姓名; 2)学习OS Lab的基本使用方法,使用OS Lab编写一个windows控制应用台应用程序,熟悉OS Lab的基本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新建项目、生成项目、调试项目等); 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项目,并选择项目模板“控制台应用程序”。 3)点击F5生成项目,并对结果中的问题进行修改。

如果源代码中存在语法错误,“输出”窗口会输出相应的错误信息(包括错误所在文件的路径,错误在文件中的位置,以及错误原因),并在最后提示生成失败。此时在“输出”窗口中双击错误信息所在的行,OS Lab 会使用源代码编辑器打开错误所在的文件,并自动定位到错误对应的代码行。可以在源代码文件中故意输入一些错误的代码(例如删除一个代码行结尾的分号),然后再次生成项目,然后在“输出”窗口中双击错误信息来定位存在错误的代码行,将代码修改正确后再生成项目。 4)执行项目,在OS Lab 中选择“调试”菜单中的“开始执行(不调试)”,可以执行刚刚生成的Windows 控制台应用程序。启动执行后会弹出一个Windows 控制台窗口,显示控制台应用程序输出的内容。按任意键即可关闭此Windows 控制台窗口。 5)调试项目,点击“项目管理器”窗口中的“源文件”文件夹节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中的“添加新文件”,文件中的函数如下所示。 int test1(int n){ n++; return n;} 6)将主函数进行修改。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二叉树 实验目的: 1、熟悉二叉树的结点类型和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2、掌握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算法。 3、加深对二叉树的理解,逐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 基本要求: 1.编写程序bitree.cpp实现ADTBiTree,要求使用二叉链表存储。实现基本操作:InitBiTree(&T); DestroyBiTree(&T); PreOrder(T,visit()); InOrder(T,visit()); PostOrder(T,visit()); 2.编码实现以下算法: 1)创建二叉树。(以先序扩展序列给出) 2)输出先序、中序和后序序列。 3)计算二叉树结点数、叶子结点数、高度。 测试数据:先序扩展序列:ABDF##G##E#H##C##输出:先序ABDFGEHC中序FDGBEHAC后序FGDHEBCA结点数:8叶子结点数:4高度:4。

实验拓展 1)实现层次遍历。 2)查找:查值为X的结点、双亲结点、孩子结点、兄弟结点 3)判断:判断一个二叉树是否为二叉排序树、完全二叉树、平衡和二叉树 4)处理:左右子树互换、复制、删除子树、插入子树 设计思路: 1.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为链式存储结构。 2.在具体实现的时候建立不同函数,在主程序中用循环菜单的形式调用函数提高了效率。 概要分析: 二叉链表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t BiNode{ ElemType data; struct BiNode *lchild,*rchild; }BiNode,*BiTree; CreatBiTree(BiTree &T);先序建立二叉树。 DestroyBiTree(BiTree &T);销毁二叉树; PreOrder(BiTree &T);先序遍历二叉树 InOrder(BiTree &T);中序遍历二叉树 PostOrder (BiTree &T);后序遍历二叉树 PrintbyLev(BiTree &T);按层次遍历二叉树,利用队列的思想,从根结点开始将其放入一

环境试验的重要性及环境试验设备的有关问题

环境试验的重要性及环境试验设备的有关问题 环境试验的重要性及环境试验设备的有关问题 1环境试验的目的及其重要性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军用装备的改进,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可靠性研究必不可少的设备─环境试验设备的品种、质量的要求也更多更高。特别是海湾战争显示了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也促使了我国军事科技和武器装备的研究、试验和发展。 国内外的部分统计资料表明,武器装备发生故障或损坏的原因一半以上是由于使用该产品时的环境因素引起的,如表1: 表1中、美军用航空产品故障情况 国家中美 产品机载产品沿海基地使用的产品同一种175架飞机中31种产品两年故障分析 F/A-18大黄蜂飞机 因环境因素引起的故障 52.7% 52% 52% 51% 其中:温度(高低温)振动潮湿砂尘盐雾低气压冲击 42 40 55 40 21.6 27 20 27 19 19 19 19 7.8 14 6 6 3.9 / / 4 3.6 / / 2 2.1 / / 2 可见,环境因素对军用装备非常重要,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使军用产品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不仅在开发研制阶段,就是在使用阶段都必须进行环境试验。 对一般电工、电子产品,由各种环境因素引起的失效比例统计如图1示: 图1 可见一般电工、电子产品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失效与上表的统计是差不多的。 环境试验是将产品暴露在天然或人工模拟环境中,从而对其实际上可能遇到的贮存、运输和使用条件下的性能作出评价的试验,简单说是对产品进行环境适应性的试验。 环境试验的目的: 1.1探索和确定单一或多个环境因素对产品的影响,考核产品的环境适应性; 1.2作为产品的型式试验项目之一,或产品的验收试验,看其是否符合规定的环境要求,产品是否合格,作为产品接收或拒收的决策依据。 1.3作产品环境应力筛选(ESS)试验,筛选出不合格的或有潜在缺陷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环境试验可分外场试验及实验室试验: (1) 实验室试验:一般在实验室内进行,又叫人工模拟试验,是用人工的方法创造出某种气候环境或机械环境,将试品在此环境中试验。人工模拟试验具有与大气暴露试验相似的模拟性,并有加速性,可大大缩短试验时间,且其环境应力、负载条件的施加都可严格控制在容差范围内,保证全部试验在受控条件下进行,故重现性好,有可比性,其缺点是受到设备的限制,一般是试验一些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产品,且有时对非常真实的综合环境的模拟性较差。 (2) 外场试验,可分为天然暴露试验和现场试验:

实验报告题目

实验一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 1. 输入x的值,根据下面的多项表达式求y的值: 3 5 4 3 8 2 y= X5+12 X4-7.3X3- X2+2X-4 4 3 (1) 编程,注意要有输入数据的提示语句。 (2) X取下列值时,分别运行此程序 2. 任意输入一个三位整数,然后逆序输出。如输入为123,则输出为321。 (1) 编程,注意要有输入数据的提示语句 (2) 用八进制的形式输出各位数字的ASCII码。 (3) 输入取下列值时,分别运行此程序

实验二选择结构的程序设计1 ?编程计算下面的分段函数。 4x-8 y= 3x -8x -1 w x v 0 2+10x-1 0 w x v 1 L 3 2 -3x +2x-1 1 w x v 2 (1)事先编好程序和流程图。要求用if语句结构实现,注意数据类型和输入提示语句。 (2)将程序运行六遍,分别从键盘上输入-1,-0.5,0,0.5,1,1.5这六个数,记录下运行结果并核对结果的正确性。 (3)再将程序运行二遍,分别从键盘上输入-3.5和2二个数,记录下运行结果并核对 Data Error ” ,程序结束。

4.水果店有苹果,一级 5.50元/kg,二级4.20元/kg,三级3.00元/kg,四级2.50/kg, 输入苹果的等级、数量以及顾客的付款数,显示出苹果的等级、数量、应付款数以及找给顾 客的钱数。 (1)事先编好程序,分别用if语句和用switch语句结构实现,要求程序能正确处理 任何数据。当输入苹果的等级、数量以及顾客的付款数不合要求时,通知用户“Data Error' 程序结束。 注意苹果等级、数量以及顾客付款数数据的类型和输入数据的提示语句。 (2)将程序运行六遍,分别从键盘上输入六组数,记录运行步骤、过程和结果,并核对结果的正确性。

实验一 Keil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实验报告纸 (院、系)自动化专业班组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课学号姓名实验日期 2016.9. 28 教师评定 实验一Keil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一、实验目的 熟悉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学习如何使用Keil编译器编写单片机程序并调试 三、实验设备 PC机 四、实验步骤 1.新建文件夹 2.新建工程 3.配置工程 (1)按以下内容新建experiment_1.asm文件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100H MAIN: MOV SP, #60 ;给堆栈指针赋初值

LIGHT: CPL P1.0 CPL P1.1 CPL P1.2 ACALL DELAY AJMP LIGHT DELAY: MOV R7,#10H DELAY0: MOV R6,#7FH DELAY1: MOV R5,#7FH DELAY2: DJNZ R5,DELAY2 DJNZ R6,DELAY1 DJNZ R7,DELAY0 RET END (2)在工程窗口的Source Group 1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点其中的选项Add Files to Group ‘Source Group 1’;添加文件。 (3)在Project菜单的下拉选项中,单击Option for Target ‘Target 1’.在弹出的窗口中要完成以下设置:

A.选择单片机芯片。不需要向工程添加启动代码; B. 晶振频率的设置 C. Output标签下的Create HEX File 前小框中要打勾 D.Debug标签选择Use Simulator(软件模拟) 4.编译工程 5. 查看结果(要求截图写进实验报告) (1)进入调试状态 (2)选择单步方式运行,观察Port 1窗口状态变化(3)在Project Workspace观察 R5、R6、R7、SP等的变化进入调试时的初始界面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试题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试题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控制。(对)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 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间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间段规定标准值。(对)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地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别,当pH大于或等于,或者小于或等于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对) 19、烟尘的排放量主要受到燃烧方式、锅炉运行情况和煤的性质,还有锅炉负荷的影响。(对) 20、产污和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单元活动所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量。(对) 21、排污系数是指产污系数条件下经污染控制措施削减后或未经削减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污染物的量。(对) 22、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每耗用1t煤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量。(对) 23、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其标准中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对) 2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错) 25、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大类。(对)?

环境实验室的建设内容

环境实验室的建设内容

钢铁流程减排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的建设方案 一、试验室功能 1、环境自动监测(控)系统 环境自动监测(控)系统是建成集水、气、污染源及相关环境监测信息处理系统的XX环境自动监测(控)系统。超前将废气污染源SO2自动监控以及流动监测站的监控、信息处理等纳入环境信息处理系统,最终建成集水、气、污染源(废水、废气)、信息加工和发布,并辅助决策于一体的“XX环境自动监测(控)指挥中心”。中心控制由环境实验室。 2、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 反映XX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说清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程度,形成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的能力。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管理维护组位于环境实验室。 3、XX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水质自动监测站预警排口水质。管理维护组位于环境实验室。 4、XX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COD排放量污染源安装COD在线监测仪、pH计、污水流量计、等比例采样器。联网监控。管理维护组位于环境实验室。 5、监测信息系统 实验室负责监测信息系统管理工作。XX环境实际状况将以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为发展方向,统—规划、设计,分步实施,以分布式、层次式环境监测信息系统,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及时、便捷的信息支持。结合环境监测信息、LIMS等决策及管理辅助系统建设工作,将设立环境监测数据库和相关信息数据仓库。 管理环境监测外部网站,按数据信息发布环境监测信息、环境质量信息,建立共享环境监测数据库。 6、以环境环境监测为重点,在培养企业技术骨干的同时,积极学习开放实验室建设经验,积极引进和培养自身技术骨干,使实验室的学科配置更加合理,围绕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以前瞻性研究项目为重点,借助“外脑”开展研究,与国内外有关企业技术机构建立广泛的联系。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1)

《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课程 实验报告 学院年级2012专业网络工程 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上机地点 实验教师

《网络安全》课程实验报告一 实验题目Sniffer网络抓包分析 一、实验时间2015年 3月 18日周三上午4-5节 二、实验目的: 掌握1-2种Sniffer软件的使用;能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网络抓包并进行网络协议分析;进而理解相关的网络安全威胁 三、实验要求 1.查看PING包的构成(默认32Byte内容),若用64Byte来ping,内容是什么? 2.登录校园网,查看捕捉到的用户名和密码 3.查看TCP三次握手的包的序列号规律 4.登录校园网的邮箱,查看所用的协议及其工作过程 实验报告要求: 注明以上实验结果(附实验截图) 四、实验内容、过程和结果(实验主要内容的介绍、主要的操作步骤和结果) 1.使用ping命令进行测试,截取数据包抓取ping包: 2.登陆校园网,查看捕捉到的用户名和密码:打开校园网登陆页面,输入用户名yankun,密码123456,然后启动抓包软件抓取到如下截图的包,在包中找到了之前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如下框中所示;

3.查看TCP三次握手的包的序列号规律,对打开浏览器着一过程进行抓包分析:如下截图,通过下面的抓包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三次握手的建立过程;

分析:TCP报文的首部如下图所示,序号字段的值则指的是本报文段所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确认号字段——占 4 字节,是期望收到对方的下一个报文段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确认比特 ACK ——只有当 ACK 1 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效。当 ACK 0 时,确认号无效。 在上面的两个截图中,第一个图的seq=79780372,Ack=171311206,在第二个截图中可以看到seq=171311206, Ack=79780373,接收到的确认号是之前对方发过来的序列号加1,三次握手的过程就是靠双方发送先关序列号进行确认联系,从而建立安全的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4.登录校园网的邮箱,查看所用的协议及其工作过程 此截图是登陆校园邮箱过程的包,可以在包中发现有TLS协议,用来加密数据,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相关主题